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4:55: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電腦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我們進入網絡信息時代。網絡以它特有的優勢和發展速度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學習和思維方式,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2006年9月初,我校學生電腦全部搬進學生宿舍,并且學生宿舍的電腦成功地連入校園網,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便利,為提高學生在校生活質量創造了條件。
1.電腦進入學生宿舍的必然性
1.1科技的飛速發展要求學生必須掌握電腦知識。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正以不可阻擋的趨勢沖擊和改變著人們的思想、工作、學習、生活、交際等領域。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棟梁,只有掌握一定的電腦知識,才能很好地工作、學習。
1.2與時俱避。
隨著電腦網絡應用的全面展開,當今高校也把電腦網絡技術充分融入了教育的整個過程,如現在CAJ課件代替了傳統單純的板書,很多學校還開設有遠程教學、網上學習園地等,作為受教育的對象――大學生,充分利用電腦網絡工具進行學習也成為必然。
1.3高校的電腦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
高校普遍設有電子閱覽室、計算機教學機房等,但數量和所配置的軟件有限,且開放的時間也有嚴格的限制。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多數高校現有的電腦配置已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因此,很多學生渴望擁有自己的電腦,實現專機專用。
1.4經濟發展、電腦價格的下降、校園網的開通為電腦遷入學生宿舍提供了條件。
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電腦的普及。電腦價格的下跌,以及校園網的開通方便了學生上網,這些都加快了電腦進入學生宿舍的步伐。
2.電腦進入學生宿舍的利弊分析
2.1大大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條件和信息環境,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方便。
網絡不但開闊了大學生視野,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和樂趣,而且由于突破了時空的局限,進一步拓寬了學生與學校和老師交流的渠道。學生的意見、要求可以通過網絡及時反映給學校、老師及管理部門,學校、老師又能通過網絡及時將工作安排、解決辦法反饋給學生,極大地克服了傳統的信息不暢、消息不靈的被動局面。目前我校已建成教務管理系統,學生可以在網上查詢每個學期或學年的成績,進行學分計算、成績打印,這樣既大大減少了教務管理人員的負擔,又給學生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一舉兩得。
2.2有利于資源共享,促進跨學科交流。
校園網開通后,學院的系部和各個行政處室都建設了相應的網頁,方便學生及時了解學院的動態,開辟了天使論壇,學生在此論壇上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下帖子。另外,學院的每個專業都有一個討論區,里面有最新的課件,學生可以和老師、同學共同探討學習上遇到的問題,這種資源共享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實力。
2.3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
由于學生思維活躍,而且又遠離家人,缺乏自律性,因此他們渴望交流自由。在虛擬的空間里人與人的交往不需要真實的姓名、身份、性別、年齡,人們不需要為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承擔責任,學生可以在網上宣泄自己內心的快樂、煩惱、狐獨、痛苦。但由于他們的價值觀世界觀尚未成熟,長期迷戀網上交友,一定程度上會弱化他們與真實世界的交往能力,嚴重的還會導致心理疾病,逐漸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與別人溝通等性格。中學時代是一個人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至關重要。
近年來,大學生網上施騙搶劫的惡性案件時有報道,這些都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者的擔憂與思考。
2.4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大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階段,網上游戲或聊天時間過長必然會影響到休息與睡眠,很多學生甚至因上網不按時就餐長期坐于電腦前接受過多的電腦輻射,以及長期的坐姿不正導致出現健康問題。電腦有損學生視力。一些眼科專家認為,學生從早期開始,每天花大量時間連續盯著電腦屏幕,有可能引發與電腦相關的眼病。學生迷“網”易患失眠。另外,頸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越來越年輕化與長時間的上網是分不開的。
3.管理好學生宿舍電腦的對策
從網絡對學生的正、負面影響相比較,我們知道,網絡的正面作用還是占據主導地位的,但其負面影響也越來越突出而尖銳。我們不能因為孩子使用剪刀剪破了手而不再讓他們使用剪刀,同樣不能因為網絡中的一些負面影響而不讓學生上網。我們要解決這些問題,發揮互聯網對學生的積極作用,摒棄和遏制互聯網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就要做好以下工作:
3.1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學校的統一與規范化管理,有助于學校良好秩序的維持。例如,為了加強學校中學生電腦的管理,可以制訂一些如最遲關機時間、一般情況下的最長上網時間等相關管理制度;學校可以在晚上12點定時關閉網絡等。
3.2加強網絡道德宣傳教育和正確輿論導向。
首先,加強對學生進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教育,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學校、教師要加強監管,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學生在多元化的價值觀體系下,學會鑒別,學會選擇。其次,加強對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可以制定有針對性的《上網規則》來約束、規范學生上網;通過舉辦諸如“上網的利與弊”、“網聊無聊”等班際辯論,開展“網頁設計大賽”,等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讓學生對網絡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與思考。
3.3采取具體的技術措施進行信息選擇,擋住信息垃圾。
除了在政策、法律上規范網絡行為外,利用必要的技術手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過濾信息垃圾的目的。當前,最常用的技術是安裝信息過濾軟件。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更方便、更安全、更快捷的過濾軟件會不斷出現,到那時,信息垃圾就不會這么泛濫了。
3.4建立各層面的專門管理機構。
首先,可以成立由學生工作部、網絡中心、團委、宿舍管理科、輔導員等組成的管理委員會;其次,可以成立由學生宿舍各社區工作人員組成的管理委員會;最后,可以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挑選一些有責任心、有組織能力的學生干部組成管理委員會。實行宏觀與微觀管理相結合,學校領導、教師嚴把學生網絡開通的審批,學生公寓局域網的運行、維護,并制訂相關的管理制度,同時各工作人員、學生干部監管相關制度的貫徹實施。
為了學生更好地成長,面對新的形勢,高校學生工作管理者應積極深入探討大學生電腦使用管理方法,引導學生正確、合理地使用電腦。學校要大力宣傳電腦的積極作用,開展有益的電腦活動,引導“公寓電腦”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使學生把使用電腦的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習和課外科技作品的開發上。此外,我們還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使學生深刻認識到電腦和網絡的“雙刃劍”性質,引導學生在不影響其他課程學習、精力允許的情況下,有計劃、有步驟地學電腦、用電腦。
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學校都沒有專職的輔導教師隊伍,承擔指導學生制作電腦作品和機器人任務的教師大部分是由綜合實踐、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等學科的教師兼任。這些教師不但要完成本學科的教學任務,還必須負責學校的網絡管理和電腦設備的日常維修等工作,教學和日常業務工作都比較繁重,況且從事這些煩瑣的工作也很難做出突出的成績,所以他們在職稱評定和工資待遇等方面都無法與語、數、英等學科的教師相比。另外,很多學校只是以課外活動、興趣小組、培訓班等形式開展電腦作品和機器人制作活動,學生參與面較窄,從事電腦作品和機器人制作的輔導教師很少。筆者曾對廣州市中小學校開展機器人制作活動的現狀做過調查,據統計,廣州市有1605所中小學、175萬名學生、13萬名教師,但只有116所學校開展了機器人制作活動,569名學生和152位教師參加了機器人教學和競賽,機器人輔導教師只占教師總數的千分之一。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廣州市尚且如此,我國的中西部地區更不容樂觀,所以目前來講,輔導教師隊伍的建設任務還十分艱巨。
如何加強輔導教師隊伍建設
1.呼吁高等師范院校設置機器人制作等專業
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包括電腦作品制作和電腦機器人制作兩個項目。由于輔導教師上大學時學校沒有開設相關專業,大部分教師靠自學和參加短期培訓來獲取相關專業知識,這給他們指導學生參加科技教育活動帶來了很大困難。所以我們呼吁高等師范院校進行學科設置改革,設置“機器人制作”等科技教育類的專業,為中小學校培養一批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的輔導教師隊伍。
2.開設繼續教育課程,加強在職教師的培訓
輔導教師隊伍的建設可以采取多種途徑,如建立市級和區級的科技教育活動交流與體驗中心,作為中小學生和教師的科技教育基地,活躍常規研究與實踐交流。同時,開設電腦作品和機器人制作等項目的繼續教育課程,利用面授與網絡課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輔導教師的培訓,尤其重視農村中小學輔導教師的培訓,豐富在職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水平,從而打造一批高素質的輔導教師隊伍。廣州市教育信息中心每年組織多次“送教上門”活動,組織從事多年電腦作品和機器人制作的骨干教師到各區舉辦培訓班,進行上門培訓。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直接參加面授培訓的教師多達1500多人次,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3.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培訓教師
學校要為輔導教師提供更多的進修和學習機會,把他們送到高等院校和有關科研機構進行脫產學習和繼續深造,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進修活動,加強業務學習。同時,聘請科技教育專家和教授到學校開展科技講座,現場指導輔導教師和學生開展電腦作品和機器人制作活動,讓專家與教師面對面地進行交流,全面提升在職輔導教師的科學素質和業務水平。
促進輔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輔導教師專業發展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學習,還必須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不斷增強專業意識,提升專業水平,拓展專業領域。所以,作為一名輔導教師,需要自己把握好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發展之路。
1.知識更新是促進輔導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知識更新是輔導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要素。輔導教師必須有勤奮好學的態度,有淵博的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并不斷幫助學生解決無數個未知的技術難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的發展中成長,教師也才能在學生的成長中發展。
2.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提高輔導教師的積極性
目前,輔導教師普遍存在工作量大、待遇較低、缺乏學習提高的時間和機會、專業知識更新不及時、工作成就感不高、沒有專職輔導教師的編制和職稱評定困難等突出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輔導教師的專業發展。所以,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應考慮輔導教師的難處,解決他們的編制和職稱評定問題。學校應配備專職的輔導教師,為輔導教師提供參加各種科技會議和培訓的機會,在制度保證、運行機制和獎勵制度等方面向輔導教師傾斜。合理的獎勵機制關系到輔導教師的名分、地位、待遇等。因為真正要在科技活動上做出成績來,僅靠上班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休息時間。在輔導教師隊伍中,不計時間、不計得失的教師很多,他們經常利用早、中、晚的休息時間,放棄雙休日和寒暑假的休息時間輔導學生制作電腦作品和機器人。所以應該建立有效機制和相應激勵措施,對在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輔導教師,在發放獎金、評定職稱和評選先進工作者等方面實行政策傾斜,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充分調動輔導教師開展活動的積極性。
3.教師發展要有創新和進取意識,有為才能有位
一流的輔導教師才能培養出一流的科技人才。作為一名輔導教師,要有科技創新和勇于進取的意識。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競爭也日益激烈,不進則退已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才能在眾多強手中脫穎而出,就要有新主意、新辦法,并要善于思考和總結,積累經驗和實驗素材,積極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活動、撰寫科技教育活動的研究論文、編寫科技教育校本教材、承擔各級有關科技教育方面的科研課題等,逐漸成長為專家型的輔導教師。例如: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夏濤老師、廣東實驗中學的劉忠毅老師、海珠區實驗小學的鄭賢老師,他們都是從科技教育工作開始起步,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最后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并成為廣州市最年輕的特級教師。筆者也多年從事電腦作品和機器人制作等科技教育工作,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獲得多項獎勵,并在普及機器人科技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所以被教育部和中國科協授予“全國十佳輔導教師”、“全國杰出機器人教練”和“全國十佳優秀機器人教練”等榮譽,現在又肩負起廣州市中小學電腦作品和機器人制作等科技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工作,走上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一分耕耘,一份收獲。作為一名輔導教師,在工作實踐中只要有所為必然會有地位,在幫助學生放飛夢想的同時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
加強學校輔導教師隊伍建設和促進輔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我國在中小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可靠保證,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應建立協調機制,加強輔導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培訓工作,為輔導教師的學習、進修、交流和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從而加快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進程,為國家培養一批創新型科技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省略/jrzg/2006-03/20/content_231610.htm.
[2]中國校外教育網.省略.
我國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始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在80年代有了較快的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這項新興的科學也得到了飛速發展,無論是研究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學術論文,還是在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進。這表明我國的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得到了極大地關注,與此同時該項新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
一、CALL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在我國取得了快速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較重視理論研究;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大學,較少涉及到中小學;理論研究結果在實踐操作中有待驗證;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在普及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地區、大中小學之間發展不平衡
在加拿大,“幾乎所有的大學教師,超過78%的中學教師使用互聯網準備教學資料、做研究”。在日本,“截至1996年,小學計算機安裝率是84.7%,初中99.7%,高中100%”(楊敏、朱春玲,2002)。在我國,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各地區之間計算機的普及率有很大的差異,目前各地區多媒體教學主要集中在大學,相對落后地區的大學仍然無法普及,中學特別是小學電腦的安裝率是極低的,這讓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成為許多學生渴望不可及的學習奢侈品。
1.2 教學資源閑置嚴重
許多高校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大學英語課程要求,購買了先進的教學設備,改善了教學環境,改變教學模式,建立自主學習中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是有些高校將這些教學設備擱置不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投入使用后帶來的后續問題使得學校不得不放棄,例如,軟件的更新換代,技術問題的解決,教師的培訓等等問題,所以當學校無力維持時就會關閉這些學習中心,從而導致教學資源的嚴重浪費。
1.3教師教育技術與理論知識的缺乏
當前計算機作為語言教學的輔助工具收到越來越多的外語教師的歡迎,但是由于缺乏系統的多媒體語言教學的理論學習,很多教師認為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就是將傳統的教學模式照搬到計算機上,變成了電子文本的形式。不少的教師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變成了電腦操作人員。即使有些教師愿意自己做課件,其質量也不高,大多是是個人傳統教學的翻版。
1.4軟硬件研發技術落后
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離不開硬件和軟件的支持,在這方面我國遠遠落后于國外。雖然我們可以使用國外的先進軟件,但是其軟件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本國的一些風俗習慣和文化,不一定適合于我國的學生,同時也會淡化學生對中國文化的意識。目前優秀的教學軟件并不多,也沒有開發出利用自然語言進行人際交流的軟件,不能滿足語言學習的靈活性。
二、提高CALL發展水平的對策
2.1加大資金投入
資金是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中最關鍵的環節,例如,計算機軟件、硬件、維護及教師培訓,這些都是由新技術的特點所決定的,這些因素是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無法回避的問題,正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才導致我國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發展和普及不平衡。雖然現在計算機的價格已經下調,但是對于貧困地區,實現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仍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大力發展發達地區及高校的同時,對貧困地區要給予資金扶持,加快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的平民化,更好的為中國學生服務。
2.2提高教師信息技術工具的運用能力
在CALL教學環境中,要求教師要掌握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技術,學會利用網絡資源,要鼓勵教師成為教學軟件的設計者,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的更新和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特別是在學習軟件方面,要積極學習新的軟件知識,不能心存恐懼不敢問津,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軟件更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
2.3加強學生計算機基礎教育,引導學生教育觀念的轉變
學生作為CALL環境下的教育對象,首先要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在發達國家電腦已經普及,但在中國只有生活在大城市的學生才有這樣的機會,所以在前期要對學生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普及,讓他們盡快的熟悉新的教學環境。其次,要合理引導學生轉變教學和學習觀念,許多學生長時間接受傳統教學,面對新的教學方法不能很好的適應,甚至產生抵觸心理,因此要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探索性學習等理念的引導。
在崗期間,曾經醞釀過一個關于音樂人才研究的選題,并獲批為省科研課題。但是由于工作擔子重,僅初步找了一點資料,草擬了一份綱要,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深入地思考。現在有了時間,有了電腦,便開始通過校園網進入中國知網、超星圖書館等網站,瀏覽和搜集了大量有關人才學的資料。通過各類人才研究著述的學習和比對,深感音樂人才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當貧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音樂人才卻是一個急待開發的研究課題。因為各類音樂人才不僅專業多,而且其技能的特殊性都很強,然而人們對音樂人才的素質和成長規律卻缺乏深層的認識與思考。例如在家庭、學校、社會等培養造就人才的環境和途徑中,無視音樂人才的生理條件和心理素質,忽視音樂人才教育培養的主客觀條件,走了不少的彎路,有的甚至造成不良的后果。隨著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急需要一批合格的各類音樂人才。因此,時代在呼喚音樂人才學的問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具有理論和實踐雙重價值取向。于是我通過多專業、多學科地廣泛收集資料,然后融入自己的獨立思考,就音樂人才的概念、素質、成長因素、音樂教育、能力與培養、使用和管理等專題分別進行了理論闡述和實例論證。經過兩年多往返于大腦與電腦之間的辛勤勞動,一本近二十萬字的書稿終于完工了。書的原名為《關于音樂人才學的構想》,但是,尋求出版的路并不平坦。多家出版社看了書名就以學術性強沒有銷路而拒之門外。我后來急中生智,將書名改為《音樂成才之路》,原名作為副標題保留,終于被上海教育出版社接納出版了。值得欣慰的是該書面世后受到多方面的鼓勵與好評,不僅《中國音樂》、《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發表了肯定性的書評,而且中央音樂學院還將本書列為向全校同學推薦的百本優秀圖書之一。
退休前夕,受“中國當代音樂家叢書”主編馮光鈺老師之邀,約我參與出版個人文集,這無疑是對我的一份信任和鼓勵。但是由于該叢書需要自費出版,自己發行,面對這樣的“雙重”負擔,我著實有些猶豫不決。但考慮再三,我還是加盟了。從自己多年發表的兩百多篇論文中挑選了73篇,按照內容分編為美學、評論、教育三部分,匯集為一冊《樂思集──廖家驊音樂文集》,并請時任《音樂研究》主編李業道老師為我寫了“序”,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但是,出版后個人面對兩千多冊書的發行卻犯了愁。所幸的是很多校友從四面八方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她)們不僅熱情幫助宣傳和銷售,而且有的還自己墊款親自來取書。每當回想起這些場景,總是令我感動不已,同學們對我的幫助不僅體現了往日的師生情誼,而且也傾注了他們對音樂文化事業發展的支持。這種能量的獲得,或許是蒼天對我畢生從事音樂教師工作的一種獎勵吧!
1 引言
自從20世紀50年代末世界上第一臺機器人誕生之后,機器人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機器人技術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和國民經濟現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標志,也是打開21世紀大門的鑰匙[1]。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逐步得到重視。目前教育機器人主要應用于課內外教學和參加各級各類科技創新活動,表現出了無可比擬的教育價值和極待挖掘的發展前景。
2 機器人的定義
在科技界,科學家會給每一個科技術語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機器人的定義卻至今沒有統一。原因之一是機器人還在發展,根本原因則是機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使之成為難以回答的哲學問題。早在1967年日本召開的第一屆機器人學術會議上,就有專家提出了兩個有代表性的定義[2]。之后又不斷涌現新的見解。我國科學家對機器人的定義是:“機器人是一種自動化的機器,所不同的是這種機器具備一些與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規劃能力、動作能力和協同能力,是一種具有高度協同性的自動化機器。”[2]
3 教育機器人簡介
干國勝在其碩士論文中對教育機器人解釋如下:用在教育領域的以人工智能決定其行動的機器人[2]。從學習角度講,“教育機器人是由生產廠商專門開發的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的機器人成品、套裝或散件”[3]。它除了機器人機體本身之外,還有相應的控制軟件和教學課本等。
國內已有一些企業和公司可以生產教育機器人或教學平臺。不同種類的教育機器人不斷涌現,如SmartCar[4]、SUUNY618、博思威科教育機器人等均已投入市場。
4 教育機器人產生背景
機器人技術是在二戰以后才發展起來的新技術。1958年美國的Consolidated公司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由此揭開了機器人發展的序幕[5]。1967年日本川崎重工公司從美國購買了機器人的生產許可證,日本從此開始了研究和制造機器人的熱潮。隨著機器人在工業上的廣泛應用,如何加強工人對機器人的了解從而提高他們對機器人的控制也就成為一個顯著的問題。機器人教育也就隨之產生。2003年4月3日到7日,日本橫濱舉行了2003年機器人博覽會[6]。專門用于教學的教育機器人從此誕生了。
國外教育機器人的研究開展較早。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美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已經相繼在美國大學里開始了對機器人教育的研究,到了六十年代他們在中小學也開始了機器人教學,在此過程中也推出了各自的教育機器人基礎開發平臺[5]。我國的機器人研究在七八十年代就已開展起來,在我國的“七五”計劃,“863”計劃中均有相關的內容。但針對中小學的機器人教學起步較晚,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才得到了初步的發展,目前發展仍不完善。
5 教育機器人應用現狀
教育機器人主要用于機器人競賽和課內外教學。
5.1 機器人競賽機器人教育對高科技社會的巨大影響已經引起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亞洲各國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我國教育界的極大關注。國內外機器人賽事不斷,引人注目。目前,全球每年有一百多項機器人競賽,參加人員從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到研究者[5]。
1)國際比賽。①機器人足球競賽。讓機器人踢足球的想法是在1995年由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金鐘煥(Jong-Hwan Kim)教授為了發展多智能體技術而提出的。1996年11月,他在韓國政府的支持下首次舉辦了微型機器人世界杯足球比賽(即FIRA MiroSot’96)。
國際上最具影響的機器人足球賽主要是FIRA和RoboCup兩大世界杯機器人足球賽,這兩大比賽都有嚴格的比賽規則,融趣味性、觀賞性、科普性為一體,為更多青少年參與國際性的科技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FIRA ( 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Robot-soccer Association)是國際機器人足球聯合會的縮寫,于1997年第二屆微型機器人錦標賽(MiroSot ’97)期間在韓國成立的。FIRA每年舉辦一次機器人足球世界杯賽(FIRA Robot-Soccer world Cup),簡稱FIRARWC,比賽的地點每年都不同,至今已經分別在韓國(三屆)、法國、巴西、澳大利亞(兩屆)、中國等國家舉辦了多屆賽事。
RoboCup (Robot World Cup)是一個國際性組織,1997年成立于日本。RoboCup以機器人足球作為中心研究課題,通過舉辦機器人足球比賽,旨在促進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及其相關學科的發展。RoboCup的最終目標是在2050年成立一支完全自主的擬人機器人足球隊,能夠與人類進行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足球賽。RoboCup至今已組織了八屆世界杯賽。比賽項目主要有:電腦仿真比賽、小型足球機器人賽、中型自主足球機器人賽、四腿機器人足球賽、擬人機器人足球賽等項目。
②機器人滅火競賽。機器人滅火的想法是在1994年由美國三一學院的Jack Mendelssohn教授首先提出的。比賽在一套模擬四室一廳住房內進行,要求參賽的機器人在最短的時間內熄滅放置在任意一個房間中的蠟燭。參賽選手可以選擇不同的比賽模式,比如,在比賽場地方面可以選擇設置斜坡或家具障礙,在機器人的控制方面可選擇聲控和遙控,熄滅蠟燭所用的時間最短,選擇模式的難度最大,綜合扣分最少的選手為冠軍。雖然比賽過程僅有短短幾分甚至幾秒鐘的時間,用來滅火的機器人體積也不超過31立方厘米,但其中包含了很高的科技含量。目前,機器人滅火比賽已成為全球最普及的智能機器人競賽之一。
③機器人綜合競賽。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主要是亞太國家參與的一項國際機器人賽事,2002年中國北京成功舉辦了第四屆比賽,有包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香港、臺灣、菲律賓、泰國在內的七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這一賽事,比賽圓滿成功,第五屆比賽于2003年月11月6日~10日在韓國舉行。
FLL機器人世錦賽,1998由美國非盈利組織FIRST發起,目前有10多個國家(英國、法國、德國、北歐5國家、新加坡、韓國、中國)及美國的46個州參加該活動。每年秋天,由教育專家及科學家們精心設計的FLL挑戰題目將通過網絡全球同步公布。各國/區域選拔賽在年底舉行,總決賽于4~5月在美國舉行。競賽內容包括主題研究和機器人挑戰2個項目,參賽隊可以有8~10周的時間準備比賽。
④其他比賽。在國外,1980年,第一屆全日本機器人走迷宮比賽;1992年,第一屆美國人工智能學會移動機器人比賽;1998年,第一屆國際海洋機器人競賽;2001年,日本政府舉辦第一屆國際機器人節,舉行了十幾項各種機器人比賽。教育智能機器人是目前歐美國家流行的用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學習工具。
孫媛媛、何花撰文指出,國際機器人競賽有以下特點:比賽規模不斷擴大,比賽項目不斷完善,比賽的影響力不斷完善,推動技術進步,促進學校教育[7]。
2)國內比賽。在國內,2000年,FIRA中國區比賽;2002年,CCTV杯機器人比賽;2004年,第五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大賽;自2005年開始的全國青少年教育機器人競賽[8];中國科協主辦的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央電教館舉辦的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發明協會舉辦的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9]。還有近幾年各省、市組織各種類型機器人比賽。
3)機器人競賽的教育價值。何智等撰文指出中小學機器人競賽對當前的教育會產生重大的作用:促進教育方式的改革,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利于建立一門新的標準課程;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寬容為懷的人文品格[9]。
北京科技大學的郗安民教授在接受訪談時指出,大學生機器人比賽是一項很好的科技創新活動,不僅易于激發興趣,而且綜合了多學科的知識,是一項比較大的訓練工程[10]。張云洲等探討了機器人競賽對于大學生教育的價值:機器人競賽活動的開展有效激發了學生參與科技創新、開發與研制的興趣愛好,有利于其綜合素質的培養[11]。
5.2 學科及課外教學目前,除將教育機器人用于參加各種比賽外,教育機器人還被用于課內外教學,以提高學生設計、開發、應用機器人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湖北等省市已經先后將教育機器人納入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到2005年底,我國已有76所中小學成為機器人教學實驗學校。教育機器人正在逐步地走入我國的各類學校[3]。
王立春撰文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各個方面探究教學機器人所具有的獨特的教育價值,指出教育機器人在教育領域的頑強生命力和巨大發展前景[12]。
張興華以碩士論文的形式深入探究了基于機器人的青少年活動的教育價值。她從親身體驗的活動案例出發,把握了全國基于機器人的青少年活動的形勢,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認為基于機器人的課外活動的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對青少年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促進教育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建立一門新的標準課程[13]。
6 結語
教育機器人事業方興未艾。教育機器人活動知識覆蓋面廣、能力鍛煉多樣、情感體驗豐富,受到越來越多的師生歡迎,正向廣大師生的普及過渡。教育機器人必將為我國的素質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教育機器人的前途是光明的。
參考文獻
[1]楊德智.教育機器人[J].科學雜志,2006(7)
[2]干國勝.教育機器人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
[3]吳潔,何花,周波.淺談教育機器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6(7)
[4]李國.智能教育機器人Smart+Car[J].中國鄉鎮企業技術市場,2003(11)
[5]王吉岱,李維贊,孫愛芹,謝永.教育機器人的研制與發展綜述[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07(7)
[6]宗和.越來越能干的機器人[J].中國青年科技,2003(7)
[7]孫媛媛,何花.淺談國際機器人競賽[J].上海教育科研,2005(2)
[8]馬文志.“碧波杯”第三屆全國青少年教育機器人競賽在蘇州落下帷幕[J].輔導員,2007(10)
[9]何智,胡又倫,艾倫.中小學生機器人競賽的教育價值述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6(1)
[10]以機器人比賽推動素質教育——訪北京科技大學郗安民教授[J].機器人教育與應用,2004(4)
1引言
自從20世紀50年代末世界上第一臺機器人誕生之后,機器人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機器人技術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和國民經濟現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標志,也是打開21世紀大門的鑰匙[1]。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逐步得到重視。目前教育機器人主要應用于課內外教學和參加各級各類科技創新活動,表現出了無可比擬的教育價值和極待挖掘的發展前景。
2機器人的定義
在科技界,科學家會給每一個科技術語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機器人的定義卻至今沒有統一。原因之一是機器人還在發展,根本原因則是機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使之成為難以回答的哲學問題。早在1967年日本召開的第一屆機器人學術會議上,就有專家提出了兩個有代表性的定義[2]。之后又不斷涌現新的見解。我國科學家對機器人的定義是:“機器人是一種自動化的機器,所不同的是這種機器具備一些與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規劃能力、動作能力和協同能力,是一種具有高度協同性的自動化機器。”[2]
3教育機器人簡介
干國勝在其碩士論文中對教育機器人解釋如下:用在教育領域的以人工智能決定其行動的機器人[2]。從學習角度講,“教育機器人是由生產廠商專門開發的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的機器人成品、套裝或散件”[3]。它除了機器人機體本身之外,還有相應的控制軟件和教學課本等。
國內已有一些企業和公司可以生產教育機器人或教學平臺。不同種類的教育機器人不斷涌現,如SmartCar[4]、SUUNY618、博思威科教育機器人等均已投入市場。
4教育機器人產生背景
機器人技術是在二戰以后才發展起來的新技術。1958年美國的Consolidated公司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由此揭開了機器人發展的序幕[5]。1967年日本川崎重工公司從美國購買了機器人的生產許可證,日本從此開始了研究和制造機器人的熱潮。隨著機器人在工業上的廣泛應用,如何加強工人對機器人的了解從而提高他們對機器人的控制也就成為一個顯著的問題。機器人教育也就隨之產生。2003年4月3日到7日,日本橫濱舉行了2003年機器人博覽會[6]。專門用于教學的教育機器人從此誕生了。
國外教育機器人的研究開展較早。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美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已經相繼在美國大學里開始了對機器人教育的研究,到了六十年代他們在中小學也開始了機器人教學,在此過程中也推出了各自的教育機器人基礎開發平臺[5]。我國的機器人研究在七八十年代就已開展起來,在我國的“七五”計劃,“863”計劃中均有相關的內容。但針對中小學的機器人教學起步較晚,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才得到了初步的發展,目前發展仍不完善。
5教育機器人應用現狀
教育機器人主要用于機器人競賽和課內外教學。
5.1機器人競賽機器人教育對高科技社會的巨大影響已經引起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亞洲各國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我國教育界的極大關注。國內外機器人賽事不斷,引人注目。目前,全球每年有一百多項機器人競賽,參加人員從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到研究者[5]。
1)國際比賽。①機器人足球競賽。讓機器人踢足球的想法是在1995年由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金鐘煥(Jong-HwanKim)教授為了發展多智能體技術而提出的。1996年11月,他在韓國政府的支持下首次舉辦了微型機器人世界杯足球比賽(即FIRAMiroSot’96)。
國際上最具影響的機器人足球賽主要是FIRA和RoboCup兩大世界杯機器人足球賽,這兩大比賽都有嚴格的比賽規則,融趣味性、觀賞性、科普性為一體,為更多青少年參與國際性的科技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FIRA(FederationofInternationalRobot-soccerAssociation)是國際機器人足球聯合會的縮寫,于1997年第二屆微型機器人錦標賽(MiroSot’97)期間在韓國成立的。FIRA每年舉辦一次機器人足球世界杯賽(FIRARobot-SoccerworldCup),簡稱FIRARWC,比賽的地點每年都不同,至今已經分別在韓國(三屆)、法國、巴西、澳大利亞(兩屆)、中國等國家舉辦了多屆賽事。
RoboCup(RobotWorldCup)是一個國際性組織,1997年成立于日本。RoboCup以機器人足球作為中心研究課題,通過舉辦機器人足球比賽,旨在促進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及其相關學科的發展。RoboCup的最終目標是在2050年成立一支完全自主的擬人機器人足球隊,能夠與人類進行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足球賽。RoboCup至今已組織了八屆世界杯賽。比賽項目主要有:電腦仿真比賽、小型足球機器人賽、中型自主足球機器人賽、四腿機器人足球賽、擬人機器人足球賽等項目。
②機器人滅火競賽。機器人滅火的想法是在1994年由美國三一學院的JackMendelssohn教授首先提出的。比賽在一套模擬四室一廳住房內進行,要求參賽的機器人在最短的時間內熄滅放置在任意一個房間中的蠟燭。參賽選手可以選擇不同的比賽模式,比如,在比賽場地方面可以選擇設置斜坡或家具障礙,在機器人的控制方面可選擇聲控和遙控,熄滅蠟燭所用的時間最短,選擇模式的難度最大,綜合扣分最少的選手為冠軍。雖然比賽過程僅有短短幾分甚至幾秒鐘的時間,用來滅火的機器人體積也不超過31立方厘米,但其中包含了很高的科技含量。目前,機器人滅火比賽已成為全球最普及的智能機器人競賽之一。③機器人綜合競賽。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主要是亞太國家參與的一項國際機器人賽事,2002年中國北京成功舉辦了第四屆比賽,有包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香港、臺灣、菲律賓、泰國在內的七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這一賽事,比賽圓滿成功,第五屆比賽于2003年月11月6日~10日在韓國舉行。
FLL機器人世錦賽,1998由美國非盈利組織FIRST發起,目前有10多個國家(英國、法國、德國、北歐5國家、新加坡、韓國、中國)及美國的46個州參加該活動。每年秋天,由教育專家及科學家們精心設計的FLL挑戰題目將通過網絡全球同步公布。各國/區域選拔賽在年底舉行,總決賽于4~5月在美國舉行。競賽內容包括主題研究和機器人挑戰2個項目,參賽隊可以有8~10周的時間準備比賽。
④其他比賽。在國外,1980年,第一屆全日本機器人走迷宮比賽;1992年,第一屆美國人工智能學會移動機器人比賽;1998年,第一屆國際海洋機器人競賽;2001年,日本政府舉辦第一屆國際機器人節,舉行了十幾項各種機器人比賽。教育智能機器人是目前歐美國家流行的用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學習工具。
孫媛媛、何花撰文指出,國際機器人競賽有以下特點:比賽規模不斷擴大,比賽項目不斷完善,比賽的影響力不斷完善,推動技術進步,促進學校教育[7]。
2)國內比賽。在國內,2000年,FIRA中國區比賽;2002年,CCTV杯機器人比賽;2004年,第五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大賽;自2005年開始的全國青少年教育機器人競賽[8];中國科協主辦的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央電教館舉辦的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發明協會舉辦的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9]。還有近幾年各省、市組織各種類型機器人比賽。
3)機器人競賽的教育價值。何智等撰文指出中小學機器人競賽對當前的教育會產生重大的作用:促進教育方式的改革,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利于建立一門新的標準課程;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寬容為懷的人文品格[9]。
北京科技大學的郗安民教授在接受訪談時指出,大學生機器人比賽是一項很好的科技創新活動,不僅易于激發興趣,而且綜合了多學科的知識,是一項比較大的訓練工程[10]。張云洲等探討了機器人競賽對于大學生教育的價值:機器人競賽活動的開展有效激發了學生參與科技創新、開發與研制的興趣愛好,有利于其綜合素質的培養[11]。
5.2學科及課外教學目前,除將教育機器人用于參加各種比賽外,教育機器人還被用于課內外教學,以提高學生設計、開發、應用機器人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湖北等省市已經先后將教育機器人納入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到2005年底,我國已有76所中小學成為機器人教學實驗學校。教育機器人正在逐步地走入我國的各類學校[3]。
王立春撰文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各個方面探究教學機器人所具有的獨特的教育價值,指出教育機器人在教育領域的頑強生命力和巨大發展前景[12]。
張興華以碩士論文的形式深入探究了基于機器人的青少年活動的教育價值。她從親身體驗的活動案例出發,把握了全國基于機器人的青少年活動的形勢,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認為基于機器人的課外活動的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對青少年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促進教育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建立一門新的標準課程[13]。
6結語
教育機器人事業方興未艾。教育機器人活動知識覆蓋面廣、能力鍛煉多樣、情感體驗豐富,受到越來越多的師生歡迎,正向廣大師生的普及過渡。教育機器人必將為我國的素質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教育機器人的前途是光明的。
參考文獻
[1]楊德智.教育機器人[J].科學雜志,2006(7)
[2]干國勝.教育機器人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
[3]吳潔,何花,周波.淺談教育機器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6(7)
[4]李國.智能教育機器人Smart+Car[J].中國鄉鎮企業技術市場,2003(11)
[5]王吉岱,李維贊,孫愛芹,謝永.教育機器人的研制與發展綜述[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07(7)
[6]宗和.越來越能干的機器人[J].中國青年科技,2003(7)
[7]孫媛媛,何花.淺談國際機器人競賽[J].上海教育科研,2005(2)
[8]馬文志.“碧波杯”第三屆全國青少年教育機器人競賽在蘇州落下帷幕[J].輔導員,2007(10)
[9]何智,胡又倫,艾倫.中小學生機器人競賽的教育價值述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6(1)
1.創辦“王選創新實驗班”
為了進一步提升八十中學信息化水平,提升廣大學生和教師對信息化的認識,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對信息學科的興趣,在筆者的努力下,學校整合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聘請一流的專家學者,與北京市“翱翔計劃”、“雛鷹計劃”有機結合,創辦了“王選創新實驗班”,通過架構科學、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機制,加大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為在信息技術方面有特長的學生發展搭建更為寬闊的平臺。王選實驗班具體實施方案主要有三種。
一是在初一年級創建“王選實驗班”,進行高中“2+4”實驗,從課程體系、課堂教學模式、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培養創新人才。二是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聘請王選先生的夫人及生前身邊工作人員給學生作報告,學習王選先生的先進事跡。三是為學校提供信息學方面的社會資源,為學生開設講座,組織學生進行綜合社會實踐,到實驗室、研究所參觀學習。
以王選的名字命名科學創新實驗班,力求通過“王選創新實驗班”,使學生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更多人了解王選先生的先進事跡、了解王選先生在信息技術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我國信息學乃至世界信息學的最高成就,以此激勵和教育學生以王選為榜樣,學習王選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國家在2010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進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探索貫穿各級各類教育的創新人才培養途徑;支持有條件的高中與大學、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研究和實驗。建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在此大背景下,“王選創新實驗班”的實施具有很好的、廣泛的示范和推廣價值。
2.成立信息社團,舉辦每年一度校內電腦節
學校通過組建信息學社、設計校園電腦節系列活動等豐富學生的科技生活,引發教師向專業縱深發展,讓大多數的學生參加到信息學相關領域的學習和活動中來,培養信息化社會中有信息素養的青年人。學校還成立電腦學社,創辦了四個社團部門,分別為奧賽部、平面設計部、動漫設計部、DV短片設計部,學生們利用業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電腦信息活動。八十中學的“E時空信息學社”實現了讓所有喜愛計算機的學生加入的目的,學校組織學生進行活動,讓教師講解基礎知識,并選擇優秀的學生參加各種比賽,鍛煉他們的信息學技能,激發他們的信息技術熱情。學校還每年舉辦一次校內電腦節活動,校園電腦節系列活動的內容有:電腦作品的征集與評選活動、競賽類比賽、專家講座、科技參觀等。
3.學校承辦計算機表演賽
要想考察學生的信息素養,計算機表演賽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如把打字、網絡搜索、3D機器人搭建、涂鴉、機器人闖關等項目加入到學生的日常培訓中,可以極大地擴展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在全國、市、區交流比賽的舞臺。最近二年來,八十中學多次承辦計算機表演賽活動。如2011年11月19日至20日,中國兒童青少年威盛中國芯計算機表演賽季度賽一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電腦節在北京八十中學圓滿結束;2012年6月3日,八十中學舉辦中國兒童計算機表演賽北京地區決賽。
4.建成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基地校
八十中學的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成績非常突出,學校的賈老師在朝陽區中、小學進修活動中多次做信息學奧賽培訓方面的講座,深受好評,為了將這一傳統發揚光大,學校在2011年建立了以朝陽區師生為主,輻射北京市范圍的中小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培訓基地,提供專業化培訓,帶動各學校的信息學奧林匹克活動順利進行。目前有100多人次接受了培訓,效果非常好。通過以點帶面,培訓各校學生和教師,八十中學帶動了一些學校開展信息學競賽的積極性和可能性。基地校的成立在招生政策宣傳和培訓經費方面由北京市科協和朝陽區教研中心負責,打開了一扇普及信息學人才的綠色通道。
5.架構符合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的信息技術課程體系
在北京市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八十中學結合學生現狀,整合信息技術課程,充分挖掘信息技術學科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的知識內涵,將教學內容多樣化。針對不同層次的信息學愛好者,學校采取學生選課的形式,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和實踐能力。
在每年第二學期信息技術的選修模塊教學中,兩個班同時上信息技術課。四位教師開設5-8門選修課,每位教師開設的模塊內容覆蓋了課程大綱的所有要求,兩個班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按照自己的興趣喜好選擇一門課程。
新穎的教學模式提高了課程時效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師輔導的針對性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換來了可喜的成果。如多媒體教學中優秀作品層出不窮,算法藝術教學中學生通過思想碰撞寫出了優秀科技論文等。教學模式的大膽嘗試帶來教學質量的明顯提升,這正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二、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取得的成績
通過八十中學的不斷努力,學校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了極大提升,在信息學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2008年,八十中學成為北京市“翱翔計劃”信息技術領域的基地校,為北京市創新拔尖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學校信息組被朝陽區評為優秀教研組,多人被全國和北京市評為優秀輔導教師。
中圖分類號:TP309.3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數據恢復就是把遭受破壞,或由于硬件缺陷導致不可訪問或不可獲得,或由于病毒、誤操作等各種原因導致的數據還愿成正常數據。
1數字恢復的相關軟件及其恢復操作
目前常用的數據恢復軟件有:Disk Recovery、Easy Recovery、File Rescue Plus、File Scavenger、Final Data、Final Recovery、Handy Recovery、Recover My Files、Search and Recover、易我數據恢復向導等,而且各個恢復數據軟件也有些許不同之處。針對硬盤數據出現丟失的不同情況及恢復分為以下兩種:
1.1分區表的恢復
分區表損壞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病毒性破壞、誤操作導致分區表損壞、自然因素損壞分區表、分區表丟失與被隱藏等,總之是使分區表全部丟失或者部分丟失導致的原有的分區的數據在操作平臺中不可見、無法讀取、寫不進數據等。但這種情況下的數據丟失通常都是整個分區的數據丟失,需要恢復的也是整個分區的數據。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般使用超級硬盤恢復數據軟件。該軟件可以很方便地恢復出分區表受損后的數據,包括由于MBR破壞、重新分區、修復壞道后導致分區丟失、在DOS系統下面用?fdisk/mbr命令清空分區表、在磁盤管理中刪除分區等等導致分區不可見、無法讀取、無法寫進等情況。掃描速度快,安全性能比較高。
假設有一個160G的移動硬盤,這個移動硬盤原先有4個分區,包括NTFS分區和FAT32分區,里面存放了影音圖片和工作文件,但因為直接強制拔掉USB接口造成了分區丟失,現在全部分區都看不到,硬盤也變成了未指派狀態,如圖1所示。
使用超級硬盤數據恢復軟件恢復這類錯誤的步驟如下:
(1)運行超級硬盤數據恢復軟件后,選第3項,恢復丟失的分區,點下一步。
(2)選擇這個移動硬盤“磁盤2”,再點下一步按鈕后,就開始進行對分區的掃描。
(3)等待掃描完畢,超級硬盤數據恢復軟件就可以列出了丟失的這幾個分區,可以根據之前你對相關卷標、大小等信息來確認你要恢復的分區,然后選擇要恢復的分區點擊下一步直到結束完成對文件的恢復。
1.2刪除文件及格式化數據的恢復
Windows操作系統刪除文件時會把文件先放到回收站里,如果確定不用刪除文件還能在回收站內找回來,若要刪除就清空回收站再釋放空間。也可以使用Shift + Del不通過回收站直接刪除文件并釋放空間,如刪除的文件過大,操作系統會提示文件不能放入回收站而直接刪除并釋放空間。
目前常用的恢復軟件是Easy Recovery。通常Easy Recovery不會向原始驅動器寫入任何東西,它主要是在內存中重建文件分區表,使數據能夠安全地傳輸到其他驅動器中,可以從被病毒破壞或是已經格式化的硬盤中恢復數據。
現假設F盤里的一個文件“王鐵林.docx”不小心丟失,這時想要找回來,回收站里也沒有了。
我們使用Easy Recovery軟件進行恢復的步驟如下:
(1)啟動Easy Recovery,點擊“繼續”啟動Easy Recovery軟件的界面。如圖2所示。
(2)選擇媒體類型,選擇“硬盤驅動器”,點擊“繼續”。
(3)選擇要恢復的磁盤盤符F:盤,點擊繼續。
(4)選擇要進行的恢復方案,掃描完成后,再將文件保存到預先準備好的磁盤或者是移動設備中去,盡量不要保存在掃描盤內,以免數據被覆蓋。
2總結
上面介紹了分區表的恢復及刪除文件及格式化數據的恢復的具體方法。但是無論數據行業再如何發達,數據恢復終究也只是一種災后重建的手段,無法確定能完全恢復被刪除的數據,真正的數據保護應該還是個人要養成合理使用存儲設備及相關的電子設施的習慣,以減少出現數據丟失的情況,這樣才是最好的保護了數據,而不要等到數據失去了才苦苦地找尋數據恢復的方法。
在教育部開展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大背景下,職業學校也進入提高辦學質量,尤其是提升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的內涵式發展新階段,深入研究和探索新的課程教學改革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一、翻轉課堂的發展和涵義
2000年,美國Maureen Lage, Glenn Platt and Michael Treglia在論文“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中介紹了他們在邁阿密大學教授《經濟學入門》時采用“翻轉教學”的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績。但當時并沒有提出“翻轉課堂”或“翻轉教學”的概念。
2000年,J.Wesley Baker在第11屆大學教學國際會議上發表了論文”The classroom flip: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
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 的化學老師 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 在課堂中采用“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并推動這個模式在美國中小學教育中的使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翻轉課堂的方法逐漸在美國流行起來并引起爭論[2]。
國內也曾經有類似的教學探索,比如1998年山東杜郎口中學所嘗試的杜郎口教學模式, 但被冠以高效課堂。與當前的翻轉課堂不同,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這些模式中學生并不使用微視頻和在線做題,而使用導學案,課本和習題冊。
翻轉課堂譯自英語“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亦稱“顛倒課堂”,核心要義在于“翻轉”,它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課堂之內不再學“知識”,課堂之外不再做“作業”。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側重于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通過看微課視頻、聽播客、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在線論壇討論等方式自主地進行學習;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師生更多深入的交流互動,完成作業,檢驗學習的成果。
二、引入翻轉課堂的必要性
翻轉課堂對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升課堂教育質量、以及增強學生獨立應用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翻轉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活動的順序進行倒置,由先教后學轉變為先?W后教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基于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應用中的實際難題和困惑,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這與職業教育旨在培養以能力為本位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目標相契合。
翻轉課堂強調學生個性化學習,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老師由授課轉為進行引導,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地激勵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樹立學習應用實踐的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和創新意識。近可解決職業學校學生課堂睡覺、玩手機的厭學困境,遠可提升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增強他們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翻轉課堂的實施
傳統課堂(先教后學):新課導入知識講解作業布置課外練習
翻轉課堂(先學后教):
教師主要做好導演角色,精心設計好劇本,準備好道具;學生是主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翻轉課堂對教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專注于制作分享微課視頻、預習指導、課前學習效果分析、課堂學習活動設計等各個環節;同時對學生學習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他們培養在網絡環境下的自我管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學習反思和自我評價的能力,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
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關注每個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在課后,學生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風格和呈現知識的方式,教師則采用講授法和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使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
翻轉課堂要求學校搭建相應的軟硬件信息化平臺,為師生教學活動創造一定的基本條件。具體來說,教師要有錄制微課和學習內容的條件,學生有課外學習的設備。為最大限度地發掘利用職業學校現有教學實訓設施,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可實行多媒體機房晚自習開放,機房連接因特網,教室配備電子白板、聯網教學電腦及投影儀,提供活動型教室等。
四、翻轉課堂應避免的幾個誤區
1.不是視頻取代教師
翻轉課堂不同于普通的課程視頻,不是簡單地把面授課堂錄制下來,而是要充分利用科技的手段(教育平臺,一種仍待不斷完善與開發的教學軟件系統)來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它把課堂時間留給更有意義的“團隊學習反思”,留給更有意義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課堂內,老師組織學生們共同完成“作業”。當然值得注意的是,此“作業”并非“答題”,而是師生間在充分互動中應用“知識”去“思考”,去解決“現實的問題”[3]。
2.不是在線課程
在線視頻、作業、討論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手段,是為獲取信息,為課堂內的“作業”做好知識儲備和必要鋪墊。學習的效果必須回歸于課堂,在課內“作業”中得到檢驗和升華。
3.不是學生在孤立的學習
學生可配合學習任務書,與小組成員一起互助學習,有問題可隨時通過在線討論或Q群、微信群等與教師交流求教。
4.不是學生無序學習
學生是整個學習活動的主角,教師是導演。教師事先精心設計好劇本,準備好道具,布置好學習任務書,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方向和目標,規劃好學習流程和進度。在此過程中可采用小組協作法等手段監控、引導學生學習進程,防止無序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8-0236-03
一、數字音頻技術對于專業教育領域的實際意義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現代科技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特別是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使生產和管理等許多領域產生了跨時代的革命,這其中也包括音樂與影視制作領域。數字音頻技術的出現廣泛影響了音樂創作、錄音及現場演出、影視后期制作、音樂教育等各個領域,顛覆了人們以往對于此類工作的認知,讓這一切原本繁雜、枯燥的專業技術變得愈加高效和妙趣橫生。隨著電腦技術在音樂的各個行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及影視娛樂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希望學習到相關的專業知識并進入這個行業,因此,更多的專業音樂院校開始加入電腦音樂制作課程,并開始招收名為“電子音樂制作”或“音樂工程”的專業學生。這些學生也因此拓寬了學習音樂的道路,并在音樂創作、制作領域擁有了更多展現的舞臺。近幾年來,這個課程已不僅僅是“音樂學院”或“音樂系”的專屬課程,聲音對于影視制作、動畫制作、播音主持等其他專業來說一樣很重要,好萊塢的大片、日本的動漫、主持人的話筒,無一不與聲音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要知曉聲音的基本概念、學習音樂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音頻錄制剪輯技巧等內容,可以說他們未來的工作離不開數字音頻技術,這是必須要學而且要學好的一門課程。
二、數字音頻制作教學軟件平臺的選擇
在教學中選擇一款優秀且實用、易學的軟件尤為重要。目前我們有以下選擇:
1.Logic Pro X由蘋果公司開發出品,基于OSX系統運行,功能相當強大,軟件自帶眾多高品質的音源與效果器插件,它的主要用戶多為專業的音樂制作人。但受限于蘋果硬件平臺及周邊設備的高價位,Logic在教育領域中很少被采用。
2.Sonar X3 Producer是一款老牌的音樂制作軟件,基于Windows系統運行,由美國Cakewalk公司開發,其出色的音質最受好評,另外,超便捷的插件菜單布局管理模式與Smart鼠標應用模式等先進技術在進行MIDI編輯時無比順暢,但界面的繁雜程度似乎影響了一部分用戶的使用,在國內,用Sonar編曲的人遠遠多過用它混音的人。
3.Pro Tools是AVID公司出品的音樂制作全功能軟件,分為很多版本,最高端為HD版,兼容蘋果OSX與PC Windows系統,是目前國內外專業錄音棚應用最廣的工作平臺,早已成為錄音界的標準。但是,Pro Tools HD出色的音質必須依靠硬件的支持才能將功能發揮到極致,而完整的硬件包含了電腦、控制臺、音頻接口、HD卡等,整套設備價格不菲。
4.Nuendo是YAMAHA旗下的Steinberg公司出品的一款全功能音頻制作軟件,同樣兼容蘋果OSX與PC Windows系統,它可以和任何一款支持ASIO驅動的專業聲卡及其他周邊設備組成一套完整而高效的音頻制作系統。且完美支持VST虛擬樂器和效果器插件,相對于AU(Logic Pro)、RTAS(Pro Tools)等插件格式,VST的資源更為豐富。Nuendo模糊了“專業”和“業余”的概念,這樣一款軟件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會更受歡迎。
通過各個軟件的對比,Nuendo在易用性與專業性上的優勢顯而易見,下面我們具體了解一下這個強大的音頻制作利器。
三、功能強大的Nuendo
由Steinberg公司出品的Cubase、Nuendo系列軟件,無疑已成為當前最重要的電腦音樂制作軟件之一,無論是在個人工作室還是專業的錄音棚,甚至教育領域,Nuendo都占據著重要的市場地位,擁有海量的用戶。如今的MIDI與音頻編輯工作講究高效、穩定和便捷,不需要像從前一樣學習很多軟件互相配合才能做出最終成品,而現在選擇一款功能足夠豐富的軟件就可以順利完成所有的音樂制作或音頻編輯工作,Nuendo就是這樣的一款軟件。
1.VST使電腦對硬件的依賴性大大降低。在最初的電腦音樂制作系統中,受電腦硬件性能的制約,軟件本身無法運行占用資源較高的插件,因此還需要添置大量的外部硬件設備,如硬件音源、MIDI接口、硬件效果器等,所以在當時很多高校的MIDI教室都是配備的硬件音源搭配MIDI鍵盤或合成器的方式來開展教學。隨著電腦性能的不斷發展、數字音頻技術的不斷更新,軟件的功能越發完善,音頻制作系統對硬件的依賴開始逐漸減少。理論上講,現在只需一臺電腦加一塊專業音頻卡和一個監聽耳機就可以組成一套最簡單的音頻編輯系統,再完善些可以添置一臺MIDI鍵盤用來制作音樂與一支話筒用來錄音,這套最低投入只需五、六千元的設備已可以完成音樂制作或音頻編輯的大部分工作,相對于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的專業設備,不一樣的僅僅是大部分人聽不太出來的錄音音質,如果只做MIDI音樂或編輯音頻、音效,則沒有任何區別。當然,好的監聽音箱還是必要的,混音若想達到標準,僅靠一個耳機是非常困難的。即便如此,也已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投入成本。到底是什么技術的出現解放了數字音頻對硬件的依賴呢?Steinberg公司于1996年主持研發了VST插件技術,VST技術以更低的延遲和穩定性獲得了用戶的良好口碑,并迅速走紅。VST插件技術包含了軟件音源、軟件采樣器、軟件效果器,并且通過宿主軟件整合到一個工作平臺中,而Nuendo系列軟件因為也是由Steinberg研發,作為宿主軟件的Nuendo有了更多的參與內部優化測試的機會,它成為支持VST插件的最佳宿主軟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軟件音源、采樣器、效果器運行在同一個宿主軟件中,兼容性、穩定性都保證了工作的效率和品質。本身良好的素質加上VST插件無限的擴展性,使Nuendo成為集MIDI制作、錄音混音、視頻配樂等諸多功能于一身的工作站軟件,而且不依賴于除聲卡外的任何硬件就能發揮出強大的功能。在操作和使用軟件的過程中,Nuendo優化了硬件的安裝調試和驅動的兼容性,所以很少出現設備設置與驅動沖突等意外現象。VST技術為Nuendo提供了更快更穩定的聲音傳輸通道,Nuendo為VST插件提供了更便捷的工作平臺,它們相輔相成,共同筑建了強大的Nuendo音頻工作站。在教育領域中,隨著硬件的投入成本大幅降低,也推動了高校對電腦音樂制作或數字音頻制作教學的開展。目前大部分綜合類院校中均已配備了MIDI教室或音視頻編輯教室,甚至專業錄音棚。
2.完備的MIDI制作功能。Steinberg公司自1989年推出Cubase等系列音樂制作軟件以來,已經走過了25個年頭,MIDI編輯功能從第一代產品中就已具備,經過多年發展已逐漸完善。它支持無限音軌,并內置大量MIDI效果器,同時擁有豐富、穩定的MIDI控制器及海量的VST軟件音源插件等,這些優勢足以使Nuendo的MIDI制作功能在眾多工作站軟件當中出類拔萃。稍有不足的是,在新版的Nuendo 6中,完整的、相同于Cubase的MIDI編輯功能并不包含在標準版當中,如需完整版還要多付249歐元購買NEK擴展包才能實現。
3.出色的音頻錄制和編輯功能。1996年Steinberg開始為Cubase加入錄音和音頻編輯處理功能,次年便推出了Nuendo,它可以看作是Cubase的高端版本,兩款軟件的主要功能、界面和操作都基本一樣,但是Nuendo音頻部分的功能更為強大,如支持環繞聲、網絡協作等。
4.穩定的視頻同步功能。Nuendo因為有了對視頻同步的支持,因此被稱為“多媒體制作系統”。Nuendo內置DirectX視頻播放器,可直接導入多種視頻格式,并支持各種通道的環繞聲編輯及多種同步模式等等。這些功能標志著Nuendo已經完全具備了制作最專業的影視聲音后期工作的能力。對于數字音頻制作教學來說,Nuendo已是綽綽有余,學習一款軟件就可以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影視聲音后期制作的所有工作。
5.高效的網絡協作功能。行業的高度發展必然帶來專業的細化分工,音頻制作不同于MIDI音樂制作,它包含了錄音、編輯、混音等多個環節,而各個環節都極具專業性,需要不同的專業人員來進行操作,尤其是影視音效制作與混音,工作量大且繁雜,這時就需要團隊化的合作模式。通過Nuendo的網絡協作模式,可以用不同的電腦打開同一個Nuendo工程來協同工作,這樣既能保持工作進度的一致性、成果呈現的實時性,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由于整個工作基于同一個工程,網絡中的每個制作人都可以實時更新自己制作的音軌和下載別人正在制作的音軌,對于工作的整體進度和整體效果的把握更準確。在教學領域,教師可以把工作站電腦的Nuendo工程共享給學生,然后分組進行工作分配,每人制作不同的聲音部分,如腳步聲、環境聲、背景音樂等,在協作的過程中每個人陸續提交各自的制作內容,教師若想看到最新進度只需在工作站電腦里下載各個音軌的更新即可,這樣就在實際操作中把整個電影配樂、制作動效的工作流程充分展示給學生。
6.簡單易用的操作。Nuendo是音樂制作系統中少有的兼容蘋果OSX與PC Windows系統的軟件,而實際情況是,使用PC機的用戶遠遠大于蘋果電腦的用戶。這是因為PC機相對于蘋果電腦來說具有更多的選擇性,且價格低廉。最初,蘋果電腦的優勢就在于它的穩定性,誰都不希望在即將結束工作的時候突然遇到死機,甚至工程被毀掉,這是很多錄音師的噩夢,也是很多專業人士選擇蘋果的初衷。而現在,無論是PC電腦硬件還是Windows軟件系統,對于各種音樂制作軟件的支持越來越好,優化的驅動也越來越穩定。對于教育領域來說,教學電腦使用PC機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也使更多的學生擁有實際操作的機會。Nuendo一方面照顧了使用PC機的用戶,另一方面也學習了蘋果公司的產品設計理念,不論是軟件界面還是操作方式,都將OSX系統人性化的思維設計做了很好的發揮,尤其是對于細節的把握非常到位。軟件只是制作聲音的工具,在設計上本應當簡單方便,才能使工作過程流暢自如、得心應手,若不能做到如此,就一定會遭到用戶的抱怨甚至遺棄。對于一般用戶來說,軟件的大量操控都在鼠標和鍵盤上。Nuendo對鼠標和鍵盤進行了優化設置,無論在哪個操作窗口都極具人性化,鼠標停留在某一位置后會自動切換到最常用的模式,由此減少了頻繁切換帶來的不便。鍵盤的快捷鍵設置也很符合用戶的操作習慣,可以更快的適應工作流程,還可以靈活的根據個人需求進行不同的設置。
此外,Nuendo對于一些細節的追求不遺余力,如:
1.把更多的信息整合在軌道窗上面,包括:速度軌、拍號軌、和聲軌等,這樣就不必頻繁開關其他窗口,可以實時查看信息并修改,直觀且高效。
2.自動控制功能強大,各種控制信息列表清晰,不同的控制列表可以進行隱藏或顯示的切換,包括線的不同數值用漸變的顏色顯示,一目了然。
3.值得稱道的插件管理模式可以對各種類型的VST3效果器插件進行功能分類,使用戶在尋找插件的時候不必費時費力。
4.在MIDI編輯過程中,播放線停在某一音符的任意位置,再開始播放時都可以正常發出聲音。這個功能是很多軟件都做不到的,大部分都要從音符的開始位置播放才能有聲音。
5.Nuendo的信息欄顯示清晰、詳盡,可以實時了解音頻及MIDI事件條的信息。2013年YAMAHA和Steinberg正式為影視后期音頻制作打造的配套系統Nuage,它可與Nuendo軟件完美的整合在一起使用。雖然在功能上與Pro Tools HD工作站的AVID C24控制器、HDX音頻接口水準孰高孰低還有待驗證,但是Steinberg終于有了可以在專業錄音棚領域挑戰AVID的產品。Nuage為Nuendo插上了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