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管理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1 16:23:0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復習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復習管理論文

篇(1)

重視對學生的研究,進行因材施教是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一個班級的學生往往參差不齊。有的同學對知識的理解不夠精細、準確,解答有若干個模糊選擇項影響的選擇題時,往往難以一錘定音;有的同學對此知識與彼知識的縱橫聯系缺乏了解,解答閱讀分析題時,往往不會縱橫考慮,把握知識的前后聯系。在課本的各冊、各單元上,學生也存在各自的具體問題。因此,必須要認真研究學生,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復習過程中,學生的練習題、作業、試卷增多了,我們應該盡量多地對其進行批改,從中獲取具體的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及時反饋,查缺補漏,對癥下藥。

二、研究中考命題

依據研究中考命題依據,目的在于掌握中考語文復習的綱要。這樣,復習就能明確目標,抓住關鍵,提高效益。我從1996年全國30份中考語文試題中,探究中考命題的依據,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以下稱《大綱》中的“兩把尺度”)。

《大綱》中“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是檢測初中階段教學質量的“兩把尺度”,這是命題者必須遵循的。如《大綱》的“教學內容”中說:“學寫一般的應用文。”

2.語文課本中的知識短文

《大綱》的“教學內容”中說:“說話注意對象和場合,用語文明、得體。”說話為什么注意對象和場合?怎樣注意呢?知識短文《語言的實際運用:得體》中講得具體、明白。由此可見,語文知識短文是《大綱》中的“兩把尺度”的具體化表現。所以,語文知識短文成為中考命題者的依據。如依據上述知識短文,貴州省1996年中專單獨招生統一考試語文試題中就出了這樣一道題:

你去省城探親,向一位老人問路,說法最恰當的是()

A.你大聲說:“喂,老者,北京路怎么走?”

B.你迎上前問:“老爺爺,請問北京路怎么走?”C.你高聲說:“喂,站住,老頭,北京路怎么走?”

D.你湊近突然問:“你能告訴我北京路怎么走嗎?”

3.課后的語文基礎知識練習題及讀寫訓練題。

語文課本中的單元教學要求、課文學習重點是《大綱》“兩把尺度”的具體化,而課后的語文基礎知識練習題及讀寫訓練題是單元教學要求、課文學習重點的具體體現。因此,課后的語文基礎知識練習及讀寫訓練題也成為命題的依據。如初語五冊《〈孟子〉二章》課后練習題一:

朗讀全文二至三遍。讀排比句要注意節奏鮮明,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試劃分下邊句子的節奏(用“/”表示)。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這道練習題具體體現了本單元教學要求之一:“朗讀,做到字音正確,停頓恰當,語氣明顯。”依照這類練習題,寧夏回族自治區1996年高中、中專招生語文試題中出了這樣一道題:

對朗讀節奏、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禽獸之變/詐幾何哉風煙/望/五津

B.將軍/身披堅/執銳八百里/分/麾下炙

C.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故人/西辭/黃鶴/樓

D.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惜秦皇/漢武

篇(2)

年份

題號

分值

比分

能力要求

考點

出處

02

全國

16、17

27

18%

理解實驗過程原理及實驗數據處理的能力;設計實驗能力、實驗操作與技能、文字表達能力

設計物質分離的實驗(木炭與濃硫酸反應產物檢驗(①氣密性檢查②水、CO2、SO2的檢驗)

初中實驗和高一實驗

02上海

26、27

24

16%

理解實驗過程原理、設計實驗和評價的能力及實驗數據處理的能力

乙炔與溴的加成反應(①反應②設計和評價實驗的方案③加成反應機理)

Ag/α-Al2O3催化劑的回收(①儀器的選擇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③結晶④實驗數據的采集處理)

上海用滬教版教材

02理綜

29

20

17%

理解實驗過程原理、設計完成實驗及實驗數據處理的能力;

氨氣制取、干燥及噴泉實驗(①氨氣制取、收集和干燥的原理或方法②噴泉實驗引發的原理或方法)

高一實驗

03全國

19、20

22

15%

實驗操作與技能,理解實驗裝置、運用知識對實驗判斷或評價的能力

①藥品取用

②溶液物質的量濃度配制

③乙烯、氯氣、氨氣、NO等氣體的制取除雜干燥

初中實驗基本操作、高一高二學生實驗

03上海

26、27

18

16%

設計實驗能力、實驗操作與技能、文字表達能力、補充完備實驗的設計能力

測定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①銅與氧化銅的化學性質②根據原理選擇儀器和確定待測數據的實驗設計)

工業測定二氧化硫含量(①數據分析處理②儀器藥品選擇和替代③誤差分析

03江蘇

119、20

222

115%

實驗操作與技能,理解實驗裝置、運用知識對實驗判斷或評價的能力

①藥品取用

②溶液物質的量濃度配制

③乙烯、氯氣、氨氣、NO等氣體的制取除雜干燥

初中實驗基本操作、高一高二學生實驗

04全國

29

18

12%

理解實驗原理數據處理,誤差分析

①方程式配平②指示劑選擇

③濃度計算④誤差分析

中和滴定

04上海

26、27

24

16%

基本操作、儀器選擇、反應原理、數據處理

①方程式書寫②數據處理

③儀器選擇④裝置選擇

04江蘇

19、20

22

15%

基本操作、儀器選擇的能力

①溶液物質的量濃度配制

②物質的提純和除雜

篇(3)

看不到差異,可能會把文言文的“詞形”弄錯。比如,1991年的文言試題中有一句說:“衣服飲食,與東宮相準”。用“現代”的眼光看,“衣服飲食”是兩個詞,可在古代是四個詞:衣,指穿的;服,指器物,指用的;飲,指喝的;食,指吃的。詞形看錯了,對語意的理解自然不可能準確。1995年的試題中有這樣一句:“妻子奈何獨擅其利,以為富貴哉!”“妻子”、“以為”,現在都是一個詞,而在這段話中都是短語:“妻子”就是“妻和子”,“以為”就是“以之為”。“富貴”一詞也需注意,在這里并不是“富和貴”、“又富又貴”的意思,它是一個偏義復詞,意在“富”而不取“貴”,因為“獨擅其利”并不能提高地位,而只能使生活變得闊綽。1989年的試題中有一句是:“從是觀之,地形險阻,奚足以霸王矣!”這里的“足以”、“霸王”,用現代的眼光看自然都是一個詞,可實際上各是兩個詞,“足以”是“足/以之”的省略,“霸王”是動詞,是“稱王稱霸”的意思,看成一個詞還是看成兩個詞,意思相差很遠。還有通假字。缺乏歷史觀念,沒有“通假”意識,就感覺不到,發現不了,自然也就不會去想,去查,包括語文教材的注解上都有這樣的錯誤。比如,“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蘇武》),教材注“前”為“以前”,句解為“以前因投降匈奴和死去的……”這連語法都不通。其實,“前”是“翦”的通假字,是“除去”的意思。這就是以今例古的錯誤。1996年的試題中也出現了通假字:“守大怒,盛威臨永,永不為動,則繆為好言薦之朝。”這里的“繆”就是“謬”的通假字,意為“假意地”。看不出這個通假字,對文意的理解就會“隔一層”;如果以此為測試點,那就更容易失分。

看不到古今差異,也會直接把詞義弄錯,特別是古今同形詞。1991年“三南”的試題中有一句:“諸侯或連數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這里的“或”易誤為“或、然”之“或”,“連”易誤為“連接”之“連”,而“稍”更易誤為“稍稍、稍微”之“稍”。這是讀文言文最易陷入的誤區。除了知識的問題之外,“觀念”起了很大的作用。《辭海》的編者們該是很博學的了,但也難免犯這樣的錯誤。比如“睡”這個詞,《辭海》舉《史記·商君列傳》中“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一句為例,解釋為“睡覺”。這也是一個以今例古的例子。說“睡覺”,在秦漢時一般用“寢”;“睡”則是“打瞌睡”的意思。

缺乏歷史觀念,對文中有特殊意味的地方就可能視而不見,或者理解錯誤。典型的例子有《鴻門宴》中對坐次的記述。沒有歷史觀念的人可能一帶而過,甚至會怪訝司馬遷太羅唆。但以歷史的眼光看,這些記述決不是多余的,而是具體地表現出項羽的驕橫和政治上的幼稚,也可以看出劉邦的隱忍之功。1992年的文言試題中說陳壽“遭父喪,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黨以為貶議”,這一句話,如果不從封建倫理道德的角度去看,恐怕就不大好理解。1994年講何子平的孝道,1995年講鄭善果之母的訓子之道,都涉及到古人的觀念問題,都需要一點“歷史的眼光”。

古今詞義有很大差異,忽略這一點就會犯錯誤;但現代漢語畢竟是從古漢語發展而來,不善于利用它們之間的繼承關系也是愚蠢的。古漢語一個單音詞的幾種意義,往往分別包含在由它組成的現代漢語的幾個雙音詞中。如“書——書信、書寫、書籍”,“疏——稀疏、疏遠、疏通、奏疏、注疏”,等等。我們就可以運用這種聯系來推斷文言詞義。比如《桃花源記》中有一句說:“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要解釋其中的“規”字,就可以先聯想含“規”的詞語:規矩、規則、規勸、規劃……然后分別“代入”“規”的位置,“規劃”一詞可以講通,這就是正解。另外,有不少文言詞義保留在成語之中,而成語又是現代漢語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一種古今聯系,也可以而且應該利用。如“負”字,它的一些意義可見于下列成語:負(以背載物)荊請罪、負(倚、恃)隅頑抗、忘恩負(背棄、違背)義、素負(享有)盛名、負(虧欠)債累累,等等。用已經掌握的成語與文中的詞語相比照,可以更快地找到解詞的根據。我們試用這種方法來解1995年高考的第12題。這個題共考查4個實詞。“A、若行事不允,或妄chēn@①怒。允:公平。”現代漢語中有“允當、公允、平允”諸詞,都可分別“代入”,可見把“允”講成“公平”是可以的。“B、在官清恪未嘗問私。恪:謹慎而恭敬。”現在常用的有“恪守、恪遵”,都是偏正結構的合成詞,可以提供一點解“恪”的根據;如果知道“恪慎”一詞,那就更好,可以斷定把“恪”解為“謹慎而恭敬”是可以的。“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副:符合。”如果想到“名副其實、名不副實”這兩個成語,肯定有助于判斷“副:符合”是正確的。“D、豈汝身致之邪?致:導致。”含有“致”的雙音詞很多,如“精致、景致、引致、招致”等。名詞、形容詞顯然無法“代入”;就動詞看,代入“導致”一詞也是不通的。“導致”是“引起”的意思,而且一般指引起壞的結果。代入“招致”、“致使”等動詞也不通。由此我們可以判斷,“致”在此處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大概沒有保留下來。實際上“致”在這里應該解做“求得”、“得到”。四個詞有三個可以利用古今詞義的聯系進行思考,說明這種聯系的普遍性。

“歷史觀念”作為一種觀念,它的形成需要以知識為基礎,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體會、強化。這是復習、應考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二、掌握系統的知識

1.掌握一定數量的實詞。這主要是指古漢語常用而現代漢語不用(或不單用)和古今都用但有聯系又有差別的實詞。前者如“恪”,后者如“致”。數量以多少為宜?人教社版高中語文教材列出360個,似乎還少了一點,筆者以為不能少于500個。當然,這個詞目的確定是很費斟酌的。可以參考商務印書館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和饒杰騰主編、北京師院出版的《中學文言常用詞詞典》。

2.了解文言實詞的特點。這些特點包括單音性——單音詞占大多數,雙音詞主要是聯綿詞、疊音詞、象聲詞、偏義復詞以及外來詞,為數不多;多義性——這和現代漢語的一詞多義原則上是一樣的,但現代漢語用幾個不同的詞來表達的意義,在古漢語中可以用一個詞;近義性——在現代漢語中有些不太區分的概念,古漢語中可能區分得很細,形成一系列近義詞,如關于“看”的動詞有20多個,關于“馬”的名詞也在20個以上;活用性——可以按照習慣臨時改變語法功能,用做其他詞類,名詞可用做副詞、動詞,動詞、形容詞又可用做名詞,又有“使動”、“意動”等特殊的動賓處置關系;通假性——用語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這在今天看來類似于寫錯別字,但在古人是一種習慣。了解這些特點,認識這些規律,是讀懂文言文的重要條件。

3.了解常用虛詞的用法。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有四篇知識短文專講文言虛詞,共列32個,這是應掌握的。虛詞數量相對要少,但用法復雜,一要分清各自的特點和細微區別,二要記住其本意義和主要用法,三要清理虛詞的類別和各自的系統。

4.掌握常見的習慣說法。習慣說法是相對穩定語句格式,掌握這些格式對閱讀文言文是很必要的,如“不亦……乎”,“若(奈、如)……何”,“何……之有”,“唯……是……”,“何(奚)……為”,“以……為……”,“何……之……”,等。還有常用的短語,如:不啻,無慮,得無,而已,爾來,非徒,且夫,是故,是以,何其,有間,無乃,豈特,殊不,庶幾,有以,無庸,自非,等等。這要靠平時積累,也要靠復習時加以系統總結。

篇(4)

在有機化學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烴(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糖類、氨基酸、蛋白質,要重點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及反應類型。你注意到發生反應時的結構特點了嗎?你從化學鍵角度(即考慮反應中分子結構斷鍵、合鍵的位置)去認識反應了嗎?比如,在C-H處發生的反應:可以是鹵代反應(如CH4+Cl2),可以是催化氧化反應(如在醇羥基的影響下的α-H),可以是消去反應(如在醇羥基的影響下的β-H),也可以是在羰基影響下的氧化反應(如-CHO的銀鏡反應),還可以是分解反應(如CH4的高溫分解),C-H鍵在不同的反應環境中,發生了種種不同的反應。

篇(5)

二、復習要點(一)關于漢語拼音

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全部目的在于發揮漢語拼音在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方面的輔助工具的作用。復習漢語拼音,應該緊緊圍繞上述這一目的來進行。具體要求是:1.鞏固23個聲母(包括Y、W),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

2.能準確、熟練地拼讀音節;認識隔音符號。

3.能默寫小寫字母,認識大寫字母,會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4.能正確地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5.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閱讀和學習普遍話。

(二)關于識字、寫字

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在復習時,應該予以重視。具體要求是:1.鞏固已學會的常用字2500個左右。

2.進一步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字形結構,能正確、端正、整潔地書寫,并有一定的速度。

3.能比較熟練地用字典,聯系語言環境,理解字義。

復習中,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一些練習,如:1.聽寫或看拼音寫字。2.辨析同音字。3.查字典。4.旨在檢查基本筆畫、筆順規則,字形結構的寫字練習。

(三)關于聽話、說話

聽說能力是構成人才素質的重要方面,在復習中應有意識地加強聽話和說話的訓練。具體要求是:1.在理解和表達上:做到清楚明白,有中心,有條理。

2.在普通話使用上:能聽懂普通話,正確地使用普通話。

3.在態度、習慣上:聽話,要注意力集中,邊聽邊想;說話,要聲音適度,態度自然。聽話、說話時,都要有禮貌。

復習時,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練習,如:1.聽故事,口頭復述梗概。2.聽一段話,口頭回答問題。

(四)關于閱讀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即《大綱》所要求的“能讀懂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報”。獨立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可以分解為理解、記憶、速度、習慣等幾個方面。其中核心因素是理解。小學畢業班語文在閱讀方面的復習應緊緊圍繞這一目的進行。具體要求主要有:1.具有一定的辨析詞語的能力,對學過的詞語大部分會用,對程度適合的讀物中的詞語能夠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意思。

2.能讀懂每一句話。

3.初步理解句,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4.初步認識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不要求掌握名詞術語)。

5.注意語文積累,指定背誦、默寫的課文。

6.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邊想,一邊劃、批、注;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經常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等。

7.認識并運用句號、句號、略號,認識分號。

(五)關于作文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

篇(6)

應用“對比”法進行復習,可以明確概念的本質,區分容易混淆的問題,取得舉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

1.基本概念、理論的對比

如復習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原子、氧化和還原、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四大基本反應類型等,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找出各自的特征和彼此之間的聯系,準確而深刻的理解。

2.元素性質比較

如比較三種酸(Hcl、H2SO4、HNO3)、二種堿(NaOH、Ca(0H)2、C02、和CO、碳的幾種單質、H2和O2、空氣和水等的性質,在理解的基礎上觀察異同。

3.計算對比

通過對固態物質的溶解度和質量百分比濃度的計算進行對比,可區分理解二個概念的含義,找出二者的聯系。

4.實驗對比

如將H2、02、CO2的制取和收集方法對照比較,掌握它們的實驗室制取原理,裝置的特點,所用藥品、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歸納出三種氣體制備的共同模式(原料原理裝置操作檢驗方法注意事項)和收集氣體的方法。

二、所謂“聯想”就是通過某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

一般有下列幾種。

1.抓住事物特征去聯想

如氧化----還原反應,抓住得氧、失氧這一特征,判斷氧化劑、還原劑、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等;對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抓住有無新物質生成去區分。

2.從實驗意境去聯想

如復習H2(或C或CO)還原CuO時,聯想到老師當時的語言動作、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生成物等。這樣記住了H2、C、CO三種不同還原劑還原CuO的反應了。

篇(7)

充分發揮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應側重從以下幾方面操作: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地啟動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是考試復習的主人;引導學生頭腦清晰地站在掌握化學知識體系網絡的高度領會化學科考試說明,心中有本“考點”賬,不當浩瀚題海的“盲游者”,更不做稀里糊涂的演題“奴隸”;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準出發來確定復習訓練的標尺;教學不平均使用力量,要以學生反映出來的實際難點為復習的主攻目標,借助基礎知識為載體,側重于能力的訓練。總之,整個教學的部署,從學生所需、所求為基本出發點,這樣才能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突出學生在復習教學活動中的“主角”地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很大程度體現在他們能否充當復習活動的“主角”。筆者在教學活動中采用了如下的舉措比較有效。首先,給學生騰出自學課本的時間,堅持每章復習之前,發給學生閱讀思考題為其導讀,用思考題激發學生邊讀邊思考;講復習課時再提醒學生注意課文的重點和看來平淡而易被忽略、其實內涵深厚的段落文字,進行精讀。其次,給學生開辟課堂活動的空間,尤其是每當復習到知識難點及思考坡度大的典型問題時,便設計若干階梯式的思考題,指引學生自己分析解題思路,展開討論。

二、激勵學生在學習思考時發揮主動精神

激勵學生在復習中發揚主動精神,筆者在實踐中感到以下的運作比較成功。在基礎復習的訓練階段,就穿插若干啟迪思維的“踮腳題”,鼓勵學生面對這些在化學之樹上結得高些的果子,踮踮腳,跳一跳,把它摘下來,不要膽怯,更不要自暴自棄。開始時,可能多數學生無所適從,教師應先做適當提示,激勵他們挖掘潛能,開辟思路。漸漸地多數人習慣了,發展到后來,一般學生提高了興趣和信心,面對能力題會表現出躍躍欲試的局面。學生信心和興趣的提高,重要的還應歸結于教師堅持做到訓練精選,每練必評,評講時借助一些典型題目練習分析、綜合、歸納、演繹、類比、抽象等科學思維的方法,既強調學生對化學現象進行形象思維,又引導他們學會抽象思維,不斷強化思維品質。日積月累,在潛移默化之中,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就會得到提高。

三、把握復習內容,形成“三點”構織網絡的化學知識體系

復習伊始,我們就將復習計劃印發給學生,這份計劃確定了首輪基礎知識復習的安排,以考綱規定的化學基礎知識“五大塊”為綱目,統攝各冊課本,把各章分別納入包容它的大塊之中,形成知識構架編排復習體系,但仍以課本為依托按章復習。每章教材復習之初,又將考綱對該章內容規定的考點編織成教學目標印發給學生,使其成為貫穿全章復習始終的脈絡。所謂難點,指的是學生在明確考點、掌握熱點過程中所遇到的知識障礙、理解疑難和易混淆之處。考試復習容量大、內容廣、時間緊,平均使用力量既不可取也不可能。因此,我們注意從學生認知的實際出發,舍得在熱點里的難點問題上花時間、下功夫,以保證學生腦海里構建的知識體系脈絡暢通,統攝自如,啟動靈活。

四、講究復習策略

化學教師所要采取的策略較為重要的是處理好三種關系:落實知識與訓練能力;統一要求與分層指導;廣集信息與限量用題。

1、正確處理好落實知識與訓練能力的關系。在復習訓練中,如何針對考試題的特點處理好落實知識與訓練能力的關系呢?我們采取的策略是“知能兼顧,互相滲透,不同階段,有所側重”。在基礎復習階段,我們把復習重點放在雙基知識的落實上。不過,每當要求學生系統地鉆研課本時,很注意指導學生怎樣自學:每當要求學生掌握知識要點和知識規律時,很重視引導學生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演繹的思維方法;每當要求學生掌握實驗知識時,又強調學生對許多實驗儀器、藥品、操作的特點進行再認識。

篇(8)

二、復習要點(一)關于漢語拼音

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全部目的在于發揮漢語拼音在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方面的輔助工具的作用。復習漢語拼音,應該緊緊圍繞上述這一目的來進行。具體要求是:1.鞏固23個聲母(包括Y、W),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

2.能準確、熟練地拼讀音節;認識隔音符號。

3.能默寫小寫字母,認識大寫字母,會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4.能正確地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5.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閱讀和學習普遍話。

(二)關于識字、寫字

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在復習時,應該予以重視。具體要求是:1.鞏固已學會的常用字2500個左右。

2.進一步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字形結構,能正確、端正、整潔地書寫,并有一定的速度。

3.能比較熟練地用字典,聯系語言環境,理解字義。

復習中,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一些練習,如:1.聽寫或看拼音寫字。2.辨析同音字。3.查字典。4.旨在檢查基本筆畫、筆順規則,字形結構的寫字練習。

(三)關于聽話、說話

聽說能力是構成人才素質的重要方面,在復習中應有意識地加強聽話和說話的訓練。具體要求是:1.在理解和表達上:做到清楚明白,有中心,有條理。

2.在普通話使用上:能聽懂普通話,正確地使用普通話。

3.在態度、習慣上:聽話,要注意力集中,邊聽邊想;說話,要聲音適度,態度自然。聽話、說話時,都要有禮貌。

復習時,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練習,如:1.聽故事,口頭復述梗概。2.聽一段話,口頭回答問題。

(四)關于閱讀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即《大綱》所要求的“能讀懂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報”。獨立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可以分解為理解、記憶、速度、習慣等幾個方面。其中核心因素是理解。小學畢業班語文在閱讀方面的復習應緊緊圍繞這一目的進行。具體要求主要有:1.具有一定的辨析詞語的能力,對學過的詞語大部分會用,對程度適合的讀物中的詞語能夠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意思。

2.能讀懂每一句話。

3.初步理解句,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4.初步認識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不要求掌握名詞術語)。

5.注意語文積累,指定背誦、默寫的課文。

6.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邊想,一邊劃、批、注;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經常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等。

7.認識并運用句號、句號、略號,認識分號。

(五)關于作文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

篇(9)

下面是我對高考語文試卷講評的一些想法以及做法。

一.考試后及時總結、反思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

1.學生完成一份語文試卷經歷了從識記理解到鑒賞評價表達的復雜的思維過程,他們對于自己的勞動成效如何是非常關注的,但是常聽到有些老師抱怨自己的學生只重分數不重反思太過功利,其實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是試卷講評和結果反饋的相對滯后。有的老師由于改卷的難度大或者備課任務繁重而把試卷發放和講評安排在考試過后一個星期甚至更后,而此時學生解題時產生的思維火花早已消失殆盡,能夠刺激學生的也就只剩下分數了。

因此,應及時將考試的結果和答案反饋給學生。

2.做好每次考試的分數統計工作,是上好語文講評課的前提條件。

為了追蹤學生掌握每個知識點的進展情況,作一份詳細的得分統計表是有必要的。

統計表可按照試卷結構來進行設計,分為語音、字形、近義詞、語病、修辭、文言文、科技文、翻譯、詩歌、默寫、文學作品、作文等各項。每次考試過后由學生自己將得分情況分項填好。教師再加以整理統計出各項的平均分及得分率,并掌握最高分、最低分以及進步情況。

這樣做如果形成了習慣的話工作量并不會很大,卻對于講評課確定難點重點以及學生了解自己知識點掌握情況從而制定相應的復習計劃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突出重點難點,高考復習階段的講評課不能面面俱到。

1.指導學生在公布答案之前做好試卷分析,答錯的題目進行更正,答對的題目也應理清解題的思路。一般來說,語音、字形、默寫等識記類的題目由學生自己找出正確答案比老師在課堂上花幾分鐘匆匆帶過的效果好的多。

每次講評安排幾道題目由學生來介紹解題思路,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使講評更貼近學生的心理。

2.每次試卷講評都應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生答題的實際情況確定一兩個重點,采用專題式的講評模式,宜精講不宜多講。

我校的第四次月考正處于會考前夕,即高考第一輪復習階段,這一階段主要的復習目的是使學生對高考考什么以及怎么考這些問題有個大致的了解。因為是針對于會考的考試,所以命題難度是比較低的。從分數統計以及學生們反映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知識點的得分情況都比較理想。發給學生詳細的答案解說之后我只安排了十五分鐘時間給幾位答題情況比較好的學生為同學們介紹自己科技文段、翻譯以及仿寫的解題思路。剩下的半個小時就重點分析詩歌鑒賞題。

例題如下:

閱讀下列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1、詩人登樓為何會流淚?這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頷聯與頸聯各描寫了怎樣的意境?對于表達中心思想分別有什么作用?

這道題的分值為四分,而平均分只有2.2分,錯誤的主要類型有兩種:一是對詩歌的主旨分析錯誤,認為詩人在這首詩中抒發的是懷才不遇的苦悶;二是知道詩歌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感,卻不能正確表述頷聯、頸聯是如何與這主旨聯系起來的。

針對這種情況,我把這次講評課的重點定為:詩歌鑒賞應“知人論世”,對有代表性的詩人應掌握其整體風格特點。

三、試卷講評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切忌教師一言堂。

篇(10)

小學階段平面幾何圖形面積的推導公式,大部分是通過割補的方法把未知的知識轉化為已知的內容,從而得出新的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象這種把未知的知識通過轉換變成用已知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會常常用到。

復習這部分內容時按如下步驟進行:

1.回顧與總結,提出如下問題: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怎樣計算它們的面積?這些面積計算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2.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通過哪種圖形的面積得出它的計算公式的?三角形和梯形呢?圓和扇形呢?這些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得出,有什么共同之處?試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3.教師小結:它們都是把未知的圖形通過割補變換成已知圖形,從而得出面積計算公式的。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小數乘法的計算、小數除法的計算中都會用到。

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把小學階段學習的平面幾何知識羅列在一起進行系統總結,不僅使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清晰的知識網絡,并能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轉換法,溶知識與方法為一體,學生的知識水平、心理素質都得到提高。

二、復習各類比較量,教給學生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中,比較兩種量之間的關系這一思維方式貫穿于一至五年級的各個學段。復習時,可以把比較兩種量關系的式題和相應的應用題放在一起,使學生明確它們的相同點,加深理解各類題的解題思路,并初步理解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

復習這幾類題時,可按如下的步驟進行:

1.回答下列問題:8比5多多少?5比8少多少?8是5的幾倍?8是5的百分之幾?5是8的幾分之幾?8比5多幾分之幾?5比8少幾分之幾?

2.再回答下列問題:上面幾道題是幾種量在一起比較?以哪個量為標準進行比較?解答的思路有何相同點?

上一篇: 國際金融市場論文 下一篇: 企業法學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系列有码字幕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 野狼在线亚洲AV | 色色资源网一区二区免费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99 | 亚洲另类精品国产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