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研究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6 15:53: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教育研究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小學教育研究論文

篇(1)

目前,農村中小學分布相對零散,規模小,條件差,教育經費短缺嚴重制約著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同時由于農村中小學教師總體素質的偏低和觀念的陳舊,不能很快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直接影響到農村地區課程改革的發展。

一、重新定位農村中小學教師角色

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其角色結構的復雜性。相對學生而言,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層面式的“師長、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對市場經濟、網絡時代,面對激烈的社會變革和越來越高的社會期待,面對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沖擊,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我們的農村中小學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師長、同志、朋友、父母”這一層面式的角色問題,走出辦公室,融入學生之中,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努力創造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條件,在和他們進行交流對話的過程中,提供雙方交換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機會。教師只有真正掌握了學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以達“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之目的。

(二)三維式的“導演、導游、導師”角色

在新課程中,角色的轉變不僅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導作用變得更加重要,這就加大了指導的難度。樹立“導師意識”;首先是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靠創造性的勞動獲得新知,并有所進步;其次是善于指導,中小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夠強,情緒不夠穩定,方法還很欠缺,這就需要農村中小學教師及時有效的指導;再次,重視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過程的設計。要以有利于激發興趣、有利于發展思維、有利于培養創造能力為原則。“導演、導游、導師”三維角色三種境界,都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顯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益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構建農村中小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塊

為了促進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使新課改在農村中小學得到有效地實施,就要優化課堂教學。構建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塊。

(一)探究準備

這是學習新知識的前提,其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準備良好的思維材料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

1.創設情景

(1)遷移學習。復習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好知識、學法的鋪墊。(2)情景引入。通過復習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用日常生活中的實物、實例、游戲、故事等引入。

2.提出問題

根據新知識的特點,引導學生提出要探究的問題。

(二)探究構建

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任務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準備多種探究性材料;指導學生運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主動參與探究的全過程,從而獲取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可分三步:

1.獨立探究。采用嘗試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師為學生準備嘗試的材料(自學課文、操作演示、動筆練習等)和嘗試思考題(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嘗試中要解決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嘗試,做到邊嘗試、邊思考,初步理解所學的內容。

通過學生嘗試思考,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嘗試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討論質疑的方法。在學生通過嘗試初步感知的基礎上,為了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運用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各自發表不同的意見,互相提問,互相幫助,共同研究,解決問題。

討論;有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全班討論。討論的問題是新課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啟發思維的關鍵或在嘗試中遇到的問題。讓每個人發表自己的意見和不同的見解。小組討論后,再進行全班交流。

質疑;學生在討論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決的問題或在教學中重點、難點、關鍵的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學生討論、質疑,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新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造能力。

3.發現知識。學生經過嘗試、討論試練后,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學習的過程,運用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知識歸納構建;發現學習規律,概括學習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這是檢測鞏固運用新知識,掌握運用學法、形成技能的環節。

1.嘗試。這是檢測新知識,運用新知識;掌握學法和運用學法的嘗試;練習內容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有助于學生運用學法和遷移學法。

練習要環繞目標,突出重點,有基本練習、綜合或專項練習、發展練習三個層次,練習要有開放性,形式要多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潛能都得到發展。

2.評價。在學生嘗試的基礎上,讓學生互批、互評、互議,評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過師生互評,充分發揮學生協作的功能和自主學習的功能,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

3.總結。一方面讓學生談這節課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另一方面教師對這節課所學知識的深化作簡明提示。

三、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寬農村中小學育人環境

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對傳統教育的教學方法進行大膽改革與創新,在教學主體、教學形式、教學氛圍等方面實現有機轉換,確保教學內容的和諧統一。

(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學、尊重師長、尊重知識、尊重自然、尊重社會的意識和能力

祖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960萬平方千米的廣袤地域,為我們提拱了豐富多彩的德育內容,我們實在沒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針對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多樣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我們本著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貼近實際和注重實效的原則開展德育工作。大處著眼就是對各年級學生應達到什么標準有一個十分明確的要求、小處著手就是從平時抓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貼近實際、注重實效就是結合時代要求、社會環境和學生實際,扎扎實實工作,實實在在落實德育的各項措施。我們以“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為主題,緊緊圍繞發展創新的內容開展了,少先隊、團隊演講比賽活動;以“養成習慣,收獲命運”為主題開展了爭創行為規范示范班活動;以“歌唱祖國,愛我中華”為主題連續舉辦了校園藝術節,開展了爭創藝術教育特色班活動;以尊重自然,強化和諧”為主題,引導學生將愛護、保護環境與自,身文明修養相結合,開展了從我做起,從身邊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動;以“珍愛生命,遵守交規”為主題,開展了尊重社會,強化規則意識的話動;以”誠信、助人、尊師、興教”為主題,開展了每學期四次的團隊觀摩話動。我們還特別重視新生人學、新隊員宣誓、校園每日常規、畢業文明離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動精神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做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相信學生的能力,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創造機會還給學生,開放學生的心靈世界,以促進學生主體的發展。

1.給學生質疑的機會。“教學就是在沒有問題的地方產生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傳授知識。”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起點,也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一項基本訓練。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敢問”,幫助學生“會問”引導學生“善問”。在問的形式上,可讓學生課前提問,供教師備課、上課;課上提問,供師生討論交流;課后提問,供大家學習探究.在問的內容上,指導學生”善問”,即把握何處問、怎么問?

2.給學生選擇的權利。若要教學打動每個學生,就必須給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的權利,在更多的教學環節上,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尋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選擇”的新機制,如果學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選擇,就會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去尋求自己的發展和提高。

3.給學生嘗試的空間。學生的知識能力不是教師給的,而是在自主嘗試、實踐探究中形成的。從模仿到探究到創造,逐步構建了以學生“自主學習;大膽嘗試”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定向一自學—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內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不會嘗試到敢于嘗試到樂于嘗試到善于嘗試,形成了自主意識、強化了探究意識,提高了受挫意識,進發了成功意識。

4.給學生創造的天地。課堂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學習與成果的展示。但是學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師、怕提問、怕學生。應該培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只有體現出這種“不怕”的精神,才能顯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學生才能敢學、敢問、敢拼、敢和教師爭辯,才能創造出一堂好課,才能實現孩子真正的發展目標。樹立我能、我會、我棒的意識,鼓勵學生自主嘗試、自主實踐、自主創造,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

(三)挖掘校本課程資源,加大學校教育合力

由于農村地域的差異,決定了農村經濟、文化的不平衡,積極探索開發一切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是提高農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徑。

1.校內資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師、一塊獎牌、一件作品、一項工程……”,若將這些統計、整理,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教育資源。

2.鄉土教材。“民俗民風、鄉土文化、特色產業、人才人力……”,不僅是編寫鄉土教材的基本內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資源,它既可彌補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不足,又能讓受教育者看得見、摸得著,樂意接受。

3.家長交流。“每學期的家長開放日、專題講座、家長學校咨詢活動……”,深受廣大家長的歡迎,增進了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與交流,同時,學校也從家長那里得到了社會對學校教育的要求,從而不斷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難怪有人說家長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

篇(2)

從一些工作現象的分析反思中可以看出,我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為已經明顯滯后,管理問題瞬時凸現出來。如:重制度忽視人文關懷,重經驗忽視方法創新,重硬件忽視軟件建設,重形式忽視管理實質等等。對照新的課程理念,就會發現我們在管理中有很多陳規陋習,如果不加以調整、改變,勢必制約新課程的實施以及學校的發展,甚至教育的發展,危害不言而喻。可以說,新課程讓學校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面對新課程所引發的諸多新的變化、新的情況以及新的問題,管理者必須本著有利于學校可持續發展,以及“以人為本”、“以校為本”,促進“人、校”共同發展的根本宗旨,選準新的立足點,賦予管理新的內涵,創造管理新概念,從而進一步提高管理層次和管理效能,為課改的實施掃清障礙,保駕護航。因此,筆者認為,當前的學校管理應亟待關注如下問題:

一、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關注學校定位,對學校缺乏一個整體的盤點,推著干的現象比較普遍,這也是學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課程理念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即只有從實際出發,找到促進自己發展的“第二曲線”,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這就需要對學校進行準確的定位。

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是一個關鍵環節,是學校追求個性鮮明的辦學特色的起點,它關系到學校能否找準自己的位置,設計并制定出與自身相吻合的發展戰略。因為只有明確了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才能有的放矢地、創造性地開展好各項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準確為學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驟:首先要進行戰略分析,對學校內外部環境進行系統思考、整合分析。這包括三個方面:(1)把握社會的客觀需要。即:了解社會的發展形勢及對人才培養的需求,了解國內外教育改革的總體趨勢和動向,教育改革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以及所在社區的發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觀趨勢。所謂“跳出學校看學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就是這個道理。(2)正視學校的辦學條件。即從學校實際出發,對學校的文化傳統、社會形象、學校特色以及師資隊伍、生源狀況、教學設施、設備條件、資源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3)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這是學校正確定位的基礎。然后,根據這些實際狀況,采用“SWOT策略分析法”,從S(優勢)、W(劣勢)、O(機遇)和T(威脅)四個方面對學校現狀進行細致分析,從而找出工作的突破口,創建理想的辦學模式。其次要厘清辦學理念,擬定出極具發展空間的學校規劃。辦學理念是貫穿學校工作始終的一條主線,是“靈魂”,用明確的辦學思想去統帥學校的各項工作,指導、規范教育行為,這應成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說,這也是決定辦學層次高低的標尺。所謂“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深刻含義正在于此。時下,課改給了學校發展極大的自由度和極大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用先進的理念貫穿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促進學校的目標達成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實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雖然被經常提及,但它沒有真正地在管理過程中生根發芽,在現實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無實。究其根源是受傳統的管理觀念束縛太深,習慣于權力支配、無條件服從這樣落后的管理方式,極大地扼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這與新課程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馳。其實,教師不僅僅是被管理者,同時也是管理者,具有雙重身份。要實現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須充分體現以教師為本的主體思想,營造一個寬松的管理和心理環境,喚醒廣大教師的主人翁意識,讓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管理和決策,充分發掘他們的潛能,這才是提高學校管理質量的根本保證。高效益的管理,有賴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參與、團結協作。所以作為管理者應轉變“家長式“的工作作風,打破單一的、封閉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強民主意識、團隊意識,采取柔性的、開放的管理策略,把廣大教師當作合作伙伴,與教師進行廣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討,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師的“參政”、“議政”、“創新”、“求異”,傾聽他們的建議和意見,不斷完善工作目標和任務,從而取得最大認同和理解,這是暢通管理渠道、保證目標實現的重要前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動中謀求統一的過程,教師如果不再只是被動服從,而是主動適應,管理才會有質的飛躍。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極致

“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基于此點,關注教師的成長,立足于發現人、培養人、促進其專業化發展應是現代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說的那樣:管理的最大價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發現了多少人和培養了多少人。

反思我們的管理實踐,凸現的是教師的工具價值,即把教師當作完成學校目標的工具,沒有全面地關注教師的需要、成長和發展,忽視了對教師的發現和培養,或者說僅僅維持在低效的培養水平上。這無異于慢性自殺,因為教師隊伍是學校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學的本質指標只有一個,就是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若照此定位,就不難理解“立足于發現、致力于培養”該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作為管理者,更多考慮的應是如何造就一支專業化的隊伍,如何用發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觀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師,如何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優勢,制定出因人而異的培養規劃,如何按時代的要求,促進他們的專業化發展。尤其在課改的起始階段,管理者面臨著諸多難題,例如,研究型教師的培養、教師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信息技術等新的技能培養等等,都需要一個一個地去攻破,只有這樣,教師的工作能力才會與日俱增,教師的整體實力才能不斷攀升。

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學校是培養人、教育人、促進人不斷發展的文化場所,它應該追求一種文化品味,體現一種特有的文化氣息和文化底蘊,從而達到時時引導人、塑造人、實現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進一步地推動學校的發展。

受一定的認識局限,一些管理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學校硬件設施的建設上,雖說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僅強調物質建設未免有些偏頗。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應在建立學習型組織、建設學習化校園上多做文章,創設開放、寬松的交流空間,開展各種科研活動,開設豐富多彩的論壇、辯論會、信息會等,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都充滿學術氣、書卷氣,體現出一種文化追求,這對師生的成長以及學校的發展都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文化氛圍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需要幾代的管理者和廣大教師共同為之努力奮斗,才能不斷豐富其內涵,提高其文化品位。

五、重建“綠色“的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一種常規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學校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進,我們不難發現,舊的制度已不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學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筆者認為,重建管理制度應體現“綠色”宗旨。所謂“綠色”宗旨,意指新課程下的管理制度要充分體現人性化的思想,立足于催人奮進、共求發展這樣的主題,要充滿生命的活力。具體說,有兩層含義:一要“新”。即總體上要符合時代精神和課改的指導思想,要體現學校的管理意圖,引導、矯正教師的教育行為,充分發揮制度管理的導向功能。二要“活”。即要體現一定的彈性,可隨時根據形勢變化以及實際狀況進行微調,同時還不束縛人的手腳,有利于教師的探索和創造,有利于教師的進一步發展,充分發揮制度管理的激勵功能。

總之,重建制度是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所以在重建過程中要廣泛征求教師的意見和要求,取得目標上的認同,本著促進人、發展人的根本宗旨,使制度管理煥發新的活力。

篇(3)

語文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使之內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將來就能自覺地去學習,去適應社會,去服務于社會。因此,如何通過語文教學與訓練,使學生掌握創造性思維的策略,以發展其創造性思維呢?

1.小學語文教學出現的問題

1.1 為活動而活動。不少課堂搞得很熱鬧,各種活動頻頻"閃亮登臺"。然而,一些活動與教學明顯無關,在教師認為,好像不開展活動就不能突出"學生為中心"。于是,在課堂上,教師為了開展活動而活動,很少考慮該項活動究竟與該課的教學有多大的關系,而在強調學生參與的同時,卻忽視了教師的參與作用。

1.2 以本為本。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一向忠于教材,堅持并堅信"以本為本",因而導致一些教師在課改中,依然把教材作為"權威",視教材為"圣旨",小心翼翼地按教材的要求去教,唯恐出錯。

1.3 評價的廉價與單一。新課標強調對學生的評價,但是課堂上,我發現評價少,形式也單一,通常是教師簡單地對學生作一模糊性的、隨意性的評價,學生參與評價的很少很少。

1.4 忽視學習習慣的培養。許多教師的課設計得很好,可一上起課來卻不那么得心應手,效果差不說,還常常完不成任務。究其原因,學生的學習習慣差當屬"罪魁禍首"。學生上課太自由化了,坐沒有坐相,站沒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讀就讀,想說就說,甚至想鬧就鬧……有的教師說,這是為了尊重學生,體現"學生為中心",體現"自主"。我想,規矩還是要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不容忽視的,這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發展,以及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所不可缺少的。

1.5 教師知識匱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積極鼓勵學生質疑,這一點非常好。不過,有時候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把老師給難住了,暴露出我們教師知識面的相對狹窄與匱乏,知識內容的陳舊,知識運用的僵化。長期以來,教師的知識結構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其中相對固定的較多,與其它學科知識的有機聯系欠缺。因此,教師當務之急是不斷更新專業知識結構。

當然,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遠不止以上這幾點。

2.小學出現的問題解決策略

為了達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目標,我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恰當運用趣味性的語言,不僅活躍課堂氣氛,融洽了師生關系,還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讓每位學生都喜歡學習漢字。筆順規則是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學中,我抓住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征,恰當發揮趣味語言這一劑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低年級的課文短小精悍,在閱讀教學中,我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生在朗讀的同時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讓說話訓練與朗讀訓練緊密相連。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時,作了如下設計:(配樂,師描述并貼"夜空圖";生閉上眼睛根據描述做動作,想象)讓我們一起飛向藍天,坐到月亮上。看,藍藍的天上有許許多多星星一閃一閃,在向我們眨眼。彎彎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讓我們飛吧,飛吧!飛上藍天,坐到月亮上。(貼上小女孩)師問:小姑娘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你坐在月亮上還看到了什么?在這樣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讀讀練練;誦讀感受語言美,學生讀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說話時想象意境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說話:東方明珠、長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閃現在他們眼前。扎實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學習興趣盎然。

2.2 喚起學生學習欲望。作業的設計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因此,我設計作業盡量使作業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如,很多學生喜歡繪畫,學習古詩《鵝》,我讓學生根據詩文畫一只"美麗的大白鵝",把鵝在水中游的動作、神態用畫展示出來;學習問句,我讓學生做打電話游戲題,讓學生扮演打電話人、聽電話人互相問候,理解問句的語氣;很多學生喜歡寫模仿文,學了《四季》,我讓學生也當詩人寫一首《四季之歌》。這樣的作業喚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更樂意學習語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不用老師多講,學生也會主動積極地學習語文,這樣對學生一生發展受益無窮。

總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中年級的學生可以增強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這對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要有良好的環境,同時學生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能夠獨立自主的進行學習。作為教師也要努力學習,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做一個有利于學生創造性發揮的教師,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學中的有利因素,創設條件,設置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

結束語

有人說,兒童的心田是塊神奇的土地,你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獲;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獲;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獲;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獲。也有人說,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人生的重要,我們相信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肯定會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受益匪淺,乃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參考文獻

篇(4)

學校教育創新,指以創新為主導的學校教育,具有創造力的現代學校教育。也就是說,通過新的創意、新的構想、新的思維方式和創新的行為來構建有變革創新能力的學校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想或理念,學校教育創新目標的實現和價值的大小,最終在于是否使學校得到了在新的平臺上的發展。筆者以為,其中最核心的應該是:是否使受教育者——學生得到了新的、更優良的發展。教育創新的歸宿,也往往是教育創新的主要依據和評價,就是教育者及其團隊是否真正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是否使學生得到了真正的、積極的、健康的發展。就學校教育創新的整體發展而言,課堂文化的構建是最基礎性的建設,對學校教育創新的實現起著根本性的導向作用,也在觀念和行為兩個層面上實際地影響和制約著學校教育創新發展的最終呈現結果。

一、學校教育創新必須使學生個體充分發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個性使一個人與其他人相區別,從而使人類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可以說,人的個體如果失去了個性,社會、家庭就失去了情趣,學校、班級就失去了新奇的色彩。作為一名教師、一所學校,要在教育過程中實施教育創新,就必須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所有學生在學校中充分展示他的個性,積極參與學校實施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教師給學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不壓制、不打擊,使其各盡所能、各展其才。這樣,才能使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生動活潑而又富于創新意義。

同時,作為尊重個體的保證,必須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一所學校、一個班級、一名教師、一項活動,要使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能夠奏效,尤其要使教育創新能夠落實,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相信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學生是人,是有著豐富感情的鮮明個性的個體,只有尊重了他的人格,順應了他的個性,教育教學活動才能得以順利進行,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否則,就是再好的老師、再好的目的、再好的內容,也無從談起有好的結果。現實中,因為不尊重學生個體主體性的發揮,而使教育教學受到影響的例子比比皆是;其次,要理解學生——青少年時期,是學生由未成年向成年人過渡的重要階段。這時的學生容易偏激,好因好惡而盲目行動,有時難免有過激情緒和行為出現,這都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因而在實施教育創新的過程中,能夠心平氣和地對待青少年中發生的過激言行、或矛盾沖突而不大驚小怪、如臨大敵,這本身就有一種創新意識。最后,還要相信學生——教育創新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內容、方式、方法等層面,有一個全新的變化,這勢必會對學生產生一些影響和波動,學生要適應一段時間。為此,作為教師要相信學生,相信他們能夠很快適應這一變化,相信他們能完成創新教育交給他們的任務。

二、學生個體充分發展的主渠道在課堂

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展開的主要場所,課堂學習是學生在學校期間良好發展的主要途徑。

從學生的成長時間看。從幼兒園開始到高中畢業,青少年大約要在學校學習和生活9~14年(義務教育9年。有的讀過幼兒園,有的沒有;有的讀高中,有的不讀)。這一階段,是他們人生的黃金發展階段。他們從懵懵懂懂的幼年,到充滿好奇與想象的少年,再到充滿激情與理想的青年,其思想的歷練、品德的養成、身心的發展、科學文化的學習,甚至對社會的初步理解,絕大多數依賴于學校的教育。而每天學生在學校的、不超過8小時的學習過程中,又有接近6~7小時以班級在活動、以課堂在學習。所以,學生的絕大部分學習和活動時間在課堂。

從學生的課堂學習看。學生在課堂不僅僅學習知識與技能,同時也是通過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人格的完善,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學生在學習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進而傳承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

從世界文化傳承看。學校開設的每個學科,其內容都是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沉淀下來的精華,它們有自己的知識體系、科學結構和人文精神。同時,世界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同時濃縮、交融、碰撞和激蕩,所謂“課堂小世界,文明大舞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會感受到人類文明發展的腳步和脈搏。

因此,有效的課堂教育教學不僅對學生的發展起到教育、引領作用,而且能促進學生作為人的主體性的發展,為學生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也體現學校教育來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的旨趣。學生個性充分得到發展的主渠道一定發生在課堂。

三、課堂對學生發展的作用取決于課堂文化構建

課堂是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最主要、最直接、最適宜的場所,從某種意義上講,甚至是決定性場所。但目前我國學校課堂中,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面臨許多需要探討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類:教師教學類——用整齊劃一的內容、單調固定的教學形式、唯一標準的問題答案、考試升學的終極追求來從事課堂教學,完全忽視或大部分時間忽視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忽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學生學習類——用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淺思輒止的思維習慣、囿于書本的知識視野、單一發展的素質提高來從事學習,絕大多數時間處于等待狀態,甚至消極抵抗的學習狀態。師生交往類——用表面轟轟烈烈的合作討論似乎神秘莫測的簡單問題、絕對天衣無縫的異想天開、不分對錯的一律表揚、全部“賞識”來處理課堂交往,使課堂充斥著虛假的繁榮。由于此三類問題和其他問題的共同影響,使得當前絕大多數學校課堂還不能夠為學生的良好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但最核心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校課堂文化的迷失。

所謂課堂文化,就是指在課堂教與學活動中自然形成的、師生自覺遵循的共同精神、思想、方法和行為。課堂文化具有獨特性、生成性和陶冶性。積極的課堂文化,可以使師生在課堂中享受愉快;反之,則產生痛苦,甚至放棄課堂。

當前學校課堂文化的迷失,就是指在課堂活動的人員(包括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文化精神、思想、方法和行為上的迷失。由于對良好課堂文化精神的漠視,導致課堂人文精神的喪失;由于對課堂價值追求理解的錯位,導致教師和學生成功體驗的集體缺失;由于對良好課堂文化在思想觀念上的冷落,導致師生過度關注單純的知識教學、知識學習,忽略了對廣闊資源的有機整合;由于教與學行為習慣的扭曲,導致教師教法單一、學生學法僵化。一句話,失去了良好課堂文化的構建,師生從開始時對課堂的滿懷希望與憧憬,演變為對課堂的失望與厭倦。

學校文化的研究與創建是當前現代學校研究和實踐的熱點。可是,我國還缺乏對課堂文化建設的專門理論研究,學校文化更多指的是課堂外的文化,大多數學校把學校文化“實際”鎖定在課堂之外的制度建設、硬環境創造和課外活動等環節,缺乏對課堂內部的課堂文化的研究和建設。于是出現了課堂與文化脫節,課堂外文化開放多元,課堂內文化封閉單一的現象。沒有良好的課堂文化滋養,課堂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樹。因此,加強課堂文化的研究與實踐,重新構建良好的課堂文化,成為從根本上實現學校教育創新的目標——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的關鍵。

四、構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文化

如上所述,學校教育創新的結果最終發生在課堂上,課堂的成敗取決于課堂文化的優劣,因此,課堂文化的構建是決定學校教育創新成敗的關鍵。

課堂文化由三種互為依存、互相聯系的文化有機組成:教師、學生共同對客觀事物(含學習的知識)認識的理解文化;師生、生生之間共同認知、產生人際交往的對話文化;教師、學生自身內省、提高,產生人格提升的自我超越文化。其相互關系如圖1所示。

良好的課堂文化,必須是開放的、對話的和審美的文化。理解文化要求課堂要不拘一格、海納百川,提供足夠大的空間,讓師生共同挖掘學科內容產生的背景、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科的本身結構、學科的思維特點,從而體會知識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對話文化要求在課堂中進行教師、學生、內容與環境四者之間互動的教與學的活動,平等、民主、公正的交流,讓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彼此碰撞、激蕩、交融,從而使最合理的結論自然呈現;自我超越文化要求師生在共同學習中體驗精神的愉悅、成功的歡欣和審美的情感,從而讓自我在內省中完善和升華。理解文化需要科學的態度,這就是求真;對話文化需要人文的情懷,這就是求善;自我超越文化需要個人素養的升華,這就是求美。我們構建良好的課堂文化,就是要追求、并努力去實踐,使課堂文化達到真、善、美的和諧統一。

篇(5)

按照傳統的觀念,教育者的職責就是“教”學生,而所謂“教”就是“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1]以現代科學的德育觀看,這種觀念是落后的。它混淆了德育與智育的根本區別。德育與智育的根本區別就在于,智育突出知識、技能的傳授和學生能力的培養,而德育最根本的使命是育人,使學生“成人”。而使學生“成人”,要比學生掌握知識復雜得多,僅靠知識傳授是無法實現的,它主要靠教育者根據具體的德育目標及學生品德發展狀況和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各種形式的“導”——引導、指導、疏導、誘導、開導、輔導、勸導、領導、督導、因勢利導。因此,德育中,教育者必須更新觀念,實現由重“教”到重“導”的轉變。

德育由重“教”到重“導”的轉變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最本源的意義是引導、指導。“教育”一詞,英文為education,德文為eduiere,它們都來自拉丁文eduiere。拉丁語eduiere,又是從動詞educere變化而來的,“e”在拉丁語中有“出”的意思,“ducere”有“引”的意思,因而教育一詞,含有“引出”的意思。英語education有“撫育、自身生成”的意思,德語eduiere則有“引導、喚醒”之意。可見,教育的本源意義就是教育者的引導和學生的自主建構。杜威更明確地指出:“教育即指導。”[2]教育如此,以“成人”為目標的德育更如此。因為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志、道德行為不具有傳遞性,教育者無法將它們像知識一樣灌進學生大腦。只有在教育者的各種形式的“導”的引領下,由學生通過自己的各種活動去建構。

德育由重“教”到重“導”的轉變是由德育的本質決定的。德育的本質“是對個體在社會生活中追求其屬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種有意識的幫助”。[3]也就是說學生的精神性的品德是其自主建構的,教育者作為一個外因,只能是在旁邊對學生進行“幫助”,提供各種形式的“導”。

一、疏導

疏導原意指開通堵塞的水道,使水流暢通。德育中,疏導是對學生思想、情感障礙的疏通和引導。學生的思想、情感如同流水,是不斷地“流動的”,遇到障礙,就會出現問題,甚至“泛濫成災”。因此,當學生思想、情感出現“障礙”、遇到“阻塞”時,教育者就要予以疏導。“疏”就是疏通,即解開學生思想認識上的“扣”,使學生的“思想流”“情感流”暢通無阻,讓學生的思想、情感向教師確定的目標發展。所以,德育中的疏導就是疏通學生的思想認識,引導他們前進的方向,指導他們的行為,使他們按照教育者期望的方向發展。

要疏導,首先要了解學生,摸清學生的思想情況,把握學生思想變化的脈搏,找到出現思想、認識問題的癥結。這是進行疏導的前提。關心、了解學生才能使疏導有針對性。教育者關心、了解學生還能增進彼此間的親近感、信任感,而這又為學生接受教育者的疏導創造了情感方面的有利條件,使學生由“親其師”,而“信其道”。疏導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其一,講清道理,論理疏導。疏導的關鍵在于論理,論理的目的在于以理服人。論理疏導可以消除認知障礙,疏通思想,提高認識,促進思想和行為的進步。其二,以情動人,感化疏導。學生的許多思想、行為問題是由于情感障礙引起的,所以,在對學生進行疏導時,要動之以情,以情感人,進行感化疏導。情感障礙消除,思想、行為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疏導的形式還有分步而導、分散而導等等。

二、引導

引導就是“帶著人向某個目標行動”。引導突出的是對學生的前進方向、行動方向和目標的引領,是為學生的品德發展定向的。引導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引導學生找準發展的方向。教育者要幫助學生制定適宜的發展目標,幫助學生找到實現目標的最佳途徑,鼓勵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并不斷在其成長的道路上設置路標,引導他們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成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第二,引導學生自主提升自己的道德需要。學生的道德需要有高低層次之分。高層次的道德需要有利于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引導表現為對學生需要的引導,提升他們的德育需要,“使個體從無道德的需要發展到有道德的需要;從非道德的需要發展到道德的需要;從低層次的道德的需要發展到高層次的道德的需要。”[4]252第三,當學生迷途時,教育者不輕易告訴學生方向,而是引導他去辨別方向,把他們引向正路;當學生無路時,教育者要引導他們自己鋪路搭橋,走向彼岸。

引導是通過以下途徑實現的:一是目標引導。即教育者給學生提出具體的發展目標,或讓學生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年齡及思想品德發展實際制定自己的發展目標,讓學生根據目標建構自己的思想品德。二是內容引導。德育內容對學生具有引導作用。德育中任何德育內容都內在地包含著一定的德育目標,都體現著教育者的意圖。教育者通過德育內容的選擇作用于學生,引導學生思想品德朝著社會期望的方向發展。三是言行引導。教育者的言行特別是行為具有示范性,對于具有“向師性”特點的學生具有引領作用。教育者通過自己合乎道德的語言特別是行為能對學生發揮引導作用。

三、指導

指導是對人的活動的方法、步驟等的具體指點。德育中的指導突出的是對學生道德生活的指導,即對學生做人、做事、處世、立身的指導。第一,做人指導。中小學生還不成熟,對于如何做人還不十分清晰,特別是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在如何做人方面存在不少疑惑,這就需要教育者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給予具體指點,使學生明白做人之道,形成被時代賦予新內涵的仁義禮智信的為人之德,學會做人。第二,處世指導。學生是一個社會人,必須學會如何處理與他人、與群體、與社會的關系,學會與人交往,才能在社會安身立命,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處世指導要求教育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學生在處世中的經驗與教訓,針對學生在處世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給學生以指點,讓學生在處世中把握處世之德,形成良好的處世品德,學會處世。第三,做事指導。為人在世,做人、做事是人生兩大主題。教育者要指導學生明白所做之事無論大小,都要從對社會、集體、家庭承擔的責任出發,對自己的選擇及行為負責,要為學生做事提供咨詢、指導,提高學生的做事能力。在指導學生做事過程中,讓學生明白行事之規,學會做事。第四,立身指導。指導學生在做人、做事、處世的過程中不斷實現自我,超越自我,形成自主、自立、自強、自信、自愛、自律、自制、自重、自尊的品格,打好立身之基,學會自我完善與發展。

四、開導

“開導”在德育中有多種涵義:開發學生道德智慧;激發學生道德思維;以道理啟發勸導;解開學生思想上的“疙瘩”。德育中開導的方法有:第一,開啟學生道德智慧的大門。“道德智慧是一種知人、知己、知物的綜合意識和能力;是人能恰當地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己之間關系的綜合意識和能力”“是一種最高境界的道德”“道德智慧與先天的潛能有關,可以被激發”。[5]開導,就是要開啟學生道德智慧的大門,使其具備明是非,辨善惡,識美丑的能力,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面前,對人們言論、行為的善惡做出道德判斷,選擇自己的道德行為,破解各式各樣的人生難題。第二,開動學生思維機器。讓學生開動腦筋,對人對事有自己的看法,運用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原則與規范對自己、對人們的言行進行分析,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對自己的道德行為過程及結果不斷進行內省、反思、調節和矯正,改過遷善。第三,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針對不同年齡、不同類型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決學生思想、行為問題。第四,解開學生頭腦中的疑惑。學生在學習、交往、生活,以及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等方面,經常會遇到難以解決的疑惑,這時,就需要教育者給予開導,將解決問題的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運用它打開“心結”。第五,心理開導。在當代社會,多方面的原因使學生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學生的道德問題有一些是與心理問題有關的。要解決這些道德問題,需要運用心理開導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開導,解決具體的心理問題。

誘導即“勸誘教導”。誘導的理想境界是“循循善誘”。“循循”即有步驟、有次序,“善誘”即善于誘導。德育中的誘導的要求是:第一,要“循循”,即有步驟。誘導要遵循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一般應按照知—情—信—行的順序誘導。先從學生易于接受的開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第二,要“善誘”。表現為:一要考慮學生的接受心理。要誘導,就要有“誘餌”,“誘餌”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樂于接受的。二要善于營造學生樂于接受誘導的氛圍。良好的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接受誘導的前提。同樣的內容、方法,師生關系和諧,接受的氛圍好,學生就愿意接受教師的誘導,反之,就不愿意接受。第三,要有耐心。這是循循善誘的基本條件,是循循善誘的必然要求,因為“循循”就是一步步前進,不畢其功于一役。

六、督導

督導即監督指導。督導主要用于對學生道德行為與習慣的培養。德育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形成符合道德規范要求的道德行為與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與習慣離不開教育者的督導。德育中的督導包括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督”與“導”。首先是監督。教育者向學生提出行為要求后,需要進行經常的、始終如一的監督,促使學生將道德要求付諸行動。沒有教育者經常的監督檢查,道德行為要求往往會落空,德育目標就無法實現。因為“青少年發展初期,由于自我意識不完善,往往不善于控制、調節、支配自己的行動和行為,他們的自我控制、自我調節主要是受外部力量的支配,……這時他們正處于以他律為主導的初級發展階段。”[4]514所以,由教育者對學生實行外部的監督是必要的。其次,在指導與引導中形成學生自我監控的能力。只有教育者的外部督導難以從根本上形成學生自覺自愿的道德行為與習慣,難以培養學生自我監控能力和道德自律品質。所以,督導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我監控的能力,讓學生學會行為的自我監控、調節與修正,使其在自我監控下自覺地運用道德規范來指導、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道德自律品質。

七、因勢利導

“因勢”,即根據事物發展的狀態及趨勢,“利導”,即向有利的方向引導。因勢利導就是順著事物的發展趨勢向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導,將事物導向正常發展的道路。德育中,“勢”包括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現狀、趨勢,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學生缺點錯誤中包含的積極因素等。因勢利導要求:第一,根據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趨勢加以引導。學生的某一思想、言論、行為并不是孤立的,它往往預示著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的動態、路徑、方向。因勢利導,就要善于分析學生思想、言論、行為所表現出的其思想、行為的發展趨勢,并順著這一趨勢加以引導,使其進一步發展、完善、成熟,形成學生新的思想品德。第二,根據學生品德發展規律加以引導。學生思想品德發展有其固有的規律,教育者根據這些規律因勢利導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因“時”利導。事物的發展總是和時間、時機條件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因勢利導就要善于抓住事物發展的時機,促成事物的發展。德育中,因勢利導就是要抓住德育時機,促進學生品德的轉化和發展。德育時機往往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興趣點、興奮點、利益點、榮辱點、熱衷點、情緒點、求異點、殊遇點、疑懼點、變化點。[6]教育者充分利用這些教育的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引導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育由重“教”到重“導”的轉變,要求教育者要實現角色的轉換,即由“教”師到“導”師的轉換,由“經師”到“人師”的轉換。“經師是供給材料的技術家”(郭沫若語),是以知教人的人,強調知識的傳授。“人師是指導精神的領港者”(郭沫若語),是能夠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精神人格進行影響、引導的人。德育中,教育者主要是做人師,而非經師。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632.

[2]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緒,趙祥麟,顧岳中,張偉建,檀松賢,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5.

[3]檀傳寶.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1.

篇(6)

小學生處于教育的啟蒙階段,因其年齡、認知的局限性,在實施課堂教學時更要體現出積極的引導和示范,并從中來激發學生智力和情商的全面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與教師的語言修養關心緊密,特別是在語言的魅力和張力上,更需要從把握語文學科的特性上來深入研究課堂教學實踐,以真正促進小學生能夠從語言發展上獲得更好的語文能力。為此,本文將結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力展開探討,從語言的規范性、科學性、可接受性、生動性、趣味性,以及情感、藝術上來展開論述。

一、教學語言的規范性

“德高為師、學高為師”,教師作為知識和品行的楷模,對于小學生全面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從言行上來規范教師的修養,不僅需要從行動上來體現,更要從語言的有聲感染上來正面促進。特別是對于年齡小的低年級學生,教師的語言更要注重規范性,孩子們所特有的語言關鍵期,其模仿力是十分強的,因此在語言質量上,就需要教師從語音、詞匯、以及語法特征上進行嚴格示范,如“師范”不能念成“思范”,更不能將“教室”念成“教史”,把“肥皂”念成“胰子”等。從課堂語言上加大對普通話的應用,做到聲音洪亮、清晰流暢。

二、教學語言的科學性

莎士比亞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教師語言的科學性是建立在對語文知識的細致把握和深刻分析的基礎上,掌握語言的科學性,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能夠從傳情達意上體現出文化的細膩和準確。如對《落花生》中的“落花生”的理解,有的教師認為是“種花生”,而其真實意義是花生的一種名稱或叫法,如果沒有把握住名稱的由來,會造成學生的誤解。同樣,語言的科學性也要注重借鑒和精煉,只有在教學上突出語言的簡約,精要處潑墨如水,概要處惜墨如金,從而鑄就語言的魅力。

三、語言的可接受性

小學生的情智相對發展不完善,在語言教學上要注重可接受性,特別是貼近兒童的生活,在具體表現上注重語言方式的靈活性和生動性,如語言中的形象思維的應用,從語法構成和詞匯運用上要通俗易懂,淺顯明白,而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則適當嚴謹深刻一些。如在學習詩歌《瀑布》時,對于小河里的水相對舒緩,對于長江的水則奔涌向前,對于大海里的水則波濤洶涌,而對于瀑布的水,則由于經驗的限制無法讓學生從中體驗到瀑布的奇特,而對于屋檐灑下雨水的生動引入,則有助于學生理解瀑布的概念和壯觀。

四、語言的生動性

有學者在談到寫作時曾這樣表述:“對于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動的事例,最感人的情節,要繪聲繪色,細致刻畫,使得聽眾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同樣,把握課堂教學的活力,也需要從語言的形象、生動做起,結合小學語文的教材特點,從小學生的思維實際出發,運用生動的語言來品位文學作品的魅力和精彩,從而將學生代入到美輪美奐的藝術境界中。語言在意境和情境的描繪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感染力,尤其是帶領學生去感知教材、理解文學作品,發展形象思維上更是關鍵。如在解讀《月光曲》中所描寫的“幽靜”時,如果簡單的解釋為“幽雅安靜”,字面意思是對的,而其中的內涵與意境則對于小學生難以準確理解。為此,有經驗的教師便從語言的豐富性上來展開解讀“秋天的夜晚、朦朧的月光、小鎮的河邊、無人的小路、遠處的茅屋、閃爍的燈光、斷斷續續的琴聲……,這就是課文中所描寫的幽靜的境界”。

五、語言的趣味性

學習的過程是興趣激發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快樂思維的過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注重課堂語言教學的趣味性,不僅能夠有力的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更能夠從恰當的時機、恰當的方式來巧妙的引導學生走進妙趣橫生的文學殿堂,品味文學世界的五彩與斑斕。每堂課都是精彩的,每一次講解都是情趣橫溢的,每一次學習都應該有笑聲,這是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的關鍵。對于小學生認知規律的把握,趣味性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導鎖,并由此打開學生的心智之門,啟發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在愉快、活潑、笑聲連連的課堂中習得知識的體驗,感受精神上的充實與享受。

六、語言的情感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學語言的情感色彩是增強語言感染力的關鍵。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在知識的活的身體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這是教學語言的生命、靈魂。”為此,在小學語文課堂語言應用上,要力求做到“講到莊嚴處,學生竦容端坐;講到豪壯處,學生熱血沸騰;講到義憤處,學生橫眉立目;講到歡快處,學生笑意盈盈”的教學境界。這其中就需呀教師在對教材進行理解時,把握其蘊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從聲發于情,理融于情的教學語言中,將喜怒哀樂等情感因素聲情并茂的一一展現,從而觸動學生的情思,撥動學生的心弦,引發學生的心靈震撼。

七、語言的藝術性

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是口語運用能力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追求的最高目標。藝術化的語言是有生命的,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對文學的美的享受,更能幫助學生從中來發現美、鑒賞美和創造美。

八、結語

總之,在語言活力的營造上,一要做到聲音清晰,語言流暢;二要體現形象生動、趣味橫生;三要遣詞造句既要形式美還要思想深刻,富有哲理;四要嫻熟的駕馭語言機智,既要符合邏輯推導又要創設引人入勝的語境;五要銜接導入上融洽暢達,既要體現表情的豐富性又要體現構成的流程美。培養教師自身對語言藝術魅力的錘煉和積累,從濃郁的審美感受中來烘托出美的境界,抓住學生的心。

篇(7)

1相關概述

1.1小學語文

小學是教育的基礎性階段,該階段的學生大都年齡小、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教會小學生能夠掌握最基本的拼音、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寫話等。

1.2時代背景

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課堂的有效性是時展的要求。在國外有效教學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上半葉的教學科學化運動,而發展至今學者普遍認為教育亦是科學,有方法可求,所以不少教育工作者都開始關注課堂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方式來研究教學問題。國內關于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課堂的有效性這塊的研究也隨著時間的演變而愈漸活躍,例如崔允教授的研究成果《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而當研究成為教育界內的趨勢,新課程改革也大受其影響,要求讓學生學習能產生實質性的變化,強調實際性的作用,提倡一種自主、探索與合作的新型學習方式。科學是第一生產力,而科學含量的提高則依賴教育,此外教育可以塑造人格,完善人的發展,所以課堂的有效性研究是極為必要的。

2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現狀分析

2.1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

筆者根據自身實踐經驗發現,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中,傳統觀念還是占據主導地位,不少教師依然以自我為中心,強調自身的中心地位,這就與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求相悖,他們采用的諸如填鴨式、灌輸式及題海戰術都不合時宜。

2.2有效性貫徹力度還不夠

課堂是教育的主要陣地,所以教師應該把握好在課堂的實踐,充分加以利用。關于課堂教育的有效性,個人認為貫徹力度還是遠遠不夠。眾所周知,我國的發展存在南北差異,經濟發達的地區,教育理念的更新速度快,硬件設施好,可以為課堂有效性提供較好的環境與保障。而落后地區則各方面都相較落后。小組學習的方式可以有效貫徹合作、探索,讓學生自主學習,尋求學習的快樂,經濟條件好的教育機構可以很好落實,而落后地區則只能維持較短時間,很快就又變回原樣。

3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策略

3.1轉變觀念,緊隨時代

針對上文中所提及的問題,個人認為應該轉變小學的觀念,從根本上改變,且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增添新的內涵,更好地做到與時俱進。對于傳統的師生關系的變化,雖然得到不少教育工作者的認識和擁護,但不可忽視的是傳統師生關系仍然存在,例如之前借助互聯網爆出來的新聞,就有關于學生學習任務重、老師體罰學生等。學習任務重,即表明目前仍有學生深受灌輸式、填鴨式的荼毒。體罰學生一方面是教師的自身素養問題,更多的還是反映了當前學生與老師之間并未真正民主。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應該更務實地塑造個人人格,教師應該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而不是體罰等手段。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就應該多加耐心,而不是填鴨與灌輸知識。基于小學生的年齡,個人認為學習次要,而樂趣才是最重要的,在課堂有效性的探索中,可以通過游戲等手段,一方面保障其身心健康發展,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學習知識;另一方面國外學者表示,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接受能力更強。所以轉變觀念并增添新的教育觀念是極為重要的,可以為課堂有效性的提高發揮實質作用。科技的發展,在帶來一系列教育需求的同時,不可否認的是也提供了不少物資方面的保障,例如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繁榮。首先計算機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優點,又符合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課件的形式還能將課堂變得生動。例如傳統的紙質課文,是不具備聲音、圖像特質的,投影儀的使用就可以很好地做到這點。以寫話為例,傳統的課件只能為學生提供一張圖片或是一段對話,而新的課件則可以用視頻來加以反映,結合時代特征而賦予新的活力,讓小學生更有興趣自主學習。

3.2綜合管理,貫徹落實

小學是教育的初始階段,就從事該階段教育工作者的整體實力來看,相比較于更高階段的教師,其儲備能力還是有限,所以要對課堂有效性提高,純粹憑骨干和先鋒是遠遠不夠的,個人認為只有加強對教師的錄用管理,才能較好地從源頭進行革新。對此可以選擇科班出身的人員優先錄之,一方面接受專業教育的人,專業素養還是普遍過硬,且經過系統的學習,對新觀念的接收能力是得天獨厚的優勢;另一方面這樣可以更好地對課堂有效性加以貫徹。就上文中所提及的問題而言,落后地區存在部分小學老師專業素養不夠,所以他們沿用傳統方式。對教師的管理,還應該有一定的綜合考核,例如對教師的各方面成績進行評定,再確定要不要讓其再繼續擔任重要的職務,對上級部門的要求,也要做到在綜合考量下堅定落實。

4結語

總而言之,教育歷來是國之大計,做好教育工作,人民的文化水平和國家科技實力才有望得到質的飛躍,而現階段我國經濟正快速發展,對文化和科技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所以如何加強課堂有效性是有現實意義可言的。結合時代的發展,新型的教育方式應該要求以學生為主。構建自主、探索與合作的新型學習方式,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俞英 單位: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五都鎮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命脈”[J].江西教育,2007,(Z1).

篇(8)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主要是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閱讀,也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研讀文章,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律,然后在班上交流學習所得的一種學習活動。這種閱讀活動是以閱讀目的為前提,以圍繞閱讀目的準確、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相關信息為基本原則,不斷提高篩選、處理、創造語言信息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開展研究性閱讀,有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助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探求未知事物的能力,促進科學思維的形成;有助于改變傳統閱讀教學的某些不足,是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種形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開展研究性閱讀呢?筆者認為,其課堂組織形式應該是合作探索型課堂模式。

一、確立閱讀目標

研究性閱讀是一種目的性非常明確的閱讀活動,要求學生圍繞閱讀目的準確、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相關信息,并廣泛地聯系相關信息,從中篩選、處理信息,以便實現閱讀目的。因此,明確閱讀目的,為閱讀活動定向是研究性閱讀的首要任務。

二、初讀感知

這是研究性閱讀活動的準備階段,要求學生初步了解課文,熟悉內容,為發現值得探究的問題作準備,為深人探究教材打下基礎。

三、提出問題

在閱讀目的的引導下,通過初步感知課文,提出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問題。這里所說的研究性閱讀,是和課堂教學結合在一起的,因此,我們提倡提出的問題必須是同教學目標結合在一起的問題。當然,在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也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提出有意義的、值得探討的問題。

四、收集處理信息

研究性閱讀把閱讀材料看成一個信息集,通過識碼、解碼、編碼達到對它的有效理解與把握。因此,要求學生圍繞閱讀目的和提出的問題,獨立自主地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篩選、分析、綜合、提煉和重組,也就是過濾次要信息,篩選主要信息,壓縮有用信息,使無序信息條理化、隱性信息顯性化,把信息原碼重新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所收集的信息,既包括已學習過的課文,又要注意向課外擴展。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另一方面要教給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方法,指導探究的途徑,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學生能夠針對自己的研究對象進行研讀。

五、歸納整理,閱讀理解

面對海量的信息資源,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各自收集的資料加以歸類。在歸納整理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整理、歸類信息的一般能力在提取素材本質屬性的過程中,提供了發展學習者抽象、邏輯推理等能力的可能。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根據學習者的不同反映,隨機地創設情境,具體地幫助學生發展上述一般能力;通過對各類素材本質屬性的提取,幫助學習者把握各類信息內容的要素,從而較為深人地理解拓展原閱讀范文所包含的意義。這一過程是信息的具體加工過程。

六、切磋分析,解決問題

研究性閱讀的最佳組織形式是小組合作研究學習,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研究問題)小組在研究問題過程中,互相切磋,討論啟發,促進發現,從而提高了閱讀效能。學生正是在切磋、研討中發現規則、定_義,明白了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了“諸葛亮為什么能借箭成功”的問題,具體討論如下:學生A:諸葛亮之所以成功,我看是因為他知曉天文地理。他能預測這天有霧,并且順風順水,說明他學識淵博。學生B:我認為這件事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他善于了解人。第一,他知道魯肅是一個正直老實、顧全大局的人,所以找魯肅幫助,做好借箭的準備工作,不讓周瑜知道。第二他了解周瑜氣量小,妒忌心強,便立下了軍令狀,使周瑜放松了對他的警惕,這反而有利于“借箭”、第三,他曉得曹操是多疑的人,霧天不敢出擊,所以最后才能順利駕船回營。學生C:我補充一點,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有膽識,他明知周瑜陷害他,但為顧全大局,最后有把握地答應“造箭”。

篇(9)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我認為創造力是個體在支持的環境下結合敏銳、流暢、變通、獨創、精進的特性,通過思維的過程,對于事物產生分歧性觀點,賦予事物獨特新奇的意義,其結果不但使自己也使別人獲得滿足。支持環境,是指能接納及容忍不同意見的環境。

目前,語文教學中強調“以讀為本”,但在實際教學中一部分教師一味強調讀,甚至讓一些無目的的閱讀占去了大量的時間,讀固然重要,然而,不加思索的讀,恰恰忽視創造力的培養。如何培養創造力呢?在教學中應注重以下幾點摘要:

一、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學習動機

以往的教學一般從學科知識開始,認為知識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順序,這樣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平穩地由已知向未知、由舊知向新知過渡。這有它的合理性,但是這僅僅是教師單方面按教材和成人的思路設計的教學開端,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課以學生感喜好的語言新問題入手,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索喜好。值得注重的是,語文課的新問題和杜威的喜好觀不同,不是以學生一時一事的個人喜好為基礎的,而是以語文知識中的基本概念或原理在生活中的表現形式"新問題"作為活動的開始,因而不僅學生具有濃厚的探索喜好,而且使之和系統語文知識的把握相聯系,從而使由喜好而來的學習動機變成為穩定的、持久的探索動機。

二、擴展延伸,培養思維的敏銳

思維的敏銳力,指敏于覺察事物,具有發現缺漏、需求,不平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對新問題的敏感度。教材是為學生學習提供的例子,教學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這樣才能發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在教學《鳥的天堂》時,學習了7、8自然段后,我問同學們有什么不懂的新問題時,有同學問“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抖”中的“有一個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在顫抖”按以往的要求只讓學生理解“榕樹的生命力強”,我在教學時,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結合自己生活實際,平時的積累,說說你的理解。結果,學生的回答真是出色極了摘要:有的說是風吹,有的說是鳥動,有的說是太陽的照射,有的說是樹葉綠得可愛,讓作者看花了眼,產生了錯覺,有的說是因為榕樹有著旺盛的生命力。以上幾點,不難看出學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縛,找到了新的生長點。這說明學生思維的敏銳力大大提高了。

三、善教善放,引導學生創新

當學生對某種感喜好的新問題產生疑問時,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這時教師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簡單的方法,莫過于將自己了解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學生佩服,同時讓他們得到暫時的滿足。但這樣只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依靠思想。若教師為了讓學生“創新”,不管不問,聽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輕易使學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亂想”,達不到真正的創新,同時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的喜好。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善于教導學生,同時也必須學會如何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放飛他們自己的想象。我們應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探索知識的方法,然后在把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時做適當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靈活,讓學生在探索中實現質疑的飛躍,以求創新精神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把握足夠的知識,以促進學生能夠著手發現、認清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再次發現。我們必須改變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獨立思索,學會合作學習,在他們碰到困難時進行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對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夠漸漸養成敢于除舊、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種思維方式探索所學知識的習慣。

事實證實,從教導學生創新,到放手讓學生創新,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種重要方式。

四、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培養創造能力

我在教學畫面感強的課文時,就讓學生讀讀畫畫;碰上詩歌,就讓他們背背唱唱;要是上童話和情節曲折的故事,就讓學生讀讀演演。學生在畫、唱、演中,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容、思想、情感的心得,而且發展了自身的語言,激發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我原來喜歡采用問答式教學方法,但是使用過分了也不好。每個詞語怎么解釋,每個句子怎樣理解,每個段落怎么朗讀,全都由教師提問學生作答。這樣的教學只會使學生的思維僵化。現在我覺得語文教學應當重視探究、發現的環節。一方面我重視讀書思索的環節,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從頭到尾讀上幾遍書,有時間從容地想一想自己讀懂了哪些,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另一方面,我很重視合作學習。利用小組學習和師生交流的機會,互相啟發,在討論中加深理解,從別人的思路中得到啟示。

五、把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增加學生創造性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我經常鼓勵學生觀察四周的事物,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有的同學把甘蔗渣亂丟,我引導他們寫倡議書。我還讓學生圍繞“保護益鳥”、“保護環境”等主題,搜集資料寫成文章。我讓學生調查長江大橋的修通對我們有哪些好處,并寫成簡單的調查報告。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把課內所學用于生活之中,既能提高語文能力,又能增長才干。

六、及時評價,鼓勵學生創新

學生需要體驗成就感,滿足他們的表現欲。他們總希望自己的知識技能得到表現,得到認可。為了及時鼓勵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活動做出評價,相互鑒賞活動成果,或者老師對學生的活動成果從個性發展、心理品質等方面做出評價。在這過程中,教師要非凡重視對學生富有創新的作品給予熱情的肯定、評價;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要加以保護;對學生點點滴滴的創新都要給予重視。教師肯定的評價,對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創新信心,有著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贊揚聲中使學生不僅得到極大的喜悅和滿足,還能無形地鼓勵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下一次的創新活動中。如此良性循環,學生的創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總而言之,創新精神的培養,需要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觀念,發揮學科優勢,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參和實踐,注重創新精神的教育,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跨世紀人才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在語文教學中,要以課文為切入點,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生動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以此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有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意識,并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學生的創新意識一定會激活,創新能力一定會得到發展。

篇(10)

1課堂爭論的教學價值

1.1課堂爭論可以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課堂上能引起爭論說明學生已經對教材有了一定的理解,具有了一定的個性,如果老師適當進行引導,就能帶動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的深化。

1.2課堂爭論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學生的爭論往往從淺顯的感性認識開始,爭論的過程就是學生思維訓練的過程,是學生自覺進行分析、推理的過程。

1.3課堂爭論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爭論時學生的思維處于興奮的狀態,思維敏捷,常有妙語出口。學生語文論文既要尋找對方言語中的不當之處,又要找準契機,組織自己的語言,準確表達出來。可見,爭論為語言訓練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1.4課堂爭論可以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爭論時為了駁倒對方,必然要找出有利的論據,因此,就要努力尋找別人沒有想到的、沒有提到的方面,引發了求異思維,在求異中培養了創新的能力。

2課堂爭論的主要途徑

2.1抓住題眼進行爭論學生會對課文內容許多地方提出質疑,教師應選取有價值的問題,推出來引導爭論。如學課文《鸕鶿》的時候,同學們看鸕鶿捕魚的錄像,當看到漁夫抓住喉囊鼓鼓的鸕鶿把魚擠出來時,許多同學都不由自主的發出驚訝聲,覺得漁夫太殘忍、太不人道了。進一步了解到,鸕鶿的脖子上被裝了個圈,漁夫只讓他捉魚,而不讓他吞咽,于是更覺得嘔心。針對這個問題,我讓同學們進行爭論。一部分同學持“漁夫殘忍”的觀點,另一部分同學不同意,還有不少同學覺得雙方都有自己的道理。“漁夫殘忍”論者的理由不說自明。不同意的同學是這樣認為的:鸕鶿本是漁夫捕魚的工具,漁夫養活他們,訓練他們,就是讓他們捕魚的。如果沒有鸕鶿,漁夫就捉不到魚了,他們的妻兒們就活不下去了。這不也很殘忍嗎?認為兩種觀點都有道理的同學自然是前思后想,左右為難。這樣的爭論做到了從文本到人本的提升,立足于創造思維的開發,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2.2提出異議進行爭論教學中,對一個問題,學生常常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師在課堂上切不可簡單地加以否定,面對學生提出的異議怎么辦?我認為,鼓勵加對話是教師值得采取的好方法。如課文《第一場雪》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寫了下雪的景色,作者從看到的和聽到的兩方面寫出了雪大的特點。在教學這段課文時,教師問學生:“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學生說,從“鵝毛般的雪花”、“一會兒就白了”、“雪花簌簌地往下落”、“枯枝被積雪壓斷了”等詞句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但此時也有學生提出了他們的異議。他們認為,枯枝被積雪壓斷了不能說與雪下得大有必然的關系,因為是枯枝本身就不太結實,就是不下雪,雪不積在枯枝上,枯枝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有斷的可能,怎么能從枯枝的斷看出雪下得大呢?面對這種局面,教師沒有怕影響教學進度,索性讓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理由,引導兩派學生進行爭論,在學生闡述過程中,及時地進行點撥,讓學生注意句子中的“積”字。經過爭論,兩派意見統一。用爭論的方法,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對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發展了學生思維。

2.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注重啟發學生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同時還應經常鼓勵學生對同伴的發言和老師結論,大膽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如《赤壁之戰》教學過程中,談到曹操用“鐵索連船”這一決策的利弊時,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弊大于利”,無形中感到“曹操語文論文很笨”。這時有幾個學生大膽地提出質疑,認為“利大于弊”。由此一場激烈的課堂爭論展開了。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1.鐵索連船是根據曹軍的實際情況作出的決策,不連船,曹軍會暈船,永遠過不了長江;2.冬天東南風罕見,火攻機會很小;3.鐵索連船可以增加曹軍的戰斗力。經過一番面紅耳赤的爭論后,大家終于達成一個“新”的共識:鐵索連船有利也有弊,是利大還是弊大,關鍵在于曹操能否小心謹慎,注意風向,揚長避短。

實際教學中,害怕說話不當,舉止失措而當眾出丑,害怕一旦說錯被同學嘲笑,這些問題成為不少學生課堂爭論的心理陰影。因此保護學生課堂爭論的自尊心、自信心,至關重要。

上一篇: 社群營銷方案 下一篇: 高中信息技術研修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AV永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色大全不卡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在线欧美视频一区 | 亚洲国内综合网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v | 五月婷婷第四色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