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管理類專業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2 14:56: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經濟管理類專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經濟管理類專業論文

篇(1)

對于遠程開放教育經濟管理專業而言,畢業論文是其畢業前的必需環節,同時也是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和設計進行綜合考核的一項活動,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自身專業素養。慶元程開放教育經濟管理專業而言,培養人才的目的就是能夠將所學應用于實際工作,以此推動本行業、領域以及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從某種意義來講,畢業論文是遠程開放教育中的重要環節。

一、對學生方面畢業論文質量保證機制的要求

(一)明確畢業論文寫作觀念

對畢業生進行論文寫作這一階段而言,明確畢業論文寫作觀念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特別注意的是本次畢業論文是開展遠程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僅僅是對學生學業水平以及研究方面的能力進行一次綜合性的檢驗,還是對學生對所學知識以及技能的培養,且有利于提升學生對問題的分析以及解決方面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訓練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兩者相結合,能夠將所學應用于實際中去。與此同時這部分內容還需要專業教師在其中起到指導性的作用,所以學生若能夠認真聽取指導教師對自身畢業論文寫作提出的意見,在加上學生自身的努力,進行畢業論文寫作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專業思維,同時對提升學生專業素養方面也有積極性教育意義。

(二)認真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

本文所講的文獻資料,具體指的是與遠程開放教育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在進行畢業論文寫作時,與其所選擇的題目相關聯的專業書籍以及學術論文等,對于學生而言,在進行實際論文寫作時,重點就在于全首位了解和掌握與選題相關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做到融會貫通。而對于這些理論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檢驗,則需要學生做到的是多多關注近年來與本次選題相關的一些學術論文。通常來講,若刊載學術論文期刊級別越高的情況下,則說明該論文期刊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以及權威性,通過這種類型的論文期刊,特別是對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而言,其中的統計年鑒、調查報告等方面的內容對學生之后的問題分析方面以及畢業論文撰寫方面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基于以上,學生應該通過教師在其中的指導,在有限時間對文獻資料進行針對性查閱。

(三)積極聽取教師對論文提出的意見

畢業生在進行畢業論文選題以及論文寫作時,若沒有指導教師在其中的指導,光靠學生自己是很難完成的,因此這就要求學生在論文選題開始主動與指導教師就本次畢業論文寫作進行溝通,通過溝通征求教師對自身進行論文寫作的意見,學生聽從教師提出的意見并改進。就整個論文寫作階段而言,學生遇到的寫作困難以及問題都要積極與指導教師聯系,通過教師指導來完成并解決問題,若出現因學生自身原因導致困難或問題沒有辦法妥善解決的情況下,也應盡最大可能將困難與問題對畢業論文造成的不利影響降至最小。

二、對教師方面畢業論文質量保證機制的要求

(一)認真履行作為教師應做的工作職責

對于畢業生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而言,其最重要的就在于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合理行使自身作為指導教師的權利。(熟體而言,指導教師的主要職責就在于對畢業生寫作全過程的指導,對畢業生所寫的畢業論文選題方向、論文結構、文字質量等多方面起到指導性的作用,同時還要對學生論文定稿的指定位置簽署自身對該論文的評審建議內容。從整體上來講,指導教師對學生畢業論文指導全過程中,主要從論文選題、論文初稿、論文終稿以及論文答辯四個方面進行相應的指導,確保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指導,符合畢業論文寫作的相關要求,幫助學生順利畢業。

(二)指導學生對本次論文寫作的合理選題

所謂選題,就是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對本次論文寫作的選擇以及需要進行研究的學術問題提供幫助,也可以選擇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需要進行解決的問題或矛盾等。基于以上,這就需要教師指引學生在進行論文選題時盡可能貼近當下實際生活中或工作中的熱點、難點等方面的問題。就經濟管理類專業而言,例如題目《淺析企業領導如何在管理中實現有效授權》在寫作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再如題目《當前中小企業如何在發展中留住人才》的寫作范圍比較廣。對于以上幾種論文選題,指導教師應結合當前實際對學生論文選題進行一定的制止和糾正。例如題目《A市XX企業對員工績效考核的分析與改進策略》這樣的論文題目比較清晰,將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兩者進行有效結合的選題。

(三)定期進行經濟管理專業的論文指導

對于遠程開放教育的論文指導教師而言,需要明確當前院校對學生畢業論文提出的基本要求,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求其根據自身研究方向,進一步補充與專業有關的理論與實踐方面知識;即使非本人研究的領域專業知識,也應做到基本的掌握和了解,只要這樣,才能在之后學生畢業論文上提供比較全面的、深入的指導。基于以上,這就要求論文指導教師對本專業具有權威性的核心期刊給予高度關注和重視,對于經濟管理專業而言,主要有《經濟學動態》《管理世界》等期刊,同時還要對當前各大行業、政府機構等的最新經濟動態以及數據有基本的了解,以此為學生畢業論文寫作起到指導作用。

三、對教學組織者方面畢業論文質量保證機制的要求

(一)對學生進行培訓

對于畢業論文寫作期間需要的資料收集方法,應培養學生積極運用當前信息化手段,對于遠程開放教育學生而言,因其在圖書館進行文獻資料查閱的時間比較少,這時候可引導學生通過中國知網等學術論文數據庫對相關資料進行查閱和下載,以便于學生在之后論文寫作中借鑒使用,作為班主任、管理機構等教學組織者,應積極培養學生對電子資料的下載和使用能力,引導其訪問各大高校、省級等電子圖書館,以此來將遠程開放教育的特征展示出來;除上述網絡收集文獻資料,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的方式,針對學生自身論文寫作中的問題,例如寫作提綱,寫作觀點提出等方面內容開展調查。

(二)對指導全過程的監控

就遠程開放教育本身的教育特征而言,指導教師與學生之間處于空間分離狀態,學生很容易因論文寫作期間某個困難點而放棄寫作,教師因此放棄指導,而這也就從側面對遠程教育組織者提出了挑戰難題。基于以上,為有效保證指導教師和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期間克服困難,完成畢業論文寫作,這就需要對其進行指導全過程的監控,通過監控的方式來幫助指導教師與學生解決其在論文寫作期間遇到的問題,同時還要定期與指導教師、學生進行聯系,明確畢業論文寫作情況,對此遠程開放教育機構應對畢業論文寫作建立全過程的長效監控機制,并將其提升至對遠程開放教育教育質量以及社會聲譽方面的影響中,以此來不斷完善畢業論文質量保證機制。

篇(2)

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能熟練運用經濟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決經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以適應企業對一線操作人員和中基層管理人才的需要,并為企業提供高級管理人才的后備力量。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育因其專業特色,對實踐性教學環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目前的教學實踐中,這類專業的實踐性教學多流于形式,容易使得該專業培養畢業生偏離教育的目標。

一、脫離真實的職業環境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不利影響

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的改革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改革不系統、不深入。畢業論文高職經濟管理類教育的改革起步更晚,以前我國對高職高專教育工科類人才的培養研究較多,但對文科類特別是經濟管理類人才的培養研究較少,往往辦成了本科壓縮型。與工科類人才的培養模式比較,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顯得非常薄弱,特別是沒有與工商企業建立緊密的聯系,因而使得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高職教育與其培養目標仍存在偏差。

二、校企合作是解決教學與職業環境相脫離的最佳途徑

加強與企業的聯系,與企業進行不同形式、不同層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實現教育資源的有償互享,碩士論文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高等職業教育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是實現其教育目標的最好選擇。

1.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學校可以前瞻性地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包括需求的種類、結構、以及各類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的變化,掌握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規律,以適時地調整專業教學計劃,設置新的專業,培養更加適用的人才。

2.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社會教育資源。目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起步較晚,教育資源短缺,具體表現在"雙師型"教師少,實驗實習場所緊張,科研資金不夠等。現代企業,積累了大量的生產、建設、經營、管理技術人才。他們可以為企業職業教育所用,而且通常不需要辦理復雜的手續。學校與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可以將學校的科研理論優勢與企業的資金優勢、生產優勢、管理實踐優勢相互結合,提高老師的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緩解學校實驗實習場所緊張,科研資金不夠的矛盾,又能為企業及時輸送適用性人才。

3.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我們強調職業教育的技術技能性特色,而參與整個企業的運作過程是學生實訓、實習的最好機會,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具體崗位,這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和學習,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采購、生產、銷售、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管理、投資等環節中的具體問題,以及解決現場突發性問題,培養應變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民族精神,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等等。

三、經濟管理類高職教育進行校企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種利用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把以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教育環境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和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培養適合行業、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目前,在理論界已被普遍認同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必然選擇。在培養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高職教育中,可以開發出多層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

1.建立契約式實訓基地。校企雙方通過契約的方式約定,在企業建立實習基地,建立專業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實習指導委員會。醫學論文聘請行業(企業)的專家、高級技師等為實習指導委員會成員,與企業簽訂專業實習協議,由企業定期向學生提供實習場所、設施和機會,學校定期向企業輸送優秀人才。這種形式由于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緊密結合,使學生的一部分實習成果直接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為企業創造了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同時在解決學生實習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

篇(3)

經濟管理類專業要培養新時期所需要的“寬知識、厚基礎、應用型與創新性”人才,必須在開展理論教學的同時,注重實踐與實驗環節,使實驗教學成為人才培養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認識上的偏差,我院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驗室建設長期處于滯后的狀態,難以適應不斷提高的人才培養的要求,成為制約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瓶頸”。因此,如何加強實驗室建設,發揮實驗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已經成為當前教學改革中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規劃與建設必須堅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設計思想,站在一定戰略高度來考慮問題。20世紀90年代末期,軍事經濟學院經濟管理專業開始進行計算房的建設,這就是經濟管理實驗室的雛型,經歷1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它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建設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培養復合型經濟管理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

面向21世紀的經濟管理人才,必須是適應信息化和國際化的要求、理論與實務并重、具有全局觀念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經濟管理人才。這就對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提出了挑戰。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很難使學生將所學過的專業知識與相關知識融會貫通起來,而難以培養出復合型經濟管理創新人才。計算機模擬技術方式被應用于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領域則解決了這一難題。學生通過參加計算機模擬實踐教學,可以把同一課程中的不同知識點、同一專業不同課程的知識點貫穿起來,把不同專業不同課程的知識點貫穿、綜合起來,教師通過案例教學、企業模擬實戰等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從而真正獲得知識,也使學生分析問題、自我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使學生在受到良好的專業教育與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獲得對經濟管理類的專業知識、專業活動的系統理解與認知,在現代教育技術基礎上真正搭建起一個培養復合型經濟管理人才的平臺。

在培養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生的實踐活動中可以發現,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突出存在三大問題。第一,片面強調知識的傳授,忽視知識的整合與知識意義的建構;第二,片面強調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與理論的應用。第三,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忽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長期以來,為解決上述問題,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改革只局限于將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學大多蛻變為課堂講授中的實證舉例,這些“打補丁”式的改革并未獲得理想的效果。

2、建設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經濟管理專業學科發展的必然結果

隨著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滲透,經濟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斷地發展,經濟管理學科系統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思維,因此經濟管理實驗室的建設正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科發展的結果,是經濟管理學科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現存在的問題

1、對實驗室的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長期以來,對于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方式有一個普遍的看法,認為經濟管理類專業屬于軟科學,只需要一支筆、一本教材和一本講義就可以完成人才培養計劃。而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較之于理工科實驗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產出”的實驗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將資金投向于能夠帶來明顯經濟效益的理工科實驗室,而不愿意將資金投向于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驗室的建設。在人員配備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編制。由于對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導致實驗室的建設長期滯后于人才培養的需求,難以發揮其在人才培養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復建設,實驗室利用率較低

一方面是實驗室建設的資金不足,另一方面,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又面臨著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局面。院內實驗室普遍是按照專業來設置實驗室,一般分屬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掛靠在教研室,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也不例外。由于實驗室之間一般情況下不允許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實驗室不得不重復設立一些設施與項目。“小而全”的重復建設,不但浪費了實驗室資源,降低了實驗室的使用率,而且難以使實驗室發揮規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實驗教學大綱與實驗教材

傳統教學認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驗大多以驗證課程理論為主,因而把實驗教學作為對理論知識的鞏固與加深,實驗課內容只是重復理論教學內容的簡單、孤立的實驗項目。基于這些觀念的影響,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驗教學難以像理工科實驗教學那樣,事先編寫行之有效的實驗教學大綱以及與專業教學內容相配套的實驗教材,往往使實驗教學與人才培養計劃相脫節,實驗環節流于形式。學生普遍反映實驗環節收獲不大,也沒有興趣,因而實驗課程成為學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課程。

4、實驗室教師隊伍建設長期滯后

由于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方法的滯后性,使實驗教學在教學上長期處于從屬地位,實驗室教師與專職教師相比薪酬較低,職稱晉升也相對較難。因此,實驗室隊伍處于“專業人員少、學歷低、知識結構單

一、接受培訓機會少、工作熱情低”的狀態,實驗室人才隊伍長期滯后。有的實驗人員實質上只是實驗室的設備管理人員,缺乏經濟管理專業理論知識,對實驗教學的開展也缺乏全面認識,既不利于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三、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思路

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必須以實驗教學與課程體系改革為先導,建立獨立的實驗課程體系,實驗室改革才有內涵與支撐。

1、改革實驗課程教學體系

在課程管理過程中,應該按大學科分類單獨設置實驗課,才能改變實驗課的從屬地位。今后,隨著專業的不斷拓寬在教學計劃中應按專業分類,設置相同的基礎課程,這在客觀上就為實驗課的單獨設課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課程教學體系應符合相關學科群的發展,課程的設置、實驗項目的選擇及內容的覆蓋面都應符合這一要求。通過分析現有的管理類實驗課教學體系和實驗設置,對實驗項目、內容和深度,以及側重點加以區別,把實驗教學活動分為經濟類和管理類兩大類型。對于經濟類專業的實驗課程應整合設置為一門課程,以便相關理論驗證及相關原理演示的融會貫通,而對于管理類專業的實驗課程則分設會計實驗(手工和電算化)、審計實驗、統計實驗、財務實驗、經營實驗、商務實驗、證券實驗等,以便每個實驗課題具有相對獨立的實驗內容。同時,各個實驗課程都應有獨立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大綱,突出設計性及綜合性實驗的項目,通過仿真模擬和電子計算機技術實現綜合設計。

2、進行分層次的實驗教學

在原有教學形式上,實驗教學一般是驗證性實驗較多,而設計性實驗較少。實驗課按照大學科獨立設課后,整個實驗教學活動有利于進行分層次教學。第一層次,主要則是以演示驗證性、模擬操作性實驗為主。這一層次主要是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基礎實驗的方法步驟,熟悉常規實驗設備的使用,在教師指導下較熟練地獨立完成各項實驗,并能掌握數據處理的方法,完成實驗報告。第二層次主要以設計性實驗為主。這一層次主要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設計能力的主要階段。實驗的方案、步驟和所需的儀器設備的選擇完全由學生自己完成,自己選擇調配實驗所需的儀器、軟件等。通過這樣的實驗教學,使學生在大學期間的綜合設計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養。第三層次,逐步開設綜合性選修實驗課。這一層次,要求學生設置一些難度較大或根據學生的愛好與特長自己設計開發的實驗項目,利用實驗室的實驗條件進行實驗。由于這類實驗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質,在實驗實施過程中,可以舉辦一些綜合設計性實驗競賽和等級考試,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第四層次,探索開放性實驗課程的設置。這一層次,則主要是為那些基礎較扎實、動手能力強、具有探索精神的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并能夠輔助專業教師以完成其相應的科研課題。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是教學科研上水平的一個重要性標志。

3、實驗隊伍建設要改變傳統的用人觀念

實驗教師是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中最活躍的因素,建設高水平的實驗室必須配置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根據新形勢的要求,從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等方面綜合考慮,力求建成一支技術精干、基礎扎實、素質過硬、樂于奉獻的實驗技術隊伍。

4、建立適應教學和科研發展需要的多種功能并存的實驗室體系

篇(4)

作者簡介:崔樹銀(1968-),男,安徽霍邱人,上海電力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朱玉知(1979-),男,江蘇邳州人,上海電力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上海?200090)

基金項目: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課程建設項目“公共事業管理概論”(滬教委高[2011]48號)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9-0091-03

實踐教學是大學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有助于提高大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大學畢業生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教育部已經啟動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該計劃旨在培養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事實上,面向工科專業學生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就是為了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雖然目前還沒有面向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的教育培訓計劃,但管理類專業同樣對實踐教學提出了較高要求。

一、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意義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公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管理學為第12個學科門類,一級學科包括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1]根據教育部正在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調整后的管理類專業將有40多個。管理學科是一門理論性、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而且需要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一般描述為: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管理學理論基礎,熟練掌握現代管理分析方法,能在經濟管理部門、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經濟管理工作。

近年來,由于管理類專業辦學成本相對較低,國內絕大多數高校一般都設置有管理類專業,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管理類專業對實踐性要求很高,而很多高校又缺少實踐環節或者實踐環節不足,即使進行了實踐教學的高校,其效果也并不理想。[2]這樣一來,管理類專業大學生畢業后雖然具有扎實的管理理論,但實踐能力培養不足的本科生教育呈現了“象牙塔”現象,本科生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難以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3]隨著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培養社會需要的高質量管理類專業人才已是當務之急。

二、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實踐教學內容不夠豐富

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內容一般包括實驗教學、社會實踐、科研活動和學科競賽等。實驗教學在理論教學注重實用知識的基礎上,訓練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社會實踐主要訓練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業能力。科研活動主要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學科競賽主要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創造精神。

目前,管理類專業的實驗教學只限于基礎實驗和模擬實驗,學生只需要根據《實驗手冊》的要求進行操作,便可順利完成實驗任務。由于缺少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實驗任務的挑戰性不強。畢業實習作為大學教育中最重要的社會實踐活動,一般安排在大學四年級下學期,而這個時候,正值學生找工作、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或公務員考試,因而畢業實習工作常常流于形式。至于課程實習、專業實習和社會調查活動也由于缺少實踐活動經費和社會實踐基地而較少開展。大學生的科研活動只限于畢業論文(設計),而畢業論文(設計)的選題通常理論性強,偏離實際。雖然各高校都鼓勵大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但真正能夠參與教師科研活動的大學生還是鳳毛麟角。

2.實踐教學經費投入不足

相對于理論教學而言,實踐教學需要投入更多的教學經費。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除了前期一次性購買實驗設備和教學軟件外,日后軟件升級和日常實驗室管理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為了節約經費,一些實驗室長期閑置,只是被用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場所,然而,大多數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只是停留在協議層面或僅僅用于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評估。由于尚未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高校與實習單位優勢互補、互惠雙贏的機制,不少高校出于降低教學成本的考慮,不愿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上投入過多的實踐教學經費,這樣一來,實習單位接納大學生實習缺少足夠的動力。甚至一些學校為了節省開支,減少或者取消學生實習環節,用理論課程代替實習課。[4]

篇(5)

經濟管理類專業要培養新時期所需要的“寬知識、厚基礎、應用型與創新性”人才,必須在開展理論教學的同時,注重實踐與實驗環節,使實驗教學成為人才培養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認識上的偏差,我院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驗室建設長期處于滯后的狀態,難以適應不斷提高的人才培養的要求,成為制約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瓶頸”。因此,如何加強實驗室建設,發揮實驗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已經成為當前教學改革中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規劃與建設必須堅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設計思想,站在一定戰略高度來考慮問題。20世紀90年代末期,軍事經濟學院經濟管理專業開始進行計算房的建設,這就是經濟管理實驗室的雛型,經歷1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它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建設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培養復合型經濟管理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

面向21世紀的經濟管理人才,必須是適應信息化和國際化的要求、理論與實務并重、具有全局觀念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經濟管理人才。這就對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提出了挑戰。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很難使學生將所學過的專業知識與相關知識融會貫通起來,而難以培養出復合型經濟管理創新人才。計算機模擬技術方式被應用于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領域則解決了這一難題。學生通過參加計算機模擬實踐教學,可以把同一課程中的不同知識點、同一專業不同課程的知識點貫穿起來,把不同專業不同課程的知識點貫穿、綜合起來,教師通過案例教學、企業模擬實戰等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從而真正獲得知識,也使學生分析問題、自我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使學生在受到良好的專業教育與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獲得對經濟管理類的專業知識、專業活動的系統理解與認知,在現代教育技術基礎上真正搭建起一個培養復合型經濟管理人才的平臺。

在培養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生的實踐活動中可以發現,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突出存在三大問題。第一,片面強調知識的傳授,忽視知識的整合與知識意義的建構;第二,片面強調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與理論的應用。第三,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忽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長期以來,為解決上述問題,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改革只局限于將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學大多蛻變為課堂講授中的實證舉例,這些“打補丁”式的改革并未獲得理想的效果。

2、建設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經濟管理專業學科發展的必然結果

隨著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滲透,經濟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斷地發展,經濟管理學科系統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思維,因此經濟管理實驗室的建設正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科發展的結果,是經濟管理學科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現存在的問題

1、對實驗室的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長期以來,對于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方式有一個普遍的看法,認為經濟管理類專業屬于軟科學,只需要一支筆、一本教材和一本講義就可以完成人才培養計劃。而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較之于理工科實驗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產出”的實驗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將資金投向于能夠帶來明顯經濟效益的理工科實驗室,而不愿意將資金投向于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驗室的建設。在人員配備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編制。由于對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導致實驗室的建設長期滯后于人才培養的需求,難以發揮其在人才培養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復建設,實驗室利用率較低

一方面是實驗室建設的資金不足,另一方面,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又面臨著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局面。院內實驗室普遍是按照專業來設置實驗室,一般分屬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掛靠在教研室,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也不例外。由于實驗室之間一般情況下不允許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實驗室不得不重復設立一些設施與項目。“小而全”的重復建設,不但浪費了實驗室資源,降低了實驗室的使用率,而且難以使實驗室發揮規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實驗教學大綱與實驗教材

傳統教學認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驗大多以驗證課程理論為主,因而把實驗教學作為對理論知識的鞏固與加深,實驗課內容只是重復理論教學內容的簡單、孤立的實驗項目。基于這些觀念的影響,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驗教學難以像理工科實驗教學那樣,事先編寫行之有效的實驗教學大綱以及與專業教學內容相配套的實驗教材,往往使實驗教學與人才培養計劃相脫節,實驗環節流于形式。學生普遍反映實驗環節收獲不大,也沒有興趣,因而實驗課程成為學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課程。

4、實驗室教師隊伍建設長期滯后

由于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方法的滯后性,使實驗教學在教學上長期處于從屬地位,實驗室教師與專職教師相比薪酬較低,職稱晉升也相對較難。因此,實驗室隊伍處于“專業人員少、學歷低、知識結構單一、接受培訓機會少、工作熱情低”的狀態,實驗室人才隊伍長期滯后。有的實驗人員實質上只是實驗室的設備管理人員,缺乏經濟管理專業理論知識,對實驗教學的開展也缺乏全面認識,既不利于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三、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思路

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必須以實驗教學與課程體系改革為先導,建立獨立的實驗課程體系,實驗室改革才有內涵與支撐。

1、改革實驗課程教學體系

在課程管理過程中,應該按大學科分類單獨設置實驗課,才能改變實驗課的從屬地位。今后,隨著專業的不斷拓寬在教學計劃中應按專業分類,設置相同的基礎課程,這在客觀上就為實驗課的單獨設課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課程教學體系應符合相關學科群的發展,課程的設置、實驗項目的選擇及內容的覆蓋面都應符合這一要求。通過分析現有的管理類實驗課教學體系和實驗設置,對實驗項目、內容和深度,以及側重點加以區別,把實驗教學活動分為經濟類和管理類兩大類型。對于經濟類專業的實驗課程應整合設置為一門課程,以便相關理論驗證及相關原理演示的融會貫通,而對于管理類專業的實驗課程則分設會計實驗(手工和電算化)、審計實驗、統計實驗、財務實驗、經營實驗、商務實驗、證券實驗等,以便每個實驗課題具有相對獨立的實驗內容。同時,各個實驗課程都應有獨立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大綱,突出設計性及綜合性實驗的項目,通過仿真模擬和電子計算機技術實現綜合設計。

2、進行分層次的實驗教學

在原有教學形式上,實驗教學一般是驗證性實驗較多,而設計性實驗較少。實驗課按照大學科獨立設課后,整個實驗教學活動有利于進行分層次教學。第一層次,主要則是以演示驗證性、模擬操作性實驗為主。這一層次主要是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基礎實驗的方法步驟,熟悉常規實驗設備的使用,在教師指導下較熟練地獨立完成各項實驗,并能掌握數據處理的方法,完成實驗報告。第二層次主要以設計性實驗為主。這一層次主要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設計能力的主要階段。實驗的方案、步驟和所需的儀器設備的選擇完全由學生自己完成,自己選擇調配實驗所需的儀器、軟件等。通過這樣的實驗教學,使學生在大學期間的綜合設計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養。第三層次,逐步開設綜合性選修實驗課。這一層次,要求學生設置一些難度較大或根據學生的愛好與特長自己設計開發的實驗項目,利用實驗室的實驗條件進行實驗。由于這類實驗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質,在實驗實施過程中,可以舉辦一些綜合設計性實驗競賽和等級考試,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第四層次,探索開放性實驗課程的設置。這一層次,則主要是為那些基礎較扎實、動手能力強、具有探索精神的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并能夠輔助專業教師以完成其相應的科研課題。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是教學科研上水平的一個重要性標志。

3、實驗隊伍建設要改變傳統的用人觀念

實驗教師是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中最活躍的因素,建設高水平的實驗室必須配置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根據新形勢的要求,從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等方面綜合考慮,力求建成一支技術精干、基礎扎實、素質過硬、樂于奉獻的實驗技術隊伍。

4、建立適應教學和科研發展需要的多種功能并存的實驗室體系

教學型和科研型的實驗特點及要求雖有相同的地方,但還是存在著差別,而且教學與科研自身對實驗的要求也有差別。因此,實驗室就要根據教學與科研的不同特點和要求而有不同的功能形式。所以,必須根據專業的需要,以大學科分類的實驗課程體系和實驗教學改革為龍頭,建立相應的大規模實驗中心或覆蓋面寬、綜合性強的多功能實驗室,確保實驗室建設與改革的持續發展。

四、結束語

隨著現代經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課堂填鴨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管理類人才的培養需要。經濟管理類教學和科研必須緊密結合實驗教學以成為廣大經濟管理類教師和研究者的共識。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從而也提高到一個十分迫切、重要的地位。在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建設過程中,必須深刻認識到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和對于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正確定位,重點從實驗室場地保證、計算機網絡等“硬”環境和應用軟件、實驗師資力量和實驗教材等“軟”環境兩個方面如手,最終實現有機結合,培養出合格的經濟管理類人才。

參考文獻

[1]尹恩山:經濟管理專業實驗室若干問題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5).

篇(6)

1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模式

1.1采用案例的教學模式

案例教學模式逐漸成為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模式,不僅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還可以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創新能力、探索能力等。案例教學模式的概念,指的是將教學內容與案例分析進行融合,教師根據實際教學的目標,選擇較為真實的案例,進行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的教學。比如,在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相關案例的視頻,要求學生根據案例的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并使問題得以解決。在此期間,教師應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對其進行正確的指導。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確保案例具有合理性以及真實性等特點。

1.2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

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是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最常見的一種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是通過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為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形成的特殊模式。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可以為企業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但是,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仍存在很多問題未被解決。比如,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因學生的專業與企業的經營目標不一致,致使學生未能積極參與到專業實踐教學當中,嚴重影響了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效果,這一問題成為限制高職院校及企業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從而給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的開展帶來巨大的影響。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同時也增強了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緊密聯系。

2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專業實踐的重視程度

就現今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情況而言,諸多高職院校存在問題,比如,缺乏專業實踐的重視程度,這一問題成為專業實踐教學的顯著問題。眾多教師認為作為經濟管理類的學生,應當將理論知識作為學習的重點,只有理論知識得到充分的掌握,才能更好地應用在專業實踐教學中[1]。但是,教師未能認知到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致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未能很好的融合,導致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受到一定的限制。

2.2教學模式受到限制

就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實施力度而言,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未能很好地適應現今不斷變化的教學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學生的個人發展,未能滿足學生發展的大量需求[2]。比如,諸多高職院校的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缺乏引導性,在經濟管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未能對學生起到引導作用,除此之外,也未能及時將專業實踐轉變成教學模式,在實踐的過程中,尚未形成健全的運行機制,致使專業實踐教學的成效受到限制。

2.3教學平臺相對落后

教學平臺相對較為落后,致使專業實踐教學存在很多問題未被解決,導致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未能得到有效落實,未能達到高職院校的實際發展目標[3]。比如,大多數高職院校在專業實踐教學期間,未能與企業形成統一的對接機制,使得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具備眾多特點,如單一性、限制性等。經濟管理類學生難以融入企業開展的專業實踐活動,這成為限制高職院校穩定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同時也限制了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落實力度。

3優化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措施

3.1加大力度重視專業實踐的教學

在時代飛速發展的環境下,為促使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得到長遠發展,應加大力度重視專業實踐的教學。與此同時,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為經濟管理類學生營造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同時也為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加大力度重視專業實踐的教學,應先改善專業實踐教學的相關理念,促使素質化、人本化等觀念作為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理念,在根本上提升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以此來促進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個人發展。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結合,在教學改革的推動下,創建健全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最終提升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成效。

3.2創新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使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在市場環境中占據主導地位,最為重要的是對專業實踐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促進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的高效發展。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應當對專業實踐教學課程展開深層次的探討,使得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具有諸多特點,如綜合性、應用性以及時效性等。為使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得以正常進行,應將市場需求作為創新的原則,為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的未來發展培養更多的綜合性人才,促使經濟管理類學生更加認真學習,能夠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不僅可以加快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力度,還可以為學生的個人發展提供諸多便利條件。

3.3建立優良的專業實踐教學平臺

在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為促使高職院校的相關教學機制得以落實,應建立完整的專業實踐教學平臺,促使專業實踐教學平臺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校企合作方面就顯得格外重要,比如,以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為例,為促使經濟管理類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得到充分鍛煉,校企合作之間應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將企業作為綜合實踐的平臺,為即將畢業的學生提供平臺,促使其能夠在企業中進行社會實踐,使得學生深刻地明確每一個崗位的職責,并且認知到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以此來提升學生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增添色彩。

4結語

篇(7)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6-0-01

一、實驗教學在應用型大學的地位

大學教學可以分為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兩大環節。實驗教學是以實驗室為教學場所,以各種硬件與軟件為媒介,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分析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培養觀察、分析、判斷等各種能力的教學環節。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延伸與擴展,是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步驟,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實驗教學在大學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首先,實驗教學為理論知識的應用提供了模擬環境,使理論教學中的抽象理論知識通過實踐得到檢驗與印證。其次,實驗教學補充了理論教學的不足,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其能更快適應社會和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可謂一舉三得。因此,在致力于培養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二次開發能力的專門人才的應用型大學中,實驗教學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

二、實驗教學體系設計: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例

經濟管理類專業作為社會科學的分支,具有鮮明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而由于其學習對象即社會經濟現象的復雜性和關聯性,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驗教學顯的尤為重要。因此,實驗教學日益受到高校重視,大部分院校建立了以計算機和網絡為平臺,以仿真模擬系統和分析決策系統為基礎的實驗室或實驗室(實驗中心),開設了以計量分析、銀行業務模擬等為主的經濟類專業實驗課程和以會計信息系統、企業管理等為主的管理類專業實驗課程。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開設的課程比較零散,課程體系缺乏統籌規劃,從而不能形成一個系統的教學體系。基于此,本文試圖從整體上設計一套針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驗教學體系,從而為應用型大學該類學科實驗教學的建設和改革提供一種綜合性的創新思路。

根據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由淺入深掌握規律,即初始階段、驗證階段、綜合運用階段和研究創新階段,以及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二次開發能力的專門人才,可將整個實驗教學體系設計成一個圍繞目標化學生能力培養、分層次和模塊化實驗課程設置的實驗教學體系(如圖所示)。

基礎實驗課程旨在加強學生運用計算機和計量統計軟件分析經濟和企業運行的基本實驗技能。該層次應設置在學生專業學習的初始階段,主要進行與專業知識相關基本技能訓練,設置專業相關基礎實驗課程和純粹的基本技能訓練課程。依據各專業的特色,可以分別組建模塊化的實驗課程群。其實驗教學形式可以根據各專業的性質和特點,在集成化平臺下實現資源共享,通過不同模塊的組合和交叉進行綜合實驗項目訓練,同時學生還可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選擇跨專業的實驗實訓項目。在這一階段的實驗教學可以與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社會實踐、研究課題或模擬競賽的形式相結合,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的形式進行。

三、實驗教學體系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及解決途徑

1.實驗經費有限問題:拓寬軟件建設途徑。建設經濟管理類實驗教學體系,離不開配備完善的實驗室,這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其中包括硬件設備和軟件平臺的建設。近幾年,國內涌現出一大批致力于經濟管理類模擬教學實驗軟件開發的公司,已經開發出了商業銀行業務模擬、會計電算化等幾百種模擬教學軟件,而且這些教學軟件的應用已漸趨完善和成熟。大量引入各種專業軟件平臺需要耗費巨額資金,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可首先考慮最具針對性、實用性和應用性的軟件,同時可采用購買為主,硬件捆綁、捐贈、協議提供為輔,自主開發等補充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地拓寬軟件建設途徑。而各大管理軟件開發公司也適時推出相應的教育版、測試版等免費或只需付少許費用的軟件。這些都為經濟管理類專業模擬實驗教學軟件的選擇提供了可選范圍。

2.實驗室設置零散問題:建立系統化實驗教學中心。目前高校普遍采取的實驗室設置模式是以學院或系為單位,在各個學院或系內部設置一個或多個實驗教學的實驗室。這樣的設置模式可能造成資源重復浪費,而各學院或系由于經費限制,單個實驗室的配置資金有限,實驗室設置零散,難以形成科學的實驗教學體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把原分散在不同學科門類或不同院系的多個實驗室全面重組,創建一個學科覆蓋面寬、系統化、集成化、系列化程度高的實驗教學中心,該中心可以為全校所有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科研提供實驗教學,也可作為實踐教學的實習、實訓基地,并配合行之有效的實驗室運作與管理方式,最終實現高校實驗教學的體系建設和資源重組。

3.實驗與實際脫節問題:建立開放型的實驗教學平臺。目前各高校經濟管理專業的實驗教學基本上是在校內的實驗室內模擬進行。如果想讓學生在校內的實驗室達到與到企業頂崗實習一樣的效果,必須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在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之外,向社會開放,建立開放型的實驗教學平臺或者與企業合作建設實驗室。同時,在長期的校企交流合作中,高校經濟管理實驗教學可以獲得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經濟管理案例資源,為實驗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料;還可以改革經濟管理實驗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F224.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5-0059-03

引言

從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的40余年中,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條件、辦學內容和辦學要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一是高等教育體制由精英化轉向大眾化;二是包含本科生和研究生兩個階段的十年制高等教育體系已經建立并得到完善;三是創新意識成為優秀人才的必備標志,這些變化給教育領域帶來了深刻的改革。但是,隨著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進程的加快,如何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人才的培養方法,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夠主動適應并引領社會的優秀人才,是高校目前應該高度關注并力求解決的難題。按大類招生后的人才培養模式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

大類招生后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3種:(1)“3+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在校內按照教學計劃完成3年以專業理論為主專業實踐為輔的課程學習后,第4學年在校外教學實踐基地,集中進行以專業素養與實踐技能為主,專業理論為輔的實踐知識學習的一種新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2)“2+2”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入學后的前兩年按一級學科大類進行通識培養,學生主要學習通識課程模塊、學科基礎課程模塊;后兩年進行專業培養,學生主要學習專業課程模塊、專業技能模塊、實踐教學模塊,學生入學兩年后實行一次專業分流,可在學科之間和學科內部重新選擇專業(特殊專業除外),轉入與轉出比例均控制在 10%以內;(3)“1+3”人才培養模式,即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年不分院系和專業集中開設公共基礎課程,進行集中教學、集中管理,在后3學年,有了第1學年的基礎作鋪墊,逐步開設其他專業基礎課程及核心課程,并根據課程的特點和性質,劃分課程群,進行專業課學習。

為了適應這一新形勢的變化,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商學系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新設計。

一、宣城校區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在招生和人才培養上進行大膽改革,即按大類招生和專業分流培養。2012級按工商管理大類招生,共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和財政學6個專業,分屬管理和經濟兩大學科。2013級和2014級基本上按一級學科進行招生和培養,其中,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3個專業;經濟與貿易類專業包括經濟學和國際經濟貿易兩個專業。因此,2012級招生和培養的類更大一些,包括專業數多,涉及學科領域更大;2013級和2014級招生和培養的類更小一些。正是由于上述差異,2012級和2013級教學計劃也略有差異,特別是前兩年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但2012級和2013級人才培養模式相同,培養目標和專業模塊化結構也相同。

(一)培養目標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既要適應大眾化,又要注重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要堅持貫穿“強化基礎、注重實踐、鼓勵創新、個性化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并結合合肥工業大學的辦學優勢,培養工程基礎厚、工作作風實、創新創業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既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標準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標準的實質,是要做到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培養學生掌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注重職業道德素質,文化修養以及專業素質等的素質培養。具體來說,知識、能力、素質應當包括以下方面。

1.知識

(1)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系統的、比較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

(2)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3)掌握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文獻檢索、情報信息、技術經濟分析方面的知識。

2.能力

(1)具有較強的語言和文字表達、人際溝通及發現、分析和解決管理工作問題的基本能力。

(2)具有較強的運用計算機進行科學研究和管理的能力。

(3)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適應科技發展的應變能力。

(4)具有初步的技術經濟分析方法與評價、生產組織管理與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5)具有較強的外語閱讀能力,一定的聽、譯、寫作能力。

(6)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包括創新思維能力、創新實驗能力、創業能力、科技開發能力、科學研究能力。

3.素質

(1)愛崗敬業,勤奮工作的職業道德素質。

(2)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3)良好的人文社會與科學素養。

(4)從事本專業領域所應具備的專業素質。

(三)培養模式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為適應高等教育發展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提高教學質量和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結合該校區自身的特點,選擇“2+2”模式作為學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按大類招生后的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即以學分制為平臺,把學生的學習期限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注重通識教育,設置相同的基礎性課程打通培養;第二階段注重專業教育,學生根據校區制訂的專業分流方案,結合自已的愛好和專長在所在系現有的本科專業中重新做出專業選擇。

宣城校區經濟管理類專業“2+2”人才培養模式的通識教育有兩個層面,第一個是學校層面的通識教育,主要體現在學校整體設計的通識模塊的課程;第二個是院系層面的通識教育,主要體現在各系設計的學科基礎模塊課程。也就是說,將大學4年時間主要劃分為兩個培養階段,前2年主要按經濟這個大類進行培養,依據“寬口徑”、“厚基礎”的原則構建寬基礎平臺,將時間和精力主要放在基礎性知識既包括公共基礎課,也包括專業基礎課的傳授上。這一階段的主要培養任務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開闊學生眼界,著力養成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為后一階段的學習提供方式方法及能力上的保障。第4學期結束后,學生需要在學科大類內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及優勢特長自主選擇專業方向,后兩年集中進行專業方向的課程學習,形成個人職業技能。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實現學生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的有效整合,以實現“寬口徑”、“厚基礎”的應用型、實用型、社會適應性人才的培養目標。

通過問卷調查表明,學生認為這種培養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被動和盲目選專業的問題,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是一種更加人性化的培養模式。

二、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設計

(一)課程設計思路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根本和關鍵在于科學地設計課程體系。在“2+2”培養模式下,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商學系根據“2+2”人才培養模式,對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新設計,課程設計的思路為:前2年要淡化專業界限,按一級學科為基礎分大類進行通識培養,學生主要學習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公共課,工商管理類專業和經濟與貿易類專業在通識教育部分的課程設計是相同的,包括素質教育、數理基礎、信息技術及工程訓練4個模塊;后2年進行專業培養,學生主要進行專業課程、專業技能學習和實踐,不同專業開設的方向必修、工程實踐及選修課程都各不相同,其中選修課程分為專業方向選修課和個性化教育兩部分。

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既有利于院系根據各自的學科專業特點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狀況設立專業,也有利于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專長以及就業或考研等因素重新作出專業選擇;課程設計時既考慮到各專業在能力需求上的差異性,又保持相關專業的內在聯系。這樣,更能體現合肥工業大學作為工科院校的特點,培養工科院校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所必需的能力;同時,還開設了個性化教育的課程,以滿足學生的個人愛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宣城校區經濟管理類專業“2+2”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內容體現在模塊化課程體系,即“通識教育模塊+學科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工程實踐模塊”。在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環節、教學手段等方面推陳出新,突出所設專業的針對性、適應性以及工科類特色。

(二)課程體系設計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設計主要包括4個模塊,分別是通識教育、學科基礎、專業課程和工程實踐。

1.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目的要求學生關注知識的全面性和普遍性,理解不同學科的知識能夠相互融通,能夠從比較開闊的視野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們得到高層次的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培養健全的個人和自由社會中的健全公民。主要包括素質教育模塊、數理基礎模塊、工程訓練模塊和信息技術應用模塊。

(1)素質教育模塊:大學生體育基礎、大學生計算機基礎、形勢與政策、軍事理論、大學語文、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

(2)數理基礎模塊: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統計學原理等。

(3)工程訓練模塊:工程訓練、計算機拆裝實習等。

(4)信息技術模塊:C語言、計算機網絡、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數據庫管理信息系統等。

2.學科基礎

學科基礎課程是專業學生所必須要學習的內容,其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很好的掌握所學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主要依據各課程的相對重要性而劃分的。學科基礎主要包括工商管理類模塊和經濟與貿易類模塊。各個模塊開設的具體課程如下。

(1)工商管理類模塊:企業管理、企業會計、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

(2)經濟與貿易類模塊: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法、投資學、貨幣銀行學、產業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

3.專業課程

專業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量大模塊,必修課程模塊又包括工商管理和經濟與貿易兩大類,選修課程模塊的設計采用小模塊和大平臺相結合的思路,包括素質化教育和個性化教育兩個模塊。素質化教育模塊主要由通識教育選修課、工商管理類選修課和經濟貿易類選修課3個部分組成。個性化教育同樣包括工商管理和經濟貿易兩大類,在這兩大類模塊中,又分為自然科學、社會技能與文學和藝術3個小模塊。小模塊中提供了限定專業的選修課程。而大平臺則為各個專業提供了公共的選修課程,主要關注創新教育,強調個性化。

4.工程實踐

工程實踐模塊主要體現了工科院校辦學的優勢和特色,主要包括工商管理類和經濟貿易類。與專業必修課一樣,工商管理類分為工商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專業和物流管理專業。經濟貿易類包括經濟學專業和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具體模塊內容包括社會實踐、認識實習、市場調查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的設計等。

篇(9)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21-0084-02

1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的緊迫性與現狀

1.1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的緊迫性

根據近年來高校發展的趨勢,結合高校近年來的實際情況,很多專家以大量事實說明,必要的實驗環境和條件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并且已經成為經管類專業發展的瓶頸之一。正如教育部專家指出的,“文科不需要實驗室”的傳統觀念已經被證明是不符合新世紀教育實際的,面對新形勢和工作的現代化,經濟管理類專業已面臨著非改不可的局面。無論是社會還是學生、家長,都對經濟管理類專業在教學思想、內容、手段方面的滯后提出了改革要求。

建設好經管類專業實驗室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科建設的迫切需要、有效手段,是提高學生素質、滿足信息時代人才需求的必需,也是提高高等學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

總之,實驗條件和實驗室的建設,對于經濟管理類專業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和非常迫切的,在一定意義山已經直接制約著這個專業領域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

1.2 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建設的現狀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別是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和開展素質教育,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建設已經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得到了各級領導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支持。各地區、各學校已經涌現出一批致力于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工作的積極分子,并且取得了一批初步的成果。

然而,大量的事實表明,從總體上看,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驗室建設還是處于自發的、分散的起步階段。與理工科專業的實驗室相比,資金短缺、條件落后,缺乏規范。人員流失的情況十分嚴重,在思想認識、管理機制、成果認定、條件待遇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迫切需要各方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大力的支持。必需充分認識到經濟管理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

2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原則與要求

實驗教學的指導思想是致力于培養既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管理學理論功底,又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的、適應現代化經濟與管理需要的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專門人才,努力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因此,對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提出的要求和應遵循的原則如下:

2.1 先進性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建設無論在整體布局上,還是在計算機配置上以及在網絡結構上,都應該是最優化配置,要達到高校先進水平。

2.2 實用性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建設要體現實效,要以滿足實驗教學和科研為出發點,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的,在規模設計上能反映出自己的特色,在布局安排上,既要考慮正常實驗教學的需要,又要兼顧教師從事科學研究,把它真正建設成具有實效的培養創新人才的基地。

2.3 擴充性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建設要有長遠打算,能夠在原有設施基礎上不斷優化和升級,滿足未來發展需求。

2.4 特殊性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不同于自然科學的實驗室,它是一個虛擬的場所。它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依據相關專業知識和相關動態分析方法,對現實經濟管理活動進行模擬仿真,使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社會科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所以在建設上要充分考慮它的特殊性。

2.5 結合性

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項目的建設,應緊密結合學校的教學課程設置和學科建設規劃,以保證完成實驗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為前提,逐步向開放,綜合,創新方面轉化。

2.6 共享性

要按照學科特點優化、組合實驗室,有利于學科的交叉滲透,實現信息網絡資源共享。

3 改進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管理效率的理念和工作思路

通過積極的探索和筆者的經驗,提出的實驗教學改革理念和工作思路如下:

3.1 理念:目標、定位、轉變

圍繞一個目標:在實驗教學中,堅持培養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素質提高,培養應用技能型、具有能較快地融入社會的專門人才。

明確實驗教學定位:明確提出要用現代教育理念指導實驗教學,把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定位于:第一,支持經濟管理類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第二,消除經濟管理類學生綜合實踐動手能力與開拓創新能力不足的瓶頸。

轉變教學觀念:教與學關系從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教學內容從理論與實踐脫節轉向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教學手段從單一轉向多樣。

3.2 工作思路

以現代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方法、現代教育手段為支撐,不斷完善實驗室的計算機綜合模擬仿真平臺,通過組織學生參加課程驗證性計算機模擬實驗、專業綜合性計算機模擬實驗、專業設計性實驗,校內模擬實習與校外實地實習等五個層面的模擬體驗式教學實踐活動,進行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導向作用相結合、專業知識學習與相關知識學習相結合、理論升華與理論應用相結合,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為一體,開拓出一條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的成功之路。

為了確保經濟與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有效實施,需建立起了一個專業實驗室的教學平臺,軟件、硬件、相關教學條件互相匹配,課內與課外相互補充,融入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具有一定特色的經管類實驗教學平臺。

4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效率改進的對策與建議

4.1 改變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傳統的管理觀念

實驗和實踐環節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實驗室工作是學校辦學的基礎性工作,是體現學校教學科研水平、展示學校辦學實力的重要標志,可見實驗室工作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直接決定著實驗室工作的成敗和效率。因此,學校領導應在廣泛調研和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加強經濟管理類實驗中心的管理,提高實驗中心的地位。

另外,要加強實驗室的組織建設,安排專門的分管領導負責實驗室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同時可視情況設一名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教學工作由相關學院和實驗中心共同負責,協商安排,制定和完善實驗室管理條例和有關規章制度。實驗中心具有一定的人、財、物權,從而能夠保障實驗中心工作的順利開展。

4.2 根據學校教學、專業和學科方向的需要整合實驗教學資源

(1)可以嘗試組建經濟管理實驗中心,集中統一管理,提高了儀器設備等教育資源的利用率。

以前實驗室實行的管理體制是一種獨立的管理模式,每個實驗室為了完成自己的功能,都力爭做到小而全,因此各個實驗室都要購買許多相同的設備。這樣,一方面造成了設備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同時也導致了購買新設備經費的短缺,導致實驗室設備檔次不高;另一方面實驗室的管理混亂,造成了實驗室人員和資源的浪費。如果組建成立經濟管理實驗中心后,實驗室的房屋和設備(特別新購置的儀器設備)等教育資源集中在一處地方,主要供學生所有實驗課共用。目前,有些學校已經初步建立起經濟管理實驗室平臺,按照學科相近的原則設立了ERP、企業綜合模擬、會計模擬、金融模擬等專業實驗室,負責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驗,以及學生畢業論文、開放性實驗、創新實驗的實驗,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同時建立了設備使用登記制度,由實驗技術人員分類管理和維護。實驗技術人員由實驗中心根據實驗課的需要統一安排,大大減少房屋和設備低水平的重復購置,相對增加儀器設備的套數,壓縮人員編制,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確保學生實踐教學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儀器設備、房屋和實驗材料等教育資源。同時學校可以更加重視便于對實驗教學基地的管理,如實驗教學和實驗環境、條件建設。同時注重實驗技術人員的技能和水平,使他們逐步成為實驗技術隊伍的骨干力量,同時可以采取多種措施,不斷提高實驗技術人員的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

(2)根據專業建設、科學研究方向發展的需要,對實驗教學資源進行重組

根據專業發展的需要,對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用房可以進行大幅度的合并與調整,相近學科的實驗室可以相對集中,如財務與會計模擬等實驗室,金融與保險等實驗室,在此基礎上,把師資隊伍建設與實驗室建設緊密結合,圍繞學科方向建立起學位、職稱和年齡結構較合理的人員梯隊。經過實驗室的合并與調整,擴大實驗室的規模,降低儀器設備的重復購置,提高房屋和儀器設備等教育資源的利用率。

4.3 建立以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負責制的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管理模式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的宗旨是服務于教學、科研、專業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是實驗性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證。近年來,各高校在學科建設過程中,十分注重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努力使實驗室與學科建設緊密結合,確保學科建設的快速發展。

讓有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師能夠脫穎而出,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在搞好實驗室調整和規劃,房屋、儀器設備合并與調整的同時,大膽選拔事業心強、品行好、具有合作精神、管理能力強、學術水平高的學術帶頭人或中青年骨干教師擔任學科、實驗室負責人,建立起了專家教授負責制的新型實驗室管理體制。在專家教授的帶領下,依靠科學研究和專業建設,推動實驗室建設健康快速的發展,另外,對留住人才和發揮專家教授在實驗室和學科建設的積極性起到了良好作用。

4.4 提高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研究水平和社會效益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大舞臺,也是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大舞臺。但傳統的管理模式除了上實驗課以外,學生使用實驗室的機會比較少。實驗室由于互相不通氣,也不同程度的造成了資源浪費和限制了研究水平和社會效益的提高。針對這些問題,應注重把實驗室建設、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教學和科研工作緊密結合,減少實驗室的管理環節,最大程度地發揮了專家教授的積極性。從而為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使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保證學科建設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篇(10)

雖說我國開展經濟與管理類專業教育已經有較長的時期,但是由于多種因素作用,我國經濟與管理類專業也顯示出其與其他專業不同的特殊性。

1、與現實經濟發展緊密關聯

由于經濟與管理類專業和現實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而眾所周知經濟發展瞬息萬變,所以,這兩個專業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都必然要關注社會經濟發展,而且教育產品(學生)和科研產品(論文、研究報告)都必須能夠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相應支持。

2,與世界經濟發展緊密關聯

隨著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加深,各行各業都加強了對外聯系,尤其是在經濟方面,世界經濟一體化是大趨勢,我國也不例外,這就需要大量經濟管理方面人才

二、經濟與管理類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基于經濟與管理類專業的特殊性,由于國外教育培養水平的先進,經濟與管理類專業教學中吸收借鑒外國經驗就成為必然選擇。而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開放,要進一步融入到世界經濟環境中,社會對于既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又通曉專業性外語的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經濟與管理類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就更是迫在眉睫。

1、緊跟國外同專業前沿

由于國外經濟發展較為迅速,專業研究也處于學科前沿,其教學更是如此。作為國內同專業,通過引進外國最新版本教材,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使學生能夠接觸到學科最前沿的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同時他們掌握的學科知識在一段時期內不會陳舊。

2、掌握專業外語

以前大多數高校在經濟與管理類專業開設專業英語課程,但效果并不好,因為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僅僅將這門課程當作英語課程的輔助課程來學習,死記硬背某些英文單詞,過后不久就忘記了。通過開設雙語教學課程,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轉這一局面,將外語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外語詞匯,一舉兩得。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對專業英語課程的興趣。據實施雙語教學的教師反映,學生對雙語課程的學習熱情遠遠高于對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熱情,雙語教學使學生處在新的起點上,如果成功會使學生有較強的成就感。隨著雙語教學課程的增加,甚至到將來某個時候可以完全取消專業外語課程,而學生并不會因此缺乏專業詞匯的培養。

3、適應社會需要

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歷來是高校教育的推動力量。正因為如此,隨著社會對“英語+經濟管理”類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作為高等教育必須為社會提供足夠的人才,滿足社會需要。僅僅依靠英語課程甚至專業英語課程并不能夠徹底解決專業知識和英語知識脫鉤問題,只有通過雙語教學,在學習專業課程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專業外語詞匯,才能在實踐中真正自如運用,從而滿足社會的需要。

三、目前經濟與管理類專業雙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目前在國內很多高等院校的經濟與管理類專業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雙語教學活動,在這些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2005年長沙理工大學對管理學院的學生進行過一次雙語教學的調查,調查結果并不令人滿意。在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也有多位老師進行雙語教學,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綜合來看,在雙語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學生與教師的素質

學生英語水平、專業知識、教師英語素質都對雙語教學存在重要影響。由于雙語教學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特別是外語要求較高,這使得很多英語水平較差學生上課無法聽懂,甚至教師授課中也存在語言錯誤等問題,這直接導致學生無法領會課堂教學內容,進而影響對專業課程知識的吸收。

對于雙語教學來說,雙語師資問題是幾乎所有推廣雙語教學的國家或地區面臨的一大難題。由于我國缺乏外語社會環境,雙語教師短缺現象顯得尤其突出,可以說已經成為阻礙當前我國雙語教學目標實現的瓶頸問題。我國教師基本上都是單科型的:外語教師只能講授英語課程,幾乎沒有其他科目的知識背景;學科教師專業基礎比較扎實,但是英語交際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偏低。正是因為如此,聘請外語教師講授雙語課程會以犧牲學科知識為代價,而聘請不能用外語授課的專業教師則會以犧牲雙語教學為代價。

要從根本上滿足社會對雙語教師的長期需求,單靠對在職教師加強培訓只是權益之計,應該從學生的英語教學入手。有些學校雖然要求學生學習兩年基礎英語,但是進入三年級和四年級之后根本沒有專業英語的學習要求。許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無論在聽、說還是在專業英語方面都有很大缺陷,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很難適應雙語教學的環境的。

2、先進教學技術和方法的結合

當前在高校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使用并不廣泛。對于雙語教學這一新事物,多媒體、優秀教學方法應當結合到雙語教學當中,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逐步采用英語,結合專業知識對現實進行思考,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英語的運用能力。

用雙語授課,特別是在用英語授課時,單一的教學方法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由于沒有語言環境,陌生的語言無法激活學生的反應能力,在使用中文時,教師有時僅僅是使用了抑揚頓挫的語調就使學生加深了印象,強調了重點,而使用英語則不能簡單地在語音語速上作文章,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應運用到雙語教學當中,配合圖表手勢以及其他的肢體語言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概念和圖式,能達到事倍功半之效,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是一大挑戰。

3、創建良好的雙語環境

雙語教學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良好雙語環境的支持,雙語環境不僅包括學校環境而且包括社會環境。一些國家如新加坡、美國、加拿大,雙語教學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是和他們的社會大環境分不開的。例如在新加坡工作語言是英語。新加坡的街道、商店、廣告牌等公共設施標志都是用英語和漢語或馬來語標記的。在這種自然的語言環境中,雙語教學更容易取得成功。然而在我國,雙語教學缺乏課堂以外的現實環境,學生感受不到外語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因而沒有感到不得不用英語思維和交流的壓力,缺乏學習外語的動力和熱情。在整個社會缺少英語環境和文化的背景下,積極改進我國英語學習的社會環境對于雙語教學的實現具有現實意義。

學校要主動創建雙語環境。學校應加強雙語教學氛圍的建設,通過設計良好的校園環境和校園文化,通過設置英語角、英語俱樂部等教學形式讓學生和教師時時處處都能看到和聽到英語,逐步使英語成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的工具。學校還要主動加強同國際學校的友好關系,通過將部分師生送出國門或者邀請外國學校師生來校訪問等途徑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這對于學生開放性格、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形成也十分有益。

4.雙語教學的效果問題

雙語教學可以從兩個方面評價其效果,一是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二是英語水平的提高。前者是主要的,但二者又相輔相成,要達到兩個目標─這正是雙語教學的目的所在,但在現實的雙語教學實踐中卻不盡如人意,通過對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幾位已經開設雙語課程的教師所做的調查發現,在教學效果方面普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進度問題,使用雙語教學的進度普遍比非雙語教學的課程進度較慢,影響學生對專業知識知識的掌握,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大綱的課程設置的要求。其次,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常常受到鼓勵,自信心增強,有成就感,往往越學越有勁,而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則干脆放棄,因為上課聽不懂,自己看書又有較大的困難,教師也不能再放慢速度遷就這類學生,因此造成這樣一種結果:一半熱一半冷,熱的是英語水平好的學生,冷的是英語水平差的學生,兩極分化嚴重。要迅速提高這類學生的英語水平確實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那末要他們使用英語來學專業知識就更加難以辦到了,對于這類學生以及學其他語種的學生(如日語、俄語、法語等)在雙語教學中該如何處理成為一件棘手的問題。

對于這一類學生 授課教師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注,筆者認為可以引入“愉快教學法”,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氣氛,師生之間可以平等交流,教師的角色是和學生探討問題而不是居高臨下的傳授知識,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要做到這一步對教師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人民教師的傳統形象會被打破。

參考文獻:

[1]肖靖:《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實施雙語教學的應對策略》*河南科技,2005年第七期。

[2]李爭鳴:《經濟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討》*山西高校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六期。

[3]王英:《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教學的實踐與反思》*北方經貿,2005年第五期。

[4]楊四耕 戴云:《我國雙語教學研究新進展》摘自《學校雙語課程》,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課題組《愉快雙語教學實驗研究》徐匯教育信息網,2003年底月1日。

[6]王學良:《雙語大家談》百度論壇,2004年6月18日。

[7]張正東:《論雙語教學》百度論壇,2004年6月8日。

[8]袁平 愈理明:《高校雙語教學的理念和策略研究》*中國外語,2005年第一期。

上一篇: 愛國衛生運動工作措施 下一篇: 預備黨員入黨申請書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三区 | 色窝窝在线手机视频免费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有码中出 |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业余性爱视频偷窥 | 亚洲日韩欧美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