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義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2 14:57:1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人文主義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人文主義論文

篇(1)

2.歷史學科的本質是人文學科對學生進行人文主義教育的承載者是各門人文學科。所謂人文學科,是相對于自然學科而言的,其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這些學科設立的目的是通過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之間關系的探討,將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內化成一個人的人格、品質與修養,從而達到發展人性、健全人格、完善素養的目的。歷史學科無論是從其淵源還是主旨功能來看都是典型的人文學科,其核心是文化素養的養成,而不是一門實用性的應用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它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因為歷史就是人類自身發展的歷史,就是用人對人自身發展的認識去教育后人,其豐富的人文資源,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傳承文化上具有特殊的優勢。所以,人文主義教育是歷史教育最本質的屬性,人格教育是歷史課程的最重要的目標。所有背離了這一屬性和目標的教育行為都不是真正的歷史教育。

二、歷史教育的現狀

1.歷史學科在學生中的窘境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專家曾對北京市2000多位學生課程的學習狀況進行了仔細的調查。其中學生對歷史課程有以下反映:在“最不愿學的課”的排序中,歷史課排第3位;在學生對15門中學課程喜歡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歷史課排第2位;歷史課被學生視為枯燥、沒意思的課。趙亞夫教授曾進行過“關于學生和教師的歷史教育觀念”的調查,學生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個看法是:①歷史就是時間、地點、人名和事實的代名詞;②學習歷史要死記硬背,所以歷史課是一門令人生厭的課程;③歷史課上學習的東西往往不切實際,距離現實生活太遠,而且不能有自己的看法;④歷史就是教科書上寫的東西,既不是故事,也不是史實;⑤我們的歷史觀點經常是被強迫接受的。(趙亞夫:《追尋歷史教育的本義——兼論歷史課程標準的功能》,《課程•教法•教材》2004年第3期)我也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學學生中進行過類似的調查,結果大同小異。我們曾經認為最有意思、最吸引學生的歷史課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低,這令我們每一位歷史教師震驚,我們到了必須深刻反思的時候了。

2.歷史課堂的普遍教學模式與人文精神的背離在當前的歷史教學中有兩種普遍的背離人文主義教育的功利教學的行為。一種是“唯知識論”,這種教學模式就教學內容而言,考試考什么我就教什么、練什么;就教學方法而言,歷史就是照本宣科、死記硬背;就評價方式而言,學生考高分就是歷史學得好。雖然在理論上我們都知道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是在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潛能,是在遮蔽歷史豐富的人文內涵,但在現實中由于種種原因我們很多歷史教師仍然奉行不逾。另一種則是近年來頗為流行的“唯能力論”,這種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和相應的高考進行后,教師針對高考對“新材料”“新情境”的重視,片面崇尚對史料的概括、提煉、分析等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標準化、機械化和統一化,從而將豐富人文內涵的歷史教學轉變為純技術性純理性的歷史史料教學。就歷史教學的本質而言,這種教學模式的危害更甚于前一種,因為人文教育的價值就是在于對一味強調“技術理性”“唯智教育”等非人性化教育的否定,就是在于對情感、人格的陶冶,而“唯能力論”恰恰又將我們帶回了人文主義教育所要否定的那些東西。

三、在具體教學中加強人文主義教學的實踐

1.在學習目標設計上注意突出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設計學習目標的宗旨是讓學生通過教學發生變化并獲得進步。作為培養人文素養的核心學科,歷史要求學生的變化與進步是人格的健全與完善。因此,歷史學習目標的重心應該在塑造學生的人格、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上。我們要充分利用歷史豐富的素材,如用優秀的歷史人物、富有人文內涵和值得深刻反思的歷史事件等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在歷史環境中理解歷史、與歷史人物進行心靈的溝通和碰撞,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在情感體驗內化的過程中接受心靈的洗禮、感悟人格的魅力、反思人性的弱點。隨著情感體驗的積累,人文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增長。

篇(2)

2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開展人文主義思想教育

第一,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人文主義思想教育要注重科學性與人文性的有效結合。當前的初中教育中對于歷史科目的重視度還不夠,很多學校偏重于科學知識的傳授,對于歷史這樣人文知識為重點的教學科目有所忽略。但是,通過素質教育的改革,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認識到,我們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備過硬的知識素養,還應該有健全的人格思想,因此,重視初中歷史教育實際上就是將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結合在一起,發揮其共同的積極作用。初中歷史教學屬于人文學科的范疇,因此歷史課程不僅具有科學性,還包含了深刻的人文性。所以在初中歷史課程的人文主義思想教學中不僅要體現歷史知識的科學性,還要體現歷史學科的人文性。

篇(3)

人文主義關注的核心是“人”,《紅樓夢》寫出了封建社會對人的奴役與壓迫,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出那不是什么“君仁臣良父慈子孝”的世界,而是一個殘忍的社會,在那里每一個人都得不到幸福。而《紅樓夢》中一號主人公賈寶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個性,主張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其身上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優秀品質。

賈寶玉憎惡世俗男性,親近和尊重處于被壓迫地位的女性,他極力抗拒封建家族為他安排的傳統生活道路,對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祿、封妻蔭子,十分厭惡,全然否定,這實質上是對自己出身的貴族階級的否定。他只企求過隨心所欲、聽其自然,即在大觀園女兒國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一、賈寶玉人文主義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賈寶玉人文主義思想和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說描寫了造成他思想性格的生活環境。一方面,以男子為中心的貴族社會是那樣虛偽、丑惡和腐朽無能。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讀四書、五經,但家塾的內容和風氣是那樣的腐朽敗壞。他很少接觸做官的父親,畏之如虎,敬而遠之;另一方面,家長從小把他交給一群奶娘丫鬟,丫鬟們的深摯純潔、自由不羈的品格感染著他,她們所遭到的種種不幸也啟發著他,賈寶玉在這樣的環境里,逐漸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愛憎傾向。

二、賈寶玉人文主義思想的形成有一個成長的過程。

賈寶玉對待身邊的女孩子們的態度,同情和親愛始終是主導的方面,但在初期有時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風,如攆茜雪,踢襲人,訓晴雯等事。后來在目睹了秦可卿之死、秦鐘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飄零、身為貴妃的姐姐內心的悲苦等一系列不平之事后,賈寶玉開始認識到在男女關系方面尊重與玩弄、純潔與腐朽、美好真摯與罪惡虛偽的區別。他永遠拋棄了打罵丫鬟的行為,對被壓迫、被糟踐的女孩子的同情體貼之心,更為深切周到、無微不至。賈寶玉無視“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和尊卑有序、貴賤有別的封建等級制度。他不高興跟那些為官作宦的“俗人”應酬往來,卻愿意跟那些處于社會下層被封建階級瞧不起的人物做朋友、他同情被壓迫被剝削的奴隸,有時跟他們簡直沒有主奴的界限,他們的悲慘遭遇常常激起他對摧殘他們的封建制度的憎恨。

三、大觀園是賈寶玉對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朧向往與追求。

賈寶玉在那個不自由、不平等的黑暗王國里,從愛與恨中,逐漸地產生了一種對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朧的向往與追求。賈寶玉迷戀的大觀園,是少男少女們的樂園。盡管少男少女們之間有等級,有不同的性情和文化修養,但都有著年輕人的純情和聰慧。作為“諸艷之冠”的賈寶玉,比較懂得人的價值和感情的價值,知道同情人,尊重人;在和女孩子們的交往中,特別是和女奴們的交往中,他一貫從內心表現出對她們的尊重。其他女孩子們,也能相互尊重,主奴之間沒有明顯的隔閡與歧視,氣氛和諧友好,行動較少受“禮”的拘束。他們在園中結社吟詩,才情和創造力得以從充分發揮。寶黛真摯純潔的愛情也是在這片凈土上得以滋生、發育。當整個社會以“綱常禮教”規范人們的行為時,大觀園兒女卻以“情”作為人生的追求。從思想性質上說,這是帶有人文主義色彩的世界,是曹雪芹理想的展示。

四.寶黛愛情建立在有著共同人文思想和自由傾向的堅實基礎上。

賈寶玉這個孤獨的反抗者,除了在那些被壓迫的純潔的女孩子身上得到一些生活的樂趣和精神寄托以外,還更需要同情與支持,需要一個與他有共同的思想、愿意走共同的人生道路的伴侶。他終于找到了林黛玉,林黛玉確實比她同時代的一般貴族婦女的思想要高出一籌,她無視“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道德規范,喜歡讀書寫詩,表現了出眾的才華。對黛玉而言,寶玉對他人的尊重,聰俊靈秀的豐采,離經叛道的性格,黛玉也最能理解,最為欣賞,從而引為知己。黛玉愛賈寶玉,期望著能跟他結合,但卻從不勸他去讀書應舉,立身揚名,在她身上聞不到一般貴族婦女常有的那種夫貴妻榮的庸俗氣味。真正聯結寶玉、黛玉這一對情人的紅線,是他們共同的思想和志趣。他們都是從傳統禮法中開始覺醒的人,是貴族階級中有著自由傾向和人文主義思想的人物。比如寶玉挨打是一次因多種矛盾糾結在一起而引發的大沖突。在這場尖銳的沖突中,真正站在寶玉一邊深切而真摯地同情和疼愛他的,并不是在關鍵時刻喝令賈政住手因而使整個局面化險為夷的賈母,不是大呼心肝寶貝哭得死去活來的王夫人,不是表現出很有分寸的親切而骨子里卻冷若冰霜的薛寶釵,而是那個情深意切深沉柔弱的林姑娘。寶玉被打之后,黛玉去探傷,半天,只有無聲之泣,萬句言詞只化出的一句矛盾的話:“你從此可都改了吧!”黛玉就是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將她的心剖視給了寶玉,給了寶玉巨大的體貼、慰藉與支持。而寶玉那句“我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表示誓不回頭的話,只在林姑娘一個人面前說出來。在那樣一場使寶玉幾致喪生的大風波之后,這樣的話是只能在心心相印的知己面前才能說得的。:

五、《紅樓夢》中“禮樂”的殘忍和虛偽。

《紅樓夢》特別突出地寫出了“禮樂”的殘忍和虛偽。元春省親時,老祖母、母親需品服大妝,向她下跪;父親前來相見,只能隔簾行參,這種為突出君權而違背人性的儀禮,是歷代儒家制禮作樂的產物。當元春和家人在笙歌繚繞中“嗚咽對泣”、“硬噎難言”之時,讀者都會體會到“禮樂”的滋味。《紅樓夢》里面,從子女對長輩的昏定晨省,到逢年過節、生日喪葬、宗祠祭祀,等等,處處都是維護尊卑、貴賤、長幼、嫡庶等封建宗法關系的禮,處處都顯示出“禮”的不可逾越。王熙鳳強調辦事“不過是個禮”,她就是憑著這個“禮”,肆意虐殺丫頭、奴仆,欺負上輩的姨娘,不擇手段把尤二姐逼上絕路。

康雍乾時期人文主義的社會基礎還很薄弱,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追求與抗爭,必然是失敗的結局。賈寶玉性格柔懦,帶有嚴重的寄生性,他雖然一再發表憤世嫉俗的言論,但從沒有改造現實社會的能力與勇氣。當大觀園這個“地靈人杰”的女兒國一旦被毀滅,賈寶玉便找不到出路。他不肯走上封建家長期望于他的“仕途經濟”之路,對強行捏合的婚姻又感到厭煩,那么擺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出家做和尚。寶玉出家,是一個弱者在嘗盡人生辛酸苦痛之后的悲劇性選擇。黛玉“淚盡而逝”和寶玉出家為僧,正表明了18世紀中國人文主義的局限性,但《紅樓夢》所貫串人文主義思想,對當時人和后世人都有著極大的啟蒙作用。

參考文獻:

篇(4)

一、人本主義

此“本”為何?在陳榮捷看來,這個“本”就是人之為人的根本。他遵循孟子的思路,認為人之為人的根本在于人具有道德性。此“道德性”即為人之本。這是陳榮捷論述人文主義的理論前提。以“道德性”為人之根本,這正是中國人文主義異于西方人文主義之處。

布洛克指出:“在西方思想分為三種模式看待人和宇宙,一、超自然的模式即宇宙的模式,集焦點于上帝,把人看成神的創造的一部分。二、自然的,即科學的模式,集焦點于自然,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像其他有機體一樣。三、人文主義的模式,集焦點于人,以人的經驗作為人對自己,對上帝,對自然了解的出發點?!?《西方人文主義傳統》,三聯書店1997年版第12頁)而西方的此種人文主義模式始終不居于主流的地位。新儒家之一的唐君毅先生也持此種看法。他認為,西方的人文主義,差不多都是為了要反抗某種文化上的偏蔽而興起的。西方的人文主義不但在思想上不居主流,而且在內涵上電不同于中國的人文主義。引用唐君毅的話可說明此點。他說:“將中國的人文主義譯為Human-ism時,在內涵上受了委屈?!?《人文精神之重建》,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版第592頁)因為:在中國的文化里,通過人格的修養而得到道德主體,才是真正的人之“本”所開啟。正因為人文世界是由道德主體開啟的,所以人文主義是一種精神境界,而不是一種哲學體系,這是西方人文主義所不能盡其意的。

徐復觀認為,西方文化是在對自然的思考過程中產生的,是一種“知性”文化,表現為一種向外開拓、向外進取的精神。他把人文精神分為兩層意思,最基本的一層是講在“人”自身上立足,而不是在“神”上立足。在這一層上,中西人文主義是相同的,深的層次,西方人文主義強調“智”,崇拜有能力的人。知識在道德之上,西方哲學是順著知識去找道德的根源,只把握事務的真假,不論善惡的態度。而中國的人文主義更強調道德,是一種“道德主體性”為基礎的人文主義。

陳榮捷對中國此種“人本主義”的分析,是從中國哲學理論與實際的關系人手的。首先他闡述了中國人民的真理觀。他說在中國:“真理并不被了解為由上帝所啟示,抑或被了解為一抽象原則,不論其多合邏輯。相反地,真理只是人間事物上一項可發現與可指示之原則。換言之,真理之真正考驗乃在人間歷史上?!?《中國哲學論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4年版第262頁)真理的產生與驗證均在人間歷史上由此產生一結果,真理記載于歷史典籍當中。此種歷史典籍最后成為中國的經典。顯著者為四書與五經?!敖洝弊?,在古代中國,意味恒長,有不變不易之義。而中國經典,在中國乃充當為自然法,因為它們高高凌駕在政府、社會、宗教與其他各方面中國文化之上。儒家經典被人們視為人間活動的最高準則,此中隱含之義為,這些經典所包含的真理主要為道德真理。自然法涵蓋萬事萬物,所以萬事萬物,不論為人事或自然,都具有道德特性。陳先生總結說:“吾人恒具有主要為道德真理之基本信念。意即一切真理,不論其顯現在自然或人間歷史上,其目的均在陶冶道德。”(《中國哲學論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4年版第263頁)這是中國人民真理觀的理論層面,要使此真理觀賦有生命還得實踐。

由此陳先生進而論述了中國人民真理觀的實踐層面。這一層面由“體驗”這一觀念來表達?!绑w驗”,其大意為個人本身實驗或體認,即個人本身的認知?!绑w”指軀體,強調積極的個人經驗。此一經驗涉及三個層面,首先是我們對認識對象的認同,其次是道德準則與社會行為,最后是理性與直覺的方法。“總言之,此一經驗結合形上學、認識論與倫理學而為一大和諧?!?同上,第316頁)

理論與實際的密切關系還體現在“知行”關系當中。大多古代大哲們,對知行關系都有論述。他們的共同點是,在強調“知行統一”的同時,把重點卻放在了“行”上。對“行”的重視產生了兩大結果,一是在古代中國里,哲學從未獨立成學。哲學只被認為是對人事種種復雜關系的研究,換言之,哲學只是致力于日常生活與平常行動當中。一是除少數哲學家以外,大都是熱衷于社會與政治的人物。他們致力于社會與政治活動之中,因而很少撰寫長篇論文或任何遠離人事的論文。他們常以對話、書札或官方文件的形式闡揚自己的學說。

陳先生認為中國哲學的實質表現于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與日常言語當中;大部分中國哲學家均為積極人世的人物;其哲學著作也主要為與實際人生有關的著作。凡此總總,顯示出中國人文主義的以人的“道德主體性”為本的特性,而此正是中國哲學的人文主義特色之一。

二、天人合一

陳榮捷說:“天人合一之觀念,實際上貫穿整個中國哲學史?!?同上,第311頁)“天”在中國哲學中有三種含義:一指義理之天;二指自然之天:三指宗教之天。此三種“天”剛好一一對應于儒、道、釋三家。由此陳榮捷說道:“就哲學層次而言,儒家企求與天合一。道家則志在與自然合一而無別。佛家則希冀進入一切個性與差異均皆消失之涅境界?!?同上,第283頁)

對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陳榮捷是從孟子所開啟的心性論角度來論述的。他引用孟子的話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第1章)“性”字意為人與物之本性。在儒家看來人與物的本性即是“道德本性”。因為在中國“人民對于自然事物與人事并無絕對區分,兩者均以‘事’字代表。兩者均遵守同一套法律,其中尤以道德法為其終極。”由此,人與物均具有道德性,并且人與物之性均源于天。即是說人與物在“性”的基礎上便能與天合一。陳氏說要讓人與物之性得以顯現,就得通過“誠”來加以實現?!罢\”字兼有誠與實兩意,且含有完成之意。它的重要作用為使萬物真實元妄。因為:“誠者非自成己也,所以成物也?!?《中庸》第25章)通過“誠”使得人與物之性得以彰顯。由此就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進而就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至于道家,陳榮捷說他們期望的是與自然合一,即與道合一。在道家看來,人與宇宙乃處于小宇宙與大宇宙,亦即天人關系當中。人要實現小宇宙與大宇宙的合一,就得通過“虛”,以消除人身上的不自然的成分,以恢復人的自然本性,從而實現與道合一的境界。因為在道家的理論中,萬物與人均遵循道,而“道”即自然。那么人只要恢復其本真狀態,自然就能與天合一。“虛”為何意,陳先生解釋道,“虛”一詞不能就字面意義解釋空虛。其實際意義指絕對的平靜、心靈純潔、毫無私欲、不受進入的印象所干擾,也不讓已在心中之物干擾進入心中之物。由此老子教導我們,“虛其心”、“致虛極”、“守靜篤”,以此就能燭照萬物而與道相契合。

陳先生以禪宗為例,對佛教的“天人合一”說進行了分析。他說:在禪宗看來,人的自性原本純凈。若能通過一定途徑,使此一純凈本性得以彰顯,人就能達到佛境。此一途徑即為“定靜”,其意為我們在思慮時不為外物所動,處于法相當中而又能逍遙其外。“定靜”即是沒有邪思升起。而沒有邪思升起,人們便能見出自己的本性,由此便得開悟而頓時企及佛境,頓人涅。

三、人文主義的表現

陳先生以為,此種以人的“道德主體性”為本,且追求“天人合一”的人文主義在中國的思想界始終居于主流地位。它不僅體現在儒、釋、道三大思想體系當中,還很明顯地表現在中國人民生活的各層面,并且有悠久的歷史。

中國的人文主義產生于商周之際。公元前1111年,周人征服殷商,部族社會由此逐漸轉型為封建社會。周朝統治者為了論證其合法性,提出“天命”的概念?!疤烀奔椽毩⒆源娴牡赖侣闪?,依此概念,人在世或死后的命運,既不依賴靈魂,也不依賴神靈的力量,而純是依靠自己的善言善行。由此他們宣稱,商人雖曾稟受天命,統治天下,但因怠忽職守,已自絕天命。周王朝統治者說因他們具有美德,天命乃轉移到自己身上?!疤烀备拍畹奶岢?,使得天與神靈的人格力量被人的德性與努力所代替。由此人的角色變得日益重要,一是因為新王朝的建設需要人才,更重要的一點是,人可因其自身的德行主宰自己的命運。此時的個人范疇和社會范疇,皆是道德性的范疇。

雖然人文主義已萌芽于殷商時期,但是把中國的人文主義帶到最高峰的人,是孔子。他很少談及神或人死后的問題,他的思想集中在人的問題上。他認為美滿的社會應由好政府與和諧的人際關系所構成。好政府應當以德治國,統治者且要以身作則。善惡的標準是義不義而不是利不利。家庭應以孝道為重。至于一般的社會關系,主張以“禮”相待。他相信所有的人都可趨于完美,由此他一改傳統對“君子”此一概念的定義。他認為“君子”應成為描述道德高尚的人。此種改變,無疑給當時的社會造成了一場社會變革??鬃铀_啟的人文主義高峰,體現在他那句宣言當中,即:“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隨后陳先生補充道,孔子并非不相信超越的力量,他只是要人們在解決自己的問題時別依賴鬼神或祖先的力量,而要靠自己。

道家中的人文主義。陳先生說,老子《道德經》一書表面上似乎在教導人從人事退隱,但實際上,該書至少有三分之一涉及管理之術,此外另有數章還論及軍事行動?!肚f子》之內篇,七篇為真,而其中有三篇談及理想的導師與理想的君主。在老、莊看來,理想的人物為圣人,而非從人事退隱的人。在宗教層面看。道教的目的乃在追求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為此幾世紀以來他們一直都在嘗試包括運動、飲食、醫藥與煉丹在內的各種方法。不難看出道家雖具有自然主義的傾向,但同時也具有人文主義的特色。

篇(5)

    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社會從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的初始階段,人文主義者在這一時期對宗教既愛且恨,表現出理性與信仰相交織的矛盾思想。一方面,他們猛烈抨擊教會,無情嘲諷僧侶,反對禁錮人性的基督教教義,要求以人本替代神本,提倡理性與信仰相分離,表現出對傳統基督教的偏離與叛離傾向;另一方面,他們卻始終堅信“上帝至上”的思想,并懷著深厚的宗教情結,與教會進行了廣泛的合作,表現出對基督教信仰的虔誠與執著。這正如詹姆士·斯魯威爾所說:“雖然許多 歷史 學家,特別是19世紀的歷史學家都試圖把文藝復興和意大利的人文主義與各種各樣的非宗教形式聯系起來,但并不是說,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是非宗教的。人文主義者們“既非不信教者,也非無神論者”

    人文主義者的這些宗教思想,一方面是對基督教神學進行批判繼承的產物,另一方面又為17世紀國家主義和科學主義的興起及18世紀理性主義的全面勝利鋪墊了道路,并為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發展繁榮拉開了序幕,這構成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中間環節。

一對神學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

    人文主義者的宗教思想是建立在對傳統基督教進行猛烈批判的基礎之上的,在宗教批判活動中,他們充分利用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思想資源,如他們吸取了古典文化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人文”觀念及科學求知精神,來批判中世紀的封建等級特權制度與教會的蒙昧主義、禁欲說教,鼓勵人的自由與尊嚴,具有“復古求解放”的特征。然而他們對他們批判所指的基督教神學,也沒有徹底拋棄,而是對基督教的神學傳統文化給予了較多的批判繼承。

    (一)借助上帝的權威,來闡明人本思想

    人文主義者在闡發人本思想時借助了上帝這個法力無邊,統馭一切的最高神圣權威,來煩揚人的理性尊嚴及自由意志,在上帝的神圣光環的庇護下進行一系列的人文主義活動。然而,他們所借助的“上帝”,已經不再是傳統“神本”觀中的那個對人的墮落和貪欲感到憤怒并施加懲罰的最高神冥,也不完全是那個要人在塵界順從其訓誨,等待其拯救的救世主,而是為人造就了世界并賦予人自由意志,讓人選擇生活方向,追求現世幸福的最高神圣權威。在這個無私而慈悲的上帝的恩賜與庇護下,人無需在“原罪”的陰影中恐懼而消極地等待“末日”的到來,而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追求人生的世俗幸福,滿足自己的世俗欲望。可見人文主義者繼承基督教神學中的上帝,實際上是借助上帝的形式,來達到頌人的目標。

    (二)繼承傳統經院 哲學 中的理性思想,實現理性與信仰相分離的目標

    人文主義者在批判傳統基督教時,吸取了經院哲學中的理性思想,來對抗基督教的蒙昧主義。實際上,在文藝復興以前,理性與信仰的分離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在歐洲中世紀,作為官方哲學的經院哲學中,保留著理性思想。隨著經院哲學不斷發展,理性也在發展。經院哲學早期代表人物安瑟倫鼓吹信仰必然先于理性,強調用理性去維護信仰,思想雖然保守,但提高了理性的權能和地位。十二世紀最偉大的唯名論者阿拉伯爾提出了理性而后信仰,主張懷疑論.認為“懷疑是研究之路,……由于懷疑,我們就驗證,由于驗證,我們就獲得真理。這對于人們大膽運用理智,使人們的思想從盲目信仰中解放出來起了積極作用。13.14世紀,鄧司·司各脫主張“雙重真理論”,認為上帝的真理只有通過信仰來領悟,而上帝真理之外的真理要由理性來認識,從而為文藝復興信仰和理性分離鋪平了道路。但是,無論經院哲學中蘊含的理性思想怎樣發展,在文藝復興以前,它始終沒有跳出神學信仰的圖圈而獨立出來,在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見蒙蔽下,“人類意識的兩方面,一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一直是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閉人文主義者接受了其中的理性思想,來發展自己的理論,為實現理性與信仰的分離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由于立足于神學傳統,并且在濃厚的神學氛圍中,人文主義者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和創作素材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神學傳統的烙印。然而,人文學者已開始以一種新的視野來觀照和選擇神學傳統文化。他們力圖吸收基督教的原始平等觀念,來批判教、俗貴族的荒與墮落,闡發傳統的王權神授理論,來否定教權高于王權的主張;通過對基督教原典《圣經》的翻譯、考證,來動搖羅馬教廷的中世紀拉丁語《圣經》的神圣地位,以最終動搖封建神權的理論基石。由此,表現出人文主義者的宗教思想中對基督教神學傳統觀念的批判繼承。正是這樣的批判繼承,人文主義者的宗教思想既包含了傳統神學的內容特征,他們沒有放棄傳統的宗教虔誠,仍眷念著舊的神學諦理與道德,與神學傳統文化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表現出他們新舊交織的矛盾心理;又在發展趨向有一些突破,展現出新的內涵與風貌,成為近代早期反封建、反神權的思想文化啟蒙運動,為以后歷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對未來歷史發展的啟示

    人文主義者對傳統基督教的批判雖然沒有對基督教構成有力的威脅,但他們的批判以及對理性宗教的向往卻能使人們的思想從教會的束縛中得到了稍許的解放,并且它的最直接的后果是導致人們感情和想象力的自由放縱,而這為以后人們更好地反對傳統基督教,剖析宗教實質,以及為17世紀中葉以后國家主義和科學精神的興起,并對羅馬教會發起的有力挑戰,不能不說是起到了某種鋪墊作用。18世紀的理性主義者接過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手中的思想旗幟,一改人文主義者溫良恭謹的態度,把人文主義者對感性的呼吁變成銳利的理性武器,從各方面來徹底批判基督教信仰。

    首先,人文主義者的“靈魂不死”和“意志自由”的理論為啟蒙運動中理性主義思想家關于這一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基石。

    “靈魂不死”和“意志自由”論曾經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最主要的批判內容,他們批判此目的在于解放人性,抬高人的地位,因此只看到表面現象,并未深人本質,但畢竟為后來者提供了一些理論基礎。18世紀的理性主義思想家認為人類靈魂是可朽的,個人靈魂也同樣有滅。但拉美特利、狄德羅、愛爾維修的這些思想是在繼承和發展人文主義哲學家布魯諾的觀點的基礎上形成的?;魻柊秃諏Α办`魂不死”的駁斥更為徹底,主張靈魂就是物質的東西。他說:“靈魂根本不應當與身體分開,它就是身體本身,只不過我們從身體活著的時侯所具有的某些作用、某些存在方式和活動方式去看,才把它稱為靈魂。”因此霍氏認為靈魂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而是人體的作用和機能的表現,是人的一些精神活動如記憶、想象、判斷、思維等。霍氏的這種思想與人文主義哲學家特勒肖有某些偶合之處,只是特勒肖的表述沒有霍爾巴赫這么深刻、明確。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霍氏的思想是對特勒肖思想的一種繼承與發展。

   其次,在宗教與道德、宗教與政權的關系問題上,人文主義者進行的一些論述為啟蒙運動更為徹底地來反對傳統基督教鋪平了道路。

    在中世紀時期,道德理論浸滲在宗教的氣氛中,同宗教教義融合在一起,成為維護封建制度的一種意識形態,教義成了封建道德的基礎,神意成為道德的準則。人文主義者布魯諾指出封建統治階級的這一行為,其目的是要使人民群眾從內心信仰和道德習慣上遵守封建統治者所制定的規范,為其統治服務。愛爾維修與布氏思想一脈相承,認為宗教與道德并沒有必然聯系,宗教存在于彼岸的、虛無縹緲的想象世界,而道德扎根于此岸的現實的生活世界。宗教是有關信仰的問題,道德是有關行為模式的問題,彼此毫無聯系。并指出使人有道德的,不是封建倫理,不是神意,而是理性的 教育 ,高尚的習慣,賢明的體系,公平的 法律 等等,因此說,在繼承前人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 發展 ,來肯定理性。

    政教合一是人文主義者批判的另一焦點,并提出政教分離的思想。而啟蒙思想家認識到二者之間雖然存在著矛盾,有時甚至發展為激烈的斗爭,但從一般情況來看,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它們的根本利益一致。為此,他們指出,廣大民眾要成為自由的人,就要具備一定的理性知識,以此來反對宗教迷信,進而摧毀封建專制,這些思想在人文主義者布魯諾、馬基雅維里的學說中都有所表現??梢?,啟蒙思想家的這一思想是在繼承人文學者學說的基礎上的更高發展。

    再次,人文主義者對《圣經》進行的嚴格的考證與評注,對基督教神學思想體系提出的某些重大的懷疑,并在此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懷疑主義和批判主義的學術精神,以及積累起來的一套新的知識結構與方法體系,對當時新教宗教改革家們有著重大的啟發作用,為反教廷的宗教改革思潮的勃發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動力。

    最后,人文主義者最早對傳統基督教的沖擊構成了人類思想發展史上的精神啟蒙。他們提倡知識,對知識應用性的強調刺激了 科學 和 藝術 的發展,他們提出的政教分離以及宗教寬容思想,雖然在當時顯得多么蒼白無力,但是以后國家主義的興起,以及在宗教寬容精神之基礎上產生的科學主義精神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無不是對人文主義者所提出的政教分離與宗教寬容理論的回音。

篇(6)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09)11―0013―04

一 人文主義教學設計產生的背景

方法論是指導研究的觀念思想體系,包括基本的理論假設、研究的哲學取向和原則,它關注的不是某一具體研究方法,而是對指導現有研究方法運用的理論體系的反思。[1]教學設計方法論就是指導教學設計理論研究的思想體系,其演變深受同時期西方哲學的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兩種思潮的影響??茖W主義影響下的教學設計更多看到教學活動規律性的一面,肯定了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理性以及人在發展過程中的規律性,因而主張用理性的手段對教學加以控制和干預,這在本質上是一種機械論的世界觀。它忽略了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忽視了人類世界的復雜性。毋庸質疑,人有其理性的一面,這使得教學設計運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成為可能和必要;但同時,人又有其非理性的一面,有自己的意識、意志、本能、沖動、情感、直覺等,決定了教學設計與其它設計過程不同,不能簡單的運用一個方案設計出預期的結果。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對科學主義思潮中的教學設計產生質疑,認為這種設計的實施實際上是把動物的簡單反應強加于人,將育人的事業與工業生產相提并論,試圖尋求具有教學“投入―產出”高效率的方法和技術,其基本特點是教學目標的具體化與可操作性;教學內容的生硬灌輸與線形設計;教學過程按部就班;教學評價的客觀化、定量化和形式化等,對這種過分強調“物的客觀”而非“人的主觀”的方法論取向,應該深刻反思其合理性。

在這種背景下,西方現代人文主義思潮迅速滲透和移植到教學設計的研究之中,各種旨在提升人的主觀意識、崇尚理解、混沌、模糊、多元化及非線性的相關理論給教學設計研究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如建構主義、解釋學、混沌理論、后現代主義、活動理論、模糊邏輯等學習理論研究的思維直接動搖了科學主義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為教學設計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視野。然而,在對人文主義教學設計進行嘗試的過程中發現,過分強調人的隨意與自由、模糊的、混沌的人文主義教學設計在實踐中很難把握,這里的“人”陷入了“自我意識”的泥潭。它過于關注問題復雜與無序的形式,而忽略教育、教學的內在規律性,使教學設計的操作性變為形式,進而滑向虛無主義。

二 人文主義教學設計的嘗試

1 建構主義與教學設計

20世紀80年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被喬納森(Jonassen,D.)等人引入到教學設計研究領域中,人文主義教學設計的最初嘗試便開始了。盡管許多學者對“建構主義的認識論是主觀主義的,還是主客觀相統一的”存在分歧(何克抗),但我們從建構主義的思想淵源中還是可以找到其人文主義的蹤影。

建構主義在教學設計中逐漸走向成熟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喬納森(Jonassen,D.1992)用“建構主義的發展”和“建構主義的特點”兩個模型來表示建構主義對教學設計的影響。[2]認為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不是接受權威的觀點和理論體系的過程,而是根據一定的教學情境進行反思、詮釋、批判、行動、共同構建、實踐、欣賞和進行藝術化的工作。它不強調序列化、體系化的教學設計程式,容忍模糊、個性、矛盾、隨意,關注現實教學情境的豐富性。

在建構主義眼中,教學設計不應是預設好的教學方案,學生不是簡單的設計對象,他們應主動參與到教與學的活動中,而且在參與中獲得的體驗是因人而異的,這是因為他們的“先驗意識”不同。建構主義視野中的教學設計注重高層次的學習結果的培養。認為以往的教學設計關注的是比較低級的、答案唯一、內容系統完整的學習,忽視高級學習。事實上,“我們所學的許多東西都涉及到非良構領域的高層次知識”[3]。還要強調的是,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關注“學習伙伴”的重要性,提倡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如前所述,人的共同生存發展能力在未來社會中將發揮巨大作用。不僅如此,從建構主義對學習本質的理解來看,學習伙伴或合作學習對學習結果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社會建構主義就主要強調了人類認知與知識形成的社會性基礎。這種建構主義理論是美國學者伯格和拉克曼于1966年提出的,他們認為人類的理性是社會集體的產物。研究學習不能以個體的人為基礎,更不能脫離社會情境和文化,應該研究人在社會群體中的互動性。因此,教學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合作學習模式。

這樣,建構主義就確立了不同于科學主義教學設計的新的方法論特點,即學習者在復雜的情境中基于自己的經驗解決結構復雜的問題,從而培養自己的能力。

2 解釋學與教學設計

解釋學(hermeneutics)又稱為闡釋學、釋義學、詮釋學,是20世紀西方最有影響的幾個人文主義哲學流派之一。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等人的研究把解釋學推向更深更高的方法論層次。伽達默爾認為,理解是具有歷史性的,理解的結果是解釋者的“現代”(也將成為歷史)與解釋對象的歷史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統一物,我們稱之為“視域融合”。[4]理解的對象是人及其一切活動,它們包括歷史、文獻、思想、創作等文本。這些文本都是作者的歷史“視域”的產物。因而,當解釋者以自己的“視域”去理解這些文本時,就出現了兩種“視域”的對立;而只有把這種對立“融合”起來,即把歷史的融合于現代的之中,構成一種新的和諧,才會出現具有意義的新的理解。這一過程,就是“視域融合”的過程。[5]因此,理解是循環往復的,我們對文本意義的理解只能是一種無限的可能性,永無終止之日。

顯然,解釋學為教學設計思維提供了一種有意義的視角。Jonassen等人曾從解釋學的角度指出教學設計應“追求學習者對問題的理解,關注學習者對問題的詮釋”,并提出了教學設計的解釋學原則:理解溝/空白原則、偏見和自身利益原則、文本轉換和差異原則以及和歷史時期之間的協調原則。[6]

解釋學對教學設計的影響具體表現為:(1)學習結果的預設對教學意義不大。首先,不存在對某一事物認識的唯一理解。施萊爾馬赫認為學習者在學習之前由于“先驗意識”的不同,不可能對事物取得同一性的理解。并且“先驗意識”的內容是非常復雜的,受很多心理因素的支配,不可能分析清楚。第二,理解并不是一種僵硬的過程,它在解釋者與解釋對象的相互作用中產生,這一過程必然是動態的、永無止境的。因此,不可能存在單一的、靜態的學習結果與復雜的、動態的學習過程(理解過程)相對應。(2)科學主義教學設計所強調的線性的行為評價方式在解釋學這里受到了挑戰。因為從解釋學的觀點來看,知識是一種社會協定,理解不可能與其所處的文化或社會情境相分離。對同一文本的解釋,在不同歷史時期,從不同的視角,會產生不同的意義差異,它是“視域融合”的過程。因此,文本的理解不可能通過文本的背誦而獲得,那種一元化的、非此即彼的結論不能充當評價的標準,只能通過解釋者的闡釋。(3)不可能設計出一種最優的、普遍適用的教學策略來滿足不同的教學需要。解釋學強調,在運用文本互動和解釋對話的過程中參與者必須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每個人要進行或分析交流的時候,都是在運用一種新的闡釋策略。每個對話都是獨特的,不可重復的。任何想自動地或系統地進行對話的企圖,都是一種徒勞。[7]

至此,我們看到,與科學主義教學設計的“實證研究觀”不同,一種新的頗具“人情味兒”的“解釋研究”方法論,以相對立的姿態出現在教學設計研究的視野里。

3 混沌學與教學設計

自20世紀60年代混沌理論誕生以來,各門科學研究開始關注客觀存在的“無序性”,把“過程”而不是“存在”看成科學的主題。在這種科學革命的浪潮中,混沌理論也逐漸滲透至教學設計研究領域。Jonassen、Dowding及You等學者對線性的、決定論的可預測性、封閉系統以及負反饋圈為顯性特征的科學主義教學設計觀提出了質疑,并試圖將混沌學的非線性、非決定論的不可預測性、開放系統和正反饋圈等基本概念引入教學設計,以超越科學主義教學設計觀的機械性。[8]

混沌理論中的蝴蝶效應、分形認識觀點、以及奇異吸引子都對教學設計的理論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蝴蝶效應描述了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即系統內部初始條件的小變化會引發后續的大變化。[9]這說明了系統具有不確定性與不可預測性,即系統的非線性,教學系統也是如此。教學過程充滿了未知因素,是不可預測的。那種科學主義教學設計中所強調的線性教學程序的操作性在混沌理論中失去了意義。對教學系統的認識由線性發展到非線性,是教學設計方法論上新的突破。分形是混沌理論中又一個重要的概念,它強調通過認識部分來映像整體,在系統科學上沿著微觀認識再反映到宏觀認識,形成了分形認識論[10]。它是關于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的思維方法。[11]在教學設計中,由于人的思維的復雜性,應注意開發元認知能力,促進蝴蝶效應的產生。具體到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的設計與安排,應考慮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另外,奇異吸引子在混沌理論中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它通過誘發系統的活力,使其變為非預設模式,從而創造了不可預測性。[12]這一研究進一步確證了教學系統設計的非線性形態。

應該說,人文主義教學設計顛覆了科學主義教學設計的線性的、精確的、可預測、可操作等理性思維的方法論特點。提出了認識世界的一種新的方法論,帶給教學設計研究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

三 人文主義教學設計的方法論反思

縱觀人文主義教學設計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人文主義教學設計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關注教學過程的復雜性;關心學生的存在與價值,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如何設計教學;在研究方法上提倡用理解的方法研究學生的“客觀精神”。這些正是科學主義教學設計所忽視的問題。對于研究“如何產生優化教學效果”的教學設計而言,或許,從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角度出發去設計教學過程更為合理。然而,人文主義教學設計由于作為其哲學基礎的現代人文主義思想的局限,它的研究也存在著很大的片面性。

1 如何完整的看待人

伽達默爾認為,人的存在方式就是理解,理解的過程貫穿于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它是人類和世界萬物一切意義的來源。同時也體現了人與世界最基本的關系,它本身就是人生在世的經驗。毫無疑問,人文主義者對人的闡釋達到了至高點,但卻把世界置于人的主觀意識中。

人文主義教學設計雖然強調了人的意識、人的情感、人的內心活動對學習發生的重要作用,但他卻從人的主觀存在中理解和尋求教學設計的思路,由此而得到的結論是“教學設計已經死亡”(拉菲,1990年)[13]。極端激進的建構主義者古德曼(Goodman)等人全盤否定真實世界和客觀實在在人類的心理活動之外,所謂真實世界都是個體心理活動所建構的產物,“實在”完全是個性化的,人類獲得的知識完全是自己建構的結果。按照這種邏輯推導下去,就會得出只有我是存在的,其它的一切都是我的感覺和意識的產物。[14]也就是說,人最終都生活在自己知覺的主觀世界里,人的所知所想,都存在于自己的意識。教學設計在這種思維觀念中顯得毫無意義。

因此,人文主義教學設計雖然看到了科學主義教學設計的片面性,反對將人看作“產品”進行設計、加工,卻陷入了“人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意識中”的泥潭。這里的“人”仍然是“單面人”,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2 混沌無序不是教學活動的唯一特性

人文主義教學設計對以線性、可預測性、可控制為顯性特征的科學主義教學設計觀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教學過程由于人的存在充滿了復雜性,是未知的、不可預測的。學習發生的過程是神秘而復雜的,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如學習風格、個性意識傾向性、努力度、初始能力以及大量的才能傾向形式等以一種混沌的形式相互交織在一起,共同發揮作用,影響著每一個學習事件,因而在教學中無法把握與控制。另外,在教與學活動中,存在著大量的非良構問題。這類問題的解決存在著多種途徑,有不同的答案,在解決過程中需要多種知識、多種能力。而且直覺對于問題的解決有著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學過程也就沒有目標和控制可言。

可以肯定,看到教學過程的混沌與復雜對于客觀認識教學設計的本質有著積極的作用。然而,過度強調問題復雜無序的外在形式而忽視教學內在規律性又使教學設計走向了相對主義的道路。眾所周知,教育、教學中是有規律可循的: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一般采取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教學策略;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是可以影響和激發的;學習者的身心發展也有一定的自然規律,皮亞杰對此做過較為深入的研究。人文主義教學設計更多地關注問題的復雜性,認為目標的制定在教學設計中毫無意義。教學過程也由于其復雜性、不確定性而無法控制。這種只看到事物的“動”而否認其“靜”的認識是形而上學的,它僅僅關注問題復雜與無序的形式,而忽視教學內在規律性的本質,使教學設計的操作性變為形式,進而滑向虛無主義。[15]

3 知識并非完全由人的主觀意識所創造

人文主義教學設計站在主觀主義知識論的立場上,認為人的觀念、思想和意識等構成終極“實在”(Reality),觀念或心靈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實體(Entity)。狄爾泰也認為,這個世界本是“生命的客觀化”的產物,它是由人的精神所創造的。[16]因而,要理解與認識這個世界必須通過人的精神才能實現。這樣一來,學習者無法將來自于外部世界的知識遷移到記憶中。相反,他們只能基于個人的經驗和互動來構建自身的解釋。由于每個人對事物的解釋是不同的,所以不存在學習者必須去掌握的客觀現實。根據這一思路推導得出,不存在客觀實在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存在于每個學生的意識之中。這個結論顯然違背了教學設計研究的初衷。

筆者認為,知識是由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組合而成,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為我們的生存奠定了物質基礎,而人文科學知識的學習則幫助人們尋找真正的“幸福”,這種幸福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但又高于物質追求。人文主義把知識籠而統之納入人的主觀意識之中,否定基礎知識、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將使教學設計從精確化的程序操作走向虛無主義。

4 人文主義教學設計在實踐中難以操作和把握

科學主義教學設計由于其實證主義傾向,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很容易控制和實施,而人文主義教學設計方案則難以操作和把握,這與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關。

生命哲學家狄爾泰徹底劃清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在研究方法上的界限。他認為,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是沒有意識、意志、理性和激情的自然界,是在意識之外的物質。他們都是機械的,并受因果關系所支配。而人文科學的研究對象則是由人的生命和精神所創造的社會歷史,正是這個由社會歷史構成的人文世界或“客觀精神”的世界才真正體現了人的生命的本質。它是由人的精神所創造,因此要通過人的精神才能加以理解。自然科學的實證主義研究方法是以揭示自然界的因果聯系為目的,而人文科學的解釋方法是以人的精神理解作為目的。這樣以來,在狄爾泰的理論中,解釋學就被定位為人文科學所特有的區別于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一種普遍的方法論。

在具體的研究方法上,人文主義教學設計主張采用理解和體驗的研究方法。認為知識的習得與人的發展都是在與復雜情境的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強調“人的先驗意識”。主張在復雜真實的情境和社會背景中,依據個人經驗建構知識意義。指出認識的結果不是對變量之間相互關系的確證,而是“揭示人的精神理解”(狄爾泰)和復雜的教育情境。然而,這種體驗和理解的研究方法嚴重的依賴于個人的主觀經驗和個人的文化歷史背景,因而,它經常被看成是“主觀的、神秘的”,無法找到一個普遍的模式。

顯然,理解的研究方法,拓寬了教學設計的研究思路,把握了人的意識、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使得教學設計的研究充滿人情味兒,但這種研究方法下的教學設計在實踐中很難操作和把握。瑞格魯斯曾于1991年指出,建構主義最多只是一種學習理論,在課程的水平上比較有意義,而在具體的教學設計實踐中則無意義。托巴斯(Tobias,S.)甚至認為建構主義只是一個花哨的術語而已。

四 結束語

教學設計在經歷了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方法論取向后,暴露出各自的方法論局限。無論是科學主義教學設計還是人文主義教學設計,他們眼中的“人”都是單面的,對教學過程的理解也是不完整的。因此,教學設計將尋找一種多重的、動態的、復雜的思維方式作為存在的基礎,并在此基礎上發展。事實上,一些教學設計研究者已經開始擺脫極端的理性觀與混沌觀,在反思教學設計實踐的基礎上,注意將理性與非理性、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融合起來,形成反映設計本質特點的、更加科學的、更具創造性的教學設計觀。

參考文獻

[1] 李文光,楊開城.現代教學設計理論研究的內容及方法[J].中國電化教育,2004,(4):12-15.

[2] 何克抗,鄭永柏,謝幼如.教學系統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53155.

[3] [美]Peggy A. Ertmer, Timothy J.Newby著,盛群力譯.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從教學設計的視角比較其關鍵特征(下)[J].電化教育研究,2004,(4):2731.

[4][16] 尹星凡等編著.現代西方人文哲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258261,260.

[5] 楊學功.論哲學經典的解釋――解釋學方法及其在哲學文獻研究中的運用[DB/OL].

[6][7][9][12] 鐘志賢.闡釋學、模糊邏輯、混沌理論與教學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04,(2):914.

[8] 高文,王海瀾編譯.混沌學與教學系統設計[DB/OL].

[10] 吳祥興,等.混沌學導論[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1996:38.

篇(7)

二、人本主義倫理學架構反面角色的性格特征

(一)貪婪、殘忍與自私論俄羅斯電影《十二怒漢大審判》中沒有明顯的反面角色和正面角色,這部電影很好地注釋了人性的多面性,每一個人物角色的背后都掩藏了一段或灰色或無奈的故事。十二位由抽簽選出的陪審員在劇中可以定義為正面角色,因為他們肩負了公平和正義,有權決定違背了人們心目中的道德準則或者是法律規范的人物的命運。從這個角度分析,陪審員被定義為正面角色,而車臣男孩被定義為反面角色。但是事實上影片為觀眾展示了非凡的藝術創作,觀眾根本分不清誰才是真正的反面角色。影片中的每一個角色在社會尊重感和客觀職位的背后都有一顆強烈的“私心”:第一位陪審員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投出了一張挽救車臣男孩的反對票,他的科研成果被國家漠視、他的微薄收入被老婆拋棄、他的精神和物質方面的雙重落魄被火車上大多人定義為瘋子,只有一個火車上的單身母親理解他是有價值的生命。

人本主義倫理學認為:自我中心構成了全部幸福的出發點,愛自己和愛他們是不沖突的,尊重自己的完整性與獨立性,熱愛和理解自己,是可以與熱愛、尊重和理解他人不可分割的聯系在一起的,愛我自己與愛他人有著內在聯系?;疖嚿系膯紊砟赣H用“愛他人”實現了愛自己的幸福,而第一個陪審員用“愛他人”挽救了車臣男孩的生命。但是在某個生活細節上的表現,他們展現的貪欲可以用人本主義倫理學解釋為“愛自己”,而且“愛自己”和“愛他人”是不沖突的。人本主義倫理學很好地解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市場經濟促成的巨大的社會壓力帶來的精神迷茫。另一位陪審員曾經做過8年的墓地主任,他與墓地老太太和挖墓人合謀演出了不計其數的騙局,這里“自私”不能等同于“自愛”,因為他們只從能否從中獲得好處這個角度觀察,把別人的需求置于腦后,無視他人的尊嚴和完整性,他所看到的只是他自己。這樣的自私被定義為一種惡行表現,貪欲、良知泯滅和掠奪讓自己失去了“自愛”和“愛他”的完整性。盡管這個陪審員說他用這些錢修建禮拜堂、施舍墓地外的流浪漢、在自己的家鄉修建學校,而且學校里有健身房、校車、帶液晶顯示屏的電腦機房,并聲稱只要有學校,沒人在乎錢是從哪里來的。人本主義倫理學解釋這種“自私”非“自愛”的人變得異??仗摬以獯煺?,他必然是不愉快的,并憂心忡忡地企圖從生活中獲取他在巧取豪奪中所失去的滿足。表面上,他對惡行做出了補償,實則是缺乏創發性的愛的能量。因為暗戀死者,那位中年女人作偽證;因為地產開發商對利益的驅動,他忘記了死者是曾經為這個國家和民族作出過流血犧牲的軍人;繼母因為自私,無視繼子被家庭暴力毆打的現實。劇中每一個堂而皇之的社會角色用人本主義倫理學的研究觀點均可以定義為反面角色,因為他們對利益的追求超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自愛發展到極端就成了自私,并無視他人的發展需求。

(二)孤獨的良心與自我呼喚《這個殺手不太冷》劇中殺手里昂與“壞女”馬蒂爾達來自兩個不同的孤悲家庭,兩顆孤獨的心靈走到了一起,我們很難界定誰是影片的反面角色,正如人本主義倫理學對于“自私”與“自愛”或“無私”與“他愛”之間的探究。人性的多面性必須結合倫理學研究才能做出多面性的解釋。人本主義倫理學認為:人生活在市場經濟中,感到自己只不過是一件商品而已,他已從他自身中分化出去,這正如某種商品的出賣者從他所想推銷的商品中分化出去一樣。他關切自身在市場上的成就,他專心致志地把自己塑造成為能被雇傭的主體,塑造成為在人格市場上能賺到大錢的商品。殺手里昂自從19歲跟隨父親踏入殺手生涯,經驗老到、干練有效的業務素質,讓里昂成為在人格市場上賺取好價錢的商品。反面角色是否有良心,他們的良心受何種力量支配,人本主義倫理學對良心做出了精妙的分析,區分為極權主義良心和人本主義良心。極權主義良心解釋為:所謂好良心就是一種會使外在和內在的權威感到高興的意識,所謂壞良心則是一種會惹權威生氣的意識。好良心會使人產生幸福感,因為好良心意味著受到權威的贊許;壞良心使人產生恐懼與不安,因為與權威對著干,有被懲罰和唾棄的危險。而人本主義良心解釋為:良心是自己的心聲,是不受外界的權威支配的,所以良心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反應。當然這兩種觀點都屬于人本主義倫理學。里昂不斷地從老托尼那里接受新業務,掙錢后將錢交給托尼保管,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旅館內獨坐在沙發上睡去。自從做殺手后他從來沒有在床上睡覺,因為他覺得在床上睡覺有恐懼感,難以入眠。里昂惟一的精神寄托就是為他的綠色盆栽清洗和澆灌,但是這個盆栽猶如里昂自己的生命漂泊在世間,沒有生根的機會。

里昂單調有序的生活是依靠老托尼運轉的,當里昂為了救馬蒂爾達破壞了極權主義良心所能允許的秩序范圍時,他挑戰了權威,最終被老托尼出賣,受到懲罰。人本主義倫理學將里昂的激變稱為極權主義良心中的“壞良心”,因為他挑戰了權威。因而,反面角色是有良心的,只不過這種良心的定義需要結合反面角色自身的處境加以考量,殺手里昂是黑社會秩序的維持者,同時他又塑造了黑社會一幕幕血腥的場景。用人本主義倫理學的觀點解釋,就是里昂用極權主義良心中的“壞良心”挑戰權威,盡管他自身也是極權主義秩序的維護者。他不得不承認,當他竭力爭取世間的財富、不顧一切地使自己成為在人格市場上賺取好價錢的商品時,他已經喪失了自己的靈魂,喪失了自我,也就是說殺手里昂已經喪失了人本主義良心。從他開始殺手生涯到遇到小女孩馬蒂爾達之前,他只具有極權主義良心中的“好良心”,也就是順從權威的意識,完成一次次的殺人交易;當馬蒂爾達以“女人”的身份闖入里昂的生活后,他才感覺到生命的存在和意義,他開始珍惜生命和自己的“女人”,所以最后時刻他開始轉變用極權主義良心中的“壞良心”挑戰權威,維護他的女人和生命價值。當然他受到了權威的懲罰,最后時刻倒在血泊中逝去。因而,劇中的反面角色是有良心的,但是如何提升反面角色的內質塑造呢?必須將角色與倫理學建立關聯,用倫理學知識架構反面角色的內質,才能讓反面角色展現“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反襯正面角色。

(三)暴力行為與角色定位反面角色似乎離不開暴力因素,甚至暴力美學成為電影界頗具分量的表現形式。日本鬼才導演園子溫創作了很多血腥極端的暴力角色,每個角色的背后都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倫理故事。人本主義倫理學對角色之間的暴力行為有很清晰的分類,譬如兩個習武的角色之間的打斗屬于娛樂型暴力行為,是不帶有任何病態性質的暴力行為,行為的目的在于顯示技能,而不是為了破壞,它不是有仇恨或毀滅的動機所引起的。葉問與弟子們或與其他武館師傅們的武藝切磋屬于此種類型。但是葉問為了捍衛自己或民族的生命與尊嚴,所采取的對立行為則屬于反應型暴力行為,它根源于恐懼之中自然形成的行為?!冻聊母嵫颉分幸娏暽死愃惯M入地窖中與變態殺人犯野牛比爾的對立行為也屬于反應型暴力行為,她的暴力行為源自隨時可能被野牛比爾殺死的恐懼意識中。從人本主義倫理學的角度分析,不難看出,前兩種暴力類型基本屬于正面角色的表現行為,葉問和克拉麗斯都是影片中的正面角色。《沉默的羔羊》中變態的精神病專家漢尼拔博士在臨時管制的監獄中將送飯的兩個獄警殺死,并將其中的一個獄警像耶穌一樣懸掛起來。漢尼拔博士是個不折不扣的反面角色,他的暴力行為已經超出了為了生存而采取的理,這種行為不具有防御作用,人本主義倫理學將其定義為報復型暴力行為,這種暴力類型是典型的反面角色行為?!冻聊母嵫颉穭≈羞€有一位更加殘忍的反面角色———野牛比爾,他是一個變態的殺手,極端地癡迷于用女人的皮膚縫制女性衣服。他殺死一個又一個身穿14碼衣服的女孩,將她們的皮膚剝下來縫制那件帶有菱形圖案的裙子。人本主義倫理學將這種行為定義為補償性暴力行為,這種行為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的創造性活動的行為,這種創造性的活動是用破壞自己或別人的生活來超越生活,它的根源就是在于人的無能,它是為補償這樣的無能而采取的一種暴力行為。很顯然,野牛比爾是一個有心理陰影的變態殺手,他暴力行為反映出在他幼年時代不和諧的倫理夢魘,他潛意識中的創造性活動完全是對生活進行有意識的主動破壞,一個不具有創造能力的人只想進行破壞,對于這些人來說,生活已經否定了他們本來可以明確表現出來的人的力量,他們需要的必然是破壞。補償性暴力以病態的形式取代生活,反應型暴力則是為生活服務的,所以補償型暴力是反面角色所為,而反應型暴力是正面角色所為。

篇(8)

職業是人賴以謀生的手段,是生存的必需,是被動的、甚至某種意義上說是無可奈何的;事業是積極的、主動的,是人們傾全部熱情、甚至是畢生精力為之奮斗而無怨無悔的。班主任工作,應是一份事業!是一份責任心極強的事業!為了這份無限光榮的事業,我想談談班主任的事業觀。

一、思想意識方面

班主任是學生集體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是學校領導進行教學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各科教師與學生、學校與社會、家庭各種教育因素的協調者。誠如一位省級優秀校長所言,“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是一個班級發展、培育英才的重要指揮者和領導者”。正因如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識對班級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班主任的思想意識問題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

在目前高考劇烈競爭的大趨勢下,高中班主任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和勞動密度大、平均每天在校時間超過12小時;沒有星期六、星期天;只有理論上的節假日;基本沒時間和精力照顧愛人和孩子,家人滿意程度低;整個班主任群體職業倦怠感顯著,對付出勞動與所得報酬表示不滿。但是,只要高考制度不改革,我們敢放松嗎?這就要求我們要站到國家利益、民族前途的高度上看問題:著眼于國家興旺之大業、民族興衰之大局,講奉獻、比付出;著眼于學生前途、家庭幸福、社會穩定的大局面,講責任、比效果。高一點位置、多一點責任,鞠躬盡瘁、無怨無悔。

(二)超前意識。

一位優秀的班主任不能只做“消防隊員”,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應當立足本班實際,用超前的思維分析問題、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用正確的理論開道,合理的制度護航;未雨綢繆、胸有成竹,御問題于千里之外。

如中學生的男女交往問題,如果等到兩人關系密切到了相當的程度再去“滅火”,一定是費力不討好的。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獨具“慧眼”,不僅僅是學習,還要善于從學生的言語、行為、穿著、交往等各個方面觀察他們,并能從中發現問題,抓住實質及早下手,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06屆的張寶同學,平時學習下不太穩定,有一天我忽然發現她竟穿了很短的小裙子上課、還染了紅紅的腳指甲(我校對學生服裝有規定,不許穿超短裙、不許染發、染指甲等),這就是信號!后經多渠道了解果然和我班一男生正在頻頻交往,幸虧發現的及時,才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另如師生配合程度,同桌、同宿舍之間的關系等隱性問題的發現和預防,都需要我們具有超前的意識和眼光,對每個同學施以無私的關愛。

(三)效率意識。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個丟三落四、瞻前顧后、做事拖泥帶水的班主任,不可能將自己的班級治理成團結、高效、和諧、奮進的集體。首先,嚴格要求自己,用我們的行動去影響學生。課堂上的恰當點撥、詳略分配;班會中的簡明扼要說教、主次分明論理;工作中的輕重緩急、及時、高效等點點滴滴都會給學生性情上的陶冶,這也叫行為滲透。其次,學習工作中講求目的性、策略性和藝術性。按照教育的客觀規律,嚴謹、慎密的思考問題;分清主次、重點集中、迅速準確的解決問題,不斷提高班務工作的藝術性也是班主任的可及目標。

(四)持久意識。

班主任工作的連續性、持久性是由教育本身的長期性決定的。首先是班風建設,班風正則學風正。良好班風的形成需從學生思想、紀律、衛生、團隊活動等各個方面著手,而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應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其次,班級各項工作要有一個長遠計劃和奮斗目標,尤其是優秀生的培養與學困生的轉化,對他們的成長態勢要密切關注、胸中有數??朔枷?,不能只對近期的顯性效應感興趣,而應用更多的心思和行動去關注潛在的、長期的效果。

(五)創新意識。

創新是發展的靈魂,是素質教育的至高目標。班主任不能滿足于“經驗型”“吃老本”,這就要求我們具有開拓精神,在教學過程中、在日常班務工作中膽大細心、勇于創新、才能既不丟掉成功的經驗,又不拘于老黃歷,從而有所發展、與是俱進。并注意為學生營造一個具有探索研究氛圍的學習環境,充分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他們注重知識的同時要敢于懷疑、敢于創新,才能培養出“出于藍而勝于藍”高素質的人才。

二、自身素質方面

實踐證明,學生欣賞、佩服、信其道的班主任,不是靠武力造就的,也不是靠上下級之間的行政權力造就的,而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學生對我們“豐富的知識、超眾的能力、高尚的人格”的認可與肯定,是我們自己智慧、能力等綜合素質對學生內心的征服。誠如是則定能達到“親吾師、信吾道、不令而行”的效果。

(一)文化素質——一專多能、博學多才。

“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天職,學生最不能原諒的就是教師對知識的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學高方為師嘛。我們要有豐厚的專業知識,對知識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性質用途必須了然于胸、如數家珍、毫不含糊;還應對相關科目及現代信息加以涉獵,具有良好的教材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管理能力,如此就能在教學中居高臨下、旁證佐引、通曉古今、游刃有余。:

(二)道德修養——言行的榜樣、品行的楷模。

篇(9)

2當前管理模式的弊端

2.1阻礙教師、學生個性發展

當前小學教育要求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這無疑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實踐和探索,確實找到了適宜于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但由于當前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持,導致教學改革步履維艱。再加上傳統教學模式中,對教師一成不變的考核制度,致使教師為了完成必要的教學任務,不得不偏離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方向,嚴重阻礙教師全新教學思路的開拓,打亂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計劃。教師教學思路的改變必然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賦予創造性的學習就更無從談起了。

2.2阻礙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更重視向學生傳授更多的應試策略,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考試上,而忽略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致使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學生出現。在小學教學中,原本豐富的教學內容,在應試教育的裁剪下,只留下語數外等基礎文化學科,音體美對于學生而言不過是望梅止渴,傳統教育模式物理剝奪了學生接受全面教育的權利和機會,使學生在長期單一、枯燥的文化課學習中,逐漸失去動手、動腦意識,造成素質教育嚴重缺失的現象。

2.3阻礙學生自主發展

固化的教學模式教出來的學生明顯帶有“大眾化”的特點,向不同的學生提問,可能給出的答案是一樣的,這嚴重披露當前教學模式的機械化,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局限,使學生的能力發展受到限制。當前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大,是一個普遍的共識,除了學校里布置的各種學習任務外,學生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過大的壓力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逐漸消磨殆盡,進而學生會失去自主發現、自主探索的興趣,更談不上自主能力的發展。

3人本主義的管理策略

3.1鼓勵全體參與民主管理

學生的良好發展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學校的有力配合,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強調管理的民主性,為了使小學教育取得長足的發展,學校應該鼓勵全體教職員工廣泛參與學校的管理規劃,為學校的順利發展進言獻策。強化全體教職人員的人本主義管理理念,以促使學生能力更好地發展為中心,使處于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以自身角度考慮問題,多方面多渠道為學校教育發展出謀劃策,使學校管理的一切活動走上科學化、正規化、全面化的道路。

3.2構建人本主義教學環境

在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學校管理者要勇于放手,發動教師主動探索一切有益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有益于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有益于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堅持在關注教學結果的同時更要關注教學過程的原則,對教師在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偏差,采取鼓勵性政策,對教師的整體評價制度堅持以定性評價為主,以定量評價為輔,以此為教師的教學創新營造和諧、寬松的環境。

篇(10)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將人把握為自我創造、自我生成的活動,將人的本質界定為自由自覺的活動即勞動,即人作為“類存在”意義上的勞動的存在。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則摒棄了以抽象的人道主義和人類學概念理解人的本質的做法,將人的現實性歸結為社會關系的總和,強調人的存在的社會性。20世紀50年代以前,西方把分立為青年、老年馬克思的做法(即早期馬克思才是真正的人道主義,而后期的思想是早期思想的退化)正是基于對這個研究而得出的,而馬克思的人學思想統一于人道主義是20世紀西方思潮的主流觀點。大多數西方學者明確反對“兩個馬克思”論,認為“青年馬克思”與“老年馬克思”的思想實質上是一致的。本文從西方統一的人道觀點出發闡述西方的“人本”觀點。

1923年,盧卡奇的《歷史與階級意識》明確提出把人的地位中心化,就此開啟了把人本主義化的浪潮。西方產生的重要原因是反對第二國際把機械化為經濟決定論,他們認為歷史的發展不是機械化的經濟決定論,而必須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強調人在歷史發展過程當中所起的作用——人是歷史的主體。他們認為現實的總體性,就是歷史運動中主體與客體的直接統一,哲學的核心內容就是研究社會歷史的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歷史辯證法,即主客體辯證法。而“人本身作為歷史辯證法的客觀基礎,作為歷史辯證法的基礎的同一的主體——客體,是以決定性的方式參與辯證過程的”279。人類歷史過程中最真實的存在是人的客觀活動本身,即社會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如果“沒有這一因素,辯證方法就不再是革命的方法”50。在主客體運動的歷史過程中,盧卡奇認為只有大工業的產物無產階級才能做到把自身作為主體的同時,把客體也作為同一整體的一個方面來認識,從而實現主客體的統一。他認為馬克思第一次用歷史唯物主義真正地說明和揭示了歷史的本質,第一次真正地發現了歷史的主體,即無產階級。盧卡奇認為:“每個社會的力量按其本質是一種精神力量,只有認識能夠使我們從中解放出來?!?50據此,他把無產階級革命歸結為一種意識活動,認為“只有無產階級的意識才能指出擺脫資本主義危機的出路”136,因而也就把意識形態斗爭提高到了革命的首要位置。存在主義代表人物梅勞·龐蒂認為,蘇聯模式的與斯大林主義者只看到外部的客觀因素,而低估了無產階級意識的主觀作用。這種觀點體現了一些西方強調人學來源于黑格爾的主觀辯證法,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但同時過分強調了人的意識的能動作用,以至于陷入一種“意識決定論”的主觀唯心主義當中,忽視了主體與客體的統一。

法蘭克福學派著名代表人物弗洛姆認為,“正統的者”將馬克思的哲學誤解為經濟決定論式的唯物主義。這種經濟決定論式的唯物主義更接近于馬克思所反對的19世紀資產階級的機械論的唯物主義,而不接近于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然而“馬克思的目的在于人的精神解放,在于人從經濟決定的枷鎖下解放出來,在于恢復人的完整性,使他有能力達到與他人和大自然的統一與和諧。”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絕不是簡單地認同經濟決定論,將所謂的客觀規律說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更不是試圖將人性泯滅在歷史物質的總體運動中,總而言之,馬克思從不否認人之精神存在的重要價值,恰恰相反,馬克思追求的正是人的解放。馬爾庫賽在對待斯大林主義的問題上,也說明了他把馬克思的人學理解為人道主義。他在《人的一切感覺和特性的徹底解放》一文中說:“最近《手稿》被用來證明‘人道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以對抗官僚極權的蘇聯模式;這些手稿有力地推動了反斯大林主義和后斯大林主義的斗爭。”弗洛姆認為馬克思把人性理解為人的本能和欲望。弗洛姆的目的是在突顯人的自然存在,而貶低馬克思的人的社會存在本質。馬爾庫賽認為,馬克思把感性作為人的本質規定,馬克思人學的根本變革在于感性這個本質規定上,他說:“也許正是在感性(作為對象化)這個概念上,在人的本質規定這個中心問題上,馬克思完成了從德國古典哲學到革命理論的決定性轉變?!瘪R爾庫賽最終把馬克思的人性思想歸結到了一點:人的自由和全面性的實現,在馬克思那里是人的感性需要、和本能的實現。西馬理論家們都從馬克思學說的社會批判方面中獲取了最初動力,都以批判作為人本主義立場的原點。他們力圖使自己所關心的對象是現實中具體的、個人化的實際存在。

無論是西方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強調要實現人的自由和解放,從各個方面構建不同的主體觀,盧卡奇人的總體性、馬爾庫塞的多向度的人、弗洛姆的健全的人以及列斐伏爾總體的人都把人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們不大一樣的理論背景又為他們提供了不同的救贖之途。比如盧卡奇的浪漫主義,霍克海默的理論批判性,薩特的哲學確證,馬爾庫塞的審美之維,弗洛姆的技術人道化,還有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改造。不過,他們的相同處在于,都把革命從街頭挪進了書齋,企圖通過心靈革命和思想改造來變革社會,從中體現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行動取向和現實的巨大壓力。

在當前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到底是不是手段?國內外研究者都贊同“人”是目的,因為我們最終是為了人,很多學者都從人的角度出發,認為人不應該是手段,人不可以作為手段,筆者認為在當前社會下,人不僅是目的,而且應該是手段,而且大部分時候是作為手段而存在的。只要生活在社會中,自我與他人就必然互為目的和手段。對此,馬克思曾作了辯證的闡釋:“(1)每個人只有作為另一個人的手段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2)每個人只有作為自我目的(自為的存在)才能成為另一個人的手段(為他的存在);(3)每個人是手段同時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為手段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當作自我目的才能成為手段?!笨梢姡吮旧砭褪鞘侄闻c目的的統一。如果把手段和目的割裂開來,僅僅把人當作目的,其實無異于否定了實踐的必要性和社會存在的可能性。

無論是人本主義還是管理中的“人本管理”,目前大部分學者都過分地強調了人,并且在現實中又

上一篇: 來料加工合同 下一篇: 拓展訓練后體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亚洲国产999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 午夜a影院在线2017 | 日本v亚洲v精品v | 亚洲理论在线中文字幕a | 中文乱码字幕无线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