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4:54: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信用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R&D經費投入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大多數國家在制定本國科技發展目標及規劃時都要把這一指標作為重要的參量。R&D經費投入分為兩大類指標: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絕對指標即R&D經費投入的金額,相對指標即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我國科研經費投入規模日益擴大,2000年以來,全國R&D經費投入逐年增加,從2000年的不足900億元,到2012年總支出為10298.4億元,突破萬億元,增長了11.5倍。近十年來R&D經費投入平均增長速度為22.33%;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從2000年1%,到2012達到歷史最高水平1.98%。一般認為R&D經費投入強度不足1%的國家是缺乏創新能力的,說明該國R&D活動處于初級階段;在1%到2%之間,則說明該國R&D處于中間階段;大于2%的,則說明這個國家創新能力比較強。對比世界上主要的科技強國,R&D經費投入強度美國由2001的2.64%增長到了2.79%,日本由3.07%增長到了3.34%,德國由2.47%增長到了2.92%。雖然我國與上述這些國家R&D經費投入強度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這些年的增長速度非常之快。
1.2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
(1)科研經費管理體制過度行政化。
目前科研項目申請、評審、研究、驗收等環節均由行政部門主導,項目進程幾乎完全按照行政命令進行運作,經費由財務主管部門掌握、管理,經費管理的規范性不強、經費使用效益低下,造成科研經費使用的巨大浪費。
(2)預算管理缺乏科學性。
課題負責人缺乏一定的財務預算知識,課題組也缺少會計專業的成員,課題經費預算編制不夠科學、規范,經費預算常常超過項目實際完成需要,或不足以支撐項目研究工作的完成;課題立項評審專家往往重視項目的可行性,對項目預算審定不足。
(3)科研經費使用過程管理不嚴。
項目負責人對科研經費使用缺乏計劃,往往項目開展與經費使用的進度不一致;科研工作者的“馬太效應”造成一個科研團隊可能同時承擔多個科研項目,造成經費混用、挪用現象時有發生,科研經費的使用過程管理不嚴。
(4)項目管理與經費管理相互獨立。
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是項目承擔單位兩個相對獨立的部門,項目管理與經費管理職能劃分明確,導致科研管理與經費管理相脫節。科研管理部門只重視爭取項目,對于經費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管理不足;財務部門由于對科研管理的相關規定不熟悉,只能判斷經費使用是否符合財務管理規定,無法判斷費用使用是否具有效率。針對我國當前科研經費管理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迫切需要完善我國科研經費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科研經費審計監督制度,科技主管部門應配備一批高素質、專業化的審計、檢查隊伍,不定期對科研項目經費進行審計,實時監督科研經費的使用情況。但是,由于我國科研項目的數量非常巨大,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準資助的科研項目達到34958項,此外,“863”計劃、科技攻關計劃、基礎研究計劃、國家社科基金等一系列批準資助的科研項目,每年累計批準資助高達數十萬項,要對如此數量龐大的科研項目經費全部進行監督檢查是不現實的,必須將信用管理引入到科研經費管理中,在科研經費信用管理各個主體之間,建立一種互信的承諾。對科研經費管理的主體進行信用記錄,接受社會監督,公開透明,把審計檢查部門的職能與建立完善的科研經費信用管理機制有效結合起來,規范科研經費預算管理和過程控制。
2國外科研經費信用管理的借鑒
加強科研經費監督管理,建立完善的政府科研經費監督管理體系,是提高科研經費分配的規范性,保證科技資源配置和使用的合規性和合理性,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益和效率的重要舉措。世界各主要科技強國都將信用管理引入到科研經費監督管理中,例如,德國的法律、各種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研究機構的各種規定及管理條例都強調科研人員的“良好科學行為”,以保證科研經費的正當使用并取得最佳效果;美國衛生部的總檢察長辦公室工作計劃中對衛生部主要政府資助項目進行監督,對信用差的經費使用單位進行重點監督。美國則非常強調科學法治、責任性、科學誠信和透明度等科學道德信念。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現實運作,具有一定的標桿作用。科研經費的誠信管理主要圍繞預算誠信、金融誠信、管理誠信等,每年NSF必須遵循聯邦政府的有關法令,定期對各項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評估,并提交相關報告。比如,涉及管理誠信方面,NSF的首席運營官(COO)在首席財務官(CFO)行政秘書支持下,對管理控制方面的結果進行調查并提供評估意見,然后上報基金會主任;由CFO領導的高級管理誠信小組(TheSeniorManagementInte-grationGroup,SMIG)就機構運營的概述性情況提供財務和管理控制報告,并由主任助理和員工辦公室主任就機構的內部管理控制情況提供申報報告。國外政府注重以正確的理念引導科學家的理性選擇,對科研人員進行科學道德教育,并加強科研人員和承擔單位的信譽制度管理,建立科學家信譽制度,對于信譽好的科研人員和承擔單位減少監督的頻次和力度,對信譽不好的重點監督。由于國外個人信用體系已經非常完善,信用評估、信用監控、信用風險和信用懲罰4個方面已經深入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已經過了科研經費信用管理這一階段,而中國的信用體系還未建立起來,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科研經費管理。
3我國科研經費信用管理的主要內容
我國科研經費信用管理研究內容呈現出三維結構,涉及信用管理的主體,包括項目承擔單位、項目負責人、項目評審專家和中介機構;對整個科研項目生命周期全過程進行信用管理,包括申請階段、評審階段、研究階段和驗收階段;信用管理的程序,主要包括前期準備階段、相關科研經費信用信息采集階段、信息分析及對主體評價階段、審核公布階段、后期的動態跟蹤階段。在科研經費信用管理流程中,需要特別重視科研經費信用信息收集工作。因為信息采集是進行后期信用評價,進行信用管理工作的基礎,由科技管理部門組織科技人員組成信用信息征集管理機構。選擇合適的科研經費信用評價方法對相關信用主體進行評價。參考國外信用評價方法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我國科研經費管理的特點,采用綜合評價方法,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分析為輔,對被評主體的信用狀況如何進行分析、判斷并確定其等級。分析評價階段包括定量指標的初步評價、定性指標評價、撰寫信用評價報告等。審核公布階段,對各相關主體信用記錄的信息和進行信用評級的結果向社會公布,公開透明,一方面可使得科研經費相關主體的失信信息迅速傳播,接受全社會監督,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罰力度;另一方面滿足科技交易對信用信息的需求,減少科技活動中信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科研經費信用管理程序除了上述的信息采集階段、分析評價階段、審核公布階段外,還包括前期準備階段和后期的動態跟蹤階段。前期準備階段包括成立評價專家組和工作組、制定信用評價方案、信用評價通知等。動態跟蹤階段是在評價工作結束后,定期跟蹤被評主體信用等級的變動情況。科研經費信用管理程序是一個動態的反饋過程,需要定期對管理主體進行跟蹤調查,及時補充更新相關信用數據,重新進行信用評級。
4我國科研經費信用管理系統設計
國家科研經費信用管理系統是科研經費監督管理有效進行的手段和條件,包括科研經費信用管理制度、科研經費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科研經費信用征信系統,以及科研經費信用監管機制。
4.1科研經費信用管理法律、法規和管理文件
通過對科研經費管理相關法律的收集和整理,發現對科研經費進行信用管理已經成為共識。《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提出為科學技術人員建立學術誠信檔案,財政部和科技部《關于調整國家科技計劃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若干規定的通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國家科技計劃和專項經費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明確提出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機制,將課題承擔單位、課題負責人、中介機構和咨詢專家在經費管理使用、評估評審方面的評價和記錄的信譽度,作為今后項目申請及評估評審等活動的重要依據。雖然,已經有不少文件涉及科研經費信用管理相關內容,但是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協調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科研經費管理的系統性和協調性不足,缺乏一部專門的法律法規來統籌規劃科研經費信用管理的相關問題,此外,還缺乏相關的政策文件協調和銜接科研經費信用管理和科研項目的關系;另一方面,科研經費信用管理政策制定的本身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對于科研經費信用評價制度的設計要具體和明確,指標體系的設計必須具有可行性。
4.2科研經費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在科研經費信用管理系統的建立中,科研經費信用評價指標體系是最具有關鍵意義的一步,是科研經費信用管理系統的基礎。設計和確定科研經費信用評價指標體系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科研經費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包含多個層次,其中指標既包括定量指標,也包括定性指標。科學、實用的科研經費信用評價指標體系應滿足以下條件:一是必須與有關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文件內容相符合;二是一級指標應能適應不同類型被評主體的特點;三是二級指標包含的要素要能比較全面地反映不同類型被評主體的科研經費信用狀況;四是要求具有實際的可操作性。按照評審對象的不同,整個科研經費信用評價指標可以分為4大板塊,即項目承擔單位、項目負責人、項目評審專家和參加審計科研經費中介機構的科研經費信用評價體系。項目承擔單位科研經費信用評價指標體系是對科研項目承擔單位進行信用評價的體系。眾所周知,項目承擔單位不僅是科學技術研究的主體,更是科研經費的主要使用者,是整個科研經費信用評價中最重要的一環,可以說,整個科研經費信用評價過程都是圍繞其展開進行的。為了能讓每一個科研項目都分配到適合的科研承擔單位之上,我們從經費預算、經費管理、組織聲譽3個方面著手,設計了項目承擔單位科研經費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其中經費預算包括預算欄目是否全面細致,金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虛假承諾,自籌經費是否到位;是否按規定執行和調整預算;科研經費年度預算的執行效率。經費管理包括對項目經費是否進行單獨核算;對各項目經費審查的勝任能力;對各項目經費的監督管理能力;科研經費合理安排支出情況;科研經費結存結余情況。組織聲譽包括被投訴或舉報的情況;違法違規行為發生次數。該體系可以全面衡量項目承擔單位在項目申請、評審、研究、驗收過程中,是否遵循有關科研經費管理的規則、程序和辦法。整個科研經費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中,項目負責人科研經費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考評環節。這是因為,科學研究極其強調創新性,其不同于一般的活動,只有內行的項目負責人才能夠很好地在監督和創新之間保持平衡,為了促進創新,項目負責人的權限往往較大。對項目負責人的信用評價,包括經費預算、經費管理、經費驗收,以及職業道德4個方面。經費預算包括是否編報虛假預算,套取科研經費;科研經費合理安排支出情況。經費管理包括虛假承諾、自籌經費不到位。經費驗收包括是否對專項經費進行單獨核算;是否截留、擠占、挪用專項經費;是否發生違反規定轉撥、轉移專項經費;是否發生未按規定執行和調整預算。職業道德包括是否提供虛假財務資料;項目經費使用的合理性;被投訴或舉報的情況;違規發生的次數。項目評審專家科研經費信用評價工作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活動,廣泛涉及到科研經費相關知識的運用和信息的處理,任何單一層面的評價都不能反映兩者的科研經費信用,從評審勝任能力、職業道德、關聯信用3個層面來評價。評審勝任能力,包括對科研經費相關規章制度及政策的熟悉程度;評審專家研究領域與評審領域聯系的緊密程度。職業道德,包括被投訴或舉報的情況;違規行為發生次數。關聯信用,包括對評審項目科研經費信息的保密情況;經費評審的客觀公正性;與被評審對象的關聯性。對于參加審計科研經費中介機構的科研經費信用評價主要從機構聲譽、金融信用、審計信用3個方面來考察。機構聲譽包括被投訴或舉報的情況;違規行為發生次數。金融信用包括機構的財務狀況;機構償還債務的能力。審計信用包括審計工作的透明度。
4.3科研經費信用征信系統
科研經費信用征信系統包括建設和完善科研經費信用數據庫和信用信息共享機制。
(1)制定科研經費信用數據庫統一標準是科研信用數據庫建設的關鍵和基礎。
目前,已經建立并逐漸成熟的全國征信系統有11315企業征信系統和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而我國尚未建立全國性的科研經費征信系統。為了對科研經費進行規范而有效的監督,全國范圍內對科研項目經費信用進行征信勢在必行,信用數據庫建設需要一個統一的設計標準。建議有關部門按照科研經費信用信息收集、記錄、整理、使用的要求,研究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系統總體方案,構建總體框架,設計科研經費信用數據庫全國統一標準。
(2)重視科研經費信用信息的共享使用。
科技經費主管部門,建立科研經費信用共享機制,充分發揮科研經費信用信息共享的作用。應把信用信息作為管理和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仔細查詢相關承擔單位、課題負責人、項目評審專家,以及中介機構的信用信息,確保經費信用管理貫穿于項目申請、評審、立項、預算、實施、結題、驗收等項目管理的全過程中。
4.4科研經費信用監管機制
科研經費信用監管機制包括科研經費信用評級和科研經費信用分級監督管理。根據相關主體科研經費信用指標體系的設計,通過科研經費信用征信系統對相關定性和定量指標的收集,對收集到的定量數據進行分析,定性指標則由聘用的專家進行評價。進而對相關主體進行信用評級。評級分值按100分計,結合國際上對信用的5級劃分法,將科研經費信用等級分為5類,即AAA、AA、A、B、C。信用評價分值90~100的信用等級為AAA,80~89的為AA,70~79的為A,60~69的為B,60以下的為C。科研經費信用分級監督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科研經費監管模式,分級管理,重點監督,準確評定其信用等級,然后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等級越低監管越嚴,應該對相關主體信用等級為A、B的,加大重點巡視檢查的力度;而對于信用等級為AAA、AA減少巡視檢查或抽查;對于信用等級為C,一般不予立項資助,直至整頓整改,信用等級提高。
常見的誤區:
(1)對擔保授信的風險認識不到位,往往認為只要客戶開出了信用證或保函,業務就是零風險了。但事實上,信用證和保函具體條款極為重要,國內信用證交單往往會要求提交客戶出具的貨物收據,如果銀行審單時發現有不符點而客戶又不予接受,則受益人無法通過信用證收款,而此時貨物已經發出,貨權已轉移給客戶。而保函作為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則從屬擔保合同無效。此外銀行也有可能利用保函條款設置理賠障礙,因此保函在法律上也并不是100%的保證。
(2)部分業務人員對授信對象會存在法律主體上的概念混淆,錯誤判斷授信主體的債務償付能力。例如X跨國公司在國內以合資方式注冊珠海X有限責任公司開展業務,業務員往往會誤以為我們的合作方是資金實力雄厚、管理規范的跨國企業X公司,而走訪時X亞洲事務部集中采購模式和合資企業嚴謹的管理風格都極易讓人加深這樣的理解。但事實上珠海X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我公司的客戶在法律上是獨立的民事主體,其股東X公司在法律上僅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換而言之,珠海X有限責任公司的業務償債能力與著名的X公司沒有任何關系,其聲名顯赫的股東方并不能增加與其交易的安全性。
2.業務員通常一人管理多家客戶
難以詳盡掌握客戶的信用和經營狀況變化,在事中控制階段往往會忽略客戶信用風險預警信號,不能及時將壞賬風險扼殺在搖籃中。
二、針對實務難點的應對建議
1.事前審核階段
一方面建議業務部門要加強客戶關系管理,讓客戶主觀上有加強戰略合作的認同,從而主動提供相關客戶授信基礎資料;同時從該客戶的競爭對手、下游或行業信息網站等多渠道收集相關資訊,從該客戶在行業中所處地位,其利潤率能否高于行業平均利潤率水平,該行業是否具備發展前景等綜合信息判斷該客戶是否有合作價值,是否應該給予授信。另一方面,對確需授信又無法掌握相關信息的,可考慮通過與銀行的交流合作,由銀行代為查詢其人行征信系統的信用記錄作為授信參考,或由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信用評價。
2.事中監控階段
進一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議強化信用管理各系統之間的集成化水平和關聯信息查詢功能。實現管理部門和上級部門能實時在系統中檢查授信客戶走訪和資信變化情況;區域分公司相互之間能查到關聯客戶的信用檔案;實現信息共享,提高整體的預警反應能力和響應速度。
3.加強公司內部各部門的協同管理,通過知識共享打破員工個人的能力瓶頸,在制度的基礎上通過調動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客戶信用管理水平
(1)建議讓法律事務人員更多地參與到信用管理事前評價和事中監控的過程中。
重點審查擔保授信主合同及相關擔保文件、我方擬接收的客戶信用證和保函文本條款、臨時授信的相關抵押程序是否完善等。同時建議由法律事務人員負責收集信用管理方面的經典案例定期對公司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以增強全體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和法律防范意識。
(2)加大對業務部門授信管理工作的監督和考核。
一是在經費方面給予支持,確保授信走訪工作的頻次,每次走訪應當向管理部門提交走訪報告并將日常可能涉及風險預警的信號及時錄入系統。例如:客戶有延期付款要求、提出減少交易量等。二是加強定期輪崗和不相容崗位復核管理,避免因業務員個人工作疏忽對授信工作跟蹤管理不利造成企業損失。
4.對于無擔保的信用授信,建議適度引入風險理財
通過開展應收賬款保理業務或購買短期貿易信用保險,將相關風險轉移給商業銀行或保險公司。通常無追索權的保理業務完全由銀行承擔應收款項的信用風險,但如投保短期貿易信用保險則一般保險公司承保比例為90%,即企業須自負10%的經濟損失。
一是政府相關部門要建立統一的信用信息監管平臺。通過平臺建設確保建筑市場各方主體行為信息的搜集整理、評價及時準確,并實現社會共享。同時,信用信息平臺要作為建筑市場管理部門的辦公平臺,日常對建筑市場主體行為管理和檢查結果要實現與平臺數據同步,充分發揮兩場聯動作用,即將建筑市場管理和施工現場管理聯動,將建筑市場和現場的失信、違法違規行為記錄及時納入信用平臺,對建筑企業或從業人員做出全面信用評價;通過平臺向社會公布評價結果或等級,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罰”的市場環境,以此推進建筑市場誠信制度。二是要以政府對市場主體守法誠信評價為前提和基礎,積極推進綜合信用評價。對建筑企業進行綜合信用評價是以市場為主導,以守法、守信、守德、綜合實力為基礎進行的綜合評價。具體評價指標由相關協會指導社會中介信用機構研究制定。
(二)橫向完善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信用意識,為誠信奠定文化基礎。加強對公民、企業進行誠實守信教育的力度。對企業、個人及銀行的信用進行評級,促進它們在經營活動中始終堅持講信用、守信用及履行信用契約,保持良好的信用狀況。二是加強信用法規建設,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傳導機制和失信約束懲罰機制。必須依靠扎實的、符合市場規律的原則,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共同促進建筑市場信用制度體系的完善和發展,以達到制約和懲治失信行為的目的。同時,還需建立守信獎勵制度。三是加強政府引導,行業自律。政府推行信用制度體系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建筑市場信用制度也是轉變政府職能改革、轉變管理模式、縮減政府部門裁量權、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舉措。市場信用體系不僅要發揮政府管理職能,還要加快建立健全、完善信用法規體系建設,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監察力度,構建激勵機制,著力創建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充分發揮市場的調解能力。建立有針對性的、科學的具體評價指標。
二、探索建筑市場信用評價體系的科學性
收集整理建筑市場主體行為是信用體系管理的起點。健全企業信用數據征集制度必須建立多種征信渠道,開展征信活動,進行企業信用資料庫建設。信用評價階段是信用管理的核心。這一階段主要是信用評價的主體,可以是政府行政機構、信用中介機構或行業協會等,通過此前收集的數據,選擇合適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恰當的信用評級方法,最終對評價客體即被評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做出恰當的評價。
(一)信用評價體系常用模型
1.特征分析模型。特征分析作為目前國外信用評級機構在信用管理工作中使用較為普遍的一種分析模型。該模型的主要用途就是對所要評價分析的客戶的信用狀況做出綜合判斷和評估,并以量化的方式對所評價客戶的信用等級做出評定。特征分析的技術理論涵蓋了被評價客戶經營實力的重要指標。該模型將定性或定量的特征全部進行定量處理,將一些模糊的或直覺的、感觀的印象和信息指標變為確定指標,使信用分析更加精確、直觀和易于理解。2.5C模型。5C法主要考察企業的品德、贏利及還款能力、資本實力、抵押品和經營環境。在我國綜合類企業信用評估中,采用5C引申出來的五性分析法來評價企業信用狀況。所謂五性,即安全性、收益性、成長性、流動性和生產性。具體到實際的信用評級體系中,評級要素一般包括管理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獲利能力和發展能力等。3.駱駝分析模型。駱駝評級體系是目前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經營機構的業務經營狀況、信用狀況等數據進行的一整套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和指標化的綜合評級制度。駱駝分析模型包含5項考核指標,即資本的充足性、資產的總量、資產管理水平、利潤水平和資產流動性,采用五級評分制來評定商業銀行的經營狀況及管理水平(一級最高、五級最低)。駱駝評級方法因其有效性已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采用。
(二)建立適合國情的信用評價體系
近年來,我國已在建筑市場信用信息的歸集和使用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部分省市在工程招投標中簡單地應用各種信用信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沒有真正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綜合信用程度。為此,在初步應用信用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對施工企業的多方面征信,深入研究建筑業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信用定量考核和評價標準,確定信用評價模型,根據5C模型和3F模型的思路,并結合其特殊性,形成完整的建筑業企業信用評價體系,以此建立起建筑業管理與信用管理的長效機制,使信用管理成為推動建筑業健康發展的內在動力。根據我國建筑市場和建筑業的企業特點,信用評價內容可分為對建筑業企業自身經營能力、資產充足度的評價;對其承擔建設項目履行合同能力、履行行為的信用評價兩大類。企業基本情況按照目前國內外成熟的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按照信用評價工作的可執行性、可實踐性和可區分性,對建筑業企業的評價內容可分為企業經營能力、財務狀況、技術能力及獲獎受罰記錄等幾個方面。
現場履約行為記錄,結合當前我國在工程建設招投標活動及履行項目合同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主要問題及社會反饋建筑行業的問題,可分為市場交易行為、質量控制行為、安全控制行為、文明施工控制行為、勞務招募和使用行為以及承包合同履行行為6個主要方面。建筑業信用評價體系指標的設立實現了工程建設現場與招標投標活動的有效聯動,將建筑業的企業施工現場各種行為表現納入企業綜合信用評價體系,通過對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的監督,以及對建筑市場的檢查、勞務用工分包情況等,由各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建設業主單位和分包單位,將各種行為作為指標進行量化,然后對評價對象進行綜合評價計分,最終將通過量化評價的結果運用到招投標活動中的評標定標環節,實現從“兩場脫節”到“兩場聯動”的徹底轉變。這樣做必將促使企業改變以往注重招標市場經營、輕視工程管理的行為,以利于信譽良好、施工現場管理好的企業中標,以利于引導企業注重標后管理,踏踏實實搞好項目本身,認認真真做好多方主體評價行為,注重長遠發展。
三、探索創新建筑市場監管手段,建立“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信用管理機制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行在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的實踐基礎上,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各個環節上來。信用體系建設要從長遠著想,科學規劃,也要立足當前,從現在做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筑誠實守信的市場經濟環境。建筑市場信用體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加快建立建筑市場信用體系,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性工程,既有利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規范市場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增強經濟社會活動的可預期性和效率,又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做好“放與管”結合的必要條件。因此,按照“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信用管理機制,在行政許可、市場準入、招標投標、資質資格管理、工程擔保與保險、評優表彰等工作中,應當將信用信息作為依據或參考。同時,考慮鼓勵社會投資項目在工程發包過程中使用信用評價結果,查驗信用主體的信用狀況。
近年來,我國金融界興起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屬于金融創新業務。隨著現代物流業發展對金融服務創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務于生產、流通和銷售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業務實踐越來越多,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問題成為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發展的瓶頸問題。
一、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業務實踐
在我國,對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的探索,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物流銀行”的設想到“融通倉”概念的提出;第二個階段,從“倉單質押”業務的嘗試到“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第三個階段,從“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到供應鏈金融戰略的提出與實施。…在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實踐發展上,我國形成了兩條業務發展的主線模式:
其一是基于傳統的商業銀行貿易融資,結合生產貿易企業的業務特點和實際需求,由商業銀行創新業務而提供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該業務模式通過貨權質押、信托收據、保險及公證、貨物監管、提貨通知、貨物回購、資金專戶管理、期貨保值等一系列結構化設計來掌握貨權、監控資金,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為一體的個性化的組合貿易融資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應鏈管理模式,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3PL),創新出來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融通倉等供應鏈融資模式。這種業務融資模式比結構性貿易融資模式更創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思想,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從專注于對企業本身信用風險的評估,轉變為對整個供應鏈及其交易的評估,這樣既真正評估了業務的真實風險,同時也使更多的企業能夠進入銀行的服務范圍。
二、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問題
目前國內外關于供應鏈金融領域的研究和實踐都比較活躍,特別是在國內,供應鏈金融創新實踐在不斷進行嘗試。隨著業務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的信用問題凸顯出來,信用管理問題阻礙著供應鏈金融的創新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銀行為主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是基于所謂的核心大企業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這在中小企業的融資中表現得很突出。即需要銀行融資的中小企業必須和一家值得銀行信賴的大企業發生業務往來,從而得到“某種資格的認定”或者借用大企業的信用,使其達到銀行認可的資信水平。實際上是中小企業利用大企業的良好信譽與實力以及和銀行穩固的信貸關系來為其提供間接的信用擔保,從而獲得銀行的融資支持。雖然在發展中,通過供應鏈管理建立了諸如“1+N”或者“N+1+N”這樣的業務關系,然而這種融資組織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資源向那些核心集團性企業歸集,通常會將核心企業的信用放大,用以對供應鏈上的企業進行更大的授信來支持該業務的創新開發,這樣,信貸風險的聚集擴散效應往往會擴大。因此,僅僅依靠這種信用替代來發展供應鏈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會招致更大的風險,最終阻礙了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健康發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國,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主要是基于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和基于供應鏈管理中銀行通過與第三方物流企業(3PL)合作的供應鏈融資模式。雖然這兩種創新模式解決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中的許多問題,但目前也顯現出發展創新動力不足的態勢。在目前的融資模式中,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就需要了解企業抵、質押物的規格、型號、質量、原價和凈值、銷售市場和銷售對象以及承銷商的情況等,還要查看各種權利憑證的原件、辨別真偽。這些工作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銀行的日常業務與專業范疇。另外,目前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還超過不了傳統銀行業務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銀行為核心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是動力不足的,很難成為銀行的主流業務。
第三,技術手段的局限。目前供應鏈金融僅僅停留在銀行和企業的層面上,供應鏈管理所依賴的網絡信息技術目前在銀行和企業中很難同步發展,網絡信息技術的落后會造成信息不完整準確、業務銜接不順利流暢,往往還會引致風險的發生,供應鏈金融信息技術基礎的創新問題亟待得到解決。由于供應鏈管理數據庫對于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和產、供、存、銷、資金具有實時監控的功能,需要具備處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滿足多方面查詢的要求。因此,技術創新問題的解決是供應鏈金融創新得以順利發展的關鍵,而目前的技術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組織的局限。目前的供應鏈融資僅僅局限在作為銀行對傳統業務的一種創新與補充。實踐證明,在供應鏈金融組織中,銀行為主體的融資組織形式是有極大局限性的。供應鏈融資往往會比傳統的貿易融資具有更大的風險,傳統的貿易融資強調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環節供需雙方企業的信用狀況和貿易的真實背景,而供應鏈融資不但要強調這一點,而且更加強調整個供應鏈風險的監控與防范,對供應鏈各個環節潛在的風險都要加以識別與控制,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從目前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來看,供應鏈融資中的存貨大部分是中間產品,具有很強的專用性,不易通過市場來評估其價值,也不易在市場上變現。因此,供應鏈金融的風險控制更加復雜、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組織形式很難滿足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需求。
三、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設
目前建設好信用管理體系是促進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
(一)必須加快供應鏈金融管理環節中的信用制度建設
1.建立中介信用機構,完善社會征信服務體系。供應鏈產業的信用問題主要來源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由于供應鏈產業參與者眾多、行業和地區跨度大,容易產生供應鏈內生性的混亂和不確定因素。體現在既有產品與技術的更新周期頻繁、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又有諸如自然災害、戰爭與恐怖襲擊等外部事件的影響,同時也會遭遇到企業戰略的調整沖擊,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會增加供應鏈自身信用問題的風險。二是供應鏈產業的白發性擴散作用。由于供應鏈金融的信用基礎是基于供應鏈整體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管理與信用實力,因此,隨著融資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風險也會相應擴散。如果供應鏈上某一個成員出現了融資方面的問題,就會迅速地蔓延到整個供應鏈,這對于供應鏈自身的資金管理和綜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驗,也是對銀行信貸管理的極大挑戰。由于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體系,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問題凸顯,如果管理不善,極易引發大的金融災難。因此,建議盡快建立供應鏈金融中介信用評級機構,建立基于供應鏈產業的新型的中小企業投資機構和信用擔保服務機構,完善供應鏈產業的社會征信業務體系。
2.加快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法律規章制度建設。目前,我國有關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中的法律規章制度的建設嚴重滯后。有關倉單質押、動產質押和票據業務的法律法規尚有許多空白,期待完善的地方很多。現實法律中,合同法中沒有明確地規定倉單的法律地位,真正的倉單流通管理體制還沒有建立起來。一般物流企業簽發的倉單又沒有權威機構認證和監管,倉單的標準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圍十分有限。同時,從我國的“物資銀行”、“倉單質押”到“物流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金融創新發展模式來看,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金融風險預警和防范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還須進一步健全。
(二)必須把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納入到金融全面風險管理
1.1讀者信用檔案建立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深入,讀者利用圖書館資源的評價指標,首先就是讀者量、到館率、讀者滿意度。一定程度上,這要求圖書館不斷擴大讀者群體,這更需要建立讀者信用檔案。新讀者協議一定要進過讀者信用數據的調查分析后簽訂,在不可盲目。對于已退證再辦讀者,需要調查其原退證原因,對于惡意讀者,圖書館有權不再辦理借書證采用到館查閱資料方式提供服務。對于首次辦理借書證的讀者,需要進行圖書館借閱規則和獲取知識方法的培訓,明確讀者的權利與責任后,取得“借書證”。
1.2嚴格控制讀者信用度
讀者信用度包括該讀者在本館借閱圖書的數量和范圍。如國家圖書館讀者卡分“國家圖書館讀者卡”、“國家圖書館臨時讀者卡”、“國家圖書館分館讀者卡”、“國家圖書館分館臨時讀者卡”四種,功能分為基本功能和擴展功能兩種:其一,基本功能,即具有的普通閱覽室閱覽功能。“國家圖書館讀者卡”、“國家圖書館臨時讀者卡”可進入全館各普通閱覽室閱覽;“國家圖書館分館讀者卡”、“國家圖書館分館臨時讀者卡”可進入分館各普通閱覽室閱覽。其二,擴展功能,根據各種卡不同提供的瀏覽借閱功能有差異,如:“國家圖書館讀者卡”擴展功能有基藏書刊閱覽、中文圖書第一外借庫外借3冊、中文圖書第二外借庫外借3冊、分館中文圖書借閱室外借3冊、外文圖書外借3冊。“國家圖書館分館讀者卡”的擴展功能為外借分館中文圖書借閱室藏書3冊一項。前者是對滿18周歲的中國公民與外籍人士均可辦理,后則是年滿16至17周歲的中國公民與外籍人士均可辦理。這應該是對讀者信用管理的雛形。
1.3出現失信事件后的措施
讀者首次出現借書超期,借書未還和損毀等情況,一定要進行情況調查和處理。對于讀者失信行為的處理,與其他社會失信行為相比較,圖書館失信處罰力度較弱。并且圖書館的處罰都是為了讀者養成良好借閱習慣,避免給其他讀者造成不良影響,以對大限度的利用圖書資源為目的。目前,圖書館對超期的處罰,首次多以提醒教育為主,之后是較低的滯納金,由此導致稍有經濟能力的讀者無視圖書館滯納金規定,嚴重超期使用圖書資料,使用期間隨意勾畫、損毀圖書。甚至有讀者為把較為珍貴的館藏占為己有,不惜賠付一定金額給圖書館。因此,完善圖書館讀者信用管理從根本上解決圖書資源流失等讀者失信行為,讓讀者享受閱讀權利同時擔負起一份保護和分享文化成果的社會責任。
2、讀者信用管理建設
2.1圖書館信用文化建設
要讀者遵守信用首先的圖書館講誠信,圖書館的誠信是單位文化建設的起點,也是圖書館服務贏得讀者滿意的基礎。圖書館通過信用文化建設,提高全體館員對開展讀者信用管理重要意義的認識,激發館員主動開展讀者信用管理建設的積極性。逐漸形成圖書館服務服務信用,讀者流通閱覽的信用習慣。
2.2讀者信用檔案建設
圖書館讀者檔案涉及基本信息、信用信息、預警信息三大項內容。以筆者所在圖書館使用的ILAS為例,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學歷、工作單位、職稱、年齡、閱讀喜好等;信用信息包括:讀者借還書記錄、歷史借閱查詢記錄、讀者超級罰款記錄、遺失償還記錄等;但是,ILAS沒有將這些信息匯總分析,成為預警信息。通常,館員是在備注項目里填寫偷盜圖書記錄、無因嚴重損毀記錄等失信檔案記錄。在讀者再次注冊時,將初始的“普通讀者”修改為“須催還書讀者”或者“惡意讀者”等讀者類型,便于對讀者在借閱服務中進行提醒和管理。
伴隨著基本建設投資管理體制的改變和變化,對項目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工程概預算與工程結算審核等的需求日趨專業化,工程造價咨詢服務行業應運而生。我國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從產生到發展,正日益走向成熟,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得以迅速發展。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的發展一方面是政府宏觀調控作用下產生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為建設單位的微觀管理提供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服務,為正確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面對新的形勢,國內造價咨詢企業不僅要面對行業之間的相互競爭,大量外資工程造價咨詢機構的進入帶給我國咨詢企業學習先進經驗的機遇的同時,競爭的加劇也必然令整個行業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因此,國內工程造價咨詢企業不但要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提高企業的技術能力,同時還需要加強企業的管理,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加強企業信用管理。用完善的法規和科學加以引導,規范和保障造價咨詢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參與建設項目信用管理[1],通過良好的信用建立企業的業務平臺,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1信用管理的必要性
信用管理往往容易被企業忽視,但實際上,信用管理對于企業極其重要。第一,信用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在行業內的可信度,并積累企業的無形資產;第二,信用管理可以有效地防范來自企業內外部的失信風險;第三,信用管理可以建立有效的危機應對機制、現代信息溝通機制和人才發現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第四,信用管理可以提高在同行業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加強信用管理,努力提高信用評價等級,是當今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點。企業按市場需求開展企業信用評級活動。只有提高企業信用管理水平,才能增強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發展優勢。加強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的信用管理也是轉變造價管理部門職能的重要舉措之一。造價管理部門可充分發揮其在信用建設上的主導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咨詢企業信用法規體系,并且強化信用監督,通過對危害社會信用的各種行為做出的整治,達到規范造價管理部門行為,提高造價管理部門公信力的目的,從而構建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的信用激勵機制,在咨詢業內著力創建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充分發揮造價管理部門信用管理職能。
2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規范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的管理
要加強對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的管理,必須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首先,政府要從政策方面引導,為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營造公平、公開、公正、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培育市場機制,利用政策手段把造價咨詢業務最大限度地推向市場[3]。政府應維護行業利益,促進行業發展,為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做堅強的后盾,加強信用管理,使市場有序健康地發展。其次,相關立法機關及管理部門應從企業的角度制定行業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工程造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連同造價協會等相關部門完善工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的建設及檢查監督制度。實行多方面配合,加強對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的工作成果和執業行為進行檢查、監督,真正落實信用評價體系的實施,為工程造價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再次,企業也應具體制定企業內部從業人員信用管理制度,規定從業人員必須是專職人員,保證審價結果的公正性[4]。同時,企業需制定咨詢服務效果評價標準,加強企業內部從業人員的信用道德教育,并將信用服務納入相關的考核標準,注重信用服務的考核。
3強化內部信用管理,提高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整體素質
目前,我國的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相對業務范圍比較單一,雖然表面看起來熱鬧,但是實際上主要還是集中在工程實施階段的預算,標底的編審和工程結算的審核等方面上。但從目前發展趨勢看,工程造價管理正在經歷幾個階段,從簡單的工程概預算管理到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到建設工程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到國際流行的建設工程全面造價管理。而大部分造價咨詢企業在從事服務時,其業務范圍僅局限于簡單的概預算編制,應發展到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建設工程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建設工程全面工程造價管理以使社會資源得到進一步優化,也增加了咨詢企業的業務量。目前,工程造價咨詢市場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的局面已經形成。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要提高信用等級,樹立品牌,就要抓好內部管理,走高水平、優質服務的道路。只有通過嚴格的內部管理,增強企業實力,努力提高市場占有率,才能將企業做大做強。從發展趨勢看,今后工程造價咨詢行業是全方位的投資咨詢服務。國外一些大型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因長期在市場經濟下運作,總結了很多寶貴經驗值得借鑒,如企業管理方法、咨詢技術、企業文化、職工激勵制度等,都可以學習借鑒,提高自身水平。行業內部可以加強各單位和人員的誠信學習,通過舉辦講座,普及誠信教育,在行業中營造誠信氛圍,定期進行信用等級評價,對評出的3A企業應在行業內大力宣傳,對落后的單位嚴格批評,增強大家的信用意識。
4加強工程師及從業人員的信用管理
目前,我國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普遍存在造價工程師缺乏,專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不少企業采用造價工程師掛名,而讓一些資歷及經驗較淺的工作人員主要負責實際工作。很多企業認為員工只要能熟悉圖紙,會計算工程量,會套用定額及取費計算總價即可,而忽略了為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培養既能熟練地掌握專業技術,又懂經濟管理和相關法律的復合型咨詢人才。因此,目前很多造價咨詢企業只能靠降低成本進行惡性競爭,導致整個行業在社會上被誤認為是一種技術含量低,且無信用機制約束的簡單勞動。造價工程師簽字制度的實施使得工程造價咨詢業務多元化、廣泛化,有利于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同時為發承包雙方提供科學公正的服務及權威的建議,更體現了建設工程全過程管理的要求。通過造價工程師的簽字,也使其與咨詢成果一并記錄在案,具有可追溯性,即使多年以后,也能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因此,造價工程師需具備足夠的專業技術能力及信用服務意識,重視咨詢質量,遵守職業道德,維護企業信用。同時,企業也要加強培養一線工作人員,即專業造價從業人員,使企業內部的專業技術人員既懂工程、懂經濟,又懂得信用服務對于企業自身的重要性,從而培養擁有一支懂技術、精業務、責任心強、經驗豐富、講信用、重服務的工程造價管理隊伍,不僅加強了整個企業的專業能力及市場競爭力,并且為提高建設工程造價咨詢管理水平,推動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5建立信用獎懲機制
現行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使造價咨詢企業有權無責,各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有編審定價的權,而無對咨詢業務報告所負的責,其實這點也是因為信用管理不良導致的,因此建立信用獎懲機制是社會信用體系正常發揮作用的保障。相關部門可以根據本地區的特點分別制定出工程造價企業及從業人員基本情況統計表、良好行為記錄表和不良行為記錄表,利用網絡建立信用平臺,按年度進行網上登記、審核。對企業及從業人員可以通過信用平臺對守信者的良好行為應予及時表揚、肯定并記錄、公告,使守信者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企業得到不斷發展壯大,從業人員也能建立良好聲譽,使社會對企業及個人的行為有所了解,在選擇業務上作為參考依據。同時,對于失信者的不良行為也應在信用平臺上進行批評、記錄并公告,使失信者受到法律、行政、經濟、道德等多方面的懲罰,企業與個人付出與其失信行為相應的經濟和名譽代價,使其想要發展,必須加強企業及從業人員的信用管理,否則將被市場淘汰。想要讓信用平臺充分發揮其用途,必須建立有效的信用獎懲機制,才能充分發揮其對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及從業人員的控制作用。綜合來說,獎勵機制可通過良好記錄公告,造成企業之間的隱形競爭,從而為整個行業發展起到正面引導作用。懲罰機制則可從兩方面展開:一方面通過政府管理部門做出行政性懲罰,通過行政管理手段限制企業和個人的執業行為,達到制止違規或失信行為;另一方面對信用不良的企業和個人給予經濟處罰,嚴重的若違反法律的,則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責任。
6結語
信用管理對于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極其重要。從長遠發展眼光來看,想要讓一個企業乃至整個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得以健康、長足地發展,除了有效提高從業人員、技術團隊的技術水平,提高企業、行業的管理能力外,還需要加強企業、行業的信用管理,這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真正重視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及從業人員信用評價體系的建設,政府加以積極引導,加強監督、宣傳,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互相配合,工程造價咨詢行業才能穩步發展,企業及從業人員的執業行為才能進一步規范化。
作者:偶丹萍 單位:江陰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
參考文獻:
[1]閻琳,余書印.關于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實行共享禮儀制度的探討[J].企業經營管理,2007(8):17-18.
[2]岳丹丹,劉燕.工程造價從業人員信用評價體系探討[J].經濟師,2013(7):32-35.
[3]吳懷俊,馬楠.工程造價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企業為了實現最大限度的收益,最主要的途徑就是擴大銷售量,增加經營收入,經營者就容易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潤,盲目賒賬,致使應收賬款膨脹過快,增加了資金占用,加大了企業資金周轉難度和呆賬、壞賬的可能性,一旦資金鏈發生斷裂勢必影響企業的持續經營,導致企業面臨破產風險。
(二)應收賬款粗放式管理,不重視資金成本分析
任何生產資源的獲取都需要付出成本,資金也是企業重要的生產資源,股東把資金投入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也是要追求回報的,經營者在重視賬面利潤的同時,往往忽視了應收賬款被無償拖欠期間的資金占用成本的測算,對應收賬款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階段,客戶拖欠賬款長達半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只要最終能收回就可以了,沒有關注資金成本的分析,一單業務賬面上的收益扣除客戶無償欠款占用的資金成本也有可能出現虧損情況。
(三)應收賬款管理權責不清晰,考核獎懲不明確
企業沒有清晰劃分應收賬款管理權責,銷售部門認為收款應該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財務部門認為應收賬款是由于銷售產生的,應最終由銷售部門負責,彼此之間經常出現推諉卸責的現象,沒有制定嚴格的應收賬款管理辦法,沒有明確具體的責任部門和人員,出現呆賬壞賬也無法追究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考核獎懲無法落到實處。
二、企業客戶信用管理現狀
加強客戶信用管理是提升和改進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重要途徑,但是企業在管理客戶的賒銷風險時,通常面臨兩難選擇:如果要求客戶現金結算,就會大大削弱銷售談判籌碼,可能面臨客戶流失的后果;如果同意客戶賒銷,則會面臨款項被拖欠、甚至客戶破產無力償還的風險。因此,完善信用管理流程、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已迫在眉睫,但就大部份企業的信用管理現狀而言,仍不容樂觀。
(一)客戶信用管理體系尚未建立完善,忽視對客戶資信的調查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企業的信用管理工作都無法滿足對客戶進行風險控制的需要,企業沒有制定完善相關的客戶信用管理辦法和信用政策,在與客戶的接洽談判前沒有充分對客戶進行資信評估,無法準確把控與客戶合作的程度,日后經營活動中可能存在潛在風險。
(二)無法及時跟蹤調整客戶信用政策
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制定出信用政策后,不能及時根據市場環境和客戶資信情況的變化來調整信用政策,要么企業錯失市場良機,要么企業加大壞賬風險,給企業長期經營發展帶來不良影響。究其原因,一是經營管理人員主觀上不重視,信用政策制定后就不再跟蹤調查;二是經營管理人員能力所限,所掌握的客戶資信情況不夠真實準確,無法及時調整到位。
(三)缺乏對信用政策執行效果的監督評價
企業沒有制定專門的監督評價機制,沒有指定專人負責總結反饋信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使得企業經營決策層難以準確認識信用管理工作對改善應收賬款管理起到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也就無法針對性地制定相關問責及獎懲措施以持續推進信用管理工作。
三、強化客戶信用管理在應收賬款管理中應用的重要舉措
(一)事前審批——落實完善客戶信用評估和授信審批
1.客戶信用評估
企業應根據業務經營的實際情況,對不同合作狀態下的所有客戶進行調查與信息搜集,被授信客戶信息檔案中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公司全稱、通信地址、注冊資本、成立年限、法人代表、行業類型、公司性質、信用記錄、交易規模、業務利潤貢獻度、回款記錄等。
2.確定客戶信用等級
客戶信用等級是在對客戶基本信息分析的基礎上,通過一定模型對其信用程度作出的一種規范性判斷,這種規范以一定的標準和標志表達。
3.審批客戶信用額度和信用期限
信用額度是以企業愿意承擔的風險和自身資金實力為重要依據,所確定的可以給予客戶的最高賒銷額度;信用期 限是指根據不同業務類型及客戶資信情況、合作情況、市場情況等資信進行評定后給予授信客戶的最長付款時間,超過約定的信用期即為逾期,應通過合同條款或其他方式加以明確。企業可以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信用管理小組,專門負責審批客戶信用政策,小組成員應包括業務部門、財務部門、運營部門、市場部門等,各部門根據客戶信用評估等級和各自專業分工提出針對性審核意見,由企業主要領導最終審批信用政策,參見表3客戶信用管理審批流程。
(二)事中監控——及時跟蹤調整客戶信用政策
企業在對客戶信用期限和信用額度審批確定后,仍應給予持續的跟蹤關注,客戶欠款達到信用額度或者賬期超過信用期限時,應采取必要措施加快資金回籠,并對該客戶的資信情況重新進行評定,分析逾期原因,判斷是否可以提高信用額度或延長信用期限;若該客戶資信評估狀況不足以提高信用額度或延長信用期限,則應要求客戶提供相應的債權保障。企業應建立動態跟蹤管理機制,對一定授信額度和期限范圍內的客戶實行定期拜訪、調查等方式,了解客戶市場環境、行業地位、雙方交易規模及利潤貢獻等方面的變化情況,并對客戶資信狀況重新進行評估,確定信用等級,及時調整信用政策,隨時把控好客戶的信用風險。
(三)事后評價——總結反饋
信用政策執行效果,落實問責制度企業對于一定時期內的信用政策審批和執行效果進行總結反饋,信用管理小組成員進行授信審批是否盡職盡責,客戶應收賬款余額和賬期是否超過信用管理小組審批的信用政策,超信用的欠款是否加強催收回籠或者采取必要的債權保障措施;企業要制定并嚴格執行信用管理問責制度,任何應收賬款都必須有對應的責任人,對于信用管理工作中的違規事項和造成的應收賬款壞賬損失都要及時予以問責處理。
1引言
信用風險(CreditRisk)是銀行貸款或投資債券中發生的一種風險,也即為借款者違約的風險。在過去的數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風險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Derivatives)發展迅速。適當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減少投資者的信用風險。業內人士估計,信用衍生市場發展不過數年,在95年全球就有了200億美元的交易量。
本文系統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和分類應用。第一部分總結了如何測量信用風險,影響信用風險的各種因素及傳統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第二部分介紹了如何利用信用衍生工具管理信用風險。第三部分對信用衍生工具產生的相應的風險的和其監管問題作了初步探討。第四部分對中國銀行業應用信用衍生工具思想管理信用風險的初步設想,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總結。
2信用風險的測量與傳統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
信用風險對于銀行、債券發行者和投資者來說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影響決策的因素。若某公司違約,則銀行和投資者都得不到預期的收益。現有多種方法可以對信用風險進行管理。但是,現有的這些方法并不能滿足對信用風險管理的更高要求。本部分對如何測量信用風險和信用風險對投資者、發行者和銀行的影響作了詳細說明。并對管理信用風險的傳統方法(如貸款出售、投資多樣化和資產證券化等)作了總結。
2.1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借款人因各種原因未能及時、足額償還債務或銀行貸款而違約的可能性。發生違約時,債權人或銀行必將因為未能得到預期的收益而承擔財務上的損失。信用風險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①經濟運行的周期性;在處于經濟擴張期時,信用風險降低,因為較強的贏利能力使總體違約率降低。在處于經濟緊縮期時,信用風險增加,因為贏利情況總體惡化,借款人因各種原因不能及時足額還款的可能性增加。②對于公司經營有影響的特殊事件的發生;這種特殊事件發生與經濟運行周期無關,并且與公司經營有重要的影響。例如:產品的質量訴訟。舉一具體事例來說:當人們知道石棉對人類健康有影響的的事實時,所發生的產品的責任訴訟使Johns-Manville公司,一個著名的在石棉行業中處于領頭羊位置的公司破產并無法償還其債務。
國際上,測量公司信用風險指標中最為常用的是該公司的信用評級。這個指標簡單并易于理解。例如,穆迪公司對企業的信用評級即被廣為公認。該公司利用被評級公司的財務和歷史情況分析,對公司信用進行從aaa到ccc信用等級的劃分。aaa為信用等級最高,最不可能違約。ccc為信用等級最低,很可能違約。另外一個對信用風險度量的更為定量的指標是信用風險的貼水。信用風險的貼水不同于公司償債的利率和無違約風險的債券的利率(如美國長期國債)。信用風險的貼水為債權人(或投資的金融機構)因為違約發生的可能性對放出的貸款(或對投資的債券)要求的額外補償。對于一個需要利用發行債券籌資的公司來說,隨著該公司信用風險的增加,投資者或投資的金融機構所要求的信用風險貼水也就更高。某種級別債券的風險貼水是該類債券的平均利率減去十年期長期國債利率(無風險利率)。信用評級與信用風險貼水有很強的關聯。公司的信用評級越高,則投資者或金融機構所承擔的信用風險越低,所要求公司付出的信用風險貼水越低;而公司信用評級的降低,則投資者或金融機構所承擔的信用風險越高,則在高風險的情況下,投資者或金融機構要求公司付出信用風險貼水越高,則公司會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融資成本。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一信用級別的債券,在不同的時間段里籌資所要求的風險貼水也不同。是依據無風險利率和該類債券平均利率的變化而確定的。
2.2信用風險的影響
信用風險對形成債務雙方都有影響,主要對債券的發行者、投資者和各類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有重要作用。
2.2.1對債券發行者的影響
因為債券發行者的借款成本與信用風險直接相聯系,債券發行者受信用風險影響極大。計劃發行債券的公司會因為種種不可預料的風險因素而大大增加融資成本。例如,平均違約率的升高的消息會使銀行增加對違約的擔心,從而提高了對貸款的要求,使公司融資成本增加。即使沒有什么對公司有影響的特殊事件,經濟萎縮也可能增加債券的發行成本。
2.2.2對債券投資者的影響
對于某種證券來說,投資者是風險承受者,隨著債券信用等級的降低,則應增加相應的風險貼水,即意味著債券價值的降低。同樣,共同基金持有的債券組合會受到風險貼水波動的影響。風險貼水的增加將減少基金的價值并影響到平均收益率。
2.2.3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當借款人對銀行貸款違約時,商業銀行是信用風險的承受者。銀行因為兩個原因會受到相對較高的信用風險。首先,銀行的放款通常在地域上和行業上較為集中,這就限制了通過分散貸款而降低信用風險的方法的使用。其次,信用風險是貸款中的主要風險。隨著無風險利率的變化,大多數商業貸款都設計成是是浮動利率的。這樣,無違約利率變動對商業銀行基本上沒有什么風險。而當貸款合約簽定后,信用風險貼水則是固定的。如果信用風險貼水升高,則銀行就會因為貸款收益不能彌補較高的風險而受到損失。
2.3信用風險的傳統管理方法
隨著金融市場上各種異常現象的累積,模型和實際的背離使得傳統金融理論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尷尬境地。20世紀80年代,通過對傳統金融學的反思和修正,行為金融理論悄然興起,并開始動搖了CAMP和EMH的權威地位。行為金融理論在博弈論和實驗經濟學被主流經濟學接納之際,對人類個體和群體行為研究的日益重視,促成了傳統的力學研究范式向以生命為中心的非線性復雜范式的轉換,使得我們看到了金融理論與實際的溝壑有了彌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獎得主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農·史密斯(VemonSmith),都是這個領域的代表人物,為這個領域的基礎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國外將這一領域稱之為behaviorfinance,國內大多數的文獻和專著將其稱為“行為金融學”。
行為金融學發現,人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過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會受到過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錨定和調整、損失規避等信念影響,出現系統性認知偏差。而傳統金融學是基于理性人假設,認為理性人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是嚴格依照貝葉斯法則計算的期望效用函數進行決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這種非理性也是非系統性的,會彼此抵消,從而在總體上是理性的;如果這種錯誤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會淘汰這些犯錯誤的決策者,使市場恢復到均衡狀態,達到總體理性。
2行為金融對信用風險管理的影響
2.1風險偏好
根據行為金融學的基本理論,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同于傳統金融學理論下風險偏好是不變的,而是變化的,是會隨著絕對財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變而發生改變的。因此,我們就沒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體,他們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為了投資,也是眾多投資者中的一部分,他們的風險偏好也會發生改變。風險偏好的改變就會直接影響到他們面臨的風險,最終會影響貸款方面臨的信用風險。
2.2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或許是人類最為穩固的心理特征,人們在作決策時,對不確定性事件發生的概率的估計過于自信。投資者可能對自己駕馭市場的能力過于自信,在投資決策中過高估計自己的技能和預測成功的趨勢,或者過分依賴自己的信息而忽視公司基本面狀況從而造成決策失誤的可能性。這種過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導致大量盲目投資的產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貪大求全。
2.3羊群行為
企業決策由于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并涉及較多的技術環節,其決策往往由決策團體共同協商作出,主要屬于群體決策,而群體決策有可能導致羊群行為(HerdBehaviors)的發生。羊群行為主要是指投資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況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而模仿他人決策的行為。在企業決策中,羊群行為的表現可能是決策團體中多數人對團體中領導者的遵從,也可能是領導者對決策團體中多數人的遵從,而且是一種盲目的遵從。決策中的羊群行為可能造成決策失誤。
2.4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
1958年,美國經濟學家費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頓·米勒(MertonMiller)在《美國經濟評論》發表了題為《資本成本、公司財務和投資理論》的論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內容是:在市場完全的前提下,企業的資本結構與企業的市場價值無關。即企業價值與企業是否負債無關,不存在最佳資本結構問題。如果證券價格準確地反映了公司未來現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發行的是什么類型的證券,只要把公司發行的所有證券的市場價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這個公司未來利潤的現值。無風險套利活動也使得資本結構無關緊要,如果兩個本質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資本結構不同在市場上賣出的價格不一樣的話,套利者就可以將更便宜的公司的證券全部買下,然后在價格相對較高的市場上賣出。因此,公司的資本結構就不再是不相干的問題。不同的現金收入流量對不同的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會各不相同,這些投資者對于他們感興趣的現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價。特別是由于噪聲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滿風險。所以,不同的資本結構,其公司價值顯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風險必然不同。
3行為金融對金融租賃公司信用風險管理的啟示
金融租賃業務由于涉及交易環節較多,交易結構較為復雜,不但面臨客戶(承租企業)不能按時履約的信用風險,也存在供貨商不能按時履約的信用風險,因此,相對于商業銀行傳統信貸,其信用風險更大。
育加快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任務是:到2007年,全省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努力爭取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2010年,全省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高中課改新概念———
兩個學段
為便于學校合理而靈活地安排課程,減少學生的并學科目,新課改將每學期分兩段安排課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課,1周復習考試。
領域
高中新課程將原有課程分為領域:語言與文學(包括語文和外語)、數學、人文與社會(包括政治、歷史和地理)、科學(包括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技術(包括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包括美術、音樂和藝術)、綜合時間活動。
模塊教學
每個科目進行模塊教學。每個模塊通常為36學時,學生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學分(其中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原則上每個模塊為18學時,相當于1學分),學分由學校認定,通常每個模塊按每周4學時安排,在一個學段內完成。
開設選修
2004-2005學年,學校可根據現實條件,在保證開設所有必修模塊課程的前提下,有選擇地開設所提供選修模塊80%以上的選修課程。若某選修課程有25名以上學生選修,則學校必須開設;11-24名學生選修,學校應盡可能開設;少于10名學生選修,學校可以不開設。
必修“實踐”
這一領域作為高中生的必修課,包括:研究性學習,15學分,可每年安排5學分,也可3年統籌安排;社會實踐,6學分,每學年1周,可獲得2學分;社區服務,3年內參加不少于10個工作日并持有相關證明,可獲得2學分,也可在高一、高二分別參加不少于五個工作日。
學分要求
高中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都必須修得一定學分,學分由學校按教學管理要求予以認定。3年中每個學生必須獲得116個必修學分(包括社會服務2學分,社會實踐6學分),28個選修學分,其中選修II至少獲得6學分。通常情況下學生3年內可獲得180個學分,并且總學分達到144分才可畢業。
可以“走班”
作為新課程重要改革內容之一,高中將實行“走班制”,即高中3年以行政班為單位進行學生管理,開展教育活動,輔之以教學班組織教學,雙軌進行。高一主要設置必修內容,逐步增設選修內容,學生可跨班級選修。
課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