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經驗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3 15:41: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語文經驗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087-01

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在我國悠久綿長的歷史文化長河之中,古詩就是其間較為豐厚的光輝燦爛的文化資源,詩詞名人們猶如繁星般閃爍在波光蕩漾的河上。這些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千古絕句,其深刻的文化內涵,愈久彌香的文化底蘊,非但沒有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淪,反倒歷久彌新,在新時代新思潮中更加源遠流長、回味無窮。

一、古詩教學的意義與影響

古詩的特點是短小精悍,錘煉的語句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曲美妙的樂章,一幅優美的圖畫,一段精彩的敘述。古詩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去理解詩中的情,充分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從而欣賞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學習古詩不僅能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古代文學的基本常識和歷史,而且也豐富了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提高了學生的文學藝術素養,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不斷塑造其人格魅力。

二、古詩教學的方法與技巧

1.誦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反復吟誦古詩,口齒噙香,直意抒情。讀的形式具體可分為:

(1)帶有情感的朗讀。在全面深入地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融入自身情感進行朗讀,盡量做到正確、流暢,讀出重音、節奏感以及詩詞的韻律美。

(2)教師范讀。老師給學生作示范性的朗讀,或聆聽多媒體教學的朗讀課件。以傳達教師本人的情感,從而影響學生產生共鳴。

(3)學生齊讀。譬如對于那些抒發豪情壯志的邊塞詩,不齊讀就不足以體現出其雄渾豪邁的氣勢。

(4)配樂朗讀。結合詩歌內容,配上合適的樂曲伴奏,在這種音樂背景中賞讀詩歌的形式,別有一番情趣使人陶醉其中。

(5)學生自讀。讓學生在課堂上自行隨意地讀,可高聲朗讀、可低聲吟讀,或是默讀、唱讀、速讀、表演讀……

2.品讀

詩歌教學中,教師不光是需要指導學生讀詩句本身,還應把詩人人物背景、詩題含義、詩的注解、課后習題、以及同主題(或同內容)的詩和賞析文章,都盡可能地讀到,使學生學得全面、深刻些。教學中就抓住“詩眼”和關鍵詞句,多種途徑引導學生投入感情朗讀,細細品味文本,深切體會詩的意境,進而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體驗。

3.畫中領悟

直觀性和形象性是圖畫的固有屬性。借助圖畫將古詩變抽象為具象,變虛幻為真實,使學生更加容易的正確理解詩詞的意思,明白詩中到底在描繪怎樣的一番圖景。具體而言,關于古詩教學圖畫的運用分為兩種:

(1)教學觀賞畫。一般來說,小學語文課本內每篇古詩課文中都有一幅插圖,借助插圖可讓學生了解古詩的大意。例如:《靜夜思》的插圖,通過插圖學生就能一目了然;詩人在寂靜漆黑的夜晚望向天空,一輪皎潔的圓月勾起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這幅插圖對于學生的視覺感官就是一種刺激,增強了形象性的感知,易突破教學重點,使學生情感得到升華。

(2)學生創作畫。這是讓學生開拓創新、開發想象力創造能力的過程,讓學生在對古詩已有的理解基礎之上充分發揮想象,用自己畫筆再現詩中描繪的場景,同時學生自己融入詩意中去。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讓學生自己描繪出古詩的內容和涵義,并從中去享受那份成就感,不僅增強了學習的興趣,還讓學生感受到古詩的無窮魅力。例如:《早發白帝城》一課,“朝辭白帝彩云間”的彩云是什么樣子?“兩岸猿聲啼不住”的“猿聲”在畫中如何體現?“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輕快又該怎樣描繪出來?這畫的過程中不僅檢查了學生對古詩的理解是否正確,還對學生的表現力、創造力、想象力等多方面進行了考驗與鍛煉。

篇(2)

“低”就是起點低。考慮到新課程的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在理念上的差別,為便于教師的施教與學生的接受,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首先是從新的課改理念的高度出發,幫助學生了解新課程的課堂教學特點,讓學生知道現在老師將怎樣教,學生該如何學;二是通過多種途徑逐步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方法與能力;三是課堂教學設計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上進行,不僅要面向每一位學生,而且設計的問題要與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相適應,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進來,以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讓學生能夠獲得成功的喜悅。在實施課題研究的起步階段,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扶”到“放”,從邁小步開始,做到先幫助引導學生嘗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既產生濃厚的興趣,又能深入進去學會自主操作,并學會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使學生逐步擺脫對老師的依賴性,并最終完成由“接受式”學習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轉變。

“變”就是轉變,首先是教師角色的轉變。我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開始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總是把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時時、處處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體現在:一、教學語言的變化(1)由強制性的語言向商討性的語言轉變。如,“請你把課文讀一讀。”“我們來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好嗎?”“誰愿意把這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2)由命令的語言向建議式的語言轉變。如,“你的勇氣可佳,你能試著說得更具體一點嗎?”“如果你的聲音能再響亮一些就更好了。來,試一試!”(3)由要求性的語言向希望性的語言轉變。如,“聽也是會學習的表現。我希望大家認真聽好我下面要說的一段話。”“你為什么這樣想?能說說自己的理由嗎?”(4)由封閉性的語言向選擇性的語言轉變。如,“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這篇短文。”“你喜歡文中的哪些句子,就請把它多讀幾遍并背下來。”(5)由單一的評價語言向富有指導性的評價語言轉變。如,“你們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讀書時是用心思考的。”“聽你們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二、教學設計的轉變。深入鉆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更好地發揮教材優勢是搞好課改實驗的前提。為更好地落實新課程理念,在實驗中,我加強了對教學設計的研究。首先依據新課程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深入學習課程標準,明確年段目標,把新課程理念貫穿于各環節中;其次依據學生實際進行教學設計。語文是一門母語學科,有非常廣泛的學習環境和途徑。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實際接受水平出發,靈活地處理教材,拿出符合學生知識和心理需求的教學設計,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其次,依據教材進行教學設計。人教版實驗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每單元前的導語提示了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教學要點。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充分發揮導語的導學功能,從整體上把握單元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針對精讀、略讀課文在本單元的不同作用,有的放矢地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為了呵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富有個性的經驗,我站在促進學生發展的高度,以學定教。課堂上我更加關注學生靈性的閃動,在注重預先設計的同時,更注重把握課上生成的知識,珍視學生獨特的見解,抓住契機引導、拓展并及時地進行課后反思,不斷提高處理教材的能力。第三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三者是有機聯系的一個整體。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代替的,而對未知的探究,對小學生來說,相互的合作、啟發必不可少。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學生就必須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為此,為實現學習方式的改變,我注重通過示范點撥、引導領悟自得,發現來源于學生中間的好的學習方法,并加以推廣等方式來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在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學習過程中,這些語文學習方法也得到了完善。培養了學生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達到了“會學”。第四是評價方式的轉變。評價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制約課改能否順利進行的瓶頸。為實現“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目標,在近三年的實驗過程中,我認真研究、積極探索,在評價方式、評價內容、評價標準等方面做了大膽的可操作嘗試。1.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內容的多元化。針對以往評價過于注重學業成績,過于注重期末評價的弊端,在評價中,我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了日常評價,體現了動態的評價管理。在評價內容上,分為平時的形成性評價、期末終結性評價。2.開放評價過程,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為避免傳統評價中教師為主體的局限性,在實驗過程中,我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來,將評價變為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活動。在評價中,結合評價內容采用了學生自評、互評、家長參評、教師綜合評定的民主、開放式的多元評價方式,增加了評價的客觀性,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多”即是多活動,多參與,多評價,多開發。主要是課堂上突出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突出合作與交流,體現分層優化,讓不同類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去。突出評價,在活動過程中我常常激勵學生進行多方位、多元化的評價。讓學生在這種交流活動中快樂成長。在教學中,我還積極開發多種課程資源,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溝通課內外,實現由教材文本到豐富的社會生活等多方面的聯系,由語文學習中的讀、說、思、做等到跨學科的多種能力訓練的結合。當然,在引領活動的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創設寬松、平等、和諧的課堂人文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適時點撥,引導,可淺處深問,可靜中得疑,可變中求新,層層深入,激起波瀾。

篇(3)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現狀;建議

一、引言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從小開始培養,通過閱讀教學一步步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學在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上存在欠缺,需要廣大教師通過實踐和教學方式對額創新不斷提升我國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師對閱讀的認識與理解、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修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等,都能對當下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高低產生影響。目前,國內大多數小學在語文閱讀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教師對閱讀目的的把握不明確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部分教師不能正確的認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最初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加強語言文字的說服力,以使得學生的靈魂能夠得到凈化。但是,現如今的大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時,都是以學生能順利通過升學考試為目標,期望通過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分數以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總成績,最終使學生能進入一個好的中學。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大多數語文教師往往是在學生閱讀之前就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這種閱讀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與閱讀文章之間的交流時間,學生無法自由的控制閱讀進程,對閱讀文章的領悟往往不到位。

(二)教師的思考與經驗總結代替了學生的自主閱讀

為了使學生在閱讀理解部分能得較高分數,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不是選擇讓學生自主的閱讀去找尋他們自己的閱讀方法與技巧,而是把自己多年來的思考與經驗總結一股腦的告訴學生,讓學生遵循教師總結的方法去做閱讀理解題目。這樣抄近道的閱讀教學方法,對學生實際閱讀水平的提升沒有實際意義。

三、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意義

1.有益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學生識字的目的是為了閱讀,小學生通過閱讀可以認識大量的新的生字詞,在閱讀過程中,小學生能夠了解不同語境下字面意思的不同。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通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有效的延伸小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對他們日后在做閱讀題、應用題、其他數學題等題目時,能強化自己獲取信息的能力。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力對一個民族而言,對民族的興亡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一個擁有豐富想象力的民族,其創造創新能力也絕不會差。人的想象力要從小時候開始培養。想象力的基礎,是現有知識的掌握,然后經過人類頭腦對這些知識展開合理的聯系,產生不一樣的意象。一切的科學和藝術都離不開想象力,然而,閱讀是產生想象力的土壤,小學生通過對大量材料、知識的閱讀,可以激發和豐富他們的想象力。

4.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現在很多家長并不太重視小孩的寫作創作能力,因為科目繁雜且重要程度不一,大多數家長更加關注他們小孩在數學、英語等實用科目上的學習掌握情況。他們忽視了語文閱讀、寫作的重要性。然而想要學會寫文章,首先得學會看文章。通過大量的閱讀,小學生能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和構思等,看得文章多到一定程度,必然能將一些好詞佳句運用于他們的寫作當中,對他們日后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四、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的建議

(一)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確閱讀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跳出以往傳統的思維模式,以明確并且實現閱讀的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師作為文化的傳播者,不應該物質的把升學率作為其教學目標,而要以提升學生文化素養、豐富學生文化內涵等為目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確上文所提到的閱讀教學的目標,并且從該目標出發,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以助于他們日后的學習和精神上的升華。

(二)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確閱讀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其自身的語言表達、語言基礎知識、語言組織能力等要達到一定的高度。其次,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當對其教學內容有清楚的認識。有些教師在其閱讀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沒有經過篩選,不明確哪些內容比較重要,哪些內容比較簡單可以讓同學們自學,而是把所有內容都在課堂中展現,這樣就會導致有些重要內容沒有得到細講,時間又浪費在簡單內容上。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確閱讀教學內容,合理的安排教學時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活躍其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小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分散,好奇心強,然而大部分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的教學時,又忽視的課堂氛圍的重要性,只顧著把知識點直接的傳達給學生,上課比較枯燥,這就不能使學生最有效的學習到知識,不利于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筆者在此建議,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以提問、討論、情景模擬等形式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例如,在閱讀《狼來了》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正式進入文章內容教學前,讓幾個同學進行角色的扮演,演繹文章里面的內容,情景模擬結束后,讓參演同學或未參演同學談看法與感悟。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討論又能豐富學生對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的認識,更貼近作者的想法與寫作動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結語

閱讀對于小學生寫作能力、社交能力的提升有積極的意義,并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詞組。但是目前的小學閱讀教學在教學方法、課外閱讀延展等方面存在不足,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積極探索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與途徑。

參考文獻

篇(4)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a)-0174-01

小學語文教育過程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對它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綜合考察,探索其中奧秘,找出規律性的東西,進一步指導小學語文教育實踐,使小學語文教育較快地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與教育改革的要求。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的思維方式、新的科研手段也進入了教育研究領域,小學語文教育學在研究方法上,也必須不斷革新,謀求發展。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系統觀的確立

20世紀50年代以來,系統科學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正是在系統觀的啟發下,我們打破了傳統小學語文教材教法的老框框,從多維視野考察了小學語文教育的整體,發現了大量研究課題。在系統觀指導下開展小學語文教育的科學研究,也就是從小學語文教學和教育的整體結構著眼,探討或揭示整體結構是怎樣制約著它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同對也要弄清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是怎樣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著的。因而,語文教學中的單項改革不可損害整體結構,單獨冒進。例如,在小學語文教育上搞“智育第一”,片面追求升學率,其后果已是眾所周知的了。目前有的小學正在進行語文教學整體改革實驗,這種嘗試是可取的。但是,也必須看到,在整體中,各組成部分的關系是復雜的,有從屬關系,有并列關系,其中必有某些因素居于核心地位,我們要善于抓住核心或關鍵以帶動其他,即不斷探討語文教學中的內在規律,切實地、全面地落實小學語文教育的總目標。倘若只從表面上抓什么“整體改革”,或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會事倍功半,學生的語文水平到頭來不會有大的提高,這是極不可取的。

小學語文教育是整個小學教育這個系統工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改革也不可單科獨進,他科讓路,必須統一規劃。前一階段,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小學語、算學科層層加碼,弄得小學生書包越來越重,戴眼鏡的越來越多,從小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來看,是得不償失的。所以,小學語文教育要在戰略上服從于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這一轉變。

2.實踐觀的貫徹

小學語文教育諸方面的研究,必須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實踐進行。小學語文教育學是新創建的學科,它的知識源泉主要是第一線教學實踐。整理古代語文教學上的寶貴遺產是必要的。但要剔去糟粕吸取精華。引進國外語文教學上的新經驗和語文理論上新流派的知識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使我們打開眼界。但在語文教育上,中外差別要比其他學科更為顯著,方塊字與拉丁文字是兩種不同的文字體系,語法規則也各有特點,至于社會道德標準差別更大,不能照搬。實踐觀的貫徹,正是要求我們立足于自己的課堂,立足于自己的語文教育實踐。小學語文教育的整體改革是一個新事物,各種意見、各種方案都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推廣。

3.跨學科研究

多學科滲透是當代教育科研的顯著特點。對于小學語文教育研究來說,最明顯的是心理學知識的滲透。例如,漢字心理學中,關于字形、字音、字義的整體性認識規律,心理語言學中,關于語言與思維的關系,言語的理解、獲得與應用的研究,兒童言語發展的規律;教育心理學中,關于學習的規律,個別差異,教師心理素質;兒童心理學中,關于兒童智力發展階段,兒童道德品質形成規律;神經心理學中,關于言語活動的腦機制,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分工與協調;文藝心理學中,關于兒童文學的美育作用,文藝作品的創作與賞析規律等等科學知識,都與小學語文教育密不可分。語言學一些新分支也日益發揮重大影響。例如,言語交際學中,關于言語交際的基本規律,言語交際的語言組合手段等研究;社會語言學中,關于語言作為一種信息系統、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從社會生活觀察語言變化,非語言交際與形象思維等研究;應用語言學中,關于語言學與語言教學,語言教學與學生語言實踐的研究等等。在小學教育內部,各門學科在各個方面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更是我們要深入研究的。

4.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分析法

篇(5)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40-02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良好的開展教學活動,不僅能夠使學生收獲本科知識,還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但是,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不佳,未能滿足新課標要求。對此,應當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也就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效整合,使得學生通過文章閱讀來積累知識、語言,為良好的進行作文寫作做鋪墊;學生通過作文寫作來激發內心情感體驗,為提高閱讀效果創造條件[1]。由此來看,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是非常有意義的。

1.從閱讀中積累寫作技巧

對于校學生來說,他們幾乎沒有什么寫作技巧,再加上所學知識的有限性,這就使得小學生寫作的文章比較蒼白無力,讓人沒有讀下去的欲望。為了改變學生這種寫作狀態,應當注意加強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也就是在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整合教學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文章賞析,了解文章內容、理解文章意思、感受文章情感,以便學生能夠體會文章作者的寫作用意,進而明確不同寫作方式所呈現的效果不同。長此以往學生能夠掌握這一寫作技巧,并且有意識的運用到作文寫作之中,那么學生作文水平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2]。

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荷花》閱讀教學之中,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呈現荷花情境,讓學生有置于情境之中的感覺,進而調動學生良好的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文章閱讀,體會文章中優美詞語的運用及情感表達,以便學生能夠注意學習荷花描寫的手法及方式。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一個植物,如松柏,讓學生模仿荷花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方式來描寫松柏,使學生積累寫作技巧。

2.從閱讀中學習寫作經驗

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應當擯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合理的規劃與設計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整合方案,以便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寫作經驗。

當然,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應當在課程教學之前閱讀語文教材,更加準確把握文章,如優美詞語、情感表達方式、寫作風格、素材的引用等等。在組織學生具體進行文章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進行文章賞析,那么學生在自主閱讀與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到各種寫作風格、優美詞語運用、情感表達方式等,長此以往會使學生積累寫作經驗,使學生可以創作出優秀的作文。

基于筆者以往的工作經驗總結,確定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有效整合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使學生從閱讀之中不斷積累寫作經驗,主要包括:(1)閱讀經驗的積累,也就是學生在反復的文章閱讀的過程之中,能夠使學生文章感知能力和閱讀能力增強,進而在文章閱讀中注重體會情感及內涵,如此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情感。(2)寫作技巧積累。相對來說,在進行文章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大部分內容進行有效的閱讀,但同時也會碰到一些生詞或成語等。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生詞和成語意思查閱,如此可以使學生的詞匯量得以豐富,那么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的過程中注意引用優美詞語或成語,如此可以提高作文水平。(3)語言素材的積累。在進行文章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被佳詞妙語或典故所吸引,進而注意摘錄,長此以往學生將會積累較多的語言素材[3]。

3.從閱讀中進行寫作借鑒

閱讀中進行寫作借鑒,這也是讀寫結合教學的一種有效形式。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在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整合的情況下,學生在語文教學之中將會接觸到諸多文學體裁的文章,而教師為了使學生良好的進行文章閱讀,往往會將文章閱讀選擇的權力交給學生,以便學生自行選擇適合自己、或感興趣的文章進行閱讀,那么學生將專注于文章的閱讀,并且在文章閱讀的過程中注意體會情節發展脈絡,注意體會人物或植物細節的描寫、注意體會人物的出場方式、注意體會文章情感的烘托、注意w會文章內涵的表達等,這些都是非常值得借鑒的內容,也是讀寫結合教學中應當給學生們強點的一些教學重點[4]。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效整合,可以使學生在文章閱讀的過程中進行寫作借鑒,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很大幫助。

4.總結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不佳,未能滿足新課標要求。對此,應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效整合,讓學生從閱讀中積累寫作技巧、從閱讀中學習寫作經驗、從閱讀中進行寫作借鑒。長此以往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為使學生以后良好的學習與發展創造條件。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整合是非常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張正陽.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新課程(小學版),2011,(3):188.

篇(6)

【中圖分類號】G6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使學生在學習語文、傳承文化的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體系,自覺地將漢語文化傳承下去。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要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與審美情趣。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能夠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要能夠充分汲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新課程標準還提出,小學語文教學要能夠考慮到漢語文化的特點,要能夠用漢語的特點來進行漢語教學。下面從漢字教學、課文教學及寫作教學三個角度,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展開論述。

一、提升小學語文漢字教學的有效策略

漢字具有特殊性,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漢字主要分為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一個漢字可以被詮釋成一幅畫、一首詩,漢字具有形象直觀性,往往根據漢字的形態就可以猜出其具體的含義。漢字雖然種類多,形態復雜,但是構成的筆畫卻極為有限。漢字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因此在教小學生識字的時候,需要根據漢字的特點來進行教學,才能夠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與質量。首先,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漢字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的含義將其具備的趣味性揭示出來,將漢字擬人化或擬物化,這樣能夠讓傳統的死記硬背轉變為趣味性學習,學生通過生動形象的漢字教學,能夠逐步喜歡學習漢字,培養學習漢字的興趣,養成主動學習漢字的習慣,這樣就能夠實現漢字教學目標。其次,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漢字之間的聯系,對學生進行點撥,積極引導學生發現漢字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學習意識,幫助學生降低學習漢字的難度,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第三,小學語文教師在漢字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充分利用漢語文化資源,這樣才能夠讓學生了解漢字的文化內涵,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提升小學語文課本教學的有效策略

小學語文課本是漢語文化的載體,不管語文課本編寫的質量如何,小學語文教師都要能夠對語文課本進行認真解讀。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帶領學生對課本中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刻解讀,要能夠將小學語文課本中所蘊含的價值觀與文化理念傳達給學生。教師可以將中華文化與情感教育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陸游的《示兒》、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古詩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為祖國的建設做貢獻,做中華文化的傳承人。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李白的《靜夜思》、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等古詩的學習,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家鄉。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白的《贈汪倫》等古詩的學習,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與友情教育。在這類課本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能夠積極引導學生深入感知,讓學生充分領悟到課本知識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學習漢語文化、掌握課本知識、領悟到漢語文化獨特的魅力,又能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與質量。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能夠提高教學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創新教學手段與方法。例如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事先收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材料,并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示。多媒體技術即圖文影像于一體,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與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圖片展示的方式創設課文意境,這樣能夠讓學生在獨特的意境中感知教材內容,理解課文內涵,最終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

三、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

漢語文化歷史悠久,我國古典名著浩如煙海,在寫作方面有著重要的成就,對寫作的技巧有著獨特的經驗總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寫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有句古語:“立德、立功、立言”,在這三不朽中,寫作排在第三位,由此可見古人對寫作的重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受學習興趣與需要的支配。小學語文教師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講一些偉人大家的故事,來激勵學生的寫作熱情,例如講司馬遷撰寫《史記》的故事;例如列舉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文題目,來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漢語文化中,對寫作的意義有著明確闡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滲透這些思想。例如“文以載道”,教師要能夠教育學生寫作要能夠表達出正確的思想;例如“修辭立其誠”,即寫作內容要表達出真實的情感,切忌弄虛作假;例如“緣情而發”,即寫作要從以自身的思想感情為基礎。教師要能夠通過這些寫作觀念,對學生進行寫作思想教育,讓學生對寫作的本質有清晰的認識。另外,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訓練過程中,可以從漢語文化中汲取經驗。子曰:“不學詩無以言”,這里強調了學習詩歌的重要性,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學習詩歌,從詩歌中學習寫作手法;漢語文化在寫作訓練中還提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就強調學生在寫作前要多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領悟出寫作的技巧,提高寫作能力。總之,教師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從漢語文化中汲取經驗,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與興趣,引導學生從古典文學中學習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是傳承漢語文化的重要途徑,漢語文化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要能夠根據漢語文化的特征進行教學,要能夠準確把握漢語文化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與審美情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最終高質量完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篇(7)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語文識字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學生養成積極主動學習的好習慣;(2)對識字有獨立學習的能力,要求認識3000個字左右,在這其中要求會寫2500左右。但是,小學生受年齡的約束,有一個艱難的識字過程,因此,我們為了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就更有必要對小學語文識字研究策略進行加強。

一、在課堂游戲中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各式各樣的游戲是小學生比較熱衷的,曾有人對其進行過調查和研究,并得出的結論就是:小學生的活潑愛動、天真愛鬧的這些心理特征,什么游戲都可以適應,并且游戲可以使學生的興趣、思維得到激發。就此研究,想要讓學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積極的學習思維,游戲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這樣,學習活動在學生的眼里是快樂的。

根據以上所說,我認為,小學教師可以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進行識字教學,這樣,我相信學生的識字興趣會被激發,使識字變得快樂。例如,教師可以把“編一編,記一記”等游戲運用到識字教學中,讓學生依據漢字結構來編謎語,并給其示范。如,“坐”就是土上有兩人;“明”就是“日”字走在“月”前頭。之后讓學生發揮想象力,根據自己學的字編謎語,并針對謎語進行交流,看他們猜測的結果。

在游戲中進行識字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編謎語和猜謎語的興趣得到激發,還可以讓學生根據上述過程增加記憶和理解漢字的能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識字的質量

小學生因為受到年齡的約束,使其思維發展不是很成熟,他們以直觀和具體的思維形象來進行主觀學習。這是小學生獨有的特點,所以,教學工作人員要尊重這特點,并將此作為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基礎,以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有著切合實際的教學建議,這就要求教學工作人員認真研究、仔細琢磨、嚴格遵守。教師一定要掌握眾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對小學生進行識字教學,為學生創建的教學情境一定要直觀生動、豐富多彩,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識字能力在效率上得到提高。根據上述情況,我認為小學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直觀道具進行識字教學,如,以實物、圖拍、各種模型等作為輔助材料展開識字教學活動。我以“高”和“低”兩個字進行舉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出示姚明和一個三歲孩子的圖片,姚明是個巨人,身高為2.29米,而那個三歲小孩身高卻只有0.9米,這是個鮮明的對比。這樣,我們就可以讓學生細心觀察、仔細對比,認真分析這兩個圖片有什么區別。學生就會非常容易地在這個直觀的圖片上感覺到“高”和“低”的不同所在。這樣看來,抽象的漢字符號可以直觀、形象、具體地表示出來,而且還為學生針對“高”和“低”建立了形象的教學情境。因此,學生一定會對漢字得到更好的理解、記憶和應用。

三、依據小學生現有經驗實施識字教學

所有科目的來源都是人們對現實生活的經驗總結,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使生活實踐得到更好的利用,小學語文識字也是這樣的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確切指出:“我們要以小學生所熟識的語言作為重要材料進行教學,與此同時,還要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分利用到其中,指引學生在課外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積極識字。”

所以,這就對小學語文教師有明確的要求:“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作為出發點。”這樣學生就會有一個自己熟悉的識字環境,還可以讓學生在識字活動時,意識到漢字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我相信這對小學生實踐識字能力的運用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以“滅”來舉例,教師在對這個字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生活中發生的火災以后,消防員是怎樣進行滅火的。學生一定會對這些現象有著深刻的印象和感受,也知道水和土覆蓋可以滅火。教師就可以講解“一”就是組織火燃燒的水和土,“一”在火上就是“滅火”。因此,根據學生的經驗,學生不但了解了“滅”的含義,還生動有趣地記憶了漢字。

綜上所述,想要有好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識字是關鍵,這是小學教育中的主要組成內容。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根據小學生獨有的心理特征來進行識字教學,以此作為前提,進行逐步借鑒、探討和研究其教學方法。這樣,語文識字就不再是學生的負擔,而是在快樂和趣味中進行學習。總而言之,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一定會有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篇(8)

作業的布置形式并不是單一的,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挖掘出多種形式的作業布置模式,從而讓學生對作業環節有所期待,并對語文學習產生更為高昂的斗志。通過多元化的作業布置模式,學生能夠最大化地提升學習的視野,從而不會局限在某個單一環節,最終達到開拓思維的目的,進而主動積極地進行語文學習。

例如,在講述有關《趙州橋》的相關內容之后,在確定學生已經了解趙州橋的特征以及建筑目的原因的情況下,布置了這樣的作業:小伙伴們觀察自己生活的周圍有什么樣的橋,仔細觀察這些橋有什么特點,想想為何要這么建造,如果自己是工程師,會建造什么樣子的橋,具體的原因是什么。通過多角度、多元化作業形式,既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二、在作業中賦予趣味性質,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經過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并結合大量他人教學實際經歷發現,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興趣才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最主要動力。因此,筆者認為,在小學階段的語文作業布置環節,要具備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能夠在興趣的引導下自主探究,自主完成相應的作業,從而能夠有所提升,有所收獲。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穿插引導者的角色,在學生有問題的時候進行及時的解答,從而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語文的興趣。

例如,筆者在講述完成《讓我們蕩起雙槳》的相關內容之后,有效利用了多媒體課件,將和此課文相關的歌曲進行播放,教導大家唱歌,并在此過程中分享了自己的童年趣事,在課堂氛圍達到之后,布置了作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有趣的故事和作者在課文中的故事,看看有沒有相同點,并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書寫下來。在此類的作業形式之下,學生可以十分自然地進入自主學習過程中,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由此可見,興趣作業的布置模式十分有必要。

三、引導學生通過作業積累知識,沉淀知識,獲得提升

語文是一門知識點十分松散的學科,同時也是需要大量基礎知識積累的學科。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通過平時的作業設計,讓學生逐步積累對學生十分有益的名言警句,古詩歌詞,從而豐富學生的語文素材,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切不可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需要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激勵,利用獎勵的形式進行不斷地互動、反饋。

例如有一個學期,筆者希望學生能夠提升對相應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在此目的基礎上,筆者設計了一個學期才能夠完成的積累性質的作業。筆者要求學生每一個月收集至少五種不同情感的古詩詞,并且對之闡述自己的相關理解。學生剛開始有一定的抵觸情緒。筆者為了鼓動學生努力參與,以身作則,每個月要寫十篇,很好地起到了帶頭作用。并在此過程中,對學生每個月進行一次評比,收集最多,分析最詳細的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通過筆者的帶頭作用以及相應的獎勵機制,學生堅持了一個學期,既提升了相關鑒賞能力,還獲得了一定的古詩詞的積累,一舉兩得。

四、合理布置探究性作業,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切不可忽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因此,每月都應當就相關內容進行一次引導學生動手探究的作業布置,筆者建議采取活動課的形式,教師可以從旁協助,幫助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在此作業布置形式下,學生能夠最大化地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

由此可見,小學語文的布置環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需要教師多加注意,并且發散思維,采用多元化的作業形式來滿足學生不同方向、能力的同步提升。與此同時,教師務必早日轉變觀念,認真研究作業的布置形式以及內容,為學生牟利。

【參考文獻】

篇(9)

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逐漸受到關注,有效性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各種方式和策略,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小學語文實現有效性教學對于提高當前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還沒有得到有效地落實,今后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進一步促進有效性教學的落實,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一、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對于提高當前的教學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學語文教師對有效性教學的認識不足,有效性教學策略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當前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于有效性教學的認識不足

有效性教學策略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時間并不長,一些教師和學生對于有效性教學的認識不足,嚴重影響了有效性教學的效果。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有效性教學策略逐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應用,但是教師對于有效性教學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些教師往往將有效性教學理解為教學知識的有效性傳授,并沒有注意教學方式的改善和教學理念的改善。由于對于有效性教學的認識不足,導致有效性教學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的水平并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地提高。

(二)有效性教學設計不合理

在教學環節中導入部分是十分重要的,不僅僅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直接影響語文教學的效果。但是在一些語文教學設計中教師往往是為了導入而導入,導入部分的設計并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有效性教學中對于教學環節設計要求逐漸提高,教學環節設計不當將會嚴重影響教學的效果。

(三)有效性教學經驗不足

有效性教學策略的貫徹需要教師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有效性教學的進行。但是由于有效性教學策略實施時間比較短,相關的工作人員對于有效性教學的認識不足,教學經驗也比較缺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由于有效性教學剛剛得到學校教學中的關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處在一個逐漸摸索的階段,教師也難以找到有效的借鑒成果,語文教師需要通過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有益的教學策略,更好地踐行有效性教學策略。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小學語文教學在小學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需要逐漸完善教學策略,有效性教學策略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策略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逐漸受到關注。有效性教學策略的實施可以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更好地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有效性教學策略在現實教學中并沒有得到有效地實踐,今后需要進一步完善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實踐,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在當前的學校中實施時間比較短,教師和學生對于有效性教學的認識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有效性教學強調在有效的時間內盡可能的提高教學效果,更好地適應當前教學的需要。教師應該轉變以往的觀念,認識到自己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業務素質方面逐漸提高,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的培訓和業務素質的提高。教師需要對教材增加新的認識,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學經驗進行新知識的傳授,這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創設教學情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教學情景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小學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課堂情境的創設要有明確的目的。教學情境的創設需要根據當前的教學任務進行,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中充分考慮本節課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尤其是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具體,明確問題的內容,這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二是教學情境的創設需要結合當前的生活實際。在語文教學中創設與小學生生活實際內容相結合的問題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時可以采用講故事,做游戲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學習,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三是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當前小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逐漸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情境創建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更好地提高情境創建的效果。像一些語文課文中的散文可以配置一些比較合適的音樂,或者是通過一段視頻資料進行課文的導入,這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改善原有的教學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提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今后需要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的局面,更好地適應學生的發展。在今后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重視探究式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針對一個問題選喲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由學生自己進行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式學習作為學生的方式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結語: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教育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小學語文教學由于教學方式不合理,教學效果未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策略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逐漸得到關注,但是由于教師和學生對于這一策略的認識不足,導致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今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提高對有效性教學策略的認識,充分發揮有效性教學策略的作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篇(10)

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師者,所謂傳道、授業、解惑,教師不僅要對學業進行指導,更要對“道”進行宣揚,讓學生具有更高的道德情操,將好的道德品質、優秀的文化傳統等軟實力傳承下去。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處于對學生道德教育的起點,因此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筆者將這方面的經驗總結出來,以供大家參考,期待對大家的道德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一、需要教師本身帶著感情進行教學活動,形成道德教育的強大氛圍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參與者,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基本是一張白紙,教師的責任更加重大。在教學語文課時,教師要帶著濃厚的感情,并盡量自然流露,以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感情,從而引起自己的同情心,培養出屬于自己的感情觀。比如,在教學關于祖國方面的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專門聆聽我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在教學關于親情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舉例說明自己是如何和父母和諧相處的,以自己為例讓學生感受到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的愛護,將情感教育在不知不覺中滲入語文教學之中。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道德教育情境

目前的多媒體教學技術讓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活潑,可以對學生進行多感官的刺激,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課程中的感情因素。比如,在教學關于大自然的內容時,可以事先在網絡上搜集一些關于春夏秋冬的視頻資料,動物們打鬧嬉戲的場景等資料,讓學生對生機盎然的自然界有直觀和趣味性的感受,從而對大自然更加喜愛。

三、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情感類活動

語文教學不是簡單的認詞造句,而是綜合著感情教育和人文素質培養等更加高端的目標,因此,教師要在做好課堂教學的同時,引導和組織課外活動,將情感因素融入其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感情培養。比如,舉辦作文比賽、語文學習園地、語文興趣小組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鍛煉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語文表達能力和水平,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各類感情。學生不僅記得牢,對教學內容的思想情感的把握也會相當到位。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社會思潮是多元化的,小學生雖然小但是接觸到非常多的思想,因此要摒棄說教,不能為了灌輸感情而直接說教。只有將感情和諧有機地融合到教育中,才能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教師的思想灌輸。

總之,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的重點內容之一,教師要多留心、細心,在教學中結合學生需要、教學實際,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最終一定能夠培養出德、智、美、體、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上一篇: 音樂影響論文 下一篇: 文藝心理學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天堂午夜影院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区夜久久 | 亚洲免费高清性爱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 亚洲成Aⅴ人片乱码色午夜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网 | 一区二区粉嫩高清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