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3:1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工業分析與檢驗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TQ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6-0045-01
間二甲苯的分析與檢驗很多時候應用共沸精餾法、反應蒸餾法、磺化法、吸附分離法、絡合法,著重介紹了間二甲苯的各種生產技術,對國內外的生產現狀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描述,提出了間二甲苯的檢驗規程。
MX主要有以下應用;MX通過氧化反應可以制取IPA。第一做異構化的原料, 生產PX和OX;第二作溶劑或調和汽油的組分,它可以和多羥基醇反應生成聚酯樹脂, 少量也可以用作醇酸樹脂。IPA另一個主要應用是作為生產改性PET 樹脂而與PTA 共聚的單體,IPA 可以提高樹脂材料的強度、韌性、抗疲勞和抗腐蝕性,MX經氨氧化可制取間苯二腈,它是低殘留、低毒、廣譜、高效的殺菌劑百菌清的中間原料,用在聚酯和氨基甲酸乙酯表面涂料上,它可以降低樹脂的熔化點,減緩結晶速率,第三生產樹脂和精細化工產品。偏苯三酸酐制備工藝有兩種,一種以偏三甲苯為原料,另一種以MX為原料。間二甲基苯胺是合成農藥、獸藥、醫藥和染料等的重要中間體,后者是以MX先與CO反應合成間二甲基苯甲醛,然后經氧化、脫水制得偏苯三酸酐。由間苯二酰氯與間苯二胺合成的聚間苯二甲酰間苯二胺樹脂可制成纖維、薄膜和涂料,MX 經空氣氧化可制取間甲基苯甲酸,該品可作藥物甲苯二乙胺的中間體,也可用于農藥的生產,IPA 第二大應用是作為表面涂料,其中利用MX 生產其衍生物是新興開發的用途,此外還可以提高顏料的著色性。這些應用在近些年中會有所增加,因為它們比傳統的溶液涂料在環境問題上更容易讓人們接受。是性能優良且用途廣泛的環氧樹脂固化劑,也是合成聚氨酯樹脂及尼龍樹脂的原料。主要用于生產環氧樹脂固化劑、水溶性醇酸樹脂涂料、聚酰亞胺工程塑料、聚氯乙烯耐熱增塑劑等價值很高的精細化學品。生產胍基樹脂和間苯二甲基二胺的中間體,間苯二甲酸的最大用途是制造不飽和聚酯樹脂,以及制造醇酸樹脂;并用于生產環氧樹脂固化劑。IPA還可以用來生產磺化間苯二甲酸酯,玻璃鋼制品、衛生潔具、建材、不飽和聚酯及高檔聚酯和高級聚酯涂料面料等將有更大的發展,這種酯類化合物用于制造聚酯纖維。這種IPA改性的PET廣泛地應用到包裝行業。使用IPA而不用低成本的鄰苯二甲酸,可以提高表面涂料的水解穩定性、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和抗氣候性,特別是在機電工業方面,間2二甲基苯胺別名2,4-2二甲基苯胺和2,6-2二甲基苯胺。由偏苯三酸酐與芳香二胺合成制備的聚酰胺2酰亞胺,偏苯三酸酐是發展新型材料的重要原料,具有很高的耐熱性能及良好的絕緣性能,用于耐熱電線絕緣漆,可在220℃條件下長期使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MX 經過磺化、堿溶可得到酚類產品,作為多種農藥的原料,以及生產環氧樹脂固化劑、橡膠防老劑、增塑劑、偶氮染料等。更少量的IPA也用于制取一些特殊產品,如聚酰胺纖維、液體結晶聚合物、聚芳酯以及其它需求量較少的產品,該產品是以MX為原料,進行硝化、異構體分離、鎳催化劑液相加氫制得,利用MX 可以生產下述產品,這些產品典型地用于高耐久性、高固含量或粉末狀涂料中。這種樹脂制成的芳族聚酰胺纖維(即芳綸)具有優異的電絕緣性、尺寸穩定性和耐熱性。IPA 的最大應用是生產不飽和聚酯樹脂, 這種樹脂可以應用在建筑、交通和海洋領域。
由于裂解汽油中含有二烯烴等易聚合成膠狀物的極活潑化合物,原料中的環烷烴轉化成為芳烴,烷烴轉化為芳烴或燃料氣,芳烴原料開始轉向催化重整、甲苯歧化和裂解加氫汽油。鄰二甲苯和間二甲苯的沸點差是5.29℃ , 對二甲苯和乙苯的沸點差是2.18℃ ,吸附法和深冷結晶法是可以直接生產對二甲苯的工業化方法共沸蒸餾法、反應蒸餾法可以直接分離出間二甲苯,對二甲苯與間二甲苯的沸點差小,傳統精餾方法不能分離這兩種異構體。經過催化重整過程,重餾份有利于生成二甲苯。原料類型對產品結構有很大影響,輕餾份原料有利于生成苯,分離二甲苯比較容易,歧化過程不生成乙苯,但二甲苯的生產成本比催化重整或裂解汽油高,其中磺化法、吸附法和絡合法是可以直接生產間二甲苯的工亞化方法磺化法是比較落后的工藝,乙烯生產的原料三分之二以上是天然氣和凝析油,裂解汽油中回收的芳烴很少,在裂解汽油進一步加工前必須先加氫處理。煤焦氣由煤氣、焦油和水組成,其中焦油中含有甲苯和二甲苯。
中圖分類號:TE6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6-0052-01
按照煤干餾的不同終溫,將煤的干餾劃分為3個干餾類型。干餾溫度大于900~1000℃稱為高溫干餾;700~900℃范圍內稱為中溫干餾;干餾終溫在500~700℃范圍內稱為低溫干餾。煤的低溫干餾始于19世紀,在20世紀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些低溫焦油加工生產廠的工藝過程與高溫煤焦油加工生產廠完全不一樣,德國曾采用類似的方法將低溫焦油加工成戰時用燃料,而當時焦爐生產的高溫焦油在加工量上相當于低溫焦油加工量的42%。
適合用于低溫干餾的煤是無粘結性的非煉焦用煤,如褐煤或高溫揮發分煙煤。由于廉價的石油沖擊,使低溫干餾工業處于停滯狀態,而一些石油資源貧乏的國家,至今仍停留在常年操作生產中。若能通過回收低溫干餾煤氣和焦油,使低溫干餾產品能找到較好的利用途徑,并得到有效的綜合利用,將會具有很好的競爭力。單一的煤低溫干餾已經不多見,低溫干餾過程比煤的氣化和直接液化簡單得多,加工條件溫和。但從能源以及化工資源考慮,低溫干餾和低溫焦油加工還得到一定的發展。我國這類煤種儲量豐富,是發展低溫干餾的基礎。煤焦油是一種碳氫化合物的復雜混合物,大部分為價值較高的稀有種類,是石油化工難以獲得的寶貴資源。在石油化工高速發展的今天,煤焦油化工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提供多環芳烴和高碳物料原料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非烴類化合物含量較高,主要是酚類,粘度大,低溫焦油是極其復雜的有機化合物,350度前餾出量在50%。在石油化工中煤焦油化工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是煉焦化工的大宗產品,在提供多環芳烴和高碳物料原料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性碳氫化合物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及其衍生物)、萘(α-、β-甲基萘及其衍生物),屈 、茚、芴、苊、蒽、菲、芘等。堿性化合物中最多的是吡啶(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喹啉(異喹啉)等。中性含氮化合物有苯并咔唑、氰化苯、吲哚、咔唑、氰化萘等。
構成焦油主要元素有五種:C、H、O、N、S。作為煉焦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化產回收產品,基本上由烴類和非烴類有機化合物組成含量高達40%。煤焦油是一個組分上萬種的復雜混合物,目前已從中分離并認定的單種化合物約500余種,低溫焦油,暗褐色液體,密度小于1,有時接近1。焦油中含氮化合物具有堿性或中性。含氮化合物約占焦油的1%左右。可分為兩類中性---環上帶氧的化合物:①; ②酸性---在側鏈上帶氧化合物,屬于類的酚有三種甲酚和六種二甲酚的同分異構體等。
主要有噻吩、硫雜茚、苯并噻吩等。含硫化合物一般不到焦油的1%。上述化合物中,約占煤焦油總量的55%,其中包括苯、二甲苯、萘等174種中性組分;酚、甲酚等63種酸性組分和113種堿性組分。此外還有極少量其他元素和稀有元素。低溫焦油也是用蒸餾、洗滌等方法分離成各種燃料油、酚類、瀝青等。含氧化合物中的酚類是酸性化合物,其中又以碳氫化合物為主體,是組成焦油的最主部分。
一、技能大賽簡介
(一)技能大賽的發展
2006年首屆技能大賽在江蘇常州工程職業學院舉行,原名化學檢驗工賽項,在2012年教育部列為首屆全國石油和化工類賽項,到2016年已經舉辦10屆20場,舉辦情況見表1-1,由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參賽的隊伍在逐年遞增,可見這一賽項受到全國各個級別的職業院校的重視。技能大賽比賽內容可分為2個部分:理論考試和實操考試。其中后者在最后的比賽成績中占有較大比重,比賽以2人組成的團體形式展開,最終成績以2個參賽隊員的各項成績之和。
(二)技能大賽備賽
我院技能大賽的備賽階段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初選、備賽省賽、備賽國賽。初選階段,我們主要針對本院化工專業的在校生進行宣傳,對有意向參與比賽的學生進行專業理論和心理素質兩個方面的測試,堅持“鼓勵參與,公平競爭”的原則;在第二階段,將初選中挑選出專業知識扎實、心理素質過硬的學生作為種子選手,重點培養。準備參與省賽的選拔,由于能夠參與比賽的只有2名選手,在這一輪中,我們堅持“優中選優”的原則,實行淘汰制,輪輪競賽,讓選手在每次模擬比賽中提升實操水平,同時也提高了自身心理素質。同時,在日常訓練過程中,還要給選手講解比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及應對措施;在第三階段,我們主要堅持“集中訓練,各個擊破”的原則,針對參賽選手的各項弱點,提出應對措施,逐個擊破,最終提升選手的整體水平。
(三)技能大賽的內容和標準
技能大賽所設考試內容主要來自于企業的實際生產,旨在引導職業院校教育向職場要求靠近,這一點在實操比賽環節尤為突出。從2006年第一次舉辦技能大賽以來,實操的考試均為紫外分光光度計的使用,內容上稍有更新。紫外分光光度計作為檢測儀器有檢測面廣泛、操作簡單易行、價格便宜、性價比高等特點,因而在很多企業中都被廣泛應用。技能大賽實操部分評分標準來源與企業試劑生產,在此基礎上,更標準、更細化。可以看出在技能大賽中,無論是比賽內容還是評分標準都來源于企業,同時要求更高。
二、技能大賽的啟示
(一)提高了學生實驗操作的標準化
分析實驗中涉及的玻璃儀器的種類及要求較其它實驗而言更多、更高,而技能大賽中實操考核部分就是考察選手對常用玻璃儀器的使用規范性和流暢性。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技能大賽的舉辦更像是無形的指揮棒,督促著參賽院校的授課教師在日常實驗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學生實驗操作的標準化,同時要將各項操作細化,最終在標準化、細化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整體實驗操作水平,為技能大賽提供更多優秀的選手。
(二)提出了“理-實”一體化的實驗教學理念
傳統的分析實驗都是在基礎實驗室里完成的,教師會在學生開展實驗之前進行簡單的講解,但是這種方法往往會使學生忽略了理論,只會簡單的重復實驗步驟。而選手若想在技能大賽的實操部分獲得高分,除了熟練得完成基本實驗操作外,還有具備臨場應變能力。這個就需要選手在掌握扎實理論基礎上對實際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要培養這種能力,需要教師在學生實驗之前和過程中,將原理講深、講透,并且在實驗過程中設置重重障礙,引導學生使用所學理論來自行解決問題。教師應當將這種理念貫穿與整個實驗技能教學中,最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技能大賽提供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
一、教學方法
(1)教學場景設計:課程設置了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分析測試中心,教師擔任測試中心主任,學生的角色根據工作需要可以是資料員、化驗員和項目組組長。學生以每4~5人成立一個項目組,每個項目組均負責測試中心的分析檢測項目。
(2)教學過程的引導:指導教師通過問題引入,啟發項目小組成員討論制定工作方案并完成任務。
二、項目的選擇與優化
選擇確定項目是項目化教學的重要環節。上半學期項目化教學共選擇了五個項目,這些項目是根據工作任務的重要程度和難易程度以及學生本身的接受能力確定的。五個項目的安排順序是理論由淺入深,難度逐漸加大,綜合性逐漸增強。既與書本的知識緊密結合,又突出了技能培養,讓學生通過實施這些項目實現課程內容中所提到的“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掌握所必需的職業能力。
三、課程單元的設計
我們以一個項目的一個子任務完成作為一個單元。教師的備課都是以單元形式進行的,學生的學習過程客觀上也被分成這樣的單元進行。這種單元教學的設計要點是:
(1)將課程內容按照實施時間劃分為單元。確定每單元的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2)設計能力的訓練過程,確定演示、實驗的內容,做好實踐教學的各項準備。
(3)設計課程內容的引入、驅動、示范、歸納、展開、討論、解決、提高、實踐等過程。
(4)課程的評價標準和課程所有的活動必須以學生為主體。
四、課程單元教學設計的實例
本次課標題 目視比色法測定水中的鉻
教學
目的 掌握目視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二苯碳酰二肼的顯色條件;會熟練使用比色管。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其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做出了積極貢獻。目前,高職教育存在的矛盾仍然是教育結構與經濟結構發展不協調,勞動者技能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的就業結構性矛盾。近些年,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采取工學結合、產學研結合等有力的措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且后勁十足,培養出社會經濟發展和企業所需要實用高技能人才,得到市場與社會的廣泛認可。
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中化工技術類的一個專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素有工農業生產的“眼睛”和科學研究的“參謀”之稱。作為一種檢測工作,其行業覆蓋面寬,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實訓技能的熟練掌握尤為重要。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練地運用化學分析及儀器分析等分析檢驗技術對生產原料、中間產品及成品等進行質量檢驗及監控,從事石油化工產品檢驗、藥物檢測、產品開發、化驗室管理及環境監測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該專業學生更需要熟練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重慶能源職業學院學習借鑒德國高職院校辦學模式,結合實際情況,在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進行了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實訓教學體系探索。
1 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構建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職業教學思想
高職高專學生總體來說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學生的學習情緒化較強,對感興趣的東西學習積極性較高。而對于內容枯燥的內容則學習效率較低。不喜歡純粹的理論知識學習,熱衷于通過實際動手能力來獲得知識。作為高職高專教育,實踐教學是其一大特色,可以利用學生對實踐性環節的學習興趣明顯高于理論課程學習這一特點,通過加強實踐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國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以知識的傳授為主,忽視應用與掌握;教學內容以課本為主,缺乏技能與實際需求的銜接。教學以課堂為中心,缺乏企業實際經驗。這種傳統教學的弊病就很少涉及學生如何“學”到企業實際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參與率低,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培養目標,構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思路。以學生為中心,以企業需求為目標,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工作能力為核心,大力培養技能型適用人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生到企業的零適應期,學生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理論知識夠用、實用,通過綜合性的職業技能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注重將職業素質教育貫穿于實訓全過程,全面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2 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實訓教學思路
2.1 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實訓教學內容的設計
職業教育是為服務當地經濟建設為根本任務,所以實訓內容應結合當地大多數企業的實際需求,從通用基本技能的培養著手,根據學生的吸收消化能力,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設計實訓教學內容。由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行業專家、高工和教師代表組成實訓教學開發小組,由于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學生的就業范圍廣,涉及行業多,這就需要對企業進行調研。以學院校企合作的企業為主要調研對象,搜集企業工業分析與檢驗崗位群工作任務、能力要求,分析得到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然后,從實際工作任務中選取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教學法處理,設計成為符合教學認知規律的教學情境,完成從職業行動領域到實訓教學領域的轉換。實訓教學內容由簡單到復雜,以專業基本技能、專業通用技能和專業核心技能三段式進行設計。專業核心技能實訓設計以綜合性職業能力培養為主,學生選擇任一實訓課題,由6~8人組成一組,小組利用三周時間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與實訓教師討論實訓方案的可行性,討論審核通過后小組批準進入實訓基地進行課題實訓。
2.2 任務導向教學模式
行動導向法是根據完成某一職業工作活動所需要的行動、行動產生和維持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以及從業者的內在調節機制來設計、實施和評價職業教育的教學活動。行動導向教學法是20世紀80年代德國職業教育改革的成果,對德國的職業教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目前在我國高職教育中也在大力提倡學習和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它是以能力為本位,以行動導向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目的在于促進學習者職業能力的發展,核心在于把行動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統一。要求教師創設一種仿真工作實際的學習環境和氣氛,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載體,遵循“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組織和指導學生完成具體任務;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只用腦,而是手、腦、心共同參與,通過任務驅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專業技能、加強團結合作。選擇任務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實驗法等,將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人能力集成于學生“能力的實訓過程”中。在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實訓教學中,根據實訓內容和階段的不同,所選取的教學方法也有所不同。
2.3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教育培養的學生畢業直接上崗,學校與用人單位之間是“零”距離對接。這就要求高職教師既能講授理論知識,又能進行實際操作。沒有“雙師”素質的教師,要想培養一線需要的高技能型應用人才將是一句空話。在師資隊伍建設和評價上要重視理論水平,更要重視實踐。專業教師可以通過參與生產實踐、參與教學科研工作、承擔技術項目等途徑使教師從“能力”和“素質”上達到“雙師型”教師的要求。為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我系采取“送出去”,“請進來”和“崗位成才”等辦法加強師資培訓培養,以“雙師型”標準建立新的教師崗位職責,實訓教師既熟練操作技能,又能教授理論知識。不再按傳統的辦法將教師分為專業理論課教師和實訓指導教師。
2.4 實訓條件的多樣化
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推動校企合作,實現校園實訓內容與企業實際工況的無縫對接。校內實訓基地必須保證基本的配套設施,校外實習基地要相對穩定。打造一個企業化和社會化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走向企業,讓企業走進校園。校內實訓基地實訓設施根據實訓內容不斷添加和完善,不僅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技能,更要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供平臺,為學生去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崗位實習奠定基石。
3 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教學實施
根據設計的典型工作任務構建實訓體系,根據學生的認知操作能力,進行實訓內容設計。學生先進行必備的基本技能的訓練,再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實訓。讓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來培養職業能力,實現學習與工作的一體化,學生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課程開發探索與實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中圖分類號:TQ014-4;G712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是面向醫藥、化工、食品、農畜產品加工等行業,培養掌握分析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進行企業生產過程中從原料到成品的各種分析化驗,能熟練按照國標所要求的方法進行分析化驗并給出合理、準確地分析報告,能從事生產技術操作、生產管理、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能適應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企業產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多數企業將產品質量視為關乎企業信譽和命運的生存之本,一方面企業定期培訓質檢在崗人員,另一方面還逐年招收部分工業分析類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來充實隊伍,由此導致近年來工業分析類專業畢業生需求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1建設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意義
目前在各職業院校中,由于教學改革推進力度不一,使得工業分析專業教學尺度不統一,無法跟上檢測行業新形勢對分析化驗人員的素質要求。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個包括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課程標準和試題庫等要素齊備的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教學資源庫來規范和學標準,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1為區域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有獲QS證食品生產企業3492家,其中銷售收入在100萬元以上農畜產品加工企業2027家,在全區六大支柱產業中,僅次于能源、冶金建材工業排第三位。目前已初步建成了符合資源特點的區域化、規模化和專業化的輕化工和食品加工生產基地。企業的快速發展與壯大對工業分析與檢驗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另外我區的能源和化工企業近幾年也在飛速發展之中,目前,我區僅化工企業就有約1200余家,在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對全區規模以上化工企業230家中的32家化工企業進行了抽樣調查,抽樣調查率占總數的13.91% ,調查結果顯示: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約為化工類專業的30%。未來五年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約為2萬余人。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成必將對我區農畜產品加工和化工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提升給予優質的教育服務。
1.2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推廣“示范校”建設成果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作為品牌專業和示范校重點建設專業,幾年來隨著示范校各項目的深入開展,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教學團隊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在專業建設和課程開發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收獲了一批批教學改革成果,形成了一批適應分析化驗崗位群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需要的個性化優質教學素材,若能將這些資源與區內甚至全國其他同類院校同類專業所共享,做到優質教學資源跨院校、跨地區,在任何時間段均可通過網絡為學生專業學習提供無界化的服務,使示范校的建設成果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目前還面臨諸多問題。比如各院校已有的教學資源各有特點,沒有遵循統一的標準,個性化校本教學資源通常缺乏通用和普適性,且建設的成果無法實現大范圍共享等等。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采集和固化各院校優質教學資源中的共性部分,全面推開共享,為兄弟院校在專業教學改革提供借鑒經驗”。
1.3為專業群在校生和從業者提供自主學習平臺
開放式的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不僅會滿足高職院校專業群在校生自主學習的需要、還為食品、化工和農畜產品加工類企業從業人員、社會學習者學習咨詢、培訓和開展科技服務工作搭建了一個的重要平臺。
從在校生自主學習的角度,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教學資源庫提供給學生豐富的學習資源,充分拓寬了學習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綜合能力,有利于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實施,同時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此外學生通過教學資源庫還可以了解專業群所對應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和方向。
從教師教學實施的角度,通過資源庫教師可開展專業課程開發和課程教學。一方面教師可針對不同的教學受眾與目標,利用資源庫中的已有模板、手冊與豐富的素材來進行課程的開發;另一方面教學資源庫中的素材資源可以為教師備課和教學實施提供了豐富、優質的教學資源,避免不同教師間大量的重復性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教學效果,有利于教學尺度和標準的統一。
從企業和社會人員使用的角度,資源庫建設項目一方面可為企業和社會從業人員提供資源檢索、信息查詢、資料下載、學習指導、學習咨詢、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平臺,為企業解決實際技術問題提供幫助;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資源庫了解學校人才培養情況與畢業生培養信息是否符合企業人才的需求,同時還可企業用人標準。實現人才培養、學習、就業與招聘的有機結合。
1.4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推動信息化教學發展
通過資源庫項目的建設可進一步深化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課程開發順利推進,為課程體系建設提供平臺。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整合各種教學資源,是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促進主動式、協作式、自主型學習和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重要途徑,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2結語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作為品牌專業和示范校重點建設專業,多年以來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依托行業、打造專業、辦好專業、服務企業”的辦學理念,圍繞食品營養、生物發酵、環境監測以及煤化工等行業對工業分析類專業人才的需求現狀,提出了構建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由知識牽引型向技能引導型轉型下教學資源庫構建與應用的探索,經過為期三年的示范校建設,通過規范和整合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群教學資源,逐步統一文本、圖片和視頻等各類素材的建設標準,避免教學資源庫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初步形成了一個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學視頻、知識題庫、校本教材、電子教案等要素齊備,共享運行機制良好的教學資源平臺,經過近三年的運行和不斷完善,目前在校內工業分析與檢驗、環境監測與治理、食品營養與衛生等專業教學使用效果良好,相信隨著資源庫的日趨成熟,在不久的將來,它不僅會服務于本校的專業群建設,也會為分析檢測行業從業者及兄弟院校相近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鑒經驗。
1.引言
在工業鍋爐運行中,水為其能夠提供動力及熱量,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但是若水沒有經過處理,那么必然會夾帶很多的雜質,若直接就進入到工業鍋爐中就很容易出現爆管、鼓包、滲漏、腐蝕、結垢等現象,甚至還有可能會造成受壓元件爆炸,進而出現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等惡性事故。特別是當含有鎂、鈣等離子的水進入到工業鍋爐后,會由于水的不斷濃縮蒸發而在受壓元件表面形成一層厚厚的水垢,必然會縮短工業鍋爐的使用壽命,增大燃料消耗,降低傳熱效率。因此,水質檢驗與處理對工業鍋爐極為重要。
2.工業鍋爐水質檢驗的必要性分析
工業鍋爐作為社會生活和工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設備,它通常是作為承壓設備工作在高壓、高溫的環境下。一旦工業鍋爐出現安全事故,那么必然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為了維持社會的和諧安定,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國有關部門對工業鍋爐的使用、安裝、生產全過程都進行了強制檢驗。工業鍋爐的檢測情況復雜、檢驗工作量大、對檢驗質量要求高,而其中最主要的檢驗指標之一就是水質檢驗,水質處理水平與工業鍋爐的安全經濟運行具有較大的關聯,若鍋爐給水處理不當或者不進行處理,那么必然會有大量的水垢存在于工業鍋爐的受熱面上,降低工業鍋爐熱效率,影響到工業鍋爐的傳熱性能,還會出現爆炸、爆管、腐蝕等事故(鍋爐長期處于高溫高壓的狀態下,爐內水處理工況不當或者是爐內水局部濃縮都會導致爐內水pH 值偏低或偏高,進而出現酸性腐蝕或者堿性腐蝕)。由此可見,工業鍋爐水質檢驗極有必要。
3.工業鍋爐水質檢驗常見方法
3.1 平行樣分析法。通常要將10%~20%的樣品進行平行樣檢測,如果樣品量較少,那么可以將平行樣測定量適當增加。要基于分析結果范圍和水質情況來判斷檢測相對標準偏差限值。對于那些均勻性較差、穩定性較差的樣品,可以適當放松平行樣測定相對偏差限值;對于那些均勻性較佳、穩定性較好的樣品,應該嚴格要求標準偏差限值。具體的限值要求應結合樣品實際情況,在綜合考慮檢測儀器準確度和精密度的基礎之上來進行確定。
3.2 樣品復檢法。在工業鍋爐水質檢驗過程時,應該在取樣時要注意保留副樣,為了避免出現混亂,應該要將樣品和副樣登記對應編號,然后進行2次樣品結果對比分析。但是,應該在儲存環境良好的地方來保存副樣,定期復檢。
3.3 比對和能力驗證。比對實驗分為實驗室間比對和實驗室內比對兩種。實驗室內比對又分為儀器間比對、用不同方法同一人比對、人與人比對等,檢測人員引入的隨機誤差可以通過實驗室內比對來進行檢驗。而析過程中的系統誤差可以通過實驗室間的比對來進行檢驗。為了提高實驗室的整體檢測水平和檢測能力,可以適當參考本行業高水平實驗室的驗證考核標準。
3.4 校準曲線控制。對校準曲線進行定期繪制,能夠獲得較為準確、科學的分析結果。首先,不能將校準曲線范圍任意外延,如果校準曲線的相關系數低于了0.999,那么務必應該對校準曲線進行重新繪制。此外,制作質量控制圖法、加標回收實驗法、密碼樣分析法等均為水質分析質量控制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應該立足于實際工作的需要,來合理選擇、合理應用各種質量控制方法,以此來確保水質分析的質量。
3.5 檢驗結果報出。數據分析人員在檢驗結果報出時務必要確保數據準確性,同一指標的結果要做到唯一性,如果檢測結果不符合最低檢測結果,那么應該重新檢測,不得報出。
4.工業鍋爐水質處理方法
4.1 落實并重視鍋爐水處理工作。工業鍋爐用水不能采用天然水,天然水內夾雜了太多的雜質,必須要通過過濾、沉淀等方法來處理、分析天然水質,以此來提高鍋爐水處理工作質量。工業鍋爐若沒有進行有效地水處理,很容易出現結垢問題,嚴重影響到工業鍋爐的傳熱性能,也會對工業鍋爐的正常運行造成嚴重的阻礙。與此同時,結垢還會導致工業鍋爐鋼板的溫度過分集中,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因此,工業鍋爐運行管理人員務必要高度重視鍋爐結垢問題,做好鍋爐水處理工作。
4.2 氧腐蝕防護。氧腐蝕一種常見于工業鍋爐的腐蝕,這是氧與金屬相互接觸所造成的腐蝕,氧腐蝕會使得工業鍋爐金屬管壁上出現垢下腐蝕,例如火電廠省煤器的主要腐蝕形式就是氧腐蝕,主要原因就在于省煤器內給水溫度高,進而造成含氧量大,最終出現省煤器的腐蝕泄漏。
為了將給水的鋼鐵氧化物含量盡可能地降低,必須對水系統的氧腐蝕進行及時地阻止,對于氧腐蝕,可以采取化學除氧,可加入二甲基酮肟等化學藥物,二甲基酮肟可以將水中殘余的氧去除掉,還能夠完全覆蓋在鋼上局部陽極,增大陽極極化速度,減小腐蝕速度,還可以與CuO、Fe2O3進行還原反應,形成金屬氧化物的單質,避免出現銅垢、鐵垢。與此同時,要盡量避免將熱力設備停用過程中所產生的腐蝕產物帶入鍋內。為了盡量減少補給水的含鐵量,務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避免出現爐外水處理系統腐蝕的不良現象。
4.3 定期對工業鍋爐進行化學清洗。對工業鍋爐進行定期化學清洗,不僅僅只為了降低發電煤耗,提高工業鍋爐的整體傳熱性能,更重要的是要盡量避免出現附著物下的堿腐蝕或酸腐蝕。事后補救措施之一為化學酸洗,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雖然化學清洗效果較佳,但是必然會對工業鍋爐造成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如果酸洗中監控不當,很容易出現過洗的現象,那么將會對工業鍋爐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應該盡量不采用化學清洗。但是大量的實踐經驗表明,如果工業鍋爐已經被發現出現腐蝕問題,那么為了避免進一步加大熱力設備的腐蝕破壞,必須采用化學清洗的方式來形成保護層,去除腐蝕產物。化學清洗方式可分為循環清洗、半開半閉式清洗、浸泡清洗(包括氮氣鼓泡法)及開式清洗。在這四種清洗中,宜采用循環式清洗和半開半閉式清洗,當垢量不大時,可采用浸泡清洗,清洗介質中應添加合適的緩蝕劑和還原劑,如有必要,還應添加其他助劑,鍋爐化學清洗完畢后,若不能在20天內投入運行,就應采取防腐保護措施,化學清洗排出的各種廢液應按本標準4.5的規定進行處理。對于凝汽器,若凝汽器銅管內水垢厚度大于0.5mm,那么應該在最短時間內進行化學清洗;對于基建爐,定期化學清洗能夠有效地確保其投運后的水汽質量;對于運行爐,如果含垢量過大,那么也應該進行化學清洗,這樣能夠對腐蝕起到遏制作用,而不會加重腐蝕。
5.結語
工業鍋爐是一種特種設備,屬于高耗能、高溫、高壓的壓力容器,“安全第一”是其運行的最為重要的原則,一旦工業鍋爐出現破壞,那么會嚴重地威脅到運行人員的生命安全,也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所以,要重視工業鍋爐水質的檢驗和處理,這對于提高工業鍋爐工作效率、節約能源、安全運行都會有較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白鎮發.低壓工業鍋爐水處理設計和應用的經濟分析[J].工業鍋爐,2008(01):111-113.
[2]楊建生.工業鍋爐水處理設施設計及驗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工業鍋爐,2005(05):143-146.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高超的技能水平,符合企業崗位工作標準的,適應企業崗位工作性質的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近些年,隨著我國行業產業的轉型升級,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這就要求學生畢業時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相關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還要具備能夠勝任相關崗位的生產操作技能,從而實現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一、實訓教學模式改革的背景及必要性
傳統的實訓教學中,學生在進入實物實驗室之前,頭腦中只有抽象的理論知識,缺乏感性認識,造成理論和實際的脫節,進入實驗室后感到無從下手,操作不熟練、效率低,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不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與動力,缺乏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不能很好地融入課堂之中,導致實訓教學效果不理想;同時,傳統的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模式使教學銜接不連貫,很多學生已將實踐教學前所學理論知識遺忘,這種情況下還要花一定的時間復習理論知識然后再進行實踐,不僅造成教學資源浪費,同時也降低教學效率,對學生而言這種先理論后實踐,先學后做,也容易出現學、做脫節,既對及時、有效地消化所學的知識和技術要點不利,也對增強實踐效果和整體的學習效果不利,難以實現“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教學目標。
近年來,很多中職院校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專業課程改革,基于工作課程開發了大量的理實一體化的專業核心課程。但是,中職學生的理論基礎普遍差些,一些大型儀器設備精密、昂貴,導致實訓教學經常是人多機少,單純的通過教師的操作演示講解,大部分學生很難明確技能操作要點,學生很難有機會獨立的、反復的進行一些儀器設備的實際操作演練,學生技能水平得不到顯著地提升,從而導致學生的技能水平很難滿足企業崗位人才的需求。學生動手能力強、操作技能強,是中職學生區別于其他院校學生的根本特點,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新時期的人才培養目標,這就迫切要求實訓教學進行重大模式變革,主要體現在教學模式的創新性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適應性。
二、虛實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
虛實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是在理實一體化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前提下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就是將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結合成一體的課程,教學環節相對集中。整個教學環節將理論講解和實際操作有機融合,避免將理論和實踐割裂單獨實施。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圍繞課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項目貨任務,巧妙設計教學環節,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虛實結合是指在課程教學實施工程中將虛擬仿真訓練項目與真實的設備操作項目相結合,以虛擬仿真訓練項目與真實實訓操作項目為載體將理論知識與操作訓練有機融合,通過虛擬仿真實訓室及專業實訓室實施教學的課程教學模式。虛擬實訓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虛擬訓練對裝置、設備、工藝流程及操作產生一定認識后再進入真實操作階段,進一步強化專業技能。
由于各學校整體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以及學校自身教學資源也各不相同,目前部分職業院校受專業實訓條件的影響,在實驗實訓課程課堂教學過程中有限時間內只能滿足一部分學生操作,而還有另一部分學生只能聽和看,這些旁觀的同學的學習熱情受到打擊,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從而嚴重影響教學效果。虛擬仿真技術是在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等信息科技迅猛發展的基礎上將虛擬現實技術與仿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內容豐富和富有有效性、安全性等優勢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和推廣。將虛擬仿真技術應用在實驗實訓課程教學中,將虛擬訓練與真實操作相結合,采用“虛實結合”的教學模式,克服了實訓條件的局限,減少了硬件投入,利用虛擬仿真環境與實體互動,提高對事物的感知和認識能力,降低了錯誤操作設備對儀器的損壞和對人身的傷害。
三、虛實結合教學模式在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的具體應用
虛實結合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以虛擬仿真訓練和實際操作帶動知識的學習,以知識教學指導實際動手操作,我專業的實驗實訓教學過程從認知學習對象開始,進入真實實訓室,先熟悉儀器設備基本結構,形成感官認識,明確學習內容及實訓項目,然后,根據實訓項目,進入仿真實訓室進行仿真實訓學習演練,學生身臨其境的熟悉整個實訓過程,并且反復練習不熟悉的實驗環。經過虛擬實訓練習后,進入真實實訓室學習,通過分組或獨自操作,掌握實訓儀器設備,完成真實實訓操作環節,并出具真實實訓檢驗報告。教師的“教”是滲透在虛擬實訓系統步驟操作演示和真實實訓環節中對學生的操作指導,學生的“學”和“做”是體現在仿真實訓中的反復練習以及真實實訓對接項目的完成。教師對學生的考核是由虛擬實訓操作考評系統打分成績和真實實訓結果及教師實操考核成績共同體現。虛擬部分實現學生的操作過程考核,真實實訓實現學生崗位技能考核。合理的應用信息化虛擬仿真教學資源,將仿真實訓教學環節、學生仿真實訓訓練環節及仿真實訓考核環節與真實實訓教學、真實實訓考核相融合,彌補實訓教學中難以實現的自主訓練、反復練習、過程考評,形成一套適合于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培養技能人才、提升人才質量的虛實相結合的實訓教學模式。
四、結語
通過探索和實踐,我們在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的實驗實訓教學中有效的、有機的將仿真與實操相結合,改革了實驗實訓課程教學模式、探索并嘗試多種教學方法、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對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031
0 引言
工業分析技術專業是我國高職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實踐性強、內容涉及范圍廣(包括化工、農業、冶金、石油、煤炭、食品、醫藥、環保等)、專業性與技術性要求高等特點。基于時代的發展,以及我國經濟體系的轉型發展,社會對工業分析技術技術人才需求越來越高。對此,加強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已成為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
1 實踐教學體系相關概述
目前,對于“實踐教學體系”的定義主要有兩種詮釋,即實踐教學體系主要是指“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如教學實驗、教學實訓、教學實習等內容”或指由各實踐教學活動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包括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教學內容體系、教學管理與保障體系等,各要素之間具有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等特點[1]。
由上述定義可知,實踐教學的內涵主要在于側重培養學生知識掌握與運用能力、思維創造能力、發現并解決問題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等。由此可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應用不僅符合素質教育教學改革需求、也與高職院校培養專業型、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目標相契合,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 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原則
工業分析技術專業是高職教育專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分析技術技術是一項綜合性、實踐性專業學科,加之高職教育教學目標的獨特性,決定了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其他教育體系構建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構建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時,以注重以下幾項原則:其一,系統性原則:由于高職學生具有整體知識水平不高、知識思維體系參差不齊等特定,因此在構建高職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時,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形成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系統化過程。其二,開放性原則:注重人才培養的先進性、動態性、創新性,采用校企聯合模式,引進全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2]。其三,全面性原則:實踐性教學體現不及要滿足學生理論學習需求,也要強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化發展。其四,實踐性原則:由于實踐教學體系是高職工業分析技術專業進行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因此其課程體系、課程目標以及課程內容應注重實踐性的發揮。
3 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實踐優化對策
3.1 創新并開發實踐教學模式
在基于工業分析技術專業職業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利用“任務驅動”、“項目教學”等方法,創設實踐教學模式,用以保證教學內容與學生未來工作內容的統一性與協調性;集合社會與企業需求,制定實訓教學綱要,并組織開展校內外集中實訓,教學結合“布置任務――檢驗準備――檢驗實施――測后工作――總結反饋”分析檢驗員工作流程,對學生實踐情況進行全面性、合理性、公正性分析與評價,全面掌握學生學習情況與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并給予有效指導,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開展,用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性[3]。
3.2 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
實踐教學管理制度是保證實踐教學體系秩序性、穩定新、規范性、系統性運行的重要前提條件,對實踐教學質量、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直接影響作用。對此,在構建并實行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時,高職院校應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用以強化實踐教學規劃管理、運行管理、實踐管理效率,包括專業實踐教學目標、實踐教學標準、實踐教學形式、實踐教學內容安排、教學考核方式等。
3.3 注重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作為教學互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指導者,其自身綜合能力與素養對教學質量、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直接影響作用。因此,要想實現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行的優化發展,教學團隊的建設至關重要。對此,高職院校應集合自身教學特征與實際情況,選聘“雙師型”教學人才,或通過定期組織開展專項實踐能力培訓、再教育、教學經驗交流、專業技能等級技能資格考核等方式,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用以促進實踐教學的優化發展。
3.4 增強校企合作教學,構建綜合性實訓基地
實習與實訓基地的建立是新時期高職院校創新發展的必然需求,對提升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條件、優化教學環境、完成教學宗旨具有重要意義。對此,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極大實訓基地建設資金投入,構建“化學實訓中心”、“微生物實訓中心”、“分析測試與仿真實訓中心”等;通過聯系社會與相關研究結構,構建校企聯合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綜合型訓練基地,促進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有效連接,實現實踐教學目標。
4 結論
總而言之,工業分析技術專業人才的優化培養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基于素質教育改革以及社會需求的基礎上,構建并實行實踐教學體系,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素養,提高學生就業率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優化,已成為新時期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各類職業院校、技工院校都陸續加入了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大軍。教學改革的推進對大部分學校的教學方式、師資隊伍,場地設備等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對學校的教學資源整合、教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推動和現有教學資源、教學管理之間的矛盾逐漸凸顯,改革過程出現的問題也日益增多。如何應對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確保教學改革繼續向前發展,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筆者以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為例,針對教學改革的過程進行了系統研究,以促進該專業教學改革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一、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的背景
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是一個專業性強、對安全操作以及精細化操作有特殊要求的理工類專業。傳統的教學以分析實驗為重點學習內容,教學通常以現有成品作為分析對象進行含量分析,強調的是學生掌握分析技術的水平,卻忽略了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自我學習能力以及通用關鍵能力的培養。在企業生產過程中,從原材料的運輸、檢驗,到生產過程的半成品分析、副產品分析等,均是一個復雜的分析測定過程,需要結合定性、定量、微量、痕量以及雜質成分處理、廢物的回收再利用等等進行綜合考慮,化學物質種類繁多,分析方法也千差萬別。學生就業后,遇到在校學習時未分析過的樣品時就會束手無策,也很少能夠適應化驗室以外的崗位工作,直接導致畢業生就業面較窄,自我提升空間較小,招生規模長期停滯不前,專業建設也困難重重。
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在筆者學校是一個教學場地、設備相對獨立,師資隊伍與其他專業交叉影響較小的專業,也是學校的傳統優勢專業,在當地的影響力較大,校企合作工作開展得比較早。經過專業建設小組對學校現有資源的充分分析和討論,學校決定以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為試點,進行一體化教學改革。
二、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成效分析
從2012年到現在,通過對不同企業的調研總結以及教學實踐,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已經基本成型。隨著教學實施的推進,教改成效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建專業課程體系
以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化工生產基礎等主干課程為基礎,在大量企業調研的基礎上,將原有專業課程體系整合為分析實驗室基本技術、分析化學技術、儀器分析技術、工業分析技術四大一體化項目任務,將原有各門課程的理論知識點與技能點分散后再重新整合分配到各個項目任務中,形成新的工學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
2.促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
以企業生產實踐為參考,場地、設備、師資、教材、學材等教學資源均按照項目任務,參考企業管理流程整合分配,設置基礎分析一體化實訓室、儀器分析一體化實訓室、工業分析一體化實訓室、藥品試劑倉庫、天平室等,試劑、損耗性儀器等以小組為單位按需領取,教學過程中根據“方案―取樣―分析―報告”進行整體評價。
3.促進師資隊伍綜合素質提升
為較好地把握一體化課程項目的教學實施,教師不僅需要掌握項目所需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規范,還需要具備引導學生進行方案設計、結果匯報、協調小組分工、實驗室管理、企業管理等各方面能力。一體化教學改革促進了教師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是教師積極參加企業實踐的推動力。
4.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關鍵能力的形成
一體化項目任務以小組分工為基礎,促進了學生責任心的形成,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學會了主動學習。一體化評價模式也促進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社會能力培養。學生除了學習外,與人溝通、分工合作能力、匯報總結等關鍵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為學生畢業后進入企業和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過程中的問題分析
一體化教學改革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專業建設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場地的改造和設備的投入成本較高
從2012年至今,學校總共投入了300多萬元用來新增實訓室和對原有實驗室進行改造,但是仍然無法滿足一體化教學對場地的要求。由于教學場地的局限,按照一體化教學場地的要求,在確保實驗操作安全和排三廢的條件下,應設置學習討論區和實操訓練區,而在場地面積較小的情況下無法滿足功能分區的設置。在教學實踐中,各小組和指導教師之間的討論組間干擾及較大,影響了教學進度。
2.師生比難以滿足教學需求
按照傳統教學要求,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的師生比為1∶20,一個約40名學生的教學班,只需配備2名專業教師。而一體化教學實施過程中,由于各小組的進度不同,方案的討論、實施(巡回指導)均需要教師的角色參與,為確保課程順利進行,需要壓縮討論時間或者幾個小組一起討論,或者在評價環節再根據班級的整體情況進行評價,無法發揮一體化教學方式的主要優勢。
3.教師隊伍難以適應一體化教改的師資要求
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要求一體化教師必須掌握化工生產基礎、化工生產工藝、化學分析、儀器分析、化工分析質量保證、化工企業管理等多門課程的知識和技能,并具備課程資源的整合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而長期以傳統教學方式教學的老師,一般只是具備部分曾經任課課程的知識和技能儲備,難免會出現對課程自身的重難點把握不準的情況,重知識技能,而輕關鍵能力和崗位意識培養。
4.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現象
一體化教學通常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為了能夠獲得較好的評價,或者基礎較差的學生又過于懶散,小組成員中組長會經常有大包大攬的情況發生,從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過程的儀器試劑的準備、甚至到實驗結果的報出。而后進生也樂得跟著蒙混過關,僅僅是機械地跟著完成幾次樣品的測定工作。
5.評價過程難以做到公平公正
在傳統教學的影響下,教師的評價是絕對權威的,而一體化課程要求評價應由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組成。在評價過程中,學生之間友好評分,或者參考教師評分的現象普遍存在。
三、教材、學材的開發進度緩慢
一體化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作,教師隊伍團隊精神的欠缺、溝通交流的不足以及繁重的教學任務壓力,導致教師各自為政,無法對一個項目進行充分討論,僅以承擔該教學任務的老師的理解為基礎,教材和學材的設計缺乏普遍性推廣的意義。
四、一體化教學改革過程控制應對舉措
通過對教改成效和問題的分析,要確保發揮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勢,減少和控制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
1.加強教學實施環節控制
教學實施是教改的一線陣地,實施環節的控制是影響教改質量的主要因素。實施前主要應針對教學設計、教學場地設備、材料、安全防護措施的準備情況進行詳細具體的安排。實施過程中應主要把握教學進度。一體化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能力和進步、各小組的綜合水平對教學進度的影響較大,應建立詳細具體的進度表,適時引導,允許不同進度的任務同時存在,對不同學生應有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式,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局面,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個性成長。實施后期應主要是教學環節的總結、教學資料的積累,定期討論,博采眾長,促進教師隊伍合作意識的形成,同時促進教師較好較快地構建自身的一體化課程體系。
2.過程評價環節應根據項目內容分別設計
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對精細化操作要求的特殊性,決定了實驗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是項目評價的重要內容。如何不惟實驗結果為定論,同時又較好地引入其他評價方法,是需要好好衡量的關鍵點。不同項目的評價表應根據組織環節、技能要點分別設置評價方式,針對不同的項目,把握結果分所占的比例,正確引導學生體會企業模式下不同崗位對綜合能力的不同要求,促進后進生的成長。
3.持續深入開展校企合作
筆者學校與當地某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該公司的新材料、制藥、電解、電化產業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為更好地促進學校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的發展,學校應定期派遣專業教師前往企業調研,合作參與企業的技術攻堅工作,適時反饋行業新動態、企業管理的新理念等,提升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促進專業課程內容的動態調整。
4.教學管理方面
形成物質和人文關懷,從物質和精神層面去提升教師課改的信心,形成人人關注、個個參與的氛圍;建立教改指導委員會,形成幫扶機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設置教改專項經費;應特別重視對骨干教師的鼓勵和支持,減小他們的教學工作量,側重骨干教師在教學上的總結和積累,較快較好地形成可普遍推廣的教學指導資料。
5.加強教學理念的不斷滲透
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教學理念的改革,人的思想一旦轉變了,工作實施就有了目標和方向。加強專業之間的溝通交流,開闊眼界,不斷深化教師對一體化教學的理解。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應特別注意不同崗位之間的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知識技能和關鍵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發現其自身的優勢,培養學生對不同崗位的適應能力,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
五、小結
從以上研究來看,化工分析與檢測專業實施一體化教改的優勢是明顯的,實施過程中的問題也是存在的。要持續推動教改的前進步伐,對實施過程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作,應從重要環節抓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促進一體化教學改革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