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2: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審計信息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實現會計信息化審計的對策
(一)制定完善的會計審計原則當前,由于會計審計工作的環境發生了變化,要想實現會計信息化審計,就需要制定完善的會計審計原則,以適應當前會計審計工作的發展。這就需要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結合當前會計審計工作發展的實際狀況,根據審計機構以及審計部門的實際需求,制定與其相適應的審計原則[2]。在此基礎上,政府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在實施會計審計原則的過程中,要隨時掌握其發展的動態,如果發現不完善或者無法符合當前會計審計工作實際需求的地方,就要及時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并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條款,以確保此原則的實施效果。與此同時,作為應用此原則的對象,會計行業自身也要提高認識,將其有效的應用于實際的審計工作中,以從實踐中檢驗理論,并促進自身的發展,實現會計審計工作的有效性,推進會計審計信息化的進程。
(二)加大會計審計人才的培養力度,并加強對其的管理首先,要加強對現有會計審計人員的培養。審計工作信息化的實現效果直接受到審計人員專業能力的影響,因此,企業在重視發展、重視審計信息化的過程中,要加大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力度,從而使其掌握相關的技術知識,全面提高現有會計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其次,要積極的引進相關專業的人才,并與開設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合作,對口接應相關人才,以更新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的知識,增強審計工作的活力,從而推進審計信息化的進程。最后,要加強對會計審計人員的管理,制定完善的獎罰體系,在提高會計審計人員工作積極性的基礎上,提升會計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從而確保會計審計信息化的順利前行[3]。
(三)強化企業以及會計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會計審計工作所存在的風險不僅給企業的發展埋下了隱患,如果發生嚴重事件,會計審計人員還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因此,強化企業以及設計人員的風險意識、加強其安全防范能力是實現會計審計信息化的保障。在實際工作中,企業要摒除以效率和利益為先的思想,將審計風險放在審計工作的首位,這樣才能做到有效規避審計風險,從而確保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從根本上實現審計信息化。
1.2審計地位不高,審計結果發揮作用不強,制約信息化發展。寧夏電信公司作為技術服務先進的國企,無論從內審部門設置到內審職能的行使都是較先進的,不但內審部門獨立,且可以發揮一定的職能,不僅牽頭公司的內控檢查,財務、經營等日常檢查,更開展一些經營、管理方面的專項調查,很好的體現了內審價值,但即便如此,內審部門在公司內的權威性也不高,審計結果對公司的經營發展指導性不強,加之公司資金有限,若想在審計信息化發展上有大的建樹也需假以時日。
1.3審計管理系統軟件的開發應用取得顯著成效但還不夠完善。①審計軟件上線后,審計及時率準確率大幅提高,工程檔案管理有待規范。以工程項目決算為例,寧夏電信公司每年大大小小的工程項目有兩千余項,在軟件上線前,工程項目決算審計以手工審計為主,效率很低。現在寧夏電信公司所有的工程項目決算都由工程審計人員自審,不僅所有的已決算待審項目做到不拖不欠,而且出具的“項目審簽單”更加規范,審計資料也更便于歸檔管理。②審計軟件目前存在缺陷。一是軟件本身還有不足,如授權項目挑對后仍有顯示,與未挑對項目無法區分;已審計過的項目允許重復再審而系統不予提示,導致項目有重復決算審計的風險;二是軟件本身獨立,無法與公司內其他系統軟件接口,如提交決算時,無法從建設部CPMIS系統或財務部財務核算系統數據傳入、無法與其他系統數據共享,送審方式、審計結果仍需紙質傳送。
1.4審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①專業知識領域局限。隨著內審的發展和審計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內審已經不僅僅是監督檢查了,成熟先進的內審在內容上還會涉及包括咨詢、顧問、建議、協調、流程設計和培訓等工作。而公司目前的內審人員多數是會計專業出身,對市場營銷、計算機操作與維護、公司管理等方面不太擅長,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審計成果的取得。②操作、利用計算機軟件的程度不高。目前寧夏電信公司內審人員年齡偏大,基本都在四十歲以上,接受新事物、學習新技術的積極性較低,若要求他們熟練掌握計算機從思想上、行動上也是比較困難的,不熟悉自己部門的審計軟件,影響工作效率;不熟悉公司其他部門的軟件,導致開展某些專項調查時流于淺層,無法深入研究、挖掘問題。
2審計信息化的發展目標
2.1審計信息化的傳統目標。①硬件、軟件要求。通訊行業相比其他行業或企業而言,信息化水平應是較先進的。公司部門內配備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等、便于出差工作需要,內審人員配備臺式電腦、便攜電腦及上網所需要的VPN等設備、辦公室提供公司內網及外網的網絡環境。②人員素質要求。第一層次:加強計算機操作技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在維護、使用、管理計算機方面要達到一定水平。第二層次:不斷強化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將專業知識與審計軟件融會貫通。目前在集團公司的統一督導下,寧夏電信公司已于2008年實現審計系統上線并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審計效率。第三層次:熟悉公司內的各系統軟件。內審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開展觸角延伸至公司各個部門。因此,內審人員必須克服專業領域障礙,了解熟悉公司內的相關系統軟件的功能和簡單應用,才能順利開展審計工作。③審計信息系統與其他軟件系統的銜接。公司目前各個專業各個部門使用的系統軟件不少,但相對獨立,沒有接口鏈接。目前有接口、并達到互傳數據使用效果最好的就是建設部的CPMIS系統和財務核算系統。但審計系統和這兩個系統目前都沒有聯系,項目從立項、概預算、計劃下達到財務核算、提交結算(決算)審計、審計結果反饋都沒有在一個完整的流程里運轉。要想使公司的流程信息化、內審工作信息化,那么系統間的整合是勢在必行的。
2.2審計信息化的廣義目標。①外延內審職能。我們應以發散性思維定義審計信息化,既可以對企業的投資決策、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等進行全過程動態審計,也可用于進行經濟責任審計,還可以充當企業經營管理、輔助決策的工具,甚至對公司內各系統軟件進行審計監督。②利用審計信息系統推進審計方式前移。目前公司內審部門分為兩個小組:業務組和工程組。業務組應著重關注公司的發展新領域和熱點,電子商務和渠道建設是公司著手開拓發展的領域,或者沒有前車之鑒,或者發展處于瓶頸沒有突破,內審人員應從各方面參與到這些專業部門,爭取介入工作關鍵節點、系統門戶的特權,了解情況,發現問題,然后開展專項調查課題,做到審計工作內容前移、有的放矢。③審計結果的閉環反饋。目前,寧夏電信公司的工程結(決)算審計結果都是紙質打印反饋相關部門,這就存在著工程結(決)算重復審計的風險漏洞。但如果做到系統整合,閉環反饋,那么所有審計過的項目的結(決)算都會在系統中留下痕跡,絕不會出現重復送審和審計的現象,真正實現審計流程、審計方式和審計結果的信息化。④公司內審工作公開透明,提高內審地位。從社會環境到電信公司,審計部門現在的地位并不高,審計工作也深受抵觸。因此,審計部門在公司內應搭建一個審計平臺,集思廣益,接受外界的披露、投訴、意見或建議,并將所做的工作、發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及時其上,使員工真正了解審計部門職能,并將審計工作從事中事后調整到事前,真正發揮內審作用。⑤集團內審計工作信息化交流。寧夏作為西部落后小省,從經濟上、專業上、技術上都是相對落后的,我們希望集團公司在全國范圍內也能搭建一個審計平臺,一是達成各省的互動和交流,共同進步;二是集團可以對各省的審計工作、審計成果隨時掌握、備查;三是實現審計信息化從各省到集團的橫向和縱向的立體化管理;四是可以創造或提供內審人員的培訓平臺。
所謂的信息不對稱,是指在信息化的環境下,在相關會計信息方面,相關的經營管理者處于一種較為有利的地位,而使相關的所有者處于一種較為劣勢的地位。隨著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內部經營權以及所有權的分析,使得在會計審計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時有發生,進而引發相關經營者選擇不符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再加上缺乏良好的誠信環境,以及利益的驅使,使得會計審計中造假問題時有發生,而且一些會計人員由于道德缺失,使得相應的舞弊行為發生的概率不斷上升。
2.會計制度不完善
近些年來,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市場經濟不斷提升,企業會計操作已經發生了十分大的變化。我國目前所實施的會計制度較為落后,致使會計審計誠信在操作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在傳統的會計制度下,要求相應的會計審計人員只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而對于其道德規范要求不多,使得會計審計誠信難以在相應的規范下進行有效的管理,在新的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的不斷涌現,企業管理水平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企業整體道德缺失。
3.相應作業人員操作失誤致使數據失真
隨著會計信息化的普及,對企業會計人員自身的素質以及專業勝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應的會計工作人員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會計專業技術知識,還應當熟練的操作相應的會計軟件。但是現階段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財務人員缺乏系統的專業培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作業人員自身素質較差,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產生。
4.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
除了上述的三點外,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也是信息化環境下會計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在當前的會計審計作業中,由于種種原因,我國會計監督體系不夠健全,缺乏相應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除此之外,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會計審計人員在從事相應的財務工作時,舞弊現象會時有發生,進而產生一系列的誠信問題。
二、信息化環境下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的相關建議
1.實施相應的會計委派制度
實施相應的會計委派制度,從而解決會計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是信息化環境下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的解決方案之一。在信息化的環境下,企業會計審計過程中,實施委派制度能夠走出以往那種依附于相關單位負責人的模式,從而提供一些虛假的會計信息,使企業內部所有者能夠更好的獲取相應的會計信息,達到企業會計信息對稱的目的。除此之外,還應當不斷地完善企業會計審計誠信環境,建立健全相應會計審計法律法規,促使企業會計審計工作不斷完善,會計審計工作人員道德意識的不斷提升,增強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2.完善相應的會計制度完善
相應的會計制度,是解決信息化環境下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而要想完善相應的會計制度,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展開相關的論述。首先,在現階段信息化的環境下,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信用檔案,并據此建立一個較為科學完整的信息化的信用管理體系,不斷加大獎懲力度,提高企業會計審計中的誠信意識,以及企業會計審計中整體的道德水平,促使企業整體管理水平能夠不斷的提升,使企業在未來社會中更好的發展。其次,應當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健全公司管理機構,并且依據現行的法律法規,完善企業內部的會計準則,使企業內部從事會計審計的工作人員能夠依據企業內部制定的規章制度工作,嚴格執行相應的規范,提升自身的職業素質以及道德水平,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整體工作人員的誠信意識,促使企業在未來社會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3.提高會計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
隨著現今社會會計信息化不斷加深,我國企業在會計審計信息化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我國企業會計審計一直處于理論階段,在相應的研究開發以及實際應用中還未達到相應的標準與要求,主要原因就是我國企業中會計審計人員職業素質較低所致,因此應當提高會計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在信息化環境下,對會計中相應的電子數據進行科學的、合理的審計和檢查,加大企業會計審計軟件的改善,對企業會計審計中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企業內部會計人員相應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企業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財務軟件的操作水平,促使企業內部相關會計審計人員素質不斷提升。
4.建立健全的會計監督管理體系
現在,會計監督并沒有被絕大數人所人同,在當前的現實生活過程中,所制定的會計監督制度執行的也不盡人意。因此,應當依據相應的法規制度,建立完善的會計審計監督管理體系,加大企業會計審計執行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盡可能的提升企業會計審計信息質量,解決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問題。對企業內部的會計審計工作人員實行相應的考核體系,要求相應的會計審計制度能夠嚴格的執行,盡可能的提高企業內部會計審計工作人員整體的素質。
(二)審計對象和審計內容的擴展會計審計的對象一般都是其進行監督或者監察的客體,客體有審計監督所包括的實體內容等。全球化趨勢的普及開始讓審計機構越來越國際化,業務之間互相融合和交叉,這樣一來使得會計審計行業的任務開始增加。因此面對未來企業的生存方式,如何更好的評價人力資源問題和電子會計計算、真實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問題,以及企業在發展自身的同時如何與社會的大環境進行融合和協調都是企業會計審計所面臨的更大的挑戰。
(三)審計人員的能力局限和職業道德的變遷審計工作是一項接觸面龐雜而又廣泛的工作,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有廣闊的視野和盡可能多的知識面。擁有著廣博知識的工作人員才能更加輕而易舉的做好審計工作。但是對各大企業的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的審計人員并沒有掌握豐富的知識,以至于工作能力受到限制。當今的各大企業正在迅猛發展,工作人員的能力很難適應其發展,這就給審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導致了審計結果出現不準確現象,造成整個企業的經濟損失。
二、減少審計風險的有效措施
1制定標準,執行準則對于會計審計風險來說,制定科學的管理體制,做好對風險的防范措施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有效降低風險的條件。特別是信息化審計工作中,要制定和信息化相適應的審計標準,不僅滿足信息化的基本要求,更能夠減小審計的風險度。
2定期檢查、了解情況作為審計部門,應該定期對單位進行審計檢查,掌握單位實際狀況。在檢查過程中需要把握的內容包括:(1)熟悉被審單位采用的會計軟件情況,業務操作處理流程等,這樣可以及時發現會計操作面臨的風險隱患。(2)考核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特別是會計信息系統的工作者,如: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維護人員等,防止人為因素造成的審計風險。(3)創建審計信息庫,對被審單位的信息系統創建龐大的信息庫,這樣可以方便單位調動資源。信息庫中應設計到單位各方面的信息,將潛在的審計風險控制在最小。
3.內部控制,優化審計要根據單位內部的會計信息系統的不同情況來進行控制,達到優化審計的目的。內部控制所涉及的方面很廣,但最主要的包括制度和程序兩個方面。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專業性的知識有一定的要求。從內部安全機制、優化信息傳輸等措施方面入手,使得審計風險得到有效地控制。同時審計人員也要避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工作狀態,對被審單位要求嚴格,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該積極指出,給相關的工作單位提出改進的方向。
三、會計信息化審計的特征
(一)審計所有方面均運用信息化技術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審計工作也順應時代的要求廣泛運用信息化的技術。特別是計算機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這就減少了審計工作的繁雜性,充分改善了傳統的審計工作的的弊端。雖然現階段我國的審計工作還不夠完善,但是這種信息化模式已經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具有十分強大的適應能力會計信息化審計的環境是多元化的,同時也有較強的系統化。信息化的特點就是高頻率的更新,因此這就要求信息化審計務必要達到實時審計的層次,會計環境也要進行及時準確的判斷,以保障企業的會計審計工作能夠在實時的變化中仍然能夠得到控制。
(三)對原始審計工作的快速提升大多數企業中都是講審計工作從企業中單獨獨立出來,以追求審計工作能夠有較高的工作效率和較低的風險。審計工作人員可以從強大的計算機系統體系中獲取各種各樣的數據和信息,再加上企業配置的高技術工作平臺,使得其審計工作的效率能夠在保證其低風險的前提下將其審計的工作效率提升到了更好的層次。
四、會計信息化審計的實施策略
(一)建構會計審計原則建立健全完善的會計審計原則,政府要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因為,信息化審計工作所面臨的工作環境是多元化的。首先,審計機構和相關的審計部門要從全局出發,結合當前審計工作的現狀,制定相關的會計審計原則。同時,政府要有效地保證審計工作能夠穩定有效地進行,并且對一定的失誤采取相關的補救措施;會計行業本身也要充分重視這一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將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有效地結合,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依靠政府所具有的監督職能,頒布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來推進會計信息化審計的順利進行。
二、信息化醫院內部審計發展背景
1.HRP發展現狀。目前,醫院信息化的最大亮點為醫院資源計劃系統HR(HospitalResourcesPlanning),該系統的廣泛應用標志著醫院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實現。HRP來源于企業先進的資源管理理念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將ERP與醫院系統結合開發出HRP,是醫院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大膽新。HRP的實質是醫療衛生機構向企業學習先進、規范、精細的管理理念的嘗試。目前,HRP建設正全面展開。發達國家50%以上的大中型醫院已開始應用HRP;美國綜合實力排名前100的醫院中近70%已實現HRP的全面部署;歐洲地區90%以上的大型醫療機構已將HRP項目納入實施計劃中。國內醫療行業雖然接觸HRP較晚,但不少大型醫院也已經開發出成熟的HRP系統,實現了醫院人、財、物精細化管理的目標。因此,HRP將成為未來醫療衛生行業資源綜合管理的發展趨勢。
2.信息化對醫院內部審計的影響。HRP系統是醫院全面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其核心內容是借助信息技術對醫院人、財、物三方面的信息進行資源整合,目的在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具體過程為:HRP系統會構建了一個醫院信息集成平臺,匯總醫院科室、員工、固定資產、藥品耗材、供應商、客戶等基礎信息,形成統一的數據源,通過后期的數據篩選和數據轉換,對預算、財務、資產、績效、薪酬等經濟運行業務進行整合,實現前臺醫療業務與后臺運營業務數據交互使用,以確保各系統之間數據共享和數據聯動。HRP推動了醫院資源管理的信息化變革,同時也為醫院內部審計的信息化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HRP構建了信息數據共享平臺,使得內部審計能夠快捷、迅速地獲取審計資料和審計證據,有助于醫院內部審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另一方面,由于HRP幾乎對人、財、物三方面所有的數據進行了整合與處理,致使風險高度集中,風險的隱蔽性、復雜性更甚。此外,信息化還導致了審計環境、審計對象、審計風險點發生改變,內部審計如果僅依靠HRP系統進行判斷,有時無法取得合理保證。因此,在醫院信息化背景下,內部審計部門和人員需要創新審計技術,開發個性化審計軟件,借助HRP建立屬于內部審計獨有的數據庫,為信息化內部審計的發展創造條件。
三、信息化醫院內部審計發展制約因素
內部審計與HRP的結合,創造了信息化醫院內部審計的新理念,實現了內部審計歷史性飛躍。新事物發展的道路總是崎嶇而坎坷的,來自制度、技術、環境、人才等方面的壓力都對信息化醫院內部審計形成了制約。
1.法律法規制約。我國審計體系的法律依據有《審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主要為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服務。根據《審計法》相關規定,內部審計是國家審計的組成部分,應在國家審計的指導和監督下開展工作。因此,在法律層級上,我國內部審計就明顯低于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導致社會各界對內部審計的忽視,以及對內部審計權責、性質的認識不清。在深化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背景下,國家衛生計生委出臺了《衛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但相應的實施細則卻遲遲未定。而醫院作為行政事業單位以及醫療衛生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缺乏具體的法律法規的指導和保障,醫院內部審計結果的權威性和專業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質疑。
2.信息技術制約。信息化浪潮中,醫院內部審計主要面臨兩次信息化挑戰:一次是會計電算化帶來的審計環境、審計方法、審計程序、審計對象的改變,一次是HRP實現了醫院資源信息化管理的革新。但由于重視程度低、經費投入少,醫院內部審計信息技術指導缺失,內部審計專有數據庫創建難度較大,致醫院內部審計的轉型和進步總是滯后于醫院信息化建設。
3.HRP發展程度制約。HRP為信息化醫院內部審計創造了發展契機。借助HRP的信息整合力,醫院內部審計能夠直接與財務、資產等數據庫進行數據對接,形成審計專有數據庫,同時,也使得非現場審計和可持續性審計成為可能。但是,這些都是建立在成熟的HRP系統之上的。在國內,雖然部分大中型醫院已經引進了HRP,實施工作也已逐步開展,但總體而言,HRP在整個醫療衛生行業中仍處于試運行狀態,還需要進一步調試和完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信息化醫院內部審計的建設就應該停滯,相反,如果就此忽視信息化醫院內部審計,將會導致內部審計與信息化更大程度的脫節,甚至會對整個醫療衛生行業的信息化創建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即使HRP發展程度不高,但目前依然是發展信息化醫院內部審計的最好契機。
4.專業人才制約。信息化醫院內部審計對審計人員提出了專業性、綜合性的新要求。內部審計人員需要掌握專業的審計技術和審計方法,具有信息化思維,而最關鍵的是,具備將內部審計與信息思維結合的能力。自2006年《衛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實施以來,我國醫療衛生行業內部審計隊伍不斷壯大,審計人員素質有較大程度提高,但在綜合性和信息處理方面,內部審計人員還需要更多的專業培訓和學習。因此,為進一步發展信息化醫院內部審計,必須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培訓和信息化認知。
四、信息化醫院內部審計發展思路
二、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趨勢
1.智能專業的會計信息分析方式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推廣方式之一就是研究與開發專業智能化的專業財務軟件,從事于一般財務工作的會計人員無法完成這項任務。所以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又懂得計算機、統計等方面知識的人員會是會計信息化過程中所需要的實用復合型人才。隨著會計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將會產生,比如智能操作會計電算化。
2.新的會計理論不斷發展完善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在財務方面人們也摒棄了舊式的財務會計理念和傳統的會計電算化方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被廣泛應用的信息系統,會計信息化也會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現行會計方法和理念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會計信息化的建設,所以我們要突破傳統的會計理念和方法,在財務處理、工作組織、信息處理和系統設計程序等方面完善會計信息化的運用。
3.推廣會計信息化應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所能掌握的信息量也越來越大。從表面看,會計信息化只是一種處理信息的手段,但實質上,它是一種先進而強大的生產力。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會推動會計信息化的廣泛應用,同時也會推進會計信息化呈現出網絡化的特點。
三、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問題
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是指在進行財務工作的過程中,被審計對象采用先進的電子網絡技術的方法,已達到審計目的。如果審計過程中缺乏足夠的支持證據,就難以評估企業審計信息化的有效性,相應的企業內部審計啊信息化建設工作就難以維持。現階段,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主要面臨的問題如下所示:
1.傳統落后的審計理念很多企業采用傳統的審計工作模式時間很長,由于財務人員年齡和工作環境等得限制,他們的審計理念仍舊停留在傳統審計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上,他們無法真正理解會計信息化的實施意義,無法觀察到其對今后工作效率提高的積極作用,導致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改革面臨困難。
2.審計人員缺乏計算機知識現階段企業的審計人員更注重于財務知識、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知識,而相對缺乏計算機技能知識,對信息系統的深層知識更是微乎其微。隨著會計信息化的建設,企業開始實施信息系統,實行獨立的審查制度,這要求企業定期維護更新信息系統,保持其穩定性和準確性。
3.審計軟件研發落后審計軟件的開發要和企業審計工作的需求相協調,現階段審計軟件在開發過程中更側重于收集會計數據,局限于信息系統管理評價、基礎設施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上。而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基礎工作,比如查詢修改賬務信息、檢查賬表通用、等方面的模塊設計工作研發力度不夠。
四、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議
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建設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國家審計部門應該推動相關制度、規范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營造出健康的外部審計環境。企業內部審計在利用有利條件的同時,還要創造健康的內部環境,使內部審計信息化的道路更快發展。
1.摒棄傳統審計理念,加強對審計信息化的認識企業要通過一定的財力、物力和人力的支出,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變內部的傳統審計理念,提高他們對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加深他們對審計信息化建設的認同感,提倡企業內部把信息技術的知識和審計的方法技術合理地結合運用到企業日常審計實踐當中去。
2.規范計算機審計準則傳統的審計準則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已經部分脫節,根據審計行政法規制定相應的計算機審計準則以引導信息化環境下審計工作的方向。內容主要包括系統語言模塊標準、評價計算機控制系統、相關工作人員的資格權利、審計技術和審計證據等方面。
3.提高通用軟件開發速度通用軟件的開發對于今后的審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家審計部門應該組織兼備計算機和審計知識的人員研發通用軟件,保證軟件的實用性和通用性,符合企業的內部審計需求,對企業的審計工作效率起到積極作用。同時,鼓勵相關的軟件公司開發審計軟件,使審計軟件更快發展。
4.培訓審計人員的計算機知識要積極培訓審計人員的計算機知識,加強培養開發、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審計人才。另外,要關注培訓的后續工作,鼓勵相關人員將計算機知識和審計知識結合起來運用到日常的審計工作當中去。
2涉及政府投資工程審計信息數據庫系統建設策略分析
政府進行特殊建筑工程投資過程中,必須事先聯合財政聯網審計資料庫、利益相關方數據庫、法律法規校驗工具以及年度審計檔案材料進行綜合對比驗證,同時借用審計信息數據庫作為核心支撐平臺,完成后期指導經驗共享和工作動態銜接績效指標。
2.1投資工程造價聯網綜合審計數據庫
計算機網絡通訊、信息高級存儲和異質化軟件程序交互應用,一時間令審計工作人員能夠實現不同施工主體材料、人力管理狀況觀察,并且運用庫手段將工程定額數據庫、工料機市場價格數據庫與造價軟件審計程序充分融合,使得審計工作人員能夠從中進行精確查詢和有機篩選,避免設備和材料價格分析出現任何錯誤,嚴禁任何工程承接主體遺留偷工減料、虛增工程量想法,進一步修訂造價審計精準報表,將過往人工算量和對量程序合理替代,最終大幅度提升既定工作內容交接完善效率。
2.2財務聯網審計資料調研系統
因為政府進行特殊工程投資前期必須進行適當預算評估審核,作為高新技術應用基礎上的審計部門,主要任務內容便是順利執行預算審計職務。作為財務聯網審計資料調研系統,可以快速為政府預算程序執行提供較為穩定的數據信息資源共享體系,經過與財政預算評審中心合作交接過后,穩定電子數據高速傳送和采集效率,進一步及時被財政聯網審計資料系統整編保存。整體工序相對地節省審計人員對被審單位投資項目數據搜集時間,并且經過系統平臺精準搜集存檔過后,形成財政審計專屬資料并發中心,確保內部工作人員能夠在此基礎上完成數據宏觀對比分析任務,及時提升審計綜合效能。
2.3法律法規校驗工具
法律機制建設工作可說是審計部門職務拓展的保障,經過免疫系統功能發揮過后,使得工程相關法律法規和其余規范性文件更加齊全。經過此類工具沿用過后,審計工作瞬間方便許多,內部工作人員只有經過法規條文審定,就可以發現施工現場出現的成本計量問題,避免審計期間滋生任何與法律沖突行為模式,盡量維持處罰決策的公平效應。
2.4年度審計檔案數據庫
其具體由兩大單元構建形成,首先是最近階段政府投資工程審計案例信息,其次便是對政府投資工程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匯總結果。其中,政府投資工程審計案例主要包括各年度實施審計的政府投資工程的相關情況,包括項目相關的立項性文件、證明性文件和結論性文件等。對政府投資工程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主要依據審計過程中的審計工作底稿和最后的審計報告中出現的典型問題進行分類錄入,存入年度審計檔案數據庫。另一方面,在實際信息化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審計人員漸漸熟練掌握AO系統與OA系統的交互,并能在政府投資工程審計信息數據庫中應用造價聯網數據庫對電子數據進行查詢分析,具體就是能夠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審計方法模型的構建等。
二、信息化技術對內部審計的影響與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在我國的快速發展,每個人都對信息的產生和處理的思維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在信息的需求上的變化日新予以。同時影響并改變著內部審計的范圍、內容與方法,對內部審計的發展產生極大的推動。
1.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企業內部審計環境在過去的20年間,企業的經營模式因信息化推進過程產生了巨大的變革,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廣泛應用同時加速了審計環境的變化,審計工具,手段的變更不但提高了審計效率,同時對審計人員的要求更高。通過信息系統獲得審計所需的數據和信息,而以往只能手工錄入或取得;獲得的數據由以往的記錄在紙質介體上,容易丟失或因環境變更而損壞,變成利用電腦硬件儲存,應用更加廣泛和便利;在過去,審計人員需攜帶大量數據進行遞交,極不方便,如今,傳真,紙質文件等傳統手段已經轉變為更方便的聯網查閱,互聯網傳輸更方便了數據的對比和傳輸。但同時,內部審計人員面臨的審計環境也相應變得復雜。
2.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加大了內部審計的審計風險信息化技術的使用加大了審計風險。現在的審計風險模型為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高科技使得舞弊行為更隱蔽難以察覺,從而加大了重大錯報風險。例如,利用隨機產生程序偽造應收款項或存貨的金額;利用報表編制程序快速編制多份虛假財務報表等。其次,在計算機系統中人為修改、刪除、隱匿和破壞電子數據變得非常容易。操作失誤、程序處理錯誤、非法入侵和網絡傳輸故障等均可能對電子數據造成極大的破壞和泄露電子數據存在被篡改、破壞和丟失的可能性加大了重大錯報風險。審計線索的減少或消失增加了檢查風險。傳統審計模式下會計處理的每一步都有文字記錄,審計線索清晰。審計人員調閱紙質信息并加上專業判斷可以獲取和追索審計線索。信息化環境中審計線索更為隱蔽,獲取也更為困難。目前很難制定出相應的審計技術、方法和測試指標,這就增加了檢查風險。
三、信息化環境下國內外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現狀
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大環境下,過去用于控制數據安全的人工手段已經漸漸失去作用,面臨取消。更多的控制手段通過變更為程序繼續發揮著原有的作用,如計算機防火墻,密碼控制,程序操控等計算機手段高速發展,內部審計人員需要詳細了解并測試相應的信息系統。審計證據存儲在數據庫里,采用了新的審計技術和高科技手段,針對重要的會計財務,可使用嵌入式系統進行審計,需審計的數據采用計算機程序進行采集和收錄,并跟進比對,如重要數據有變化,均可在第一時間查看。這些都給內部審計人員帶來工作挑戰,如何全面掌握和靈活運用新的審計技術,是我們迫不及待解決的一大難題。因此,內部審計如果提留在過去的工作,不能及時適應日益技術化和信息化的新審計環境,不能讓內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對內部審計管理進行改革,內部審計的工作將落后于社會,以后的工作更是舉步維艱。為了應對這一系列的改變,國內外的企業內部審計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1.國外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情況國外企業的內部審計發展主要從計算機的硬件系統控制以及軟件的實質性審查進行改進
(1)內控制度的審計。審計的基礎和前提是對企業內制制度的審查與評價。如從實施這一角度查看內控制度,部分是可以通過程序進行實施的,而部分是通過企業制度的約束作為實現手段。通過對軟件程序的具體設計和運行,使“制度化”控制得到落實的實施,實現真正的“程序化”控制。而通過建立管理工作制度,可以確保內部審計得到有力支持,并保證計算機會計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會計電算化的條件下,部分傳統的審計內容依舊需要審查,但如今的側重點已經偏向于計算機系統的硬件和軟件構成的內部控制。內部審計人員應積極參與,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本單位制定各方面制度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和提出意見,制度實施過程中,積極進行定期審計或不定期檢查,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弱點及時發現和解決,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是內部控制制度落到實處,確保在審計過程中,會計數據達到安全、有效和完整。
(2)實質性審計。在以往落后的手工條件下,審計面對的對象和資料主要是書面形式的。在電算化的條件下,審計人員除了對審查數據的輸入和輸出,還負責審查計算機程序和數據庫中的數據文件,其余會計核算由計算機的相關程序完成。現階段,審計工作的重點是確保所用的會計軟件合法、是否能正確審查數據,以及對機內數據文件的進行審計這些方面。
2.國內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情況
(1)內部審計的范圍不斷擴。在我國,內部審計的范圍已經不再局限于財務審計,而是逐步開始擴大范圍(組織經營和管理),如企業的內部控制和經營風險管理等方面。對績效、經濟責任、管理方面、經濟合同等進行內部審計,對企業和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和健康成長產生巨大影響。內部審計日益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2)內部審計針對的內容不斷增加,傳統內部審計中,關注點在于事后的監督和評價,當今社會對風險管理的觀念不斷加強,如今的內部審計已經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對審計進行全過程的審計。從前面階段對經濟活動進行測量與分析,過程中對企業行為進行必要的監督和控制,最后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和及時反饋,并視具體情況商討是否開展后續的審計。
(3)企業逐步認識到風險,逐步開展量化且持續性的審計手段。目前,在企業的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一般只起到了評估作用,只能對企業進行建議。審計的計劃對企業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風險戰略。使風險管理與內部的審計程序統一;并且根據項目風險對審計項目進行先后分出次序,是內部審計資源可以因審計的風險大小進行合理利用,在高風險領域投放資源更為合理;在整個審計過程中,審計部門提前提出建議,進行對風險的防范和控制,為企業總體目標提供有效的服務和保障
(4)規范評價內部審計活動質量。企業通過學習和交流,慢慢建立起有效且全面的內部審計體系(質量與風險管理),將管理貫徹落實在全過程中。內部審計準則中也對內部審計的質量提出了更多改革與保護舉措。主要體現在對過程的日常監督、對企業內部做出定期的評價以及再過程中對外部的評價。日常的監督的實現有賴于各方面的管理;企業內部定期評價交由審計主管負責,按照規定的內部審計計劃進行檢查,也可以通過兄弟單位的交流與學習進行加強。企業外部的評價就需要專業機構來完成,外部的檢查最低在3年進行一次,也可以在必要時加密和加強力度。
四、國內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
1.技術更加革新,電算化環境下的廣泛使用生產力發展的過程離不開變革,而計算機的出現改變了當社會的最終生產能力。如今,具備更多功能的計算機及計算機軟件已經得到了再進一步的發展和革新。設計者通過對使用者進行調查和研究,不斷在軟硬件設施中提高工作的效率,規模化,智能化是環境對內部審核的最高要求。不能熟悉地掌握計算機審計工具,就不能適應新環境下的審計工作,就落后與社會的潮流。審計人員通過各種高新技術和針對性的審計軟件,從日益增多的數據中找出審計的漏洞與證據,從而展開高效而且有效的審計。現階段審計的最終決定權還掌握在審計人員手中,計算機只是審計的一種輔助工具,如何杜絕人為干擾,將過往的手工審計經驗帶入到軟件審計過程中是我們將面對的難題。國內企業面臨軟件的不斷更新,將人為操控的風險減少,審計過程只限制于數據的輸入和輸出,其余通過智能化模擬進行審計,將風險和參數等一并計算得出。
2.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相愛年代社會環境要求的是不斷競爭,因此企業也面臨著日益增加的風險,為此,風險評估已經成為內部審計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內部審計工作也已經是企業對風險進行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對內部審計而言,企業存在風險的領域就是工作中的重點。內部審計已經從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方面的單一控制,進一步參與到公司在利益,價值,日常工作的推進與建設當中。內部審計工作將從事后、靜態與現場的傳統審計手段,轉變為事前或事中,動態與遠程審(非現場)審計方向進行發展,擺脫過往的單一內部審計,向綜合性審計,外部審計的大環境趨勢靠攏。在針對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除了要對內部控制嚴格把關外,還需要對企業的風險管理機制及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投放更多的關注與控制。在審計中,工作的側重點不但是測試與控制,還需要對企業風險進行定位分析、提前確認、以及做好防范。而審計是否能發揮出應有的控制以及有效的作用,需要與企業相關部門實時溝通與聯系,在對風險管理過程中,審計需要有效地做出針對性檢測,及時對風險做出有效的評價和建議,有重大的審計結果需要明確地反應和報告給相關領導部門。并隨時跟蹤落實情況,以防審計結果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防止風險進一步擴大和失去控制;另一方面,內部審計應優先對企業內部進行優先控制,避免個人員鋌而走險,頂風舞弊。
3.內部審計的地位和獨立性不斷增強隨著內部審計的作用越來越大,企業管理層逐漸加強認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領導層的認識加深也成為了企業內部順利開展審計工作的關鍵保證。因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對企業發展的必要性,領導層會為內部審計提供更為方便的條件及地位保證,上層領導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有力支持,可以使內部審計人員由原來的“秘密警察”轉變為“管理層的資深顧問”,而內部審計人員也必定和企業部門進行更多交流和咨詢,增加企業整體性和靈活性。我國企業當前的內部對審計部門的設置通常有五種模式,一,歸于財務部門管理;二,由財務總監領導;三,總經理(首席執行官)領導;四,隸屬于監事會;五,隸屬于董事會。其中以第四、第五種模式最為廣受歡迎。內部審計所處的層次比較高,相應的獨立性很強。而且隨著信息化環境發展,企業內部審計還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建立由董事會直接領導,直接服務于全公司的內部審計機制的組織模式將會成為今后的發展趨勢。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將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1.1了解信息技術在醫院中的運行環境
該院搭建的醫療信息系統平臺包括:醫院信息系統(HIS)為收費、檢查、門診及住院等活動提供服務;臨床信息系統(CIS)收集處理臨床數據;此外還有LIS、PACS、電子病歷系統、叫號系統、財務系統、人事系統、物流管理系統、電子點餐系統和科研教學系統等等分別發揮著其各自的作用。因此,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了醫院的各個主要業務流程,不僅為病人和醫生服務,更為醫院管理提供支撐。醫院信息系統平臺的搭建,一般都得到院方的廣泛支持。
1.2了解搭建醫療信息系統平臺的應用程序、計算機操作系統及硬件設備
首先,為該院服務的軟件品種較多,各個軟件間存在相互接叉讀取數據的情況,有可能對數據庫的安全穩定造成影響;其次,由于各個醫院的專科項目不同,醫療就診流程也存在著個性化的差異,導致所使用的軟件以及軟件所配備的應用程序、操作系統也存在個性化差異較高的現狀,這可能會導致醫療成本的大幅度提高;第三,由于信息技術已經融入醫院管理,醫院對信息化系統的依賴程度較高,對系統本身的安全性要求更加嚴格。另外,為了滿足軟件的運行,醫院必須同時保證充足的硬件設備,例如電腦終端、大型服務器、保障設施(例如UPS)及交換機等,并負責維護設備的安全運行。此外醫院還需提供可靠的操作系統,例如主流的Windows和Linux系統等。
1.3了解醫院對應用程序及軟件的管理方式
為了有效地管理醫療信息軟件和保障醫療數據的安全,該院要求各個軟件提供單位派駐工作小組,長期為醫院的軟件提供外包管理服務。院方還成立專門的信息中心進行管理,信息中心制定了相應的信息系統管理規章制度,并對規章制度的監督、執行和有效更新負責。此外,為了監控軟件和硬件的日常運行情況,一些專門的預警機制也被引入醫療信息系統的管理中。例如,網絡運維管理平臺的使用有效的監控各個軟件應用程序、操作系統,以及服務器、交換機等硬件的運行狀態及運行環境,在軟硬件發生異常時提早預警,幫助軟件工程師及時排查錯誤。
1.4了解醫院信息系統實施是否有效地幫助醫院提高運營效率
2評估識別出的風險
基于風險導向審計為基礎的審計風險由3個部分組成。
2.1固有風險
信息系統的固有風險一般來自于系統本身的安全性。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在醫院內部的廣泛使用,有效降低了人為舞弊情況的發生。但是,計算機軟件和硬件安全問題,信息系統設計造成的固有缺陷給醫院管理帶來了風險。首先,由于計算機網絡本身容易感染病毒,受到攻擊時會造成網絡癱瘓;硬件存放環境不當,對大型硬件設備造成損傷引發宕機。在對醫院信息系統高度依賴的環境下,軟硬件存在的固有風險,會給醫院造成重大的損失,影響正常的醫療秩序。其次,由于軟件工程師對醫療知識和管理知識的缺乏,計算機軟件設計開發的初始階段往往存在缺陷,運行期間則需要根據用戶的需求做反復的修改,此過程不僅增加了醫院的成本開支,也會影響到系統運行的安全性。
2.2控制風險
對醫院信息系統的良好控制首先依賴于醫院的制度規范執行。醫院一般都設置專門的計算機信息部門,對醫院的信息系統,包括軟件程序、硬件設備和網絡進行統一管理。該院在設立信息中心的同時,聘請軟件開發企業進行外包服務,即由軟件公司派駐專門的人員為醫院的信息系統服務。如何平衡醫院自主管理和對外包服務的依賴,給醫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問題。因此審計人員在評價控制風險時,需要對醫院自主管理能力和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同時對外包服務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其次,對用戶授權的控制。信息系統在醫療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內部控制的實現主要是通過對用戶權限的設置來完成。相應層級的管理人員都具有不同的授權權限,在不同的業務流程中發揮作用。但是任何一個系統都存在一個超級用戶,超級用戶對所有的醫療信息、目錄和文件有完全的訪問權,它是安裝后第一個登錄到服務器上的用戶,可以添加用戶并設置系統內所有用戶的權限。因此,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對超級用戶的實際狀況進行分析,從而評價是否存在隨意篡改數據的風險。此外,軟硬件的成本是醫療信息系統建立并進行控制活動過程中不可忽略的問題。軟件成本主要來自于人工費用和知識產權費用。但是,軟件公司在銷售產品的時候,常常隱蔽其真實的人工成本,并將知識產權費用夸大。醫院采購部門往往很難判斷軟件產品的采購價格是否合理;醫院信息平臺的搭建同樣還依賴于大量硬件設備,醫院往往需要采購大型服務器、交換機和UPS;為了保證硬件設備的良好運行,醫院還需要考慮良好的存放環境,利用輔助設施,保證存放地點濕度和溫度的適當;基于軟件程序,硬件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有效管理考慮,很多醫院為此引入了網絡運維系統等非醫療信息系統軟件,在另一個程度上增加了醫院的系統購置成本。因此,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對成本效益進行分析,在避免一味節約成本造成的信息系統搭建不完善的同時,避免為單純追求效益導致的資源浪費。
2.3檢查風險
檢查風險受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影響。信息化的普及,改變了傳統審計的方法、審計對象和審計線索。傳統的內部審計通過執行控制測試和進一步審計程序,對財務報表的舞弊做出判斷;通過對醫院內部控制的了解,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幫助醫院提高內部管理水平等。醫療信息系統建立后,要求審計人員在掌握醫療管理流程的同時,還需要了解醫療信息系統中軟件程序、網絡和硬件設備等專業計算機知識,并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內部審計。在缺乏系統的計算機專業知識,以及計算機審計規范不健全的情況下,內部審計人員未能恰當地施行審計程序,也會為醫院管理帶來風險。
3應對措施
內部審計人員在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時,應當關注以下幾點內容。
3.1將信息系統的哪些方面納入審計的范圍
在考慮成本效益的原則下,進一步審計程序應當將資源有效地集中于風險最大的部分。首先,內部審計人員應當評價風險的重要性。將后果嚴重的部分,進行重點關注,因此,在對醫療信息系統進行風險評估和分析之后,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對系統中關鍵信息點進行重點審計,例如對HIS中病人的主索引、收費明細記錄、病歷記錄、處方記錄等執行詳細的審計程序;其次,內部審計人員應當關注特別風險事項,例如對于超級用戶權限管理的審計;最后,內部審計人員還要關注細微風險累計的影響,如果幾個細微風險累計產生的影響會對系統整體運行造成重大損失,內部審計人員則需要詳細地設計進一步審計程序以應對此類風險。
3.2采用怎樣的審計方式對醫院信息系統進行評估
與傳統內部審計工作不同,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對系統運行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因此除了傳統的檢查、觀察、詢問、函證、重新執行和分析程序等進一步審計程序以外,內部審計人員還需要對系統中關鍵信息的數據庫語言進行分析。同時,還需要利用審計軟件進行信息化下醫院的內部審計工作。
3.3以何種頻率進行審計
通常風險被劃分為高、中、低3個等級。在被識別的高風險等級中,信息技術風險被認定為發生概率高且對醫院的運行影響范圍廣,因此內部審計人員通常應當每1~2年進行1次審計;對風險級別和影響程度及范圍均適中的風險點,每2~3年進行1次審計;對風險級別低,不經常發生以及影響范圍和程度均不明顯的部分則在每3~5年進行1次審計。
3.4針對醫院信息化背景下產生的固有風險進行評價
對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分別采取應對措施降低風險的影響程度
3.4.1固有風險的評估。
由于固有風險是醫院在搭建醫療信息系統平臺時無法避免的缺陷所造成的損失,內部審計人員無法控制此類固有風險,只能評估風險的大小。內部審計人員應當評估固有風險的大小,協助相關科室建立應急方案,一旦發現由于信息系統故障造成的問題,立即采用人工應急預案,有效地減少損失,保證醫療服務的質量。
3.4.2控制風險的應對。
(1)醫院對外包服務建立有效管理體制。根據調查和實踐證明,合理適當的外包,可以減少醫院管理成本,節約人力資源。但是過多的將醫院的信息系統管理建立在外包服務的基礎上,同樣也會給醫院帶來風險。如果關鍵的管理點均依賴于外包服務,那么就會造成權責不清的情況發生。因此,醫院內部加強對信息系統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培養醫院內部計算機管理人才,平衡外包服務和自身管理的程度,對外包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是減少控制風險的關鍵。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幫助醫院評價計算機中心管理制度是否存在缺陷,并提出相關建議。(2)對濫用超級用戶功能的控制。由于超級用戶的存在,人為從后臺篡改數據給醫院的內部控制造成隱患,例如,醫生可以從后臺修改已開出的處方和病歷,不利于醫院對已開具病歷和處方的管理,極易造成醫療糾紛;財務人員也可能惡意的對系統中已錄入的財務數據進行修改,或隱藏一部分財務數據,造成醫院財務管理的風險。因此,內部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要關注超級用戶的管理方法,嚴格控制其使用范圍,以防人為惡意篡改數據。(3)加強采購環節的控制。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分析本院的所有信息系統軟件是否符合醫院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則,評價現有軟件有無浪費,以及由于信息技術快速更新造成的應淘汰軟件仍然在續訂的情況。內部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幫助建立完善的物流采購程序,對大型軟件嚴格采取政府公開招標的形式,利用外部專家進行分析。同時,加強對成本的考察,軟件成本大多來自于軟件工程師的腦力勞動和知識產權,一般很難評估,內審可以通過相同產品的詢價,比較軟件給醫院帶來的效益等方式來評價軟件是否應該引入。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2008年“推進內部審計轉型與發展研討會”上指出,現代內部審計是部門、單位企事業組織的“免疫系統”,是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內部管理的各個方面,必須以“強管理、防風險、促發展”為己任財務論文,積極探索以“事前審計為基礎、事中審計為重點、事后審計為保障”的審計方式,要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推動內部控制建設、強化風險管理的重要職責。這給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定下了基調。高校審計部門作為現代內部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高校依法行政、依法監督的重要職責。目前,各高校審計部門所從事的業務工作大都是“事后審計”、“秋后算賬”,沒有體現出審計監督所應有的作用論文參考文獻格式。高校內審工作需要切實轉變傳統的審計觀念,改變以往“要我審”的模式,將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樹立“防范勝于糾正”的理念,提升高校內審工作的前瞻性,提出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設性意見,為決策層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財務論文,為學校發展提供更優質的監督和服務。
一、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的內涵體系
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是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更加注重預防”要求在審計工作的具體運用,是把事后審計變為事前、事中審計,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理解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內涵,本文認為可以結合科學有效的方法加以剖析。
(一)從系統論角度豐富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內涵。
一個系統是由各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個體集合形成的整體。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是一項具有復雜性、前瞻性的系統工程。其一、從系統所處的環境出發,一個動態的系統必定與它所處的系統環境有著結構性的聯系。劉家義審計長2008年3月提出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觀點之后,全面審計系統積極響應,許多審計創新理念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這種審計轉型大趨勢環境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是踐行審計“免疫系統”理念,推動審計工作轉型必要途徑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其二、從系統的整體性出發,審計人員必須從審計項目的各個側面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進行系統化動態化研究分析財務論文,包括:審計的戰略目標、影響審計項目的內外部關系、被審計部門內控制度的相互作用等。
(二)從控制論角度強化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監督。
控制論是信息交換過程中原因與結果不斷相互作用以完成共同目標的過程控制,一個完整的控制系統必須包括三個要素:導向器、檢測器以及矯正器。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相當于導向器和檢測器,側重于事前、事中控制,發揮著審計“免疫系統”的預防功能和揭示功能。在高校內部審計過程中,當控制主體(審計人員)將獲取的控制信息(審計證據)傳達給被控制對象(被審計項目或被審計部門)時,其實也就是起到了一個行為修正的作用,即相當于控制系統中的矯正器,同時也發揮著審計“免疫系統”的抵御功能。
(三)從信息論角度暢通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渠道。
為了全面清晰認識高校教育系統經濟收支、專項資金管理、教育資產安全完整等情況,必須加大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在改進審計手段和提升審計效能的基礎上,暢通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所必需的信息渠道財務論文,充分運用0A審計辦公系統和AO審計現場實施系統對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聯動審查,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強的信息傳輸、信息獲取、信息篩選、信息處理、信息儲存的動態高校內審路徑。
二、當前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的主要制約因素
審計“關口前移”是審計方式創新的結果和審計工作科學發展的延伸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從工作實踐上看,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取得了卓著的工作成效和良好的社會評價。但是,近年來,很多高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速度明顯加快,新建項目、維修改造項目明顯增多,物資設備采購規模不斷擴大等等,現有的審計理念、審計獨立性、審計方法、審計手段以及審計范圍已經無法完全適應高校快速發展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審計“關口前移”的認識不足
高校內審人員樹立“關口前移”審計意識淡薄,僅僅著眼于問題的解決辦法財務論文,沒有立足于促進機制建設,通過與其他部門協作共同管理學校。并且高校內審工作側重于行政監督,“事后糾弊”或“事后問責”,沒有真正擔負起為高校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的職責。目前,高校內部控制機制的不完善和高校治理權力過分集中,客觀上阻礙了高校內審工作“關口前移”的運用。在實際工作中,主要表現是:審計立項主觀性較強,審計風險管理及質量控制不力,業務工作流程存在一定隨意性,缺乏各個環節規范的文本等等。
(二)內部審計范圍比較狹窄
由于我國內部審計工作起步較晚,發展較慢財務論文,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內容大都停留在財務收支審計、基建(修繕)工程審計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等方面,內部控制審計、管理審計、專項資金審計、效益審計基本上沒有開展,影響了我國高校內部審計職能的有效發展。
(三)內部審計工作手段落后
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經濟活動記錄已面向電子化、數字化和無紙化的方向發展,會計技術為了跟隨市場經濟的知識化、信息化的步伐,很多企事業單位已經實現了會計電算化。然而,在會計電算化信息開發時代,我國的審計電算化卻相對滯后,許多審計人員還停留在紙質賬本審計階段,對計算機審計技術掌握不夠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我國高校內部審計技術手段相對落后尤為突出。
(四)內部審計人員質量不足
隨著高校信息化快速發展,信息資源快速建設和不斷引進財務論文,許多高校已經實現了校園網絡一體化和,那么這就需要相配套的先進科學管理技術方法和高素質信息化管理人才。但從目前看,有很多高校內部審計人員不能從傳統的審計手段中解放出來,信息技術知識缺乏、跟不上高校信息化建設對人才的需求。
三、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的基本思路和具體做法
高校實行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就是要實現四個轉變:在指導思想和工作定位上,實現由注重結果到注重過程、由注重監督到注重監督與服務并重的轉變;在審計內容上,實現由單純財務領域的差錯防弊到注重改善經營管理的轉變;在審計方式上,由單純基建(修繕)工程結算審計到全過程跟蹤審計、由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到任前或任中審計的轉變;在審計手段上,實現由手工操作向計算機審計、網絡實時審計的轉變。
(一)加快審計理念轉變速度
在審計中,既注意對結果的審計,更注重對過程的審計財務論文,實現由注重治標向重在治本的轉變、由查錯糾弊向風險型審計轉變;以加強控制、防范風險為目標,重點關注內部控制能力及其有效性的審計和評價,查找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薄弱環節,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在促進高校內部管理中的建設性作用。
(二)拓寬內部審計覆蓋領域
除了開展基建(修繕)工程審計、財務收支和預決算審計,以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外,每年可以按照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專項資金審計和效益審計。同時,要按照“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原則,將高校經濟活動全部納入審計范圍,特別要注意從未審計或長期未審計的單位,做到不留死角。
(三)實施審計方式創新工作
由事后審計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審計并重轉變財務論文,建立以“事前審計為基礎、事中審計為重點、事后審計為保障”的審計方式,實現對審計項目的動態管理和監督,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在防范和控制風險中的積極作用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比如,基建(修繕)工程領域推行全過程跟蹤審計,實現工程項目全程審計與建設工程同步,對工程建設的立項、決策、設計、招投標、施工監理、竣工結算等全過程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服務和監督;針對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建立起“以任前、任中審計為主,兼顧離任審計”的審計模式,堅持有離必有審,先審后離,先審后任財務論文,把審計評價作為任免干部的重要參考依據。
(四)加強審計手段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