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4 02:29: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抓好學校的教育工作
學校在新課改背景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完善和創新,創造一個適合本學校師生教學的辦學模式。學校辦學的目標、思想、價值、風格和文化等學校管理的主要方面,是衡量學校教學與管理好壞的標準。學校管理的科學性必須以現代化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符合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精神,盡可能的發揮自主辦學的權限。學校管理必須依據區域優勢,經濟發展水平,教師的素質結構,學生的數量和素質,使學校的辦學方向、目標、教學方式符合實際,形成特色。學校在教學管理中必須把握辦學的指導思想,創立獨特的辦學模式。教與學是學校管理的中心工作,各項工作以教學工作為中心,積極引導師生和要求各部門都要服從和服務于教學工作。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深化教學改革,轉變教學理念,強化理論學習,樹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建立多種教學模式,加強教學管理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切實規范教學過程中的“備、講、輔、批、考”五項基本環節工作。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從而達到樂學、好學、善學、會學的教育目的。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性教育,為進一步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做好基礎,如果基礎教育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質量。夯實基礎教育,就是要在“身體素質、思想道德、文化基礎、行為習慣”上下工夫,進行嚴格的訓練。
一、利用“首應效應”,扭轉管理模式。“首應效應“是指首次感知到的食物能在感知者的記憶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且不易改變。即先呈現的信息比后呈現的信息有更大的影響作用。這種現象就叫首應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它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盧欽斯在一個試驗中得到了證明。德國著名的管理心理學家勒溫,將領導者的作風分為專制式、放任式和民主式三種。專制式和放任式是管理方式的兩個極端。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多采用專制式的管理。這種管理模式不僅影響了師生之間的關系,也使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到阻礙。因此,追求一種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已成為管理者們一致追求的目標。這就需要管理者們轉變自己的管理觀念,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讓首應效應發揮作用。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管理像學校管理一樣,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規章制度一經制訂,就要堅決執行,不能隨意放松要求,而且要體現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第一個違反制度的人得不到應有的處罰,那么你的規章制度也就形同虛設了,你的首應效應也就發揮不了正面的作用。在這方面,全國優秀班主任孫維剛老師做得很好,凡是要求學生做的,他本人樣樣都做到。
二、巧用“南風效應”,走進學生心靈。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與南風比威風的故事,看誰有辦法讓行人先把大衣脫掉。北風不假思索首先來一陣凜冽刺骨的冷風,行人為了抵御寒風便把大衣裹得嚴嚴實實,毫無脫意。而南風則不然,它徐徐吹動,使行人暖意漸生,在不知不覺中解開了紐扣,繼而脫掉了大衣。“南風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處理師生關系中,要讓學生感覺到溫暖。沒有人不希望被尊重,沒有人不希望得到師愛。作為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從學習到生活再到個性的全面了解,把自己無微不至的愛傳達給每一個學生。學生會在老師對他的尊重與愛護中拉近自己與老師的距離,愿意與老師做朋友,在雙方共同構建的以尊重對方為前提的平臺上進行平等對話、平等交流,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心交心,以情傳情。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作為人師,除了關心愛護學生外,還應該學會尊重學生,賞識學生,如同賞識自己一樣,讓學生沐浴在賞識的陽光下。在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過程中,教師善于發揮‘情感效應’,教師對學生真摯深厚的感情是開啟學生智力和美好心靈的鑰匙。”教育教學管理中,要讓南風效應永存。學生盼望賞識、渴求關愛,如枯萎的禾苗盼望甘霖。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就好像給學生的學習、成長注入了一支興奮劑,學生會永遠沐浴著一片陽光。學會運用南風效應,它會助你走進學生的心靈,助你的教育教學管理如虎添翼。
聚焦課堂,開展有效研究
“專題性”研究針對平時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加以提煉,形成研究專題,教研活動與小專題研究相結合,教師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圍繞專題開展交流、討論,在不同教師的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共享資源,拓寬思路,提升認識,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如筆者所在學校數學組的《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的改變研究》、語文組的《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的研究》、英語組的《小學英語有效作業設計的研究》等,以解決實際問題,共同提高教學能力的目的。“同課異構”研究同課異構指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這種“同課異構”的校本教學研究貼近課堂教學實際,轉化的是與教師日常教學生活密切相關的思想與行為,不是做課秀。將新課程的精神與理念融合到具體的課堂教學行為與實踐中,讓教師群體自我實踐、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從而促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思想與課堂行為進行反思。“跟進式課例”研究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先采用“各人構思——集中交流——每人寫出個案——交流討論——達成共識——形成教案(學案)”的備課方式;然后,再由一人主教、教研組集體聽課;聽完課之后,大家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再次修改;修改之后再次講授,反復磨合,直至滿意為止。這樣的研究過程,不僅能夠提升教師個體的業務水平,而且為教研組的工作開展提供了積極探索的模式。
搭建平臺,促進專業發展
(1)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尚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興趣對學習的促進作用更大。教師在課堂管理中,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學習興趣產生以后,就能調動他們在課堂上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環節,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好習慣還會延續到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孔子說“:少成則若性也,習慣成自然也。”可見從小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課堂管理對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2)培養學生的個人責任感和自律性,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教師在管理課堂的時候自覺地建立一個環境,使學生出于為他人著想和個人責任感自覺地約束自己、規范個人行為。學生在班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做好自己分內外的事對班級的影響,有了個人責任感。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變“他律”為“自律”。小學生有責任感和自律性,這樣的好品質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對教育者的作用。
(1)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課堂互動,使教師保持教學激情。
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交流是課堂互動的前提。課堂中各種教學信息的有效傳遞和交流,有助于師生間的課堂互動。教學過程同時也是師生情感體驗交流的過程,學生的良好情感體驗和行動會感染教師,教師從中得到情感的反饋。在師生的情感交流過程中,教師會得到鼓勵產生積極的教學態度和教學激情。
(2)提升教師反思和管理能力。
教師在進行課堂管理時,要不斷了解管理的基礎知識,豐富知識。在管理實踐過程中不斷思考、分析、解決問題,還要經常反思自己的不足,從中習得課堂管理的技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得到加強。教師的各方面能力,特別是思考、反思和管理能力會有明顯的提升。
二、當前影響課堂管理的普遍問題
課堂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場所,課堂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而這正是有效的課堂管理能做到的。可是,如今的小學課堂普遍存在著一些阻礙有效課堂管理的問題。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課堂教學主要是在課堂進行的。所以,學生和教師的一些不良行為、課堂氛圍、教學環境等其他問題都會影響課堂管理的有效實施。筆者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分析:
(一)學生學習行為表現不佳
1.在課堂學習中存在逆反心理。
小學階段的孩子是最不喜歡被約束、被管著的,這與他們在課堂中受到教師的管理產生了沖突和矛盾。因此,對一些適應性差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非常不愿意被迫服從要求,即使是簡單合理的課堂管理也不行。被動服從的他們,容易產生反抗心理和對教師的敵對情緒。比如在某個老師的課上從來不聽講,老師要求做題,他就偏偏做別的。這類學生處處與老師對抗,對課堂管理造成嚴重的阻礙,演變成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問題學生,也就是教師眼中的“搗蛋鬼”。
2.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力分散、反應遲鈍。
由于身心發展不平衡,有的孩子在同齡人中智力的發展相對遲緩,認知能力相對較低。因此,他們在學習上有很大的困難,學習狀況不佳,這些都影響到他們在課堂中的表現。他們通常在課堂上的表現是,發呆、反應遲鈍或者是認真聽講卻不知所云。這類學生在課堂中無法集中注意力,對任何教學內容都不感興趣,無法配合教師的課堂管理。
(二)教師存在錯誤教育觀念和不當的教育行為
1.存在錯誤的教育觀念和片面的學生觀。
當前有部分教師存在分數至上的教育觀念和片面的學生觀。如教師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只注重升學率,視分數為唯一的標準。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忽視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超負荷的灌輸,急于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對課堂產生厭煩和恐懼的情緒,出現干擾課堂的問題行為。而且,許多學生會因為同學間的競爭產生巨大的學習壓力。他們的神經整天處于緊張之中,如果得不到調節就會導致腦功能失調,出現干擾課堂學習的問題行為。比如部分教師存在片面的學生觀,對優等生特別偏愛,對差生存在偏見。同樣是在一個班級里,處于一樣的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卻以截然不同的態度對待學生們。這樣的錯誤觀念會嚴重影響學生對教師的看法,產生不良行為。
2.在教學行為上過分運用權威進行專斷、約束的管理。
教師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教學,與學生拉開距離,總是以命令的口吻對學生嚴加管理。在沒有考慮學生心理特點和他們現有接受水平的情況下,要求學生無條件地服從和接受他們的任何安排。教師覺得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是最好的,他們為學生們制定完美的課堂學習計劃。學生沒有任何發言權和自由,像是被約束在一個四面都是條條框框的籠子里。這樣的課堂是絕對權威的,是教師控制下以教師行為為主的課堂。這完全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論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相悖,又何談有效的課堂管理。這樣的課堂最終導致失控,教師的管理失效,問題也就接踵而來。
(三)教學內容單調枯燥
教學內容就是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向學生傳遞的主要信息,教學內容與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直接相關。對于有些缺乏趣味的學科的教學,教師只能照本宣科。讓學生們四十分鐘面對那么多枯燥無味的內容簡直是不可能,他們只能找其他有趣的事情做。教學內容的不合理、枯燥,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他們不會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課堂氛圍因此沉悶不活躍,學生學習沒有效果。
三、實現小學課堂管理實效性的策略
因為問題存在且不斷產生,所以針對問題我們要努力探究解決的方法和策略。針對影響課堂管理的各種問題,應采取措施進行有效課堂管理。
(一)建立階段性課堂行為規則
小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還不是很成熟,他們通常無法認識自己的行為,對正確行為和不當行為的認知還不完善。因此,課堂行為規則可以說是小學生進入課堂和參與活動的一種行為規范和標準,小學生可以從這些規則的執行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和學習習慣。課堂行為規則要有階段性。根據小學生對新事物的興趣和喜歡新鮮感的特點,教師可以建立階段性的課堂行為規則。把一個學期分為四個階段,每五周為一個階段。每個階段建立3~5條內容不同的規則,由第一個階段向第四個階段層層遞進,由簡單到復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無意地重復強調,及時強化學生行為。經過五周的執行,這些規則就會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規模,指導他們日后的課堂行為。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進行下一個階段規則的執行了。課堂行為規則的執行不能像貼告示那樣,要讓學生樂于接受并執行。相比命令或直接告訴學生要這么做,教師以輕松的口吻和語氣向學生傳達規則內容,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并執行。
(二)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步入新時代,平等、民主成為人類追求的美好理想。新課標要求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即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師有效地進行小學課堂管理。
1.用心與學生溝通。
溝通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橋梁,師生的心靈溝通是教師打開學生心靈天窗的鑰匙。要達到與學生間心靈的溝通,教師了解學生是必要的。教師平時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家庭情況和學習情況。在課堂中,有一雙善于觀察的慧眼,通過每個學生的細微表現發現其心理變化和思想動態,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教師的愛是促進心靈溝通的關鍵。教師要尊重學生,不要以壓制性的方法管理學生,這樣不僅影響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而且不利于課堂管理。德魯克在目標管理理論中強調“自我控制”,他提出要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壓制性的管理。所以,教師要避免專斷、約束這樣壓制性的管理。尊重學生,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有效的課堂管理。
2.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學生觀。
教師應該明確,教師與學生只是在教學活動中所處的角色和地位不同,并沒有人格上的高低貴賤之分。不應該存在應試教育的觀念,要客觀全面地評價和看待每一個學生,把分數作為評價標準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標準。在課堂中注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整體素質。讓學生自由發展,感受到公平與民主。不要區別對待課堂里的每一個學生,獎罰分明。
(三)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良好的教學情境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提高小學課堂管理的實效性更離不開良好的教學情境。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或與學生分享笑話,活躍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思維。課堂提問要分層次,有難有易,照顧到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課堂。這樣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教師有效地進行課堂管理。
(四)及時預防和恰當處理課堂問題行為
1.預防課堂問題行為。
對于課堂問題行為要本著預防為主、處理為輔的原則。問題的產生是有原因的,教師要究其根源做好預防。課堂問題行為多發生在差生身上,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不受重視。老師在課堂中,給那些學困生和差生多一份關注的目光,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問題。要確保學生在一些簡單的課堂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得到鼓舞,更愿意與教師一同學習。有效預防,更能降低課堂問題行為發生的概率,保證課堂管理有效。
2.及時發現并終止問題行為。
教師在課堂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美國學者在小學課堂管理中就提出“有效的課堂管理者不斷地監督學生的行為”。如果發現學生開小差、做小動作或交頭接耳,教師可以用暗示的方法處理。目光的注視、特殊語氣或手勢等,這些方式既不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活動,又有效可行。學生在教師的提醒下會停止行為,達到有效的管理。
二、農村小學安全管理應遵循的原則及具體方法
1.農村小學安全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農村小學在安全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以下的原則:第一,遵循以人為本原則。農村小學在安全管理的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保護師生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要時刻做到以人為本。財產可以再生,而生命一旦失去將無法挽回。當財產安全和師生的人身安全同樣受到侵害時,我們首先必須要選擇的就是保護師生的人身安全。第二,遵循預防為主原則。農村小學在學校安全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事先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預防措施,從而預防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如果沒有事先制定相關的安全管理預防措施,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時,我們很容易就會手足無措,不知從何處下手,更無法有效應對。第三,遵循綜合治理原則。農村小學在學校安全管理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安全隱患進行綜合治理。諸如,學校的火災隱患、偷竊事件、食堂食品安全以及校外人員的校園入侵等。對可能危及校園安全的各種問題必須要進行全面綜合治理。
2.農村小學安全管理的具體方法
農村小學安全管理的方法有很多,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做到明確安全管理責任。對農村小學來說,要想真正做好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明確安全管理責任。明確安全管理責任之后,學校安全管理的各級人員才能夠真正用心做好學校的各項安全管理工作。上至校長下至我們的教師、學生家長都應該對學校的安全負有安全職責。因此,建議有關學校安全管理的各級人員必須要簽訂安全責任狀,擔負起自身應有的安全職責。一旦學校發生安全管理事故,相關責任人必須要負全責。諸如,如果班級內發生打架斗毆事件,班主任必須要負全責;如果學校發生外來人員偷竊事件,學校保衛人員必須要負全責;如果體育課堂上學生發生嚴重的運動損傷,體育教師必須要負全責。在這樣的高壓之下,我們的相關管理人員必定會恪盡職守,嚴防可能發生的安全管理事故。目前,國內很多農村小學均采取了這樣的做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安全管理成效。因此,這種做法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提倡。第二,增強安全管理教育。實施安全管理教育是增強農村小學安全管理有效性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很多農村小學過分注重學校的學科教學工作,對于安全教育卻鮮有涉及。有的農村小學雖然訂有安全教育課本,但是卻把它束之高閣,僅僅要求學生進行自學。總體來說,目前我國農村小學的安全教育是不合格的,有待完善。事實上,農村小學進行安全教育的途徑有很多。諸如,在每周一的全校師生大會上,我們可以實施相關的安全教育;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當中,我們可以實施相關的安全教育。除此之外,我們農村小學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安全教育講座,對師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還可以開展一些安全教育實踐活動,對師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系統化的安全教育對于我們的師生來說會在內心深處建立自我保護意識,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當中一旦發現相關的安全隱患也會立即警惕起來。這對我們農村小學的安全管理工作來說是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第三,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農村小學要想做好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還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科學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對提高農村小學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幫助的。諸如,可以建立完善的門崗值班制度。對門崗守衛人員必須要求他們二十四小時值班。對不是該校人員進入該校必須要進行嚴格的檢查,一旦發現有任何可能侵犯學校安全的隱患存在,必須要嚴格禁止相關人員進入校園之內。又如,學校必須要制定嚴格的校園巡邏制度,巡邏人員主要由學校保衛人員和學校教師組成,每天必須要定時和不定時對校園進行巡邏,一旦發現有任何安全隱患,必須要及時進行處理。再如,學校必須要求各學科教師以及班主任嚴密觀察班級內可能發生的安全管理隱患,一旦發現必須要及時進行上報和處理。上述相關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保障農村小學安全管理的一把利器。因此,我們農村小學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對相關的制度必須要進行細化,從而有效提升農村小學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四,增強硬件設施建設。事實上,由于處于農村地區,我國很多農村小學的安全管理硬件設施都是非常不完備的。因此,我們的農村小學必須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安全管理硬件設施建設。如在學校圍墻、大門口以及校園的各個角落必須要安裝一定數量的攝像頭,供相關的安全管理人員全方位對校園進行監控,一旦發現存在安全問題可以做到快速反應、快速解決。又如,很多農村小學連圍墻都沒有,這些學校必須要盡快砌圍墻,以防出現外來侵犯校園的安全事故。再如,農村小學可以為相關的保衛人員提供一些必備的安全管理設備。例如為保衛人員配備一定數量的強光手電和警棍等,從而保證校保衛人員更好進行安全管理。除此之外,上級相關教育部門也應該對該問題重視起來,加大農村小學安全管理硬件設施的投資,不斷提升農村小學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五,打造學校安全文化。除了上述幾點,打造學校的安全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農村小學可以在校園的各個醒目角落張貼巨幅標語,如“校園安全,人人有責”,“讓安全隱患遠離校園”等,時刻提醒學校的師生要注重學校安全。另外,學校還可以打造一個長期存在的安全管理宣傳專欄。在該專欄內可以宣傳學校安全管理重要性的相關內容,可以宣傳國內最新發生的學校安全管理事故,可以宣傳學生自我保護的相關方法等。學校還可以定期開展安全管理演講和辯論活動,通過演講和辯論活動讓師生明確學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明確進行自我安全保護的重要性。通過長期的耳濡目染,學校師生的整體安全意識也會在無形中得到有效提升。這對于提高我們農村小學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希望我們農村小學在學校安全文化的打造上多下工夫,在校園內建立一個優秀的安全文化。第六,增強學校之間交流。為了做好農村小學的安全管理工作,我們學校還應該積極做好與兄弟學校之間的交流,交流雙方優秀的安全管理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農村小學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性。諸如,校際之間可以經常舉辦安全管理實踐活動,進行安全管理實踐演習。在演習的過程當中學校雙方積極獻言獻策,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供雙方參考。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座談會的方式進行經驗的交流。這樣的交流活動對于學校雙方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有助于有效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經驗。
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的老師把成績看得尤為重要,甚至看做是評價一個學生的標準。所以,在評價一個孩子時,教師往往先把學生成績看作是基本的評價標準。只看成績,忽略了學生其他方面的表現這是不公平的,成績的看重,會導致教師對于學生評價的片面性。因為教師對于成績的重視,不可避免地采取能夠迅速提高學生成績的班級管理機制。這種管理制度是帶有一定問題的,這是因為教師主觀地單純的短時間以提高學生成績為目的而進行的。這樣,班級管理上就會產生一種功利性,這種功利性會讓教師忽視了教學上有序漸進的普遍規律,只看到成績,只要求成績的上升,從而導致其他教學問題的產生,影響學生的良性發展。
2、注重常規教學,忽視學生能力培養
班級教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教學的開放性,大部分課程是在教室里完成。有的教師按部就班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來展開教學,注重課堂上的學習能力,將大部分精力放在課堂教學上。這就導致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學生的其他能力得不到開發,也得不到鍛煉的機會。這會限制學生的全面良性發展,造成學生學習不錯,但在動手,為人處世,交流溝通等方面能力卻比較欠缺。教書育人,教師不僅僅是教給學生們知識,還要注意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只是單單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完成教師對于學生知識的傳授過程。這個過程是單調的,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所學習到的只可能是有限的書本知識,這對于學生的發展是不完善的,是有所欠缺的。
3、權力過分集中,影響班級的管理
教師在班級里無上的權威性,證明了教師在班級控制力方面是很強的。但教師的權力過分集中,我認為這是不合理的。首先,教師權力的集中會增加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壓力。教師本身的教學工作本身就很辛苦,在管理方面又是事無巨細,事事關心,會增加教師很大負擔。其次,教師權力的集中,會造成班干部的管理權力下降。班干部是班級的表率,對班級具有榜樣的作用,是班級管理的中堅力量。如果教師權力過度集中,造成班干部的管理力下降,不但會影響班干部的積極性,也會讓廣大學生們感受到教師管理下的無形壓力。也許,教師的權力過于集中短期內對于班級的管理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但從長遠來看,這并不利于良性班級管理的統籌。教師感覺能夠做到令行禁止,覺得是一件不錯的事。但我們小學教師要注意到這樣的一個問題,教師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跟著學生,不可能到關注著每一個學生的一舉一動,這就為出現問題埋下了隱患。
二、小學教師的班級管理策略
1、獎罰分明的責任態度,并注重教育為主
有錯必罰,鼓勵表現良好的學生群體。小學生心智發展不成熟,心理方面還顯稚嫩,很大程度上分不清抽象事物的正確與錯誤方面。教師樹立獎罰分明的制度,可以能有意識教育學生,什么方面是值得鼓勵的,應該經常去做;什么方面是錯誤的,應當盡力去避免。從而在學生心理樹立一桿標準尺,有利于孩子們身心的健康成長。當然,這里的獎罰可以是多方面的。獎,并不是僅限在課堂上的表現及其成績的好壞,可以是多方面的。只要教師能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觀察,就會發現學生們進步,如同前面說的,不能的過度重視成績,還應該有多樣的評價標準。有時,一句善意的表揚,一個甜美的微笑,都能使學生獲得鼓勵。當學生犯錯時,也不能重在罰,而是應當重在教育上。教育的過程中,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不足,也是罰的一種表現。
2、科學有效的德育指導,并提倡能力培養
小學生心智不成熟性,使其道德思想方面具有極大塑造作用。德育教育,屬于思想內的層次,可以教會學生們課本上學習不到的內容。這樣可以在學生早早沒有定性的時候,給其思想教育方面提供了良性的引導,讓良好的德育思想在學生們的心里開花成長。進行德育教育,可以樹立起孩子們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指導學生行為上的表現。當然,在以學習為重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們知道,學習能力固然重要,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學校或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組織學生開展有助于其各種能力提高的活動。
例如《走進市場》的安排目的是讓學生盡早的學會一些選購商品的知識,培養他們獨立選購簡單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的能力。課始,老師問學生:“喜歡在超市購物嗎?”(學生雀躍)
再問:“為什么喜歡在超市購物?”(學生紛紛說了自己的感受)
(隨即播放超市里人們購物及一位顧客在仔細挑選商品的情景。)問老師:“這位顧客購買物品時在干什么?”
“在挑選商品,看看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在看產品使用說明。”
“在看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
學生回答踴躍。
現在從城鎮到農村,處處可見超市。在超市購物較為熟悉。用“超市購物”情景來導入,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導入的趣味性,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2、以“情”入境
情感在教學中,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或活動具有支配、指導作用,學生強烈的內心體驗,能使教學主題的要求較為容易的轉化為學生的學習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語言、情節感染學生,引起情感共鳴。如果課堂品德教育主題,主要是通過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道德情感的體驗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導入時,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
《孝心獻老人》的教學關鍵是激發學生體貼老人,關心老人的情感,因此,以情感渲染來導入是觸動學生心靈的基點。課始,老師出示兩幅漫畫:一幅是奶奶累了坐在椅子上。旁白:老了不中用了。第二幅是孫子兵兵在給奶奶捶背,奶奶很高興。旁白:真懂事。問學生這畫面在講什么?
學生一看就能夠清楚把圖意說上來。回答后,老師過渡:“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老人曾經為家庭,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現在年紀大了,該是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了。我們作為晚輩,承接了長輩的養育之恩,要懂得匯報。畫中的兵兵真得非常懂事奶奶累了,就給奶奶捶捶背,老人并不渴望家人為她付出多少。就是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夠幸福、美滿。你看,孝順的孫子給奶奶那輕輕地捶背,奶奶就一點兒也不覺的疲勞了。那臉上洋溢的笑容,多么開心,多么幸福啊!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在老師深情的講述中,學生都為之動容,在其心頭激起情感的漣漪——老人很需要我們的關愛啊!帶著這樣的情感進入課堂教學,學生怎么會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呢?
3、以“思”入境
“學而不思則罔”,從反面說明了思在學習中的作用。在導入時,結合內容,創設情景,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處于“心憤口悱”的積極思考的學習狀態。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導入設計。提高認識,引導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現行品德課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類課堂導入時,應更多的考慮,在導入環節中以“思”入境引發學生對課堂教育主題的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課堂主題教育進行的更為深刻。
《誠實是金》讓學生懂得說謊的危害,只有誠心才能贏得尊重和信任。要做到不說謊話,言行一致,誠實守信。課始老師講述故事:
在德國,一位中國留學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后,到德國大公司尋找工作,可是一連20多家公司都沒有接受他。他想自己才能出眾,找家小公司應該沒有問題吧。可是小公司也把他拒絕了。
同學們,為什么德國的公司都拒絕他呢?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
(懸念一擺,學生都積極猜想)
想知道真實原因嗎?那家公司的老板告訴他,不錄用他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他在德國期間乘公共汽車曾經逃過三次票。留學生很吃驚,難道我的博士文憑還抵不過三次逃票。德國老板說:“是的。我們不懷疑你的能力,但我們認為您惟獨缺少了非常重要的兩個字!”
此時老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是什么嗎?”“你有什么感想?”
感觸學生心里,學生都發表了自己的感受,深切體會到說謊的危害。
二、發揮導入的鋪墊功能
1、為突破重點作好服務
有些品德教育主題可能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感受有一定的距離。如果,在課堂學習開始時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那么,要想在課堂上讓學生真正領會課程教育意圖則有困難,從而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鑒與這樣的考慮,我們要在課堂導入環節把問題解決好。
(1)、事實說話導入補認識
用事實說話:就是采用社會上出現的事例,自然界存在的現象,來安排課堂導入。由于它的真實性,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這類課堂導入的設計對與那些學生感性認識上不足或者模糊的品德教學主題特別合適。
例如《保護環境》的教學,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學會保護環境。現實生活中,學生知道身邊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但是他們并沒有覺得環境污染對自己的生活帶來什么影響,水污染了,他們覺得現在有自來水;電池亂扔,對土地的污染似乎也看不出來環境污染的嚴重性,環境污染對人類的生存和繁衍的威脅認識就較為欠缺。因此,在導入時,老師用多媒體播放了“森林大肆砍伐;污水排放,河水變質,魚兒死亡;不可分解塑料袋漫天飛舞……”隨著畫面的切換,學生臉上的表情變的嚴肅了,雄辯的事實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那么“我們要保護環境”的意識立即萌生出來。接下去的課堂學習實效就有很好的保障。
(2)、親身體驗導入強感受
由于年齡的原因,生活狀況不同的原因,我們的孩子對他人的心理,生活不可能有切身的體會。如何引導學生和他人交往,學會與人相處是品德課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這類品德課程教育,在導入時要讓學生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最好的辦法是設計活動讓學生去親身體驗體驗,這樣對馬上進行的課堂教學非常有利。
殘疾人生活上的困難,一般健康的人都不會有什么體會和感受。看到殘疾人遇到困難,好大一部分學生會嘲笑他們。《關心殘疾人》課堂導入時,如果老師選擇“一位盲人在行走時,不小心摔了一跤”或“一位腳殘疾人走樓梯”的情景來導入。希望引導學生認識到“他們遇到困難需要得到我們的幫助。”那么,肯定會有部分學生最先關注的是盲人摔跤,腳有殘疾的人走樓梯的情形。這情形在他們眼里看到的可能只是摔跤時的狼狽,走樓梯時的滑稽。
有位老師的導入很巧妙。設計一個生活情景:在講臺上放本書,旁邊再放些其他的東西,過道上也擺些凳子或物品,設置些障礙,讓學生蒙上眼睛,獨自去取書。然后在同學的幫助下再去取回書。在課堂導入時,請大家談談取書的感受。這樣回避了前一案例中出現的尷尬場面,同時讓學生親身來感受一下殘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體會一下渴望得到他人幫助的那種心理,效果就不一樣了。
(3)、情景再現導入溫經歷
現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無時不刻都享受著親人的關愛,有一種“以我為中心”的意識。許多孩子忽視了生活經歷中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品德課程中,許多主題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深刻理解生活。這類課堂的導入時,要把曾經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意識的溫習、再新認識生活,這對與課堂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謝謝你們,我的父母》的重點是感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勞。作課前調查,和學生交談中發現,許多學生認為:“父母照顧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經地義的。”有的還埋怨:“父母對自己的關心不夠,沒有其他的父母那么好。”那么,課堂導入就需要老師精心選擇生活中一些溫馨的情景,能打動孩子心靈的生活細節展示給學生看。如“燈下,媽媽給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父母精心照顧;晚上,媽媽給孩子折疊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著時,媽媽起床為孩子蓋棉被”等等。在重溫這些每位學生都經歷過的生活小事后,可順勢提問:“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學生內心深處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操勞。
2、為解決難點做好服務
有些品德課的教育主題盡管與學生的生活經驗非常的貼近,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不是很大,但是這一教育主題中可能會涉及到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較抽象的道理,認知上有困惑的現象。這些我們在課堂上必須需要處理的問題,可以考慮在課堂導入的時候來先行解決,從而為課堂學習打好一定的伏筆,促進學生對課堂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為提高課堂的學習質量奠定基礎。
(1)、類比感悟導入滲道理
品德課程中涉及到一些比較抽象的道理,這是我們在課堂教學時所遇到的難題。我們可以在導入時,用比較形象的、例子進行類比,讓學生對抽象的道理有個較為感性的認識。
《集體的力量大》要求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集體的力量的無比。一個人辦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一起齊心協力,互相合作就有可能辦到。難點: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只有團結一致,力往一處使才行。要在課堂上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可以通過課本中的《運水果》的故事來突破,但是總覺得學生的認識不夠深刻。所以在導入課堂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能類比說明問題的“折筷子”的游戲來作好相應的鋪墊。先請一位學生上前來折筷子,給一根,輕而易舉折斷了,再給兩根,有點費力,但還是折斷。作后給一把筷子,結果怎么也折不斷。整把筷子請其他的同學也來折,可……游戲結束后,老師組織學生討論。通過游戲,你明白了什么?學生討論后,然揭示課題。
這個游戲中蘊涵著團結,力往一處使,力氣就大的道理。在討論中,學生認識到筷子多了就折不斷了。這是對道理的最為樸素的認識。在課堂中《運水果》的故事學完后,再讓學生說一說對“折筷子”的游戲有什么新的認識。這時學生對道理的認識就深刻到位了。
(2)、形象感知導入釋概念
現行的好多品德課的主題涉及到概念,這是老師在課堂教學時遇到的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對概念進行解釋吧,學生聽不懂,再說對小學生講概念也沒有這個必要;不解釋吧,課堂上出現這樣那樣的混淆,弄不明白。對與這類主題的教學,在課堂的導入時,可以把概念的外延一一具體擺出來,學生在大量的具體形象面前就自然理解可這個概念。
《生活中的你我他》這課的難點是,學生對職業這個概念弄不清楚。容易把外地人、領導、超人、魔法師等當做職業來看待。如果要引導學生把哪些是職業,哪些不屬于職業分辨開來,有些難度,因為什么叫職業這個解釋,小學生理解不了,也沒有理解的必要。怎么辦?仔細想想,學生對生活中各種不同職業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醫生、老師、工人、農民、護士、警察、售貨員”等等應該都認識。因此,解決這個難題可以直接采用“職業”的具體形式來說明。
在導入時,展示“不同職業人員的勞動場面以及模仿各種職業的典型動作,讓學生來猜猜他是從事什么職業的人?”這樣形象感知導入的效果真的好,學生興趣很濃,而且對各種職業的名稱很快有了清楚的認識。在整節課的學習中再也沒有出現把外地人、領導、超人、魔法師等當作職業來看待。
(3)、情境體悟導入揭困惑
現實社會繽紛復雜,現實生活豐富多彩。學生對生活中許多現象存在認識上的困惑,覺得到底該怎樣來正確認識,感覺很難,品德課程中如果涉及到了,我們就要花時間把它講透徹。因此,在課堂導入時就讓學生來面對困惑,對于積極解決困惑幫助很大。
《當沖突發生后》的難點,就是希望學生盡量避免與人發生矛盾,當矛盾發生的時候,要冷靜處理,不激化矛盾,能理解他人,做到寬容待人。在現實的生活中,學生知道不該為一點小事與同學鬧的不可開交。但在事情發生時,總覺得自己吃虧了,于是劍拔弩張干起來。對此孩子們在認識上很困惑,“我們到底怎么辦?”很希望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點下,知道如何來處理。結合這樣的情況,可以設計如下的導入:
素質教育能夠讓學生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實踐創新的精神。學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地方,而所謂的人才不僅要具有專業的知識和專門的技能,還要能夠具有創造性勞動的人。推進素質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獲得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
2.加強教學細節的管理
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喜歡上課堂,喜歡上教課的老師。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保持和諧、民主的關系,教師的教學方案應該具有靈活性,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幫助和指導。對于成績較優秀的學生應該注重培養其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精神。對于成績稍差的學生應該給予耐心和鼓勵,使學生增加信心,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應該具有創新性,更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認為他們才是課堂真正的主導者,而不只是聽眾,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教師在課后可根據互動情況,將經驗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討論,反響效果明顯的可以相互借鑒學習,存在問題的可以進行改進。
3.明確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點
教學管理者應該深入課堂對教師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從寫教案、備課、課堂教學方法、課堂氛圍、課上的互動、對課堂突發狀態的處理、教學態度、課后作業的批改等與課堂有關的教學行為進行評估,從而提出問題、改進問題,將教學作為重點,對于表現優異的可以給予表彰,促進大家共同學習。對于教師的評估不能僅停留在學生的成績上,因為學生有個體的差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才是教育教學的重點。教師在科學的考核中才能發現自身教學的問題,及時地調整改進,才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4“.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模式
以人為本是指管理者通過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激發被管理者的潛在能力和自主性,而不是依靠權力影響教師或學生。中小學校教師是中小學校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有力體現,打造高素質、高能力的教師隊伍對于中小學校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學校應該在以人為本的管理中尊重教師、關愛教師,讓教師有信任感,注重教師專業的發展,提供教師間交流的平臺、培訓的機會,鼓勵教師勇于創新,適當地給予獎勵。教師應該在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關注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勇于實踐、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全面、個性地發展。經常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的想法,得到學生的信任,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實際的生活情況,挖掘學生的潛能。
5.加強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計劃管理
中小學校教學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學常規管理、學籍管理、校本教研、教職工考評教學設備管理和使用制度,中小學校在實施教學管理制度時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模式,發揮管理的激勵作用和導向作用。領導應該以身作則,做好表率,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并在實施各項管理制度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提升學校教學管理的有效性。教學計劃主要包括教學工作計劃、備課組計劃和學科教學計劃。這三種計劃的關鍵點在于是否合理有效地實施了調控,做到了各層次的落實,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是否對結果進行了總結和反思。
6.校園文化的建設
文化是一定的群體在一定時間內通過長期的生活和發展逐漸形成的一種特定的思想、理念、社會價值觀以及行為準則等的整合。校園文化是學校良好風氣的代表,它有利于建立和諧的校園關系,營造積極的校園學習氛圍。在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學生受到學校種規章制度的影響,和諧的、積極的校園文化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正確引導學生思想和心理的發展,改善教師和學生的心態。建立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能夠提升學校教學管理的有效性,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
二、整章建制,加強后勤管理制度建設
制度是行動的指引和監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寄宿制學校的良好運轉離不開后勤服務工作的高效有序,想要做好后勤服務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項后勤管理制度。本文認為可以將后勤管理制度分為三個大塊,即飲食安全管理、宿舍安全管理和水電暖基礎保障管理。飲食安全管理方面,要從食堂工作人員檢疫、食材進料監管、食品加工流程、飯菜留樣等方面確保飲食安全;宿舍安全管理方面,要從就寢制度、宿管值班制度、學生執勤制度、宿舍文化建設方案等方面入手,將學生的住宿安全放在首位,用制度確保宿舍安全;水電暖基礎保障方面,要從學生的需求和寄宿制學校的有序運轉入手,將水電暖維修、故障排查、日常維護等內容納入到管理制度當中,為常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后勤工作才能夠有序高效的開展。
三、提升后勤人員專業素養
農村寄宿制小學由于地處偏遠,條件艱苦,加之經費短缺等原因,在教師的配置上不能夠完全滿足后勤工作的需要,這就要求現有的后勤工作人員不斷提升自我素養,勝任各項工作。首先,在人員安排上要科學合理。后勤人員因為其從事的工作比較瑣碎繁雜,也有許多體力工作,所以在在人員安排上,既要有中老年教師,也要有青年教師。其次,要定期對后勤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后勤工作中需要接觸電、水管、機械等器具,要求后勤工作人員掌握一定的機電知識,定期對他們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能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確保后勤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對宿舍管理教師進行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培訓,提高解決宿舍矛盾的能力,形成宿舍文化創建能力,保證宿舍建設有序開展。第三,合理激勵后勤工作人員。后勤工作繁重而且比較臟和累,所以后勤人員時不時會產生抱怨和抵觸心理,做好后勤工作人員的心理調適和引導,同時科學的評價他們的工作,并給予一定的激勵,最終確保后勤工作人員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四、加強財務管理
后勤工作是學校正常運作的生命線和保障點,正如油一樣,學校的后勤工作需要資金的大量投入。學校經費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投入到了學校的后勤部門。正因如此,就更需要將資金花在該花的地方,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發揮它的作用。首先,學校要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嚴格控制資金的使用,從資金的使用起點到最終產生效益都要有嚴格的監管。其次,資金的使用要經過校委會的批準,杜絕領導拍腦袋決策,尤其是后勤資金的使用上,總務主任要經過多次論證之后拿出可行的方案,才能將資金落到哦實處。只有加強財務管理,在后勤工作中才能既不浪費錢財,又能合理使用資金,確保后勤工作的高效開展。
二、多跟學生進行交流
小學生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很愿意聽班主任的話,所以農村小學班主任要多跟學生們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們的真實想法,在交流過程中,班主任可以獲得更多的學生信息,對學生們現在的知識掌握情況也能夠充分了解,以便班主任能夠及時改變自己的管理策略,給學生們及時提供相應的幫助和建議。教育過程是一個人經歷模糊、了解、動情的一個過程,學生學習的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班主任的影響,班主任多跟學生進行有效交流,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們的問題,給予學生們有效的建議,同時教師還要對積極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班主任在跟學生們交流過程中,要給學生們灌輸健康的思想,鼓勵學生們多進行創新,使學生們對學習充滿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在跟學生們交流中,多聽取學生們的意見,對于自己管理中的不足之處,要虛心接受,并且還要及時改正。總之,班主任要多跟學生們進行交流,及時掌握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這對班主任采取什么樣的管理措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加強家校合作
為了更好地解決班級管理問題,加強家校合作是最有力保障。只有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配合才能促進學生“和諧全面發展”。班級教育的主要教師是班主任,其應當積極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有效的協調班級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間的關系,形成教育的合力。班主任可以定期召開家長和教師的談話會。談話會應針對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的情況,制定具體的教育計劃,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以提高班級、家庭合作的效果。另外,現在通訊很發達,班主任可以時常給家長發條手機短信、QQ群、微信匯報一下學校和學生的近況。家長也可以留下老師的手機號碼或郵箱、QQ、微信等,向老師詢問學校和學生的情況。只有家校積極合作,各自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地優化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