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研究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2 14:56:3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語文研究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小學語文研究論文

篇(1)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評價建議”中指出摘要:“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

2006年河北省首次教學評估中指出摘要:加強命題探究,提高命題的含金量,以利于指導教學。

在教育評價體系中,考試是重要的評價手段,不僅能檢測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且還發揮著指示教學發展方向的功能。然而,怎么考?考什么?眾說紛紜。過去我們提出口試和筆試相結合、平時和期末相結合、分項和綜合相結合。但是,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都不可回避利用書面考核。尤其是期末試卷更能引起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關注。雖然說一張試卷不能代替一個人的終身發展,但是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這張試卷就是學生在某個階段學習的水準。可見,不可忽視期末這張試卷的份量和影響。

從全國各地看,語文試卷的編制呈現多元化,有的側重于傳統的模式,有的賦予現代特征的創新,還有的注重人文色彩。應該說,試卷不僅是形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內容的把握。因此,考什么必須經過深思熟慮。

從宏觀角度說,語文課程標準的目標是摘要:知識和能力、方法和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理論上講語文試卷要圍繞這三個方面來編制。那么如何處理這三個方面的關系呢?各占多大的比重,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新問題。

我認為,書面考試主要在于“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考核。過程和方法兩個方面從屬于“知識和能力”,在“知識和能力”的考查中能夠有所體現。從微觀角度說,語文學習內容包括摘要:識字和寫字、閱讀、寫作(寫話、習作、作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這樣,語文試卷編制的重點也就在“識字和寫字、句子練習、閱讀、口語交際、寫作”這五個方面了。

語文試卷的編制要緊緊把握課程標準目標要求,一定要符合學生年段的特征。

有關題型的編制,以學生常見的為主,適度變化。題目要求表述明確,不要過于創新而使學生迷惑。有關內容的編制,緊緊把握教材的特征,否則會導致學生不知所措。

總之,語文試卷的編制,關系到教學質量的正確、合理、客觀的評估,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1.命題依據的原則。

質量檢測,以現行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依據,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側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突出評價的激勵性、診斷性、過程性和發展性。從學生實際出發,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依據課標,靠近新課程,以教材內容為主,重點測試語文基礎知識、閱讀能力和習作能力。同時,測試內容的設置注重趣味性、生活化、情景化,體現開放性、靈活性和人文性,盡量讓所有學生都能體驗到自己語文學習的成就和進步,激勵所有學生在答題過程中盡顯自己的語文才能,發揮創造力,展示個性,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態,考出真水平、好成績,對今后的學習布滿信心。

2.試題的設計思路。

(1)試題內容突出基礎性。

“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力求體現其基礎性,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態度。按照這樣的思想,在命題時著眼基本要求,避開難題、偏題。

(2)命題布滿情趣和差異性,體現人文關懷。

傳統語文試卷因過分強調甄別和選拔,題型設計比較客觀、冷漠,顯得嚴厲呆板,毫無情趣可言,在測試中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保持良好的考場心態,在用詞上我們細細地加工了一番,像“請寫出來”“請回答新問題”“請選擇”“能談談您的想法嗎?”“您是怎樣看的?”這些親切客氣的提問,使學生感到自己會成功的,即使答不上來,教師也不會怪罪,也能從中感受到老師的關愛。

非凡是一年級的試題,我們在命題形式上動了一番腦筋(低年級明顯不如高年級好做),盡量用“連一連”,“照樣子寫出來”“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等富有游戲色彩的提問方式。目的是注重保護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激發小學生學習的愿望和喜好,幫助學生把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小學生在考試中體驗到愉悅和成功,增強自信心,形成“樂學、樂考”的情感體驗和態度體驗。

(3)努力創設試卷的寬松氛圍,營造一個自然和諧的考試情境。

一份試卷,就是一組新問題的情境。試卷情境的寬松程度對兒童的考試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功能。寬松的新問題情境對于兒童充分展示業已形成的課程三個維度的目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命題時從情境的創設入手。

①卷首設計考前寄語,打消應試的顧慮,激起兒童應試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朋友,一學期過的真快,您們一定學會了很多的知識和本領,今天,做做這份試卷,您一定會發現自己真的學會了很多,這該是多么興奮的事啊!趕緊行動吧,不過得把字寫端正喲!(相信您是最棒的!好孩子,任何困難都難不倒您。成功永遠屬于您!)

②卷尾設計提示語,引導學生學會檢查和反思,體驗考試成功。

為了進一步激起學生的考試喜好,發現自己的成功,體驗成功的樂趣,我們在卷尾又設計了小結提示語。如摘要:

祝賀你全部做完了!親愛的同學,不要帶著“遺憾”走出考場,請你再仔細檢查一遍。

小朋友,做了試卷,你一定發現自己進步了吧?不過要想取得更好的考試成績,還得仔細地檢查檢查喲!假如發現自己有困難的新問題,可得耐心地思索思索啊!

(4)增加考題選擇的余地,激發兒童的自主精神。

兒童是活生生的個體,各有各的精神世界,新課程強調教學要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服務,考題設計也應具有多樣性和選擇性。在保證目標底線的基礎上,設計了一類可供選擇的試題。

設計多項同類不同水平的試題,供學生選擇,體現學生達標水平的差異性,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盡可能地感到考試成功的喜悅。

(5)試題應具備以下特征。

全摘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既注重了新舊知識點的聯系、基礎知識的把握,又注重了對學生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

精摘要:以點帶面,從一個考查點能透視出多重新問題,在份量和要求上均有一定彈性。

篇(2)

針對新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1996年提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并認為這是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這四個“學會”的基礎是“學會學習”,它是上述四個“學會”的前提條件。

綜合國際、國內的一些探究成果,要做到“學會學習”,應當具有以下學習能力。

1.把握熟悉世界的工具,學會學習的方法;

2.有效地溝通和表達;

3.泛讀和理解的技能;

4.探究推理、解決疑難的能力;

5.獲得、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6.創新的意念;

7.開展探究的能力;

8.終身學習。

上述學習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地創造性地學習。這也是今后的基礎教育應著力培養的學生的基本素質。

和上述追求相悖,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基礎教育質量不盡如人意,突出表現之一是實際學力低下。為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可以說各國都在進行不懈的努力,其中重點之一就是進行課程改革。美國80年代初提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標是以充分協調而富有學術內容的課程來取代膚淺的“自助餐式的課程”。此項工作從小學低年級開始,要求小學畢業生應具有讀寫能力。近年,美國總統克林頓甚至提出8歲兒童應能讀會寫。1988年7月英國議會通過《1988教育改革法》,以法令條文形式規定,從1989年起全國所有公立中小學實行統一課程。近半個世紀以來在歐洲惟一未使用全國統一課程的英國明令統一課程,這足以說明此舉意義重大,勢在必行。法國從60年代末到80年代,課程改革經歷了打破傳統的分科教學、實行合科教學到恢復分科教學的過程。實行合科教學試圖通過綜合性質的啟蒙教育,提高教學效果。結果是削弱了某些學科的教學,導致學生文化知識水平的下降。1985年4月法國國民教育部頒布新的教學計劃,認為小學生最基本的知識、能力應包括七個方面,據此開設七門課程。聯邦德國80年代課程改革的一個特征,是在教學計劃中布置了大量跨學科課程,如家庭教育、健康教育、平安教育、交通教育、環保教育、法律教育、歐洲新問題等。開設這些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為適應未來的挑戰做好預備。原蘇聯1985年頒布十一年制中小學新的標準教學計劃,80年代末頒布了各門學科新的教學大綱。而后根據新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編寫出一套在教學內容上有較大改革的教科書,特征之一是既適合于學校教學使用,又可作為學生自學用書。教科書內容構成包括摘要:1.必修的基本內容(占70%-80%);2.反映民族和地區特征的內容;3.反映學校特色的內容;4.教師根據需要增加的內容;5.學生自由選擇的內容。日本文部省于1998年11月了新的中小學學習指導要領。在小學日本語改革目標中,強調培養作為社會人的基本道德;注重培養學習能力和獨立思索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個性。在具體目標中,強調轉變觀念,精選內容,改變學習方式,加強學生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改善評價學習的方法等。從上述情況中可以了解到,教育比較自由化的美、英等國,加強了對課程的統一管理;一些國家在課程改革上邁出較大的步子,如法國實行合科教學,聯邦德國開設跨學科課程;有的國家在課程內容上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改革,如原蘇聯在教科書的內容結構以及功能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日本旨在創建更寬松、更有個性的語文課程。上述改革的辦法、經驗,對我國中小學課程乃至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的改革有啟發、借鑒功能。

二、對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改革的思索

近現代西方課程理論的不同學派對課程設計有不同主張,主要有學科或知識中心論、兒童中心論和社會中心論。美國現代課程論專家泰勒認為,任何課程都要受到有組織的學科內容、學生和社會需求這三個方面因素的制約。可見,上述不同學派的主張,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不科學的一面摘要:只強調制約課程的某一方面因素,而忽視其他因素。理想的課程設計,應當是既有利于知識的學習和把握,又順應社會的需要,非凡是能夠促進兒童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實現三者的有機結合。

國內有的探究人員初步勾勒了21世紀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概括為以下四個特征。1.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從知識論轉向主體教育論。以主體教育理論為基礎,將課程目標定位于未來社會人才的素質結構,追求人和社會的協調發展。2.課程設計和編制的結構化。包括學科教學內容的結構,要有助于學生在探索中自覺獲得知識,還包括構建合理的由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環境課程等組成的學校課程結構。3.課程形式的多樣化。通過靈活多樣的課程形式,形成立體、開放的課程體系。4.課程內容上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結合。做到二者互補,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在國內外探究的基礎上,對小學語文課程和教材改革,作如下思索。

(一)有關改革的指導思想

以現代課程理論、教學理論為指導,瞄準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把學生的發展置于課程、教材改革的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校內外結合、有計劃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學生自主學習實踐相結合的小學語文課程體系,使課程、教材真正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素質提高和個性發展的憑借。

(二)有關小學語文課程改革

逐步實現課程結構的開放性和多元化。今后的小學語文課程,應當由語文課堂教學、語文活動課和語文環境教育和實踐三部分組成。據有關資料介紹,80年代亞太地區的15個國家中,就有5個國家在小學階段開設選修課,我國小學的課程改革也將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小學語文學科作為第一步,可以增加語文活動課的選擇性,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諸如喜好小組、文學社團、講座、競賽等)中自行選擇,在喜好盎然的活動中陶冶情操,發展特長。學校、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學校、社區乃至社會的母語環境,建設校園文化,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如給希望小學的小伙伴寫信,走向社會消滅錯別字,使學生在廣闊的背景下學語文、用語文。在課程改革中,還應努力探索跨學科的,課內外、校內外結合的課程形式。聞名特級教師李吉林開發的主題性大單元情境課程,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她的做法是,以德育為主導,以語文學科為龍頭,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環節,就某個主題,如“我愛祖國媽媽”,從各科教學到教育,從課上到課下,從校內到校外(家庭、社區),利用內容的“相似塊”,展開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形成合力,使原本有限的課堂教學活動,從深度、廣度上得到拓展,大大增強了教育、教學效果,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結協作、勇于負責等優良品德。此外,除了在語文課上給學生盡可能多的讀書、思索、練習、作業的時間以外,建議專設自由閱讀課(每周低年級1課時,中年級2課時,高年級3課時),讓學生在閱覽室、圖書館讀自己愛讀的書,記下好詞佳句、心得心得。堅持數年,學生的讀寫能力定會大大提高,長期養成的認真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定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總之,在課程方面要打破語文只注重課堂教學的一統天下,優化教學結構,加強課外活動,開發環境課程,做到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并舉,課內外、校內外結合,使學生在開放、多元化的語文課程中,自主學習,主動發展。

(三)有關小學語文教材改革

在品種上,適應課程的多元化,實現教材的系列化。今后語文教材不僅要有供課堂教學使用的教科書,還要有提供給教師的活動課教材以及有關開展大語文教育的有切實指導功能的意見、建議。

在內容上,一方面要增加文學作品。因為文學作品有強大的感染力。一部文學作品甚至可以決定或改變人的一生。在人們開始意識到“情商”之重要的今天,多閱讀文學作品無疑是提高兒童少年“情商”的一個良方。還因為通過文學作品不僅可以學做人,學語言,而且可以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說明文。21世紀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能閱讀科技說明文,應當是下個世紀的公民必須具備的閱讀能力。

在體系上,構建以培養能力為核心,以語文練習為主線,由目標系統、練習系統、檢測系統組成的語文教材的練習體系。

支撐這個體系的靈魂是教學思想的轉變。舊的教學觀念是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目的,忽視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把課本看作知識的發源體,把教師看作是知識的傳導體,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接受體。現代教學觀念強調確立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注重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學生不只是知識的消費者,而且是知識的發現者。教師由只注重學習的結果轉向更重視學習的過程,并在指導學生經歷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這一教材體系的三大支柱是目標系統、練習系統和檢測系統。

目標系統包括全套教材、每冊教材、每單元教材乃至每篇教材的教學目標。目標明確、適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把教學目標標準化、系統化、網絡化,是教材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每單元的教學目標,可以“導讀”的形式出現。每課的教學目標,可以體現在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思索練習”之中。

篇(3)

一、對語文活動教學的反思

怎樣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我們著力研究活動教學,堅持“以活動促發展”,把教學的目標指向學生綜合能力(包括學習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整體發展上。進行教學流程設計時,堅持以程序性知識為基本學習內容,堅持以學生主動學習為基本習得方式。比如,在語文課上,一般先讓學生初讀全文,感知語言,讓學生解決“是什么”的問題;然后要求學生運用原有的經驗、方法,進一步細讀課文,弄懂“為什么”的問題;在上述學習之后,學生還要在變式訓練中學會如何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理解和運用能力。然而,第一步的目標,我們已達到,而第二、三步,則主要還是停在理論的分析研究上,為什么?因為“傳統教學在教學目標的選擇和追求上,歷來重視知識的學習”,“表面上是一種認識的偏差,但深層上卻反映出傳統教學在實踐上始終沒有形成一套可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機制”。由于我們研究的起點很低,活動教學的研究始終停留在淺層,使活動教學在大面積的實施操作層面上,尚遠未達到展開的層次,其突出的表現是活動的效率較低。

在研究活動教學時,創新教育是我們追求的至高點,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可供我們應用的僅是心理學研究中對發散思維的理論。我們也盡可能地對學生思維的變通性、求異性、精致性的培養。比如,從教學內容上,我們對課文題目、語句進行推敲,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在設計學習活動時,重視讓學生帶著疑問去自學、討論,試圖讓學生在反思或觀摩其他同伴的學習方法的同時,獲取創新能力的核心——策略性知識,以培養創新的精神,但是,我們的目標也始終未能達到。

而目前,我國教育界對創新教育的呼聲與日俱增,小學教育要一下子跳到培養學生敢于打破常規,能夠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善于解決問題的創新教育這一層面,我們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二、對深入研究活動教學的思考

我們認為創新教育與活動教學的本質是相同的,其追求的目標也是一致的。但是,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作為研究的總目標,我們的視野會更開闊,而提高學習活動的主要因素是轉變教師的觀念,改變教師的行為。為此,我們對學習活動的流程“明確目標——自主學習——反饋討論——變式練習”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并分別提出相應措施。在教學實踐中,以備課為切入點,真正落實這些措施,以提高活動的效益,從而達到以熟讀感悟、探究討論、專題活動等新型學習方式取代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廢止繁瑣的“發胖式分析”套路。

(1)設計以活動的目的性為根本。要高度重視和認真研究學科的特點、知識的屬性、學習規律等,并以此為根據合理設計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綜合性的發展。例如,教學第七冊《撈鐵牛》一文,其中一個學習活動指向培養學生分段、歸納段意的能力。那么無論是教學時間的分配,還是活動的展開,都是以此為根據。學習活動設計的成敗也在于此。

另外,備課時要仔細分析學生學習時可能出現的各種情形,做好“剪裁”的準備。比如:如果要問“種田人再這么等下去,會出現哪些不同的結果”,就要估計到學生的思維會因此怎樣“發散”,對哪些回答應及時“剪去”,哪些回答則既有利于達到原定目標,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應及時鼓勵他們展開,以真正實現“活動促發展”。

(2)設計合適的反饋形式。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情形,學生帶著一個綜合性的練習題進行了足夠時間的閱讀思考,但教師提問時仍舉不起手。是學生不會嗎?不,多半是反饋的形式不恰當。這就要研究反饋的形式。首先是研究反饋的形式是否便于教師及時捕捉學習信息。比如,學習第九冊《鯨》一文時,要讓學生說說鯨睡覺的特點,有的學生經過讀書思考,連課文從幾個方面寫鯨睡覺都沒弄清。他們學習中的誤差這么一點點積累,教師巡視時卻無法知道這一些,下一步的指名回答也因此存在較大的盲目性,接著的點撥便不切實際。在教學《鯨》一文時,另一位教師讓學生先讀書,然后根據課文內容擺出鯨睡覺的樣子。他稍一巡視,發現學生擺得認真,但有幾位學生把鯨的圖片胡亂地擺成一圈,便立即明白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他隨即選一名學生到實物投影上試擺,要全體學生再讀一讀課文,評一評這位同學是不是根據鯨睡覺的特點進行擺圖。學生便立即明白了:讀書要抓住鯨的每個特點。通過獨立學習,他們很快擺出鯨睡覺的圖畫,并說出鯨睡覺的兩個特點:一是幾頭聚在一起,二是頭朝里圍成一圈。第二是反饋的形式便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聽、說、讀、寫,本身無所謂優劣,但我們通常以指名個別學生說出學習結果,老師當裁判的形式為主,顯然,一方面忽視和影響了大多數學生的發展,而另一方面單一的說的形式往往不是最佳的反饋形式。為此,我們要思考反饋的時間、人數、形式、情境等,更要考慮聽、說、讀、寫、演等的結合,便于全體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

篇(4)

1.貴陽市烏當區羊昌鎮中心小學

該小學從“衛星教學資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著手,探討合理運用衛星教學資源、充分發揮遠程教育資源優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有效性教學的基本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課題組的全體教師通過對課例深入分析、反思,找到了教師在運用衛星資源中存在的弊病:首先,教學目標把握不到位(目標過于籠統分散,應集中到點上);其次,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適時選取有效的教學資源;第三,資源的選取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最后課題組總結出衛星教學資源應用的途徑:分析與掌握教學目標+分析與處理衛星資源+分析與服從學生特征。通過對以上課例的研究分析,課題組教師達成共識:即在每一個課例中,重點解決一到兩個問題,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突破。在此原則的指導下,課題組教師重新制定了衛星教學資源應用的策略。余光宏老師在上《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課題組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仔細分析了衛星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以及實驗對象,確定了本節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朗讀水平。目標明確之后,教學設計很快完成了。余光宏老師在這堂課一開始時并不是急著播放課件,而是先用猜謎語導入新課,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動畫課件。觀看過程中一邊學生看,一邊讓學生認真聽:把學生引入生動的故事情節中,從而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欲。同時,把課件應用到教師對課文內容的分析講解中,學生通過邊看課件、邊讀課文、邊聽老師講解,很容易理解了小蝌蚪變成小青蛙的生長過程,體會到小蝌蚪找媽媽的急切心情和心理變化,最后讓學生朗讀課文,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該校課題組基本采用以上的研究方式,通過循環的“教學計劃——行動——觀察——反思”,不斷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探索、改進,使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螺旋上升,從而達到預期的課題研究目標。

2.貴陽市烏當區水田鎮中心小學

該校開展的是《衛星教學資源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教學應用方法和案例研究》,依托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開展情景教學,通過探究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能力,最終形成運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構建新型課堂教學的方法。在課題研究前期,課題組通過調查了解到許多教師在使用遠程教育資源中存在許多問題,如:把光盤當電影看、全課件式上課等。針對這些問題,該校開展了多次教師培訓,讓教師們認識到遠程教育資源的使用方法多種多樣。研究后期,該校教師對遠程教育資源應用的認識和積極性明顯提高,教師們感受到運用遠程教育資源的好處,使用起來方便、輕松、高效。為了課題研究的需要,該校教師參加了校內和校外17次培訓。通過培訓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教學觀,提高了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和能力,使教師在研究中學會研究,有效地促進語文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學校建立了自己的資源庫,廣泛收集資源,認真“整理”資源,并提倡教師自主開發教學資源,然后把開發的資源存入資源庫,讓所有的教師共享。課題組通過舉行課堂教學應用大賽,及時發現課堂中出現的優點及不足,通過研討交流,完善應用方法理論。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總結,現已形成了符合該校實際的遠程教育資源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教師們能較好地將遠程教育資源和語文教學進行整合,有效指導語文課堂教學實踐,充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益。

二、分析比較課題學校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

通過以上兩所學校的研究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利用農村中小學通過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確實可以大大提高農村學校的教學水平,推進農村中小學的教育教學改革,促進農村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提高,開闊學生眼界。下面比較分析以上兩校開展課題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存在的問題。

1.研究內容

貴陽市烏當區羊昌鎮中心小學主要開展的是“衛星教學資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該校將這一課題分解為三個子目標:l.衛星教學資源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中的應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衛星教學資源在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內容中的應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衛星教學資源在引導學生用普通話有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應用方法和案例研究。這樣的劃分有針對性,便于抓住問題的實質,從點上人手,降低了研究的難度,使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從該校的研究報告中并未完整、清晰地反映出這三個子目標的具體研究情況,使我們無法從清晰的研究過程中看到研究的實效,不失為一個缺憾。貴陽市烏當區水田鎮中心小學開展的是“衛星教學資源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教學應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內容涉及到整個語文學科,覆蓋面大,難度也增大了。但是該校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注意對教師的培訓與指導,使得教師的研究能力、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語丈學科涉及到許多內容,不僅有文化知識的教學,更有文學素養、人文品質的培育,因此在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如果能將課題有針對性地分解成幾個子項目來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成果一定更具有針對性、操作性也更強,也便于總結和推廣研究成果。在這一點上,兩個學校都做得不夠細致。

2.研究方法

在三年的研究過程中,兩所學校基本上都主要采用了以行動研究法為主,以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案例研究法、研討法為輔,使研究更直觀,更有針對性,效果也很明顯。兩校都在研究前期進行了調查研究,了解了本校教師在使用遠程教育資源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有指導、可實施、有評價、可修改的具體計劃,再運用對比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研討法等方法進行“教學實踐活動”,使研究具有較強針對性。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中,貴陽市烏當區水田鎮中心小學在課題前期準備工作中,在教師的培訓工作方面做得更扎實、反映出的結果就是該校教師取得的教學成果、獲得的獎勵更多一些。同時在研究中兩校教師都很好地運用了“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

3.研究過程

在研究遠程教育資源與課程整合結構的規律中,兩校都經歷了研究設計、具體實施、經驗總結三個階段,其中經驗總結也穿插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但是在研究報告中,貴陽市烏當區羊昌鎮中心小學只以余光宏老師的教學情況作為例子進行說明,對其三個子課題的研究情況、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沒有進行翔實說明,使研究成果顯得單薄了一些。貴陽市烏當區水田鎮中心小學以顏麗老師的閱讀教學為例進行闡述,內容翔實,但在語文教學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情況說明的不夠詳細具體,無法使我們看到整個語文教學在課題研究的總體研究情況。這是該校在研究報告中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

4.研究成果

篇(5)

一、為什么小學英語教學要采用“情景教學法”

1.“情景教學法”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

小學生的年齡大約在6~12歲之間,這一階段孩子的主要特點是:好奇心強,具有發展的主動性和教育的可塑性,但缺乏獨立學習的能力;其次是喜歡生動活潑、靈活多樣,不喜歡單一單調、刻板呆板,因此教師為他們設定一定的情景幫助其學習是非常必要的。

2.“情景教學法”符合中國學生學習外語的規律

中國學生的學習環境、學習心理、學習行為與西方國家的學生不同。我國(大部分地區)是單一語種的國度,平日學生除了學習漢語之外,很少接觸外語,外語學習普遍缺少語言環境。其二,學習資料來源有限,主要局限于教師和教材。其三,學習了漢語拼音的中國學生,受母語思維的影響很大。其四,我國經濟還不發達,教育比較落后,缺乏先進的教學設備。其五,家庭與社會沒有外語交流的語言環境。針對以上幾種情況,我國學生學習外語的主要途徑是在英語課堂,所以“情景教學法”的運用,在較大程度上給學生提供了較為充分的操練英語的機會,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景中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二、“情景教學法”的幾種操作模式

1.把身(肢)體語言帶到課堂

這是“情景教學法”最基本的一種運用形式。在教單詞或句子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動作,甚至做夸張的動作,用夸張的朗讀語調,孩子們會比較喜歡。比如在教單詞“big、small、short、long…”等形容詞時,就可以教學生做動作,“b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表示很大;“small”用兩個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等等,學完單詞以后,我們老師一旦做出這個動作,學生就很容易地說出這個單詞。

2.讓學生當“小老師”、“模擬秀”,給予他們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間

比如說“Talkaboutit”這一模塊中,我們就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模仿,帶表情說句子。如“Iamangry.(可以作生氣狀);”“Iamhappy”(可以作高興狀);還可以鼓勵學生上臺當“小老師”,領讀句子,讓他們模仿老師平時上課的表情、動作、聲音等,鼓勵他們學著使用課堂用語。比如說“verygood”;“sitdown,please.”等等。

3.模擬表演,創設語境

對話是在一定情景下的習慣性語言,脫離了情景,對話也就失去了意義。在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將真實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能模擬真實情景,創設接近生活真實的語言環境,這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對話內容。例如,在學生進教師辦公室交作業本這段對話中,可以讓學生模擬表演對話情景:一邊敲課桌模擬敲門聲,一邊說:“mayIcomein?”然后雙手遞上作業本說:“Hereismyexercisebook.”簡單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學生興趣很濃,對內容的理解也便不感到困難。再如在學習同學間的相互介紹時,教師可讓一個學生扮演從外地轉學來的新同學,讓其他同學向他表示歡迎、問候并詢問一些有關于他的問題,如“whatisyourname?”,“howoldareyou?”“whereareyoufrom?”等等,讓這位學生一一加以回答。這些對話表演,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大激發了他們內在的表達欲望,從而積極地參與對話活動,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培養了英語學習的能力。

4.編排英語短劇

要充分相信學生,大膽地下任務讓他們去完成,可以鼓勵他們編排英語短劇,雖然剛開始編得不太好,甚至還夾雜著很多漢語,沒關系,練多了自然會好起來。還可以通過班與班之間,進行表演交流,把(1)班的“英語短劇”推薦到(2)班去表演,(2)班的也到(1)班來交流。慢慢我們會發現學生的英語水平會有很大的進步。

當然“情景教學法”還有很多其它方法,這里不再一一列舉。利用情景教學,把學生帶到活動中來學習英語,可以讓學生有目的地使用英語,發展學生的交流能力,可以使全體學生參與其中,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英語,這些都是“情景教學”的好處。但在活動設計時,老師要特別注意下面的內容。

三、“情景教學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師必須鉆研教材,發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素,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設計最佳的教學情景,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篇(6)

我們可以從歷史和研究的角度看出,提問題的能力其實比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加重要,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因為提出的新問題,往往是能夠在新的領域得出結果的,是創造活動的新起點。

一、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教育價值

(1)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促進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意識也更加明確,能迅速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

(2)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加強對數學技能的掌握。學生發現問題的源頭在于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這有助于各項與創造力有關的活動的開展。

(3)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能夠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同時又能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通過自己來解決問題后,學生的積極性會更加提高,會產生榮譽感和自豪感。

二、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

1.幫助消除心理障礙,使其敢于提問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夠,所以很多學生不敢提問,對提問產生畏懼感,有“三怕心理”:第一怕是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怕老師因為自己不守課堂紀律而責罵,或怕影響老師講課程序;第二怕是怕自己提出的問題幼稚,問題不成熟、簡單,怕招來同學的恥笑;第三怕是怕自己提出的問題沒有意義,老師就會批評,同學也會譏笑。老師應該告訴學生這些是錯誤的思想,只要有問題就該提問,并且不管問題本身有多么的簡單,老師一定會回答,還會鼓勵其他同學向其學習。學生應該學會大膽提問。例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緊張,說話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老師要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說明白,表達完整,或老師在適當的時機引導、補充。另外,教師要精心安排設計好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一起互動,要充分讓學生說出自己真正的感受,啟發學生提出問題。

2.創設適當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提出數學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創設適當的數學情境,創設數學情境就是教師用輔助教具或工具,以及其他相關材料,使學生積極性提高,刺激他們的感官,提高興趣和熱情,啟迪思維,激發其好奇心和發現欲,誘發質疑、猜想,喚醒其強烈的問題意識,從而誘發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1)從數學內部創設數學情境。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所謂的數學層級方法的運用,針對本課時或本單元設計一些基礎性的題目,鞏固剛學的知識內容。比如充分關注五、六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發展特點和他們對學習的需求,給他們布置作業時,要注意學生的舉一反三的能力和對數學的興趣,進行分組合作,因為教材里的課后作業中有幾個模塊,盡量把幾個不同特征的學生編排進一組,讓他們分別去進行操作。組員中愛好學習的會選擇準備“你知道嗎”模塊,而組員里善于思考的就會去進行思考題的操作,“思考題”模塊能夠滿足部分學生多學一些、學深一些的需求。這樣到了第二天,老師就讓學生分組回答,大家雖然各自負責一個模塊,但是肯定會有討論的過程,在這樣的互相探討和老師的事后評點中能夠凸顯出教學的成效來。

(2)從數學外部創設數學情境。一是從現實生活中創設數學情境。數學知識起源于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實際生活當中的數學知識比較具體、形象,但課堂上的數學知識抽象性極強。此時的小學生處于對抽象思維認識不清、理解不到位的時期,因而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生活的實踐,將知識進行充分的還原,這樣可以讓學生有個直觀的認識,理解就比較簡單了。二是可以在其他的學科中建立一些數學知識的維度,這些知識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一種整體構建,比如在自然科學的學習中去領會一些數學概念,也是有利于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的。

3.教授提問方法,使其善于提問

由于不同情況下問題的內容、性質各有特點,因而提問的方法和形式也應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處地提問,才能揭示問題的本質。反之,提問方法不當,不但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厭煩。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還必須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提問方法,使學生善于提問。

篇(7)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

根據課的內容,確立本節課的指導思想制定好教學目標,目標的制定要合理,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要不大不小,學生要經過一定的努力才能達到,目標太低,學生不需要經過努力就可以達到,那么就激發不了生練習的積極性,目標制定太高,學生經過努力也達不到目標,那么就會打擊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目標要有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并且要確切,要從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相結合,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二、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教育,進行引導,如何去組織學生練習,如何去正確的評價學生,是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生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主要過程。

1、準備活動要充分,要有針對性,要為課的內容打好基礎,最好在配樂的形式下進行練習,內容要以游戲化與韻律舞蹈相結合,準備活動不但要做好學生的生理準備,同時還要做好學生的心理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練習難度和要求要適度,增強學生練習的信心,創造和諧地練習氣氛與環境,教學方法、練習形式和教學手段要變換,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教學內容要游戲化,或通過比賽的形式進行練習,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體現,一節課的教學其實就是在教師主導下進行的,教師就是導演,學生就是演員,學生的活動就是在教師的導演下進行練習的。教師在課堂上要精講,隊行調動要少,學生在課堂上要多想多練。

3、教師要做到對學生放的開,收的回,要收縮有余,有些課教師雖然放開了,但放的不夠大,學生的練習也是在教師的思維下進行活動,根本體現不了學生的自主,有些課教師放開了,學生練習氣氛也活躍了,但教師又很難收回。課前教師要設置好問題,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帶著目的去進行練習,在練習當中通過學生的實踐去解決問題,這就是所謂的自主性練習。

探究與合作要運用恰當,有些時候教師為了達到合作這一環節,就提示學生進行合作練習,其實在教學中,學生能夠自己完成任務的就不必要進行合作,當學生自己完不成的,就一定要進行合作,合作不是一種形式,而要真正為教學服務,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群體意識。

4、過去的教學方式,統一要求、一刀切,好的同學吃不飽,差的同學吃不了,嚴重打擊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教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在練習當中必然會存在差異,教師如何去面對這種差異,如何去解決這種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有深入的了解,對不同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在投準練習當中,有的學生投的比較遠,可以擊中目標,這樣的學生可以向后退幾步,有些學生投不到,可以向前走幾步。這樣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這就是教師改變練習方法與要求,注重學生差異,增強學生的信心,同時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學習當中,師生互動。轉5、體育課以學生的身體練習為主,是通過學生的身體活動,發展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課改初期,一節課花樣百出,課堂氣氛活躍,無運動量,無運動技術,學生只是積極的在參加體育活動,這樣的體育課怎么能稱的上是體育課呢?一節體育課要有學生的身體練習,要有一定的運動量,要有一定的密度,學生的心率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學生要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過去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淡化運動技能教學,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興趣是手段,技能是目的,課改不但不淡化技能,而且要注重學生的技能發展,并且學生要對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這就是社會適應。

6、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及對技術技能掌握情況及時做出的相應的語言指導和激勵,是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學習和對自己學習情況的認定,傳統的評價,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單純地進行評價,只注重終結性評價,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課程改革對教學評價提出了新的方法與要求,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學生學習的進步幅度、學習態度、情誼表現和合作精神等方面進行評價,學習評價要通過自我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發展評價與激勵評價相結合和教師評價。教師評價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地進行評價,不能夸大,也不能脫離實際情況或憑空夸大。

篇(8)

學校是未成年人步入社會的中間地帶,當前我國的學校德育由于教育觀念等的系列偏差,導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觀念淡漠,道德水準下降,屢有偏差行為,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對未成年人偏差行為進行分析,審慎思考學校德育的不足,加強學校德育以防范和矯治未成年人偏差行為,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未成年人偏差行為,通常指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違道德規范、紀律規范和非刑事法律規范,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但還不構成犯罪或不作為犯罪處理的行為。主要可表現為(注:此種分類主要參照了吳鐸主編的《社會學》(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按社會規范的類型對越軌行為的劃分方法。):其一,違俗行為,即與人們普遍認為“應該如此”的原則或理念不一致的行為,如離家出走、未婚先孕。其二,違德行為,即違道德規范的行為,如奢侈浪費、自私自利。其三,違紀行為,即違反特定場合的特定管理規范的行為,如考試作弊、曠課逃學。其四,違法行為,即違反國家法律條文并對他人和社會造成某種程度危害,但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如索財、攜帶刀具。其五,心理性偏差行為,即由于個體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問題或心理因素引起的違規范的行為,如暴露癖、乖僻殘忍。其六,自毀行為,即違規范并對自身造成傷害的行為,如酗酒、自殺。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淵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未成年人先前一系列的偏差行為逐步積累惡化而成的,其基本路徑為:沾染惡習——偏差行為——犯罪。未成年人的偏差行為和犯罪行為的發生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而且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社會個體與現存社會規范發生的磨擦和沖突有一個發展過程,從小到大,逐漸加劇,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導致犯罪行為發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要解決未成年犯罪問題,首先要預防未成年人出現偏差行為,切斷他們通向犯罪的這一途徑。

2003年北師大發展心理研究所的“中小學生心理素質建構與培養研究”課題表明,全國初中2.9%的學生有嚴重的心理性偏差行為,14.2%的學生有較明顯的心理性偏差行為。在校未成年人行為偏差問題日益凸顯了學校德育的缺失。

第一,學校德育對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的認識存在誤區,往往把“行為偏差”等同于“品德惡劣”,忽視了偏差行為背后的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道德觀念還在形成之中,還缺乏較強的自制能力,其一般性偏差行為大都是由心理問題引發的。他們或是由于家庭的殘缺不全,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行為怪異、自我封閉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礙,導致偏差行為多發,或是由于對新環境不適應,學習成績差,缺乏與老師和同學間良好的溝通,形成對人際交往的焦慮、自閉甚至暴力反抗。學校德育往往關注教育目標向學生個體思想品質和規范行為的有效轉化結果,而忽視了學生道德內化和行為外化需要經過復雜的心理過程,這些心理過程是德育的必備支撐。將未成年人行為偏差簡單地認定為“品德低下”,給其貼上不良少年的標簽,不但無益于未成年人長期積聚的心理問題的解決,還容易加劇其偏差行為程度,甚至產生嚴重的危害他人和社會的犯罪行為。當前學校德育中,一些教育者不能科學認識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產生的心理原因,對其或是忽視,或是不能給予充分的接納和理解,更談不上給予合理的教育和幫助。教育者簡單粗暴的排斥和過激教育行為,不僅無法獲得未成年人的心理認同,更可能加重他們的心理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教育者成為了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的制造者和推動者。

第二,學校德育針對性差、主體性不強,無法有效預防和矯正未成年人偏差行為。傳統德育通常是以社會為本,只將受教育者視為被教育客體。傳統德育的方向和內容不是根據未成年人的實際狀況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據上級的精神,這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學校德育很少關注教育對象的內在需要和內心的價值沖突,只強調受教育者對道德義務和責任的認同,忽視他們的道德生活和主體地位,容易造就出陽奉陰違的偽君子或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虛無主義者。同時,以灌輸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也難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鳴,最終導致未成年人厭煩和自動遠離道德教育。然而,任何手段也無法割斷未成年人和現代社會種種不良因素之間的聯系,面對多元化的社會,單純的道德灌輸,導致未成年人價值選擇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使學校德育對于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的疏導作用大為降低。

第三,學校德育目標存在片面性,實現過程中只注重行為管理,忽視人格培養,無法達到有效減少未成年人偏差行為和“育人”的目的。人是德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德育要引導學生成為規范的社會人,還要具有高尚的心靈、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

長期以來由于學校德育和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混在一起,使我們傾向于以政治教育標準來衡量德育的成績,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代替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標。在升學或者就業壓力之下,學校德育經常以德育課分數衡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無暇顧及未成年人道德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缺乏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學的評價標準。在實踐中,學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規范學生行為和校紀校規的教育上,在管理上層層把關,把學生置于形式主義的管理網中,對照相應的《守則》《規范》,給學生的道德行為貼上量化的標準,把培養出嚴格遵守規范的“乖學生”當作了教育的最終目的。至于如何結合未成年人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培養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則很少關注。只滿足于抓外部行為管理,忽視人本的道德內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單向的行為訓練和單純的行為管理,使未成年人往往為了獲得某些好處而做出符合“規則”的行為,甚至形成急功近利、口是心非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為能力的形成。

那么,怎樣提高學校德育的有效性,實現對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的預防和矯治呢?

第一,加強學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綜合素質,尤其是心理疏導能力。教育者是教育過程的主導因素,其綜合素質和教育理念直接影響著教育的內容、方式和效果。政治思想過硬、職業道德修養深厚、專業知識扎實是對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要適應社會發展的新需要,還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今天的未成年人具有強烈的個體意識和個性差異,要研究他們的特性,激發其潛能,引導其順利實現社會化,成為具有基本道德素養的社會人,教育者就必須關注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依據他們智力和性格的差異,采用不同的德育內容和方法。同時,面對頻發的導致偏差行為的心理問題,現代社會賦予了教育者新的角色——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醫生”,這就要求教育者不斷健全自身素質,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除了學習相關的心理知識與技能,教育者還要特別關注未成年人成長中的心理需求,學會洞悉其偏差行為背后的心理動因,并根據未成年人的個體差異,運用溝通、聆聽等心理輔導技巧疏導他們的情緒,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制約著未成年人能夠達到的道德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發生的幾率。而目前的學校德育中忽視了關于個人成長的教育,德育過程中缺失了對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的關注,這造成了學校德育工作的許多盲點和誤區,更迫切呼喚以人為本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對學校德育體系的充實。

第二,貼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豐富學校德育內容,推動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內容是德育活動所要傳授的價值與規范。根據日常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設置德育內容,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鳴,有利于增強德育的實效性。其一,大力開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視野中,對教育本質的一種重新理解和界定。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認識生命、保護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探索生命的意義,實現生命價值的活動。”〔1〕通過生命教育,可以樹立未成年人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態度,減少和避免自殺和虐待他人等偏差行為,幫助其正確地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機,在人格上獲得全面發展。其二,加強未成年人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8-14歲是培養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期。對于這個時期的未成年人,從培養行為習慣開始進行道德教育,不失為一條科學的途徑。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能使品德從內心出發,不走彎路而達到高境界。因此,是否能夠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成為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標準。其三,注重未成年人個性發展的教育。學校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個性和差異性,不用教條的統一目標評價他們,針對每個人的優勢和弱勢,為他們提供多元發展途徑,讓他們真實感到個人存在的價值,從而增加對自我和社會的認同,減少偏差行為的發生。

第三,堅持學校德育對未成年人的“價值引導”,引導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從實踐上看,近幾年我國的學校德育進行了改革,但傳統灌輸式道德教育方式的影響卻根深蒂固,加之未成年人缺少自主的道德判斷和獨立做出道德選擇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只鼓勵其自由選擇而不加以正面的積極引導,無異于放任自流,只能造成未成年人是非、善惡、美丑界限的模糊,最終陷于道德困境。面對日益復雜多變的學校德育環境,學校德育在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識的前提下,采用多種具體方法提供道德的“價值引導”,成為一種必然選擇。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到:“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就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把激發學生的道德需要作為起點,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層次,放手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探索式學習。此外,還要建立良好的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往關系,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圍。實現了自我教育才會有內心永恒的道德法則,未成年階段是培養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個性得以全面發展的黃金時代。教育者應把操作性強的合理的德育考核放在首位,喚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識,促進他們的自我教育,變“他律”為“自律”,有效切斷偏差行為乃至犯罪行為產生的途徑。

篇(9)

從教師方面看,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新思想、新觀念和新問題層出不窮。許多新的思想觀點,不但學生聞所未聞,就是教師也頗感生疏。受教師生活時空和個人品質的限制,教師并不能夠完全幫助學生順利解決所有的道德難題。而且社會道德本來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簡單判斷。教師也需要認真學習和深刻思考,需要進行自我批判和選擇。教師很難做到“先知先覺”,很難達到絕對正確。像以往那樣由教師代替學生作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做法,恐怕過于簡單了。對教師個人來說,也未免強人所難。

從學生方面看,當代青少年處于一個多元、開放、變化的社會環境中,他們在道德發展、價值選擇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臨著多元選擇。青少年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自我判斷、自我抉擇、自我控制和自覺成長。這是道德主體必備的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當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為道德主體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當前學生的主導性道德需要已經發生了變化,從過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獲得轉到注重道德尊嚴的確立。道德生活的主體性日益受到重視。求異性和主體性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性,競爭與效益要求人們獨立自主,大膽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中取勝。缺乏創造,人云亦云的主體只能在競爭中失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呼喚著人的主體性的解放,也催發了人的主體意識的覺醒。當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價值選擇中較強的主體意識,強烈的主體需要正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為學校教育培養道德主體提供了主觀前提。從社會方面看,社會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引發了教育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國家、集體、個人作為不同的利益主體對教育的需求存在著內容上和層次上的不同。國家要求教育培養“經濟人”和“政治人”,集體要求教育培養“組織人”,個體則想通過教育使自己成為“主體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從本質上看,三者是統一的。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是一個統一的過程,二者密不可分,互為因果。個體既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也是社會歷史的生成物。沒有個體的認識和實踐活動,就無所謂社會歷史的發展。主體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社會總體道德的進步歸根到底取決于每一個道德主體的覺醒與發展。培養道德主體不僅是個人安身立命、成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走向文明,創造輝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學習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中,以學生為重心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走向

實現現代化,正成為當代中國不可阻擋的潮流。社會的現代化,歸根到底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現代化。現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學習社會和終身教育。傳統教育觀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準備,今天受教育為的是明天謀生。教育成為界定未來身份的階梯,壘砌這些階梯的材料就是知識。學生通過學知識、記知識、考知識逐級獲得高學歷,保證今后擁有優越地位。知識學習是貫穿傳統教育始終的主題。現代教育觀摒棄了以知識為核心的傳統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識,主張終身學習,即生活本身就是學習。教育不再是未來生活的準備,教育就是生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獻中清楚地表明“終身學習始于生,止于死”。“學習為人們所必需,但并非總要受教于他人,學習將貫穿于人的整個一生。這是未來學習社會的起碼要求。”②在學習社會中,學習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積累知識,以備今后使用。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人們度過閑暇、開發潛能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很顯然,傳統教育觀以知識為核心,現代教育觀以人為核心。以知識為核心必然強調“教”,教育的重點通常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知識的內容本身。以人為核心,必然強調“學”,教育的重點是學習者本身,因為學習是學習者的行為。由強調“教”轉為強調“學”,“這種轉變看起來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卻具有極深刻的意義。……它充分考慮到學習者自身的作用,其著重點在于學習的過程和結果。”③“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④

這說明,教育核心的轉變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從教師轉向學生。另外,現代教育以人為核心,實質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以開發人的潛能為核心。學生的學習重點不再是掌握知識,而是學會做人,即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創造,學會過道德的生活。這樣的教育目的必然帶來學校課程和教育內容的變化。知識課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技能課、修養課和實踐課會明顯增加。目的在于使學生提高能力和修養,善于實踐。教育內容方面的變化是:僵死的、陳舊的知識會大幅度削減,要求學生動手動腦,增長見識,身體力行的教育內容會大大增加。課程和教育內容的變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應調整。技能課、修養課和實踐課必須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實踐,實際操作。在實踐中,在與人交往中,在解決困難中,促使學生學會分辨、積極思考、增加體驗、積累經驗。

總之,現代學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須轉向學生,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財富的增長,它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時間,使人們可以從事生產以外的其它社會活動。……人們可以在生產以外較全面地發展。因此,教育不僅是勞動力的教育,而且還應是社會主體人的教育;教育不僅是生產者的教育,還應是消費者、享受者的教育。”⑤轉三、落實學生重心地位,學校德育應作出相應的調整

(一)落實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單向灌輸向平等交流轉變

落實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師與學生教育觀的轉變。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隨著社會發展步代的加快,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和提高。教師要敢于承認自己在某些問題上不如學生。充分認可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們在某些問題的認識上有超過自己的思考,主動與學生交流,虛心接受學生意見,與學生平等溝通,共同提高。學生要消除對教師、對家長的依賴思想。真正認識到自己是個人道德生活的主體,以對本人負責的態度和責任感,主動進行道德學習,自覺磨煉道德意志,積極投身道德實踐。以一種積極進娶自覺成長的生活觀,與教師相互探討,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這樣的德育觀為指導,學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對話、主題辯論、質疑答疑、師生研討、情感溝通、心理咨詢、兩難問題抉擇、價值觀辨析等方法。總體特征是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調動雙方積極性,以情感為紐帶,通過雙向互動,實現道德的共同進步。

(二)落實德育實踐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

道德品質的形成動力來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產生于具體的生活實踐。脫離實踐,學生的道德需要就會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質由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共同組成。行為是一個關鍵因素,是道德品質的落腳點。如果道德教育僅僅滿足于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卻不能使學生付諸于道德行為,這樣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廢、收效甚微。學校道德教育必須重視學生道德行為的培養。以往學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課堂教學,滿足于講解道德知識,對學生情感、意志和行為的培養相對薄弱,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道德認識不少,道德行為卻不多。改變這種局面,學校德育必須打破單一的課堂講授模式,開發、推行多種多樣立體化、開放式的德育模式。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投身于火熱的社會生活,體驗復雜多變的社會道德情境,嘗試進行道德抉擇。學生在與人交往中體驗情感,在克服困難中磨煉意志,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履行道德行為。

總之,今后的學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閉的課堂,因為無論是德育理論還是社會生活都要求學生以具體的道德行為體現道德品質,參與道德生活。落實德育實踐化,學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實踐環節。具體方法可以是:讓學生擔任班級干部、參與學校管理、負責學校事務、參與社會服務、承擔社會義務、討論社會事件、學軍、學農、野營拉練、城鄉“留學”(城市學生到鄉村學習,鄉村學生到城市學習)等。總體特征是:學生是實踐的主體,從設計到聯系,從實施到組織都要發揮學生的作用,最好是學生自己組織,自覺走向社會,教師主要起指導、建議、創造條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實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傳遞知識向塑造人格轉變

篇(10)

小學生處于教育的啟蒙階段,因其年齡、認知的局限性,在實施課堂教學時更要體現出積極的引導和示范,并從中來激發學生智力和情商的全面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與教師的語言修養關心緊密,特別是在語言的魅力和張力上,更需要從把握語文學科的特性上來深入研究課堂教學實踐,以真正促進小學生能夠從語言發展上獲得更好的語文能力。為此,本文將結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力展開探討,從語言的規范性、科學性、可接受性、生動性、趣味性,以及情感、藝術上來展開論述。

一、教學語言的規范性

“德高為師、學高為師”,教師作為知識和品行的楷模,對于小學生全面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從言行上來規范教師的修養,不僅需要從行動上來體現,更要從語言的有聲感染上來正面促進。特別是對于年齡小的低年級學生,教師的語言更要注重規范性,孩子們所特有的語言關鍵期,其模仿力是十分強的,因此在語言質量上,就需要教師從語音、詞匯、以及語法特征上進行嚴格示范,如“師范”不能念成“思范”,更不能將“教室”念成“教史”,把“肥皂”念成“胰子”等。從課堂語言上加大對普通話的應用,做到聲音洪亮、清晰流暢。

二、教學語言的科學性

莎士比亞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教師語言的科學性是建立在對語文知識的細致把握和深刻分析的基礎上,掌握語言的科學性,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能夠從傳情達意上體現出文化的細膩和準確。如對《落花生》中的“落花生”的理解,有的教師認為是“種花生”,而其真實意義是花生的一種名稱或叫法,如果沒有把握住名稱的由來,會造成學生的誤解。同樣,語言的科學性也要注重借鑒和精煉,只有在教學上突出語言的簡約,精要處潑墨如水,概要處惜墨如金,從而鑄就語言的魅力。

三、語言的可接受性

小學生的情智相對發展不完善,在語言教學上要注重可接受性,特別是貼近兒童的生活,在具體表現上注重語言方式的靈活性和生動性,如語言中的形象思維的應用,從語法構成和詞匯運用上要通俗易懂,淺顯明白,而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則適當嚴謹深刻一些。如在學習詩歌《瀑布》時,對于小河里的水相對舒緩,對于長江的水則奔涌向前,對于大海里的水則波濤洶涌,而對于瀑布的水,則由于經驗的限制無法讓學生從中體驗到瀑布的奇特,而對于屋檐灑下雨水的生動引入,則有助于學生理解瀑布的概念和壯觀。

四、語言的生動性

有學者在談到寫作時曾這樣表述:“對于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動的事例,最感人的情節,要繪聲繪色,細致刻畫,使得聽眾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同樣,把握課堂教學的活力,也需要從語言的形象、生動做起,結合小學語文的教材特點,從小學生的思維實際出發,運用生動的語言來品位文學作品的魅力和精彩,從而將學生代入到美輪美奐的藝術境界中。語言在意境和情境的描繪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感染力,尤其是帶領學生去感知教材、理解文學作品,發展形象思維上更是關鍵。如在解讀《月光曲》中所描寫的“幽靜”時,如果簡單的解釋為“幽雅安靜”,字面意思是對的,而其中的內涵與意境則對于小學生難以準確理解。為此,有經驗的教師便從語言的豐富性上來展開解讀“秋天的夜晚、朦朧的月光、小鎮的河邊、無人的小路、遠處的茅屋、閃爍的燈光、斷斷續續的琴聲……,這就是課文中所描寫的幽靜的境界”。

五、語言的趣味性

學習的過程是興趣激發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快樂思維的過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注重課堂語言教學的趣味性,不僅能夠有力的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更能夠從恰當的時機、恰當的方式來巧妙的引導學生走進妙趣橫生的文學殿堂,品味文學世界的五彩與斑斕。每堂課都是精彩的,每一次講解都是情趣橫溢的,每一次學習都應該有笑聲,這是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的關鍵。對于小學生認知規律的把握,趣味性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導鎖,并由此打開學生的心智之門,啟發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在愉快、活潑、笑聲連連的課堂中習得知識的體驗,感受精神上的充實與享受。

六、語言的情感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學語言的情感色彩是增強語言感染力的關鍵。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在知識的活的身體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這是教學語言的生命、靈魂。”為此,在小學語文課堂語言應用上,要力求做到“講到莊嚴處,學生竦容端坐;講到豪壯處,學生熱血沸騰;講到義憤處,學生橫眉立目;講到歡快處,學生笑意盈盈”的教學境界。這其中就需呀教師在對教材進行理解時,把握其蘊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從聲發于情,理融于情的教學語言中,將喜怒哀樂等情感因素聲情并茂的一一展現,從而觸動學生的情思,撥動學生的心弦,引發學生的心靈震撼。

七、語言的藝術性

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是口語運用能力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追求的最高目標。藝術化的語言是有生命的,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對文學的美的享受,更能幫助學生從中來發現美、鑒賞美和創造美。

八、結語

總之,在語言活力的營造上,一要做到聲音清晰,語言流暢;二要體現形象生動、趣味橫生;三要遣詞造句既要形式美還要思想深刻,富有哲理;四要嫻熟的駕馭語言機智,既要符合邏輯推導又要創設引人入勝的語境;五要銜接導入上融洽暢達,既要體現表情的豐富性又要體現構成的流程美。培養教師自身對語言藝術魅力的錘煉和積累,從濃郁的審美感受中來烘托出美的境界,抓住學生的心。

上一篇: 全年營銷工作計劃 下一篇: 工程測繪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 亚洲另类欧美日本一区 | 中文有码亚州AV | 五月开心婷婷综合影院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飘花中文 | 一级性做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