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社會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2 14:56: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歷史社會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歷史社會學論文

篇(1)

一、社會科與歷史學之關系

歷史教學是關于歷史學的教育,而社會科與歷史學有密切的關系,由此,便可知歷史教學與社會科可以發生聯系。全美社會科協會對社會科課程的解釋為:“社會科是一門將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各學科領域進行整合研究的課程,旨在促進公民能力的發展。在學校課程中,社會科運用人類學、考古學、經濟學、地理學、歷史學、法學、哲學、政治學、心理學、宗教和社會學等學科材料,以及人文科學,數學和自然科學中的恰當內容,為學生提供了相互聯系的,而且又是非常系統的社會研究機會?!保?]從社會科定義的角度可知,歷史學可以作為材料為社會科所用,進行綜合的研究。在韋斯里的社會科課程“六型說”(包括各科目獨立型、非系統相關型、系統相關型、統合型、中心統合型和融合型)中,“中心統合型”便是以歷史學為中心的。反之,社會科作為一門綜合性質的課程,當然也可以為歷史學所用。這體現在如果運用社會科的研究視野,當我們學習和研究歷史時,思路就會更加寬廣些,研究的角度會更加靈活多變,同時更能夠較容易地去理解歷史、感悟歷史。

二、社會科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如上所述,當歷史學與社會科發生聯系之后,歷史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同社會科發生著聯系。社會科可以從很多角度去審視歷史教學問題,這種多角度的審視首先體現在社會科對課程觀的理解上。從課程的價值取向上分,課程設置模式可以分為學科本位課程、學生本位課程和社會本位課程。學科本位課程包括了相關課程、融合課程、廣域課程。學生本位課程屬于經驗型課程,它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綜合課程基礎,通過活動獲得直接經驗,并對知識經驗進行綜合。這種理論來源于杜威的實用主義,強調健全人格的形成。社會本位課程是以社會問題為中心來組織教學內容,打破學科界線,自成學習體系。從這個角度來說,社會科為歷史課程的改善提供了視野,它能夠使歷史課程回歸其求實求真的本真。具體到歷史教學的操作環節,運用社會科綜合多種學科的多角度視野,可以幫助教師更高效地完成歷史教學任務,同時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舉一具體案例來說,在講述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七課《新航路的開辟》一課時,如果不從社會科的視野講述,一般的教學過程是首先講述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包括對香料、對黃金的追求,商路不暢,擺脫動亂的需要,傳播基督教。其次要講述新航路開辟的條件,這又包括了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兩方面??陀^條件是羅盤針的普遍使用,繪圖技術的進步,具有較強抗風力的海船的建造,主觀條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再次要講述新航路開辟的過程,具體說就是四位航海家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和麥哲倫的海上探索過程。最后講述新航路開辟的意義,即影響———引發了歐洲的商業革命,美洲的金銀礦的開發及其傳統社會遭到滅頂之災,非洲開始了罪惡的黑奴貿易,白銀大量流入亞洲以及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當我們把《新航路的開辟》放在社會科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講述時,會發現更好的方法。首先,我們先要考慮歷史學科的特點也就是本課的主線,即要梳理新航路開辟的來龍去脈。從原來的航線到已開辟的航道的歷史經過。這個過程可以由學生自己根據教材和搜集的資料去整理出來。教師的角色是提供給學生搜索資料的路徑和方法,指導學生發現和運用資料。當然這一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除了歷史學科本身的思路之外,我們還可以動用其他學科的知識,比如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時,正是因為他不知道具體的地理知識———洋流的作用才會導致他誤認為自己已經到達了非洲。而且整個航海探險的過程完全可以由學生操作地球儀自己動手指出新航線的路徑是什么。再從美術學科的角度,可以讓學生動手畫出地圖上大洲大洋的輪廓圖,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出幾位航海家的航線。從政治學的角度,分析當時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是何種國家形態,從而可以得出為何兩國會支持四位航海家的海上探險,這同樣可以動用經濟學的知識去分析貴族及皇室支持他們的原因。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講,通過分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使其能夠自由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作者:陳芳芳 單位: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篇(2)

論文摘要: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學中的一個基本理論問題。但當今社會學概論教科書中對這個問題的論述卻往往存在偏誤。本文從學科、專業/常識的角度、教師(研究者)與學習者的角度和專家與大眾的角度對社會學與常識關系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和評述,指出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不僅僅是對立的關系。只有綜合三種不同角度的觀點,才可以更為全面、深刻的理解這對關系的涵義。

社會學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顯學”之一。其中,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學作為一門科學和社會學家從事專門職業時所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問題,它也是社會學自身發展過程中所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基礎性的理論問題。對這個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社會學家們在林林總總的教科書中多少都進行過論述。不過,國內專家在介紹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對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注意不夠,要么三言兩語一筆帶過,要么是只論述其中一點,而不顧及其它,造成誤會甚至偏見。由于教科書面對的對象主要是大學生,他們是未來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因此,教科書的偏誤不可小視。本文在以往學界對社會學與常識關系問題的探討的基礎上,從三種不同的角度對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進行梳理和綜述,以就正于方家,并希望在以后的社會學教科書中能夠較為全面的介紹這樣一個基礎性的理論問題。

一、從專業、學科/常識的角度透視

從專業、學科/常識的角度透視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是指從專業/學科分類體系中怎么確立社會學自身的立足之地這一點來考慮問題的。社會學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從19世紀社會科學建立和發展起來以后,社會學在社會科學中的地位逐步建立起來。在已經擁有制度化支撐的社會科學諸學科面前,社會學要有自身的地位,必須擁有與其他先制度化的社會科學諸學科更為獨特的地方。

在經典社會學家那里,從孔德(AugusteComte)最先提出“社會學”概念到涂爾干(EmileDurkheim)最先獲得法國大學的社會學教職,早期經典社會學家雖然沒有明確就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進行說明,但實際上他們有一個似乎不言自明的假設,就是科學自然優于常識。比如孔德,他把人類觀念進步的階梯分為三個階段,即神學的階段、形而上學的階段和科學的階段。孔德認為,社會學在時間上是最晚出的,在邏輯層次上是最高的,所有其他學科都為它做了準備,而它可以把先前一切學科作為源泉。在他的科學分類里,所牽涉到的問題不包括常識,因為在科學理性的關照之下,沒有任何屬于常識的藏身之地。

涂爾干則在孔德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在《社會學方法的規則》一書中,涂爾干指出,“孔德這種用歷史發展的觀念來解釋社會的方法,與人們用常識來解釋社會的方法沒有多大區別。從表面上看,歷史提供了社會進化的一個簡單程序……因此,對于解釋社會進化似乎只能用人的意念了。假如這樣來解釋社會,不僅是陷入意識形態決定論,而且是將與社會學毫無關系的概念當作社會學對象了?!蓖繝柛烧J為,“社會學方法要求人們不要用常識代替科學,凡是未經科學檢驗的概念,不能隨便使用,更不能用來代替事物本身?!痹谕繝柛煽磥?,由于社會現象的異常復雜性,所以當時的人們就用常識來解釋它們??墒牵鐣W家不能這樣,他指出,“社會學者在決定研究對象時,或者在講授他的研究結果時,都不能亂用科學以外或沒經過科學研究檢驗的概念。社會學者還應該清除常識導致的謬誤和前人傳下來的習慣中成為科學研究桎梏的部分。即使不能完全清除,也應該明白這類常識和習慣是毫無價值的東西,才不致于讓這類東西在學說上占據重要地位?!?/p>

涂爾干關于社會學的方法論的主張,在其《自殺論》一書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涂爾干挑選了一個常識看來無非是極端個人化的行為,如自殺現象進行研究。通過對自殺率的研究,他否定了常識關于自殺的很多觀點(當然也包括當時心理學界關于自殺的很多觀點)。通過這樣具體的研究成果,涂爾干清楚的表達了他在社會學與常識關系問題上的立場。

總之,在這些經典社會學家的眼里,樹立社會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地位,顯然是要把它不僅與常識而且要與其他已存的社會科學的學科相區別,這在他們說來顯然不僅是樹立學科本身合法性所必須的(我們只要看到孔德、涂爾干、馬克思和韋伯在創始社會學時在將她和其它學科區隔上所做的努力,便可略之一、二),而且也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當然,從學科、專業/常識的角度看,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也不僅僅存在于經典社會學家那里,在社會學家作為專門職業的層面,也需要考慮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社會學作為社會學家從事專門職業所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問題,很多社會學家為了求證社會學研究自身對于常識的合法性,往往對此加以說明論證。據美國社會學家的看法,常識性知識和科學知識有三個基本的區別:(1)目標。常識性知識關注的是使用性的活動,是怎樣以一種有意義的、可以預料的方式從事這些活動。相反,科學知識的基本目標是為其本身的目的而追求知識。當科學家出于個人的原因而盡力“證明”某種理論時,指引著他的就是常識,不是科學。(2)支持其理論的證據。常識性知識建筑在現行事物的基礎上??茖W則需要遠為廣泛的證據,他們是按照明確的規則收集起來的。在積累知識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甚至將努力證明其理論之不成立。正是通過這種方式,科學家們才能向任何一個接受所運用的證據的規則的人提供系統的令人深信不疑的證據,證明其理論之成立。(3)系統性。科學理論就其本性而言是清晰的,并且是做過系統闡述的,而常識性理論則是想當然的,并且可能難以用文字來表達。

常識性知識與科學知識之間的這種區別也同樣適用于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上。

二、從教師(研究者)/學生(學習者)的角度透視

從教師(研究者)/學生(學習者)的角度考察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主要是指社會學家作為教師怎樣在教學中闡明這對關系。在現代大學教學體系中,社會學概論課程是很多大學生的必修/選修課,對學習社會學、社會工作等專業的學生來說,則是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這門社會學的入門課里,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是同學們首先就要碰到的重要問題之一。理解好這個問題,可以為同學們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學學習者所關心的重要問題。

在社會學最為發達的美國,幾乎每一本社會學的入門書都會涉及到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這個問題。其中,一個比較經典的例子是美國社會學家WilliamE.Snizek為美國大學選修社會學概論課程的新生所提出的一份社會學智商測驗(SociologicalI.Q.Test)。

這份測驗由30個陳述組成,依一般常識來看,進行判斷是沒有問題的,難度似乎不大。但根據社會學的科學調查或社會實踐表現得出的結論是,所有這些陳述的對錯與常識的觀點幾乎都是對立的。這份測驗其具體內容,反映了一定時期內的社會學研究成果,其結論不一定還適合已經變遷了的社會情境。但同時,這種測驗的思路體現了撰寫教材的專家們在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上希望透露給這些專業修習者的理想和信念,即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一種測驗,使學生們能夠理解,常識的種種觀點和看法并不一定經得起社會學研究的推敲和考驗。

在大陸,目前很多社會學概論教材里面,也仿照美國社會學教科書的思路,提出了社會學知識可能迥異于常識的觀點(甚至在這些教材中,所引用的例證也是與美國教科書所引用的例證相同)。在《中國社會結構轉型》中,社會學家劉少杰就在訪談中對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進行過評論,其主旨也是與美國社會學概論教材的提法沒有什么兩樣。國內近幾年來出版的一些社會學概論教材,如張敦福主編的《現代社會學教程》、風笑天主編的《社會學導論》,朱力主編的《社會學原理》,王思斌主編的《社會學概論》等等,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大體上都是一致的。因此,國內教科書中關于社會學與常識的評論,仍是立足于社會學與常識的對立或者至少是有優越性的地方。也許,在他們的視野里,社會學當然與常識不同,甚至與常識的觀點正好相反,否則就沒有這門學科存在的必要了!

三、從專大眾的角度透視

如果說從專業、學科/常識的角度和從教師(研究者)/學生(學習者)的角度考察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這還是從知識本身的角度來考察這對關系的話,從專家與大眾(門外漢,layman)的角度來考察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則遠遠超出了知識本身的是非曲直,而更深刻地討論了社會學與常識在社會中的運用。從使用的角度來看,社會學知識至少不比常識擁有更多道德優勢。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考察,就不是局限于社會學與常識到底有多大的差異,而考察他們各自在社會生活中所應用的范圍、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具體的作用機制等等。

20世紀70—80年代,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認為,社會學進步的重要障礙是,錯誤地認為自己有能力探究人類的所有實踐,包括象科學、哲學、法學、藝術等實踐,因而具有“元”科學的性質;社會學家這門專業,其無意識的動機之一就在于它是一門力圖成為“元”科學的職業。布迪厄認為,社會學的“元”科學性質,“始終應當是針對它自身來說的”,它必須利用它自身的手段,對自己進行反思,確定自己是什么,自己正在干什么,努力改善對自己立場的了解。這樣就能消除由于無反思所引發的各種偏見,努力探尋各種機制的知識,一方面推動科學的進步,另一方面進一步改善反思的條件。

此外,社會建構論的觀點也對社會學知識本身以及社會常識做了建構論的解釋。比如,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把常識定義為行動者關于社會生活的陳述性信念和社會再生產的條件。他認為主流社會科學——慣以糾正常識為己任,這就是偏見。在吉登斯看來,正統共識的支持者“設想社會科學的實踐內容具有一種技術形態。社會科學糾正行動者關于社會行動或制度的虛假信念。如發生在自然科學中的情況一樣,隨著我們對社會的了解不斷加深,我們就可以改變它?!钡?,這樣一個觀點是站不住腳的。社會科學(包括社會學)的確包含了對常人行動者所持的關于社會世界虛假信念的批判。但這些批判的概念和理論得以構成的背景、其實踐的意涵與自然科學的(概念)大為不同。社會科學關注持有觀念和創造觀念的行動者,他們會對他們的行動以及如此行動的條件做理論概括。社會科學涉及一種雙重解釋,因為在那里發展出來的概念和理論,理論要發生效力的那個世界,是由進行概括和理論思考的個人的各種行動構成的。社會科學不必向身處其中的行動者解釋社會世界的意義。正相反,社會科學的技術觀念必然是寄生于常人觀念之上的。也就是說,社會科學的概念是被制造來分析社會世界的,卻又反過來被納入這個世界。因此,社會科學的實踐影響并非主要是技術的影響,而是通過社會科學的概念被吸納到社會世界中并成為它的構成內容來發揮作用。當社會科學概念為常人行動者所接納并融人社會活動中,它們自然成為社會例行實踐中人人諳熟的要素了。這從社區、社區建設、社會指標、社會發展、弱勢群體、社會支持等等社會學的專業詞匯逐步推廣到變成大眾的日常用語的一部分這樣一個過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來。所以說,社會科學的概念不可避免地為常人行動者的理論和實踐所熟悉,它不會局限為一種專業的話語。

吉登斯的學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平也認為,與自然不同,在社會一人文環境中,每一個被專家視為“外行”的社會成員作為具有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行動主體都在時時處處參與著社會的建構過程;并且,這既是行動的過程,也是闡釋的過程,而他們對在自己的行動參與下建構起來的社會生活的闡釋,若照專家看來也許無非是“常識”而已。不過,情況也有正好調轉過來的時候,所謂的關于社會一人文的專業知識,倘依常人的(或外行)看來,也不過是用某種學術語言講述的常識。而最重要的問題還在于,由于常人也是知識者和闡釋者,任何一種關于社會一人文的專業理論都是在被常人從自己的眼光和角度不斷進行再闡釋著。正是這種“雙向闡釋”構成了社會不同于自然的基本品質。

因此,從反思社會學、社會建構論等角度來看,常識與社會學的關系就不像前人所認識的那樣是簡單對立的。這些方面的認識,也使我們更加關注社會事實的主觀方面,注意到常人的理解與生活,因此,實際上也是對我們社會生活的更深刻的認識。

四、結語

總的來說,從以上的三個角度考察社會生活中的社會學知識與社會常識的關系,我們可以更全面的考察社會學知識與常識性知識二者之間種種變化的關系。從這種知識社會學的考察結果來看,我們基本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社會學與常識之異

社會學包括的不僅僅是社會學的知識,還包括社會學的方法,社會學的思考方式。常識也包括常識性的知識、直接經驗的獲取知識的方法、直覺從眾的思考方式。社會學與常識的區別關系也可以參照前述的常識性知識和科學知識之間的區別來看待。由于社會上大多數人是憑個人經驗和普通常識來處理日常事務與解釋社會現象,這種方式也可以發展出知識來,就像傳統社會以經驗累積與傳承來建構知識一樣?!吧鐣W”不必也未必能“導正”所謂“偏頗”的想法(因為“正”與“偏”是相對地),但至少能提供我們對社會現象的”解釋”,而這個解釋通常是經由實證資料的搜集來支持或是經由理論邏輯的推演結果。由于現代知識的建構方式,通常強調“系統”而不是零散,重視“累積”而不是秘方。因此,具有“系統”與“累積”的知識成為現代學術的特色。“社會學”的特色就在強調“系統與累積”,主要能提供我們一般性(即大數法則)的知識。當然這并不能說是“正統”知識,只不過是能透過現代“科學”技術或程序的“實證資料”來加以支持的說法而已。透過社會學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有助于我們了解“一般”現象(而不是和一個人的想法),這或許可以幫助一般人跳脫出以自己經驗為主的“認知”與視為當然的“常識”。同時,熟悉(常識)使我們“視而不見”,“去熟悉化”則是社會學式思考(think—ingsociologicaly)的第一步,打開我們的社會觸覺,讓我們“見人所不能見”,看清楚這個世界,也更了解自己。

其次,幾乎是命定的必須以“常識”為探討對象的社會學讓人們往往以為社會學并無舉足輕重或者對實際人類社會貢獻——甚至有些人直覺地就去質疑(或者否定)社會學的科學地位。但其實,社會學的知識具有強烈批判品格(盡管社會學之中的某些說法被視為是保守、靜態且傾向于維系“現狀”(htestatusquo)的),社會學的這種批判品格也是常識所不具備的。

另外,在社會學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早期的社會科學家在其研究和理論中,也使許多他們那個時代的相當普遍的常識性假設成為理所當然(take—forgranted)的東西。社會學最近幾十年的進步,有很大一部分實際上就是對常識性假設進行再考察,對它們做出批判性評價,在必要的地方以經過科學的證據嚴格驗證的觀點來取代。

因此,現在也有一些關于“社會學庸俗化”的批判文章,它把“社會學庸俗化”問題提出來,希望使社會學學科的特性更加凸顯。在這些論者看來,對社會學家而言,常識只是他們進行科學研究的一個題目,而不是社會學理論的源泉。這種提醒顯然是必要的,由于社會學家們都生活于常識的世界里,他們對自己所利用的常識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這樣一來,他們在自己的社會學研究工作中才不至于把常識當成了社會學知識(當然,反過來說,有些社會學家不是從學科、專業的角度出發做出的社會評論,我們也不能把它看成是社會學的知識或者社會學的理論成果)。

2.社會學與常識的聯系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社會學對社會的介入越來越廣泛、深入,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也由原來的似乎理所當然的“社會學與常識相對”的態度要變得不那么肯定了。在社會上,一方面,社會學家通過電視、廣播、報刊雜志、書籍等等媒介傳播自己的思想觀念,似乎什么樣的情況下社會學家都可以發言且常有驚人之語,另一方面,有些輿論把社會學家的工作稱為“花大量的錢財去發現盡人皆知的事實”,把社會學家在大眾傳媒中傳播的很多“從社會學的角度”、“以社會學的視角”所作的分析稱為“庸俗社會學”。社會學家對社會現實的全面介入與社會輿論對社會學的譏諷之間的張力使得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又重新成為社會學家反思的對象。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社會學危機”,更是促進了人們對社會學與常識(實際上從更為寬泛的角度來講也可以說是社會學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作出反思。

篇(3)

任何工作的順利開展,都離不開事先周密的安排和計劃。只有制定并建立了完整的實踐體系,才能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結合學科培養目標,研究者提出建立“兩應用、三功能、四能力”的實踐體系。具體框架如圖1所示。“兩應用”是針對應用心理學的專業特點“應用性”而提出,體現應用心理學“應用性”特點的兩大學科方向,目前主要是心理健康方向和人力資源方向。結合社會崗位需求建立以下實踐體系:中小學實踐體系、高校實踐體系、特殊教育實踐體系、災區心理援助實踐體系和企業實踐體系。其中中小學、高校及特殊教育實踐體系是針對學生畢業之后在這些部門從事相應的科研及心理健康實踐工作所建設的。災區心理援助實踐體系,屬于社會心理服務。眾所周知,當前世界人類心態的不穩定、人與自然的不和諧還有其他一些不可控因素導致現時“天災人禍”頻頻發生,面對這些危機及突發事件,民眾的心理需要及時調適。企業實踐體系針對學生將來在企業人事部門從事相應的實踐工作所開設,同時這些基地可以為兩大方向的教學科研提供平臺。“三功能”是針對實踐體系的功能而言的。把實踐體系的功能分為教學型、科研型、就業型。據了解,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掛牌實踐體系主要是畢業實習基地[5],對應于我們提出的就業型功能,即主要為學生畢業參加工作走向社會所服務。為使原先的實踐體系多功能化,充分提高實踐體系的利用率,使實踐體系更好的為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而服務。我們提出“三功能”的方案。其中教學、科研型主要服務于日常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就業型主要是畢業實習,是四年基本知識的綜合應用。需要說明的是,三功能、兩應用的劃分不是非此即彼的,它體現了一個事物的多角度、兩面性,即實踐體系所針對的學科方向及功能。實踐體系的確立也不是隨意而為的,是同時結合多種因素而考慮的,總的原則是以學生為本,結合專業特點社會需求所制定。“四能力”針對實踐活動所培養的能力所提出的。包括基本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自我調適能力、創新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局R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是指從事某一領域的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如從事心理健康工作所需要的心理診斷技能、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能。從事中小學心理健康工作者,則需把專業課《人格心理學》《心理咨詢》和《發展心理學》等理論知識技能應用于實際來解決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從事企業人事方面的工作者,則需把《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和《心理測評》等理論知識技能應用于企業來解決問題。自我調適能力指學生在教學、科研及就業實踐活動中,在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同時,也要把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自身,使自己具備良好的自我調適能力。如果本身從事心理學工作的人都沒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又如何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心理學問題呢?因此健全健康的人格本身就成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生產力;創新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指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四年學校生活中沒聽過的問題與難題,需要學生自己創造性地去解決。如科研實踐的訓練: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等科研方法無疑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把握問題本質所在,為更好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奠定基礎,同時科研實踐過程中訓練的獨特視角能夠促進自己突破書本知識、個人經驗的局限,極大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該實踐模式不但能提高學生自身心理素質、創新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實際應用理論知識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表現在心理學“應用型”的兩大方向上:心理健康及人力資源管理。該體系繼承了傳統的實踐模式中對兩大應用方向的重視,又把對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放在同等甚至更為重要的位置。

2以“問題為中心”開展實踐活動

當學生按照實踐模式進入實踐基地開展工作時,詳細而具體的實踐大綱的制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制定大綱之前必須搞清楚兩個問題:即實踐的目的及實踐的內容。

2.1培養目標應用型人才的最高體現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那么實踐體系的目的自然也是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那么實踐活動該如何進行就可達到這個目標呢?研究者認為這里的一個宗旨就是“難題或者問題交給學生,而非勞務交給學生”。據了解,大部分當前應用心理學本科學生在畢業實習或者專業實踐體系的主要工作是協助和配合實踐單位工作人員做一些日常簡要的勞務工作,并非頂崗實習[6]。誠然,對基地一些基礎性的工作的了解固然必要,但若實踐工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的話,定然是達不到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故而研究者認為在基地,作為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應該對于基地是一股新鮮的血液,實踐單位應該是把工作中需要解決的難題交給學生,而非勞務。這些難題如果能被科班出身的大學生創造性地解決,那么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自然能得到很大的發展。

2.2實踐的內容實際上這個問題與上個問題是一致的,或者說是上個問題的后續問題。前已述及,實踐單位應把“難題或者問題”交給學生。即實踐的內容實際上是針對實踐單位的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或者難題展開的,那么概括來說,學生就是要以“問題為中心”開展實踐活動或者實踐工作。具體在實踐活動中如何體現呢?這需要基地和學校(學生)雙方的努力和合作。學校應把實踐單位的日常工作作為課程資源來開發,并寫入實踐大綱。使學生在實踐單位的工作任務問題化,即發現工作中的問題、難題并創造性地解決。方能凸顯應用心理學學科的“應用性”特色。故而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驅W生成為實踐體系建設的主體;需要實踐單位工作人員對于學生實踐的目標進行了解和理解。如果實踐的功能是針對教學展開的,那么其實踐的目的就是與課程有關,旨在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如果實踐的功能是針對科研展開的,那么實踐的目的就是與研究項目有關;如果是畢業實習,則為就業準備。這三種功能對應三種目的,研究者認為教學、科研功能主要是為“培養堅實的專業知識技能”服務,故它是基礎性的工作,創新思維的成分較少,其實踐大綱的制定與課程設置有關。而就業功能的實踐即畢業實習,其為“能夠在科研、政府、學校、企業、事業機構等廣闊領域里從事研究或實踐”而服務,因此畢業實習是更加實際的,是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單位和學生必須都了解目的,以便針對性地展開工作。建議在實踐活動進行之前尤其是畢業實習之前應設置一個見習期,通過見習期,學生與實踐單位雙方都進行一些基礎性的常規性的了解。如學生對實踐單位的日常工作事務、程序有個大致的了解;再進一步發現或了解實踐單位中可能或者已經存在的“問題和難題”,從而有利于在接下來的實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篇(4)

〔中圖分類號〕G2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4)

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在教育學領域,圖書館學領域和商業領域,信息素養已成為熱點研究問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機構開始重視信息素養,在世界各地開展了卓有成效的信息素養研究計劃、示范項目及實踐。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素養得到了更廣泛的發展,逐漸朝著標準化、合作化及網絡化等成熟的方向發展。信息素養課程已經被廣泛應用,尤其圖書館的相關基礎課程在正式的學習環境中仍然更受歡迎,但對絕大多數的信息素養課程和研究,仍將信息素養解釋為一種技能和能力。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不同的信息素養研究視角,尤其關注特定情況下使用信息經驗的研究正持續增長。

信息素養要能夠反映和提高人們在日益廣泛、復雜的環境中使用信息進行學習的經驗。目前國際上已經出現兩個關鍵的研究路線,分別為現象描述分析學和社會文化理論,它們與傳統的以技能和能力為基礎的信息素養研究路線形成了對比。在ALJ2000的文章中提出,信息素養沒有自己的生命,它與經驗化的背景(context)緊密相連的[1]。

筆者在清華同方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以“社會文化”或“實踐理論”、“信息素養”以作為關鍵詞,以邏輯“與”的關系檢索,并未檢索到相關文獻。以“現象描述分析學”與“信息素養”作為關鍵詞,以邏輯“與”的關系檢索,檢索到2篇文獻,其中曾慶霞在《現象描述分析學及其在信息素養教育研究中的應用》[2]一文中,采用現象描述分析學方法從學生角度分析和描述信息素養,了解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旨在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該文將現象描述分析學理論應用于課程的計劃階段及課程的內容的改進,并沒有涉及如何將該方法用于信息素養教學模式、教學過程的設計。根據文獻檢索結果,以本文所述兩種理論視角進行信息素養教育研究在國內還是很新的課題。

1社會與文化理論

社會文化理論以Schatzki(2002)的場所本體論為理論基礎,說明信息素養是一種社會文化信息實踐,該理論認為使具有信息素養及推進信息素養的實踐過程的構建將取決于:實踐理解(知道如何進行信息檢索等操作)、規則(指出事情做法以及重點的明確規定)和目的性成分(與任務相關首要的目標、應對狀態和情感)等[3]。信息素養應被視為存在于其他實踐過程中的一種實踐,分析單元不應為信息技術,而是發展信息技術場所的社會文化淵源。社會文化理論的理論基礎主要有場所本體論與實踐論。

1.1理論概述

1.1.1場所本體論(Site ontology)

本體論是人對于世界現實的認知。場所本體論主要觀點認為:社會生活是在一定場所(背景或社會領域)中形成的,實踐與安排在其中相互交織、存在演進。背景是由社會生活的空間性、暫時性和目的性特征組成的,社會生活的本質和演變與其所產生的背景相聯系;社會生活的中心要素是有組織的人類集體活動,而非個人及其思想狀態,社會生活由人的活動安排組成,通過行為與目的性統一,這一統一正是實踐的特征。

社會文化理論認為信息是“能引發變化的任何變化”[3],這種變化可以是思想的、社會的或物質的,也可以是三者的組合。如果信息要引發變化,必須從社會生活背景的視角來理解它。知識不是獨立于社會領域之外的,而是被實踐(包括信息實踐)帶入特定社會場所,揭示文化和物質的本質關系,即Barad認為的“知識總是出自某處的一種看法”[3]。

1.1.2實踐(practice)理論

場所本體論哲學興趣在于了解社會生活是如何在實踐中產生和演進的。實踐不是個人產物,而被視為場所產物。信息素養作為一種分散性實踐,是某些更廣的綜合性實踐中與信息相關的活動的集合,分散于如學習、教學或辦公等一些綜合實踐中。信息素養實踐以其他實踐的表現方式被場所中的社會、歷史、政治和經濟特征所形成,所以不同環境中作為分散性實踐的信息素養的表現方式是不同的。

實踐理論強調:知識具有相關性,因而需要通過對話、實踐或者特定的工具,來構建與獲取;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政治的軌跡,形成在時間、空間和背景中;對實踐的理解不僅僅要關注內化過程,更要理解具體行為表現的經驗性本質[4]。

1.2在信息素養教育中應用

社會文化理論要求人們考慮背景因素,理解信息素養及其相關活動是如何產生的;使人們探索,發現、理解支持這些活動的安排;使人們對實踐安排展開更加廣闊的探索,理解它對信息的促進或限制作用。隨著關注點從個人轉向集體,場所本體論和實踐理論有助于發現新的方式,以研究人群、信息與社會文化背景之間的關系是如何被促進或抑制的。

社會文化理論體現了構建主義理論思路,描述學習被嵌入到社會活動中以及發生在一個學習者與其他人物、物體和事件進行互動的合作環境中。社會文化理論應用于信息素養的教育,注重在信息素養教學階段的合作與協商,教學內容的語境化及信息的相互作用。Li Wang(2011)將社會文化理論應用于Auckland大學四年制本科的信息素養教學模式構建,主要是通過教學前的問卷、訪談,信息素養教學實施與評價階段對實踐經驗的總結來實現的[4]。

2現象描述分析學

現象描述分析學研究、觀察人們在他們所處的世界中如何學習和學到什么,以探索學習的過程、加強經驗的特性。現象描述分析學是以人們對現象所作出的描述(對周圍世界的經驗)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描述進行研究與分類,進而研究人們在經歷現象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實質性差別的各種觀念[2]。

2.1理論概述

現象描述分析學主要有以下觀點:(1)世界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層次世界是客觀世界;第二層次世界是人類所特有的對第一層次的世界的看法。第一層視角中學習是將特殊主題、已經形成的觀念和原則轉移至學習者的頭腦中,第二層視角中關注于學生如何與他們被教予的內容相聯系,如何使用他們已經具有的知識,這個視角中,學習包括學習者與世界關系的經驗,反映了人們對學習過程重要方面的解釋。(2)人們對同一現象的各種描述可以歸結為有限的類型,不同類型的描述之間有質的不同,代表了不同的觀念。(3)為了識別觀念的描述(現象如何被經驗化的、觀念化水平)的變化,既要根據描述類型的共同關鍵特征,又要能根據區別類型的特點(對現象解釋的變化)來理解類型。(4)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情境與學習的內容這三者與進行學習的人是不能分離的。

現象描述分析學認為經驗是人與現象之間的關系。該方法應用于信息素養教育側重于研究人們對信息利用的經驗以及反映該經驗的觀念。Christine Bruce(1997)最早開始現象描述分析學與信息素養關系的研究,強調以學習的視角對信息素養經驗的整體評估,而不是評估與信息檢索實踐相聯系的、可度量的屬性與技術。Bruce采用Marton的觀點定義學習,“人們現實世界觀察、體驗、理解、觀念化方式的質的改變,而不是人們獲取知識量的改變[6]。在Bruce提出“信息素養的七張面孔”模型中,Bruce以教育者的視角探討信息素養的觀念,認為“通過人們經驗的各種方式即他們的觀念來描述信息素養,通過人的觀點學習信息素養,是邁向信息素養的相關視野的第一步”[6]。Bruce的研究引發了信息素養教育實踐基礎的改變,即從與傳統圖書館相關的信息技術的發展與評估轉變到信息素養相關模型反映方法的應用[7]。

現象描述分析學中的個人與世界關系體現了內在聯系的主客體關系,相關的信息素養模型(見表1)將信息作為客體,揭示了主體(人)與信息內在關系的變化,源于該關系的類型的描述反映了主觀對信息的感知和對信息素養經驗的理解。

Bruce(2006)等人采用現象描述分析學視角設計了信息素養的6個觀念框架,對主體與信息關系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7]。6個框架分別為:內容框架、能力框架、學會學習框架、個人關聯框架、社會影響框架、關系框架。其中內容框架、能力框架體現主體和信息之間關系變化是外在――客觀形式,該形式將經驗化的信息作為外在環境的一部分;其余框架體現主體和信息之間關系變化是主觀――內在形式,該形式信息是可以被學習者理解、思考以及內化的。信息素養的6個觀念框架在信息素養的背景下探討了學習者與信息之間的動態關系,其概念可以應用到任何特定主題場景中。

2.2在信息素養教育中應用

基于現象描述分析學的信息素養教學模式開發,應側重于主體的信息觀念化,并建立在由Bruce提出以下原則基礎之上:(1)學習是觀念的變化;(2)學習有內容和過程;(3)學習是學習者與學習主題之間的一種關系;(4)提升學習就是關于理解學習者的視角[6]。信息素養教學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并注重學習者信息的觀念化、內化及其同利用的關系,要使學習者的信息素養可轉化到學習者的學術、個人的職業生涯的其他部分。

Bruce(2008)提出基于信息的學習(informed learning)概念,突出了現象描述分析學對信息素養教育的價值。Carlos Argüelles(2012)應用現象描述分析學于信息素養教學模式設計,提出了由準備、計劃、實施與評價4個階段構成的護理信息素養教學模式,將信息素養引入護理課程,并關注于信息觀念化,而觀念化理解則取決于護士信息利用的經驗。該模式是一個從新手專家的連續過程,使學生在復雜的方式下有能力使用和理解信息,并將給他們在其工作環境中(學習情境)中提供學術優勢,使他們成為終身的學習者[8]。

3總結

綜上所述,現象描述分析學理論和社會文化理論相同點為都重視學習者所處環境在信息素養教學中的作用及學習者使用信息經驗研究,兩種理論不同點在于:現象描述分析學關注于經驗的變化,而社會與文化理論關注于對經驗的共建,即人們如何將他們的經驗的意義達成一致。

目前在一些國家,源于對信息使用和學習之間關系的興趣,信息和信息使用的經驗已經成為在信息素養研究和實踐中重要部分,相關研究說明了通過研究信息經驗來獲得認知和人們參與信息環境的重要性。信息素養教育者需要繼續發展對信息經驗的理解、構建其理論框架,來推動信息素養的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Bruce Christine S.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and research:reflections on“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and research:An international review by Christine Bruce”.2000[J].The 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2011,60(4):334-338.

[2]曾慶霞.現象描述分析學及其在信息素養教育研究中的應用[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34(7):22-25.

[3]Annemaree Lloyd.Fram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information practice:site ontology and practice theory[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10,66(2):245-258.

[4]Reckwitz,A.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practices:a development in cultural theorizing.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2002,5(2):243-263.

[5]Li WangAn.information literacy integr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1,39(4):703-720.

篇(5)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與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

(一)建立實踐課程體系,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建立專業的課程體系,讓大學生從理論的角度認識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應成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者,加強實踐教學,激發創業意識,以培養創業型人才為宗旨,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理論教學體系。通過建立適合本校實際的實踐課程教育體系,將原有的以課堂為中心改為以市場為中心,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引導大學生進行創業實踐,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二)完善課堂實踐教學,傳授大學生的創業技能

通過建立完善的實踐課程體系,大學生運用扎實的理論知識,更好的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掌握各項創業技能。高校也可以開設選修課,為大學生提供必要的創業信息,利用高校各類組織宣傳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高校在完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同時,還應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讓大學生有機會參與到企業的實踐當中去,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得到加強,為日后直接就業提供了機會,企業也省去了大學生今后畢業花大量時間去培養大學生,這對于高校與企業來說都是雙贏的選擇。

(三)建立實踐評價體系,增強大學生的創業信心

在建立課程體系同時還應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成效評估更加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激發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認真對待實踐的過程,從而有效的提高社會實踐的效果,增強創業的信心。教師對于在實踐中完成的比較優秀的大學生教師應給予表揚,而對于完成的不是特別突出的大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鼓勵,讓大學生樹立積極的心態,使每一位大學生都有積極的創業意識。

(四)搭建社會實踐平臺,鍛煉大學生的創業能力

高校應主動搭建與各類企業合作的平臺,為大學生更好的實踐打下基礎。通過搭建與各類企業合作的平臺,既有利于大學生實踐,又能夠使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奉獻社會,該平臺的建設,大學生實踐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更為企業選拔優秀的人才提供了依據,高校通過長期與企業合作,真正實現社會實踐的長效性,搭建起高校與企業,高校與地方合作的橋梁,大學生實踐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更為企業日后發展引進合格的人才提供了保障。

篇(6)

二、以“最近發展區”為理論依據,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

Vygotsky將最近發展區定義為“實際發展水平”和“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2001年Ohta將該定義具體到二語習得過程中,解釋為“由個人語言產出所決定的實際發展水平與通過和同伴或教師合作所產出的語言所決定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語言學習者的能力和水平是不斷變化的,在教師或語言能力比較強的同伴的影響下可以達到更高的水平,英語教師應該針對現階段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學生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和同伴間的相互影響所可能達到的水平,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教學活動既不能太簡單,以至于對學生形不成一定的挑戰,也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以至于徹底喪失信心。

三、用動態評價來確定語言學習者的最近發展區

動態評價由Vygotsky的同事Luria提出,20世紀50年代Piaget關于兒童認知發展的觀點和智力評估的過程趨向為動態評價提供了一定理論基礎,而真正推動動態評價發展的是社會文化理論的核心概念“最近發展區”。動態評價又稱學習潛能評價,是對在評價過程中通過評價者和學生的互動,尤其是在有經驗的評價者的幫助下,探索和發現學生潛在發展能力的一系列的評價方式的統稱。與靜態評價不同,動態評價不僅反映個體發展的結果,更關注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和學生過程。動態評價因認識到學習過程不斷變化的特性并更關注學習者學習能力的開拓對于外語教學更具實際意義。

篇(7)

2、方法和途徑

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大學生積極接觸社會,參加社會實踐,培養社會實踐能力,對將來就業和職業發展是有大有益處的。這是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但是,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2.1學校的重視

學校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作為學校應該積極為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社會實踐能力創造條件。要進一步加強社會實踐課程化體系的實踐探索。廣泛吸取社會資源,加大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廣泛尋求社會支持,為大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2.2企業的支持

可以說企業是培養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肥沃土壤。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肯接納學生實習的企業并不是很多?,F在,部分企業對大學生有一些負面的認識,認為他們有知識,缺經驗;有學歷,乏技能;有熱情,少閱歷。但人才的培養畢竟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一個優秀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應該擔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為大學生創造機會,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踐環境和學習的空間。

2.3政府的關心

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是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關注的問題。有些地區的政府部門這項工作做得很到位。但也有一些地區出現了“兩頭熱”“中間冷”的現象,面對政府的關心和學校的熱心、企業卻“漫不經心”。這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探討、研究解決,也應該積極借鑒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半工半讀、產學合作的教育模式。政府、企業、學校還應該真正坐下來深度溝通,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辦法來,并建立一種長效機制。真正解決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就業能力問題。

2.4學生的準備

大學生要想通過各種形式進行社會實踐,期望在社會實踐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錘煉意志和品格,為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就必須在角色定位、實習態度等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

2.4.1做好吃苦和承受壓力的準備。大多數大學生希望通過社會實踐鍛煉自己的實際能力和意志品格,但由于生活環境的相對單一,面對復雜的實踐環境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適應。社會實踐與大學生活在很多方面存在差異。所以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大學生們往往呈現興趣高、期望高、熱情高和持久性低、應變能力低、受挫能力低的現象。為盡力避免三低現象的產生,大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前必須要做好吃苦耐勞和承受壓力的準備。

2.4.2確定好自己的目標和角色。在整個社會實踐過程中,大學生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和角色,這種角色意識是做好本職任務和實踐活動真正取得效果的心理前提。大學生如果認為自己是天之嬌子,在工作中必然浮躁,容易給領導、同事留下膚淺、驕傲的印象。不利于得到領導和同事的真誠幫助和指點。

2.4.3勤學好問、多思善行。大學生要善于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指導實踐。盡快在實踐過程中熟悉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大學生也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遇有不懂的問題,謙虛地向領導和同事請教。如有處理問題不當時,要實事求是地承認過失,誠懇地請教領導同事為自己指明方向。在實踐過程中,還要做到多思善行。要多動腦、多動手,這樣才會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篇(8)

高校應加大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已順應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實踐中,應充分以大學生為主體,以社會舞臺為依托,加大與企業之間的聯系,為大學生提供實踐的場所,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大學生通過實踐不僅能提高實踐能力,還能進一步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在實踐過程中,大學生可以發現自身理論知識的缺陷,從而自覺調整自身的學習習慣。在實踐中培養團隊精神,提高學習能力與管理能力,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綜合型人才。

(二)創業能力培養豐富大學生社會實踐經驗

高校應從多方面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提升創業能力是提高大學生自我就業能力為目的,通過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幫助大學生正確的認識社會,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與創業觀。高校通過一系列的教學與實踐活動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而大學生通過參與各類實踐活動在提高創業能力的同時也不斷豐富著自身社會實踐經驗,為其日后進入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與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

(一)建立實踐課程體系,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建立專業的課程體系,讓大學生從理論的角度認識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應成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者,加強實踐教學,激發創業意識,以培養創業型人才為宗旨,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理論教學體系。通過建立適合本校實際的實踐課程教育體系,將原有的以課堂為中心改為以市場為中心,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引導大學生進行創業實踐,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二)完善課堂實踐教學,傳授大學生的創業技能

通過建立完善的實踐課程體系,大學生運用扎實的理論知識,更好的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掌握各項創業技能。高校也可以開設選修課,為大學生提供必要的創業信息,利用高校各類組織宣傳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高校在完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同時,還應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讓大學生有機會參與到企業的實踐當中去,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得到加強,為日后直接就業提供了機會,企業也省去了大學生今后畢業花大量時間去培養大學生,這對于高校與企業來說都是雙贏的選擇。

(三)建立實踐評價體系,增強大學生的創業信心

在建立課程體系同時還應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成效評估更加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激發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認真對待實踐的過程,從而有效的提高社會實踐的效果,增強創業的信心。教師對于在實踐中完成的比較優秀的大學生教師應給予表揚,而對于完成的不是特別突出的大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鼓勵,讓大學生樹立積極的心態,使每一位大學生都有積極的創業意識。

(四)搭建社會實踐平臺,鍛煉大學生的創業能力

高校應主動搭建與各類企業合作的平臺,為大學生更好的實踐打下基礎。通過搭建與各類企業合作的平臺,既有利于大學生實踐,又能夠使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奉獻社會,該平臺的建設,大學生實踐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更為企業選拔優秀的人才提供了依據,高校通過長期與企業合作,真正實現社會實踐的長效性,搭建起高校與企業,高校與地方合作的橋梁,大學生實踐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更為企業日后發展引進合格的人才提供了保障。

篇(9)

社會體育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必須具備管理性、服務性和應用性,由此可看出,對于人才素質的要求非常的高,而我國體育事業的現狀是缺乏具有實踐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這就造成了一定的矛盾,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可以緩解這一現狀,通過該專業的實踐不但可以讓學生積累實踐經驗,還可以進行學習方向的定位,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

1.社會體育專業實踐教學的基本內涵

1.1社會體育專業

社會體育作為體育學類的專業學科,學制設置為四年,完成學業后要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以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結合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求,學生的體育素質,豐厚的知識面,獨到的創新意識是高素質人才需要具備的條件,通過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健身指導、體育指導、體育管理及科研領域的人才[1]。

1.2實踐教學

眾所周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教學,不但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還可以加深對于理論知識的運用。提高能力,使其符合實踐活動的各種條件是實踐教學的目的。而實踐教學的本質則是通過學生在特定環境中親身體驗,消化和吸收知識。實踐教學在人文領域、社會知識、自然知識方面的表現是不同的,在特定情形之下的精神層次方面的內容是其在人文領域的表現。分析關于社會事件發生、結果、影響的效果和價值層次是屬于其在社會知識方面的表現。判斷已得到驗證的事實的正確與否,則是實踐教學在自然知識方面的表現[2]。

2.市場所需要的社會體育人才

2.1對體育人才的要求增加

全民健身口號的提出給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契機,社會體育市場發展非常迅速,在短時間內,成立了大量的健身俱樂部,市場的競爭力日趨激烈。這種狀況也就對專業畢業生的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益蓬勃的社會體育市場環境下,職業能力強的高素質體育人才的缺乏,降低了市場的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的發展[3]。結合目前的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現狀,可以看出我國現有的體育人才大都存在適應能力差、專業能力不強、對本專業認識不足等情況。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在培養社會體育人才時,要著重加強學生對于該專業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增加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熱情,只有學生具備了較高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2具備完善的工作能力

[4]完善的工作能力包括:組織策劃、商業營銷、人際交往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等,只有具備完善的知識結構和健身技能的社會體育人才,才能盡快的高質量的就業,并且在工作中能夠更加迅速的進入狀態。

2.3具有職業資格證

職業資格證是國家統一授予的從業資格證明,它的獲取條件就是要通過理論和技能的考試[5]。該證書由于是國家統一頒發,所以比較具有權威性。該證書的存在是學生在相關行業的理論和技能達到從業水準的一種證明。在實際的市場中的認可度達到90%,因此,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也是一塊敲門磚,在就業中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3.社會體育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3.1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

招生和就業問題一直是我國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自辦學來就存在的一大問題,教育部在2015年公布的十大就業難名單中,部分省市的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榜上有名,在當前社會,就業問題不但沒得到解決,反而更加突出[6]。體育人才的供給和市場的需求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培養的社會體育人才也越來越多,但是能夠滿足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體育人才還是不多。相對于中西部地區而言,華南、華東等地區能夠給社會體育人才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就目前的人才流向狀況分析,大部分社會體育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在畢業后,要么選擇轉行,例如考公務員、考編制等,要么流向經濟發達地區[7]??傊?,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的就業問題嚴重,就業質量不高,是阻礙該專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

3.2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困境

3.2.1不合理的課程體系設置除了部分專業的體育院校,像上海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外,大都是由地方高校和師范院校開設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由于這些學校對于體育的重視度不夠,沒有足夠的教學資源和設施,在一些課程的學習時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沒有提前進行市場調研,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現象,導致培養的體育人才能力不高,水平缺乏,因此,合理、科學、有特色的社會體育課程體系的設立,有利于培養高素質的社會所需人才。3.2.2不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社會體育項目繁雜,種類繁多,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不同的培養方向需要不同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全才的培養是不可能的[8]。但是,根據現實情況來看,國內大多數的地方院校和師范院校在開設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時,設置的培養目標不清晰,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培養模式,這樣的培養目標與薄弱的基礎設施之間的矛盾,讓培養社會所需求的高素質體育人才成為了很難實現的目標。3.2.3專業認識不足由于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僅有20年的時間,宣傳度和影響力不夠,導致很多學生對該專業根本不知道或不了解。實際的調研發現,參加高考的體育生對于該專業不了解的程度達到了57%,僅僅有5.1%的學生了解該專業,而選擇第一志愿報考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的學生僅占67%,相較于體育教育專業而言,該專業不得不降低分數線[9]。

3.3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在實踐環節中的問題

3.3.1實踐教學與社會脫節在課程安排上,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大多是以理論講解為主的,實踐課程較少,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踐課程的缺乏往往會讓學生進入一種“閉門造車”的模式,逐漸與社會脫節,不了解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求方向,最終導致所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社會的實際需要,增加學生的就業難題。3.3.2實踐教學的內容質量不高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沒有根據社會的發展和變化進行更新,教學內容比較陳舊,且缺乏特色,不能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會降低教學的質量。3.3.3重視不足,形式單一目前的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的理論和實踐的教學比重差距是很大的,以四年本科教學為例,大都是前三年半都在進行相關專業課程、理論知識的學習,只在大四下半年進行相關的專業實習,往往這個時間段還面臨著畢業論文的撰寫。嚴重縮水的實踐時間和單一的實踐形式往往不能產生好的效果。這些問題的形成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學校對于實踐的重視力度不夠,太過偏重于理論教學,沒對實踐進行合理的規劃、安排、指導。3.3.4以市場為導向的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發展對策①制定新的人才培養方案結合當今市場的需求情況,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重新規劃人才培養方案。為了順應時代的要求,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做到學以致用。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的基礎性工作就是師資隊伍建設,因為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其本身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直接關系著該專業的辦學水平和專業特色,所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人才培養的基礎。首先,在選聘相關教師時,要多采用一些具有社會體育專業相關工作經驗的老師。然后,要組織優秀的教師進行正規的資格認證和職業培訓考核。最后,對現有的教師進行定期培訓,提高教師的職業技能,同時讓教師通過深入健身第一線來了解現在市場在體育人才方面的需求,制度符合市場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③教學內容改革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相關的實踐經驗,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所以,在進行相關教學時,必須要安排出一定的社會實踐時間,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相互印證、相互促進的方式,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成為應用型人才。④改善教學條件,加強教學管理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實現是由一定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撐的,而基礎設施的建立則需要大量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和支持。沒有足夠的教學條件則難以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因此,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必須改善教學條件,加大教學投入。學生是課程實施的對象,要想提高教學的質量,就要加強教學管理。相較于其他專業,體育專業的學生普遍素質較低,文化理論基礎差、比較好玩、好動。為了提高整體的教學風氣,必須嚴肅學風、學紀,進行嚴格管理。⑤建設實踐基地實踐基地的建立能夠保障教學計劃的順利進行。學生通過在固定的實習場所進行實踐,快速的將理論和實踐相融合,能夠達到教學的實際效果。實踐基地的選擇比較廣泛,既可以與校外的健身房、體育公司等進行合作,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條件,建立校內實踐基地。以下主要對校內實踐基地進行分析。校內實踐基地是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必不可少的場所,它可以幫助學生理論和實踐的共同進步,既鍛煉了基本技術能力,有提高了綜合運用能力。首先,校辦企業。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評價標準是能否創造出社會價值和培養出市場所需人才。學校通過創辦企業,為實踐基地的創建提供資金保障,從而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其次,課余健身俱樂部。在一些師范院校和綜合性院校,由于學生對實踐需求的增加,給健身俱樂部的建立提供了大量的市場。學生不僅可以在健身俱樂部中進行實踐,提高自身能力,同時還可以舒緩壓力,發揮自己的特長。最后,利用校內的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室來進行實踐?,F在的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在學校中普遍存在,它可以幫助教師完成理論受教、專業實踐、教學實驗等工作。一個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基本的生理測評知識和解剖知識,因此,生理實驗室的作用最為重要,作為必不可少的一個學習過程,它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人體的特征和解剖的相關知識,測評人體的體征指數,從而讓學生在訓練時更加有目的性。

4.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素質的復合型社會體育人才成為社會體育培養的目標。結合社會體育指導和管理專業對于體育人才的培養現狀可知,在體育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要加強社會指導和管理專業體育實踐,就要制定新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教學改革、改善教學條件,提高師資力量,建立實踐基地。通過實踐的增加,讓人才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

作者:羅躍平 單位:邵陽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如喜.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體育學刊,2014,(3):88-90.

[2]李慶軍,鐘波,楊連波等.對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探討與研究[J].華章,2014,(5):257-257.

[3]李克建,王偉.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基于營銷理念[J].科教文匯,2014,(22):115-116.

[4]王曉云,阮云龍.應用型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研究--北京體育大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2012培養方案修訂的探討[J].運動,2014,(5):56-57,81.

[5]彭子特,王志強,李文卓等.山西省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研究[J].武術研究,2016,1(6):153-156.

[6]吳亮,楊海平.肇慶學院"社體專業"實踐教學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肇慶學院學報,2015,36(5):55-59,71.

篇(10)

新聞學的學科地位時常被人質疑,這一問題值得每一位新聞學學者深思。鄭保衛教授扛起保衛新聞學和發展新聞學的大旗,提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的目標。應該說這個目標比較明確,回答了中國新聞學的特性問題,有助于明確中國新聞學的個性價值和努力方向。新聞學只有充實了自身的內涵,凸顯了自身特色,才能進一步鞏固作為一個獨立學科的價值和意義。本文就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談一些粗淺看法。

一、理論溯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的提出

由于新聞在中國總是與政治聯系在一起,新聞學又與文學、歷史學、社會學、傳播學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少人發出“新聞無學論”[1]的質疑,甚至一度有人認為新聞學已“走入黃昏”[2]中國人民大學鄭保衛教授認為,新聞學并未走入黃昏,而是在不斷邁向輝煌,新聞學學科的基礎扎實,其學科獨立性具有現實和理論依據。鄭保衛教授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進步的大背景下,我國的新聞學的學科發展具備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和條件,豐富多樣的改革實踐、不斷改善的政治環境、逐步開放的學術氛圍,都為新聞學的發展創造了現實基礎。[3]新聞學的學科創新是宏觀創新理念的要求,是新聞事業內在發展的需要,是新聞工作不斷創新的需要,我們應該在創新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新聞學。[4]鄭保衛教授認為,我們應該堅持在找準問題、繼承傳統和學習借鑒的基礎上發展,堅持在理論創新中發展,堅持在科學與人文精神的關照下和在馬克思新聞觀的指導下發展新聞學學科。[5]他提出,我國新聞學研究創新與發展的最終目標,應該當是構建一個能夠體現當代最高水平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以適應新世紀新聞事業和新聞學科發展的需要。[6]鄭保衛教授認為,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要堅持用馬克思新聞觀作指導,并體現兩個特點:一是要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反映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本質;二是要具有中國特色,適應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需要。[7]

鄭保衛教授的觀念為我們探索新聞學的未來指明了方向。但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應該說是一項艱巨而長遠的任務,如何明確這一理論體系的內涵和功能,解決這一體系的貢獻和普世性、闡釋力等問題,規避理論構建中的倫理風險,都值得我們深思。

二、理論的時代背景:“去西方化”理論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

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內在上與目前學界認同的推進“去西方化”理論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契合。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新聞學開始大量引介、吸收西方學術理論,以信息、傳播等概念取代原有宣傳的學術話語,希望借西方話語達到學術研究“去政治化”的目的,推動了學術研究的極大解放。經過了20多年的引入,西方理論與中國國情的不相匹配、“水土不服”現象開始引起學界的討論,新聞學開始反思西方理論的局限,并希望在未來研究中能體現中國的傳播實踐與學術理論的平衡點。這種“去西方化”理論研究,雖然任重道遠,但目前學界取得了越來越多的共識,就是應該找一個基于全球化中國的“去西方化”范式。如同李彬、黃衛星所言,當務之急需要在更加深厚的思想層面和更加廣闊的社會層面重申政治及其意味,新聞傳播學研究不僅在于擺脫技術化、“貧血化”的庸俗路線,而且更在于科學解釋中國的新聞傳播實踐,并為其提供一套安身立命的價值依托。[8]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聞學研究的視野被進一步擴大,學術研究的諸多禁忌開始被打破,新聞與政治的關系再次被重新審視,在“再政治化”的過程中學界越來越強調學術研究的公共參與精神。

中國傳播學研究正在經歷著一個學科走上歷史前臺的重大轉折時期,政府或國家的需要發揮著一種引領和重組中國傳播學研究群體的作用。目前,新聞學研究面臨的是一個黃金時期,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并面臨轉型,信息化持續加速新聞需求高漲,媒介技術變革推動公眾公共意識不斷增強。姜飛[9]認為,目前中國新聞傳播學的研究面臨的社會形勢和公共需求,同戰后美國對新聞傳播學的需求十分相似。在這個冠之以“轉型”、“信息”、“風險”、“新媒體”等名稱的社會中,傳播媒介和新聞媒體的作用空前重要,而黨和政府、企業組織、公眾個人等,對新聞傳播的需求也空前高漲。這個時代是難得的理論創新機遇期,新聞學有必要加強“去西方化”研究,而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或許可以成為“去西方化”理論的一個恰當選擇。

三、理論合法性:人文學科的表述危機和文化書寫

學界中的很多人對但凡牽涉以“中國特色”和“社會主義”的理論常常嗤之以鼻,或敬而遠之。他們認為,理論應該是具有普世性的,能夠接受特殊性或普遍實踐的檢驗,或者理論應該是意識形態中立的,不應有政治傾向。這些人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學性,學術不是政治,應該保持相對的獨立性,理論也應該具有強大的闡釋力和適應性。但理論研究作為人的一種思想活動,仍然無法解釋實踐中遇到的全部問題,而且理論也無法回避自身的意識形態。

后現代思潮中,真理已遭到質疑,人文學科遭遇表述危機。人文學科中處于支配地位的觀念正在被重新評估,那些曾經想當然地被當做事實,或者被當作范式的有效性基礎的“確定性因素”,成為有問題的東西。[10]詹姆斯·克利福德、喬治·E.馬庫斯在《寫文化——民族志的詩學與政治學》一書中指出,所有建構的真理都是通過排斥和修辭的強有力的“謊言”而變得可能的,沒有一個“完整的”第一時間知識大全。[11]人文學科的表述危機,不僅僅限于文學界和人類學界,但人類學民族志所作出的反思已經深刻地影響了諸多人文和社會學科。后現代思潮帶來的質疑權威、消解中心、打破權力,給傳統的理論帶來諸多挑戰,這種質疑給所謂的普世理論和客觀真理以巨大打擊,普世理論和絕對中立都是被后現代給解構了的“神話”,他們并不存在。在后現代思潮的挑戰和實驗民族志的啟發下,或許我們應該重新反思理論構建中的基本問題,我們應該放棄那種構建普世理論的追求和完全中立的態度。

但是,如果放棄理論的普世性和中立性,理論的合法性依據又從何而來呢?公共人類學的實踐或許對我們有一定啟示意義。公共人類學的主要聲望來自它對世界范圍的某些問題及事件所作出的直接的和實質性的貢獻,它從過去的研究所積累的傳統中吸取智慧并應用于當代。[12]學術研究應該是作者(學者)利用文本(理論)與讀者(公眾)的一種對話,這種對話面對的是具體的公眾,要解決的是理論的普世性與本土性之間的矛盾。在這一解決過程中,普世性成為解決“本土問題”的前提和語境,而“本土理論”成為特殊人群面對的特殊問題,并證實或證偽普世理論。我們要發展的新聞學理論就是這樣一種理論,新聞學學者借助這一理論體系建立同中國公眾的公共關系。以公共精神為基本原則,這符合學術研究的價值關懷和人文精神。

知識的產生與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知識總在一個原點開始旅行,后人會按照沿著前人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但是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走入歧途,誤入困境。這時知識會推崇復古或是返回原點,重新考問,擺脫困境,以便開始新的旅程。人文學科的表述危機如此,民族志也是如此,當原有的學術傳統難以解決困境中的問題時,我們需要返回原點。在這個原點,永遠高昂著人性,永遠駐扎著對人的生命的追問,對真理的追問。后現代主義返回了這樣的原點,打破了原來樹立的傳統和權威,但在打破這一切的同時,它仍然在建構。后現代民族志同樣打破了民族志積累起來的權威,但同時它也致力于一種新的秩序。

現在,新聞學的理論構建也急需做這么一項工作:返回原點。返回原點,不是完全“返祖”,而是要回到我們傳統理論無法支撐社會發展、西方理論大量涌入中國的時刻,返回那一時代,梳理最近30多年來學習借鑒西方理論的經驗和不足,以公眾聯系的時代變遷為底色,在總結的基礎上創新,描繪新的理論圖景。這種總結的源泉就是30年來的中國模式和生動的社會主義實踐。

四、理論闡釋力:中國模式和生動的社會主義實踐

目前,中國研究成為西方學界的熱門,西方新聞傳播學界對中國問題的研究也成為熱點。很多西方理論無法在中國得到驗證,因此中國研究成為理論驗證的天然“試驗場”。很多西方學者將中國的特性表述為“中國模式”,這一模式一方面表達中國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社會主義陣營的意識形態色彩。在西方學者研究中國的同時,中國學者更喜歡生搬硬套西方理論來解釋中國問題,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怪圈”。我們所要構建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就是要解決這種怪現象。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是要在吸收消化西方理論的基礎上,研究中國的特殊問題。這種研究很像民族志研究,民族志學者在走入一個村寨做研究時,他首先要了解村寨所處的鄉情、縣情、省情,乃至國情和整個世界。我們所要構建的新聞學理論體系,并不是要把自我封閉起來,排斥西方和全球化,而是要在西方理論和全球化的基礎上來研究中國的社會主義的特殊問題。這一理論體系可以對西方理論進行發展或修正,它的創立目的是強化普世理論的有效性,并不是要在西方學術界以外再建立一個理論界,學術理論是不分國界的。這一理論是一個完全的開放系統,它最早借鑒了西方理論,并同中國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結合在一起,同當前的現實中國保持了密切關系;它大量吸收了西方傳播學的研究成果,也歡迎西方理論和西方學者的檢驗。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施行,中國的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國際影響逐步提升,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備了越來越多的理論和現實可能性。這一理論建立在從殖民時代開始從未有過的全新世界經濟格局基礎上,建立在社會主義的全新嘗試和探索實踐基礎之上,建立在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大國影響逐步擴大的基礎之上,這些現代歷史上的嶄新經歷和發展歷史將給我們所要構建的新聞學以更強的闡釋力。

我們的態度并不是為了通過中國模式和社會主義實踐的研究建立一種真正的“普世理論”??死5略凇秾懳幕芬粫杏昧恕安糠值恼胬怼币辉~,用來說明民族志的真理,也正是這種“有承諾的、不完全的”真理帶來的“一種有力的不完全感”,才能“成為機智表達的源泉”。[13]或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理論體系就是要探索這樣一種“部分的真理”,這種部分真理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世理論或真理不同,但這種真理面對世界背景中的中國公眾時,可以解釋中國的問題,并與世界交流。

我們所要建構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是與中國國情、社會主義政治密切相關,同時又堅持理論建構的一般原則(普世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堅持服務于公眾和公共事業的一種理論體系。我們應該放下對“中國特色”和“社會主義”的政治成見,深刻地去思考目前我們理論創新的依據和可能。我們應該捕捉歷史難得的機遇,將中國的新聞傳播實踐納入世界范疇之中,發揚公共精神,服務于中國的公共事業,擴展學術的公共空間,發揮學者的公共作用。

注釋:

[1]參見唐遠清:《對新聞無學論的辨析及反思》,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

[2]參見郜書鍇:《走入黃昏的中國新聞學——30年中國新聞學的回望與反思》,2009年第3期。

[3]鄭保衛:《試論我國新聞學的學科地位及學科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4]鄭保衛:《試論我國新聞學的學科地位及學科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5]鄭保衛:《從“保衛新聞學”到“發展新聞學”——當前我國新聞學學科建設之我見》,《現代傳播》,2007年第1期。

[6]鄭保衛:《試論我國新聞學的學科地位及學科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7]鄭保衛:《從“保衛新聞學”到“發展新聞學”——當前我國新聞學學科建設之我見》,《現代傳播》,2007年第1期。

[8]李彬、黃衛星:《從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讀趙月枝〈傳播與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分析〉》,《新聞大學》,2012年第1期。

[9]姜飛:《中國傳播的三次浪潮——紀念施拉姆訪華30周年暨后施拉姆時代中國的傳播學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2012年第4期。

[10]喬治·E·馬爾庫斯、米開爾·M·J·費切爾:《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一個人文學科的實驗時代》,三聯書店,1998年,第23、25頁。

[11]詹姆斯·克利福德:《導言:部分的真理》,見詹姆斯·克利福德、喬治·E·馬庫斯編:《寫文化》,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35、36頁。

上一篇: 藥店年終工作總結 下一篇: 銷售人員述職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热香蕉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全国 | 亚洲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性饥渴少妇推油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