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反思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1 16:22: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吃水不忘挖井人反思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一、讓學生自主識字來感受樂趣

利用語境與生活實際,初識字音,了解字義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的活動提供有效的服務,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能依據個人的喜好和需求,在一定范圍內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

1、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用五彩繽紛的圖片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教師通過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中的圖片,引導學生認真看,用心想,然后提問:同學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請同學們說一說,有的同學說:“看到圖片上有一口井,井邊立著一塊石碑”。還有的同學說:“石碑上刻著兩行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還有很多同學紛紛舉手回答,同學們觀察的很詳細,教師一邊說一邊板書生字。如:吃、忘、井、刻、席。通過分組討論,用生字卡片認讀,隨后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生字,把字音讀準,能文從字順地讀下來,使他們初步建立音、形、義的聯系,達到整體感知生字的目的。

2、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識字教學的目的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識字,而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這才是我們識字教學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們的每一節課都讓學生事先預習過了,因此在讓孩子們齊讀生字卡片之后,讓學生先說說自己在預習時最先記住哪些字,是采用那些方式記住的。學生肯定挑了一些比較簡單的生字進行交流,這符合小孩子的的心理發展趨勢,先易后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滿足了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愿望,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富有個性的學習。孩子們在交流的時候,多用腦想,用手記,教師肯定學生的學習好方法。進行表揚。學生聽到老師這真誠的鼓勵,從中獲得了成功的愉悅,增強了自主識字的信心。這樣的教學,既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又培養了學生敢于當眾表現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在自主識字中,感受成功的樂趣。

3、要與學生共同反思學習過程,歸納學習方法集體總結匯報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評價和總結?!皠偛盼覀冇性S多同學都匯報了自己的識字方法,有的是按部件來記,有的是運用加偏旁、換偏旁的方法,還有的同學能結合自己在生活中所了解的知識來記憶生字,這些方法好極了。我相信還有許多同學,也有不同于他們,但又非常適合自己的好方法,希望今后也能有機會介紹給大家?!?在教學中,教師應多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總結自己在語文學習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從中歸納,提煉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個性化的學習方法。

二、學習課文

篇(2)

一、創設情境,激發大聲朗讀的興趣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充分體會課文的情感因素,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覺、去體驗、去思考,去理解詞句,去培養語感,并在動情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表達出自己體會到的感情,去接受潛移默化的熏陶。

在教學中我發現一年級的學生對于貼近他們生活實際、趣味性強的文章興趣較為濃厚,愿意朗讀;而對于離他們生活實際較遠、不易感知的內容則興趣較差,讀這樣的文章就會感到難度大,提不起朗讀的興趣。就比如《吃水不忘挖井人》和《奶奶的白發》這兩課相比 ,前者在教學上就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前者離孩子的生活太遠。那么我們該如何考慮學生們可能遇到的困難,恰當地為他們清除閱讀障礙呢?這時我們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二、用多種形式“讀”激發大聲朗讀的興趣

低段學生好奇好動,形象思維占優勢,教師應從知識的內在聯系和教學的要求出發,采用比賽、畫圖、唱歌、表演等方式,讓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學生也是十分樂意的。

(1)想象讀。低年級的課文大部分是古詩、兒童詩、童謠。如何讓學生在誦讀中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讓學生樂讀,關鍵在于引導學生想象。

(2)仿聲讀。讀書中,老師經常讓學生或自己分角色朗讀,但有一點要注意,分角色朗讀就要模仿角色地讀。如在教讀《三個小伙伴》一課時,就可以讓學生模仿小野豬、小袋鼠、小象的口氣朗讀課文,既有趣也讀懂了課文。

(3)表演讀。表演讀是學生運用動作和聲音表現理解課文的一種表達方式。表演能促使學生把課文內容與自己的生活感受聯系起來。通過表演再現課文內容,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朗讀、想象。

(4)挑戰讀。這是進入細讀、情感朗讀階段,即在指導孩子充分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指名讀,再由本人指出向誰挑戰。無論是挑戰者,還是被挑戰者,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孩子們為了能挑戰成功,就必須自己練習朗讀。許多孩子挑戰成功,信心倍增;挑戰失敗,不甘落后,這樣班級中也形成了積極進取的氛圍。這種以點帶面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早讀課上孩子們認認真真,讀書聲響亮有感情,同時還優化了孩子們能上能下的心理素質,真是一舉多得。

(5)游戲讀。兒歌雖說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但如果讓學生反復地朗讀,學生也會厭倦。如果將兒歌放到游戲中讀,學生就會邊玩邊讀,興趣倍增。

三、及時評價激發大聲朗讀的興趣

(1)教師評價,激發學生大聲朗讀的興趣。我相信所有的學生都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如果老師能在學生的朗讀上進行恰當的點評,可以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朗讀效果。如一位學生在讀《世界多美呀》的最后一段,不但讀得正確、流利,而且還讀出了小雞贊美世界的喜悅、自豪的心情,老師說:“你讀得太好了,老師也比不上你!誰也不能像他那樣讀?!睕]等教師把話講完,學生已經朗讀起來了。通過多次這樣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學生都能根據課文內容,讀出不同的語氣。

(2)自我評價,激發學生大聲朗讀的興趣。自我評價是促進學生對學習進行自我反思,自我調節,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在培養朗讀興趣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對自己的朗讀結果作評議。如:在教《春筍》第二自然段的朗讀時,要求讀出春筍娃娃的可愛。我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指名讀,一名學生讀后是這樣自評:“我讀得較流利,但我沒有讀出春筍娃娃的可愛的語氣?!崩蠋熣f:“假如讓你抱一抱這個白白胖胖的娃娃,你會感到怎樣呢?”這時,大部分學生都能用撒嬌的語氣把課文的句子讀出來。

篇(3)

評價,在語文新課程實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其所倡導的“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以及重視評價的激勵與改進功能正受到教師的普遍關注,大家期待著一種能彰顯教育本色、能真正促進學生發展的新的評價體系的誕生。如何真正把握新課程評價的精髓,發揮課堂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引導學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好學”,而且“會學”和“學會”,更要“學得有興趣”,是我們教師所要研究的問題。評價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不僅要關注共性,更要關注個性;不僅要關注學業成就,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要真正達到《綱要》所要求的評價境界:帶動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一、堅持新的評價原則

1.尊重評價主體

對語文學科來說,要注意強調個性的理解。我們應當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個體性。在語文教學的評價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不僅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還培養了學生自信的個性品質。

2.鼓勵評價主體

教師應用賞識的目光,從各個方面觀察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以不同形式做出激勵性的評價。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句熱情的話語,都能夠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激勵性的語言能點燃孩子們智慧的火花,使他們獲得滿足,產生學習的動力。

3.寬容評價主體

要使學生發展,首先要寬容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錯誤,只有寬容了他們的錯誤,才能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剛入學的學生在行動上、膽量上、語言表達上都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我們在教學上應該細心呵護他們幼小、脆弱的心靈。

二、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藝術策略

1.評價要有針對性和導向性

課堂評價語就像車前的馬、線上的針,對調控教學、激勵學生能起到調節與導向的作用。評價具有針對性和導向性,學生能夠從教師有力的評價中受到啟發,明確努力的方向,這是有效評價的精髓所在。筆者在教學國標本蘇教版一年級下冊《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時,一個學生提出:“老師,我們平時都是說‘喝水’的,為什么這個課題中要說‘吃水’呢?”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問立刻掀起了課堂教學的波瀾,學生緊鎖眉頭,認真思考。透過這個問題,可以看出這是個很會思考的學生。更重要的是,我憑借這個契機,讓學生明白課堂上應該像這位學生一樣,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我及時對這位學生進行導向性的評價:“×××同學不再是簡單地問詞語的意思,他的問題引起了我們的深度思考,只有真正引發大家思索的問題,才是有價值的問題。我為×××同學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而感到高興……”當時,全班學生都向這位同學投去了贊許的目光。

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師的有效評價來維持的。有經驗的教師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與學生交流的機會,總會在適當的時候做出有效的評價。開放的課堂需要教師的教育機智,教師善于觀察、善于傾聽,敏銳地捕捉教學中的各種信息,評價具有針對性和導向性,會推進教學的進程。

2.階段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筆者認為可以把期末考試改為“加強平時、分項考核、綜合評定”的評價方法,讓部分項目在舒緩的氣氛中結合日常教學進行。如朗讀、背誦,聽寫、識字、口語交際等,由學生、家長、老師各自寫一句激勵性的評語。這樣就能全面、辨證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了使學生形成良性循環,可以把期末語文成績評價改為等級加評語的形式,評價結果由本人、同伴、老師共同參與,從筆試、口試、學習行為觀察三方面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評語可設計成“老師對我說”這樣的欄目,由老師采用有針對性的評語,指出學生的優點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老師的評語要有生命的活力,富有人情味,盡量減輕學生橫向比較的心理負擔。對考試效果不滿意的學生,按自愿的原則允許重測,并按最佳成績記錄。這樣就能較好地引入激勵性的競爭機制,有利于激發各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讓學生、家長、社會都參與到評價中來

以往的評價中教師是唯一的評委,這就難免形成孤立、片面、不客觀的評價。新的評價體系,應該讓學生、家長和社會都參與到評價中來。學生自我是學生自我反思的一種方式。學生對自我學習效果進行評價,一方面是積累自己的經驗,另外一方面是尋找自己的不足來想好自我對策。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是構建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橋梁。在其他同學身上看到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和欠缺,學習其他同學的個性和創新精神。

家長對學生的評價其實是一種特殊的評價方式。有些時候家長的評價幾乎都是偏激的,不是過分的表揚,就是過分的批評。孩子不是用來高高舉起,那也不是踩在腳下的。家長的這種用心其實我們都能理解。但是我們評價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實事求是,從客觀出發,全面地去評價。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不要過度,一旦跨越了評價的尺度,就會適得其反。

社會更要注重對孩子整體的評價。從大方向上,社會可以針對當今少年可能存在哪些共同的問題,哪些問題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提出一些要求。從個性上可以樹立一些榜樣,比如音樂小明星、小畫家、小作家,通過各種形式給孩子們營造一個適宜健康發展的場所和空間,讓孩子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三、結束語

在課堂教學中,不管采用哪種評價方式,都要注重每個學生的感受,以激勵為主,敏銳地捕捉其中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每一次評價都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和同伴心誠意切、實事求是的評價,激勵學生積極思維,營造一種熱烈而又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引導到評價中去,調動所有的學生關注評價、參與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交流,在交流中學習,才能在評價中得到進步,共同提高,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篇(4)

中華民族有“知恩不報非君子”、“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古訓,這些古訓告訴我們的就是要感恩。但這樣的古訓并沒有滲進新時期大學生的血液里,他們不懂得對自己擁有和享受到的一切抱有感激之情。加強新時期大學生的感恩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感恩教育的內涵和現實意義

所謂感恩,就是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產生認可并希望回饋的一種認識、一種情懷和行為。感恩并非與生俱來的天性, 它需要教育來點撥和引導,通過教育幫助人們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并對其回饋以感激的眼光, 從而形成一種感恩的心態、品德和責任, 進而外化為感恩的行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 創造一定的教育氛圍,對受教育者實施的以“知恩圖報”和“施恩不圖報”為教育內容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種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可以認為: 感恩教育的本質任務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別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

感恩教育對于我們追求德育工作實效, 培養人格全面、和諧發展的大學生有著重要的價值。1952 年,愛因斯坦為《紐約時報》撰文時寫道: “ (僅僅) 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 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 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鮮明的辨別力。否則,他連同他的專業知識就更像一只受過很好訓練的狗, 而不像一個和諧發展的人?!备卸鹘逃兄趩酒鸫髮W生的感恩心,融化他們的冷漠心、自我心和自私心, 培養他們感恩圖報、施恩不圖報、樂于助人、樂善好施的良好品性和與人為善、寬容豁達的胸襟氣度;有助于促使大學生內省內察, 體諒父母的艱辛和他人的善意,體會社會的恩惠和自然的恩賜, 增進人情味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內心的祥和寧靜。從這個意義上說, 感恩教育對于建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同樣具有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西方文化處處可見感恩之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里, 既推崇“施恩不圖報”,更推崇“知恩圖報”,古訓“知恩不報非君子”、“滴水之恩, 當涌泉相報”婦孺皆知。儒家文化極其強調“感恩”美德, 甚至把“軟”的感恩意識逐漸轉化為“硬”的規章制度加以強力推行。這些都說明, 傳統文化認同“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是做人起碼的修養。“重拾”感恩教育, 是人性的需要與回歸,也是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對接和傳承。

二、當代大學生感恩意識缺乏的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的片面性

許多父母補償心理過重,總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實現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這樣大學生就成為實現父母意愿的工具。父母不是按照一個合格社會成員的要求來培養子女,而是把子女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在生活上大包大攬:入學報到、畢業離校,包送包接;季節轉換、節慶假日,噓寒問暖……過多的呵護助長了大學生的依賴心理和寄生思想?!爸灰銓W習好,就是對我好”。這種片面的教育方式,必然使大學生將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視為天經地義的事情,而根本不會對父母萌生任何感激之情。在許多大學生看來,學習是我的天職,感激父母暫時還沒想到。這是一般大學生的正常思維,也是當前一部分父母教養觀的必然結果。

2. 學校感恩教育的缺失

就教育大學生的主場――高校來說,受到就業壓力的影響,長期以來只重視學生的學業教育和能力培養,忽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因此,當今大學生缺乏感恩意識的不良現象與學校教育不夠落實,尤其是忽視感恩意識的培養不無關系。感恩并非與生俱來的天性,它需要教育來點撥和引導,需要通過教育來幫助他們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對其回饋以感恩的眼光,從而形成一種感恩的心態、品德和責任,進而外化為感恩的行為。如今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享受了太多的愛與給予,生活養尊處優,以自我為中心,把什么都看成是理所當然。因此,需要通過教育,讓他們懂得自己所享有的這一切并不是理所當然,他們需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這一切。然而,我們對他們的這種教育卻沒能跟上。在教科書中,傳統感恩教育思想并非完全沒有,從小他們就能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專題的感恩教育卻進行得太少。學生沒有受到足夠的感恩教育,未能形成強烈的感恩情感,自然就不會產生感恩的行動。

3. 社會感恩氛圍不濃

受市場經濟條件的負面影響,人際關系被打上了實利化和物質化的烙印。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文化的轉型,人員的流動性日益頻繁,人際交往日益打破血緣關系和地域關系的束縛,人際關系日益“陌生化”。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流日益減少,變得逐漸疏遠和冷漠。當代大學生置身于這種社會環境中,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他們不懂得要去感激父母、感激師長、感激社會,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對父母、對師長、對社會的感激之情。因此,大學生感恩意識的缺乏也是情有可原的。

4. 大學生自我教育的缺失

當代大學生自主意識、權利意識強烈,但自立意識、責任觀念淡薄,依賴思想、享樂思想嚴重。部分學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差,他們認為父母、師長和社會都是欠他們的,而他們就不欠別人的。父母、師長和社會為他們所提供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而且還滿腹牢騷、怨天尤人,抱怨社會對他們的不公正。相反,他們就是不反思自己應該做些什么、能夠做些什么。對自身缺乏反省,當然很難理清自己的社會角色,明確自己的權利義務關系。

三、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實施策略

在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我認為首先要讓他們善于理解和發現他人之恩,即明白為什么要感恩,然后逐步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感恩意識和感恩觀。

1. 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分析事物歸因

處于成長階段的青少年,其心智和理論分析能力還不成熟,對事物發展緣由的歸因分析往往顯得片面和絕對化,而大多數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識更是使他們在事物歸因上容易形成“成皆由我敗皆由人”的思維習慣。這種思維習慣,很容易導致人的驕傲自滿: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努力,而看不到別人的付出和自己已獲得的回報,正如巴爾扎克所講:“驕傲的人,很少感恩,因為他永遠不會認為自己已得到他應得的一切?!币虼?,要有意識地引導當代大學生用辯證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問題,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時,也要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做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多看別人的努力和付出,學習歌德的“我不應該把我的作品全歸功于自己的智慧,還應歸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上萬的事物和人物”。學會正確歸因,并養成謙虛進取的心態,由此知道感恩,學會感恩。

2. 引導學生感受和學會關愛

人與人之間的幫助和關愛不僅表現在語言上,也更多地表現在人們不經意的動作中,反映在人們的一舉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之中。一句輕輕的問候會讓我們倍感溫暖;一個鼓勵的眼神會讓我們力量頓增;拍拍肩膀,會讓我們的顧慮和委屈煙消云散,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感受。因此,我們要引導大學生去發現關愛、感受關愛,進而由己及人,學會去關愛別人,回饋他人和社會。

3. 引導學生知恩圖報、施恩不圖報

知恩就得圖報。知恩之后就應當以誠意和實際行動給予回報。這需要教師的教育和引導才會內化為學生的一種自覺的意識。雖然我們的生活中滲透著自然的恩典、社會的支持和他人的幫助,但我們很容易忽略那些需要感謝的事情。我們有太多的欲望和奢求,卻可能很少想到對已經獲得的一切給以回報,這實際上“來而無往非禮也”和自私自利的表現,值得每一個人反思。這里談到的回報,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還包括情感上的回報。圖報當從感謝做起。詹姆斯說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真誠地向別人表達謝意是尊敬與禮貌的最高表現方法,也是維系人際關系最安全的方法。另外,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并非報大恩大德的大舉動才稱得上報恩。對父母的點滴孝行,對教師的細小幫助,對他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關心正是報恩的表現。施恩不圖報是大學生感恩意識的最高境界。在引導學生知恩、感恩、報恩的基礎上,還應引導大學生樹立施恩意識,實施施恩行動。施恩的前提是不圖報的,否則,施恩者就不會心情愉快地去幫助別人。學校應積極組織大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社區服務、寒暑假“三下鄉”活動等義務服務,以此強化學生的感恩意識,進而將感恩意識轉化為大學生自覺自愿的施恩行動。

總之,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德育要積極滲透感恩教育,要在繼承傳統美德的基礎上, 隨著時展不斷創新、豐富, 從而使大學生樹起正確的感恩觀、高尚的感恩情,并以實際行動來感恩, 促進自己、他人、社會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錢夙偉.匱乏的“感恩意識”[EB/OL].南方新聞網:中國新聞,省略/news/china.2003-07-25.

篇(5)

為體現教育的公益性原則,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機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事實上已成為維護高校乃至社會穩定的一個亟待解決不容回避的問題。教書育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職能,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也要緊緊圍繞“育人”這個中心開展,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健康成才。在這個過程中,“感恩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教育被資助學生懂得感恩,是我們在貧困生資助工作中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一、加強對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當前,一些大學生身上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來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漠、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淡薄、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道德修養和感恩意識。應該通過向大學生進行傳統的感恩思想教育,引導和點撥大學生的感恩意識,讓他們自覺自愿地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自覺地修身、修養、修己,以感恩的心態回報社會和他人的關懷呵護,并使感恩成為做人的基本準則。感恩教育可以使大學生以一種健康的心態、健全的人格面對人生,有助于大學生心胸寬廣,促進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增強社會責任感,推進社會的和諧、穩定,提高社會整體的文明程度。感恩意識的養成和教育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感恩教育從根本上來說,是大學生德育的一部分,也是德育的一個突破口。如果能夠與一些課程結合起來,通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人生價值等內容來教育引導,使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悟做人的道理,了解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義務,這種教育的效果會遠遠好于空洞的說教。感恩教育讓大學生不僅學會對父母、老師感恩,而且能夠學會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感恩。感恩教育可讓德育煥發出新的動力,是提高大學生德育實效性的新途徑。

二、目前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中感恩教育的現狀和原因

(一)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中感恩教育的現狀

國家和各高校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問題都非常重視,相繼出臺一些實質性的措施給予幫助。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種以“獎、貸、助、補、減、免”為主要內容的多元化資助體系,且逐年增加助學力度和投入。這些措施對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大學學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被資助的群體中卻存在著不懂感恩的現象,認為國家和社會的幫助是理所應當的。無償資助的方式雖然能解“貧困生”的燃眉之急,但是也產生了一些很明顯的弊端。一是部分“貧困生”產生了當然和依賴的心理,認為學校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二是學生對待貧困的態度也發生變化,主要體現在學生伸手“要”補助的現象比以前相對更為突出,個別學生出現購買高消費品的情況;三是部分學生為拿到困難補助和老師拉關系、找人情,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響。

(二)感恩意識缺乏的原因分析

1.資助的形式多樣,但對被資助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感恩教育重視不足

學校比較注重通過多種多樣的資助形式和發放資助的形式來開展教育。但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等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有針對性地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教育則明顯不足。個別部門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問題簡單地歸結為經濟問題,認為只要資助到位,把他們的學費和生活費解決了,就不存在其他問題了,缺乏與多元化的資助體系相配套的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貧困生的感恩教育更是重視不足。傳統的德育往往采取灌輸式的方法,沒有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無法在學生的內心真正引起共鳴,學生覺得單調、空洞。

2.被資助學生自身存在的道德困惑

當代大學生自主意識、權力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強烈,但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缺乏社會責任感,集體觀念淡薄,享樂思想、依賴思想嚴重。部分學生存在心理上的差,不僅認為父母和社會為他們所提供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而且還怨天尤人,抱怨社會對他們的不公平,而對自身的基礎文明修養缺少反思,對父母如同仆人,對師長如同陌生人,對不文明的行為習以為常。在日常生活中將道德規范掛在口頭上,而行動上卻是另外一種情況。有遠大志向,但缺乏具體的行動;對社會上各種丑惡感到現象深惡痛絕,但往往置身其中;期待合理的道德秩序,但自身又不能嚴格遵守,比如有的同學經常帶早餐去教室上課,還有個別同學經常穿拖鞋上課等。在評價標準上,往往采取雙重標準,常常以集體主義的價值標準要求他人,卻用利己主義的價值對待自己,現在的大學生在諸如入黨、做學生干部等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功利主義傾向。

三、完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感恩教育的措施

(一)以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感恩教育的主渠道,加強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必須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要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計劃,確定相應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比如,通過開展心理課程教學,實現健康知識多學科滲透;通過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實現學生心理問題疏導;通過開展集體心理講座、團隊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二)加強貧困生“感恩”教育,建立貧困生激勵和制約機制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不能強迫,不能依靠外力,它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我校通過召開座談會、輔導員談心等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知恩感恩教育。通過召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座談會,一方面解決了學生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鼓勵他們“勤奮學習、樹立良好心態、立大志、有作為”,使學生們深深感受到學校的關懷和溫暖;另一方面讓他們知恩感恩,教育他們“吃水不忘挖井人”,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奮發圖強、回報社會。學校要求輔導員要通過一對一的談心活動,在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的同時,對他們進行教育。學校還通過報告會、網絡、短信等途徑,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知恩感恩教育,以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他們受助思恩、受助思學、受助思報,做一個知恩圖報、獻身祖國的有用人才。

(三)通過師德師風建設帶動感恩教育

愛是感恩教育的基礎。教師首先必須有“愛”心,要懂得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教師要注意營造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和諧教學環境,設法讓學生理解和尊敬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教師辛勤的付出,讓學生發現關愛,珍惜關愛,學會關愛。任課教師要將育人理念貫穿于教學始終,培養學生感恩意識,教育學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國家和社會的栽培之恩。高校應把師德師風建設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增加或完善教師評價體系中的育人考核指標,并作為教師晉職晉級、崗位聘任和評優選模的重要依據。

總之,新形勢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中的感恩教育任重道遠。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來講,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關懷與心理上的疏導。因此,要按照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做好資助育人工作,積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把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實際困難緊密結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責任感,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教育學生以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態度面對學習和生活,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資助,做到物質上幫助學生、精神上培育學生、能力上鍛煉學生,促進資助育人工作更加健康地開展。

參考文獻:

[1]巨思義.上好感恩教育這一課[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6(11).

[2]胡虹霞.高校德育應補上感恩教育這一課[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13.

[3]陶志瓊.關于感恩教育的幾個問題的探討[J].教育科學,2004(4):9.

[4]張桂權.感恩意識與感恩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6(1):30-33,115.

[5]蔡景華.當代大學生感恩情懷培養探析[J].懷化學院學報,2006.

[6]裴巧玲,姜德紅.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9(6):59-60.

[7]劉歡.以感恩教育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創新導報,2010(2):211.

篇(6)

2019年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化“五項改革”的攻堅年。本學期依照區教育體育局有關“學校德育教育”精神,結合學校德育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學校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依照區教育體育局有關“學校德育教育”精神,結合學校德育工作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區委二十六屆六次全會精神,以“養成教育”為核心,堅持“管理育人,活動育人”兩條主線交叉并重,開展扎實有效率、有特色德育主題教育,全面加強班主任工作,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我校規章制度,落實常規管理,以務實、創新的精神,營造積極向上校園文化氛圍,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親和力與感染力,推進學校德育素質教育步伐。

二.工作思路:

以“團結合作、精細管理”為理念,以全面提高師生道德素質為目標,圍繞學校計劃,加大德育工作力度,狠抓學生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及校園的常規德育管理,切實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探索更為科學的評價制度,尋求更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途徑,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進一步促進優良班風、學風、教風和校風的形成,開創德育工作新局面。

三.現狀分析:

當前,學校德育工作能夠緊緊圍繞學校德育工作計劃,扎實開展各項活動,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學生在校課間秩序明顯改善,特色陽光課間活動穩步發展,校風處于一個良性循環的氛圍中。德育常規工作、學生養成教育及各項活動初步實現了系列化、程序化。學生思想穩定,集體活動表現健康向上,具有較好的學習、行為和生活習慣。新學年伊始,反思目前德育工作實際,我們認為學校德育工作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在行為習慣養成方面,課間秩序(低年級)、衛生保持(中高年級)、儀容儀表、上放學路隊等不規范等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各年級管理措施有待進一步加強和落實。

(二)在班級管理方面各班差異大,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對班級管理的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德育工作考核制度仍不夠完善。

(三)學生在校常規檢查主要依據值周組來進行,檢查結果的綜合性和準確性不夠,部分班主任對檢查結果反饋和信息公布不夠重視,未做到及時整改;

(四)陽光課間在表現形式上、規范程度上仍有待進一步提高,須在本學期內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加強檢查督促,強化訓練。

(五)《 “集中教育”制度》的落實和監管不到位,未形成有效的落實機制,全員育人的氛圍不夠濃厚。

(六)德育教研及師德建設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夠扎實,班主任會議、班主任培訓、班主任工作論壇等活動需要常規化、制度化。  

四.工作目標:

1.以“重大節日”為契機,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中國夢主題教育,做好學校德育教育。

2.堅持以養成教育為基礎,抓好“五種習慣”養成教育,以文明禮貌教育為核心、以賞識教育為特色,以感恩教育為特色抓好學生行為習慣養成。

3.進一步深化班集體建設工作,打造班風正、學風濃、班集體建設特色鮮明的優秀集體。

4.深化學生德育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從活動中培養和提高素質,打出學校德育品牌。

5.加強學校德育常規工作管理,積極調動校內全員育人的積極性、創設每個角落都有“育人”的氛圍,形成“德育教育大網”。

6、開展“優秀學生、校園之星、文明之星、校園衛士、德育之星”的評選工作,爭取讓我校群星璀璨,同時,重視評選過程激發學生積極向上情感。

7.杜絕課間奔跑、攤地、亂扔垃圾以及各種臟、亂、差現象,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進行跟蹤教育和轉化工作。

8. 充分發揮社會、學校、家庭教育功能。完善“三位一體”德育網絡,闡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傳授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

五.工作重點

 1.進一步強化落實“集中教育”制度、升旗儀式活動、班隊會活動、主題教育

 2.習慣養成教育——路隊管理、物品擺放、課間奔跑

六.重點工作及落實措施

(一)重點工作一——10分鐘集中教育

1.責任人:班主任  值周組

2.完成目標保障措施:

①班主任集中教育應體現在班主任工作日志或班主任工作筆記當中,德育處每月月底對班主任工作日志進行抽查,抽查成績計入當月班主任考核中。

②值班教師在值班記錄上對集中教育情況進行體現。

③每月月底對落實集中教育的情況進行學生問卷調查,問卷結果匯總后進行通報。

(二)重點工作二——習慣養成教育

1.責任人:班主任、各任課教師

2.完成主題目標的標準、時間

①3月兩操規范月:以開學教育為契機,規范學生隊列隊形;將眼操認真組織,保障眼操參與度與做操質量。達到眼操及時認真,課間操整齊劃一,做操人員齊全,動作規范一致,不應付。(3月底達成)

②3月衛生規范月:衛生清掃標準化、制度化,責任到人。抓好學生個人衛生,學生在校內不吃零食,不亂扔垃圾成為習慣,校園、教室內無亂扔垃圾現象;(3月底)

③4月紀律規范月:教學樓內不大聲喧嘩,校園內活動有序,不追逐打鬧,樓梯、走廊無學生聚集、玩耍,上下樓梯靠右行走,課間無奔跑追逐打鬧。(4月底)

④5月儀容儀表規范月:結合實際進一步開展學生個人衛生和儀容儀表規范活動。校內必須穿校服,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校服、紅領巾、頭發、指甲、鞋襪等整潔干凈,學生不染發不燙發,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披頭散發,不佩戴首飾。(5月底)

⑤6月文明禮貌活動月:尊敬師長,見面主動問好,上課舉手發言(提倡全員舉手,約定不太明白時舉左手,會的舉右手),不隨便說話,進入辦公室打報告,經批準后入內。團結同學,互幫互助,不隨便起外號,課間不聚集打鬧,不說臟話,不打架斗毆,不吸煙喝酒。

3.落實措施

①以上各項目標將作為每個月“養成教育”主題活動,每個月份第一周,各班組織召開主題班會,搞好宣傳發動,提高學生認識,各班制定落實措施組織實施,德育處及值周組監督執行情況并進行每周兩次不定期抽查。

②充分發揮學生會、班委會的監督和帶頭作用,各班將常規項目分解給各班委成員,班委成員每天對所負責的項目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③各班級分別成立“兩分鐘教育”、“物品擺放”、“課間紀律”、“兩操”“儀容儀表”、“衛生”等常規檢查小組,檢查小組由教師帶領、學生參與的形式組成,檢查小組每天對本班級各項常規組織檢查,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和存在問題的小組、學生進行通報,檢查結果每周匯總后報學校德育處。德育處聯合值周組對各項常規每周組織2次抽查,值周檢查、德育處抽查結果一并納入班級考核。

(三)重點工作三——強化德育工作管理

1.責任人:班主任、值周教師

 2.完成目標的標準、時間

①完善和細化德育工作相關措施制度及師德考核方案,使教師進行德育工作時有章可依、有法可循。

②做好班級值周組培養培訓工作,調整班級值周組織網絡和管理模式,發揮和提高班級值周組監督管理與自我管理的職能。

③開展“校園常規優秀班級”評比活動,形成競爭機制,促進良好校風、班風形成。(每周一通報,一月一評比)

3.實施措施

①根據學校德育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德育工作計劃》,進一步完善《學生養成教育實施方案》、《集中教育實施方案》,并圍繞其制定相關檢查激勵措施,讓全體師生在熟知其內容和標準的基礎上,認真抓好落實。

②做好班級值周組辭舊迎新工作,每周召開一次班級值周組會議,開展班級值周組工作經驗交流活動,不斷改進工作,提升監督、管理力度。協同校園廣播站,對校園常規管理的先進事跡、優良表現或突出問題進行廣播,發揮其宣傳、反饋等橋梁紐帶作用。

③實行循環紅旗發放制度,根據德育處、值周組的協同檢查結果,按照班級常規檢查積分進行量化評價,每周評選出 “常規優秀班級”,在升旗儀式上頒發循環紅旗,以示鼓勵。

(四)重點工作四——班主任隊伍建設

1.責任人:德育處、班主任

2.完成目標的標準、時間

①認真挑選素質優秀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完善《班主任工作評價方案》,做好班主任培訓、班主任工作會議、班主任工作論壇等常規性工作。

②制定和落實《班會課制度》,做好主題班會課的規劃工作,進行主題班會課集體備課,切實提高班會課質量。

③組織落實《“班級教導會”制度》,進一步提升班級管理層次,吸引家長、相關任課教師、學校領導共同參與學生管理,逐步形成全員參與的育人氛圍。

3.實施措施

①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細則》,實行班主任費月發放制度,同時利用班主任培訓,提高班主任對德育工作的認識,激發其開展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制定《班主任工作常規》,使班主任工作常規化、制度化、程序化。

②每月組織一次班主任工作論壇,一次主題班會公開課活動,并通過聽評課、經驗交流、問題研討等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

③完善教職工參與班級管理細則,以班級為單位,對非班主任人員進行合理分配,使其深入到各班管理與集體活動之中,職責到人。將班級活動成績與教師掛鉤,促使教師積極參與到班級活動中,逐步形成全員育人的氛圍。

(五)重點工作五——家長委員會工作。

1.責任人:班主任

2.完成目標的標準、時間

①定期召開各級家長委員會會議,制定新學年工作計劃,做好活動規劃,并認真落實。(2月底)。

②定期召開家長會,利用微信、家訪等形式增進家校聯系,組織家長培訓,提高家長的家教水平(3月底)

3.實施措施

①倡導各班建立微信群,建立家校聯系本,加強家校聯系和家校合作。

②2月,成立新一屆家長委員會,召開學校家長委員會會議,制定新學期家委會活動計劃,安排本學期家委會主要工作,進一步完善家委會活動制度。

③期中檢測后,各班、各年級認真總結前段工作,對學生在校表現進行認真分析,做好家長會的準備,向學校提交會議設計。各年級根據學生實際,組織一次以提高家長家教水平、增進家校聯系為主題的培訓,培訓情況會后報學校。

④學期末,召開各級家長委員會會議,梳理本學期活動落實情況,總結本學期工作。

(六)重點工作六——主題教育

1.責任人:德育處、教導處、總務處、黨支部,工會、班主任

2.活動內容及時間:

(1)開展各種文體活動

二月組織“開學第一課”主題教育;三月份開展“學雷鋒,做美德少年”活動;四月份組織開展體育節(春季運動會);五月份開展學生“感恩教育”主題演講比賽;六月份歡慶“六一兒童節”校園藝術節;七月份組織進行“中國夢、愛國情、愛黨情”歌詠比賽。

(2).開展提升教師素質系列活動,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團隊凝聚力。 

3.活動措施:

各項主題活動的開展結合周一升國旗儀式,利用國旗下的演講進行宣傳發動。責任人全權負責,其他人員團結協作,做好活動的通知、準備、安排、評比和總結,活動后認真做好總結表彰,并將材料整理好,交至德育處處妥善保管。注重學生文明、勤奮學習習慣的養成。堅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導學生人人愛學習,人人爭做勤奮好學的學生。除了抓好課堂教學的紀律管理外,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抓好早晨到校的晨讀學習習慣,一方面,堅持每天早讀之前視導、監督各班學生回教室讀書學習,避免因閑逛、閑聊浪費時間;另一方面大力表揚組織學生晨讀好的班級和個人。以實際行動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文明素質的提高,營造班與班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性學習新局面。開展校園廣播活動,豐富、活躍校園文化生活。成立校園廣播站,選拔、培養廣播員,定期播放好人好事、健康歌曲、新聞等。以重大節目,紀念日等集體活動為契機,開展愛國主義主題系列教育活動。

七.工作實施措施:

(一)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建設良好育人環境。

1.繼續完善并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細化每個管理時段和每個管理方面,實現日常管理的無縫隙化,杜絕日益復雜的校園外部因素給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凈化校園育人環境,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使整個校園形成一股秩序井然、文明、和諧的良好風氣。

2.在班主任中大力倡導“三講”、“四抓”即講敬業、講奉獻、講愛生;抓早、 抓細、抓實、抓反復;突出責任心意識,強調班主任要多深入班級,善于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處理。定期召開班主任例會,每月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會,及時總結一段時間以來班主任工作中的成績,分析并解決階段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布置下一階段的任務和工作要求;指導班主任在處理班級事務方面的工作方法和管理藝術,尤其注意指導青年班主任如何正確處理突發事件的意識和能力。

3.充分利用好“國旗下講話”和班會、隊會等時機,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堅持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用國旗下的講話的機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日常行為規范等的教育。各班級也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充分利用課前課后時間和學生促膝談心,及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在民主平等的相互交流中教會學生認識世界,明辨是非,學習怎樣做人。

4.堅持班級值周制度,讓學生參與教育管理、實現由他律轉向自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集體主義精神;加強基礎文明養成教育,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推動學生工作的進步,建設和諧的校園環境。

5.注重學生文明、勤奮學習習慣的養成。堅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導學生人人愛學習,人人爭做勤奮好學的學生。除了抓好課堂教學的紀律管理外,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抓好早晨到校的晨讀學習習慣,一方面,堅持每天早讀之前視導、監督各班學生讀書學習,避免因閑逛、閑聊浪費時間;另一方面大力表揚組織學生晨讀好的班級和個人。以實際行動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文明素質的提高,營造班與班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性學習新局面。開展校園廣播活動,豐富、活躍校園文化生活。成立校園廣播站,選拔、培養廣播員,定期播放好人好事、健康歌曲、新聞等。以重大節目,紀念日等集體活動為契機,開展愛國主義主題系列教育活動。

(二)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落實考核、考評。

1.做好班主任的任命和調換工作,組建一支“品行好、能力強、工作踏實、有責任感、有愛心、有耐心、積極、勤快、肯干、樂于奉獻的班主任隊伍。

2.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互相交流,創新形式,提升品位,加強研討,分享智慧,同時經過師徒結對、選送優秀班主任參加培訓等形式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3.堅持班級量化管理,突出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加強宣傳弘揚優秀班級、優秀學生、優秀班主任的先進事跡,樹立典型,以榜樣引路,營造良好的班級、年級組、學校教育的輿論和氛圍。

5.加強對班主任常規工作落實情況的檢查、突查力度。

①要求每天“5分鐘晨會”,總結、布置班級有關事宜。

②要求每周開班會,做到有計劃、有教案、有主題、有實效

③要求成立安保小組,做到班級安全、穩定、和諧和溫馨。

④要求重視學生“一日常規”教育,衛生方面:“面上凈、無死角、常保持”,紀律方面:嚴明守紀、遵循班級文明公約,安全方面: 0事故,同時各方面工作都經得起學校突查。

⑤特別要求學生杜絕亂吃零食,亂扔垃圾,以及各種臟、亂、差現象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進行跟蹤教育和轉化工作。

6.營造良好教書育人氛圍(整潔氛圍、誠信氛圍、友愛氛圍、全勤氛圍、競爭氛圍)等。

7.督促檢查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樹立全程、全方位德育觀,通過評比考核評估,在競爭中實行動態管理,促進文明行為習慣養成。

8.深入進行德育科研探索,鼓勵班主任上好主題班會積極撰寫德育論文。

(三)加強安全法制教育、及時規范地處理偶發事件,安全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應始終放在第一位。

1.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為了預防學生違法犯罪,確保學生健康成長,要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提高學生學法、守法的自覺性,增強其自我防范和保護意識。

2.做好防火、防盜、防傳染病、防意外事故等安全保衛工作。加強校內學生管理,經常進行各種安全演練活動。發揮值班人員、門衛的職能,保障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正常穩定,把一切不安全、不穩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警鐘長鳴,堵疏結合,排除一切不安全的隱患,加強學生各種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努力做到學生在校違法犯罪率為零。

3.定期和不定期開展校園安全大檢查。重點收繳學生攜帶和私藏的管制刀具,排查各類安全隱患,遵循“積極預防,依法管理,社會參與,各負其責”的方針,建設校園安全平臺冊,做到事前全面細致防范,事中依法靈活處理,事后認真總結創新。

4.建立、健全安全制度。與班主任、任課教師簽訂《安全責任書》、《一崗雙責責任狀》、與學生和家長簽訂《學生安全責任書》。

(四)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1.落實《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狠抓學生《一日常規》教育做到“抓反復、反復抓”。常規管理的檢查、督促、評比工作,將從八個著手教育學生。“走好路、做好操、掃好地、上好課、讀好書、寫好字、唱好歌、行好禮”通過班會、板報、評比等豐富多彩活動形式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2.繼續深化“德育宣傳月”主題教育,本學期要充分結合節日、紀念日和上級部門布置切實可開展行之有效主題教育,努力營造學校德育工作良好氛圍,把教育貫穿到各項活動之中。。

(五)充分發揮社會、學校、家庭教育功能。

 1.落實“教師進家家訪工作”,辦好家長學校,切實發揮家校攜手,增強家校之間溝通和交流。讓家長明白學校要做什么,家長需配合什么工作。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課外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六)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注重心理教育,培養健康人格。積極倡導廣大教師結合教育教學活動,熱情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對本班學生的心理狀況應充分了解,多談話、多交流,對心理壓抑的學生要及時聯系家長,共同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養成健康的心理,引導學生逐步提高自我認識、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完善、健全學生的人格。在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過程中,還要特別關注“特殊生”群體,關心他們的思想、心理、學習、生活等,通過建檔、分析、疏導、跟蹤等環節,把工作做細做實。

2.關注關愛學困生、思想偏優生、貧困生、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子女、孤殘兒童。及時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思想

3.尤其對思想滯后生的教育,本質“肯管、嚴管、敢管”的原則。積極主動去管,嚴格要求去管,出發點是利他的,愛他的,一定要“綠色教育”,“敢管”不是體罰,是不退縮的,不灰心的、敢于排查、突查、根除他的不正常的行為。逐步教育引導學生,同時,在生活上優先照顧、學習上優先輔導、活動上優先安排。讓其盡快融入集體中。

(七)搞好學生隊伍和陣地建設,發揮優秀學生示范作用,優化育人環境。

1.充分發揮班干、少先隊、安保小組的作用,發揚學生當家作主、愛校如家的精神,增強責任感,使之成為學校管理得力助手、左膀右臂、老師的眼睛和耳朵。傳遞真善美,阻止丑惡劣等現象。

2.用先進的理論思想武裝優秀學生,讓他們的頭腦先富起來,通過他們來影響和帶動周圍的一批人。加大各班級學生值周組和少隊的建設力度,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發揮他們的重要作用,讓他們參與學校的日常管理。

3.創設各類崗位,開展各類活動。通過開展各類活動,提供鍛煉機會,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干部,提高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和管理能力,在活動中開展德育工作。

4.辦好學校櫥窗、校園廣播等,繁榮校園文化,表彰好人好事,營造濃厚的德育氛圍。辦好班級黑板報,做到“四強”、“兩新”,即思想性強、針對性強、知識性強、趣味性強;內容新、版面設計新,并以此為標準,由校委會會和值周組負責對各班墻報進行檢查評比。

5.開展好每周一升旗儀式,通過國旗下師生講話對學生進行系列專題教育。

6.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生活。一是依托重大紀念日、重大節日和重大事件舉辦各種活動,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愛校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能力,在自我超越中完成品性的內化,實現自主育德。

八.改進和創新特色:

(一)實施三個節約。加強學生勤儉節約品德教育,教育學生愛護校園,愛護公物,愛護花草,從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和節約一粒糧食做起,做到人走燈滅,人走水關,不潑灑和倒掉一粒糧食。做課間操及其他班外活動時,教室里不開燈(特殊天氣除外)。對班級浪費水電、不節約糧食行為及無故損壞公務現象將在全校通報,并納入班級量化考核管理。

(二)開展四項活動。(1)開展“兩操”活動。開展學生體育衛生活動和健康教育,加強“兩操”活動的督查。(2)開展“四節”活動。開展 “體育節”、“藝術節”、“讀書節”、科技節活動 (3)開展“星級學生”評價激勵活動。(4)開展四個紀念慶?;顒印i_展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及慶“”等慶祝活動。

(三)組織五項值日。(1)精心組織學生“五值日”巡查:教室樓道值日、校園清潔區域值日、廁所值日、校門口值日、食堂值日;(2)精心組織教師 “五值日”:樓道值日、行政值日、行政值周巡查、食堂值日、午休值日;加強門衛工作,努力做好校園封閉管理;成立學校護校隊,確保師生校內安全;嚴格實行學生放學路隊站隊制度,確保學生出校安全;關注食堂、餐廳、保潔工作,做好廁所的除臭工作;加強安全健康教育,搞好“四個第一”(上好一堂課、寫好一封信、辦好一期專刊、開好一次家長會)的活動。

(四)扎實開展好各項常規德育活動是各項目標達成的必然路徑,工作中要認真組織開展好10個每一次:(1)每一次升旗儀式;(2)每一次晨會;(3)每一次班(隊)會;(4)每一次專題教育活動;(5)每一次家長會;(6)每一次集隊放學;(7)每一次家訪;(8)每一次學生評價;(9)每一次評先評優;(10)每一次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

長期工作:

1.校園環境衛生整治

2.學生養成教育:五種習慣教育

3.值周工作和班級日常管理工作

這一學期,德育處將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認真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夯實基礎,加強整合,推陳出新,凸顯主題,力求實效,繼續開創學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五.逐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訂德育工作計劃

2.召開班主任會議,布置學期德育工作

3. 簽訂班主任目標責任書

4. 制定班級工作計劃

5.進行溫馨教室布置

6.組織進行校園環境衛生大整治,創建“衛生先進”單位

7.組織“開學第一課”主題教育

8.組織教師進行晨練活動

9.主抓“五種習慣”養成教育,整頓學習、生活紀律,恢復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

10.開展儀容儀表檢查、整治工作

11.開展學生養成紀律教育視導

12.強化抓好少隊工作、“紅領巾”廣播站的開展

13.開展春季傳染性、流行性疾病預防和慢性疾病預防

14.組織進行班干部及學生培訓會

三月份:

1.專題教育系列:告別陋習,做文明小學生教育活動

2.開展“學雷鋒,做美德少年”活動,組織學生上街道清理白色垃圾,教育學生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3.結合學雷鋒月,各班出版“學雷鋒、樹新風”宣傳專欄

4.結合植樹節開展美化、綠化校園活動

5.結合世界森林日、世界氣象日、世界水日環保、低碳教育

6.班主任工作培訓會議,規范班主任工作流程

7.開展儀容儀表檢查、整治工作

8.品味書香、誦讀經典:詩詞誦讀大會                            

四月份:

1.結合清明節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緬懷先烈,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革命先烈的溶血奮戰,總之讓學生明白“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育活動

2.組織主題班會示范課

3.結合世界衛生日開展春季衛生知識講座,創建“健康學?!?/p>

4.舉行“我的夢、中國夢”征文比賽

5.舉行大手牽小手大家一起走的活動

9、組織檢查學生上課紀律情況,并提出整改方案

10、組織開展體育節:春季運動會及校園足球賽

11.組織參加科技節:科技作品比賽

五月份:

1.結合“五一勞動節”對學生進行

(1)“愛校彎彎腰,隨手撿起一片廢紙,凈化一次心靈”活動

(2)舉行學生摒棄一切不文明現象的簽字儀式

2.召開班主任、值周教師階段工作交流匯報會

3.開展好“母親節”等活動

4.組織開展梁家河“三觀”教育和南泥灣勞動實踐研學旅行活動

5.開展學生“感恩勵志教育”主題演講比賽

六月份:

1.組織開展文化藝術節: 歡慶“六一兒童節”,落實“體藝”和“兒童節”活動相結合的特色慶祝。

2.加強畢業班教育、感恩母校、爭作最優秀的畢業生教育活動,調整心態,搞好復習,做好最后的沖刺

3.結合端午節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4.組織進行“班主任論壇”

七月份:

1.以慶祝“七·一”為契機,組織進行“中國夢、愛國情、愛黨情”歌詠比賽,加強愛黨、愛國教育

2.德育各項工作檢查

3.德育各項工作匯總

4.做好德育工作總結。

5.班主任做好期終學生評語、填寫有關資料等工作。

6.檢查班級管理相關材料,并做出總結。

7.班主任工作總結

8.發放《給家長的一封信》做好放暑假的教育工作。

上一篇: 物業財務述職報告 下一篇: 水利單位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香蕉97超级碰碰碰免费公开 | 一区二区三区字幕不卡 | 熟女中文字幕免费 | 亚国产亚洲亚洲精品视频 | 亚洲日本欧美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