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3 15:43:2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際學校調研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涵義及其體系結構
(一)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涵義
教學資源是指向教師、學生提供的教學內容及其存儲形式,是幫助個人有效學習和操作,影響和改變學生認知結構發生變化的外部條件。立體化教學資源是立足于現代教育理念和網絡技術平臺,以傳統紙質教材為基礎,以學科課程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態、多用途、多層次的教學資源和多種教學服務為內容的結構性配套的教學出版物的集合,是數字化時代教學現代化的標志,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網絡化,優化教育資源諸要素配置的重要途徑。
(二)立體化教學資源的體系結構
根據我國目前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的現狀,一般將其體系結構描述為教學包、教學資源庫和學科(專業)網站三個層次。
1、立體化教學包。立體化教學包是以課程為單位,將文字教材與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以紙質主教材為核心、以相應的輔助出版物為配套的多功能、多媒體、系列化的優質教學資源和教學實施方案。就內容而言,立體化教學包一般包括主教材、教師參考書、學習指導書、實驗指導書、電子教案、CAI課件、網絡課程、電子圖書、試題庫、案例庫等。教學包的產品形態和表現形式主要有紙介質圖書、音像制品、電子和網絡出版物等。教學包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進行一體化教學設計,呈現包括紙質圖書、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物等多媒體、立體化產品形態,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各自應有的優勢,滿足多種應用需求,支持多種模式的教學環境。教學包中這些內容相關、表現形式各異的教育資源,既有重復和強調,又有交叉和補充,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教學資源的整體解決方案,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2、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是管理教學資源的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它將教學資料以知識點為單位,按科學的存儲策略組織起來,以光盤或網絡服務器的方式,給使用者提供滿足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教學需要的知識單元素材和媒體素材。為了加快高校教學手段現代化進程,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革,從2003年開始,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啟動了大學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該項目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大部分骨干專業和基礎課程都已建成了自己的教學資源庫,豐富了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在重視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等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為廣大教師提供了高質量、高水平、內容豐富的教學基本素材與優秀的教學示范課程,促進了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和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3、學科(專業)網站。學科(專業)網站是出版社根據相應的教學層次、學科、專業和領域建設的服務型、綜合性的網站,內容包括信息服務、資源服務和教學過程服務。網站為教師、學生、編輯、作者和專家提供在網絡上交流的平臺,為廣大教師信息交流、學術討論、專家咨詢提供服務,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授課。對學生來說,則通過教學支撐平臺所提供的自主學習空間來實現學習、答疑、作業、討論和測試。這樣,在編輯、作者、專家、教師、學生之間建立起一個以網絡為紐帶、以數據庫為基礎、以網站為門戶的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與實踐的體系,用快捷的信息反饋機制和優質的教學服務促進教學改革。
二、課題背景
當前,社會信息化進程把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帶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對大學生進行“面向應用,突出實踐”的信息素養的培養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出了新的目標。同時,“多元化、模塊化、融合化、網絡化”成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發展趨勢。
為順應這一發展趨勢,在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廣東省教育廳的共同推動下,由張景中院士牽頭,組織十余所高校共同開展了“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改革”項目的建設工作 。改革項目力圖體現現代教育思想,恰當地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與手段,構建適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多元教學體系。我院以“面向高職高專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應用效果”為項目主題,項目組開展了研究,旨在探究:(1) 面向高職高專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應用效;(2)學生對面向高職高專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應用的滿意程度及有待改進的地方。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本研究試圖回答以下四個問題:1、高職高專學生是否喜歡并愿意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2、高職高專學生是否認為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有利于對課程學習?3、學生對使用立體化教學的各種資源持有何態度?4、該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有何地方有待改進?
(二)調查對象和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使用該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178 名學生進行調研,具體形式包括問卷調查和訪談。
1、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78 份,回收有效問卷173 份。為了保證問卷的有效度,調查采用了匿名的方式,事先向學生講明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對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態度及學生對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真實需求,以便進一步改善現有的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問卷由項目組老師發放并當場收回。調查結果用計算機EXCEL 軟件進行統計并進行了人工核對。
2、訪談調查。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為了能夠交叉引證學生對問卷的回答,證明數據的有效性,項目組成員對15 名學生自愿者進行了采訪。訪談語言為中文。具體訪談問題如下:①你是否喜歡使用《C語言實訓教程》及其輔助光盤這本教材?為什么?②你覺得《C語言實訓教程》及其輔助光盤對你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有幫助嗎?具體體現在哪里?③你覺得《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學習資料如何?有何方面需要改進的?④你覺得上《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老師如何?有何方面需要改進的?
(三)調查結果分析
1、高職高專學生是否喜歡并愿意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
這一部分包含兩個問題,主要關注學生是否喜歡利用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進行學習、使用《C語言實訓教程》教程和學習輔助光盤的頻率。
其中, 圖1中的A選項為“喜歡”,B選項為“不太喜歡”,C 選項為“沒有興趣”,從圖表中可看到A選項高達94.68%,由此可知同學們喜歡利用網絡自主學習平臺進行學習。
圖2中A選項為“頻繁使用”,B選項為“每次課一次”,C選項為“每周一次”,D選項為“一次也沒用過”,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學生選A的比率為14.45%,選B的比率為14.45%,選C的比率為64.74%,選D的比率為6.36%,從該項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93.64%的同學會使用到光盤,28.9%的學生使用光盤頻率較高。在后續的訪談中,當被問及對立體化教學資源(包括紙質教材、輔助光盤、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態度及理由時,有10名學生表示這種立體化教學資源能為每個學生提供適應的學習材料;4 名學生表示立體化教學資源里的資源量比較豐富,而且希望資源的形式能多樣化,有得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另有1名學生表示對紙質教材中的實例不滿意,認為太過于枯燥,建議設計一些能串聯整本教材又實用的實例。由此可見,總的來說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學生對于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態度是比較滿意的,并沒有因為陌生而排除或抵制這一種學習資料。同時,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反映學生有比較強的自主學習愿望和能動性,愿意積極主動地去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進行學習。
2、高職高專學生是否認為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有利于對課程學習?
這一部分主要探究學生立體化教學資源使用效果如何,既對學習幫助大不大?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1)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對你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幫助大不大?( )
[A]很大 [B]大[C]一般 [D]沒幫助
從圖3看,只有4.42%的學生認為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對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幫助不大,說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能較好的促進教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可進一步加強對它的研究和使用。
(2)您認為該實訓教材的對你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的作用大嗎?( )
A.非常大 B.較大 C.一般 D.不太大 E.一點也不大
從圖4可以看出:同學們選A的比率為38.15%,選B的比率為47.4%,兩者合計為:85.55%,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該立體化實訓教材的對學生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起到很大的作用,使用效果較好。
(3)您認為該學習輔助光盤的對你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的作用大嗎?( )
A.非常大B.較大C.一般D.不太大E.一點也不大
從圖5可以看出:同學們選A的比率為34.10%,選B的比率為36.99%,兩者合計為:71.09%,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該立體化實訓教材的學習輔助光盤對大多數學生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起到很大的作用,使用效果較好。
從圖3、圖4、圖5中可以充分看出立體化教學資源效果較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后續的訪談中,當被問及立體化教學資源對學習是否有幫助?為什么?有9名學生表示對學習幫助很大,主要是立體化的教學資源比較豐富,形式多樣,能適應不同學生的個性和學習風絡。其有5名學生特別提到了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有利于學生隨時進行學習的有效資源;也有3 名學生提到網絡自主學習平臺提供了一個和同學討論及老師交流的平臺,這樣的互動交流使她獲益匪淺。當然也有2名學生提到,由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相對而言比較自由,不像常規的課堂有老師監督,因而有時學習的效率不是非常的高,還有1個學生提到,希望老師能更多的加強在網絡學習平臺上學習時的指導。
3、學生對使用立體化教學的各種資源持有何態度?
這一部分包括三個問題,主要針對學生對于立體化教學的各種資源的滿意程度。
(1)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設計很合理,你認為( )
[A] 很同意 [B] 同意[C] 不好說[D] 不同意
(2)您認為該實訓教材的實驗設計如何?( )
A.非常好B.較好 C.一般 D.不太好 E.非常不好
二、研究目標
通過對研究樣本所采用形式的分類和整理,試圖回答以下幾個問題:理論上,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形式應該包括哪些?不同形式的論文形式適用什么樣的條件?實際已完成的論文形式又是哪些?理想形式與實際形式之間的差距有多大?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三、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形式
(一)畢業論文形式的多元化趨勢
筆者試圖找到適合于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理想形式,為此,在中國知網上搜索“畢業論文形式”等關鍵詞,得到相關文獻十多篇。部分學者們的觀點如下:吳洪霞(2014)提出,獨立學院本科畢業考核的形式應多元化,包括撰寫畢業論文、完成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實踐作品、參加各類比賽(競賽)獲獎、在公開刊物發表科研論文、撰寫涉及相關領域的調查報告、參與企業項目研究。武云亮等(2013)以財經類專業為例,認為畢業論文形式多樣化改革要以推進應用性選題為主,突出學生能力鍛煉,鼓勵學生采用文獻綜述、財經類調研報告、財經管理實務和創業方案設計等畢業論文形式。周同旭等(2015)認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畢業設計(論文)形式分為:專業技能形式,包括設計作品、專業證書計劃、音樂曲目創作、賽事獲獎等;畢業論文形式,包括選題畢業論文、實踐報告、發表學術論文、設計說明等;項目成果形式,包括發明專利、研發產品、自主開發技術、基礎、應用軟件等。任森春等(2014)提出,除學術性畢業論文外,調研實習報告、案例分析、課題研究、問卷分析報告等也可作為考核形式。
筆者認為,市場營銷是一個理論性很強的專業,本科生開展一定數量的科學研究,研究市場營銷的相關理論,探討營銷的發展規律,撰寫專業學術論文是必要的。同時該專業又是一個應用性極強的專業,理論學習的目的在于發現現實世界中企業所面臨的營銷問題,探討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并提出操作性較強的策略。因此,非學術論文的調查報告、案例分析、課題研究、咨詢報告以及其他形式,也應視為與畢業論文分量相當的成果,都可以成為本科生畢業的重要條件。
(二)畢業論文不同形式的特點
筆者擬以上文任森春等學者的觀點為評判標準,分析一下幾種不同的畢業論文形式的特點。
1.學術性論文
國家標準GB7713-87對學術論文所下的定義,學術性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簡介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的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在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學術性論文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從事的研究工作發表簡單的學術總結。需注意的是,這里的學術總結指的是能夠發表的原創性的工作總結。
2.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不同于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因為發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災情)才去作調查,然后寫出報告。調研報告的寫作者必須自覺以研究為目的,根據社會或工作的需要,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調研計劃,即將被動的適應變為有計劃的、積極主動的寫作實踐,從明確的追求出發,經常深入到社會第一線,不斷了解新情況、新問題,有意識地探索和研究,寫出有價值的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調研報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調查,二是研究。調查,應該深入實際,準確地反映客觀事實,不憑主觀想象,按事物的本來面目了解事物,詳細地鉆研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認真分析,透徹地揭示事物的本質。至于對策,調研報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為,對策的制定是一個深入的、復雜的、綜合的研究過程,調研報告提出的對策是否被采納,能否上升到政策,應該經過政策預評估。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指結合文獻資料對單一對象進行分析,得出事物一般性、普遍性的規律的方法。
4.專題研究
專題研究是針對某一主題做的深入研究。學生可根據自身的興趣和能力與同學、老師、家長等一起選定一個主題,進行一系列有意義的研究。這個過程包括資料收集、整理、分析、綜合、思考等,最后得出結論或新的知識。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獨立進行或與他人共同探究。
5.其他
如專業技能大賽的成果、相關產品的研發、相關軟件的開發等。
四、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形式的實證分析
筆者以河南工業大學市場營銷專業本科2012-2014屆679篇畢業論文為研究對象。經過初篩,其中有76篇屬于無效論文(指論文材料不全),其余603篇為有效論文,作為研究的樣本。
根據已有材料分析所得,實際存在的論文形式有:學術性論文、調研報告、案例分析、專題研究及其他等五種類型。
從畢業論文所采取的形式來看,首先市場營銷專業本科論文采用最多的形式為調研報告,占到總數的60%以上。其次為案例分析和學術性論文,兩者合計超過35%。其他形式占3.48%。課題研究為0。
從不同形式畢業論文的屆別分布來看,2012屆畢業論文選用最多的形式是調查報告,其次是案例分析,再次為學術性論文。2013屆畢業論文選用最多的形式仍是調查報告,其次是案例分析和學術性論文。2014屆畢業論文選用最多的形式還是調查報告,其次是學術性論文,再次為案例分析。可見,市場營銷專業本科三屆學生畢業論文采用最多的形式都是調查報告(盡管其中占比有所波動),而案例分析和學術性論文分居第二、第三。以其他形式代替論文的占比很小,而專題研究類畢業論文暫缺。
(一)調查報告選用的原因分析
調查報告這種形式,需要畢業生用科學的調研方式,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實地調研,從而獲取第一手數據,具有難度大、耗時長、實踐性強、創新性高等特點。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大多選擇此種畢業論文形式的原因大致為:部分畢業生期望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喜歡挑戰難度較大的事情。調研報告這種形式,借助自己的專業知識,從實際生活中得來的一手數據極為真實,減少和降低了畢業論文的風險。雖然前期投入較多,但在后期畢業論文答辯中容易過關,學生也有較高的成就感。
(二)案例分析選用的原因分析
相對于調查報告,案例分析這種形式,可在圖書館、網上搜索到相當多的材料,必要時也需要到案例企業進行實習、調研,但整體難度較高,較調查報告的選擇性要小些。
(三)學術性論文選用的原因分析
學術性論文形式規范,論證嚴謹。論文答辯的通過率高。只要學生有較高的學術素養和專業知識儲備,導師的認可程度較高,學生的成就感也較強。
(四)專題研究選用的原因分析
選擇導師的課題進行研究,需要幾個條件:導師有課題,自己有能力從事課題研究,并能夠把課題研究成果以學術論文的形式予以展示,同時也需要學生投入較多的時間,有科研的興趣、動力和能力等。這幾個條件湊在一起,就有很大的難度,這也是多數大學生棄選的重要原因。
(五)其他形式選用的原因分析
用研發產品、研發軟件、參加專業技能大賽的作品來取得畢業資格,同樣需要一些主客觀條件:學生的前期積累、導師的輔導等,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選擇這種形式的。而且不同的學校對這類形式的認可程度不同,如果學生投入了較多的精力,完成了上述形式的作品,而學校不予承認,反過頭來要求學生撰寫學術論文,時間上就來不及,學生也會感到得不償失。
五、總結
(一)結論
筆者通過對河南工業大學市場營銷專業本科三屆畢業生畢業論文形式的統計分析,發現調研報告和案例分析仍是畢業論文的首選形式。學術性論文也有一定的比例,其他形式采用甚少,專題研究則缺失。
隨著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的強需求,畢業論文形式的多元化己經是大勢所趨。對于像市場營銷這種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畢業論文的形式絕不可能僅僅有學術性論文這么一種。調查報告、案例分析的比重將會逐步增多。專題研究也將有所加大。另外,以技能大賽獲獎、競賽作品、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研發產品、開發的軟件等,作為畢業論文的一種形式,也將逐步得到各界認可。
(二)建議
1.學校應構建畢業生多元化論文形式選擇機制
學校應給學生提供多種畢業論文的形式選擇,充分展示學生的才能與個性。畢業論文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但必須具有一定的標準限制。以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為例,可以是學術論文,也可以將在省級營銷大賽中獲獎、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或是有一定深度的案例分析和專題研究成果,作為畢業論文的一種形式,成為取得學位的重要條件。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調查了解企業用人標準,最真實的掌握企業招聘大學生時的要求,并及時反饋給學校,以縮短高等教育對社會的滯后,并希望此次調查結果能作為大學生在校間學習的參考,同時對畢業生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二、活動實踐方法
2017年7月11日至2017年7月17日,我們實踐小分隊一行5人通過走訪鄭州市知名企業,各大人才市場,和網絡問卷三種方式開展此次調查活動,共發放12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0份,部分企業名單如下:
三全食品廠,河南普爾泰藥業有限公司,河南博奧基因芯片有限公司,河南百草元獸藥有限公司,鄭州上好佳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鄭州海嘉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邦得化工有限公司,旺旺集團鄭州分公司,樂百氏(鄭州)食品飲料有限公司,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等。
三、調查結果分析
(1)、在調查到最看重畢業生的什么品質的問題時,調查結果如下圖:
綜上圖表所示:在品質方面,企業最看重的品質排在前三位的是:敬業,責任心,吃苦耐勞,然后依次是團隊合作精神,誠實,穩重扎實。很多企業都表示,相對于大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專業知識,企業更看個人的品質修養,有很多企業都不愿意招聘應屆畢業生,就是因為應屆畢業生對企業不負責任,不愿意從基層干起,不肯吃苦,頻繁跳槽,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除了認真學習自己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外,還應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培養自己的這些能力,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應向學生多灌輸這方面的思想,營造這樣的氛圍,使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個有責任心、腳踏實地的人。
(2)、在調查到目前專業畢業生在實際崗位中突出的問題有:的問題時,結果如圖:
說明:在其他一欄中,很多企業都反映大學生心態浮躁,不務實。
綜上圖表所示:在硬件方面,專業畢業生在實際崗位中突出的問題排在前三位是:實踐能力薄弱占39%,所學專業知識與實際的工作需要脫節占23%,技術知識不扎實和面窄分別占12%和11%,很多企業反映有的同學來單位實習,不認真、玩手機、發短信,有的甚至為了應付學校要求蓋個章就算完事了,所以在校學生要把握每次參加實踐的機會,尤其是學校提供的專業實習,畢竟這樣的實習太難得了,在校生同時要關注社會,拓展眼界,學校的課本知識和實際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實踐的同時,要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
(3)、在調查到對所持各種證書數量的看法如何:的問題時,大部分企業表示,只要有幾個核心證書就可以,能力是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證書的數量多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有的企業甚至表示證書多并不是好事,這說明學生對自己沒有明確的定位。
(4)、在調查到對專業的看法:問題時,調查結果如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明顯的看出,能力是等于高于專業知識的,大學生在校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實際的生產操作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只有實際動手操作才能將理論與實際聯合起來,而這一過程有長有短,質量有高有低,這就需要能力,一種適應的能力,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起來的能力,一種學習的能力,一種創新再發現的能力,專業知識在這里也很重要,不能被忽視,尤其對專業技術人員,但對于營銷人員,這方面的要求可以弱一點。
四、企業對大學生的綜合評價
通過通過交流和問卷的形式,我們將企業對大學生提出的普遍存在缺點和不足篩選匯總如下(優點這里不給出了):
1、 實踐能力薄弱,工作能力差
2、 普遍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心浮氣躁
3、 不務實,不愿意接受基層鍛煉,眼高手低,好高騖遠。
4、 自身定位不準確,職業發展方向不明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學生就業質量,出現頻繁跳槽,從而責任心流失。
五、思考與建議
在調查的過程中,許多企業很真誠的給學校和在校學生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們把共性的建議總結如下:
1、 明確自身定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我們調查的企業表示,目前大學生普遍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沒有明確自己的目標,從而就沒有為目標而積極的準備活動,因此企業希望大學生要有目標,有計劃,有行動,踏踏實實努力,一定有好結果。我們在這里給出職業規劃的四步走,供大家參考。
第一步是職業探索即了解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和價值觀,看自己喜歡和適合什么類型的工作。第二步是外部世界,即了解各種職業所需要的學歷,自己的專業適合什么樣的職業,發展前景如何等等。第三步是決策,即綜合考察各方面對信息,確立適合自己的目。,第四步是行動,一切的選擇都是為了行動,要做行動的巨人,只有行動才會有結果。
企業建議,學校進行這方面的培訓從而引導學生,使其適合企業要求,使應社會發展。
2、 端正心態,以務實的態度對待工作
很多大學生自身以為懷才不遇,眼高手低,好高騖遠,工作表現的浮躁,不務實,投機取巧,任何成功都是點滴積累的結果,我們要從基層做起,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只要堅持,肯定會有成就的。
3、 提高實踐能力,不斷積累經驗。
企業總反應學生的實踐能力差,所學知識與實踐脫節,希望學校多組織些與專業知識的實踐活動,并經常與企業聯系,及時了解該行業發展動向,及時調整專業設置,課程結果和內容,保持讓我們的教育體系不落伍。而學生要抓住實踐機會,所跟師傅和老師學習經驗,同時自己也要課外多擴充相關專業知識,擴大眼界。
4、提高綜合能力,挖掘自己潛力。
企業提到的自身能力包括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工作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就是要求我們要有較強的求知欲望和進取心,有不斷完善自己的欲望,只有這樣人才能不斷進步。
5、注意心態的培養。
大學生容易出現的心態問題是浮躁,不穩定;對待就業心態不正確;實際工作中,愛面子,放不下身段做事等。
六 、總結:
此次社會實踐我們基本完成了任務,實現了預期的目標。以上的這些信息,是我們一點一點的積極探索出來的。由于我們能力有限,表格的制作及分析方法上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只能作為一種參考。隊員每天都做的很認真,也很辛苦,這是我們這幾天共同努力的結果,也非常感謝那些積極支持我們的公司,給了我們這么多建議,也同時感謝讓我們吃閉門羹的企業,他讓我們懂得,人生是有坎坷的,我們要以正確樂觀的心態面對,希望這次的調查結果會給隊員或在校學生一定的啟示及指導,盡我們的一點微薄之力。愿大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能夠有所追求,有所發展。
企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二 第一部分調查背景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加深,以及中國經濟的發展,市場營銷這一專業也日趨熱門。在全國范圍內,幾乎每一所高校均開設了這一專業;這種快速增長導致了行內就業時競爭激烈,一次就業難度增加。同時,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市場營銷專業的畢能否勝任日常有關營銷工作,具備一定職業素質呢?學校的培養方案,是不是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呢?帶著以上的問題,我們工商管理系對用人單位進行了市場營銷專業人才需求調查,為接下來要進行的市場營銷課程改革做好鋪墊。
第二部分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
1、企業背景信息
2、企業人才資源現狀
3、請企業對調查項目選項作選擇
第三部分調查說明
1、調查總體
調查總體界定為我校09級學生能調查到的所有的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鑒于市場營銷學生的畢業去向未必和專業完全對口的問題,我們也調查了部分沒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
2、調查實施
采用結構式問卷進行送發。問卷由封閉式和開放式題目構成。對于其中兩個需要排序的題目,我們采取了賦分統計的方法得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再排序。調查從2017年2月1日開始,至2017年3月8日結束。
3、問卷回收
本次調查統計共回收有效問卷427份,個別問卷存在某個別題空答的情況,我們統計時對空答的題目不算入統計。
第四部分調查結果
1、企業背景信息
1、1企業業務領域集中在商業和IT業,服務行業所占比例大
所調查的企業中,181(44%)家企業屬于商業領域,108(25%)家企業屬于IT業,其他領域占了25%。金融、證券、保險業、外貿業、農業、旅游業6項一共占了16%。
在收回的問卷中,171家企業屬于服務業(43%),其次是制造業68家(17%),貿易62家(16%),其他60(15%)家,流通業25家(6%),物流業5家(1%)。調查現顯示,服務業以絕對優勢位居第一。
1、2企業性質方面民企和個體占絕大部分,絕大多數企業人數在500人以下。
所調查的問卷中,有171(47%)家企業屬于民企,135(37%)家企業屬于個體。國企12%,三資4%。從大環境來看,在這個多種企業性質共存的社會里,民企和個體的數量正在呈上升趨勢。另一方面,考慮到我們學生是高職畢業生,很多大型企業和外資企業單憑我們學生不一定能聯系上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學生目前實習所在的企業,也以民企和個體為主。
2、企業人才資源狀況
2、1本科及本科以下學歷人才為主
所調查企業人員的學歷中,本科及本科以下學歷人員占80%。其中本科346人,專科357人,總數相差不大,高中相對較少,有255人,專科學歷的人是最多的。碩士、博士、博士后總共占20%,其中碩士116人,博士66人,博士后50人。由此可見,企業所需人才中,絕大多數都是本科或者專科人才。
2、2企業對市場營銷畢業生看法不一,但大多數企業反映畢業生僅有書面知識
在肯定畢業生的企業中,有14%的企業認為市場營銷畢業生能夠勝任較高級的工作,表現出專業的水平;12%的企業認為高職高專的畢業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的畢業生實際能力更強。
企業認為市場營銷畢業生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畢業生僅有書面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2、3約六成企業認可市場營銷畢業生各種資格認證。
調查顯示,59%的企業認可各種資格證書的。其中39%的企業認為各種資格認證能夠幫助他們培養和選擇相關層次的人才。也有14%的企業認為各種認證名不副實,沒有反映出相應的專業能力。
通過上述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需求調查的總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從企業背景信息分析市場風向標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可以把握經濟發展的趨勢,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出最具潛力的就業領域,如服務行業中的中低端,商業、IT業這些領域涉及范圍廣,人才需求量大,是就業機會最大的領域,這是市場自身發展規律和供求關系的客觀反映。根據市場營銷人才需求的調查結果表明:大量的企業急需一線的既掌握相關市場營銷知識又具備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廣大高職畢業生應及時分析,把握這種趨勢,更好地調整就業取向,實現順利就業。
2、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脫節,必須進行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的改革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量企業急需一線市場營銷人才,而正真能勝任相關崗位工作的畢業生數量不多。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高,在校期間實踐量不夠,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調整要著眼于社會需求,要避免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脫節。要繼續加強外語,國際業務方面內容的課程教學。其次,從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上得到充分的改革。在教學內容上,要摒棄陳舊的教學內容,注意知識的更新;要改變過去只重知識傳授的做法,把傳授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及探索和檢驗知識的方法相結合,并在課程內容中融入有關創造知識的教育;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則是要改變過去的被動灌輸方法,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潛能,重點加強對于進行創造性活動有關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要努力改變學生忽視基礎理論學習的傾向,提高學生學習基礎理論課的興趣。
對于基礎性和專業基礎性課程,在遵照教育部規定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對專業的2+1培養方案,大部分課程應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傳授。而英語的教學需要在各個環節不斷加強,保證每個學期均有英語教學,其中重點在貿易英語會話及英語談判的教學,一些專業課。
最關鍵的一點是學生必須要有更多的實踐機會。為滿足社會對市場營銷人才的實踐操作技能的要求,應積極增加專業實踐教學的投入和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通過設立與之相契合的特定場景或案例的方式,創造與實際情況相符合的環境,做到對癥下藥,增加學生在特定環境下的應變能力與操作能力,同時還可印證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基本操作技能訓練。
3、進行專業的職業證書培訓
很多企業表示更加看重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和綜合能力,不太看重學生手中的各種資格證書。但近六成企業還是認可學生的資格認證證書的。我們要做的關鍵是要提高資格認證的含金量,使職業資格證書能夠代表學生真正的能力和實際水平。
目前社會上各種資格認知機構名目繁多,魚龍混雜,證書和實際能力不成正比,這些現象使一些企業對資格認證的含金量持懷疑態度。學校應該推薦學生參加權威機構或部門的認證考試,同時做好相關的培訓輔導工作,使學生真的能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2017企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1.計算機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2.會計類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3.2017企業調研報告范文
4.工業基地對高校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5.會計專業人才需求市場調研報告
6.關于服裝行業人才需求及培養情況的調研報告
7.服裝行業人才需求及培養情況調研報告
中圖分類號:642.0 文獻標識碼:A
浙江海洋大學是以海洋為特色,理學、農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農林類綜合性本科高校。我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高級文秘方向)是在原高職文秘專業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2012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14年被列入學校首批“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全校唯一入選的文科類專業。當初我們提出的目標就是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建立起科學、系統、嚴格、高端的文秘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具有寬厚國際視野、綜合素質良好、文秘技能熟練、語言交際能力突出,能在黨政系統、事業單位、大中型企業勝任各種文秘崗位的具有卓越競爭實力的高端文秘人才。以職場文秘技能掌握和創新能力培養為突破口,通過技能化訓練、證書化驅動、標準化管理、國際化提升等教手段,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為了如期達到既定目標,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我們在十多年高職文秘專業辦學經驗基礎上參考借鑒兄弟院校的做法,制定并實施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對農林類高校中卓越文科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和嘗試并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制定切實可行的卓越文科人才培養方案
我校原有的高職文秘是浙江省師范院校中最早開辦的非師范專業,1992年到2006年間累計招收了9屆專科生,師資力量比較齊全,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辦學經驗,與當地的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為更好地服務于舟山群島新區的開發和建設,2012年起以漢語言文學專業(高級文秘方向)的名義招收本科生。為了適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新需求,學院組織相關教師到長三角地區的一些院校進行調研走訪,在反復論證和綜合權衡的基礎上制定出了既博采眾長又獨具海大特色的卓越文科人才培養方案。近些年來,隨著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的調整和完善,據悉很多高校都已經相繼把文秘方向獨立設置為秘書學專業,我們學校經過周密調研,決定還是保留漢語言文學專業(高級文秘方向)的,名義繼續招生,所以這套人才培養方案是融合了漢語言文學和秘書學兩個專業的主干課程和學科優勢,既要學習漢語言文學的基礎理論和知識,又要兼顧秘書學的基本素質和技能,從而使學生拓寬知識面,提高就業競爭力,力求全面發展。
從總體上來看,我校高級文秘方向人才培養方案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是強化語言能力特別是英語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除了開設常規的大學英語、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等基礎課程以外,我們還開設了演講與口才、英語語音語調、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應用文寫作,此外還在選修課中開設了韓國語和日語等課程。其中韓國語初階和中階、英語口語安排了外教親自授課。在后續的修訂過程中,我們還談判與面試技巧等實用性課程,進一步幫助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
二是注重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在教學計劃中,除了開設寫作基礎課程以外,還有黨政機關公文寫作、經濟應用文寫作、新聞寫作、申論寫作、創意寫作等一系列課程。為了增加學生平時寫作意識的培養和訓練,在實踐教學環節的學分設置上也凸顯了寫作能力訓練的重要地位。大一階段要求每位學生堅持寫中英文日記,加大平時的督查力度,落實專人進行檢查批閱和點評;大二大三短學期集中進行大型調查報告、大型工作計劃與總結的寫作訓練,然后進行應用文過關考核,只有通過考試獲得證書才能取得相應的學分。
二、狠抓落實,把實踐教學環節落到實處
為了把卓越人才計劃落實到位,我們根據學校總體要求和自身專業設計,將教學計劃中的實踐環節共分為下列幾個模塊:素質拓展模塊(包括軍訓、文學閱讀等環節)、基礎技能模塊(包括公關禮儀、演講口才、英語聽力與口語、書寫技能等環節)、專業技能模塊(包括會務策劃訓練實踐、應用文過關、大型調查報告寫作訓練、大型工作計劃與總結寫作訓練等環節)、專業綜合能力模塊(包括專業中期設計、畢業設計、秘書資格證書考試訓練等環節)、綜合實習模塊(包括行業認知實習、校內綜合實習和校外綜合實習)以及創新創業實踐模塊,在每個模塊都設定了最低選修學分和必修學分,確保學生既要修滿必需的學分,又可以根據自身專長強化優勢環節。
為了確保實踐教學的成效,我們要求每個環節的任課教師或指導教師制定比較切實可行的操作和考核方案。比如,公關禮儀訓練,學院要求除了學生懂得和掌握基本的禮儀常識和規范以外,平時要多多接觸任課教師和學院教輔學工和行政人員,因為考核時除了禮儀理論過關以外還有一項就是要有三位以上任課和兩位以上行政教輔人員叫得出學生名字才算是考核通過,這就迫使學生平時與學院教工多交流溝通,要調動多種手段讓老師記住自己。再比如校內實習,時間跨度一年,以前是學院統一分配到校內各部門各學院各單位,結果出現了有的學生每天事情很多,有的學生整天無所事事,有的學生真正學到了東西,有的學生一無所獲等不平衡不協調現象。從13級學生開始,學院提倡讓學生自己找校內實習部門和指導老師,同時也完善了校內實習的質量考核指標,包括實習的總學時和必須完成的相關應用文數量以及調研成果。14級開始由學院統一設定調研主題,要求學生結合校內實習,詳細調研學校現有本科專業的基本情況,通過對分管院長、系主任、專業任課教師、班主任、輔導員、在校生、畢業生等不同人士的實地走訪座談,對我校該專業的歷史發展、基本概況、發展規劃、師生評價以及在國內省內的排名和影響等情況有比較全面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完成本科專業調研報告。到今年暑假前,全班同學都已經完成學校30多個本科專業的調研報告初稿,大家利用假期與指導老師協商完善與補充,準備在9月份開學初期正式定稿。
三、主動出擊,在學校各項活動中展示文秘學生的風采
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養成良好的秘書禮儀規范,學院給文秘方向的學生訂制了職業裝,要求學生在學校一些重要會議和活動時必須著正裝出席,這樣很容易就可以辨認出來的,這就促使學生經常規范自己的日常言行舉止,增進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為了給學生提供展示形象的機會和舞臺,院系領導主動與學校有關部門聯系,在學校各項活動中讓文秘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機會。比如,學生穿正裝拍攝了公關禮儀的相關視頻,就出現在了學校申大宣傳片中;在學校舉辦或承辦的各類國內國際大型活動和學術會議中,都可以看見參與會務禮儀接待、會議引導和記錄等工作的文秘學生;在校內各種文娛活動和學科競賽中也經常看到文秘學子的身影。為了提高文秘學生的英語聽力和口語交流水平,每年留學生進校的一兩個月,我們與國際交流合作處等單位密切協作,給每個留學生配備一個文秘學生,要求他們在特定時間內負責留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交流,這樣下來效果很明顯,留學生的漢語水平和文秘學生的英語水平都提高很快,而且中外學生彼此之間都成了好朋友好伙伴。此外,為了適應國際化教育的趨勢,學院每年安排幾位學生到韓國群山大學等高校進行訪學研修。目前累計已有近20名文秘學生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境外的學習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因材施教,改革考核評價機制和畢業設計等教學和實踐環節
一、經驗總結
回顧整個實踐過程,主要有以下幾點經驗:
(一)周密的準備
在課題申報過程中,小分隊在全院范圍內選拔隊員,保證每位隊員各有所長,具有完成社會實踐的勝任能力,并且聯系了我院內部審計方面的專家劉世林教授作為團隊的指導老師。團隊建立后,成員們結合專業知識,參閱了大量專業期刊、雜志,在互聯網上搜索了大量的相關信息,并且征詢了指導老師的意見,選取了研究價值高、可行性強的課題方向—我國家電連鎖企業內部審計現狀的調查、分析。課題確立后,小分隊進行了完備的策劃工作,設計了項目的子課題、調查問卷,進一步補充相關專業知識,并且對社會實踐的日程作了詳盡的安排。同時,小分隊與被調研企業積極聯系,保證了調研資源。
(二)扎實地調研
本次調研,小分隊本著艱苦奮斗的原則,在天氣十分炎熱,交通、信宿等方面存在諸多不便的情況下,奔波于被調研企業、我校莫愁校區與浦口校區之間,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實踐調研中。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在南京、南通、靖江、福建三明四地對被調研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進行了調查,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同時,向被調研單位積極宣傳內部審計和“兩個率先”,作了切實有效的宣傳、服務工作。并被《中國審計報》、《新安晚報》等媒體報道,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三)認真的總結
實地調研結束后,小分隊隊員對數據進行了整合與分析,基于審計的專業視角,在吸收、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礎上,撰寫了一萬四千字的調研報告和三篇專業論文,其中論文《家電連鎖企業內部審計組織模式的創新-以s企業為例》即將發表在《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九月份刊物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四)密切的協作
本次實踐小分隊成員均為審計系學生,并且05級與06級同學合理搭配,保證了調研的專業性。團隊成員大多為學校與院系的主要學生干部,具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較高的綜合素質,為實踐的進行提供了合理保證。同時,團隊成員具有很強的團隊意識,密切的協作使實踐與調研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二、實踐意義
(一)社會意義
本次調研選取了業態先進、行業發展迅速的家電連鎖業的內部審計作為研究對象,而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管理的元素之一隨著企業的發展將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課題本身極具現實意義。實踐后期的調研報告和論文為企業完善內部審計提出了改進意見,也為后續研究者提供了資料。同時,發放的宣傳手冊也讓被調研企業對內部審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鼓勵他們為實現“兩個率先”多作項獻。
(二)教育意義
1、提高隊員實踐能力
本次實踐讓象牙塔中的大學生與社會、企業零距離接觸,使隊員能夠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了解理論與實踐的差距,擴大了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了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接受了來自各個方面的挑戰,不管是炎熱的天氣還是調研中遇到的困難,同時真正深刻理解了“寶劍鋒從磨礪出,臘梅香自苦寒來”的深意。
2、提升隊員理論素養
本次社會實踐緊密圍繞審計專業開展,在此過程中隊員們參閱、研習了大量專業書籍,并且接受到專家的指導與培訓,拓展了知識面,提升了專業素養,在實踐中檢驗、豐富了理論知識,同時確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對審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
3、培養團隊意識
不論是前期準備、實地調研還是后期總結,團隊依靠強大的凝聚力產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隊員們認識到,只有積極有效的協作與配合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在發生意外情況時,隊員們從未有過退縮和氣餒,精誠協作,團結一致,即時調整了調研方案,克服了困難。本次經歷對隊員們的性格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時為今后的學習、就業打下了基礎。
4、形成示范效應
我們結合高校特點和本校實際,精心組織,扎實推進,努力實現“黨員干部受教育、學校發展上水平、師生員工得實惠”,圓滿完成了試點任務,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一、緊扣高校功能,深化思想認識,努力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推進學校科學發展的自覺行動
高校的任務就是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活動開展以來,我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央和省委確定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和目標要求,全面動員,廣泛宣傳,在全校形成了三個高度一致的共識:
第一個共識是:高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具有特殊意義。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要陣地,更肩負著培養黨的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高校黨委必須用先進的理論成果來培養和武裝大學生,為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實踐和發展科學發展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個共識是:高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必須緊緊地圍繞“全面提高育人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大學”這一鮮明主題。擴招以來,高校的辦學質量、學生就業等已成為黨和政府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也是人民群眾高度關心的熱點問題。高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取得實效,就必須認真研究、正面回答“辦什么樣的學校,培養什么樣的人”這一重大問題。
第三個共識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是我校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過去50年,我校取得了可喜的辦學成績。尤其是從石油行業劃轉四川省后,我校實現了由部屬院校向省屬院校、由單一學科向多學科、由學院升格為大學的三大轉變,如何練好內功、走好下一個50年,是本屆黨委必須解決的問題,這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清校情、形成共識、科學謀劃。
二、突出實踐特色,創新活動形式,努力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提升學校發展能力的現實載體
活動中,我們以三大共識為基礎,在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規定動作精心開展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作法,確保活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1.以重視“三個群體”、注意“三個結合”來突出活動重點。教師干部、學生、黨外知識分子是高校的三個重要群體。根據不同群體的特點,我校在活動中始終注意突出“三個結合”:(1)與科學發展觀進課堂、進教材、進大學生頭腦結合起來;(2)與研究、發展、豐富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3)與調動黨外知識分子積極性結合起來。
2.以黨員干部宣講科學發展觀來確保理論學習的深度、廣度和實效。我們開展了“人人宣講科學發展觀”專題活動,每個處級以上黨員干部結合分管工作向教職工或學生群體宣講科學發展觀,以講促學,學以致用,確保了活動效果。活動期間,我校處級以上黨員干部宣講科學發展觀達150余場次,聽眾達8881人次。
3.以黨員干部撰寫調研報告來促進問題的查找和解決。活動中,每位校領導確定一個調研題目,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形成了7份、共計10萬多字的調研報告;每個處級以上黨員干部結合個人職責深入群眾開展調研,撰寫出131份、共計55萬字的調研報告和案例分析報告。
4.以書面回答本單位和學校兩個層面的“三個轉變”和“三個優先”促進解放思想大討論。我們把解放思想大討論貫穿活動始終,每個黨支部組織黨員深入查找本單位和學校層面不符合不適應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和突出問題,每個單位書面回答影響、制約本單位和學校層面科學發展的“三個轉變”“三個優先”問題。通過這一形式,全校共查找出兩個層面的問題331個,其中學校層面的問題有9大類126個。
三、解決突出問題,理清發展思路,努力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謀劃學校發展藍圖的根本保障
活動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當前,我校正處在前后兩個50年的歷史交匯點上,處在發展方式的轉變期,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成為當務之急;處在辦學結構的調整期,統籌兼顧、多學科協調發展成為現實要求;處在深化改革的攻堅期,突破制度機制的瓶頸制約已經迫在眉睫;處在開放水平的提升期,拓寬國際視野、以合作交流加速提升競爭力勢在必行。我們還清醒地意識到,突出影響我校“二次創業”步伐、嚴重制約學校研究教學型大學建設速度的問題主要有:一是行業意識太濃,易安于現狀;二是自我優越感強,危機意識不夠;三是全局意識不足,學科發展不和諧。
根據這些判斷,我們進行了多次封閉式專題學習研討,客觀分析、深入研究了學校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思路:
1.科學確定學校定位,合理制定發展目標。我校要科學發展,必須遵循教育規律求發展,必須圍繞四川“兩個加快”大局求發展,必須著眼于滿足師生員工新期待求發展,必須立足于構建和諧校園求發展。因此,活動中,我們明確提出了“力爭在2020年以前,將學校建設成為以石油天然氣為特色和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教學型大學”遠景定位和“2010年實現本科以上專業成都校區一地辦學”的近期目標,鼓舞了全校人心,振奮了師生精神。
(一)國家開放大學法學本科畢業論文考核機制的現狀
畢業論文寫作是開放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學生專業素質,達到專業培養目標的必要步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了規范畢業論文的寫作和指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于2002年5月出臺了《關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開放教育試點”法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的意見(試行)》。
1.畢業論文基本要求。選題必須是法學專業范圍,不能用專科畢業論文替代本科畢業論文。畢業論文形式必須為學術性論文,不能用法學案例評析、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法律工作總結等其它形式。畢業論文正文字數必須在6000字以上。畢業論文選題不能太集中,本科階段課程內容選題要高于總選題的30%,選題要同我國司法實踐相結合。
2.指導教師資格與職責。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必須由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寫作水平高的老師擔任,一般選用中級職稱或是具有碩士學位的人員。本科畢業初級職稱的教師工作五年以上才有資格擔任本科論文指導教師。本科畢業工作五年以上的審判員、檢察員、律師也可以被聘為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選題,資料收集、寫作方法的運用、文獻檢索、寫作提綱的擬定、督促學生按寫作計劃完成初稿;論文初稿進行審閱,提出修改意見;對論文定稿進行成績初評,書寫評語。
3.論文答辯及成績評定。開放教育法學本科學員須全員參加畢業論文答辯。答辯組由3人組成,答辯主持人須具備高級職稱,答辯組由電大教師和外校答辯教師組成。法學本科畢業論文成績的認定除了要看畢業論文的本身質量外,還要看學員現場答辯的情況,通過答辯來檢驗論文是否為學員本人完成。成績分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優秀五個等第。優秀人數不得超過參加答辯總人數的20%。
(二)開放教育法學本科畢業論文考核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計劃中學術訓練課程缺失。開放教育法學本科教學計劃中沒有論文寫作課程,課程考核方式也都是考試形式。學員沒有經過專門的學術訓練,缺乏論文寫作的能力。學員不知道如何收集資料,不知道如何撰寫研究綜述,不知道論文的布局謀篇。雖然有開設《法律文書》課程,但講授內容為司法機關、公證機關、仲裁機關法律文書的規范和要求,并非學術論文技能的訓練。
2.畢業論文表現形式單一。畢業論文只能寫學術型論文,導致部分學術功底差,但實踐經驗豐富的學員興趣不大。學術型論文需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格式,束縛了學員的手腳,難以調動學員的寫作熱情,不能充分發揮學員的經驗優勢。
3.畢業論文答辯過場化。答辯過程中有一部分學員答不出來答辯教師提出的問題,部分學員法學基礎知識欠缺不能很好的回答提問,但為了能讓畢業率達到一定的比例,答辯主持人往往會放寬答辯要求,一個班級只留下一兩個最差的同學不通過,其他同學即使再差,也送個及格分數。導致整個論文答辯過程不是很嚴謹,學員認為通過太容易,不能夠引起學員的重視,不利于論文寫作質量的提高。
4.存在抄襲和購買論文的現象。開放教育學員因為沒有時間或是因為能力不足無法按時完成畢業論文,但為了畢業,就去網上抄論文或是花錢買論文,助長了不正之風,構成了學術腐敗。
二、開放教育法學本科畢業論文多元化的機遇和挑戰
(一)國家開放大學的成立為開放教育法學本科畢業論文多元化創造了條件
電大開放教育法學本科過去是同中國政法大學聯辦,在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等環節受聯辦學校的制約。2012年國家開放大學在人民大會堂正式揭牌成立。國家開放大學可以設置本科專業,按教育部規定,首批設置本科專業為19個,這19個專業有獨立發放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資格,其中就包括法學專業。國家開放大學可以自主設定教學計劃,決定畢業論文的形式。可以說國家開放大學的成立為開放教育法學本科畢業的改革提供了可能性。
(二)國家開放大學人才培養目標也需要開放教育法學本科畢業論文多元化
開放教育的教學具有開創性[4],開放教育法學本科畢業論文的多元化必將更加適合成人學生,更符合開放大學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應用型法律人才,應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具備扎實的法律專業知識,具有嫻熟的法律職業技能,能夠公平合理地處理法律糾紛。[5]調查報告、案例分析等形式更有利于學員將法學理論同自己的實踐經驗相結合,對學員的職業技能的提高更有幫助,更有利于促進知識向技能的轉變。
(三)開放教育法學本科畢業論文多元化有利于法學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
電大系統的法學教師在學歷、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上和普通高校的教師都有一定差距,這其中有制度的原因也有電大系統自身的原因。省級電大以下的法學教師無法兼職從事律師職業,導致這些法學教師無法案件。電大系統組織的法學教師業務培訓數量也不多,省級電大的老師還有機會參加培訓,基層電大法學教師很少有機會參加培訓。一所基層電大,法學教師只有一兩個,教研活動很難開展,在教學壓力不大的情況,教學技能很難提高。如果開放教育法學本科畢業論文多元化,將促進促使教師知識更新,并提高法學實踐能力。
三、普通高校法學本科畢業論文多元化改革的嘗試
(一)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
如果學生的學術功底較好,可以通過撰寫傳統畢業論文來獲得學分。此外,學生還有其他選擇,或是在有國際國內刊號的雜志上,或是提交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還可以選擇模擬審判案卷及審結報告或法律意見書作為畢業論文成果形式。畢業論文的形式確定后,不得隨意更改,確需更改的,須報指導教師同意,并須重新開題答辯。
(二)武漢大學東湖分校法學院
武漢大學東湖分校法學院實行畢業論文“雙軌制”改革,在法學專業114名大四學生中,推行法庭模擬審判和論文結合的方式,法庭上的表現和制作完整的卷宗占60%,論文占40%。目前,此項改革尚未全面推開,該校采取自愿選擇方式,在2011屆114名畢業生中,已有22人選擇了“上法庭”模式,其余學生還按傳統模式寫作畢業論文。[6]
(三)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法學本科生科研立項、“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暑期和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優秀研究成果經鑒定程序直接轉化為畢業論文。
(四)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畢業論文除了學術型畢業論文形式之外,新增案例分析、畢業設計和調研報告三種形式。[7]
(五)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
2008年年底,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宣布改革舉措:2009年畢業的本科生必須寫案例分析,而且必須是具有爭議、比較新穎、有研究價值的案例。[8]
(六)華僑大學法學院
法學院要求畢業生在實習過程中,復印一個已結案件的全部卷宗。案件可以是刑事案件或民商事案件,也可以是行政案件或其他案件,但復印卷宗必須完整。根據該卷宗呈現出來的證據材料,對該案件的性質和判定結論進行分析,并撰寫案例評析報告,內容包括:案件的簡介、證據的認定(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實體法和程序法)以及最后的認定結論。畢業生在答辯的時候,必須帶上復印的全部卷宗,以便備查,期間要求畢業生先介紹該案件的情況,并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以及事實與法律根據。答辯老師可以根據該案件的具體情況,從實體法和程序法的角度,對案件處理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自己是如何處理案件以及認定結論的事實與法律根據。答辯老師根據畢業生撰寫的案例評析報告的質量和答辯的表現進行評分。[9]
四、開放教育法學本科畢業論文多元化制度設計
國家開放大學可以嘗試畢業論文改革,既保留傳統畢業論文,也采用其他形式。
(一)傳統型畢業論文
論文的選題必須是法學專業范圍,選題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切記題目不能過大,如在題目中出“中國”或是“我國”等字樣,撰寫的論文能夠解決生活或是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學員論文選題盡量不要重復,最好一人一題。在論文的格式和學術規范上要嚴格要求學員,論文格式必須符合要求,字數不少于6000字。論文的復制比必須控制在規定范圍之內。論文理論性方面的要求可以適當降低,論文的寫作著重在于培養一種法律思維能力,重在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根據開放教育法學本科學生的工作性質和生活閱歷,引導其選擇能將工作經驗、生活積累都運用起來的題目,以充分發揮社會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強的優勢,而避免了理論基礎相對較薄弱的劣勢,從而揚長避短,寫出具備電大畢業論文特色的高質量論文。[10]
(二)調研報告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輔導教師可以通過專題討論、主題辯論、布置小論文等方式,引導學員將自己的工作實踐同法學專業課程相給合,確定調研主題。教師要對學員的調研活動及調研報告的撰寫進行指導,提高學員運用法學知識解決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調研報告原始材料應真實可信,調研內容應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實證性和時效性,調研材料能有效支持調研報告,調研報告能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審視現有法學理論,研究報告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調研報告應格式規范,內容明確、資料充實、方法科學、結論可靠,字數不少于10000字。
(三)模擬審判
模擬審判是一項最綜合、最全面的實踐性環節,通過一個模擬法庭的組織與演練,可使參加的學生熟悉相關的訴訟程序、掌握所涉及的各種訴訟法律文書的寫作,培養他們的組織能力、善辯能力及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1]。輔導教師帶領學員去法院旁聽,和學員共同確定模擬法庭選用案例,確定模擬法庭開庭計劃,指導學員完成所有訴訟文書的撰寫。模擬審判適用普通一審程序。模擬審判全過程的演示,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更是對其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而法律文書和判決書的撰寫又可以檢測學生對所學理論和法律條文的實際運用能力[6]。沒有撰寫法律文書的學員可以撰寫審判總結上交。輔導教師根據學員在模擬審判過程中的表現及提交的訴訟文書和總結給學員打分,審判過程中的學員演示表現占總成績的60%,提交的訴訟文書或是總結占總成績的40%。
(四)
鼓勵學員在讀書期間撰寫、,學校對公開的同學依期刊的不同級別給予一定的補助。公開發表的論文選題必須是在法學專業范圍之內,作者所屬單位必須是學員就讀的學校。論文應符合學術規范,沒有學術不端行為。學校對學員上交的發表過的論文進行成績評定時要進行學術不端檢測。論文應當觀點明確、論證充分、方法科學、邏輯嚴密、層次清晰、結構合理。在南大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上的發表的論文只要達到4000字即可,在其它公開出版且有國際和國內刊號的刊物上發表的論文要達到6000字。在公開出版的論文集或其他公開出版的編著中發表,且字數在6000字以上的學術論文,應具備申請認定的資格。
(五)審判卷宗
在法院工作的學員或是參加法院實習的學員可以對本人審判或是參與過的案例進行歸納、匯總、分析和總結。要求學員提供完整的案件卷宗,卷宗及審結報告要符合格式要求,要對案件的基本經過、案件中證據的采信、法律的運用情況進行詳細的描寫,以不少于4000個字為宜。
一,全院上下高度重視,組織準備細致周密
學院對于暑期實踐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在前期實踐項目的策劃過程中,包括學院黨總支楊金才書記在內的5名學院領導,14名教授,副教授及11名輔導員老師對48支團隊進行了指導.同時還有馬列部孫武安教授等7名老師擔任了我院實踐團隊的指導老師.學院進一步加大對學生暑期實踐的扶持力度,前期給實踐團隊發放了共計37000余元的啟動資金,后期又對優秀團隊進行后續資金支持,較之往年有了較大幅度增長.
學院重視實踐的安全保障工作,注重對實踐團隊的指導培訓.在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下,下發了《實踐團隊安全知識手冊》,并先后召開了兩次暑期實踐團隊安全教育培訓會及團支部安全教育專題會.要求參加實踐的學生簽訂《安全承諾書》,制定安全預案.同時在各團隊出發前,學院為所有參加團隊實踐的同學辦理了保額共計45000元的意外傷害保險,真正將實踐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學院先后下發了《實踐團隊經費使用說明》,《團隊實踐宣傳工作及成果匯總實施方案》,并為實踐團隊設計了統一的實踐團隊隊旗樣式和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銅牌樣式,做到實踐活動統一化,規范化.
二,學生廣泛參與,實踐內容全面拓展
我院48支實踐團分赴山東威海,煙臺,青島,濟南,淄博,東營,萊蕪近30余個省內市縣開展實踐活動,同時足跡遍及遼寧,青海,陜西,山西,貴州,云南,北京等十四省市.實踐項目包括課題調研,支農支教,專業實習,政策宣講,參觀學習等各個方面,涉及到保險,金融,會計,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社會心理學等多個專業,內容廣泛,形式豐富.
實踐活動得到了學院領導老師的高度重視及廣泛參與.實踐過程中,包括校黨委宣傳部周大白部長在內的各級領導,專業老師和輔導員25人作為帶隊老師奔赴實踐一線,指導和協助學生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實踐活動.其中,我院黨總支書記楊金才,副書記于培麗親自參與到"半島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宣講調研團"中,在中華生態第一村房干村舉行了社會實踐基地的掛牌儀式.
開學初,我院共收到團隊及個人實踐報告700余篇,涵蓋金融保險,旅游管理,教育學等近十余個專業,呈現出專業性與實踐性相結合,高質量,新思路,深內涵的良好趨勢.對于所有上交的實踐報告,學院組織規范評選并選出院級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三類報送學校,參加校級評審.同時40余支實踐團隊上交了內容翔實,格式規范統一的團隊材料.
三,實踐主題鮮明,就近就便全方位服務地方建設
實踐活動主題鮮明,突出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其中作為暑期學校項目的三支實踐團隊分赴貴州,云南,山西等西部偏遠地區開展支農支教活動."揚夢滇北 共建和諧" 團隊攜帶著價值近6000元的圖書在云南鹽津縣建立了"光華圖書館";"傳遞夢想 服務西部"團隊將前期在學校募捐到的重達1200余斤的衣物帶到了貴州畢節.通過這些捐贈圖書衣物,政策宣講,入戶走訪調查等形式幫貧助困,真正服務當地建設.
另外,我院有10余支團隊通過調研,項目規劃等形式服務于威海本地建設.其中威海市會計人員素質調查團本著"關注會計人員素質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宗旨,對榮成,乳山,威海市區部分企業及財政局等相關政府部門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調研活動;威海外來務工人員心理調研團聚焦外來務工人員這一特殊群體,走訪調查,發現問題,提出對策;乳山市農村教育調研行則在乳山市西浪暖村關注農民教育問題.威海國際海水浴場調研隊更是以旅游管理專業為依托,對國際海水浴場的升級進行研究調查,真正做到了專業素質拓展與服務地方建設相結合,現實意義顯著.
四,發揮專業優勢,著力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省級課題《基于“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求的高職國貿專業校內實訓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編號:JXJG-12-35-8)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15-02
根據教職成[2011]12號文件意見:“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以此為依據,我們認為目前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面向中小型企業,培養知識夠用,外語表達能力強,綜合素質好,能直接從事外貿行業第一線崗位群等工作,具備職業生涯發展基礎和可持續發展力的內外兼修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依據目前實際情況,國貿校內實訓是高職培養高端技能型國貿人才的主要途徑之一。
同時,在對位于九江出口加工區(國家級出口加工區)的校企合作單位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企業管理層特別強調外貿人員的口語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員工忠誠度。對比目前我院國貿實訓教學現狀,我們發現這些能力的培養往往是我們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所容易忽視的地方。為此,我們在國貿實訓體系完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一、高職國貿校內實訓現狀與不足
1.現狀。隨著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目標的確立和強調,國際貿易專業或相關專業的仿真模擬實訓已經成為各個院校提高外貿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據此,建立從各單項模擬實訓到綜合仿真實訓這樣一種“漸進式”實訓教學模式已成為絕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現實選擇,以筆者所在院校――江西財經職業學院為例,國貿專業實訓分為四個階段: (1)國際貿易感知;(2)國貿單證操作實訓;(3)國際貿易磋商實訓(函電);(4)國際貿易仿真綜合實訓。
2.不足。這種“漸進式”實訓教學模式的好處在于能使學生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全面、系統、規范地掌握各個業務環節的主要操作技能,使學生切身體會到商品進出易的全過程,初步達到了培養和鍛煉其在國際商務環境中的分析、組織以及業務管理的能力。不足之處在于它只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出口操作能力、學生對整體外貿流程的掌握,忽視學生的個性需求(仿真產品的選擇)、進口操作能力、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作用不明顯。因此,這種“漸進式”國貿校內實訓教學模式難以符合培養高端國貿技能型專門人才的要求,需要加以完善、提高。
二、高職國貿校內實訓教學提高與完善的途徑
1.實訓教學體系設計思路
1)國貿認知實訓。該實訓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專業屬性,未來相關就業方向,指導學生規劃自己的大學學生生活。采取的形式有企業參觀、講座(校友、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等形式。為避免學生企業參觀走馬觀花、流于形式,我們在組織學生參觀九江出口加工區合作企業的過程中,要求專業人員專門隨同講解,介紹企業各崗位功能、產品特點和生產流程等。通過接觸真實的工作環境,使學生對將來工作產生美好愿景,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講座分為職業規劃講座和大學學習生活規劃講座,職業規劃講座可以邀請企業專家和近年畢業的優秀校友來講;大學學習生活規劃講座由本專業在校優秀大學進行,他們的現身說法更具有說服力,起到先鋒模仿帶頭作用。
2)商務口語實訓。國際貿易中口語和聽力的作用毋需多言,該實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和聽力能力,為學生提高口語和聽力能力提供指導,實訓地點設在聽力實訓室和口語實訓室。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聽力素材不易過難,以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口語可以采取分組主題討論和主題演講的形式。
3)國貿單證操作實訓。該實訓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國際貿易整個操作流程,提高學生外貿函電寫作、外貿單證制作能力。實訓采取一票到底的案例實訓方法,從頭至尾就是一套實際發生的業務案例,再也沒有第二個可能產生誤解的案例插入。每一個知識點、每一步業務環節、每一份單證、每一組業務數據,均由這一套案例進行證明和解釋。實訓所采用的案例為位于九江出口加工區的校企合作企業實際進出口案例,所使用的材料全部為真實材料,目的是使實訓最大限度貼近實際。
4)實訓地點設在機房,所利用的軟件為外貿單證操作軟件。教師利用外貿單證軟件上傳案例背景,學生利用教師為其設置的個人帳戶登陸操作系統,下載試題及模板,答題并提交實訓結果。
產品市場調研實訓。熟悉產品是外貿崗位的基本要求,國際貿易流程追根溯源是從產品市場調研開始的。該實訓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全面掌握國貿流程,關注學生的產品個性需求,掌握市場調研報告的寫法,更好更快地適應外貿崗位。在了解產品調研報告寫法后,學生分組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產品,在利用互聯網等其他手段了解產品屬性、產品周期、產品市場狀況、產品市場展望后,匯報并提交調研結果(市場調研計劃,報告,PPT)等。學生在畢業后,可以有意識地尋找與調研產品相關的外貿工作崗位,從而實現與崗位的無縫對接。
5)國際貿易仿真操作實訓。本實訓目的是使學生熟悉外貿實務的具體操作流程,增強感性認識,并可從中進一步了解、鞏固與深化已經學過的理論和方法,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該實訓利用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讓學生在網上進行模擬實習,進行國際貿易各項業務操作。學生在網上進行國際貨物買賣實物的具體操作,掌握進出口的成本核算、詢盤、發盤與還盤等各種基本技巧;熟悉國際貿易的物流、資金流與業務流的運作方式;切身體會到國際貿易中不同當事人面臨的具體工作與他們之間的互動關系;學會外貿公司利用各種方式控制成本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思路;認識供求平衡、競爭等宏觀經濟現象,并能夠合理地加以利用。老師通過在網站新聞、調整商品成本與價格、調整匯率及各項費率等方式對國際貿易環境實施宏觀調控,使學生在實訓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
2.國貿校內實訓體系考核機制
鑒于實訓的特點和國貿實訓的目的(培養符合外貿業務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外貿專門人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其就業能力,實現與就業崗位的無縫對接),我們使用新的過程性考核機制代替一次性、終結性的考核機制。以往課程考核機制普遍采用終結性考核機制,終結性考核機制的弊端在于使學生對待平時學習馬虎懈怠,臨到考試前復習突擊、加班加點,以此希望取得好成績,考完試后立馬就忘,這種考核機制考核不出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接受能力和綜合能力,助長學生的不良學風,其完全不適合高職教育特點下的課程考核。為此,高職國貿實訓教學建議考核形式如下:
1)平時考核(20%)
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特點,應將平時表現納入考核范圍。平時考核主要依據為考勤,學習態度等。
2)過程性考核(80%)
國貿認知實訓的考核以提交實訓總結報告的形式進行;口語實訓在口語實訓室進行,實行過程性考核,期末加總而成;產品市場調研實訓,以提交市場調研計劃、市場調研報告、調研成果匯報的形式進行,三項成績加總;外貿單證操作實訓、國際貿易仿真操作實訓考核,都在實訓室依托教學軟件完成,最后成績在輸入數據后,由軟件自動測算加總而成。
參考文獻:
[1]章安平,方華.基于職業導向的“課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與思考.中國高教研究. 2008年第1期
[2]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
[3]李.關于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施國貿綜合實訓的調查研究.南方職業教育學刊. 2011/11
在《會計制度設計》教學中設計和實施實踐教學至關重要,不僅有助于解決理論教學與動手實踐相脫節的問題,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以及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深化學生對會計制度設計理論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充實教學環節,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能夠帶動學生進入“設計”境界,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和課堂參與程度。以達到“學生為主,教師輔導,課型豐富,效果良好”的教學境界。同時,學生通過實驗和專業實踐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判斷能力,養成全面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鍛煉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二、文獻綜述
(一)關于實踐教學活動 現代英語的“實踐”一詞為“Practice”,意指“行動、行為及其結果”。“教學”(Teaching and Learning or Instruction)有著不同的意義。“Teaching”意指“拿給人看”,通過某些符號或象征向某人展示某事物。“Learning”的意思是學習、獲取知識。“Instruction”一詞經常出現在西方的教學理論中,并逐漸成為教學理論的一個基本術語,其涵義是“指導”,代表著一種新的教學觀念,教學活動包括教師傳授和學生接受兩個過程,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不是被支配的對象;教師在教學中不應是支配者,而應是引導者。早在1975年,德國學者Flechsing就嘗試將項目教學引入教學環節,該方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與環境相關、以問題為導向、學習和行動相結合、知識學習與社會交往能力培養并重、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很多德國學校都有系統的實踐訓練方法,如關鍵認知教學法、自學能力教學法、解決問題能力教學法、合作能力教學法等,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能力訓練。Williams(1993)提出案例分析、項目討論、模擬實務等實踐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溝通技巧和綜合素質等。
顧明遠(1990)在《教育大辭典》中將實踐教學定義為相對于理論教學的各種教學活動的總稱,包括實驗、實習、設計、工程測繪、社會調查等。湯百智、杜皓(2006)認為實踐教學是指在實驗室或活動現場,根據實驗、設計和任務要求,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做結合,以學生自我學習和操作為主,從而獲得感性知識和技能,提高綜合實踐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江峰、陽杰(2006)基于對實踐教學基本形式的理解,提出由實驗、實習、實訓組成的“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吳國英(2010)認為實踐教學就是在理論教學基礎上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應用,是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喬興旺、紀曉麗(2011)認為實踐教學是一種相對于理論教學獨立存在但又與之相輔相成,旨在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來傳承實踐知識, 形成實踐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教學活動與方式。
(二)關于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踐教學 美國會計學會(AAA)會計教育委員會曾明確指出:學校會計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訓練學生成為一名專業人員,而在于培養他們在未來成為一名專業人員應具備的素質,主要包括溝通能力、智力能力和人際能力。實踐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中心,開發學生智能,培養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許多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能力,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北美地區的CBE(Competence Based on Education)教學模式和德國的“雙元制”模式都是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模式。CBE模式是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重視實踐教學,強調以職業技能需要為導向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美國很多學校將會計教育和職業資格考試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接受會計學歷教育的同時能獲得相關的職業資格。德國“雙元制”模式強調學校與企業結合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即一元是學校,一元是企業,將企業與學校、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澳大利亞會計教育遵循“行業引導教學”的思想,由會計行業機構組織專家設計課程體系,按“模塊”編寫教學內容,按“模塊”組織教學,實行學分制,在完成實踐教學中,用職業技能鑒定大綱取代實訓大綱。對于如何加強會計實踐教學,Gordon等(2005)的調查報告顯示案例教學最受美國會計教育界的親睞。
吳國英(2010)按照經濟管理實驗的內容、形式及其作用,將經濟管理實驗分為操作性經濟管理實驗、演示性經濟管理實驗、驗證性經濟管理實驗、模擬性經濟管理實驗、設計性經濟管理實驗、綜合性經濟管理實驗以及研究性經濟管理實驗。其中,設計性實驗一般由教師擬訂題目,確定實驗方案,學生單獨或按小組完成設計實驗,寫出設計報告并進行綜合分析。設計性實驗一般包括方案設計、資料查詢、實施實驗、實驗總結等階段。龔中良(2005)強調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重要性,趙建榮等(2004)就如何加強實踐基地建設給出了相應的建議。沈建國(2006)基于CBE教改理論與實踐,研究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問題。丁一琳(2007)提出會計專業實踐教育應在校內積極開展“仿真教學”的同時,對外積極探索“產學結合”, 將企業“搬進課堂”。 喬興旺、 紀曉麗(2011)專題研究了經濟管理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實踐, 孟祥霞等(2010)基于創業導向研究了經管類專業新型實驗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認為經濟管理實訓既包括對學生進行單項經濟管理能力和綜合經濟管理能力的訓練, 也包括對學生進行經濟管理職業崗位實踐訓練,其目的是培養與提高學生經濟管理的基本技能、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
(三)關于《會計制度設計》課程的教學問題 早在20世紀初期,我國就有會計學者借鑒西方的會計實踐,致力于企業會計制度設計的研究,到20世紀8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的論文和著作,如王義云(1985)、江友三(1985)、李寶震、楊永平(1984)、陳安懷(1987)等。經過不斷改革與發展,目前我國絕大多數財經院校的會計學專業都開設了《會計制度設計》課程。案例分析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張文賢(2004)專門就會計制度設計案例出版了其研究成果,朱榮恩(2005)專門以內部控制為題,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因會計制度缺陷而發生的失敗案例。但在同一案例中,能將理論內容、案例解析、制度完善等內容完全結合在一起的并不多見。 楊芳(2009)認為在《會計制度設計》教學過程中, 95%的教師采用“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方式, 留給學生的思考空間及實踐空間少,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層次探討。 宋艷敏等(2011)的調查表明絕大多數學生對當前《會計制度設計》課程的教學方式和實踐環節是不滿意的。
(四)對當前研究文獻的評述及未來發展趨勢 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知的來源,是認知發展的動力,實踐是認知的目的,是檢驗認知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教學的目標是認知世界,更好地指導實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綜上所述,當前的國內外相關研究很多,也頗有成效,為本項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文獻基礎。但現有文獻大多從宏觀方面圍繞實踐教學的內涵、模式、組織、實驗、實習、實訓等展開研究,很少有涉及一門課程的實踐教學設計的文獻,從目前文獻檢索的結果看還沒有針對《會計制度設計》這門課程的實踐教學設計研究。鑒于此,筆者結合《會計制度設計》的課程特點,以案例分析、企業調研、項目教學、課程實驗、課堂討論、實踐環節考核等為主要模塊,構建《會計制度設計》的實踐教學體系,全方位拓展該課程實踐教學的空間,形成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銜接,以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三、《會計制度設計》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
(一)設計課程教學案例 案例教學是按一定的教學目的,以案例為素材,讓學生通過案例背景資料的閱讀、理解、分析及分組討論,使其置身在其中,如臨其境地解決問題,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方法和過程。案例教學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研討,相互啟發、相互商討、教學相長,求得正確認識,深刻理解教材內容,完成教學任務。案例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和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調動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和潛能來解決問題,大大縮短了教學和實踐的距離。
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案例教學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的程序設計和控制至關重要。筆者認為案例教學的基本過程包括:教師選取典型案例素材;學生課外閱讀和理解案例資料;學生分組討論案例;各組總結觀點,發表課堂演講;教師點評各組觀點;教師總結案例討論成果。這些過程要求教師必須精心策劃,認真組織,很多細節可能直接影響案例教學效果。例如,素材的選取是否典型和具有代表性,學生分組有沒有考慮性別、性格等結構因素,教師的補充和點評是否具有針對性,如何鼓動性格內向的學生多發言,如何提高課堂調控能力,做到收放自如等。現有已公開出版的《會計制度設計》教材中,設計案例較少,且絕大部分內容陳舊,沒有及時更新。 教師應依據最新的法規制度及學科發展趨勢,自行設計一定數量的會計制度設計案例,進一步豐富該課程的教學內容。
(二)設計課外實地調研項目 實地調研是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校外實習的機會實地從事一些專題調查,調查完畢,讓學生根據調查目的、調查內容和調查結果并結合自己的觀點撰寫調查報告。實地調研可以提升學生的感性認識,鍛煉學生的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和對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地調研項目的設計一般包括調研目標、調研組織、訪談內容、考核要求等。為增強學生對企業現實情況的認識,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一定數量的課外實地調研項目,讓學生分組進行課外調研。
(三)設計項目教學法的情景資料 項目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項目教學法以項目設計為主要教學手段,通過實際的項目任務來驅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夠讓學生體驗到學以致用的感覺。項目教學法的實施一般要經過確立項目、制定計劃、組織實施、成果展示與評價等過程。應用項目教學法時,“項目”設計至關重要,應考慮以下幾點:項目選擇要有一定的理論和實用價值,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密切相關;項目設計以問題為導向,主題突出,線索明確,符合邏輯;有較強的吸引力,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手欲望;便于分工,每一位項目參與者都有一定的角色,都能參與其中;項目要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工作量;項目應具有一定的延展意義,以便學生進一步地深入研究;可以產生能夠展示的具體成果,教師對成果進行評價和給出改進建議。
(四)設計課程模擬試驗項目 《會計制度設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針對操作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可設計相應的模擬實驗,使學生在仿真的環境下自己動手,相互協作,完成實驗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模擬實驗教學一般由教師提出實驗目標、實驗要求、實驗內容、組織分工、操作標準及考核要求等,由學生分組擬定自己的實施方案來完成實驗任務。
(五)設計《會計制度設計》課堂小組討論與展示 為引導學生課堂參與,教師在《會計制度設計》課堂教學中可穿插學生的分組討論成果展示。這種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包括:教師設計研討主題,并指派給各組同學;學生分組,指派小組長,利用課余時間組織研討;每次課抽出10~20分鐘時間,安排1~2組學生在課堂上演講或展示其小組研討的成果;學生展示后,教師點評,給出進一步補充和改進的建議; 各組同學根據點評意見進一步改進其“作品”,連同討論記錄、 展示課件等一并上交任課教師,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
四、《會計制度設計》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
(一)實踐環節實施原則 實踐教學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比較高,課前教師要深入實際,精心挑選和設計案例素材、情景資料、實驗提綱、研討主題等,課堂上要精心組織,要營造氛圍,鼓勵學生參與討論,提高課堂駕馭能力,針對學生的討論和發言,教師要作點評、補充和總結。實踐教學應讓學生深度融入教學過程,要求學生課前認真閱讀相關資料,分析和理解實踐內容,積極討論和發言,善于理論聯系實際地進行分析、總結、表述和設計。為提高實踐教學效果,需要設計對學生的考核體系。
(二)實踐環節實施案例 筆者從調研報告、課程實驗、成果展示、課堂參與等方面構建對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標準。如果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按百分制計算,分值分配可按下列標準確定:(1)調研報告考核(20分)。企業實地調研是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一環,由于是學生分組在課外進行,任課老師應加強這方面的考核。考核成績可依據各組在班級的匯報情況和調研報告的質量來確定。調研報告應包括小組成員、調研主題、調研目標、調研對象、調研提綱、訪談記錄、主要結論等。(2)課程模擬實驗考核(20分)。實驗過程考核10分,依據學生實驗前的預習、實驗過程中的操作、實驗結果并結合其考勤情況、實驗態度等評定成績;實驗報告考核10分,任課教師要認真批改學生的實驗報告,對其實驗結果與分析給出評語、成績。(3)成果展示考核(40分)。依據前面的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有多個地方可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小組的成果,包括在項目教學法中各組同學設計的作品、在課堂小組討論與發言中各組同學展示的成果等。這些成果應作為各組同學考核的依據,原則上組內同學的得分應一致,除非有證據表明某同學有搭便車,未積極參與其中的情況。(4)課堂參與情況考核(20分)。實踐教學環節強調學生的深度參與和積極配合,任課老師在這方面應進行相應的考核。考核可依據學生在案例討論與分析、課堂小組討論、項目設計中的表現和課堂參與情況確定分值。
為提高《會計制度設計》實踐教學環節的效率效果,任課老師應認真準備,精心策劃實踐教學方案,設計實踐教學內容,選取實踐教學素材。由于這方面的工作量很大,建議相關高校以課程組或教研室為單位進行實踐教學的課程建設,充分發揮團隊優勢,實現成果共享,提高備課效率。
五、結論
《會計制度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大幅度增加實踐教學環節。筆者從案例分析、企業調研、項目教學、課程實驗、課堂討論、學生考核等方面,構建了該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全方位拓展了該課程實踐教學空間,并給出如下建議:第一,相關院校應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組織力量、安排資源大力進行實踐教學課程建設。第二,相關教師應積極投身實踐,與企業、社會建立密切聯系,不斷開拓和積累自己的實踐資源。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課技巧,增強課堂駕馭能力,提高實踐教學的效率效果。第三,實踐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活動的組織,而組織的關鍵是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這應該引起任課教師足夠的重視。第四,考核是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應客觀、公正、公開地對學生進行實踐考核。
參考文獻:
[1]潘煌雙、張惠忠、劉勇:《會計教育改革:理論探討與經驗總結》,《會計研究》2009年第12期。
[2]曹祖耀、吉青:《應用型文科專業實踐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的構建與運行探討》,《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第3期。
[3]鄭春龍、邵紅艷:《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中國高教研究》2007年第4期。
[4]楊芳:《會計制度設計的幾個問題》,《財經研究》2009年第23期。
[5]何存花:《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研究》,《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6]喬興旺、紀曉麗:《高校經濟管理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研究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
[7]吳國英:《高校人文社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天津大學2010年博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