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2 10:24: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創業之星實訓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創業教育納入課程體系結構
為落實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我院結合專業特點,構建了融合創業知識、創業技能和創業素質的專業課程體系。以我院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在電商、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提出了“培養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其理論課程體系在學習專業知識基礎上增加《創業教育》《人力資源管理》《網店建設與管理》《現代企業管理》等創業課程;在實踐教學體系中設計了以項目為載體的創業實訓,按照“學習創業—模擬創業—實踐創業—自主創業”的遞進順序進行實踐訓練,從而掌握創業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技能;在素質教育體系中,通過第一、二、三課堂,開展了創業模擬、創業設計、創業實踐、創業比賽,培養學生自信、創新、擔當、誠信、守法、合作等優秀創業品質和創業能力。創業教育課程的設計是對專業課程體系的補充、延伸、凝煉和升華,在專業教育基礎上增加創業知識、訓練創業能力和培養創業素質等內容,創業教育課程不能離開專業課程體系而獨立存在。
三、教學團隊決定創業教育的貫徹實施
為了將創業教育落到實處,必須建立和培養一支具有先進理念、創新精神、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的教學團隊,這是創業教育能否貫徹的關鍵。學院高度重視創業教學團隊的培養與建設,首先全體專任教師更新職教理念,提高對創業教育的認識,把創業教育自覺落實在日常教學與管理中;其次,每年組織專業教師不少于2個月時間到企業掛職,增加企業工作經歷和經驗,了解企業結構和運營流程,提高其創業教育的指導實踐能力;第三,重點培養中青年骨干教師成為創業培訓師,通過創業師資培訓、參加研討交流會、考察創業教育典型、開展創業研究、鼓勵教師創業等,提高骨干教師的創業能力,積累創業經驗,更好的開展創業指導;第四,邀請知名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畢業生成功創業者為特聘創業導師,篩選并引進創業項目,幫助和指導學生進行創業分析、設計、實踐和評估。
四、創業教育的組織與實踐
創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織部分,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加強領導、認真研究、系統設計、嚴格落實,并創造良好的環境才能把創業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的具體做法是:
1.建立院系二級創業教育領導小組
院級小組由教務、學工、就業、培訓、系部等人員組成,負責校級創業教育制度與政策的制定,統一規劃和指導創業教育工作。系部小組具體負責創新創業教育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設計與教學過程中的落實。
2.成立創業教育研究室
學院結合電商、物流等專業特點成立了創業教育研究室,開展創業教育理論研究、課程開發、流程設計、風險評估、項目孵化,總結經驗,宣傳典型,營造氛圍,指導創業實踐。
3.獎創業教育納入學分管理
規定創新創業教育學分,鼓勵學生選修創業課程和自主創業,對創業成績突出、參加創新創業項目大賽成績優異的學生實行學分獎勵。
4.形成全程式創業教育實踐體系
新生入學,通過職業和專業認識教育,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在專業課程學習中,掌握創業的專業知識;之后通過創業設計、創業培訓、創業模擬等掌握創業流程、分析創業風險、培養創業意識;最后進行創業實踐,以真實的項目開展創業,如學生組建團隊網上開店等,體驗創業過程、熔煉創業精神、培養創業品質,進一步提升創業實戰能力。
5.營造多元立體化創業教育氛圍
近年來,學院鼓勵和支持各專業積極組織和參加創業設計大賽,如電氣工程、機制工藝專業參加山東省大學生創新設計大賽,物流和電商專業參加高職院校沙盤模擬經營和創業設計大賽等,并取得優異成績。學生中成立了創業協會和各種創業興趣小組,積極開展小發明、網絡創業、校園創業等活動。邀請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及畢業生成功創業者到校組織勵志及創業講座,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營造良好的多元立體化創業教育氛圍。
6.打造一體化創業實踐平臺
學院校內建立了淘寶創業實訓室、校園速遞配送中心、大學生就業創業孵化基地、跨境電子商務實訓基地、B2C實訓基地、ERP實訓室等創業實訓基地,并在多家企業建立了校外創業實踐基地,形成了校內校外、線上線下一體化創業實踐平臺。
(1)構建以校園超市為載體的線下實體創業平臺
學院經管系商務綜合實訓中心按照一體化教學要求和現代超市的管理理念和運營機制,以超市運營為載體,建立真實的職業環境和工作任務,通過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方式,在企業組織結構與制度建設、創業團隊組建與管理、商品采購與庫存、物流配送與優化、市場調研與分析等方面開展實訓教學,培養學生的市場調研、運營管理、團隊合作能力。
(2)構建以企業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為載體的網上創業實踐平臺
通過承接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服務,以地方特產如木魚石、綠茶等進行網上營銷,企業提供質優價廉貨源,通過構建企業電子商務網站,并負責運營、維護與推廣,培養學生的網站建設與管理能力、電子商務方案解決能力和電子商務活動能力。
(3)構建以學生網上建店為載體的創業實踐平臺
依托合作企業貨源優勢,指導學生個人或組建創業團隊,進行項目考察,選擇合適項目,進行網上創業,并通過開展創業比賽、創業評估和創業孵化等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創業體驗,熟悉網上開店流程、技術要求、知識應用、運營分析等,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和創業技能。
(4)構建沙盤模擬經營實訓平臺
應用創業之星、商業之星等模擬軟件,學生組建創業團隊,在一定時間內,按照角色分工,運用專業知識,通過物理和電子沙盤等模擬一個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中的運營情況,培養學生的戰略、生產、營銷、財務、物流、人力資源等企業管理能力,樹立全局觀念、誠信品質、共贏思想、創新精神和競爭意識,培養商業敏感度,提升決策能力及長期規劃能力。
二、公共關系學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課程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推動教育的產教融合,一方面推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應用型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另一方面推動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式與生產實踐對接。從教育的發展來講,課程的改革是教育的必然趨勢。新技術的發展、高校的擴大招生,都給普通高校的人才培養帶來巨大的挑戰。新形勢下,高校教育必須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根本就是課程的改革。目前,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理念仍根深蒂固,應用型課程建設大部分重視形式,學生并未從中真正受益,距離職業所需要的能力還有一定的距離。(二)公共關系學傳統課程體系不能滿足需要。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當前大部分高校公共關系學課程結構大同小異,課程組成都是以理論為主的傳統形式,在課程最后階段開展實驗課。教學方式采取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形式,然而,這樣的課程體系屬于培養學術研究型人才的方式,并不能滿足當前學生能力培養的需要,原本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最終也變成了“黑板公關”,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教師講得多,學生做得少;務虛的多,務實的少。應用型課程的改革,必須打破傳統的課程體系結構,進行重組和創新,實現“教、學、做”的一體化。(三)師生教學觀念急需改革。教學的前提是學生要知道自己為什么學,教師要知道自己為什么教。部分學生認為公共關系這門課程與自己所學習的專業關系不大,比如空中乘務專業學生認為他們最重要的是民航專業知識,如客艙服務技能、空乘禮儀等,公共關系學學習不會影響到他們對本專業知識的學習,因而忽略了知識的前瞻性和延伸性。教育改革要從改變學生和教師的觀念開始,教師要知道課程設置的真正目的,最終讓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由被動變成主動,讓教師成為學習的主導,培養出適應時展的應用型人才。
三、公共關系學課程改革的具體做法
應用型課程的建設應該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中心,課程設置符合社會需求,實現真正的跨界融合、理論聯系實際。公共關系學的課程改革總體思路是課程開設前,先由教研室和授課教師確定一家企業作為校外的實訓基地,與基地共同商討公關項目,然后將項目帶入課堂,在課堂上根據項目指導學生完成《策劃書》《活動方案》《活動分工》等。課程的實踐階段安排學生到實訓基地完成項目具體操作,最后提交報告,由授課教師根據平時表現和報告評定學生的課程成績。(一)選定實踐基地和項目。應用型課程改革離不開產業的支撐,產學融合的實踐性課堂一定要有合適的場地和項目。目前,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桂航公共關系學教學團隊選擇與桂林大地公共公司、桂林萬達有限公司、桂林東西巷有限公司、桂林草坪小鎮等合作,建立學生實踐基地,與基地保持長期友好的合作。先后聯合舉辦了多屆“空乘之星大賽”和“山水文化節”“中國旅游日”等活動,綜合多方面考慮了可操作性、安全性、現實意義等。(二)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應用型課程改革的首要步驟就是課程的分解與重組。傳統的理論型教學計劃和“理論+實踐”型的教學計劃已不適用,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應當穿行,實踐課的比例至少達總課程的三分之一,以業務能力的培養作為課程的主要目標,并以通過學生掌握知識和操作能力來評定成績代替傳統的考核方式。邊學邊實踐,將工作任務課程化、教學任務工作化,形成新的課程體系。當然,項目的開展還要考慮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和共享等問題,如圖1,以“空乘之星大賽”為例,將學科體系進行分解,然后重構行動體系,使課程之間不脫節,相互支撐,為專業技能的培養服務。(三)組織公關項目實踐。應用型課程改革并不是將課程變成實習,而是在帶有任務的前提下,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再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公關關系學課程理論知識仍舊很重要,我們不能忽視,不過改革后的理論知識講解結合實際,強調了公關活動策劃書的制作方法的講解,讓學生實踐、調研并動手完成。如帶有“空乘之星大賽”任務的學生就要完成公關“空乘之星大賽策劃書”“贊助策劃書”等,接著邊學習公關實施的方法、步驟、注意事項,邊讓學生思考并進行任務分工,每個小組承擔活動的一個子項目,討論并列舉活動需要的物品、活動具體的流程等內容。接近課程后四分之一時,組織學生完成項目任務。教師要協助學生完成媒體報道,這樣在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同時,也提高了學校、單位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四)反思與成績評定。活動結束后每位學生需提交一份課程報告,將自己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總結,對活動完成情況自我評定;教師根據平時表現情況和課程總結報告評定成績。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應根據教學情況和學生完成任務情況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形成課程總結,在一定范圍內共享課程改革成果。
四、總結
應用型課程模式更注重高校服務社會經濟的功能,提高了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經驗支撐,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科研平臺,幫助高校和企業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譽度。將項目帶入課堂是公共關系學在課程改革中新的嘗試,讓學生在具體的項目驅動下學習,由“讓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由“理論大于實踐”轉變為“知行合一”。然而,改革任重道遠,其中顯露出的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改進,爭取全面提升學生的現場應變能力和開發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作者:閆緒 熊越強 單位: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航空旅游學院
參考文獻:
[1]吳果林,李修清,廖桂湘.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49).
2基于企業情境的信管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為增強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針對本校信管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該文構建了基于企業情境的實踐教學體系。
2.1信管專業實踐教學目標
信管專業旨在培養多學科結合的,能夠在經濟、管理領域從事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實現及管理維護等工作的高級復合型人才。因此作為核心的實踐環節,通過創設以企業生產任務開展過程為主體的教學情境,培養和造就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重實踐、重個性的信息管理應用型人才。
2.2基于企業情境的實踐體系概述
針對社會需求和本校信管專業學生的就業特點,將信管專業的課程體系分為企業管理和系統開發兩大領域,本實踐體系旨在逐層推進學生的學業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力圖為學生創設從單一模擬企業情境到綜合實際企業情境的層進式情境實踐教學體系。每一領域的實踐體系都包括專業知識模擬情境、綜合實踐模擬情境和創新創業真實情境。兩大領域在創新創業真實情境模塊交叉融合。專業知識模擬情境的具體環節包括課程實驗、課程設計、課程競賽,綜合實踐模擬情境包括專業實訓、畢業設計、課外實踐,創新創業真實情境包括綜合類創業競賽、企業實訓、專業認證等。根據信管專業的學科特點,我們可以看到,企業管理和系統開發兩大知識領域的內容都是相互融合的,尤其在創新創業真實情境中,兩大領域的內容融合為一個整體。本實踐體系的特色就在于從學業、就業到創業逐步為學生勾畫真實企業情境,將企業情境創設體現到每一個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去,實現企業需求與學校培養的無縫對接。如圖2所示。
2.3基于企業情境的實踐體系內容
在專業知識模擬情境下,通過為專業課程構建模擬企業情境,使學生加強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對于系統開發知識領域,專業知識實踐主要包括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和專業競賽。例如從數據庫課程設計、編程語言課程設計到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設計;從程序設計大賽到軟件設計大賽等。對于企業管理知識領域主要包括以案例分析為主的課程實驗、通過企業考察以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為主的課程設計,以及參加專業性比較強的專業競賽。以信管專業的市場營銷學課程為例,在教學實踐中,每章節知識學完后可以和學生一起通過一個經典案例的分析來鞏固知識,課程學習結束后在小學期的課程設計中,可以帶領學生深入現實生活中的中小企業,針對某個企業的營銷現狀要求學生發現問題并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在課程學習結束后,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通過兄弟院校的比拼來找差距促發展。本層次的模擬情境旨在加強學生對于各專業知識模塊的掌握程度,培養學生勝任專業崗位的能力。在綜合實踐模擬情境下,針對兩大模塊可以開設系統開發綜合實訓和企業資源計劃綜合實訓,力爭將所學專業知識聚集在兩個實訓平臺,并且通過使用金蝶k3創新管理平臺和創業之星模擬軟件,為學生提供模擬的企業情境。同時,鼓勵學生組建了創新創業工作室、系統分析工作室等興趣小組,通過教師的企業橫向課題,使學生進一步接觸到真實的企業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畢業設計。本層次的模擬情境旨在加強學生對于各專業知識模塊的融合能力,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在創新創業真實情境模塊,可以為學生聯系相關的企業,為學生提供去企業實習的機會,縮減了學生步入企業后的適應時間。此外,為加強學生綜合應用及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在多個單項學科競賽的基礎上,參加綜合性的創業競賽,比如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挑戰賽等,通過比賽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各科知識的能力,不僅能為企業解決現實問題,又能培養創新能力。此外,應鼓勵學生考取專業資格的認證,縮減與企業的距離。本層次旨在為學生提供真實企業情境,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關鍵詞:
學科競賽;藝術設計;實踐教學體系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高職高專培養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必須充分結合市場需求,深入研究實踐教學模式,進一步創新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與課程設置等,從而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技能、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
一、學科競賽對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意義
實踐教學是高職高專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2000年教高[2000]2號《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高職高專的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要求在教學計劃中實踐課時要占有較大的比重,要將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以建立實踐教學體系。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當前正在進行新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我們深刻意識到實踐教學不僅鞏固了理論教學成果,而且在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增加實踐教學的力度和課時,使學生畢業后更好地適應實際工作。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招生規模逐漸擴大,但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學生的專業基礎較為薄弱,而原有的設計教學注重知識傳授,這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就對教學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設計教學課時縮減,無法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設計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作為改革的切入點,以學科競賽為載體構建藝術設計專業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體系很有必要。
二、學科競賽對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價值
在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社會需求大量優秀的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要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在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十分重要。學生可以通過參加設計類專業競賽培養學習興趣與創新能力,因為學科競賽可以鍛煉學生并提高他們的設計素養,使其掌握綜合藝術設計技能。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建立了藝術設計實訓中心,有數字藝術實訓室、多媒體實訓室、定格動畫實訓室,為學生提供了課外實訓平臺。近三年,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專業競賽,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如,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獲安徽賽區二等獎2個;參加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獲全國二等獎1個,省級二等獎1個;參加“合財杯”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獲國家二等獎1個,省級一等獎1個;參加“昆山花橋杯”安徽省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獲“安徽省大學生創業之星”2個銀獎與1個銅獎,以及“安徽省大學生職業規劃之星”1個金獎、2個銀獎、2個銅獎;參加安徽省大中小學生“吉羊如意”生肖郵票設計大賽,獲得大學組三等獎;參加安徽省大學生藝術展演,獲藝術作品乙組三等獎。學科競賽能夠緊密聯系專業課教學,通過參加專業競賽,學生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設計中。為了在競賽中獲得較好的成績,學生會熟練掌握競賽要求的專業技能。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在保證課程教學的前提下,可以學科競賽為載體,在課堂上分析往年競賽獲獎作品,用案例講解課程知識要點,總結作品的創意點、制作的專業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措施
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高的專業,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需要建立實踐教學體系,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也可以提高專業教師的業務水平,促進本專業的發展。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立足本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從構建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出發,積極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一直以來,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為了鼓勵師生參加比賽,學校制定了獎勵制度,校教務處建立了比賽制度,系科建立了參賽制度,這些措施進一步完善了實踐教學體系。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設計專業還采取了以下實踐教學措施:一是建立了校企合作,聘請企業的技術人員共同探討人才培養方案,外聘教師給學生上課,本校年輕的設計教師也可以到企業實踐;二是本校的設計教師一起申報課題,共同研究,資源共享;三是建立了畢業生實習實訓基地;四是建立了數字藝術實訓室、陶藝實訓室、多媒體實訓室、定格動畫實訓室、藝術設計實訓中心等;五是建立了學科競賽體系,提供專項資金支持,成立競賽指導小組,組織專業競賽。
結語
從學校辦學定位來說,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針對藝術設計專業特點,建立完善的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為地方培養應用型人才,最終為社會服務。現代社會要求藝術設計人才具備知識、能力、素質,所以,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要適應社會的需求。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了改革,建立特色的專業培養模式,以學科競賽為載體,構建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這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但是,學校還要以學科競賽為載體,優化、整合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藝術設計專業需要長期堅持穩定發展,積極推動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科競賽活動。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推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其他各院校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作者:王衍芳 單位: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基金項目: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地方文化元素在Q版文化創意產品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SK2016A061);亳州師專教學研究項目“以學科競賽為載體構建藝術設計類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體系研究”(項目編號:2015JYXM02);亳州師專科研項目“亳州剪紙的藝術特征及開發策略”(項目編號:(BSKY201515);“亳州師專藝術設計示范實驗實訓中心”項目。
參考文獻:
[1]周楊靜,劉志峰.學科競賽參與下的廣告藝術設計專業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4).
1.1企業實訓基地建立困難
與相關企業合作建立實訓基地是最能體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的,是很多高校實訓模式的首選,但是對于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來說,管理類專業的企業實習基地建設一直存在合作障礙,因為企業普遍不愿意承擔此類社會責任,擔心打擾日常運營,降低效益,有商業機密泄露風險。建立成本高,雙方實訓指導師資的合作困難,實訓內容流于表面的參觀和簡單操作,效果欠佳。大部分的專業實習一直處于自由分散狀態,不便直接指導和管理,人文管理類專業的職業技能訓練場所一直匱乏。
1.2校內模擬實訓存在的局限
校內模擬實訓包括跨專業類的綜合實訓和單項實訓,分為實物沙盤推演和軟件平臺實訓兩類,有決策流程模擬和競賽對抗的性質,以用友軟的創業者沙盤、金蝶的經營之道和創業之星、上海派金公司的“商道”模擬軟件、臺灣的top-boss等等為代表,主要表現戰略規劃、融資、營銷、研發、生產、采購、投資改造、財務核算與管理等決策流程,把企業運營所處的內外環境抽象為一系列的規則。這類實訓平臺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過于注重以財務理念為核心,只能展現一個決策結果,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管理領域的管理理念和過程思考表現,整個過程只是一個數據結論,不涉及管理行為的訓練。另一類是目前興起的以3D技術構建的虛擬場景類的實訓,例如物流與人力資源,在原來純粹的平面單據操作平臺放入仿真企業環境,以流程模擬為主。但比較突出的問題是計算機代替了人的行為,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且所模擬的業務流程較為封閉、單一,未能充分體現知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的訓練要求。
1.3課堂教學中的實訓問題
以案例討論和角色扮演教學法為代表,雖然能在某種程度上展現職業要求的人際合作與知識運用、思維訓練,但缺乏一個較為真實的、有助于激發實踐思維方式的環境背景,且不可重現,不利于積累、總結、改進。同時,單門課程的教學不能展現綜合知識的運用訓練。
1.4既有的基于行為模擬的實訓模式問題
以商務禮儀行為模擬教學為代表,但僅限于形象矯正等層次,所涉及的管理知識應用訓練較為膚淺,同樣不可重現。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訓領域,已經有心理測評和行為觀察方面的探索,但注重于理論研究,離職業知識、思維和技能的訓練要求還有較大的距離。
2基于行為模擬的管理類專業實踐訓練模式的目標
1)實訓理念的改革
管理類專業的實訓要學習的不僅僅是操作技能,而是從視野、知識、經驗的擴展到觀念、思維、行為、習慣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2)實訓目標的改革
不能完全依賴于企業現場培訓,也不能完全依賴于系統仿真環境培訓,而是要通過知識運用策略和行為表現的訓練使學生的素質更貼近真實的職業需求。
3)實訓內容的改革
使實訓內容不再是操作軟件、案例討論等虛幻的單方面思維的訓練,而是綜合了角色扮演、流程演繹、案例決策等內容的生動、直觀的模擬現實的社會職業行為訓練。
4)實訓主體和對象的改革
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加強校企師資的合作,對學生進行職前與職后的全方位指導和培訓,增強學生的實訓興趣。
5)實訓手段和平臺的改革
充分利用錄播系統和遠程視頻系統、案例庫、流程庫等信息化手段,改變原有單純的教學軟件、案例庫利用率低的狀況。
3基于行為模擬的管理類專業實踐訓練模式的設計內容
探索建立一個面向管理類專業學生的職業行為模擬和評測的實訓模式。該模式充分利用既有的案例系統和各類教學管理軟件系統,以管理案例和企業各層級工作流程為腳本,以仿真的辦公設備和工作環境為背景,通過錄播系統和遠程視頻系統對學生模擬的企業工作行為進行全程記錄,校內外實訓指導教師據此進行觀察、評測和評價,提出改進意見。不斷積累的模擬職業行為記錄可以用來訓練學生職業行為、改進教師課堂教學方法、加強科研分析手段。例如:職業行為模擬與評測室的工作環境可以參照一個大型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進行布置,分別為市場營銷部、人力資源部、外貿部、行政部、總裁辦公室等,均配置協同OA系統、ERP系統等,安裝錄播設備和遠程視頻控制系統。學生根據案例或工作流程分階段進行基層、中層、高層的職員行為模擬,在課程知識運用中同時表現決策規劃能力、執行協調能力、合作與溝通能力、職業形象等,兼顧了智商和情商的開發訓練,各專業教師或企業兼職教師通過視頻監控進行觀測和記錄,以此作為評價和矯正知識運用和職業行為的基礎。
1)建立管理行為模擬腳本庫
作為行為模擬腳本的案例與流程儲備,案例應該蘊含典型管理問題、項目、任務,案例可以撰寫、編制、購買,但有情節的、原生態案例較少,需要花費時間與資金的代價獲取。業務流程可參照典型企業和既有的管理信息系統軟件,包含合理與不合理的流程,但流程的選擇需要考慮可行性。案例與流程經常可以互相融合。學生行為模擬分類與組織:可以模擬問題的呈現過程,也可以根據問題或任務模擬解決策略,或兩者相結合。模擬可以依據指定的腳本,也可以無腳本地臨場發揮,取決于學生的演繹經驗和指導教師的掌控能力。
2)制定行為模擬的評價方法和標準
評價可以基于結果導向,如解決問題的效果、代價,也可以基于過程,如某環節的知識運用、溝通技巧、時間效率等。評判標準應同時考慮封閉性和開放性。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6-008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053
中職二年級數控車模塊的學生,已經能靈活應用各程序指令編程,積累了一些入門實訓和中級實訓經驗,但是他們學習興趣還不夠穩定,所以需要精選教學任務,選擇貼近生活的項目以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軸套類零件的編程與加工這一項目中,我們可以選用悠悠球加工。悠悠球加工是軸套類零件,成形面類零件,復合固定循環指令(G71,G73,G70),圓弧加工指令(G02,G03)。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軸套類零件的工藝分析方法對“悠悠球”項目進行工藝分析,靈活運用程序指令(G71、G73、G70和 G02、G03)對零件進行編程與加工,通過分組討論編程并制定悠悠球零件加工工藝,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項目教學法的定義及教學流程
(一)項目教學法的定義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在該項目的進行中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項目教學法主張先練后講,先學后教,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一步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等,讓學生唱“主角”,而教師轉為“配角”,實現了師生角色的換位,從而有利于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項目教學法的教學流程
(1)收集用戶信息,尋找買家,與用戶接觸,進行合同分析。(2)制定合同計劃,進行報價制作,發出合同。(3)實施合同,制作工藝草圖,實物圖,控制電路圖,形成產品。(4)檢查,教師指導學生完成。(5)評價,并為下一個項目做準備。
二、項目教學法在軸套類零件編程與加工教學中的應用
課前準備:看一看動畫視頻, 玩一玩溜溜球。設置游戲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分程不同組,并對每組命名,組成員集體討論后,小組長合理分工。其中的技術組長是負責實訓過程的技術指導,管理組長則是在負責實訓過程的組織分工和管理。
(一)創設情境,提出任務
播放的畫面從學校到工廠到企業車間。實習生林擇恩在創業園實習期間,接到一批悠悠球的訂單。假如你是林擇恩,請你幫他分析一下,該如何進行編程和加工呢。這一環節讓學生把職業角色樹立成榜樣,把具體的實訓項目通過思考、討論后開發出來,開發后把實訓過程作為一項具體的工作來完成。
(二)小組合作,分析任務
左邊¢50x25的結構在加工中起什么作用編排零件,加工步驟刀具選擇確定切削用量。活動一:小組討論,確定工藝。播放視頻,師生共同分析疑惑。教師的活動是展示零件圖紙、播放零件加工視頻。學生的活動:(1)分組討論,填寫工序卡。(2)小組代表闡述加工工藝。(3)闡述視頻中的加工工藝安排,并與自己的預定方案進行比較。活動二:編制程序,模擬仿真。通過軟件測試來進行驗證。教師的活動:零件加工過程中主要用到哪些程序指令? 包括復合固定循環指令: G71、G73 和G70;圓弧加工指令:G02和G03。教師巡回指導,指導學生解決問題。如G代碼錯誤,刀尖圓弧,半徑補償,過切和欠切。學生的活動:討論回答以下要點:G71:外圓粗車循環指令;G73:固定形狀粗車循環指令;G02:圓弧順時針方向插補;G03:圓弧逆時針方向插補。填寫程序清單后進行程序驗證。這一環節中用加工仿真來檢驗程序,通過辨析盲點來說明問題。
(三)現場教學,任務實施
第一步:安全教育。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教師用圖片展示,讓學生思考,指出不同圖片中做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問題。切身感受7S的存在,領悟7S對自身職業素養提高的意義,可以在零件加工過程中體會7S的應用。第二步:教師示范,學生觀察、記錄。第三步:學生實踐,競技比武。通過競技比武的形式,樹立互相幫助,互相討論,共同進步的團隊合作意識。最后評出技能之星。這一環節中教師巡回指導并記錄,任務實施環環相扣,規范逐漸養成。
(四)總結反思,評價任務
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大眾點評、教師講評等多種評價相結合,構成多元的作品評價機制,以讓學生分享成果,樹立信心,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不足該如何改進,別人的優點要學習發揚。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提出了要求,在高校對大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創業素質培養和提升顯得尤為必要。創業素養是創業者成功創業的關鍵因素。然而,相對滯后的創業教育發展水平,使得大學生們無法全面、深入地接受創新創業素養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導致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淡薄,創業能力缺乏。因此要在創業教育力度、探索大學生創業素養培養體系建設、克服影響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的制約因素等方面,加以研究、探索,以便于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創業意識、創業觀念,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
一、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素養的構成內容
2010年,我校開始實行“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創新養成計劃”和“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創業養成計劃”,通過開展系統的第二課堂活動,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創新創業素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在總結兩個“養成計劃”實施效果的基礎上,通過實證、案例、定量研究,借鑒員工素質模型(勝任特征模型)構建的理論與方法,總結出構成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素養的五方面內容,即濃厚的創業興趣、完善的創業溝通能力、堅強的創業毅力、優秀的學習能力和豐富的創業知識。
二、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素養對我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2010年,我校被遴選為首批“河北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院校”,2011年4月,《人民日報》刊登了題為“ 河北金融學院:創新創業基地 打通就業窗口”的文章,為進一步推進我校創業教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總結了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體系以及關鍵特征,有助于完善我院開展創業教育的策略,有助于大學生明確創業素質提升的努力方向。同時,對于探索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深化我校提出的構建“課內與課外多方協作,分層次思想引導與活動實踐齊頭并進,模擬演練與市場進入相得益彰”的創業教育工作體系,深化素質拓展教育資源凝聚,形成合力,實現培養學生創新素質和創業能力的全程化、系統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我校開展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與提升的對策
(一)健全創新創業教育保障體系
大學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應注重提升大學生專業學習和創業素質的培養,建立相應的教育機制。重點包括:
1.建立創業教育校、系、班三級組織,擴大創業教育的宣傳渠道,積極營造以創業促進就業的良好氛圍。
2.建立“大學生創業教育指導教師專家庫”,選擇富有創業經驗和創業能力的教師承擔創業教育課程、創業團隊指導教師和創業導師,選聘企業家和創業成功的校友擔任創業實踐指導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創業信息、創業培訓和創業指導,從而引導他們了解創業知識,提高創業能力。
3.積極引入實踐課程,充分利用創業之星軟件和ERP沙盤模擬課程,開展經營模擬、案例研究、實際公司創辦等方法進行創業教學;開展系列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講座,邀請創業成功人士現身說法,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意識;積極組織大學生參加“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河北省青年創業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活動,不斷提高他們的創業能力。
(二)推進創新創業教學模式改革
首先,要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把創新創業教育有效帶入專業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教學計劃中,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其次,要積極的編撰創新創業教材,改變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編撰模式,更加注重案例分析,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
第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力求體現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在實踐中學習、深化理論知識,幫助他們學會觀察與思考、逐步的進行自我探索與實踐。
第四,完善創業培訓機制,聘請成功企業家擔任創業培訓導師,將課堂由學校引入企業,通過企業家的言傳身教和對企業運營過程的親身參與,不斷豐富學生的視野,開拓他們創業的思路,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
(三)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有效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素養
全面實施“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創新養成計劃”和“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創業養成計劃”,堅持普及性和重點性相結合、分年級、分層次的活動原則,在第二課堂全面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技能的培育工作。積極扶持創新創業型學生社團,加強對創新創業型學生社團的引導和專業性指導,讓學生在興趣特長與專業之間找到恰當的切合點,從而利用社團的輻射性,推動校園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營造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
(四)以大學生創業基地為實踐平臺,構建立體化的創新創業實踐體系
創業基地是大學生將創業激情轉化為創業實踐的重要平臺。目前,我校校內建有大學生創業實訓實踐基地12個,校外創業實習基地86個。這些實習實訓基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實踐平臺,同時成為大學生實踐自己創業項目的孵化平臺。通過學生建立實體化的創業公司或創業團隊,不僅使參與的學生充分展示了自身的管理、營銷、財會等綜合素質,提升了創業素養,也進一步營造了濃郁的創業氛圍,從而帶動了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創業。通過這些學生創業團隊的積極實踐,也為將我校大學生創業基地建設成為兼容、開放、極具活力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奠定了基礎,進一步完善了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功能,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全過程滲透、在受眾群體中的全范圍覆蓋。
(五)改進管理,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
學校要根據創新創業的需要,強化管理創新,對于有創新創業熱情的學生,要設計出富于激勵性的制度予以鼓勵,如對于在創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學生,可以抵扣相應的學分,對于創業中取得實際效果的學生,學校可以給予相應的獎勵等,以此來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
參考文獻:
[1] 黃永媛.探析高校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J].群文天地,2012,(16).
[2]秦功禮,劉珍.淺談大學生創業素養的構成與培養[J].河南教育(中旬),2012,(9).
之所以說金融院校的創業文化特質具有創新性,是由于金融院校在其創業文化形成過程中有其自身的理念和核心價值觀,并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和精神品質。因此說,欲塑造金融院校的創業文化以及其文化體系,不僅應該廣泛吸收各種文化精華,還要結合我們的時代特點以及市場詳情,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學生們的創業智慧以及具體的創業實踐,但遺憾的是,目前很多金融高校雖然校園文化豐富,卻沒有形成獨特的創業文化,總結原因就是沒有形成創新意識。因此,金融院校的創業文化建設不僅僅是在理念和文化等謹慎方面進行創新,還應該加強其文化產品、載體等物質上的創新,因為,創新性塑造特色金融院校創業文化的出發點和必備要素,它貫穿于校園文化創業的整個過程,我們應該爭取創新性研究。包容性很大。目前來說,金融院校的創業文化資源是非常稀缺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因此,建立校園創業文化就要學會廣納百川,結合一切有利的地方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專業文化等等,尤其是先進的創業理念和項目,除此之外,金融院校的創業文化還應該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摒棄傳統保守落后的文化觀念以及不良風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來迎接和吸收外來文化,做到兼收并蓄,取長補短。教育性持久。我們都知道金融院校的創業文化有很強的影響力。因此,也就具有了很強的教育性,并且影響力持久,這種教育的影響力能夠幫助金融高校的學生們激發創業意識和動力,培養其創業精神和行為,塑造其優質的創業品質。
根據金融院校的創業文化特質,筆者認為,欲打造其獨特的創業文化,就要在宏觀和微觀上綜合考慮,具體來說就是要通過依附于校園文化,立足專業文化,結合地方文化、歷史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路徑來塑造金融院校創業文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措施:依附校園文化,占領校園文化的主陣地。一直以來,金融院校并不是非常重視創業文化,這也導致很多學校落后于市場的原因之一,但也有很多學校在這方面表現非常突出,很多學生根據自身專業并結合市場情況獨自開始了創業活動,從這些學生的事跡中,我們可以看出,創業文化其實是校園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應該積極建設,突出創業文化應有的作用和指導意義,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定期舉辦創業文化活動。在校園內,學校方面可以積極開展各種關于金融行業創業的文化事跡報告會、文化論壇、創業設計大賽等等具有金融行業創業特色的文化活動,鼓勵學生創設各種社團、協會,開辦創業文化網站。建立創業文化社團,成立創業文化沙龍。在校報上開辟創業文化欄目(專版),系統介紹先進的創業理念、創業者的先進事跡、國內外大學生的創業概況、政府支持創業的優惠政策、招投標常識、創業基本流程、典范的創業計劃書等。此外,利用諸如“五四”青年節、“十一”國慶節等重大節慶日,開展創業主題教育活動,開展高品位的創業文化活動。樹立良好的金融院校創業環境。在這方面學校可以多為學生們進行創業的幫扶,比如邀請事業有為的校友以其自身創業經歷為在校學生進行相應的交流和討論,并開展相應的講座,并建立較穩定的校友聯絡網,給在校學生傳授創業哲學和創業文化理念。此外,學校和教師要幫助學生對創業公司和產品進行文化包裝,形成豐富多彩的品牌文化,打造良好的形象和聲譽。開設創業制度性文化系列講座。在這方面,我們可以聘請一些社會上的專業金融人士比如銀行、稅務、證券等等來為學生們講解相關金融類創業知識,告訴學生們“創業有何優惠和扶持政策”“如何申請營業執照”“如何納稅”“如何申請貸款”等企業經營管理知識,以此來豐富學校的創業文化制度建設,增強學生們的創業內涵,此外,我們還可以開展市場營銷、證券投資等等相應的文化培訓、活動等來增強學生們的社會創業知識,增強其創業的能力和意識,提升校園創業文化的品質。開展校內創業文化活動評比。學校可以大力引進金融企業文化進學生創業園,并結合現代企業文化以及金融市場的要求,進行學生創業文化評比,并對脫穎而出的創業之星進行宣傳和獎勵。
將創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創業文化是在校園文化的基礎之上形成的,最終還應該融入學校的文化中去,比如,加強建設學校的創業園、實驗室、圖書館等公共場所的文化環境建設,加強創業文化宣傳,設置各種創業文化標志、創業文化宣傳長廊、創業名人銅像和事跡展覽,校園景觀大道、實驗實訓中心、教學樓和創業園等場所都要凸顯創業文化,要樹立創業典型,規范創業園標識的制作和使用,讓學校的各種雕塑、提示牌從不同的角度體現創業精神和創業理念,增強其創業氣息。立足專業文化,確定創業文化的主題。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日趨緊張,鼓勵大學生創業是一項非常好的解決就業的途徑。因此,金融學校應該加大對創業文化的投入,比如在專業上,使學生們的專業課程和文化都能與創業文化對接和統一上,發揮學生們的自身專業的優勢和基礎,增強學生們的創業資本,縮短學生們創業的距離和壓力,同時,通過創業文化與學生們的金融專業的對接,還能夠加深學生學習自身專業的熱情,深化專業知識能力和技能,在原有的專業文化基礎上進行創業文化通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平臺上、領域里進行創業思考,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拓寬創業文化的廣度,延伸創業文化的深度。此外,金融院校還可以將其自身的校園文化、創業文化等進行相應的拓展,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和計劃,以及課程的安排和設置,實現學校教學活動等全面融合的一體化的創業文化課程體系,形成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實踐性教學活動等逐步構建學科課程、實訓課程、活動課程的創業文化課程結構。同時,還應該引進以及組織教師編寫各類適合學生的創業指導教科書,將本專業目前較為流行的創業理念、創業思路、創業項目等等納入學生的專業書本當中,緊密結合當前金融市場的行情并結合學生實際的創業經驗,使學生們能夠與社會接軌從而吸收更多的信息為創業做準備,組織編寫《如何創辦小旅館》《如何創辦茶餐廳》《如何創辦足療店》《如何創辦美容店》等校本教材,從實際情況出發,立足當前,來指導學生們的創業。
對地方典型的創業文化進行經驗總結、分析、提升,將地方創業文化品牌引進校園,形成立足地方文化的金融院校創業文化的獨特個性,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業文化精品,增強文化的感召力。要增強學生對地方文化的感知度,建立宣傳地方文化的網絡平臺,包括地方資源、地方政策、地方知識、地方文化模式等內容;再次,構建金融院校創業文化體系要以工業文化和企業(公司)文化為依托。工業文化的核心,包括團隊精神、守紀意識等對于創業者來說特別重要。因此,要大力倡導工業文化進入創業園。企業文化分為三個層次,即物質性文化、制度性文化和精神文化,這三個層次都能與學校創業文化的結構與環節相對應,此外,在文化內涵上,企業文化與創業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融通性、互動性。職業院校學生創業要取得成功,必須學習優秀的企業文化。依附校園文化,立足專業文化,結合歷史文化、地方文化和企業文化塑造金融院校創業文化的路徑充分體現了金融院校創業文化的“四位一體”特質,這是一條寬路徑、多通道、立交橋式的路徑。這條路徑以創業文化為主題,通過挖掘、篩選、加工、對接等工作,創新性地把高職院的校園文化、專業文化、歷史文化、地方文化和企業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它凝聚了金融院校的集體智慧,對創業者來說具有一種持久的影響力。
作者:郭爽 單位:哈爾濱金融學院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56
[中圖分類號]G71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6-0-02
0 引 言
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課程上分析,高職院校在創業教育課程的設置上嚴重滯后,導致學生難以借助課程提升個人能力。課程內容比較單一,且課程所開設的時間不合理,在調查中,學生表示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不嚴密,學生不能從創業維持階段獲取相應的知識技能,大部分的創業教育內容空泛,導致教學效果不佳。而創業技能大賽是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的重要方式,也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實訓項目。高職學生通過參與創業技能大賽,提高自己對創業相關知識的掌握水平,在不斷的實踐中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業能力,而不是通過傳統的理論教學向學生傳授相關專業知識。在創業技能大賽中,主辦方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的演練場景,對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心理等方面都是一種磨煉,如果能夠靈活地應用創業技能大賽這種教育模式,對提升高職學生的創業能力有很大的橢。
1 創業技能大賽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的現狀
2013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年,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畢業生都面臨著找不到工作的局面。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再一次創下歷史新高,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越來越困難。面對這種就業難的局面,很多高校畢業生獨辟蹊徑,開始自主創業,并在社會中掀起一股創業的熱潮。有關報告顯示,有65%的學生認為在校期間參與創業是應得到學校支持的,有75%的學生都存在著想要自己創業的意識,對創業的熱情比較高漲。由此可見,創業意識已經在高校中得到了普及。
2 創業技能大賽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的意義
目前,我國針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研究有很多,其中不乏有一些值得借鑒和吸取的成果。但是,對于利用創業技能大賽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的研究卻不全面,沒有經過系統化、整體化的研究,是教育理論中比較薄弱的環節。實際上,創業技能大賽能夠在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上發揮重要的作用,能夠為高職學生的創業建立良好的輿論導向,進一步提升社會對高職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為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與環境。通過創業技能大賽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業能力,能夠實現高職學生主動就業、創造性就業、提高就業率等基本目標,對推動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3 創業技能大賽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存在的問題
3.1 忽視了對普通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
很多高職院校迫切地希望能夠在創業技能大賽中取得名次,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學生報名。于是學校在創業技能大賽期間給教師下指標、定任務,將有限的資源全部投入到創業技能大賽的準備上,教師也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指導參加比賽的學生身上,忽視了對普通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創業技能大賽不應該是針對個別人的,如果將比賽項目局限于少數學生突擊聯系中,就失去了開展創業技能大賽真正的意義,過于看重創業技能大賽的功利性不利于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每名學生都應獲得平等的機會,通過實踐學習選拔優秀的學生代表。
3.2 過于重視政府部門舉辦的創業技能大賽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參加創業技能大賽時,普遍存在著一種現象,即過于重視政府部門舉辦的創業技能大賽,輕視行業部門舉辦的創業技能大賽,認為只有政府舉辦的創業技能大賽是有用的,而社會企業舉辦的創業技能大賽是無用的。社會對利用創業技能大賽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的做法并不是非常重視,政府部門對創業技能大賽的扶持力度也不是非常到位,因此,創業技能大賽與社會企業之間的聯系并不密切,不管是在資金上還是場地方面,都無法獲得基本的保障。
3.3 學生社團和協會的參與性不高
高職院校的學生社團和協會是指由各院系愛好學習和實踐的優秀學生組建的機構,社團成員和協會成員會定期組織各種活動,使每一名社員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但是,現階段高職院校在制訂教學計劃時,與普通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沒有將創業技能大賽列入教學目標中,對創業技能大賽的重視程度比較低,學生社團和協會對創業技能大賽的參與性不高,并且沒有專業的指導教師負責指導。而且高職院校在參加創業技能大賽時,并沒有對學生社團和協會的人員進行規范化、常態化的管理,很多協會成員并沒有掌握與創業技能大賽的相關知識,無法為創業技能大賽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4 利用創業技能大賽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的主要措施
4.1 將競賽融入到高職學生的日常教學中
高職院校應深刻認識到創業技能大賽在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中的重要性,并將技能競賽作為日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教學改革―技術應用與創新―創業技能大賽”之間的良性互動,在提升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業能力。以遼寧水利職業學院為例,遼寧水利職業學院對利用創業技能大賽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計劃非常重視,已經連續8年舉辦“希望之星杯”技能競賽系列活動,每一次活動的召開都給高職院校的學生帶來不一樣的經驗,對提升高職學生創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4.2 利用學生社團和協會組織創業技能大賽
高職院校應該讓學生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學校、社團組織的技能競賽,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社團和協會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還能為高職學生提供一個輕松、自由的競賽環境,對提高學生創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如高職院校的營銷協會可以負責市場營銷大賽的報名和組織工作,會計協會負責與會計技能大賽相關的培訓和組織工作,物業協會負責商務禮儀大賽的培訓和組織工作,物流協會負責物流職業技能大賽的培訓和組織工作等。
4.3 明確舉辦創業技能大賽的最終目的
要想充分發揮創業技能大賽在高職院校中的重要作用,高職院校必須要明確舉辦創業技能大賽的最終目的。舉辦創業技能大賽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獲得名次,贏得榮譽,而是讓學生通過參加比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相比于比賽結果來說,比賽過程才是更值得關注的部分。在參加創業技能大賽的過程中,學生會團結在一起解決比賽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業能力等各方面的技能,對促進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5 結 語
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應貫穿于整個教學計劃當中。尤其是面對現階段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局面,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培養更是刻不容緩。創業技能大賽是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的重要方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實訓項目。現代高職院校應深刻認識到創業技能大賽在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中的重要性,將競賽的概念融入到日常教學當中,利用學生社團和協會組織創業技能大賽,明確舉辦創業技能大賽的最終目的,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業技能大賽在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中的促進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王麗,于曉紅.職業技能競賽對高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促進研究[J].價值工程,2014(13).
[2]王立前.高職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途徑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3]田陽.高職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研究――以天津職大眼視光工程學院為例[D].天津:天津工業大學,2015.
[4]張程.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研究――以C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3)11-0009-05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有其獨特的教學規律,強調發散性形象思維,對學生自主性學習要求高,在注重學生技能培養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創意創業能力的培養,產學研一體化特征比較明顯。提高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需要構建與之相應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服裝設計、廣告設計、動漫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多個專業探索與實踐的經驗,本文提出了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引,以“包豪斯”學院實踐經驗為基礎,結合我國藝術專業教育的實際,探索以工作室為平臺,以項目為載體,構建“技能+創意”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
一、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
藝術設計專業不僅僅對應文化創意產業,而且滲透于所有的產業之中。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包括總體策劃、產品設計、原料采購、加工制造、物流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和終端零售等七個環節,其中加工制造是整個產業鏈中最低端的部分,而產品設計居于產業鏈的中高端,藝術設計是產品設計的核心。依據產業行業進行分類,藝術設計包括服裝設計、建筑設計、環境設計、室內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工藝品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動漫設計、展示設計……
近幾年,房地產業的興起,帶動了建筑、環境規劃、園林景觀、綠化、室內裝飾、家具、廚具、燈具、家紡等產業的迅速發展,藝術設計人才是支撐這些產業發展的關鍵。
在以汽車、電腦、電視、手機、數碼相機等為代表工業產品中,外觀設計成為產業的重要驅動力,以注重產業外觀設計為重心而成功開發出iPhone和iPad兩款產業的蘋果公司,在近一兩年引領世界電子產品的潮流,提升了藝術設計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的地位。
以動漫影視和游戲為代表的動漫產業則是異軍突起的一個新興產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資金、人才培養、媒體準入及播放時間控制等,對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直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為平臺,以中國進出口的商品交易會為品牌的系列會展活動,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另一個引擎,會展業的核心之一即是產品展示。
隨著區域產業經濟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在《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中,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優先發展的產業之一,廣州市近年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戰略新興產業之一,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將呈穩步增長的趨勢。
以廣州地區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改革的前沿,產業轉型升級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的迅猛發展需要大量的藝術設計人才作支撐,積極創新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高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基于工作室平臺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現狀作為設計學起源和目前國際頂尖設計類大學的德國包豪斯學院,自世紀之初就創建了以設計制作工作室為核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包豪斯”模式教育理念體現在:強調藝術與技術的和諧統一,主張集體創作是設計的核心,力求學生作業與企業項目有機結合。這一理念在現代藝術設計教育中得到不斷的發展,被賦予新的內涵。
我國近年在以工作室為平臺的藝術設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進行了非常的有益的探索與實踐,以下是幾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模式:
浙江工業大學藝術學院孫以棟等構建了基于工作室制的“厚德健行,創新創業”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面向市場創業能力的培養;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寧紹強等從工作室的概念、功能與任務、設置、教師配置、教學組織、操作與管理等方面,探索了營造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實踐環境的方法;廣州番禺職業學院張來源提出了“技能+項目”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構想,通過合理選擇項目設計教學內容,形成與工作任務相匹配的項目教學模塊,借助“公司化”實訓管理制度和運行方案,推進實訓全真性、職業性、企業性的教學改革,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沈陽職業技術學院焦萬鵬等提出了“系部+公司制”人才培養模式,推廣“以組為建制,以實踐工程項目為載體,以公司工作過程為平臺”的教學模式;長沙民政職業學院的楊可妮提出重建高職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工作室教學體系, 以真實項目為載體,將真實項目引入課堂,以工作室為單位,借鑒企業的管理流程,建立專業標準、課程體系標準、教學模式、師資標準,并以此進行課堂管理、教學設計和教學評價的教學體系。
以上研究,為以項目為載體,構建“技能+創意”人才培養模式的課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鑒,但它們都將焦點集中到了“工作室制”本身,忽略了學生知識與能力的成長過程。學生不可能一入校門就具備完成企業項目的能力,其創意創業能力的培養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技能基礎之上。
三、基于工作室平臺,以企業項目為載體,構建“技能+創意”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企事業單位培養具有先進的設計理念,扎實的設計知識與技能,良好的設計創意,并能付諸實施的綜合能力強的專業設計人才。國內外大量的教學探索與實踐證明,基于工作室平臺,將項目引入教學是提高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模式。
1.構建“技能+創意”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依據
基于工作室平臺,以項目為載體,構建“技能+創意”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基于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杰創建的“建構主義”理論和國際頂尖設計類大學的德國包豪斯學院的教學實踐。
皮亞杰建構主義學習觀主要有以下三點思想:①科學學習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識經驗背景的建構;②科學學習不是接受現成的知識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經驗的概念轉變;③科學學習既是個體建構過程,也是社會建構過程。通俗來講,建構主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認為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注重經驗的積累,重視情景體驗式和互動協作的教學模式。德國包豪斯學院的辦學理念是:①強調藝術與技術的和諧統一;②主張集體創作是設計的核心;③力求學生作業與企業項目進行有機結合。
?教師工作室建設?1基于工作室平臺,以項目為載體,構建“技能+創意”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 2.學生職業能力成長規律
學生剛入校門時并不具備完成企業項目的能力,企業的真實項目往往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設計標準要求高,產品制作要求一次成型,講究成本核算。及時地按企業要求完成真實項目,對于專業技能較低的大多數學生來說存在很大的困難。
學生的設計知識與技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創意創業能力培養應建立在良好的技能基礎之上。只有通過模擬或仿真項目的反復訓練,學生取得較強的專業技能之后,才能充分利用工作室平臺,高效率、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企業真實項目,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
我們認為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可分為三個階段:專業基礎課程群的模擬項目教學,專業課程群的仿真項目教學,專業核心和綜合能力訓練課程群的真實項目實習教學。在第一個階段主要完成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訓練,將模擬項目、比賽項目滲透到專業基礎課,完成基礎課為專業課搭橋的實踐性教學任務;在第二階段主要完成專業綜合技能訓練,將仿真項目和部分難度較低的真實項目引入專業實踐課,通過“單項訓練――專項訓練――綜合訓練”漸進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從設計定位、構思、設計及表現的全流程職業綜合技能;在第三個階段主要是著力提高創意創業能力,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專業核心課程、專業綜合實踐課程,由企業和學校雙方共同完成綜合訓練教學任務,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和崗位的綜合職業素養。
學生三個階段的能力訓練都可以通過工作室這一平臺實現,但介于目前我國職業教育中師資、場地和設備等資源有限與大規模教育相矛盾的現實,第一、二階段的技能訓練最好主要集中在模擬企業的生產流程和環境而建成的大規模的實訓中心完成,前兩階段少部分技能訓練和第三階段的創意創業能力培養在工作室平臺中完成,可以實現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的目的。
3.“技能+創意”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基于工作室平臺,以企業項目為載體,構建“技能+創意”的人培養模式的內涵包括二個層面:第一層面,模擬企業生產流程和環境,建設一批大規模仿真實訓中心,配置相應的工作室,將模擬項目和仿真項目引入課程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第二個層面,與品牌企業合作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配置一批創意設計工作室,將企業項目引入專業教學,以工作室為平臺組建由企業專家、教師與學生共同組成項目開發團隊,完成企業項目的產品開發和教學任務,在加強專業技能訓練的基礎上,著力提升學生的創意創業綜合能力。
四、“技能+創意”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我院藝術設計類專業在多年的人才培養實踐中,不斷積累,探索出一條適應于藝術設計專業的道路,總結提煉出“技能+創意”的人才培養模式。具體的探索與實踐過程如下:
1.“技能+創意”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根據藝術設計職業教育規律,基于工作室平臺,“技能+創意”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主要包括專業人才培養專項調研,課程體系的構建,專業教學團隊的建立與培養,實訓場所及工作室的建設,模擬、仿真和企業真實項目在教學中的應用實踐、遞進式能力訓練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等環節。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通過組織專題研討會、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與企業專家、兄弟院校專家和畢業生進行交流與溝通,了解產業經濟發展變化及崗位能力需求的變化,深刻分析目前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
(2)按照專業和專業方向,根據崗位能力需求及發展趨勢,優化原有的課程體系或者按照“模塊化、遞進式、重素養、強實踐、雙證書”原則重構課程體系,重點構建 “以專業技能為基礎,以創意創業綜合能力為特色”的遞進式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
【專業基礎模塊】:專業素描、設計色彩、構成、圖案設計、專業表現技法、設計基礎;
【專業核心模塊】:材料及應用、專題設計、后期制作、項目管理;
【專業拓展模塊】:計算機輔助設計、攝影、展示、品牌策劃、營銷;
【綜合實踐模塊】:認知實習、市場調查(專業考察)、寫生、材料應用實訓、專題設計實訓、制作實訓、專業采風、畢業綜合實踐(半年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與論文)以上的課程體系是各類設計崗位具有的共同能力及對應的通用課程體系,不同的行業對專業能力的要求還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對應的課程體系也有所不同,或存在不同的側重點。
如現代服裝業強調服裝工藝、服裝品牌策劃、服裝營銷、服裝展示等方面的能力;廣告業強調創意和項目策劃能力;環境規劃強調總體規劃、園林、綠化設計能力;室內裝飾業強調燈光與照明、家具與廚具設計能力;影視動漫業強調原畫創作、劇本創作、音樂運用、三維建模、后期合成與制作等能力,動漫游戲業強調程序設計、游戲關卡設計、多音頻與視頻等多媒體設計、運動規律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各專業方向對應的專業核心課程將有所變化。
(3)通過從企業引進高水平的一線技術人才和能工巧匠,有計劃派專業教師進行專業能力進修和到企業進行頂崗實踐等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教學團隊,通過縱橫向項目研究和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等途徑,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特別是提高教學團隊的實戰能力。
(4)依據課程體系,模擬企業生產流程和真實工作環境,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的模擬或仿真,同時滿足集中講授、分組討論、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需要的專業實訓室,根據課程需要配置相應的基礎訓練工作室;與企業深度合作,共同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按照設計方向建立以培養學生創意創業綜合能力的工作室,如圖1。
圖1專業配套創意設計工作室配置圖 (5)將模擬、仿真和企業真實項目引入課程教學,按照競賽和職業資格能力要求,建立課程標準,組織開發校本教材,調整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建立“項目―任務”的課程內容體系,并根據內容選擇多媒體講授、案例分析、情景體驗、分組討論等相應的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
(6)根據課程特點按類別分階段組織專業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和創意創業綜合能力訓練。
第一階段,以模擬項目和競賽項目作為教學內容,在專業實訓室或工作室平臺上,組建專業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小組,按照“市場調研(采風、考察)――示范教學――創意構思――分組討論――項目設計――互動交流――完成設計――作品展示――教學評價”的教學流程組織課程教學活動,實現以項目為主線的專業技能訓練目的。
第二階段,將仿真項目作為教學內容,借助生產性實訓基地,按照“市場調研――示范教學――創意構思――分組討論――項目設計――互動交流――產品設計――產品制作――產品展示――教學評價”的教學流程組織課程教學活動,達到以仿真項目培養學生從設計定位、構思、設計及表現的全流程職業綜合技能的目的。
第三階段,以企業真實項目為教學內容,借助創意創業工作室平臺,組建企業、專業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產品研發小組,按照“市場調研――創意構思――分組討論――項目設計――互動交流――產品設計――產品制作――產品營銷”的教學流程組織課程教學活動,達到以真實項目開發培養學生創意創業綜合能力的目的。
(7)建立注重過程考核和由企業、教師、學生、市場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教學評價機制。學生學習過程中,每一步教學活動很重要,團隊合作、集體精神更加重要,在完成企業真實項目時,最終的產品能否得到市場的承認與肯定,將是教學效果的最好評價,因此,建立由市場檢驗的教學考核評價機制,是人才培養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環。
2.“技能+創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工作取得的成果
學院在服裝設計、廣告設計與制作、環境藝術設計、動漫設計與制作等專業領域,從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建構、工作室的配置、項目的引進與切入、教學團隊的構建、教學活動的開展、專業技能的訓練、創意創業綜合能力的培養,到教學評價等環節進行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服裝設計專業建有工作室6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有工作室2個,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建有工作室2個,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建有工作室4個。
以工作室為平臺,教師學生團隊獲得市級及以上的課題研究6項,其中,國家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項,省級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項,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3項,與企業橫向合作課題30多項。公開30多篇,公開出版教材20多部。
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獲獎100多項,其中包括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作品榮獲2009年全國大學生原創動畫大賽銅獎(國家級),2012年屆中國大學生綠色游戲動漫設計大賽3D游戲三等獎,2013年中國大學生綠色游戲動漫策劃一等獎,2011廣東省第21屆“高校杯”軟件設計大賽動漫作品類二等獎,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廣州市屬高職院校動漫設計與技能大賽10多個一等獎。 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獲得2009年廣東省大學生時裝設計銀獎;藝術設計(影視動畫)專業學生獲得2011年、2012年、2013年廣州市屬高職院校動漫設計與制作影視動畫作品5個一等獎。廣告設計工作室的教師與學生合作創作的陶藝、廣告、插畫、裝幀、包裝作品在全國多個專業賽事中獲得20多個獎項。如教師陶藝作品第二屆中國西部陶藝精品年度展二等獎,“傳承與創新―工藝美術作品展”金獎;學生設計作品獲“廣東之星設計-印藝大獎賽” 裝幀類一等獎,“中南星獎”(學生組)裝幀類二等獎,“創意中國-第五屆全國設計藝術大獎賽”一等獎,“中國包裝創意設計大賽”(學生組)設計類二等獎。環境設計工作室教師和學生合作創作的設計素描作品《流淌》 獲得世界藝術家聯合總會、中國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世界華人藝術家協會、世界華人藝術精品大展組委會等聯合舉辦的“世界華人藝術精品大展”金獎,并榮獲“金紫荊藝術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第六屆中國環藝設計學獎”榮獲居住空間工程方案“優秀獎”。
各工作室承接了企業項目30多項,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服裝設計專業為承牌設計制作香云紗100多款,為標奇牛仔開發產品200多款,為嬰適康童裝開發產品300多款;廣告設計專業為廣州手表廠的第十六屆亞運會紀念手表外觀設計項目,設計的多款手表暢銷于歐美市場,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環境設計工作室:與廣州尚逸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合作,創作了保利房中環廣場、沈陽保利十二橡樹莊園、北京宋莊美術館、保利廣場金沙洲等10多個項目的環境與室內裝飾設計方案,獲得用戶的采用,并投入實施。
3.展望
“技能+創意”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獲得廣州市政府、教育局、財政局的大力支持,不僅在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中獲得立項,并在市教育局主持的國家教育體制綜合改革試點項目中獲得立項,2012年市財政已經批準15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10個工作室的建設,為進一步探索“技能+創意”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有力保障。
為了規范工作室建設,有效利用工作室這一平臺,加強校深度合作,學院在總結以往的經驗基礎上,提出了工作室的建設與管理新思路,要求每個工作室每年必須完成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專題調研并撰寫詳細的專題調研報告,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組建企業專家、教師、學生共同組成的教學研發團隊,承擔企業項目或縱向研究課題,將項目內容與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此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豐富辦學成果。
五、結論
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有著與其它學科專業不同的特點,特別重視學生的實戰能力訓練和創意能力的培養,強調藝術與技術的和諧統一,主張集體創作是設計的核心,要求學生對市場具有很強敏感性,只有通過工作室這一平臺,將模擬項目、仿真項目和企業真實項目,分階段循序漸進地引入教學環節,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達到一定基礎上,充分利用創意工作室平臺,以企業項目為載體,力求讓學生作業與企業真實項目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意創業能力,不斷完善“技能+創意”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孫以棟.厚德健行,創新創業――基于工作室制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J].裝飾,2009(1).
[2]寧紹強,穆榮兵.從包豪斯的“作坊”到今天的“工作室”――設計藝術人才培養的實踐環境營造探討[J].藝術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