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3 15:45: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公共管理研究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Abstract:Todaywhichmanagesintheimplementationscientificstylemicrocomputer,carriesonreasonablytherefinementoperationtothebirthcontrolfile,isthenowadaysrecordsmanagementworkurgentmatter.Articleunioncurrentpresentsituation,fromresponsibilitybright,thesystemrefinement,managesaspectsandsoonstrengtheningtoobtain,tohopethatcanmakethebeneficialdiscussionwitheverybody.
keyword:Birthcontrolfile;Recordsmanagement;Refinement;Legalsystemconsciousness;Restraint
計生檔案,縱掛橫聯,牽扯到千家萬戶。在實施科學化微機管理的今天,加強計生檔案的細化管理工作,對于有效地進行宏觀調控與微觀操作,處理好工作中的突發問題與遺留問題,都有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導向作用與依據作用。
計生檔案的管理工作,也經歷了由手工檔簿到微機管理的過程,即由原始的粗劣而簡單的手工報表到先進的具有科學化的電腦操作,這期間的些許酸楚與艱辛、迷惘與探索,筆者曾于二十世紀末期《中國人口報》上以《走科學化微機管理的道路》為題闡述過自己的拙見。而今,實施微機管理檔案的工作已有十個年頭,人們從茫然中走出迷惘,進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逐漸地由不熟知、不適應變為認識到位、得心應手。各級部門領導,各個層面的工作人員也從思想的根本上認知了計生檔案工作在計劃生育中的重要性,把檔案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明確專人,落實責任,加強管理,實現了計生檔案工作管理系統網絡化,有效地保證明人了工作的正常運轉。
然而,我們也不難看到,目前的計生檔案管理工作還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諸如,在職責明化,制度細化,管理強化等方面還有不少值得探討的東西,下面就本人在幾年來的管理工作中所持的一些做法歸納幾點不成熟的見解,以與同行共同商榷與探索。
一、明確檔案管理工作的目的與任務。確保檔案的及時性完整性與安全性,是檔案管理人員的基本職責與任務,也是檔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這方面我重點抓住了“四不”“三聯”“二要”“一保證”等逐一加以落實。“四不”即確保檔案不損壞,不丟失,不零散,不混亂;“三聯”即聯絡其他鄉鎮,聯絡其他行業,聯絡村級基層組織,以防漏統漏報;“二要”即要工作經常化,持之以恒,要規范計生網絡的基本體系;“一保證”即保證計生檔案萬無一失。
二、完善工作制度,加強規范約束。檔案管理工作,是人口計生工作的樞紐,建檔不易,管檔也十分繁雜。這就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加以規范約束。
多年來的實踐告訴我們,要保證鎮處計生檔案的準確無誤,就要首先抓好包片計生干部與村級計生統計員等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建立起月考季評年累積的獎懲制度,堅持常抓不懈,緊而不松,從計生檔案的收集、上報、整理、入檔存檔都要做到統一要求,統一標準,操作規范,準確及時。同時,還要建立聯絡服務制度,暢通反饋渠道,鎮村級的計生檔案管理人員要定期與計生服務對象溝通,以取得準確的第一手計生狀況資料。另外,建立收集整理建檔卡的時間制度,確保每個單位當日的資料不漏收,月報之前統計好,做到上報及時,統計準確,只有這樣,計生檔案才能完整安全。
三、樹立法制意識,強化檔案管理。檔案管理人員須有“檔案重于泰山”、責任大于天的思想,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個別抽檔、改檔乃至毀檔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工作人員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從根底入手,明察暗訪,真抓實干,不徇情枉法,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以保持計生檔案工作的純潔性,以達到檔案入檔、存檔的準確性,完整性與安全性。
總而言之,計生檔案的管理工作,不是件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好的事情,來不得半點草率馬虎,只有將工作方向細而又細,認真對待每一點,每一步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
關于西方學者對公共管理的看法上的分歧暫且不談,僅就中國學界的研究來說,我國早期歷史文獻中的“行政”是指管理國家政務。當20世紀80年代行政學在中國恢復時,學者們提出:行政管理是伴隨著國家而出現的,有政府才有行政管理。行政是行使國家權力的管理活動,凡不屬于國家機關的管理活動,便不屬于行政。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把行政確定為國家機關的管理活動,不僅更符合漢語中行政概念的本意,而且也符合我國憲法對行政概念的界定。長期以來,我國學界主流觀點是把“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簡稱行政,是政府依法對國家事務、自身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的管理活動。這一含義表明:行政的主體是政府,而不是其他社會組織”,“公共行政學又叫行政學、政府管理學”。(注:曾明德,羅德剛:《公共行政學》,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2)
80年代前后的西方行政改革,使得公共管理主體的“劃分很難有明確的界限,因為我們對公共服務概念的理解大大地擴展了。公共服務不僅包括政府的三個分支(即立法、司法、行政)部門,包括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個層次,而且包括非營利部門。所以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成為所有追求為公共利益服務的人員。”(注:張夢中:“美國公共行政(管理)歷史淵源與重要的價值取向—麥克斯韋爾學院副院長梅戈特博士訪談錄”,《中國行政管理》,2000,(11):44.)人們今天所講的公共管理,與名義上稱之的“行政管理”,而實際上的“政府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體不僅有政府,而且還包括社會中那些追求為公共利益服務的非政府公共組織。政府管理與公共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模式。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管理在內的全社會開放式管理體系。政府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角,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還需若干配角。
20世紀80年代前后,西方不少發達國家均出現了大規模的政府再造運動。與之相伴隨的“新公共管理”,其實踐背景正是各國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的再造運動。
正因為如此,臺灣學者詹中原教授在他主編的書中,加進十分醒目的副標題,即《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詹教授在書中寫道:“了解新公共管理的發展歷程及內涵,我們可以發現,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學科發展的一部分。”“無論就理論及實務而言,‘公共管理’均是原本公共行政的典范內涵。”(注:詹中原:《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1.1.)作為特定歷史范疇,無論是從內容還是究其實質,把“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看成是公共行政學的分支內容是可以理解的。但絕不能把“新公共管理”與我們所討論“公共管理”混為一談。
二、公共管理學是一門新學科
既然傳統行政學的研究對象是以政府管理為基本內容的,那末從前面的分析可知,以公共管理為基本內容的一門新學科的建立已勢在必行。
正如建立企業管理(學),以此去研究企業管理活動中的一般規律一樣,不論是政府還是非政府的公共組織作為管理主體,人們都可以從他們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實踐中,找出關于研究公共事務管理的一般性規律,這些規律構成了公共管理學的基本內容。誠然,它也會包括政府管理學的內容。企業管理學與公共管理學,有它們共同的規律,這些規律構成了作為研究所有管理活動規律的一部分,但它們也有由于各自研究領域的不同而獲得的特殊規律。探求公共事務管理活動中的一般性規律,實際上在傳統的行政學中早已開始。不過人們誤以為政府管理學的理論與方法是它的全部內容,而這些理論與方法基本上是以“政府為中心”所總結得到的。
作為獨立的新學科,公共管理學的理論研究框架是什么?它與公共行政學的研究框架有何異同?構成它的基礎概念又是什么?等等。在編寫《公共管理學》教材時,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回答,否則《公共管理學》與《公共行政學》會無實質性區別。
公共管理包含著兩方面要素:管理性與公共性。從管理性分析,法約爾等早就指出,為實現管理中高效,需要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手段,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這樣,“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控制、激勵、和領導等環節來協調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以期更好地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毫無疑問,公共管理中需要研究計劃、組織、控制等問題,但人們已從大量的《管理學》著作中對此非常熟悉。從公共性分析,對社會公共事務實施管理的主體(政府與非政府公共組織),他們擁有著公共權力,承擔著與企業目標不同的公共責任。這些目標是有效公平地向民眾提供公共產品(服務),維護社會的公共秩序。為了實現目標,公共組織需要不斷制訂與實施,旨在有效增進與公平分配社會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廣義)。為了保證達到這些目的,需要強化公共監督,倡導高尚的公共道德。因此,對公共管理可從兩方面定義:
從區別企業管理與各種形式的私域管理出發,公共管理可以定義為:“公共管理是政府與非政府公共組織所進行的、不以營利為目的,旨在追求有效地增進與公平地分配社會公共利益的調控活動。”定義的前半部是區別企業管理,定義的后半部是區別非企業化的私域中一切形式的管理。
從公共管理所包括的基本內容出發,公共管理可以定義為:“公共管理是政府與非政府公共組織,在運用所擁有的公共權力,處理社會公共事務的過程中,在維護、增進與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眾提供所需的公共產品(服務)所進行的管理活動。”
同樣,公共管理學可以定義為:“公共管理學是一門研究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具體地講,它要以那些擁有公共權力的公共組織,在維護、增進與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眾提供所需的公共產品(服務)所進行的管理活動為基本研究對象,它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與操作性很強的新學科。”所以,公共管理要研究如下基本內容:
公共管理的基礎理論,公共管理系統公共利益公共權力公共責任公共問題公共決策公共產品(服務)公共資源管理公共項目管理公共監督公共道德法與公共秩序戰略管理公共管理的基本職能(計劃、組織、控制、協調、激勵等)公共管理的改革與發展
三、研究公共管理的意義
在我國,從名義上稱之的“行政管理”,而實際上的政府管理(包括政府對自身與社會兩個方面的管理)走向公共管理,這確實是理念上的一場變革。從這個變化中,人們容易注重到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管理主體從僅由政府發展到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組織在內的多元化主體;二是政府把一部分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權力,下放給社會非政府組織,甚至部分公共產品允許私人企業生產。這些結論基本上屬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我們認為,推行公共管理實踐的發展,開展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更大的意義是推進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我們不能從“政府中心論”出發看待這場變革,而要從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公民的互動角度進行探索。具體地講,現代公共管理要以一種開放的思維模式,動員全社會一切可以調動與利用的力量,建立一套以政府管理為核心的多元化的管理主體體系。政府不僅要下放權力,更多地是要認真考慮還權于社會,還權于公民。在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下,政府權力太大,剝奪了大量應屬于社會的權力,造成了社會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大萎縮,使得在如何發揮政府功能與社會功能方面形成巨大反差。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所面臨的對應目標,應該是經濟改革的市場化、公共管理的社會化與政治發展的民主化。經濟市場化取向,人們對此已有了共識。而行政體制改革基本上還停留在政府機構的改革上,更多地是從政府自身需求安排的,沒有形成政府與社會較好的互動關系。這樣,政府職能定位很難跳出自身設定的圈子。不實行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就不會徹底。
社會的共同事務應由社會自身來做。由政府獨家包攬一切對社會事務實施管理,并在缺乏健全的監督機制,由此所帶來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否認政府管理的重要性及在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是錯誤的,用政府管理代替公共管理也是行不通的。
四、公共管理研究中幾個技術性問題
既然公共行政研究的實質是政府管理,它與我們所討論的公共管理是有區別的。而我國研究生專業目錄中,把一級學科定為公共管理,二級學科中包括了行政管理,MPA項目又把人們以往經常譯為“行政管理”的一詞改為“公共管理”,那末為了防止混亂,又能與國際接軌,我們有如下建議:
1.把研究生專業目錄中的二級學科“行政管理”改為“政府管理”,英文是否可譯為"Administrationof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Administration"?
2.把研究生專業目錄中的一級學科“公共管理”譯為"PublicAdministration",與MPA的譯法相同。
一、證券公司具有流程優化的內生性需求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企業外部生存環境(顧客、競爭、變化的3C變化)的不確定性和企業生存的壓力日益加大(邁克爾•波特,2002)。傳統企業中規則化甚至于僵化的業務流程顯得復雜、笨拙、并且易于出錯,同時由于傳統企業中的業務流程往往使工人或管理層囿于規則,過于注重本部門或本人的工作和業績,程序化的辦事,而對整個流程不甚了解,無法意識到企業的真正需要,忽視了過程最后達到的總目標,從而產生大量的重復性工作,導致本位主義和內訌。(張硯,2005)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邁克爾•哈默(2002)提出了業務流程再造地理念,他認為業務流程是有組織的活動,相互聯系,為客戶創造價值。他還強調了該定義的不可更改性。從這一簡潔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中蘊涵的深刻含義:首先企業的業務流程不是雜亂無章的活動,而是有組織的,是跨部門、跨職能的,從起點到終點包括多個業務活動;其次,企業的業務流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并且能夠形成一個體系;再次,企業的業務流程是要實現企業的目標,能夠為客戶創造價值。在企業中,任何產品或服務都不可能脫離流程而存在,同時,任何流程也不應脫離產品或服務,企業的業務流程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它決定了企業的運行效率和效果。走過十多年風雨歷程的中國證券業現狀堪憂,“問題券商”的層出不窮,由券商問題的表象透視出:1•券商虧損已經成為一種全行業的持續性現象;2•“問題”券商已蔓延到全行業,成為帶有行業體征的問題;3•“問題”券商的暴露與重組已成為每隔一段時間就集中爆發的行業性“痼疾”。(張偉,2005)證券業的種種問題不僅僅是經營環境等外部原因造成的,更重要的是我國證券公司體制僵化、流程復雜、內控缺失等內部原因所致。證券公司管理當局應樹立創造性經營理念,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創新機制,增強自身創造能力,如服務創新、業務創新等,在持續不斷的創新中發展和壯大自己。(孟焰,2004)對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資金管理、會計系統等方面加以嚴格有效的控制。通過不斷發展優秀的業務流程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打造證券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二、證券公司流程優化的路徑分析
(一)流程優化的模式
盡管邁克爾•哈默并沒有系統地總結歸納流程再造的方法步驟問題,但是有學者通過對他著作的研讀,基于對邁克爾•哈默觀念的深入理解,替他總結出了一個四階段模式。第一階段,確定再造隊伍;第二階段,尋求再造機會;本論文由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第三階段,重新設計流程;第四階段,著手實施再造。喬•佩帕德和菲利普•羅蘭(2003)認為,第一階段為營造環境;第二階段為流程的分析、診斷和重新設計;第三階段為組織架構的重新設計;第四階段為試點與轉換階段;第五階段為實現愿景。威廉姆•J•凱丁格等人(1996)在調查33家咨詢公司在企業推行流程再造的實踐經驗以后,歸納出了流程再造的六個階段21項任務。此六階段按先后順序包括:構思設想、項目啟動、分析診斷、流程設計、流程重建、監測評估。在國內,芮明杰、袁安照較早對流程再造的步驟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業務優化應該包含七個階段31個子步驟。包括:設定基本方向、現狀分析、確定再造方案、解決問題計劃、制訂詳細再造工作計劃、實施再造流程方案、繼續改善的行為。在國內,具有代表性的觀點還有潘國友的四階段模式,包括:再造策劃(Plan)、重新設計流程(Reengineering/Rede-sign)、流程規范化(Systematize)、再造實施(Do)。雖然以上的優化再造模式并非完全針對證券公司,但這些模式對于證券公司的流程優化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證券公司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模式來規劃實施流程優化。
(二)證券公司流程優化的內容
1•流程優化的一般內容。消除流程中的不增值環節只是流程再造的手段而已,推動生意模式的轉型,以適應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已經成為流程再造的主要目標。在此目標下,邁克爾•哈默(2002)進一步提出流程再造似乎讓人感覺到信息技術和流程再造之間并無緊密地聯系,但是信息技術是流程再造的有效工具。Davenport和Short同樣認為,信息技術是流程再造的有效工具和基本條件。信息技術將帶來組織層級的減少,有助于決策過程的強化。(Chamry,2003)因此,信息技術的改進是流程優化的重要保障。對企業信息系統的持續關注是流程優化的重要內容。流程優化與再造還是企業再造工程的核心領域。企業再造是從顧客需求出發,以企業流程為改造對象,對企業流程進行根本的思考和分析,通過對業務流程徹底的重新設計,從而獲得企業績效的改善。企業再造工程由兩種必要的活動組成,一是根據企業正式的活動來確定它的運作方式;二是分析評價每一個流程,包括度量和給出流程的各方面標準流程再造包括企業觀念、企業流程重建和企業組織重建三部分。因此流程再造強調的是顧客至上、以人為本與徹底改造。
2•證券公司的業務流程優化的內容。證券公司的核心部門營業部、技術支持部門以及客戶服務部門的最優化需要通過流程的整合來完成。因為三大部門領域中每個領域的行動對于其他兩個領域都有直接的影響。營業部系統的差錯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流程的耗時及成本以及增加客戶服務部門的工作量,增加客戶服務的非增值服務量。低效的技術支持流程會導致后臺活動耗時增加從而減少了銷售、客戶服務的時間;交易和頭寸處理差錯會導致客戶對帳單差錯從而增加客戶服務處及營業部的客戶查詢量;客戶服務處理的低效率會導致營業部的客戶查詢量增加從而增加營業部去后臺詢問量(降低了后臺作業的效率)。只有通過上述三個部門領域的同時改造才能獲得巨大的盈利性和客戶服務水平的提高。證券公司業務流程優化主要涉及營業部經營、技術支持以及客戶服務三大功能。
以往的觀念不重視三大功能的協調,將其視為各自獨立的成本中心,每個功能的優化也只是從自身出發,缺乏系統思考。成本的削減與業績的改善只是短期的,不能從根本上削減公司成本,提高公司效益。在營銷視角下,證券公司的業務流程優化是將經營組織的功能性(成本中心)觀念轉變成業務流程觀念,更加關注顧客和業務的需要,強化營銷意識。從分割地看待各個成本中心的業務,轉變成視其為一組業務活動,最后將其整合為一組業務流程。盡管對證券公司流程再造的研究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作為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的、為更好滿足顧客需要服務的、系統化的、企業組織工作流程的改進哲學及相關活動的業務流程再造,為證券公司經營管理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三、證券公司的業務流程控制
(一)對業務流程進行控制的必要性按照COSO于1992年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的定義,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Process),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五個組成部分(Components),隨后,其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將風險評估擴展為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評估與風險應對,五要素擴展為八要素,強化了風險意識在內部控制中的重要意義,《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確定的內控目標增加了戰略目標(朱榮恩,2003)。現代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提出了對企業流程進行柔性化的要求(張硯,2005),這時企業進行強制性控制會影響企業對外部環境的反應速度和員工的積極性,降低員工的學習能力,因而,在既要保證企業的反應速度,又要實現決策有效性的要求下,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對流程的作用只能是引導性的,就是通過各種政策和程序提高流程執行員工的自我控制程度,引導其行為符合企業價值去向,防止其發生違反企業利益的行為。
如有發生,能夠及時發現并制止。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可以實現內部控制功能的飛躍,從“防治”型的內部控制走向“免疫型”的內部控制,促進基層員工融入自主化的行為優化過程。我們可以把內部控制視為“管理系統內部的控制子系統”,這一系統主要解決組織優化、職權制衡、流程規范、信息通暢、檢查監督等方面的有機整合問題。傳統的內部控制包括崗位分設互相制約,業務活動的有效性,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及資產運作的安全性等內容,自然包含其中而得到解決。(方紅星,2002)企業的發展是依賴于對流程長期持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對于不增值流程的適時改進,不能容忍流程的不完善積少成多,生成痼疾,達到需要再造的時候再推倒重來。
(二)流程優化與內部控制目標的統一性在前文,我們論述了流程優化的最終目標,即實現組織價值增值(邁克爾•哈默,2002)或者說組織價值的最大化(邁克爾•波特,2002)。由于企業組織是許多主體契約的聯結(JensonandMechling,1976),因而組織的目標實際上是一組目標所構成的目標體系,可以概括為“利益相關主體的利益最大化”(楊瑞龍,1999),它是一個典型的多目標最優化模型(方紅星,2002)。另外,組織的目標本身也是動態的,隨著環境的變化和組織自身的演進,其目標也會不斷演變。針對目前主流的看法而言,企業組織的基本目標向量可以解釋為組織價值(或經營成果)的最大化、財務報告與會計披露的真實性和公允性、財產和債務的安全性、持續經營和長期實現價值增值的能力等。對于一個組織而言,追求其目標、實現其使命的過程便是提高組織效率的過程。而提高組織效率和實現組織增值實際上具有同樣的涵義(IIA,1999)。從內部控制的三項目標看(COSO,1992),顯然它是提高組織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組織效率的重要內生變量,而且,它主要屬于管理當局———實際對組織的財產及其經營行使控制權的利益關系主體———的職權范圍之內。(方紅星,2002)事實上,對組織的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和對組織實施內部控制,以及二者自身的產生,演進和彼此之間的互動,耦合,都是追求組織效率的必然結果。
循規蹈矩的管理方式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長期有效的環境,然而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組織環境不斷地發生變化,基于項目的組織越來越普遍,基于項目的管理也逐漸成為新一代的通用管理模式。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正面臨著許多改變、機遇、挑戰,把項目管理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引用到圖書館管理中,可以使圖書館提高管理效率和排除一些管理中的障礙。
1、項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1. 1項目的定義
項目是一種努力(endeavor),它以一種新的方式將人力、財力和物資進行組織,完成由獨特范圍定義的工作,使工作結果符合特定的規格要求,同時滿足時間和成本的約束條件。項目具有定量和定性的目標,實現項目目標就是能夠實現有利的變化。
1.2項目管理的特質
以目標為導向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具有普遍意義,可應用于各個行業:管理過程模塊化,具有可“重復”應用的性質,易于移植;系統的管理方法有一定的標準體系。
1. 3項目管理的優勢
有助于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規范的管理方法,降低組織的管理成本;利于組織人才的培養及提升企業的凝聚力;明確的管理過程,使管理結構更加扁平化,提高管理效率。
1. 4項目管理的過程
項目管理是一個一次性的、漸進的、系統的過程,它主要分為:(1)啟動過程;(2)計劃過程;(3)執行過程;(4)控制過程;(5)結束過程。
2、圖書館開展項目管理的必要性
一個組織之所以做項目,是因為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一段時間后,發展的方向會逐漸偏離目標。如果圖書館的目標是更好地為讀者服務,進一步的是引導讀者獲取相應的信息,在實際的工作中,往往不能滿足讀者的要求,不能履行引導讀者獲取信息的功能或一些矛盾,如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會使計劃落差縮小,如圖1。
在圖書館的管理中,往往缺少計劃和目標,都是一些日常的管理。這些不利于圖書館與社會發展接軌與創新。雖然圖書館不是以經濟利益為目標,但以項目的方式開展一些工作,必定會使圖書館的發展有所創新和得以持續性發展。
3、圖書館的一些功能滿足項目管理的特質
3. 1研究生撰寫論文進行專題服務
圖書館應為研究生提供足夠的信息檢索點,編制各種專題目錄,提供最新期刊信息通報、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獻以及提供專題綜述、圖書評述等三次文獻,建立學位論文數據庫等。每年研究生論文撰寫有高峰期,研究的具體方向也不同,有新增的專業,有國內國際新的研究成果,都需要一個專門的項目管理團隊來完成。其目標就是更好地服務于研究生,創造質量更高的研究生論文,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3. 2科研項目提供重點服務
每個科研項目都有一定的截止日期,各個方向的不同都需要專業的人士提供信息,項目管理運用在各個方向科研項目中,提高質量與速度。
3. 3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
圖書館數據庫的開發,往往有一定的周期性,開展起來需要一定的經費和資源。按照項目管理的模式,可對成本進行估算、控制、管理現金流等。
3. 4圖書館組織的各種學生活動
例如每年的講座等都可以由項目的形式展開。
3. 5圖書館人才培養等管理工作
在圖書館所有日常管理中,圖書館的人才培養是最適合開展項目的。圖書館一直存在吸收高級人才難的問題,對圖書館現有人才進行培養,可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人才。圖書館人才培養可按年為時間單位,開展不同內容和不同層次的培訓,對培訓的結果還可進行考核和評估。
4、項目管理方式開展圖書館工作的步驟
4. 1項目規劃與計劃
首先要組建團隊,團隊的成員必須了解獲取圖書館信息途徑,和一定的專業背景和協調能力;其次是計劃為服務對象開展哪些服務,為研究生和教職工撰寫論文提供服務,內容可有以下幾個方面:(1)咨詢服務,為服務對象提供面對面服務,包括介紹、指導服務對象研究方向的館藏資源等;(2)整理、編寫相關專業的二次文獻,最新研究動向等;(3)與采購部門聯系引進服務對象需要的資源;(4)開展論文寫作講座或交流等活動;(5)建設與學校專業相關的特色論文數據庫;(6)幫助服務對象進行科技查新工作;(7)對一些服務進行合理收費工作;(8)在館內設立研究生論文撰寫教室,配備相關計算機等資源,為學生與指導教師提供交流的平臺等。
4. 2項目組織形成
由于項目的一次性與獨特性的特點,在決定一個項目以后,就需要根據這一項目的具體情況,建立項目的管理班子,負責項目的實施、費用控制、時間控制和質量控制,按項目的目標去實現項目。按照組織結構的基本原理和模式,項目的組織結構也可分為線性的項目組織結構、職能的項目組織結構和矩陣的項目結構等若干形式。項目管理組織的結構實質上決定了項目管理班子實施項目獲取所需資源的可能方法與相應的權力,不同的項目組織結構對項目的實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由于圖書館開展的項目相對比較單純,也不是以純粹的經濟利益為目的,可采取線形和職能相結合的形式,見圖2。
4. 3項目實施及控制
4. 3. 1對項目進行資源分配
每個組織的人力資源配置都有一定的限額。當圖書館開展項目的時候,不可能專門配置項目人員。對資源的分配要避免“按人員分配工作還是按工作分配人員”的風險。以為研究生、教職工撰寫論文及開展課題提供服務為例。見圖2,項目組長直接向館長負責,主要由組長服務對象,由組織成員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及一些服務服務對象的工作。組織成員可由各部門的人員參加,如采編,信息,流通等部門,組織成員最好具有外語、計算機及其他專業知識背景、對本部門工作熟悉,便于開展工作,由項目組長協調工作。
4.3. 2實施計劃
實施計劃的過程主要包括:對將進行的活動進行計劃安排,包括估算工作內容和工期,在工作范圍內對活動進行日程安排等:對工作授權;描述活動的日程安排和描述時間進度。以為研究生、教職工撰寫論文及開展課題提供服務為例,項目組成后,在實施的過程中由項目組長對工作進行安排,定義團隊,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工作。
4. 3. 3分配工作
當工作即將開展時,要明確每個項目成員的工作職責、范圍及時間等。以為研究生和教職工撰寫論文提供服務為例,分配工作包括:項目組長開展講座等活動、負責內部協調、擬訂研究方向、收集資料、科技查新及服務等工作,項目成員按照項目組長的要求,分別負責收集資料,制作數據庫,向項目組長提供信息、服務等工作。
4. 3. 4有效控制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探索農村養老保險問題,其發展大體經歷了萌芽期,探索期,整頓期和改革期四個歷史階段。2009年,為了更好地解決我國廣大農村居民的養老問題,我國開始了在全國范圍的新農保試點工作,并由國務院在9月頒布了《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用以指導新農保的試點工作,標志著“新農保”制度應運而生。
一、數據的選取與處理
本文以CNKI作為平臺,以“主題”作為檢索點,檢索詞設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將匹配設定為“精確”以此提高檢索的準確率,并將期刊來源類別設定為“核心期刊”以提高文獻來源的權威性。共檢索出相關論文154篇,文獻發表時間從2005年開始,對新農保制度問題的大規模研究主要集中在 2009年以后。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采用文獻計量分析法和內容分析法。
二、文獻分析
(一)文獻作者分析
通過對新農保制度問題研究領域的作者群體的分析,發現此領域已具有穩定的作者群引導研究的發展,高產作者群也已形成,例如來自武漢大學社會保障中心的鄧大松、劉昌平,河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耿永志,東北師范大學商學院的韓俊江等。他們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這個領域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在統計的文獻中,學者個人獨著的論文占到60.5%,多人合著的論文占到39.5%。其中以兩人合著的論文為主,占總論文量的31.4%。其次是3人合著論文,占總論文量的6.6%;4人合著論文占總論文量的1.5%。學者們之間的合作有利于促進學術研究和交流,有助于深入探討研究問題,促使研究內容往深層次發展。
從作者所在單位機構來說,文獻的作者來自于高等院校、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銀行等單位。統計結果顯示,來自高等院校的作者發文量居于首位,占到總發文量的95.7%;來自科研機構和銀行的作者發文量占到總發文量的4.3%。
(二)基金資助項目的分析
基金資助項目的論文往往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并代表著某個研究領域的新趨勢,特別是國家級課題更是代表了該研究領域的先進水平。通過文獻分析統計得出獲得國家、省部、市、院校等各級各類基金資助的論文占論文總數的30.5%。其中,國家級27篇,占論文總數的17.6%,其所占比重最大;省部級12篇,占論文總數的7.8%;市級、院校級分別有3、5篇,分別占1.9%、3.2%。目前的基金資助來源以國家級課題為主,這與國家建立新農保制度有一定的關聯。
(三)內容分析
對論文內容的分布進行研究可以較大程度上反映出當前學界所關注的熱點。通過對文獻進行內容分析,發現我國對新農保制度進行研究的內容相對比較集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農保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現有的文獻對于新農保制度的建立基本上沒有異議。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表明,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其存在既是十分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胡玉璋(2007)認為推進新農保制度建設是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基本途徑。我國經濟結構變化為建設新農保制度的試行提供了前提性條件;財政收入與農民收入提高為新農保制度的推行提供了關鍵性條件;政府重視與農民意愿為新農保制度的推行提供了主觀性條件;長期試點為新農保制度的推行提供了技術性條件,這些都表明了我國建立新農保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新農保中的政府責任分析
“新農保”與“老農保”相比主要區別在于在制度設計上突出了政府責任。政府在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和演變上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公共產品屬性決定了政府在新農保制度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劉昌平(2008)指出“老農保”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責任缺失。曹信邦,劉晴晴(2011)認為我國政府財政完全有能力對農民養老保險賬戶缺口承擔責任。鄧大松,薛惠元(2010)提出應當強化政府責任,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加大財政補貼的力度,使財政另行預算注資保持較快增幅,并承擔相應的轉制成本,以緩解參保與享受人群倒掛帶來的基金壓力。當然我國政府在財政支持新農保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3.新農保基金的籌集與管理研究
隨著新農保工作的普遍展開,其基金的籌集與管理問題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問題。基金的籌集決定了新農保制度能否順利推廣,其籌集模式在新農保制度中處于的核心地位。金玉秋(2009)認為農民養老基金籌資模式必須適應我國國情,最低籌資水平應該滿足合理的最低保障需要,資金來源渠道應該多元化,并強調了土地資本收益在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籌集中的作用。劉昌平(2008)從基金管理模式方面推行委托投資型和銀行質押貸款型基金模式以實現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基金的安全管理,有效運營,保值增值,基金監管,直接關系到自愿參保的農民對新農保制度的信任和信心,因此可以看出管理好新農保基金具有重大意義。
4.關于新農保試點的研究
新農保制度的試點研究一直是政府和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按照全國試點指導意見的要求,全國各地的試點地區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了試點工作。相關試點文獻的框架結構大致是“現象――原因――對策”模式。通過對新農保試點工作實施情況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新農保試點工作在西北偏遠地區仍然較少開展。對試點地區的研究經驗的借鑒,有利于推進我國新農保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5.新農保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新農保制度必須要解決與其他相關制度的配套銜接問題才能實現其可持續發展。新農保制度的相對穩定性也是影響其可持續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李玲(2011)強調從實現政府財政補貼可持續,農民長期參保意愿可持續,管理運行可持續,農民滿意可持續等方面來保證新農保的可持續發展。李瑩(2012)等人從資金籌集的視角,從財政支付能力、個人繳費能力、集體補助能力3個方面,探索了新農保的可持續性。新農保制度要想具有可持續性,就要進行嚴密的基金監管,保證基金的安全;進行周密的信息管理;加強新農保的經辦服務能力,簡化農民參保轉續手續。
(四)研究方法分析
從研究方法上看,目前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遠遠少于定性研究,較多的研究成果只是在作表面擴展和堆積。文獻的定量研究方面主要應用了保險精算學方法和回歸分析方法。除此之外,還有少數研究運用了系統仿真技術、相關分析、因子分析和二元離散選擇模型、簡單動態模型、擴展性線性支出模型等學科方法,這些方法為科學地分析新農保險制度提供方法依據。
三、結語
通過對我國新農保制度問題研究期刊論文進行文獻計量分析,發現當前新農保制度問題研究已具有一定規模,研究的內容涉及多個層面,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理論與實踐成果。總體上看從2009年國家正式推行新農保試點以來,各界專家、學者們紛紛對新農保建設發展及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解決的建議及對策,其針對性和正確性值得我們參考與借鑒。盡管新農保的試點工作在加快推進,相關研究也在不斷增多,但由于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滯后性、農業人口數量的龐大,新農保制度的真正建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新農保領域仍然有很多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希望更多研究者能夠加入到這些問題的研究中來,不斷加強學術交流,共同為促進新農保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胡玉璋.積極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J].人口與計劃生育,2007年第3期
[2]劉昌平.中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研究[J].保險研究,2008年第10期
[3]曹信邦,劉晴晴.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政府財政支持能力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年第21卷10期
[4]鄧大松,薛惠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推行中的難點分析――兼析個人、集體和政府的籌資能力[J].經濟體制改革,2010年第1期
[5]金玉秋.土地資本收益與農村養老基金籌集模式創新[J].求索,2009,8
[6]劉昌平.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養老社會保障體系的戰略思考[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7月,第38卷第4期
[7]李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創新機制[J].山西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 研究生論文專刊,2011年3月第38卷
競爭選擇機制帶來教育的巨大“轉型”
服務經濟轉型和提升,成為目前高校教育的核心理念,這涉及到教育倫理在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命題。這個轉型,就將競爭選擇機制引進教育,說明教育的類型和人的成長訴求相關性,教育成為“強化器”,提高學生分析、評估、推理、論證等批判性思維能力。因此,選擇成為教育的一種主體精神,發展到后來的學習群體和自由人理論,并且在諸多理論豐富了人的選擇與知識、人的選擇與創新、人的選擇與社會,于是,作為傳統以公理體系為基礎,以“公民共同”、“社會公意”、“權限”為教育理論內核的教育晚秋被個人主義、個性主義、能力主義所取代。
競爭機制的建立,首先在依托產業辦高校,產生了多元主體的產學研合作,就是試圖將企業、社會組織、第三人、自由人視為社會的核心力量。企業有著不可推卸的社會使命,教育的科研服務、人才服務、知識創新有著同等地位。討論多元教育主體觀,王守恒等的《教育學新論》對教育主體問題有界定和論述,于小涵、叢杭青、羅金遠等也發表了相關論述。從目前的相關文獻報道中,可以看到多元主體理論在公共管理、政府決策、企業評價等方面均有應用和實踐,如:何水《中國公共管理制度創新:多元主體之互動與合作》(云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武曉亮《中國多元主體的社會救助制度研究》(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05年5月)、沈亦靈《多元主體下的企業經營績效評價體系》(上海經濟研究,2001年第7期)、馬永霞《多元主體利益沖突的高等教育供求結構失衡》(教育研究與實驗,2006年第2期)、孔曉華《談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多元主體的價值取向》(職業教育研究,2008,4)等等。
總之,上述研究揭示了學校教育是“社會場域選擇”的觀點。工業化時代既是經濟高速成長和起飛的時期,也是中高等教育得到迅速發展和普及的年代。社會在此期間的發展和變化使得這種教育選擇開始在混亂中建立大學新秩序、多樣中保持民間與國家的教育內涵強化、失范中建立新的辦學示范。教育競爭選擇多元化,尤其強化了原來實用主義的多元化。在教學和社會選擇體系上,教育已經不再是象牙塔。
教育主體選擇機制下的教育訴求滿足
從九十年代起,巴西教育哲學家保羅?弗萊雷(PauloFreire)的批判教育學成了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經典思想,被認為是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批判性思維、促進教師與學生間的角色相互轉換、營造有益的課堂氛圍的有效方法。從此,教學倡導“提問式教育”,其突出特點是對話式教學。“提問式教育”促進師生互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教學中通過師生互動爭取學生自主學習的良策。因此,鼓勵教師與學生討論寫作活動對他們生活的影響,這種教師引導下的協作學習有助于學生分析寫作的目的、商榷寫作風格、生成更多自己的觀點和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人們把教育同樣視為一種文憑競爭,并且認為即使在進入大學之后“選擇”(篩選)過程已經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上世紀50至80年代的歐洲,專業技術與管理人員的需求量出現了大幅增長,約增至原來的2倍左右,但增幅卻遠遠小于同期大學生畢業人數。因此,盡管許多青年拿到了大學畢業文憑,卻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目前,我國也積極鼓勵創業,曾經有人這樣比喻過大學生創業,與其1000個人去搶坐一個“工作席位”,不如給自己“造一把椅子”。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國家提出各種優惠條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雖然大學生的創業之路充滿艱辛,但仍然有許多人找到了成功的方向。這其實說明,教育權力的合法性受到來自民間社會的挑戰。
教育權力的合法性的挑戰首先來自教育核心理念。我國傳統教學更加注重陳述有關領域的理論和研究,缺少對學生解決問題的洞察力、分析判斷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要求,缺乏對學生大膽質疑的要求。近年來開始注重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對教學的生活化還原以及對美的境界的追求,在德育教學中體現出重要的人本價值、體驗價值和美學價值的理念下,建立課程概念,取代學科的唯一核心,以人為本,培養人的批判意識,使他們“積極參與批判性的討論,敢于對課堂上使用的教材和教師的權威提出質疑;對他人和自己的觀念和行為具有分析批判能力,不是全盤照單收下,而且能在反思的基礎上尋找新觀念和實踐新行為的能力”。同時,開始注意對學生除學科能力以外的能力的培養,目的是讓學生學習科學研究的態度和方法,關鍵是培養學生創新的精神和勇氣,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措施幫助學生提高對“自我”的意識、塑造和表達,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他們在寫作活動中結合自己的觀察、體驗和學習,積極大膽地質疑教師傳授的知識和自己閱讀的文獻知識,表達自我的見解,追求創新。
其次,如何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評價權在社會,正如漢密爾頓所說:“人民是權力的唯一合法源泉和原始權威”。教育的認同并不單是靠正式的法律和法令來實現,主要還是社會輿論的力量和教育文化的傳播。因此,必須加大全社會的教育響應。教育的建構必須運用大眾的手段才能獲得利益的均衡,而教化的理念必須回歸倫理才能成為價值的源泉。教育的不平等并不完全是經濟因素造成的,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公立義務教育的理念將會根深蒂固,教育面臨的是多元選擇和教育需求,這樣的教育才能形成民眾對現存教育秩序的認同、接受和擁護,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外在影響因素也隨之變化,有的逐漸談化,甚至消失,有的則逐漸顯現。因此,要維護和加強教育文化的地位,就必須根據人們的需要不斷開發新的教育資源。
拓寬現代教育資源,建立新型教育訴求
增加教育的共識和現代認同感是教育選擇的主要目的,它表現為吸收、同化、消解和融合社會各種利益和要求的能力。作為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訓練和評估的標準,識別和總結存在的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立場,識別和思考他人的觀點和立場,識別和評估關鍵假設、數據、論據,識別和思考語境對提出的問題的影響――均以學生“自我”為出發點,較充分地滿足學生的自我訴求:自我觀察和判斷能力、自我觀點和立場、評判他人觀點的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等等。
拓寬教育資源,就是說,教育不能用一種絕對的、靜止的和平均主義的公平來對待人的利益訴求,而是建立一種相對的、動態的和允許合理差別的包容性的選擇訴求。激發學生“獨立見解和創新意識”。學生可以成為能大膽質疑已有知識、敢于創新和勇于表達自己的思想的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