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2 14:55: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

篇(1)

第一節課意味著教育事業的開始,對教師來說至關重要,也非常具有紀念意義。就學生而言,他們對未來的新教師充滿了諸多的期盼和想象,并希望快點見到教師去印證下是不是自己心中的那樣。從新時期兒童的心理研究來看,兒童對未知的新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總是滿載期盼,又總是過多于羞澀。對不同教齡階段的教師來說,上好第一節課具有不同的意義。首先,對于剛參加工作走上教師崗位的新教師來說,上好人生當中第一節課是人生教育事業開啟的奠基石,是初次和學生接觸的美好時光記載,所有的都是第一次具有紀念意義;對于老教師來說,上好第一節課是必然的,教師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傳授給學生,激起學生對學習知識的欲望,調動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第一次接觸學生需要嚴肅中帶著可親,可親中具有一定的嚴師風范,這樣既拉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又保障了學生對教師的敬重和對神圣教育事業的尊重。第一節課意味著美好的開始,對所有的教師都非常重要,我們要引起必要的重視。

二、關于學困生學生問題處理是否得當

在每一個班級里面,都會有學困生學習方面的問題存在。針對學困生的問題,教師要站在客觀實際的角度去分析每一個學困生學習數學困難的成因,在分析成因過程中不可帶有主觀的個人因素。兒童時期的學困生問題,有多種因素造成的,但是絕大部分是客觀原因造成的,比如兒童本身還處于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階段;家庭原因;自身思維方式原因;學生之間的關系問題等。教師要同學困生進行面對面、心與心的交流,找出學困生的學習問題原因,并記錄在案,而后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有效的對策對學生給予幫助且不斷跟蹤反饋,讓他們從阻礙中出來,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關于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活動能力

一方面,小學數學學科本身具有抽象性強和邏輯性強的特點,另一方面,小學生還處于身心發展階段,無法分辨和控制自己的言行。基于這兩個方面的原因,必將阻礙小學生數學學業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從這個兩個方面出發去尋求針對這兩個方面的舉措,經過小學數學教師的不斷探索和總結,他們發現數學實踐創新活動有助于破解數學的難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創建適合學生自由、快樂、友愛的學習情境,在知識講解上采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引入生活進數學的方法、創新思維發展的方法等開展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以實踐助學習,以學習促實踐,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

四、關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共同發展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活動營造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改變以前師生相分離的教學狀態,在教學活動中注重讓學生回歸學習的主體,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掌控者,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只是引導作用,雙方共存于一個教學共同體之中。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不足之處能夠引起教師的注意并促進教師去解決問題,從而促使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理論素養提升;另外,教師的新思維新方法有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和視野,讓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去主動學習數學。

篇(2)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我在農村小學從事數學教學已經多年,在教學實踐中,結合農村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自己的摸索,學習積累以及各種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培訓,獲得了yulu.cc心得體會。

1強化教師應當接受專業的培訓

教師通過參加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各種教學培訓,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從原本單純的“教”,變成與學生互動,教學相長;認真學習專業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學生們學會了某一種數學知識,卻沒有學會學習的方法,更不會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考試而學習。這不但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學生本身具備的能力,堵死了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道路。而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教師,在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更能夠發掘學生的潛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

2引領教師應當認真鉆研教材

教材是教學最基本的依據,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當圍繞教材展開。教材也是連接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重要紐帶,依據教材,教師才能夠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雖然現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學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有些教師采取了趣味的教學方法而使課堂熱熱鬧鬧,卻忽略了教材中的內容,學生學習輕松了,興趣濃厚了,然而卻沒有學習到應該掌握的知識,這豈不是本末倒置嗎?熟悉教材中的知識是教師最基本的責任,并且還應該掌握一至六年級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教師應當根據教材中的知識,制定適當的教學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采用多樣的教學模式,才能保證不“跑題”,從而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上學到知識。

3教師應當靈活使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還無法總結出具體的學習方法,而相對來說,教師的教學方法就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而所謂合適的教學方法,其真正的含義就是適合教師所教的學生的教學方法,某一種學習方法對于某一個班級適合而對于另一個班級就未必適合,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學方法盡可能地適合大多數的學生,而對于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教師要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幫助他們適應學習環境或者是專門針對這些學生制定適應于他們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師來說,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教師不應當因為自己教學方法的問題而造成某些學生學習方面的困難。教師是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應當符合這一要求。

4教師應當做好課外的工作

要想讓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取得好的效果,單純地依靠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是完全不夠的。教師在教學之前就應做好準備工作。教師應當在課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內容,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預測哪些知識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應采用怎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更容易理解,并認真寫好教案設計。在上課的時候會用到哪些教具,教師也應當在課前準備好。而在講完一堂課之后,教師應當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分析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并且及時與學生交流,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課外做好這些工作就會減輕自己和學生在上課時的負擔,學生們學習的時候也會很輕松,教師的課外工作的重要性絕不亞于課上的工作。

5教師應當積極參與教育科研

“開展教育科研是興教、興校、育人的根本保證。”教師不僅要善于教,而且要善于研究教;不僅要培養學生,而且要通過科研,培養自己,教研相長。一方面,教師研究的問題直接來自教育教學實踐,是為解決具體問題服務的,它有極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教師的科研活動才有價值。另一方面,教師的科研應體現在如何將已有的教育理論研究成果盡快地轉化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6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

對于任何一名教師來說,都不可能一開始就把教學工作做得完美無缺,都是在一次次地教學中不斷地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教學能力才得以慢慢提高。教師在教學中有了這些經驗,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才更能把握小學數學教學的方向。在總結自己經驗的同時,也要借鑒其他教師的方法和經驗,尤其是那些有著豐富教學經驗、取得過優秀教學成績的教師,他們身上著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教學生,同時自己也要不斷學習、反思,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進步,讓學生也跟著自己一起進步。教師只有不斷總結經驗,在教學中才能取得更顯著的成就,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并且為學生進一步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盧秀瓊,張光榮,傅之平.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知識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7(09). 

篇(3)

不少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是停留在以“教”為主,尤其是農村的小學數學教師,由于教學條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農村的小學數學教師更應該接受各方面專業的教師培訓。及時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由原來的灌輸式教學轉變成以引導和啟發為主,并逐漸形成師生間的互動。對于自己本身的數學教學能力也要提升,比如對專業知識必要認真學習,還要多瀏覽相關的材料,使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學生不僅要學會一些數學知識,還要學會學習這些知識的學習方法,更要把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而不能光是為了學而學,為了成績而學,為了考試而學。學習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應用到生活中去。小學數學在人們的生活中可以得到極大的運用。例如,買東西付錢找零,這就是一道簡單的數學減法題,而所買東西的總價就是一道加法題。學以致用是一項重要的技能。老師留下的枯燥作業可能并不吸引學生。但是如果家長帶著孩子在生活中碰到數學的地方利用數學解決問題,那么孩子不僅能鞏固學習成果,還能提高孩子學習的樂趣和興趣,對今后的學習也能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師除了要接受訓練之外,還要鉆研教材。教學的大多數活動都是依據教材而進行的,所以說教材是課堂教學的必要根據。同時,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學習也通過教材緊密地聯結在一起。老師通過教材把知識教給學生,學生也可以通過教材知道老師在講什么。有的時候,我們去聽課,有的老師在課堂上用些細小活動把課堂氣氛搞得特別熱烈,表面看似效果很好,但他們有的忽略了教材上的知識,而是一味地關注學生學得輕松,太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而這樣的老師就是忘記了學生最應該掌握的東西――知識。所以,教師要對教材的內容特別熟悉,包括小學六年的數學教材都了然于心,這樣才能將每年級的數學知識進行關聯,從而靈活地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學習的課堂不僅要重視過程,還應該重視效果。因為這個學習過程,是需要學會知識。那么在這個前提下,可以讓課堂變得活潑有趣。不然教育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另外,由于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一樣,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也會表現出較大的差異。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還應該根據孩子們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方面情況選擇不一樣的教學策略。比如說對于同一道數學題,有的孩子也許會思考很長時間,因為他們害怕考慮不全面而進行錯誤的判斷,這樣也有一定的好處,不容易出錯,但是太浪費時間,而且對自己不自信,這時老師就要及時地給他們自信,并引導他們忽略題目中的次要信息,只抓關鍵就好啦。還有一部分學生,思維是相當活躍的,也可以說是跳躍式的,這一部分的孩子他們思維敏捷,好處是不浪費時間,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容易因為馬虎出錯,對于這一類孩子老師要教育他們在閱讀題目和解決文體時候要細致,要認真。這就是教師要關注孩子們不同的思維方式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因為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還不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這就要求教師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其實也就是適合教師本身的方法,而且能夠使課堂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要做到,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因此教師要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盡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小學是學習的基礎階段,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方法,這些都對今后的升學發展有重要的幫助。因材施教是一種非常科學的教學方法,在兼顧公平的教學中,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給予特別的照顧。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學生求學的道路上將一直伴隨左右。因此教師一定要給學生打好學習數學的基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未來的學習中取得更好的發展。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要不斷提高,教師要不斷摸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適應新時代的教學需要,從而培養出適合教育發展的合格人才。

篇(4)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113-02

教育是國家建設的根本,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中堅力量,好的教師才能有好的教育,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教育人才。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與發展,小學教育作為基礎階段教育,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構建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教師隊伍,是當前各高師院校高度關注且亟需解決的問題。高師院校可以利用教育課程的資源優勢,立足于對高師院校學生的培養,做好職前培訓,小學數學教學需要立足于專業化教學理論的基礎上。課程設置是高師院校學生學習的重要專業課程,引導學生探究小學數學學科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學規律等,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學習技能。

一、高師院校學生現狀及高素質小學數學教師的培養

(一)學生現狀分析

本文中筆者所重點研究的高師院校,學生的入學(高考)成績400分以下者居多,學生知識基礎薄弱,自律性較差。學生通過高中階段的學習,對數學知識有了一個全面的掌握,但掌握程度相對較低,且學生學習能力較差,這是當前高等師范院校小學數學專業教學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筆者以學生學習、發展現狀為基礎,對學生專業素質要求、學習能力要求、教學理論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了解。

(二)培養高素質小學數學教師

教育教學改革以來,我國對小學數學教師的學歷要求逐漸增高,我國現有的小學教師大多數畢業于高等師范院校,這不僅對高等師范院校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挑戰,更是對我國高等師范院校提出的挑戰。高師院校必須不斷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從表至里,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到教學課程設置,從根本上對高等師范院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變革,加強數學專業學科課程的改革,以此來適應小學數學教育發展的需要。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數學知識,還能使學生將教材內容與思想實際緊密結合,對小學生進行啟蒙思想、辯證法等方面的教育,開拓學生眼界,豐富其數學知識,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創新教學方法,并將創新逐步落實到實踐中。

二、高師數學教學課程設置及內容存在的問題

教學理論與教學內容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當前高師院校數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教學內容與教學改革動態不相符,教學策略與課程性質存在一定的矛盾,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與目標存在一定差距。

(一)教學內容與教學改革動態

在高師數學教學中,教學內容與教學改革動態兩者存在不相符的情況,教育理論是正常開展教育課程的基礎和前提,學科教學理論是為更好地適應現代化教學而逐漸發展的新產物。隨著近些年來素質教育改革在基礎教育階段的發展,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逐漸受到多數高等師范院校專家、學者的關注,他們不斷推陳出新,出版一些與義務教育階段小學數學課程相關的教材。但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相關專家所編纂的教材缺乏對師范生專業技能的有效指導,這種沒有付諸于實踐的教學方法嚴重制約了師范院校學生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和發展。除此之外,我國一些高等院校缺乏與其他學校和外界的交流,封閉、守舊的教學方式往往不能很好地適應時展的需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仍處于滯后狀態,種種現狀使得小學教學與教學改革產生脫節,高師院校數學專業教育發展緩慢。

(二)教學評價方式與目標要求

小學數學教育課程設置的目的在于培養專業化的教師,高等師范院校是培養學生、發展學生的教育基地,也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技能的主要陣地。高等師范院校小學數學專業不僅要在課程內容設置上與時俱進,在教學策略上更應如此。高等師范院校對學生的教學評價手段主要是采用期中、期末的測試卷及平時的隨堂測試,雖然試卷中包括了各種各樣的題型,對學生書本知識掌握程度進行了檢測,但將成績作為教學評價的一種主要方式,無法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也無法真正掌握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程度。

三、整合資源,加強高師院校對小學數學教師的培養

(一)綜合課程教學改革,統一協調課程目標

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改革直接或間接地促使師范生在改革的浪潮中并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作為一個學習者、實踐者的身份參與到其中。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目的是促進高師院校學生專業進步,職前教育的場所是學校教育,高師院校同樣也有責任提升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有效的教學促進學生掌握小學數學教學的理論和技能基礎。

興趣是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基礎,只有學生對數學教學形成興趣,才能激發師范學生學習的欲望,促進學生學習進步。除了興趣之外,師范學生還需要樹立正確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形成作為小學教師應有的品質,走專業化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的道路。

(二)整合、更新課程內容

小學數學教學的思維開放,在諸多學科中是最為適宜且理論屬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從高等師范院校教育體系結構調整的角度來說,小學數學教育既不是理論的簡單疊加,也不是現代化高等師范課程知識的補充,它必須跟上我國教育改革的步伐,以先進的理論教學方法來對課程內容進行更新、整合,使在校師范生能學習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不斷豐富自身實踐經驗。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學生根據自身對小學數學知識的了解,不斷擴大信息量,完善教學體系。

1.優化教學內容

教育改革后的小學數學課程內容不斷完善,教學體系也隨之不斷優化。筆者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除了要系統化地掌握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理論外,還要明確小學階段學生數學學習的目標,掌握小學階段學生學習和生活規律。師范學生從說課、評課、教學設計、教案編寫以及教學反思等幾個方面進行初步化的訓練,有針對性地對幾個領域的知識進行了解。首先,要樹立與基礎教育改革相適應的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教學實踐的前提,是學生形成自覺學習行為的基礎,教師的教學理念要與當前素質教育改革理念相適應,因為教師所形成的教學理念,對學生數學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師范學生還要不斷充實、完善自身知識結構,以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為基礎,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查漏補缺,有針對性地對小學生開展數學知識教育。師范學生要注重掌握數學概念和結論實質,結合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了解理論支撐的重要作用。再次,教學活動需以實踐作為指導,培養高師院校學生的職前專業技能。高等師范院校要在每個學期中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以小學數學課程為核心任務,明確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的問題,讓高師院校學生在具體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小學數學的學科知識和教學理論,明確以實踐為指導,結合學科教學理論的教學方式,對高師院校學生職前技能進行系統化的培訓。數學學科相對于語文學科來說,不需要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優化的教學理論和明晰的解題思路是高師院校學生需要著重培養的。

2.優化、組合教學順序

小學數學課程的實踐性結合高師學生對小學數學這一課程的認知規律,對課程內容以最優化的方式進行組合,將教學模塊分為兩個部分,即:理論與研修。對教學順序進行優化、組合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小學生數學學習質量以及小學數學課程的建設。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課程教學內容理論化的研究,二是,以提升訓練能力為主的實踐技能研究,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更加注重將理論、教學方法以及教材等多個方面有機結合在一起,首先讓學生從思想意識上對小學數學教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目標以及課堂教學進行全面了解,其次讓學生以數學理論為基礎,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在實踐的基礎上對教學理論進行反復的論證與修復,對存在問題的教學理論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沒有定型,固化思維沒有形成,在基礎教育階段數學教學中,學生要更加致力于讓學生形成自主探究、自由討論的教學新模式,這是對師范生自我成長的促進,同樣也是學生自我發展的道路。

四、結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步與發展,小學教師要不斷適應當前日益發展的基礎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小學數學教師,高等師范院校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高師院校要進行合理的課程設置,積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教師的科研水平,這對培養高素質的小學數學教師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殷嫻.拓展與延伸:新課改背景下高師“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改革的發展性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08,07:79-82+66.

[2]汪敏.高師小學數學微格教學的反思與實踐[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4:167-170.

[3]萬麗蕓.教師專業發展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研究[D].蘇州大學,2013.

[4]解書.小學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結構及特征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3.

[5]李輝.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教材創新構想與實踐――以《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為例[J]. 賀州學院學報,2014,04:131-135.

篇(5)

新形勢下國家不斷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時,與本國具體教育實情結合時卻出現很多矛盾之處,糾正傳統教育的問題,導致當下小學數學教育“輕視知識”趨向。特別存在大量小學數學教師不適應問題,即小學數學教師對課程的適應程度。絕大部分教學活動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組織,教師素質提升對實施教學改革是極關鍵的一環,進而才能推動課程改革深入發展。因此,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個是教師的態度,第二個是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是否知行合一。對這兩個問題的探討,才能真正認識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帶來哪些變化,進一步分析促進或阻礙新課程實施的因素。

一、小學教師對數學新課程的適應性背景

經問卷調查、課堂觀察、訪談等方式進行分析調查結果顯示,總體而言,教師對新課程具有一定的適應性,教師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按照新課程改革要求不斷改進,但是,教師態度和行為不和諧現象依然存在。鄉鎮一級教師積極性高,但教材卻大大落后于一線城市,農村地區教師的積極性很小,同時教材使用程度較低。

二、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適應性

首先,小學數學教師的認知有了新的改變。以往數學課堂上,教師特別重視數學學術研究分析,課堂按照專業數學邏輯編排。在這種課堂時,教師更注重知識灌輸,相反新課程改革下,學生通過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利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數學教師更強調感知、猜測的作用。例如,一年級幾節數學課安排應該是符合學生認識特點的螺旋式上升設計,就“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分類、認識物體”和“11到20以內的數的認識”都必須嚴格按照順序來講,不能隨意改變。其次,教師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改變,傳統課堂上教師是主要角色,設計課程流程,組織學生活動,復習課程效果等,當下數學教師更應該思考如何讓學生在課上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如小學數學教學從微觀角度著手,從數學合作學習、數學問題情景化等具體教學策略方面提升教學質量。此外,教師的適應性變化表現為教師備課方式轉變,各種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至于農村地區,盡管農村設備技術、知識資源的豐富性遠遠落后于城市教師,但是農村教師的積極性很大,往往就地取材,教師或學生自己制作教具或上課模型,如三視圖講課中,小學數學教師可用各種生活中的正方體表示。

三、新課程教師適應性變化的阻礙因素

分析討論阻礙因素重要性可以分為兩大部分:校內因素和校外因素。就學校而言,書籍收藏量不夠或設備不齊全等;教材編寫不合理導致教師備課時間變長和難度變大,盡管教材編寫者都是有經驗的專家,但是具體知識點卻不是很了解,就分數認識這節來講,安排幾節課講解是老師面臨的重要問題,一節課足夠學生掌握淺顯的知識點,但是不夠他們運用講解;兩節課感覺知識量不夠大,有空余時間。教材中大量小學數學教材、教輔資料和教具都與教師備課不完全相關,給他們的幫助不是很大,增大備課難度和教學壓力。四、小學數學教師適應性的措施教育公平和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原先教育中常常出現大城市教育資源集中,投資集中,出現錦上添花、好上加好的方式,因此新投資中必須加大對農村小學教育的投入力度。師范學校應在理論研究學習外注重培養師范生的課堂教學,用理論指導實踐,指導學生學習探討培養目標,使之更適合課程改革需要,為師范生日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其次,教師培訓也是重要方面,將教師的培訓從常識教學轉為教材、教法培訓,真正的教師素質的提高應該表現為專業水平提高。而教材作為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必須編制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材,彌補教材的不足。如小學教材中“實踐與綜合應用”部分的講解,由于教師水平有限,大部分教師將其作為圖書畫處理,沒有達到編寫者想要教師達到的意圖,使教學質量大受影響。此外,在新課程改革中,小組合作學習和討論研究等教學方式被大大普及,在這些活動中教師必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作者:孫勇華 單位: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雙勝中心總校

參考文獻:

[1]周海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認識[J].考試周刊,2011(20).

[2]胡吉蔚.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剖析[D].揚州大學,2006.

篇(6)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屬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方面要參加相應的技能培訓,接受一些系統性設計知識。學習的內容有一般為教學設計、教學學科和教學方面的內容。此外,教師要不斷付出努力,樹立正確的觀念和意識,并且不斷的學習和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得到提升。對小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和構成因素進行詳細分析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意義深遠。

1.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過程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過程中,設計活動和行為對教學設計能力具有決定性作用。數學的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同時也具備一定的結構性和層次性。小學數學知識可以螺旋上升,從而逐漸向著“數學化”方向發展。因此,教師一定要在課堂教學前期、對每個單元教學之前等對教學進行科學設計,主要是從整體到局部的教學設計過程。站在教學過程上分析,可以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分成課程教學設計能力、單元教學設計能力以及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等等。站在階段性的角度對課程教學過程的設計進行分析,可以順著分析——設計——評價——調整這一順序進行[1]。對于每個階段而言,教學設計的能力上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但是在設計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側重點。

2.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要素

2.1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包括分析能力

小學數學這一學了并不是十分復雜,其內容是介紹數學這種工具性學科的,也就是說小學數學內容十分簡單,但教學上比較單一。因此,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并不是讓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知識,而是通過趣味性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式,具備相應的學習能力,為學生打下基礎,引導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首先對教學目標進行分析,通過以上內容的闡述,充分的了解到了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但站在更深層次的角度進行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心底的熱愛。因此,開設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方面是對教學進行設計,需要圍繞“趣味性”這一因素;第二方面是教學的設計具備相應的“多元性”,通過“趣味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提升,再利用多元性提升學生對學生的喜[2]。其次是對教學的進度進行分析,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一般在7-12歲之間,這一時期的孩子對于較為新鮮的事物具有較大的興趣,可以說新鮮事物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在學習過程中,也很容易喪失對事物的持久喜愛和追求的動力。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如何可以持久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筆者認為,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設計,需要圍繞小學生的思維、邏輯和生活經驗開展。

設計時,將小學數學教材中過于抽象的內容,通過相對形象化的方式展現出來。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夠更加容易,避免學生陷入復雜的數學知識當中。此外,進行教學設計,需要注重教學問題的設計,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和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思維邏輯相符合。另外,提出的問題需要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通過對這些內容的考慮,可以使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形象化,并且培養的孩子的思維能力。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又涉及了具象性和差異性,教師要分析如何讓組織的差異性得到擴展,使孩子學習能力被提升,這一問題是進行教學設計的關鍵性問題。例如,教師實施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具體提出的教學設計進行對照并分組實驗,按照實驗結果進行正確的選擇,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從而掌握學生的需求。最后,分析教學問題和教學任務,小學數學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數學和認識數學,這一內容和教學目標還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對可以提升孩子快樂程度的任何因素進行詳細分析,并對這些因素進行提煉,應用在課堂教學當中。

2.2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包括設計技能

設計技能主要有教學設計過程中的整體設計,也就是具備設計方案的前瞻性。實施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因素有學生對課堂作業的不知、遇到問題之后的反應、對課后作業的審批等。這些環節均包含著整個過程當中[3]。此外,還要對教學策略進行設計,怎樣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并且使課堂具備較強的趣味性,如何將相應的情境帶入課堂當中等。最后是對教學的媒介進行選擇和設計,現有的媒介中有教師、書本和黑板等。教師應當明確如何對這些媒介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如何對這些媒介進行正確理解。此外,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認識到這些媒介的重要性。這些內容也是教學設計過程中的重點內容。

2.3課后調整和發現教學問題的技能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發現教學問題,并進行課后調整的技能主要有對課后進行科學總結并進行客觀性評價。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屬于一個動態過程,在課堂教學之前,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需要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進行科學重組和調整,進而實現對整體的優化。在課后,教師需要對整堂課進行客觀性總結和評價,找出這一設計中缺失的部分,并對這些內容進行修改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幫助小學生以及教師得到全面性的發展。在設計過程中,首先要進行預設,在此基礎上結合課堂互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課后的調整。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教師沒有預料到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進行課后補救,進而結合課堂學習情況進行接下來課程的設計。與此同時,針對教學過程中新出現的問題或者經常出現的問題作出較為深入的分析,最終設計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結束語:

以上能力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可以被概括為三類,第一類是基礎性條件,也就是數學學科知識和小學數學教學教育知識;第二類是支撐性條件,也就是教學設計知識和技能。第三類是發展性條件,也就是教師的意識和態度。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結合科學理論和方法對教學進行設計,并且不斷實踐,才能最終擺脫隨意化以及經驗化,使教學實踐得到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李梅贊.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存在問題的調查及其對策研究——以參加廣東省高州市2015年教育技能大賽的中小學數學教師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13:25-26.

篇(7)

我國數學教學的教學現狀決定了我國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老師應該具備一定的教學設計能力;而且良好的數學教學設計能力還是一個老師教學水平的重要體現;這不僅能夠促進我國數學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而且對于小學教育中實現有效教學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本文結合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以教學設計為切入點,對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及其構成作深入分析。

一、教學設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含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不斷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數學素養,這是影響小學數學學科能夠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還是反應老師教水平和業務水平的重要因素。其次,小學數學在小學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學科設置,為此做好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還是保證為學生提供優質教學服務的保障,對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應該要求和督促老師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進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提供最實質性的幫助。

二、我國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現狀

當前,我國從事數學教學的小學老師在設計能力和理論上普遍不成熟,而且有的小學甚至缺乏健全的數學設計體系,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往往通過借鑒一些國外的教學方式來應用;由于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國情有著一定的區別,所以外國的教學經驗在我國的教育中未必適用,在運用上難免存在一些欠缺。其次,我國小學數學老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并不容樂觀,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各種問題;許多老師在數學課堂上也只是以為的按照形式進行教學,嚴重忽略了學生的掌握和理解,教學形式也過于簡單,往往都是老師講,學生記;這樣的教學模式往往存在各種弊端,會讓學生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最后,當前的教學設計往往還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許多老師往往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進行教學,進而導致了數學教學中的各種不適應;為此,在教學設計中,保證老師真正理解是至關重要的。

三、提升小學數學老師的教學設計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分析并且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老師進行教學的最終任務,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設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正確指導教學的重要保證。在進行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前,都應該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并且在實際的教學中,要保證無論是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還是對教學內容的確定,都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和教學目標,這是因為教學目標對于教學程序的建立,教學策略的選取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只有保證確立合理的教學目標,才能夠為教學效果的評價和教學方案的正確實施指引正確的方向。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才能夠對教學方向起到確定作用,而且這也是提升小學數學老師教學設計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注重新科技的應用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科技水平迅速發展,這為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其中多媒體技術就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進而經過十余年的教學實踐發現,運用多媒體的技術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上有著不錯的成果,而且這往往也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許多數學課堂上,許多老師都以PPT課件教學取代以前傳統的板書形式,這不僅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還能夠充分帶動起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三)老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自身設計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老師對于課程的設計能力是對教學整體性設計能力的重要體現;首先,在進行課前設計時,老師應該充分挖掘課程內容,充分把握課程主體,保證能夠及時的解決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各種突發狀況。其次,老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還應該注重教學策略的開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課堂趣味性的體現,只有充分把握這些因素,才能夠使教學內容適應學生能力的參差不齊,啟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增強學生對學習的動力。最后,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較大的區別,數學學科在教學中往往潛在各種問題,所以老師應該不斷培養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出現的問題對下一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調整。并且在教學中不斷研究和分析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而保證設計出更加合理的教學方案。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老師的設計能力是其教學水平的重要體現;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該注重老師設計能力的提高,不斷提高老師的設計知識水平以及設計技能,進而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朱龍,胡典順.美國小學數學專家教師標準的內容與特點[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10).

[2]“廈門市第四期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辦[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6,(09).

[3]劉興福.初任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策略[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06).

[4]顧苗豐.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構成的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2012,(11).

篇(8)

第一,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分析學生存在的差異性,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分析找到正確的教學路。要明確教學任務、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手段三者的內在聯系。第二,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具備一定的設計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具體的教學細則,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要具有前瞻性,充分地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具備一定的設計能力,可以有效地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從而達到加強課堂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第三,綜合素質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始終貫穿新課標教學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對此,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這樣才可以有效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突發事件,完善課堂教學設計的有效性。

二、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技能的提升的有效措施

首先,教師要加強備課準備,提高教學設計能力。課前進行備課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第一,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針對教材內容有側重的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明確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其次,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設計的豐富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心理需求進行教學設計,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綜合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以下教學手段:

第一,情境帶入教學法。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不要通過單純地模仿與記憶,進行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系實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另外,情景設置可以有效提高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教師在進行情景設計的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有條理地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最終,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與水平。

第二,合作教學法。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有針對地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學習能力,在進行課堂問題設計時可以通過讓學生借助計算器探究當一個因數不變的時候,另一個因數乘一個數時積的變化,教師再進行適時引導,加強學生了解這一規律的實際應用。

第三,微課教學模式。在小學教學設計過程中可以充分應用微課資源,對課堂資源進行優化。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三角形》的教學過程中,對三角形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這樣進行教學設計;先對班級學生進行小組劃分,透過課前觀看微課視頻,對三角形底以及高進行認識學習,提高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個別學生會發現銳角、直角以及鈍角三角形的高,教師要對直角三角形以及鈍角三角形的其他兩條高有側重地進行教學,通過小組研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9)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曾說:“沒有對話,就沒有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課堂應該是對話的課堂。”[1]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建構嚴密的數學語言的意識,注重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通過師生平等的有效對話,給學生以新的啟迪,引發學生深入思考,使教學過程更有成效。文章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語言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析因,并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索了相關策略,以期為一線教師提供借鑒。

1 數學教學語言的內涵

語言是人類交際的重要工具。課堂教學,主要是運用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通過口頭語言(有聲語言)、書面語言(教學板書)和身體語言(無聲語言,如動作表情)等教學形式,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之主動自覺地參與學習。[2] 數學教學語言是一種專門語言,它是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數學教學任務的要求,針對特定的學生對象,使用規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為達到某一預想的效果而使用的語言。它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手段。沒有教學語言,教學活動就難以進行,即便在現代技術大量應用于教學領域的時候,也不能忽視和削弱教學語言的作用。[3] 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研究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2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

(1)教學語言不準確,學生對概念理解有誤。數學語言是一種科學語言,是表達數學概念、判斷、推理、定理的邏輯思維語言,運用時一定要做到“科學、嚴謹、合理、規范,準確無誤”。它的每個字、詞都有確切的含義,不容混淆。一字或一詞之差,就表示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詞序顛倒,也會表達兩種不同的意思。如“解方程”和“方程的解”,“大于”和“不小于”,以及“假分數大于1”和“大于1的分數是假分數”之間的區別,等等。[4] 有些小學數學教師對概念理解有誤,導致課堂數學語言表達錯誤,使學生對所學概念掌握有誤。如:二年級學生在學退位減法21~9時,有些教師會說,你們不能從較小的數中減去較大的數……你們必須從邊上一位中借,因為邊上一位中有更多。“不能從較小的數中減去較大的數”是一個錯誤的數學語句。盡管二年級學生還沒有學習如何從較小的數中減去較大的數,但這并不意味著數學上不能從較小的數中減去較大的數。雖然這個高級的技能不在二年級教,但是不能因為強調了錯誤觀念而引起學生將來學習的混亂。[5](2)教學語言過于隨意,學生不解其意。現在有很多教師對課堂語言藝術不是很重視,或者說重視不夠。在平時的備課中,備的最多的是教學過程的設計,如教材的內容、板書等,而對于課堂中的語言則備的不夠充分,有時甚至是沒有備課堂教學語言。有些教師上課語言過于隨意,想到哪說哪,教學語言缺乏條理性和邏輯性,使學生不解其意,思維產生混亂,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3)教學提問以量代質,學生思維力不足。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們普遍很重視課堂教學提問,但常常出現以數量代替質量的情況,教師的提問大都以記憶性問題、判斷性問題居多,而創新性問題、批判性問題、真正觸動學生思維的問題顯得不足。在教學中,老師們常常追問:“還有嗎?還有其他方法嗎?”這樣的提問存在著目的不明確的弊端,是造成低效課堂的原因之一。[1]

3 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改進策略

(1)教師深化培訓學習,提升本體性知識。數學的嚴密性是眾所周知的,嚴密性也是數學的一大基本特征。因此,教師必須規范自己的課堂語言,不僅要做到語言規范、詞匯規范、語法規范,更重要的是做到用科學、規范的語言來表述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講授的每一個字詞的含義都要做到嚴謹、簡練,絕不能表達模糊不清,每一個數學道理都要闡述得邏輯清晰。[6] 這就要求數學教師的語言功底、表達能力都必須扎實豐富。現階段大部分教師都有或多或少涉及學科知識的紕漏或對學科知識理解的偏差。其中除了教師教錯了之外,還有兩類反映教師本體性知識缺失的現象:一是學生提出疑問,教師難以解惑;二是按似是而非地理解加工教學內容。[7]面對以上問題,教師要加強職后培訓,彌補教師本體性知識的缺失,自覺調整、充實在職學習數學課程的內容。同時,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本體性知識,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增強自身的數學素養。(2)教師轉變認知偏差,進行充分備課。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互相溝通、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通過溝通,實現信息交流、師生互動、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共同體”。[8]教學實踐證明,一堂數學課能否取得成功,跟教師課堂語言的組織有著很大關系。數學教師只有不斷地追求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具有較好的語言修養和語言素質,才能把數學教的有聲有色。也可以這樣說,一個數學教師是否是一名稱職的數學教師,關鍵在于他是否靈活掌握了語言這門藝術。[9]所以,教師要轉變備課的認知偏差,將課堂提問語納入到備課環節之中,使教學過程更具層次性和條理性。教師運用簡單、明了的數學教學語言,清晰地講授教學內容,增強提問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使教學環節變得簡約而緊湊。(3)教師設置“問題串”,培養思維能力。“問題串”是使學生思維不斷深化的有效手段,成串的問題由淺到深、由表及里,為學生思維的提升搭建了一個必要的階梯,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順暢和連貫,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1] 教師提問直抵問題的本質,清晰地展現問題的內涵,學生回答時就會減少盲目性,直達既定的目標,從而有序地揭示出問題的本質。當教師提問能做到“有的放矢”時,課堂教學就會是靈動而高效的。[10]同時,設計提問時要注意:第一,要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要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提出有思維含量的問題。第二,“問題串”的設計要注意由淺入深,逐漸深入,要體現層次性和發展性。第三,要把握好提問的時機,要在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拋出問題,同時也要結合課堂生成的問題及時提問。第四,提問的語言要貼近學生的實際,使學生聽得懂、喜歡聽。[1]總之,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運用是影響小學生數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要注意數學語言的運用,樹立建構嚴密的數學語言意識,運用恰當的教學語言改進策略,使學生已有經驗與新知識之間發生認知沖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正憲,王彥偉,韓玉娟.吳正憲給小學數學教師的建議[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19,130,134 .

[2] 李源田.論教師專業發展的“五度”境界:名師的素質表征[J].課程?教材?教法,2013(2):88.

[3] 溫欣榮.論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內在修養[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01).

[4] 倪敏鋒.數學教師課堂語言的有效運用[J].教育論壇,2011(5):69.

[5]馬立平.小學數學的掌握和教學[M].李士,吳穎康,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

[6]張宗和.淺談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的錘煉[J].新課程(小學),2012(1):41.

[7] 曹培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本體性知識的缺失及其對策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6(6):40.

[8] 許傳利.教育細節的深度反思[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20.

篇(10)

數學反思性教學是教師以幫助學生探索和解決教學中的數學問題為出發點,借助于對自己教學實踐的行為研究,不斷反思自我對數學理念、數學教學的方法、手段以及經驗的認識、學生學習數學的規律,以發展自我職業水平,努力提高教學實踐合理性的活動過程。反思性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自我教學技能的不斷完善。小學數學反思性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以探究和解決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要求教師能夠不斷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設計教學方案并組織教學,在此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在數學反思性教學中,教師是每個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數學學習及反思能力是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數學反思性教學對教師來說具有發展價值、創造價值和自我實現價值,能夠調動教師得積極性,是教師不斷改進教學策略、方法的動力。數學反思性教學具有探究性、批判性、自主性,發展性的特征。充分做好反思教學的教師不僅重視知道自己教學的結果,還對教學結果及因素進行反思,這樣能夠促使反思型教師增強教學問題意識和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數學反思性教學主要借助教學主體的行動研究解決問題。按照行動研究的要求教學,教師面對新的數學教學問題,提出假設,并通過教學實踐檢驗假設,直到解決問題。由此可見,數學反思性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達到教學目的。

2 小學數學反思性教學策略

運用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可以將教學內容形象化,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學質量,事半功倍;反之,就會混亂教學內容,束縛學生發展,降低教學效果,事倍功半。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特點等可以使用不同的反思性教學策略來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性學習,本文通過學習前人研究成果結合自身的研究經驗,提出反思性教學策略應遵循以下教學步驟:

2.1反思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學工作從形式上看好象是單調的重復,實際上不可能完全重復。首先我們面對的學生一天一天長大,學生的昨天和今天就不相同;其次我們面臨的課堂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空,任何意想不到的情況都會隨時發生。也也許是我們說的某一句話,一下子激起了學生表達的欲望,使正常的教學任務無法得以完成;也許是某個學生的突發其想,擾亂了我們已經想好的教學計劃……這些都足以讓我們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反思上一節課是怎樣進行教學決策的,怎樣組織教學的,怎樣表達知識的,怎樣評價學生的,等等。這其實就是一個比較完整、規范的教學過程的描述。當然,我們不必面面俱到地記下教學全程,但我們必須記下最觸動自己的一個或多個教學片段。

2.2反思教學效果.當我們把已經發生的繁復的教學事件得以簡潔地再現后,再現的教學事件事實上已成為我們的認識對象。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就要分析教師是否落實了教學目標。我們在進行反思性教學時,不可能在一節課里把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都進行反思。畢竟一般小學一節課是 40 分鐘,真正讓學生經歷與體驗,真正讓學生獨立思考,真正讓學生交流與合作……如果我們既要強調過程,讓學生充分體驗,又要落實雙基,時間往往會不夠。在反思行動是否有利于目的的實現時,首先要整體地把握數學教育的課程目標,其次要合理地確定每一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

2.3反思教學合理性.教學手段的合理性也是教師應該追求的,教師的教學行動本身,應符合科學的標準和道德的標準。教師教學行為的科學標準在于衡量教師的教學操作是否遵循了人的心理規律和教學活動自身的規律;教師教學行為的道德標準在于蘊含其中的人性的善良以及人的積極的理想。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數學新課標提出了數學教學的總體目標應包括: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

2.4教學總結實踐.反思性教學就其本質來說,是一個“提出問題――探討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回顧過去的目的是面向未來。實踐反思,就是根據實踐效果反思自己的設計操作是否符合實際。如果該教師看不到自己的教學設計有脫離學生認知水平的問題,那么反思便無從著手;如果知道了自己的教學存在了問題卻沒有積極地反思,那么反思性教學就不會開始。我們不妨也這樣問一問自己:“我還能怎樣做”,堅持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用前一個認識層面的反思,改進下一個層面的教學設計,改進了的教學設計就要繼續實踐,實踐之后還要繼續反思。這樣,不斷地實踐反思,反思實踐,我們的教學藝術水平必然不斷上升,課堂教學效果定會日益提高。

結語

小學數學教師應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運用,靈活地駕馭教材,科學地、合理地設計教學過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依據;圍繞主要的、實質的教學內容加以科學處理,使靜態的課本材料變為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動態教學活動。小學數學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進行反思性教學,是成為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的必然經歷。

參考文獻

[1]顧明.強化服務提高質量[J]

上一篇: 幼兒教學 下一篇: 工程項目投資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桃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 | 天天看高清影视在线官网 | 日本天天做夜夜做 | 日本欧洲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