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6 18:59: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人力資源調查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006年,快速消費品市場規模總體上穩中有升,除了少數幾個品類外,快速消費品在中國仍然處在成長期,呈現出諸多的不成熟、不穩定和不規則性。其中,食品和飲料行業增長更為明顯,日化行業的增長率趨于平緩。
價格方面,平均價格總體上仍比較平穩,沒有受到價格戰或高價位產品的影響。從對消費者購買能力的監測上來看,2006年,消費者在快速消費品上花的錢在總支出中的占有率平均為10.4%(《中國快速消費品年度調查報告》)。其中,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略高于平均水平,分別達到10.5%和10.6%。
從滲透率角度看,食品和飲料行業,滲透率普遍較高,尤其是醬油、休閑食品、牛奶、方便面、乳酸制品、軟飲料、植物油、膨化食品等,均高于80%,而日化行業卻呈現出高低不平,像紙巾牙膏等品類滲透率很高,而洗發水、摩絲、膠卷等品類相對較低。
在渠道選擇方面,超大倉儲的快速消費品金額占有率明顯提高,原先占有率一向很高的連鎖超市卻呈現下降趨勢。從促銷水平上看,在快速消費品領域,僅12%的生意是在有促銷的情況下產生的,這個比例不是很高,但從趨勢上看,呈現出逐步上升趨勢。
在市場集中度上,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雖然很多品類集中度依然不高,但普遍呈現出走高的趨勢,尤其是方便面、牛奶、洗發水和電池等品類基本已進入不完全壟斷階段。
在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計劃性方面,消費者購買快速消費品時,無論對品類的購買計劃,還是品牌的購買計劃,都比較高。從某種程度上說明,在快速消費品領域,消費者忠誠度低和品牌可替代性高這兩種傳統的理論也在逐漸地被打破。
二、人才狀況
快速消費品行業招聘企業以外資企業和民營大中型公司為主。外資企業方面,從其在各大網上所的職位顯示出,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有明顯的人力資源匱乏的現象。同時,因為受所需人才專業度和地域的限制,所以外資企業雖然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等優越條件,招聘到所需的研發技術人員也有一定難度。但是在對應屆畢業生的吸引上,外資企業有它獨到的優勢,所以中層人才大多通過內部提升的方式得以解決。
民營企業方面,中層的管理人員變成了企業急需的人才熱點。從02年起市場營銷崗位就方興未艾,而且該行業大量的市場、銷售人員,特別是品牌建設人員流向其他行業,而從其他行業流向快速消費品行業的市場人員并不多。因此,相關企業將有必要繼續對此類人才進行儲備。另一個方面,在整個行業表現出對品牌建設熱情不減的時候,不少大型的快速消費品企業卻轉而開始關注產品本身,所以Minihunter認為,在2007年有關市場類產品方向的人才將成為最大缺口。
三、招聘特點
針對06年快速消費品人才市場狀況,Minihunter對北京具有代表性的快速消費品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能得出以下幾方面特點:
1、 整體情況--招聘日趨成熟,關鍵崗位緊缺;
由于快速消費品行業人才流動比較頻繁,很多企業人力資源部非常重視人才的儲備計劃,通常都會有常年的職位需求,所以多數企業反應目前公司整體的招聘情況良好。另一方面因為目前快銷行業內某些專向人才緊缺,所以企業雖然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等優越條件,招聘到所需的人員也有一定難度。這種現象表明,快速消費品行業的人才招聘已經日趨成熟,招聘方在面對人才流動壓力的時候,也能游刃有余地選擇招聘手段和招聘時間。
2、 招聘難度--影響因素各異,矛盾來自薪資;
在被問及 “影響招聘效果的最主要的原因時”,選擇“企業文化”和“信息不對稱”的企業分別是33%和42%,有19%的HR認為公司知名度、辦公地點等“其他因素”也影響招聘效果。只有6%的企業HR認為“薪資體系偏低”會讓應聘者最終放棄就職的機會。
有趣的是,在對人才流動原因的調查中我們卻發現,有30%的員工關心“薪資體系”,略高于所占比例28% 的“員工自身的發展”。
這種矛盾讓我們看出,在快速消費品行業里,企業員工即便在應聘的時候更多的考慮其他條件,但是企業薪酬水平普遍不高已經影響到了企業人才的穩定性。關注行業動態,實時了解行業平均薪資水平,在保證公司利潤的情況下,對公司核心員工進行多層次的物質獎勵,將成為企業HR為增加員工的積極性和穩定性而關注的另一個熱點。
3、 招聘時機--全年忙碌,年底吃緊;
根據調查得知,快速消費品行業的招聘時間有其獨有的特點。從調查的數據分析也能看到一種趨勢,即為了儲備人才企業全年都有招聘計劃,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比例分別為22%和28%,招聘的高峰期集中在下半年度。
但是由于年底企業員工都會相對穩定,而第四季度正值快速消費品行業的旺季,促銷的頻繁,市場的攫取,活動的執行,下一年度的策略制訂的關鍵時期,所以企業都感到第四季度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才。有40%的企業認為第四季度是全年的招聘難點。
4、 招聘方案--提前儲備人才成為HR共識;
面對第四季度招聘的難題,有56%的企業采取“提前儲備合適的人選”這種招聘手段,只有不到4%的HR贊成“延后招聘時間”。另外有30%的企業認為“加強與其它人才機構合作”也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手段之一。
由此可見,提前的人才儲備已經成為快速消費品行業HR的共識,特別是年終的時候,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會拿出一套完備的第二年人才儲備計劃。另一方面,與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合作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借助第三方的能力,不僅能緩解企業招聘的壓力還能對企業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進行整合,以達到企業對人才合理開發,有效利用為目地。
5、 招聘方式--網絡招聘和獵頭仍是主導;
目前,網絡招聘已經逐步取代90年代的現場招聘會和傳統的報紙招聘成為企業招聘方式的主流,幾乎所有接受調查的快速消費品企業都在使用網絡招聘的形式。但是受網絡招聘自身的缺陷的限制,我們看到獵頭招聘這種方式也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接受和采用。從招聘效果來看,網絡招聘的效果好于其他幾種招聘方式,獵頭和人脈推薦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從性價比的角度來分析,獵頭方式卻比網絡招聘高出14個百分點。
總的來說,網絡招聘和獵頭是現在企業招聘采用的最主要的招聘方式,其效果也明顯好于其他的招聘手段。但是從性價比來看,Minihunter預計隨著高端人才的緊俏及同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快速消費品行業會更加重視獵頭的使用,其使用比例將會進一步攀升,成為企業招聘有效的補充。
6、 選擇獵頭--全年合作是趨勢;
當被問及“如果考慮和獵頭機構進行合作時,最有可能考慮的方式是什么樣”的時候,絕大多數的業內HR人員選擇了“全年中級職位服務,尋訪到合適的人才后再付款”和“與獵頭機構長期保持聯絡儲備高級人才”。看來長期穩定的戰略伙伴合作關系是2006年度乃至以后快速消費品企業所考慮的重要因素,根據不同的職位采取靈活多變的服務形式是企業HR考慮與獵頭機構合作的關鍵。
四、總結
根據Minihunter長期服務于快速消費品行業所積累的人才經驗,結合2006年行業新動向和我們的調查結果,對于2007年快速消費品行業人力資源走向做出以下幾點預測和猜想:
1、 全年招聘計劃將成為快速消費品企業提前儲備人才的普遍手段。
2、 市場營銷類崗位成為快速消費品企業最大的人才缺口,品牌建設人員將繼續流向其他行業。在品牌風暴越演越烈的情況下,快速消費品行業將成為其他行業品牌、營銷類人才的黃埔軍校。
該企業全稱是XX縣XX機械有限公司,屬民營企業,占地面積近1萬平方米,職工200余人,生產產品為紡織機械,年產值5000萬元,經濟效益與職工待遇在當地屬于中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歸屬企業辦公室管理,由企業辦公室主任兼管人力資源管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權在公司,辦公室是具體操作和管理者。
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1、缺乏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
企業需要人才,更需要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否則企業的發展只是一句空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專業技術人才受到重視是理所當然。但是,經營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視。該企業管理者是技術起家,存在重技術、輕管理。他們認為經營管理人員不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是“吃閑飯”,因此不予重視和培養。所以,該企業缺乏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即使有也往往留不住。
2、人力資源流失嚴重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人才主體意識的增強,人力資源流動逐漸頻繁。合理的人力資源流動不僅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須的。但是,如果企業的人力資源在大量流失的同時又缺少補充,無疑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特別是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的流失,不但使以前對這些人員的培養投入得不到回報,而且重新招聘、培養相應人員所花費的成本也非常高。由于種種原因,該企業人力資源流失嚴重,特別是優秀技術人才與經營管理人才流失比一般人員要多。
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培訓與激勵”存在的問題
1、人力資源培訓落后
在對人力資源的使用上,該企業沒有認識到人力資源是一種通過不斷開發而不斷增值的增量資源,沒有認識到人力資源像所有資源一樣會發生損耗,只關注對其使用,而沒有考慮到補給和折舊,不舍得把人力資源培訓作為重點投資與投入對象。另外,企業重視對廠房、設備的投入,認為這是自己的財產,看得見。對人力資源培訓不重視,一是認為生產忙還是生產要緊,不肯抽出時間培訓;二是認為資金緊張,不愿安排資金培訓。總之,人力資源培訓落后有多種因素,但最根本的一條還是企業領導不重視人力資源培訓。
2、激勵手段單一,缺乏科學的激勵機制
該企業在員工激勵認識上存在誤區:注重人力資源職位的提升,忽視人力資源專業技能的發揮。該企業往往以專業技術作為提升行政管理領導的依據,存在重技術輕管理的現象。此外,該企業基本上還是執行按職能分工設置的組織管理體制下的分配制度,經營管理者和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因為不能得到合理的激勵,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四、“培訓與激勵”存在問題的原因
“培訓與激勵”存在問題的原因一是對人力資源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缺乏科學的人才觀。企業應認識到,德才兼備、有創造力、有貢獻的就是人才。不僅高工是人才,技藝精湛的工人也是人才;不僅受過系統教育的人是人才,從基層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技術工人也是人才。然而企業在人才認識上總是模糊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二是將現代的人力資源管理和傳統的人事管理混為一談,未能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投資、保障體制。很多企業雖然把“人事科”或“人事部”的牌子換成了“人力資源部”,但思想上還停留在傳統的人事管理的層面上,換牌子仍然是換湯不換藥,換牌子不過是趕時髦,求新鮮。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它不僅涵蓋了傳統人事管理的內容,而且在理論上和操作上更加豐富、深刻和全面。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是為員工的自我發展提供幫助的服務部門。企業應當從人的自然屬性出發,視員工為最寶貴的資源,用科學的、人性的方式尊重員工的人格和選擇,關心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自我完善,實現自身的目標和價值。企業在員工成長的同時也得到了成長,實現了企業與員工的“雙贏”。而現在的企業很多還是以為人力資源部跟以前的人事部門一樣,是招人管人的,而沒有想到人力資源部主要是為人提供服務。
五、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培訓與激勵”存在的問題的思考
1、重視人力資源培養與開發
成功的企業領導層都十分重視對人力資源培訓的投入。他們認為,只有人力資源的潛能得到開發,企業的潛能才會得到開發;只有人力資源的素質得到提高,企業的素質和競爭力才會得到提高。合理開發出現有人力資源的潛能,相當于在不增加人員數量的條件下,增加了人力資源的總量。這對企業效益的增加和員工自身素質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利的。作為人力資源流失比較嚴重的企業,更是要重視人力資源培訓,把人力資源培訓經費列入年度預算,做到舍得投資,舍得開發,舍得培養,真正把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進而轉化為科技優勢和產業優勢。在進行人力資源培養之前,應分析企業現有人力資源結構,結合未來發展需要,科學地設計培訓體系,建立并完善培訓與用人相結合的機制。
2、人力資源的考評與激勵
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企業應特別注意在人力資源的選拔、績效考核等方面應用科學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具體可以下兩個方面開展工作:
(1)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使激勵更加有效和充分的基礎是對工作績效的科學考評。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包括目標任務、任職標準、考核制度。績效考核體系建立起來,必須公布實施,而不是僅僅裝潢門面。同時在實施時,應嚴格照章辦事,而不是說說一套,做做一套,還要防止企業領導的一句話隨意就改變績效考核體系,到最后,還是企業領導說了算。這樣,即使建立起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也是空的,沒有一個員工會相信它,當然也達不到績效考核的作用。目前凡是員工積極性高的企業,一般都建立了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并真正實施,做到與個人收入掛鉤。
(2)建立適合企業的激勵機制。激勵,是指通過滿足員工的需要使其努力工作,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激勵機制可以使員工清楚認識到自己在企業中的價值所在,清楚了解到在企業中應扮演的角色,最終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激勵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根據該企業的具體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激勵方式:
A薪酬激勵。企業可以通過工資、福利以及股權等方式,把員工的薪酬與績效掛鉤,以經濟利益的形式來激勵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到個人利益與企業整體利益息息相關,愿意為企業整體利益服務。不過,這種激勵如果過量的話,會加大企業的負擔,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不利。因此,薪酬激勵必須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在薪酬激勵中必須做到慎重,即考慮薪酬激勵仔細不輕易,薪酬激勵出臺必須實行,不得半途而廢,否則盡失民心,下次再實行薪酬激勵則無人相信。
本次調查對象為泰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該公司地處市靜安區江寧路518號,主要經營房地產中介,有員工近50名,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人民幣。泰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誠信為本,承諾是金;規范服務,共創效益”的原則,為客戶提供質優價平的房地產產品,使得經紀業務蓬勃發展,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效益,在社會上具有良好聲譽。
二、具體調查內容
本次主要是調查泰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狀況,通過實地查看、交流座談、看資料的方式,該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有以下四方面特點:
(一)加強用工管理
泰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不大,員工不多,但十分重視用工管理,著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把好員工入口關,在新員工招聘中,把好學歷關、技能關,通過考試、面試篩選應聘人員,做到擇優錄取。二是抓好新聘員工培訓,凡是新聘員工都要進行崗前培訓和入職培訓,一個月培訓滿,經考核,政治思想和業務技能合格,才能正式上崗工作。三是按才使用,根據員工的基本技能、興趣與特長安排不同的工作崗位,盡量發揮員工的特長,使員工能夠做好工作,最大限度發揮人力資源優勢。
(二)加強人工成本管理
泰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加強人工成本管理,有效控制員工總量,做到不浪費人力資源。一是建立崗位目標成本責任制,員工承擔什么工作,拿什么工資。管理、后勤崗位拿基本工資和獎金,營銷崗位拿保底工資和提成,根據年初制定的效益指標,制定成本控制總額,自上而下層層分解各項具體指標,落實到每一個崗位。二是對人工成本實行目標管理,以企業人工總成本為目標,落實到所有的崗位,明確責任,使每個員工工資收入與實際工作成果掛鉤。
(三)充分運用激勵
泰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為鼓勵員工積極工作,取得良好經營業績,充分運用激勵。一是薪酬激勵。該公司把員工的薪酬與績效掛鉤,以經濟利益的形式來激勵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到個人利益與企業整體利益息息相關,愿意為企業整體利益服務,比如營銷員工多做業務多拿提成,管理、后勤員工努力工作,提高企業整體效益,多拿獎金。二是精神激勵。泰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對員工做到尊重、理解與支持,信任與寬容,關心與體貼,有效培育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和信任度,使員工提高工作積極性,刻苦勤奮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三是事業激勵。泰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對做出工作成績的員工,給予名聲、榮譽以及相應的地位,使員工感到工作有前途,更加施展才華,努力為企業工作,創造更好的工作成績。
(四)保障員工合法權益
泰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把保障員工合法權益作為建設和諧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緊抓好,以此穩定員工隊伍,增強企業凝聚力。一是按國家《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精神,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為員工辦理養老、公積金、醫療保險、失業及工傷婚育保險,維護員工的切實利益。二是執行國家規定的勞動時間、休息時間和節假日加班費制度,切實維護員工的利益。如節假日房地產經紀業務多,該公司按國家規定發放節假日加班費。三是舉行各種文體活動,豐富員工業余生活,陶治員工思想情操,增加員工的幸福工作指數。四是關心員工身體健康,每年為員工免費進行一次健康體檢,確保員工身體健康。
三、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對泰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狀況的調查,我總體感覺該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狀況良好,主要表現為三點:
(一)加強用工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
作為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員工素質相對要比其他行業高一點,比如房地產經紀員工一是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質,說話文明,待人接物有禮儀,能給客戶留下良好印象,使大家愿意來辦理業務;二是要有扎實業務素質,懂得國家房地產交易的政策法規,懂得國家房地產交易辦理手續程序,懂得銀行業務,能夠辦理好房地產交易的全部手續,獲得客戶的滿意;三是要有敬業精神,辦理房地產交易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房地產經紀員工要想方設法幫助客戶辦理好,使每個房地產交易業務順利完成,獲得交易雙方客戶的滿意。泰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加強用工管理,提高了員工素質,使員工能夠做好工作,促進了公司房地產經紀業務的發展。
(二)充分運用激勵促進員工認真努力工作
要使員工認真努力工作,要有相應的管理措施,特別要關心員工的經濟利益。泰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通過薪酬激勵、精神激勵和事業激勵,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員工真正感到工作不僅是為了企業,而是在為自己工作,于是就有無窮的動力促使員工刻苦勤奮、認真努力工作,完成全部工作任務,取得良好經濟效益。有些企業之所以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是缺乏有效的激勵,存在干好干壞一個樣、吃大鍋飯的情況。
我省企業人才招聘渠道比較全面,基本能適應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調查顯示,網絡招聘和內部推薦仍是主流渠道,92%的企業選擇了網絡招聘,內部推薦占到了82%,都比上年增長了3%。獵頭公司和媒體廣告的選擇下降得比較多。
調研發現,隨著移動互聯網平臺的迅速發展,不少企業采用線上線下的多渠道組合招聘,特別是金融、地產、it、電商等行業。而且,新的網絡招聘渠道不斷增加,云招聘興起,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招聘效率提升,也具有了更高的精確度。
在人員選拔上,“問答面試”仍是我省企業在人才選拔上的最主要方式之一,面試占比雖然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達到了91%;“知識技能測驗”占61%,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上年是57%,而XX年僅占37%;而選擇心理測試的企業則持續下降,占比11%,上年是14%,XX年占到了21%。
調研同時發現,在招聘效果上,效果一般和比較有效旗鼓相當,分別占比48%和46%,而試用期流失率高依然是個突出問題。數據顯示,應屆畢業生試用期流失率明顯高于企業員工整體流失率,超過10%,而企業員工的平均離職率隨著85后員工占比增高而加大。
對薪酬很滿意的只占1%
調查顯示,在“薪酬與工作業績掛鉤”上,75%的員工認同要科學設計薪酬結構和掛鉤比例,認同和接受業績對薪酬收入調節作用,還有22%的員工認為應提高現有的掛鉤比例。
在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上,62%的員工認為差不多,但也有23%的人認為偏低。課題組認為,外部公平性對員工影響巨大,是企業能否吸引和保留人才的關鍵。因此,企業在設計薪酬時至少要保證在關鍵人才或崗位上有競爭力。
此外,調查顯示,在薪酬自我公平性上,很滿意和很不滿意的都只占1%,34%的員工較滿意,49%的員工表示“一般”,比上年增長了4%,不大滿意的占了13%。
業者認為,如果一個企業長期處于“一般”的狀態,員工的潛力和主觀能動性將受影響,很難打造一支有戰斗力的團隊。
不過,薪酬的自我公平是一把“雙刃劍”,公平性不夠會挫傷員工積極性,過度強調自我公平,則又容易吃“大鍋飯”。
數據還顯示,我省企業最主要的定薪方式是“由hr按工資標準制定”,占到40%,比上年提升了9%;崗位評價、個別協議占39%,下降了4%;而由公司領導臨時定和由用人部門與其談判確定的占比都是14%。
東南網3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張順和)92%的企業選擇了網絡招聘、應屆畢業生試用期流失率明顯高于企業員工整體流失率、近半員工認為現有薪酬一般……
近日,廈門市行為科學學會、戰略人力資源專家機構仝博咨詢、福建省企業人力資源發展促進會等聯合了一份《XX年福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調查報告》。據了解,該報告已經連續10屆,調查范圍全面覆蓋了福建省各地市及各種類型、規模的企業。
應屆生試用期流失超一成
我省企業人才招聘渠道比較全面,基本能適應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調查顯示,網絡招聘和內部推薦仍是主流渠道,92%的企業選擇了網絡招聘,內部推薦占到了82%,都比上年增長了3%。獵頭公司和媒體廣告的選擇下降得比較多。
調研發現,隨著移動互聯網平臺的迅速發展,不少企業采用線上線下的多渠道組合招聘,特別是金融、地產、it、電商等行業。而且,新的網絡招聘渠道不斷增加,云招聘興起,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招聘效率提升,也具有了更高的精確度。
在人員選拔上,“問答面試”仍是我省企業在人才選拔上的最主要方式之一,面試占比雖然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達到了91%;“知識技能測驗”占61%,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上年是57%,而XX年僅占37%;而選擇心理測試的企業則持續下降,占比11%,上年是14%,XX年占到了21%。
調研同時發現,在招聘效果上,效果一般和比較有效旗鼓相當,分別占比48%和46%,而試用期流失率高依然是個突出問題。數據顯示,應屆畢業生試用期流失率明顯高于企業員工整體流失率,超過10%,而企業員工的平均離職率隨著85后員工占比增高而加大。
對薪酬很滿意的只占1%
調查顯示,在“薪酬與工作業績掛鉤”上,75%的員工認同要科學設計薪酬結構和掛鉤比例,認同和接受業績對薪酬收入調節作用,還有22%的員工認為應提高現有的掛鉤比例。
在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上,62%的員工認為差不多,但也有23%的人認為偏低。課題組認為,外部公平性對員工影響巨大,是企業能否吸引和保留人才的關鍵。因此,企業在設計薪酬時至少要保證在關鍵人才或崗位上有競爭力。
此外,調查顯示,在薪酬自我公平性上,很滿意和很不滿意的都只占1%,34%的員工較滿意,49%的員工表示“一般”,比上年增長了4%,不大滿意的占了13%。
1調查動機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以及信息時代的到來,公安工作正在不斷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無時不在受到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帶來的新挑戰,尤其是當前刑事犯罪的活動性、對抗性、隱蔽性和犯罪手段的技術化、智能化、多樣化日益突出,而且新行業、新領域的犯罪也逐年增多,這都給公安部門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同時也是對公安人員的考驗。公安系統中的人力資源作為警力資源的主要承載者和具體體現者,加強其管理是公安工作之根本,是公安事業的成敗興衰的決定因素。面臨嚴峻的社會治安形勢,加強公安系統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培養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公安隊伍是社會安定團結的保障,也是百姓安居樂業的后盾,更是全社會關心的焦點。
2 調查現狀
2,1隊伍建設
教育與培訓是開發公安人力資源的戰略性措施, 是提高公安人力資源素質的有效環節,是公安人力資源開發的重中之重。晉江市公安局刑警大隊1992年建隊以來,不斷強化隊伍建設,深入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學用一致、按需施教、不拘一格”的培訓原則,培養出一支黨和人民群眾滿意,具有堅強戰斗力的刑警隊伍。現有警力147人,民警平均年齡29歲,大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9.9%,黨員占70%。市公安局堅持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本著“全警參與、重在基層、立足崗位、注重實效”的原則,在全局范圍內開展了大練兵活動。實現了由被動學向主動學的轉變,全面提升了民警的素質,使刑警人數從改革前的60人增加到148人,刑事技術人員從9人增加到23人,平均年齡從35.5歲下降到29歲,大中專文化程度從52.1%上升到79.9%。以完善破案責任制為核心,建立了覆蓋社會面的刑警隊;
2.1.1合理制定計劃。制定了全局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學習月計劃,規定學習內容,明確學習目的,細化日程安排,并實行一周一檢查,一月一考核。嚴格落實每周五下午集中學習時間制度,并根據工作實際,合理解決工學矛盾。每周安排全局四分之一的民警進行集中學習、訓練和考核,參加人員由局專門機構按照比例確定后提前通知各個單位,確保民警人人參學參考。目前,晉江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已經組織了近20次考試,人均參加考試2次以上。
2.1.2 科學安排內容。一是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統領公安工作,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體民警,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黨員先進性教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和警察職業道德教育。二是加強法律教育。組織警務人員學習《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規,深刻認識和理解人民警察的性質和特點、人民警察的義務,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樹立服務意識,始終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自覺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三是安排民警學習計算機應用知識,要求熟練掌握文字處理系統、郵件系統和電子公文系統的使用,年末50歲以下民警全部達到計算機考核初級以上水平。
2.1.3 嚴格組織考查。為保證考試效果,晉江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每次考試至少使用三套以上難易程度相當、考題不同的試卷,確保相鄰座次的參考人員不能相互抄襲。除進行書面考試外,還利用電子信息化平臺組織民警進行面對面的抽考,由民警現場回答抽考到的指定題目。局黨委成員還不定期深入到基層單位,采取現場提問、口頭回答的方式,對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學習情況進行了抽查。
2.1.4 獎罰分明。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警務工作正規化指南》納入全市公安系統精細化考評,結合平時學習落實情況和考核成績,在每次考試結束后,均下發考試情況通報,對先進個人,除通報表揚外,分別對排名前三位的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考試不合格人員,增加其參考次數,對連續兩次考試不合格的進行離崗學習。通過運用這種科學的組學、組考模式,民警學習成績有了顯著提高,平均分由67.5分提高到81.7分。
2.2 規范管理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科學設置、科學使用、科學管理上多下功夫,以規范執勤執法、提高信息化運用水平、加強內務管理等為重點。在內部積極開展自查自糾,堅持“真抓、早抓、主動抓”思想和“預防為主、教育為主、施教于先、執紀于后”的方針。針對部分民警存在的認識不到位、思想解放不夠、崗位適應能力不強和執法觀念轉變不到位、不規范等問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逐條落實、逐項整改,并結合交通警察執勤執法規范,對民警執勤執法、服務群眾和日常事務等制定規章制度,用制度規范民警的各種行為。在外部多渠道接受社會的批評和建議,充分認識外部監督不是對公安工作的束縛,而是對公安工作的支持、促進和幫助,公安機關接受監督的根本目的正是要以外部提出的意見、批評和建議作為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的立足點。將刑偵工作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下,從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的重點崗位、關鍵環節、監督制約乏力的薄弱環節,以及社會重點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確保各項行政權正確行使。“人民警察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維護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牢記“兩個務必”,始終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工作的標準,不斷激發隊伍活力和提升戰斗力。
2.3 廉政建設
按照“抓小防大、抓大不放小”的原則,落實“教育、制度和監督”三管齊下,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和反腐倡廉建設,切實保證基本教育的有效開展、基本制度的有效落實、基本監督的有效實施。在市公安機關的組織下,相繼開展了“反特權思想、樹良好警風”專項教育整改活動、“樹新風正氣、促和諧發展”專題教育活動、“隊伍正規化建設”活動和“廉政教育月”活動,深入貫徹執行“五條禁令”、“五個嚴禁”,組織民警收看警示教育片《警戒線》,不斷加強隊伍警示教育活動。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和民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規范了各種議事規則和程序。加快完善“主要領導問責、分管領導督責、班子成員帶頭履責”體系建設,不斷提高領導干部勤政意識和履職效能。對照黨風廉政建設的相關規定,認真開展自我剖析和評議,深入查找分析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思想和作風方面存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原因,明確努力方向。重點把好“執權關、交友關、律己關”,努力將違法違紀苗子性、傾向性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多年以來,全隊民警拒收禮物、慰問財物及贊助費等現金、財物折合人民幣190多萬元,沒有發生刑訊逼供等違法違紀問題,維護了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在選拔任用干部上,認真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落實了干部考察中的民主推薦、民意測驗、民主評議制度,明確了推薦、考察、任前公示等各個環節的責任及追究辦法,努力形成了風清氣正用人機制和導向。
3 調查的結論與建議
晉江市公安局刑警大隊經過多年建設,成績是明顯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們的隊伍也不同形式地存在一些與先進性要求不適應、不相符合的問題。
3.1 個別黨員干部、警務人員放松政治理論學習,在作風方面群眾觀念淡薄,不同程度地存在“冷、硬、橫、推、拖”現象,在做群眾工作時,敷衍了事,心里沒有裝著群眾,對群眾缺乏感情,不愿深入基層,不肯腳踏實地;有的民警認識不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群眾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以管人者自居,耍特權、抖威風,使群眾不滿意,導致警民關系不如人意。
3.2 工作中存在推諉扯皮、依法辦案能力不強、方法簡單、辦事效率低下,少數民警缺乏群眾工作經驗,往往自以為是,疏漏、不足之處較多,與群眾的要求還有距離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此次共發放人力資源工作問卷(a卷)共66份,按全體管理人員比例的77%進行調查;一線職工調查問卷表(b卷)共220份,涉及造紙1、3、5、7車間、機電、熱電、水處理各車間220人,占公司一線生產類總生產人數的40%。對公司管理層的調查問卷主要以對人力資源工作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反饋評議為主,一線員工的調查問卷著重于現階段員工思想狀態的掌握和一線員工流動率的原因收集。(詳細情況表附后)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方面:
1、招聘方面: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條件和人力資源招聘的員工的穩定性方面,尤其對生產一線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勞,并有能具備良好穩定性的員工,對人力資源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做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和希望。
2、培訓方面:普遍認為公司的中層是應該接受培訓的主要階層,尤其是一線的生產管理者,應該運用正確的管理方法和方式來管理,而非是傳統的打罵和棍棒教育,對人力資源組織的培訓和內培,以及新員工入廠后入職培訓跟蹤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質疑?并對員工入職管理后定期培訓的實施和監督提出了要求。
3、入職管理方面:主要質疑存在于員工入廠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狀態管理,新員工在崗位上自生自滅,缺乏對新入職員工的后續管理和幫助其進入狀態的入職幫助,成了單純的招聘人事部門,并對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覺,也毫無建樹,新的人來后,因為沒有人管理和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很快就會離開公司,很多管理層的普通管理員工在問卷中表達了一種失望的狀態,表示沒有自己明確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發展方向。
4、對公司人力資源工作的定位和作用產生了質疑,認為公司沒有足夠重視人力資源,同時人力資源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不適應現在的市場競爭環境,必定會影響到公司的后續發展。
(二)車間一線員工思想動態方面:
1、車間管理方法:主要反映在車間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魯對員工缺乏耐心,批評教育以高壓方式為主,難以有人情味,對員工的自尊沒有半點可顧忌,“愿干就干,不干快走”的話竟然能在管理中使用頻繁,根本不去考慮熟練工人對生產的重要性,高壓強壓政策使員工慢慢的失去了對公司管理的信任和熱情,新員工到職后,作為管理者沒有從管理角度去考慮,往往是將其往工作崗位上一放,指定個師父后,任其自生自滅,做的好點的管理者,偶然還會在車間巡視中問問,做的官僚的管理人員甚至在新工人入職一周后,仍然不能知道新職工的名字,更不用說和工人談心做工作和為工人解決到新環境中的難點、難題了。
2、制度管理方面:主要反映在罰款制度和請假扣款等方面,職工認為罰款管理是管理的一種方式本身沒錯誤,可如果以罰代管,像檢查衛生罰款、質量問題罰款、上下班問題罰款等等,現在很多職工對任何問題都是抱著一種非常機械和麻木的心態工作,喪失了工作的熱情,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被罰款,帶著被處罰的心態工作,工作中有怨氣,來新工人后錯誤的引導,甚至說喪氣話,促使了新工人離開。工人工作中想的最多就是怎么不被罰款,帶著思想包袱工作,形成了一種非常不好的現象。
一、調查實錄
筆者自2011年8月1日至9月1日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對江西樟樹市觀上鎮部分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上的狀況進行了調查。
(一)對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進行了調查。首先對10家規模(年納稅銷售500萬元)以上企業和20家小型(年納稅銷售不足100萬元)企業采用問卷形式進行調查。
規模以上企業經營管理者(企業中高層管理者)調查統計表
統計結果分析表明:規模以上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的整體素質較好。從年齡結構看,大都年富力強:45歲以下的經營者占比超過70%;從能力結構來看,具有專業職稱的占多數,專業人員的比例較大。
統計結果分析表明:經營管理者隊伍的整體素質相對較差。從年齡結構看,45歲以下的經營者比例只有57.5%;從能力結構來看,具有專業職稱的人數占比較少。
(二)走訪了鎮經貿辦和規模以上企業、小型企業各10家。調查內容是:企業吸納各類技術人員和管理狀況。
(1)經貿辦提供了以下情況:(近三年)
(2)10家規模以上企業共吸納各類人才85人,10家小型企業共吸納各類人才只有3人。
(三)對企業中人才流動情況進行了調查。被調查的相對吸納各類人才較多的三家規模以上企業的情況如下:
二、調查分析,問題和建議
(一)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建設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之初,我鎮中小型民營企業大多是在不完善的市場環境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很多是利用政策上的空子所造成的經營機會獲得第一桶金,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受當時創業的環境和制度因素的影響,企業成功與企業主敏銳的市場機會的洞察力、人格魅力、經營稟賦有關。但制度轉軌過程中市場給予的巨大機會,如極低的社會生產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以犧牲環境和資源利用低效率、血汗工廠為特征的粗放式、不可持續的經營發展方式在改革開放初期為廣大的民營企業帶來了極大的獲利能力和空間,掩蓋了中小型民營企業在管理上的缺陷,特別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上的問題。當時多數中小型民營企業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以個人為中心、以親情為主導。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規模、技術密集型、環境友好型發展模式轉化,其管理過程中,這種管理模式(特別是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日益明顯,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效益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主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發展所具有的重要的戰略意義,他們非常重視人力資源規劃,認識到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對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提高重大作用。并將這種理念付諸管理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從調查情況來看,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建設的重視程度規模以上的企業遠遠超過了小型企業。這方面明顯的一個標志是,企業管理層的年輕化程度差異較大規模以上企業35歲以下管理人員所占的比例比小型企業高出近20個百分點。同時,對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的重視程度也有較為明顯的不同,規模以上企業中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達65%,比小型企業高出近35個百分點。我鎮不少規模以上企業通過審視自己從小變大由弱變強的發展經營歷史,已清醒地意識到,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建設是決定企業不斷發展的戰略性因素之一。但這種認識還要不斷加強,特別是一些小型企業。目前,為了從過去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權變式的落后管理向科學系統化管理方式轉變,不少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者都請專業的咨詢機構進行診斷并制定相應的企業戰略規劃以及人力資源規劃。從這點來看,中小型民營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重要性的認同感正逐漸從意識上轉到實際中去。充分認識到人才是發展工業經濟的第一資本、企業發展離不開一支優秀的經營管理者隊伍,從調查資料分析,我鎮不少企業已經切實把經營管理者隊伍建設工作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正采取積極措施,不斷調整經營管理者隊伍,使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但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對全鎮33家不同類型工業企業的經理(廠長)文化素質抽樣調查顯示,本科學歷3人,占9.1%;專科學歷的8人,占24.2%;中專(高中)文化程度的15人,占45.5%;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7人,占21.2%。
(2)企業人力資源整體作用發揮不充分。隊伍的整體功能作用發揮比較充分的管理者隊伍大都是在規模以上企業,而一些小型企業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要增強科學的人力資源戰略意識。調查數據表明,觀上鎮民營企業近年在引進各類技術人才方面數量呈環比指標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基期(與三年前相比)指標增幅不太大。從幾家規模以上企業人才流動情況來看,人才隊伍數量上流動變化性較大,不夠穩定。特別是管理經驗豐富的、掌握高精尖技術的人才的流失對企業的發展造成較大損失。中小民營企業雖然意識到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性地位,但由于管理基礎薄弱,人力資源部門功能定位不清,導致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先天不足。雖然民營中小企業不能像大型企業一樣有著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組織機構和部門,但為了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序、有效展開,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規劃、招聘、測評、培訓、激勵、考核、薪酬、等一系列職能卻是同樣必不可少的,同樣應在企業管理整個過程予以貫徹和落實。目前,觀上鎮民營企業不僅專職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配備很少,(不少企業還沒有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分工也不明確,即使有也大多未受過專業訓練,大多停留在員工的檔案管理、工資和勞保福利等日常事務性管理中,是典型的以“事”為中心的“靜態”人事管理。因此,要改善中小型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重要的一點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必須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同時,科學設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構也是必需的。這其中,也必須得到鎮企業主管部門的重視和引導。
同時,企業管理層應該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源是現代企業的戰略性資源,也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的因素,而激勵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也就是說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去調動他們的生產經營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努力去完成組織的任務。所以,企業必需要有人力資源戰略,而且這一戰略必須是科學的。
(三)用人機制不夠健全和規范。家族式管理是中小民營企業在管理上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至調查結束時(2011年8月底)統計,觀上鎮33家民營企業中絕大多數為私人(父子當家、夫妻當家、兄弟當家)絕對控股;其它企業的最高管理決策權也都由依靠親戚關系所構成的管理高層所把持。有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來治理企業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還沒有在觀上鎮民營企業中出現。 “由我本人或我的家人來經營管理”這是許多企業老板所堅持的管理信念,以此來確保企業的穩定和發展。民營企業在創業初期使用的這種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階段和范圍內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例如減少管理過程中的負面的心理成本,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和團結、確保穩定的信用資源。但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這種模式中的一些弊端就會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如在用人方面任人唯親、過分集權、論資排輩等,不利于企業獲得其擴大經營規模所需要的人才資源、決策所需要的市場信息、企業整體經營動力不足,這種企業伴隨家族成員之間的私利爭奪,往往導致正在走向規模經營的企業“分拆”或“分家”,這對企業的發展壯大無疑是不利的。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受技術專業化和管理專業化挑戰,民營企業僅僅依靠原來的家庭成員已難保證企業的持續成長。
三、結語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事關企業興衰成敗,企業只有自覺地對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制度進行改革,如引入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實行柔性化的管理,實施職工持股等符合現代企業科學管理規律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和政策,充分調動企業職工生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廣大民營企業必將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美好的未來!
“店是租來的或是買來的,商品是供應商的。店是顧客和商品接觸的地方,促進兩者發生關系的是員工。”由此藍屹推導出三個關鍵詞的順序:員工――商品――顧客。只有用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同時把事情做正確,企業才能不斷發展。而在這個流程中,實際上是由人員到戰略,最后到運營的過程。這兩個體系中都涉及到關鍵因素――員工。
對于《2008中國連鎖業人力資源調查報告》中人員流失的數據藍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報告中的數據過于保守,對于像華潤萬家這樣的零售企業,人員流失率會高達50%,而這也是由零售業本身從業人員門檻低,待遇不高等客觀因素決定的,尤其面對今年的經濟形勢以及新《勞動法》頒布帶來的企業銷售低迷與人力成本提高的矛盾,各企業在提高員工待遇方面都面臨一個瓶頸。這種情況下,如何帶給員工正向情感,樹立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對于解決人員流失問題可以說是一個良方。在這個過程中,人力資源部門所要做的事情有建立員工行業歸屬感、培養員工的敬業度,促進企業的人性化管理,幫助員工保持心理健康,為員工工作提供快樂氛圍等等。
藍屹提到,要建立員工的行業歸屬感,首先要讓員工認識到“每一個員工都不平凡,每一分銷售都不簡單,愛顧客就是愛自己”,這就要求公司能夠更好的貼近員工,知道他們的需求,讓他們從公司的關懷中,體會到關懷顧客的成就感。他舉了前不久華潤萬家華南區店里的一件小事:針對收銀員長期站立的工作特性,華南區店的相關負責人想到了為每一位收銀員鋪一個腳墊,事情雖小,也沒有花很多的錢,但是卻讓員工切身感受到了公司對他們的關心。這種方法對建立良好的員工關系是最為重要的。換句話說,以心換心,公司對員工的關心只有是真摯的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謝天謝地,這樣的年輕精英只是極少數,更多的一群是希望過舒服日子的城市爬蟲:有飯吃,有太陽曬,有樂子找。升職加薪,我喜歡,但如果升職后人做得太累,對不起,我不想升職。一位剛加入某香港上市公司的年輕人跟我敘述她的經理去開會的情況時說:“我們大老板是個喜怒無常的人,經理們去開會的時候通常臉色發白,神情肅穆,一不小心就會被老板當眾嘲笑、怒罵。”在觀察了半年之后,她決定老老實實做個技術人員,放棄曾經有過的當經理的想像。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我有位女企業家朋友,生意做得好,想在北京開分公司,在能干的下屬中精心挑了個人選,準備提拔他去做北京分公司的總經理。結果候選人拒絕了,理由是,女朋友不同意。70年代的企業家對我詫異地說:“不到30歲就能當上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竟然有人不愿意!”更讓她吐血的還在后頭,她又好意地提升一個能干的女下屬當總監時,又被拒絕了。女下屬委婉地說:“我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來生活。”據說當了總監后,就要時時被她的夜半電話鈴搔擾。
《浙江省商貿流通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提升商貿流通業競爭力的一項主要任務是:“加快發展連鎖經營,推動連鎖經營從傳統商貿業向現代服務業拓展,由城市向農村市場延伸,切實提高連鎖率”,從而實現“流通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全省連鎖率達到35%”;“農村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日益健全。鄉(鎮)連鎖網點經營水平不斷提高,村級連鎖便利店覆蓋率達70%”的目標。在區域經濟發展與經濟轉型中,上述目標的實現都要建立在連鎖經營人才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的基礎上。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然而專業設置的滯后及人才培養數量、質量等與行業需求之間矛盾的日益深化,都使得人才培養的目標無法與區域經濟和行業的發展有效對接,高職院校連鎖經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勢在必行。
1 連鎖企業人才需求與培養開發現狀
2008年連鎖企業人力資源調查報告數據顯示,高中及以下學歷占比42.8%,中專占比18.9%,大專/高職20.9%,本科14.8%,研究生以上2.6%,這組數據中中專、高中及以下學歷員工集中于企業一線,而企業的基層、中層和高層管理人才的構成則更多的來源于大專及以上學歷,又以大專/高職學歷占比最高,作為高技能/技術型人才培養主體的高職成為向連鎖企業提供人才的主要力量。
在浙江省范圍內,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46所具有招生資格的高職(專科)院校中僅有5所學校開設了連鎖經營專業,占高職院校的10.87%。按照浙江省統計局對全省“十一五”期間經濟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全省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連鎖總店(法人)已達264家,門店總數2.3萬個,從業人員19.5萬人,其中門店數量增長顯著,連鎖企業門店已經深入城鎮鄉村”,按開設連鎖經營專業的院校每校培養120名連鎖經營專業畢業生估算,每年向社會與連鎖經營企業輸送的專門人才僅600名,按現有門店每一門店接收一名畢業生的2.3萬數據相去甚遠,遠遠無法滿足連鎖企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
2 現階段連鎖經營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2008中國連鎖企業人力資源狀況調查》顯示,連鎖企業目前在人力資源方面面臨的棘手問題是:“比較缺乏執行有力的中層管理人員;缺乏優秀的店長;管理人員綜合能力提高慢。”《2009中國連鎖企業績效管理與能力建設調查報告》指出:“企業人力資源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總部/門店優秀管理人員”。這些信息為開設連鎖經營專業與即將設立該專業的高職院校提出了進一步的思考,除了解決人才培養數量缺乏的問題,提升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質量才是滿足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根本。
2.1 連鎖企業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對接不充分
為了解連鎖經營人才高職教育培養的實際效果,我們針對企業進行了相關調查,調查數據(圖1-圖4)顯示了雙方在連鎖經營人才培養工作中存在的對接不充分問題。
通過以上調研數據不難發現,一方面企業對高職連鎖經營專業課程設置、課程實訓/實習安排等實現崗位能力素質培養環節的認可度并不高。另一方面連鎖企業對高職教育與教學關注較少。雖然大部分企業每年愿意用校園招聘會/宣講會招納儲備干部,但與院校從真正意義上進行合作培養人才的企業并不多。這種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與院校培養手段間比較明顯的差異,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加強校企深度對接是高職對連鎖經營人才培養改革的必由之路,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在建設過程中必須不斷深化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新模式。
圖1 目前高職院校連鎖經營專業的課程設置合理性
圖2 連鎖經營專業畢業生的素質/技能
與企業要求的差距
圖3 高職院校連鎖經營專業學生實習/實訓教學效果
圖4 連鎖企業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的參與度
2.2 師資隊伍和專業建設仍需完善
另一組針對專業教師與學生的調查顯示,學生普遍感覺連鎖經營管理專職教師理論教學經驗相對豐富,但在對實訓指導方面有所欠缺。實訓實踐環節所表現出來的另一方面問題主要在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使用的校內實驗/實訓條件還無法完全滿足學生在技能學習上的要求,簡單用校外實訓基地來彌補是無法達到對學生技能訓練的要求的;頂崗認知實習由于企業和崗位的一系列限制因素使得其對學生學習發揮的作用有限,加強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對連鎖經營專業學生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畢業生的調查反饋除同樣提出師資和實訓條件的不完善問題外,課程設置不合理、部分課程內容理論體系太強而與企業實際工作偏差較大,理論知識傳授多于技能與素質的培養/訓練,是畢業生提出人才培養工作需要改進的另一個方面。
2.3 連鎖行業職業培訓體系不健全
《2009浙江省連鎖業店長結構分析報告》顯示:當選的優秀店長中,以高中學歷為主,占49.72%,大專及以上學歷占40.11%,其中本科僅占整體的5.65%,而高中以下學歷則占總數的10.17%。從數據可以清晰看出,店長學歷普遍偏低,提升店長學歷水平刻不容緩。而我們對職業市場的調查顯示:一方面企業員工發展個人職業生涯時,企業內部培訓無法滿足素質提升和系統學習的需求,更無法實現學歷教育的提高;另一方面企業希望那些轉向連鎖行業尋求發展的求職者,可以直接入職轉化為生產力而不愿投入大量的培訓成本。社會培訓機構雖然承擔相應的社會培訓職能,但其目前針對連鎖經營人才的培訓除了停留在低層面上,更多地由于連鎖經營職業市場體系的不規范及連鎖經營行業職業資格認證沒有得到統一,而未對這一培訓市場投入過多的關注,導致連鎖行業的職業培訓需求目前尚無有效的實現途徑。
上述三方面的問題如何能夠得到解決,是當前連鎖經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必須思考的問題。
3 高職連鎖經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路徑
圖6 高職連鎖經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路徑
2005年,寧波市了《關于加快構建服務型教育體系 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能力的若干意見》,做出構建服務型教育體系的戰略決策,提出 “教育以服務經濟社會為第一要務,充分發揮教育的潛在優勢,構建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服務型教育體系,促進教育、社會、經濟三者之間的緊密結合與聯動發展”的思路,以提高高等教育對經濟社會的人才支撐能力。這一意見的提出對于寧波市乃至浙江省發展模式轉換、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這也為我們在連鎖經營人才培養改革上提供了指導思想。
基于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視角,本文提出連鎖經營人才培養改革的主要思路:高職院校作為主體,既承擔起連鎖經營專業人才的高等學歷教育任務,又承擔社會和連鎖企業對職業/技能培訓的要求,企業、職業培訓機構與政府介入人才培養環節,從而使現階段人才培養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具體實現途徑如圖6所示。
3.1 高職院校承擔人才培養根本任務
基于服務區域連鎖經營發展的視角下,高職院校承擔起學生與行業、企業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使學校和相對零散的職業培訓機構與企業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互動的關系。高校在學歷教育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連鎖企業與行業組織在實用人才方面的培養思路與方法,進一步改善人才的培養機制,主動走出去跳出學歷教育的小圈子,與行業組織和企業、培訓機構一同在政府部門的領導下,著重做好對連鎖業人才培養的系統規劃,加強與企業的高度融合,圍繞行業急需的人才,形成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共同開展的局面,通過正常的高等教育途徑向企業輸送連鎖經營人才,同時參與行業與職業培訓從另一路徑實現各類型與層次連鎖經營人才向企業的輸送,實現高等教育與職業培訓的互動;另一方面校內教師資源走出校園參與企業培訓和校外企業兼職教師走進學校參與專業課程建設,從而實現校內外資源的互動,完成關系中眾多成員的多向溝通,既解決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單一、教學渠道單一的問題,又很好地實現了高等職業教育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區域經濟的目標。
3.2 行業企業與職業培訓機構深度介入人才培養環節
行業、企業的良好運行與發展是高職教育存在的社會基礎,高職教育穩定優質的人才培養是行業、企業持續發展的保障,只有雙方深入合作與有效互動才能實現雙贏的結果。就世界范圍來看,在高職教育的投資與人才培養環節中,企業均占據主導地位。在德國、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不僅每年技術教育開支的80%以上來自于企業開支,企業更是在人才培養與培訓的過程中承擔主體作用,從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職業分析、專業設置、課程內容的確定、到教學計劃的安排以及教學質量評價等環節全面參與。
教育部、國家經貿委、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關于進一步發揮行業、企業在職業教育和培訓中作用的意見》中提出,要充分依靠行業、企業發展職業教育和培訓。高職教育和連鎖經營都表現為強職業性和實踐性,行業、企業在運營中掌握工作崗位和環境對畢業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實際要求的一手信息,只有行業/企業與學校建立平等的合作關系,介入人才培養過程參與專業設置、課程計劃、課程內容選擇環節,才能讓學校將精力主要放在人才培養上,專注于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上,從而更好地滿足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3.3 政府充分發揮管理職能,成為人才培養改革實現的有力保障
連鎖行業的發展關乎于社會與區域的發展,然而其所突出面臨的人才培養、儲備與流失嚴重影響連鎖企業的發展,這也勢必會拖累區域經濟發展的進程,從這一角度出發,作為區域經濟管理主體的政府應該從多角度關注、扶持連鎖經營的發展與人才的培養。從根本上看,連鎖企業所面臨的人才嚴重匱乏的三方面原因:第一,連鎖行業一度沒有得到重視,致使長期以來缺乏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從而造成人才總體儲備不足。加之目前新舊業態更替與同時的高速擴張,使得人才緊缺矛盾加劇;第二,連鎖經營行業缺乏對職業資格的統一認證要求及準入機制;第三,從業市場對高職教育的認識與認可度不夠高,企業參與高職辦學的自覺行為還未真正形成,都與政府的引導和管理作用發揮不足有直接關聯。針對上述情況,政府介入為行業人才培養提供政策支持、為高職教育發展營造良好氛圍、為校企之間的合作牽線搭橋,才能有效實現問題的根本轉變。第二屆世界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的《建議書》更進一步從理論上說明政府介入職業培訓體系的角度:“技術與職業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需要通過政府、企業、社會間的新的合作伙伴關系來實現。”政府除了需要轉變思想,把企業、社會團體的資金吸引到高職教育中來,鼓勵他們成為高職教育的主要投資者之一外,在對連鎖經營人才的培養方面政府更應有效地實現管理職能,由政府部門來統籌管理并組織基礎培訓,整合資源明確規定各單位、行業組織的各類培訓,都應統一在學校定點培訓,統一考核,并統一頒發職業資格證書,從業人員一律持證上崗,實行學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這樣不僅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培訓成本,也可以減少職業培訓市場辦學混亂、管理不規范、教育資源浪費等一系列問題,使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更密切的結合起來,經濟與教育發展良性互動,推進職教快速發展。
基于服務區域連鎖經營發展的視角下,高職院校、行業組織、企業、培訓機構在人才培養中投入必須的人力、物力、財力,實現資源與優勢互補,共同培育行業急需的高素質、高技能的優質人才,政府在此過程中發揮必要的引導、監督、管理責任,從而實現“多贏”的人才培養結果,共同推進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實現我國人才強國的戰略思想。
參考文獻:
[1] 浙政發〔2011〕44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浙江省商貿流通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2]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08中國連鎖企業人力資源狀況調查報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