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3 15:44: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基督教詩歌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B9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5)02-0035-02
莎士比亞與濟慈,他們出生的時間相差超過200年,這兩百年的距離并不能將兩位詩人在詩歌創作過程中的相似之點和相通之處割斷。莎士比亞與濟慈一脈相承,傳遞薪火。對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進行的研究碩果累累,對濟慈詩歌的研究也是頗豐。本文將細讀兩位詩人的詩歌文本,分析他們的宗教意識。
一、莎士比亞的宗教意識
英國的16世紀正處于基督教十分興旺活躍的時期,莎士比亞在作品中對圣經故事以及其中煩人警句進行了大量引用,在作品中所宣傳的基督教精神就說明了這一點。基督教所提倡的“仁慈”“博愛”精神,在莎士比亞的歷史劇中時常流露出來。比如在《亨利五世》中莎士比亞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基督徒國王”的正面形象。他通過亨利王之口說“我并不是什么暴君,而是一個基督徒國王”揭示了基督在他心中的位置。基督徒國王認識到戰爭的殘酷與不人道,關心人民的疾苦。“仁慈”“博愛”是莎士比亞所宣傳的,也是基督教所提倡的。
事實上莎士比亞的詩歌同樣體現了基督教精神,他的十四行詩在歌頌友誼和愛情的同時也以文學的形式對圣經和基督教做了自己的詮釋。
莎翁的一切作品都充滿了道德的、嚴肅的態度,并且他的底道德觀念是站在基督教的立足點上的。以他的十四行詩105首為例:
不要把我的愛叫作偶像崇拜,也不要把我的愛人當偶像看,既然所有我的歌和我的贊美,都獻給一個、為一個、永無變換。我的愛今天仁慈,明天也仁慈,有著驚人的美德,永遠不變心。所以我的詩也一樣堅貞不渝。全省掉差異,只敘一件事情。“美,善和真”,就是我的全部題材。
“美,善和真”,用不同的詞句表現。我的創作就在這變化上演,三題一體,它的境界可真無限。
過去“美,善和真”常常分道揚鑣,到今天才在一個人身上協調。
在詩中,莎士比亞把“愛友”永恒的“愛”與永恒的“善”聯系在一起,“仁慈”“美德”“永不變心”都是為了突出“善”,十分明白地表達了詩人對善的追求與審美理想,借謳歌“愛友”的“美、善和真”,提出了他的審美標尺。美和善、真不可分道揚鑣,一定要統一協調。沒有善的思想指教,美就失去了靈魂,無所適從。對愛的內涵的宣揚蘊涵了基督教觀念。
二、濟慈的宗教意識
濟慈出生在基督徒家庭,他不但熟稔《圣經》和宗教禮儀,而且過著基督徒的生活,為人仁慈、憐憫、講究寬恕、博愛,愛好和平,向往靈魂的拯救。同時濟慈對于古希臘時期的文化有著非同尋常的熱情與了解,從希臘神話中,他獲得了美和歡樂的哲學精神。國內學者羅益民認為“雖然幾次熱愛生活,采取入世的態度對待人生,但事實上,濟慈并非一個僅僅止于感性經驗的詩人,而是一個有著深厚基督教情結的人”。
濟慈曾經公開宣稱自己不是基督徒。濟慈的長詩《恩迪米昂》就體現了多神和平相處的異教思想。詩中提到的神很多,太陽神阿波羅、海神特萊登、牧神潘等。一種活躍的、樂觀的古希臘精神吸引著濟慈,濟慈也將這種文化精神當作是自己的信仰,這種積極向上的世界至少部分上是與基督的陰郁世界形成對比,因而濟慈拒絕以基督教的教義來審視這個世界和對待生命。事實上,濟慈對于古典文化的懷舊情緒也表明了他對基督教文化秩序的不滿與抗爭,他表達通過贊美異教文化來代替基督文化的愿望。在《恩底彌翁》的開篇《潘之歌》中,濟慈描繪了為潘神慶祝的場面,潘神的節日充滿了歡樂,但為潘神獻祭的畫面卻充滿了血腥,耶穌被羅馬士兵抽打,剝光衣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種陰郁與血腥的場面強調了人類的罪行。在濟慈眼中,這種殉難、受刑、圣人的死去與對人身體的破壞形成了基督教文化中極為令人感到壓抑與沮喪的場景,這種場景讓人性為之顫抖。與此相比,潘神的慶典則是如此的歡快與純真。
據日本學者米主庫石先生分析,濟慈欣賞和接受希臘精神是因為他們是“美的宗教和歡樂的宗教”,這暗示著他對基督教莊嚴而崇高的背叛。中國學者周桂君也指出濟慈“用宗教儀式來表達一系列異教的價值暗示,是對現有基督結構的一種代替,在任意一種情況下,希臘的世界至少部分是與基督教是處于對立關系的。”兩位學者都認為,迷戀和喜愛希臘文化的享樂和世俗之美,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濟慈對基督教的背叛。
即便如此,濟慈并沒有否認上帝的存在。令人信服的證據是在濟慈的詩歌《致柯斯丘什科》中,濟慈對基督教虔誠的信念蔓延在詩行中。如“To where the great God lives for evermore”就表明了濟慈對上帝存在的堅定信念。與此同時,“Great God”的出現和使用更進一步表明濟慈對上帝的敬仰。不管是在情感上還是在意象上,這首詩都是虔誠的。另外一首《睡與詩》完成于濟慈20歲左右,也表明了濟慈對上帝的信念:
Sometimes it gives a glory to the voice,
And from the heart up-springs, rejoice! rejoice!
Sounds which will reach the Framer of all things,
And die away in ardent mutterings.
No one who once the glorious sun has seen,
And all the clouds, and felt his bosom clean
For his great Maker’s presence, but must know
What’s I mean, and feel his being glow.
濟慈對基督教溫和的感情都表現在這首詩中,其中對“Framer”和“great Maker”這兩個短語的使用尤其需要注意,濟慈選擇這兩個詞來代表上帝,這清晰表明濟慈把上帝視為至高無上的存在,是世界的創造者。
【參考文獻】
[1]海倫?加德納.宗教與文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84.
[2]楊周翰.莎士比亞評論匯編[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209.
[3]羅益民.心靈的朝圣者――約翰?濟慈的宗教觀[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05).
海子,一個想要成為“太陽”的人,一個被冠以“文化詩人”、“生命詩人”、“史詩詩人”等多種稱號的詩人,用他的死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震撼力,逼使人們去重新審視詩歌和生命,成為了那個缺乏精神和價值尺度的時代的神話之一。他曾為自己立下誓言:這一世紀和下一世紀的交替,在中國必有一次偉大的詩歌行動和一首偉大的詩篇。海子仿佛是受神的指引而來,來完成他偉大的事情——創作“偉大的詩歌”。
一.與基督相遇
20世紀80年代中期,文壇上掀起了一陣“文化熱”的狂潮,學者們在感慨文化“淪落”的同時,也在積極努力地尋找出路。他們試圖找出中國文化根本機制落后于一些西方國家的原因以及中西在文化形態方面到底有何根本性的不同。在這種思考和追問中,學者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基督教文化。他們逐漸發現,這種在西方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宗教文化,也許在“人民精神的鴉片”之外,還存在著別樣的價值內涵。于是有學者開始從文化視角出發,研究基督教文化于中國文化歷史、社會現實以及人們的思考方式、審美情趣、精神領域的意義。在這次的狂潮中,出現了一批文化詩學的建構者,有楊煉、于堅、舒婷、海子、駱一禾、西川等,他們認為,中國文化根本機制在精神領域存在的空白只能通過顛覆中國美學傳統和大量借鑒、吸收西方文化來填補,海子就是他們之中突出的一位。他曾經發表過激進的言論:“我恨東方詩人的文人氣質,他們蒼白孱弱,自以為是……比如說,陶淵明和梭羅同時歸隱山水,但陶重趣味,梭羅卻要對自己生命和存在本身表示極大的珍惜與關注。這就是我的詩歌理想,應拋棄文人趣味,直接關注生命存在本身。這是中國詩歌的自新之路。”[1]他不滿當時文壇,對時代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進行了犀利、深刻地揭示:“動物般的恐懼充塞著我們的詩歌……/沒有絲毫的寬恕和溫情”(《秋》)。
海德格爾說:“哪里有危難,哪里便出現拯救”。海子正是當代詩壇的拯救者之一。海子身上有著高度的文化使命感,他對文化有著執著的追求,他一直傾心于古典文化、人類文明,極力尋求文化之根,渴望有一種強烈的文化引導。他說:“我寫長詩總是迫不得已。出于某種巨大的元素對我的召喚,也是因為我有太多的話要說,這些元素和偉大的材料的東西總會漲破我的詩歌外殼。”[2]這種“巨大的元素”就是文化因子,他急切地尋找各種文化的“糧食”,建構成他所認為的真正的“偉大的詩歌”。
他說:“偉大的詩歌,不是感性的詩歌,也不是抒情的詩歌,不是原始材料的片段流動,而是主體人類在某一瞬間突入自身的宏偉——是主體人類在原始力量中的一次性詩歌行動。”由此可見,海子的史詩寫作是為了弘揚人類的主體精神,而途徑就是文化回歸原始主義。但是在當時文壇上,提出文化回歸原始主義是不合時宜、格格不入的。海子像《太陽·殺》里的老巴比倫國王一樣寂寞孤獨、郁郁寡歡,不被人理解。他像個人類苦難的救護神,試圖利用基督教文化精神,建構他的文化價值理念。“基督教并不是一種教條,一種思想,它是一股生命的新生之力,凡它所到之處,往往會很自然地發生強大的力量,與一個人或團體惡習相抗爭,在社會中產生凈化的力量”。[3]海子深切地體會到基督教精神的救贖和凈化力量,將其融入到了自己詩歌創作的血肉中。
二.海子創作與基督教文化
海子在北大時,受西川影響,開始接觸《圣經》,后來相繼閱讀過《耶穌傳》、《耶穌在印度》等書。他的詩歌和生命帶有明顯的神性光輝,很多評論家都注意到了這一點。“海子是圣徒般的詩人,他捐軀的意志具有‘不顧’的性質,以致當我們返觀他的詩作時,竟產生了一種準神學意義”。[4]“海子的大詩似起于對‘人’或‘我自己’的失望或絕望,這一絕望使海子對人性的自我拯救表示堅決的懷疑而在人性的邊緣于神性照面。”[5]他在離世時還隨身攜帶著四本書:《新舊約全書》、《瓦爾登湖》、《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說選》。駱一禾曾指出海子的長詩《太陽》“全書的結構設計是吸收了希伯來《圣經》經驗的,但全程次序又完全不同”[6]。海子能夠如此熟練地化用《圣經》的結構,可見海子對于基督教文化的理解非管中窺豹。
海子的詩作里出現了大量如基督、十字架、木匠、太陽、火、天國、永恒、博愛、麥子、王等帶有基督教文化色彩的意象。麥子是海子詩歌的核心意象,學者們對此也眾說紛紜。在基督教文化中,麥子包含著神秘的死亡和重生。《約翰福音》12章:“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海子受到啟發,但在海子詩中,他賦予麥子以原始生命力的意義,對它的歌頌,實際上就是對生命的歌頌:“麥浪——/天堂的桌子/擺在田野上/一塊麥地。在海子詩作中,還存在著一個特殊的意象——鹽,《新約·馬太福音》第五章中,耶穌教訓門徒:“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你們是世上的光”,鹽在這里象征著自我奉獻的救贖精神,要“照亮”世人、成全世人,是社會的引路人。海子化用這種精神,對于當時“飛遍了天空,找不到一塊落腳之地”文壇狀況,他有著深刻的反思:“我們缺少成斗的鹽、盛放鹽的金斗或頭顱、角、鷹。”可以說,海子在創作中,結合了自己的創作需求對基督教文化中許多標志性的意象展開了自己豐富的想象,給我們呈現出一片帶有基督教文化色彩的精神領域。
《圣經》的意境也隨處可見。《阿爾的太陽——給我的瘦哥哥:凡·高》:“邀請一切火中取栗的人/不要再畫基督的橄欖園/要畫就畫橄欖收獲/畫的以團火/代替天上的老爺子/洗凈生命”;《夏天的太陽》:“當年基督人世/也在這陽光下長大”;《給母親》:“我歌唱云朵/我知道自己終究會幸福/和一切圣潔的人/相聚在天堂”;《麥地》:“天堂的桌子/擺在田野上/一塊麥地”;《讓我把腳丫擱在黃昏中一位木匠的工具箱上》:“在我釘成一支十字木頭的時刻/在我自己故鄉的門前”,“就讓我歇腳在馬廄之中/如果不是因為時辰不好”,“我被木匠鋸子鋸開,做成木匠兒子/的搖籃。十字架”等等。海子的這些詩歌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神圣的詩歌殿堂,在這些意境中,我們的確感受到了“所羅門的詩歌/一卷卷/滾下山腰/如同泉水/打在我脊背上”。(《葡萄園之西的話語》)
海子基督式的救贖情懷使他身上帶有無法抗拒的文化使命感,主要體現在他的史詩創作上。他放棄了自己擅長的抒情詩創作,埋頭于他所生疏的史詩創作,只因為他覺得史詩可以傳達社會、國家所需要的文化理念,弘揚民族所需要的文化價值。他只想融合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的結合,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他的史詩中帶有基督教文化色彩的代表作是“太陽七部書”中的《土地》。它與《圣經》有著很大的關聯性。《土地》探討了生與死、欲望與理性的關系,張揚了原始的生命力,語言上模仿《圣經》,結構上吸取了《圣經》的創作經驗。作者滿含淚水的雙眼憂傷地看著這片他所鐘情的土地,痛惜大地的被遺棄,試圖通過救贖和皈依來獲得靈魂的安定。海子靠想象虛擬了一個原始、圣潔、充滿神性光輝的鄉村大地,來尋求生命和精神的棲息地。海子渴望“一盞真理的燈”,直接批判了現代人“我們已喪失了土地/替代土地的是一種短暫而抽搐的欲望”。
有哲人曾經說過“或者升得更高,或者徹底墮落;或者成就自己,或者毀掉自己”,海子無疑屬于前者,他用他一個人的孤獨來睥睨滄桑。他的詩歌創作對于中國詩歌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海子自己在《太陽·殺》里說:“你知道我的誕辰、我的一生、我的死亡,但不知道我的命。你知道我的愛情,但不知道我的女人。你知道我歌頌的自我和景色,但不知道我的天空和太陽以及太陽中的事物。”我們往往只看到事物表面的東西,而忽略它更深層次的意義。對于海子及其詩歌與基督教文化的研究還將繼續。
注釋:
[1][2]海子:《詩學:一份提綱》,《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版。
[3]林治平:《基督教在中國之傳播及其貢獻》,劉小楓主編:《“道”與“言”——華夏文化與基督教文化的相遇》,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版,第127頁。
[4]陳超:《海子》,《不死的海子》,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頁。
[中圖分類號]J6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9)06-0008-02
基督教音樂對西方音樂的發展起了非常巨大的推動作用,如目前使用的五線譜就是由基督教會多年逐漸發明發展起來的,現在我們學習的美聲唱法也起源于基督教。管風琴的制作與發展,甚至數字樂譜在亞洲的推廣和使用,都與基督教有密切的關系。音樂與基督教的共同發展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密切相關,無論從基督教來說,還是從音樂來說,都沒有辦法將基督教與音樂分開。
一、基督教與基督教音樂
“基督”一詞,希臘文的意思是“受膏者”、“君王”,宗教含義是“上帝差遣的救世主”。耶穌基督為基督教崇拜對象,“三位一體”“因信稱義”為其教義核心,《圣經》為其經典,教會為其組織形式。
音樂的發展是和宗教(基督教)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基督教音樂就成為一種重要的信仰傳播工具,黑格爾說過“藝術到了最高階段,是與宗教相聯系的,宗教往往需要利用藝術來使我們更好的感到宗教的真理。”基督教是一個音樂的宗教,歌唱的宗教。基督教音樂旋律自然、曲調舒緩、優美純樸且莊嚴肅穆,流行于世的60多萬首贊美詩,其中既有巴赫、貝多芬等大師們的杰作,又包含了世界各國眾多曲調優美頗具特色的民歌,圣歌的誦唱也十分廣泛。現代音樂的記譜法、合聲法、各種調式的形成以及音樂理論和音樂學院的建立都與基督教音樂密切相關。
基督教音樂又稱圣樂。它既傳達上帝給人們的啟示,又表現信徒對上帝的崇敬、贊美、信靠和祈求。基督教音樂在歐洲得到的極大的發展,也是歐洲藝術音樂的源頭。基督教音樂大致有以下分類:
1 彌撒曲
天主教所用的復調風格的聲樂套曲。15世紀以前,是沒有伴奏的清唱曲,15到17世紀改為由清唱和管風琴交替進行。17世紀起采用管弦樂伴奏,并插入獨唱、重唱等,歌詞用拉丁文,結束時的唱詞有“Ite,Missaesg”(意為“回去吧,彌撒禮成”)之句,Missa之名由此而來。包括慈悲經、榮耀經、信經、圣哉經和羔羊經五個樂章。
2 受難曲
大型聲樂曲。以四福音書中記載的主耶穌受難的過程為內容,從最后的晚餐起一直到被釘十字架。最早(十二世紀)的受難曲以格里高利圣詠組成,用戲劇形式演出。到十五世紀,復調音樂代替了圣詠。
3 清唱劇
將圣經中的經文譜曲,風格與歌劇十分接近,有人物、事件,用宣敘調、詠嘆調和合唱來演唱,不同的是清唱劇沒有戲劇動作和戲劇表演,這一點清唱劇和受難曲相似,與受難曲不同的是:受難曲主要是描繪耶穌的受難過程,而清唱劇的范圍則沒有限制。
4 康塔塔
最早的康塔塔是一種世俗敘事套曲。與清唱劇相似,兩者區別在于清唱劇篇幅較大,人物眾多,而康塔塔則篇幅較小,故事內容較簡單,往往偏重于抒情。
5 眾贊歌
一種基督教會眾合唱的頌贊詩歌,又叫贊美詩。這類詩歌有兩類:一類是由作曲家譜寫的,有很高的藝術性,但不適合一般信徒誦唱;另一類是由信徒譜寫的,不追求藝術性,但容易上口,適合一般信徒詠唱(教會所用的頌贊詩歌都屬于此類)。
二、贊美與敬拜
敬拜與贊美本來是兩個普通的名詞及動詞而已,敬拜是做禮拜,贊美是禮拜中對上帝的稱贊。贊美的內容主要是對圣父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奇妙大能和作為發出贊嘆;對圣子舍身流血施行救贖宏恩發出感謝;對圣靈自由運行做各樣善工發出誠懇及甘愿順服的邀請。
為什么在禮拜中一定要有贊美呢?
1 基督教信仰在《圣經》開篇創世紀中明確告訴我們太陽、月亮、光體、星辰、宇宙萬物、空氣、水、生靈和人皆為上帝七日內奇妙創造。上帝是創造者,是開始也是至終,是完全高于人類的全能者,是當受敬拜配得贊美的,必須敬拜、贊美。也應該是所有蒙恩得救的人們發自內心的驚嘆與降服。
2 上帝除了是創造者、全能者外,上帝還是愛!而這種愛,人們只要愿意接受就可以無條件地、無限地并具有永恒性意義的愛。圣經在《約翰福音》3章16節中明確的告訴人們:“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正是因著這種對人類施行恩典、拯救、謂之長闊高深的愛,凡是相信這一救恩的眾民在情與理上更應當是縱情高呼頌贊了。
通過贊美敬拜信徒表達他們對上帝的崇拜,并在音樂中解說神的指示和祝福,讓信徒的信仰更加堅固。敬拜并不需要華麗的場合,教會中都有唱詩班來帶領大家敬拜贊美,圣潔美妙的音樂把人們帶入超凡脫俗的境地,使信徒感受到與神的親近。基督教在布道時,也常常通過贊美詩的形式,將許多深奧、抽象的教義和宗教思想,轉化為都能被廣大普通民眾領受的通俗易懂的道理,并通過音樂的渲染,使宗教特有的神圣、肅穆的性質突顯出來。
一方面,宗教借助音樂來宣傳教義,借助音樂烘托莊嚴肅穆氣氛,借助音樂實現人神的交流互動等等;另一方面,音樂也借助宗教獲得了豐富的精神內涵,借助宗教實現了藝術的力量,使宗教得以傳承和不斷發展。
基督教音樂具有布道傳福音的功用,音樂是基督教信仰中的特征之一,但決非只是信仰中的點綴、裝飾。基督教音樂中有莊嚴美、宏偉美、純潔美和神秘美。這種具有綜合元素美的感受在世俗性音樂中是感受不到的。正因如此,千百年來每當教會在紀念、歡度宗教節日或進行各種禮拜、儀式、聚會、慶典時,音樂頌贊之聲飛揚遠方。帶著對人們心靈強烈的吸引力、震撼力,將無數心靈饑渴慕義的人引導上帝面前認罪悔改、蒙恩得救。基督徒以贊美音樂會的方式四處巡回贊美,傳播福音的種子,用音樂來開展布道工作,以幫助更多人認識上帝,接受耶穌為救主。
贊美敬拜的審美愉悅功能和心理治療功能。在宗教活動中,音樂可以幫助受眾抒發、宣泄情緒,更重要的是可以喚醒來訪者對美的體驗,也就是喚醒了受眾內心積極的生命力量。而這種美的積極的生命力量最終引導受眾自己走出困境,擺脫痛苦,并找到解決現實困難的辦法或方向。
三、中國基督教中的敬拜贊美
基督教在傳人中國后就按本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去發展,就變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基督教,在禮拜儀式上也唱起了中國人創作的贊美詩。中國基督教中的敬拜贊美主要是在中國人熟悉的曲調配上贊美詩歌詞,基督教是一種宗教、是一種文化,但是每一種文化傳播到另外一個地域的時候就會在無形的磨合當中顯示出每一個地域的地域性以及民族性。
中外基督教音樂的不同有:(一)調式的差異:中國音樂的調式為宮、商、角、徵、羽五種五聲調式,多數樂曲都基于五聲調式,但七聲調式也作為五聲調式的擴充使用;西方音樂的調式主要有和聲大、小調,旋律大、小調。(二)旋律的差異:中國音樂高音強低音弱,西方音樂高中低音較平衡;中國傳統音樂一般不轉調,而西方傳統音樂有大量的轉調西方音樂體系在處理多聲部關系時,傾向于縱向的立體思維,即特別注重主調旋律與其它聲部的和聲關系,中國音樂中絕大部分均為單聲部。
從前人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在從公元4至15世紀的漫長中世紀,文學批評的發展與文學的繁榮在步調上是不一致的。文學的繁榮出現在中世紀后期,即從11到15世紀的“信仰時期”。在這一時期內,世俗文學蓬勃發展,誕生了一批用法語、德語、英語和意大利語等民族語言寫成的文學名作,如《羅蘭之歌》、《神曲》、《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集》等。就文學批評而言,中世紀后期基本上沒有創新,只不過是在沿用羅馬帝國衰亡之后幾個世紀里形成的批評概念,“真正重要的是中世紀早期”(Harland2005:22)。這里的“早期”是一個什么概念呢?中世紀一般被劃分為五個時期:第一是后古典時期(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后7世紀);第二是理查大帝加洛林王朝時期(公元8至10世紀);第三是中世紀全盛時期(公元11至13世紀);第四是經院主義時期(公元13至14世紀);第五是人文主義時期(公元14至16世紀)(Hardison1974:23)。這里不僅第一時期和古典時期、第五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有部分重疊,而且中間的三個時期之間也存在部分重疊。文學批評上的所謂“中世紀早期”通常是指上述的第一和第二時期。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文學批評在中世紀后期毫無作為。基督教與中世紀的文學批評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基督教文化與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相遇無不影響、甚至決定了當時文學批評的任務、目的和主要內容。在后古典時期,公元4世紀可以被稱為文學批評的分水嶺。在此之前,整個古典傳統依然盛行,學者們全盤吸收和消化古典批評家的思想。他們直接重印西塞羅和匡第連的修辭學著作,或者依照基督教的需要而加以修改,賀拉斯更是持續不斷地被人廣泛閱讀。相比之下,之后的公元4至7世紀是一個更為重要的時期,出現了一批有分量的批評著作,內容主要是對古典著作的修訂、注釋和結集。在此期間,基督教因吸收了多種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元素而得以迅猛發展,反之,新思想也以這樣一種方式進入了古希臘羅馬傳統。在人類歷史上,一種優秀的文化從來都不會輕易地被完全取代,更不用說當時蓬勃興起的基督教文化并不打算將它全盤摒棄。當西羅馬帝國在政治上衰亡之后,希臘羅馬文化依然在此后的幾個世紀里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存在著,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不可否認的是,“基督教即使是在保存希臘羅馬文化時,也禁不住改變它觸碰到的一切”(Harland2005:22)。古希臘羅馬傳統中的有些元素被忽視,有些則被蓄意篡改,甚至改得面目全非。通過歪曲來吸收異教文化,毫無疑問是基督教徒的一種深謀遠慮的行為,因為早期的基督教徒并不是朝著一個新方向茫然被動地前行,而是充分意識到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他們要構建的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符合新的教規。這樣就必然會涉及到他們對待異教文化的態度和文學批評的根本任務。
異教文化,特別是異教詩歌和神話,用圣奧古斯丁的話來說,猶如謹慎的希伯來人逃離埃及時帶出來的金子,棄之可惜,留之堪憂。在拉伯努斯•馬路斯的《牧師的基本原則》(ClericalInstitute)中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如果人們因其不可抵擋的誘惑而想閱讀非猶太教詩歌或書籍時,對待它們就應當像對待《舊約》申命記中被俘獲的女人:如果一個猶太人想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他應該剃光她的頭發,減去她的指甲,拔掉她的眉毛。當她被清洗干凈之后,他才能像丈夫一樣去擁抱她。當一本世俗之書落到我們手里,我們習慣的做法有著同樣的特征。我們如果發現異教文化中有可用之處,便把它吸收進自己的教義,如果有關于異教偶像、愛或純粹世俗的內容,則毫不留情地加以拒絕。我們剃光某些書的頭,用鋒利的剪刀剪去其他一些的指甲。(轉引自Hardison1974:5)存留的標準全看能否符合基督教教義或者是否能為基督教服務了。早期基督教神父特爾屠良(Tertullianus,公元160~230)拒斥古典戲劇,經學家、拉丁教父哲羅姆(Jerome,公元347~420)稱詩歌為“魔鬼的美酒”,圣奧古斯丁也曾在《懺悔錄》中內疚地回憶他過去沉迷于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為帝多的死哭泣(Augustine1960:56-7)。不過,這并不是說他們對詩歌和戲劇一概加以排斥。其實,在古典時期詩歌被用來教授人們演講術,現在基督教徒也需要同樣的技巧,因此基督教作家有意識地吸收賀拉斯的《詩藝》這樣的著作,基督教詩人則為圣經題材采用古典詩歌的形式和風格。然而,他們對待戲劇的態度則全然不同。戲劇幾乎是被全盤否定,許多古典文學批評中的重要概念遭到基督教思想的排斥,首當其沖的自然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發展起來的與戲劇相關的模仿概念。柏拉圖在《理想國》第十卷中指出藝術是對外表的模仿,與真實隔著兩層,只能挑起人的靈魂中低等的部分。他說人的靈魂中的那個不冷靜的部分,也就是非理性的部分,給模仿提供了大量各式各樣的材料,而“那個理智的平靜的精神狀態……不是涌到劇場里來的那一大群雜七雜八的人所能理解的”(柏拉圖1996:404)。柏拉圖堅信真理存在于形式之中,亞里士多德修正了他的觀點,認為具有普遍性的形式必須通過物質的、具體的東西來實現,因此戲劇的情節能夠揭示真理。雖然他們對模仿的看法不一,但是共同發展了“模仿”這個文學批評史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柏拉圖對戲劇持有清教徒式的思想,基督教神父與此類似,他們竭力倡導禁欲主義思想,自然反對信眾涌入劇場,放縱情感,看戲在他們看來只能提供快樂,而不能給人帶來足夠的教益。于是,戲劇日漸沉寂,最后消失得幾近了無蹤影,直至中世紀后期才再次出現。模仿的概念也隨之被人遺忘。由此可見,這一時期文學批評的主要目的是實用性的而不是美學性的。
與“模仿”概念被塵封不同的是,古希臘關于修辭的理論知識則被繼承。他們把這種知識運用在詩歌的創作藝術上,但在實際運用中卻很少表現出創新思想,最多只不過是“把古老的修辭方法照搬到詩歌上,即讓主題先出現,讓有說服力的陳述隨后出現”(Harland2005:23)。相比之下,在中世紀文學批評中關于虛構的標準顯得更為重要。這首先涉及到對異教傳統的吸收帶來的一個文學史方面的特殊問題。此前文學史上的作家基本上都局限在古希臘和羅馬作家之列,現在基督教作家認為有必要重寫文學史,使之包含舊約和基督教文學的作者。由于大量基督教作家的加入,文學史中的希臘作家顯得越來越少,古典傳統本身隨之發生變化。先前的古典文學理論中有一個根本性假設,即古典文學是自足的,它只受自身的影響。例如,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采用的例子全部來自古希臘文學,而當朗吉努斯在《論崇高》中引用《舊約》創世紀中上帝的話時,他的這一做法被認為是史無前例的。重寫文學史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這個假設遭到了質疑。在基督教作家看來,希伯來文學比希臘文學更為古老,它有可能對古典著作產生了影響。這種可能性大大激勵了學者們猜測《舊約》跟希臘和羅馬文學之間可能存在的對應關系。從基督教的角度來看,古希臘羅馬的神話純屬一派謊言,更有甚者,它還會導致人們信仰虛假的神或者虛假的奇跡,唯有《圣經》才記錄下真實的歷史。在謊言和終極真實之間是否存在調和的可能性呢?正是在這里出現了中世紀最為重要的批評活動的空間,即寓言解釋。“寓言”(Allegory)源自希臘語,意為“它言”,也就是說寓言提供一層字面意思,而真正需要理解的是隱含其中的另一層意思。最早的寓言解釋活動出現在公元前六世紀,在古羅馬帝國后期這種方法被廣泛使用。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把具體獨特的表面看成是代表某種終極真實的符號,蕓蕓眾生混沌未開,自然不能由表及里,洞察入微,只有少數有哲學思想的人能夠透過表面看清這些符號的含義。而中世紀關于文藝的一個普遍的看法,就是認為“一切文藝表現和事物形象都是象征性或寓言性的,背后都隱藏著一種秘奧的意義”(朱光潛2002:135)。柏拉圖關于理念的思想為新柏拉圖主義者開辟了廣闊的闡釋空間,他們不遺余力,試圖挖掘隱藏在文學作品簡單的情節和人物背后的奧義。與此類似的是,基督教也把世界看成是符號。世界就是一本上帝寫就的書,里面到處都隱藏著需要基督徒讀懂的信息。基督本人就是通過寓言傳教,這給人們一個明確的提示:除他實際說出的話的表面意思之外,還有更為深刻的含義有待信眾領悟①。此外,《圣經》的解釋者還需要通過解經把《舊約》和《新約》的不同的精神氣質調和起來。
手捧這套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和中國電影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小說家兼詩人施瑋主編的“靈性文學叢書”,[1]
非常高興。終于在中國見到了有中國作家自己撰寫的,正式出版發行的,切入當今生活的又與基督教文化有著某些關聯的文學作品。這套叢書主要選編了海內外一百多位當代中國作家的文學作品,包括散文卷《此岸與彼岸》、詩歌卷《琴與爐》、小說卷《新城路100號》(上、下)、長篇小說《放逐伊甸》(中國電影出版社)共五冊。
心想何不干脆就用“基督教文學叢書”,為何卻要繞著彎子起名“靈性文學叢書” 呢?掩卷三思,終于還是明白了施瑋先生之所以這樣做的獨特見解和良苦用心。我在舉雙手贊成的同時,甚至也萌生了一點個人的領悟和感受。適逢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點與“靈性文學叢書”主編施瑋合作,于2008年10月11日(星期六)在上海師范大學舉辦“漢語靈性文學”學術研討會,金秋十月,佳美良機,舊朋新友,學術暢談,我也來湊湊熱鬧,把自己的這點看法談出來,豈不快哉!
當然只打算來湊湊熱鬧,隨意發言估計還是不行,誠如會議主辦者所言,此次會議是此方面研究領域學者的一次聚會,將匯集在基督教文化與文學研究方面的朋友,將對于“靈性文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既然如此,就當慎重。言下之意,就是把贊成的這點原因,借著發言講出來,與大家分享,共同探討。
一、文學與基督信仰
基督宗教與文學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話題。一段時期以來國內各家出版社紛紛出版基督宗教與文學的專著,甚至基督教與中國文學也越來越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注意。最近的出版界接二連三地拋出有關的專著,如:上海師大揚劍龍教授的《曠野的呼聲——中國現代作家與基督教文化》、[2] 暨南大學王列耀教授的《基督教與中國現代文學》、[3] 西南師大王本朝教授的《20世紀中國文學與基督教文化》、[4] 濟南大學劉麗霞教授的《中國基督教文學的歷史存在》[5] 等,正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一特殊的學術現象。
一般來說,基督宗教有社會功能、神學思想和文化藝術三個層面上的特征。基督教會自身的建設和發展及其在社會的傳播和影響,到了現當代社會可能不能完全應付社會所要求的整合,但其神學思想和文化藝術卻仍然有其活力,且越來越彰顯其在思想和文化影響上的重要性。誠如楊慧林先生所論:“在有關‘價值’的各種人文學思考中,神學的視角越來越顯示出無可替代的意義;因為在世俗的領域里追索價值,我們最終只能發現一切‘價值’都充滿了相對性。通過后現代主義批評對于‘宏觀敘述’的結構,基督教神學實際上得到了更大的空間。在一定意義上說,這種空間顯示了人文學與神學的深層同構。”[6]
這世界需要文學,因為文學可用想象為我們提供一個方式來認識世界,也為我們和世界提供了一個有力又有效的對話渠道。而基督信仰更需要文學,因為基督信仰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 “話語” 的傳遞上的,而文學的本質便是把語言、文字推到極致,像用杠桿推動一個沉重的觀念,舉重若輕。文學中的故事更有其魅力,可直指人心渴望,同時又能呈現世界本相。想一想,圣經各卷作者不約而同地采用文學手法來書寫,豈是巧合?這其中必有上帝的心意。所以在信仰中,文學應和神學、護教學相輔相成。我們需要大聲疾呼,也需要輕聲細語,我們需要促銷,也需要滲透。沒有文學的信仰,就像斷翅的鴿子,飛不高也飛不遠,更遑論深入人心。[7]
那么如何認識基督教與文學的關系呢?假如只說基督教文學是用文字作見證,那就是一種誤解。當然,能寫出好的見證也可以是文學,但真正的基督教文學卻不僅是用文字寫成見證而已。而一部上乘的極具靈性的文學創作,很可能整部作品中不見一個基督教的慣用術語或專有名詞,卻仍然可以成功地傳達基督信仰的精神。而相反地如果作者對基督信仰沒有較深的了解,整篇作品中盡管采用了許多基督教的名詞與圣經章節,仍然不能算是基督教的文學作品。就拿兩個日本現代作家來說吧,比如三浦綾子,從基督信仰的角度看,她只是一個普通的信徒,但卻對基督信仰有深刻的認識。她從創作小說《冰點》[8] 開始了她的寫作生涯,后來的作品越來越多,在日本基督教文學界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技巧上她堅持以間接的方式傳達基督信仰的信息。她對以文學傳福音有她自己獨到的看法。她說如果今天施洗約翰忽然出現在東京的街頭,大聲疾呼:“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人們一定會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因為東京沒有基督教的文化背景。施洗約翰能為耶穌預備道路,而她認為她只能為施洗約翰預備道路。這就是三浦綾子對文學創作與基督信仰的關系的看法。而她實際上也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因為許多日本青年正是在讀了三浦綾子的小說后而悔改歸向了基督。就連翻譯她小說的翻譯家朱佩蘭女士的受洗歸主,也是因長期研讀三浦綾子的作品而受到影響的。至于日本另一位作家遠藤周作,他作品中所蘊藏的基督教信息和神學思想,可能更為深湛。他的代表作《沉默》[9] 是一部相當有深度的基督教文學作品,不僅在日本有極大的反響,早已拍成電影,即使放到世界基督教文學中來看,也有其卓越的地位(早已譯成十幾國文字)。遠藤周作對圣經和基督宗教神學有相當深入的研究,才能寫出《沉默》那樣的巨作。在這方面我們中國基督教文學作家們,可能需要作更多的努力,不單是在寫作題材或創作技巧上,而且還要對基督宗教,特別是圣經,有精深的了解與認知,換言之,即對基督信仰的內涵要痛下功夫。[10]
所以說把定點放在作品與基督信仰的關系上來認識和把握這種文學就顯得尤其重要。
圣經說“太初有道,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上帝獨生子的榮光。” [11] 西方的與基督信仰關系密切的作家和詩人,頻頻提到,文學在信仰中,深具“道成肉身” 的力量。怎么說呢?文字書寫本來就是以有限描述無限,以具體呈現抽象,以象征來指向神圣。當作者用具體的意象、人物和故事來包裹、呈現屬靈真理時,就是一種“道成肉身” 的方式。就像上帝藉著拿撒勒耶穌的肉身,來彰顯望不見、也摸不著的自己一樣。[12]
而基督教文學家施瑋更進一步地擴展了這一認知。她說:“道不僅具有太初原有并永恒存在的客觀性,也具有讓人可以親身看、聽、觸摸,而產生的主觀體驗性;道不僅具有創造性,同時也具有同在性;萬有藉道而造、從他而出、在他里面,他又道成肉身,住在萬有中間,與被造之人同住;道具有真理的光照性和審判性,同時又具有救贖的豐滿完全性與恩典性;道具有自我存在的榮光,同時又具有自我表明的啟示性。”[13] 她鑒此而進一步認為中國基督教文學是基督信仰在中國文學和文化語境中的一種“道成肉身” ;是藉著表述人親身對這道的主觀體驗而見證這“道” (基督信仰);是以上帝賜于人的創造性來表述這道與人同住,見證道在人里面,人在道里面;是在真道的光中重新解讀自己、他人、社會、世界,并傳遞出這種以道(耶穌基督)為中心的新的世界觀、人生觀,描述出一種新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在這道啟示性的光照下,認識人的犯罪與上帝的救恩,形成一種對罪的棄絕和痛悔,同時藉著對上帝救恩的信心與盼望而創造出充滿喜樂和心靈安息的文學。[14]
可喜的是這種“道成肉身” 的文學創作(即與基督信仰有關的文學)正在中華大地悄悄崛起。當代中國以北村、施瑋、莫非、魯西西、劉光耀、齊宏偉等一大批中青年作家正在我們身邊一一涌現。他們大多數都有基督信仰。他們在圣經的光照下,以上帝的啟示性真理作視角,以文學創作的各種形式為表達,解讀和闡釋自己、他人、和社會。他們有的擅長吟詩,有的喜歡寫小說,撰散文,題材不一,形式多樣。比如施瑋,她擅以詩的形式抒寫靈性之光和肉身之道,著意把深刻的靈性凝鑄為優美的意境,在人間情愛中映射那屬天的真愛。[15] 她同時又撰寫小說,如在《放逐伊甸》里刻畫了像李亞、趙溟、戴航等為代表的栩栩如生的知識分子人物形象。他們透過死亡窺見了生命的意義;穿過罪惡認清了自我的本相;沖破怨恨懂得了愛情的真諦。張鶴先生曾評價說:“《放逐伊甸》的確為當代中國信仰小說創作提供了一種講述的可能性。”[16] 再看早已名揚四海的小說家兼詩人北村,他早年曾被譽為中國先鋒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后以“神性寫作”又成為中國小說界的一個獨特現象。像小說《施洗的河》、《老木的琴》、《瑪卓的愛情》等早已為人們所熟知。而讀了他的詩,我們一定也會像施瑋那樣產生共同的認知:“他的詩歌卻讓我在一片晨曦中,看見一只突然騰空飛起的鴿子。溫潤、雪白,是他靈魂的歌吟。歌唱著天國和愛情。透過這些簡樸、內斂、溫暖而充滿哲思的詩句,我被帶入他心靈的深處,被一份愛的熾熱灼痛。”[17] 還有像莫非、區曼玲、鶴子、陳衛珍等的短篇小說;像魯西西、劉光耀、齊宏偉、姜慶乙、匙河、王怡等的詩篇,像寧子、小瑩、范學德等的散文,無不浸透著生命、愛情、和智慧。他們有的講述樸素,卻發射出活潑生命的力量;有的表達犀利,卻蘊涵著真愛的溫存;有的言說浪漫,卻散發出智慧的馨香。
前 言
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去世后,英國國王與議會之間的矛盾開始激烈化,政局發生了動蕩。由于社會生活和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王室族與資產階級之間的強烈沖突導致了1642-1649年內戰。期間英國的文學發生了快速的發展,資產階級倡導教主義,崇尚節儉,反對享樂主義。其后在1688年清教派的帶領下發生了“光榮革命”。基督教和《圣經》對十七世紀英國文學的發展和繁榮影響極其深遠。為眾多文學作家提供了優秀的創作來源和創作素材。
一、基督教的《圣經》
《圣經》是基督教的經典,是基督教教義、教規的源泉,基督教認為《圣經》是人們與日常生活的最高準則。《圣經》分為兩大部分:《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前者的寫作年代大約是公元前2世紀,主要記載了耶穌降生以前猶太人的宗教、歷史、社會、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情況,還包括世界和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及對未來世界的期望。《舊約》雖然沒有《新約》對西方文學、歷史的影響巨大,但仍有許多歐美的作家、詩人根據《舊約》的內容出書立著。在《舊約》的雜集中收錄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雜集共十二卷,如宗教小說《多埤亞傳》、俠義小說《友弟德傳》、戲劇性敘事文《以斯貼記》和世界文學名著《約伯記》等,其中《箴言》屬智慧文學作品,書中收錄的格言、警句、成語、諺語、散文等,對后世的西方文學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也是基督教文化和《圣經》對人類文學發展的巨大貢獻之一。在《創世記》中描寫了亞當與夏娃由于受到毒蛇的引誘,偷吃了智慧果,而被上帝趕出伊甸園。后來英國著名詩人彌爾頓以此作為題材創作了不朽的巨著《失樂園》,一部寶貴的世界文學遺產。
二、英國十七世紀文學的概述
十七世紀的英國是一個極其動蕩的歷史時期,國王與議會之間的矛盾激化。1642年,英國的civil war在查理一世和議會之間發生,在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斷頭臺。之后,查理二世被議會教會英國,并成為英國的國王。17世紀的英國文學派主要分為兩種:玄學派詩人和騎士派詩人。騎士派詩人包括羅伯特?郝里克和約翰?撒克林,騎士派詩都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劇作家古典主義傾向,宣傳及時行樂的思想。教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彌爾頓,他的文學功績使世人曾將他所在的那個時期稱為“彌爾頓時期”,他的著名代表作長詩《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等。宗教作家在王室復辟時期的代表人物是班揚,他的代表作有《天路歷程》,最重要的文學家是德萊頓,他在詩歌、散文、戲劇理論方面都有顯著的成就。被世人稱為是承上啟下的人物。
三、基督教與十七世紀英國文學作家的關系
1.基督教與莎士比亞的作品的關系。基督教認為人生而有罪,這種罪體現為人難以抵制的貪婪和私欲。基督教認為原罪是人的自由意志背離上帝的結果,人的一生就是為了贖罪,為了洗滌生而帶來的罪惡。以莎士比亞戲劇為例,莎翁對人的本質的理解與基督教有一致之處,都視人為有罪的存在,都認為罪惡源于人的自由意志。但它又與基督教有本質的差異:基督教認為人性的救贖只能依賴神恩,而莎翁戲劇體現的卻是人的自由意志可以幫助人們實現自我救贖。莎士比亞戲劇中將罪惡看做是自由意志中的破壞力,盡管破壞力使人無法徹底自救,但自由意志中的內驅力可以使人在對自我有限性的觸摸中,生發出對宇宙的敬畏感,獲得人性的提升與精神超越。莎士比亞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基督教的影響。任何了解《圣經》的人,都會在讀他的詩歌、歷史劇和喜劇的時候,發現他引用了上百次《圣經》。他的許多作品都能發現《圣經》的思想脈絡。圣經中影響做大的是該隱和亞伯的故事,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事跡即主人公的父親殺害親兄弟就跟該隱和亞伯特別相似。《以牙還牙》是莎士比亞的著名喜劇之一,它的劇名就是取自《圣經》馬太福音章節之中,即“你們用什么量器量給別人,也必須用相同的量器量給自己。”講的意思就是“以牙還牙”。
2.基督教與班揚作品的關系。班揚是文藝復興時期與莎士比亞齊名的作家之一。他是一個補鍋匠的兒子,出身非常貧寒,同時也是一名清教徒。班揚以一名宗教徒的眼光看待他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發現了時間太多的丑惡,因此他感到彷徨、失去幫助。他從信仰中找到了信心,找到了自我救贖的途徑。他通過《天路歷程》把信心和覺悟帶給了世人。他告訴人們,基督教徒的歷程象征著人們追求美好未來的歷程。他希望用清教徒的標準來凈化十七世紀的英國社會。
3.基督教與狄更斯作品的關系。狄更斯的代表作品有明顯的懲惡揚善的特點,他宣揚博愛和人道主義,把拯救社會的希望寄托在宗教上――基督教。他將基督教義以現實主義相結合,宣傳懲惡揚善,拯救社會。將基督教與人間的丑惡善美相對比。
四、英國文學作品與基督教的深層涵義
基督教的一些思想有著積極的意義,對社會的發展及人們的身心自修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很多信徒篤信基督教,重要的原因即是它對人性和人格提升的積極意義。宗教是基督教的本質特征,但是它的另一層魅力便是它針對普遍的人性,為人類提供終極關懷的意義。基督教有三種基本教義即是愛、信、望。它宣言仁愛,倡導人們心懷愛與寬容。《圣經》中基本上是從三方面來闡述愛的。即上帝對人的愛;人對上帝的愛;人與人之間的愛。其一,上帝的本性就是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愛。其二,我們對上帝必須奉獻完全的愛,這種愛指引著我們的思想,指引著我們的行動。其三,人與人之間的愛是以上帝的愛為根基的。貫穿整部圣經的愛的理念都是建立在上帝先愛了我們的這一根基之上的。上帝把他所有的愛都給予了他的子民,而他的子民更要懷抱仁愛之心來面對這個世界。
基督教這種思想,成了后來新教基督徒參與社會生活,進而影響社會的動力。這也為基督教找到了一個極佳的出發點,使它成了關切社會、不消極遁世、宣揚正義仁愛的宗教。十七世紀的英國文學史是探索人類文明的過程。而基督教對他的影響一直貫穿始終,在當今的英國文學作品中,基督教的教義和思想在其中得到了普遍的體現。可以肯定的是自《圣經》出現的那天起,已經成為文學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基督教為切入點,我們可以發現這種基督教的宗教文化已經滲透到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文學作品中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從英國文學的作品主題中,人物性格中,小說背景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基督教原罪、仁愛、寬容、罪與惡的許多元素。對于英國文學作家來說,他們的作品吸收了基督教的有益部分。我們作為英國文學史的愛好者,雖然不一定對基督教篤信不疑,不一定認同他的所有觀點,但是了解基督教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解讀英國文學史。
本學期初三的信息技術課主要是以下內容:
第一章 數字化聲音
第1節數字化聲音播放
第2節數字化聲音錄制
第二章 數字化視頻
第1節數字化視頻播放
第3節視頻的拍攝與采集
第三章電腦動畫初步
第1節走進繽紛的電腦動畫世界
第2節逐幀動畫
第3節我來當大師——形狀補間
第4節我來當大師——動作補間
第5節我來當大師——引導線動畫
第四章電腦動畫精彩實例
第1節精彩banner
第2節創作片頭
第3節音樂賀卡
二、認真鉆研教材,探索創新型教學方法。信息技術發展如此之快,教材的內容往往跟不上信息技術的發展,更別說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教研資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并從中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作為專業的信息技術教師我打算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繼續進行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的研究,并創新型的開發出一套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
一、預期目標:
作為校級骨干老師,本學期我要認真貫徹學校新學期工作計劃與教學計劃,依據區進修學校教學會議精神,以課改為中心,以科研為導向,注重課堂常規教學,在學習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以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核心,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空間,張揚學生個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加強自然教學常規管理和教學研究,開辟教學改革新領域,進一步讓自然教學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
二、分項發展目標:
1、專業技術方面:
(1)學習教育科學理論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苦練基本功,一專多能,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2)承擔學校安排的自然課教學任務的同時開展有關的課外活動。
(3)培養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發展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4)觀察和實驗是人類認識自然的基本途徑,也是自然教學的特點。我將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參加觀察和實驗活動,從中獲得知識和鍛煉的能力。
(5)在自身素質方面,做到在理論上多學習,實踐中多摸索,總中多討論、多反思。在學生方面,以培養學生的記錄能力、探究能力為重點,輔導學生撰寫科學小論文。
(6)實驗中要加強安全觀念,學生實驗應在教師指導下按操作規程和步驟進行,確保人身和儀器設備不受損害。
2、具體措施:
(1)本學期里閱讀兩本教育理論的書籍,并寫好讀后感。
(2)研究一項課題《自然課長期作業的設計與研究》,并寫好中途報告。
(3)針對課題研究,上一門自然科學拓展性課程。
(4)本學期12周左右上一節片級公開課,開展與本學科教師的手拉手活動,要有實效,積極進行研討及反思,共同進步。
(5)在課堂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動腦筋想辦法,利用學生
愛游戲,好動的特點,創新一些適合學生的活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學、會學。
(6)嘗試對學生的評價改革。本學期嘗試對學生的評價改革,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制定評價表格,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
(7)合學校“學習型團隊”的創建工作,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通過自學、集中學、反思、交流、網上論壇等多種形式進行教育理論和新課標學習,以學導行,以學促教,以學提升個人素質。
(8)應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要靈活、合理使用網上下載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恰如其分的使用這種圖文并茂的形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樂學、愛學。
(9)課堂教學做到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個別差異相合;加強環境保護教育、促進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10)繼續利用課余時間多讀書多學習,修完本科學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及修養。
教師個人年度工作計劃2
伴著清爽的秋風,一個新的學期又如期而至。新學期開始,特制訂如下優秀教師新學期工作計劃:
一、自身發展。
在工作中,通過多種渠道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教育活動,積極參加政治業務等學習,按要求記錄學習筆記;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學習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材料,書籍,認真記錄自學筆記;教學中虛心向他人請教,學習,汲取他人的教學精華為我所用,借以促進提升自我,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計劃。
二、班級管理工作。
1、衛生清掃靠大家。指導學生認真做值日,不留衛生死角。
2、建立有凝聚力、有帶頭作用的班委會,充分發揮小助手的作用,協助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計劃。
3、精心設計布置班級墻壁,為學生創設一個清新、有競爭意識,充滿歡樂的班級環境。
三、教育教學。
1、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本學期,我將合理運用標、增、刪、改、調的原則。進行二次備課,力爭使教學設計更具合理性和時效性,實現預設詳細,生成精彩。
2、上課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環節。課堂上用生動、詼諧,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準確把握教材,駕馭課堂,營造愛學、樂學的課堂氣氛。注重分層教學,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巧設不同層次問題,讓成功光顧每一個學生。
3、持之以恒,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即課前預習,課上質疑,課后拓展、提高的習慣。
5、課后及時認真書寫教學反思,以便在教學過程中能發揚亮點,彌補不足。
5、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對學生的輔導要時時處處。早自習是一天中最好的時光,要充分利用,做到有布置,有檢查。輔導更要關注差生,重點輔導對象為:郭美玲、劉鎵萁。
有目的、有計劃,工作才會有序、井然進行。以上是我對本學期工作的初步計劃。在實際工作中,我將努力遵循,并對不足之處加以改進。
教師個人年度工作計劃3
萬事開頭難,一年級是學生步入學校接受的第一次正規的教育,一切都是新的,一切也都是棘手的。但這個時期也是最關鍵的,做為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牢不牢固,習慣好不好直接影響孩子日后的發展。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更有條理的開展工作。
一、班級情況分析
今年我帶一年級2班,本班學生60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4人。學前班直接升入的占百分之六十,由大班直接上的占百分之四十,存在問題:孩子的年齡結構偏小,自制能力差,班頭又大,學生程度參差不齊,且男生多,女生少,紀律管理困難。優點:學生年齡小,對老師的話比較崇拜,只要我加以時日,也許就可以大見成效。
二、應對計劃
1、班級紀律:更細致的開展班級工作,確定工作的重點,選出班干部,大膽的培養班干部,放手讓孩子管理孩子,自己做好指導。做到:心中有數,心中有大局。
具體做法是,專門抽出幾節課,對學生進行教育,用班長進行演習,爭取找到一個比較適合學生的好方法,使學生能夠在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中愉快成長。
2、組織好所有的班級活動,認真訓練,積極參與,多向同行請教。做到,工作更細心。設計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增強的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意識。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營造良好的班風。
3、督促和配合各科老師進行教育教學,為各科老師提供的聽課狀態。及時處理班級中出現的各種突發問題和矛盾。協調好自己和各科老師之間的關系,營造比較和諧的班級氛圍。
4、召開家長會,進行家校的緊密合作,搭建社會學校之間的平臺,及時廣泛的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并把學生的表現實事求是的通知家長,共同探討,進行工作改進,使工作一直處于較高效狀態。具體做法:堅持勤開家長會,靈活多樣的開展家長會,對于工作忙的家長進行分批召開。并及時進行家訪。一學期做到家訪學生半數以上,見每個家長4次以上。
通過讀書鍛煉思維能力和對教育問題的批評性思考能力,努力轉變思想觀念、思維模式,進行教育創新;通過閱讀經典,豐富人生,讓生命在閱讀中更加精彩!
二、我的讀書目標:
1、通過學習教育經典理論,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教育創新能力,同時通過閱讀接觸更廣的課外知識,深化更多的學科內容,逐步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2、通過閱讀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教師職業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通過閱讀使自己業務精良,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理念,開闊教師的視野,積累教學經驗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3、通過閱讀學習,豐富自身個人文涵養,強化自身修養,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豐富多彩。
三、主要措施:
1、個人自學為主,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有關書目,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勤于做讀書筆記,寫好心得體會。每天確保一小時的讀書時間,讓讀書成為自己的自覺行動,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需要。
2、讀書活動做到“六個結合”:讀書與反思相結合,提倡帶著問題讀書,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讀書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注重實效;讀書與“校本教研-校本培訓一體化”工作相結合,切實化解實踐中的難題;個人閱讀與集中學習相結合,廣泛交流,相互啟發,共同提高;讀書與課改相結合,理解新課程,融入新課程,實施新課程;讀書與不斷解放思想相結合,提高認識,創新工作思路。
3、讀書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要用現代教育思想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實踐,緊緊圍繞學生發展和學生需求這個中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邊學習教育理論,轉變教育觀念,及時認真地進行教學反思,真正做到“讀”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4、充分利用網絡,進行網上閱讀,了解、把握教育教學的信息和動態。抓住培訓、聽課、博客等機會,努力向專家、名師、優秀教師學習,使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有更大的發展和成功。多學習他人經驗,經常反思自己的不足,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去實現目標。
5、堅持讀書與反思相結合,帶著問題讀書,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潛心寫好讀書心得。堅持讀書與課程改革相結合,充分理解新課程,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新課程理念,實施新課程。
四、讀書安排:
大量閱讀書籍,做好讀書筆記,使知識不斷積累,思想與時俱進。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每周閱讀兩篇教育教學文章,每月通讀一本教學雜志,每學期精讀一本教育教學著作。
1、經典閱讀:《教師培訓讀本》《給教師的100條新建議》《陶行知教育名篇》
通過讀書鍛煉思維能力和對教育問題的批評性思考能力,努力轉變思想觀念、思維模式,進行教育創新;通過閱讀經典,豐富人生,讓生命在閱讀中更加精彩!
二、讀書目標:
1、通過閱讀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教師職業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通過閱讀使自己業務精良,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理念,開闊教師的視野,積累教學經驗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2、通過閱讀學習,豐富自身個人文涵養,強化自身修養,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豐富多彩。
三、主要措施:
1、個人自學為主,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有關書目,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勤于做讀書筆記,寫好心得體會。每天確保一小時的讀書時間,讓讀書成為自己的自覺行動,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需要。
2、讀書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邊學習教育理論,轉變教育觀念,及時認真地進行教學反思,真正做到“讀”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3、充分利用網絡,進行網上閱讀,了解、把握教育教學的信息和動態。抓住培訓、聽課、等機會,努力向專家、名師、優秀教師學習,使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有更大的發展和成功。
四、讀書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