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與創新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6 15:54: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化傳承與創新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文化傳承與創新論文

篇(1)

1.屏邊縣苗族文化的多樣性

在屏邊這片廣闊而神秘的土地上,生活著苗、漢、彝、壯、瑤等17個民族,總人口15.3萬人,其中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4.18%,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生產性文化、生活性文化、觀念性文化等多種多樣文化。屏邊的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地帶,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塑造出了一系列與山地自然環境相適應的生產性文化模式,刀耕火種盛行千年不衰。圍繞著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苗族早已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各自的生產性文化體系,伴隨著耕種過程,一系列農耕禮儀為特征、反映民族神緣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隨之展開。

處于不同生存環境中的屏邊苗族,為了生存,還以其特有的方式來順應和利用客觀的外部環境,在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中創造了自己特有的生活性文化,同時衍生出相應的人生禮儀。例如:“苗族雞生”、“紡麻”、“織布”、“手工刺繡”、“蠟畫”、“民歌民謠”、“花山節”、“苗族服飾”等等,時代在前進,人類在進步,這些生活性文化也常處于流變之中。受歷史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在屏邊的苗族生活中,觀念性文化也有所不同,其中,就有較大差異。規范性文化與人們的行為緊密聯系著,常常從人們的行為方式中表現或折射出來。道德作為一種規范性文化,是一定的民族群體所認同和接受的人際行為準則。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苗族人民通過相互交流、交融、其文化中所包含的倫理道德精神也不斷相互滲透,從而形成了許多與中華民族一致的倫理傾向和道德品質,如講禮儀、重情感、重承諾、疾惡如仇、尊老愛幼、以群為重等。這些規范性文化中包含著的道德傳統,是苗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廈的堅實基礎和不可或缺的材料。

2.屏邊苗族文化的傳承創新

2.1理性地對待苗族生活性文化事象

從文化史的角度看,每一個文化事象都有它產生和存在的合理性,然而,隨著歷史和人類社會不斷進步,有的文化事象被淘汰了,有的自行消失了,有的至今還保留著。屏邊的苗族也有許多至今還保留并仍起作用的民族文化事象,這需要我們去理性地分析對待,不能采取“一刀切”或“一鍋煮”方式,應分清情況,分別對待處理。有的苗族文化事象無先進或落后之分,不會與現代化的生活方式相沖突,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如苗族服飾、苗族歌舞等。對于這些文化事象,可以無須干涉,任其發展,或者略加引導,使之在經濟建設、社會文化建設、豐富苗族群眾的生活方面發揮作用。有的文化事象與現代生活不相適應,如重男輕女思想嚴重,供男子上學,不讓女孩子上學;迷信,不信科學,生病不到醫院就治,而要搞迷信醫治;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創新意識不強等等。對這些文化事象,我們應該通過教育提高群眾的認識能力,教其揚長避短加以改造,使之化害為利。有的文化事象與現代方式基本一致,如苗族人民在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講誠信、以群為重,尊老愛幼,以重情感為基礎的自由婚戀等。對這類文化事象,我們應該傳承和弘揚,讓它們成為苗族進步,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依托。社會不斷進步,屏邊苗族人民的生活條件也不斷地得到改善,傳統的文化也在不斷發展著。

2.2批評性地傳承屏邊苗族規范性文化

面對屏邊縣苗族傳統的規范性文化,我們要用現代文明的精神加以檢驗,根據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加以取舍、改造、傳承發展。民族習慣法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于民族社會中的“法律”,在現階段,一些苗族習慣法在屏邊縣的苗族社會的一定范圍內仍發揮著作用。對待這些民族習慣法,我們不能用“一刀切”,應加以區別對待,只要與國家法律政策不相沖突的就保留,讓它們在現代化建設中繼續發揮作用。同時,我們也要主動運用國家法律來指導和引導它們的演變和發展。苗族禁忌習俗中,既有長期的生產、生活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也有迷信與偏見的沉積。我們要用現代的眼光看待苗族禁忌,破除那些毫無道理的迷信的、愚昧的禁忌,保留那些有一定科學性的,有利于人們生產、生活的禁忌。各民族的傳統理論道德思想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份厚重的遺產,采取“全盤肯定”和“全盤否定”的態度都是不對的,阻礙人和社會發展的舊的社會理論道德,我們應該摒棄,對那些屬于社會公德層次的道德,我們要直接保留略加以改造,讓它們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磚石。

3.小結

篇(2)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趨勢,然而文化發展卻恰恰相反,各個國家的文化特色更多是朝著民族化、個性化的發展方向。對于動畫制作來說,我們應當使國產動畫的形象更加本土化,使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形象被創造出來,這將有助于國產動畫業的快速發展和推進。

一、國產動畫本土化的歷史及現狀

現在缺少中國文化特征的動畫形象是我國動畫產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像白雪公主、奧特曼、變形金剛、機器貓等等這些深受我國青少年喜愛的動畫形象基本都是產自國外,我們每一個動畫工作者應當對這一現象進行反思。正是由于國產動畫中十分缺少這種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特色的動畫形象,在意識形態領域里面這將使我們許多不愿看到的后果不斷的顯現。隨著全球化的經濟正在不斷的推進,科學技術上的現代化也正變得越來越迅捷,面對這種難以預測的情況,身為國產動畫行業的技術人員,我們更有責任對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重新挖掘和傳揚,塑造出具有新時代精神面貌的動畫形象。

近些年來,大量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正在不斷的涌現出來,像《大鬧天宮》等一批具有中國特色文化風格的作品在被不斷的創作出來,這些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和語言審美。風格造型等等,大多是參照了中國傳統藝術中的意識形態而來。在立足傳統、注重本土、文化資源開發等方面,當時的動畫制作者對這些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隨著美國和日本等動畫強國的崛起,我國的動畫對于自己的定位越來越迷失了方向,最終導致連自己的傳統都放棄了,失去了本該屬于自己的觀眾群體和市場。從表面上這好像市場的原因造成這種情況,但問題的本質還是在于自己的文化和傳統缺失造成的,造成這種局面的直接原因是對本土文化的教育缺失。

二、科學技術與傳統文化對國產動畫的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文化之間的沖突也是越來越激烈,人們對于和平、人文情懷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強烈,希望更好地把科學與情感精神結合到一起。而且由于人們物質的不斷豐富,使得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正變得越來越高。我們需要用科學技術提高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把人們也精神生活也提高一個層次,不能把積攢了幾千年的文明成果丟在了腦后,我們要維護好文化生態關系。

在動畫的創作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嘗試去吸收借鑒傳統文化中某些極具代表性的東西。隨著高新科技的快速發展,技術好像取代了動畫,實在不然,文化原創和藝術原創才是動畫的生命和靈魂。為更好的保護動畫的原創性,我們可以從我國本土的文化藝術符號中獲得新的思想和創意,并以此作為市場的主導方向,引導觀眾,從而構建出傳統與現代和諧共存的一種文化生態環境。作為華夏后裔,我們有責任利用好豐富而寶貴的傳統藝術資源使動畫事業得到發展,從而使我們文化生態環境得到保護。

隨著動畫產業的不斷發展,針對于動畫方面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然而真正優秀的動畫作品依然很少,至于那些具有強大藝術生命力的動漫作品就更少了。盡管存在這動畫技術和市場等局限因素存在,但本質上還是在于動畫的造型問題上,這也就是對于傳統文化利用的問題。社會各界和動畫創作者對我國的動畫造型藝術的研究和探索仍然是比較匱乏的,對于劇本的解讀、形象的塑造、造型語言等研究不夠透徹,缺乏對動畫藝術的認知,還遠遠達不到足夠的藝術水準。

三、本土文化對于國產動畫的發展起到的作用

在許多人看來,創作具有本土特色、民族特色、中國風格的動畫藝術形象是一種落后和陳舊的表現,偏離了世界潮流發展的軌道,在當今動畫藝術創作領域普遍存在著這種文化態度顯然是極其錯誤而的。在20世紀中葉,我國有部門專門研究傳統藝術,特別是具有較強審美價值的藝術品類,比如年畫、刺繡、皮影、剪紙等,研究的切入角度主要在于藝術造型語言。

我國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藝術造型語言,我們應當對其深入研究,用傳統文化塑造動畫形象,把傳統的文化符號轉化成受當代人喜愛的動畫形象。我國傳統文化發展了幾千年,藝術語言比較恒定,且觀眾基礎非常好。我們應當利用現代的科學手段重新解讀傳統的形式,并讓其在市場之中融合,可以從中獲得社會的認可和經濟的回報。

如果在動畫創作中我們只是照搬傳統文化樣式、民間美術題材和表現形式,那么不可能創作出與時代接軌的作品。如果我們把中國水墨畫、剪紙、皮影等照搬到動畫形象中,那會使得我們進入模仿抄襲的怪圈。作為創作者,我們應當對這些傳統文化加以提煉進行再創作,創作出具有現代的意義的動畫。

四、總結:

傳統文化當中有著深厚的創作理念、創作過程和創作形式,這為我們創作現代的藝術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對于創作動畫形象也是一樣的,它在很多方面指導著我們。作為文化的傳承者我們應當深刻深刻思考我們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我們既要把傳統文化資源保護好,同時也需要利用好傳承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轉化成動畫的藝術形式,豐富今天的文化生活。我們要挖掘民族本土文化,將其轉化成動畫資源,同時將動畫教育體系和市場運作機制建立完善,作為一項文化系統工程去發展動畫藝術。

參考文獻:

篇(3)

在其論著《論人類學與文化自覺》中提出:“文化自覺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形成、特色和趨向。”[4]明白中國酒文化的形成、特色和趨向,是其相關問題研究的起點和基礎。

(一)中國酒文化的形成

1.在物質層面。根據張崇琛(2000)[5]、馮恩學(2015)[6]等學者的研究以及對吉林省大安酒廠遺址的考古,中國白酒(蒸餾酒)的商業性生產始于遼金時期。在此之前,中國生產的酒類主要是黃酒(發酵酒)。也就是說,中國酒文化在早期是黃酒文化,然后才是白酒文化。此外,不同時期的制酒原料、酒具也反映了當時物質層面的酒文化。

2.在精神層面。中國古代文人往往借酒起興助興、抒懷、激發靈感、釋放潛能,逐漸形成了借酒促詩、借酒生詞、借酒頌歌、借酒激賦、借酒疾書、借酒成畫的文人酒文化。在朝堂宴會、接風洗塵、餞別送行、自飲獨酌、親友相聚、婚喪嫁娶、節日慶典等場合,表達酒情、酒態、酒具、酒味、酒場、酒令、酒藝、酒制、酒境的詩詞歌賦和書畫藝術成為中國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流傳至今的五萬余首唐詩中六千多首與酒有關[7];《宋詞三百首》中126首與酒有關;杜甫詩文中與酒有關的約占21%,李白的約占16%,白居易的約占25%[8]。

3.在制度層面。中國酒文化體現了所在時代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例如,西周酒文化有“五禮”: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吉禮”用酒主要是為了實現心愿、趨利避害、追求回報。“嘉禮”用酒主要是為了人際溝通和聯絡感情,包括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賑幡之禮、賀慶之禮等。“賓禮”用酒主要是為了接待賓客,包括朝、宗、覲、遇、會、同、問、視等,其器具擺放、飲酒秩序等都要遵從嚴格的等級規范。“軍禮”用酒主要是為了鼓舞士氣、宣揚國威君威。“兇禮”期間雖然要減膳少飲、停止娛樂,但也要以酒祝壽歸天、祭神祀祖、敬仰先人。隨著中國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傳統的酒禮酒德逐漸消解,但新的酒禮酒德尚未確立,地方酒制也各有圭臬,制度層面的酒文化仍處于混雜多元狀態。

4.在行為層面。中國的發酵酒、蒸餾酒、配制酒的釀制技藝,中國領先全球的陶瓷酒具燒制技藝(陶器和瓷器的區別在于燒制溫度、使用原料、堅硬程度、透明度和釉料),各個地域和民族豐富多彩的酒事活動等,都形成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社會環境。

(二)中國酒文化的特色

與西方國家的主要酒種——葡萄酒、啤酒及其玻璃酒具相區別的是中國主要酒種是白酒和黃酒,其傳統酒具大多為青銅器、漆器、陶器和瓷器,其制作和包裝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傳統美術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這是中國酒文化的物質特色。與西方國家的酒神精神、法治精神相區別的是中國傳統酒文化體現了文人雅士的放蕩不羈和創作才華,并與儒學同體同構,中國的現代酒文化體現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是中國酒文化的精神特色。與西方國家對酒類問題較為完善的綜合治理相區別的是中國的傳統酒文化以儒家“禮治”為基礎,并被統治者賦予了樹立權威、明確等級儀式化的功能,而中國的現代酒禮酒德和相關法制尚處于建設階段,這是中國酒文化的制度特色。與西方國家看重酒類產品的生產和消費相區別的是中國酒文化體現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即更看重酒事活動中主賓的身份和地位、遵循的酒禮與酒德、場面的奢華與氣派、氣氛的和諧與熱烈、關系的融洽與拉近等,這是中國酒文化的行為特色。

(三)中國酒文化的趨向

影響中國酒文化趨向的兩大現實語境:一是全球化,二是現代化。在全球化語境下,中國酒文化的發展趨向,主要取決于如何處理中外酒文化之間的關系。一些外國酒文化在其強勢經濟的裹挾下流入中國,并在文化軟實力占優的情況下與中國酒文化相交融。中國酒文化若因此淡化甚至丟掉自己的民族傳統,就會變成羸弱、無根、忘本的文化;若自我陶醉、故步自封,也會與現實漸行漸遠。中國酒文化唯有以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為內在要求,以中外互補、、融合創新為發展路徑,才能彰顯自身特色、增強國際認同、提高國際地位、促進國際傳播、開拓國際市場、繁榮國際貿易。

在現代化語境下,中國酒文化的發展趨向,主要取決于如何處理傳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首先,傳承不是一成不變的保存,而是包含創新的延續。有關部門應研究中國酒文化的發展脈絡和傳承機制,提高傳承人的社會地位、傳承水平和傳承積極性,保護傳統酒鎮、酒村、酒區、酒肆、酒坊、酒窖等文化空間及其傳承體系,對酒文化既要進行傳統表達,又要涵養現代生機,尤其要借助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現代管理增強其傳承的動力和活力。在此基礎上,應以新思維、新科技、新材料、新方法來開發利用酒文化的物質和非物質資源,以現代精神文明改造傳統酒禮酒德,以現代社會治理改變酒風酒俗,以更高標準創造新的酒文化。

二、酒駕治理

中國機動車駕駛的普及性和民眾飲酒的普遍性,使得酒駕(包括酒后駕車和醉酒駕車)成為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盡管2011年2月25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將醉酒駕車定為犯罪,2011年4月25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修正案(二)》再次明確了酒駕的責任歸咎,但仍有不少人不顧法律威懾,不顧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抱著僥幸心理實施酒駕。2014年,中國發生酒駕交通事故5669起,導致8000多人傷亡,而且,機動車違法統計排序中酒駕違法位列第二。酒駕在中國難以遏制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當代酒禮酒德建設乏力以及酒駕治理手段欠缺,所以,應從加強酒禮酒德建設和完善酒駕治理手段著手,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酒駕治理體系。

(一)加強酒禮酒德建設

禁酒文化是一些西方國家治理酒駕的基礎,而當今中國受傳統酒禮酒德的影響,很多國人仍然鼓勵多飲、贊揚能飲、夸耀善飲,而且以酒事活動作為人際應酬的介質和工具,認為“無酒不成席”“酒桌上好辦事”,酒產業的商業話語也賦予飲酒以各種美好的象征,許多地方仍流行勸酒、拼酒和變花樣逼酒,這就意味著中國在短期內難以形成以禁酒為主題的酒禮酒德,也難以復制西方國家以禁酒文化為基礎的酒駕治理。

在此情況下,我國應借助各方力量,以交通安全建設并強化當代酒禮酒德,以媒介廣泛傳播和相關活動組織者讓大眾耳濡目染、親身體驗當代酒禮酒德,逐漸形成駕駛員自覺自律、他人勸誡監督的社會氛圍,進而形成酒駕治理的基礎。這就需要政府帶頭組織整治酒風和治理酒駕的相關活動,需要交通部門向全社會進行科普和案例教育,讓大眾了解飲酒對駕駛員生理的影響和酒駕事故的慘痛教訓,需要文化和媒體機構創作、傳播理性飲酒或禁止飲酒的宣傳內容,或梳理傳統酒文化中有利于酒駕治理的文本,如《酒戒》《酒誥》《酒訓》《酒箴》,并將其改編為新的版本,需要酒類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企業禁止酒駕的公益廣告,需要餐飲企業推行安全、健康、文明的餐飲文化,提供醒酒、代駕、代呼出租車、張貼醒目標語等安全服務,需要監督機構向警方及時通告拒絕接受安全服務且試圖酒后駕車的人員狀況,并將其列入不良行為名單。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努力,才能形成他律與自律、限制與自由、責任與權利、感性與理性相統一的當代酒禮酒德,才能以此為基礎提升酒駕治理效果。

(二)完善酒駕治理手段

1.在法律手段上。中國應借鑒其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將酒駕治理與所有涉酒問題的法律治理聯系起來,加強涉酒立法,明確執法主體,豐富懲處手段,加大懲處力度,建立有序銜接、體系完備的法律制度和執法隊伍。相對于道德建設的本土性和根植性,法制建設具有通用性和移植性特征,因此,借鑒或移植其他國家富有成效的法律,應是中國治理酒駕的重要路徑。

2.在行政手段上。政府應從源頭入手,讓酒類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企業履行預防酒駕的社會責任,要求其龍頭企業帶頭預防酒駕的公益廣告并明確廣告播放的內容和次數,同時加大對酒類廣告違法的處罰力度。在條件成熟的時候,政府可施行酒類產品銷售許可證制度,并要求企業在酒類產品包裝上印制交通安全警示語。針對鄉鎮農村酒駕治理薄弱以及摩托車、農用車酒駕多發的問題,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門應專門開展生動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組織村民集體學習并相互監督,同時加強對鄉鎮農村酒駕的查處力度。

3.在傳播手段上。應組織傳媒機構制作、傳播相關的宣傳內容,并面向社會公眾開辦針對涉酒問題的討論專欄。通過該專欄的自由討論、平等溝通和參與者互動,既可圍繞酒駕協調各方價值觀,并達成群體共識,又可深化對其他涉酒問題的認知,進而有利于發動更多部門和民眾參與監督管理,有利于推動相關非政府組織成立并發揮作用,有利于建設新的酒禮酒德,有利于酒文化發展與社會發展的有機交融和價值和諧。

三、飲酒保健

隨著中國城鄉居民保健意識的顯著提高,飲酒保健得到了普遍認同,保健酒文化也就成為中國酒文化的重要類型。保健酒文化在物質層面有保健酒、中藥酒、釀制或調配工具,在精神層面有博大精深的中醫藥理論、養生保健理論、企業和產品聲譽,在制度層面有醫藥管理制度、酒業管理制度,在行為層面有生產的規范操作、產品的合理使用,等等。對于飲酒保健,主要應從關注其功效和市場問題入手。

(一)保健酒的功效

按照中醫藥理論,酒能浸出并保存中藥材的有益成分,能使藥力外達肌表、內通血脈,能促進藥物成分吸收,能提升藥材的藥力和療效,所以,中國自古就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資料顯示,適量飲酒者的健康水平普遍高于一般人群[9]。那么,飲酒到何種程度才算適量?這不僅要參考醫學上的指標,還要考慮個體的健康狀況和飲酒狀態等。

按照功效,中國的保健酒可劃分為兩大類:對癥類和補益類。前者對特定人群或特定身體部位、生理系統的病癥有治療和預防作用,因而藥材選配嚴格、用藥禁忌明確,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其中一些可作為藥品在藥店銷售;后者適用性強、安全性高、消費面廣,通常具有延緩衰老、補氣養血、美容養顏、滋陰壯陽、養護臟器、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一般是作為飲品、食品在商業網點銷售。

(二)保健酒的市場

1.為了迅速擴大市場,一些保健酒廠在營銷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但在質量管理和消費者服務上沒有下足功夫,其結果是企業發展缺乏后勁。

2.為了牟取不當利益,一些保健酒廠夸大其產品的功能和療效,在專利和非遺的申報上弄虛作假,聘請明星或專家進行不實宣傳,甚至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其結果是被媒體曝光或被工商查處,這不但敗壞了其自身信譽,也影響了整個保健酒市場。

3.為了以品質、誠信、創新、品牌來開拓市場,一些保健酒廠注重質量管理并將工藝流程公開展示,詳細說明如何生成動植物浸提物、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酯類、多酚類等有益成分以及如何濾除雜醇類、醛類、酮類等有害成分,或者以文化創意和技術創新獲得知識產權保護、以保密配方獲得商業機密保護、以老字號獲得商標保護、以傳統技藝和傳統知識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并以質量管理、知識產權保護和開發、老字號振興、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來打造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

將來,保健酒廠若要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生存發展,還應在產品細分、突出特色、體現差異、電子商務、餐飲配套、物流配送、酒類會展等方面進行精耕細作并尋求突破。

四、改良酒風

酒風直接體現了行為文化,并與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緊密關聯。正常的餐飲娛樂,人們往往以飲酒放松自我、增加趣味、增進感情、消除隔膜。正當的人際交往,人們有時以贈送酒類禮品表達情誼、和諧關系。但更引人關注的是中國的不良酒風,如公款吃喝、借酒事活動進行公關和賄賂、借各種名目濫辦酒席、借大操大辦收取禮金、為了攀比和“面子”鋪張浪費等。雖然有的不良酒風得到了遏制,但有的仍在變相發展甚至加劇蔓延。中國高檔禮品酒市場大于自飲酒市場的事實,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不良酒風的嚴重性。不良酒風不僅浪費大量公款、加重家庭負擔,更使得一些人飽受“酒精考驗”進而健康受損,更會損害中國的民主建設和法治建設,惡化干群關系和人際關系。改良酒風應是中國酒文化建設中的政策性任務,其工作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嚴格監管公務接待用酒

自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一些地方政府也出臺了類似規定,對公務接待用酒進行更加具體、更加嚴格的監管。例如,新疆、安徽等地在規定中要求政府、國企、事業單位的公務接待一律不得飲用任何人和任何單位提供的任何酒類,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資等特殊情況需要飲酒的,必須報本級紀委(紀檢組)審核批準。在國家和地方“禁酒令”漸趨嚴格的情況下,公職人員的不良酒風明顯扭轉,但還有一些公職人員將酒席轉移到食堂、會所、民宅、農家樂等隱秘場所,并通過地方政府預算中的“其他支出”、黑市發票等報銷費用。對此,應改革公務接待制度和報銷制度,強化審計監督職能和預算約束功能,要求黨政機關定期向社會公布“三公”消費,實現公務接待預算的公開化和透明化,進而杜絕隱蔽吃喝、暗箱操作、隱性開支、做假賬等不良行為。

(二)以專項政策改良地方酒風

在這一方面,一些地方已經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貴州省普定縣出臺了《關于禁止國家公職人員違規操辦酒席的暫行規定》和《關于引領淳樸民風規范酒席辦理工作的意見》,并由主要縣領導牽頭成立了“規范城鄉酒席辦理工作領導小組”,實施了“四五六”工作法,即組建四支隊伍(宣傳隊、互助隊、糾風隊和巡查隊),明確五個內容(酒席的范圍、規格、流程、標準和主體),強化六個環節(責任分解、村民自治、宣傳引導、臺賬管理、公開曝光和督促檢查)。該縣將酒風改良與星級文明戶評比掛鉤,濫辦酒席者不僅失去評選星級文明戶的資格,而且要受到處罰。該縣實施以上政策之后,公職人員違規操辦酒席的事件基本杜絕,民間以各種名目濫辦酒席的現象也顯著減少,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資金謀求發展。

以此為參考,各地政府應以切實有效的專項政策改良酒風,使地方形成正當消費、理性消費、節儉消費、健康消費、文明消費、透明消費的酒文化。為了遏制酒類產品的特權消費、求人消費、炫耀消費和奢侈消費,避免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的形象受到不良影響,政府應制止地方酒廠為其產品貼上“部門專供、領導專用、帝王御用、國宴等級”等標簽,并沒收貼有此類標簽的產品。

五、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可分為物質文化的融合(設施、設備、人員層面)、精神文化的融合(企業精神、理念、知識、科技、品牌層面)、行為文化的融合(管理行為、業務行為層面)、制度文化的融合(行業制度、企業制度層面)。目前,酒文化與旅游文化、創意文化、互聯網文化的融合已成常態,并有利于形成新的業態、動力源和增長極。

(一)酒文化與旅游文化融合

該類融合使得酒文化具有了旅游價值和旅游功能,由此也產生了新的旅游類型——酒文化旅游。根據酒文化的類型,酒文化旅游可分為白酒文化旅游、葡萄酒文化旅游、啤酒文化旅游、黃酒文化旅游等;根據發展的側重,酒文化旅游可分為生態旅游、工業旅游、節慶旅游、遺產旅游和養生旅游。名酒生產企業是酒文化旅游的主要發起者。例如,宜賓五糧液、瀘州老窖、綿竹劍南春、古藺郎酒等名企推出了宜賓五糧液酒史博物館、中國宜賓酒圣節、瀘州老窖陳列館、瀘州1573老窖窖池、劍南春酒史博物館和酒坊遺址、郎酒廠天寶洞和地寶洞等酒文化旅游產品。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也發起或支持酒文化旅游,如瀘州市建設“中國酒城歷史文化旅游區”并將酒文化旅游確定為該市旅游的主打類型、宜賓市打造“中國白酒之都”、青島市政府將“青島國際啤酒節”打造為國際著名的酒文化旅游品牌和亞洲最大的啤酒旅游盛會。

(二)酒文化與創意文化融合

該類融合使得創意設計、創意開發成為酒文化創新的核心動力,使得創意產品成為酒文化創新的重要成果。例如,對酒類產品的造型、包裝、展銷、廣告、衍生品以及酒廠的建筑、內外部環境、品牌形象、網站等進行創意設計,對與酒相關的詩詞歌賦、文物古跡、名人名事、民俗文化、工藝美術、工業景觀、農業產品等進行創意開發,推出既保留酒文化韻味和內涵又滿足消費者審美、實用、便利、安全、舒適、時尚等需求的高附加值創意產品。

(三)酒文化與互聯網文化融合

該類融合使得與酒相關的企業網站、電子商務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等不斷涌現,酒類產品的生產、倉儲、運輸、銷售、消費環節逐漸網絡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越來越多的相關企業向自學習、自適應、自協調、自進化并且不斷創新的“智慧型組織”方面轉變,越來越多的從業人員開始以互聯網思維發展酒產業。例如,從業人員以大數據分析市場,面向不同的消費者及其“痛點”進行產品的精準開發和精準營銷,企業以020模式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以C2B模式保障消費者的參與權、定價權、選擇權、評價權進而實現企業與消費者雙贏,以交互式網絡平臺將消費者轉化為編外員工和企業“粉絲”,以網絡營銷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統營銷法則,以全球化網絡體系將產品生產和企業經營模塊化,以小眾市場和分散市場開發實現“長尾”經濟效應。

六、結語

本文對中國酒文化的五個關鍵問題進行了理論闡釋,尤其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的角度對問題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了分析,以期有利于酒文化自覺、酒駕治理、大眾健康、酒風改良和產業融合,有利于中國酒產業探尋發展路徑和優化發展環境。由于以上問題涉及眾多領域且相互關聯,所以其實踐者應打破不同地方、部門、行業、企業之間的壁壘,建立跨領域的決策、管理和協調機制,建立相關機構和廣大民眾積極參與的動力機制。在此基礎上,注重以文化創意、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提高中國酒文化的軟實力,進而使其在世界酒文化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李全根.酒文化是中華飲食文明的奇葩[J].中華文化論壇,2009,(4):110-113.

[2]萬偉成.中華酒文化的內涵、形態及其趨勢特征初探[J].釀酒科技,2007,(9):70-74.

[3]姜娜.文化遺產保護的全民參與——日本酒文化遺產保護策略及其借鑒[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55-59.

[4].論人類學與文化自覺[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8-18.

[5]張崇琛.酒香五千年——酒的起源、演變與展望[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0,(2):27-29.

[6]馮恩學.中國燒酒起源新探[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1):163-176.

[7]王玉成,邢慧斌.唐代詩酒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初探[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84-87.

[8]周全霞.試論中國古代的雅文化與酒[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83-86.

[9]汪建國.科學飲酒,有益健康,預防治病[J].中國釀造,2010,(1):180-185.

篇(4)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Abstract: along with years of change, the courtyard landscape from ancient developed so far,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already have great changes, Different s era background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political culture and people's thoughts and behavior, these factors are given "courtyard" a different meaning. In this kind of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courtyard will find modern life pulse, like it in one thousand, as it is to come into every time. Traditional genes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modern elements, it is not a return to the past, also not to enter a foreign land, but to clear and strengthen modern in the world at the level of historical reality projection, the traditional time and coexistence.

Key words: garden space, traditional, modern, behavioral factor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前言:人們在逐漸適應由高架橋與高樓大廈所構成的城市形態的同時,也逐漸適應現代緊張的生活節奏與緊湊的生活環境,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自然隨之改變。為了能營造更宜人的生活環境,緩釋人在現代都市中的巨大生活壓力,人們迫切需要營造屬于自己的庭院。然而庭院類型是傳統生活方式的產物,在現代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傳統中的精髓——庭院文化來營造更宜人的現代生活環境,成為一個迫切的課題。雖然庭院的概念有所變化,但是始終不變的是庭院意境的營造。庭院意境就像庭院的魂,它不僅影響著庭院設計的品味還映射建筑與人的思想層次。當然,在當今社會生產力下,傳統庭院文化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遠,造園的民族形式或民族風格再要維持下去是辦不到的也是不現實的。但是傳統庭院空間的意境營造手段是值得借鑒的。學習的不是庭院形式,而是一種營造意境的手法與時空精神塑造。因此,正是基于這種目的,試圖對傳統庭院空間的形態構成與設計語言進行歸納與辨析,對傳統庭院如何轉換機制與現代建筑設計相結合做一嘗試性的探討。

在當代中國的建筑景觀創作中,對庭院空間的運用進行了很多嘗試,其中大部分有意識地提到與傳統庭院的文脈關系。它們當中不乏成功的范例,也有一些與設計宗旨相去甚遠。設計者希望人們能感受到傳統的韻味,而使用者卻往往感受不到。除了功能形式等外在因素,更深的誤區是傳統庭院中的空間意象沒有得到很好的繼承,對意境的追求就更欠缺了。

中國庭院,作為東方庭院設計的一個主要代表的分支,源遠流長的好、美就不用多說了,是介于人和自然之間的。中國庭院是植物基本上采取自然式,石材是疊石成山,但是中國的現代作品好的不多,為什么呢?某些庭院空間中因意象的缺失導致傳統意境喪失殆盡。有的設計中,庭院成了僅僅滿足采光通風的功能性天井,自無意境可言。大部分還喪失了傳統庭院意境的重要源泉,就是主題性。傳統庭院通過文化的引入引發人的聯想,觸動人的心靈,而不少現代庭院既無傳統文化,也無現代文化的引入,缺乏使人佇足、傾聽、暢想的主題。這些傳統意象特征的匱乏,終于導致意境的喪失。某些現代庭院設計由傳統庭院形式照搬而來,認為其意境也可隨之而來,這種意境的照搬是不會成功的。意境是主客體的情景交融,是每一時代生活的藝術化,時代與生活都發生了變化,僅借用客體的形式,只能引發對遙遠過去的回憶而不能與當代生活形成共鳴。沒有分析傳統庭院產生意境背后的意象構成或沒有認清它們的關系,僅對諸如小中見大、曲徑通幽等描述性的手法或是堆山疊石等形式要素加以繼承,結果是月湖石泛濫,庭院空間瑣碎不堪,局部的趣味代替了整體的考慮,所謂的傳統意境也就被曲解了。

我們看到現在一些哪怕是開發商做的非常提倡的作品,也是以建筑在中國中式建筑上單索比較多,真正在園林上探索的比較少。中國會把石頭有一個疊法,這樣就可以代表山,這樣的一個優秀傳統在當代庭院設計里面很少有探索。在日本庭院設計中雖然庭院更加拘謹,但是因而控制的力度更強。庭院中的所有東西都是嚴格控制他的比例尺度,比如說灌木有多高,30公分高,它永遠是在30公分高,植物也是一樣,它不能讓它長高。形狀與大小都是在設計師的嚴格控制下,這樣的一個形式,哪怕是自然生長的東西也是經過嚴格的挑選和控制的。它的庭院也是千年基本上維持原貌,但是日本通過了明治維新和新的運動之后,日本當代的景觀設計是非常先進的,這就是因為他很多的庭院設計作品是加入了很多建筑的要素,是由建筑師創造的。里面與其說是庭院設計師,不如說是每一個東西都當做雕塑在創作。所以一談當代庭院設計作品,談東方往往在世界人的心目中首先想到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國。因為它不僅有傳統,而且還走向了當代。

如果深入分析傳統庭院的意境營造,首先要從傳統庭院本體、文化內涵、文化的精神層面進行分析與理解。再次,了解不同時期社會的文化背景下的人的行為,以及在這種特定大環境下的庭院文化衍生。人的行為總是與文化相聯系的,人的行為模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表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作為社會文化的精神層面所要探討的必然是指導人的行為的一種制度、準則與思想,它不僅是指導活動者在庭園中的行為的內在因素,同時也是庭院的文化塑造所要繼承與揚棄的傳統守則。

那么,如何處理好繼承和發展之間的關系呢?這就要求我們從庭院的“意象”入手分析。庭院意象是意與象的統一,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在庭院空間中,各層次的形式構成要素,如建筑、構件、花木,都可被感知而形成“象”。庭院中生活的人,作為審美主體,他的情趣決定著審美意象中的“意”。在庭院要素的創新中,整體性依然是制約設計的首要原則。要素組合不像數學中的排列組合那樣簡單,而應在眾多可能性中尋找那些和諧統一的組合方式。通過要素形式的變化、重構,達到要素層次傳統與時代的共生,并找到傳統與創新的平衡點。

在現代庭院設計中,往往我們要利用符合時代背景的元素,也就是利用新結構、新材料、新色彩來營造一個符合時代精神與人類審美的庭院景觀。各種新結構的發展必然會給庭院空間形態帶來全新的概念;再加上新材料的層出不窮,新的材料與傳統并不矛盾,采用創造性手法可在傳統基礎上有新的感受。傳統圖案應該與當代文化相結合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性,而傳統建筑對美、質的追求也應在當代庭院得以體現。利用空間、環境、結構、材料及光影的獨特處理,強化了建筑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及當代審美與傳統意境的融匯。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各個地區基于文化取向的不同,在空間觀念形成以及相關空間屬性與內涵方面產生了不同的分支,而各種分支同時也代表了各個民族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正是在當前同化的步調上我們所忽視的文化繼承的一個方面。所以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中國傳統建筑庭院空間的特征方面,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對于這個建筑空間體系較之其他體系更為熟悉,更重要的是在我們所了解的世界文化形態中,中國文化的重要性不比西方文化的顯得弱勢,而且在中國文化的積淀上有著深厚哲學意義的那些傳統思想模式在講究個性發展的今天的也極具指導意義。

中國庭院的發展不在與對傳統的模仿,也不在于對現代風格的過分追求;而在于如何在現代社會的大環境中,利用現在的技術手段創造出具有靈魂的庭院,也就是說不管時代怎樣發展,唯一不能丟失的是庭院的魂。

參考文獻:

篇(5)

文化作為衡量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標準,日益受到重視,而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也備受關注。因此,探討地方高校的發展對于地方民族文化傳承創新能力的提升,對于地方高校的發展與急需傳承和創新的民族文化而言都有重要的意義。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一項涉及面廣、任重道遠的工程,需要國家、社會、高校等各方面的協作,地方高校在其中起著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民族地區地方高校建立在經濟與社會發展相對滯后的少數民族集聚地,除了為地方建設培養人才、服務地方之外,還肩負著傳承民族文化的任務。地方高校的發展能夠有效提升本地區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能力。

一、地方高校的發展能夠加強本地區內各民族的交流

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曾說:“在往昔,不同的文化接觸是人類進步的路標。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歐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效仿拜占庭帝國。”可見,純粹屬于某一民族的文化很少存在過。與各民族之間自然、感性的文化交流不同,地方高校為本地區內各民族提供的文化交流方式更為明確和具體。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文化觀念的落后及其保守性造成了作為社會變遷主體的人的“價值困境”——對于新思想、新行為和新事物缺乏主動接受的意識,從而使民族文化結構缺乏現性因素的碰撞,造成民族社會變遷動力的不足。而地方高校的發展,恰恰為民族文化的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首先,地方高校的師生大部分來自于本地區的各民族,隨著地方高校的發展,來自其他省份、地區的教師和學生不斷增加,這種大規模的聚居為外地民族文化與本地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其次,地方高校通過思想觀念的傳遞將外來的先進文化輸入到師生的思想觀念中,有助于改變民族地區保守、落后的文化觀念,使本地區的民族文化與外來先進文化得到有機的融合。再次,地方高校還可以通過傳授知識技能提升本地區民族文化創新能力的基礎,如通過地方高校知識技能的教育,可以改變民間傳統手工藝父子師徒世代相繼、口傳身授的傳承模式,使傳承更加規范、系統與科學。最后,地方高校的科研進步和實驗設備的不斷更新,可以推動傳統手工藝與現代工藝相結合,優化民族傳統技藝,為民族文化創新奠定扎實的基礎。通過教育,地方高校除了能夠改進民族文化的傳承方式之外,還能夠提升民族成員的文化水平,提高整體民族素質。

二、地方高校的發展為本地區的民族文化創新提供了組織保障

地方民族文化的創新雖然具有一定的自發性,但是更需要相應的社會體制的支持,因為制度可以通過激勵和約束的機制將個體成員的行為與獎懲機制結合,最大限度地調動個體的積極性。而地方高校的發展能夠為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提供可靠的組織保障。第一,地方高校可以在院校范圍內建立民族文化相關的研究所、學生社團等組織,并制定相關的管理辦法,對這些團體進行管理。第二,地方高校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在教育、文化、民族事務等部門的領導下制定民族文化人才培養方案,聘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到院校擔任兼職教師,并且完善聘用程序。第三,地方高校可以為民族文化傳承創新活動提供場所和一定的經費保障。如賀州學院“廣西東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于2008年撥付建設啟動資金20萬元;賀州學院給予配套資金10萬元,并為本基地配備了相關辦公條件和專職人員;2010年基地獲得國家財政部支持地方院校發展專項資金200萬元。可見,地方高校可以將相關經費直接投入到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上。

三、地方高校的發展豐富了本地區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的方式

第一,通過課程設置對本地區少數民族文化進行傳承與創新。地方高校開設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課程,既能夠展現地方高校的辦學特色、實現錯位競爭,又能夠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傳承與創新。如百色學院開設的少數民族工藝欣賞、民族紋樣設計、民族包裝設計、旅游工藝品開發等課程,既可以讓學生了解和認識地方傳統民族文化藝術,又可以促使學生對民族圖案、手工藝品進行再設計,并運用到現代包裝、服裝、海報、室內裝飾設計中,從而使傳統的圖案、工藝等得到創新和發展,同時有效提升了百色地區少數民族文化的創新能力。而賀州學院的“南嶺走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社”則以志愿服務的形式使大學生直接參與到民族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中。針對傳統的民間技藝,如蠟染、編織、陶藝、竹藤編織等項目,可以通過田野調查或將民間手工藝人請入課堂等形式,使學生與民族傳統文化技藝進行近距離的接觸,并且能夠親自動手進行手工藝品的制作。這樣學生既掌握了一些民族手工技藝,又能夠將學習到的民間手工藝的藝術風格和工藝運用到現代產品設計中,也是對傳統藝術的一種創新。而在旅游紀念品開發類課程中,師生通過不斷地挖掘地方民族文化,將地方的一些手工藝品、服裝服飾、生產工具、樂器等進行再設計,將其傳化為旅游紀念品,通過游客傳播到各地,更是對民族文化的一種傳承創新和傳播。百色學院教師申報的課題“廣西民間傳統工藝產業化開發模式研究”獲得了廣西社科基金立項,是對民間手工藝創新開發的進一步研究。此外,通過指導教師的引導,很多學生在畢業論文、畢業設計中將民族文化藝術研究、民族文化創新應用等內容作為選題,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將一些設計轉化成了商品。可見,地方高校通過思想引導、課程設置等手段使地方民族文化藝術深入學生的意識中,有效激發了廣大師生對民族文化藝術的興趣,有助于民族文化藝術傳承后人、煥發生機。第二,通過學術研究、建立研究機構、舉辦學術論壇和研討會等形式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傳承與創新。百色學院建立的廣西高校優勢特色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是西南邊疆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和廣西文科中心的簽約基地;賀州學院的“廣西東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河池學院的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桂西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資源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紅水河文化研究所”等都是地方高校建立的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機構。此外,地方高校可以與本地區的民族文化傳承中心合作辦學,聘請民族文化傳承中心的業務骨干入校擔任指導教師;同時,文化傳承創新中心也聘請了地方院校的師生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相關作品的創作等。地方高校的教師也對本地區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進行了深入研究,發表了大量論著,如百色學院教師撰寫的《廣西西部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間美術調查研究》、賀州學院教師撰寫的《賀州民間特色傳統節慶文化的保護性開發研究》、河池學院教師撰寫的《壯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研究》等,提升了本地區民族文化藝術的創新能力。舉辦學術論壇、研討會可以將民族文化傳承創新方面的專家、學者邀請到地方高校,共同探討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學習先進經驗,深入進行學術交流,對于民族文化的發掘、保護、傳承與研究都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如由賀州學院和原生態民族文化高峰論壇秘書處聯合主辦、廣西東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原生態民族文化高峰論壇”,以及在河池學院舉辦的“第四屆仫佬族文學研討會”等對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傳承與創新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第三,通過整理、出版、翻譯民族文化藝術有關文獻對民族文化進行傳承。由于地方高校處于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很多高校教師就是少數民族,對地方的民族文化藝術有一定的認識基礎,而這部分具有一定專業素養的教師以地方高校現有的研究成果為基礎,每年發表大量關于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的論著,此外,還對民族文化藝術相關歷史文獻進行搜集、整理、翻譯出版,這些是地方高校為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創新所做出的貢獻。如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立項的項目“壯族典籍英譯研究——以布洛陀史詩為例”,將壯族的傳奇史詩《布洛陀史詩》進行翻譯,并以原古籍抄本五言詩體進行編排,將原文古壯字標注拼音壯文、壯語國際音標、現代漢語譯文和英文,對壯族文化的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還有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歌謠嘹歌進行收集翻譯而出版的《平果壯族嘹歌》,也是地方高校對地方民族文化進行傳承,并向世界傳播的一項優秀成果。河池學院教師出版的《仫佬族古歌》《漢族題材少數民族敘事詩譯注》(壯族仫佬族毛南族卷)也對當地民族文化文獻進行了梳理和傳承。第四,通過教研活動提高本地區民族文化創新能力。地方高校特色教學的發展促使教師不斷深入研究民族文化課程的教學改革,從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百色學院獲得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的“基于民族文化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民族地區高校民俗學教學改革”、賀州學院“廣西東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的立項“地方本科院校英語人才本土文化教育研究——以廣西東部多族群區域為例”,以及河池學院的“桂西北少數民族音樂特色課程資源開發研究”等。第五,通過校園建設、文化活動與學生社團等形式對民族文化藝術進行傳承創新。隨著地方高校的不斷發展,可以通過校園建筑的風格樣式、園林雕塑等設計規劃體現當地的民族文化藝術元素,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時,地方高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校園文化演出,通過民族歌曲、舞蹈、樂器表演,以及展示民族服裝讓學生體驗民族文化;還可以通過開展社團活動、采風活動等讓學生在生活中切身體會民族文化之美;在一些傳統的民族節日,如“三月三”“潑水節”等舉行節慶活動;在校運會、體育課中加入少數民族運動項目。可見,地方高校可以通過校園建設及文化活動對民族文化藝術進行立體的、全方位的傳承創新。第六,通過博物館、檔案館、史料館的建設為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創新積累素材。有條件的高校能夠建設地方民族博物館、檔案館、史料館等,對本地區的民族手工藝品以及相關的文物、史料進行保存和展示,在對史料進行保存的基礎上,可以為廣大師生提供民族文化研究和傳承創新的素材,如百色學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賀州學院的廣西東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等機構就起到了類似的作用。賀州學院的“廣西東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采集到各種儀式、碑刻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照片15000余張,對相關的民間歌手和民間儀式進行了錄音錄像,已制錄光盤200多張,并建立了“廣西東部族群文化研究資料室”。研究人員利用這些豐富的資料,主持和參與了國家級立項課題5項,主持廣西“十五”“十一五”社科規劃課題9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結語

傳承創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方高校辦學特色的需要。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離不開民族成員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與教育密不可分。就民族文化傳承創新而言,地方高校從樹立價值觀到傳授知識技能,再到引導師生對民族文化進行研究、傳承、創新,可謂功不可沒。地方高校的人才健全,可以從地方語言(特別是瀕危方言)、族群關系、文化人類學、生態美學、民族學、社會學等角度全方位地對民族文化進行傳承與創新。可以說,地方高校一直都在為地方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提供重要的支持,因此,民族地區地方高校的發展有助于提高本地區民族文化藝術傳承創新的能力。(注:本文為2014廣西高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項目編號:LX2014408)

參考文獻:

[1]楊發庭.羅素論中西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篇(6)

在本科生教學方面,學校推行的“分流教學”人才培養模式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教學模式改革相配套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學校是全省兩家“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單位”之一,學校有3名本科生獲得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學校學生主持完成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連續五屆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新論壇。在第四屆“東芝杯”中國師范大學理科師范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決賽中,學校獲團體總成績第二名,成為全國師范大學在三個學科全部獲獎的三所學校之一。

河南師范大學理科優勢十分明顯,近五年,學校先后承擔包括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在內的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上千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近百項,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據美國科技信息所對全球高校和科研機構近10年被引用情況的分析報道,河南師范大學進入世界前1%,在我國進入前1%的96所高校中居63位。

近年,學校文科發展突飛猛進,學校獲得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中國校園戲劇獎、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優秀獎。學校帕瓦羅蒂音樂藝術中心排演的歌劇《賈尼·斯基基》曾連續被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選為2009年、2010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歌劇品牌節目。河南師范大學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的既榮獲音樂最高獎“金鐘獎”又榮獲戲劇最高獎的高校。學校獲批為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是我省第一家兩個基地在一個單位的高校。

河南師范大學十分重視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注重政產學研和協同創新,在有機藥物、新能源材料、生物技術、環境保護、小麥生理生態研究等方面,學校轉讓的高新技術成果創造的價值達數億元,已成為促進河南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近年,學校與新鄉市合作,在動力電源及關鍵材料等方面開展研發,取得很大成績,受到科技部部長萬鋼、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郭庚茂等領導的高度肯定。

篇(7)

1科技期刊文化力的概念和內涵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文化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是整個國家文化力的組成部分。期刊文化力也是整個文化力的組成部分,筆者曾專文進行過論述[1]。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組成部分,又是構成整個期刊文化力的重要成分。

編輯文化是社會大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編輯文化與其他文化系統一樣,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編輯文化的表層結構是編輯物質文化,中層結構是編輯事業的體制,而其深層結構表現為觀念形態等因素[2]。

“文化力”是與綜合國力系統中的經濟力、政治力等因素相對而言的,是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它體現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發展狀況和建設成果,蘊含著推動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核心是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創造力的充分發揮[3]。期刊文化力是文化力中的重要元素,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期刊文化發展與積累所形成的現實力量,既包括這個國家或地區期刊文化的現實水平,同時也包括對經濟、政治、社會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形態等方面的作用力、影響力和輻射力。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期刊文化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技期刊編輯的使命是創造和建設科技文化力,不斷地推動科技文化事業向前發展。科技期刊編輯通過科技文化選擇、科技文化積累、科技文化締構和科技文化傳播,將科技文化成果奉獻給社會。這些科技文化成果被存儲后,一方面,在社會上被廣泛傳播,變成現實的生產力;另一方面,存儲下來的成果獲得積累,可以為后人的知識創新提供基礎,進而轉化為促進和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內在動力,促使歷史進步[4]。

科學文化是有別于人文文化性質的文化,它使人類獲得了一種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變革自然的力量,科學文化以其推動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而加速著人類社會的前進步伐。作為科技載體的科技期刊,承擔著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作用。深入探討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內涵,對于科技期刊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科技期刊的編輯出版過程是作者的科技文化創造、編者的科技文化選擇與讀者的科技文化認同的過程,作者、編者、讀者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文化制約與文化互動的關系。科技期刊的文化責任在于,既能根據自身的讀者定位、內容定位來滿足當下人們不同層次、不同種類的文化需求,又能在提升人們的科技文化品位、塑造人們的科技文化品格的過程中致力于人類科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等長遠目標的實現。

2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提升國民科技素質的潛在動力

科技期刊能夠積極主動地引導人們形成開放性的科技文化視野,把我們的科技文化發展納入到全球科技文化發展的大格局中,積極地推動國內外各種科技文化的對話和交流。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實際上是形成了一種全球范圍內的科技文化對話、交流和整合的機制,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步使人類在一些基本的文化價值觀念上取得共識,而同時使各民族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因此,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實際上也是不同科技文化的交流和沖突的過程,是不同文化精神的矛盾運動的過程。只有當世界各國都積極地融會到這種文化整合包括科技文化整合中,才不會使全球的文化世界變成單一文化的天下[5]。

科技期刊可以引導人們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形成自覺的現代化視野,積極推動適應中國現代市場經濟的現代科技文化精神的生成[6]。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的發展和科學的啟蒙,中國民眾的文化精神和行為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理性、科學和創新的思想觀念以及各種現代價值觀念已經逐步體現在人們的行為中。但是,必須看到,中國傳統農業文明條件下形成的許多阻礙現代化進程的文化觀念還在社會生活和社會運行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全球化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有助于我們克服傳統文化對于市場經濟發展的阻礙,推動現代社會所必備的積極的文化精神的形成。只有積極參與全球化的科技文化對話,不僅要批判其他科技文化的弊端,同時也批判自己科技文化的缺陷,才能形成在全球化的科技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中國科技文化,整個國民科技文化素質才能不斷提高,而科技期刊在其中起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3科技期刊文化力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潛在推動力

先進的科技文化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落后的科技文化則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作為先進文化的中國科技期刊文化應以它先進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傳播優勢主動擔當起引導者的角色。對讀者而言,其價值觀念的改變、自身科技文化環境的凈化、科技文化品位的提升都難以回避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引導作用。這種強大的引導力,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科技文化,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無論是大眾型科技文化期刊還是小眾型科技學術期刊,實現刊物的科技文化定位既是一個適應讀者的過程,又是一個引導與提升讀者的過程。

科技期刊文化具有很強的產業屬性。科技期刊文化產業經營的范圍廣泛,它包括科技廣告經營、網絡經營以及其他相關科技產業的經營,可為拉動經濟增長提供廣闊的舞臺。它必將成為經濟建設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新的增長點。

在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期刊嚴肅的文化使命與對市場利益的追求,是對立中的統一,是推動期刊發展的相輔相成的雙重力量。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中,科技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市場資源。不論是經濟搭臺、文化唱戲,還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都說明文化與經濟是一對可以雙贏的統一體。

另外,科技期刊文化力作為一種隱性人文資源,不僅可以駕馭顯性物質資源,而且可以實現價值的創造,實現社會價值的增值[7]。凝結于科技期刊編輯身心之上的文化力,包括他們的精神力、知識力、智慧力和創造力,是期刊社創造性增值的力量源泉,它能創造出新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科技期刊文化力可以在期刊社內部人際之間傳遞,還可以在行業之間和社會成員之間傳遞;借助于科技期刊文化的導向功能、開發功能和規范功能,使得人們的思想、文化和心理,逐步變得科學化、優良化。通過長期的、持之以恒的作用,將會展示出科技期刊文化力“水滴石穿”式的潛在力量。

參考文獻

[1]吳成福.漫談期刊文化力[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48-49.

[3]彭國元.期刊文化新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張春明.編輯與文化力[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1999,22(4):394-398.

篇(8)

1. 服務設計概念

服務設計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逐漸興起,與工業設計有著密切的關系。國際設計研究協會給出的服務設計概念為:服務設計是從客戶的角度來設置服務,其目的是確保服務界面。服務設計從用戶需求出發,運用設計學理論和方法,依托適宜的方式和方法實施服務,使服務變得高效且更具針對性,由此得到用戶良好的服務滿意度,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在學生讀者為主要群體的大學校園,在讀者驅動力逐漸提高的今天,高校圖書館針對師生讀者的文化需求和體驗,主動探尋搜集服務信息才能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務。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對文化的需求不盡相同,人性化的、分門別類的服務設計是必需的。服務設計強調在過程分析中提高用戶的參與度,這可以更好地實踐以人為本的圖書館服務理念。

2.高校圖書館文化服務實踐

近年來,高校圖書館不斷加強圖書館的文化服務功能。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服務創新工作組于2010年12月舉辦了以“文化支撐服務”為主題的“第三屆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論壇”活動。筆者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以“高校圖書館+文化服務”為關鍵字檢索篇名,共檢索論文149篇,研究較為集中在2011年以后。如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從文化環境、閱讀、交大文庫介紹等方面建立文化設施模式;上海海事大學圖書館與校內多部門的錯層聯合,打造了集“節慶”“海大人文講壇”“海大人文展覽”“海大人文書展”等為一體的文化超市;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圖書館提出了基于“互聯網+閱讀引導”的文化服務研究;浙江大學圖書館在文化建設方面采用了“聽講座、看展覽、讀者互動、主題閱讀”的文化服務設計等。

二、浙江大學圖書館文化服務設計

總結高校圖書館在文化服務方面的實踐案例,基于以人文為本的讀者服務導向,結合浙江大學圖書館在近年來文化服務經驗,本文提出高校圖書館的文化服務設計模型――“文化+”模型。“+”有三層含義:其一,文化服務活動形式多樣性,如“文化展覽+文化講座+主題閱讀”;其二,文化服務活動與新媒介的交叉融合,如自助閱讀機,圖書館移動端等;其三,與校內學科的交叉融合。

例如,浙江大學圖書館與本校生命科學學院策劃舉辦了“浙江大學植物標本展”。舉辦的緣由是當今社會和校園對自然教育的重視。圖書館主動嗅探到即時熱點,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謀劃文化活動,直擊讀者需求點。活動以蠟葉標本掛框、圖文介紹展板,陳設活體植物剪枝展柜等形式向讀者展出標本。展覽同時邀請專家為師生帶來植物主題講座,圖書館方面制作了專家推薦書單和館藏植物主題書單。立體的服務設計讓師生讀者從視覺、聽覺、觸覺甚至嗅覺全方位感受植物的文化氣息,在輕松的氛圍中領略和學習植物學科知識。浙江大學圖書館大力發展學科服務,努力挖掘院系信息資源,根據資源特點量體裁衣、精細打磨,在圖書館以文化陳展的形式來宣傳學科,利用主題講座深入學科研究,同時結合館藏圖書資源定制專題書單,這種創新的文化服務設計模型經過近幾年的不斷實踐,逐漸被認可。

三、探索與總結

綜上所述,與公共圖書館不同,身處高校校園、以學生讀者為主的高校圖書館,在文化服務設計上要注重多方面因素。

圖書館在文化服務設計時應加強與院系以及科研院所的聯動,借助文化服務活動主動發掘隱藏在院系內的學術資源,在圖書館綻放、傳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科熟識度,進而有效指導大類學生隨后的主修專業確認。

服務設計過程中應增加讀者互動的參與途徑。例如策劃一個有關地球科學系的礦物標本展文化活動,調動地球科學系的學科團隊學生成員給予知識支持和智力支持,組織材料、撰寫文案,文博系的學生主盯現場,設計展線、布展陳展,傳媒學院的學生團隊做好文化活動的宣傳和推廣。圖書館作為統籌和膠合劑的角色,需要聯絡各方,做宏觀上的把控,大膽把場地交給學生籌備和實踐。相信源自學生角度的設計陳展思路將會吸引更多學生的關注。

文化服務設計的品牌化建立可以強化學生讀者對活動的辨識度。校園內有紛繁多彩的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等,圖書館的文化活動品牌建立一方面能增強活動可持續性,另一方面能增加學生讀者黏度。

圖書館是高校學生提升文化素養的重要學習基地之一,中國傳統文化是內容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文化服務設計時應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和發揚。

另外,參與文化服務設計館員的自身文化素養水平也需要注意。在服務設計時也應該考慮圖書館的空間文化氛圍營造,如充滿學校文化氣息的圖書館能給師生帶來歸屬感。服務效果好壞需要嚴謹的服務設計評價機制來衡量,只有對服務反饋不斷總結、改進,才能更好地為師生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李 冬,明新國,孔凡斌,等.服務設計研究初探[J].機械設計與研究,2008(6).

[2]B Mager,S Evenson.Art of Service:Drawing the Arts to Inform Service Design and Specification[A].Bill Hefley.Service Science,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C].America:Springer US,2008:75-76.

[3]張月群,俞海平,丁 青.高校圖書館文化服務品牌建設策略[J].圖書情報工作,2014(19).

[4]陳幼華,陳 進,郝 雁.高校圖書館文化服務活動施模式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2).

[5]陳 灝,李曉赤,柳建華.“大學文化超市”:高校圖書館文化服務新模式――以上海海事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3(12).

篇(9)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應該有更多人站出來,為少數民族的文化繁榮出一份力,因為民族文化的交流發展會給民族團結帶來和風細雨似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金鐘漢如是說。

作為四平市朝鮮族藝術館館長,金鐘漢告訴我,朝鮮族藝術館的工作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文藝方針政策,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要以人為本,緊密結合工作實際,要與時俱進,以繁榮和發展為中心,以改革和創新為動力,多在促進民族團結上下功夫,努力開拓文化館工作的新局面。文化館的工作一要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任務,服務大局。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用先進的文化給人民以思想的啟迪和心靈的凈化,從而發揮藝術館工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獨特作用。

金鐘漢說,我們始終堅持“二為”方向,牢牢把握“大眾創造、全民參與、人人享受”的宗旨。堅持“三貼近”要求,立足實際,大膽創新,為不同文化需求的社會群體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使群眾文化教育、文化學習、文化娛樂、文化信息得到蓬勃發展。真正做到有聽、有看、有寫、有畫、有學、有歌、有舞、有演、有說等“十有”文化娛樂活動。把朝鮮族藝術館辦成人民群眾向往與喜愛的場所,真正成為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中心和促進民族團結的前沿陣地。在出席各種社會活動時,他都不忘進行民族團結的宣傳。30年來,他參與組織各級各類文藝演出活動2000余場次,撰寫的《朝鮮族社會文化建設新論》、《淺析朝鮮族藝術館的文化引領作用》、《校園文化建設與素質教育的關系》、《用先進的文化指導朝鮮族文化發展》、《試論朝鮮族藝術館如何開展城市社區朝鮮族群眾文化活動》、《關于朝鮮族群眾文化科學的思考》等多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雜志上發表,編寫《朝鮮族藝術館工作概論》一書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與人合著的《藝術?文化?情思》一書于2006年1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經他挖掘、整理、創作的反映朝鮮族生活的《買糖稀》、《快樂的朝鮮族人》等藝術作品,多次在國家、省、市的各類比賽中獲獎。

金鐘漢始終把弘揚和傳承朝鮮族民族文化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傳承和保護民族民間文化、民俗傳統藝術,加強民族間的文化交流作為四平市朝鮮族藝術館的立館之本,下大力氣加強藝術館的軟、硬件建設,朝鮮族藝術館每年都組織開展朝鮮族及少數民族各類活動數十次,深入機關、事業、企業、軍營、學校輔導各類文藝活動。同時,常年舉辦少兒舞蹈班、朝鮮族舞蹈班、朝鮮族語言培訓班、朝鮮族歌曲班等,迄今參與者5000余人次。金鐘漢把每周二、周四下午作為朝鮮族群眾免費開放活動日,每次參加唱歌、跳舞、象棋、讀書、看報等各式各類活動的朝鮮族群眾有50余人,同時由藝術館為他們編排了舞蹈、合唱等節目,受到大家一致好評。

篇(10)

當翻開中國書法史,康有為的名字也是赫然醒目。他在書學上的變法思想是亙古未有的,其變法思想在《廣藝舟雙楫》中得到了集中的體現,它的問世奏響了清代“碑學中興”的最強音,直接導致了晚清書學的革命。該文高舉“尊碑”大旗,傾注了變革與創新的精神,為當代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支持。雖然文論中有“主觀”的傾向,但終不能“奪其所守”,使其書法觀念和創作更見個性,更見創造力。

康氏的書學“變法”思想為后世的書法創作與書學批評提供了新的準則依據;偏于陽剛的中庸書法美學觀,為后世走以碑為主、碑帖結合之路者,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書法的生命哲學觀,更為書法加強真實性、原創性指出了道路。

二、當代書法創作得與失

當代,各級政府、社會團體舉辦的各種杯賽展,品類繁多。繼“中原書風”之后,一批有識之士,開始更大范圍地尋覓民間書法的“現代性”。舉凡鐘鼎銘文、秦漢刻畫、金文、瓦當文字、璽印文字、簡帛文書、陶文、磚銘、墓志、造像題記、摩崖、寫經、買地券等,都成了他們學習的對象,他們發現了其中文人書法中所缺少的DD“骨血峻宕”、“風詩”、“謠諺”等特有的東西,一言以蔽之,缺少真情天性和原創因素,這些又是當代書法發展所需要的,其代表人物是王鏞、沃興華、孫伯翔等。他們渴望著書法真實性和原創性這一生命形態。“因為處于發展階段,充滿了探索精神;因為隨心所欲,表現形式極其豐富。而這兩個特征對于身處改革時代立志變法創新的書法家來說意義重大,他們需要這種精神上的激勵和形式上的借鑒”。[注:參見沃興華《再論民間書法》一文,《書法報》,2003年1月8日。]他們把自已的感受融進時代的脈膊里,不僅以最大的勇氣繼承傳統,也以最大的勇氣表現時代。正如黎東明先生所說“中國書法藝術千年來所奉行的造型服從于筆墨話語表達的原則,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沖擊與顛覆。當代書法藝術在某種程度上或者說某種意義中具有清代碑學在延續之中的特征。但又不是在完全意義上的延續,而是在發展過程中取向更為泛化,尤其注重在數量眾多的傳統民間書法遺跡中尋覓某種可能的‘現代性’,以其蓬勃生命力的藝術話語和自然直率的審美意象,轉換成為作品的現代性因素。”[注:參見黎東明《當代中國書法現代性的藝術表達機制》一文,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主編《全國第六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版。]可以肯定地說,當代的書法審美層次在日益提高,創作方法日益多樣,藝術風格日益豐富。古典書法、新古典主義、現代書法、學院派、流行書風等相繼涌現,并且都在尋找自己的發展空間力爭大有作為。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書法發展新時期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先后出現了“章草風”、“手札風”、“仿古風”、“逸品風”等各種流行書風,如走馬燈,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三兩年,我認為此種情況并非正常。我們承認其為書法當隨時代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也承認存在就是合理的客觀價值,但不能回避新時期的書法創作在“求新”、“求變”的過程中,犯了和康氏同樣的錯誤:就歷史論,中國書法美的發展,主流是自然演變而不是自覺求變;就邏輯說,“變”有變好變壞兩種情況,決不是“變”就美。如果說康氏為了實現政治上“變法”而有意忽略的話,那么我們當代人或許根本就沒自覺地注意到“變”的另一面。有的不考慮自己的“底氣”和歷史發展的客觀性,卻變著法地去充當書法改革的“先驅者”和“追隨者”,引起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也充分反映出當代人的“急功近利”、“唯變為美”的浮躁心態。具體表現:一是創作主體片面追求“展覽效應”,“形式至上”等傾向,使創作活動失去人文精神和主體精神的依托而變成從形式到形式的產品生產;二是人格魅力和文化含量的衰落。沈鵬先生曾指出:“中國書法重視形式美,但不簡單是‘構成’、‘結構’的美,中國書法如果失去深廣的哲學、美學底蘊,便失去了靈魂。” [注:參見沈鵬《傳統與“一畫”》一文,《中國書法》,2003年第6期。]的確,從大師的優秀作品中可以透視出創作主體的學養、品格、精神、境界等,從外在的筆墨窺見內在深邃的文化內涵。就是在中國書協舉辦的人氣指數最高的“蘭亭獎”等評選中,評委們對字詞寫錯、平仄倒置、答題露怯出現的頻率之高,顯得無可奈何。當然,出現上述情況有諸多主客觀原因,但如何走出當代書法的窘境,是擺在我們面前不可回避的現實課題。

三、對策研究

與康有為時代相比,當代有如下四點優勢:一是當代多元文化觀念為書法提供了持續發展的歷史機緣。這是一個多元文化觀念并置的時代,因為任何對于這個民族的發展具有價值的文化訴求都能在現實中得以確認。和而不同,多元互補成為這個時代的顯著標志;二是二十世紀有異常豐富的考古成果,特別是甲骨文、竹木簡、敦煌遺墨等實物的發現,讓當代的書法家們的大開眼界,從而使他們對書法本體的認識有了全新的詮釋,為書法傳統的再發展、再創造,提供了最有力的物質基礎;三是康有為為之終生追求的政治“變法”失敗了,而如今改革大潮如火如荼,隨著國門的開放,對外交流劇增,國外的現代藝術與思潮的涌入對中國本土的傳統書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書法的創作實踐又搭建了一個國際平臺;四是現代高科技使印刷與網絡發展迅速,由此帶來了傳播的革命,古人連做夢都想不到的仿真出版物和網絡世界,為當代書法創作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有這么多的優勢,我們應該有所作為。

首先,加強開放意識,打開胸襟。書法創作實踐必須求變求新,這是書法傳統延伸的活力所在,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在求變求新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文藝思潮和創作流派。我們應該具有更寬廣的襟懷去善待一切為書法而不息奮斗的人們,當然包括那些在藝術上勇于探索、大膽實踐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多元、多樣、多流派的書法格局之間的相互確認、相互推動,將成為書法發展的主流形態。

其次,提倡求變求新,但要遵循其內在的發展規律,不要忘記康有為藝術“變法”所存在的片面性。張岱年先生說過,傳統的文化藝術文本是歷史的,產生于特定的歷史機遇,但傳統的文本一旦產生,進入歷史流程的鏈條,它本身又是歷史的,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它不斷地被解讀,釋放出新的文化藝術能量來。歷史經驗證明,中國書法無論是書體的創新,還是新的書風的確立,都是以漸變形式獲得成功的,沒有“突然死亡”的成功案例。因為,突變的東西缺乏承接性和歷史性,任何事物的發展演變、包括人的接受都有一個必然的過程。

第三,改革目前書法展覽機制,拓展展覽空間。當代的“展廳效應”繁榮熱鬧之后,該是沉淀篩選和靜下心來重新反思的時候了,雖然“國展”為書法在當代的生長與傳承起到了不可否認的推波助瀾作用,但也不能因此對其產生的負面影響視而不見。我認為:逐漸淡化大型的全國展,避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鬧劇愈演愈烈,把廣大的書法創作者從評委一廂情愿的指揮棒下解放出來,還他們一個無比寬松、自由的展示空間是當務之急。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取消或萎縮“國展”,而是改革現有的國展機制,并鼓勵采取多條腳走路的方式,使展覽形式多樣化,只有建立新型的藝術生產關系,才能徹底解放創作生產力。

我認為,地域書法展最具特色,自然也最具活力,是“展廳時代”的最佳展覽方式之一,在此基礎上再舉行一定規模的聯展,更有利于書法展覽的健康發展。

上一篇: 公務員年度考核 下一篇: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在线 | 亚洲国产日韩人妖另类 | 尤物193国产在线精品 |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 亚洲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