初一上冊語文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6 15:54: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一上冊語文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初一上冊語文總結

篇(1)

從教材、練習等課堂內部教學活動為學生創設具象的情感氛圍,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興趣,使之主動參與“聽、說、讀、寫”等語言練習活動的突破口,也是建設開放而有活力課堂的第一步。

1.新課導入要巧妙設計意境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每單元都會有設定一個主題,例如初一上冊第二單元的“金色年華”和第三單元的“民俗風情”,在學習前將主題呈現給學生,會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調動學生好奇心的作用,“什么樣的年華是金色的”、“異地人們的生活是什么樣的”等等問題會在學生心理蕩起漣漪,使之想從新課文的學習中尋找答案,此時就要在導入新課的時候緊緊抓住學生這種求知心理,否則一旦學生求知欲不能得到滿足,則會因失望產生厭學情緒,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巧妙設計意境導入新課。

以蘇教版初二上冊第二單元《最后一課》為例,在新課導入時,可以節選同樣以普法戰爭為背景的電影《羊脂球》的片段播放給學生,將普魯士統治下的法國以具象的畫面展現給學生,使之能夠更加形象地感受普魯士統治下法國人民的悲憤和渴望祖國統一的強烈愿望。又如,在導入《美麗的西雙版納》新課時,可以利用PPT向學生展示西雙版納風景的圖片,也可以播放展示西雙版納風俗民情的宣傳記錄片,既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夠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充分想象課文描繪的風景,再配以班得瑞《世外桃源》、《寂靜山林》等輕音樂,可以讓學生充分融入文字所編織的世界,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課堂教學要精心設計角色扮演

開展師生互動活動,是課堂情境教學應用最為普遍的教學方式,能夠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情境表演使之更好地理解課文中蘊含的知識、情感和思想,通過合作探究使之掌握尋找規律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增強學生自主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以蘇教版八年級上冊《晏子使楚》的教學為例,在初讀、精讀兩堂課的教學后增加一節情景活動課,課前為學生布置情景扮演的預習任務,讓學生提前對課文中每個角色的對話加以練習,體會不同人物的語言特點。在情景活動課時,教師先將精讀課對文中主要人物楚王、晏子的語言特點和性格得出的結論作以總結,然后將學生分為三至四個“導演組”和一個評委組,展開角色扮演比賽:首先進行分角色朗讀比賽,通過分角色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特點為角色表演做準備,而后節選文中的小故事讓各組進行角色扮演,要求同學在角色扮演后回答“除了晏子的語言之外,還可以從什么地方展現晏子善辯的口才和過人的智慧”,進而引導各“導演組”的同學從角色表演中總結出文中晏子動作神態所流露出的智慧,例如“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嚴肅地回答”、“面不改色”等等。最后,由評委組分別對各“導演組”的表演進行評分,加上老師根據各組回答問題的評分,評選出冠軍,累積三次冠軍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通過表演和合作答題充分訓練了學生語言交際能力,使之更為深入地理解了課文描述的歷史環境和人物特點,有助于學生以主人公為榜樣發展智力、培養情感以及塑造高尚的人格。

篇(2)

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往往是教師的“一言堂”,即“教師主動的講”與“學生被動的聽”相結合,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脫軌,沒有深入的交流,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都是通過作業和考試等方式間接反饋的。我們說學校在教育思想定位上能否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能力為根本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是檢驗教學成果的標準,更是學校發展成敗的關鍵。更具體的來說,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能否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能力為根本,也直接影響到整節課甚至整個語文學科教學的教學質量以及發展程度。那么,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黃金原則”呢?

一、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學生勇于表達,敢于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階段,他們對待周圍的人和物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識,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針對課堂上學習的語文課文,不同的學生也會對其產生不同的看法,教師不應該在學生還沒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時,就將“正確”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培養其“暢所欲言”的能力,我們以初一下學期第一單元課文第三課《丑小鴨》為例,本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懂得丑小鴨之所以能成為白天鵝,是因為心中有夢,并帶著夢想飛翔,讓學生懂得命運其實沒有軌道,關鍵在于要有對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這個目標固然是正確的,是需要學生明白的,但如何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產生這樣的觀念呢?一步到位的解說顯然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在《丑小鴨》這篇文章的各個關鍵設立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再加以適當的補充和引導,就可以達到教學的目的,例如:1.你們覺得丑小鴨丑嗎?哪里丑?2.大家是怎樣對待丑小鴨的?如果大家這樣對待你,你會怎么做?3.學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樣的想法?等等。針對這些問題學生都是有很多話想說的,可以鼓勵學生將“丑小鴨”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相聯系,談談自己身邊的事以及處理的辦法,進而將《丑小鴨》的課文教學升華,轉化為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二、啟發學生情感表達

人是情感的動物,沒有情感的人不能稱之為人,中小學教學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所以在新課標的引導下,我們提出了課堂教學的三個目標: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由此可見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呢?我認為培養情感的重要方法就是關注學生的情感表達。中國人含蓄內斂的性格習慣于將感情保留在心里,不將其說出來,不習慣將內心的喜怒哀樂等真實情感表達出來,這個時候教師就要鼓勵學生表達情感,在學生表達情感時,教師也要加以關注。我們在講授初一上冊第29課《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時,在課文講授之前可以適當加入一個表達“感激”的教學環節來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用道具將學生的眼睛遮上,讓每個學生當五分鐘的“盲孩子”,要求學生在做“盲孩子”的時候保持沉默,用心去感受世界,五分鐘過后說出自己的感想。學生會說“盲人的生活很辛苦,什么都看不到。”“盲人很可憐,我們要關心盲人,幫助殘疾人。”“盲人很不幸,他的家人也會很辛苦”……教師可以引導“這個世界對盲人不公平,所以我們要去幫助他們,愛護他們,因為和盲人相比我們太幸福了,那這個幸福是誰給予我們的呢?是這個世界,是我們的父母,感謝父母給我們健康的身體,感謝這個世界給了我們生命……這個世界沒有完全的公平,我們是健康的人,但是還有很多殘疾人,面對不公平的世界,我們要做什么呢?我們要用自己的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公平……”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感受到父母的愛,進而熱愛生活,學會感激。

三、課后作業開放式

當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之后,我們就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學的難度,即將內心的情感與想法落實在筆尖。我們所說的課后作業開放式,就是改變以往課后作業造句、解釋詞語等機械的語言知識的鞏固練習,而是側重于學生情感和文采的表達上。當我們學習完初一漢語上學期第一單元《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課文時,要求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加以引導總結的基礎上布置課后作業:同學們,學習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你還獲得了哪些啟示呢?假如你是“我”,將怎么辦?假如你是“我”的同學,將怎么辦?杰利與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親為什么不把“我”抱下懸崖,而是引導“我”自己下來?面對老師提出的這些問題,學生心里就會產生不同的答案,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出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寫出來甚至可以畫出來,可以采取任何自己喜歡的有創意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通過這樣的開放式作業,學生的想象力就不再受到限制再加上無拘無束暢所欲言的表達,教學效果也就得到了驗證。

以上三個觀點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啟發學生情感表達以及課后作業開放式就是我們根據新課程改革教學目標的教學新理念提出的針對初中語文教學方面的教學策略,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許紫薇.論杜威的知識觀及其對新課改中教師的啟示[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6(07).

篇(3)

①流沙河,原名余勛坦,四川金堂人,現代詩人。

②瑪麗·居里,波蘭人,后加入法國國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1903年,她與居里、貝可勒爾共獲諾貝爾物理獎,191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③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2、異讀字、易錯字辨析。

①異讀字(注音并組詞)

落 ( ) 折 ( ) 累 ( )

( ) ( ) ( )

( ) ( ) ( )

扒 ( ) 載 ( ) 省 ( )

( ) ( ) ( )

②易錯字(注意加點字的讀音和寫法)

詛咒 豐碩 綴連 倔強 渲染 洗濯 寂寥 玷污 蛻化

墮落 貪婪 雛形 孵化 嬉戲 金窖 搶劫 稟告 擄去

奢望 蹂躪 柚子 牙齦 沉甸甸

碌碌終生 夜幕降臨 繁弦急管 果實累累 不可磨滅 玲瓏剔透

具體而微 多姿多彩 虛度年華 陰晴圓缺 舉世無雙 險象跌生

慧心未泯 天災人禍 突如其來 得失之患 心曠神怡 問心無愧

專心致志 獲益匪淺 猝然長逝 死而后已 可望不可即 絕處逢生

③字詞積累:

謀:為解決別人的難題出謀劃策。

忠:誠心誠意。

習:溫習。

處:據有,取。

所惡:厭惡,討厭。

弘毅:抱負遠大,意志堅強。

見賢思齊:見到賢人,就思考怎樣與賢人的德行一致。

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程又長,比喻責任重大。

成人之美:成全人家的美德。④通假字:a.不亦說乎 “說”通“悅”,愉快。

b.是知也 “知”通“智”,智慧

C.誨女知之 “女”通“汝”,你

⑤古今異義:a.信 古義:真誠、誠實 今義:相信、信任

b.是 古義:這 今義:判斷動詞

c.三 古義:虛擬,泛指多 今義:確實的數字

⑥詞類活用:a.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作狀語,及時、按時。

b.五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c.傳不習乎 “傳”動詞用作名詞,“老是傳授的知識”。

3、課文內容把握:

①《理想》是一首現代史,詩人運用一連串生動形象的比喻,從多種角度贊美理想,告訴人們,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②《行道樹》一文中采用擬人修辭方法,展現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贊美無私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③《第一次真好》中作者以第一次看見柚子樹而引發對第一次看見十姊妹鳥的雛鳥的回憶,并總結自己的感受,認為“第一次的感覺”是生命中難得的寶貴經驗,它不僅帶給我們新鮮、刺激,更帶給我們生活的新領域和人生的閱歷。

④《白兔和月亮》是一則寓言。兩個轉折,形成鮮明對比。寓意是: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⑤《落難的王子》采用第一人稱寫法,人物語言、神態、動作描繪細致。這則寓言的寓意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⑥《我的信念》作者通過寫自己的理想、興趣、愛好和情操,表現了自己作為科學家的性格特點和人格力量:致力于科學研究,不謀求物質利益,追求寧靜而簡單的生活,將畢生精力投入到心愛的科學研究中

⑦《十則》一文,大體上前四則談學習方法,五、六、七則談學習態度,后三則談修身做人。

4、《論語》背誦、默寫:

①別人誤解時:

②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

③說明一個人要經得起環境的考驗:

④待人接物處世之道:

⑤表現實事求是精神:

篇(4)

一、癥狀表現

1.似乎一致的主題。《新民晚報》(2010年6月21日)曾刊登文章說,上海高考閱卷老師反映,許多作文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不是從材料的核心思想出發去深入剖析問題,而是將考前事先準備的各種應試“話題”掐頭去尾,套題寫作。于是,考試作文的主題驚人的一致。

2.似乎克隆的結構。《北京日報》(2010年6月9日)一文稱,浙江大學的一位研究生對記者說:“不管什么話題作文,我每次都用同樣的人物:李白、杜甫、陶淵明;采用同樣的模式:先寫一個題記,開頭用一串排比句進行總述,然后分列三個小標題,分別三個人物,最后一段引用名人名言進行結尾。”結果“屢試不爽”。而采用固定的結構應付不同作文的學生普遍。

3.似乎相同的事件。有人曾調侃現在中小學生寫人敘事的文章就是“五子登科”:路上撿到皮夾子,紅綠燈下扶瞎子,上橋幫人推車子,公交車上讓位子,放學留在教室擦桌子。看看學生作文的素材選擇幾乎都是近幼稚化、去現實化。所選材料大多這樣:要么虛假,要么陳舊。

4.似乎公式化的語言。隨便翻閱學生的作文,大多是無病、空話連篇、套話成風、廢話成堆。“無內容,無思想,無個性”現象越來越嚴重。

二、病因分析

1.作文教學弱化。從小學開始,語文教學就有重視閱讀而弱化寫作的傾向。筆者認為這主要是教師認識偏差所造成的。很多教師以為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是教出來的,要想提高作文的水平,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寫,于是,作文教學被大量的“練筆”所代替;另有一部分教師以為作文教學就是指導學生選材、立意、修改等寫作技巧,于是,如何指導學生觀察世界,怎樣指導學生感悟生活,怎樣恰當表達情感等,很少花心思去研究;還有一些教師以為語文成績的提高主要在于閱讀分析能力的提高,作文訓練收效慢,效果不明顯,覺得沒有必要去浪費時間講作文;更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以為閱讀能力提高了,寫作水平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等等。因此,作文教學研究嚴重不足。而客觀上各級各類的考試加重了教師對作文教學的不正確的認識。就各省市的高考、中考語文看,雖然作文的分值比重越來越大,但學生作文得分的差距卻越來越小。再深入了解作文的閱卷要求,就會明白產生這種現象的真正原因,原來,很多省、地區在作文閱卷中都會有作文批閱的“切入分”,即基本得分。如果作文得分高于什么類別或低于多少分,都必須有閱卷組長定奪,于是,很多閱卷教師為了保險起見,基本在切入分上下浮動,雖每次閱卷組織者都會不斷提醒閱卷教師要敢于打高分,乃至滿分,但最終學生作文檔次很難拉開。這種閱卷的做法又反過來嚴重影響了教師平時的作文教學。

2.背誦范文盛行。筆者曾對所教班級學生家長進行過調查,發現在回答“你喜歡買什么書給子女閱讀”這個問題時,有69%的答案指向指導用書、優秀作文選。對學生的調查也發現,在“你認為提高寫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是什么”時,很多學生認為閱讀并背誦優秀作文。據經常參與小學畢業考試閱卷工作的老師稱,每年學生“四同”作文,即“內容相同、結構相同、主題相同、語言相同”,占相當高的比例。深入了解便會知道,小學階段不少學生為了能讓作文得到高分,考試前一個階段每人都會花功夫背誦不同類型的優秀作文若干篇以應付考試。這種做法也得到了很多教師和家長的贊同,現在更有越演越烈的趨勢。不僅是小學,現在有不少初中學生參加中考前也會“被要求”背誦教師精選的若干優秀作文,美其名曰“積累”,其實就是應對中考作文。投機取巧,不勞而獲,急功近利,使得背誦范文盛行,因為很多家長支持這樣做,很多學生也愿意這樣去做。結果“四同作文”比例越來越高。

3.形式強調過頭。自1999年后,話題作文在高考中的連續使用,教師和考生漸漸摸清了話題作文的基本套路,于是,模式化的作文便蔓延開來,形成了新的“八股文”。近來大家雖然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話題作文的形式也已逐漸退出中考、高考試卷,2010年全國高考試卷只有一套繼續采用,中考“話題”作文也熱度大退。但是,很多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還是習慣于強調形式,講究排比段的運用,名人名言的引用,詩詞警句的點綴,除此卻是“三無作文”,即“無內容,無思想,無個性”。作文教學不僅僅是教學生技巧;而是讓學生學會去發現,去表達。寫作的本源是生活,學生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學語文,應懂得欣賞,學會思考,最終形成思想。一味在形式上尋求“新”意,只能使作文變成看似漂亮實質無生命的“紙花”。

4.訓練系統缺失。我們細細研讀語文教材不難發現,作文教學內容缺少科學扎實有效的系統,就初中語文蘇教版初一上下兩冊為例,教材里共編排了12次寫作內容,上冊的安排內容是:“有感而發”、“說真話,抒真情”“從生活中找‘米’”、“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簡單地說明小制作”、“想象”;下冊的安排內容是:“觀察人物特點,寫出人物個性”、“記事寫人線索清楚”、“觀察和描寫事物”、“抓住特點介紹動物”、“寫消息”、“自由作文”。我們發現這12次寫作既不是按文體編排,也不是按學生的認識規律編排,看似與閱讀內容結合進行作文訓練,但又沒有按照寫作的基本順序合理安排。教師的作文教學缺少了科學合理的計劃也就可以理解了。現在作文教學大多處于一種“無政府”狀態,作文教學的目標是什么,計劃是什么,實施方案又是什么,怎樣評價,等等,教師思考欠缺。一直以來,不同學校對作文教學的要求不同,即使同一學校的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的認識,對作文的訓練方式要求也不盡相同。就是《語文課程標準》也只是說“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由于缺失具體明確的要求,更沒有可操作的方法指導,所以,現在很多教師在作文訓練上常常處于隨心所欲的狀態。

5.讀寫人為割裂。筆者認為:學語文是“接受信息――處理信息――輸出信息”的一個過程。“接受信息”主要指看、聽兩個方面。“看”是指用眼得到的信息,“聽”是指用耳得到的信息,這是儲存階段。“處理信息”包括思考與感悟兩個方面。“思考”是指把讀到的內容、看到的景象、聽到的信息進行分析;“感悟”是指思考分析后生發出的一種情感,悟出的一種道理,把接受的信息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建構成新的知識體系,這是加工階段。“輸出信息”包括說、寫兩個方面。“說”是口語表達,“寫”是書面表達,“說”與“寫”是積累、加工、內化知識后的展現,這是運用階段。因此,閱讀與寫作必須有機結合起來。閱讀是對作家作品的分析理解;寫作是對作家作品的深層次的感悟。讀是基礎,是為寫作準備;寫是運用,是更深入的閱讀。閱讀與寫作攜手,語文與生活聯姻,這才是我們應當有的正確認識。現在我們很多教師常常是閱讀偏重于思想教育,而對探究作者如何把自己的情感、思想用最合理的方式表達出來等問題缺少深刻的剖析。其實,學生的作文水平正是需要我們從教材中挖掘作文指導方法,從教材中挖掘作文寫作內容,從教材中挖掘語言訓練范例。讓學生在讀中學習寫作,在析中練習寫作,在品中感悟寫作,在疑中探究寫作。只有讓閱讀和寫作巧妙結合起來,才能有效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三、處方建議

1.改革作文考試形式。高考作文從最原始的命題作文到半命題作文,而后發展成為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現在又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命題作文。從每次考試形式的變化,我們發現都是為了更好的選拔人才。北師大教授于丹對今年高考作文的特點這樣總結道:第一,緊扣轉型時期的中國特點;第二,關注當下國際的一些環保理念、概念生活;第三,考察考生的思維方式。然而,我們不能回避的問題是,怎樣用高考這根最有效的指揮棒引導指引我們中小學教師的作文教學,走出作文的共同尷尬。讓高考作文命題和半命題中盡量少出現“三無作文”;讓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里盡量避免出現“四同作文”;我們能否嘗試在“閱讀與寫作巧妙鏈接”上走出一條新路呢?

2.完善寫作教材體系。這是一個痛苦的話題。因為很多專家學者一直在孜孜研究,一直在探索著新路,在跋涉中前行,但總還是難以盡善盡美,不過“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既如此,我們能否讓寫作這部分教材編寫得更科學、更系統、更可操作性呢?假如以每單元為一個寫作目標,能否在每篇課文后根據單元目標分解成若干小的訓練點,使點連成線,最終由線成面呢?能否考慮像閱讀那樣設計一些具體的必不可少的作文訓練的總的要點呢?這些真的希望編寫教材的專家學者根據現在作文教學的現狀思考并解決的一大問題。

3.讀寫活動有機鏈接。筆者在多年的教學活動中一直嘗試著讓“閱讀、寫作、活動”整合起來,進行超級鏈接的研究,得到了不少啟示,總結了一些做法,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展示幾種常用的方法:

(1)“與閱讀教材鏈接”。即按照“學什么寫什么”的思路進行寫作指導。如學習《綠》一文后,設想八年后(結束)作者再回小屋會看到怎樣的情景,又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2)“與寫作方法鏈接”。如模仿《》電視文學劇本的創作方法,自選文章嘗試編寫電視劇本。

(3)“與不同文體鏈接”。學習什么文體的文章,就練習什么文體的作文,這是很多教師一直以來的習慣做法。其實還可以改變文體,進行一些另類的訓練。如學習詩詞,就不只是能翻譯,也不是模仿著寫詩,可以讓學生對所學詩句中的畫面進行再創造,即用詩化的語言、采用合理的想象,對詩中的畫面進行描繪。

(4)“與語文活動鏈接”。如開展閱讀名著活動,要求學生以“我”心去悟“他”意,讀出“我”的感受、“我”的理解。如閱讀《水滸傳》讓學生為108將寫墓志銘;讀《三國演義》為人物寫傳記;讀《西游記》為師徒四人寫感動仙界頒獎詞等。

(5)“與感受自然鏈接”。從閱讀中學習,在生活中觀察,于作文里展現。一年四季,陰晴雨雪,世界萬物,都是寫作的對象。

(6)“與學生情感鏈接”。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在閱讀中提升,在寫作中提煉,在作文中升華。

(7)“與學生認識鏈接”。學會體會言外之意,學會從字面看字里,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閱讀、觀察、思考、感悟,在這過程中逐漸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

(8)“與學生感悟鏈接”。讓學生學會觀察身邊事,通過細致、生動、形象的描寫,進而找到引發思考的點,進行議論,悟出道理,在閱讀寫作中形成自己的思想。

(9)“與學生興趣鏈接”。如現在很多學生喜歡唱流行歌,不妨指導學生試著創作歌詞。在做中學習語文,在做中提高語文素養。

(10)“與研究性學習鏈接”。可以采用小課題研究的形式,對一些司空見慣的現象進行研究,如對“傳單式廣告”的形式、內容、實用性、群眾的接受程度等方面進行比較深入的調查研究。這是活動,也是研究;這是合作,也是寫作。

篇(5)

癡想()  隱秘()  喧téng()  盤虬臥龍()

訓誡( ) 聳立()  迂回()  仙露qióng()漿

lín峋() 卑微( ) 寬shù( ) 伶仃( )

zhù立( ) 瞬間() chuò泣() 鶴lì( )云端

2.原文填空。(5分)

(1)在千年之后,也許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并且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這是一顆怎樣 又怎樣 的心啊!”

(2)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 。

(3)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 , ,故時有物外之趣。

3. 解釋文言字詞:(4分)

(1)項為之強( )(2)以叢草為林( )

(3)興正濃( ) (4)方出神( )

4.寫出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3分)

(1)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

(2)在山的那邊,是海嗎?是的!人們啊,請相信——( )

(3)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 )

5.對文章作者及主旨,敘述錯誤的是:()(2分)

A.《在山的那邊》,“山”與“海”兩個相對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義的,這首詩抒寫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啟示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要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在人生道路上,艱難險阻并不可怕,大困難可以化整為零,化難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戰勝一切困難。作者是英國作家莫頓•亨特。

C. 《紫藤蘿瀑布》,由紫藤蘿瀑布的輝煌、藤蘿的命運,感悟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時的不幸,個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應該是豁達的,樂觀的,奮發的,進取的。作者是當代女作家宗璞。

D.《童趣》回憶童稚時代的種種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動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無窮的物外之趣。作者是清代文學家沈復,字三白。本文選自《浮生六記》。

6.選出標點有誤的一項:( )(2分)

A. “嗨,慢著,”我軟弱地哀求道,“我沒法——”

B.“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在嚷嚷。

C.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D.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于生死謎,手足情的。

7.下列文言句子的停頓(“•”表示很短暫的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能/張目•對日B.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C.使/之沖煙/而飛鳴D.作/青云•白鶴/觀

8. 寫出我國四大名著:《 》《 》《 》《 》。(2分)

二、古詩文閱讀理解 (共14分)

9.依據上下文提示默寫 (3分)

①夏蚊成雷, 。

② , ,蓋一癩蝦蟆

10,解釋下列文言語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① 徐( )噴以煙。

② 果如鶴唳( )云端。

③ 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④ 物外( )之趣

11,翻譯下列文言語句:(4分)

①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②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

12,《童趣》一文的作者,童年時對著蚊子徐噴以煙,讓蚊子“沖煙而飛鳴”。他做這件事感受到 “物外之趣”。從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3分)

(二)閱讀下面選自課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問題。(共12分)

1989年發生在美國洛杉礬一帶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里,使30萬人受到傷害。在混亂的廢墟中,一個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便沖向他七歲的兒子上學的學校。他眼前,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笑的漂亮的三層教室樓,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的。”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他挖了8個小時、12個小時、24個小時、36個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渾身上下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到第38個小時,他突然聽到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爸爸,真的是你嗎?”“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尸“你現在怎么樣?有幾個孩子活著?”“我們這里有14個同學,都活著,我們都在教室的墻角,屋頂塌下來架了個大三角形,我們沒被砸著。”父親大聲向四周呼喊:“這里有14個孩子,都活著!快來人!”過路的幾個人趕緊上前幫忙,50分鐘后,一個安全的小出口開辟了出來。父親聲音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不,爸爸,先讓別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這對了不起的父子在經歷了巨大的磨難后,無比幸福地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13:這里所選幾段文字,敘述了一個什么事件? (2分)

14.你認為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寫得好嗎?請說明理由。 (2分)

15,請寫出文中表現阿曼達父子心心相連的一句話。(2分)

16,文章結尾段說這對父子“了不起”。仔細閱讀文章,根據文中對父子二人的描寫,說他們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2分)

17.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的提示,想像地震剛剛發生、教室剛剛塌陷時阿曼達的處境,寫他的所見、所想和所做。篇幅不超過一百字。(4分)

答案12. 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應該富有觀察力和想像力,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

13.阿曼達的父親在地震后懷著堅定的信念成功地搶救出兒子。(此題亦可從阿曼達的角度總結。)

14.劃線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時間延續過程又長又慢,突出強調父親以堅韌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動,頑強地救出兒子。

深刻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摯愛之情。(這是一個開放型題目,可以從不同角度回答問題,能答出一個方面即可,不必求全。)

篇(6)

癡想()  隱秘()  喧téng()  盤虬臥龍()

訓誡( ) 聳立()  迂回()  仙露qióng()漿

lín峋() 卑微( ) 寬shù( ) 伶仃( )

zhù立( ) 瞬間() chuò泣() 鶴lì( )云端

2.原文填空。(5分)

(1)在千年之后,也許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并且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這是一顆怎樣 又怎樣 的心啊!”

(2)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 。

(3)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 , ,故時有物外之趣。

3. 解釋文言字詞:(4分)

(1)項為之強( )(2)以叢草為林( )

(3)興正濃( ) (4)方出神( )

4.寫出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3分)

(1)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

(2)在山的那邊,是海嗎?是的!人們啊,請相信——( )

(3)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 )

5.對文章作者及主旨,敘述錯誤的是:()(2分)

A.《在山的那邊》,“山”與“海”兩個相對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義的,這首詩抒寫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啟示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要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在人生道路上,艱難險阻并不可怕,大困難可以化整為零,化難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戰勝一切困難。作者是英國作家莫頓•亨特。

C. 《紫藤蘿瀑布》,由紫藤蘿瀑布的輝煌、藤蘿的命運,感悟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時的不幸,個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應該是豁達的,樂觀的,奮發的,進取的。作者是當代女作家宗璞。

D.《童趣》回憶童稚時代的種種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動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無窮的物外之趣。作者是清代文學家沈復,字三白。本文選自《浮生六記》。

6.選出標點有誤的一項:( )(2分)

A. “嗨,慢著,”我軟弱地哀求道,“我沒法——”

B.“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在嚷嚷。

C.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D.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于生死謎,手足情的。

7.下列文言句子的停頓(“•”表示很短暫的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能/張目•對日B.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C.使/之沖煙/而飛鳴D.作/青云•白鶴/觀

8. 寫出我國四大名著:《 》《 》《 》《 》。(2分)二、古詩文閱讀理解 (共14分)

9.依據上下文提示默寫 (3分)

①夏蚊成雷, 。

② , ,蓋一癩蝦蟆

10,解釋下列文言語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① 徐( )噴以煙。

② 果如鶴唳( )云端。

③ 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④ 物外( )之趣

11,翻譯下列文言語句:(4分)

①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②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

12,《童趣》一文的作者,童年時對著蚊子徐噴以煙,讓蚊子“沖煙而飛鳴”。他做這件事感受到 “物外之趣”。從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3分)

(二)閱讀下面選自課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問題。(共12分)

1989年發生在美國洛杉礬一帶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里,使30萬人受到傷害。在混亂的廢墟中,一個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便沖向他七歲的兒子上學的學校。他眼前,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笑的漂亮的三層教室樓,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的。”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他挖了8個小時、12個小時、24個小時、36個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渾身上下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到第38個小時,他突然聽到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爸爸,真的是你嗎?”“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尸“你現在怎么樣?有幾個孩子活著?”“我們這里有14個同學,都活著,我們都在教室的墻角,屋頂塌下來架了個大三角形,我們沒被砸著。”父親大聲向四周呼喊:“這里有14個孩子,都活著!快來人!”過路的幾個人趕緊上前幫忙,50分鐘后,一個安全的小出口開辟了出來。父親聲音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不,爸爸,先讓別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這對了不起的父子在經歷了巨大的磨難后,無比幸福地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13:這里所選幾段文字,敘述了一個什么事件? (2分)

14.你認為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寫得好嗎?請說明理由。 (2分)

15,請寫出文中表現阿曼達父子心心相連的一句話。(2分)

16,文章結尾段說這對父子“了不起”。仔細閱讀文章,根據文中對父子二人的描寫,說他們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2分)

17.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的提示,想像地震剛剛發生、教室剛剛塌陷時阿曼達的處境,寫他的所見、所想和所做。篇幅不超過一百字。(4分)

答案12. 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應該富有觀察力和想像力,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

13.阿曼達的父親在地震后懷著堅定的信念成功地搶救出兒子。(此題亦可從阿曼達的角度總結。)

14.劃線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時間延續過程又長又慢,突出強調父親以堅韌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動,頑強地救出兒子。

深刻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摯愛之情。(這是一個開放型題目,可以從不同角度回答問題,能答出一個方面即可,不必求全。)

上一篇: 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 下一篇: 家長學校年度工作計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 |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视频 |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最新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 | 日韩乱偷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