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9 13:02:1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項目跟蹤審計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引言
我國審計機關對跟蹤審計的探索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末,但在隨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種審計方式并未得到廣泛應用。但近年來,隨著我國轉型升級力度不斷擴大,一批批重要的改革舉措以政策措施的形式頒布并實施,其中涉及教育、醫療、創業創新、環保、新型城鎮化等各項內容。而地方各級機關單位對相關政策措施的執行效果有強烈的關注以及了解政策執行現狀的迫切需求。我國對政策跟蹤審計的需求不斷增加,審計的內容不斷擴充,范圍不斷加大。在2016年9月2日的《審計署績效報告(2015年度)》中指出:通過持續開展政策落實跟蹤審計,推動資金落實、項目實施、政策落地和追責問責,促進了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可見,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已成為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內國家審計的重要內容。但我國對于政策跟蹤審計探索的時間還很短,實踐經驗并不豐富,學術界對于政策跟蹤審計的文獻較少。因此,筆者選取了我國各省、市的6個政策跟蹤審計項目,分別為:審計署穩增長等政策跟蹤審計、上海市審計局對援疆政策的跟蹤審計、青海省抗震救災政策跟蹤審計、南京市保障房工程跟蹤審計、北京市平原地區造林工程跟蹤審計以及浙江省特色小鎮政策跟蹤審計。通過梳理這6個政策跟蹤審計項目的實踐,從審計實施流程和評價內容兩個方面對我國政策跟蹤審計的經驗進行總結與思考,以期為后續的政策跟蹤審計的實施提供切實、可靠的參考。
二、審計實施流程
通過對6個項目分析發現,政策跟蹤審計路徑主要從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審計報告三階段展開。(如圖)具體而言:
(1)在審計準備階段,使用深入梳理政策、整合各方資源、實施審前調查、制定審計方案四步進行,即在選擇重大審計項目的基礎上,利用各方審計力量梳理各部門根據基本政策制定的各項措施,并通過問卷、訪談、調查等方法實施審前調查,從而制定適合實務的審計方案。由于審前調查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審計方案的設計,而審計方案的合理性、科學性對于該項目的順利開展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審計署穩增長項目、穩增長等審計組經過專家指導以及一段時間的審前調查后,才能制定詳細、準確的審計方案。在南京保障房政策審計準備階段,因保障房政策涉及巨大的財政支出,同時也受到政府和群眾持續、高度的關注,故保障房政策的審計被列為南京市審計局的審計項目。審計組人員對保障房政策進行收集,梳理出相關要求和標準,經專家組共同討論,結合歷年審計結果,編制具體可行的審計方案。浙江特色小鎮審計組,采取政策措施清單、研討會、相關部門面談、專家咨詢等多種形式,不斷加深對政策的學習和理解。同時,對高校資源、政府資源、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各要素的最佳調配,發揮協同效應,從而提高審計效率,最大化地利用社會資源。在此基礎上,審計人員挑選幾個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小鎮,趕赴現場觀察建設情況,獲取第一手資料。如在2016年4月,審計組對紹興黃酒小鎮實施審前調查,實地考察了小鎮的建設情況以及小鎮的規劃內容,對小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資金、人才、土地等各方面的情況詳細地詢問并多方求證,并以該調查的結果結合之前的分析,設計了一系列的填列表格,也為審計方案的確立打下基礎。平原造林工程是一項改善人居環境、造福廣大群眾的民生工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北京市審計人員與農林方面專家進行討論,共同制定科學合理的審計方案。而青海省審計廳在地震災害發生后,立刻將抗震救災政策的審計列為當下的重要審計項目。審計組以收集的相關救災政策為判斷依據,將救災資金和物資作為審計的重點,經專家和審計組人員共同討論,編制了審計方案。
(2)在審計實施階段,使用發放審計通知書、整理基礎資料、實施現場審計、定期匯報交流四步進行,即審計組先通過現場等方式發放審計通知書正式開展審計工作,再利用網絡、問卷等收集并整理相關資料,隨后實施多次或反復的現場審計(主要包括提前溝通、進點會議、實地查看項目建設情況、個別約談、獲取審計證據、制作取證單及工作底稿等內容)并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小組內部定期交流以保障審計順利實施。如審計署穩增長審計小組人員通過發放審計通知書將審計的基本情況告知被審計單位,隨后特派辦與各省審計廳會對不同地區進行審計并定期相互交流,以實現特派辦之間信息互通,減少審計實施過程中的偏差,保障審計的順利實施。在保障房政策審計實施階段,從保障房開工建設開始,南京市審計部門先后組織了16個審計小組、72名審計人員,對四大片區保障房項目進行審計。通過一次次的實地調研,在專業工程師以及審計專家們的共同協助下,對施工設計、材料計價、材料采購的招投標過程、財務制度的建設、資金的收支和管理等進行重點審查。特色小鎮審計小組在4月12日就印發審計通知書,將審計信息傳遞給各相關單位。北京市審計局在平原地區造林政策跟蹤審計中,重點審查土地利用、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建設程序的合規性、施工建設管理等情況。同時向各鎮派出駐場審計人員,在種植期間對工程質量、安全、進度實施現場監管,并公布駐場審計人員聯系方式,方便現場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溝通。青海省審計廳對資金的來源、數額、分配去向、用途和管理使用情況等進行審計,以確保救災資金的有效使用。救災資金包括青海省級財政撥付的8000萬元、玉樹州財政撥付的4800萬元和玉樹州民政局發放的118萬元得到審計人員的確認。
(3)在審計報告階段,使用撰寫征求意見書、相關方進行反饋、出具審計調查報告、審計資料整理歸檔四步進行,即審計組先撰寫征求意見書與相關方進行協商,使其提出不同意見并進行調查,從而最終出具審計報告并進行資料歸檔。如審計署每月將穩增長等政策審計報告公布在其網站,目的在于揭示當前政策執行存在的問題。在2015年12月報告明確指出,江蘇、吉林、陜西等省的民生保障工作落實不到位、項目進展慢、未按時完成節能環保方面工作任務。這促進了這些省份進行改革,真正發揮了審計報告的價值。在浙江特色小鎮審計報告階段,征求意見書寄送至各特色小鎮所在市、縣政府和13個省級部門后,各單位及時將送達回證和反饋意見寄回。青海省審計組人員將獲取的資金使用、物資發放、遇難人數等可靠信息向相關部門進行匯報,促使救災政策進一步落實。南京市審計部門從保障房開工建設開始,先后組織了16個審計小組72名審計人員,對四大片區保障房項目進行審計。通過一次次的實地調研,在專業工程師以及審計專家們的共同協助下,對施工設計、材料計價、材料采購的招投標過程、財務制度的建設、資金的收支和管理等進行重點審查。
三、結論與啟示
1、結論
政策跟蹤審計實施主要從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審計報告三階段展開。在審計準備階段,使用選擇審計項目、深入梳理政策、整合各方資源、實施審前調查、制定審計方案五步進行,即在選擇重大審計項目的基礎上,利用各方審計力量梳理各部門根據基本政策制定的各項措施,并通過問卷、訪談、調查等方法實施審前調查,從而制定適合實務的審計方案。在審計實施階段,使用發放審計通知書、整理基礎資料、實施現場審計、定期匯報交流四步進行,即審計組先通過現場等方式發放審計通知書正式開展審計工作,再利用網絡、問卷等收集并整理相關資料,隨后實施多次或反復的現場審計(主要包括提前溝通、進點會議、實地查看項目建設情況、個別約談、獲取審計證據、制作取證單及工作底稿等內容)并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小組內部定期交流以保障審計順利實施。在審計報告階段,使用撰寫征求意見書、相關方進行反饋、出具審計調查報告、審計資料整理歸檔四步進行,即審計組先撰寫征求意見書與相關方進行協商,使其提出不同意見并進行調查,從而最終出具審計報告并進行資料歸檔。
2、啟示
通過對我國6個政策跟蹤審計項目實踐的總結,筆者認為在政策跟蹤審計實施時需注意以下幾個關鍵點,以提高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首先,在審計準備階段要重視對政策理解,深化思想認識。對于所審計的相關政策要多次討論、深入理解才能真正了解政策意圖,才能確定正確的審計目標和審計對象,并及時發現問題。其次,在審計實施階段,絕不能忽視基礎資料的整理工作。政府審計的特點之一就是其審計對象的特殊性和報告的嚴肅性,基礎資料作為出具審計報告的重要依據,必須保證基礎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對基礎資料的審核要求應非常嚴格。最后,在審計報告階段,必須重視審計成果的展現,充分體現審計價值。隨著政策跟蹤審計浪潮來襲,社會各界對審計報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必須著力提升政策跟蹤審計成果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浙政發〔2015〕8號,2015年4月27日。
[2]史吉乾:政策跟蹤審計的重點和方法探究[J].審計研究,2016(01):17-19.
[3]譚志武:政策執行情況跟蹤審計若干問題的認識———基于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跟蹤審計的實踐[J].審計研究,2012(06):19-23.
一、引言
工程建設項目是重資產類企業投資的主要內容,建設項目審計既是內部審計的重點領域,也是資本市場對投資進行監管的重要環節。對于以基礎設施為主要資產的企業,如電信運營企業,其建設項目具有數量多、涉及面廣、管理日常化等特點。傳統的建設項目審計一般基于事后審計、被動式審計,依賴建設單位提供的審計資料,存在審計效率低下、制約因素多、審計質量不高等弊端。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生產和管理中的廣泛應用,內部審計須堅持業務創新,摒棄傳統意義上的審計思維和審計方式,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審計效率和質量,實現流程再造,構建數據驅動、敏捷高效的審計新模式,這也是建設項目審計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以通信運營商建設項目審計實踐為例,探討如何構建建設項目數智化審計方案。
二、建設項目審計特點分析
建設項目審計是對建設項目實施全過程或部分環節的真實性、合法合規性、效益性進行的獨立監督和評價活動。按審計所處環節一般分為預算審計、全過程跟蹤審計、工程結算審計、竣工決算審計(如圖1所示),各階段審計需求依據企業建設項目的性質及其管理規定而定。審計的內容主要包括對建設項目投資立項、設計管理、采購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物資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竣工驗收、財務管理、后評價等各環節的審查和評價。項目建設是投資形成資產的過程,為加強和完善資產監管,國有企業一般規定建設項目須通過審計方可正式竣工。建設項目審計與財務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專項審計等其他審計類型相比,其特點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建設項目審計已融入項目管理全流程,是其中一個環節;二是對審計機構來說,建設項目審計是被動式審計,當項目流程到達審計環節時,由項目發起者提交審計申請方可安排審計;三是審計結果作為招標控制價、施工費結算、項目竣工決算的依據,審計報告是建設項目檔案的一部分。基于上述特點,建設項目數智化審計必須在項目管理流程信息化基礎上,將審計環節嵌入項目管理信息化流程,才可發揮審計信息采集自動化、信息處理智能化、審計成果應用及時性等優勢,高效支撐項目建設投資管理需求。
三、建設項目審計信息化基本流程設計
建設項目審計作為項目建設總體流程的一部分,當項目流程進展到應提交審計環節時,方可觸發審計。預算審計、結算審計屬于造價審計。一個項目一般會有多個單項工程,根據合同及施工內容性質、金額確定是否必須進行,可多次報審,也可能無須報審。竣工決算審計對整個建設項目進行會計核算,只允許報審一次。全過程跟蹤審計是兩種審計的結合,主要區別在于審計過程的日常跟蹤審查和評價、審計階段性報告的多次出具。建設項目審計業務信息化流程如圖2所示:1.項目報審。當項目流程到達可報審環節時,項目管理人員收到項目報審待辦任務,打開任務后展示需要填寫的項目基本信息及必需的審計資料。項目基本信息應由系統根據前期信息、所處環節自動判斷填寫,不能自動判斷或者可由人工修改的可以在此階段人工填寫或選擇,所需審計資料凡系統前期生成的應有鏈接列表,未生成的方可人工上傳資料。對于可多次進行的預結算審計,提交審計申請時應可以建立多次報審任務,但流程將仍處于本環節;對于無須審計的項目可填寫說明,選擇無須審計。必需信息均填寫完成并經審批同意后,提交到項目或地域對應的審計管理人員,進行資料初審。2.審計安排。審計管理人員判定審計申請符合條件后,根據內部規定選擇自行審計或委托外部中介審計,依據系統設定的權限提交審批或直接派發至對應的審計中介。對于合同約定需要對單個項目發送審計委托函的情況,此階段由系統自動生成電子委托函發送給對方,審計中介可通過門戶網站收到任務待辦。3.審計過程監控。審計實施過程一般分為資料審查、現場勘察、定案確認三個環節。在此階段多數需要審計人員與項目管理人員進行多方溝通,必要時還可啟動審計暫停,審計過程監控應實現三個環節的進展信息互通、審計暫停申請和審批、補充資料傳遞、審計時限超時預警提示等功能。4.審計報告審核。審計人員將審計報告初稿上傳系統后,提交審計部門審核,一般通過審計管理人員和部門領導兩級審核,并對本次審計質量考核打分。系統可內置審計報告模板,將審計發現的問題作為模板內容,并內置可選問題分級類別,審核通過的報告針對審計發現問題由審計管理人員進行歸類,并納入案例庫,便于后續統計分析。5.審計問題整改跟蹤。對于需要整改跟蹤的重要審計問題,選擇“整改跟進”選項后,審計問題將隨審計報告一起發送給建設管理部門和其他配合部門,問題整改完畢后,由建設管理部門將整改結果及相關證明資料反饋給審計部門,形成問題整改閉環,并與審計報告一并歸檔。除上述正常流程外,還應考慮特殊情況下的審計報告調整,當審計報告已審批分發歸檔、后因特殊原因需重新調整時,須履行報告調整的審批流程,調整接入點一般應在上述流程的“審計報告復核”環節。與上述基本流程相匹配,還應建立對應的數據庫及數據配置功能,如對中介信息數據、審計管理人員數據、審計資費數據等進行管理,實現審計任務的自動分派和審計費用的自動核算,并具備審計區域配置、審批人員及權限配置功能。
四、建設項目審計數智化應用方案
(一)建設項目審計數智化功能架構
建設項目數智化審計建立在工程項目流程各環節數據采集與分析的基礎上,根據期望結果輸出、數據來源確定與各信息系統間的接口開發需求。從建設項目物資信息、造價信息、轉資信息、合作單位信息等方面設計關聯信息輸出結果,從而將物資采購管理系統、LIS庫存系統、合同管理系統、ERP系統等與項目相關的物資采購審批、物資出庫領用和退庫信息、合同信息、轉資信息等審計所須數據信息,統一接入數智審計平臺,實現多系統數據在審計系統內的共享、交互分析、稽核驗證等功能。建設項目數智化審計基于智能工具應用及大數據分析,從而減少人工判斷誤差、降低審計風險、提升管控質量,數智審計平臺的功能架構如圖3所示。
(二)建設項目數智化審計功能應用案例
1.報審數據的系統間稽核與校驗。將物資采購管理系統、LIS庫存系統、合同系統、ERP系統與報審項目相關的物資采購審批信息、物資出入庫信息、合作單位信息、轉資信息統一在審計系統作業流程中呈現,同時引入AI能力,實現多系統數據和報審數據的自動比對、稽核與校驗,輸出多單匹配表,以便審計人員對異常數據進行重點核準。比如,依據出庫光纜材料規格及數量自動核對結算表中敷設各規格光纜長度工作量,依據ERP轉資數量核對設備、材料安裝工程量等。2.報審時效性監控預警。為解決建設單位項目經理久拖不報審、歷久難審的被動局面,更好地督促建設單位及時提交結算審計和決算審計,開發基于項目流程數據的“探針式”報審及時性預警功能,即根據項目前期預設的報審時間節點,統計驗收后未及時提交結算審計或決算審計的項目信息,并對報審及時性進行統計和分析,自動提醒項目管理人員及時報審,實現事后審計向事前預防、事中控制職能轉變。3.結算標準與定額標準、材料價格自動比對。在系統內建立工信部頒發的信息通信建設工程預算定額標準數據庫,將運用通信工程定額的項目與標準定額中的定額編號、定額名稱、人工工日數量、機械及儀表使用費進行自動匹配和稽核,提示未采用定額標準的子目。引入“爬蟲”技術,抓取當地造價管理機構在互聯網上的材料信息價,建立材料信息庫,與建設項目開、完工時間信息匹配出相應材料價格,為項目材料審計提供結算標準和依據。4.基于大數據的異常結算費用預警和分析。按專業類型將同類專業的主要工作內容依據標準定額用工進行權重賦值,并將地域差別、特殊場景一并納入權重值考慮,審計人員錄入結算工程量,逐步積累各年各市同類項目結算數據,形成各專業標準工程量費用數據庫,并形成各專業平均造價指標庫。審計時可輸入報審工程量,查看本項目單位工程量結算單價與造價庫比較結果,也可定期對全省同類項目、不同地市的結算費用單位比值進行分析比較,對異常費用自動輸出預警。5.基于NLP和OCR的審計結果準確性一鍵核查。為減少審計報告人工審核誤差、提升審核質量及效率,在審計系統中開發基于NLP和OCR的審計結果準確性的一鍵核查按鈕。當審計中介人員審結并提交報告及相關信息后,系統調用NLP、OCR智能識別功能,完成項目審計報告及附件內容的信息識別、提取和分析,完成審計報告、支撐附件、系統頁面關鍵數據三單匹配稽核和結果一鍵展示。比如,在結算審計流程中,可實現“審計報告”“定案表”“系統頁面”三個維度的“送審金額”“審定金額”“審減率”一致性一鍵稽核。6.現場勘察的真實性、準確性監控。為加強對審計中介人員外出勘察工作的監督及管理,開發現場勘察軌跡呈現功能,對勘察照片中的日期、時間、經緯度等信息進行分析識別并展示軌跡。對進行遠程站點勘察作業的項目,依靠GIS定位技術建立偏離算法模型,比對實際勘察點與應勘察點是否一致。該功能可確保審計中介人員現場勘察工作的真實性,杜絕編造虛假勘察數據的現象。
中圖分類號:TU723文獻標識碼: A
長期以來,我國對工程建設項目的審計主要是概(預)算執行情況審計和竣工決算審計兩種方式,但都是事后的靜態審計監督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重大投資建設項目由于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參建單位多的特點,如果采取傳統事后靜態審計方式,不僅不能取得較好的審計效果,而且發現問題后已經為時已晚,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巨大經濟損失。
近年來,工程跟蹤審計作為一種新的審計方式得到國家審計機關的大力推廣和應用,它改變了以往事后審計的滯后性和間接性,要求審計人員一開始就介入到工作中去,增強審計的時效性,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作用,成為國家審計的重要監督手段和方法。
所謂跟蹤審計,是指審計機關對建設項目的前期立項、設計、建設準備、施工、竣工等環節,連續、不間斷地進行審計,即“事前參與、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的審計模式。我國跟蹤審計還處于探索階段,采取的審計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全過程跟蹤審計模式:審計主體跟蹤建設程序,有計劃地從建設項目的立項、可行性研究、設計、征地拆遷、招投標、合同簽訂、工程價款結算、竣工驗收直至項目投產或使用進行審計監督;二是階段性跟蹤審計模式:審計人員根據工程項目進展情況,從某個階段開始,甚至可以從某階段的某個環節介入。比如:從開工時開始介入,跟蹤整個施工過程,直至竣工驗收。
現階段,重大建設項目的全過程跟蹤審計多數由社會中介機構參與或獨立完成,下面主要闡述造價咨詢中介機構在工程開工至竣工期間跟蹤審計的工作重點及注意事項。
一、跟蹤審計的工作重點
(一)施工合同審計
1、合同簽署前,對合同文件中涉及工程造價的商務條款的合法性、內容的完整性、表述的準確性進行審核并提出審計建議。
2、對項目預算進行審計。
3、對甲供材料和設備進行市場詢價,供建設單位簽訂合同時參考。
出具的成果文件為:《關于……合同(或協議)草稿的審計建議》及《工程預算審計報告》。
(二)內部控制制度審計
著重審計建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執行情況,以促進建設單位完善管理機制,保證項目建設順利進行及建設資金合理使用。
對跟蹤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建設單位在造價管理方面的制度、方法、程序等需要商榷的地方提供咨詢建議;對建設單位提出的造價管理方面的疑難問題提供技術支持;對造價管理方面需要提醒建設單位關注或催促施工、監理等單位落實的地方提出建議。
出具的成果文件為:工程造價跟蹤審計聯系單。
(三)暫估價材料審計
審核暫估價材料的審批是否符合合同規定,價格水平和構成是否合理。
對建設單位需要詢價的主材、設備價格提供市場參考價格的咨詢意見。
出具的成果文件為:主材、設備市場價格咨詢意見表
(四)變更洽商審計
1、審查變更洽商產生的原因,審查變更洽商簽認的程序是否符合規定,簽認手續是否完備、及時。
2、在變更洽商發生時,提醒建設單位要求施工單位按順序對變更洽商進行編號。
3、對于較大的設計修改或方案變動等情況,為建設單位提供造價測算分析。
對現場發生的變更洽商進行收集、記錄;對不符合規定的洽商以‘工程造價跟蹤審計聯系單’的形式向建設單位提出建議;對涉及金額較大、建設單位提出測算造價要求的變更進行造價測算。
出具的成果文件為:工程造價跟蹤審計聯系單
或:造價測算咨詢意見
或:《工程預算審計報告》
(五)工程索賠審計
審查施工單位提出索賠理由的適當性,索賠價格的合理性。協助建設單位對因施工單位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誤和經濟損失進行索賠。
出具的成果文件為:工程造價跟蹤審計聯系單
或:造價測算咨詢意見
或:《工程預(結)算審計報告》
(六)工程款項支付審計
審查工程進度款支付是否符合合同有關條款的規定,手續是否完備,金額是否準確。
出具的成果文件為:《工程款支付審核意見》,并附審核明細表。
(七)工程竣工結算審計
1、檢查原施工圖預算及合同價;
2、熟悉竣工圖紙,了解施工現場;
3、設計變更、工程簽證和隱蔽驗收記錄是否事實;
4、計算和復核工程量;
5、審核套用的原單價或確定的新單價;
6、正確計算有關費用;
7、招標文件中約定的人員、機械、質量、工期等是否履約;
8、竣工圖紙及相關資料是否完整、是否真實,竣工結算是否超概算金額等;
9、編寫竣工結算審計報告。
出具的成果文件為:《工程結算審計報告》
(八)其它相關工作
參加造價跟蹤審計相關會議,并記錄會議記要;對收還資料進行登記、簽認;對審計成果文件發放情況進行登記、簽認;記錄審計工作日志。
二、跟蹤審計的注意事項
1、跟蹤審計一定要保持審計的客觀性、獨立性、公正性,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要防止兩種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審計主要是外部獨立監督,不是替代建設方的全面或部分管理工作,應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職能管理單位是工程項目實施的組織方,承擔第一責任,跟蹤審計應做到各司其職,避免越位引發的審計風險。
2、跟蹤審計人員應強化責任心,樹立工作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充分了解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理論,改進工作方法,保證跟蹤審計的有效實施,同時還應提高專業水平,因跟蹤審計涉及到測量、勘察、監理、咨詢、設計、施工圖審核等其它費用的控制,要求審計人員必須注重綜合能力的提高,從而保證跟蹤審計的工作質量。
第一條本規定適用于財政一般預算資金、基金預算資金、預算外資金、政府投資項目和上級、本級專項資金。
第二條市審計機關按照上級審計部門和市政府工作部署,每年年初編制當年審計項目計劃,報市政府審核后下達。
第三條市審計機關對收支額度較大部門的資金和涉及民生的重點資金加強審計跟進監督。在跟進監督中,重點審計一級預算執行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安排二級預算執行單位延伸審計。
第四條審計監督財政和地稅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主要內容:
(一)市財政預算資金收繳、分配、撥付、使用情況。
(二)上級財政資金分配、撥付、管理、使用情況。
(三)地方稅務部門稅收征管情況。
第五條審計監督預算執行單位的主要內容:
(一)財政收支的真實性、效益性。主要檢查制度建立、政府采購、資產管理等情況,監督預算內外資金(包括非稅收入、國有資產收益等)的核算和使用情況,對專項資金、專項經費、辦公費等支出情況進行對比和效益分析。
(二)新增債務的真實性、合法性。
(三)二級預算執行單位收支的合法性、效益性。重點審查占用下級單位資金和物資、強行向下級單位攤派(報銷)費用、與下級單位串通擠占挪用財政資金,違規向上級單位繳費,以及亂收費、亂罰款、私設小金庫等問題。
第六條實行項目必審制。對于所有財政投資的基本建設項目,市審計機關一律出具審計報告和竣工決算審計決定,作為市財政部門批復項目竣工決算和撥付余額的依據。
第七條實行項目分類跟進審計制。對重點跟蹤項目,全程跟蹤審計;對計劃審計項目,開展竣工決算審計;對市政府交辦專項審計項目,按照具體要求進行審計。
第八條對于上級批量下達、數量較多、地點分散的專項資金建設項目,市審計機關采取專項審計、批量報告的辦法開展審計;對于投資較小的項目,堅持隨到隨審。新晨
第九條對于時效性強、群眾關注、市政府交辦的項目,市審計機關組織專業審計組開展專項審計。對于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專業性強的政府投資項目,市審計機關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專業人員參與審計,或委托社會中介機構審計。
第十條每年11月,市審計機關會同市發改、財政等相關部門落實年度審計計劃,按計劃實施竣工決算審計。
第十一條市審計機關及時向市政府報告項目審計結果,必要時向社會公布。
第十二條每年年初,市審計機關與市發改、財政等部門會商后,安排專項資金審計計劃。同時,根據市政府安排,及時對上級和本級政府下撥的應急專項資金、臨時追加的專項資金進行跟蹤審計,掌握資金到位情況和使用進度,并向市政府報告情況。
追著我國衛生事業的發展、醫療機構的建設投資不斷增加,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建設項目已經成為一些醫療機構經濟活動的重要內容。醫療機構建設項目具有專業技術性強、建設周期長、建設過程中調整變化多等特點,為了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醫療機構對建設工程項目開展全過程審計勢在必行。
一、 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的目的
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是以建設工程管理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為依據,對建設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全部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型所進行的全過程審計監督。其目的是將傳統事后審計的關口前移,實施事中控制,及時發現工程立項、施工過程中以及建設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審計意見,真是合理反映工程造價,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建設成本,提高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率,維護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同時從源頭上預防建設工程領域的腐敗行為的發生,促進干部廉潔勤政。
二、 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機制
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一般由醫療機構審計科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在審計科內部審計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可委托社會審計機構開展建設項目全過程審計業務,內部審計人員和接受委托的社會審計機構人員組成審計項目組開展建設項目全過程審計工作。審計科負責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的組織與協調,處理審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認真做好對社會審計機構的委托中國,簽訂委托合同;什和社會審計機構編制的全過程跟蹤審計具體實施方案,對社會審計機構提供的咨詢意見進行審核和確認。社會審計機構人員接受醫療機構審計科的管理、監督。建設工程項目在開工前要做到“先審計,后開工”,同時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進行全面跟蹤監督,做到“先升級,后付款”。工程項目完工驗收以后,對竣工決算資料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后,提出審計建議,做到“先升級,后結算”。基建科、設備科等資產管理部門積極配合審計科開展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暗示向審計科提供與工程造價相關的完整、準確的資料;及時通報工程建設工程中的有關情況;提前通知審計科參加與受托項目相關的圖紙會審、工程例會、隱蔽工程、關鍵部位及竣工驗收等活動;督促工程監理和施工單位,落實審計意見。這樣就形成了內部審計、社會審計機構及資產管理部門項目監督的工作機制。
三、 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機制
決策階段要重點關注決策程序的合規性、資金來源的可靠性、科研報告的充分性、投資估計的科學合理性,防止條件不具備的項目倉促上馬。尤其是立項可行性研究論證報告,必須有勞動安全衛生方面的論證內容。內部審計要參與有關會議并發表意見,做好記錄,實施監督。
勘探設計階段審計工作組要用專業的計價方法和政策規定提出建設項目工程造價控制目標,對招標程序合法合規性進行全過程監督,防止圍標、串標等不正當行為的發生。
施工階段主要是對施工合同的審計,包括建設項目的總承包合同和建設單位分包項目的總承包合同和建設單位分包項目的分包合同的審計,關注合同主體的合法性,合同內容的公平性,合同違約責任等等;基建科及設備科等資產管理部門草擬施工合同后送交審計科;審計科在規定時間內提出審計意見;資產管理部門根據審計意見對施工合同進行完善,在此擬定施工合同,報請院務會批準,合同簽訂后,不得擅自更改,合同副本送審計科備案。施工階段有三個環節需要特別注意:
一是是工程中發生隱蔽工程,施工單位應提前通知基建科、設備科和審計科,審計科與資產管理部門指派專人到現場參與隱蔽工程施工全過程的見證,喝茶可能因其造價變化的各種因素,做好詳細文字、圖像等記錄;隱蔽工程完工奮筆錢,資產管理部門及審計人員到達現場簽證,一并參加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并共同簽署隱蔽工程驗收單,作為工程結算的依據。
二是對于材料采購,如果需要比價采購的一般材料,在比價采購前,基建科向審計科提品名稱、型號、規格、性能指標、暫估價等自立啊;審計指派有關人員經市場考察和詢價后,對上述資料進行綜合評估,提出該材料的建議價格和相關意見,經施工單位、基建科、審計科協商確定材料采購價格,簽訂書面證明,作為工程結算的依據;對于大宗材料,必須按規定的招標采購程序辦理,審計科參與招標洽談。
三是凡施工過程中遇到材料代用、施工條件發生變動或為糾正施工圖中的錯誤等情況,需要增加工程預算的內容,施工單位均應以書面吸納更是提出,附變更原因說明和變更費用預算書,并經建設工程項目分管領導批轉;審計科對經批準后的變更項目及變更費用預算書盡享審計,提出審計意見級劍客審計科同時做好工程變更的香腸勘查,辦理簽證,作為工程結算的依據。
第三條 審計業務會議的主要職責包括:
(一)研究并決定審計查出的需要移送紀檢、監察、司法部門的經濟案件;
(二)研究并決定審計查出的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或巨大損失浪費問題的處理處罰;
(三)研究并決定對被審計單位采取審計強制性措施;
(四)研究并決定被審計單位或個人申請的審計復議案件;
(五)研究并決定審計聽證等重大審計事項;
(六)研究并決定年度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工作方案;
(七)研究并部署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級審計機關交辦的或統一組織的審計項目安排;
(八)遵守國家的有關規定,本著保守國家秘密和被審計單位的商業秘密的原則,研究決定向社會公布審計報告;
(九)研究決定審計項目計劃的調整;
(十)其他重大審計事項。
第四條 討論審定審計報告,要遵循重要性原則:
(一)一般審計項目(指審計項目的審計資金總額500萬元以下)的審計報告,由分管領導召開小型審計業務會議討論決定。參加人員包括分管局領導,審計組所在部門負責人,復核機構負責人,審計組長和其他有關人員。
(二)重要審計項目(指審計項目的審計資金總額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的審計報告和審計調查報告,由分管局領導提議,經局長或者指定的其他負責人同意后,召開審計業務會議討論審定。參加人員包括局長、分管局領導、審計組所在部門負責人、復核機構負責人、審計組組長以及其他有關人員。
第五條 審計業務會議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形成審計業務會議決定。
第六條 審計組所在部門負責審計業務會議的記錄工作,并根據審計業務會議決定修改審計報告、審計決定書和移送處理書。
第七條 復核機構對審計組落實審計業務會議決定的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監督。
第八條 審計業務會議決定的審計復議、審計聽證、向社會公布審計報告等重大審計事項的具體實施組織工作,由復核機構負責辦理。
一、跟蹤審計概述
我國審計機關開展跟蹤審計始于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領域。跟蹤審計不是與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績效審計(我國原稱為效益審計,后改稱“績效審計”)并列的一種審計類型,而是一種新的審計組織方式。從審計方式看,跟蹤審計將關口前移,在被審計事項發展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進行監督。從審計內容看,跟蹤審計在審查被審計事項財政財務收支合規性的基礎上,更加關注被審計事項的管理和績效情況。從審計項目管理看,跟蹤審計可以較好的融合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和績效審計兩種審計方式,而在進行績效審計的方式選擇上卻更加靈活。
近年來,國家審計署已完成和正在實施的跟蹤審計項目有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審計、奧組委財務收支及奧運工程審計、京滬高速鐵路建設項目審計等。地方審計機關也積極開展和探索跟蹤審計,如江蘇省審計廳先后實施南京奧體中心、滬寧高速公路擴建等項目,上海市審計局實施了上海世博會跟蹤審計。幾年來的跟蹤審計實踐表明,我國在跟蹤審計的組織方式、審計質量控制和擴大審計影響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從跟蹤審計發揮的效果看,跟蹤審計有利于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完善監督體制、增加決策的透明度,有利于促進相關單位完善制度、規范管理,有利于提高建設項目和資金的效益。《審計署“十二五”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加強對中央重大方針政策和宏觀調控措施貫徹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促進政令暢通,保障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由此可見,跟蹤審計將成為國家審計的重要組織方式,是審計發揮“免疫系統”功能的有效途徑。由于我國跟蹤審計正在探索階段,審計涉及的內容多范圍廣,在審計實施中,還存在審計風險評估和管理不科學、審計方法不統一、審計規范化不高等問題。因此,在總結我國跟蹤審計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國外審計理論及實踐中的一些成功經驗和做法對跟蹤審計予以完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英國績效審計可以借鑒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經驗
(一)英國績效審計發展簡介
英國是世界上開展績效審計較早的國家之一,1983年英國頒布了《國家審計法》,賦予主計審計長開展績效審計的職責,確保了審計機關開展績效審計有法可依。英國國家審計署在1997年制定了績效審計準則和績效審計手冊,2003年頒布了新版《績效審計手冊》(以下簡稱新版手冊)。近年來,英國績效審計在方法上和內容上都日趨成熟,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績效審計在提高政府及公共部門服務質量、提高公共資金的使用效率方面發揮了明顯作用,績效審計提出的一些詳細建議幫助公共機構實施有益的變革,促使公共事業提高服務質量和改善總體管理水平。目前,績效審計報告現已成為英國議會責任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二)英國績效審計一些成功做法和經驗介紹
在英國審計中并沒有提出跟蹤審計的概念,但英國績效審計在規范化、制度化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績效審計在規劃審計工作、簡化審計程序、縮短審計周期和審計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經驗教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本文希望從英國績效審計中加強管理與創新相結合,倡導保持靈活性和創造力的審計理念,以及在風險評估和控制、加強審計質量控制、擴大審計影響等幾個方面加以介紹,以期對完善我國跟蹤審計,進一步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規范管理、倡導創新的理念
制度化和規范化是英國績效審計的首要特點,保持靈活性和創造力是其審計工作要求一貫堅持的基本原則,強調審計人員在實施績效審計時要樹立創新意識,靈活開展工作,努力滿足議會、被審計單位及相關利益主體的要求。在多年的實踐中,英國國家審計法規體系逐漸完善,同時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總結,建立了適用于所有績效審計項目的“績效審計循環”,提出“質量環節”概念,探索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技術與方法,如質量控制法、調查法、問題解析法、碰頭會、統計分析法等,以保證績效審計順利開展。
2、重視風險管理,防范審計風險
評估項目風險,制定風險管理措施,是英國實施績效審計的重要內容。英國國家審計署認為績效審計項目存在審計風險,盡可能早地確認風險,有助于審計組設法加以控制,防范可能出現的更大風險,因此在績效審計項目要求采用風險基礎法制定績效審計計劃和方案。新版手冊提出為了控制風險,必須按風險分析(識別各種風險,在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基礎上確定各種風險的重要性,并判斷這樣的風險是否可接受)和風險管理(處理已知風險有關的計劃、監測和控制活動)的程序來處理風險。
3、強化審計質量管理
英國績效審計提出了“質量環節”(Quality Thresholds)概念,將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分為審計準備工作、審計實施、審計報告、審計信息和總結經驗教訓五個質量環節;列出了“質量環節”和與之對應的有關問題,在每個問題后面,都對回答該問題應取得的證據類型和應完成的工作內容提出了相關建議,以幫助審計組確定怎樣做出肯定的回答。“質量環節”要求績效審計人員關注真正重要的問題,審計人員只有在對每一環節中提出的問題全部回答“是”的情況下,才能開始下一階段工作。
4、加強跟蹤檢查工作,評價審計效果
跟蹤檢查是英國績效審計循環的最后一個環節,是保證審計質量、評價審計效果的一項重要措施。該環節工作內容包括確認審計績效影響和實施建設性的事后監督工作兩項。
(1)確認審計影響。英國國家審計署認為,開展績效審計是為了促進被審計單位改進工作,實踐中應以最大限度地擴大審計影響的方式有選擇地進行績效審計。績效審計影響分為量化的經濟影響、量化的非經濟影響和質的影響三類。
(2)實施建設性的事后監督工作。事后監督實質上是對績效審計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全面總結,通過總結經驗教訓,用以促進改進績效審計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績效審計水平。事后監督采用新聞媒體報道、外部監督、征求被審計單位的反饋意見和審計組復核四種方式,其中,審計組復核是根據上述事后監督前三種質量監督方式的結果,開展“吸取教訓”式的審計復核工作,多數績效審計復核均向審計組和國家審計署提出了需要整改的建議,這對提高和改進績效審計工作方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外部監督方式中,英國國家審計署聘請外部機構復核已公布的審計報告,并由外部機構對每份報告的質量進行評價。目前,英國國家審計署績效審計報告質量的評價工作,由倫敦經濟學院的獨立專家組承擔。評價側重于以下方面:行政管理背景、結構安排及語言表述、圖表和統計資料、審計范圍、審計方法、審計結論和審計建議以及審計報告總體上是否成功等。為增加評價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專家組提出的評價意見也會提供給被審計單位。
三、完善我國跟蹤審計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審計制度建設,促進跟蹤審計科學發展
我國合規性審計經過多年的審計實踐,已經形成了符合中國特色的審計制度體系,但績效審計的制度建設仍然滯后。對被審計對象管理和績效情況進行審計評價,是跟蹤審計的重要內容,因此完善績效審計對跟蹤審計發展具有巨大的推進作用。一是借鑒國外政府審計的成功經驗,積極推動績效審計的法規建設,為績效審計的發展建立準則和依據,建立符合我國政治和經濟環境的績效審計模式和制度體系。二是總結跟蹤審計實踐的經驗和教訓,完善跟蹤審計制度建設,盡快編寫跟蹤審計指南,在做好合規性審計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跟蹤審計的績效審計內容,探索跟蹤審計績效審計組織模式,并制定符合跟蹤審計項目特點的評價標準。
(二)優化審計項目管理,積極創新,擴大跟蹤審計影響
跟蹤審計的對象除了項目之外,可以是社會關注度高的事項和政策的執行情況。在事項和政策的跟蹤審計中,往往以資金為主線,項目為載體,既要關注資金,又要關注政策,在審計內容的選擇上,除了合規性的內容之外,還包括管理和績效方面的內容。一些重大突發性公共事項、國家重大政策措施的執行涉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行各業,審計面對的情況復雜多樣,涉及的內容廣泛,資金量巨大,時間緊迫,審計任務十分艱巨,客觀上要求跟蹤審計要不斷創新跟蹤審計方式,積極探索實踐,確保實現跟蹤審計目標。因此,實施跟蹤審計在嚴格執行國家審計準則等審計制度,保證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的基礎上,要不斷探索創新:一是創新審計組織方式,整合審計資源,探索審計機關、社會中介組織或被審計單位內部審計力量協作機制,解決跟蹤審計任務重與審計人員不足,審計事項專業性強與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單一之間的矛盾。二是創新審計意見的交換機制,解決跟蹤審計周期長和需要及時提出審計建議之間的矛盾,堅持查處和預防相結合,及時發現典型性問題和苗頭性問題,防止問題擴大化和造成巨大損失而無法挽回,建立跟蹤審計定期督促整改的長效機制,提高跟蹤審計的效果和影響力。三是創新審計管理,制定和完善跟蹤審計操作規范,以此規范跟蹤審計項目計劃、實施、報告、結果公布(公告)和審計整改檢查等管理。四是創新考核評價標準,建立跟蹤審計成果形成和利用機制,要將審計成果的導向性作用體現于審計管理的全過程,多層次、多形式、多途徑確保審計成果的及時和有效轉化,積極擴大審計影響。
(三)防范審計風險,完善審計質量控制體系
一、在系統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制定審計計劃
在審計工作的序列行為和程序中,醞釀、制定審計計劃是第一步也是決定后續階段性質和內容的關鍵步驟。在風險導向審計工作中,風險要素在審計計劃階段便表露出來,具體表現如下:
(一)準備階段強化風險評估
過去,基于計劃經濟體制的作風遺留,審計項目的設定、審計區域的確定及審計頻率的規劃等都由上級單位或相關部門通過行政指令確定。隨著風險管理理念的滲入及普及,風險評估成為審計領域的一個重要法寶。對于企業組織而言,審計計劃協調風險管理部門及各主體業務部門定期系統開展風險評估活動,利用專業素養進行風險排序,出具風險圖譜,列出重大風險區域,管理層據此對組織風險有了比較充分而全面的了解后,確定重點審計區域,指導確定宏觀的審計計劃。對于特定審計項目而言,專項或微觀的風險評估為具體項目的啟動提供支撐,也為項目計劃的編制提供框架,讓審計工作一開始就帶著強化風險要素的氣氛。
(二)編制計劃階段以風險評估情況為根據
確定重點審計區域及范圍后,后續工作是針對重點區域和范圍進行審計立項。對此,在宏觀方面講,各審計項目需要投入的資源多寡要以其風險情況為依據,盡量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在微觀方面來說,具體的審計項目規劃具體審計程序,也要以微觀領域的風險排序和對比進行適當安排,充分體現與風險狀況的分布及程度等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三)評價階段以風險涵蓋度為標準
審計計劃的制定不是一成不變的,而需要在持續的評價中保持更新的靈活性。對此,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審計評價標準,以前上級指令及相關部門的建議便是必須遵循的原則,在風險管理境遇下的如今這種評價標準直接指向對組織目標的影響和作用程度,據此延伸到關注風險涵蓋度這個概念上。具體而言就是,審計計劃涵蓋的關鍵風險范圍越廣,其資源配置分布情況與風險狀況一致性越高,審計計劃的編制水平就相對高。
二、以風險防控為旨歸實施審計程序
審計計劃關注風險要素只是一個開端,更關鍵的階段是審計程序執行階段。對此,風險導向審計工作同樣依托風險要素,以風險防控為旨歸,具體表現為下幾點:
(一)審計關注的重點是組織的風險管理框架的存在和完善與否
在傳統審計形態下,審計人員關注的對象多是組織財務合規方面的內容,稍微出色的審計項目也注意到了績效的內容。不過,這些都沒抓住組織發展的關鍵點,只能看到確認一時的問題,而不能在宏觀及長遠意義上為組織提供幫助。在風險管理的境遇下,審計關注的重點對象從具體瑣碎事務提升到風險管理層面,重點關注組織構建完善風險管控框架的情況,主要有三個維度,一是否構建;二是構建得完善程度,三是發揮效用的情況。
(二)審計審核的重點內容是關鍵風險點防控的有效性和適度性
因為重點關注內容轉向組織風險管理情況,所以審核工作的具體內容也同以此為重心,對風險點和風險防控措施進行分析,制定出審計目標、風險防控失敗后果及具體審計程序,編制《風險認定與審計目標對應關系表》、《審計目標與審計程序對應關系表》,重點關注審計目標、各風險點、風險防控失敗后果、風險防控措施及具體審計程序等系列事宜,對防控失誤事項進行分析分類,查找風險防范措施設計和執行有效性方面的不足,評估界定風險防控失誤事項的性質,并判斷分析風險防控失誤對企業造成的影響。
(三)審計跟蹤檢查的重點整改內容是管控措施的出具情況及效果
審計工作的完成并不等于終結,還有審計跟蹤檢查工作。審計跟蹤的對象就是審計程序中的具體發現,確切說就是對風險管控失控方面的應對情況,具體而言是關注兩個方面,一是相關負責組織是否出具了有針對性的應對舉措,二是所出具應對舉措的具體效果,根據這兩方面的情況確認相關信息。
三、以管控建議為重點編制審計報告及相關文件
審計程序完成后,需要向董事會等管理層出具評估報告,也就是編制審計報告及相關文件。在這個階段,風險導向審計工作的開展同樣強化風險要素的中心地位。
(一)從報告內容上說,審計報告重點介紹組織風險管理及評估的狀況
基于事務前后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審計報告的來源是審計程序的過程和發現,重點同樣在于確認風險管理框架的完善性及發揮作用的效度、風險評估的結果及關鍵風險點防控措施及失控情況,以風險要素及狀況為主線向管理層及治理層提供全面準確的參考信息。
(二)從報告目的上說,審計報告的出具是為了推動組織風險管理工作的持續開展
近年來,該局建立了《被審計單位審計項目庫》,將所有審計對象和項目的基本情況進行統一管理,年初根據省市安排和縣委、縣政府工作大局,圍繞重點行業、重點部門、重點資金以及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科學有序地提出年度審計項目計劃,經縣政府研究同意后再組織實施。在年度項目計劃框架內,除財稅和基建審計項目,對其它各類審計項目,采取通盤考慮、統籌整合、均衡下達各股室的方式,這樣既有利于實現交叉審計,促進廉政建設,也有利于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審計能力。同時,局機關與各股室在每年初都簽定目標責任書,在完成審計計劃項目數量、質量、流程、時間和督促落實審計決定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二、創新文書表格內容,抓好審計質量基礎工作
為了抓好審計質量的基礎工作,該局除對上級規定的審計文書表格和內容標準進行轉載、修改、印發之外,也將審計中其他環節的文書格式,如審計公示、審計實施方案、項目評審會議記錄、審計廉政紀律回執單、審計組長審核意見書、業務股長復核意見書、法制股審理意見書等進行了設計。對一些關鍵環節的審計程序,如審計通知、審計底稿、審計報告、審計決定書等文書內容的撰寫方法和標準作了統一規定。每年還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對審計程序環節中涉及的文書樣式,包括檔案整理所需格式,進行修改更新,并要求審計人員嚴格按照規范的格式,認真編制審計文書和填寫相關表格內容。
三、規范工作流程,嚴格按規定程序實施審計
一是嚴格制定審計實施方案。制定審計實施方案時,以被審計單位實際情況為依據,突出審計重點,細化審計內容,明確時間安排,方法步驟和人員分工要有操作性。二是依法審計取證。要求審計組嚴格按照審計實施方案確定的內容進行取證,取得的證據必須有證明力,審計取證單上要讓被審計單位或經手人簽字蓋章。三是嚴把審計底稿關。規定審計組必須按照審計實施方案所列審計事項的對應順序,對審計工作底稿及時進行統一流水編號,并編制“審計工作底稿匯總表”,以杜絕可能出現的隨意取消、毀棄審計底稿所查問題的現象。四是強化審計報告質量。該局要求審計報告必須做到要素齊全、數據準確、表述清楚、內容真實全面,定性、處理、處罰恰當,引用法律、法規準確詳實,避免審計評價的內容籠統和超范圍、超權限的評價,審計處罰嚴格實行罰繳分離,所有罰沒款項全部由財政收費大廳統一出具票據,按規定解繳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四、重視審核復核審理,防范審計風險
一是夯實審計組長審核這個基礎環節。要求審計組長對每個審計工作底稿及所附審計取證單進行全面審核,在簽署審核意見的同時,將本項目所有審計底稿審核的綜合情況,歸納到“審計組長審核意見書”上。二是嚴把業務股長復核這個中心環節。要求業務股長對審計組征求意見后的審計報告、被審計單位的書面意見、審計組采納情況的書面說明、審計實施方案等有關材料進行認真復核,在“業務股長復核意見書”上提出書面意見。同時,業務股長將征求意見后的審計報告修改稿,以及此項目的所有程序材料送法制股審理。三是強化法制機構審理這個關鍵環節。該局創新設計了“審計項目程序材料審理表”,對規定程序和要求做了細化,法制股在收到審理材料5個工作日之內,對審計項目中所有審計程序材料是否齊全、合規進行審理,出具“審理意見書”。業務股長填寫“對法制股審理意見采納情況的說明”,連同法制股審理過的審計報告、決定及相關審計材料一并送分管局長審簽,再報局長檢查審閱后,召開業務會議研究、審定簽發報告。同時設計了“審計項目審理情況登記冊”,對審計項目在審理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予以登記,并注明是審計報告中的問題還是程序材料上的問題,以此作為年終考核一項內容的依據。此外該局把審計報告中常用的法律法規認真進行了搜集、整理,匯編成“審計報告常用法規引用樣板”,下發到各業務股室,方便了審計人員正確運用法律法規。
五、改進方法,積極開展審計項目質量考評活動
該局每年進行一次審計項目質量考評活動,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考評辦法,使其更加規范化和科學化,實行“審計過程”與“審計成果”考評“雙百分制”。兩個方面共涉及14項評分內容,109個評分事項及標準。其中“審計成果”包括審計查出的問題及處理處罰等4項內容,“審計過程”包括調查了解記錄等10項內容。具體考評各業務股室兩個年度審計項目案卷。一個由各業務股自行推薦,另一個由現場隨機抽取,要求所有項目案卷必須齊全。審計質量考評領導小組現場監督考評過程,各業務股長擔任考評成員,抓鬮確定各自的考評內容,對照考評表格上確定的評分事項和標準,以無記名方式逐項量化打分。凡是需要扣分的內容,考評成員必須進行記錄,說明存在的問題,確保公平公正。對未按規定要求實施審計的項目,除相應扣分外,業務股室還要進行補充完善,對涉及違反廉政規定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考評結束后,根據得分高低,評出一二三等獎,及時兌現獎懲,并組織全體人員聽取考評成員對審計項目進行講評,促使審計人員嚴格執法。此審計質量考評做法在《中國審計報》登載后,得到了省內外審計機關的來電來函“取經”。
六、加強整改落實,不斷增強審計工作執行力
該局起草制定了《澄城縣審計整改工作監督管理辦法》,經縣政府研究同意,印發至全縣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貫徹執行。要求被審計單位由主要領導負責,對照審計結果,逐項提出具體措施認真整改落實,并將審計整改情況書面報告給該局,該局匯總后年終向縣政府和縣人大匯報審計整改結果。同時,將重要審計事項及審計整改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督查范圍,該局也及時制定了審計整改落實跟蹤督辦制度,對審計整改落實情況不定期進行回訪檢查,采取查閱審計檔案、與被審單位座談等方式,增強了被審單位落實整改的自覺性,審計整改工作連年獲得人大常委會好評。
審前調查是確定審計內容、審計范圍、選擇審計方法和步驟、制定審計實施方案的必備環節,是工程建設期審計質量的前期控制。要想提高工程建設期的審計質量,審計人員首先應熟悉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材料,了解工程設計范圍、建設規模、采用的工藝方法、選用的主要工藝設備、投資概算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等內容,對所掌握的內容尤其是投資概算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找出審計重點,做到科學合理,全面考慮。同時,還應收集相關的法規文件,強化專業知識,使審計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二、重視審計實施方案的編制
審計實施方案是審計質量控制的“龍頭”。它是在審前調查的基礎上形成的第一個綜合性文檔,通過統籌計劃和安排,明確審計目標和細化審計內容,從根本上規定了建設期審計發展的方向。審計實施方案是實施審計和質量檢查的標準。依照審計實施方案,管理者可以判斷審計人員審了什么、怎么審的、結果怎樣,是否嚴格執行了審計程序,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審計人員的隨意性。審計實施方案是審計報告的基礎。審計評價要求審計組只對所涉及的審計事項發表審計意見。因此,好的審計實施方案是審計質量控制的靈魂,是指導審計人員現場作業的“路線圖”,對審計起著全面控制的作用。
由于工程建設期審計的實施過程與工程施工同步進行,所以科學合理地選擇審計介入的時機和內容,是高質量完成建設期審計的關鍵。因此,在制定審計實施方案時,應首先確定審計跟蹤點。審計跟蹤點的設置是建設期審計的關鍵,它直接影響審計項目的質量和效果。審計實施方案應明確選擇對工程質量、投資、進度影響較大及事后不能審計或事后審計難度較大的內容作為審計跟蹤點,規定其作為必審內容。審計跟蹤點應細化,如防腐保溫工程、重要的基礎施工過程、設備工藝管線的試壓等,使審計介入的時機和內容相對固定,避免對施工進度造成影響。其次,應在審計實施方案中明確審計需參加的施工管理活動,目的是掌握工程的整體情況,使審計工作更有主動性。如主要設備的招標、工程設計變更的審查、圖紙會審、工程投資款撥付等,這些活動審計人員必須參加,以及時了解建設項目的動態變化,為保證審計質量做好基礎工作。
轉貼于
三、強化審計實施過程控制
審計實施過程的控制是提高審計質量的中心環節。在工程建設期審計中,由于審計工作日比較長,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各樣的審計風險,再加上審計人員自身能力的限制,對某一問題做出錯誤的判斷在所難免。所以,為了確保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必須強化對審計實施過程的控制。首先,應明確相關審計人員的責任,建立行之有效的審計復核制度;其次,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審計程序,按照審計準則的有關要求編制描述性的審計工作底稿,獲取直接、有效的審計證據;再次,對審計發現的問題應及時進行糾正,保證審計任務順利、高質量地完成。
工程建設期審計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因此,應強化審計基礎工作,準時按照被審計單位通知的時間到達現場開展審計,及時記錄有關審計事項和內容,完整顯示審計過程。在發表審計意見和做出審計決定時,根據審計事項的重要程度和時限性,可以選擇口頭、審計底稿及審計整改單、審計公文等形式,保證審計結果直接、及時地作用于工程項目。例如,在對×單位承建的“××深冷裝置改造工程”的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發現該工程消防水罐的防腐存在較為嚴重的質量問題。設計圖紙規定罐內防腐需要噴涂四遍才能達到質量要求,而施工單位不按設計要求施工,有的僅噴涂一遍就達到設計厚度,嚴重影響了金屬罐的使用壽命。審計人員及時出具審計整改通知單,施工單位立即進行了返工處理,確保了金屬罐的使用壽命。這種現場及時糾正發現問題的做法,不僅為優質高效地完成建設項目提供了有力保證,也提高了審計工作的質量和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