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與政策農業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3 15:45: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形式與政策農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形式與政策農業論文

篇(1)

 

1問題提出

解決農村“三農”問題是每一屆政府施政的最大重點和難點。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農業的持續發展均需農村金融的支持(林毅夫,2003)。中國農村仍然是一個資金高度稀缺的經濟地域,農業是資金要素過度稀缺的產業,阻礙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是資本高度稀缺(溫鐵軍,2001)。據統計,近年來通過金融渠道和郵政儲蓄渠道每年實現的農村資金凈流出總額約為4000億元左右(何廣文、歐陽海洪,2003)。農村資金的大量外流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何廣文,2009)。缺乏合適有效的金融機構為農村和農民提供金融服務、無法滿足農村經濟主體的融資需求構成當前農村金融發展的困境,也是造成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國內外學者多從強化供給,完善體系等方面提出解決途徑,如閆先東、魏曉麗(2009)提出需強化金融機構政策性功能,同時深化信用社改革,積極培育民間信貸組織,允許和引導農民發展資金互助組織。王彬(2008)從農村合作金融功能異化角度提出合作金融形式的重構金融論文,提出通過強制性的農村信用社制度改革來滿足農村合作金融需求可行性不高,必須打破原有的農村合作金融體系,因地制宜地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目前關于中國農村金融體系構建的研究較少,大部分研究農村金融問題主要是著眼于金融總量、結構、制度等方面,而把農村金融體系作為農村經濟的一個子范疇,從金融功能的視角研究各種金融體系構建的還比較少,當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弊端有哪些?如何構建創新型農村金融體系?對于這些問題本論文將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討。

2 農村金融體系功能異化的現狀

本文就金融體系的設立對象及設立目的不同,把農村金融體系分為政府設立非營利性政策性金融體系;民間自發設立非盈利性合作性金融體系;盈利性商業性金融體系。

2.1農業政策性金融功能異化的現實問題

我國農業政策性金融目前的功能狀況,與農業政策性金融所應該具有的功能以及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極不相稱,出現了“農業發展銀行難以支持農業發展”的現象。這是當前我國農業政策性金融功能的最大的缺陷。

目前農業發展銀行的籌資功能弱化,資金來源渠道單一,資金來源過度依賴于中央銀行再貸款,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特別是無法獲得發放農業生產方面的中長期資金,不適應農業政策性金融長期發展的需要。1993年和1996年,農業銀行成為國有商業銀行后, 其涉農貸款余額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更是逐年降低,其在農村金融市場上的重要地位大大弱化。

2.2商業性金融功能異化的現實問題

(1)對于商業銀行,一方面由于農村金融業務稀少單一,成本高收益低,各商業銀行出于經濟效益考慮不愿在農村投入資金。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對農村資金的“倒吸”,使大量資金由農村流向城市。

(2)郵政儲蓄方面,國家《郵政體制改革方案》出臺以及郵政儲蓄小額存單質押貸款業務試點工作的開展之前,郵儲是“只存不貸”,使得大量農村存余資金大量集中于政府手中被用于其他行業而非農業。

(3)民間金融方面,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使得民間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又不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民間金融大都追求資金的高時間價值,容易引發“高利貸”的出現金融論文,使得農村的融資成本高,農民承擔不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使得民間金融并不能很好地支持新農村建設。

(4)農業保險方面,我國的農業保險也有過長足的發展,但農業保險的發展嚴重滯后于農民對風險控制的需求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表現為“三高三低”,即高風險、高虧損、高需求和低覆蓋率、低供給、低投保率。商業性保險機構的盈利性目標最終不堪承受高風險低回報的壓力,紛紛撤離農業保險市場。政策性農業保險則是保險基金規模較小,理賠及風險補償機制建立滯后,為農保險制度不盡完善。這些都是得使得農業生產沒有充足的保障,農業發展艱難。

2.3合作性金融功能異化的現實問題

農村信用合作社作為合作性金融已經失去了其合作的性質。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村信用合作社轉型為農村銀行,實行商業化管理,致使大量資金外流,由于非農化傾向不斷加強,農戶間互助合作的性質不斷減弱。

民間資金互助合作社受參與人員的資金、信譽等方面的限制,成員規模及適用范圍局限性很大,實際運行中由于資金互助社的業務定位有問題,一些互助社也面臨著吸存難、內部管理混亂、合作性減弱、內部人控制初露苗頭以及外部環境制約發展等問題。

3 農村金融體系功能異化原因分析

政策性金融體系、商業性金融體系、合作性金融體系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的主要構成并沒有發揮降低農業投資風險,提高農業資金有效配置的功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農村金融投資風險收益不對稱、國家長期政策發展導向、農村金融機構自身服務方面的缺陷等方面。

4.1 農村金融投資風險收益不對稱

(1)農民信譽問題導致農村金融投資風險高。我國農民整體素質較低,一些農戶的和農村經濟組織信用觀念淡薄,加之金融機構沒有健全的?突信用體制,導致農村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巨大,金融機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不愿涉足信用狀況不佳的農村市場,農村經濟的融資渠道進一步縮小?

(2)農業邊際收益低導致金融收益無法提高。農業較低的邊際收益使得金融產品的成本無法提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伴隨著我國各大政策性銀行、商業性銀行的改制,各經濟主體均以追求經濟利潤為最終目標金融論文,依據比較利益來分配資源,使得農業自身積累的資金很大部分通過商業銀行、郵政儲蓄等渠道流向工業領域和城市,出現所謂的“抽水機效應”。

4.2 國家長期傾向的工業化政策

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發展本國經濟、加快工業化進度是提升本國競爭力的核心。我國經濟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農業對工業給予的資金支持。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動用一切力量來支持工業化進程,不斷壓擠農村剩余資金達到以農促工的目的。而在改革開放以后,國家仍可通過國有金融機構的資金調撥來增加其在工業領域內的投資。國家的這種長期政策性傾向造成了農村金融匱乏,資金支持嚴重不足的歷史烙印。

4.3農村金融機構自身服務方面的缺陷

農村金融機構在服務功能、管理機制、人員素質等方面遠落后于城市金融機構。農村金融機構受人才、交通、通訊、技術、資金等因素制約,其資金利用率低,金融服務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給客戶帶來諸多不便,使得農村經濟組織及農戶紛紛跑到商業銀行開立賬戶,流失了大量資金。

5 基于功能論的金融體系重構相關政策建議

只有通過體系重構來加強農業金融業務的利益性,同時通過擔保來降低農業風險才能提高金融機構對“三農”的服務力度,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以下從五個方面來分析:

5.1創新“銀銀”合作方式加強金融機構間功能整合

(1)創新貸款方式。根據農業政策性金融生產扶持功能的內在要求,借鑒國外政策性金融的先進經驗,考慮逐步實行農業政策性金融與商業銀行聯合貸款的辦法,即政策性銀行通過對投資項目發放基礎性貸款,使之符合商業銀行的貸款條件,誘導商業性金融的進入。

(2)創新擔保機制,動員商業銀行及其它社會資金流入。通過為農戶和中小企業貸款提供信用擔保,為商業金融、合作金融信貸資金投入農業和農村創造條件,促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農村社會信用環境,從而以少量的資金動員和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流入農業和農村。同時還可以考慮設立風險基金,鼓勵農村信用社等農村金融機構發放農戶貸款,共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3)創新貼現和轉貼現業務模式,促進農業政策性金融生產扶持功能充分發揮。一是對農業生產者和農業企業所持有的與農業政策性金融扶持對象相關的短票據進行貼現。二是對商業銀行或者其它金融機構所持有的上述票據進行轉貼現。三是商業銀行因向農業生產領域發放符合農業發展銀行信貸政策和條件的貸款而持有的票據進行貼現。

5.2創新“銀企”合作方式促進金融體系功能實現

(1)研究和利用好“市場需求—利益主體”互動聯系機制金融論文,通過“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等模式,促進“其他職能機構+農信社”合作模式的發展。以扶持龍頭企業為重點,積極開展商業性信貸業務,穩步推進農村城鎮化和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支持縣域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

(2)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將部分金融業務通過外包形式給非金融企業,如將信貸營銷職能轉包給信貸經紀公司等,探索“銀企”間的金融合作方式。

5.3創新“銀政”合作方式保障金融體系功能運行

(1)利用地方政府擁有信息網絡等資源優勢,建立農村村民信用體系與信用評估,以期降低農村貸款風險。加強法律建設,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打擊力度,大力加強信用教育,建立客戶信用檔案,完善誠信體系構建,促進農村金融環境的良性循環。

(2)加大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扶持力度,通過完善合理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引導商業銀行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提供金融服務。

參考文獻:

[1]何廣文.農村信用社制度變遷:困境與路徑選擇[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1)

[2]李樹生、施慧洪.論金融本質與農村金融創新[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1)

[3]閆先東、魏曉麗.在新形勢下我國發展現代農村經濟政策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1)

篇(2)

 

呼蘭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圍繞農民增收這個核心,健全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土地流轉互動機制,為提升農村經濟運行質量,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條件。通過勞動力轉移牽動土地流轉,從而帶動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增加投入,促進了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探索出了一條統籌推進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全區采取多種模式加速土地“依法、自愿、有償”流轉,促進了土地的合理有序流動和農業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不僅使外出務工農民獲得土地承包權益,穩步推進了勞動力轉移,而且使留守農民實現了規模效益。截止目前,全區轉移農村勞動力13.8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61%,創勞務收入14億元,農業人口人均勞務收入3107元,勞務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8%。全區通過轉包、轉讓、租賃和入股等形式,引導轉移就業的農民流轉土地38.9萬畝,占轉移就業農民承包土地面積的52%。

一、多種途徑流轉土地,解放農村勞動力

呼蘭區建立“政府引導、市場調節、農民自愿、依法有償”的土地流轉機制,為推動大規模的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一是創新發展合作經濟組織,推進土地流轉,釋放農村勞動力。在不改變土地承包權的基礎上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以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鼓勵農民以土地轉包、租賃的方式,積極參與農業合作經營,從而加速土地流轉,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目前,全區組建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00余家,流轉土地面積達6.1萬畝,吸納農村勞動力1.2萬名。二是引進現代農業資本,促進農村集約化經營,釋放農村勞動力。呼蘭區注重在農業領域招商引資,發展龍頭企業,通過市場化運作,借助企業自身資金、設備、技術和管理優勢,讓農民以土地入股、轉包和互換,發展訂單農業,建立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助推了土地流轉規模。實現了基地建設和農民的互惠雙贏。在抓招商引資發展龍頭企業的同時,還注重扶持各類專業大戶,按市場規則引導土地向種養殖業大戶流轉。三是建設園區,流轉土地,釋放農村勞動力。為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呼蘭區加快了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并以此為契機,加快推進土地流轉和勞動力轉移輸出步伐。以沈家、雙井等鄉鎮設施農業示范園區為依托,打造哈肇路設施農業示范帶。采取承包地互換轉包、租賃、入股等方式,引導外出農民把土地向園區集中,實現集約化經營,釋放了農村勞動力,加快了農民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的步伐。雙井示范園區在300畝土地上建溫室大棚20個,每個大棚年純收入1.2萬元。

二、多渠道轉移農村勞動力,推動土地穩定流轉

農村勞動力轉移加速了農村土地流轉,土地流轉促進了農業要素的優化組合,又進一步推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呼蘭區近年來采取多種渠道大規模轉移農村勞動力,建立和完善了“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政策引導、流動有序、管理規范、服務完善”的勞務經濟發展新機制,做大做強勞務經濟這篇文章,推動了農村土地的穩定流轉。一是提高培訓質量,促進勞動力轉移,穩定土地流轉。呼蘭充分利用國家“陽光工程”培訓資金,發揮陽光工程培訓的牽動作用,通過整合教育資源,采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聯合辦學方式,提高培訓質量。根據市場需求,堅持定向培訓、定向輸出。目前行政管理畢業論文,全區已形成了數控、電焊、計算機、建筑、服裝等專業品牌。區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心與省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合作培養的數控專業學員分配到中糧集團、青島海信等知名企業;黑龍江省農業機械研究所培訓電焊工叫響大連造船廠。近年來,全區共開展技能性培訓農村勞動力2.1萬人,實現了穩定就業。區勞動力轉移辦公室還與200余家企業確立了勞務協作關系,每年可提供1萬余個就業崗位,為學員提供輸出、維權保障一條龍服務,促進了穩定轉移,也促進了農村土地的穩定流轉論文格式。二是成建制舉家遷移,穩定土地流轉。農戶成建制舉家向城鎮遷移是加速農村勞動力轉移和穩定土地流轉的重要因素,也是從區域范圍實現農工、農商轉化,實現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的戰略舉措。全區已有7669戶舉家外遷,轉移農村勞動力13875人,流轉土地11.4萬畝,不僅提高了土地流轉的總量,而且增加了穩定性,提高了農業規模化經營水平。三是創新發展合作組織,穩定土地流轉。發展農村新型專業合作組織,構筑新的載體,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是穩定土地流轉的重要保證。許卜鄉蒲井村農民合作社利用外出農民流轉出來的土地建設設施齊全的蔬菜生產基地,發展無公害蔬菜3500畝,并吸納本村勞動力110名在生產基地常年出勞務,每個農民年獲得工資性收入1.5萬元。蒲井村五個鋼筋隊輸出勞動力310人,年創收496萬元。新型合作組織建設對穩定農村土地流轉,加快農村勞動力分工分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規范管理,配套服務,為土地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條件

篇(3)

由于農業機械化領域農業推廣碩士教育開辦時間較短,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還不盡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不能較好地適應發展需要。因此,構建完善的農業機械化農業推廣碩士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尤為重要。

1 農業機械化農業推廣碩士培養方式與管理制度構建

農業機械化農業推廣碩士生源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其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綜合素質、業務背景及社會實踐的不同進行歸類,并按照國家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的要求,制定農業機械化農業推廣碩士的招生、培養、管理到學位授予等各環節的規章制度。

農業推廣碩士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對導師要求相對較高。高校教師大多具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科研能力,但生產實踐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構建多樣化的導師培養模式和管理方式尤為重要。一方要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保證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的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校內和校外導師聯合培養的模式,即一名研究生由高校導師和校外研究員共同負責,其中校外導師以輔助為主,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提供充足的生產實踐條件以及在學位論文選題和指導中能夠切中現實生產問題,從而彌補校內導師實踐經驗不足的缺陷[4]。

2 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構建

由于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的工作經歷、知識結構及專業基礎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應注重拓寬基礎,突出應用,同時可以開設多方向的選修課供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修,發揮學分制的作用[5-7]。此外,在修訂培養方案時應結合學校區域特點和辦學特色,注重創新;同時強化實踐教學,能夠把科研成果應用于生產實際,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機械化。

農業推廣碩士課程體系的構建應切合高校農學建設特點和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在廣泛地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綜合聽取農業推廣委員會與教育機構、用人單位、培養單位、已畢業研究生及在讀研究生等的意見和建議,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制訂出適合的培養方案。比如,在公共課程構建方面注重學科知識的交叉性,并注重特色專業課程建設。公共選修課可采用典型案例進行教學,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比如,開設農業技術推廣的經典案例,農業推廣項目的評價以及科技論文寫作、推廣口才與心理學等方面的課程。此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課程結構,構建靈活的課程體系。

3 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構建

農業推廣碩士培養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論和方法。在教學內容方面,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學科前沿和交叉知識的傳授,還要適時結合當前農業機械化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因此,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專業領域學術研討及科技前沿講座等多樣化形式組織教學,切實提高教學質量[4]。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形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的教學理念,可與校外企業和科研單位加強合作,建設相應的實踐基地,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創新平臺和實習崗位。同時鼓勵教師和學生積極參與企業科研課題以及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工作。此外,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加強研究生與國內外同行的學術交流,也是確保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4 碩士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構建

如圖1所示的農業推廣碩士論文質量保障體系,需要研究生、導師、專家的配合到位才能保證學位論文質量[4]。論文選題需要研究生進行充分調研和論證,可以在校內導師的科研項目中選題,也可以從校外導師的生產實踐中選題,還可以自行選擇課題。提倡選題與導師的科研項目相結合,鼓勵研究生自選課題。

篇(4)

2、科學性,科學性是一切學術論文的靈魂和生命。科學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客觀真理,因此首先必須發揚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反對弄虛作假的不誠實態度;其次任何學術研究,都必須符合科學的規律。

3、創造性,或稱創新性、創見性、獨創性,這是衡量學術論文價值的根本標準。科學研究是處理已有信息、獲取新的信息的一種創造性精神勞動,需要不斷開拓新的領域,探索新的方法,闡發新的理論,提出新的見解。表述科研成果的學術論文,貴在創新。如果沒有一點創新性,就根本沒有必要寫學術論文。

4、專業性,學術論文的專業性不僅表現在研究內容和手段上具有明顯的專業特色,而且表現在文章的結構、專業術語、圖表、公式等方面。

5、規范性,不同的期刊論文雖然在語種、版面上有區別,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格式。世界發達國家對學術論文的撰寫和編輯制定了各種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國際標準,不同學科和專業的學術機構還制定了本學科和專業的國際標準。

科技論文范文欣賞:

[摘要]科技扶貧在我國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偉大實踐中,使廣大貧困地區農民依靠科技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在中國經濟整體日益市場化的今天,為了進一步提高科技在扶貧攻堅戰中的作用,并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本文介紹了林下經濟作物種植這一條既能產生經濟效益又能很好地保護林地生態的科技扶貧新模式,從而證實了林下經濟作物種植切實是一條切實可行的科技扶貧新途徑。

[關鍵詞]新途徑林業科技興農林下經濟作物種植

[中圖分類號]F326.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650(2014)07-0110-02

引言:科技扶貧政策的提出,它是應對貧困農村地區技術生產落后和技術人才極度缺乏的這一經濟現狀的,近些年來,科技扶貧為實現我國現代化第三步戰略目標,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貢獻。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因為在我國,科技扶貧政策的提出較晚,地區之間發展的還很不均衡,還沒有形成一致認識的扶貧模式的具體界定。因此,研究科技扶貧發展的具體操作模式,探索形成比較規范和科學先進的科技扶貧模式理論,對完善和發展科技扶貧理論和進一步推進科技扶貧實踐都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這種背景下,林下經濟作物種植模式就應運而生,它是在實行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之后,將集體林地承包到了農戶手中,廣大林農為充分的利用林地空間,深挖林業生產力,實現不砍樹也能致富的綠色循環經濟,而在農業生產領域涌現出的新生事物。近年來,我國把把林下經濟作物種植產業作為促進生態保護、農民增收、社會發展的重要農業產業,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經濟作物種植,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科技扶貧的意義及其特征

1.科技扶貧的意義

科技扶貧政策的實施與應用,促進了貧困地區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使農民盡快的實現了脫貧致富。高素質的科技扶貧人才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農民群眾進行科技扶貧政策與技術的普及教育,提高了農民的農業科技文化素質,增強了貧困地區農民自我發展和積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貧困地區勞動生產率水平,以得到最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2.科技扶貧的特征

2.1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在科技扶貧中始終扮演著第一位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永遠是最重要的也是決定性的。由于貧困地區自然、經濟、社會和人文等方面與發達地區相比較還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科技扶貧開發中,需要大力發展本土科技以及引入必要的先進技術,同時由于農林牧漁等行業技術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適應性,在貧困地區引入技術時,必須要求技術本身是先進的、成熟的,并結合當地實際綜合體現技術的先進性、成熟性、實用性和經濟性。

2.2加大力度提高了農民的農業科學文化素質。科技扶貧不僅要求有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同時要求科技實施人員素質較高,因此提高個體素質是貧困地區脫貧的必備條件。通過多種形式,提高農民群眾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不僅要引入科技和管理人才,組織實施各類型的扶貧項目和扶貧講座等類型的活動,集中解決貧困問題以及增大群眾的認知面,而且要在扶貧項目和扶貧講座等類型的活動的帶動下,大力開展科技扶貧政策與技術的培訓與教育,以達到普及科學技術,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目的,這樣就從根本上轉變了農民思想觀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個體素質,造就了當代的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新時代農民。

二、應用林下經濟作物種植模式的開展方法

筆者生活在平原地區,隨著退耕還林工程以及防護林工程等項目的實施,農民栽樹的積極性高漲,林地面積在近幾年迅速增加,改變了林木稀少的的狀況,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1.近幾年來,養殖業收益較好,林農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林地資源,實現養殖以及林業的雙重發展。在林地里散養家常雞、鴨,鵝等,在各地都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在果園散養雞鴨鵝等家禽,能夠明顯的減少害蟲的蟲口密度,而且不用給果園單獨除草,省工省力。在合適的林地規劃一片空地圈養生豬和羊,有的還在林地建立托牛所,利用林地的坑塘養魚,收益相當高。而家禽家畜的糞便又是林木生長良好的肥料,二者相得益彰,極大地提高了林地資源的利用率,促進林木的生長。

2.林下種植已經非常普遍,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林下套種喜陰的園藝用卉苗木前景廣闊,喜陰的有苔類。在林木種植的初期,可以采取林木與矮桿作物間作,例如大豆、花生、辣椒、等。耐陰的藥材品種非常多,而且隨著中醫藥的發展,藥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栽植人參、西洋參、等很多品種。林地栽植食用菌歷史悠久,可以種植蘑菇等菌類植物。

3.充分發揮林木豐茂、空氣清新、生態良好的優勢,合理利用森林景觀、自然環境和林下產品資源,發展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等產業,大力發展森林旅游。建立“林家樂”,突出個性特色,以采摘、垂釣等休閑模式吸引各方游客來享受林地的中的農家樂趣。

三、林下經濟作物種植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1.促進農民致富增收

林木的生產周期是比較漫長的,這嚴重制約著林改后農民的發家致富。而發展林下經濟作物種植,增加了林業附加值,開辟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2.因地制宜成本低

林下經濟作物種植模式利用森林系統良好的生態條件,在林下種植南藥、棕櫚藤和切葉花卉等適宜的經濟作物(植物),這種種植模式是充分利用當地現有的藥用經濟作物和資源,投入少、效益高,也可有效地幫助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從而實現“靠山吃山、吃山養山”的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

3.保護環境效果好

林下經濟作物種植模式,可構建不同類型森林復合經營系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從而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結語

林下經濟作物種植作為一條農村科技扶貧新途徑,具有農民可操作性強、投入少、見效快、種植面積廣、大大增加農民收益、保護生態環境等優勢,在農民林業生產實踐的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林下經濟作物種植能提高森林覆蓋率,同時由于林下經濟作物種植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益,產品符合綠色環保的要求,這樣,林下經濟作物種植作為一種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其發展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必將成為農村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因而也成為了我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褚琳,勁草.科技扶貧是擺脫貧困的根本途徑[J].科學經濟社會,1999

[2]畢文博.深化科技扶貧,做好科技共建工作[J].農業科技與農業生產,2003

篇(5)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過的《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精神,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具有特定的職業背景,與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與相應學科的農學碩士學位處于同一層次,側重于應用,培養面向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工作需要的高層次人才。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應培養既能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的理論研究,又能運用農業與管理科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與非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因此其課程體系要突出整體性、綜合性、寬廣性和實用性,課程內容要反映相應領域的國內外最新成果[2]。

1.2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生源特點

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主要來源于高等農林院校的應屆本科畢業生,2009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均從參加2009年全國碩士生招生統一入學考試的考生中調劑錄取。2010年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初試科目按照與學術型研究生招生“科目對應、分值相等、內容區別”的原則設置,單獨進行招生,但也有部分從參加學術型研究生考試的考生中調劑錄取。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與以在職人員為主、通過參加全國GCT聯考入學的非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有很大的區別。總體來說,他們在知識結構、外語能力等方面優于在職的農業推廣碩士,但在實踐經驗上則較為欠缺。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在畢業后既可從事與農業推廣相關的職業,也可進一步報考博士深造,因此,在課程體系中既要考慮實踐性,也要兼顧一定的理論基礎。

1.3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學制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現行培養模式是三年制,非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學制也是3年,但因為以在職人員為主,集中學習的時間較短且較為靈活。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學制為2年,因此,其培養不能照搬學術型碩士和非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模式。由于課程學習時間縮短,而且需要加強實踐環節,因此在課程設置上,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壓減課程數目和學時。然而,就目前縮短碩士研究生學制的實踐而言,二年制碩士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仍有“趕課”的現象,同時學制縮短后,每個研究生能夠完成的科研工作量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學位論文的完成質量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3]。

2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構建

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及全國農業推廣碩士專業指導委員會《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精神,結合以上對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特點分析及學校的實際情況,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可采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模式。

2.1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要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的提高為核心,要做到理論性與應用性課程有機結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課程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公共課,包括政治理論課、外國語、農業推廣理論與實踐、農業傳播技術與應用、農業科技與“三農”政策,該部分設10個學分;(2)領域主干課,根據農業推廣碩士的不同領域如農村與區域發展、農業機械化、作物、植物保護等,每個領域設置4~6門專業課程,其中包括1門案例研究課程,該部分設8~10個學分;(3)選修課,根據各領域的培養目標及學校的條件開設,選修課包括經濟管理、計算機應用、知識產權、信息檢索等方面的課程,可選2門課程,該部分設4個學分;(4)實踐教學,要求原則上不少于1年的實踐教學,并結合實踐進行論文研究工作,該部分設6個學分。此外,每個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必須完成制定培養計劃、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學位論文等必修環節。

2.2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教學方式

目前,在研究生教學上,傳統的灌輸教學方式仍然存在。由于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強調應用性,重點在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在教學上相應要求教學的方式、方法靈活多樣,課堂教學要把講授與討論結合起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加強案例研究、模擬訓練或現場教學,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學校的實驗條件,給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開設相關的實驗課程,提高學生的操作動手能力。課程學習結束后必須進行考核,課程考核可采用閉卷、開卷、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等方式進行。加強第二課堂教學,如組織研究生參加學術講座、“三下鄉”等,拓寬研究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培養團隊精神。

2.3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在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教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學生將來從事職業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由于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大部分來源于應屆本科畢業生,實踐經驗較少,因此研究生在學期間,實踐教學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4]。入學后第1年,以學校實驗室和導師工作室為平臺,熟悉儀器設備及相關的實驗技能。可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學術活動或開設第二課堂的方式,讓研究生有較多的途徑了解、接觸科研,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入學后第2年,在研究生基本完成課程學習及具備了一定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實驗能力的基礎上,安排研究生學生進入各生產企業、聯合培養基地、產學研基地、研究所、實驗中心等結合學位論文開展實踐教學。辦學單位要提供和保障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開展實踐的條件,建立多種形式的實踐基地。可吸納和利用社會資源,合作建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以此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用人單位實際需求的緊密聯系,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供需互動機制。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要提交實踐學習計劃,撰寫實踐學結報告。要對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實踐指定負責人,實行全過程的管理、指導和質量評價,確保實踐教學質量。

2.4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學位論文及評審答辯

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必須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服務于農業、農村、農民和生態環境建設。強調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職業性,決不是要放棄對它的學術要求,學術是學位的本質體現,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定位在“培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人才”上的,作為“高層次人才”,自然應當有一定的學術要求[5]。論文要有一定的規格和標準,體現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要能反映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農業技術推廣、農業和農村等實際問題的能力,應具有一定的理論分析和應用價值。論文的形式可以是研究論文、項目(產品)設計、調研報告等。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學位論文至少應有2名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評閱,其中最好有一位是來自實際工作部門的專家,評閱通過后才能參加答辯。答辯委員會應由3~5位專家組成,其中應有來自實際工作部門的專家,導師可以參加答辯會議,但不得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通過答辯,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可授予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3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教師隊伍及教材建設

3.1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教師隊伍建設

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實行的是“校內導師+校外導師”的雙導師制。校內導師主要是從學校內部相關領域中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指導能力強、研究成果豐富的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教師中選任,負責研究生的課程學習,指導學位論文,對研究生進行管理等工作。校外導師則主要是從基層或企業從事與農業推廣相關的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中選聘。校外導師指導研究生的實踐教學、項目研究、參與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由于我國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起步較晚,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教師的知識結構和實際工作經驗離專業學位教育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加強專業學位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專業學位教育中一項迫切的任務。各培養單位要制定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教師的遴選辦法,建立教師評價激勵機制。要提高專業學位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加強在職培訓,支持教師到國內外參加有關課程的培訓和研討,鼓勵專業學位教師申報橫向課題,到相關的產學研基地掛職,以提高實踐經驗。聘請政府、生產部門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人員參與教學,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3.2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教材建設

篇(6)

1 問題的提出

在近幾年的日常的教學和管理過程中,有很多教師反映,經濟學專業學生在上課和作調查報告、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時候,論文質量、論文提交時間、論文所體現出來的理論功底和查閱書籍和文獻的數量和質量、學生寫作的時間和速度以及寫作態度等往往與教師預期的效果不一致,并不令人滿意。學生對經濟學理論基礎知識點已經很好地掌握,只是在平時的經濟現象分析時應用的很少,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當然這是缺乏訓練,很少有學生對該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通過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的測驗,絕大多數并沒有掌握。主要是通過學生的研究興趣來消化教學內容。

本文結合《農業經濟學》課程教學來探討基于“課題”模式的教學方式的創新問題。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農業經濟學》教學探討一下如何將理論經濟學很好地應用到現實的經濟學分析中去,進一步培養經濟學專業學生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研究怎么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門課程的知識點,在吸收和綜合案例教學方法、課程討論法的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以“課題”模式在應用經濟學中的應用。

2 現行本科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農業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教學過程中仍然以教師講授為主;其次,講授的內容仍然是按照教科書中的內容體系,包括理論分析和政策解讀,同時,在講授過程中穿插一些實際案例以及教師的調研案例等;最后,考核內容是基于教學大綱規定內容,仍然以期末考試的筆試為主。這樣的教學方式,在現在的教學環境下從多個方面體現出該教學方法的一些缺陷,當然,這里總結的一些缺陷的根本原因可能并不是因為教學方式,或許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或者學習態度和興趣愛好等,但是,本文認為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知識點的掌握以及對現行農業政策的回歸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這種思路,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現行本科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一是學生仍然遵循的是書本知識,對書本知識一味追求,當然追求的目的多樣化,有些學生是習慣性對教科書的學習方式,擬將教科書中的內容一字不落的全部掌握,有些學生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等。二是絕大多數學生能夠通過課堂學習和課后的復習,可以很好地掌握農業經濟學理論知識,但是,如果將一些實際案例或者調研實際問題交給學生分析,給出的理解千奇百怪,而且與農業經濟學等相關經濟學知識的解釋根本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就現象論現象。三是學生的動手能力非常弱,一些教師帶隊外出調研通常會反映此問題,很多學生在實踐中將理論知識學的十分熟練的知識點能夠忘記,比如,有幾位大四的經濟學本科生與本校教師在農村開展調研,即便老師將每一個調研問題講的非常透徹,他們仍然不理解“非農活動”的含義,因為農戶給他們的種種答案根本不可能在書本中找到準確對應的滿意答案。

3 “課題”模式教學內涵及實施意義

本文所講的“課題”并不是指我們的國家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或者自治區規劃辦、教育廳等縱向和橫向課題,而是相當于案例教學,但與案例教學有些微小的差別,很多案例教學都是在任課教師已經早已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安排活生生的案例,里面的知識點、問題的討論也是教師或者案例教學的教材中早已經設定好的,而這里的“課題”指的是教師事先并未給定案例,而是學生根據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框架,根據學生小組的研究興趣愛好來選擇。學生所要選擇的案例不僅僅是活生生的現實經濟現狀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就所研究案例的某一個知識點和理論框架的應用,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理論分析,這種方法對于問題的研究要比案例研究深刻一些。這種方式即鍛煉了學生收集國內外文獻的能力,又比較全面的能夠掌握理論知識。對產業經濟學某一個理論框架下的“課題”,需要學生提出對于此問題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義,理論基礎、理論知識在所研究問題中的應用。

“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并不是讓硬逼著學生嚴格要求學生能夠做到刻苦專研某一個經濟學,搞科研,而是,讓學生能夠在本科教學的經濟學基礎上對現實經濟問題的一個分析和認識能力,或者對本科教學中經濟學知識的一個很好的理解與應用,對所學知識的檢驗。“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包括,能夠培養學生經濟學分析能力,突出團隊能力。能夠將相關知識融會貫通,能夠利用大一、大二的經濟學知識來解釋現實經濟問題;能夠充分發揮本系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以“課題”形式培養學生經濟學分析、應用能力;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師教學科研能力。

4 以“課題”形式培養學生經濟學分析能力的實施環節的設想

本文強調的一點是“課題”具有系統性,能夠將理論知識框架學生自己綜合起來。而且這種“課題”具有延續性的特點,因為每一個同學對于《農業經濟學》中的某一個問題就其文獻綜述,所要研究經濟問題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以后的走勢都很好地掌握了,這樣仍然可以作為畢業論文來研究。

下面介紹“課題”模式在《農業經濟學》中的應用的基本原理。

首先按照教學計劃農業經濟學分為幾大教學內容板塊,采取每一個教學板塊作為一個“課題”單元。然后,在授課過程中,按照自然班級將每一個班級分為若干研究小組,每一個研究小組需要在幾個理論框架的每一個理論體系中選擇一個“課題”,這個“課題”的核心內容是圍繞本模塊的理論體系,選擇其中一個農業經濟問題進行研究,周期是本模塊的教學計劃執行完畢。

“課題”模式的教學實施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講授基本知識。這一階段的教學主體是教師。將知識點的重要概念和理論體系給出。教師在這一個基本作用是在于將每個部分的理論框架和目前仍然可能存在的爭議講授給學生,例如,農產品市場理論中,只給學生講授理論框架和基本知識點。第二階段:學生研究階段。這一階段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小組在教師講授的知識框架下就某一個農業經濟問題時自己查閱大量的文獻和所研究的現實問題的現狀、本質以及存在的問題等基礎上自己對其中的一些知識的理解。例如就某一個題目“市場不完善背景下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問題”,這樣小組將會對中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存在的問題用市場環境、市場結構、行為和績效的各種指標來分析,并且,在分析中會分析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等各種衡量指標的計算、理論含義及其如何應用。第三階段:課堂討論。這一階段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每一個小組均需要將自己所研究的問題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學生與教師共同討論問題,教師在研究問題討論過程中,對于學生理解不到位、或者不透徹的知識點、或者不全面的需要加以重新解釋,當然,有些知識對于年輕教師來說也并不是很好地能夠掌握,其實,教師也是在學習的過程、提高自己專業知識的過程。然后,與學生進行就某一現實產業經濟現象進行探討,先聽一聽學生對此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看一看學生在以前面的經濟學知識的基礎上如何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然后,針對學生的思考和分析,教師就此問題展開對該知識體系進行詳細講解,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對此問題得到更好的理解。第四階段:鞏固和繼續完善、跟蹤研究。這一階段主體仍然是學生本人,或者小組研究。主要是在第三階段的討論的結果中尋找對某一問題的研究的深化,或者改進或者延續。

關于本方案的考核問題。成績分為五個階段。前四個階段是以小組的“課題”的成績為標準,記團體成績。最后一次是個人對本科程某一個知識點的全面認識,就某一個產業經濟學理論知識點作理論綜述的課程論文。

5 “課題”模式教學方法實施的保障措施

5.1 學生與授課教師相結合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在這里繼續強調這個問題,主要是用來說明,“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更加重視學生與授課教師的緊密結合,不僅學生從理論體系的掌握、重點和難點的理解等,而且學生需要將自己融入到課程中,學生主動將自己置身于一個主動參與學習和交流的角色,同樣,老師也是課程學習中的一員,與學生共同探討某些理論框架在實踐中的應用和分析。

5.2 與導師制(導師教學科研活動)密切結合

導師制是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應用專業知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機制。“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不僅取決于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方法以及授課內容,而且學生的指導教師日常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指導也是密不可分。這就要求導師從專業的系統性學習的目的出發,引導學生將專業課程的學習常規化、系統化和創新化。

5.3 與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密切結合

本科生的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是本科專業在理論和實際研究的一種具體應用,是考驗學生專業學習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要求與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相結合,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學生都按照某一門專業課程某一部分的理論體系或者知識點展開研究和應用,而是通過“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為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寫作創造一種思維模式。

參考文獻

[1]鄔滋,論專題教學與案例教學在國際貿易課程中的應用[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1,(3).

[2]汪冠群.高校教學方法創新的支持體系建設芻議[J].當代經濟,2009,(14).

篇(7)

 

梁山縣現有農業人口64.7萬,17.4萬農戶,80.3萬畝耕地。農民人均耕地1.24畝,戶均耕地4.6畝,戶均地塊4.4塊,經營規模小且分散。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村土地流轉呈現加速的態勢,目前,已有70多個村在近2 萬畝耕地開展了小規模、短期的流轉。

土地流轉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農村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市場機制和有效的管理機構,土地流轉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土地流轉不規范。當事人雙方以口頭承諾的方式執行,雙方不簽訂書面合同,不到發包方備案,不進行登記等。

二是隨意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在加快農村工業化、城鎮化、招商引資的進程中,各地程度不同地出現了亂租、濫占耕地,肆意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的行為和現象等。

三是違背平等協商、自愿、有償的原則,強迫農戶流轉土地。論文格式。個別地方以土地規模經營為借口,以所謂“反租倒包”、“以賃帶租”等花樣,強行“租用”農戶承包地,在流轉過程中與民爭利;或者隨意調整承包地,剝奪占用農戶土地;在基本農田里植樹造林等。

土地是農業發展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農村土地制度完善與否,土地流轉機制是否適應現代經濟的市場化發展,將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大膽的試驗、實踐、嘗試,及時總結成功經驗,逐步示范推開。搞活農村土地流轉,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客觀趨勢,是適應當前農業市場化、國際化的必然要求。農村土地流轉是規模經營的基礎,農村土地流轉搞活了,土地進行良性流轉,土地規模經營才可能得以實現。

結合我縣農村土地流轉嘗試與調查,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農村土地流轉必須保持農業用地性質不變。土地是極其寶貴的資源,我國人多地少,耕地面積極其有限,13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因此,對于流轉后的土地,必須用于農業生產,決不能挪作它用,否則就有違土地流轉的初衷目的和本質要求。

二是必須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農村土地流轉必須執行國家法規政策,依法簽定合同;農村土地流轉必須堅持自愿。不論采用哪種流轉形式,都應該尊重農民的選擇和意愿。農村土地流轉必須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和市場價值規律,堅持有償流轉,實行必要的、雙方協商而定的合理經濟補償。

三是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的原則。土地流轉是農村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因此必須根據客觀條件“量體裁衣”,不能盲目進行、拔苗助長,否則勢必事與愿違,帶來不良后果。

四是加強土地流轉制度建設,促進農村土地機制創新。

1、完善制度,促進土地流轉。完善制度,對農村土地流轉加以規范,使土地流轉有序進行,從而達到集約利用、規模經營的目的。制定完善土地流轉的政策法規,確保土地流轉規范、有序的進行。

2、大力培養農村土地市場,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土地流轉機制。首先,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權轉讓機制,并通過市場機制形成合理的土地轉讓價格。第二、培育和發展各種類型的為土地流轉提供服務的中介組織。建立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化流動制度是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的必然趨勢,而完善中介服務組織是土地市場化的關鍵。第三,建立調節機制,防止土地使用權過于集中,以調節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壟斷和不公平現象。農村土地市場的發育,可加強土地轉讓的公平性和競爭性,實現有序管理。

3、有效發揮政府和村集體的職能。市場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盲目性、自發性、滯后性的特點,尤其是農村的土地市場還很落后。因此,一是政府要對土地流轉有宏觀上的調控。完善產權登記制度,建立科學的農地資產評估體系,合理評價農村土地價值,逐漸形成城鄉地政一體化的管理。二是要建立約束政府行為過度干預的機制。準確定位政府在推進土地流轉中的角色,監控土地供需總量的動態平衡,而不是運用行政手段去調整土地資源,與民爭利。論文格式。三是加強宣傳力度,增加農民對有關法規和政策的了解,使土地流轉由自發逐步轉向自覺。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群眾是土地流轉的主體。因此,要抓好土地流轉,必須“以人為本”,千方百計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

4、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農村土地流轉制度。第一,大力發展非農產業,加快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城市工業和鄉鎮企業吸納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能力有限。論文格式。因此,應切實加快鄉鎮城市化進程,依靠科技進步,積極主動地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使農業剩余勞動力得以合理轉移。第二,積極探索土地流轉形式的多元化。我國農村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發展不平衡,廣大農民在實踐中創造的土地使用權流轉模式不盡相同。采取靈活多樣的各種可行性方式,更能合理配置土地資源。

5、加強體制機制創新,為土地流轉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首先,在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市場化程度的同時,要建立多層次的農村保障體系。目前,我國廣大農民仍然把土地作為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保障,作為獲取收入的主要來源。如缺乏或沒有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就不可能從根本上增強農民離開土地的安全感和適應市場風險的能力,農村土地市場發育的進程也將嚴重受阻.因而,必須建立多層次的農村保障體系,包括農村計劃生育保險、生產風險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互助,以及發展和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等,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會保險功能,為土地轉出者解決后顧之憂。

篇(8)

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自1999年開辦以來,為社會培養了一批高層次、應用性的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經營管理類人才,對我國的農業產業升級和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作為一門開設僅十余年的年輕學科,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如培養目標不夠精確、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培養質量不夠理想、工學矛盾較為突出等問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擬以農業推廣教育專業為中心,比較中外農科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模式,以加深對我國農科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認識。

一、我國農科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背景

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與農科相關的領域有農業推廣(暫用名)碩士,獸醫碩士和林業碩士。從以上三個農科專業學位領域的培養目標中看,農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農業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農科綜合素養和應用能力的提高為核心進行人才的培養,是為培養具有良好創新實踐能力的農科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而設置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重大戰略性舉措。新農村建設關鍵是引導當前的生產要素特別是人才流向農業和農村,但目前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只有48%,肥料、水、農藥利用率只有30%~35%,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滯后。為了提高農業科研究成果轉化,加強農業生產技術推廣,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國外農科專業學位教育的經驗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不同國家的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同的發展模式。法國專業學位教育的重要的特點是擁有本科層次的專業學位教育——職業學士教育。日本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最明顯的特點在于將專業學位(“專門職學位”)看作與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并列的研究生教育的第三種學位。美國是世界上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最發達的國家,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直接借鑒美國,形成富有中國特色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因此,本部分將有針對性地選擇幾個國家的高等農業教育情況進行橫向比較。以職業為方向的分層發展路徑,國外學位制度中,職業學位歸屬的學位體系不一,有的是歸屬于研究生教育層面,有的是碩士學位層次雖然沒有專門劃出職業性學位,但有科學碩士與帶專業名稱的碩士學位之分,可以把后者視為職業性工作服務的學位。

三、對我國農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思考

篇(9)

 

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強調指出:“在現化化建設中,必須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重大戰略決策,科學、合理地利用各種資源,實現資源垢可持續利用。”這是十分正確的論斷。作為總量一定的土地資源,要實現其可持續利用,我認為,主要應從搞好土地整理來實現。本文僅就這一問題,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

1、加大宣傳力度

土地整理是近幾年來國內理論界提出解決土地開發利用,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一條新途徑。新《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國家鼓勵土地整理。論文大全。縣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田、水、路、林、村綜合治理,提高耕地質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土地整理不僅是農村、農業、農民的主要工作,也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戰略性措施。鑒于當前的社會對土地整理觀念淡薄,特別是縣鄉一級黨政領導還缺乏這方面認識的現狀。當前應主要抓好二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社會的宣傳。不但土地管理部門要大力宣傳,并且農業、水利、城建以及新聞宣傳單位、也應加強這方面的宣傳。使之造就一種社會輿論氛圍,形成全社會的一種共識。二是對領導的宣傳,特別是對縣鄉一級領導的宣傳。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開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或座談會,或講座等,進行政策、法律、法規、技術等方面的學習,增強領導干部對土地整理的時代感,緊迫感和責任感的認識,從而認真抓好這方面的工作。

2、周密規劃,土地整理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

在編制規劃時,必須圍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規劃、通盤考慮各種工程措施,確保工程設施按規劃,有步驟地進行。根據先進地區的經驗,在編制土地整理規劃時,應主要注意四個方面的內容:①山地整理。以小流域為單元,在流域內,對田、水、路、林、村全面衡量,合理布局。②村鎮土地整理。要會同有關部門,對原制定的村鎮規劃進行修訂,重新界定村莊,居民點和鄉鎮界線,繪制材莊和鄉鎮駐地規劃圖。逐步做到三個集中。即農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集鎮集中:鄉鎮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農田向規模經營集中。③改造中低產田。改善耕作層,移土回填,使瘦田變良田,低產變高產。④舊城改造。清查“荒”、“廢”、“閑”,挖掘城鎮存量潛力,控制城鎮外延,解決城市建設用地需求。通過土地整理,使農村成為規模經營,適應農業現代化的農業園區,城市成為容積率適中的現代化城市。

3.科學組織

土地整理是政府行為,從編制規劃、制定政策、籌集資金到組織實施都應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有條不紊地進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要建立機構。土地整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也是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必須持之以恒,常抓不解。目前國家已成立土地整理中心。因此,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也應成立相應的機構,專管土地整理事宜。二是搞好協調。土地整理涉及農業、林業、水利、電力、財政,城鎮建設、鄉鎮企業等很多部門。論文大全。要使這些部門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發揮各自的職能,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利用行政、經濟、法律、科技等手段積極參與,形成強有力的土地整理的合力。論文大全。三是抓好示范。要根據本地的實際,抓好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地類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后,逐步推開、防止一哄而起。四是實行目標管理。將土地整理納入經濟發展戰略,列為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主要內容。對完成土地整理任務好的要給予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要給予黃牌警告。評選先進時要實行“一票否決”。

4.開拓籌資渠道

土地整理是投資巨大的基礎工程,資金的落實是土地整理能否在到預期效果的關鍵。因此,必須建立起從上而下的土地整理資金保障體系,以保證土地開發整理有穩定,充足的資金來源。目前籌穩集資金的渠道可從四個方面解決:一是建立土地整理專項資金。按照“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的原則,建立土地整理專項資金。這些基金應包括:①新《土地管理法》關于:“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都專項用于耕地開發”的規定,作為中央和地方土地管理專項基金。②新《土地管理法》規定,用地單位沒有條件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應繳納的開墾費,以及占用基本農田繳納的造地費和耕地占用稅,都應用于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二是組織農民投資、投勞,以及按照:“誰整理誰受益”的原則,吸引社會方方面面的投入。三是利用國內金融部門貸款,在進行土地整理時,可根據土地抵押債權較具可靠性,償還周期長的特點,申請土地抵押貨款。四是積極引用外資、如世界銀行、亞洲銀行等國際性投資。

5.完善法制體系

土地整理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必須有相應的配套法規政策來保證。當前各地除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已出臺的《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等法規外,還應盡快出臺《土地整理條例》或《土地整理辦法》、《土地整理專項資金的管理辦法》等。同時各地還應根據當地的實際,從提高土地利用率出發,制定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控制非農業建設用地,限制城鎮外延擴張,耕地“占補”平衡等具體的,易于操佬的規定和政策,使土地整理日益規范化、制度化。

6.搞好優質服務

土地整理是實現土地資源永續利用的必然產物,是實現耕地動態平衡的必由之路。作為土地管理部門,必須竭盡全力搞好服務。這些服務包括:①技術服務。為土地整理提供準確的技術資料和技術措施;為鄉、村培訓土地整理技術骨干,自始至終做好土地整理過程中的技術指導,保障土地整理的高質量。②法規咨詢服務。為土地整理制定和提供配套性的政策、法規,使土地整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③信息服務。經常通報本地土地整理的情況和外地土地整理的先進經驗,使土地整理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④權屬服務。認真做好土地整理前土地權屬的確認和土地整理后的土地變更登記,防止引發權屬糾紛。當出現權屬糾紛時,應及時會同有關部門進調處,切實保護土地經營者的權益。

參考文獻:

[1]陳偉;土地整理管理與土地利用可持續發展[D];天津大學;2004

[2]高向軍;;論土地整理項目的科學管理[A];土地整理與復墾分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

[3]劉春燕;土地整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

篇(10)

 

近年來,隨著中央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出臺,農村經濟不斷發展,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非農產業轉移,進一步促進了農村土地的流轉。為正確把握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準確了解農村土地流轉的現狀,我們對蒙陰縣土地流轉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情況如下:

1.蒙陰縣土地流轉的基本情況

蒙陰縣總面積160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94%,現轄9鎮2鄉、587個行政村、53萬人口,其中農業人口46萬。現有耕地面積54萬畝。目前,全縣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數 10.7萬戶,流轉面積98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4.9 %。

在調研中發現,蒙陰縣土地流轉存在的主要形式主要有5種。一是轉包。指原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經營權轉移給其他農戶,承包方與發包方原承包關系不變。論文參考網。目前,這種形式是蒙陰縣土地流轉的主要形式,像常路鎮已成片承包300余畝屬于這種形式。全縣轉包流轉土地總面積31萬畝,占流轉總量的31.6%。二是轉讓。轉讓這種形式多發生在全面取消農業稅之前,當前蒙陰縣這種土地流轉形式極少。三是互換。為方便農戶耕種或流轉,對各自的土地經營權進行交換。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戶與戶之間。這是土地流轉時期比較流行的方式。全縣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但是數量較小,目前全縣互換土地1.2萬余畝,占流轉面積的1.2%左右。四是代耕。這種情況全縣涉及面較廣。主要是近幾年大部分勞力外出務工,有的甚至整戶外出,所導致的一種土地流轉現象,代耕面積占22萬畝,占全縣土地流轉面積的22.4%。五是出租。是目前比較規范,也是為各方所普遍接受的一種符合市場化規律的農村土地流轉形式。論文參考網。論文參考網。全縣出租流轉土地面積 32萬余畝,占流轉總量的32.7%。

2.土地流轉的主要做法

由于土地流轉涉及農民較廣,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蒙陰縣遵照黨的農村土地政策,按照上級要求,以農民所需為出發點,結合各村實際,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開展引導,穩步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一是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在不變的前提下,把不改變土地性質和用途作為先決條件,切實保障農戶30年承包期的土地權益;二是按照“自愿、依法規范、有償”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不下硬性指標,不搞強迫命令,不違背群眾意愿,不強行推進;三是嚴格遵循規定,充分保障雙方的主體地位,大力規范土地流轉申請、登記備案、公證各項程序,依法合理有序地進行土地流轉;四是把農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農民土地流轉收益權,杜絕任何組織和個人擅自截留、扣繳和占用,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害。

在推動流轉工作的方法上:一是鼓勵農民以多種形式對土地進行流轉。前面提到的形式以及其他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都可以進行二是。通過廣泛宣傳,深入指導,營造土地流轉良好氛圍。三是進一步加強勞務輸出就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四是積極探索有效的流轉辦法,成片集中流轉承包土地,結合優勢特色產業實行集中開發。五是完善相關扶持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參與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3.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的情況看,蒙陰縣的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3.1土地流轉行為不規范,農民法律意識淡薄。調查中發現多數流轉不簽訂合同或合同不規范,耕地經營權流轉面積98萬畝,10.7萬起,簽訂土地流轉合同2萬起,占流轉起數的18.7 %,大部分土地流轉都沒有合同,更多的是口頭協議。即使有合同,也存在不規范、不完善之處,不規范的主要因素是農民法律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不知曉土地流轉的程序及相關手續;另外農戶間土地流轉期限較短,短期行為嚴重。農民務工經商收入不穩定,農民仍把土地作為經營風險的退路,土地轉出方怕失去土地,所以大部分采取短期轉包的形式流轉土地,由于流轉期限較短,造成轉入戶在生產上的短期行為和掠奪式經營,導致土壤肥力嚴重不足。

3.2土地流轉范圍窄,流轉收益少。調查中發現多數農戶土地流轉都是發生在親戚及鄰居之間,甚至有些是被動流轉。農戶因無力耕種,導致土地質量下降,有能力耕種的,因土地流轉渠道不暢通,轉入土地困難。土地無法向大戶和種田能手集中,土地流轉收益少。

3.3農村土地流轉手續不規范,引發茅盾糾紛多。由于流轉雙方沒有簽訂規范的流轉合同,雙方權利、義務不明確,極易產生土地流轉茅盾糾紛,致使親戚、鄰里關系不和諧,有的甚至反目成仇。

3.4農民地少致富難,集約化經營難形成。全縣耕地總面積54萬畝,人均耕地僅1.17畝,戶均耕地3.86畝,農戶承包土地最多的僅為3畝,最少的僅有0.4畝。由于戶均和人均擁有量小,多數農戶視地如金,守田度日,不思務工、經商之策,導致致富無門,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極不對稱;由于戶均耕地少,難以形成規模經營,雖然國家和當地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規模經營及農機具購置補貼的好政策,但由于土地沒有經過規范的流轉方式向大戶集中,導致規模小,農機化程度較低,限制了農業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致使農業生產仍處于傳統的小農經濟。

4.幾點建議

4.1進一步廣泛深入宣傳引導,通過典型經驗,示范勞動作用,分析比較效益,規范流轉行為等方法。調動廣大農民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促進農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轉。

4.2培育和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健全土地流轉較為完善的登記、備案制度。鼓勵和引導中介組織依法開展農村土地流轉中介活動。完善合同管理,規范流轉行為。在流轉主體雙方協商的基礎上,流轉合同報鎮相關部門鑒證、備案。

4.3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合理機制,強化管理和服務。加強具體指導幫助,及時幫助解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步伐。規范引導農民依法、自愿、有償進行土地流轉,從源頭上化解農村土地糾紛,通過構筑縣、鄉(鎮)、村、組四級服務平臺,對農民自行協商達成土地流轉協議并要求主管機關給予變更登記的,要做到有人辦理、限時辦理、辦就辦好的工作程序流程。

上一篇: 康復治療學專業 下一篇: 董事長秘書工作計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综合网在线影院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 女同精品久久国产字幕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