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2 14:36: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七夕詩句經典古詩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滿分:100分
一、填空。
(10分)
1.《竹石》是一首題畫詩,作者鄭燮,號
,
代書畫家、詩人。本詩第一句用一個“
”字充分表現了竹子
的性格;第二句寫出了竹子生命力的
;后兩句中“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指的是
,進一步表現了竹子
的精神。
2.《詠柳》一詩的作者是唐朝的
。在這首詩中,作者贊美了
,表達了作者對
的無限熱愛。
二、詩詞積累。
(38分)
1.將對應的詩題、作者、詩句連起來。(5分)
《示兒》
杜牧
但悲不見九州同
《梅花》
陸游
孤光一點螢
《清明》
查慎行
凌寒獨自開
《舟夜書所見》
葉紹翁
一枝紅杏出墻來
《游園不值》
王安石
牧童遙指杏花村
2.在下列詩句中填上恰當的數字。(7分)
(1)春種(
)粒粟,秋收(
)顆子。
(2)南朝(
)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3)人間(
)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4)不知細葉誰裁出,(
)月春風似剪刀。
(5)飛流直下(
)尺,疑是銀河落(
)天。
3.填花名,將古詩補充完整。(4分)
(1)人閑(
)落,夜靜春山空。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
)別樣紅。
(3)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
)村。
(4)(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根據提示寫古詩名句。(11分)
(1)高適有兩句詩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王維有兩句送別詩的意思和它相反,這兩句詩是:
,
。
(2)當我們在外地過節時,常常引用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
,
”來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3)小時候聽奶奶給我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只知道織女不僅漂亮,而且非常勤勞。《迢迢牽牛星》中“
,
”是對織女勤勞形象的完美詮釋。
(4)《馬詩》中詩人自比為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的詩句是:
,
。
(5)讀詩句,品經典。王安石《元日》中“
,總把新桃換舊符”讓我們感受到了節日的喜慶與祝福;鄭燮《竹石》中“
,任爾東西南北風”體現了堅韌、頑強的精神;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白日放歌須縱酒,
”展現了杜甫“喜欲狂”的心情。
5.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11分)
(1)黑云翻墨未遮山,
。
(2)
,草色遙看近卻無。
(3)君看一葉舟,
。
(4)
,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5)好雨知時節,
。
(6)山下蘭芽短浸溪,
。
(7)
,但悲不見九州同。
(8)暖風熏得游人醉,
。
(9)洛陽親友如相問,
。
(10)月出驚山鳥,
。
三、綜合知識積累。
(16分)
1.小學古詩文中有許多描寫邊疆戰士、邊塞風光的詩歌,善寫這類詩的詩人我們稱為邊塞詩人。下列哪位詩人稱得上是邊塞詩人?(
)(2分)
A.李白
B.王昌齡
C.杜甫
D.蘇軾
2.“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中的“梅”和“
”被人們喻為花中四君子。(
)(2分)
A.松、竹、蘭
B.菊、竹、蘭
C.菊、松、竹
D.蘭、竹、荷
3.下列古詩描述的節日依次是(
)(2分)
①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②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③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④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A.①春節
②中秋節
③端午節
④除夕
B.①元宵節
②中秋節
③清明節
④春節
C.①寒食節
②七夕
③中秋節
④春節
D.①元旦
②七夕
③中秋節
④元宵節
4.與韓愈、柳宗元、“三蘇”合稱為“唐宋家”的是(
)(2分)
A.王安石
楊萬里
歐陽修
B.曾鞏
楊萬里
歐陽修
C.王安石
曾鞏
歐陽修
D.曾鞏
王安石
楊萬里
5.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書房命名的一項是(
)(2分)
A.《聊齋志異》
B.《杜工部集》
C.《稼軒長短句》
D.《臨川先生文集》
6.文學常識填空。(6分)
(1)“四書”指四部儒家經典,即《
》《大學》《
》《孟子》。
(2)在中國文學史上,《
》是一部藝術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說,作者是明代小說家
。
(3)成語“高山流水”涉及的兩個歷史人物是
和
。
四、說說下列詩句分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4分)
1.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
)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
)
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
五、閱讀古詩,完成練習。
(17分)
(一)絕
句(11分)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詩中描繪的是
季的景色。(3分)
2.這首詩描繪的景致形象鮮明、色彩鮮艷,短短28個字描繪了六種景物,這六種景物是
、
、
、
、
、
。(3分)
3.詩中有聲有色,動靜結合,其中表示顏色的字是
,表示聲音的字是
;表示動景的句子是
,
,表示靜景的句子是
,
。(4分)
4.根據詩句內容,可以推知詩人的觀察地點應是(
)(1分)
A.柳樹下
B.窗前
C.西嶺
D.門外河邊
(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6分)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1.這首詩是
代詩人
的作品,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詩”。這首詩抒發了詩人
的心情。(3分)
2.判斷下面說法的對錯,對的打“√”,錯的打“×”。(3分)
(1)“初聞涕淚滿衣裳”中詩人流出的是喜悅的淚、高興的淚。
(
)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鄉去了。
(
)
(3)詩中的“妻子”與現代漢語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
)
六、文言文閱讀。
(15分)
學
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
,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1.這篇古文的作者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1分)
2.請將短文中橫線處的內容補充完整。(2分)
3.請用“/”劃分朗讀節奏。(2分)
思
援
弓
繳
而
射
之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思。(4分)
(1)使弈秋誨二人弈。
(
)
(2)思援弓繳而射之。
(
)
(3)為是其智弗若與?
(
)
(4)非然也。
(
)
5.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2)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6.用自己的話說說:為什么兩個智力條件差不多的學生,跟隨同一個老師學習,效果卻不同?(2分)
古詩文積累與運用參考答案
一、1.板橋
清
咬
堅韌
頑強
遭遇的挫折與磨煉
堅忍頑強
2.賀知章
春天里柳樹美麗的姿態
春天和大自然
二、《示兒》
杜牧
但悲不見九州同
《梅花》
陸游
孤光一點螢
《清明》
查慎行
凌寒獨自開
《舟夜書所見》
葉紹翁
一枝紅杏出墻來
《游園不值》
王安石
牧童遙指杏花村
2.(1)一
萬
(2)四百八十
(3)四
(4)二
(5)三千
九
3.(1)桂花
(2)荷花
(3)杏花
(4)桃花
4.(1)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2)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3)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杼
(4)何當金絡腦
快走踏清秋
(5)千門萬戶曈曈日
千磨萬擊還堅勁
青春作伴好還鄉
5.(1)白雨跳珠亂入船
(2)天街小雨潤如酥
(3)出沒風波里
(4)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5)當春乃發生
(6)松間沙路凈無泥
(7)死去元知萬事空
(8)直把杭州作汴州
(9)一片冰心在玉壺
(10)時鳴春澗中
三、1.B
2.B
3.C
4.C
5.A
6.(1)中庸
論語
(2)西游記
吳承恩
(3)伯牙(或俞伯牙)鍾子期
四、1.夸張
2.比喻
3.設問
4.擬人
五、(一)1.唐
杜甫
春
2.黃鸝
翠柳
白鷺
青天
雪船
3.黃、翠、白、青鳴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4.B
(二)1.唐杜甫忽聞朝廷收復失地的消息之后欣喜若狂
2.(1)√
(2)×
(3)×
六、1.孟子
2.專心致志
惟弈秋之為聽
3.思/援弓繳/而射之
4.(1)教導
(2)引,拉
(3)智力
(4)這樣
一、詩意耕種,親近自然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歌》是流淌在歷史歲月中的古老歌謠。隨著時代的變遷,在工業化、信息化主導的現代文明形態中,人們逐漸疏遠了傳統的農耕文化與文明。很多人都不知道七夕、重陽節等民族傳統節日,不知道谷雨、芒種、寒露、霜降這些節氣,導致了對傳統文化的疏離。為扭轉這一局面,我們以普及耕種知識為起點,研究農耕活動內容,開展以“二十四節氣”為節點的主題式耕種體驗活動,促進學生身體、人格的健康健全發展。
(一)開展種植活動,讓學生體驗生命成長的美好
學校開展的種植活動注重將科學課與勞技課相統籌,學生吟誦著“清明前后,種瓜點豆”的農諺,在學校的“開心農場”里種下果樹苗、點下牽牛花種、撒下青菜種……學生可自由組合分小組承包。每組由小組長分配任務,澆水、施肥、松土、間苗、滅蟲等,這樣可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基礎的勞作技能、體驗耕種的喜悅,給生活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中的孩子多提供一些親近自然與土地的機會。當孩子們看到播種的菜籽在自己的呵護下發芽出土,看到細如螞蟻觸角的小苗一天天長成綠油油的青菜時,他們會由衷地感嘆生命的奇妙。更重要的是,種植活動培養了孩子們呵護生命、愛護花草的責任感,培養了孩子們團結協作的能力,大家在耕種過程中學會了發現、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分享。
(二)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共享自我成長的樂趣
白露過后,學校組織學生走進“夢田農場”,幫助農民收花生。當孩子們來到花生地,看到豐收的景象,充滿好奇,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在收花生的過程中,學生們秩序井然,拔得起勁、摘得仔細,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在勞動中,孩子們卻熱得滿臉是汗,有的還吟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詩句來。孩子們在品嘗勞動的快樂時,懂得了要珍惜勞動成果、不浪費糧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寒露過后,學校又組織學生們一起去挖紅薯。在主持人激情澎湃地布置任務后,孩子們個個摩拳擦掌,生龍活虎地奔向自己的責任區域。他們或用鏟子挖掘,或互相協作拖拔紅薯秧。他們在勞動中分享快樂、學會感恩、收獲成長。
在豐富的農耕活動中,學生們發現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如關于天時: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小滿芝麻芒種谷,過了冬至種大黍。關于地利:黃土變黑土,多打兩石五;秋后不深耕,來年蟲子生;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關于人事:地盡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糧;麥到芒種谷到秋,寒露才把甘薯收。孩子們吟誦著、勞動著,心中油然升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建構課程,傳承經典
學校開展了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春節”為節點的主題式研究活動,課程分為《清明春雨》《夏至縱歌》《秋思綿綿》《冬日戀歌》4個單元,共24個篇目,對應24個節氣。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學習不是來源于教材,而是自己圍繞節日、節氣進行構建與探索,挖掘民俗活動的豐富內涵。如在《清明春雨》一章中,一是要探究清明由來,認識晉國名臣介子推,了解介子推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高風亮節。二是制作家史。孩子們手工制作紙花,擬制挽聯紀念祖先;制作“家族樹”、續寫家譜,了解自己的家族文化,挖掘潛藏在自己家族血液中艱苦奮斗、生生不息的精神。由此學生初步形成尊親敬祖、孝老敬賢的傳統倫理觀念。三是繼承英烈遺志,踐行家國夢想。“烈士陵園英雄小傳”的寫作活動,是為了讓學生們追念先輩和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跡,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孩子們幼小的心田種下“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種子。比如,子劍同學的《清明》就記錄了自己參加活動的感受。
清 明
天陰濃霧醇,
回鄉掃墓塵。
夜來思先輩,
哀思悼英魂。
學校開發的“二十四節氣”校本課程,通過開展豐富的傳統民俗活動、挖掘民俗活動的文化淵源,寓德育于生活。
三、詩意經典,弘揚文化
為了深入開發“二十四節氣”校本課程,達成文化育人的目標,學校派教師分赴焦作、石家莊、鄂爾多斯等地參加新教育年會,購買有關教育著作,開展校內論壇,聘請專家到學校指導工作。結合“二十四節氣”開展了“聽風沐雨過清明”“中秋詩會”“我們的端午節”等經典誦讀活動和“青青園中葵”等系列晨誦活動。
(一)經典誦讀
學生誦讀關于“二十四節氣”的經典古詩文。立春,學生讀“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兩人攜手語,十里看山歸。”雨水,學生讀“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驚蟄,學生讀“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春分,學生讀“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學生用節氣詩閃亮每一個日子,詩意地行走于四季的輪回與更替之中。學生在經典誦讀中親近母語,親近文學經典,不斷升華愛國情感。
(二)闖關激趣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誦讀古詩文的興趣,讓孩子們愛讀、樂背,老們想了很多辦法。閆老師的晉級闖關就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晉級闖關活動首先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摘選有關某一節日節氣的詩歌。然后,開展經典詩文誦讀積累活動――“節日節氣經典古詩文積累大闖關”,以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為三關,每關設固定字數的經典詩文積累為過級挑戰,逐級晉升。闖關游戲吸引著孩子們熱情主動地參與經典詩文的積累與感悟活動,在活動中不斷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詩歌的魅力、節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仿寫創編
開展“我是小詩人”活動,結合節日節氣及物候特征仿寫自創詩歌,逐步回望漢語魅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文化底蘊。現擷取幾顆稚嫩的“果實”,以饗讀者。
小暑?農家樂
溫風汩汩挾熱浪,
荷塘漾漾采藕忙。
農家聲聲碾稻谷,
消夏口口新米香。
處暑?觀小兒吃西瓜
處暑正午流火天,
空調屋內也流汗。
最妙小兒吃西瓜,
一、開辟陣地,引入古詩天地
黑板,是教師展示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陣地,也是同學們關注度比較高的地方。所以,我在班級黑板左側開辟了“每周一詩”欄目,將本周古詩抄在這個欄目中。一來,同學們對黑板上的內容會引起足夠的重視;二來,玩耍之余,抬眼一瞥,無意間地誦讀,能增加同學們對這首詩的印象。
學過心理學的都知道人的遺忘是有規律的,要加強記憶,還需讓學生反復地回顧過往所學。黑板上展示的古詩只是當周需要記憶的內容,所以我發給每位同學一個本子,專門記錄“每周一詩”欄目的內容,積累古詩文。
古詩的語言創作習慣與今文有極大的差別,雖古語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但若教師再對古詩內容加以解釋,無疑是學生理解古詩內涵的助推器。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課之一,語文老師在班中可利的用時間也相對多一些。所以,每當我展示新一首“每周一詩”時,我都會簡要地進行古詩內容分析,幫助學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積累。
二、精選古詩,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泱泱中華文化,經典古詩不計其數。在“每周一詩”內容的選擇上,需要綜合考慮季節變化、學生學情以及教學進度。如,遇傳統節日,可以選擇與該傳統節日相關的古詩;教學進度恰逢古詩教學時,可選擇與課文古詩相關聯的古詩,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以小學三年級下學期為例,學生上學第一周為元宵后,所以第一周的“每周一詩”為唐朝張祜的《正月十五夜燈》:“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本詩描寫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從意蘊理解上看,比《青玉案·元夕》容易;從詩中包涵的漢字筆畫寫法上看,比蘇道味的《正月十五夜》更容易被三年級學生掌握。按年歷,三年級第二學期的第15周恰為端午節前夕,所以這周的“每周一詩”可以安排與端午節相關的古詩如唐代文秀的《端午》。按照教學進度,到第17周時,將進行第29課《乞巧》和《嫦娥》兩首古詩的教學活動,那么這周就可以選擇楊璞的《七夕》作為“每周一詩”的詩選。
三、課前朗讀,讓古詩從點滴積累
“上課!”“起立!”“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同學們好!”“老師好!”“請坐!”這是我在我們班實行“每周一詩”活動后,課前老師與學生問好形式的變化。隨著班長一聲起立,同學們開始齊聲朗讀本周的古詩,朗讀時間不到一分鐘,但這短暫的一分鐘卻給老師和學生帶來了雙贏的效果。
對于學生而言,要想在課前朗讀時能流利地朗讀古詩,必須在課前加以練習,攻克不識之字。若想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展示自己高超的記憶能力,更需要在課外熟記、背誦。對于老師而言,關注學生在這個一分鐘內的朗讀狀況便可判斷哪些學生已經會背了,哪些學生還沒有讀熟,哪些學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根據判斷在課堂上或表揚,或鼓勵。此外,古詩積累對學生十分重要,對老師也同樣重要。那么,老師在聽學生朗讀時,是不是也無形中對古詩進行了再一次的鞏固記憶呢?
四、評價跟進,給無形積累裝上保險
關于古詩積累,我之前也采用過許多方法,但大多是雷聲大,雨點小,收獲微弱。原因在于我給學生提供的需要積累的內容,但由于缺少評價機制的鞭策作用,使學生在認識上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也由于缺少評價跟進,學生積累的東西也慢慢減少,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在這次的“每周一詩”古詩積累活動中,我采用了兩種評價并行的方法。
新教材第三冊高密度的集中了古今中外的優秀詩篇,其中直接描寫愛情的就有《我愿意是急流》、《邶風靜女》、《迢迢牽牛星》、《雨霖鈴》、《鵲橋仙》、《一剪梅》等共六篇,涉及愛情的還有《衛風氓》、《孔雀東南飛》等。要賞析這些詩歌,首先得賞析它們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中裴多菲作為抒情主人公對心上人傾訴,愿意是“山里的急流”、是“河邊的荒林”、是“山巖上的廢墟”、是“山谷底的草屋”,只要如同“小魚”、“小鳥”、“常春藤”、“爐火”般的愛人能活得很快樂幸福,而且在詩節的末尾,為襯托已成長為“珊瑚似的夕陽”的愛人的輝煌,他愿意是“云朵”、是“破旗”,在詩里作者有意把抒情意象設計得非同尋常的破敗、貧瘠、荒涼,可是正是這樣的意象卻收到了比華美、富饒的意象更能打動人心的效果,這樣的甘于奉獻、犧牲,讓哪一個懷春的女子不為之所動?所以三個月后,尤麗亞就和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了。這樣的情感意象表達不光感動了尤麗亞,其實也感動了所有讀這首詩的人。這就是意象的妙用,法國著名作家雨果也曾說過,“詩人應該選擇有‘特征’的的東西”,也只有“特征”的東西,才能給讀者深刻、鮮明的印象,迅速真切的喚起讀者的想象、聯想。
《邶風靜女》中作者以客觀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了古老的愛情的美麗及魅力,在第一章,用了動作意象“搔首踟躇”再現了一個焦急不安的,幸福緊張的癡情小伙兒,同時一個可愛美麗的女孩形象也躍然紙上。接著在第二第三章又通過小伙回憶“有煒的彤管”,“洵美且異的荑”讓我們感到了詩人“寫神寫形之妙”,按常理,彤管肯定比荑草貴重,但是作為表達愛情的信物的“荑”畢竟是她親自跋涉遠郊采來的,物微而意深,禮輕情意重,如果說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戀人紅潤的面容,那種“悅(說)懌”只是對外在美的欣賞;而接受“荑”草,則是對她所傳送的那有著特定內容的真情的理解與珍視,已經超越了對外表的迷戀進入了追求內心諧和的高層次的愛情境界,而且初生的白茅也將長成茂盛的草叢,預示著愛情將會被進行到底。詩歌的最后兩句的獨白揭示愛茅草其實是愛屋及烏,卻也別具真誠、率直的純樸美。對這樣一位癡情的男子的一腔真情,我們能說什么呢?唯有感動罷了。
《迢迢牽牛星》是《古詩十九首》中描寫離情比較出色的詩篇,在中國關于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在《詩經》里已經提到,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在曹植的《九詠》里“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已經明確他們是夫婦了。而此詩比曹詩略早,意象也定為天上的這一對,其實作者更想表達的應該是地上的無數雙。織女的素手撫弄著機杼,卻淚如雨下,這些動作意象傳神的刻畫了一個因相思而無法勞作的女子形象,那阻隔牽牛和織女的銀河既清且淺,兩人相隔并不遙遠,雖只一水相隔卻相視不得語。于是這既“清且淺”的水就成了阻礙天下眷屬們團圓的不可逆的勢力,是專制,是衛道士的象征。“盈盈、脈脈”兩句又把一個飽含離愁的形象刻畫的逼真又生動。
《雨霖鈴》是“失意無俚,流連坊曲”的柳永從汴京南下時與戀人的惜別之作。詩歌開始就用“寒蟬”、“驟雨”、送別的“長亭”等意象來渲染了一個清冷蕭瑟的送別之秋。“留戀處,蘭舟催發”,是實話實說,卻也是以精練之筆刻畫了留戀與催發的矛盾,多么想與心上人再呆一會兒,可惱人的催促不時在耳邊響起。于是就有后面的非常經典的動作意象“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語言通俗而感情真摯,使人身臨其境也恰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后來有很多的寫離情的句子都不及這句的擲地有聲。爾后的“千里煙波”、“沉沉暮靄”又對離別加以著色,使得廣闊遼遠的空間都充滿了濃密深沉的煙靄,也充滿了濃密深沉的離愁別緒。詞的下片有可與東坡相與爭勝的名句:“楊柳岸曉風殘月”。據俞文豹《吹劍錄》云:“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這三個名詞三個意象,構筑了一個這樣優美的意境: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氣氛之凄清,風景之清幽,離愁之綿邈,全再現于畫面之中。陳植鍔在《詩歌意象論》一文中說:“
一首詩歌藝術性的高低,取決于語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詞作之所以被千載傳誦甚至被人奉為至愛,其意象的成功運用確是功不可沒。
《鵲橋仙》是又一首以牽牛與織女為題材的作品,“纖云”“飛星”這兩個物象在詞作者眼里一開始就具有人情味兒,纖云弄巧為的是展示織女織造云錦的巧手,飛星也為傳遞他們的離愁別恨而飛馳長空。接下來的相會場面更是驚心動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之夜,在盈盈的銀河之畔相會了。“金風玉露”代表冰清玉潔,在這樣的背景下,高尚純潔的愛情自然勝過人間無數。“柔情似水”,那如水一般斬割不斷的柔情,在一年一度只此一次的七夕相聚面前顯得無能為力,只好把心頭的相思愁緒化作一掬清淚灑在這迢迢銀河里。“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作為結句,使全篇為之一振,是它把凄凄艾艾的別情點化到神奇高尚的精神境界。因而使得此詞的境界遠遠超出同時代的同類作品。
1.古典詩詞
古典詩詞,是指漢語言所獨有的一種有韻的最為含蓄凝練地表達思想感情的文體之一,是相對于新詩而言的。詩和詞是我國文學作品中的兩種體裁,也就是兩種類型。由于詞是從詩中派生出來的文學體裁,也有將詩詞歸為一類的。第一,它是一種表達思想感情的文體。第二,它是有韻的文體。第三,它是最含蓄凝練的。
2.整合
整合,就是對資源的獲取、組合和利用。所謂整合就是指一個系統內各要素相互滲透,協調一致,構成一個整體的活動或過程,從而使系統各要素發揮最大效益,達到1+1>2的效果。
“古典詩詞閱讀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研究”主要是利用小學語文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古典詩詞的魅力、作用,將資源優勢互相滲透、融合,協調一致,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人文涵養提高的實踐和理論研究。
二、課題簡介
1.課題研究的內容
(1)學習借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經驗,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形成系列化的方案。
(2)分別設置實驗班與對照班。具體研究:① 古典詩詞閱讀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實施途徑。 ② 古典詩詞閱讀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一般模式(課程結構)。③ 古典詩詞閱讀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活動開展與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2.課題研究的目標
(1)探索古典詩詞閱讀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途徑和方法。探索出適合實際情況的一些新思路,便于大面積推廣,為古典詩詞閱讀教學的開展和發展提供理論指導,提供示范。
(2)提高小學語文詩詞學習活動的質量,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以增強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素質,使教師的理論水平、業務能力、職業技能都能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課題研究的過程
1.課題研究準備階段
(1)做好前期調查。在實施課題之前,課題組教師對學校全體學生古詩誦讀基礎進行了調查,發現學生對古詩及相關知識知之甚少,低年級學生限于背誦類似于《 鵝 》《 靜夜思 》這樣傳誦極廣的詩篇;高年級學生最多能背誦十來首,但對詩題、作者、所在朝代的認識就沒有那么清晰與準確;大多數學生對詩題記憶模糊,對于詩人及所處朝代的認識一片空白。
(2)召開實驗班級家長會,營造研究氛圍。課題組教師在取得學生家長的支持后,又召開各實驗班級學生動員會,精心準備一些資料供學生閱讀和觀看,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認真草擬本課題的研究設計報告,組織課題組成員反復研討定稿,為本課題的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在調查學情的基礎上,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綜合、分析、整理,并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各小組的研究方案。方案確定后,制訂課題計劃,課題研究全面啟動。
2.課題實施階段
第一階段:普遍層面上橫向展開。
(1)把握古詩詞誦讀的活動開展。① 區別對待,分層次要求。首先,我們對《 語文課程標準 》規定的80篇詩目分年級要求,努力形成“人人誦讀、遍地詩聲”的良好風氣。其次,本著“自愿參與”的原則,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開展“每日一詩”活動,采取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的學習形式,力爭把活動開展得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② 創設氛圍。各班都要開設自己的“古詩文誦讀”專欄,每周抄上一首新的詩詞,讓學生讀、悟、吟、背;充分利用每天早讀時間和中午預備鈴前5分鐘,開展集體誦讀活動,鞏固誦讀成果;板報、櫥窗經常刊登古詩詞;“紅領巾廣播”開辟詩詞欣賞欄目,廣播播放詩詞曲賦或詩詞音樂,使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學校每學期還開設“古詩詞誦讀日”,在這一天對各班級的詩詞誦讀活動進行總結表彰,激勵先進。
(2)開展形式豐富、生動活潑的誦讀活動。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誦讀形式、方法、技巧、激勵手段等方面勤于探索、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并經常開展經驗交流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另外,學校和一些班級也采用奪紅旗、爭紅花、獎貼紙、評明星、光榮榜等多種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走近古代詩詞文化。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加以引導:一是講述古代詩人的趣聞逸事,這些故事往往融文化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為學生所喜聞樂見,學生易于從故事本身領略古代文人的精神風貌,靠直覺捕捉古代文化氣息。二是擷取古詩中的名言名句,如“待到重陽日,還來就”“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讓學生了解古代的風俗。三是從詩詞本身出發,使學生逐步感悟到古詩有詠物、抒情、吊古、傷懷等思想內容,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讓學生知道,古詩詞是我們生活的另一面鏡子。
第二階段:縱向深化,開展專題研究。
為了把研究細化和深入,研究的后半段,我們把課題定位為一項具體的研究,一個具體的課程,最后選定為“農歷詩詞課程”。
(1)為什么一定要選和農歷有關的詩詞?我們生活在空間與時間之中,但很少有人對空間與時間進行反省。從存在主義意義上講,人是被拋入這個世界(空間)中的,生命是一個偶然,每個人本質上都是無家可歸的,因為一切所謂的家園都是不穩定的。但是,人類必須努力地為自己尋找家園。我們的民族文化與歷史,就是我們最后的家園,是誰也掠奪不走的。關鍵是我們怎么守住我們最后的家園。
首先我們追問自己:作為民族文化和歷史的一部分,古典詩詞與我們的生命有關嗎?古典詩詞能喚醒我們的靈魂嗎?有人說過,我們的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敏銳地感受著物候的變化。在春花、夏雨、秋風、冬雪中,先人們和大自然對話,為我們留下了一首首偉大的詩歌。中華民族何以偉大?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學習,才能和千年前的詩人們一同呼吸?才能擁有一種古典的生活方式?
后來我們決定帶著學生以農歷時間為線索,從秋分開始,跨越四季春夏秋冬,直到下一個秋分結束。在這段旅程中,以二十四節氣為線索,根據四季變化學習詩歌,同時結合國畫、民間故事、漢字、書法、考古、對聯、民俗感受著詩詞的溫暖和氣息,觸摸著詩詞背后一顆顆偉大的靈魂。
(2)課程內容及操作。這一課程是一年漫長的穿越,在這一年中,我們將帶著學生穿越二十四個節氣,穿越四季。學習內容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五類。
① 節氣詩系列。在農歷二十四節氣當天,以節氣特征為主題,帶領學生了解節氣,走進詩歌。
② 農歷節日詩系列。春節、元宵、三月三、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臘八、除夕等是我國傳統的農歷節日,各地都有濃郁的地方風俗來慶祝節日,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的優秀文化。這些節日誦詩也是農歷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
③ 季節組詩系列。每一個季節都有許多詩人的詠物之作,每一個節氣都有每一個節氣典型的物候,為每一個季節安排一個季節詩之旅,為每一個節氣選擇其中一種花來進行吟誦。
④ 走進名人系列。詩歌總是與詩人緊密關聯的,在一首首經典的詩詞背后,究竟站著一位位怎樣的詩人?而這些詩人的性格也如同四季一樣各不相同。因此,在每個季節中,選擇一位與之氣質相同的詩人,走進他的詩詞,走進他的靈魂。比如春天——走近陶淵明,“但使愿無違”;夏天——走近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秋天——走近杜甫,“竹石如山不敢安”;冬天——走近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
⑤ 實踐活動系列。農歷節氣中有很多傳統習俗,讓學生跟隨節日誦詩,進行一些實踐活動,在親身體會中感受與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豐富農歷課程,如春風豎蛋,清明踏青,端午包粽子,中秋賞月,重陽賞菊。
四、課題實施效果
通過一個實驗周期的課題研究,我們取得了較為顯著的實驗效果。
1.學生層面
(1)培養了學生對古典詩詞的濃厚興趣。在第一階段的“調查、整理、分析”階段,我們從調查問卷中了解到:① 學生對詩歌的興趣,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想。98%的學生不但喜歡讀詩,而且經常摘抄并能記住一些精美的詩句;80%的學生都曾萌發過寫作的欲望,并確實有過嘗試的經歷。② 95%的學生對詩詞雖有興趣,但認識膚淺,興趣基本由沖動的情緒支配。學習中帶有極大的盲目性、隨意性。但隨著課題研究的逐步深入,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興趣越發濃厚。尤其在第二階段的“激趣、閱讀、賞析”的過程中,學生在大量的活動引導下,學習到了“欲罷不能”的境地,人文素養得以提升。
(2)增強了學生的文學底蘊和閱讀、鑒賞能力。在大規模的“閱讀、賞析”過程中,我們組織學生對大量的優秀詩作進行解剖、賞析。通過賞析、品悟,指導學生認識和了解詩歌的特點(音韻的和諧、節奏的鮮明、飽含豐富的想象和熱烈的情感等),并通過對詩歌和小說、童話、故事等的比較,對詩歌進行了全方位的評析、感悟與學習。同時,我們還把研究與課堂教學接軌,并利用綜合活動時間,大量閱讀、品悟、積累詩歌語言。從而大大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和鑒賞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3)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審美情趣等協調發展。我們發現,學生能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問題,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審美情趣等都得到了協調發展。其間,我們通過多種渠道引領學生親近自然、回歸生活、感受真情,學生在真實的實踐活動中,心智得以開啟,心靈得以陶冶。
2.教師層面
(1)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課題研究是提升教師素質的重要載體。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始終把教師的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擺在重要位置,幫助實驗教師加深了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認識,幫助教師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念。令人驚喜的是,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不但得到更新,而且逐漸將新理念內化為個人自覺的教學行為。先進的教育理念能真正被教師內化并轉化為教師的教育行為,必須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才能得以實現,因為先進的教育理念根植于教育教學實踐。通過課題研究的探索,我們得出結論: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是教師培訓和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高效模式。在這個模式中,首先,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有教師的參與過程,有教師教學行為的跟進,能有效彌補目前大規模教師培訓中的種種不足。其次,教師在“研究”中學會了“研究”,掌握了課題研究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教研意識和科研能力都有明顯提升。
(2)教師的校本教研意識顯著增強。教育是集體智慧的勞動。課題組要求實驗教師擰成一股繩,充分發揮同年級教師團隊精神,集思廣益,共同在研究中成長。實踐—反思—總結—實踐,這是教師成長的階梯。課題組努力營造好研究氛圍,充分發揮教師的科研主體性,對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問題集體研究解決。同時,在討論會上引導教師積極反思。教師對研究中的問題、難題的思考,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過程。
3.教學層面
(1)課題活動開展模式的構建。通過研究活動的開展,我們逐步摸索出了一條適合小學古典詩詞閱讀學習的課題活動開展模式。
(2)探索了不同形式的活動專題,主要構建了“農歷詩詞”課程。
五、課題的思考
謝朓,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①。是南北朝時期極為重要的詩人。史載其“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②。在我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清人方東樹論謝朓:
玄暉別具一幅筆墨,開齊、梁而冠乎齊、梁,不第獨步齊、梁,直是獨步千古。蓋前乎此,后乎此,未有若此者也。本傳以“清麗”稱之。休文以“奇響”推之,而詳著之曰:“調與金石諧,思逐風云上。”太白稱其為“清發”“驚人”。玄暉自云:“圓美流暢如彈丸。”以此數者求之,其于謝詩思過半矣。③
今人曹融南先生《謝宣城集校注》前言說:
謝朓能生動形象、深婉細致地表現人情物態之美,形成獨特風格,和他優異的藝術表現才能密不可分。他遠祖詩、騷,近承建安以來曹植、陸機、謝靈運、鮑照等的詩歌成就,又從樂府民歌中吸取營養,涵泳蘊蓄,終于取得如此卓越的造詣。④
古今兩位學者都對謝朓的成就作了較高的、中肯的評價。上世紀80年代以后,學者們多對謝朓上承建安魏晉文學、中于詩律革新貢獻、下開唐風的先驅作用進行了研究。筆者擬從謝朓詩文創作“遠祖詩騷”之祖“騷”作一探究。劉勰《文心雕龍·辨騷》,不僅評論了屈原的《離騷》,也評論了《楚辭》中的大部分作品,由此,可以把“遠祖詩騷”之“騷”作三個層面的理解:一、屈原的辭作;二、《楚辭》這部書;三、“楚辭”這種文體。在此前提之下,分幾個層次逐一展開討論。
一、多處使用《楚辭》的詞語
《楚辭》中眾多優美典麗的詞語營造了瑰麗意境、描繪了眾多形象、抒發了豐富的情感,謝朓選擇并使用了其中諸多的詞語。
《杜若賦》《酬德賦》兩文均用到了“延佇”一詞:“憑瑤圃而宣游,臨水木而延佇”;“悵分手于東津,望徂舟而延佇”。王逸注《離騷》“延佇乎吾將反”,“延,長也。佇,立貌。《詩》曰:佇立以泣。言己自悔恨,相視事君之道不明審,當若比干伏節死義,故長立而望,將欲還反,終己之志也。”“結幽蘭而延佇”又注:“言時世昏昧,無有明君,周行罷極,不遇賢士,故結芳草,長立而有還意也。”“延佇”在《離騷》中是由“立”和“泣”兩個動作構成的一個形象,這個形象飽含著屈原對楚國的強烈不舍,去與還的痛苦抉擇,凸顯了屈原高潔的品格。謝朓在此借《離騷》曲折地表達了時局動蕩時艱難的選擇:還京城還是還山澤?這是越來越強烈地困擾著詩人的苦惱,表現了謝朓仕與隱行與藏的猶豫。
《奉和隋王殿下》其一,是謝朓在隨王蕭子隆西府時所作。“玄冬寂修夜,天圍靜且開”,《哀時命》“愁修夜而宛轉兮”,王逸注:“心憂婉轉而不能臥,愁夜之長”,冬日晝短夜長是客觀現象,但特定條件下時間的長短又會融入人的主觀體驗,《詩經·鄭風·子衿》“一日不見,如三日兮”便是。“修”是詩人的情感體驗,“愁修夜而宛轉兮”為“修夜”提供了一個涂染著感傷色彩的背景。
謝詩中還有一些重疊詞,如“涂涂”、“嫋嫋”、“陽陽”、“冥冥”、“杳杳”、“衍衍”,均能在《楚辭》中找到閱讀理解的背景,這些疊詞嵌在詩中,讀起來確實“圓美流轉如彈丸”,體現了謝朓的創作思想。如《雩祭歌·白帝歌》“嘉樹離披,榆關命賓鳥。夜月如霜,金鳳方嫋嫋”“嫋嫋”一詞:《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王逸注“嫋嫋,秋風搖木貌”;洪興祖補注:“嫋,長弱貌”,除指木搖貌外,還包括秋風吹拂的音響,又指秋風的特定狀態;《文選》左思《吳都賦》說:“靄靄翠幄,嫋嫋素女”,“嫋嫋”指女子的輕盈柔美;北宋《前赤壁賦》“余音嫋嫋,不絕如縷”,“嫋嫋”又指音樂的悠揚聲。由此看來,“金鳳方嫋嫋”,既有秋風吹送如縷的狀態,又有輕風吹動樹葉發出音樂般悠揚的聲音,還指金秋時節的微風給人柔美的感受。“嫋嫋”一詞為整首詩營造了一種特別清麗的意境。這些詞語的使用,可說是謝朓創作過程中“字字苦吟”的一個具體體現,也是謝文“清麗”的構成部分。
二、沿用并拓展了《楚辭》的意象
《詩經》比興開啟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基本手法,屈原在《離騷》中又用香草美人意象創造了一個復雜而巧妙的象征比興系統——“香草美人”意象,這種象征在后世的賦體文學、詩歌乃至所有抒情文學中得到極為普遍的運用,是對我國古代文學表現領域的重大貢獻。謝朓的創作繼承并發展了這一傳統。
《同詠坐上所見一物·席》“幽渚奪江蘺”之“江蘺”便是《離騷》中與“芷”與“蘭”與“菊”等并列出現的香草意象,這些香草是屈原高潔人格的追求與象征。謝朓的作品中,多處使用了這一系列意象:
《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時菊委嚴霜”,以嚴霜之下的時菊寫秋冬肅殺的景象,既自比,又狀所處的嚴酷環境,還包含了詩人精神層面的追求,是“香草意象”比興意義的沿用。
《詠落梅》“新葉初冉冉,初蕊新霏霏。逢君后園讌,相隨巧笑歸。親勞君玉指,摘以贈南威。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輝。日暮長零落,君恩不可追”,作于永明九年(491)。永明八年(490),謝朓由隨王(蕭子隆)鎮西功曹轉為隨王文學,次年謝朓又跟隨到荊州(今湖北江陵)。在荊州他介入皇室內部的矛盾斗爭,被卷入政治旋渦,憂心忡忡,惶惑不安。這首詠物(梅)詩,當是表現這種不安的心情。詠物詩至六朝自成一格,宮體詩中詠物極盡圖貌寫形之能事,其追求在于形似。謝朓詠物詩既有與時代相通的善于寫物圖形,又汲取了《詩》、《騷》以來比興的傳統,在客觀的物象中寄托了主觀的旨意,這首《詠梅詩》便是如此:詩中既以“落梅”(香草)自擬,又以“南威”(美人)自擬,沿用了傳統的“香草”“美人”意象。
《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王逸注:“芳洲,香草叢生水中之處。”《杜若賦》之“杜若”本已幽香,作者又把她放在“瑤圃”“汀洲”這些芳潔之地,使潔者更潔,香者更香。
《懷故人》有“芳洲有杜若”之“杜若”;《擬宋玉風賦》“煙霞潤色,荃荑結芳”之“荃荑”;《臨楚江賦》之“宿莽”等等,這些香草意象,為我們深入閱讀謝朓的詩作提供了廣闊的背景,應該是謝詩極省凈而又內涵豐富的原因之一。
在《楚辭》中,荷花是最常見的香草(花)之一,“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離騷》);“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九歌·湘君》);“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九歌·湘夫人》);“乘小車兮荷蓋”(《九歌·河伯》);“被荷裯之晏晏兮”(《九辯》);“芙蓉始發,雜芰荷些”(《招魂》),其質地較前面的花草更為清純、雅致。荷花進入屈原的詩中,被賦予了情感因素,成為“香草意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抒情主人公的人格與荷花的形貌交相映照,清潔之質凸現。謝詩中的荷花主要以兩種方式出現:一是這種比興傳統的延續,再則成為獨立描摹的對象。
《移病還園示親屬》“折荷葺寒袂”,很顯然是“制芰荷以為衣”的沿用,是比興。“荷”出自清水,以荷為衣,象征著詩人雅潔、幽香、清寒。時臨深秋,折荷制衣,以示隱逸之志潔而且堅。“煙衡時未歇,芝澗去相從”進一步寫“斂性”。“衡”,聞人倓《古詩箋》作“杜衡”,是一種形似葵的香草,這里暗喻情操高潔的隱士。“芝蘭”也是香草,詩人暗喻自己。這二句意思是說:情操高尚的人時時都存在,我要追隨他們而去。
《冬日晚郡事隙》“案牘時閑暇,偶坐觀卉木,颯颯滿池荷,翛翛蔭窗竹。……風霜旦夕甚,蕙草無芬馥。云誰美笙簧,孰是厭薖軸?顧言追逸駕,臨潭餌秋菊”,整首詩寫到四種卉木:荷、竹、蕙、菊。蕙、菊保留了比興的手法,荷、竹是眼前所見,成為獨立描摹對象,鮮荷與翠竹互相輝映,構成了山水的近景。
《后宅回望》“夏木轉成帷,秋荷漸如蓋”,荷從比興中剝離出來,時令雖已推移,但秋荷依然生機盎然,如蓋的荷葉寫出了“綠肥”的質感。《曲池之水》“芙蕖舞輕帶,苞筍出芳叢”,荷花搖曳多姿,細細的荷莖像輕柔的絲帶一樣,在風中飄舞,生動形象。《游東田》:“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詩頗具巧思,觀察細致,筆觸輕靈。魚與荷同生于水中,共同的生存環境決定了它們與生俱來的組合,審美凸現。
從這些多次出現的荷意象中可以推知:作為高門士族的后代,謝朓有著與屈原同樣高潔的追求,只是謝朓的時代使他的悲劇結局缺失了屈原的崇高與悲壯,更多的是卑微與無奈的成分。
謝朓在詩中還多次沿用了《楚辭》的美人意象,并賦予其新的含義。
《離騷》“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諑謂余以善”。王逸注:“蛾眉,好貌。”《九歌·少司命》“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招魂》:“姱容修態,縆洞房些。”姱,好貌。修,長也。
《夜聽伎二首》其二“蛾眉已共笑,清香復入衿”。此處“蛾眉”專指好貌女子,已無修道德、尚高潔之意;《秋夜講解》“琴瑟徒爛漫,姱容空滿堂”的“琴瑟”“姱容”應是佛家語,指塵世間一切聲色而言。
《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攬涕而佇眙”是說屈原憂思而念懷王,佇立悲哀,涕淚交橫。《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九歌·湘夫人》“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屈原的美人,或喻君,或自謂,或指神。
《拜中軍記室辭隨王箋》“攬涕告辭,悲來橫集”化用了“思美人”句。蕭子顯《齊書》記載:謝朓為隨王子隆府文學,世祖敕朓還都,謝朓作箋辭子隆。使謝朓“攬涕”的“美人”是隨王蕭子隆;《鼓吹曲·送遠曲》“南浦送佳人”,指佳美之士。謝朓的美人,或謂王,或謂知音。用意象源于《楚辭》又不囿于《楚辭》。
三、使用楚物名、地名,虛實相間
戰國時的楚國在長江、漢水流域,一度領有“地方五千里”的廣袤疆域,雖和中原有著廣泛的文化交流,但仍有明顯的地域特征。謝朓或實或虛使用了這些楚國特有的物名地名,構成了作品風格的一部分。
《夏始和劉孱陵》“白蘋望已騁,緗荷紛可襲”,《九歌·湘夫人》有“白蘋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王逸注:“蘋草,秋生,今南方湖澤皆有之,或作蘋。”
轉貼于
《雩祭歌·迎神歌》第七章“凍雨飛,祥云靡”,王逸注:“暴雨為凍雨。”
《和別沈右率諸君》“春夜別清樽,江譚復為客”;《臨楚江賦》“爰自山南,薄暮江譚”。《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江譚,指水側。《九章·抽思》“長瀨湍流,溯江譚兮”。王逸注:“譚,淵也”,楚人名淵為譚,此處借指楚地。
《鼓吹曲·出藩曲》:“飛艎遡極浦”;《九歌·湘君》:“望涔陽兮極浦”,浦,水涯也。
《春思》:“阰山起朝日”,阰山在楚南,山上有木蘭,香草所生之地。
《新亭渚別范零陵云》:“洞庭張樂池,瀟湘帝子游”,新亭,亭名。零陵,古地名,齊屬湘州,治所在今湖南永州市北。相傳舜帝葬于此。范云于永明十一年秋,遷零陵郡內史,謝朓作詩送別范云。“瀟湘帝子游”語出《九歌·湘夫人》:“弟子降兮北渚”,王逸注:“帝,謂堯也。娥皇、女英,隨舜不返,死于湘水,因為湘夫人。”“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又化用了《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的詞意與詩境,全詩十句,兩句化用楚辭,一拓展詩境,二抒寫離別之情,借神情為人情,惆悵懷抱盡顯。何義門評價:“全詩以楚辭點綴而成,自然風韻瀟灑,既有興象,兼之故實。”
《鼓吹曲·送遠曲》:“北梁辭歡宴,南浦送佳人”化用《九懷·陶壅》“絕北梁兮永辭”和《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曲折委婉卻很明晰。袁行霈先生說:“南浦無非是南邊的浦口,本是很普通的一個詞。一經屈原用過也產生了詩意,后代的詩人一寫到浦口便非是南浦不可,似乎東浦、西浦、北浦都別扭了。”如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王勃《滕王閣序》:“畫棟照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宋人范成大的《橫塘》:“南浦雨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希畫船。”而“北梁辭歡宴,南浦送佳人”也成為詩中佳句而廣為傳誦。
此外,還有“江皋”“鄂渚”“龍門”“長薄”等楚地名,為謝詩增加了南國色彩。
另外,在習俗和審美趣味上,楚國明顯地表現出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特點。后人概括楚國的文化為“信巫鬼,重祀”,這種崇尚巫風的習氣,在《九歌》中體現最突出。楚文化的這類余緒在謝朓詩中也可找到明顯的痕跡。
《賽敬亭山廟喜雨》作于建武二年宣城太守任上。賽是祭祀時酬謝神靈的活動,再現了神仙降臨的場面:“夕賬懷椒糈”,因迎神而臨夕設帳,因降神而用椒,因享神而用糈,回放了《離騷》“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這種祀神的方式,楚文化的韻味極濃。
《九章·涉江》“駕青虬兮驂白螭”到了《將游湘水尋句溪》中變為“掛鱗驂赤螭”,螭的顏色雖不一樣,其濃郁的楚風卻是一脈相承的。此外像“玄圃”“瑤席”“天津”這些具有特殊含義的意象,均在謝詩中出現過,為他的作品染上了明顯的“楚色”。
四、化用《楚辭》情事典故,抒情曲折
《懷故人》“芳洲有杜若,可以慰佳期。望望忽超遠,何由見所思。我行未千里,山川已間之。離居方歲月,古人不在茲。清風動簾夜,孤月照窗時。安得同攜手,酌酒賦新詩”。詩寫身在遠地思念朋友,由芳洲杜若起興,“芳洲有杜若,可以慰佳期”,“杜若”作為香草,古人常采集來贈送親愛者以表達感情。作者看到芳洲上的杜若,對友人的思念油然而生,想到要采集一束在會面的時候送給他。采的是香草,面對的是芳洲,想的是佳期,把思念之情襯托得十分美好。詩從新春佳景寫起,,款款道出懷念之情。后面以清風月夜作結,美好的懷想在清麗的夜色映襯下,格外動人。詩的前幅多次化用《楚辭》語句:“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湘君》)、“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湘夫人》)、“平原忽兮路超遠”(《國殤》)、“著芳馨兮遺所思(《山鬼》)”,用典如同己出,不落痕跡。
《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系永明十年或十一年秋、冬之時,于荊州遙和武昌太守伏曼容《登孫權故城》詩而作。原詩為登臨懷古之作,此詩亦遙想構思,從武昌城的歷史、形勝、風物等方面,一一敘來。在鋪陳往事之中,慨嘆古今之變。詩末八句“幽客滯江皋,從賞乖纓弁。清卮阻獻酬,良書限聞見。幸藉芳音多,乘風采馀絢。于役倘有期,鄂渚同游衍”有三句源于楚辭:《九歌·湘夫人》“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自傷驅馳不出湘、潭之間。《遠游》“聞赤松之清塵兮,愿承風乎遺則”王逸注:“想聽真人之徽美也。”洪興祖補注,《列仙傳》載,赤松子神農時為雨師,服水玉,教神農,能入火自燒。至昆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暗含了楚子熊渠,封中子紅于鄂事。兩個典故用得曲折,作者的心曲亦曲折。
《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還上國》:“安知幕歸客,詎憶山中情。”《九歌·山鬼》:“山中人兮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王逸注:山中人是屈原自謂,謝朓此處用此事,曲折表達了向往隱逸的情緒。
《鼓吹曲·登山曲》:“王孫尚游衍,春草生萋萋”出自《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逸注:“隱士避世,在山陽也。”《奉和隨王殿下》其三:“徒籍小山文,空揖章華臺”,小山,指淮南小山的《招隱士》;《酬王晉安》“春草秋更綠,公子未西歸”又一次用了《招隱士》;《王孫游》索性直接用作詩題,被《樂府詩集》收入“雜曲歌辭”一類。魏晉以來,文人創作樂府詩往往有一個特點:總是圍繞著“古辭”(漢樂府)創作,或擬古辭,或以古辭為引子生發開去。這種從“母題”尋找創作靈感,使創作上有所依傍的作法,已形成一個程式。南朝詩人寫樂府詩雖然也依這一程式,但卻出現另一種傾向,他們有時撇開漢樂府古辭,而直接上溯到《楚辭》中去尋找“母題”。比如,南齊王融和蕭梁費昶都寫過一首《思公子》,中心題旨就是采自《楚辭·九歌》:“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謝朓的這首詩也屬于這種情況,其“母題”出于《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說,詩人的創作靈感獲自《楚辭》,而所寫內容則完全是現實生活中的感受。在古老的“母題”之中,貫注了活生生的現實內容。詩雖短小,藝術風格卻頗具特色,體現了齊梁間詩歌創作雅俗結合的一種傾向。從《楚辭》中生發出來的母題,顯而易見帶有文人的雅、艷色彩,暗示了它與文人文學的關系,但詩人卻用南朝樂府民歌五言四句的詩歌形式,來表現這一古老“母題”,將原有華貴、雍雅的色彩悄悄褪去、淡化,使之在語言風格上呈現出清思婉轉、風情搖曳的特色。
還有“早翫華池陰,復鼓滄州枻”、“既懷歡祿情,復協滄州趣”這樣的詩句,均出自《漁父》,可看出謝朓在離開雞籠山西邸之后,常被出入之慮所困擾,尤其在建武年間,仕與隱的矛盾越來越強烈。從這些詩作中可以了解到謝朓思想的脈絡,也可以對謝朓的悲劇結局有較為全面的認識。
五、接受《楚辭》文體的影響
《橘頌》“詠物抒懷”手法對文體賦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詠物賦上。從漢代開始,詠物賦便層出不窮,至魏晉南北朝而臻極盛,此后也一直綿綿不絕,成為賦體文學中一個重要的題類。后世的詠物賦絕大多數都多少蘊含著作者的情感或理致。魏晉南北朝是詠物賦勃興的時期,出現了大量的詠物賦,人們通過這種方式來感懷現實,歌頌友情,闡明道理,謝朓的辭賦也采用了這一題類。
謝朓的辭賦往往就生平活動而作,其賦作今存九篇。其中《七夕賦》《高松賦》《杜若賦》等五篇詠物抒情賦,多為奉教而作,是其前期文學活動的產物。這些作品有時通過詠物抒寫一種進取之志。如《高松賦》描繪松樹的高姿:“修干垂蔭,喬柯飛穎,望肅肅而既閑,即微微而方靜。懷風陰而送聲,當月露而留影,既芊眠于廣隰,亦迢遞于孤嶺”,其中頗寄寓高潔之志。篇末云:“孤陋之無取,幸聞道于結徽;理羽弱于九萬,愧不能兮奮飛”,自思“奮飛”的愿望就表現得更為明確。《杜若賦》起句直承《楚辭》而來:“憑瑤圃而宣游,臨水木而延佇”,中間鋪敘“景奕奕以四照,枝靡靡而葉傾;冒霜蹊以獨蒨,當春郊而逕平。搴汀洲以企予,懷石泉于幽情”又從《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生發開來,對杜若從多角度多層次作了細致描繪,寄寓了作者的人格理想,沒有流于一般的詠物。
楚辭作為一種先在的韻文體式,對謝朓的其他韻文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哀吊類韻文,它表達的是對亡者的懷念與痛惜,往往包含著對生命的深切感悟和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齊敬皇后哀策文》,序文駢散結合,以駢為主。正文除四言、六言的駢對外,大量沿用了“兮”字句,“懷豐沛之綢繆兮,背神京之弘敞;陋蒼梧之不從兮,遵鮒隅以同壤”,“慕方纏于賜衣兮,哀日隆于撫鏡;思寒泉之罔極兮,托彤管于遺詠”,文辭整縟,抒情深婉。《南齊書》本傳中稱“齊世莫有及者”。
綜上所述,謝朓的創作能夠“獨步齊梁”、開一代唐風的原因之一,當是汲取了楚辭豐厚的營養。認識到這一點,對理解謝朓在中國詩歌綿長歷史中所起的承繼傳遞作用,將有更大的幫助。
①② 《南齊書·本傳》。
③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七)。
④ 《謝宣城集校注》(前言第1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參考文獻:
[1] 傅剛:《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吉林出版社。
[2] 劉躍進:《門閥士族與永明文學》,三聯書店,1996年3月北京第1版。
[3] (清)張玉榖:《古詩賞析》,許逸民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4]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