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系統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2 14:58: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銀行系統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銀行系統論文

篇(1)

銀行管理系統中,系統功能輸入主要包括文本框、下拉框、選取、日期等。測試輸入要素自身分析如下:首先根據具體功能輸入判斷其合法性;然后確定輸入要素規則中取值的有效等價類個數,每個要素規則的1個有效等價類為1個輸入要素測試點;最后匯總所有輸入要素的有效等價類ni=1∑ftpi,記為FTP。

(二)單一功能輸入要素分析

單一功能輸入要素分析是從需求文檔出發,通過對每個單一功能可能涉及的規則進行輸入要素測試點計數,求得該功能點的輸入要素測試點數。首先按照需求文檔功能框架對每個單一功能涉及的輸入要素進行枚舉。接著根據業務規則的要求,從輸入要素的值域出發,分析可能的取值,確定其等價類。然后計算等價類組合總數,如果等價類取值之間有判定或者依賴關系,則輸入要素之間等價類數相乘,否則相加。最后將單一功能輸入要素所有等價類組合計數的測試點相加,匯總得到單一功能輸入要素測試點nj=1∑sftpj,記為SFTP。

(三)組合功能輸入要素分析

在銀行管理系統中,組合功能是多個單一功能業務流、數據流的組合,包含多個組合實例。首先結合輸入要素自身分析,得到組合功能中單一組合實例中的單一功能的輸入要素個數,根據輸入要素個數和組織級定義,計算出該功能相應的復雜度C,則該功能的輸入要素測試點為1×C。然后匯總該組合實例中所有單一功能的輸入要素測試點,得到組合功能中單一實例的輸入要素測試點計數。最后枚舉管理系統中所有可能的功能組合實例,所有功能組合實例輸入要素計數點之和即為組合功能輸入要素計數點nk=1∑mftpk,記為MFTP。

(四)測試勞動生產率

軟件測試生產率包括測試設計生產率和測試執行生產率。影響測試設計生產率的因素有:測試用例的可重用性、測試用例的復雜度、人員熟練度等。影響測試執行生產率的因素有:測試用例的復雜度、測試用例的可執行性、人員熟練度、測試所需的軟硬件環境的穩定性和可用性、測試數據的可用性、測試工具的復雜度、業務復雜度等。結合企業級和項目級勞動生產率,可以確定項目采用的測試勞動生產率TLC。通過以上分析,可以估算出基于輸入要素分析的測試點總數,即測試工作規模TS=FTP+SFTP+MFTP。根據測試工作量=測試工作規模/測試勞動生產率,可以計算出技術活動工作量TAW。

(五)非測試技術活動工作量

非測試技術活動指測試過程中的測試計劃撰寫、測試環境準備、測試管理與溝通、測試總結等活動。在定性與定量結合估算的模型中,需要考慮非技術活動風險因素,包括測試人員經驗、項目需求清晰度與穩定性、關聯系統接口復雜度、測試條件完備性、測試資產要求、測試質量要求、測試全面性等。結合風險模型:RNTAW=NRNTAW×(1+beta)。其中,RNTAW為考慮風險因素非技術活動工作量,NRNTAW為不考慮風險因素非技術活動工作量為,beta=人員經驗+需求清晰度與穩定性+關聯系統接口復雜度+測試條件完備性+,根據項目經驗,beta的取值約為-0.5~0.5。

篇(2)

二、商業銀行信貸審批系統設計的分析

隨著國內金融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得銀行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在銀行壓低價格、放寬條件進行貸款擴張、搶占份額的同時,落后的風險監控技術將加大銀行經營風險,目前國內銀行業已經加大了風險控管的力度。為對貸款投放中產生的信貸風險進行有效防范,銀行在加大信貸資金管理的同時,必須對信貸資產質量進行有效提升。信貸審批系統的完善,可以對信貸風險進行有效降低。根據商業銀行需求進行信貸審批系統設計,應遵循“以客戶為中心,以電子化管理為手段,以風險防范為目的”的設計原則,進行信貸審批系統設計,主要分為兩層結構形式,為核心層與分支層。在設計中主要包括系統硬件、系統數據流、系統功能、系統權限控制與數據庫、待審批貸款查詢數據、審批查詢數據庫、貸款審批修改數據庫、審批詳情數據庫、貸款權限分配維護數據庫、貸款權限修改等多個方面。本文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系統硬件框架選用瀏覽器與服務器的方式作為銀行信貸審批系統硬件系統的主要方式,也就是常說的B/S結構,這種系統方式對集中管理數據及系統維護十分有利,并能對系統成本進行有效降低,為客戶應用提供便利,利用瀏覽器可以有效實現客戶端操作。

(二)系統權限控制與數據庫設計在信貸審批系統權限控制設計中,應分用戶與角色進行權限管理,并在交易中設置權限管理,實現同時前后臺共同控制。嚴格維護功能授權,一鍵完成數據維護,可實現一個交易所有業務同時全部完成移交。在采集數據的過程中,應對報文所需數據進行采集,數據采集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種:界面錄入、介質導入及其他系統抽取。首先,在驗證數據自動獲取中,必須嚴格按照個人誠信系統及企業征信系統的報文數據要求進行,確保數據格式、內容與報文要求相符合。其次,生成報文過程中,當數據采集完成后,應遵循報文需求進行各種報文的生成,并進行上報。最后,錯誤處理過程中,應按照返回的具體信息,對發生錯誤的報文進行錯誤的自動檢測,并形成正確的報文,檢驗合格后進行上報。

(三)貸款權限分配維護數據庫設計在貸款權限分配維護數據庫設計中,主要包括貸款流程編號、貸款種類、貸款期限、擔保方式等多方面內容,如表所示。

三、商業銀行信貸審批管理的探究

經濟效益是商業銀行存在的基礎,通過銀行信貸的方面最大限度地實現經濟效益。由此可見,商業銀行經濟效益是否良好,與信貸管理水平的高低具有關鍵性的作用。作為銀行運用信貸杠桿對日常經濟活動中的資金信貸關系進行組織、疏導、調節及控制的活動,信貸審批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對商業銀行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學習,提升政策執行力一是信貸審批管理學習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定期開展各種專題業務研討等學習活動,對國家政策方針、制度等進行及時、系統地學習與交流,確保信貸審批工作人員能夠對上級行信貸管理戰略進行及時領會,并對政策和規章制度的精神實質進行準確掌握,將政策精神在本省經濟發展與本行經營管理中充分體現,規范審批流程、明確信貸管理方向,在銀行業務辦理及信貸風險防范中充分發揮政策的指導作用。二是強化政策傳導作用。通過多種途徑如審批座談會議、營銷聯動、業務培訓等方式,完善基層銀行信貸審批系統及風險防范管理體系,在申報項目方面積極引導基層銀行向總行政策靠攏,幫助基層銀行對風險條線及經營條線利益一致性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加大信貸風險控制力度,實現信貸審批與市場營銷的充分結合。

(二)堅持精細化審批,把好質量關口2014年前三個季度,建行河南分行賬面利潤、公司類貸款新增、個人存貸款新增、中間業務收入等主要業務指標繼續占據同業第一的位置,一些指標在建行分行以至全行系統都居于前列,同時,不良貸款率控制在2.62%,資產質量保持在同業領先的水平。隨著2015年的到來,商業銀行競爭愈加激烈及總行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的政策要求,在信貸審批管理中,必須對各項政策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促使信貸審批管理符合本省經濟需求、各行經營實際,在合理調整信貸結構的同時,有效提高整體資產質量。1.積極推動信貸經營轉型。將信貸審批資源配置及營銷導向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審批過程中,促使信貸資源向非嚴控行業、優質客戶、重要項目及供應鏈融資、貿易融資產品上傾斜,在區域主導產業鏈中應起到深層次拓展的作用,進而實現“多產品覆蓋、向兩頭延伸、表格化管理”。2.加大防范風險控制力度。在審批中積極督促申報行努力挖掘和增加抵、質押方式的業務占比,或采取由信用等級更高、經營實力更強的擔保單位提供擔保,嚴格控制互保、交叉保及設備抵押項目,對集團客戶、關聯客戶以及虛擬集團客戶嚴格按照有關要求,認真研究總體資產負債情況、銀行在企業金融需求中的控制地位以及風險控制策略,努力提高授信方案質量。

篇(3)

信貸(貸款)業務是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在以間接融資為主的國家,信貸業務還是商業銀行最重要的資產業務?,F代商業銀行以逐利性、業務的“批發性”以及“城市戶籍”身份為典型特征,不可能主動將其貸款投向農村。不僅如此,各國商業銀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商業銀行)普遍形成了將資金從低收入者流向富裕者、從農村流向城市的“理性”信貸格局,資金的分配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而這又不可避免地導致貧富懸殊的進一步擴大,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實踐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我國也不例外。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一些發展中國家就開始探求為貧困階層提供金融服務的信貸制度,小額信貸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并在一些國家取得了成功。

我國農戶小額信貸的現狀

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小額信貸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的農村,授信對象定位為農村中低收入者,目前已在全國各地推行,授信對象也由農戶擴大到城市下崗職工等弱勢群體。但從小額信貸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來看,由農村信用社操作的農戶小額信貸已成為我國小額信貸的主流,代表和反映了我國小額信貸的發展現狀。作為農村金融領域一項引人注目的金融創新,該制度擯棄了商業性金融“嫌貧愛富”、“抓大舍小”的思想,敢于將自己的服務對象瞄準中低收入農戶并提供與貸款有關的一攬子服務。從我國10余年運行的總體情況來看,雖然在局部地區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額信貸模式,但客觀地講,小額信貸在我國并沒有取得真正的成功,更談不上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小額信貸理論。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農村信用社習慣于用商業銀行信貸的思維模式來設計、運作和評價小額信貸,在實踐中將小額信貸的功能擴大化,使小額信貸不能充分顯示其應有的制度特征,偏離了推行的初衷,在有些地方小額信貸已經開始異化。正確地區分小額信貸和商業銀行信貸不僅可以在理論上澄清各種錯誤的認識,對小額信貸的實踐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完善我國的小額信貸制度,填補農村貧困階層信貸服務體系的空白。

本文擬從制度視角來闡述兩種信貸方式在假設前提、制度設計、風險管理以及業績評價四個方面的差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發展小額信貸的幾點建議。

農戶小額信貸與商業銀行信貸的差異

(一)理論假設前提的差異

1.需求認識上的差異。小額信貸理論認為,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信貸資金,而是適合農民需求的金融制度以及與之配套的金融工具。在這種信貸制度安排下,貸款能自動瞄準中低收入階層,并且能針對農戶小規模經營、缺乏抵押品的特點,為農戶提供小額度、不需抵押品的款項。而商業銀行信貸暗含的假設前提是借款者缺乏的僅僅是資金,至于資金以外的其它服務,是借款者自己的事,由借款者自行解決。

2.信用與風險認識上的差異。小額信貸理論對農戶信用與風險的認識主要有三點:第一,農業社區的信用維護機制有效。由于農戶缺乏有效的財產作抵押,因此貸款只能建立在農戶的信用基礎之上,而農戶大多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農業社區,并且社區的人員組成極為固定,農戶之間的信息比較對稱,信息傳遞較快,即使發生拖欠債務、惡意逃廢債的現象,也極易被發現,并將為此付出極其昂貴的代價(如受到周圍人群的鄙視、無法取得下次貸款等),故農戶的信用普遍較好。第二,農戶還款具有雙重保證。雖然農戶以戶主作為承貸關系人,但債權債務關系確定的是信用社與農戶的關系,一旦戶主發生意外,家庭其它成員要繼續承擔歸還貸款的義務。第三,農戶與小額信貸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程度較輕。小額信貸機構一般深入農村,對農戶的信用狀況和生產經營情況比較了解,農戶基本上不存在商業秘密,因此農戶違約的機會較小。而商業銀行信貸則認為借款者惡意逃廢債的概率較高,借款者與銀行之間存在著程度很深的信息不對稱,因此認為每筆貸款都具有不可預測的信用風險,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要求借款者提供擔保或抵押品。

(二)制度設計的差異

1.目標群體的差異。農戶小額信貸以有一定經濟活動能力的中低收入農戶為貸款對象,是自然人貸款;商業銀行在貸款對象的選擇上則遵循“擇優”原則,以有良好業績和償債能力的企業和個人為首選目標,其中企業法人貸款占主要份額。

2.貸款保障條件和操作程序的差異。貸款保障條件的差異。小額信貸是一種沒有擔保抵押的貸款方式,貸款完全取決于農戶信用,通常采取小組連帶方式或強制性儲蓄來代替擔保抵押。商業銀行的貸款保障條件比小額信貸充足,有擔保貸款和票據貼現貸款,其中擔保貸款根據還款保證的不同又可分為抵押貸款、質押貸款和保證貸款。貸款操作程序的差異。小額信貸的貸款程序較簡單,無需提交各種書面材料。例如印度的自我就業婦女協會銀行只要求申請者填寫一張紙的申請表,貸款批準程序完成一般為一周;多米尼加的ADOPEM一般需9天完成放貸程序;印尼人民銀行的小額貸款申請程序最長兩周,對再次貸款者只需3天;孟加拉鄉村銀行從貸款申請到發放貸款一般為1-2周。我國的基本程序是:以農戶為單位建立貸款檔案—評定農戶信用等級—頒發貸款證—獲取貸款。

商業銀行貸款程序是其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個銀行都規定貸款必須嚴格按照一定的程序執行,因此貸款程序較為復雜,這些步驟主要有:貸款申請—貸款調查—信用評估—貸款審查—貸款談判—貸后檢查—貸款收回。

3.貸款額度、周期和還款方式的差異。小額信貸的貸款額度遠小于商業信貸的貸款額度。小額信貸采取持續性滾動式放貸以鼓勵還款,貸款輪數越多,貸款額越大。我國農戶小額信貸的貸款額度從一、二千元到幾萬元不等,采用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管理辦法。商業銀行信貸根據不同的客戶采取不同的貸款額度,但從總體上看,貸款額度遠大于小額信貸貸款額度。小額信貸的貸款周期可分為固定周期和靈活周期兩類,還款頻率也可從總體上分為固定還款和靈活還款兩類,而商業銀行貸款一般在到期時一次還清。

4.利率的差異。利率水平的高低是小額信貸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國際上成功的小額信貸的存貸利率差高達8%—15%左右,但資金成本低的例外。我國規定,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利率可以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和浮動幅度適當優惠,利率的確定比較簡單,實行“一視同仁”的利率政策;而商業銀行信貸利率則取決于市場供求狀況、央行的貨幣政策、貸款對象和貸款期限等因素,是靈活的、市場化的、有差別的利率,利率水平與受信者的信用等級狀況掛鉤。

(三)風險防范手段的差異

小額信貸主要采取3種風險防范措施:為貸款戶提供配套服務(如培訓、技術、信息等),以提高農戶投資項目的成功率;采取分期還款的方式;采取連帶擔保制度,利用社會壓力促使農戶積極還款。商業銀行面臨的信貸風險比小額信貸要復雜得多,因此風險的管理手段也要“先進”得多。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現代商業銀行逐漸形成了比較成熟的信用評分模型、信用風險模型和信用風險管理理論和手段,如由早期的線性概率模型、線性判別等模型,發展到現在較為流行的信用矩陣法、信用風險加成法等更為復雜、精確的數理模型,對信用風險的管理,也有著一套嚴格的程序,一般包括決策過程、后續行動以及監督報告過程。

(四)業績評價的差異

農戶小額信貸包括兩個基本要義:一是針對貧困,為傳統金融不能覆蓋的廣大有生產能力的貧困農戶提供資金;二是保證小額信貸機構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使小額信貸機構在財務上達到自立,這也是小額信貸項目追求的兩個基本戰略目標,所以對小額信貸業績的評價也是將以上兩個因素綜合起來考察。

商業銀行信貸的最終目標是股東利益最大化,因此對商業銀行信貸的績效評價主要是圍繞其盈利性和綜合盈利能力來展開的。前者考察銀行的相關財務比率指標,這些指標主要有四類:盈利性比率、流動性比率、風險比率以及清償力及安全性比率;后者則采用綜合分析的方法,將銀行盈利能力和風險狀況結合起來對銀行業績作出評價。

進一步發展農戶小額信貸的建議

確定合理的利率水平發揮利率杠桿的作用。國際經驗表明,合理的利率水平是小額信貸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所謂合理的利率是指能補償管理費用、資金成本、與通貨膨脹有關的資金損失及貸款損失,因此小額信貸利率應該是商業化的利率。雖然我國目前執行高利率會受到傳統觀念以及利率管制政策的挑戰,但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根據成本和供求決定的商業化利率將是小額信貸利率政策的最終取向。這是因為:即便是以福利主義著稱的孟加拉鄉村銀行模式實行的都是較高的利率政策;我國農村金融資源尚處在供給不足的狀態,若不以“市場價格”來配給有限的資金,則必然會引發金融機構的設租和尋租現象,其結果反而不利于有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的農戶;在很多地方,以高利貸為典型代表的“灰色金融”還很盛行,農民尚且能承受“高利貸盤剝”,那么市場化的利率水平則必然也能接受。有研究表明,農民一家一戶的小規模、多樣化生產帶來的是極高的回報,在正常年景下,農戶完全有能力承擔市場化的利率水平。

建立商業銀行信貸和小額信貸客戶信息資源的共享機制。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在我國尤其是農業銀行)也涉及到農業領域,兩者在產業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因此可以嘗試實現農業產業信息、農產品價格信息等微觀層面資源的共享。此外,商業銀行還可以將一部分不符合授信條件的客戶及其信息“移交”到小額信貸機構,小額信貸機構也可以將經濟實力增強后的農戶“移交”到商業銀行,兩者相互交流,實現信息資源和客戶資源的共享。

采用量化的風險防范手段。隨著小額信貸的不斷發展,其覆蓋面會越來越大,單純依賴傳統的、基于定性信息的風險防范措施必然會帶來決策上的失誤,導致風險放大。因此,可模仿商業銀行先進的風險防范手段,對小額信貸風險進行量化衡量與防范,比如使用信用等級評分模型。目前,該模型已在一些國家使用,如玻利維亞、哥倫比亞等國。實踐證明,這一方法確實能夠提高對風險判斷的準確性,從而提高小額信貸的成功率。但必須注意的是,等級評分需要詳盡的歷史數據,對我國來說,當務之急是建立農戶的征信體系。此外,等級評分模型也不是唯一的,由于借貸技術、客戶群、競爭和總體經濟環境的不同,以一家貸款機構數據庫為基礎開發出來的模型不一定適用于另一家,這也是小額信貸特殊性與復雜性的表現。

參考文獻:

篇(4)

眾所周之,美國是實施審計質量控制最早的國家。早在1978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專門成立了質量控制準則委員會(OualityContml Standards Committee,以下簡稱QCSC)。負責頒布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標準。該委員會于1979年11月了第1號質量控制公告《質量控制九要素》(SQCS No.1,A Quality Conhol System Con-sists of NineElements),提出質量控制必須考慮的九個要素,以指導事務所建立合適的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繼1979年頒布SQCSNO.1后,又陸續公布了SQCS NO.2,SQCS NO.3,SQCS NO.4,SQCSNO.5,SOCS NO.6和SQCS NO.7。SQCS NO.7(A Firm’s Systems 0fQuality Contr.1)于2007年由AICPA的審計準則委員會頒布,用于取代前面頒布的所有審計質量控制準則。SQCS NO.7于2009年2月開始實施,其目標并不是與以前的質量控制準則完全不同,新的質量控制準則擴展了以前的質量控制準則。在SQCS No.7中,AICPA提出了審計質量控制的六要素,即對業務質量承擔的領導責任(Leadership responsibilitiesforqualitywithinthefirm);職業道德規范(Relevant ethical requirements);客戶關系與具體業務的承接與續約(Acceptance and continuance of client relationships and specificengagemen);人力資源(Human reSOU'CCS);業務執行(Engagementperformance);監控(Monitoring)。

為加強對事務所審計執行財務報告評審以及其它鑒證業務的質量控制,IFAC也于2009年頒布了《事務所審計、財務報告評審以及其它鑒證及相關業務的質量控制》(ISQC No.1,Quality Control forFirms that Perform Audits and Review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Other Assurance and Related Services Engagements)準則,并于2009年12月15日開始實施。ISQC No.1同樣提出了與SQCS No.7一樣的質量控制六要素,ISQC No.1是審計師事務所為審計工作質量控制提供合理的保證,而應采取的控制方針和程序。在ISQC No.1的基礎上.IFAC根據ISQC No.1的質量控制六要素頒布了第220號國際審計準則《財務報告審計質量控制》(ISA220,Quality Control for aIIAuditofFinancialStatements,2009),ISA220是在假設事務所遵循了ISQC No.1要求的基礎上專門針對財務報告審計的質量控制。由上述對ISQC No.1和ISA220的闡述可知,ISQC No.1與ISA220是宏觀與微觀的關系(如圖1所示),兩者并不能互相替代。

ISQC No.1是ISA220的基礎,ISQC No.1全面闡述了事務所執行財務報告評審以及其它鑒證及相關業務的質量控制,具有普遍性,而ISA220是具體到財務報告審計質量的控制,具有較強針對性。

二、國外審計質量控制準則對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準則制定的啟示

AICPA與IFAC的審計質量控制準則提出了審計質量控制的諸多要素,這對于推動世界范圍的審計質量控制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但SQCS No.7、ISQC No.1與ISA220主要是為滿足財務審計質量控制的要求。這種審計質量控制準則的現狀與其上級機構的性質存在著很強的聯系,AICPA與IFAC主要致力于財務會計準則的制定,信息系統審計是以財務審計為主線,其下屬機構所的質量控制準則則主要是針對財務審計而言的。隨著信息技術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廣泛應用,AICPA--~IFAC在其質量控制準則中也考慮到信息技術對財務審計的影響,將信息技術對財務審計的影響融入到具體準則中,而頒布專門針對信息系統審計方面的質量控制準則則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信息系統的風險,同其它審計對象的風險相比,更具有隱蔽性,破壞性更強,舞弊手段及方法更為先進,若不采用嚴格的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準則或措施,在信息系統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即使忽視一段小程序代碼的審計也可能導致整個信息系統的癱瘓,從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如UT斯達康深圳分公司一位工程師利用管理上的漏洞,輕而易舉地繞開了耗費1.2億元建立起來的網絡完全體系,侵入北京移動通信公司充值中心數據庫,修改充值卡原始數據并竊取了充值卡密碼,然后通過淘寶網和QQ向他人出售,致使北京移動通信公司損失近380萬元;2008年,法國第二大銀行――興業銀行的交易員杰羅斯?凱維埃爾侵入銀行的計算機系統進行未經授權的交易導致該損失49億歐元,這幾乎等于該銀行一年的總收入,這是歷史上單個交易員所造成的最大一筆損失,超過了英國巴林銀行交易員尼克?利森造成的14億美元損失,而巴林銀行因此破產。因此,對信息系統審計的質量控制應當更嚴格,忽視對信息系統審計質量的控制,不僅僅是讓被審計過的信息系統成為一個巨大的“檸檬”,更為重要的是會為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埋下隱患。

以財務審計為主線的審計質量控制準則適用于信息系統審計時,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但ISQC No.1與SQCS No.7的質量控制六要素體現了系統論與控制論的觀點(如圖2所示)。依據系統論的觀點,審計活動可分為審計資源的輸入、審計業務活動的執行與審計報告的出具三個過程。ISQC No.1與SQCS No.7的質量控制六要素

分別嵌入到了這三個過程中。ISQC No.1與SQCS No.7通過對業務質量承擔的領導責任、職業道德規范、客戶關系與具體業務的承接與續約、人力資源等四個方面控制審計資源的輸入,通過質量控制的要素業務執行控制審計業務活動的執行過程,對事務所質量控制的政策與程序進行監控,督促事務所對所執行的審計業務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質量控制體系。ISQC No.1與SQCS No.7所提出的質量控制六要素對于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準則的制定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在制定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準則時,應當借鑒isoc No.1與SQCS No.7的審計質量控制六要素,根據信息系統審計程序與內容制定和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準則。

同時,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準則的制定需要專門的信息系統審計制定機構,如ISACA,應擺脫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依附于傳統財務審計質量控制準則的現狀。以財務審計為主線的信息系統審計是在當前條件下信息系統審計人力、物力等資源匱乏情況下的理性選擇,一旦這種“資源瓶勁”問題得到解決,信息系統審計將不再完全以財務審計為主線,而是與財務審計相輔相成,則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準則的重要性就會凸現出來。依附于傳統財務審計所制定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準則針對性程度不高,不能全面、合理地考慮信息系統以及信息系統審計所具有的特殊性,我國在制定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準則時應逐步擺脫這種質量控制準則的制定模式。

三、我國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準則的構建

我國對信息系統的審計均出于“真實、合法、效益”審計目標。質量控制方面準則的重點都在財務審計方面,而對產生財務信息的信息系統進行審計的質量控制準則還處于空白狀態。目前ISACA的精力也主要放在信息系統審計準則的制定上面,還未轉移到質量控制準則的制定上來。我國1996年出臺了《中國注冊會計師質量控制基本準則》,雖然在準則中對全面質量控制與審計項目質量控制進行了闡述,但該準則只是一個總體性框架,原則性強、可操作性弱(葉少琴,2002)。隨著我國的經濟日漸融入全球經濟的大潮,完善審計準則,加快國際趨同,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為同國際審計準則趨同,中注協于2006年將“中國注冊會計師質量控制基本準則”改名為“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并在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中包含了質量控制的七要素,即:(1)事務所領導者的質量控制責任;(2)職業道德規范;(3)客戶與特殊業務的承接與續約;(4)人力資源;(5)委托業務的執行;(6)業務工作底稿;(7)監控。目前已《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第5101號一業務質量控制》和《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第l 121號一財務報表審計的質量控制》。5101號審計準則是審計質量控制準則的基本準則,而1121號審計質量控制準則是在5101號審計質量控制準則的基礎上制定的,專門針對歷史財務信息審計的質量控制準則。我國在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的架構方面同樣也應采用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具體準則主要制定針對某個具體審計項目的質量控制準則。中注協所頒布的第5101號質量控制準則借鑒了國際審計準則的質量控制六要素,體現了系統論與控制論的思想。信息系統審計是審計的一個特殊分支,在基本準則方面沒有必要再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制定信息系統審計的基本準則,可以結合信息系統審計實踐的要求繼續采用和完善《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第5101號――業務質量控制》的內容。對信息系統審計業務的承接、職業道德規范、領導者的質量控制責任、人力資源以及監控等質量控制要素進行闡述,同時也要對委托業務執行等質量控制要素進行闡述,防止在具體質量控制準則沒有進行規范時形成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的空白區域。

結合信息系統審計的內容,我國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的具體準則應當包括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審計質量控制準則、系統生命周期審計質量控制準則、信息系統軟硬件審計質量控制準則、信息系統安全審計質量控制準則以及信息系統績效審計質量控制準則等(如圖3所示)。

審計質量包括內涵和外延兩個部分,即審計實施中各個作業環節的工作質量和外在社會效益質量,前者指審計實施過程中各個環節應達到的標準,后者表現為三個方面:在國家宏觀調控方面發揮作用;為廉政建設服務;為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服務(王福正,1989)。,審計工作質量是一個概念,要通過整個審計工作全過程的各個環節綜合地反映出來。審計工作質量的好壞最終是體現在審計報告之中,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結論是否正確、適當和完整(李金華,1992)。信息系統審計的具體質量控制準則主要是闡述如何對審計工作進行質量控制,應該從過程和結果兩個方面進行。信息系統審汁過程的質量是指在信息系統審計業務執行過程中各項工作的優劣程度.對審計過程的質量控制主要體現在對信息系統審計業務執行過程中的各項工作的優劣程度進行控制。信息系統審計結果質量是指信息系統審計結果的可靠性,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結論是否正確、適當和完整。審計的最終結果主要體現在信息系統審計人員出具的信息系統審計報告及其提供的審計意見上,其質量控制主要是對信息系統審計人員所出具的信息系統審計報告及其審計意見進行質量控制。對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的具體準則應當按照審計流程來設計審計質量控制準則與審計質量復核準則,包括審計計劃階段的質量控制與復核、審計實施階段的質量控制與復核、審計報告的質量控制與復核以及后續審計的質量控制與復核(如圖4所示)。按照這種方式設計的審計質量控制準則體現了系統論與控制論的思想,有利于建立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質量控制體系,對信息系統審計項目的審計過程進行全面的質量控制。

信息系統審計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對于信息系統審計準則的研究處于落后的境地,而對于信息系統審計控制準則的研究更是處于更加落后的境地,這勢必會影響到我國信息系統審計實踐的發展。因此,希望本文的研究在起到拋磚作用的同時,能對我國信息系統審計質量控制準則的構建起到有建設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5)

一、引與文獻綜述

1720年的南海泡沫導致的英國商法革命;2001年安然事件暴露的美國公司治理模式的重大缺陷;2008年金融危機中金融巨頭倒閉引發金融監管的思考。這些都使得理論界和業界意識到: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以及由此產生的委托關系,是公司治理問題產生的根源。注冊會計師審計也產生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目標是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發表審計意見,保護投資人的利益,幫助其作出合理的決策,這與公司治理的目標是一致的,注冊會計師審計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注冊會計師審計與公司治理研究一直都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在國外,Jensen和Meckling( 1976)認為由于委托人和人追求的目標不一致,人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會損害委托人的利益.因此委托人與人之間存在較大的成本。這種成本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委托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審計通過鑒證可以降低委托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因此外部審計構成公司治理機制的一部分( DeAngelo,1981 )。在國內,韓東京(2008)的研究成果表明:上市公司是愿意聘請高質量的審計師作為一種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的,但整個審計市場質量還不高,還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監督作用。而針對公司治理對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影響,余宇瑩基于系統論的視角,研究公司治理系統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發現公司治理系統越好,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間越小,審計質量越高。

上述研究成果是從審計與公司治理關系的角度進行分析,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兩者是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關系,一個角度分析不能體現其相互作用的機理;二是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大型商業銀行及集團公司的出現,審計對公司治理在作用機理上出現了新的變化?;谝陨蟽牲c,本文利用博弈論的觀點分析公司治理完善程度與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之間的關系:公司治理會促進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提高也會促使公司治理日趨完善;公司治理程度低,公司沒有動力聘請高質量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低,不利于激勵公司完善治理。文章最后以商業銀行為例,分析當公司具有眾多的分支機構時,如何利用注冊會計師審計完善公司治理。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與公司治理

(一)注冊會計師審計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將風險評估、風險應對與審計程序聯系起來,注冊會計師審計對商業銀行治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了解商業銀行的性質以及內部控制成為風險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也將公司治理環境作為風險應對的考慮因素。這不僅是公司完善治理的內在動力,同時公司治理層同注冊會計師進行溝通,對相關內部控制環節進行再設計,以完善內部控制。二是注冊會計師在實施控制測試與實質性測試時,會將交易的內部控制目標與關鍵內部控制聯系起來,這將有助于公司相關交易所涉及人員在業務流程中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比如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賬戶設置不合理,入賬時間不合理,未按規定更正入賬錯誤等,注冊會計師審計可以起到監督的作用,使公司治理趨于完善。

(二)公司治理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影響

公司治理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會導致審計委托關系的異化,從而損害了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部分上市商業銀行存在國有股“一股獨大”、內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而非上市的商業銀行治理結構不完善,在審計委托關系上就表現為企業的經營者成為實際意義上的審計委托人,這樣的公司治理模式下產生的審計委托關系將會降低審計質量。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結構通過影響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來影響審計質量。公司治理是會計信息的第一層過濾器,完善的公司治理能有效地防止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但是由于可能存在公司組織結構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監事會失效的情況,企業的經營者就可能進行盈余管理和財務舞弊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從而使會計信息質量低下。而對其進行審計的注冊會計師由于信息不對稱和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及審計要求的“合理保證”,不可能發現公司所有失真的會計信息,而作為審計需求者的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只關注審計報告的結果,二者之間的“期望差距”使得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滿足這些審計需求者的程度不高,即審計質量不高。

(三)注冊會計師與公司治理相互作用關系

公司治理與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相互作用是公司經營者與注冊會計師博弈的過程,其收益矩陣如表1、表2所示。M代表公司經營者;A代表注冊會計師。

1.不存在審計合謀,相應的審計法律責任履行機制健全

由于審計法律責任履行機制健全,因此當公司治理不完善,注冊會計師質量低時,注冊會計師將承擔法律責任和法律訴訟的風險。則該博弈唯一的納什均衡是(公司治理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高)。

2.存在審計合謀,相應的審計法律責任履行機制不健全

由于審計法律責任履行機制不健全,因此公司治理不完善時,注冊會計師將綜合考慮或有收費、可能失去審計客戶以及承擔法律責任、法律訴訟的風險,選擇低質量的審計,出具不實的審計意見。則該博弈存在兩個納什均衡,分別是(公司治理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高)、(公司治理不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低)。

商業銀行治理越不完善,越會對注冊會計師施加更大的壓力,從而使注冊會計師可能屈從于客戶的壓力而出具標準無保留的審計意見,從而影響審計師的獨立性和審計質量的提高,出現“公司治理不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低”的“惡性循環”狀態。如果商業銀行將審計視為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彌補內部審計存在的不足,那么注冊會計師審計將有助于公司完善治理,出現“公司治理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高”的“雙贏”狀態。

注冊會計師也不是完全被動的接受:在公司治理不完善時,注冊會計師可以選擇不與公司進行審計合謀,嚴格按照審計準則展開審計工作,促使公司必須完善公司治理;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不高也會給管理層舞弊、粉飾財務報表提供機會,注冊會計師審計沒能起到很好監督的作用,這將不利于公司完善公司治理。

三、商業銀行治理與注冊會計師審計

注冊會計師審計在商業銀行治理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監督分支機構和營業網點的規范化治理和保證財務數據真實、可靠性方面考慮,商業銀行需要重視內部控制以及管理信息系統。但是由于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受內部審計模式、內部控制受經營者觀念的影響,效力有一定的局限,必須引入獨立的第三方注冊會計師對這些分支機構財務報表開展審計工作。注冊會計師將分支機構存在的問題與治理層進行溝通,治理層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商業銀行綜合利用內部控制與注冊會計師審計達到完善公司治理的目的。

商業銀行審計與一般公司審計有所不同,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商業銀行審計本身就具有較大風險。由于商業銀行機構龐大、分支行眾多,注冊會計師不能對其進行全面審計,只能選擇部分分支機構進行抽查,又由于審計抽樣的局限性以及注冊會計師職業判斷及定性的審計評價,使得商業銀行審計具有特殊性。二是商業銀行業務復雜,由于不斷擴展和創新,每個業務都包括大量的信息資料,給審計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審計人員很難全面掌握商業銀行內部經營管理情況,而且商業銀行不斷推出新業務,現有審計人員專業素質、知識結構不能完全適應審計發展的需要,審計技術方法滯后于金融業信息化的步伐。

四、結束語

商業銀行審計對于商業銀行治理的重要性和商業銀行審計又存在上述的問題,這兩者的矛盾如何解決,商業銀行如何更好地利用注冊會計師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如何提高審計質量,達到商業銀行治理與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雙贏”的結果?

篇(6)

論文關鍵詞:農民工;培訓政策;學分銀行;創新;路徑

政策創新的核心要義是用新的政策理念擬定完善的政策舉措,通過有效的方式方法去改革、發展和優化政策,以擺脫政策困境,實現政策目標。誠如德國社會學家沃爾夫岡·查普夫(Wolfgang Zapf)所言,創新是“達到目標的新途徑,特別是那些改變社會變遷方向的新的組織形式、新的控制方法和新的生活方式,它們能比以往的實踐更好地解決問題,因此值得模仿,值得制度化?!彼^農民工培訓政策創新,是指基于農民工培訓的現行狀況及其發展趨勢,通過揚棄僵化、無效、過時的制度體系,探索優良的政策替代方案,優化政策組合方式,從而順利實現農民工培訓目標的活動。當前,為保證我國農民工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推進我國城市化進程和加快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提高我國人力資源的國際競爭力,亟需創新農民工培訓政策的內容和體系,尋求農民工培訓政策創新的基本路徑。

一、以權變管理理論為指導,堅持農民工培訓與市場需求相對接的政策導向

權變,是指權宜應變,有“隨具體情境而變”或“依具體情況而定”的意思。權變管理理論是由弗雷德·菲德勒(Fred Fiedler)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后得到了盧桑斯(F.Luthans)等人不斷發展完善。權變理論最初應用在企業管理中,認為“在企業管理中要根據企業所處的內外條件隨機應變,沒有什么一成不變、普遍適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論與方法。權變理論要求管理者必須明確每一情境中的各種變數,了解這些變數之間的關系及其相互作用,掌握原因和結果的復雜關系,從而針對不同情況做出靈活的變通。“權變管理的目的是要在特定環境條件下采用適用的、合理也有效的最佳管理方式,而不是為了尋求一種理想化、‘最好的’管理模式。”權變理論運用系統觀點考慮問題,強調因人、因時、因事、因地等具體情況而采取靈活、應變管理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實效。

以權變理論為指導,農民工培訓政策應主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實現與市場需求的“無縫對接”。根據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研究攻關項目“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社會政策研究”課題組的調研報告,農民工主要集中在賓館餐飲娛樂業、建筑業和制造業,分別占被調查總數的21.7%、19. 4%和18.7%,這三類行業的農民工共占被調查者的近60%。從職業上看,農民工主要從事低層次的職業。前三位職業是普通工人、服務人員和銷售人員,分別占被調查總數的33.0%、25.5%和9.7%。結合當前勞動力市場行情,政府應全面拓展培訓機構與企業合作空間,引導培訓機構按照企業用工需求,把他們培養成合格的應用型技能人才。除此之外,政府還要運用前瞻性、全局性、戰略性的理念指導培訓項目的設計與規劃,督促各級培訓機構密切關注市場需求的變化情況,把握培訓市場和機遇,提升培訓的社會效果。

在權變理論的指導下,政府應引導農民工培訓機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就業能力和就業率為目標,堅持短期培訓與學歷教育相結合,培訓與技能鑒定相統一,培訓與就業相協調,引導性培訓和技能性培訓相一致,靈活采用“校企結合培訓”、“訂單培訓”、“定向輸出”等模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使農村勞動力順利轉移,政府及培訓機構也可以創造能夠跨地域、轉專業、分階段的“學分制培訓”模式,形成學分互認機制,還可以采取“企業+培訓機構+失地農民”聯動型的產教結合培訓模式,以適應靈活多變的市場行情。

根據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情況,政府需要增強權變意識,利用政策工具指引培訓機構明確培訓重點,實施分類和定向培訓的政策,提高農民工培訓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例如,針對擬轉移到非農產業務工經商的農村勞動者實施外出就業技能培訓;對與企業簽訂一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在崗農民工進行技能提升培訓;對農村未能繼續升學并準備進入非農產業就業或進城務工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籍退役士兵推行勞動預備制培訓;對有創業意愿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農村勞動者和返鄉農民工開展創業技能培訓,等等。

二、與農民工需要相適應,試行“學分銀行”存儲、互認、兌換有機聯動的農民工培訓政策認定

“學分銀行”是一種模擬或借鑒銀行儲蓄功能及特點,以使學生能夠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主決定學習時間、自愿選擇學習地點的教育管理模式,其主要特點是開放性、靈活性、服務性。農民工學分銀行制度是農民工通過在培訓機構修習課程或是通過教育部的學分認證考試等多種形式獲得學分,將學分存入個人在學分管理系統注冊的賬戶中,累積達到一定的數量,最終可以兌換技能憑證或學位證書的一種學分管理方式。構建農民工“學分銀行”,允許農民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及就業需求,自主選擇培訓課程、培訓機構、培訓教師、培訓時間、培訓方式等,能夠調動農民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同時,該制度開放了農民工培訓的大門,實現了培訓資源的共享,允許農民工間斷學習,逐步把技能培訓、資格認證、專業課程學習之間進行學分累計互換,讓更多的農民工有機會獲得技能憑證或學位證書,大大增強了農民工的就業能力。

(一)需要完善農民工培訓“學分銀行”的存分機制

農民工培訓課程不同于傳統課程,具有動態、多變、自學為主的特點,主要采用遠程教育、實地培訓等方式。這需要對各級各類培訓課程做好評估,明確學分標準,然后把相關培訓折合成通用公認的學分。農民工在參加完某項培訓活動并經認證合格后,可通過“學分銀行”網絡系統在網上申請注冊個人賬戶,并接受“學分銀行”的學分審核,經審核合格后再存儲相應的課程學分。

(二)健全農民工培訓“學分銀行”的互認及轉換機制

一般來講,同級同類培訓機構的學分互認較為容易,不同級別的教育單位或培訓機構的學分互認較為困難,實踐中需要對其進行評估,建立不同級別的“學分銀行”??梢园凑张嘤栙Y源、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社會影響力、培訓業績等標準確立A級、B級、C級“學分銀行”。同級之間的學分可以互認,不同級別的“學分銀行”按照一定比例互認。例如,A級“學分銀行”1個學分相當于B級“學分銀行”1.2個學分,或相當于C級“學分銀行”1.5個學分。同時,對于渴望學歷證書的農民工,應盡量實現“資格證書”向“學歷證書”的轉換?!皩W歷證書”體現了通過正規教育獲得的學習經驗、專業知識、操作技能,而“資格證書”是對個人在具體生活和工作場景中通過實踐操作、教育培訓等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的確認。例如,農民工經過培訓獲得中級廚師證并從業滿兩年,可申請獲得中專學歷證書;如獲得高級廚師證并從業滿三年,可申請獲得大專學歷證書等。資格和證書的互認,能夠使非正規教育獲得社會認可,使其具有與正規教育相近的水準和效力,大大增強了農民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三)建立農民工培訓“學分銀行”兌換機制

農民工參加培訓獲得相應學分并逐漸累積,達到規定的學分數量時,可以兌換成相應級別的證書。在實施學分兌換時,應設計兌換匯率、逐級兌換比率等制度。農民工在獲得某項證書所規定的有效學分后,可以用已獲得的學分去兌換證書。在兌換證書后,當累積的有效學分達到更高標準時,再去兌換更高層次的證書。以此類推,水漲船高,實現農民工知識技能和證書層次不斷提高的良性循環。

三、整合培訓力量和資源,推進院校、企業、社會培訓機構三位一體的農民工培訓網絡的政策協調

農民工培訓是一項社會效益巨大而經濟效益不太明顯的事業。因此,必須出臺行之有效的農民工培訓激勵政策和措施,廣泛調動用人單位、社會培訓機構參與培訓的積極性,開發農民工培訓的動力之源,保障農民工培訓順利推進。

在“經濟人”理性的支配下,企業精打細算,不愿為培訓農民工付出額外的成本;看到農民工跳槽現象較為普遍,企業擔心為他人嫁衣裳,沒有培訓農民工的積極性;在捉襟見肘的財力狀況下,企業在開展農民工培訓時或有心無力,或疲于應付,農民工培訓質量和效果無從保障……這種情況,不僅不利于農民工整體素質的提高,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甚至妨礙產業升級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為鼓勵用人單位積極組織農民工培訓,政府可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允許用人單位培訓農民工所需經費從職工培訓經費中扣除,并計入成本在稅前列支。政府鼓勵用人單位和農民工簽訂一定期限的合同,通過強化合同管理來調動用人單位培訓農民工的積極性,消除用人單位因農民工流動性大而不愿意培訓農民工的顧慮。

農民工培訓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屬于準公共產品,各種社會培訓機構在此類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社會培訓機構關愛農民工的生存與發展,熱心于社會公益事業,自愿投入到農民工培訓活動中來,是開展農民工培訓的重要生力軍。吸納社會培訓機構參與農民工培訓,是保證農民工培訓取得預期成效的重要保障。政府應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加強政策支持,調動社會培訓機構參與培訓的積極性。首先,政府大力宣傳培訓機構的社會服務功能,鼓勵培訓機構從自身發展的角度思考開展農民工培訓的社會意義,引導其自愿為農民工服務。其次,打消培訓機構的后顧之憂,由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簽訂農民工培訓合同。通過強化合同管理,確保農民工由用人單位優先錄用,保障農民工有較高的就業率,提升培訓機構的事業心和成就感。第三,政府遵循市場規則,運用利益杠桿的作用,允許社會培訓機構的功利性目標追求,支持各類培訓機構申請使用中央、省、市農民工培訓扶持資金,在培訓補貼、經費劃撥、場地供給、政策優惠等方面給予支持,推動其積極參與農民工培訓活動。

四、貫徹機會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為農民工提供“普惠制”就業培訓的政策便利

所謂普惠制就業培訓政策,是指以提升社會成員的就業能力為目標,對全體社會成員進行不同項目、不同等級的專業技術培訓,拓展知識結構,增強專業技能,提高就業競爭力的行動方案。該政策拒絕只面向一部分人提供特殊的免費培訓,主張對所有勞動者實施普遍性的就業扶持政策。對農民工實施普惠制就業培訓政策,體現了公平正義的價值準則,貫徹了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新理念,對于實現農民工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建立發展型社會福利體系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對農民工實施普惠制就業培訓政策,首先應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確定培訓項目,開展訂單式培訓,并按技能水平發放不同層次的補貼。在這方面,可以適當借鑒遼寧省的成功做法。《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普惠制就業培訓工作的通知(遼政辦發[2008]8號)》規定:對用人單位急需或已簽訂勞務輸出意向協議的普惠制就業培訓,鼓勵采用“快速通道”辦法開展訂單培訓。一般專業工種就業培訓,每課時每人補貼3元;第二產業等專業工種的初中級培訓,補貼標準為每人每課時5元;高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為每人每課時10元;創業培訓補貼,按每人每課時10元執行。對農村轉移勞動力普惠制就業培訓實行定額培訓補貼辦法[5]。該普惠制就業培訓政策取得明顯成效,對于減輕農民工培訓負擔,穩定就業形勢,提高農民工就業率,起到了積極作用。

其次,在對農民工開展普惠制就業培訓工作的過程中,對那些年齡偏大、身體殘疾、處于低保邊緣、零就業的農民工,同樣要安排他們參加培訓,提高職業技能。他們如能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鑒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則給予一次性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對生活確有困難、居住偏遠的農民工,根據當地生活水平狀況,在餐費、交通費等方面給予適當補貼;對已享受過免費培訓的農民工,一年內未就業,或雖然就業但工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還可以再享受一次以提高就業收入為目標的免費技能培訓。

第三,創設理論與實踐相聯系,就業培訓與職業推薦相結合的政策機制。為了使農民工將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展,建立校企合一的辦學實體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其一,寧缺毋濫,打造精品,對普惠制就業培訓機構實施嚴格的準入機制。其二,在企業設立農民工實訓基地,聘請企業中優秀的技師、工程師擔任實訓教師,讓農民工學到真正管用的本領。該方案為消除知識學習與技能運用相分離、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提供了調整的方向和坐標。其三,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應將對農民工的培訓與職業推薦結合起來。培訓機構可以利用網絡技術,搭建勞動力市場資源信息管理平臺,密切跟蹤當前或預期勞動力市場供求情況,在開展訂單式培訓的同時,為農民工提供就業咨詢服務,并盡量將農民工推薦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上去。

五、基于系統論的視野,構建全方位、多角度的農民工培訓配套政策支持

系統論最初是由美籍奧地利生物學家L.貝塔朗菲創立的,是人們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論。“系統論方法就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綜合地、精確地考察系統與要素、要素與要素、系統與環境的關系,以實現整體最優化的一種方法?!?轉貼于

按照系統論的觀點,任何一個系統都應有明確的目的性,系統的目的是整合系統各個要素的關鍵。農民工培訓政策體系的目的是促進農民工人文素養的提升、道德修養的完善、職業技能的提高,實現農民工的全面發展。該目標定位具有規劃未來、引領發展的作用,屬于農民工培訓的“上層建筑”或“頂層設計”。農民工培訓的財政支持、信息建設、國家資格框架等都要在農民工培訓政策目標定位中求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農民工培訓的適切性、自洽性、可行性與有效性。

(一)加強對農民工培訓的財政支持,推行“培訓券”、“一卡通”的農民工培訓政策便利

為創新農民工培訓的經費投入機制,可推行“培訓券制度”,即國家將用于培訓的公共經費以憑證的形式直接發給培訓者本人,培訓者憑券自主挑選培訓機構,并以券沖抵培訓費用,然后培訓機構憑券向政府申請支付補貼。“培訓券制使政府對農民工培訓的經費撥付,轉化為受益者對教育(培訓)服務的購買力和看得見的福利,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和政府的政策導向功能并舉?!?/p>

目前,培訓券制度在一定范圍內得到較好地試點與推行。培訓券是一種代金券,可分為就業培訓券和創業培訓券兩類。符合條件人員到戶口所在地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申領培訓券,可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選擇培訓定點機構和專業,憑持券面值抵扣培訓費用。例如,陜西省規定,“《就業培訓券》和《創業培訓券》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印制,省財政廳監制,在全省培訓定點機構內通用。根據培訓專業的不同,《就業培訓券》面值分別為600元、480元、360元三種,《創業培訓券》面值為600元。《就業培訓券》和《創業培訓券》面值只含培訓部分,對按規定培訓合格的按面值全額兌付?!迸嘤柸贫褥`活、便捷、規范,賦予農民工自主選擇培訓機構的機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農民工積極參加培訓。同時,該制度將競爭機制引入培訓活動中,給培訓機構帶來空前的壓力,能夠督促其提高培訓質量,打造良好的培訓品牌,以吸引更多的農民工參與培訓活動。

(二)加快推進農民工培訓信息化進程,建立全國性人才需求、就業崗位和培訓信息平臺

由中央和地方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牽頭,委托高校、科研院所和社會中介機構對全國就業情況進行調研,定期人才需求信息報告,建立國家和各省人才信息網絡平臺,引導培訓方向,促進就業市場的有序流動。各地加快建立農民工培訓信息中心、務工人員聯絡中心、政策法規宣傳中心、教育資源整合中心、企業培訓服務中心,推動農民工培訓工作走向深入,為農民工參加培訓,獲得就業就會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務。

(三)建立和完善國家資格框架,提高勞動力市場規范性和統一性

國家資格框架制度可以為接受培訓的農民工提供一條“橫向貫通、縱向銜接”的終身發展之路。在完整的國家資格框架下,農民工培訓和義務教育能夠更好地銜接,彈性學制和靈活教學制度能夠緊密結合。“國家資格框架能夠實現不同學習系統的對接和不同系統資格的等值互認,這對于受訓者的未來發展及終身發展也是有益的?!睂衣殬I資格框架的重大改革對許多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將產生重大影響,它不僅能夠減少制度性、體制性障礙,銜接各個層次、各種類型的教育與培訓,而且對于規范勞動力市場,促進勞動力的流動,建立靈活、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有著重要作用。

(四)不斷完善立法和相關配套制度,消除城鄉有別的政策歧視,清除部門分割的政策障礙

農民工培訓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法律的制約、政策的引導和制度的規范。推進農民工培訓工作,應加強國家和地方立法,協調勞動部門和教育部門的關系,理順勞動力輸出地和輸入地的關系,并在土地政策、戶籍政策、子女上學政策、就業政策、社會保障政策等系列政策方面做出改革和調整,進一步消除城鄉分隔的體制性障礙,以保證農民工在制度轉型過程中享有更多的培訓機會,降低心理成本,提高接受培訓的積極性。

六、提升培訓質量和效果,健全農民工培訓評估與監控的政策保障

提高農民工培訓的質量和效果,必須以完備的評估和監控政策作為保障。我國的農民工培訓具有培訓類型紛繁復雜、培訓內容動態多變、投資主體多元參與、培訓成員來源多樣的特點,農民工培訓的質量和效果很容易受到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以往對農民工培訓質量和效果的評估側重于資金投入、師資情況、培訓人數等量的方面,而對培訓的實效性、培訓資質、培訓質量等方面的評估和監管關注不夠。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農民工培訓評價和監控政策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在國家層面建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相協調、適應時代特點的培訓質量評估制度

從某種意義上講,確定培訓所應達到的質量標準,建立和完善國家對農民工培訓質量的宏觀評估和監控機制,有助于為農民工培訓提供決策信息參考,提高培訓項目的管理水平,優化培訓項目的資源配置。當前,政府主管部門應對精英教育的質量評估標準進行理性反思,從受訓人員的滿意度、培訓質量和效果、技能鑒定、職業道德、勞動保護等方面細化考核指標,健全培訓課程和培訓管理的質量評估體系。在質量評估和檢查過程中,政府主管部門如果發現培訓機構的培訓質量不符合標準,責令其整改,整改后仍不達標的,則嚴格取締其農民工培訓資格。

(二)推行競爭擇優機制,建立農民工培訓機構市場準入制度

農民工培訓項目的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培訓機構資質認證標準,加強對農民工培訓機構的資格資質審查。農民工培訓機構由各培訓項目的政府主管部門提出,同級財政部門按照政府采購程序組織專家評審,實行公開招標確定。招標確定的農民工培訓機構要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三)樹立質量為本的理念,構建農民工培訓質量監控政策

1.建立農民工培訓質量督導制度。成立由專家、教授組成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培訓督導組,監督培訓全過程。建立農民工培訓專家聽課制度,由專家深入培訓第一線,了解培訓進展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

2.健全農民工培訓監管責任制度。政府就業服務管理部門應將培訓質量的監管責任落實到人,由分管領導干部承擔監管任務,并對培訓質量情況承擔督導責任。

3.實施農民工培訓質量與經費劃撥掛鉤制度。在農民工培訓質量的監管工作中,政府督導人員一旦發現培訓機構存在敷衍塞責、弄虛作假、動機不純、疲于應付而導致培訓質量低劣的情形時,即按有關規定暫停撥付培訓經費。對于培訓質量不達標的培訓機構,政府部門應當責令其進行工作整改,只有當培訓機構的培訓質量符合規定的標準和要求時,才恢復向其發放培訓經費或補貼。

(四)健全對培訓資金的全方位監管制度,確保培訓資金被正當合理地使用

1.規范培訓資金申領程序,嚴格執行對培訓補貼對象的審核和監管。建立享受培訓補貼政策人員、單位的基礎信息數據庫,以有效甄別培訓補貼申請材料的真實性,防止出現冒領行為。

2.強化培訓資金監管責任意識。對農民工培訓經費進行專項管理,建立培訓基金賬戶,嚴防職業院校與有關機構合謀套取培訓資金現象的發生。培訓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應向社會公開,對有虛報、套取、私分、截留、挪用培訓補貼資金等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將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篇(7)

一、研究背景

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及使用,給國際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大活力,它以其特有的對沖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效規避利率、匯率或股市等基礎產品市場價格發生不利變動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因此,近十幾年來,衍生金融工具成為國際銀行業用以規避風險、開拓業務、謀取利潤的經營手段,其在銀行經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顯。在我國,國內商業銀行是開展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的主力軍,主要從事自營衍生金融工具業務和代客衍生金融工具業務,業務品種有遠期、期貨、期權、互換及結構性產品等。從交易目的上看,商業銀行代客衍生金融工具業務是在與客戶進行衍生金融業務交易,即與其他交易對手進行反向交易,以消除市場風險,從交易中賺取一定比例手續費,承擔很小的風險;而自營衍生金融工具業務則為基礎工具套期保值目的而開展(從實際交易情況看目前此類交易量最大)或以盈利為目的而進行。雖然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開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時間短、金額規模小、品種少,但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不論從品種創新上,還是規模上都呈現快速上升趨勢,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被廣泛使用。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受外界影響變動大,加上本身構造的復雜性,使得它伴隨著高風險,操作不當將會給商業銀行帶來潛在損失。上世紀90年代以來,衍生金融工具因其自身特點以及投機者的過度投機釀成了多次駭人聽聞的巨額虧損和金融危機事件,全球的幾乎每一場金融風險事件都與金融衍生工具有關,它的“雙刃劍”效應成為風險管理的聚焦點。

與此同時,作為商業語言的會計也面臨著不斷滿足衍生金融工具創新的風險管理的挑戰。我國財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新準則的實施將原會計準則規定的在附注中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納入了表內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使得市場價格的變動對損益的影響更大,衍生金融工具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成為資產或者負債。報表要求披露金融工具的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信息,同時披露對金融工具采用重要會計政策、計量基礎等信息,要求披露與金融工具風險相關的描述性信息和數量信息。其中描述性信息包括風險管理目標、政策和過程以及計量風險的方法;風險敞口及其形成原因;數量信息包括風險敞口總括數據和各風險集中點的風險敞口金額;對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做到期限分析,判斷企業面臨的流動性風險并說明管理流動性風險的方法;市場風險(外匯風險、利率風險和其他價格風險)發生變動時,分析其對當期損益和權益產生的影響。這些都從形式上規定了要采用會計語言來揭示衍生金融工具信息,但是,會計流程的事后反映和原有的會計模式能否按照新準則的規定,有效地反映發展與變化中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真實程度,成為本研究的關注點。本文以會計業務流程再造為焦點,探討如何對外提供可信的財務信息,以期對內滿足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需求,實現有效決策,從實質上發揮會計的控制和風險預警功能。

二、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管理的會計需求

風險是指未來遭受損失的可能性。而風險管理則是指“銀行或企業根據既定的目標,為防止其收入和債務受金融市場上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以取得比較理想的風險承受程度的組合而進行的管理。它并不意味著要消除一切風險,而主要是把風險控制在所能接受的范圍內?!奔船F代風險管理是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礎上所建立的一整套管理程序,若其管理的范疇在全球內,就形成宏觀金融管理;若其作用范圍限定在企業內部,則形成微觀風險管理。本文關注商業銀行內部對衍生工具業務進行微觀風險管理中對會計功能的需求以及其所產生的外部性。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

國際證券委員會和巴塞爾委員會將金融衍生工具風險分為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和法律風險五類。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匯率、利率或金融資產價格等市場因素的波動使衍生金融的持有頭寸價值發生不利變動,從而影響投資者財務狀況的風險。信用風險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合約對手違約或無力履行合約義務而帶來的風險。資金流動性風險是金融衍生交易活動中交易者所面臨風險的集中反映,當交易者無法按合約要求追加保證金時,將被交易所強制平倉,從而面臨巨額虧損;而合約到期無法履行支付義務時,則最終將導致企業的破產清算。操作風險是指由于信息系統或內部控制的缺失,如人為錯誤、系統失敗、不正當的程序、管理控制失誤等,而導致意外損失的風險。金融衍生工具的多樣性、復雜性、奇異性和技術性,使其較之基礎金融工具面臨更大的操作風險,這客觀上要求衍生交易主體必須具備先進的管理模型、完備的控制系統和專業的技術人員。衍生交易的杠桿效應使得任何的決策失誤都將導致巨大的風險暴露,但也正是由于這一交易機制,更容易誘發交易員的賭博心態,進而違規操作。法律風險是指衍生交易合約不能依法執行而產生損失的可能性,包括合約約定不明確、合約本身無效、交易對手不具備法律授權、相關條款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等。

(二)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管理與會計信息系統

1.會計在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從系統論的角度看,會計是人造的提供經濟信息系統,它與企業其他系統(如風險管理系統等)協同運作滿足企業和社會經濟大系統運行的需求,對內的功能是適應企業需求,反映各子系統的活動情況、監督各子系統的運行、參與其他子系統的控制;對外功能則提供充分反映企業狀況的可信的財務會計信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最終會引起商業銀行的資金變動,表現在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等會計要素發生的增減變化上。新準則的資產負債觀(蓋地,2007)將其公允價值計價,注重交易事項的實質確認,并在列表披露中規定相關的風險披露,強調了決策有用,會計不容質疑地在對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管理中起到了反映和評價的作用。同時,會計對過去事項記錄與積累也為反映未來現金流入與流出的衍生金融工具提供數據,幫助報表使用者對未來進行合理預測,利于風險管理。而且,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管理也包含著會計風險管理:如對由于計量方法的不同或對經濟數據粉飾所造成的風險管理;對由于會計數據變化或會計政策選擇所造成的風險。

2.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管理的會計需求

金融市場變動速度太快,衍生金融工具品種的多樣性和不斷創新也使風險表現了非線性,它的風險傳遞也是高速的,傳遞過程也十分復雜,所以建立在健全的數據程序之上的高品質信息的適用性對于風險管理非常重要。從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識別、計量、監測、報告制度、程序和方法上,都希望會計的反映、預測、監督、控制職能充分發揮作用。因為經濟信息中七成以上的數據來自會計,會計信息的適時提供,將使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管理與對其交易業務所表現的會計信息系統產生緊密的聯系。會計系統與風險管理系統的協同運作是滿足商業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需求,針對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特殊業務,探討協同運作方式——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業務流程再造,以提供風險導向的會計信息。

三、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業務流程再造

(一)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業務流程再造的內涵

1.流程與流程再造

《牛津英語大詞典》將流程定義為:一個或一系列連續有規律的行動,這些行動以確定的方式發生或執行,導致特定結果的出現。一般來說,流程是由一系列單獨的任務組成的,使一個輸入經流程變成輸出的全過程。AllanM·Scher認為,“流程對輸入的處理可能是轉變、轉換或僅僅照顧其通過,以原樣輸出。”Davenport和Short將流程定義為“為特定客戶或市場提供特定產品或服務而實施的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活動”。

1993年,邁克爾·哈默等合著《再造企業——企業革命的宣言》,代表了得到廣泛公認的對再造的定義。他認為,企業再造是對業務流程進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徹底的再設計,也是管理理念的變革。銀行再造(Reengineeringthebank)在20世紀80年代初起源于美國,是國際銀行業在網絡金融時代、信息化浪潮中尋求銀行管理新模式的具有革命性的實踐,其定義為:商業銀行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以客戶為目標,以業務流程改革為核心,從根本上對銀行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模式重新設計,以期在成本、質量、客戶滿意度和反應模式上有所突破,使銀行集中核心能力,獲得可持續競爭的優勢。

2.商業銀行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流程與業務流程

一般認為,企業流程主要由會計流程、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組成,會計是連接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的橋梁,負責從業務流程中采集數據,經過加工后生成企業管理活動所需的信息,支持企業的管理活動。特別是衍生金融工具這樣復雜的交易,更需要將會計流程與其業務流程緊密聯系,例如適時了解業務中如何將復雜的結構性金融衍生產品拆分成簡單的、基礎的、流動性好的產品,并利用相對簡單的產品平掉風險,進行會計的及時反映;公允價值廣泛用于各類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確認計量中,涉及公允價值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能否從可觀察到的市場價格或通過有效的估價技術直接得到公允價值,公允價值的取得離不開對業務的了解和相應的模型估價。因此,衍生金融工具業務流程對會計流程的信息采取的時間、方式、質量以及加工后的信息至關重要,會促進會計流程的增值內容、會計流程中的增值作業的增加和非增值作業的減少,保證了信息的有用和可靠,有利于對衍生金融工具管理的決策。所以,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管理的信息需要通過其會計業務流程共同完成。

3.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業務流程再造

本文所指的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業務流程再造是銀行再造的組成部分,它的內涵則是借用再造理念,強調以會計業務流程為改造對象和中心,以風險管理需要為目標,對現有的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業務流程進行根本上的再思考和徹底的再設計,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及風險管理理念,從衍生金融工具業務中采集數據,加工成管理決策有用的風險導向的會計信息,在最大限度上實現會計流程的增值內容最大化,滿足風險管理的需要。在實踐中,會計業務流程再造雖然有創新,但絕不等于完全否定過去,現有流程中的合理部分應予以保留,并根據會計制度的變化、新業務的拓展和客戶需求的變化不斷加以完善。

(二)商業銀行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業務流程再造的動因

1.商業銀行會計業務流程的制約

我國商業銀行現有的會計流程設計多是為了適應既有的組織結構和管理的需要,講究統一性和標準化,相對缺乏差異性和多樣化。具體的會計、業務流程由不同的職能部門設計,會計流程往往遠離業務流程,彼此間缺少銜接和協調,會計信息所采集的數據以資金流信息為主,且是在經濟活動發生之后進行的,忽略了大量的管理信息,導致信息隔閡和信息重復存儲,財務人員在加工信息時僅僅對采集的信息進行排序、匯總、過賬,而很少考慮會計信息和業務活動的關聯性,這樣的財務報告并非直接可用,必須經過若干后臺加工后才能提交到使用者手中。這樣的會計流程很顯然已無法跟上瞬息萬變的衍生金融工具的業務風險管理需求。

新會計準則中規定,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其風險信息,如銀行所具備的風險管理系統和與之相關的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其風險計量體系獲取以公允價值計價的資產和負債信息,得到風險暴露總額與獲準的銀行風險管理限額進行比較的情況。而銀監會根據《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等的要求,從監管角度出發,指出商業銀行在其所提供的監管報告中需揭示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管理情況和對銀行監管資本的影響,但兩者要求的口徑的不一致使財會人員在加工統一數據上疲于奔命。當然,定性也好,定量也罷,期末風險估值數據也僅僅提供某一時點的風險水平,無法滿足其風險管理所需的適時的高質量信息。

3.商業銀行衍生金融工具業務開展與IT支持

目前,我國開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商業銀行一般都根據西方商業銀行衍生金融業務的管理方法建立了前、中、后臺的業務運作體系,但具體有所差別:前臺一般設在資金部(或國際部、外匯交易中心)負責交易的執行和頭寸的管理;一般設在資金部(或國際部、外匯交易中心)的風險管理處或相關處室,負責交易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風險評估及交易額度管理;后臺設在清算中心,負責交易清算和控制操作風險。大多數銀行目前僅授權其境內分支機構開展代客衍生交易業務,并明確規定由總行集中營運,統一核算。

IT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的應用使得銀行構建信息系統,進行實時跟蹤、反映、處理其各項經濟活動成為可能,各種交易和事項在發生時即可實時記錄、實時處理、實時報告,滿足了包括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管理在內的各項需求。網絡環境下的會計模式、理論的研究,也為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業務流程再造提供了理論和發展的支持,成為其再造的動力。

(三)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業務流程再造設想

1.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業務流程再造的方法支持和核心策略建議

流程再造的具體方法主要是流程要素分析法,有二要素分析法和四要素分析法。在二要素分析法下,流程可以被廣義地理解為做任何事情的方式,包含客體流和主體工作流。流程再設計的出發點就是改變這兩個基本要素,使它們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具體方法有:改變客體或客體的載體、改變主體、實現主體工作與客體流之間的轉換。在四要素分析法下,將流程分為活動、活動之間的聯結方式、活動的承擔者以及完成的方式等4個基本要素。流程再造可從4個要素上尋求突破。如活動本身的突破,有活動的整合、活動的分離和活動的廢除;活動間關系的突破有兩種可能:一是活動的某一順序發生突破性的變化,導致一個高效運作的新流程產生,二是活動間的邏輯關系發生突破性變化,從而獲得一個新的流程;活動承擔者的突破;活動實現方式的突破主要體現在探索信息技術更為有效的利用。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業務流程再造的核心策略是會計與業務流程之間信息的轉換,應為增值的作業;利用網絡環境、IT技術以及各處理模塊,進行適時(just-in-time)在線(on-line)的信息加工、提供與應用;會計確認、核算、加工三階段的處理在網絡支持下,由相應的模型系統處理完成,形成適時的信息數據庫。在各處理階段的信息是可分離的,可選取的,當應用信息時可根據不同需求經授權提取,形成相應的報告:如適時的風險管理信息提取,適時的財務報表披露,風險預警等。

2.衍生金融工具業務流程再造設想

在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業務流程再造過程中,衍生金融工具業務流程的風險控制是關鍵,其增值作業的增加和非增值作業的減少,是會計流程再造的價值增值前提?,F代經濟高度社會化分工的必然結果是銀行完全可以借用外部資源,把許多業務流程環節交由其它企業去協作完成。例如,利用業務外包將銀行的局部性的信息技術業務委托給外部廠商或集成商去做,而自己只做核心部分,將流程分解到新興的參與者,讓他們只需專門服務于各自的領域,銀行做其核心業務流程,掌握其核心信息。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負責對衍生交易各種可能的風險進行事前的評估,對交易對手的信用狀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和評估,對每一筆交易的風險特性進行測試并提出應對措施。風險管理部門應采取先進可靠的風險評估模型,準確測量衍生交易頭寸變化時風險價值的變化情況,估計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下的風險狀況。在此基礎上,建立衍生交易的止損點和風險預警線,以便有效地管理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并利用適時的財務報表充分披露。

【參考文獻】

[1]邁克爾·哈默,詹姆斯·錢皮.企業再造[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

[2]田曉軍.銀行再造[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3](美)布賴恩·L·喬伊納.第4代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

[4]劉傳華.國有商業銀行會計業務流程再造[J].財務會計,2004(1).

[5]劉政權.銀行的業務流程再造認識辨析[J].改革與理論,2003(9).

[6]葛家澍.會計計量屬性的探討——市場價格、歷史成本、現行成本與公允價值[J].會計研究,2006(09).

[7]黃穎利.衍生金融工具風險信息實時披露與預警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05.博士論文.

[8]田萍.金融風險存在與度量最新進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5.博士論文.

[9]鄂志寰.WTO與中國《銀行再造》[J].中國投資,2001(11).

[10]鄭明川,徐翠萍.衍生金融工具風險信息的VaR披露模式[J].會計研究,2002(07).

[11]靳繼同.論我國商業銀行再造[J].新金融,2002(2).

篇(8)

2009年11月12日,財政部《關于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財企〔2009〕242 號),從加強企業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維護正常收入分配秩序出發,對企業職工福利費的范圍及賬務處理等作了進一步明確。但是早在2009年1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就在《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對企業職工福利費的稅務處理進行了明確規范。財務和稅務對企業職工福利費的處理存在哪些差異?筆者對財企〔2009〕242號文和國稅函〔2009〕3號文進行了對比分析,歸納出以下幾點差異,供讀者參考。

一、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和通信補貼的財稅處理差異分析

財企〔2009〕242號文規定企業職工福利費核算范圍要比國稅函〔2009〕3號文規定的范圍寬廣。財企〔2009〕242號文規定:職工療養費用、未辦職工食堂統一供應午餐支出、集體宿舍設備、設施折舊、維修保養費用以及集體宿舍工作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人工費用、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應在應付職工薪酬—應付職工福利費科目核算,而國稅函〔2009〕3號文所列舉的職工福利費核算內容未包括以上內容。關于企業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利,財企〔2009〕242號文規定:企業提供的交通、住房、通信待遇,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按月按標準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信補貼,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不再納入職工福利費管理;尚未實行貨幣化改革的,企業發生的相關支出作為職工福利費管理,但根據國家有關企業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統一規定,不得再為職工購建住房。目前眾多專家學者認為財企〔2009〕242號文把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信待遇,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按月按標準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信補貼,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計征個人所得稅。筆者認為上述觀點是錯誤的,雖然財企〔2009〕242號文把企業職工交通、住房、通信補貼計入職工工資總額,但是國稅函〔2009〕3號文第三條第二小條明文規定企業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利屬于職工福利費范疇。根據財企〔2009〕242號文同時規定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計算納稅。既然國稅函〔2009〕3 號文規定上述補貼屬于職工福利費范疇,那么上述補貼就不應該再計入職工工資總額計征個人所得稅。例如一家上市公司為 100 名管理人員每人按月發放1400元的交通、通信補貼,該公司管理人員每月工資5000元,則相關的會計分錄為:

1.計提工資福利費時,應借記“管理費用—工資”,貸記“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金額640000元。

2.發放工資補貼,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貸記“銀行存款”,金額640000元。年終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把每人每月1400元的交通、通信補貼計140000元從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科目中剔除,算入應付職工福利費使用額度,同時企業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要剔除每月1400元的交通、通信補貼。

二、企業為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的財稅處理差異分析

目前眾多企業在節假日給員工發放各項補助,包括購物券、物品、現金等補助,財企〔2009〕242號文對此做出明確規定,即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應當納入工資總額管理。而國稅函〔2009〕3號文第三條第二小條明文規定企業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利屬于職工福利費范疇。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假日各項補助應該屬于國稅函〔2009〕3號文規定的生活上的補助,另外從財企〔2009〕242號文第五項規定中看出財政部在同一文中對職工補助的財務處理存在自相矛盾,財企〔2009〕242號文第五項規定:企業職工福利一般應以貨幣形式為主。國家出資的電信、電力、交通、熱力、供水、燃氣等企業,將本企業產品和服務作為職工福利的,應當按商業化原則實行公平交易,不得直接供職工及其親屬免費或者低價使用。從中可以看出財企〔2009〕242號文是認可企業給予職工各項實物補助作為福利費處理的,退一步想,連日常生活的各項補助都認可是福利費,更何況是節假日呢?因此,筆者認為企業在節假日給員工發放各項補助,包括購物券、物品、現金等補助,應采取國稅函〔2009〕3號文規定做福利費處理。

三、企業職工福利費核算規定上的差異分析

國稅函〔2009〕3號文對福利費核算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應該單獨設置賬冊,進行準確核算。沒有單獨設置賬冊準確核算的,稅務機關應責令企業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稅務機關可對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進行合理的核定。財企〔2009〕242號文對福利費核算規定要比國稅函〔2009〕3號詳細得多,包括制度健全、標準合理、管理科學、核算規范、準確披露等。

四、結束語

本文根據自身經營,結合具體情況論述了企業職工福利費財稅處理的差異問題,希望此文可以為有需要的企業提供一點幫助,也可以促進自身工作的進步,文中不妥之處,還望指出。

參考文獻:

篇(9)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巨大發展,GDP增速始終保持在8%以上,綜合國力提高的同時,個人財富也得到極大提升,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及財富配置的需求日益迫切,個人理財業務應勢而生。

個人理財在我國是一個新興領域,我國的個人理財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20世紀90年代,我國商業銀行率先開展了個人理財業務:1995年,招商銀行首次推出“一卡通”個人理財產品,它集本外幣、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收付功能為一體;隨后,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分行設立其獨立的理財部;自此以后,其它商業銀行也都相繼推出了個人理財業務。個人理財業務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但速度卻很快,隨著個人理財市場的不斷完善以及個人財富的不斷累積,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理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個人理財的行列,這將不斷地推動我國的個人理財業務和我國個人的理財技能的發展。

2004年12月7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金融時報》上提出了“金融生態”的概念,此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金融生態已經成為金融領域研討的熱點問題。從自然生態學的角度去研究金融問題,極具有創新性及啟發性,許多學者從這一視角出發,對我國經濟金融各方面進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現階段我國個人理財業務高速發展的今天,結合金融生態對其展開研究具有較強的理論與實際意義,本文基于金融生態視角,分析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現狀及問題,并對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提出戰略性建議。

2.金融生態基本概述

2.1 金融生態內涵

生態系統可以分為生物群落和環境兩個基本子系統,每個子系統都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制約、生成和動態平衡的。基于生態系統這一基本原理,為了更形象生動地表述“金融生態”這一概念,周小川行長將金融生態系統比作“水族館”:金融機構像“魚”,自身必須健康,才能生存和自如地“游動”,所以其自身的改革是最重要的;外部的金融生態環境,就像水族館里的水草、浮游生物和氧氣等,是生物生存和茁壯成長的必備條件;另外,如同水族館中各種生物構成的生態系統需要有適當的規則來維系,金融監管對于金融體系的健康運行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宏觀調控就好像是水的溫度,不能太冷,冷了有些魚會凍死,也不能太熱,否則氧氣會跑掉,生物就不能生存,還不能忽冷忽熱。這些因素有機結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否則“水族館”就會出現“生存危機”,金融體系就會出現金融風險從而引發金融危機。金融系統具有生態系統的大部分特征,結合這些特征,我們可以更為具體地分析金融生態的內涵。

金融生態是對金融的一種擬生態化的形象闡釋,金融機構作為社會經濟體系中的一員,其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實現一方面要以自身制度建設和經營水平的提升為基礎,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其所處的外部環境,其中既包括宏觀的經濟大環境,也包括微觀層面的金融環境。因此,我們可以把金融生態系統理解為各種金融機構為了生存和發展,與其生存環境之間密切聯系、相互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這個系統由金融生態主體、金融生態環境、金融生態調節機制三個有機部分組成。結合生態學系統構成原理,我們可以整理金融生態系統的構成原理,見圖1。

2.2 金融生態特征

金融生態作為生態學在金融領域的體現,既有與自然生態學相類似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特性。因此,將金融生態應用于金融發展研究時,必須充分了解金融生態的特征。

金融生態是以信用經濟為基礎、以金融資源為運作對象、依托于一定的社會體系,在自身調節機制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實現資金資源合理有效配置并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持和促進作用的動態系統。其具體特征如下:

(1)雙面性。金融生態是一個系統,其主要中心是金融業,金融生態表現出了內部環境(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的雙面性。金融生態這個統一的系統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金融業內部環境,如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等;另一部分就是金融業外部環境,如政治、經濟、法律、信用環境等。這兩部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共同組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特殊生態系統。

(2)動態關聯性。金融生態中的所有因素和外部所有因素并不是靜止不動的,如同自然生態中各個生態因子緊密關聯一樣,他們也具有十分密切的關聯性,通過資金鏈條相互作用。所以,金融生態也不是靜止的,而是一個不斷新陳代謝和逐步完善的系統,是一個動態關聯的系統。

(3)雙重機制性。金融生態具有雙重機制性,即適應性學習機制和自然選擇機制。由于各國、各區域的法律體制、經濟條件、社會特征、文化傳統等各種外部因素不同,為了適用這種不同的外部環境,其金融生態內部因素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征,這就是金融生態的適應性學習機制發揮作用的結果。同自然生態一樣,金融生態沿襲了自然選擇的傳統,金融生態也不斷的進行著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從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動態發展著。

3.我國金融生態個人理財發展分析

3.1 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現狀

我國的個人理財業務首先出現在商業銀行,這是由于商業銀行在銷售網絡方面的強大優勢、在資金清算方面無法替代的作用和辦理各項中間業務的特殊權限,使其在開展個人理財業務方面有著其他金融機構無法比擬的得天獨厚的條件。而個人理財業務以其批量大、風險低、業務范圍廣、經營收入穩定等特點逐漸得到中外商業銀行青睞,并迅猛發展,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04年以來,我國理財業務每年的市場增長率達到18%;2011年上半年,理財產品發行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商業銀行共發行8497款理財產品,發行規模達8.51萬億元,已經超過2010年全年的發行規模7.05萬億元;2011年前三季度我國理財市場規模更是達到300億美元。

我國保險公司、證券、信托、基金公司在個人理財市場上也不甘落后,紛紛設立理財中心來推銷理財產品,其中,保險公司在傳統壽險、財險等保險品種的基礎上推出了以下幾種新型保險理財產品:分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萬能保險,新型保險理財產品相對于傳統的保險產品來說具有相當的優勢,它在為人們提供保障的同時還較好的兼顧了收益。

3.2 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需求分析

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不斷發展,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需求主要分為潛在需求和現實需求兩個方面:

第一,潛在需求方面。一方面,我國近年來持續的GDP增長促進了國民財富的增加,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帶來了我國居民金融資產總量的持續增加,進而使我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這為個人理財業務的不斷發展提供了最直接條件;另一方面,我國的CPI也基本保持上漲趨勢,物價的持續上漲給人們帶來通脹壓力。因此,來自于這兩方面的因素構成了我國潛在的持久而旺盛的理財需求。我們可以從下圖中看出,我國GDP及CPI在最近這些年的增長勢頭。

第二,現實需求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城鎮居民貨幣收入的大幅增加,我國居民金融資產在總量和結構上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居民金融資產結構由以前的單一存款、手持現金逐步向多元化轉變,出現了現金、存款、債券、股票、外匯、保險、基金、黃金等并存的多元化新格局,但觀察目前我國居民金融資產存量不難發現,儲蓄存款仍然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從現金、債券、股票等的比例上可以看出我國居民的投資心理,即缺乏主動性,避險仍然是我國居民的主要投資要求。基于此,更符合居民心理的個人理財業務有了較大的市場需求。目前我國居民在理財意識、金融資產的數量上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3 我國金融生態個人理財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國個人理財的發展較之西方發達國家晚20年,居民理財意識尚屬于起步階段,加之我國金融經濟發展地不完善以及金融監管不到位等原因,難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我國個人理財的發展,本文結合金融生態內涵,從金融生態主體、金融生態環境、金融生態調節機制等金融生態子系統對我國個人理財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金融生態主體方面

第一,作為我國個人理財產品的供給機構,我國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在理財產品的種類、結構、設計上都比較接近,難以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理財產品功能簡單,同質化嚴重,理財產品易復制的特點在各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中一覽無余,理財產品幾乎都是證券、外匯、基金等投資產品的組合。而個人理財的目標就是針對客戶不同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以及需求等,為客戶制定個性化、有針對性的理財規劃。而我國目前金融機構理財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不能真正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難以得到客戶的認可。

第二,我國個人理財的發展較晚,作為個人理財產品的最終需求者,居民的理財觀念尚不成熟,尚處于起步階段,而且在個人理財知識方面存在一定的誤區,甚至將理財看作為是一種新型投資,同時我國金融機構缺乏復合型金融理財專業人才。近年來,我國各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技能仍以本機構業務為主,理財服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造成了金融機構在理財宣傳、規劃、產品設計等方面的不深入,不能滿足客戶的多樣化理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國個人理財的發展。

(2)金融生態環境方面

第一,我國金融業一直實行分業經營,即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政策體制。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商業銀行不能涉足證券、保險、基金、信托領域,只能代銷基金、保險等產品。與此同時,客戶在保險公司投資的仍然是單一的保險產品,同樣受到相關政策對保險資金運用的限制,無法真正地實現客戶資金在各類理財產品上的分配與流動。這樣的分業管理,導致各金融機構不能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為其量身打造針對性的投資組合,并幫助或客戶實施投資理財計劃,從而使得個人理財業務的功能大大降低,缺乏對目標客戶的吸引。

第二,法制不完善,金融監管滯后,風險防范問題凸顯。個人理財近幾年發展迅速,不少金融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競相給客戶以高回報承諾,不少金融機構將理財產品視為競爭資金的手段,在回報率上惡性競爭,考慮其后果。在個人理財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個人理財的監管明顯滯后,盡管《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及《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等相關法律均對個人理財相關業務風險管理與防范有所規定,但個人理財相關法規還很不完善,特別是適應金融業混業發展的趨勢,綜合性的個人理財法規還幾乎是空白,這顯然不適應個人理財監管的需要。

第三,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國個人理財的發展。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部分主要發達國家或地區經濟陷入衰退,我國作為國際經濟體系下的重要一員,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著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居民收入會有所減少,從而抑制對個人理財業務的需求。另外,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個人理財業務涉及產品和交易的多個層面,隱藏著多種形式的潛在風險,如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道德風險等,風險的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理財積極性。因此,個人理財無論從投入資金量,還是投入方式上都面臨著巨大的困境。

第四,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發展和經濟運行的“穩定器”和“安全閥”,對維護社會安定,穩定人們收入預期,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對醫療、養老等一系列社會保障問題沒有后顧之憂時,人們才會增加自己的消費或者投資等方面的支出,但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及醫療保險制度設計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影響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從而抑制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

(3)金融生態調節機制方面

金融生態個人理財調節機制的優劣評判依據是:個人理財市場的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的完善程度以及個人理財市場監管調節的有效程度。與國外不同,我國的市場經濟并不是純正的市場經濟,市場化程度還不夠充分,我國商業銀行因為在個人理財市場中的巨大優勢地位,使得我國個人理財市場的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不完善。要改善生態個人理財調節機制失衡現狀就必須按市場化方向,完善個人理財自我調節機制,同時提高個人理財市場監管的有效性,增強金融監管的調節作用。

(4)我國金融生態個人理財發展戰略

通過對發達國家個人理財業務的產生與發展及其運行特點的分析,并針對目前我國金融生態個人理財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戰略性發展建議:

第一,加快我國金融機構業從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轉變。隨著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國金融業內部已經開始彼此向對方的業務領域滲透和擴張,比如保險資金入市,券商股票抵押貸款,非銀行金融機構進入同業拆借市場,保險公司推出的連結保險,以及商業銀行保險、基金發售,開通“銀證通”業務等等。目前,國際金融界混業經營已成趨勢,混業經營的外資銀行集銀行、證券、保險和投資銀行業務于一身,可以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金融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我國金融機構應從混業咨詢、混業合作的思路出發,對個人理財業務進行拓展與創新,努力實現從單一業務平臺向綜合理財業務平臺的轉變,充分做好理財“混業”經營準備,為客戶提供更具綜合性的理財服務。

第二,加快個人理財產品的創新,提供差異化的個人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是個人理財業務的基石,也是個人理財服務的落腳點。一方面,各金融機構應積極探索合作,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投資品種,豐富個人理財產品;另一方面,應當對客戶群進行細分,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根據客戶實際情況和需求,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理財方案,在延伸業務的同時增長了對同一客戶的服務周期。

第三,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外部監管機制。我國與個人理財業務的相配套的法律法規顯得較為薄弱,如何完善個人理財業務的相關法律規定、填補其存在的法律空白是金融機構開展個人理財業務的基本前提。我們應進一步明確市場準入、理財資金投向的合法合規、風險提示、客戶知情權保護、金融機構與客戶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等問題,解決個人理財業務(下轉第195頁)(上接第192頁)法律關系的定位問題,為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提供相關的法律依據。同時,為了給個人理財業務的順利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們必須加強行業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三大監管機構的合作力度,引導各類金融機構提高個人理財業務的風險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同時根據新業務發展和監管的特點,進一步完善新業務監管體制。只有較為健全的法律法規和完善的監管機制,才能促使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健康發展,進一步擴寬各類金融機構理財產品與服務的供給,有效解決相關規章制度缺乏的問題,滿足我國居民日益增加的多樣化理財需求。

第四,培養復合型專業理財人員,提高專業修養,同時更新客戶理財意識,拓展理財市場。居民希望理財服務人員既熟悉銀行業務又精通證券、保險等金融業務的專家,為自己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和一站式的綜合理財服務,復合型的專業理財人員是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個人理財資格認證制度應把綜合個人理財策劃、投資策劃、保險策劃與風險管理、員工福利與退休計劃,個人稅務策劃和遺產策劃及事業繼承等作為培訓和考核從業人員的標準,提高他們的專業修養。在此基礎上,加大對居民的宣傳力度,同時建立相關個人信用體系,讓更多的人放心將錢交由理財機構管理。

4.總結

發展個人理財業務不論是對個人,還是金融機構來說都具有重大意義。從金融生態角度來看,我國個人理財業務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何在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主體地位的背景以及不完善的市場機制下,思考并解決這些問題,對個人理財業務更加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從監管、產品、法規及專業素質等四個方面對完善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以此促進我國個人理財業務在金融生態系統下充滿活力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小川.完善法律環境,打造金融生態[N].金融時報,2004-12-07.

[2]周小川.獨家專訪:周小川談“金融生態”[N].人民日報,2005-03-28.

[3]徐諾金.論我國的金融生態問題[J].金融研究,2005(2):35-45.

[4]林永軍.金融生態建設:一個基于系統論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4.

[5]閆濤,劉靜芳.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現狀分析[J].經濟師,2008,2.

[6]閔靜.淺析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J].金融經濟,2008,6.

[7]馬榮鏢.淺談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現狀與對策[J].金融管理,2008,6.

[8]許棣.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探析[J].廣西金融研究,2008,8.

[9]王芊.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現狀及思考[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2.

[10]李誠丁.淺談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J].西南金融,2009,4.

[11]劉偉.個人理財[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篇(10)

長期以來,由于受二元管理體制的影響,我國城鄉之間的經濟社會聯系受到了很大的阻礙,造成了整體經濟運行的低效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正是要改變這種低效率的狀態,其中關鍵的一環就是改革城鄉二元體制,建立城鄉協調互動發展機制。為此,黨的十七大針對新農村建設,明確提出要“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所謂“機制”,是指有機體的構造、功能及其相互關系。按照系統論的思想,有效的“機制”一旦形成,在外部環境穩定的條件下,系統就能保持穩定運轉和功能的正常發揮,而“制度”、“體制”和“政策”則是促使有關“機制”形成并影響“機制”發揮作用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城鄉協調互動發展機制”,是指為保證城鄉經濟社會形成統一的可持續發展的系統,需要具備的城鄉系統各子系統及其要素的構造、功能和相互關系。構成城鄉系統的要素主要包括土地、人口、產業、資金、技術、生態、文化等,相應地,城鄉互動發展機制應該包括空間]進機制、人口流動與就業機制、產業關聯機制、金融資源雙向流動機制、技術創新與擴散機制、生態良性互動機制、社會文化融合機制等主要內容。要通過推動城鄉協調互動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就必須從這七個方面著手,建立和完善城鄉空間]進機制、城鄉人口流動與就業機制、城鄉產業關聯機制、城鄉金融資源雙向流動機制、城鄉技術創新與擴散機制、城鄉生態良性互動機制、城鄉社會文化融合機制等七種機制。

一、城鄉空間]進機制

城鄉空間]進機制主要是指城鎮化過程中空間形態由低級向高級]進的機制。合理的空間]進機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功能:一是確保足夠的農業用地規模,以滿足城鎮化和工業化對于農業產品的需求;二是確保高效合理的空間組織形態,以實現產業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空間的充分利用。

我國人口數位居世界第一位,但2006年城鎮化率僅為43.9%,城鎮化任務十分艱巨。但同時還面臨著人多地少、資源短缺等現實約束,以耕地資源為例,2006年,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099公頃。因此,中國別無選擇,必須建立和完善城鄉空間]進機制,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城鄉空間]進機制主要通過規劃、法律等手段來引導。首先,要嚴格保護耕地資源,嚴禁任何緣由的占用和破壞基本農田,同時增加對農業的投資和補貼,確保農業的持續增產增收。其次,要科學規劃城鎮和工業布局方向,城鎮和工業用地優先使用荒山、荒坡等不宜農耕的土地。最后,要提高城鎮和產業空間利用標準,城鎮的空間開發要以內涵式開發為主,積極發展樓宇經濟和組團式城區,提高城鎮空間利用效率;產業空間布局要符合高標準的多層標準廠房、單位土地面積投資下限等要求,采用節約型生產方式。

二、城鄉人口流動與就業機制

城鄉人口流動和就業機制是指人口在城鄉間自由流動和選擇就業的機制。完善的城鄉人口流動和就業機制可確保城鄉勞動力市場的一體化,依靠城鎮化吸收過剩的農業人口,依托大城市發展輻射作用覆蓋面大的城市群,使城鎮化的成果惠及廣大農村和落后地區。

通過城鎮化使落后地區的人口實現充分就業是實現城鄉協調互動發展的根本途徑之一。城鄉人口流動與就業機制主要通過制度的創新來加以完善。首先,要完善城鄉一體化的教育制度,加大對農村和小城鎮基礎教育的投資力度,做好大中城市高水平教育機構對農村及落后地區學校的對口幫扶工作,提高這些地區居民的人力資本和就業能力。其次,要徹底消除對于外來人口和流動人口的歧視性政策,改革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禁止就業市場的地方保護主義行為,充分尊重公民的遷徙權利和就業權利。最后,要提高城鎮的管理水平,尤其要提高針對流動人口的醫療、治安、子女入學等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三、城鄉產業關聯機制

城鄉產業關聯機制是指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城鎮產業與以農業為主的鄉村產業之間的互利合作。完善的城鄉產業關聯機制是體現城鄉經濟主體利益一致性,進而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的基礎。

我國對外輸出的產品仍以低附加值的能源、礦產、粗加工品為主,過短的產業鏈條和對國外市場的過分依賴削弱了城鄉之間的產業關聯,不利于城鄉經濟一體化以及區域乘數效應的實現。要建立和完善城鄉產業關聯機制,就必須合理安排各類城鎮和鄉村的產業發展方向。城鄉產業關聯機制主要通過產業政策來引導。首先,要大力扶持涉農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增強城鎮食品工業、農機工業、批發零售、糧食期貨等涉農產業對農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其次,要理順鄉村農業與城鎮工商業的產品交換關系,避免糧食、食品和農資價格的大幅波動,確保城鄉、區域產業之間物流的順暢和貿易的公平。最后,要大力調整產業的布局結構,按照規?;囊蟛季洲r業,按照集群化的要求布局工業和服務業,促進各產業之間的交流、協作和融合。

四、城鄉金融資源雙向流動機制

城鄉金融資源雙向流動機制是指城鄉之間存款、貸款、證券、財政資金等金融資源交互流動的機制。合理的城鄉金融資源雙向流動機制應當確保資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最大限度地滿足城鎮和鄉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目前,我國金融系統存在明顯的二元性特征,由城鎮流向鄉村的金融資源主要是有限的財政資金,而由鄉村流向城鎮的金融資源則主要是大量的居民存款。建立和完善城鄉金融資源雙向流動機制對于新農村建設的速度和效果將產生關鍵影響。城鄉金融資源雙向流動機制需要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引導來完善。首先,要提高大中城市的金融發展水平,尤其要在中西部地區打造若干個區域性金融中心,提高金融資源的整體規模和質量。其次,要積極引導城鎮金融機構面向廣大農村和落后地區開拓業務,提高城鎮金融對農村金融,以及大中城市金融對小城鎮金融的帶動作用。最后,要努力創新農村地區的金融組織制度,大力推進小額信貸業務,提高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效率,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業保險業務。 轉貼于

五、城鄉技術創新與擴散機制

城鄉技術創新與擴散機制是指城市科學技術的創新能力及創新成果對鄉村及落后地區的擴散并帶動鄉村和落后地區經濟發展的機制。一般來說,大中城市是技術創新活動的集中地,而創新成果向鄉村地區的擴散和傳播能力將決定城市輻射帶動能力的大小。

我國城鎮輻射帶動能力較弱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大中城市的技術創新能力弱,而且技術創新成果的擴散渠道不暢。城鄉技術創新與擴散機制主要通過科技體制改革來完善。首先,要提高大中城市科研機構的整體規模和創新能力,不僅要增強各大高校、科研機構的實力,而且要大力鼓勵企業界的研發活動,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其次,要加強科研機構與廣大農民和落后地區中小企業的交流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在農村和落后地區的產業轉化。最后,要提供合理的利益誘導政策,鼓勵技術人才投身農村和落后地區的建設。

六、城鄉生態良性互動機制

城鄉生態互動機制是指城鄉之間生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機制。地域上相連的城鄉在生態上本就是一體的,任何一方生態的變化都會對另一方的生態造成或大或小、或正或負的影響,甚至產生進一步的連鎖反應,而良性的生態互動機制則可保證城鄉生態的協調發展,實現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取得了驚人的經濟成就的同時,也付出了慘痛的生態代價,在新農村建設中,必須扭轉生產方式,實現碧水藍天的良好生態。城鄉生態良性互動機制主要通過法律規范和相關制度來實現。首先,要大力改造和恢復生態,加大對環境治理的投資力度,抓好人工造林、退耕還林還草等生態工程建設,劃入“禁止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的地區要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其次,要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制訂嚴格的法律法規,完善投資項目環境保護審查、污染物排放許可等制度。最后,要積極扶持循環型經濟技術和環保產業的發展,依靠科學技術改造高污染、高能耗的傳統工業和傳統農業。

上一篇: 幼兒園工作計劃 下一篇: 測控工程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一线精品精品在线观看 | 午夜在线视频国产五月天 | 亚洲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亚洲日本欧美视频网站 | 性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