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4:57:1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院校學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
考入地方性院校的學生中,有一部分是中學時不愛學習、懶于學習的學生,或者是接受能力差,雖經努力,仍成績平平的學生。這些學生對學習缺乏信心,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于是就覺得“船到碼頭車到站”,可以休息了。于是貪圖安逸,在學習上得過且過、敷衍了事、不求進取,只等著早一天畢業,拿個文憑,有事可做就行了。
還有一些學生,中學時努力的方向是考上大學,上了大學后,原來的目標實現了,新的目標沒有確立起來,于是漫無目的,不知道應該追求什么,向什么方向努力,無所事事,久而久之,便感到空虛、寂寞、無聊,學無興致。
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努力學習呢?
首先,要幫助學生盡快確立高遠的志向,使他們有理想、有追求,有努力的方向?!叭倭?,行行出狀元?!辈徽撌裁磳W校,不論什么專業,只要你勤學苦練,有真才實學,將來都可以成為某一行業、某一方面的佼佼者,都可以大有作為。要使學生領悟到,自己的未來常常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你把握好今天,你就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其次,讓學生懂得學習歷來就是很艱辛,甚至很苦的,不下苦功,輕而易舉就想學有所成是不可能的。正由于如此,古人一慣以“苦讀”、“苦學”來教育年輕人在學習上要肯下功夫。只有不怕吃苦,肯于吃苦,能夠吃苦的學生,才能取得好成績。
其三,幫助學生訂好學習計劃。努力的方向、目標確定以后,還要做好學習計劃。沒有學習計劃,沒有具體的行動,再好的愿望也不會成為現實。在幫助學生確定學習計劃時,既要有遠期的、中期的,更要有近期的。尤其是近期的計劃,一定要具體明了。
二
在地方性院校里,不喜歡所學專業的學生為數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是進入地方院校的學生高考分數普遍較低,他們無可奈何不得不選擇他們并不想上的大學和專業,于是也就很難產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其次,是一些學生一心要上重點大學、一流大學,結果來到了地方院校,事與愿違,于是長期處于消沉沮喪的情緒狀態中,萌生不了學習的興致。第三,是有些學生不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填報志愿的,而是屈從于家長、親友、老師等的意見,選擇了自己并不喜歡的專業。第四,是有的學生填報志愿時覺得某個專業很時尚、很好,但入學以后,才發現這個專業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有趣,那么美好。
怎樣才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熱情,熱愛學習,樂于學習呢?
首先,要引導學生面對現實。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生活在現實中,就會受各種社會環境因素的制約。關鍵是要能夠面對現實。既來之,則安之。既然我們改變不了現實,那么,我們就改變自己。也就是說,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橫下心來,順應現實,努力學習。
其次,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學習中形成的,是可以培養的。沒有興趣,經過努力可以培養出興趣。要產生興趣,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深入進去。不深入進去,了解的只是某一專業、某一學問的皮毛,自然就會覺得沒有多大的意思。如果深入進去,了解了深層次的東西,就會覺得它是很有意思的,甚至奧妙無窮,于是就容易產生興趣,就會從無興趣變為有興趣??梢哉f,那些對某一專業,某一學問有濃厚興趣的人,都是對該專業、該學問深入鉆研過的人。
第三,取得成績,激發興趣。人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績,有了成功的體驗,人就容易在哪些方面產生興趣。為什么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普遍學習興趣比較濃厚,甚至很濃厚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良好的,甚至優異的成績,使他感到驕傲自豪,而這種驕傲自豪的情感引發和強化了他的學習興趣,使他越學越想學,越學興趣越大,形成了學習成績和學習興趣的良性互動。
第四,學校也應該拓寬專業面,滿足學生各方面的學習需要,培養復合型人才。比如,在專業設置上、在課程設置上、在選修課中,都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興趣設置一些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課程,滿足學生各方面的學習需要,從而有利于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
大學生談戀愛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地方性院校的大學生由于缺乏高遠的志向和學習的興趣,談戀愛現象就更為普遍,更為突出。在大學生的戀愛中,雖然不乏真誠相愛者,但也有相當多的大學生的戀愛是缺乏誠意的。他們或者是出于盲從,看到別的同學談戀愛自己也談,或者是空虛、寂寞,用談戀愛排解孤獨、惆悵。對于這種現象,雖然無法避免,但要加以教育引導。
首先,要使他們懂得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因為談戀愛,荒廢了學業,一無所成,實在可惜。
其次,要使他們意識到大學生應該有更高的人生境界,戀愛是人生的重要內容,但不是人生的全部,也不是人生的主旋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主要不在于戀愛,而在于學習、工作、事業。只有戀愛,沒有能力,沒有工作、事業,愛情也不會穩定、持久。
第三,要引導他們在戀愛問題上不要盲從,也不要用戀愛排憂解愁?!皹I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币粋€大學生沒有自己的主見,盲從別人,別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這是很可悲的。同樣,不甘寂寞,為了排解孤獨談戀愛,自欺欺人,不僅是很不道德、很不負責任的,不僅褻瀆了愛情的真誠性、純潔性,而且也很容易引發其他的糾葛和麻煩。
第四,要使他們盡可能地處理好戀愛與學習的關系,努力做到不因戀愛而影響學習。讓他們領悟“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道理,懂得真正的愛情在于心靈的溝通,在于志同道合,不在于整日卿卿我我,形影不離。甚至為了不影響學習,可以有意識地減少雙方見面的次數。
四
大學里上課時間少,作業少,可供學生自由支配的課余時間多,于是就有不少學生樂道于參加各種學生組織和學生社團的活動。這些學生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甚至很差。但由于他們好多是學生干部,與老師的接觸較多,關系較密切,于是好多老師在評定成績時,常常對這部分學生手下留情,否則這部分學生不及格者不在少數。
還有一些學生,受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影響,滿腦子只想掙錢,不想學習,掙錢的興趣比學習的興趣大得多。于是在校園里做生意,忙得不亦樂乎。學習反倒成了可有可無,無關緊要的事情。怎樣避免和克服這種現象呢?
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要讓學生懂得大學里上課時間少,作業少,課余時間多,正是按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自我設計、自我發展的大好時機。應該珍惜這一大好時機,勤奮學習,最大限度地充實自己,發展自己。
其次,要讓學生分清主次。曾說,學生以學為主,兼學別樣。意思是說,學習是學生最主要的活動和任務;學生首先應該保證學習好有關的功課,然后才去參加各種活動或勤工助學。也就是要分清主次,不要喧賓奪主,不要因參加學生組織和社團的活動,或者因做生意賺錢而放松了學習。
第三,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不能因為一些學生參加學生組織和社團的活動,或因做生意賺錢就可以經常遲到早退,甚至隨意曠課。也不在評定成績時對他們“高抬貴手”,而是與大家一樣,一視同仁,嚴格要求,以使他們重視學習,認真學習,耐心學習。
五
高校擴招以后,畢業生越來越多,使就業形勢愈來愈嚴峻。地方性高校由于學校層次低,知名度小,社會評價不高,學生整體素質欠佳,以及老專業不吃香,新專業實力不強等原因,使畢業生的就業就更加困難。
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有必要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正確的就業思想,排除對就業的過度擔憂。
首先,要轉變就業觀念。地方性院校一般都遠離大中城市,地理位置普遍比較偏遠,交通、信息都比較閉塞,學生也主要來自當地,學生的思想比較滯后,在就業觀念上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較為嚴重,好多學生和家長仍然把就業目標盯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上,使就業的范圍狹小,競爭更趨激烈。所以學校要教育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引導學生擴大就業視野,積極主動地到民營企業,個體企業,到鄉鎮就業,甚至自謀職業。
其次,要找準位置。地方性院校的學生要敢于面對現實,正視自己,找準位置。如果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在就業上總是與一流大學、重點大學的學生攀比,挑肥揀瘦,那么就很難就業。如果找準了位置能客觀地認識自己,就業就比較容易了。
第三,要相信自己。地方性院校的學生雖然頭上沒有重點大學、一流大學的光環,沒有耀眼的招牌,但畢竟還在15%的范圍內(按國際慣例,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教育”階段),與那些未上大學的85%的同齡青年相比較,畢竟有著明顯的優勢。那些沒上大學的青年好多都可以找到工作,都有事可干,都可以自食其力,難道上了大學,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地方性院校的畢業生就無事可做。所以,要相信自己的實力,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古訓,只要轉變就業觀念,敢于面對現實,正視自己,不挑肥揀瘦,那么就一定能夠比較順利地就業。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與老師的教學活動有密切的關系?,F在好多地方性院校在職稱評審中重科研輕教學,甚至把評職稱簡化為評科研,教學被完全地邊緣化了,出現了在課堂教學上,上好上壞一個樣,上與不上一個樣的現象。在課時津貼的分配上,也只考慮數量,不考慮質量,結果是導致了好多教師責任心不強,對教學工作敷衍了事,得過且過,教學方法單一、呆板,教學效果差,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致,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要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要既抓學生,又抓教師,從學與教兩個方面著手。
參考文獻:
[1]陳(文-心).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二、拓寬德育渠道
一是以規范的管理提升高職生社會實踐的成效。社會實踐是高職學生體驗社會、探討人生的重要方式。通過這種方式,高職生可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與技能,體現自身價值。為進一步提高高職生的社會實踐意識與能力,我們應該建立健全高職生社會實踐管理機制,在人才培養方案、經費保障中探討高職生社會實踐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并對社會實踐過程與結果進行監控與評估,確保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規范有效。二是引導高職生參與志愿活動。高職院校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學生思想政治觀念決定著國家與民族未來的發展。為幫助高職生在價值多元化的情況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參與志愿活動,讓其通過志愿活動形成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等優秀品質。一方面,各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健全完善的青年志愿者服務體系,將志愿者活動指導中心、志愿者協會、班級志愿服務結合起來,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訓與獎勵各環節。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確保志愿者活動持續、穩定,并充分利用好校內外資源,建立相對穩定的志愿服務基地,將志愿活動推向社會,從而擴大志愿者活動的影響力與效果。三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作為高職學生德育的重要資源,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可以通過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文化科技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發揮出校園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
高師藝術院校作為未來藝術教育人才的培養基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推進我國文藝事業的發展,文藝人才的培養和使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高師藝術生的思想素質,呈現出個別素質發展滯后、基礎教育失衡、總體素質偏差等突出問題。說明高師藝術院校在學生管教方面還缺乏一個相對規范且科學的手段。本文試圖通過分析高師藝術院校學生思想特征,從藝術教育和師范教育雙重特征出發,結合筆者自身工作經驗,提供一些合理、科學的方法和對策。力圖從根本上解決和扭轉“藝術生難管”的問題。
一、當前高師藝術院校學生的基本特征
高師藝術教育人才的培養方式,應在顧及藝術專業人才的獨特性的同時,將其個性發展與所屬的社會團體的有機統一性調和起來。
思想特征:藝術生思想前衛,思想中有唯美主義傾向;接受能力強,但缺乏學習目標;可塑性強,但容易受外界干擾;情感豐富,自信積極,但看問題欠客觀。
行為特征:藝術生注重個性發展,外表、服飾和言談舉止求新、求異甚至求怪,行為上表現出自控能力差,特立獨行,散漫,團結協作精神、集體觀念、道德觀念、理想信念淡薄。
思維特征:藝術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特別強,思維活躍,觀察力強,富于想象力和創造性,但考慮問題過于感性,易沖動、欠理性,忽視現實基礎。
學習特征:專業情結濃厚,文化意識淡漠,“重專輕文”現象嚴重,這幾乎是藝術生身上存在的一個共同特點。
心理特征:藝術生情緒容易受外界干擾,對外界刺激敏感,自尊心強,缺乏現實考慮,容易鉆“牛角尖”走極端,是心理問題發生的高危群體,不容忽視。
針對高師藝術生的基本特征,藝術教育工作者應該辯證地思考,仔細觀察,擅于發現藝術生身上的閃光點,發揮他們的長處,改變傳統的溝通管教模式。完善藝術生的管理規章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在教學和日常管理中實施規范學生學習習慣和道德行為,有效的帶動高師藝術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二、開展高師藝術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條件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
大部分高師藝術院校采用以學校宏觀管理為核心,設立學工部總負責,各系部主管。學工部是由學校黨委和行政領導下負責青年學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內設的各個職能部門與學院、系部協作共同管理的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學習中,便于學校的宏觀管理、把關,掌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使我國大學生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實效性的進展。
2.穩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做好高師藝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當前,高師藝術院校大多建立了專、兼職輔導員隊伍,主要工作是對學生實施正確有效的“思想政治引導”“學生生活指導”“心理健康輔導”。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為高師藝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組織保障,為培養出一批批“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立下汗馬功勞。
3.辯證的認識論,是建立高師藝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體系模式的哲學依據
辯證的認識論告訴我們: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不窮。這就是認識發展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有限趨于無限的全過程。高師藝術院校在實踐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和做法,把這些好的經驗、做法加以總結,去粗取精,吸取精華,上升為理論,大膽探索高師藝術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模式,以指導和加強高師藝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適應時展需求。
三、加強高師藝術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1.高師藝術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三步曲——“禮、理、情”
高師藝術院校應注重對學生思想教育的方法與對策,爭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占主導位置。針對高師藝術生的思想特征,通過“禮、理、情”的思教理念,將思政教育著眼于禮,寄情于理,情理結合。與學生交流應注重以禮相待,疏導為本,創造和諧自然的談話環境和交流平臺。徹底消除學生在思想政治覺悟上的不成熟和錯誤認識,做到耐心細致,切中要害,一針見血,攻其心理防線最薄弱的環節,以理服人,動之以情,情真理切,情理結合。
2.加強高師藝術院校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師范生的文化素質水平,不僅關系到其自身的發展,更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因此,提高師范生的文化素質水平任重道遠。學校應在思政教育中始終堅持樹立“終生學習”理念,提高學生文化修養。同時,應該將思政教育滲透在文化素質教育中,發揮專業課教師的情感優勢和榜樣示范作用。利用藝術類課程教材中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潛在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文化素質教育和思政教育緊密結合。
3.加強高師藝術院校學生的職業理想教育——替國造士,為民求知
職業理想是指個人對未來職業的向往和追求,它包括對將來所從事的職業和職業方向的追求,也包括對事業成就的追求。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是師范生職業理想教育的基石,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相統一,深化藝術類教師教育改革,提高師范生的就業競爭力;加強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教育,將誠信責任、艱苦創業的奉獻精神滲透在職業理想教育中,是保證師范生成才的關鍵。超級秘書網
4.關注高師藝術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敞開心扉,構建和諧
高師藝術院校作為高等學校中一支高速發展的隊伍,其專業的特殊性以及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不容樂觀的就業前景,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加之藝術生自身敏感、脆弱、多慮的個性特征,是大學里心理問題的高發群體。學校應建立相應的救助機制,并將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中,努力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減少心理疾病對學生的危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管理辦法是“事”與“器”的關系,而高師藝術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做好高師藝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為盾,以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綜合素質、全面能力的復合型社會人才為終極目標,為社會培養更多德才兼備、德藝雙馨的高素質藝術教育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一、通過專業介紹和任崗實習,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專業,并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專業
高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學生生源上。高職學生的生源一部分來自于高考成績較差的高中畢業生,這些學生在高中階段大部分都是屬于教師、同學容易忽略的對象,加之學習基礎差,進入高職教育后,學習專業課程存在不少困難。因此學生熱情不高,抱著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態。高職生的另一部分生源主要來自于成教較好的“三校生”(中專生、職高生、技校生),由于他們在中等教育階段就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加上學習較扎實,因此在進入高職教育后,這些學生中有部分往往比較輕浮,認為自己在三年中職教育階段,對專業已十分了解。但高職教育畢竟不同于中職教育,在培養層次和培養目標上明顯不同。所以這部分學生還是不能準確理解高職教育中的專業培養目標和方向。除了上面提到的那兩類學生在高職教育中缺乏對專業的正確認識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無論是哪種生源的學生,被錄取的專業也許不是自己所喜歡的,可能是被家人和老師所強迫的;或者是被社會上的“熱門專業”所誘惑而填報的;或者是根據自己對專業字面意思的理解來選擇的,總之是在不完全了解專業的情況下填報的。在進入高職教育的學習中,他們發現該專業與自己的愛好、特長、職業理想等相差甚遠,結果出現了“入錯行”的情況,于是學習熱情降低,學習態度十分消極。針對高職學生特別是剛入校的新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缺乏了解,而高職學生畢業后將直接服務于各個行業一線崗位的情況,這就要求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對職業前景和職業崗位進行分析,明確職業崗位的特點,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并根據職業目標和現實以及未來社會的要求進行職業素質分析和專業能力分解,面向職業群進行準確定位,制定出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從而增強學習的目的性和培養高職業素質的自覺性,有針對性地、不間斷地進行系統的職業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要做到這點,完全指望剛入學的高職新生自己主動去認識是不可能的,這時學校就很有必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所填報的專業。這種專業介紹幾乎在所有的高校的新生入學教育中是一項必要內容,但這種專業介紹在大部分院校的做法通常是:由各系部或專業教研室召開專業介紹大會,會上將由專業專人或者學科帶頭人詳細介紹本專業的培養目標、開設的專干專業課程,就業前景以及適合哪些學生就讀等內容,但這樣做的效果并不顯著。再加上很多學??紤]到專業的錄取率和開設的專業班級數,往往只進行專業介紹,而忽略了學生聽完專業介紹后能否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以及所向往的職業理想去重新調整專業的需求。據訪談,很多新生聽完專業介紹后對本專業以后的就業方向等仍然十分迷茫;即使能深刻認識到該專業的種種益處,但是更多的是對自己不喜歡該專業后深深的無奈。接下來的三年高職教育,這些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提升可想而知。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專業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經過上面的分析,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在對新生進行詳細的專業介紹時,除了要讓學生對本專業有個完整、深入的感性認識外,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任崗實習,讓學生深入到企業一線崗位上去體驗本專業的職業技能、職業環境和職業要求。通過任崗實習,既可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專業以及畢業后將要從事的崗位有了清晰的理性認識,又可讓學生對以后的專業學習不再盲目,提高了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同時也增強了理論學習的針對性,促進學生在學業上奮發進取,頑強拼搏,鍥而不舍地按照自己的特長、興趣以及職業需求來充實和完善自我,實現未來人生的職業目標。
二、注重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吃苦耐勞作風的培養
現在在校的高職學生中,獨生子女頗多,而且家庭經濟條件普遍較好,因此大多數高職學生在家得到長輩的百般呵護,養成了嬌生慣養,好吃懶做的習慣。同時由于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兄弟姐妹間的互幫互助,喜歡獨來獨往,“唯我獨尊”的意識也比較濃,往往缺少團隊協作精神和吃苦耐勞的作風。但當今用人單位在選拔人才時很看重學生的這些非智力方面的素質。因此,作為為社會、為企業培養合格、優秀的實用性專門人才的高職院校,應在知識能力培養的同時,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吃苦耐勞的作風培養放在突出的位置。筆者曾經就職的一所民辦高校的做法值得借鑒。該校管理系除了在平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吃苦耐勞的作風外,還有一條硬性的規定,那就是對即將離校實習的大三學生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軍訓。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甚至是中學對新生進行軍訓不足為奇,但對畢業生在就業之前進行軍訓的做法,據調查了解,在我國高校中還是很少的。畢業前的軍訓旨在讓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再次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磨練其吃苦耐勞的作風;其次是提高學生的競爭優勢?,F在有許多效益較好的大型企業,在招工后會集中對新員工進行軍訓,而學校把畢業生的崗前軍訓提前了,減少了企業的用人成本,自然也就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筆者還清晰地記得,軍訓后的學生雖然個個都被曬得黑黝黝的,但是其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而且在實訓課的學習階段,學生們的表現帶有軍人的氣質,上課紀律好多了,學生間更團結友愛了,舉行班級活動也一條心了?;卦L已畢業的學生,他們也提到畢業前的軍訓讓他們受益匪淺,認為軍訓中鍛煉出來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吃苦耐勞的作風讓他們能更快地適應新環境、新工作,加上過硬的職業能力,讓他們出入職場十分順利。用人單位也對該系的畢業生做出了高度的評價,并希望該系能繼續保持這種做法,為用人單位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實踐證明,對畢業生進行崗前軍訓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磨練其吃苦耐勞的作風意義重大。我國加入WTO后,經濟結構不斷調整,致使職業崗位的更換與更新不斷加劇,這對求職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教育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等教育之一,它的目的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所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是高職院校的既定目標之一,也是社會賦予高職院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高職院校要努力實現滿足社會需要和高校自我發展的雙重目標,培養出具有全面職業素質,受用人單位肯定的人才,從而獲得社會對高職教育的高度認可。
作者:聶莉君 單位: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現代社會是新型的社會,同時也是服務型社會。如果學生缺乏服務意識,沒有奉獻精神,必然會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職業院校學生對從事的崗位不能通過尋找竅門來完成工作?!袄嬷辽稀薄柏潏D享樂”不應該成為部分學生的職業追求,不能把賺錢看做一切勞動的目的。要勤勤懇懇勞動,富有奉獻精神,帶著這種思想走上崗位后才能認真對待工作,否則常常是不斷跳槽,一事無成。
二、改善學生職業道德現狀的幾點建議
1.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整合職業道德的培養內容
目前,國外許多國家在職業道德的教育理念上,比較超前,且具有較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英國的通過學校管理完成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體系,以美、日為代表的完全市場化操作的職業道德教育體系,德國的學校與企業雙元的職業道德教育體系。如何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構建適合我國職業道德教育培養的知識體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職業道德培養的內容開發,既要與行業崗位緊密結合,又要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就業奠定堅實的職業道德基礎。
2.調查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識狀況
專業教師和思政教師要想順利地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的工作,首先要從與專業對接的各企事業單位,搜集相關的職業道德素質要求,并了解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識情況,根據調查結果,總結在職業道德方面學生的缺失,制訂詳細的學生職業道德培養計劃書。
3.開展專業道德教育專題講座
職業道德的培養要貫穿高職三年的學習過程,而不是在第三年用人單位來招聘時,才開展教育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識情況,開展專題講座。學生可以通過講座學習,了解他們今后從事的職業所需要的各項道德要求。這樣,學生可以對自己的未來職業進行合理的規劃。
4.建立相關職業道德素質檔案
目前,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面廣,且專業方向較多。如筆者所在學院(渤海船院)船舶工程系最初只開設了船舶工程技術專業,后來增設艙室設計專業方向、船舶舾裝專業方向、船舶涂裝專業方向、船艇設計專業方向、海洋平臺裝備專業方向。不同的專業方向要求的職業道德也不同。這就需要各專業教師貼近自己的專業方向,深入企業一線,了解本專業學生將來所從事的職業,并且將該職業需要的道德素質,記錄在職業道德素質檔案中,為學生提供了入廠頂崗實習的第一手資料。
一.問題的提出
獨立學院的辦學模式將大學的智力優勢和無形資產與適應市場體制的籌資優勢相結合,是當前中國高校規模擴張的一種有效的形勢,將成為一種很具特色的辦學模式。獨立學院學生作為一個新的學生群體,目前國內對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甚少,僅有的一些也多以粗放性概括為主,各說法之間出入較大。與母體大學相比,獨立學院學生的心理狀況在收費機制、生源質量、社會認同等方面表現出較大的差異,他們的學習心理、需要、動機等也隨之發生變化,表現出獨特的形態針對這種情況,作者通過研究試圖把握獨立學院學生的心理特點,并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教育管理試作初步探討。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重點以河北省保定市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學院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結合河北省保定市其他三所獨立學院(河北農業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河北大學工商學院,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北京市四所獨立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調查問卷、走訪、個別深度訪問的方式來研究獨立學院學生的心理特點。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100份收回1000份,收回率為90.9%。
學生類型:北京大一、大二的獨立學院學生(北京四所獨立學院均成立于2005年,沒有大三大四的學生)共640人,收回600份。保定一到四年級的獨立學院學生共460人,收回400份。
性別分布:男生563人,占56.3%;女生437人,占43.7%。此人數為有效問卷的統計人數。
本研究采用自編問卷的形式,對獨立學院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調查,題目的設置一部分來源于相關論文中對獨立學院學生心理特點及現狀的描述,另一部分源于同學之中存在的心理現象。問卷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被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級,是否復讀過,是否是獨生子女。第二部分是問卷的主體,有七道選擇題,如“高考成績與你的預期有什么差別”“選擇獨立學院的原因”、“考研的原因”、“家人對你上獨立學院的態度”、“家庭對你學費的支付能力”、“你常常處于一種什么樣的狀態”、“讓你感到有很大壓力的事”,每個問題后面附有不同量的選擇答案。兩道主觀題,如“你覺得別人對你的態度是怎樣的”、“你認為獨立學院對你在哪方面的培養較為欠缺”,要求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每個問題做出自己的選擇或做答,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深度訪問,并結合網絡貼吧、博客深入了解獨立學院學生的內心世界。
三、結果與分析
調查發現,獨立學院學生存在著許多新的情況,與普通高校學生在心理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
1.產生高考的失敗感及其原因
通過問卷調查,在問及“你出于什么原因選擇了獨立學院”時,勾選情況如圖l所示。
筆者通過個人深度訪問,對圖2結果進行了深入分析,了解到認為自己高考失利的同學具有以下幾點原因:
(1)理想與實力的偏差
對于每一個考生來說,都希望考一個好的大學,都懷有一個很美麗的大學夢。但這部分同學并沒有很好地根據自己的實力給自己制定一個準確的目標,而是一味地追求高目標,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造成了高考失敗感,為進入獨立學院之后的學習生活埋下了心理困境的根源。
(2)父母的期望與自身的實力導致高考的失敗感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獨立學院的學生的壓力來源與其它本科院校有著明顯的不同,既有就業競爭、學習能力、個人實力等普通大學生所共有的壓力,也呈現出一些特有的壓力,如“同學之間的對比”、“社會的態度”等,而其中最大的一項就是家人的期望。
(3)潛在原因的思考
現階段80后大學生的父母已經走過了不惑之年,他們大多都經歷過、、改革開放、下崗,在他們的成長經歷中體味了太多的艱苦與辛酸,他們會為孩童時的一塊糖、一個蘋果甚至是一頓飽飯而高興好長時間,之后讀書又成為了他們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在工作崗位上為了家里的老人、孩子苦苦地奮斗著。也許正是那無法言喻的艱苦與辛酸,使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意無意地將很多“愛”強加在了孩子身上,使80后的大學生們在這種“愛”的關懷下,成為了溫室里的花朵。
2.獨立學院復讀生比例較大
調查顯示,保定市四所獨立學院復讀生比例約為58.7%,北京四所獨立學院復讀生比例約為63.8%。筆者就這一問題對部分同學進行了個別深度訪問時發現:由于獨立學院在發展之初存在著學費高、社會認知度低等原因,使廣大考生及家長對獨立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學校的教學質量持懷疑態度,希望通過復讀使自己有更多選擇學校的機會,而經過復讀之后更多的考生認清了自己的高考實力,加之年齡的增長,他們不愿意把更多的時間浪費在高中,希望在大學中好好學習,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并且堅信從獨立學院也照樣能走出成功之路。
3.獨立學院的學生家庭條件呈棗核分布
所收回的1000份有效問卷中,在回答“你家庭對你學費的支付能力”的問題時勾選結果是:負擔不起的占21.4%,勉強負擔的占45.3%,比較輕松的占24.1%,輕松的占7.6%,很輕松的占1.6%。
與48名同學就這一問題進行個別深度訪問,調查結果表明,獨立學院學生的家庭實際情況并不像社會普遍認為的那樣普遍較好,家長出于對孩子前途的考慮,認為獨立學院是本科教育,又有母體大學作為依托,師資、教學設施等方面都優于專科院校,只要孩子能在大學中好好學,再苦再累都心甘情愿。
四獨立學院學生的對比優勢
獨立學院對比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良好的專業教育,得益于獨立學院與母體大學共享部分優秀的教師;潛在的深厚的大學文化,母體大學深厚的大學文化、治學態度通過老師平時的授課,兩校同學問的交流,在母體大學學習、做實驗、泡圖書館等可以在獨立學院學生的身上得到傳承、發展;潛在的就業機會,就業市場通過母體大學了解其獨立學院的發展情況,在母體大學很好的就業機會面前,為一些很有能力的獨立學院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就業平臺;獨立學院靈活的辦學模式可以根據就業市場的需要,適當調整專業教育,加大學生的專業基礎、應用能力、實地操作能力的教學比重,這需要學校方面的工作計劃要一切以學生為本。
五.獨立學院與母體大學的學生之間對比的弱勢
1.獨立學院與公辦高校的相同點
(1)與高等院校內部的專業二級學院相同,都是一所公辦高校領導之下的二級學院。
(2)原則上設置與母體相同的專業。
(3)辦學母體對其教學質量進行監控。
(4)可以與母體大學共享部分教育資源。
(5)目前獨立院校頒發辦學母體的學位。
2.不同點
(1)與母體內部的專業二級學院不同,獨立學院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
(2)獨立學院的辦學資金由具有法人資格的集團或個人籌措,財務獨立核算。
(3)擁有獨立校區,初創時期教學設施和校園文化氖圍與母體校區有著較大的差距。
(4)獨立招生并頒發自己的學歷文憑。
(5)由于適當降分錄取,生源質量與母體相同專業學生有一定差距。
(6)實行按教育成本(或準教育成本)收取學費,學費比母體相同專業要高得多。
由上述政策性的規定可知,獨立學院最直接的比較對象就是母體大學。而在校園環境、文化氛圍、硬件設施、社會認可度、就業等方面,獨立學院往往處于比較弱勢的境地。這就很容易使獨立學院的學生產生心理上的比較弱勢,導致一種錯誤的心理暗示,獨立學院學生的素質比母體大學學生的素質要差。
六建議
1.加強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
通過班會、團課、社團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自省,讓學生客觀清醒地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自己的優勢、劣勢,需要努力的方向。輔導員老師及時地收集同學中反映出的問題,找到妥善解決的辦法;通過社團活動的聯系,為獨立學院學生提供更多的與母體大學溝通的機會,從而彌補獨立學院自身大學文化的缺失與不足;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母體大學的優勢資源(如:圖書館、實驗設備、優秀的同學、專家等)發掘出自己高品位的興趣點,為自己樹立積極向上的榜樣;大量開展并支持學生進行小型課題研究、研制、話題討論,激發學生對深層次問題、有價值問題的探討;增強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溝通,邀請各學校在某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大學生進行經驗交流;重視宿舍文化的建設,宿舍文化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通過學校輔導員的強化監督得以糾正;提高對基礎課程(如高數、英語)的要求,針對獨立學院學生學習基礎較差的客觀事實,適當地增加課時,增加學分來敦促學生打好基礎。
2.以學生為本開展特色人生規劃教育、職業道德教育
二、職業院校學生評價模式探索
教育部魯昕副部長在《引領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系統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中指出:堅持以能力為核心,推進評價模式改革,以能力為核心,以職業資格標準為紐帶,促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有效銜接,形成相互銜接的多元評價機制……要按照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系統確立和更新職業教育觀念、專業體系、課程體系、教材體系、教學模式、考試評價模式等……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就業創業能力以及綜合職業素養,不僅教會學生一技之長,而且培養其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端技能人才。據此,我們在近幾年學生評價實踐中探索一種新型的學生評價模式———職業達標制。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崗位需求,研究會計職業標準,根據職業標準確定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在會計專業學生中開展職業達標考評制度,具體包括:職業道德達標、職業技能達標、職業資格達標。
(一)評價內容
1.職業道德。職業教育貫徹“能力為本,德育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會計職業與錢財打交道,故會計專業學生更需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我們在學生道德培養過程中,一是建立學生評價手冊,分學期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二是建立學生職業道德賬簿,詳細記錄學生在校期間遵紀守法、遵守校規校紀、關心集體、助人為樂、尊老愛幼、拾金不昧、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好人好事,以及與上述方面相反的不良行為,每項賦分,年度匯總,記入學生的評價檔案。2.職業技能。根據高職學生的人才培養規格和就業去向,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具體包括四個方面:(1)會計基本技能,包括點鈔、珠算、數碼書寫、鍵盤錄入(數字錄入與漢字錄入)等。(2)會計手工核算技能。(3)財務軟件應用技能。(4)電子報稅技能。3.職業資格。我國《會計法》規定,從事會計工作必須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根據會計法規定和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目標,學生在校期間應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或審計、統計等其他同級別證書。
(二)評價主體
評價主體即由誰來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問題。經驗證明,評價主體決定著評價的權威性、客觀性。《教育部關于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行業指導作用的意見》指出:要逐步建立起以行業企業為主導的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機制。為此,要探討行業協會、行業企業、政府部門參與學生在知識、技能、職業資格等方面的評價與鑒定,實現學生評價的嚴肅性、權威性、客觀性。譬如:對職業技能的達標評價,珠算項目聘請財政部門主管的珠算協會考核定級,會計手工核算技能通過國家會計職業技能大賽平臺進行考核并自動判分,財務軟件應用通過軟件考試系統自動評分,電子報稅技能通過電子報稅模擬系統判定成績。對職業資格證書達標評價,通過財政部門組織的社會化考試判定成績。這種以行業協會、政府主管部門、軟件系統為主體的第三方評價,保證了評價的權威性、客觀性。有些項目如職業道德、基本技能等基于校內評價,專業教師作為評價主體應具有相應的職業資格,熟悉社會評價標準,了解行業規范,保證評價的規范性、適應性。
(三)評價方法
1.建立專門的評價機構。以系部為單位成立職業達標考評委員會,根據考核內容設立項目考評分委會。以會計電算化專業為例,下設三個分委會,分別為學生職業道德達標考評分委會、學生職業技能達標考評分委會、學生職業資格達標考評分委會。各分委會具體制訂項目考評方案,具體包括:考評內容、考評方式、考評標準、考評時間、考評等級等。2.建立評價檔案。對每位學生設置一份職業達標考評表,對考評情況進行記錄,學生各項目的考評等次可設定為優秀、合格、不合格,由考評負責人根據考評主體提供的有效成績證明確定。該表平時由考評委員會保管,學生畢業時將學生職業達標考評表,加蓋學?;蛳挡坑≌潞蠓湃雽W生檔案,并以此作為學生評獎評優、入團入黨、就業推薦的主要參考依據。3.確定評價標準。對會計電算化專業來講,評價標準應結合培養目標、行業規范、職業標準確定。我們可以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資格制定職業標準,逐項賦分,進行達標考核。如:會計手工核算達標條件為能獨立完成會計核算的全部流程,會計憑證、賬簿及財務報告無差錯,書寫清晰、規范,項目完整、準確,正確率達到60%。4.實行全過程評價。學生評價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方位、全過程設計與創新。《教育部關于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行業指導作用的意見》提出:把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意見作為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故此學生評價不能局限于學校,應把學生評價向社會延伸,建立畢業生跟蹤評價制度,將學生的學校評價與社會評價銜接起來,探討建立學生評價“終身賬簿”,伴隨學生職業生涯。5.注重個性化評價。雖然評價標準是統一的,但還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評價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張揚個性,發揚特長。具體包括以下兩點:一是盡可能對學生逐個達標,逐項評價;二是對學生某個方面的特長,實行加分制度,總分合格,即為達標。
首先,實踐有利于大學生對個人及所選職業的認識,明確自身特點,確立現實中自身的角色,做出正確的選擇,完成擇業和初步就業。其次,實踐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職業錨。通過實踐活動,可以豐富大學生的工作經驗,從而幫助大學生對工作有理性的認識,有更好的個人定位。最后,實踐有利于反饋信息,完善大學生的職業生涯決策。大學生對自己職業生涯有了初步的定位并不代表結束,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如何完善、修正職業生涯規劃是下一步的主要目標。
2.職業生涯規劃對于實踐的幫助
職業規劃離不開實踐,但僅有規劃不實踐、反饋、修正,也是紙上談兵;實踐脫離了職業規劃,效果不會好,因此,應有規劃定向、實踐定位的說法。首先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大學生制定恰當的人生目標,其次指引大學生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是提供具體有效的方法,讓人們在不同發展階段都能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進行審視和評估,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修正計劃,為人生的每一階段創造最大的成就感。實踐與職業生涯規劃的關系正是這樣互相促進的關系,沒有職業生涯規劃的實踐是盲目的,而沒有實踐的職業生涯規劃又是空洞的。大學生制訂個人規劃時,需要通過實踐確定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完善和檢驗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同時需要用規劃指導個人的實踐活動。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社會資源,提高個人的綜合技能,與職業實現良好的對接,減少選擇職業的盲目性和未來職業工作中的曲折性,從而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幫助大學生在未來奮斗道路上行進得更加堅定和充滿信心。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實踐現狀
1.實踐活動前的準備不充分
在目前的社會階段中,實踐場地和學生數量相比,是十分有限的,很難滿足學生的要求。因此實踐活動的前期大多是尋找場地,而對于實踐中的事項無暇顧及,更無法談及準備工作。
2.實踐活動中的表現不理想
首先對大學生而言,實踐活動不應該是隨性而為的活動,而應該按照個人規劃進行,是有目的性的活動。但是目前大多數同學進行實踐活動時,無法結合相關專業知識,只能在日?,嵥榈拇蜃帧陀〉裙ぷ髦邢臅r間,達不到學習目的。其次大部分學生都會在實踐中出現消極情緒,嚴重影響實踐活動進行。學生由于長時間接觸理論知識,又缺乏相應工作經驗,因此在實踐活動中會出現懷疑情緒,從而導致實踐時消極懈怠。
3.實踐活動后的反饋不到位
大學生實踐活動是一種教育性活動,學生能否認真完成實踐報告是實踐后檢驗實踐效果的重要指標。大部分學生只是應付實踐報告,可見雖然實踐報告收取數量很多,但真正具有實質信息還有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1.大學生個人原因
目前學生實踐前沒有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更談不上制訂出可行的規劃,直接導致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時存在盲目性,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才參加實踐活動,而不是因為自身需要。這種情況下,即使高校有良好的社會實踐規劃,得到的效果一定不會很好。實踐前制訂出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學生選定發展方向,使實踐活動更具目的性,使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學生受教育、長才干。
2.高校原因
目前,社會實踐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對于實踐活動認識不到位;其次對于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不足;第三對于實踐活動缺少整體規劃;第四實踐活動缺乏規范組織;最后對于實踐活動投入不足。這些原因歸根結底是獨立院校在辦學發展中自身定位有問題,同時在師資和經費等方面存在不足現象,這些都是當前急需改進的重要問題。
3.政府和企業的原因
社會實踐的開展離不開社會層面的幫助,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和企業。當前政府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政策支持還不完善,尤其在工作保障方面。而企業對待獨立院校學生時,仍帶有有色眼鏡,無形中給獨立院校學生的社會實踐帶來困難。
三、完善獨立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機制的途徑
(一)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管理機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實踐組織管理機制,這種組織管理機制應該包括三個部分:政府、高校和社會。具體而言,政府要建立大學生實踐活動的組織協調機構,主要任務就是制定相關政策,協調各方關系,加強監督檢查,從總體上確定大學生在實踐中的重要地位;獨立院校要建立大學生實踐的領導機構,主要任務是根據相關政策和自己學校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措施及實施方法,對大學生實踐活動進行管理、分析和總結;社會,主要指的是可以接受大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基層單位或者行業協會、企業聯盟等,其主要任務是執行相關政策,為大學生實踐提供支持、營造氛圍。只有政府、高校和社會三方共同履行職責,大學生實踐活動才能健康、順利地開展。
(二)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活動指導機制
實踐活動是包涵面很廣的活動,學生在實踐中面臨的情況是隨時變化的,這時更需要他人的幫助和輔導。首先,完善獨立院校輔導工作。一方面是師資隊伍。另一方面獨立院校要在課余多開展一些輔導活動。其次,設立校外指導導師。即聘請用人單位的相關人員擔任大學生職業導師。由于這類人員長期工作在第一線,了解行業特性和職場情況,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為學生尋找最好的職業發展方向。再次,建立職業咨詢小組。由于獨立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針對現階段師資力量比較薄弱、一對一指導還比較困難的情況,建立職業生涯咨詢小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種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職業指導,并且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培訓,同時緩解師資不足的情況。
(三)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投入保障機制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能夠順利開展,除了制度建設、人才培養等關鍵環節之外,更需要多渠道地投入,才能有效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因此需要政府、高校、企業、個人多方面共同出力。首先政府層面的投入。在政策、資金和推動企業與獨立院校合作的過程中,給予最大化的幫助。其次院校和企業的投入。開展校企合作,促進教育自由地優化組合,同時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成長成才。最后學生的投入。端正學習態度,提升綜合素質,同時實踐活動后能夠很好地完成實踐總結,針對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對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更進一步地完善。
2.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需求調查結果分析本研究將八項職業核心能力分成了四個層級,對各項能力每一層級的描述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要求被調查者按照單位實際需求選擇符合本單位需求的層級。以此為基礎制定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進行調研。通過調查發現,各用人單位在對各類能力的需求選擇中更傾向于層級二和層次三,這說明用人單位對高職院系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層級要求還是比較高的;用人單位比較注重高職院校學生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自我學習、與人交流的能力,而對于信息處理、創新革新、外語應用的能力則要求不高;
二、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策略
1.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進行專業設置、課程安排和實訓教學對于專業設置和課程安排,一方面可以根據企業實際需求情況設置核心課程,并對專業基礎課和必修課進行市場化嵌入式教學;另一方面可以適當設置調整專業選修課,進一步完善專業課程體系,更為適應專業市場的需求變化。對于實訓教學方面,一是可以根據崗位需求,構建模塊化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體系,不斷適應企業不斷變化的崗位要求;二是可以采取模塊化教學,根據崗位實際需求開展實訓模塊訓練;三是對于實訓課程要根據崗位實際需求不時更新教學項目,著重考慮實訓教學的實用性、創新性以及綜合性。
2.重視并加大就業指導強度一方面對剛入校的同學進行心理測試,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同時進行職業傾向測試,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并且通過對專業和職業的講解和剖析,進一步推動學生在認識自身興趣點、優勢劣勢等方面的基礎上,能夠做出正確的職業選擇。另一方面對大二的學生加強實訓教育力度,在實訓過程中幫助學生了解、熟悉企業真正的需求,讓其知曉在崗位上能夠成功所要具備的因素,通過組織參加招聘會的方式來讓學生切身感受就業。
現階段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和建立心理健康問題研究咨詢機構是高職院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兩種主要存在形式。高職院校的心理咨詢機構一般僅僅依靠幾個心理咨詢教師開展咨詢和疏導工作,難以實現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目標。而開設的心理健康課程注重心理學知識的傳授,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這兩種單一形式的教育方式未能實現應有的成效。因此,需要更加多樣化的心理教育活動形式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從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二)師資隊伍薄弱
由于重視程度不足和資金投入缺失,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現有的師資隊伍已無法適應當代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教育需求?,F階段大多數高職院校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常常由德育教師兼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時,這些教師多是非科班出身,相當一部分教師是經過短暫進修或考取心理咨詢師資格證后就接受工作任務,導致這些教師在開展工作中存在諸多不足。因此,心理學教師的缺乏成為高職院校心里健康教育研究的制約因素之一。
二、改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提升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態度決定一切”,而態度發揮作用的前提是認識到位。改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全面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院校領導要提高認識,從源頭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內涵,樹立“心理育人”的正確理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擺在學生工作的核心位置并貫穿于學校全局工作之中。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教師要轉變思想,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儲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識,積極推進教學改革,使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二)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和途徑
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過程中,要改變單純依靠課程教育和心理咨詢的單一形式,要通過進一步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形式,在全校范圍內創造良好的育人氛圍,讓學生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自覺參與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培養健全的人格品質。例如,相關部門可以不定期開展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活動,宣傳教育工作,如專家講座、主題班會、案例分析等,使心理健康知識在全校學生中傳播和普及,引導學生心理正確發展,培養健康的心理及優秀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