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2 14:55: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幼兒教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幼兒教學

篇(1)

通過多年幼兒教學,我愿意和大家分享在幼兒教學中的快樂和經驗。幼兒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幼兒園教師深感自己肩上的重任。幼兒教學是國家教育的基礎,更要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光榮。幼兒都是一張張白紙,可塑性非常強。下面我們談談幼兒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真正熱愛工作

很多人認為幼兒園就是看孩子陪小孩玩的地方,只要把他們照顧好、吃好玩好,保證安全就好了。這是一種非常不正確的觀念,幼兒其實一樣需要學習很多東西,不僅要學知識,還要學習很多社會知識。幼兒求知欲很強,他們對自己關心的問題很敏感,記憶力非常好,我們應該讓幼兒學習更多知識,幼兒園學的知識將會一生有很大影響。如讓他們在幼兒園階段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和好的學習態度,將會對將來學習有很大幫助。幼兒興趣比較濃厚,對各種事物都感興趣,我們應該讓他們接觸各種事物,開闊視野。

二、真正愛孩子

幼兒因為年齡小,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性比較強,會把老師當成最親近的人,有些孩子甚至把我們當做爸爸媽媽。他們的情緒波動很大,愛哭又愛笑。我們要真正愛孩子,不要認為他們年齡小,什么都不知道。其實他們什么都知道,非常敏感,我們的一個眼神他們都會注意到。幼兒就像一張張白紙,任由我們塑造。他們誠實、善良、愛學習,對生活懷有希望。幼兒園老師會受到他們的影響,對生活和未來懷有積極態度。這就是為什么幼兒園教師看上去都很年輕的原因。這些孩子身上有很多正能量。幼兒愛哭愛笑,老師應該學會分享他們的喜樂哀愁,同他們一起度過生命中的很多第一次,如第一次上臺演講、洗臉、刷牙等。我們要對他們有愛心、耐心和責任心。要做好傾聽者,學生的傷心事我們要傾聽,對于他們的高興事也要傾聽。對于學生的各種要求,我們都應該重視,因為在成年人看來微不足道的事對于幼兒來講就是大事。如果我們真正愛孩子,就不會感到整天面對這些孩子煩惱,就會很享受現在的工作。

三、注意幼兒的自信心培養。

在幼兒園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培養幼兒的自信心,重視他們的各種需要,學習和生活上的都要關心。我們應該熱心對待每一名幼兒,密切關注每一名幼兒的成長,對于他們的每一步進步都要重視,及時表揚他們的進步。“拇指教學”是提高學生自信心最快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其實每一人都喜歡得到肯定,幼兒更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我們一句稱贊的話都會讓學生高興一整天。自信心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因素,自信可以讓我們在困難面前變得堅強,幼兒階段是培養學生自信的關鍵時期,很多學生自閉內向都會影響自信心的樹立。我們應該照顧幼兒的情緒變化,辯證地看待他們的學習表現,不要因為幼兒短時間的表現就對他們妄下結論。給他們安排學習任務時要注意他們的智力發展情況,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環境下學習。幼兒園教學應該更多的是興趣教學,應該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不能像給小學生上課一樣傳授知識,更多的是介紹知識。

四、幫助幼兒樹立成正確的人生觀

篇(2)

中圖分類號:J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9-0097-01

一、后背直立在幼兒舞蹈中的重要性

舞蹈是時間與空間的藝術,是用肢體和節奏來表現思想情感的。而幼兒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它直觀、形象、生動活潑,是通過幼兒表演來體現幼兒生活情趣,反應的也是幼兒的生活、思想、感情和狀態。后背直立的訓練能夠讓幼兒在特定的幼兒舞蹈動作中,更好的詮釋幼兒率真的童心世界。

例如舞蹈《我可喜歡你》中,有一組跪立動作,準備動作要求后背直立,兩手擴指張開于耳側。動作時,身體筆直往上彈起兩手隨動。透過這個動作我們可以了解到幼兒擁有愉快的心情。我在教授這個動作中,首先會要求幼兒后背直立,并且運用幼兒語言形象描述后背直立。說:后背不能像烏龜一樣彎著,像背著一個重重的龜殼子一樣,更不能像蚯蚓一樣歪歪扭扭的。通過形象的比喻,孩子們會記得更生動更形象。再進行下一步的手上動作的練習。只有在不泯滅幼兒天性的基礎上規范幼兒的舞蹈動作,而舞蹈動作的規范從何而來,那就是規范幼兒的后背直立。所以,后背直立的訓練在幼兒舞蹈中尤為重要,它能正確傳達幼兒通過舞蹈動作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情感,并帶動幼兒舞蹈的積極性。

二、后背直立在幼兒基本功訓練中的重要性

由于幼兒基本功訓練屬于舞蹈基本功訓練最基礎階段,許多訓練動作都將簡化。在實踐教學中,我會把站姿訓練放在幼兒基本功訓練之前。采用一邊訓練后背的同時一邊調動幼兒訓練基本功的積極性。在站姿的同時可以簡單的要求一些手位或腳位,配上幼兒教學用語,充分利用幼兒的想象力,這樣就有利于課堂教學。但是這系列動作僅僅只在后背直立的基礎上,這樣一來,整個基本功訓練課堂就不再單一枯燥。

坐姿訓練也是后背直立訓練中的一種,只有在坐姿時訓練好了后背直立的意識,那么才能夠在把桿訓練中得到更好的鞏固與加強。例如:正部位立半角腳尖的訓練。在做這個訓練之前,若繼續帶進自然形態入訓練中,在立半腳尖訓練時,會出現撅臀、彎膝等不規范的動作,因此這個訓練就不具有任何意義。所以,后背直立訓練的好壞直接影響了下一步的訓練,經過我不斷在教學中的探索發現,幼兒專注一件事情的時間是有限的,能在這最有限的時間里,引導幼兒做一件最基礎的訓練是最有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

三、后背直立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篇(3)

【分類號】:G633.

教幼兒學會是著眼于當前,著眼于孩子具體的認知結果;如學會了多少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技巧。成人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往往十分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兒童自身的學,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幼兒失去了主動探索發現的機會,不利于幼兒知識、智力的重新建構。教幼兒會學,則著眼于孩子的未來,即教師引導幼兒去發現、去觀察,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探究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那么,在幼兒學習中怎樣變教幼兒“學會”到教幼兒“會學”呢?

1 引導幼兒大膽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作用

鼓勵幼兒去探索,去發現并非提倡以幼兒為中心,只是讓幼兒去動手、動腦、動口,再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最后達到教學的目的。如大班數學活動《6的組成》,教師課前為幼兒準備人手一份幾何圖形學具卡片,綠色的小梯形兩個,綠色小圓片兩個,綠色大梯形一個,紅色大圓片一個,再準備數學卡片,“6”的分和式一套,首先讓幼兒嘗試說出圖形的不同點,接著再讓幼兒根據圖形的不同點把他們分成兩份,看看有幾種分法?幼兒都能很快地說出:“圖形的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也不同。”這時候,引導幼兒把顏色相同的圖形放在一邊,不同的放在另一邊,同時讓幼兒用“6”的分合式來表示。就這樣,幼兒通過操作發現規律,通過操作練習,不僅培養了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探索精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不是體現在把結果教給幼兒,而是鼓勵幼兒走在前面,大膽探索、發現、提問,發揮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 變單純的灌輸與模仿為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

師生共同參與學習活動,能彌補教師灌輸的不足也能彌補幼兒單一的模仿教法的不足,變“學會”為“會學”。如學習區別“寬窄”時,我為幼兒準備了許多嘗試材料,如寬窄不同的紙、帶子、木片、樹葉等,把它們分別放在每人的小盤里。開始,我讓幼兒試著從盤子里任意找兩樣東西比寬窄,然后回答問題。通過教師引導說出是看出來的或是用重疊方法比出來的。然后請幼兒比比教室里鋼琴和黑板哪個寬,哪個窄,又是用什么方法測量的。這時再讓幼兒動手嘗試測量,通過觀察發現,有的幼兒用帶子測量,有的幼兒使用尺子等測量工具,有的測量方法正確,有的測量方法不正確,有的將鋼琴的寬度與黑板的長度進行比較。幼兒的大膽嘗試,不管是好是壞,教師都加以鼓勵和引導。這不僅擴大了幼兒的知識面,而且還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求異思維)能力,真是一箭雙雕。

3 充分運用討論的方法,培養幼兒自己會學的能力。

皮亞杰的研究說明:兒童的頭腦不是“白板”一塊,他們是有思維能力的人,經過培養,逐步發展,接近成人。而且,由于兒童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凡事有疑必問,常常能提出種種天真卻不失哲理的問題。特別在大眾傳媒發達、普及的今天,兒童在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同時,通過多種信息渠道,還能獲得大量的知識經驗。在這種背景下,給幼兒大腦以足夠的、合理的、豐富的、能激起他們興趣的刺激,完全有可能把他們的創造性發揮到最大限度。因此數學活動中教師應提倡民主、自主、營造良好討論環境,讓幼兒在討論中修正,討論中辨析,討論中提高。討論時應注意讓每個幼兒陳述不同的操作體驗,通過提出各種合乎情理的用求異的方式解決了問題,擴展了思路,大大提高了討論活動的質量。如:大班數學活動“等分”,活動一開始即營造討論的環境,請幼兒觀察教師頭發的變化(扎兩個辮子),討論“只有一根綢帶,怎樣才能扎兩根小辮呢?”等充分表達意見后,教師邊講解邊演示,使幼兒感知二等分的含義。再如:把6個蘋果等分后討論:“你把蘋果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個?”讓幼兒說出不同的等分方法。這樣,幼兒從討論中獲得了三種不同的等分方法,豐富了知識經驗。

4 適時遷移,事半功倍

篇(4)

一、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重要作用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可以充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幼兒園教育采用游戲化教學可以為幼兒營造一個更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采用游戲化教學可以降低或消除幼兒對學習的抵觸情緒,更自然地融入學習中。例如,在教幼兒記憶5以內的數字時,可以將五個小玩具分別藏在5個標有不同數字的抽屜里,引導幼兒尋找出這些小玩具,并說出是在哪個玩具是在標有哪個數字的抽屜里找到的。(二)促進幼兒身體、心理等多方面發展。幼兒園教育是幼兒成長的關鍵階段,采用貼近幼兒年齡、能夠滿足幼兒心理、生理需求的游戲進行教學可以充分吸引幼兒注意力,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并使幼兒發揮主體性,增強幼兒情緒和實踐的體驗,實現“玩中樂、樂中學”,促進幼兒在身體、心理等多方面的發展。(三)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對幼兒進行游戲化教學可以使幼兒在教師創設的游戲環境中進行自由探究、模仿,充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游戲化教學,可以豐富幼兒自身的知識,提高認知能力。

二、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游戲過于自由,形式過于單一化和模式化。部分教師在采取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混淆了游戲和自由活動的概念,將游戲理解成了自由活動,只是讓孩子自由玩耍,教師沒有參與輔助和引導,這樣的游戲化教學起不到學習的作用,達不到教育的目的。而部分教師在進行游戲化教學時為了方便管理,往往采取集體活動的形式進行游戲化教學,明確了活動的過程和方式,游戲過程中僅僅是對幼兒行為是否正確進行簡單評價,而沒有更多的參與和引導,無法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形式過于單一和模式化,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二)教師不能充分認識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部分教師缺乏正確觀念,不能充分認識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這是游戲化教學難以推行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很多幼兒教師還秉持著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幼兒在心理和智商方面還沒有成熟,教師仍然是課堂學習和游戲的主導者,過于強調紀律,使幼兒在學習和游戲活動中處在被動地位,受到各種限制,無法體驗到游戲的樂趣,這樣的游戲教學根本達不到教學的目的。(三)受到游戲場地和游戲時間的限制。游戲場地和游戲時間也是影響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幼兒園游戲化教學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保證充足的游戲場地和充足的游戲時間。游戲場地的大小會在一定程度限制游戲行為,在面積較小的場地里,幼兒的活動會受到空間的限制,很多活動不能得到自由的發揮,甚至會導致幼兒間的沖突;另外,游戲時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幼兒游戲的效果,在游戲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幼兒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游戲中,如果游戲時間不足,幼兒的行為和心理都會受到影響,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三、解決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問題的策略

篇(5)

我們本著“系列層次活動”式的“多層次介入”的程序,讓幼兒從“多渠道參與”、“多角度感受”,從而探索出系列多元的歌唱教學模式,在不斷的研討—實踐—反思—再研討的過程中,我們探索出了一系列多元歌唱教學模式。

1.選擇多元的教育材料,豐富幼兒的音樂生活

我們本著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原則,嘗試從多方位去發掘和拓展幼兒歌唱活動的資源。并將資源進行了分類、篩選,建立了五個資源庫,即優秀的中國兒童歌曲資源庫、民歌歌曲資源庫、外國優秀歌曲資源庫、時尚流行歌曲資源庫、戲曲資源庫。

2.多元歌唱教學模式的探索

在確立了歌唱活動材料選擇的定位后,我們借鑒、融合了許卓婭的系列活動理論和預知學習理論,并以這兩大理論體系為支撐,以多元智能為依據,進行多元歌唱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我們依據歌唱材料的分類,對不同類型的歌曲進行分析、嘗試、反思、創新,總結出了一系列的多元歌唱教學策略。

二、多元的歌唱教學策略

1.優秀兒童歌曲的教學策略

傳統經典的兒童歌曲是在人類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長期積淀下來的精品,這類歌曲不僅具有鮮明的兒童特點和較高的藝術性,其內容與形式也是極其豐富的。

(1)角色探究法。針對有情節有角色的歌曲,讓幼兒在探索歌曲中不同角色的表達和情感的過程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歌曲《有禮貌的小山羊》、《黃鼠狼拜年》。

2.音畫轉換法。借助能為幼兒所理解的圖畫、符號、幫助幼兒理解歌曲,通過互動,可以幫助幼兒有效地記憶歌詞、表達情感。

3.情景互動法。借助歌曲所表達的意思來設置情境,讓幼兒參與到情境中來,通過在情景中的游戲、談話學習歌曲。如《老師,讓我親親你》、《祝福歌》等。

4.暢想生成法。在簡單理解詞意的基礎上不直接教歌詞,而是引導幼兒通過大膽想象或遷移以往的知識經驗,經過過濾、組織來創編歌詞生成歌曲,促進幼兒的創新精。如《搖籃曲》、《小河之歌》、《蒲公英的故事》等歌曲。

2.外國歌曲的教學策略

為培養幼兒接納、尊重多元文化與藝術,在我們探討的過程中,明顯感到通過我們的多元教學模式,幼兒不僅能輕松地學會演唱,還引發出幼兒對國外的風俗習慣、建筑風格、語言、貨幣等系列的生成活動。

(1)游戲協作法。根據歌曲的民風特點,創設相應背景的游戲情境,通過參與游戲活動,感受歡快的氣氛,讓幼兒在協作、交流中學會大膽、自由的演唱歌曲。如捷克民歌《跳吧、跳吧》,威爾士民歌《歡度節日》,英國民歌《倫敦橋》等。

(2)填充創造法。在理解歌曲民俗特點及其背景的基礎上,通過創編、填充歌詞或旋律來學習演唱歌曲,讓幼兒在一步步的參與中不知不覺的學會歌曲。

(3)對比欣賞法。借助圖片、幻燈、媒體等途徑來展示歌曲的背景及風格,通過與本地歌曲的對比,學習演唱不同風格特點的外國民歌,充分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讓每個幼兒得到不同成度的熏陶,培養發展幼兒的藝術潛能。

(4)喚醒自主法。通過幼兒提供嘗試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喚醒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幼兒積極主動探索、發現不同演唱形式的效果,豐富幼兒的音樂經驗。如《新年好》《鈴兒響叮當》《小杜鵑》等。

3.民族歌曲的教學策略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歌曲資源十分豐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歌曲的風格非常鮮明,其韻味、旋律以及歌詞中的語言都有極強的感染力,讓幼兒在民歌的海洋中徜徉,將提升幼兒的藝術素質,并使幼兒在體驗、感受民族歌曲的同時,增強幼兒的民族意識。

(1)發掘笑料——多種表演法。尋找民歌中詼諧逗趣的內容,并以此為切入點,引出教學內容,讓幼兒通過表演,熟悉旋律與歌詞體驗幽默情緒,感受歌曲的風格。如山東民歌《哈蟆》、河北民歌《回娘家》、《兩個蟈蟈吹牛皮》等。

(2)層層切入——多渠道參與法。不同民族、地域的民歌在語言上往往具有突出的特點,這些與幼兒生活經驗和環境不同的語言特色,對幼兒來講是有極大吸引力的,尤其是一些簡單、有趣、易模仿的詞或音節。如“巴扎嘿”、“哎喲喲”、“啷啷倉”,針對這類語言特色突出的歌曲,采用“層層切入——多渠道參與法”,能使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風格,并用自己理解方式去表達出來。如《龍船調》、《劉三姐對歌》、《花兒與少年》、《太陽出來喜洋洋》等。

(3)探索特色——融入器樂法。民歌的特色除體現在語言上,最重要的是歌曲旋律,讓幼兒沉浸在婉轉的水鄉民歌,流暢的平原民族、嘹亮的高原民歌,高亢的山歌,悠揚的草原牧歌之中,將會給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藝術修養帶來終身益處。如《恭喜》、《阿拉木汗》、《小格桑》等歌曲適合采用此方法。

4.戲曲的教學策略

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其藝術性和思想性極高。隨著中國傳統文化進課堂的要求,我們讓幼兒通過感受名家名段,體驗多種戲曲的風格和文化,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

(1)詩韻交融法。將唐詩與戲劇曲調相結合,讓幼兒體驗唐詩美的同時,感受戲曲旋律的美,使詩與曲相互襯托,相互交融,提升幼兒對傳統文學的欣賞能力,這種方法可根據不同的詩風配不同的曲調。如抒情詩可配黃梅戲曲調,言志的詩可配京劇或豫劇的曲調。

(2)角色體驗法。通過欣賞體驗不同角色的外形、聲音、動作,讓幼兒體驗京劇中生、旦、花臉等行當的特點,如旦角唱段《蘇三起解》、《老生唱段》、《甘灑熱血寫春秋》。

5.流行歌曲的教學策略

篇(6)

    摘要:隨著人們對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求不斷提高,舞蹈這門人體藝術將被更多人認識、接受、認可,并喜歡。舞蹈作為一種人體語言,是通過人體動作過程來表現人類情感的藝術。舞蹈教育則是通過教授這門藝術,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感以及社會生活,使幼兒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對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初步的鑒賞力、創造力,從而促進幼兒健康的體魄,健康人格和健康的個性,促進全面發展。

    幼兒天性好動,喜歡模仿,喜愛看舞蹈節目,更渴望參與表演。初學舞蹈時,幼兒只知一味的模仿,幾周一過就會感到枯燥無味。我們就要從多方面啟發、開導,從新生第一天走進舞蹈室時,就要讓幼兒知道這不僅是練功房,更是舞蹈宮殿。要在形體美上培養幼兒的自我審美能力,如芭蕾手位的延伸就是一種美,這就要求幼兒帶有一種希望的追求的情感在做,感覺自己的眼前多么寬闊,就像包容了整個宇宙。耳朵里聽著動人的音符,這多么富有詩意!這不就是以美帶情,以情帶舞嗎?所以教師一定要培養幼兒的自我審美意識素質,使幼兒自身體現出一種對舞蹈的熱愛,從而愉快的進行訓練和舞蹈。將幼兒舞蹈形象化,在舞蹈教學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過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來啟發幼兒的想象力,將舞蹈和啟發教育相聯系,使舞蹈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在舞蹈教學中,教師通過舞蹈示范、舞蹈欣賞、邊歌邊舞、音樂反映、模仿與想象、組合與成品舞蹈編排等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調動幼兒全身的多種器官,在提高興趣、注意力的同時,更強調了大腦高度的集中去支配身軀,以表達各種動作和情感。而且一系列優美的動作,豐富的隊形變化等也促進了幼兒舞蹈記憶力的提高。

    幼兒舞蹈猶如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地陶冶兒童的心靈,我們要仔細洞察孩子美麗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質樸情感。廣泛收集、提煉他們天真、形象的動作,吸收為幼兒舞蹈的基本素材。只有這樣,創作出的舞蹈才會被幼兒喜歡和接受,幼兒舞蹈教學才能推陳出新,不斷完善。作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將不斷加強各方面的訓練,提高理論與實踐水平,進一步加強舞蹈教育的普及和推廣。

篇(7)

二、正確對待和掌握幼兒的差異性

幼兒在藝術表現方面,受遺傳因素、生活環境的影響,其個體差異相當驚人。同一年齡段的幼兒繪畫水平發展很不均衡,不同年齡的幼兒更是如此。因此,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必須正確對待孩子的差異特點,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瑣,讓每個幼兒得到應有的發展和進步。一個班級的幼兒,有的還處在涂鴉階段,而有的已經能畫出象樣的作品,如果經常采用集體教學的形式,那么基礎差的幼兒就達不到有效的教育效果。為此,我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采用集體活動與分組活動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指導。在一節線條練習的活動中,針對孩子繪畫水平的差異,讓能力差的幼兒單純做線條練習-----橫線、豎線。能力較強的幼兒可進行線條勾畫造型。還有一次意愿畫活動,我將幼兒按能力大小分成小組進行作業,要求能力強的幼兒先按自己的想象進行作業,然后講述自己所畫的內容。對中等能力的幼兒要求畫出大致內容即可。給能力差的幼兒提供繪畫材料并進行指導。這樣使每個孩子在各自的水平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篇(8)

論語“不學禮,無以立”道出了禮儀的重要意義。禮儀修養是一個人全部品德的基石。禮儀是為了使各種人相處在一起能愉快融洽、使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正常進行,交往中必須有一種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法則、規范。簡單地說,禮儀就是表示禮貌的具體禮節,包括言行舉止的諸方面細節。禮儀是一個人美好心靈的展現,注重儀表形象,養成文明習慣,把握交往禮儀,融洽人際關系,是每一個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門課程。幼兒禮儀是指幼兒在幼兒園、家庭、社會活動中所必須遵守的一些簡單的行為規范。概括而言,幼兒禮儀分為生活禮儀、學習禮儀、公共場所禮儀三大部分。幼兒期是人生的啟蒙期,可塑性強,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禮儀行為的重要時期。

2.將禮儀教育融入環境創設中

恩格斯說過:環境造就人。陳鶴琴先生認為:“凡是可以給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環境。”環境的教育功能是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幼兒園有整潔的、和諧歡樂的教育環境,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及人與人之間文明禮貌、團結友愛的相互關系都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習慣的重要外部條件。在文明禮儀教育中,我們要重視校園環境建設,對校園環境做到布局有科學性,布置有教育性,整體有陶冶性。

首先,我們注重幼兒園的環境美化、教育化。一走進幼兒園,就可以看到“請講普通話”、“上下樓梯請靠右”、“您好”、“謝謝”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語條幅。教室、樓梯、走廊……整個校園顯得整潔、清新、優美,校園的每個角落都在“說話”。為幼兒學習文明禮儀營造了整潔、優美、文明的氛圍。

其次,我們十分注重教室環境的布置。例如墻面布置,在各個班級開設了“文明乖寶寶”、“禮儀之星”等專欄的同時,每月根據主題活動的內容,布置相關的主題墻飾,如“我們都是好寶寶”、“朋友樹”“一起玩”、“我來幫助你”;并且常常在教室的語言角投放禮儀方面的書籍、圖片,如故事《小兔找朋友》、《小紅花找朋友》、《兔寶寶找快樂》等。使幼兒在欣賞的同時,受到人物典范的感染。我們還張貼與禮儀教育要求相一致的兒童畫,用視覺語言暗示、提示幼兒,提醒幼兒一言一行要符合禮儀規范。

由于各種禮儀教育融于環境中,營造了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幼兒生活在整潔、優美的環境中,感受到幼兒園環境的美。用美的環境引導幼兒注意環境的整潔衛生,愛護幼兒園的花、草、樹木,使幼兒在環境中自覺遵守秩序,學習禮儀之道,促進了禮儀規范的養成。

3.在一日生活各環節中滲透禮儀教育

幼兒禮儀行為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形成的,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積累社會經驗,這就要求教師把禮儀教育靈活地滲透到幼兒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隨機教育。幼兒在園的日常生活活動包括入園、進餐、活動、盥洗、午睡等環節。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各種各樣的情境,制訂各項行為規則,對每個環節的行為提出具體的要求,把禮儀教育內容細化到各環節中,并隨時、隨地、隨事地進行隨機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1抓晨間接待。設“晨間禮儀崗”,每天早上由值日老師帶領兩位小朋友“站崗”,向來園的小朋友、老師鞠躬問好。各班建立“禮儀小天使”,每天輪流派出“禮儀小天使”在門口做好早晨接待的工作。

3.2抓生活各環節的滲透。例如晨間談話、餐前安靜活動等,給幼兒講講名人禮儀故事。

3.3抓禮儀教育環境創設,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禮儀。在幼兒園走廊懸掛、張貼文明禮儀宣傳標語,設置溫馨的提示話語、文明禮儀格言。

4.與家庭緊密配合進行禮儀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幼兒園教育與家庭不能協調一致,那么,幼兒的禮儀行為就很難形成和鞏固。所以要培養幼兒的禮儀,必須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禮儀教育連貫起來,達到預期的目的。

4.1發放家長倡議書。發動家長共同參與,營造“全面發動、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4.2舉行一個“啟動儀式”活動。進行全面動員,在全園師生和家長中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明確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達成共識。

4.3每周向家長發放禮儀教育重點內容及在家的要求。

4.4編發幼兒園《文明禮儀手冊》,讓家長了解和掌握與幼兒日常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知識。

4.5請家長記錄孩子禮儀行為方面的事跡,在宣傳欄上展示,公開表揚。

4.6每月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禮儀作一個評估。

4.7每學期評選“禮儀好家庭”。

5.選擇合適的教材,幫助幼兒豐富禮儀認知

篇(9)

中圖分類號:G613.4 文獻標識碼:A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有序的教學,這種有序不但會帶給孩子安全感,也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周圍的事物,培養孩子清晰的思路,為他日后做事情講條理打好基礎。

所謂有序,即一個系統由較低的結構轉化為較高的結構的過程,它是階段性的整合,是系統性的鏈接。以教學系統為例,講清、學會的過程,是為有序;反之,講授不清,迷惑不解的過程,為無序;記憶、理解的過程為有序,而遺忘、生疏的過程為無序。思維條理化、靈活變通的過程,為有序;而思維紊亂,呆滯僵化的過程,為無序。有效教學的著落點正是“有序原理”的應用。

幼兒園數學學習的重要目的就是發展孩子智力、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我認為關鍵在于教師平時在教學中的有序性。才能達到“有效”的目的。下面我就以中班數學教學為例;,根據自己平時的點滴教學積累與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學期開學,數學教學開始前的準備工作――井然“有序”

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幼兒的特點是以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因此幼兒園數學教育是通過直觀教具,使幼兒從具體材料和游戲活動中進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動內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并用語言促進思維,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的教學活動。

二、課堂教學――教師“有序”教學,循序漸近,環環相扣,提升數學能力

(一)教師的提問要體現“有序”

教師的提問會影響到一堂課的效果是好是壞。如果教師在進行提問設計時,能關注思維的有序性,對于孩子的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下面是我上過的一堂課,內容為《送禮物》的提問環節的設計:

1.各種吃的、玩的及部分穿的物品散放在桌上。

師提問:“幼兒園捐了許多物品要送往玉樹災區,需要我們班的小寶寶來整理一下。”

師提問:“先看看有哪些物品”,“怎樣整理才整齊呢?”(教師提示:把果凍和果凍放在一起……)

師:“這里有許多塑料簍,可以把相同的東西放進一個塑料簍里,要擺放整齊。”

2.塑料簍擺好,請幼兒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個塑料簍里。

師提問:(根據幼兒整理的情況)“分別說說每個塑料簍里放的是什么物品?有什么用途?“

3.討論歸類的標準。

師提問:“幼兒園給了我們幾個紙箱,讓我們把物品裝進去。你們看看可以把哪幾種物品放進一個箱子。”“為什么這幾種物品可以放進一個箱子里?”

幼兒開始分組討論。

討論結果:按這些物品的用途(吃、穿、玩)分別裝進紙箱里。

師提問:“怎樣將這些物品放進箱里,才不會放亂和損壞它們呢?這里的塑料袋能用嗎?”

幼兒分工合作將物品裝入袋中,分別放進幾個紙箱里。

師提問:“說說這幾個紙箱里放的都是什么物品?”

4.為物品設計標記。

師提問:“這幾箱物品送到玉樹災區怎樣讓大家知道箱子里裝的是什么?”

教師展示自己設計的物品標志,并引導幼兒理解,及啟發多種思維創造。

5.幼兒自己設計與制作標記。

教師展示貼有幼兒制作標記的紙箱,引導幼兒說說箱子里裝的是什么物品,(如:箱子里有小汽車、萬花筒、油泥都是玩的。)

從上面的課堂教學中可以看出教師首先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將物品按種類擺放在一起;進而提問提出分組討論歸類的標準,學習按用途歸類;最后提問啟發幼兒制作物品標記。這也體現了教學“循序漸近”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

(二)教學活動設計組織要突出“有序”。

我們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組織時,如能用“有序”思維作引領,每一個活動之間環環相扣,知識銜接自然有序,既可以使一堂課上得扎扎實實、井然有序,旁人聽起來也不會覺得“花俏、浮躁”,又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思維的有序性。

三、課外教學――以幼兒“有序”的操作為主,發展“有序”思維習慣

教師引導幼兒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品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將數學教育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當中,讓幼兒數一數家里有多少人,說一說自己的身高、體重、家里的電話號碼、門牌號碼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數字及其作用;看一看日歷,感知月、日的順序,知道昨天、今天、明天是幾月幾日,說出自己一天的活動――起床、上幼兒園、吃飯、游戲、睡覺、離園等,引導幼兒認識時鐘,感知相關的數學知識。

在幼兒學習數守恒知識后,在“長度守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各種操作的材料,這時教師讓小朋友們動手擺弄、操作,他們一邊操作,一邊議論著。孩子們經過反復的操作、議論、思考,最后得出“等長的兩種物體,它們的長度都是不變的。不論你怎樣擺,怎樣變換形狀”。

為了鞏固對形狀的認識,我設計了“送娃娃回家”的操作游戲,請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送到正方形盒子里,把圓形片片送到圓形的盒子里,從中獲得相關經驗。游戲《擲篩子》中,為幼兒提供篩子,六面寫有1―6的數字,通過擲篩子的點,數出撲克牌排火車,復習6 以內組成,感知分解組成的排列規律。

通過以上課外教學,我發現課外教學要以幼兒的操作為主,教師只是提供材料及適時加以引導、指導。因此幼兒的“有序”顯得格外重要。

(一)活動操作過程要凸顯“序”。

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孩子形成清晰流暢的思路,發展孩子的思維。孩子在操作活動中,經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思維活動,思維的條理性可得到提高。

篇(10)

幼兒是指三至六歲的孩子,這一時期的幼兒體格發育速度比乳兒期、嬰兒期相對減慢,但大腦功能發育較前更為完善,智力發展增快,理解力逐漸提高,求知欲加強,好奇、好問、好模仿。在這一時期重視讓幼兒參加適宜的各種舞蹈教育和教學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幼兒骨骼肌肉的發展,促進幼兒心臟和呼吸器官機能的成熟,并有利于幼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同時,對于發展幼兒的認識力、想象力、審美力和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優良的心理品質,促進幼兒心理健康都是極為重要的。如在教授小班的舞蹈《大紅花》時,幼兒在學習小碎步跑,半蹲左右擺臂,模仿叔叔握搶,向叔叔鮮花,手拉手小碎步換位跑等基礎動作的同時,他們的動作協調性得到了發展,身體機能得到了鍛煉,心理得到了愉悅,也使幼兒之間增進了友誼,促進了情感的交流。

二、循序漸進地實施舞蹈教學

幼兒舞蹈教學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從引導欣賞、激發興趣,設計游戲增加趣味性,熟悉音樂調節情感,再到創編提高創造美的素質,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環節都很重要。

1.引導欣賞,激發興趣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動力。三至六歲的幼兒,興趣對他們來說更為重要,有了興趣他們才能專注于某一件事情,達到學習的目的。因此,教師可利用自己聲情并茂的表演,結合多媒體播放舞蹈讓幼兒欣賞,或請大一些的幼兒表演,同伴的表演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更能激發起他們的興趣。做好了這些鋪墊,相信幼兒已經躍躍欲試了。只要幼兒對舞蹈有了濃厚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他們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就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這時進行舞蹈教學會很順利的。例如,在教授小班律動《走路》時,首先我進行了形象的示范表演,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貓等幼兒常見的可愛的小動物在我的表演下活靈活現,有的幼兒在我表演時就已經坐不住了,學著我動起來,他們也想做一只只活蹦亂跳的小動物。有一次,我要給中班的小朋友教《綢帶舞》,想到現在大班的幼兒已經學習過這個舞蹈了,就請了大班的幾個小朋友來作示范表演,我們班的小朋友非常高興,跟著大班的小朋友甩著綢帶跳起來,這節課的效果非常好。

2.游戲增加舞蹈的趣味性

幼兒園的教育是讓幼兒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游戲在幼兒園的教學中非常重要,幼兒的學習缺少了游戲,枯燥無味,黯然失色。在教舞蹈教學中,游戲也很重要,比如,舞蹈《蝴蝶花》,課前,我領幼兒去小區里的公園找蝴蝶花、找蝴蝶。看到一簇簇長得像蝴蝶的花兒,幼兒興奮得小臉通紅。看到一只只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幼兒高興地手舞足蹈,我及時地提醒幼兒,讓他們觀察蝴蝶怎樣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回到教室,我設計了找蝴蝶的游戲,幼兒興高采烈地在游戲中學會了舞蹈,整個舞蹈學習得非常順利。又如,在學習舞蹈《洗手帕》中,我和幼兒一起游戲,拿著自己的小手帕,端著小盆,模仿洗手帕,搓、漂、晾,幼兒模仿得惟妙惟肖,做完游戲,幼兒已經對舞蹈的動作要領有所掌握,再學習舞蹈動作就輕車熟路了。

3.音樂調節情感

音樂和舞蹈是人類文化史中起源最早、最典型的孿生藝術形式。在一般情況下,有舞必有樂,音樂和舞蹈同步進行,舞蹈借助音樂表達舞者情感,音樂直接刺激人的動作,并通過人體動作直接體現音樂感受,吳曉邦在《新舞蹈藝術概論》中說:“任何舞蹈在藝術形象上都必須通過音樂,才能把它的意想完整地表現出來。”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幼兒舞蹈動作,而且讓幼兒在學習舞蹈藝術的同時逐步了解音樂世界。教師告訴幼兒音樂是舞蹈的好朋友,會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在幼兒學習舞蹈時,他們掌握了所有動作以后先別忙著合音樂,而是讓幼兒安靜地聆聽整首舞曲,可向幼兒簡單介紹舞曲的基本旋律、情緒、背景,讓他們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并重復聽音樂,讓幼兒熟悉音樂并喜歡音樂,通過多次聆聽和動作練習,讓音樂和舞蹈成為幼兒自己所熟悉的“東西”,這將有利于教學、訓練和排練,使幼兒舞蹈藝術得到進一步提高。

上一篇: 五年級工作計劃 下一篇: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gv国产gv欧美旡码 | 五月天激情婷婷婷久久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88 | 日本精品vide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