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市民文化節匯總十篇

時間:2022-02-15 14:52: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街道市民文化節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街道市民文化節

篇(1)

    舞蹈教學的非物質文化傳承功能和現狀

    舞蹈教學是民族民間舞蹈傳承保護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這是無容置疑的,也是勢在必行的。然而,我們目前的舞蹈教學的情況又是怎樣呢?就現行高等師范院校本科舞蹈教學的整體來看,其課程設置一般為普修課和主修課兩大板塊。這兩個板塊,因不同學校開課時間有所差異,一般情況是前兩個學年為全體學生的普修課,第三、第四學年的上學期為舞蹈主修課。在普修課開設的課程有舞蹈的基本知識、基本音樂理論知識,視唱練耳,也有芭蕾舞和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基本知識及其基本技能的訓練等。⑸在主修課則是根據學生不同的主修方向進行專項的訓練,即所謂的專業課,諸如:芭蕾基本功訓練、中國民族民間舞、外國民族民間舞、中國古典舞、現代舞等。當然也有一些公共的課程,即所謂的專業理論課,諸如:中國舞蹈史、外國舞蹈史、舞蹈運動生理學、舞蹈人體解剖學、舞蹈教學法、舞蹈編導、舞蹈劇目賞析、舞蹈評論等課程等等。其中,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包含有秧歌舞、藏族舞、花燈舞、傣族舞、蒙古族舞⑹等。從常規的眼光來看,上述課程設置的包容面是比較全面的,其中有基礎的知識,也有比較拔尖的訓練;有普遍上運用于面的課程,也有針對性的用于點的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自然有它的優勢,也在實踐中培養過無數的舞蹈人才,其成功性自然無可置疑。但是,若是放到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語境中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發現尚有下列不足:第一,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在整個課程結構中含量較少。它只是在20來項課程中,占據基本訓練和主修課兩個科目,算起來就是十分之一的比例。如果加上英語、政治等公共課程,實際上,不到十分之一。并且主修課只是面向部分同學的,這樣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受教育面就更加狹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對民間舞蹈的輕視,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為主修的學生為數甚少。據筆者對三所大學進行的一次調查統計,選修芭蕾舞的占32%,現代舞的占45%,外國民間舞蹈得占11%,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占12%。這種情況,很不令人樂觀。第二,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課程內容已經條塊化。由于多年來的教學,已經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絕大多數教材,一代又一代地因襲下來,已形成了一定的條條塊塊。一提到民族民間舞蹈,大約就是秧歌舞、藏族舞、花燈舞、傣族舞、蒙古族舞等等幾大塊,局限在這幾塊當中教學。其教學方法也出現條塊化,把一些書面上的動作分解,然后再組裝起來,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所謂的舞蹈編導課程也同樣走的是條塊的組合程序。第三,絕大多數的舞蹈教師,都是在上述的條塊化的課程按條塊化的教法下培養出來的,他們接受的是那些條條塊塊,在他們的教學中,自然也是傳授那些條塊。不僅是教學內容上和教學方法上脫離不了那些條塊,在思維上也難以超越出來。第四,基于上述的舞蹈教育方式,在教育中的那些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實際上已經離開民族和民間很遠,只是一些沒有實在內容,或者是只是一些強加了一些與其不相關的內容的一些空洞的動作和程序罷了,只是一個空的架子而已。它們離民族民間鮮活的內容和形式已經很遠。如果要講它們是民族民間舞蹈的話,那也只是雅化了的民族民間舞蹈了。總之,目前舞蹈的教學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舞蹈距離很遠,難以起到傳承民族民間舞蹈的作用。如果要使舞蹈起到傳承保護民族民間舞蹈的作用的話,對舞蹈教學進行改革就是當務之急了。

    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語境下的舞蹈教學改革

    特別是舞蹈老師要提高認識,認識到民族民間舞蹈的重要價值,認識到舞蹈教學所肩負的傳承保護的責任,認識到舞蹈教學所存在的弊端以及改革這些弊端的緊迫感。其次,各相關部門身體力行采取相應的措施,迅速地行動起來。第一,在課程設置上,增加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份量,做到在課時量上有一定的保證。最好使這門課程成為普遍的必修課,以擴大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受教育面。第二,教材內容要突破已經僵化的條塊,把原來條塊化的東西作為知識點放入基礎知識的層面上進行教學,增加本土教材和校本教材,把民間活生生的舞蹈進行歸納整理,作為教材內容的重要部分。就福建而論,下列舞蹈均可作為教學內容。諸如:福清漁溪鎮一帶描寫戚家軍抗擊倭寇的《光餅舞》中的“奔襲”、“烤餅”、“犒軍”等情節,老百姓點火、烤爐、貼餅、烘餅、鏟餅、犒軍等細節;連江城關元宵節《茶籃鼓舞》中,少女托起茶籃,表演的觀花、比花、選花、插花等動作;長汀《高蹺撲蝶舞》的“丑公”、“丑婆”兩相對舞,丑公以蝴蝶逗引丑婆,上下左右前后翻飛,逗引得丑婆前來“望蝶”、“戲蝶”、“追蝶”、“撲蝶”,丑婆左蹲右轉、前俯后仰、眉開眼笑歪嘴眨眼的動作⑺;畬族的《獵捕舞》《鈴刀舞》《擊竹跳桿舞》《穿擔舞》《篩茶舞》的動作和程序;高山族的《拉手舞》《杵舞》《祭舞》《酒舞》中,眾人“挽手合圍”或“連臂踏歌”的動作;福建各地的《龍舞》和《蛇燈》的姿態⑻;閩南地區的《戲燈》,《采蓮》《車鼓舞》《竹馬燈》等舞蹈動作;等等,都可以通過整理提煉,成為最鮮活的本土教材或者是校本教材。第三,在教學方法上必須消除僵化的教條。基于目前舞蹈教師在民族民間舞蹈方面的知識結構上的偏差,可以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進行教學,把課堂與民族民間舞蹈的現場結合起來,與民間舞蹈藝人結合起來。可以聘請民間藝人作為舞蹈教師,也可以走出舞蹈練功房狹隘的天地,到民間的舞蹈現場進行教學,去吸取豐富的營養。通過這些改革,一座溝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舞蹈教育的橋梁就一定能夠搭建起來,它們兩者之間建立聯系,且產生相互作用,既能把舞蹈教學從僵化的條塊狀況下解放出來,又能反作用于民族民間舞蹈。這樣,舞蹈教學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新局面的出現,就指日可待了。

篇(2)

舞蹈教學的非物質文化傳承功能和現狀

舞蹈教學是民族民間舞蹈傳承保護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這是無容置疑的,也是勢在必行的。然而,我們目前的舞蹈教學的情況又是怎樣呢?就現行高等師范院校本科舞蹈教學的整體來看,其課程設置一般為普修課和主修課兩大板塊。這兩個板塊,因不同學校開課時間有所差異,一般情況是前兩個學年為全體學生的普修課,第三、第四學年的上學期為舞蹈主修課。在普修課開設的課程有舞蹈的基本知識、基本音樂理論知識,視唱練耳,也有芭蕾舞和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基本知識及其基本技能的訓練等。⑸在主修課則是根據學生不同的主修方向進行專項的訓練,即所謂的專業課,諸如:芭蕾基本功訓練、中國民族民間舞、外國民族民間舞、中國古典舞、現代舞等。當然也有一些公共的課程,即所謂的專業理論課,諸如:中國舞蹈史、外國舞蹈史、舞蹈運動生理學、舞蹈人體解剖學、舞蹈教學法、舞蹈編導、舞蹈劇目賞析、舞蹈評論等課程等等。其中,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包含有秧歌舞、藏族舞、花燈舞、傣族舞、蒙古族舞⑹等。從常規的眼光來看,上述課程設置的包容面是比較全面的,其中有基礎的知識,也有比較拔尖的訓練;有普遍上運用于面的課程,也有針對性的用于點的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自然有它的優勢,也在實踐中培養過無數的舞蹈人才,其成功性自然無可置疑。但是,若是放到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語境中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發現尚有下列不足:第一,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在整個課程結構中含量較少。它只是在20來項課程中,占據基本訓練和主修課兩個科目,算起來就是十分之一的比例。如果加上英語、政治等公共課程,實際上,不到十分之一。并且主修課只是面向部分同學的,這樣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受教育面就更加狹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對民間舞蹈的輕視,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為主修的學生為數甚少。據筆者對三所大學進行的一次調查統計,選修芭蕾舞的占32%,現代舞的占45%,外國民間舞蹈得占11%,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占12%。這種情況,很不令人樂觀。第二,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課程內容已經條塊化。由于多年來的教學,已經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絕大多數教材,一代又一代地因襲下來,已形成了一定的條條塊塊。一提到民族民間舞蹈,大約就是秧歌舞、藏族舞、花燈舞、傣族舞、蒙古族舞等等幾大塊,局限在這幾塊當中教學。其教學方法也出現條塊化,把一些書面上的動作分解,然后再組裝起來,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所謂的舞蹈編導課程也同樣走的是條塊的組合程序。第三,絕大多數的舞蹈教師,都是在上述的條塊化的課程按條塊化的教法下培養出來的,他們接受的是那些條條塊塊,在他們的教學中,自然也是傳授那些條塊。不僅是教學內容上和教學方法上脫離不了那些條塊,在思維上也難以超越出來。第四,基于上述的舞蹈教育方式,在教育中的那些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實際上已經離開民族和民間很遠,只是一些沒有實在內容,或者是只是一些強加了一些與其不相關的內容的一些空洞的動作和程序罷了,只是一個空的架子而已。它們離民族民間鮮活的內容和形式已經很遠。如果要講它們是民族民間舞蹈的話,那也只是雅化了的民族民間舞蹈了。總之,目前舞蹈的教學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舞蹈距離很遠,難以起到傳承民族民間舞蹈的作用。如果要使舞蹈起到傳承保護民族民間舞蹈的作用的話,對舞蹈教學進行改革就是當務之急了。

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語境下的舞蹈教學改革

特別是舞蹈老師要提高認識,認識到民族民間舞蹈的重要價值,認識到舞蹈教學所肩負的傳承保護的責任,認識到舞蹈教學所存在的弊端以及改革這些弊端的緊迫感。其次,各相關部門身體力行采取相應的措施,迅速地行動起來。第一,在課程設置上,增加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份量,做到在課時量上有一定的保證。最好使這門課程成為普遍的必修課,以擴大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受教育面。第二,教材內容要突破已經僵化的條塊,把原來條塊化的東西作為知識點放入基礎知識的層面上進行教學,增加本土教材和校本教材,把民間活生生的舞蹈進行歸納整理,作為教材內容的重要部分。就福建而論,下列舞蹈均可作為教學內容。諸如:福清漁溪鎮一帶描寫戚家軍抗擊倭寇的《光餅舞》中的“奔襲”、“烤餅”、“犒軍”等情節,老百姓點火、烤爐、貼餅、烘餅、鏟餅、犒軍等細節;連江城關元宵節《茶籃鼓舞》中,少女托起茶籃,表演的觀花、比花、選花、插花等動作;長汀《高蹺撲蝶舞》的“丑公”、“丑婆”兩相對舞,丑公以蝴蝶逗引丑婆,上下左右前后翻飛,逗引得丑婆前來“望蝶”、“戲蝶”、“追蝶”、“撲蝶”,丑婆左蹲右轉、前俯后仰、眉開眼笑歪嘴眨眼的動作⑺;畬族的《獵捕舞》《鈴刀舞》《擊竹跳桿舞》《穿擔舞》《篩茶舞》的動作和程序;高山族的《拉手舞》《杵舞》《祭舞》《酒舞》中,眾人“挽手合圍”或“連臂踏歌”的動作;福建各地的《龍舞》和《蛇燈》的姿態⑻;閩南地區的《戲燈》,《采蓮》《車鼓舞》《竹馬燈》等舞蹈動作;等等,都可以通過整理提煉,成為最鮮活的本土教材或者是校本教材。第三,在教學方法上必須消除僵化的教條。基于目前舞蹈教師在民族民間舞蹈方面的知識結構上的偏差,可以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進行教學,把課堂與民族民間舞蹈的現場結合起來,與民間舞蹈藝人結合起來。可以聘請民間藝人作為舞蹈教師,也可以走出舞蹈練功房狹隘的天地,到民間的舞蹈現場進行教學,去吸取豐富的營養。通過這些改革,一座溝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舞蹈教育的橋梁就一定能夠搭建起來,它們兩者之間建立聯系,且產生相互作用,既能把舞蹈教學從僵化的條塊狀況下解放出來,又能反作用于民族民間舞蹈。這樣,舞蹈教學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新局面的出現,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林靜 單位:泉州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

篇(3)

此文為系列報告的第二篇。

一、調研說明

1.關于文化接觸意愿的選項

為了更好地了解國外受訪者對于中國文化接觸意愿,問卷中既設置了宏觀的中國文化接觸意愿選項,又設置了赴中國旅游、結交中國朋友、接觸中國哲學觀念、參與中國文化相關的節事活動等具體事項,以期了解與文化印象更為相關的宏觀接觸意愿與文化行為更為相關的微觀接觸意愿的差異性。

2.關于文化接觸動機的選項

文化接觸意愿與文化消費行為都受到文化接觸動機的影響。為了了解受訪者接觸中國文化及信息的動機,調研組借鑒傳播學使用與滿足理論相關論述,在問卷中設置了“了解中國發生什么”“豐富知識”等信息動機,“休閑娛樂”“消遣時間”等娛樂動機,“結交朋友”“增加談資”等社交動機,“工作業務展開”“和中國公司打交道”等工作動機。

3.關于文化接觸渠道的選項

在跨文化傳播領域,國外民眾是否能夠接觸到中國文化,進而是否能夠接受中國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接觸渠道的影響。為了了解受L者對于中國文化接觸渠道的偏好,問卷中設置了報刊雜志類的紙媒體、廣播電視類的電子媒體、互聯網代表的新媒體,以及親朋好友代表的人際渠道。

二、研究與發現

1.超過六成的受訪者對中國文化報以好感,赴中國旅游和結交中國朋友的意愿相對強烈

整體而言,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推動下,多國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度增加,同時帶動好感度的提升。對于中國文化這個整體概念,32.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非常喜歡中國文化,31.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喜歡中國文化,合計達到64.2%。同時,本次調查中21.6%的受訪者對中國文化表示中性態度,合計14.2%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喜歡中國文化,其中包括4.7%表示了強烈的否定意愿。

相對而言,受訪者對于赴中國旅游與結交中國朋友兩項接觸意愿相對強烈。當問及受訪者是否愿意去中國旅游時,31.5%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愿意”,41.7%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合計達到73.2%。同時有16.4%的受訪者對去中國旅游表示中性意愿,合計10.4%的受訪者明確表現出消極意愿。

當問及受訪者是否愿意和中國人交朋友時,27.9%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愿意”,45.2%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合計達到73.1%。同時有19.4%的受訪者對與中國人交朋友表示中性意愿,合計7.5%的受訪者表示消極意愿。

在參與中國相關的節事活動、購買中國文化產品兩個具體事項上,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出積極接觸意愿。當問及受訪者是否愿意參與中國文化相關的節事活動時,21.6%受訪者表示“非常愿意”,41.2%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合計達到62.8%。同時有25.2%的受訪者對參與中國文化相關的節事活動表示中性意愿,12.0%的受訪者表示消極意愿。

當問及受訪者是否愿意購買中國文化產品時,17.4%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愿意”,44.6%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合計達到62.0%。同時有25.9%的受訪者表示中性意愿,12.1%的受訪者表示消極意愿。

即便是針對中國哲學觀念這類抽象的、認知與理解難度相對較大的文化事項,亦有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表示積極接觸意愿。當問及受訪者是否愿意了解中國哲學觀念時,14.1%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愿意”,34.8%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合計達到48.9%。同時有37.7%的受訪者對了解中國哲學表示中性意愿,13.4%的受訪者表示消極意愿。

從性別差異看,在中國文化整體接觸意愿指數上,女性略高于男性。其中,在和中國人交朋友與赴中國旅游的意愿上,男女性別大致相當;在了解中國哲學觀念的意愿上,男性相對較高;在購買文化產品、參與中國節事活動上女性較高。

從年齡差異看,在中國文化整體接觸意愿上,18-25歲年齡段相對最高。其中,18-25歲年齡段赴中國旅游、與中國人交朋友的意愿相對最高;26-35歲對了解中國哲學觀念、購買中國產品與接觸中國文化相關的節事活動等意愿相對最高。

從國別差異看,美國受訪者接觸中國文化的整體意愿值最高,其次是南非和德國。而與中國文化具有親緣性的韓國,反而對中國文化接觸意愿最低。在和中國人交朋友的意愿上,美國、南非、英國受訪者居前三位,而俄羅斯受訪者相對最低;在了解中國哲學的意愿上,英國、美國、法國受訪者位居前三位,韓國受訪者相對最低;在購買中國文化產品的意愿上,美國、英國、南非受訪者位居前三位,德國受訪者相對最低;在赴中國旅游的意愿上,以色列、南非、土耳其受訪者位居前三位,德國受訪者相對最低;在中國節事活動的接觸意愿上,以色列、南非、土耳其位居前三位,法國受訪者相對最低。

2.國外受訪者接觸中國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信息獲取和娛樂消遣,伴隨中國文化熱社交需求成為新增長點

當問及出于哪些原因接觸中國文化時,按照重要性排序,受訪者的選擇依次為豐富知識、休閑娛樂、了解中國發生什么、增加社交談資、打發時間、與中國人有業務往來、工作開展需要。

依據動機歸類,調研組發現國外受訪者接觸中國文化的首要動機是信息獲取層面,其次是娛樂消遣層面,再次是社會交往層面,最后是工作層面。

從性別差異看,就整體動機而言男女性別整體差別不大;從數值對比看,女性在娛樂需求與信息需求上相對較高,而男性在工作需求及社交需求上相對較高。

從年齡差異看,不同年齡段對中國文化的認知需求不同,從而在接觸動機上存在一定差異。18-25歲受訪者工作需求相對較高,其處在職業生涯的起步期,對潛在的和中國相關的工作機會比較敏感。26-34歲受訪者社交需求與娛樂需求相對較高,這一年齡段也是關注中國文化熱點,并在日常生活中、社交活動中傳播中國文化的主要人群。36-44歲受訪者的信息需求相對較高,其在中國文化的深度與廣度上要求相應更高。

3.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外受眾了解中國文化的最主要渠道,而人際傳播中的中國文化信息相對信任度最高

當問及國外受訪者接觸中國文化的首選渠道時,選擇報紙雜志的受訪者合計5%,選擇廣播電視的受訪者合計14.7%,選擇互聯網的受訪者合計62.9%,選擇家人或朋友的受訪者合計9.9%,未作出判斷的受訪者為7.6%。這顯示了在跨文化傳播中,互聯網以其即時、互動、多媒體、海量信息等特性促進了信息的互通互聯,對于國外受眾來說,互聯網已經成為了解中國文化的最主要渠道。

從國別差異看,各國受訪者的首選渠道排在第一位的都是互聯網,這和本次調研對象集中在觸網率比較高的中青年人群應該相關。除此之外,俄羅斯(20.3%)、南非(15.4%)、德國(14.4%)、法國(12.7%)、美國(11.7%)、以色列(10.6%)、韓國(11.1%)等七國受訪者選擇的第二重要渠道是電視,而英國(15.2%)、澳大利亞(16.4%)、土耳其(12.2%)等三國受訪者選擇的第二重要渠道是家人或朋友。

從不同渠道所傳播的中國文化信息的可信度上看,可信度最高的是家人和朋友,其次是互聯網,再次是報刊雜志,排在最末的是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

從國別差異看,受到國外民眾日常接觸媒介習慣的影響,其對各類媒體渠道中的中國信息的信任度有差異。

調研組對各個渠道的信息表示“有點信任”和“非常信任”的受訪者進行統計。調研數據表明,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以色列、韓國、土耳其等七國受訪者中對從家人或朋友獲得的中國文化信息表示信任的比例最高;俄羅斯和南非的受訪者中對從互聯網獲得的中國文化信息表示信任的比例最高;德國受訪者對從報紙雜志獲得的中國文化信息表示信任的比例最高。

除此之外,報紙雜志是美國、法國受訪者的另一個信任度較高的渠道,互聯網是英國、澳大利亞、以色列、韓國、土耳其、德國、南非受眾的另一個信任度較高的渠道。南非受眾中表示信任廣播電視的比例較高。

三、建議與策略

1.聚焦年輕一代國外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認知需求,特別關注社交媒體上中外年輕人之間的互動

在跨文化傳播領域中,我們無法忽視不同地區民眾對于他國文化的“刻板印象”的存在。這就意味著國外民眾在對中國文化并沒有實質性接觸時,對中國、中國文化以及其指代的一系列概念已經具有了一種比較固定的、籠統而簡單的、且不易改變的評價。

受到大眾媒體報道的影響,國外民眾心里的“中國人”形象,有可能是一擲千金的富二代土豪,有可能是公共場所喧嘩不懂禮貌的中國游客,這些先入為主的偏見就會降低其結交中國人的愿望。受到武俠片、功夫片等類型電影的影響,國外民眾也會形成“中國人人人都是功夫高手”的神秘化錯覺,進而把神秘感泛化到對于中國事物的理解上。

相對而言,年輕一代國外民眾對新事物的接觸愿望與接受能力相對年長者更強,其頭腦中對于中國文化的“刻板印象”,有可能伴隨其接觸更多周邊的中國信息、中國文化元素而進行調整和改變。因此我們應該更重視對于國外青年群體的傳播內容、產品載體的開發,更加重視隨著社交媒體興起的中外青年更具互動性的信息溝通,從影響國外青年人著手,面向未來塑造中國文化形象的全球認知。

2.對外傳播的主渠道從傳統媒體逐漸轉向新媒體,以互聯網傳播為抓手提升傳播效果

媒體建設是對外傳播工作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無論是“China daily”“Beijing review”之類的對外報刊出版渠道,還是以長城平臺為代表的對外電視播出渠道,或是紐約時代廣場之類的戶外公共空間廣告渠道,都擔負著塑造中國國家形象、傳播中國聲音的任務。

就現實情況而言,紙媒體整體運營狀況式微,真正通過紙媒來獲取中國信息的國外受眾數量不多。海外電視媒體大多面對海外華人群體,即便是普羅派樂、華韻尚德之類的用當地語言播出的電視頻道,影響力也不大。而戶外廣告牌(屏幕)中投放的中國企業廣告,更多的是成為企業國際化戰略中的宣傳賣點,廣告片、宣傳片本身的傳播效果有限。

結合本次調研中發現的國外青年受眾對于紙媒體的低接觸度、對于電視媒體的低可信度評價,我們建議政府、社會組織以及企業重視線上傳播平臺的建設,不是簡單地將中文版頁面翻譯為外語版頁面,而是利用互聯網的互動性與趣味性,以更加人文的形式來承載文化符號、傳遞文化信息。

3.提升對外傳播的級差意識,針對不同國家民眾對于中國文化的接觸意愿進行策略整合

篇(4)

“多重耐藥菌已成為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和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學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胡必杰教授說,亞太地區是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高發地區,只有重視預防才可讓耐藥菌失去“溫床”。

產生多重耐藥菌的主要原因有兩個,即抗菌藥物不合理濫用以及多重耐藥菌醫院內傳播增加。過去幾年,通過推行各種措施和宣傳,加強臨床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逐漸被人們重視。但預防多重耐藥菌出現的方法還有很多。

胡必杰教授介紹說,老年人若能做好自身的口腔衛生,除早晚正確刷牙之外,餐后要及時漱口,這樣就可以減少30%~50%的肺炎發生。

另外,接種疫苗對于預防呼吸道疾病十分有效。專家建議,公眾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可在5~6月間接種肺炎疫苗,在10~11月間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發生減少,抗生素的使用自然也減少了,由此可能帶來的耐藥性也會“應聲下降”。

躺著思考問題思維更敏銳

文/聞唱

科學家試驗發現,躺著是思考的最佳方式。

試驗表明,同站立或坐著的姿勢相比,當人們蜷在床上或沙發上時,他們解決問題的速度會更快。

科學家發現,去甲腎上腺素——在壓力下大腦產生的自然激素,能夠干擾腦細胞的活動,降低人們敘述和推理時的注意力。人們站立時會觸發大腦產生反應,這種反應會產生更多的去甲腎上腺素。但躺著則能降低這種激素的濃度,有助于更清醒地思維。此外,當人們躺著時,大腦的血液流動會比站立時更加順暢,有利于大腦供血供氧,大腦會更清晰地浮現出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頭腦中有更多的空間供思考。

收到鮮花 讓人快樂

文/曹曉培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送鮮花可以改善對方的情緒,促使人們用積極的態度化解人際沖突。

美國羅格斯大學的心理學家進行了3項試驗。試驗1:受試者分別收到鮮花和蠟燭。前者認為自己很幸福,而后者卻沒有這種感受。同時,手捧鮮花的人在約會中遲到,對方不會過于在意。試驗2:科學家向電梯中的乘客隨機贈送鋼筆和鮮花。前者表現出“社會退縮”現象,即與科學家保持盡量遠的距離,眼睛盯著電梯顯示屏上不斷變化的數字;后者則向科學家靠攏,并微笑交談。試驗3:科學家給老年人送鮮花,發現他們收到的鮮花數量越多就越開心。心理學家解釋,研究證實了送鮮花的確能讓人快樂。

老人有點饑餓感是好事

文/臧恒佳

篇(5)

深圳市文化部門在堅持公共文化服務政府主導的原則下,從公共文化服務主體的多元化、籌資渠道的多樣化、服務對象的公眾化和服務隊伍的社會化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社會化運作機制,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在提供公共文化便利服務方面的積極作用。2005年出臺的《深圳市重大公益文化活動實行社會化運作試行辦法》經過近12年的運作,常設性群眾文化節慶如外來青工文體節、少兒藝術花會暨學校藝術展演、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元旦、春節、“五一”、“八一”等重大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效應突現,社會影響力空前,全市群眾文化活動創新發展。每年舉辦各類社會文化活動超過千余場次,觀眾達幾百萬人次,初步形成了重大文化節慶、常設性群眾文化活動、流動演出相結合的群眾文化展演網絡,全市各區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實現市民參與文化享受文化的權利,極大滿足了市民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務品牌效應進一步彰顯。

一、常設性群眾文化節慶活動體現了公益性社會意義

《深圳市重大公益文化活動實行社會化運作試行辦法》經過12年的努力,邁上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的快車道。在當年舉辦的深圳市第六屆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首次嘗試由政府進行文化采購公益性文化活動社會化招標,取得成功。從2005年開始,深圳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門主辦的大型慶典晚會、大型文化節慶、精品節目的創作演出、重點文化藝術展覽演出活動、政府慰問性文藝活動、送戲(展覽、電影、圖書)下鄉活動等重大公益性文化項目,通過信息,經資格認定、專家評審、授權實施、監督審計等一系列規范程序,以公開透明、公平競爭、公正的原則,交由符合條件的企業、事業單位及社團、民間組織來承辦,使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進一步規范運作程序,擴大運作范圍,吸引社會力量進入群眾文化建設行列,初步形成了社會文化社會辦的格局,推動了文化部門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職能轉變,推動了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與市場化。同時,群眾參與文化熱情高漲,家園意識進一步增強,安享文化帶來的精神愉悅和福利,有利于社會穩定,對于提升市民幸福指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實踐證明,公共文化服務引入社會力量,不僅不會減弱政府財政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保障、削弱公共文化服務的功能,反而會彌補政府公共財政投入公共文化服務的不足,有效地引導、吸引和調動社會文化資源,做大公共文化服務的“增量”,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的客觀主體,從整體上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水平、效率和效益。

二、常設性群眾文化節慶活動體現了品牌創新特點

(一)常設性群眾文化節慶活動實現了科學化、規范化運作

“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是深圳市常設性的每兩年一屆的大型群眾文化工程項目,從1992年舉辦首屆,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三屆。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等政府機關聯合主辦,深圳市文化館等承辦單位共同承辦,每一屆均有活動主題,呈現不同活動特色,展現了“繁榮社區文化,建設和諧家園”的文化成果,在全市范圍內造就了一道頗為壯觀的文化藝術風景。經過政府采購確定的活動項目由各區、社會民間團體、企業單位等十幾個單位分別承辦運作,活動內容涵蓋社會各個層面,充分調動了社會文化資源,發揮社會辦文化的積極性。如第十三屆“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共演出43場,展覽3個,講座7場;685個舞臺節目和1946幅參賽作品參賽,共有6165名參演者和946名參賽者參與各項活動。發動面、參與人數和活動規模空前。

每年一屆的外來青工文體節于2005年首次e辦,其中的“全國外來青工風采”攝影大賽是“文體節”唯一的一項全國征集作品的大賽活動,由深圳市藝術攝影學會承辦,為全國專業業余的攝影者開辟了一個攝影園地,特別增設“外來工拍外來工”攝影活動更是每一屆其中的特色和亮點,深受外來工攝影愛好者們的歡迎。從一屆比一屆來稿之踴躍、作品題材之廣泛、內容之豐富、質量之高,充分體現了社會各界對外來工的關愛,在全國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今年第十三屆外來青工文體節圍繞“展外來青工風采,繪中國夢想藍圖”為活動主題,在為期兩個月的時間里,將開展25項全市性重要活動和19項文體賽事,展現了外來工的藝術風采和技能。一年一度的文體活動豐富了外來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外來工的文化素養。常設性群眾文化節慶活動對于營造我市文化藝術氛圍,壯大各區群眾文化隊伍,促進群眾藝術創作和挖掘培養藝術人才,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常設性文化節慶活動體現了群眾性和深圳特色文化風采

深圳市常設性群眾文化活動明確時間,明確對象,深圳特色明顯;堅持政府推動,社會參與,規范運作的模式;實行面向社會,繁榮文化的宗旨;以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共享文化資源,創新群眾文化為目標。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作為常設性的具深圳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活動面和參與人數每屆大幅增長;在活動內容上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群眾認知度和滿意度逐屆提高。第十三屆“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以各區街道辦文化站為基層報名單位,各社區、各民間社團、各企業以及以家庭為參賽單位的,參與者中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6歲,11個活動項目吸引了50余萬觀眾觀看。如老齡文藝匯演全市參演隊伍39支,參演節目54個,逾千名老齡人參加演出。年齡最小的50歲,最大的72歲,54個決賽節目是從250個初賽節目中評選出來的,節目量比上屆增加了30%,顯示了活躍在各社區的老齡文藝隊伍不斷成長壯大。以比賽促精品,以活動提高文化品位,為廣大市民展現藝術才華搭建平臺。本屆藝術節11個活動項目,突破了傳統藝術局限,活動面涵蓋社會各個層面,涌現了一大批藝術精品,反映了多姿多彩的社區文化生活,展示了健康向上的社區精神風貌。如由港龍舞蹈發展公司和深圳市國標舞研究會承辦的“交誼舞大賽”共有300多名選手報名參賽,分業余組和專業組、中老年組、少年組和青年組,集中展現了深圳國標舞的發展水平。在流光溢彩的皇崗村文化廣場的決賽現場,近4000名轄區居民欣賞了一臺高水準的藝術表演。具有深圳特色的活動項目讓越來越多的市民主動體驗文化藝術帶來的精神愉悅,體現以人為本,交流民藝民情的活動特色。這與承辦單位高度重視,悉心策劃,狠抓落實,措施得力密不可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在經費上給與扶持補貼,確保活動圓滿成功。

(三)常設性群眾文化活動促進辦節內容模式和運作機制的全面創新

每項常設群眾性大型文化品牌活動的成功舉辦,促進了群眾文化隊伍不斷壯大,群眾藝術創作繁榮發展,藝術人才層出不窮,社區文化建設向前發展的可喜成績。在活動內容上,創新辦節理念。深圳市少兒藝術花會創新小戲專場比賽,參賽作品含蓋了快板劇、小京劇、小黃梅戲、采茶戲、東北二人轉、小粵劇、小音樂劇、童話音樂劇等7大戲種,具很強的觀賞性,展現個學校小戲創作蓬勃興旺的可喜景象。在運作機制上,結合深圳的實際,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對文化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益,通過規范程序,以項目補貼的方式將節慶活動項目授權于文化事業單位、文化社團和企業承辦,政府搭臺,社會參與,企業協辦,促進了公益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在運作手段上,扶持和壯大民間團體。深圳市藝術攝影學會、群文學會等多家民間社團參與承辦,形成了公平競爭的機制;同時鼓勵和吸引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協辦活動項目,用好用活文化品牌,體現社會文化社會辦的活動宗旨。

(四)常設性群眾文化活動充分展現民間藝術特色和本土文化創新意識

利用地域文化和客家文化特色,在創作上涌現出不少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民間藝術特色濃厚的佳作。如龍崗區有良好的民間藝術活動基礎,基本形成了“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為主題的基層文化格局。龍崗街道的“民間舞龍之鄉”、橫崗街道的“交誼舞之鄉”、坪山街道的“麒麟之鄉”、南澳街道民間藝術“水上迎親”、“舞草龍”、坑梓街道“腰鼓”、坪地街道“客家山歌”、大鵬街道“舞獅”等民間特色表演和本土民間藝術精華之作,成為一道豐富的民間文化盛宴。其中在民間藝術匯演中獲得金獎的沙頭角的民間舞蹈《漁燈舞》和南澳的《水上迎親》,充分體現了本土文化藝術的精髓。《漁燈舞》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近年來,深圳市鹽田區對“沙頭角魚燈舞”這個國家級保護項目進行藝術再創作,創編成少兒版《魚燈戲鼓》和舞臺精品《海角魚燈》,在此基礎上,又組織創作了廣場版魚燈舞《魚S人歡》,深受群眾歡迎,并廣為流傳,吸引了香港新界山咀公立學校240名學生來到沙頭角沙欄嚇村學習魚燈舞。由深圳市少兒藝術團創編并排演的《魚燈乖乖》亮相廣東省第八屆少兒藝術花會,獲得評委的高度評價,一舉奪得金獎。此作品就是根據沙頭角魚燈舞重新創作的少兒舞蹈精品。魚燈舞這種本土文化項目經過藝術再創造,在現代生活中得以不斷傳承發展。本土民間藝術作品經過藝術創新,成為更具觀賞性和藝術性的文化品牌。充分展示深圳招攬八方英才,藏藝于民的地域特色,展示了深圳人的文化底蘊和內涵。

結語

深圳市重大文化節慶工程公益化運作卓有成效。每年由宣傳文化部門組織的元旦、春節“關愛行動”、“五一”文化下基層進社區、“八一”深圳市宣傳文化系統慰問部隊等專題文藝演出活動均以節慶為重點,活躍節日期間居民和打工者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宗旨,持之以恒,成為深圳市常設性節慶文化品牌活動,文化特色和社會效益相得益彰。對于營造全市文化藝術氛圍,壯大各區群眾文化隊伍,促進群眾藝術創作和挖掘培養藝術人才,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并在全市各區形成輻射,為基層服務的功能定位更加突出。

篇(6)

選商聚智,構建“五彩南湖”

南湖區以區“十二五”規劃為引領,全力構建“五彩南湖”(金色實力南湖、藍色智慧南湖、綠色生態南湖、紅色人文南湖、橙色幸福南湖),打造江南水鄉現代田園城區,按照“同城滬杭、提速發展,文化搭臺、經貿唱戲,政企合作、百姓同樂,開放辦會、市場運作”的思路,選商聚智取得新成效,市民共享節日快樂。本屆“南湖之春”文化經貿活動通過開展為期2個月的集中招商專項活動,積累產業招商項目;通過舉辦涉及現代農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大企業倍增、領軍人才、金融創新、樓宇經濟、集中簽約等7場推介會全面推介南湖投資環境。

記者獲悉,中國綜合性地產領軍企業綠地集團與南湖區合作,投資開發城市現代綜合體項目,這也是綠地集團在浙江省的第一個項目,投資15億元,將建成商檔寫字樓、大型購物中心、品牌餐飲街、城市會所和精品住宅于一體的大型新興城市綜合體。

在5月27日舉行的樓宇(總部)經濟招商推介會上,南湖區相關領導介紹,樓宇經濟是南湖區現代服務業一個至關重要的領域,目前南湖區已擁有總部商務花園、江南CBD、嘉興國際創意文化產業園、嘉興科技城等大規模樓宇(總部)經濟平臺載體。近兩年來,南湖區相繼出臺了多項關于推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

近年來,南湖區充分發揮利用各路人才優勢,凝聚和激發各類綜合資源的巨大能量,使南湖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進和產業轉型升級邁上新臺階。在本屆“南湖之春”主體活動期間,舉辦了經濟發展新趨勢、浙商回歸新機遇經濟發展論壇、浙商投資企業代表座談會、“創業南湖,精英引領計劃”推介會等互動活動,讓更多的創新創業人才和企業家了解南湖,共謀發展。

“南湖之春”文化經貿活動圍繞歷屆活動主題,突出不同階段的發展特點,共同構建全區聯動、對外推介的舞臺。各鎮、街道、園區圍繞南湖區“七大片區”的規劃發展格局,加強接軌滬杭,加大引資力度,實施產業招商、專業招商、功能招商和定點招商。

據統計,前九屆“南湖之春”文化經貿活動共集中簽約項目520多個,總投資約670億元,各類奠基、開工、竣工、投產項目達510個。這些項目為南湖區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別是在產業集群、總部經濟、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現代服務、現代農業等10大系列方面成效顯著,使該區加快了“七大片區”五大產業帶的建設進程,彰顯出經濟轉型升級的主導發展方向和格局。

群策群力,提升群眾“幸福感”

“南湖之春”一直秉承“開放、合作、友誼、發展”的主題,每年通過舉辦一定層次、規格、水平的文化經貿活動,促進南湖經濟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改善南湖創業創新環境,增強區域競爭力,發揮重要的作用。

善于整合、群策群力是“南湖之春”成功舉辦的基礎保障。“南湖之春”活動采取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舉辦模式,整合社會資源,廣泛發動鎮、街道、園區積極參與,還吸引了一批企業以實物、資金等方式贊助活動。親民益民也是“南湖之春”活動具有持久蓬勃生命力的關鍵所在。十年舉辦的經驗表明,依托群眾的廣泛參與、共慶共歡的節慶活動,才能具有深遠的社會影響。

南湖區委書記孫建華認為,一個城市的發展,不僅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良好的生態環境,更要有好的產業環境、文化底蘊、以及人文內涵,以彰顯這座城市的品位,而這些都需要通過一定的形式予以展現,通過“南湖之春”活動舉辦,能夠提升南湖的對外知名度,集聚更多的人氣商氣,不斷增強南湖的發展后勁。

多年來,“南湖之春”活動不僅突出辦好經貿活動,也重視相關的文化活動組織展開。各鎮、街道基于本地的人文、旅游、文化特色,重點策劃設計了一批群眾能參與、想參與、樂參與的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健康向上的群眾性文化系列活動,舉辦“一鎮(街道)一品”文化藝術節,使市民能在家門口充分感受到“南湖之春”的活力與魅力。

篇(7)

一、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

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根本依據就是人類的生活規律以及戶外出行的基本需求,而景觀規劃設計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取決于人們的戶外活動需求的滿意度以及直觀的感受。所以說城市街道景觀設計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從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以及心理需求等角度出發,科學合理的規劃城市街道的空間環境。而且,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更有結合當地的民風、民情來合理的規劃景觀,貼近人們的生活、貼近人文氣息,充分體現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人性化特征。

2、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則

受氣候和地理環境以及文化傳統等方面綜合影響,每個城市都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而且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街道景觀被賦予新的內涵。所以,在城市街道景觀設計中,應該充分的結合當地的歷史背景、地形地貌、氣候特征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習慣,進行個性化的城市街道景觀規劃,展現當地城市特有的景觀風貌、文化內涵和個性氣質,體現市民的精神面貌和獨特的地域文化,展示出城市的經濟實力以及科技文化的綜合水平。

3、繼承和發展文化傳統的原則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不僅體現著市民日常生活的現實意義,還具有深遠的歷史文化意義。城市街道景觀的設計與當地的歷史文化傳統息息相關,而且具有歷史意義的街道景觀,不論是在建筑形式、空間尺度色彩還是在文化傳承方面,都能引起市民的強烈公民,增強文化認同感。所以,在具體的城市景觀規劃設計進程中,我們需要充分的考察當地城市的歷史演變、文化傳統以及視頻的心理和行為特征以及價值取向等,在景觀規劃中融入歷史文化傳統,并結合現代經濟文化發展,形成一種新的城市街道景觀文化風貌。

4、整體規劃性原則

城市街道景觀的整體規劃性原則體現在空間形態的整體化以及街道布局的整體化等兩方面,這需要我們在具體的景觀規劃設計中以城市的整體特征為出發點,對城市街道的景觀空間的組合性質進行充分的調研,還要充分的考察城市街道的道路交通等客觀條件,同時需要強化街道景觀小區域環境的共性特征,如此才能進行統一的規劃設計,體現城市街道景觀的整體特征,確保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科學合理性以及經濟實用性。

5、可持續發展原則

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直接關系到城市的長期發展規劃,所以說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城市的空間結構、城市景觀變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景觀建設的資源使用效率,綜合評價城市街道景觀對城市生活環境質量以及城市生態安全格局帶來的影響,在景觀設計過程中要逐步的強化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設計觀,建設和諧美好、經濟實用的而又生態環保的城市街道景觀。

二、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實例分析

1、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目標

城市街道景觀創作在提煉城市文化方面注意追求意境、個性、文脈和哲理,把握深刻的創造意識,形成新的城市環境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街道景觀不僅對于城市的影響,而且對于城市中的居民以及外來人群的影響都是深刻的。具體來說,首先,要對城市的特征感進行體現,我國每個城市都有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可以通過對街道景觀的精心塑造來達到對人們視覺和心理的滿足需求;其次,要加深游客的認同感和改善市民的歸屬感。對于游客來說,城市街道就是一部可以讀懂的書,而對于市民來說,可以有效促使他們對城市在心理上的歸屬感;第三,還可以深化人民的自豪感。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觀設計,保持城市的歷史特色和地方特色,賦予其新的生命和活力,可以明顯激發人們的斗志、增強凝聚力并且加深人民的自豪感。

2、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廣場景觀設計

城市街道廣場屬于一種公眾活動場所,不僅能為市民提供休憩場所,還能豐富市民的業余生活。所以城市街道廣場景觀設計應該突出人文氣息,一般可以結合當地的文化傳統,設置一個主題廣場,并配套的建設一些娛樂休閑的設施,供市民排練廣場舞或者舉行一些文化節、展覽會、公益活動基金會等等。在城市街道廣場上可以建設一些體現當地文化特色的雕塑,指示牌,融合城市的地域風土民情等多種元素,并賦予時代內涵,充分體現當地文化傳承與發展,同時可以配置一些桌椅等,供市民下棋或者是喝茶聊天,營造一種輕松的文化氛圍。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設置廣場大屏幕,宣傳城市的發展歷程以及各種文化風俗習慣,增強市民的文化認同感,充分發揮廣場的美好生活、傳承文化、促進發展的多種功效。

3、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綠化景觀設計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的綠化景觀設計,不僅關系到城市街道整體的藝術欣賞效果,更關系到城市的生態可持續發展。目前城市街道綠化景觀設計中比較流行的是一種“綠廊”,它不僅具有防塵、隔音、凈化空氣的綜合效果,而且還能將城市街道劃分為不同的區域,使得城市空間布局具有強烈的層次感和韻律感,具有很好的藝術欣賞效果。然而,城市街道綠化景觀要體現地域文化特色,在綠化植物的選擇以及組合上要特別慎重。具體來說,城市街道綠化植物的選擇,要以當地的植物為準,盡量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植被,最好是本市的花草樹木來進行街道綠化,一方面可以顯示地域植被特色,另一方面又能節約綠化植被的后期維護成本。而在綠化植物的組合上,要盡量體系季節色彩,形成一種四季分明的審美效果,同時可以充分的結合當地的文化傳統,用植被組合成一些特色文化景觀,并配置一些標語和說明,體現城市街道的文化氣息。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增強城市街道的層次感和色彩美,還能凸顯地域文化特色,更重要是能體現生態環保的功能,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街道景觀的設計是一個城市的市民精神風貌、風土民情、文化傳統以及城市整體形象的綜合體現。為了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我們必須立足城市現實條件,努力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結合點,創造出具地域特色、體現文化氣息、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生態環保的城市街道景觀。

參考文獻

[1]龔鵬飛. 地域文化背景下中小城鎮街道景觀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4.

[2]宋佳. 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觀規劃設計中的理論研究[D].齊魯工業大學,2014.

[3]姜小靜. 贛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觀設計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3.

篇(8)

中圖分類號:G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6-0193-02

近年來,我市群眾文化活動蓬勃發展,據統計,全市舉辦節慶品牌活動有30多個,每年舉辦活動有近2萬場次,參與群眾達1500萬人次,營造了“天天有活動、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賽、季季有節慶”的濃厚文化氛圍。一方面,通過整合活動資源,打造了形式多樣、貼近群眾的文化活動品牌,極大地滿足了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了群眾的文化權益。另一方面,通過引導、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群眾文化活動項目,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力量支持、全民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新局面。

一、主要成效和做法

以重大節慶為契機,以品牌打造為突破口,以資源整合為手段,以服務新莞人(外來務工人員)為特色,全方位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著力豐富城鄉文化生活。

(一)突出文化活動常態舉辦

注重群眾文化活動常態化舉辦,營造出“天天有活動、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賽、季季有節慶”的濃厚文化氛圍。為推動知識傳播,營造全民學習氛圍,舉辦每年一屆的東莞讀書節,每月一次的“學習論壇”和每周一次的“市民課堂”,市鎮聯動掀起全民閱讀熱潮;為傳承歷史文明,每年在“國際博物館日”至“文化遺產日”期間,舉辦以展覽、講座為形式的“走進東莞文明”大型系列文博活動,傳播人文精神;為滿足大眾文化需求,普及文化藝術,我們利用全市700多個文化廣場的陣地,舉辦“絢麗大舞臺”廣場千場演出、“都市彩虹”廣場周末大學生文藝演出、全市廣場集體舞大賽、 “粵韻金聲”粵曲欣賞晚會、舉辦“永遠跟黨走”大合唱比賽、小戲小品大賽、音樂舞蹈花會、少兒藝術花會等常設性全市重大賽事,激活廣大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讓人民群眾時時處處受到文化活動的熏陶。

(二)突出文化活動品牌打造

注重文化活動品牌的打造,通過大力宣傳推介、持續創新舉辦等不同方式和多種渠道,打造出諸如“文化周末”專場演出、“越唱越紅”廣場歌唱大賽等30多個具有廣泛影響且深受廣大市民喜愛的文化活動品牌。例如,莞城街道舉辦的“文化周末”專場演出,是東莞市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創新之舉。通過以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為突破口,以注冊商標統一標識名稱為整體形象,以文化傳播為手段,堅持走品牌化、專業化、產業化相結合的路子,使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滿足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產業發展作出了新的嘗試和努力,并于2009年榮獲第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創新獎。又如,塘廈鎮舉辦的“越唱越紅”廣場歌唱大賽,是東莞市群眾文化活動的又一大品牌,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五屆。憑借“歷時最長、場次最多、參賽人數最多、觀看人數最多、活動場所最靈活、經費開支最少”等六大特色,先后榮獲了“東莞市十大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和“全國特色廣場文化活動”的榮譽稱號,成為國家級的廣場文化活動品牌,被各大知名媒體和社會各界譽為“北有星光大道,南有越唱越紅”。

(三)突出文化活動內涵挖掘

注重挖掘弘揚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合理引導各鎮(街)結合實際,挖掘提煉粵劇、客家山歌等傳統文化資源,積極利用各個傳統節假日,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并逐步形成“一鎮一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格局。近年來,統籌組織各鎮(街)舉辦了洪梅“花燈節”、東坑“賣身節”、“東莞國際啤酒節”、謝崗“登山節”、橋頭“荷花藝術節”、望牛墩“七月七風情節”、鳳崗“客僑文化節”、沙田“水文化節”、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日”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各大活動此起彼伏、遙相呼應,全方位、多角度、系列性地展示東莞群眾文化活動濃厚的“莞邑特色”。此外,還聯合國家文化部、中國廣電總局、中國文聯、中國民協等部門分別承辦或聯合舉辦了首屆中國(東莞?望牛墩)七夕風情文化節、第二屆中國(東莞中堂)龍舟文化節等國家級重大賽事,提升了東莞的城市形象,滿足了群眾文化需求。

(四)突出文化活動資源整合

為了讓全市各地分散的節慶活動形成強大的文化品牌集群效應,通過全市統籌、部門協作、鎮街聯動、群眾共享的方式,推動全市文化活動資源的優化配置。比如,對全市20多項節慶文化活動進行整合,組織舉辦“我們的節日――東莞市系列文化活動”,成為全市人民共同的節日,深受群眾喜愛,成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亮點工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有效抓手、惠及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盛宴,被群眾譽為“家門口的文化盛宴”。制作并推出“我們的節日”東莞系列文化活動LOGO,舉行了“我們的節日”東莞系列文化活動啟動儀式。緊接著,我們還組織舉辦了“我們的節日?清明”―東莞市傳承東縱薪火唱誦活動、“我們的節日?五一”―東莞企業文化藝術節、“我們的節日?六一”―東莞市第七屆少兒舞蹈花會,“我們的節日?七一”―東莞合唱節,“我們的節日?十一”―東莞廣場文化藝術節,等等,活動涵蓋傳統節慶、東莞特色、紀念節日等三大板塊,薈萃市內各門類藝術精品和特色藝術作品。每項活動的策劃均要求從廣大市民最關心、最喜愛的內容和形式入手,進一步豐富了廣大市民的節慶文化生活,從而使“我們的節日”東莞市系列文化活動真正貼近市民,真正符合東莞人民“口味”。

(五)突出文化活動普惠開展

堅持扎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進“百場培訓、千場演出、萬場電影”到村(社區)、到企業活動。2011年共舉辦百場培訓120場,受訓人數7000多人;組織各鎮(街)開展演出活動1000場,受惠觀眾100多萬人;累計電影公益放映10865場,受惠觀眾達482.1萬人次。文化活動下基層得到了基層廣大群眾和新莞人的一致好評,真正達到了惠及人民的目的。

(六)突出文化活動市場化運作

1、實施公益文化項目活動招商,創新社會辦文化機制。從2004年開始,圍繞“社會投入、社會策劃、社會承辦”的要求,遵循市場化運作、個性化策劃、規范化組織、整體化推進、多元化著手、品牌化打造的原則,將全市的公益文化活動項目整合起來,形成文化活動項目“超市”,通過舉辦公益文化活動項目招商會,讓企業通過冠名、承辦、策劃、投資等形式參與文化活動項目的開發利用,打造“企業走進文化,文化融入市場,經濟和文化聯姻”的平臺。近年來共推出522個公益文化活動項目,成交428個,金額達3.3億元。同時成立了東莞文化發展促進會,將公益文化活動招商投資方、策劃方整合起來,將社會辦文化的力量組織起來,建立起文化活動招商的長效機制。通過公益文化活動項目招商,我市文化活動呈現出了數量多、規模大、參與廣的特點和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繁榮景象。

2、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群眾文化活動。近年來,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通過對民間藝術團隊進行資金扶持、對熱心公益文化的企業進行表彰等多種形式和渠道,調動社會力量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近年來,在市、鎮文化主管部門的大力提倡和引導下,各鎮(街)企業開始不斷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積極利用中秋國慶、元旦春節等節假日,開展有益身心的企業文化活動,豐富企業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例如,南城街道的新科磁電廠每年都會開展運動會、歌唱比賽、志愿服務等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活動,豐富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成為了企業特有一種文化活動。石碣鎮的東聚電子電訊制品有限公司連續五年舉辦“東聚杯”卡拉OK大賽,進一步弘揚了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提升員工對公司的向心力與凝聚力。還有虎門、清溪、萬江等鎮(街)的眾多企業也出錢出力,組織舉辦一些讓基層群眾參與的才藝大賽,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大大了豐富周邊群眾和廣大參賽選手的業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在市、鎮各級黨委政府的重和幫扶下,鎮(街)民間藝術團隊近年又活躍起來,自發組織在村(社區)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例如,石龍鎮的粵劇“私伙局”相當活躍,僅大大小小,活躍在各公園和廣場的粵劇“私伙局”就有10多個。其中,中山西社區康源粵樂社自2010年成立以來,堅持每個星期都在中山公園公開演出,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情捧場,進一步豐富和活躍社區居民文化活動。虎門鎮群眾文化發展的腳步踏實穩健,社團文化也異常活躍,現登記在冊的文化社團有15個,會員人數達到1920人,還有20多個各類型文藝私伙局。2010年,全鎮各文化社團在本鎮內共舉辦各類活動150多場次,參加鎮外演出交流60多場次,參加市以上的比賽、展覽、演出活動近100場次。據統計,全市業余粵劇團(曲藝社)、私伙局共有263個,會員人數7000多人。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盡管我市群眾文化活動繁榮發展,社會力量參與組織舉辦群眾文化活動勢頭強勁,然而,對應廣大群眾對文化需求日益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我市社會力量尤其是企業文化發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普遍、不深入、不適應等問題。有的企業文化意識淡薄、基礎工作缺乏,缺少專門負責企業文化建設的人才,企業文化無法形成體系。而民間藝術團隊組織較為松散,活動也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會帶來一定的制約。

三、對策及建議

下來,以實施文化名城建設戰略為統領,以創建全國公共文化服體系示范區為契機,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積極引導、幫扶社會力量參與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促進東莞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我市實現“高水平崛起”提供堅實文化支撐。

1、指導并推動企業加強文化載體建設。通過開展相關工作,豐富和優化企業文化載體設計。利用互聯網和企業報刊、廣播、閉路電視等媒體,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產品,擴大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覆蓋面;加強對各種業余文化社團的管理引導,把業余文化社團培養成企業文化建設的領頭羊、生力軍;充分發揮業余文化活動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載體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健康向上、群眾喜聞樂見的攝影、書法、美術、文學、舞蹈、聲樂、體育等業余文化活動,滿足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開展廠慶、企業文化藝術節、企業志延伸展覽等形式多樣的專題文化活動,打出特色,形成品牌。

2、推動各類企業文化設施不斷充實內涵,提高水平,發揮作用,從設施建設和功能布局上搭建企業職工共享文化服務的平臺。

3、進一步完善《東莞市文學藝術創作和文學藝術獎勵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加強對企業文化建設進行扶持的針對性;進一步完善全市各協會的管理制度,促進書法、美術、收藏、攝影、奇石、盆景、詩詞、作家各協會廣納企業職工會員,使之融入全市文藝創作的“百花園”。

篇(9)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走向昌盛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也是維護人類文化的多元,促進世界趨向和諧和平的重要因素。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合法利用,服務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對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說、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深圳市寶安區人杰地靈,歷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祖先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傳統文化。自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建縣始已有1600多年歷史。改革開放30年來,寶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隨著深圳經濟高速發展,許多本土民間傳統文化面臨失傳的危機。如何保護好當地具有民間特色的文化藝術,成為寶安區的一項重要的刻不容緩的工作。

為貫徹落實國家提出的“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十六字工作方針,2007年9月5日,寶安區正式成立了由副區長任組長的寶安區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并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辦公室,配備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各項組織協調工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與申報、搶救與保護、傳承與發展,應該是每一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光榮使命。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已初見成效。寶安區已成功申報了區級名錄18個,其中,已入選省級名錄的有:石巖街道《石巖客家山歌》、石巖街道《應人石傳說》、觀瀾街道《觀瀾舞麒麟》、觀瀾街道《觀瀾客家山歌》、觀瀾街道《紅釉彩瓷“滿堂紅”生產技藝》、福永街道《福永醒獅舞》、松崗街道《賽龍舟》、沙井街道《沙井蠔民生產習俗》。新安街道《上川黃連勝醒獅舞》、大浪街道《大船坑舞麒麟》、公明街道《玉律舞麒麟》、 松崗街道山門《傳統七星獅》、福永街道《望煙樓傳說》、松崗街道《賽龍舟》等。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離不開一方水土的保護,離不開一代代的薪火相傳。為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安區充分利用新聞媒體,舉辦專題展覽,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全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每年全國“文化遺產日”期間,寶安區都在《寶安日報》和寶安電視臺上刊登和播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專版及專題片,向廣大市民進行宣傳。2008年6月全國“文化遺產日”期間,還專門將已列入省、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活動展板,在區群眾文化藝術館大廳進行展出,之后又在寶安區所轄10個街道進行巡回展出,歷時4個月。據不完全統計,累計有5萬多人次觀看了此專題展覽。2012年4月12日,寶安區又對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進行公開授牌,并舉辦專題展覽向公眾展出。通過廣泛宣傳,市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

寶安區群眾文化藝術館將正式列入省級“非遺”名錄的民間音樂《石巖客家山歌》和列入市級“非遺”名錄的民間文學《應人石傳說》編排成客家山歌小戲《應人石傳說》,參加廣東省第六屆群眾戲劇曲藝花會比賽,榮獲金獎。寶安區還在觀瀾、石巖、大浪、龍華、民治、西鄉等客家人聚居地區的街道,組建了6支客家山歌代表隊,參加深圳市第二屆客家山歌藝術節。通過比賽使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傳唱客家山歌。

此外,區群藝館還將省、市、區名錄的“松崗賽龍舟”、“沙井蠔民生產習俗”編排成舞蹈《龍舟競渡》和《蠔妹情》,參加深圳市2007年“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比賽,也獲得了金獎。每年春節、元宵節和“文化遺產日”,寶安區都組織被列入省、市、區代表作名錄的福永醒獅、觀瀾舞麒麟、大浪大船坑麒麟舞、新安上川黃連勝醒獅舞、松崗山門七星獅等“非遺”項目到廣場、社區、工業區進行表演,豐富廣大市民的節日文化生活。

開展“非遺進社區”、“非遺進校園”,是“非遺”保護和傳承的一個新舉措。近三年來,寶安區分別在區群藝館文化廣場、觀瀾世紀廣場和西鄉大眾廣場、松崗第二中心小學、福永懷德社區等地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等多項活動,每場觀眾均達數千人之多。既豐富了市民和來深務工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提高人們對“非遺”的自覺保護意識。

我國實行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級保護制度,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的核心內容,也是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措施。區群藝館在此基礎上,深入挖掘,加快我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建設,并按照申報要求進行整理相關圖文、聲像資料,爭取將區內所有的非遺項目全部申報成功。

在深圳市“非遺”保護中心、寶安區“非遺”保護辦公室、大浪街道辦的指導下,大浪街道文體中心根據街道的實際,全面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特別是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大船坑舞麒麟項目的保護。該中心組織專人了解“非遺”項目目前的生存狀況、傳承人、相關場所、實物資料、相關民俗活動等,掌握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通過文字、相片、音像、數字多媒體等對“非遺”項目進行系統的記錄、整理,予以妥善保存,建立較為完善的檔案,通過多種方式、渠道對大船坑舞麒麟進行宣傳。一是以文化遺產日、重大節慶宣傳活動為載體,開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麒麟作為吉祥的象征,參加了市舉辦的“非遺日”、“非遺進社區”等演出、在大浪街道轄區范圍內進行社區文化節的演出;二是通過舉辦展覽、開展專題演出等形式,讓社會各界充分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是借助《寶安日報》、深圳電視臺、《南方都市報》等媒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加強宣傳和展示。

寶安區大浪街道文體中心與街道成人學校合作,將大船坑舞麒麟項目及“非遺”有關知識編寫成《社區教育教材――大船坑舞麒麟》,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課堂、進教材、進校園。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與申報、搶救與保護、傳承與發展,是每一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光榮使命。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對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篇(10)

一、注重參與,充分調動居民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居民群眾是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主體,他們既是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創造者,又是社區群眾文化的受益者,群眾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終取決于居民群眾的認同感和參與度。因此,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內容上,要充分考慮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鄉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相結合、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相結合,做到既繼承優秀傳統的文化遺產,又廣納現代文明成果;既重視鄉土文化,又不排除外來文化;既有“陽春白雪”的高雅藝術,又有“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化。在形式上要提倡多樣化,防止單一化,可采取文化娛樂、休閑健身、環境美化、思想教育、科技普及、藝術培訓、網絡咨詢等多種形式,尤其要推出老少皆宜的、通俗易懂的地方劇種和地方方言的文化節目,使群眾文化通俗易懂。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形式為載體,滿足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盼,使群眾文化活動得到居民群眾的普遍認同。例如,從2008年開始,李家街道就對京劇團提出了“周周有活動,月月有大戲”的口號,從一月起,不僅堅持每周三、周五的調嗓、排練,而且每個月要上演一部化妝的大戲,全年共演出《豆汁計》、《赤桑鎮》、《紅燈記》等傳統現代戲10場,觀眾達1000人次,極大的滿足了戲曲愛好者的需求;街道每個月都安排了適應不同群體參加的文化、體育賽事,先后舉辦了第三屆老年人電腦大賽、第四屆老年人太極拳系列擂臺賽、第三屆老年人乒乓球大賽、首屆中老年人模特大賽,組織了由機關干部和共建單位間進行的足球賽、組織非公企業員工羽毛球賽、臺球賽等賽事20余場;深入開展了“學名人、讀名著、聽名曲”活動,分別在轄區單位、學校、社區組織開展了12場讀書知識講座,12場古典名曲賞析活動,深受群眾的歡迎;舉辦了新年民族交響音樂會、慶新春京劇專場演出、曲藝家進社區專場演出、承辦了“金秋頌和諧”藝術家進社區專場演出等,觀眾達5000人次;播放電影6場,觀眾達2000人。

上一篇: 助人之星事跡材料 下一篇: 畢業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视频在线 | 亚洲日韩首页中文字幕在线 | 三a四a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国产中文字幕 | 三级久久三级久久三级 | 伊人亚洲免费看国产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