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4:58: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搬遷工作方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主動避災。堅持群眾自愿、政府主導、陽光操作原則,以“整體搬得出,長期穩得住,逐步富得起”為目標,通過避災搬遷,提高災區人民的抗災水平和能力,確保災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改善災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二、基本原則
(一)自愿搬遷原則。居住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需要搬遷的移民,必須在自愿的基礎上,由本人提出申請。各有關鎮(街道)要做好宣傳動員工作,確保在自愿的基礎上,實現搬遷。
(二)政府主導原則。避災搬遷移民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必須由政府主導,組織各方面力量參與實施。
(三)整體搬遷原則。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工程治理難度大或工程治理效益差,且具備避災搬遷條件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整體搬遷移民,主動避讓地質災害,最大限度地保障地質災害易發區內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三、目標任務
從今年起,用兩年時間對居住在危害程度高、治理難度大的隱患點的群眾,在自愿的基礎上,實施移民搬遷,使他們搬遷后的抗災能力顯著增強、居住安全環境和條件明顯改善、生產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根據我區需要避災移民搬遷的任務和工作的實際情況,今年在沙石鎮東風村、水西鎮石珠村、沙河鎮華林村等鎮村的50戶214人實施避災移民搬遷。
四、補助標準
避災移民搬遷工作的補助標準以人為單位進行補助,省補助3500元,市配套400元,區配套100元,到戶資金人均3500元,其余資金統籌用于集中安置點公共基礎設施的改善
五、實施步驟
(一)搬遷對象核查。各有關鎮(街道)要在7月底前對本地急需并自愿避災的群眾,進行核查,確定準確的避災搬遷點和人數。
(二)制定避災移民搬遷規劃。各有關鎮(街道)要在7月底前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和避災移民搬遷規劃,包括移民搬遷的組織、搬遷對象的核實確定、安置點的選擇、基礎設施建設等。新的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要進行地質災害評估。
(三)強化宣傳動員。各有關鎮(街道)要在8月中旬前組織干部深入到有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農戶家中去,認真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做到“工作人員上門到戶、宣傳資料發放到戶、政策規定宣讀到戶、群眾疑慮解釋到戶”,廣泛宣傳黨和政府的避災移民搬遷政策,宣傳災害隱患對生命財產的威脅,讓群眾充分認識到地質災害隱患的嚴重性,讓群眾自愿搬遷,隱患點整體搬遷。
(四)確定搬遷對象和安置點。各有關鎮(街道)要在8月20日前指導有移民搬遷任務的村確定擬搬遷移民對象,并在本村公示;8月30日前完成鎮(街道)擬搬遷移民對象的審查工作,并報區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領導小組審批。集中安置的要在8月底前完成安置點的選點和規劃設計工作,同時辦理好有關報批手續;分散安置的鎮(街道)要督促搬遷戶在8月底前完成安置點選定工作,地礦部門要組織專人對所有安置點進行地質災害評估,防止二次避災搬遷現象發生。
(五)組織搬遷對象自主建房。各有關鎮(街道)要督促搬遷戶在今年12月31前完成搬遷移民新建房屋建設,并于明年春節前搬入新居。
(六)總結驗收。2012年2月由區地質災害避災領導小組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對各安置點進行驗收,同時做好相關資料、檔案的收集整理,對避災移民搬遷工作進行總結上報。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避災移民搬遷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系統工程,為確保搬遷工作順利進行,區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區發改委、財政局、建設局、交通局、水利局、扶貧和移民辦、新村辦、市國土局分局、市地礦局直屬分局、州城郊供電公司、有避災移民搬遷任務的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區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區扶貧和移民辦),具體負責避災移民搬遷的日常組織和實施工作。
(二)密切部門配合。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明確職責、加強協調、密切配合。
區扶貧和移民辦:負責移民搬遷的日常組織工作,計劃和資金的協調、移民搬遷工程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等工作;
區發改委、區建設局:負責將符合條件的地質災害移民納入農村危房改造計劃優先安排;同時做好避災移民集中安置點的規劃設計及新戶型圖紙設計等工作;
區財政局:負責移民搬遷資金的籌措、使用和監管;
區交通局:負責安置點的公路建設;
區水利局:負責安置點的飲用水工程建設;
區新村辦:爭取將避災移民搬遷安置點納入新農村建設示范點;
市地礦局直屬分局:負責對各有關鎮(街道)摸底調查情況進行確認,地質災害隱患核查、搬遷安置新址評估、避災業務指導等工作;
市國土局分局:負責搬遷移民安置用地的協調審批工作,確保避災移民的安置用地;
州城郊供電公司:負責安置點的用電建設;
各有關鎮(街道)負責搬遷移民對象的摸底調查、審查核實、宣傳發動、安置點選址,因避災移民搬遷而導致的矛盾糾紛處理等工作;其他相關部門也要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有關工作。
(三)嚴格規范操作。避災移民搬遷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有關鎮(街道)要堅持“政府主導、群眾自愿、陽光操作”,以“整體搬得出、長期穩得住、逐步富得起”為目標,嚴格規范操作,切實將此民生工程建設成為民心工程,確保移民安居樂業,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1、移民對象的認定。對象的認定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全過程“陽光操作”。避災移民搬遷的對象是居住在地礦部門認定的危害程度高、治理難度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眾。在操作過程中,要堅持“戶申請,村推薦,鎮(街道)審查,區批準”的程序。(1)由自愿搬遷的農戶提出申請,填寫《移民扶貧搬遷申請書》,由村委會核實有關情況,確定擬搬遷移民對象,并在本村進行張榜公示;(2)經第一次公示無異議后,由村委會報鎮(街道)審查并確定擬搬遷對象,并統一報區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領導小組審批。(3)區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領導小組審查確定移民農戶名單后,在移民遷出地行政村再次進行張榜公示。無異議的,組織移民填寫《移民搬遷審批表》,農戶、村委會、鎮(街道)、區扶貧和移民辦分別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具體表樣見附表)。
2、安置方式的選擇。安置方式由移民自主選擇決定。根據我區實際,采取下列安置方式:(1)集中安置。對同一隱患點十戶以上移民的,在征得多數移民意見的基礎上,采取集中安置方式進行安置,選擇條件較好的地點建設移民集中安置點。(2)分散安置。對同一隱患點不足十戶農戶的采取分散安置方式進行安置,安置地點在本村范圍內由移民自行選擇,在本村組范圍內無法安置的,由鎮(街道)協助解決。無條件建新房的,可以通過購買舊房予以安置。(3)敬老院安置。將符合“五保”條件的孤寡老人安置在敬老院。避災移民安置的選址要與小城鎮建設規劃、農民集中建房規劃以及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科學規劃,慎重選擇。盡量做到“六近”,即近路、近水、近電、近田、近校、近醫院。必須做到“一高兩避”,即高于洪水線,避開地質災害威脅,避開泥石流威脅。安置點選擇要尊重移民意愿,由移民自主選擇。
3、集中安置點建設。移民安置點建設堅持“五統一分”。即: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資金管理、統一竣工驗收和分戶自主建房。每個集中安置點的移民必須達到10戶以上。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切實有效地改善邊遠山區群眾的生活條件,鼓勵邊遠山區及地質災害點的群眾自愿搬遷移民,采取集中安置的方法。逐步幫助深山區群眾實施移民搬遷,實現城鄉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政府推動政策引導以人為本村民自愿社會支持造福群眾的原則。
二是堅持“量力而行穩步推進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科學選點合理規劃。在統一規劃設計,統一調劑土地,統一資金管理,統一配套建設的基礎上由移民戶分戶建房。
三是堅持以居住點或自然村為基本單位整體搬遷的原則。
四是堅持“部門支持資源整合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原則。整合有關部門支農項目,支持安置地基礎設施建設。幫助提高移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能力。
三移民任務
場村壹組(張十八)整體搬遷,逐步完善安置地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和必要的社會公益設施,基本解決移民的生產生活問題。
四移民安置
(一)移民安置范圍
場村壹組
(二)移民安置對象
移民安置對象為長期居住在實施移民安置范圍內,經確認的在當地享受村集體權益和履行集體義務的集體組織成員的自愿移民。
(三)移民安置對象條件的確認
1移民安置對象的戶籍登記管理截止日期以縣實施方案下發為準。符合登記條件的正常婚嫁及生育的子女對象予以確認;人口登記結束后,其正常婚嫁及生育子女等新增人口不予確認。
2參軍以前戶籍在當地的現役義務兵及三級(含三級)以下士官予以確認。
3原當地戶籍,因就學戶籍遷往學校所在地的在校大中專院校的學生予以確認。
4原有當地戶籍在押的服刑人員,勞教場所的勞教人員,以及其他被限制自由的人員予以確認。
5從當地分配到其他單位(指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縣級以上國有企業)的在編在職工作人員(含離退休人員)不予以確認。
該工作人員的直系親屬,在登記日前是村集體成員,并在當地享受村集體權益和履行村集體義務予以確認。
6對任何寄戶在本年度計劃移民村組的人員均不予確認。
7出嫁婦女如戶籍未遷出者(包括外孫入戶),人與戶籍已分離,在當地未享受村集體權益履行村集體義務的,不屬移民對象。
8有子女的老人需移民搬遷的隨同子女搬遷,不再單獨安置。
9孤寡老人(五保戶)和殘疾的三無人員(持有殘疾證),由民政部的協調經移民對象同意安置在鄉鎮級敬老院,所需共由政府負責。如不同意按其他移民對象同等對待。
10移民安置對象,在移民搬遷實施過程中死亡的,自死亡之日起取消相關政策照顧的資格。
(四)移民安置對象的審批等程序
堅持“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實行“陽光操作”。按照“戶申請,村評議,鄉審查,縣批準”的程序,由自然村村民委員會,鄉鎮(場)政府將移民條件和移民對象分別實行張榜公布5天無異議后,再報縣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
(五)移民安置地點和方式
1安置地點:場村壹組搬遷至場五星分場(縣老水泥廠后)。
2安置地審批程序:由村壹組提出申請,村委員會寫上意見經場同意,再由場向縣領導小組辦公室寫出申請報告。
3安置方式:采取資金補助,按照規劃要求村民自行建房。
五資金管理
1嚴格管理移民扶貧資金,做到專戶儲存,專人管理,專人審批。
2資金發放。建房補助實行“一卡通”管理,實行預借制。補助資金分三次下拔:地基打好經驗后拔付30%,一層建好后拔付30%。二層建好后經全面驗收拔付40%。
3移民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實行行政主要領導負責制。
六政策措施
1移民搬遷實行政府一次性建房補助政策與天寶礦業公司移民搬遷補償相結合。政府補助政策標準為每人3500元(省級補助3000元,市級配套400元,縣級配套100元),在補助資金中按每人500元提取,用于安置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由安置點政府統一管理。天寶礦業公司補償資金具體數額,由政府天寶礦業公司村民協商確定。
2移民搬遷后,屬移民的財產所有權經營權保持不變,不增加新的耕地山林。移民在安置地擁有永久性居住權和土地的長期使用權。
3允許移民在自留山上依法采伐木材(每人1立方米),作為建房自用材,憑縣移民扶貧辦公室的準遷證明予以放行。林業部門和當地政府免收各種稅費。
4移民搬遷扶貧工程實行“零稅費”管理,移民建房免交耕地使用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建筑安裝營業稅防洪保安資金等各種稅費。對各有關部門應收取的稅費,采取“各司其職,各算其帳,各記其功,不帶走一分錢”的辦法。作為部門對移民扶貧工作的支持。
5同等條件下,對安置移民的鄉村組,在農業綜合開發,農村能源建設,退耕還林,公路建設,人畜飲水,學校建設,以工代賑等項目方面優先安排。在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舉辦社會公益福利事業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6鼓勵縣掛鉤扶貧單位實行對口幫扶,特別注重解決特困群眾的搬遷困難,為移民扶貧做好事,辦實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7將安置小區納入下年度新農村建設示范點。
七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
(一)前期準備階段
成立機構,制定方案,室傳發動,調查摸底,制定工作計劃,初步選址。
(二)組織實施階段
平整土地,辦好手續,按照規劃設計要求統一建房,完成公共配套設施等項目。
(三)檢查驗收階段
對工程進行驗收,組織有序搬遷,頒發《土地使用證》《房產證》。
八工作要求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移民扶貧工作不僅是新時期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山庫區群眾的迫切要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推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重要舉措。各有關單位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做好移民扶貧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2認真組織,加強領導。由于搬遷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涉及面廣,為順利推進此項工作的開展,經縣政府研究,決定成立德安縣深山區庫區移民搬遷工作領導小組。具體組成人員如下:
3強化協調,明確責任。為確保移民搬遷工作順利實施,移民建房實施用水用電力爭到點到位,道路通暢,場地平整。有關單位要履行好各自職責,相互配合,齊心協力把這件好事辦實實事辦好。
縣扶貧辦要全程協調相關部門,及時掌握移民搬遷動態,會同縣財政局和有關鄉鎮管理好資金。
縣發改委要及時為移民搬遷安置申報項目爭取資金。
縣建設局對整個安置區要按照高起點低成本的要求進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統一設計,為移民戶提供建房設計和施工圖紙。
縣供電公司縣電信公司縣文廣局縣網絡公司要把電線電話和有線電視連接到戶。
縣交通局要負責將路修建至移民安置點。
縣水務局和縣農業開發辦要為移民戶落實改水項目和農田村莊水溝水渠治理。
縣國土資源局縣農業局要把造地沼氣項目同步實施。
三、 丙方符合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 自愿搬遷到 置點,房號 ,安置房面積為 平方米。
安四、丙方須按甲方制定的自籌資金方案,在入住前交納自1 籌資金元,且十年內房屋不得買賣。五、丙方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過程中不得弄虛作假,冒 名頂替,違反本協議。否則將不再享受易地扶貧搬遷等扶貧 政策,并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六、本協議一經簽訂,甲乙丙三方必須嚴格遵守執行,雙 方未盡事宜,另行協議補充。本協議一式肆份,甲乙丙三方各 執一份,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一份。本協議書自三方 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甲方(公章) : 法定代表人(簽字) : 委托人(簽字) : 丙方(簽字、手印) :乙方(公章) : 法定代表人(簽字) :協議簽訂時間:年月日2
易地搬遷安置工作管理方案_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就業扶持工作實施方案(最新)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就業扶持工作實施方案(最新)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 自治區和 x 市關于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決 策部署,根據《x 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區易地扶貧搬 遷就業扶持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x 政辦發〔x〕90 號)文件精神, 促進我市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以下簡稱搬遷勞動力)就業,現結合 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摸清底數、建立臺賬、開展職業培訓、開發就業崗位、組織 勞務輸出、提供就業服務、扶持創業、加強權益保障等多種渠道,引 導和促進 x—x 年已實施搬遷或計劃搬遷的 4.13 萬名搬遷移民中 0.94 萬戶易地扶貧搬遷家庭(以下簡稱搬遷家庭)的勞動力就業,確保每 個搬遷家庭有 1 人以上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愿的搬遷勞動力實現 穩定就業。
二、工作措施 (一)摸底調查,建立健全搬遷勞動力就業精準臺賬。
一是周密準備,落實經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根據易地扶 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情況, 組織相關職能部門, 開展各類要素調查論證, 制定工作方案,落實人員力量和相關工作經費,印制調查表格,做好 調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二是組織開展摸底調查。組織開展搬遷勞動 力情況摸底調查,全面摸清每個搬遷家庭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 別、年齡、居民身份證號碼、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健康狀況、聯系 電話以及簽訂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產業發展和就業創業、 培訓協議 等情況。對已實現就業創業的搬遷勞動力,要摸清就業創業地點、從 事行業類別、 薪酬待遇、 創業項目、 帶動就業情況; 尚未就業創業的, 要掌握其就業創業和勞務輸出意愿、 培訓和就業服務需求等, 做到 “調 查一戶、登記一戶、不漏一人、不漏一項” 。三是做好信息錄入。要 及時將調查采集的相關信息錄入廣西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系統, 建立已 就業和未就業人員電子化動態臺賬,并及時進行動態更新,為開展精 準培訓、 就業幫扶提供決策依據。
四是制定集中安置點就業工作方案。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移民工作管理、扶 貧、農業、財政等部門,做好資源要素、產業要素、就業要素的調查 論證工作,逐個編制集中安置點的搬遷勞動力就業工作方案,把搬遷 勞動力就業落實到具體崗位、具體項目和具體搬遷家庭,于 x 年 12 月底前將工作方案報自治區、 市兩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
〔責 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扶貧辦、發展改革委、移民工作管 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排在首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完 成期限:x 年 9 月底前完成首次調查摸底〕 (二)開展搬遷勞動力職業技術技能培訓。
1.培訓目標。組織開展搬遷勞動力專項培訓,確保有培訓意愿 的搬遷勞動力能夠享受至少 1 次免費職業技術技能培訓。
2.組織實施。各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統籌 組織實施面向搬遷勞動力的就業技能培訓。以職業大典為依據,鼓勵 通過項目制方式,在市場有明確需求、參加培訓人員有明確就業方向 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有明確就業項目的條件下, 可不受職業資格、 職業技能等級、專項職業能力等限制,在全區及結對幫扶的廣東江門 市中選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為搬遷勞動力提供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對符合條件且有培訓意愿的搬遷家庭子女,可按“兩后生”(初、高 中畢業未能繼續升學的貧困家庭中的富余勞動力) 中期就業技能培訓 專項計劃接受為期 1 年的中期就業技能培訓。
農業部門優先選擇一批 專業大戶、 農民合作社負責人、 返鄉涉農創業者等作為培訓重點對象, 定點定向培育一批新型職業農民; 優先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附 近發展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為搬遷勞動力提供 就業崗位。
扶貧部門負責對搬遷貧困勞動力開展短期技能培訓和農村 實用技術培訓。教育部門負責通過幫助搬遷家庭初中、高中畢業生接 受中等職業教育實現帶技能轉移就業。
科技部門負責在易地扶貧搬遷 集中安置點附近開展科技下鄉促生產活動等專項培訓活動。
3.經費保障。由人社部門組織的搬遷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所需 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
培訓期間可給予參加培訓人員適當食宿、 交通等補助,所需資金由參加培訓人員所在縣(市、區)人民政府統 籌安排。
〔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農業局、扶貧辦、教 育局、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發展改革委、移民工作管理局、財政 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期限:x—X 年〕 (三)多渠道促進搬遷勞動力就業。
一是大力發展就業扶貧車間。
各縣 (市、 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 扶貧、財政部門要按照《x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x 市扶貧開發 辦公室 x 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加快就業扶貧車間認定工作的通知》 (崇人社發〔x〕65 號)文件要求,加快就業扶貧車間的認定掛牌工 作,落實相關補貼。要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附近預留一定場所 支持企業創建就業扶貧車間。
對與搬遷勞動力簽訂勞務協議或承攬合 同, 且搬遷勞動力在 1 年內累計工作不少于 6 個月并給付不低于 6000 元勞動報酬的就業扶貧車間, 按 1000 元/人的標準給予生產經營主體 一次性帶動就業獎補,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對達不到 x 人社發〔2017〕82 號文件要求的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村合作 社等,但已被扶貧部門認定的扶貧車間,各縣(市、區)可結合本地 實際,確定縣(市、區)級就業扶貧車間認定范圍和條件,并做好縣 (市、區)級就業扶貧車間的認定掛牌工作。二是鼓勵企業和社會組 織吸納就業。
對吸納搬遷勞動力就業并與搬遷勞動力簽訂 1 年以上勞 動合同、 連續工作 6 個月以上且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或社會組 織,給予不超過 3 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并按標準給予企業或社會組織 一次性帶動就業獎補。其中,對吸納搬遷勞動力就業 10 人以下的, 按 1000 元/人的標準給予獎補;對吸納就業 10 人(含本數)以上、 20 人以下的,按 1200 元/人的標準給予獎補;對吸納就業 20 人(含 本數)以
易地搬遷安置工作管理方案_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工作實施方案(最新)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工作實施方案(最新)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關于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各項決策部 署,促進易地扶貧搬遷家庭勞動力就業創業,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對象 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有保障、可致富,根據我縣實際,制定本 方案。
一、目標任務 全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2399 戶 10239 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4 戶 9117 人。搬遷至縣城 X 鎮安置點 1134 戶 4634 人、X 鄉安置 點 1164 戶 5204 人。X 年,實現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技能培訓 3000 人以上,就業 2700 人以上。通過實施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多渠道 開辟就業崗位,確保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家庭實現至少“一戶一人”以 上就業。
二、工作步驟 (一)第一階段(X 年 3 月 15 日至 4 月 28 日) 1.組織領導。成立以縣政府常務副縣長任組長,縣移民局局長和 縣人社局局長任副組長, 其他相關單位及鄉(鎮)人民政府主要領導為 成員的縣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做好統籌部署。
2.摸清底數。
各鄉(鎮)對搬遷至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就業 創業情況進行調查統計,精準摸清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就業創業信 息,建立易地扶貧搬遷家庭檔案,做到一戶一檔,于 4 月 28 日前將 調查核實的《易地搬遷勞動力就業創業信息臺賬》經鄉(鎮)主要領導 簽字后報縣就業局。
3.強化宣傳。
縣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召集各用工單位和企業研究 落實用工人數、用工標準、待遇等相關事項,制定并發放縣內企事業 單位用工宣傳手冊。
各鄉(鎮)要組織干部進村入戶宣傳就業培訓相關 政策,確保群眾政策知曉率。
(二)第二階段(X 年 4 月 28 日至 12 月 30 日) 1.做好就業跟蹤服務。
各鄉(鎮)要對易地搬遷家庭勞動力就業情 況進行動態管理,及時了解勞動力就業失業狀況,按月更新《易地搬 遷勞動力就業創業信息臺賬》 。對已就業勞動力做好跟蹤管理,對未 就業勞動力進行崗位推薦, 確保向每個易地扶貧搬遷未就業勞動力推 薦就業崗位 3 個以上,并將就業服務全過程錄入《易地搬遷勞動力培 訓就業創業全程服務卡》 ,確保一戶至少有一人以上穩定就業。
2.開展就業創業培訓。根據我縣產業發展需求和用工需求,針對 性地對易地扶貧搬遷家庭未就業勞動力免費開展家政護工、挖掘機、 電工、廚師等技能培訓;縣上玉工業園區、農業園區企業要對新招用 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開展崗前培訓和“師帶徒”培訓,對有創業愿望 人員開展創業培訓和電商培訓等, 切實提高易地扶貧搬遷家庭勞動力 就業創業能力,確保“培訓一人、就業一人” 。X 年計劃開展家政護 工培訓 300 人,挖掘機、電工、焊工、廚師等培訓 600 人,企業崗前 培訓 1400 人,鄉村特色旅游從業人員培訓 500 人,創業電子商務培 訓 200 人。
3.加強勞務合作,推薦輸出就業。加大與勞務協作幫扶地區溝通 協調,通過用工信息,舉辦易地搬遷專場招聘會等形式,組織縣 外和勞務協作幫扶地區規模以上企業進場招聘, 提供適合易地搬遷群 眾的就業崗位,努力向縣外以及幫扶勞務協作地區輸送 1500 名以上 勞動力外出就業。
4.建立易地搬遷扶貧車間、扶貧點、扶貧基地并組建扶貧就業專 班,吸納就業。縣上玉園區管委會、高效農業園區管委會要引導貴旺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輝公司等企業創建就業扶貧車間,力爭吸納 500 人以上搬遷對象就業;縣投促局要積極引進 1-2 家企業在易地扶 貧搬遷居住點創建就業扶貧加工點, 力爭吸納 200 人以上搬遷對象就 業,各鄉(鎮)要依托專業合作社、產業基地等建立 2-3 個就業扶貧示 范基地,力爭吸納 200 人以上搬遷對象就業。
5.扶持鼓勵創業。各鄉(鎮)安置點以及縣城集中安置點,要利用 臨街門面等優勢,積極出臺優惠政策,鼓勵 200 名以上搬遷勞動者就 近創業,并帶動其他搬遷對象實現就業。
6.適度開發公益性崗位。按照“控制總量、適度開發”的原則, 合理安置符合條件的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困難勞動力到公益性崗位就 業。各鄉(鎮)、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新增公益性崗位要優先安置符合 條件的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公益性崗位補貼由就業資金承擔 60%,用 人單位承擔 40%。(安置期限除聘用時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 5 年的可 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 3 年)。
7.組建就業扶貧施工隊。縣住建局、交通局、水務局等單位發包 的重點工程,要督促施工企業組建就業扶貧施工隊,力爭全縣組建就 業扶貧施工隊 10 個以上,吸納易地扶貧搬遷貧困勞動力就業達 150 名以上。
8.實行就業服務窗口前移。X 鎮、X 鄉要在易地搬遷安置點分別 設立就業服務窗口, 每個窗口至少安置 2-3 名公益性崗位人員從事相 關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9.建立就業創業聯盟。建立完善企業與求職人員的有效銜接機 制。縣上玉工業園區管委會、高效農業園區管委會、經貿局、市場監 管局、工商聯、人社局要加強與縣內企業聯系,積極建立道真自治縣 就業創業聯盟,開發網絡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時時就業相 關優惠政策和提供相關就業服務。對收集到的各類用工信息,各掛幫 干部要及時對有就業愿望的貧困戶勞動者進行宣傳推薦, 確保實現信 息及時共享。
10.加大資金投入。整合縣扶貧辦、人社局等部門就業扶貧資金 1000 萬元,用于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培訓和就業創業各項政策兌 現。同時,縣人社局、扶貧辦要加強資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及資金 使用效率,促進搬遷群眾穩定就業、穩定脫貧。
安置房實施代建應遵循“政府主導、專業代建、全程監管、整體移交”的原則,代建項目應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遵守國家、省及本市有關政府投資項目的各項規定。
二、搬遷安置房項目實行代建管理的方式
全市搬遷安置房項目原則上交由市人民政府指定本市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的國有企業負責組織代建(按代建內容實施),項目業主按照立項批復確定,由市財政局或市國通公司按市政府統一規劃及建設要求組織建設資金,全程負責建設并交付使用。
對代建安置房項目嚴格實行項目“四制”管理,即法人負責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
三、安置房項目業主單位和代建單位的職責
(一)項目業主單位應履行以下職責:
1.負責組織完成項目籌劃及項目建議書編制、項目報批和立項審批;負責項目選址意見書、用地規劃許可證的辦理及土地使用權的審批。申請市人民政府指定項目代建單位。
2.負責做好涉及項目的土地征用、房屋征收、補償安置、管(桿)線遷移、構筑物搬遷、障礙物拆除等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維穩等工作。
3.配合代建單位實施地勘、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以及協調做好項目開工前相關手續辦理。
4.負責落實項目建設資金。
5.參與項目可行性研究和設計審查,招投標、監理等中介服務機構招標、工程招標的監督工作;參與項目的中間驗收、竣工驗收;負責代建過程中的相關協調工作;負責接收移交的檔案資料和固定資產。
6.負責辦理代建協議中明確的其他工作。
(二)代建單位應履行以下職責:
1.根據業主委托負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項目概算及協助做好立項審批,負責完成地勘、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組織完成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審查工作。
2.根據業主委托負責辦理項目前期規劃選址、用地預審、環評等前期手續;辦理開工前的消防、人防、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安全質量監督等報建手續。
3.按照基本建設程序,組織實施土建、裝飾、安裝、設備采購、材料供應、工程監理等招標工作,負責合同簽訂。
4.負責對代建項目資金的核撥審查,按預算評審嚴格控制工程造價;加強項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承擔項目質量、安全管理責任,確保項目符合設計要求;負責對項目建設進度進行監督,確保項目按期交付使用;負責項目的中間驗收和竣工驗收。
5.負責代建項目各項資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
6.負責辦理工程結算、竣工財務決算和資產移交。
7.負責辦理代建協議中明確的其他工作。
四、搬遷安置房項目代建管理費標準
300萬元以下按投資額5%收取;300萬元-500萬元,按投資額4%收取;500萬元-1000萬元,按投資額3.5%收取;1000萬元-3000萬元,按投資額3%收取;3000萬元-5000萬元,按投資額2.5%收取;5000萬元-1億元,按投資額2%收取;1億元以上,按投資額1.5%收取。按分段累進計費。
五、加強安置房項目代建管理
代建項目經市人民政府審批授權后,由項目業主委托給代建單位實施代建。所代建項目的立項、用地審批、規劃、設計、報建手續、驗收手續等均以業主單位名義實施。代建單位重點負責建設過程中的報建手續、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投資及進度控管、建設資金申請報批、竣工驗收等。
(一)項目建設資金籌集;代建項目資金由市人民政府確定,市財政局或市國通公司按項目、分年度籌集、落實項目建設資金,資金使用封閉運行,并按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或市國通投資公司項目管理規定支付工程款。市財政局或市國通公司加強對代建資金管理使用的檢查監督。通過對資金申請、賬戶管理、資金使用、財務報表等審查,加強對代建資金使用的全程監督。
(二)有關合同簽定;項目組織建設前由代建單位與業主單位簽定代建合同,明確代建的形式、內容、權利和義務;項目實施中根據代建內容由代建單位與地勘、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及招標、造價咨詢等中介機構簽訂合同。項目建設實施中根據需要由業主單位委派協調工作專班負責全過程的協調、監督。
(三)落實有關優惠政策;代建的安置房項目建設期享受國家、省、市有關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優惠政策。
(四)代建單位應嚴格按基建財務會計制度、建設資金賬戶管理制度等規定進行財務核算,嚴格財務管理。定期向市項目管理部門、市財政局或市國通公司報送相關財務報表。續建項目年末資金結余可結轉下年度使用,竣工項目除預留款項外,結余資金按基建財務會計制度規定處理。
為綜合統籌利用醫療衛生資源,充分發揮資產最大效益,防止國有資產損壞、流失、浪費,咨詢上級專家意見,結合我縣實際,4月份縣衛生局草擬了《城區公立醫院整體搬遷資產統籌利用工作方案》,已呈報縣人民政府。縣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對方案及時作出批示:“方案需征求縣人大和縣政協的意見”,衛生局根據縣政府主要領導批示,分別向縣人大和縣政協領導匯報了工作。5月中旬縣人大、政協分別召開了部分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座談會,對縣衛生局草擬的《城區公立醫院整體搬遷資產統籌利用工作方案》征詢了意見。目前已將征詢意見情況進行了梳理,形成了書面意見,7月份準備向縣政府匯報,力爭在縣政府常務會議上通過此方案,爭取9月份前能夠開展實施。
二、做好城區公立醫院整體搬遷衛生技術人員儲備工作。
為基本解決衛技人員緊缺的問題,確保城區公立醫院搬遷后臨床科室的正常運轉,根據人員需求測算,結合我縣實際,4月份縣衛生局草擬了《縣城區公立醫院整體搬遷衛生技術人員儲備計劃》,已呈報縣政府,7份月將與人事、財政、編辦等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召開相關部門會議,形成統一意見,爭取在9月份《縣城區公立醫院整體搬遷衛生技術人員儲備計劃》能夠開展實施。
三、做好大型醫用設備采購、安裝、調試工作。
為了順利推進城區公立醫療機構布局調整,進一步滿足全縣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更好地提供醫療服務,改變我縣大型醫療設備稀少、整體設備配置落后的現狀,4月下旬縣衛生局草擬了《關于購置大型醫療設備的請示》并經縣政府批準,同意縣人民醫院采購一臺1.5T核磁共振(MRI)和一臺16排螺旋CT大型醫用設備,縣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后將原有的一臺老式雙排CT留給縣中醫院使用。5月上旬已按衛生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要求,向省衛生計生委申請辦理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7月份做好申請辦理配置許可證的跟蹤工作,待配置許可證下發后,8-9月份做好政府招標采購工作及安裝、調試。
四、做好人員培訓工作。
根據城區公立醫療機構布局調整后各相關醫院科室設置和人才需求情況,選擇性地安排人員培訓。8月份,各相關醫院選派10名醫生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五、解決城區公立醫院人員編制緊缺問題。
堅決貫徹落實省、市有關工作精神,加大危舊房改造工作力度,拓寬融資渠道,爭取2016年6月底前先期完成蔡家街47號附20號、三民北巷七號大院、半邊街29號等13個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危房點的搬遷改造工作,逐步消除轄區內危房安全隱患,改善住房困難家庭生活,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
二、組織機構
為強化統籌,經研究,成立“區老舊危樓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具體成員名單如下: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區住建局),辦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同志,負責危舊房整治工作的統籌協調及日常工作,負責對項目存在的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
三、工作內容
2016年5月30日前,啟動并完成蔡家街47號附20號(中東社區)、三民北巷七號大院(黔東社區)、許家巷3號(普陀社區)、半邊街29號(貴烏社區)、羅漢營香獅路11號(金龍社區)、何家巷110-122號(頭橋社區)、毛騰巷30號(頭橋社區)、英烈路38-14(頭橋社區)、八鴿巖路229號7、8號樓(北京路社區)、雅關村大寨(黔靈鎮)、三橋村下五里組(黔靈鎮)、三橋農民新村11層樓電梯農房(黔靈鎮)、三橋新街68-80號(三橋社區)共計13個危房點的搬遷工作。
四、工作職責
(一)區住建局:負責統籌開展危房搬遷工作,完善危房搬遷拆除的相關手續,指導各社區(鎮)開展搬遷疏散工作,負責開展農房確權工作。
(二)區城管局、區城管大隊:負責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違法建筑進行查處,并及時予以拆除,確保盡快消除安全隱患。
(三)區房屋征收局:負責參照新建路31號搬遷安置方案,制定13個危房點的搬遷安置方案。
(四)區規劃分局:負責對符合條件的農村危房辦理完善相關翻建審批手續。
(五)區國土分局:負責配合開展農房確權工作,對符合確權條件的農危房及時予以確權。
(六)區貴中公司:作為業主負責危房的資金籌措、相關手續報批,并做好資金平衡和還款安排。
(七)區財政局:負責配合做好危房改造資金保障工作。
(八)區棚改辦:負責積極爭取落實中央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
(九)區維穩辦、區司法局、區公安分局:負責做好危房改造項目的司法保障和維穩工作。
(十)區督辦督查局、區監察局:負責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將落實不力、的相關部門和人員嚴格實行工作問責制,追究相關責任。
(十一)各相關社區(鎮):負責轄區內危房監控及搬遷疏散的具體實施工作;負責做好項目涉及的維穩工作。
五、時序安排
(一)2016年4月8日—20日,一是由各相關社區負責對接產權單位,督促產權單位籌集資金,由社區(鎮)具體負責實施搬遷疏散工作。若產權單位無力籌集資金,則由其盡快書面明確放棄產權,移交政府進行整治。二是由區房屋征收局主動對接各相關社區,參照新建路31號搬遷實施方案,制定13個危房點的搬遷安置方案。
(二)2016年4月21日—22日,一是由區住建局牽頭,區法制辦、區房屋征收局及屬地社區(鎮)參與,對搬遷實施方案進行研究完善,并按程序報審。二是由區財政局牽頭,區棚改辦、區貴中公司參與,籌集5000萬元資金,用于保障搬遷疏散工作順利實施。
(三)2016年4月23日—4月25,由區房屋征收局將搬遷實施方案報區政府完成審批工作。
(四)2016年4月26日—5月30日,由各相關社區(鎮)啟動并完成危房點的搬遷拆除工作。
六、工作要求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深入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組織引導群眾異地新建搬遷,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工作目標和任務
通過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動員地質災害點群眾異地搬遷,圍繞“選址到位、籌措資金、盡快搬遷”的工作目標,明確工作責任,簡化審批程序,積極向上爭取資金補助和減免審批費用,力爭于年國慶之前全部完成地質災害點群眾異地搬遷工作。
三、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
1、宣傳發動階段(月20日—月30日)。由各駐村工作隊、村委會利用會議、宣傳載體廣泛進行宣傳,動員地災戶進行異地新建。
2、落實新建選址階段(月1日—月15日)。由鎮駐村工作隊、村委會協調新建用地權屬界限,鎮國土所、村建站組織對各地災戶的新建選址進行現場勘測,保證新選地址符合政策及村鎮建設規劃要求。
3、完成一層新建階段(月16日—8月31日)。由鎮國土所、駐村工作隊對新建進度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是否已一層封頂,是否已著手準備搬遷。
4、完成搬遷階段(9月1日—9月19日)。由鎮國土所、駐村工作隊組織村干部對地災戶新建搬遷工作進行檢查,重點落實是否已全部搬遷新居,舊房是否繼續有人居住,開始拆除舊房。
5、落實驗收階段(9月20日—9月30日)。由區直有關部門組成聯合驗收小組,按照區政府辦公會議紀要精神有關規定,對各地質災害戶落實新建搬遷的情況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落實有關資金補助。
四、資金補助和驗收標準
一、加強領導,分工負責。
縣上動員大會召開后,我鎮立即召開了專題會議,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xxx、鎮長xxx為組長,人大主席xxx和副鎮長xxx為副組長的xxx鎮“三年告別土窯洞”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指導全鎮的“三年告別土窯洞”工作,使我鎮此項工作開局良好,進展順利。
二、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召開鎮村干部會議,傳達縣上“三年告別土窯洞”工作會議精神,使廣大干部群眾對“三告別”工作有了深刻的認識,從而主動地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積極地開展新建,充分享受國家政策,形成了濃厚的輿論氛圍,為“三告別”工作的開展打下了扎實基礎。
三、調查摸底,制定方案。
我們組建工作組,逐村逐戶進行了調查摸底,匯總出需搬遷的戶數,因地制宜,根據各村各戶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我鎮“三年告別土窯洞”工作實施方案,使得工作開展有條不紊。
四、精心組織,穩步推進。
工作方案確定之后,由包片領導具體負責,督促實施,包村同志和村干部包抓戶,整修莊基,并嚴格按照城建部門設計的建設方案,幫助群眾整齊規劃建設新居。20xx年度分別實施了xxx、xxx、xxx三個村的告別土窯洞搬遷工作,xxx共搬遷群眾35戶127人,xxx村共搬遷20戶82人,xxx村共搬遷25戶97人。20xx年7戶21人的搬遷任務,x家3戶(xxx、xxx、xxx),xxx1戶(xxx),xxx2戶(xxx、xxx),xxx莊1戶(xxx),現已全面完成,“三告別”工作已經徹底結束。
2、移民直補資金及時發放。根據移民動態管理要求,對第一季度死亡、農轉非、上學、入伍、移民繁衍人口中嫁出到非移民戶的、服刑人員、其他按政策應核減的等七類人員進行核減,并將今年第2季度直補資金發放至移民“一卡通”上。上半年,我市享受現金直補移民__030人,直補資金42.09萬元。
3、移民村組調查有序推進。上半年,根據省扶貧和移民辦統一部署要求,我辦全面深入開展了大中型水庫移民村組現狀調查工作,為掌握大中型水庫移民村組現狀,科學制定移民發展規劃,促進全市移民村組全面均衡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調查,全市20__年水庫移民直補人口為__030人,主要分布全市15個鄉鎮街道和大茅山經濟開發區,79個行政村,351個自然村組。
4、向上爭資立項積極主動。上半年,我辦積極主動與省、市辦對接并匯報,并加大力度積極爭取了移民示范村建設、發展提升、產業扶持、搬遷扶貧移民進中心村、進鄉鎮等項目。
5、精準識別工作精心部署。為抓好落實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工作,結合我市實際,我辦對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工作進行了早動員、早部署、早安排。一是制定實施方案。按照全省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工作總體安排部署與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__市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二是動員部署安排。根據省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相關工作要求,及時召開班子會、全市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動員會,就全市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進行了布置安排;三是開展調查摸底。目前,通過調查摸底,農戶申請,二次公示公告,確定全市貧困戶6912戶10757人,貧困村識別工作已全部完成,下步將研究制定結對幫扶方案和幫扶計劃,填寫《扶貧手冊》。
6、資金監督檢查扎實做好。今年上半年,根據省辦《全省扶貧和移民資金監督檢查工作實施方案》及《__省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相關要求,我們于20__年3月聯合財政局等相關部門,20__年6月聯合審計局、財政部門,分2次再深入到各鄉鎮、街道村組,采取資金核對、入戶調查、現場查看等形式,對全市扶貧和移民資金進行了拉網式監督檢查。通過監督檢查,及時摸排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按照“問題及原因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責任追究不到位不放過”的原則,全面要求整改到位,確保扶貧和移民資金運行安全,最大限度地惠及于民。
7、群眾路線教育深入開展。一是召開動員會和班子會,認真傳達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群眾路線活動精神,并對全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布署和安排。二是組織全辦人員集中學習了《關于群眾工作的論述摘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等資料,并要求全辦人員認真撰寫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三是創新“1+3”幫帶工程,即1名領導干部幫帶一名干部職工、幫扶一個貧困村、幫富一戶貧困戶,以出實招、辦實事、見實效,助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四是精心組織安排,認真抓好落實,通過學習教育、查找不足、談心談話、查擺整改、對照檢查,扎實做好專題民主生活會前期準備工作。7月18日,我辦召開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會上,全體黨員科級以上干部深入貫徹學習了蘭考等重要講話精神,并以反對“”、服務群眾為重點,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
8、庫區移民穩定切實維護。結合“三訪三解三個全覆蓋”和“三問三促”活動,落實移民工作領導干部包案制,變上訪為下訪,主動進村入戶為移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徹底消除移民的心理障礙,同時,整合社會人脈資源,動員移民人員身邊親朋好友、子女教師等社會關系,深入細致做其思想工作。
今年上半年,雖然我辦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及省、__市扶貧和移民辦的精心指導下,全市整村推進、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產業扶持、移民后期扶持等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項目資金爭取難度不斷加大。扶貧和移民項目資金爭取主要是扶貧移民搬遷項目,當前由于鄉鎮街道申報扶貧移民搬遷項目不積極主動,加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
國土、建設、財政等相關部門的配合,而配合協調當中缺乏有效的聯動運行機制,造成項目實施進展相對緩慢;二是幫扶政策難以執行到位,缺乏有效的落實督導機制;三是農業產業發展資金仍然短缺。由于我市不是原中央蘇區縣、國定貧困縣,沒有產業扶貧資金,而金融信貸對貧困農戶發展產業經營的支持渠道不暢,嚴重制約了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步伐;四是扶貧和移民項目管理資金管理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1、做好貧困人口識別工作。根據國務院扶貧辦、省扶貧和移民辦《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文件及全省扶貧和移民資金監督檢查暨扶貧對象精準識別與幫扶工作會議、__市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及扶貧和移民資金監督檢查工作調度會議精神,將于20__年底前,在全省范圍內建立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電子信息檔案。一是結對幫扶。根據要求,由市人民政府研究制定貧困戶結對幫扶方案,成立駐村幫扶辦公室,組建駐村幫扶工作隊,落實相關幫扶措施,實現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二是數據錄入。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于8月底前指導各鄉鎮將相關數據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并進行數據審核。
認真貫徹“*”重要思想及*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嚴格執行國家、省、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法律、法規及政策,堅持以人為本,依法實施拆遷,正確處理拆遷與建設的關系,合理確定補償標準,妥善落實安置工作,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扎實穩妥地推進拆遷工作。
二、基本原則
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依法拆遷、統一管理、合理補償、妥善安置的原則,采取分工包戶、目標管理、責任到人的方式,由職能部門統一組織,涉及單位協調配合,全面開展拆遷工作。
三、工作任務
“*路”項目建設房屋拆遷范圍:東起解放北路石油公司加油站房,西至昌廈公路,道路總長1088.6米,道路線寬46米。初步調查該項目涉及房屋拆遷總戶數36戶,其中私人34戶,住宅用房建筑面積:5020.77平方米;單位2戶,住宅建筑面積:246.71平方米。
(一)責任單位分工包戶
按照本方案的工作原則對該項目涉及的房屋拆遷戶進行以下分工包戶:
1、縣石油公司負責以下被拆遷戶的協調服務工作,責任人為高奕林。(18戶)
黃玉泉、藍德才、章淑仁、李同本、陳建平、劉龍秀、鐘大林、黃文濤、王順如、曾奇勇、徐冬明、馮報嘉、高奕林、游建武、陳建輝、藍軍、何國光、謝昌華
2、旴江鎮政府負責以下被拆遷戶的協調服務工作,責任人為吳源輝。(11戶)
李名裕、高炳生、揭小明、肖湖南、方漢云、劉炳榮、胡明亮、李清華、邱建華、邱定華、邱進華
3、縣建設局負責以下被拆遷戶的協調服務工作,責任人為揭興華。(2戶)
張聲僑、溫國生
4、縣教育局負責以下被拆遷戶的協調服務工作,責任人為顧榮輝。(2戶)
邱相華、魏長華
5、縣供電公司負責以下被拆遷戶的協調服務工作,責任人為胡志強。(1戶)
鐘海明
(二)分工包戶責任單位工作任務
1、摸清本單位責任包干戶的住房狀況(含本縣城異地住宅、房屋面積以及被拆房屋基本情況)和家庭成員及社會關系等情況。
2、做好被拆遷人過渡用房的安置,依照《*縣“*路”項目建設房屋拆遷實施方案》規定,協助進行各被拆遷戶補償安置。
3、負責做好本單位責任包干戶的《房屋拆遷現場勘察分戶表》、《房屋拆遷現場勘察圖》的現場調查及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等基礎工作。
4、按照《*縣“*路”項目建設房屋拆遷實施方案》規定負責做好被拆遷人的貨幣補償、產權調換、土地置換的銜接工作。
5、負責做好本部門本單位責任包干戶的穩定、及接訪工作。
6、負責做好本部門本單位責任包干戶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解釋工作。
四、拆遷實施步驟
(一)調查摸底
縣拆遷行政主管部門下發摸底調查通知,組織拆遷單位、旴江鎮、居委會(村委會)進行拆遷區域內房屋調查、登記、征求意見等工作;在拆遷區域產權復核公告,并會同國土資源部門、旴江鎮、居委會(村委會)對拆遷區域房屋核準、確權,并將結果張榜公布。
(二)拆遷公告
縣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核通過后,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下發拆遷公告,在主要媒體拆遷公告,并在拆遷現場張貼。房屋拆遷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面積、拆遷期限、拆遷實施單位等。
(三)宣傳動員
縣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召開拆遷動員大會,公布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及相關政策,說明拆遷時限、搬家驗收標準、回遷時間、過渡方式、協議時間等事項;組織拆遷實施單位、旴江鎮、居委會(村委會)工作人員做好宣傳動員工作,發放宣傳資料。將房屋拆遷公告、拆遷程序、補償標準、安置政策向被拆遷人逐戶宣傳。
(四)拆遷評估
1、房屋拆遷評估機構的確定
由縣投資公司和縣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擇優確定有資質的房地產評估機構。
2、評估規程
評估機構向委托人提供委托范圍內被拆遷房屋的整體估價報告和分戶估價報告。估價結果經縣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在拆遷現場公示。
(五)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及搬家驗收
1、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協議內容包括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過渡期限和違約責任等事項。
2、搬家驗收
驗收標準以房屋原有結構、門窗及附屬設施保持完好,室內生活用品等全部搬空為驗收合格。
(六)拆遷裁決
1、裁決聽證
對未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比例超過60%或由拆遷當事人提出申請的,由縣拆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人員對案件的事實、證據、經過、提出的要求和法規、政策依據進行聽證。
2、裁決程序
(1)向被申請人送達房屋拆遷裁決申請書副本及答辯通知書。
(2)審核相關資料和工作程序。
(3)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進行復核,采納當事人的合理要求,并組織調解。經調解,達成一致意見的,出具裁決終結書;對未達成一致意見或當事人拒絕調解的,由縣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做出書面裁決。
(七)強制拆遷
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拆遷人向縣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強制拆遷申請。縣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向縣政府申請行政強制拆遷前,組織有關部門、拆遷當事人代表以及具有社會公信力的代表等,對強制拆遷的依據、程序、補償安置標準的測算依據等進行聽證。縣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強制拆遷決定形成后,送達強制拆遷決定書和限期搬遷通知書,并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五、搬遷拆遷時限
1、2009年5月30日以前各部門各單位必須完成責任包干戶房屋的丈量、核實,簽訂補償安置協議及被拆遷人搬遷工作。
2、2009年6月6日以前開始拆房。
六、組織領導
為保證“*路”項目建設任務的順利完成,做到強化領導、責任分工,協調服務到戶,決定成立“*路”項目建設房屋拆遷協調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
*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房管局,工作經費由縣政府專項撥付。
七、有關部門職責
1、縣拆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房屋拆遷管理、監督、協調工作;負責落實拆遷補償政策和安置房竣工驗收后的安置工作;負責組織協調強制拆遷。
2、縣建設局負責在拆遷項目具備頒發拆遷許可證條件之前,完成建設項目的規劃審批手續,頒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負責安置房規劃設計、建設施工管理以及工程質量的監督;負責安置房綜合驗收、備案。
3、縣發改委負責在拆遷項目具備頒發拆遷許可證條件之前,辦理建設項目立項批準手續,下發建設項目立項批復。
4、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在各拆遷項目具備頒發拆遷許可證條件之前,辦理建設項目的用地審批手續,頒發建設用地批準書,落實集體土地征用補償安置工作。負責對被拆遷人房屋用地面積的測量和確定工作以及協助評估機構確定被拆遷人土地補償價格。
5、縣政府法制辦負責房屋拆遷程序法律法規的運用監督和管理,確保依法拆遷、依法補償。
6、縣局負責拆遷接訪工作,主動及時地指導拆遷責任單位解決拆遷糾紛及問題,積極穩妥地把拆遷矛盾解決在萌牙狀態。
7、縣司法局負責配合拆遷人及拆遷責任單位及時做好被拆遷房屋的證據保全工作。
8、縣法院負責配合有關部門依法做好強制拆遷工作。
9、縣財政局負責做好拆遷補償資金監管工作。
10、縣供電、供水、網絡公司、電信公司負責自行做好本單位管、網、線的拆除工作以及做好被拆遷人有關管、網、線遷移工作。
11、縣*局負責做好房屋拆遷穩控工作和相關協調工作,負責強制拆遷現場的治安工作,確保強制拆遷工作順利進行。
12、縣委宣傳部、文化廣播電視局負責做好宣傳“*路”道路建設對于促進城市發展、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所起的作用和重大意義。
各職能部門要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密切配合,確保“*路”項目建設房屋拆遷任務順利完成。
八、工作安排
1、2009年4月23日前擬定拆遷實施方案及工作方案,確定評估機構,完成初步調查摸底工作,由縣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縣房管局負責。
2、2009年4月25日召開拆遷動員大會,由縣政府辦負責。
3、2009年4月25日至4月28日,各拆遷責任單位各自召開本單位的拆遷工作會,組織召開本部門責任包干戶的座談會,做好思想動員和政策宣傳工作,擬定本單位的拆遷工作方案,成立工作組,指定聯絡人,并于4月28日下午5時前報拆遷協調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4、2009年4月25日至4月30辦理完畢建設項目立項批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土地使用批準書、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拆遷許可證等,由縣發改委、建設局、國土資源局、財政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
5、2009年4月25日至5月5日為拆遷評估階段,由評估公司和各責任單位負責。
6、2009年4月28日至5月30日完成簽訂補償安置協議及搬家驗收等搬遷工作,各責任單位負責。
7、2009年5月1日至5月30日完成安置用房的規劃設計及相關報建工作,確定土地置換安置用地的選址,由縣建設局、縣國土資源局、縣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
8、2009年6月1日至6月30日房屋拆除階段,由縣房屋拆遷有限責任公司負責。
九、工作措施
1、“*路”項目建設房屋拆遷實行部門包干責任制,各責任單位要做到兩個確保:一是確保被拆遷人按《*縣“*路”項目建設房屋拆遷實施方案》要求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做好被拆遷人的搬遷工作,協助被拆遷人解決拆遷過渡周轉房;二是確保被拆遷人思想認識統一到“*路”惠民工程建設上來,自覺地支持*縣公益事業建設,確保本單位責任包干戶無集體上訪及越級上訪現象發生,遇有上訪事件,由責任單位負責接訪,所造成的接訪費用由責任單位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