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2 14:56:1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數學意識

激發學生的數學意識是一個急需解決并十分重要的問題。目前的絕大多數的學生都缺少這種意識。主要表現在書本上的東西無法運動到現實生活當中去。他們認為數學就是教材,只是一門學科,對生活沒有上面幫助,無法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的無處不在。如何改變學生的這種錯誤觀點?那么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從以下四點著手:1.注重數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2.注重把數學知識教學和實際問題聯系起來。3.運用數學知識在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數學意識。4.在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模型。

二、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學習和掌握書本上的知識,來使學生明確到學習的有用性,培養他們學習的需要性,有了需要就會有學習的興趣。而教學的成功與否,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最直接的關系。因而,在數學教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社會和學校提出的客觀要求與期望變為學生自己內在學習的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改變被迫學習,變成自己主動學習。那么我們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1.巧設導語,引發興趣。2.動手操作,提高興趣。3.精選練習,發展興趣。

三、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基本任務不是說一定要學好數學,而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當中同時還包括了其他的一些,比如說比較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所有這些都與培養良好思維品質密不可分,發展和培養思維品質是發展和培養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一般要經過感知、理解、鞏固、應用四個階段。

四、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數學就小學生而言,它的一些教材上的概念和介紹都很抽象,給小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有一定困難。那么,老師可以通過讓他們動手操作一下可能效果就大不一樣。比如三角形可以用紙折出來,然后動手裁下來,只有做到手腦并用,可以獲得直接感性知識,并建立起清晰鮮明的知識表象,為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創造條件。因此,在教學中要非常重視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故動手操作只有與思維緊密練習起來,才能促進感知轉化內部智力,深刻地理解知識的本領意義,也有效地鍛煉了學生之創新能力。

五、授課內容要推陳出新

目前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再是只看教師的講授水平,更重要的要看教師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充分了解學生的需要后再備課,不已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應該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學習的積極性為出發點。老師務必要做到這幾點:1.方法的創新。可以采用設問法、聯想法、動手法等等。2.目的的創新。要根據教材內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內容制定具體的目的和要求。3.過程的創新。設計時可不循舊規,對如何導入新課、如何講授新課、主要環節如何處理進行創新設計。

六、教學要堅持全面性

素質教育應該是面向全校全體學生,不僅要求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還要求整體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自由、全面充分的發展。因此,老師在教學當中應該時刻注意學生全面的素質教育。比如對于數學基礎相對差一點的學生,老師應該多些耐心,多些關照,課上多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給予他們上臺發言的機會。個別的可以進行單獨輔導,幫助他們熟悉教材,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信心。而對于各方面表現都很好的優等生,老師要盡力創造機會和條件,給他們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和智慧的舞臺。

七、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

平等、民主、親密的師生關系是創設和諧愉快課堂氣氛的基礎。這種關系應用于課堂,但建立在平時。由于受幾千年師道尊嚴封建思想的影響,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基本上是把教師放在一個極高的位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地位是絕對不平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成了絕對的權威。因此,要想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教師不是凌駕于學生之上的,而是與學生平等的人。要構建師生平等、民主、親密的關系,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教師必須首先愛其生,在與學生的談話中,不管是問問題還是與學生交流或是評價學生都應是以平等的口吻,不能夠區別取代,要讓學生感覺你既是老師有可以是朋友。

八、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是小學學習中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在數學教育教學當中中,數學老師應當充當好老師、朋友的角色,不僅在學習方法上教會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進行解題學習,并通過朋友的身份來及時關注學生們的學習心理和成長心態。與學生關系融洽,融入到學生群體中去,真正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帶著積極、向上、樂觀、創新的態度去融入到數學學習當中去,同時提高數學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技術含量,有效的開展好小學數學教育教學。

篇(2)

一、農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新課改已經實施了很長一段時間,在新課改下,農村的教育教學明顯的得到了提高,學生知識面廣了,課堂氛圍活躍了,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了有效突破,教師也努力的把新課改的知識、理念、方法滲透到了日常的教學中,雖然教學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與此同時,也發現了不少教學中的很多問題。

教師整體素質偏低,直接影響教學質量、效率。據調查,農村很多教師年齡偏高,40歲以上的教師占據了一大部門,30歲以下的教師非常少,教師隊伍“老齡化”,缺少活力。這個年齡的教師教學理念都比較傳統,雖然在新課改下已經改變了很多,但是仍然沒辦法跟上新一代的教學步伐558100,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教育教學的發展。

教師工作生活壓力大,自我要求不嚴格。農村小學教師工資低,工作量大,課程排布的非常緊密,批改作業都要在家晚上加班,待遇低,致使很多教師沒有工作的積極性。因此部分教師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向,不愿意主動的了解學生需求,并且仔細認真的制定教學方案,得過且過。很多教師忙于日常教學生活中,不注重自身文化素質的學習提高,對于一些培訓不認真對待,日常生活中又太過于應付,沒有把學習和生活進行有益的結合。教師自身素質不佳,精力不夠,就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學校設備不完善,使用率低,阻礙教學前進發展。盡管現在國家級實施義務教育階段經費改革,不僅減免了學生的學雜費用,辦公費用也由國家級財政撥付,但是很多農村小學硬件設施十分的不完善,根本沒有達到最基本的要求,跟城市小學差距很大。雖然國家近年也在設施方面進行了不小的投資,但是很多農村的設施并未真正的使用起來,只是為了應付檢查的“擺設”,并未用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甚至部分教師對于一些高科技設備不會使用,這些情況使農村的教學沒辦法推進,嚴重影響了教育的發展。

二、改變教學理念和方法,促進教育教學

課程理念強調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整合性,建立科學與人文相結合的科學人文性課程文化觀;完善評價機制,特別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質教育的新的評價機制。

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從根本上改變單純的教師傳授知識的落后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深層挖掘,動腦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一章節時,上課先給學生講解概念,要學生明白什么叫做“角”,要學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初步的觀察比較角的大小,學會用尺子畫角。然后要學生打開想象,找找現實生活中還有哪里有“角”,通過觀察,學生紛紛回答問題:桌子、書本、椅子、瓷磚、熒幕、紙張等都有角……然后啟發學生用紙張進行折角,然后進行引導,讓學生理解折角的含義。學生經過討論折角,然后自己動手折角,拿出自己的作品,說出折角的過程和角的位置,然后帶領全班一起學習、比較。讓學生用自己所折的“角”扎手心,要學生感知到角的頂點是尖尖的,莫角兩邊的線條,感知到角的兩邊的線是直的,。從而向學生揭示出“角”的屬性,建立概念。通過要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操作,發展了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聯系生活實際,開放教學內容。數學的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是將數學活動與課程的有機結合。開放性教學,要抓住學生的心理活動趨勢,以學生感興趣的題材作為引導教學,難度適宜的放寬,要學生通過已學的知識自主的思考并解決問題。數學知識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事件,實踐活動等都可以作為學習探討材料,都可加以適當的引用。

在學“分數的意義”教學中,是要學生正確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但是很多學生對于“平均分”的概念還會存在一些誤區,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實例來正確的引導。在舉例子的時候,有的學生說:爸爸買來10個蘋果,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5個。我家的兔子生下了4個兔寶寶,媽媽平局分給了張大爺和王奶奶家,每家兩只。這兩個例子其實是不符合平均分的概念的,蘋果有大有小,剛生下來的兔寶寶也大小不一。這就需要教師予以疏導,要學生建立清晰的數學概念,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符合要求的例子。對的加以肯定,錯的一定要及時的糾正。

建立小組,促進學習。學習需要互動才能有效的提高的,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小組的劃分,4個為一組,這一個小組中有學習成績好的和學習成績差的,要學習好的帶動、幫助學習差的,并定期的要學生自主評選小組中的優秀小組長,增強學生的上進心。小組之間互相的學習和比拼,班級之間定期的舉行活動,評選出優秀的小組并給予獎勵,小學生都是有“虛榮心”的,都想自己的小組可以出類拔萃,這就在無形中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氛圍,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可以更好的促進教育教學。

現今農村的小學教育正在一步步的提高中,但是這是一個艱苦且漫長的過程,需要廣大教育者長期不懈的堅持。需要教師在不斷的教學中總結經驗,也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更好的帶領學生。因地制宜,制定出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案。樂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勵學生自主創新學習,開發學生創新思維,使學生樂于學。從而有效的提高農村的教育教學。

篇(3)

一、小學數學的特點

(一)課程內容的特點

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在學習時要具有系統的學習方法,要循序漸進,以學生能夠接受為教學目的,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這種方式還可以做到使知識提前滲透,并伴隨著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

(二)小學數學是生活化的數學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不再是教室中的學習,而是一種社會性學習。學生的生活環境都可以作為一個課堂。如買東西用到的元角分,房屋的大小需要涉及到面積的大小及測量,這些都含有豐富的數學知識和問題。而且這些內容是生活化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戰性的。而且對于小學生這樣的方法是有利的。同時,每個人都會構造不同的屬于自己的數學世界。

二、中學數學特點

(一)課程內容的特點

對于初中數學來講,簡約的內容與豐富的數學思想交融是中學教學的一個特點。而數學思想是及其復雜的,代數思想、解析幾何思想、函數等都是一些中型的數學觀點。因此這就需要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如今的中學數學更加注重智育與德育相結合,更注重數學生成的過程的思想探討,而不只是結果的應用。

(二)教學方式的改變

在中學時,教師上課會更偏向于講課的學習思路。結合對具體實例的分析,讓學生體驗用數學思想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模仿、操作、探索來進行對學生的進一步加深。發展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這樣的方法不僅對于學生的學習有幫助,還可以讓學生在今后的社會中與人交流時語言表達更加清晰,講話更加縝密。除此之外,也需要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將各種知識點分類進行整合。之后教師要將學生的觀點將以再次整合,再次為學生將思路變得清晰,知識就會得到再次的升華與提煉。

三、如何進行教育教學

(一)把握學習的初始階段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學生剛拿到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在這個時間,教師要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對這門學科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在一開始教學時,教師就應該運用生動的教學方法,運用化難為易的教學方式。這樣會使學生對這堂課就會集中精力,認真的過腦思考。所謂萬事開頭難,因此,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提前將內容準備充分,爛熟于心,做到在課堂上可以游刃有余。

(二)保持課堂的創新性

注重教學課堂的引入環節。教師要善于設計各種環節,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在數學課堂中,不論是小學還是中學,活躍的課堂氛圍都是有利于教學的流暢進行。在課堂上要進行小組互相學習討論的環節,另外也要讓學生自己上臺展示自己不同于別人的方法,讓大家互相學習和借鑒這種數學思路。而在小學生與中學生講到關于圖形或幾何時,教師要讓小學生自己動手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通過簡單的表演,把問題設置于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而對于中學生,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觀看動態圖和圖形的拆分組合,這樣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空間思維。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的方法指導,從而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主要從“看一看、想一想、議一議、做一做”這四個方面來進行。首先看一看,想一想是指善于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小學生可以考慮積木是幾面體,而中學生則可以考慮它的空間性。從而可以聯想到其他相似的事物。而對于議一議是指要培養學生善于與他人合作探討的精神,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而有了以上這些以后,就要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了。即為做一做,通過多做來達到一定的熟練度和理解力。

四、總結

中小學是打基礎的時候,所謂打基礎主要是打數學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基礎,要讓學生有較寬廣的數學視野,不應該以在實際中是否直接有用作為標準來決定教學內容的取舍。對于教師來說,教育教學方法更應該不斷地探索,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與良性競爭,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十分活躍地參與其中,讓他們在課堂與教師互相影響、互相溝通、互相補充,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真正實現共同進步。此外,數學教育也應該注意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這已經成為我國數學教育界的共識。

參考文獻:

篇(4)

數學一直是許多學生的學習障礙,小學數學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何使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真正喜歡數學,是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它的一大難題,需要數學教學在教學內容和手法上進行創新,滿足新時期學生的特點和期望。

一、教學內容的創新

1.教學目標的設定

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對教學目標進行重新定位。改變傳統的以傳授具體知識為目的的教學思路,注重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創新能力的培養,將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作為數學教學的目標。

2.對教學內容的設計

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教師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在傳授書本上基本知識的同時,根據學生的接受和學習能力,引進生活中與學生能力相適應的數學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與現實生活的關系,掌握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定,除了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外,還要注意學生的需求,可以進行“問課”,向學生尋求學習的意愿和要求,詢問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在此基礎上,將數學教學的內容進行完善和補充,保證課堂時間得到充分利用。

二、教學手法的創新

1.改革課堂模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保持課堂的活潑、生動,激發學生的熱烈討論、積極發言,那么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已經成功了一半。因此,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是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效率的關鍵,也是教師對數學教學的課堂進行創新的目標。

要改革數學課堂氛圍,教師需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改變僵化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要將學生擺在首要位置,為學生的學習利益考慮,給予學生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教師在講完相關的知識后,將準備好的與課內知識有關的課外或生活中的問題提出來,由學生進行合作討論。討論的組合可以是學生就近自由組合,也可以由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分組。在討論期間,允許不同組的學生自由走動,交換觀點,而不必強求紀律,束縛了學生之間的交流。

此外,在問題的設置上,教師要多設計新鮮的、有趣的問題,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和討論熱情。防止問題過于抽象或理論化,使學生疲于理解,無法展開討論。

因此,無論是學習氛圍的營造、課堂紀律的放寬還是問題的設計,教師都要以學生為主體,這是改革課堂模式的前提。

2.改變教師角色,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課堂上的主要關系,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教師的課堂上,在歡快輕松的氛圍下,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往往更強。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師生關系的和諧與否,對他們的學習心態影響極大。因此,教師要注重改善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防止學生因害怕數學教師,轉而害怕數學課,影響到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

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轉變自己的角色,由課堂的主導者變為參與者,鼓勵學生對不明白的問題進行提問,在學生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給出耐心的解答,保證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同時,教師的講解使學生覺得自己得到重視,從而更加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此外,學生在無法回答教師的提問,或回答錯誤時,教師也要避免一味地懲罰,而是要對學生細心引導,使他們自己發現錯誤并改正,這樣會使學生對錯誤理解更加深刻,避免再犯。

而課下,教師也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關心,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將教師當作朋友,有利于拉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對教師的喜歡轉移到數學課上,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3.組織多種教學活動,豐富教學手段

小學生的個性,使得純理論式的數學教學很難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需要更多直觀的、易于理解的教學活動的支持。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數學難題提出來,并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解決方法,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尋找更為合適的答案。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創新和學習能力,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置數學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發現和解決數學難題,利用多媒體將抽象的幾何知識直觀展示,以增強學生對幾何結構的理解和運用。這些都有利于創新數學教學,豐富教學手段。

篇(5)

保持課堂的活潑、生動,激發學生的熱烈討論、積極發言,那么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已經成功了一半。因此,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是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效率的關鍵,也是教師對數學教學的課堂進行創新的目標。要改革數學課堂氛圍,教師需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改變僵化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要將學生擺在首要位置,為學生的學習利益考慮,給予學生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教師在講完相關的知識后,將準備好的與課內知識有關的課外或生活中的問題提出來,由學生進行合作討論。討論的組合可以是學生就近自由組合,也可以由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分組。在討論期間,允許不同組的學生自由走動,交換觀點,而不必強求紀律,束縛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此外,在問題的設置上,教師要多設計新鮮的、有趣的問題,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和討論熱情。防止問題過于抽象或理論化,使學生疲于理解,無法展開討論。因此,無論是學習氛圍的營造、課堂紀律的放寬還是問題的設計,教師都要以學生為主體,這是改革課堂模式的前提。

2.改變教師角色,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課堂上的主要關系,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教師的課堂上,在歡快輕松的氛圍下,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往往更強。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師生關系的和諧與否,對他們的學習心態影響極大。因此,教師要注重改善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防止學生因害怕數學教師,轉而害怕數學課,影響到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轉變自己的角色,由課堂的主導者變為參與者,鼓勵學生對不明白的問題進行提問,在學生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給出耐心的解答,保證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同時,教師的講解使學生覺得自己得到重視,從而更加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此外,學生在無法回答教師的提問,或回答錯誤時,教師也要避免一味地懲罰,而是要對學生細心引導,使他們自己發現錯誤并改正,這樣會使學生對錯誤理解更加深刻,避免再犯。而課下,教師也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關心,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將教師當作朋友,有利于拉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對教師的喜歡轉移到數學課上,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3.組織多種教學活動,豐富教學手段

小學生的個性,使得純理論式的數學教學很難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需要更多直觀的、易于理解的教學活動的支持。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數學難題提出來,并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解決方法,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尋找更為合適的答案。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創新和學習能力,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置數學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發現和解決數學難題,利用多媒體將抽象的幾何知識直觀展示,以增強學生對幾何結構的理解和運用。這些都有利于創新數學教學,豐富教學手段。

篇(6)

在小學教育中,數學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但是小學數學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學習數學的能力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創新至關重要,這不僅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學習數學與思維能力,還符合了當前學生學習的特點,為日后的教育奠定基礎。

1 教學內容的更新

1.1教學目標的布置

就拿小學數學老師來說,需要按照我國新課改的要求把教學目標重新進行定位,要把以前以教授詳細知識為目的的老傳統教學思路轉變過來,加強對于學生學習方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此來提高學生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及學習的主動性。

1.2 對教學內容的安排

教師要在教學目標的指示下,把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在傳授學生書本上理論知識的時候,也可以結合學生自身的環境及學習能力,導入現實中跟學生能力比較符合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知道數學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選取和設定的時候,除了要按照課程標準的規定外,還要注重學生的需要,在課堂上詢問學生的學習意愿和要求,私下可以跟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進行交流學習,把要教學的內容合理地進行完善及補充,確保課堂上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

2 教學方法的改進

2.1轉變課堂模式,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如果課堂上學生積極發言、活潑、討論激烈,說明小學數學課上的教學已經快成功了。所以說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鼓舞學生積極發言,參與討論,是小學數學教學成功的關鍵,同樣的也指明了老師們對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創新的方向。要想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轉變課堂模式,老師們要將學生放在第一位,賦予學生應得的權利和自由,全心全意為學生學習利益思慮。另外,老師們在設置的問題上,要多安排點讓學生們感興趣,比較鮮明的問題,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也能激起學生探討的激情,絕不能安排一些獨特的問題,讓學生難以理解,沒辦法探討,覺得無趣。不管是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還是問題的安排上,老師們都要以學生為首要,尊重學生,這也是轉變課堂模式的第一步。

2.2轉換教師角色,變成友好的師生關系

往往學生在自己喜愛的老師的課堂上,表現的格外的異常,課堂氛圍輕松歡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平時強很多,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師生關系是否友好,對于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及心態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老師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避免學生害怕數學教師,轉而對數學課產生膽怯心理,妨礙小學數學的教學。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從主導者轉換為參與者,跟學生們互動起來,激勵學生對不懂沒聽明白的問題積極的提出來,老師們也不能嫌麻煩,要給學生進行耐心的解答,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的學會所學的知識。不管是課上還是課下,教師們都應該增強對學生的關心,把學生當成自己孩子一樣去呵護,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讓學生把教師當成朋友或者親人,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友好關系,也可以讓學生從對教師的喜歡轉移到對數學課的喜歡,同時學生也會輔佐教師的活動,積極配合,進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2.3增加教學活動與完善措施

對于小學生而言,因為其個性的存在使小學數學教學很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用便于理解、直觀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提出所遇到的數學問題,然后與大家分享自己解決數學問題的辦法,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參與討論,讓學生獲得更好的解決辦法。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還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通過數學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問題的意識。除此之外,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數學老師合理的設置一些數學游戲,讓學生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發現數學問題,然后通過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而且老師要善于使用多媒體,通過多媒體將數學知識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這不僅豐富了教學方法、營造良好教學環境,還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結語

在小學教育中,數學的教育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老師授課的重點。小學數學教育方法、內容的創新是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措施的重要手段,這對數學的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際意義。因此,數學老師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校自身情況,不斷創新,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小學數學的教育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 趙冬臣.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特征分析[D]. 東北師范大學 2012

[2] 路海東.小學生數學應用題解決的認知與元認知策略及其訓練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004

篇(7)

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首先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起到榜樣作用。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加強訓練,要求學生從當前做起,從點滴做起,從學習當中的小知識點開始做起,堅持不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此環節中,注重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訓練。例如,小學生有著較強的好勝心理,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比較學生當中,誰的作業寫的認真,誰的筆算速度快,誰的口算較為準確,通過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引導學生手、口、腦并用

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養成積極動腦、勤于動手、靈活表達的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動腦,主要是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在獲得一些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就是讓學生去做,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實驗、解題等手段,掌握知識、掌握數學學習規律。動口,主要是讓學生去說,讓學生圍繞著某一命題或者某一數學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這類探討性的思維活動,來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積極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民主、愉悅的課堂環境。學生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充滿情感、有理想的生命個體。教師也不再是傳授知識的人物,而只是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掌握相關數學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講解《圓的周長計算》時,筆者首先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測量出大圓、中圓、小圓的周長。在學生采取“滾動”的方式進行圓周長的測量時,筆者問道“,圓形的游泳池可以滾動起來嗎?”于是學生經過思考,想出了利用“繩測”的方法來測量圓的周長。于是筆者又進一步問學生:“倘若將白色小球系在繩子的一端,然后將小球放置空中旋轉,那么繩測的方法還管用嗎?”經過實踐發現,以上運用的“滾動”和“繩測”方法,都有著局限性。因而筆者又追問,“那么能不能探尋出圓周長的運算法則呢?”學生們又開始努力思考,然而發現了“圓周長=3倍直徑”的規律。通過這樣的層層設問,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索新知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四、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學設計,將學生作為整個課堂教學的主人,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一個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掌握知識。

(一)尊重學生,注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熱愛、信任學生,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利用和善的微笑、熱烈的贊美,建立和學生之間的親密關系,讓學生在一個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對于一些成績差的學生,教師要尤其減少對他們的批評,要注重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二)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創設多種平臺,讓學生能夠有充分展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努力學習。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能夠讓學生及時發現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篇(8)

新課標要求數學教學要通過直觀教學和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是為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我在教學工作中開展由學生親自運用學具進行實際的操作,這樣一方面發展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對于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司考方式也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在對方向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通過擺棋的方式將對方向的認識具體化,更加直觀。

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小孩來說無疑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或許開始是本著熱鬧的心態,但只要肯學,隨著知識一點點的灌輸,慢慢的培養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同時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讓學生親身經歷,用心感悟,我認為這不僅是出于學習知識的要求,同時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學教學最佳效果的需要。

前面講的是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我的數學課,我自身對于數學教學即老師的角色和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如果能夠做到寓教于樂,真正把教學當成自身的一種快樂,這對于優質教學環境的形成和學生吸收知識的加強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我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老師的奉獻精神以及老師的快樂和滿足會傳遞給課堂的每一名學生,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傾注愛心,做到有教無類但同時又因材施教,在課上反應與課外作業完成以及平時的生活中發現每個學生的閃觀點以及每個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爭取讓教學氛圍傳遞到每一個學生那里。我從來不會對學生板著一張臉,對待學生我總是笑意盈盈,這樣就避免學生有的問題因為畏懼而不敢問我,使數學課的課堂不再是難熬的課堂是我內心追求的目標,老師教學愉快,學生學得也快樂,這樣的情境下,學生的數學成績想不好都難。另外就是學生普遍頭疼的家庭作業的布置方面,我采取的是一種和學生商量的方式,以及綜合學生其他科作業的情況,適當的留些作用,目的就是鞏固當天或者本周的學習成果,老師體諒學生,學生也會理解老師的苦心,因此我的作業學生完成的一般都比較好。

其次,將數學教學越來越多的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

數學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將數學教學變得變得有意義的方式之一就是將數學從生活中發現,同時也將數學還原回生活,經過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有基本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有一種學得的成就感,從而以更加濃厚的興趣投入到數學中來。數學是對生活中的數量關系以及空間的抽象總結反映,但數學學科的產生也是來源于現實生活的需求,生活孕育出數學。但是教材只是把現實生活作為一個縮影濃縮成一本薄薄的冊子,與學生的生活背景是有一定的脫節的,對學生而言,他們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數學對于生活的意義”是不明確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的指引來完成這一過程的轉化。

所以,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努力把數學知識生活化,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尋找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生動,盡可能貼近生活的教學環境,同時引領學生運用所學去分析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善于幫助學生解決其在生活中出現的數學知識方面的問題。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可以使教學情境盡可能的貼近生活,但生活是動態的,而我們的教學過程則相對來講是靜態的,學生一定程度上是不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的,這個時候,多媒體教學的輔助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不僅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課堂上,同時這也是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的一種十分重要的方式和途徑。

新時代的老師要熟練掌握計算機多媒體等教學工具,運用更加直觀的方法讓學生真真切切的體會到數學與他們生活的息息相關,讓他們在具體的情景之下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又用性,考慮到他們的心里,能用自己所學去解決問題,對于他們而言是一種十分值得驕傲的事情,也會更加熱愛數學學科的學習。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我會創設一些情境來豐富我的教學過程。同時把提問的問題生活化,就是把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中的數學,一種放松快樂的學習環境換來的肯定是學生巨大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的過程,同時小學生又好奇、好動、好問,將這兩者巧妙的結合起來,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用來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這樣不用你去提問,學生自己就會主動去探求結果,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向積極求知的方向轉化,將他們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欲,這是一種很成功的理想化的教學效果,學生躍躍欲試,老師加以引導,實現師生的同步發展。隨著學習內容的變化,我也會適時的對情境加以調整。

教學情境的設置不應當,應當以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為標準,采用多種方式運用于教學環境之中,比如可以采取積極提問、多媒體、情景再現以及通過游戲的方式,或者運用一種,或者幾種兼而有之,隨著學習過程的漸進,采取更合適的教學方式。像多媒體等將一些生動、直觀的形象呈現在學生面前,有時會幫助學生回憶起記憶中已經掌握的知識,從而使舊知識得以鞏固,新知識得以有效吸收。當然,這不是完美的,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會繼續發現新的方式持續創新,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要求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

再次、改變單一的評價機制,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我不再簡單以成績作為評價衡量學生的唯一評價方式,我努力嘗試建立一種開放的全面的評價體系。我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同時,也讓同學、家長積極參與其中,這樣家長更能全面了解自己孩子的發展情況,同時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也會上升,在學習中體會到自身的轉變,積極追求成功與進步,樹立自信心。

篇(9)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已成為社會成員必須具備的技術之一。當前,計算機與網絡逐步滲透于各行各業,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貼近,互聯網+模式已勢在必行,網絡電話、智能小區、網上銀行逐一亮相,數字化地球、數字化城市、數字化校園的呼聲逐日提高,加上各商家、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使人們清醒的看到:不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基本技能,將難以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電腦要從娃娃抓起,信息技術學科教育己成為中小學的必修課之一。我就自己從事信息技術教學進行的一些嘗試,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根據信息技術學科的基本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用了以下的幾種教學模式,并取得可觀效果。

1.發揮媒體優勢,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

多媒體課件以其生動的圖像、聲音等效果已越來越受到各學科教師的歡迎。傳統的教學強調教師講的作用,在課堂上多是利用粉筆、黑板和幻燈,教學過程顯得非常單調;而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可使學生手、腦、眼、耳并用,使學生有新穎感、驚奇感、獨特感、直觀感,能喚起學生的"情緒"和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演示教學過程、讓學生易于理解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的功能,把學生用機的屏幕鎖定,使學生機的屏幕信息與教師機一致,這樣再將教學過程中的操作步驟一步一步演示給學生看,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充分認識、了解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是如何與實踐相結合的,事實證明,以這種方式進行知識的講授,學生學習的效率非常高。

3.講練結合,注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

我認為,信息技術學科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講授理論知識,而不給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信息技術教學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反之,教師不講,只讓學生盲目的上機練習,那么,學習效率難以保證,很多中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自學能力較差,面對一無所知的新興知識茫然無措,上過一、兩節這樣滿頭霧水的課之后,就會失去對該課程的興趣。所以一堂課我一般只安排15~20分鐘進行講解、示范,按照需要,該堂課的內容可以一次講完,也可以分幾次進行,講完一個問題就讓學生實踐一下,等他們掌握以后再講下一個知識點。這樣每堂課講授的知識學生們都能應用于實踐并能在具體操作中強化訓練,最后達到熟練掌握。

4.精講多練,提高課堂的效率

講課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做出適當調整,力求精講、少講,僅把同學們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識點及難點作為主要內容來講,把時間最大限度的放給學生去操作實習,實踐證明,學生在操作時提出的問題遠比講理論時提出的問題要多得多,這說明操作實踐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積極主動的思考。

5.合作交流,共同提升

師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學生之間也可相互探討,相互切磋,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教師一定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每節課我都挑選幾個出色的學生,和我一起進行輔導,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得到及時解決,而且在相互討論中,每個人還可以獲取新的知識,受到新的啟發,效果不錯。

6.及時點撥,重點輔導

篇(1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教育的要求和標準也越來越高,教育的模式也已經從應試教育升級為素質教育,教師的工作不再是只為學生傳授知識,更應該注意的是對學生綜合素質和更方面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分層異步教學法,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差異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的短板得到強化和補足,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具體的發展。并且,分層異步教學法還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能力特點進行完善的設計和分析,這樣才能保證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給教學帶來更好的效果。

一、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內涵分析

分層異步教學法是指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不同群組的劃分,然后結合教學內容,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以及評價模式的設計和實施,從而起到因材施教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1]分層異步教學法擁有自身獨特的優點,首先是分層性,能夠根據實際的學生特點進行不同小組的劃分;其次是針對性,能夠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去制定符合特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最后是人性化,這種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不論何種教學方式的應用,其教學理念都應該保證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這些為出發點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是分層異步教學法實踐的重點。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分層異步教學法的意義分析

將分層異步教學法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首先能夠讓學生產生學習的主體意識,讓他們明確自身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擁有正確的學習觀念,并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利,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狀況,將學習到的內容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理解和消化,并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小組同學的啟發來不斷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從而鍛煉自身的知識應用能力;另外還能夠讓教學更加有針對性,根據學生的具體能力差異、基礎性差異和需求差異,教師布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并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共同研究、討論,一起進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也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得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獲得提升[2]。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具體實踐探討

1.根據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建立清晰的教學目標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已經不再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括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應用能力等,而想要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需要教師不斷挖掘和創新各種教學模式,來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究欲望,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3]。因此,教師在使用分層異步教學法時,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內涵以及相應的理論基礎,把握基本的應用原則;另一方面要經常性地歸納和總結,將教學方法實行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并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完善和改變,確保教學方法的正確性和科學性,以提高分層異步教學法的教學效果。

2.注重各層次的有效劃分和整體銜接

分層異步教學法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分層,這需要以下幾個環節:第一,學生層次的劃分,這個環節需要教師詳細掌握學生的實際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習慣等基礎因素,并將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作為目標,在教學中去完善學生的薄弱部分,這樣能夠給分層異步教學法建立一個良好的互動機制,學生可以按照自身情況選擇相應的學習小組,使小組的氛圍與自身更加匹配,并且,在選擇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正確的建議和引導,來幫助學生進行選擇;第二,要做好分層目標的設定,小組劃分好了之后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要求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指導。第三,要設計好分層的問題,在小組劃分后,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為每個小組設定不同的教學問題,根據組內同學的實際特點設定符合學生各項能力的內容,問題的難度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要使學生在得到鍛煉的基礎上也能夠產生足夠的學習興趣,以免難度過大無法完成而打消學生的積極性。第四,要做好分層評價的工作,在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時候,要根據學習成效動態進行分層異步教學模式的動態調整和小組的動態劃分,這能夠讓學生和教師之間有更加充分地互動,從而一起為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而共同努力,在潛移默化中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各項能力,更快地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4]。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異步教學法需要結合實際加強教學模式和教學過程的深入研究、科學設計和動態調整,以此為基礎加強師生互動,這樣才能確保該方法的有序實施和科學應用,有效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劉西慶.分層異步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中華少年,2017,(10).

上一篇: 鄉村醫生醫療工作計劃 下一篇: 曲線運動教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 一区二区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 香蕉在线一本大道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看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电影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