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生活教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1 16:22: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品德與生活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品德與生活教學論文

篇(1)

二、將課本中的理論實踐化小學《品德生活

更多的內容是讓學生通過一些簡單的生活中的實例來明白一些小道理,學到一些小知識。但這并非課本的全部內容,還有一些內容相對來說理論化比較強,那么,對于這一部分內容的處理,我們采用了情景模擬的形式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應該掌握的理論知識,并為自己所用。例如:小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是“尋路與行路”,在學習這一單元的時候,我們通過場景設置的方式進行。將學生帶到鳳凰公園中去,首先跟他們講明白這一堂課這樣學習的目標和規則,然后借助公園里的迷宮,進行一個分組小游戲,學生通過走迷宮的過程,就逐漸掌握了尋找路線的要領和方法———會看路線平面圖,識記東、西、南、北的方向,注意路線上的標志物,在行路的過程中注意做好標記,并且要注意避開路上的危險地等等。一堂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可,讓他們在快樂的學習和實踐中收獲了很多。另外,在講授“做一個誠信的小公民”的時候,讓學生搜集與之相關的小故事進行講述,并且還通過現場情境模擬的方式:如一次課堂小測驗結束了,有的孩子取得了比較優秀的成績,有的孩子成績不是太理想,老師要求將檢測結果回家反饋給家長,有一些檢測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礙于自尊心的表現,不想告訴家長真實的檢測成績,面對這樣的情景,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選擇結果統計出來之后,老師進行點評,學生在反復思考的過程中,逐漸完成了思想教育的升華。

篇(2)

《祖國需要我》系列教育活動是依據人們認識社會現象的基本心理過程設計的。這些心理過程是:感知過程、記憶過程、比較分類過程、以及判斷與推理過程等。活動的順序是按照由低到高,一個一個臺階安排的。各步活動的組合,構成了培養學生社會認知能力的一個完整過程,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一)記憶過程。

社會調查之前,老師組織學生擬出社會調查提綱。社會調查之中,要求學生口問手寫,也可以采用現代化采訪手段錄音、攝影……把自己認為最精彩、感受最深的錄下來或拍成照片。

社會調查之后,組織學生將照片集中起來辦一個攝影展覽,用影像在一定時間內喚起學生頭腦中的共鳴;將照片翻拍成幻燈片,學生自編解說詞在主題班會上放映;對于感受最深的片斷,分小組組織同學將素材改編成小節目,在主題班會上演給大家看……這一系列活動,一次又一次地喚起同學們對社會調查中感受最深的場面在頭腦中的表象,使學生難以忘懷。

(二)比較分類以及判斷與推理過程。

在記憶過程中,學生將頭腦中記住的東西與頭腦中過去有關的知識經驗相互溝通,重新組合,從看、聽、想中自然得出國家發展需要有文化的人----“祖國需要我”這一結論。

繩鐵同學在調查報告中寫道:“參觀就要結束了,我們與醫生留了影。但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SONY:TOSHIBA……TOSHIBA;?SONY……這許許多多先進的機器,竟看不到一臺國產的,令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國產化的水平,標志著一 個國家的發達程度。我看到并切實感受到祖國需要知識、需要人才。我今后要努力學習知識,為祖國奉獻一切。”

胡英培同學寫道:“從‘導游’大夫的講解中,我們增長了許多知識,也產生了很多聯想。大夫說,這兩臺機器,都是日本東芝公司的產品,機器由計算機控制,高度集成,性能好,體積小,十分先進。我國也曾制造過三臺同樣功能的機器,但工藝明顯落后,靈敏度不如進口機器,特別是體積龐大,只主機就需要一整間房子才能裝下……聽到這里真是讓人感慨萬千,40年來,我們的國家雖然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但總體的貧困、落后仍然困擾著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只有靠我們每個國民一起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才能扭轉這種局面,使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

學生在社會調查中得出的“祖國需要我”這一結論,正是系列教育活動的主題。到此,整個活動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但這并不是終結,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把自然得出的結論在深刻的反思中升華。如果只滿足操作(即實踐)的成績,忽略了反思中把認識升華,不注重引導學生把升華的好思想遷移到學習、生活和各種實踐活動中去,就會形成只激動、無行動的局面。為此,我又安排了如下的活動:寫調查報告,讓學生準確地用語言文字表述,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出來。然后,將調查報告分訂成冊,在全班傳閱。閱讀后,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最后一頁上留言。

這樣,使學生有機會在互相學習、交流和啟迪中,把想說的話,充分表述出來。

排演一個配樂詩郎誦《祖國需要我》。文學藝術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從內容上講,詩的內容滿足了學生情感升華的需要,幫助學生從事物的個別和局部感知(即學生自己和學校)向整體和全局認知過渡(即國家和社會),促使他們的心理發展水平產生質的飛躍。從形式上講,從排到演,全班同學人人參加,大家齊聲吶喊----“祖國需要我……我要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把個人的聲音融匯在集體之中,能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在班會上,配樂詩朗誦開始了,在“我愛你中國”的樂曲聲中,同學們傾訴衷腸……優美的樂曲引發了同學們的愛國之情,大家一起抒豪情,寄壯志,令人振奮……召開一個“祖國需要我”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把認識的升華變成為自覺的行動。主題班會的口號是: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會前,要求每一位同學寫一條或選一條座右銘,獻給大會,布置成專欄。主題班會上群情激昂,人人爭相上臺發言,同學們從點滴做起、互幫互學的幻燈片穿插放映……這音樂、這畫面、這激情,構成了啟迪、溝通人們心靈的藝術。班會結束了,同學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不平靜中飽含著理解后的激動,激動后的思索。徐磊同學的母親應邀參加這一主題班會后說:“作為家長,參加‘祖國需要我’的主題班會,使我仿佛又回到60年代的學生時期。開完會后兒子回到家里,也帶著往日少有的笑容,談著班會的情況。我深感這樣的班會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感謝學校和老師為教育孩子所做的各種努力。”

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每一個行動正是在走報國之路。

每周六早晨用早讀前的15分鐘自己總結“怎樣聽課效果好?怎樣復習質量高”對于一科、一課的成功經驗都不放過,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在班上進行交流。

同學們的經驗或傳閱,或讀給大家聽,不斷地喚起榜樣認同,撥動學生的心弦,啟動他們的內在動力,使他們在榜樣認同中,認識一步步深化。與此同時,組織作業展覽和筆記展覽,引導學生學先進,找差距。

組織答疑小組,小組成員每天早晨7:10分到校,每組兩名同學值班一天。提出口號“不懂就問,不抄作業”,同學之間互幫互學,蔚然成風。

一環扣一環的活動把學生置于自我教育的情境之中,潛移默化地把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對拼搏奮斗的憧憬,對人生價值的思索,對美好理想的追求,融為一 體,把情感導于理智,使理智導之以行。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一旦哪個環節出現障礙或錯誤的時候,還需要一種監控和調節的功能。我的具體做法是,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在量化自查中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節。以中學生行為規范為依據,第一個月老師列表,沒有做到減分。第二個月,學生根據自己的進步情況,自己列表,自查。第三個月停用表,看能不能自我約束。第四個月,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對于出現反復的項目列表自查。在列表自查的同時做小結。“表”是學生變“他律”為“自律”的中間媒體。從老師依據“規范”列表,過渡到學生針對自己的問題列表,是把學生從客體引到主體。從量化自查填表,到離開這張表,是引導學生在“播種行為,形成習慣”。學生在“吾日三省吾身”中,逐步學會自我調節。44人的集體中,確有行動的42人,占95%以上。經過四個半月的實踐,有27名同學有了不同程度的明顯進步。

張震建同學在月總結中寫道:“開學到現在我沒有遲到過一次,沒有忘帶過一次作業,家務勞動也能做一些了,做值日明顯地主動了,放學立即離校已經形成了習慣。在校侃大山、磨時間的壞毛病,也在不知不覺中改掉了。這個表使我還感到慚愧的是,課堂紀律還不夠理想,盡管違反紀律的次數減少了,但和規范要求相比,相差甚遠。下個月我主要解決課堂紀律問題。不但上課不能講話,而且還要積極思維,認真聽講。我要充分運用這張表調節自己,管理自己。”張雅嫻同學在總結中寫道:“每天當我給自己的行為打分時,我會因為沒有違反學校的紀律而坦然,也會為某欄的表現不佳而懊悔。但是我不會灰心,因為我會從頭再來!就這樣我每天都認真填寫,因為它是寫給我自己看的,我要對自己負責。

篇(3)

借鑒高等教育精品課程建設的經驗,廣東省中山市于2004年率先啟動了區域性基礎教育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并成功地申報為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規劃的重點課題。這一課題旨在為進一步推進區域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而可持續地提升區域性基礎教育教學質量探索和開辟新的有效路徑。在此,“精品課程”指的是借助“課程資源庫”“教學方法群”“骨干教師網”和“管理策略集”等構成的系統來建設優質高效且具有很強輻射力的示范性課程。依托中山市“精品課程”的平臺,我們的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實現了教研模式的轉型與創新。

(一)基于“精品課程”的教研活動理念

傳統的教研活動以優質課的聽評為主要方式。這種方式具有重視教學、突出教法的優點,同時也有忽略課程的豐富性和系統性的不足。針對此,我們進行了基于“精品課程模塊”開發的教研方式變革。所謂的“精品課程模塊”開發指的是以知識單元或特定的綜合性主題為基本研究對象,以資源、內容、策略(方法)、過程、評價為基本集成要素的動態性建設。基于此,我們的教研活動方式由優質課的打造轉向為更具綜合性和整體性的精品課程模塊開發,進而使得教學研究由關注“上好一節課”拓展到重視“上好一個模塊的課”,由關注“課堂中上好課”提升為全面關注“課堂前中后上好課”,由關注教師把課上好轉向為關注學生把課學好。

(二)基于“精品課程”的教研活動實施

基于“精品課程”的教研模式主要包括兩大方面的工作:其一是研究和開發精品課程模塊;其二是運用和推廣精品課程模塊。

就前者而言,我們首先將課程模塊按不同標準進行劃分,《品德與生活》主要以知識單元來分模塊,而《品德與社會》以綜合性主題來分模塊。這樣的劃分能夠保證課程模塊的大小合適。例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品德與社會》教材中,每冊教材都只有3個單元。如果以單元劃分,每個模塊的容量就相對較大,不利于教師教學。

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維度來建設品德與生活(社會)的精品課程模塊,它包括開發精品課程模塊規劃書、教學課例選、教研經驗集和課程資源包。由此,整個教研活動的展開,無論是在研究內容還是研究方法上,都大大超越了此前的優質課聽評模式。以課程模塊規劃書為例,它要求教師們能從課程整體(如學段、學期等)上對某一模塊進行考察和規劃,包括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總體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及相關策略,課時安排等。模塊規劃制約著精品課程模塊開發的整體水平,引導教師從教學實際出發對教材和學情等加以分析和把握。例如,大涌鎮旗南小學教師在編制“我心中的老師”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快樂的學校生活”主題五)精品課程模塊規劃書時,有的教師通過分析教材發現,教材中缺乏關于尊師的名人故事和名言,提議加以補充,也有教師結合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選取學生生活中真實可信的生活事例”的生活德育理念,提出應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與教師交往的真實生活而不是抽象的道德要求去愛師敬師,認為這才是教材的編寫思路。經過大家的討論和辨析后,最終確定選擇后一種思路作為大家的共識來編入精品課程規劃書。事實上,編制規劃書是我們所追求的,但它不是唯一的,畢竟這樣一種教研活動方式更強調以實際教學為根本導向,而這一討論、辨析和研究的過程更是教研活動所關注的目標。

在研究和開發了課程模塊后,我們采取各種活動將獲獎的精品課程模塊資源包在網上向全市教師推薦,進而引導和鼓勵其他教師結合自身的實際,充分運用這些優秀資源來開展教學。同時,要求教師們在運用過程中,盡可能地提出評價意見和改進建議,以供研發者進一步反思與改進。例如,我們組織了一次三區聯動的精品課程“研”“用”結合交流活動。活動中,東區朗晴小學的陳慧老師,運用石岐第一城小學研發的《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多姿多彩的傳媒世界”精品課程模塊資源包,上了該模塊的“怎樣看電視”一課,而南區良都小學的陳莉江老師,則運用東區朗晴小學研發的《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做誠實的好孩子”精品課程模塊資源包,上了該模塊的“誠實的孩子人人夸”一課。整個活動充分體現了精品課程“研”“用”結合的教研新思路。與此同時,教師也建構起課程的“雙重身份”,既是精品課程的研究和開發者,又是精品課程的推廣和享用者。

篇(4)

(1)比較全面地認識初中學生使用母語的現狀,并對其進行科學分析和合情合理的引導,讓初中學生養成良好的使用母語的習慣,增強他們對母語的感情,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讓他們懂得語言美的重要性,耳濡目染領悟母語的魅力。傳承文明,健康成長。

(2)注重語言與生活、語文與生活、寫作與生活的聯系,讓初中學生有一個更健康更自由更文質兼美的表達空間,提高初中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生活感悟能力。讓初中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3)倡導自由快樂寫作,強調寫作是初中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交流,淡化傳統的作文教學方式――“命題――作文――批改――講評”。針對新課標提出的寫作的高度、角度、尺度,全面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二、理論依據

語文是一門內涵極其豐富的學科。《初中語文新課標》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培養和造就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語文教學應注意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語文課堂上也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學生的人格健全。長期以來,由于傳統教育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學存在著種種弊端:一味追求分數;課堂上,學生只是聽與記的機器;綜合性活動形同虛設;學生怕寫作等。我認為學習語言離不開“說”,也離不開“寫”。寫作應是初中學生必備的一種溝通方式,一種交流需要。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崇尚禮儀。一個人的語言表達風格在一定程度上會折射出他內在的思想風尚。因此,讓初中學生的語言得以優化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文明有禮,合情合理。本次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認識初中學生在使用母語中存在哪些劣化現象,并分析其中原因,開展一些相關的活動案例和教學實踐,從而找尋一些能讓學生語言優化的有效性途徑。

(1)在日常教學中與學生溝通,收集一些初中學生“語言劣化”的事例,并分析原因(包括來自外部傳媒和教師內部的)。

(2)以開展綜合性活動和語文作文教學案例為主要載體,創設平等快樂的語言表達空間,為初中學生營造出健康向上的語言環境。讓他們接觸更多的文質兼美的語言,接受熏陶,感受漢語的獨特魅力,樹立積極的人文觀。

(3)在實際教學中,把聽、說、讀、寫、改、議有機結合起來。以寫作為切入點,加強閱讀積累,養成批改與議論的習慣,把寫作與生活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綜合的語文素養。

(4)撰寫教學心得及學術論文,總結出一系列的優化語言的有效途徑,構建能運用于實際教學的技巧與策略。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根據我校實際情況,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日常教學法和經驗總結法,同時還適當運用一些文獻研究法、調查比較法和個案分析法。

(1)日常教學法:將研究帶進日常教學,在日常教學中留心研究,這是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

(2)文獻研究法:通過網絡、報刊、著作等多種渠道,了解相關的研究現狀,吸取和借鑒先進的理念,確定研究的正確方向,增強研究的理論性。

(3)調查比較法:采用談話、問卷、測評等形式,定期進行調查,了解初中學生已有的語言表達情況。指定個別班級為實驗班,將研究前后的相關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為研究提供真實的材料和動態成果。

(4)個案分析法:關注個別初中學生,理解其語言運用的習慣,并作為典型例子進行剖析,引導其養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從而有效地調控課題研究的進程。

(5)經驗總結法:留心收集材料,對其進行歸納、概括,不斷總結、反思研究中的經驗教訓,不斷完善研究方案,從而科學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形成有一定價值的研究報告。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個人課題研究的相關工作,同時也給自己一個更為清楚的工作藍圖。我初步確定本次個人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大致分成籌備階段、研究階段、總結階段這三大階段:

籌備階段:(2013年6月――8月)

(1)選題。對課題進行界定,對課題研究的背景進行分析,對初中學生的日常用語和寫作情況進行摸底調查。

(2)查閱、收集相關的文獻研究資料。認識本次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和研究現狀,并了解其發展趨勢。弄清本次課題研究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

(3)明確本次課題研究的方向、內容和意義。預設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

研究階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

(1)確定本次課題研究的個別班級和典型學生。深入班級與學生交流,留心學生的日常口語使用和書面語運用的具體情況。收集研究材料,并及時整理、分析、小結。

(2)積極整理課題研究的材料,并認真撰寫工作小結,形成一些總結性的經驗,并在教學中加以運用,讓實踐去檢驗經驗。

(3)邀請專家教師會診,完善預設的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總結階段:(2014年3月――6月)

(1)分類整理相關的課題研究材料,并對比分析課題研究的材料和初中學生研究前后的變化情況。

(2)在聽取專家教師意見的基礎之上,用心完善相關的教育教學案例,認真撰寫相關的工作總結、教學論文和課題研究的總結性報告。

(3)讓課題研究的經驗成果在實際教育教學中得到有效的運用和一定的推廣。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

本次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是對日常教學工作的記錄,其成果形式預設有兩種類型,一是在教學生活中表現出的無形力量,如學生的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良好改變。二是在課題研究前后收集、撰寫的有形材料。

(1)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禮儀和漢語鮮活的生命力,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文質兼美的母語,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學生與教師更平等,更親近了,語文教學的過程將是教師與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過程。

篇(5)

抓好教學,理論學習是關鍵,我認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教學理念,備教材、備教法,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經驗出發,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不同類型的課,認真預設教學,為上好每一堂課做好充分的準備。《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所以我十分注重對教材情境創設的創造性改編,對課堂教學的創新使得課堂教學更富有趣味性、生活性和生命意義,力爭課堂40分鐘的教學質量。

二、讀透教材,嚴抓教學

如何力爭課堂的有序、有趣、有效。我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把握同學們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制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學生們開展活動。低年級同學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我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他們獲得彼此聯系、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努力確保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促使教學最終實現它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學有成效的目的,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三、以鼓勵性評價為主,講究評價方式多樣化

我初步擬寫了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道德與法治質量考核評價體系。低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程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法律和道德意識,需要通過課堂和課下實踐的結合,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將道德與生活知識重新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具有很強的社會性,開放性,教學質量需要通過實踐教育得到提升。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評估標準,運用科學的技術和手段,對教學活動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分析、比較,并給以價值判斷的過程。

篇(6)

Abstract: After a semester’s experiment, my county “Personal character And Life”,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he class changes the experimental work solidly, effective, to advance with steady steps. “Personal character And Life”,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in near a half year experiment advancement, the idea in the impact, the thought at the collision, the idea in the renewal, the way in the change,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glow the full of vitality.

Key words: personal character and life;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he class changes condition

1加強師資培訓,明確課改理念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改革實驗是否能按計劃扎實有效地推進,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對實驗人員的培訓工作是否到位。結合我市實際,確定整體培訓思路:實驗區教研員、各實驗校的領導必須接受課程標準及教材培訓,本著“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邊實驗邊培訓,邊培訓邊研究”的原則,將培訓、實驗、研究相結合,構建研究型培訓模式,多層面展開工作。

為了使實驗工作順利開展,我市選拔了一批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及富有教研能力的管理者、骨干教師直接參與到這次課改當中,以提高實驗的有效性。

2開展校本研究,改變教師行為

2.1能注重師生關系的民主和諧

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依據新課改理念,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營造愉快和諧的群體生活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著力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課堂的主人,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氛圍的自由與寬松,在很多課堂上出現了學生敢提問題了、對異議敢說了的現象,就足以說明師生關系的和諧;教師的傾聽意識明顯加強,大多數教師能夠認真地傾聽學生發表的見解,能給學生比較充足的思考、交流的時間;師生合作意識更加鮮明,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進程中,能夠深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交流問題。

2.2能注重教學方式的真實有效

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注重教學方式的真實性、有效性,并能注重凸顯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有意識地從教學活動的主宰,向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服務者和促進者轉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有了較大改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敢于放手、放權,敢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自己去設計方案,解決問題。注重學習過程的真實性意識有所加強,無論是教學情景的創設、學習資料的提供,還是學生學習的思維狀態,大多數教師能從實際出發,拋棄形式上的東西,去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敢于讓學生暴露原始的思維狀態,敢于面對課堂上出現的偶發事件,對于偶發事件大多數教師不再遮遮掩掩,而是進行積極有效的呈現,并把它當作一個寶貴的生成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教師教學成本意識有所增強,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始注重教學投入成本和所帶來效益大小的關系,有意識地在材料選擇、活動開展、教學環節設定等方面的有效性上進行了重視。

2.3能注重教學評價的全面科學

評價的過程就是一個深化認識的過程,通過評價,可以把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的高度,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注重教學評價的全面性與科學性,能夠比較恰當地發揮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主要表現在:評價內容趨向多元化,大多數教師評價時能涉及到認知的發展、活動的參與、語言表達形式、思維狀態、非智力因素等諸多因素;評價的形式也十分豐富,在調研中發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外,還十分注意學生間的互評、學生的自評等形式。

2.4能注重教學資源的拓展延伸

能夠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地整合;使學生熟悉的生活走進了課堂,學生周圍的環境、學校的一草一木、家鄉的風土人情、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的生活體驗都成為了學生學習的重要材料,使課堂教學資源得到進一步拓展與延伸;大多數教師注重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的互補,強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在教學中,教師立足教材,又敢于超越教材,注重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努力延伸教材的價值。

2.5能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篇(7)

關鍵詞:留白 生活化 激活功能

《品德與社會》編者為了讓教材成為一個開放的文本,為了將現今的生活引入教材,單元主題內容常常是通過若干幅活動圖呈現出來的:可愛的卡通娃娃、親切的生活圖,簡潔的提示語。除此之外,就是預留了大量的留白部分。而正因為有了它,使得教材更為貼近生活,更為靈動,更為人性。它引導著學生進行思想碰撞,情感交流,道德踐行。在教學中,如何激活留白部分,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表達自我,相互間實現視界融合,碰撞出心靈的火花,最終達到德行意義的自主建構。我做了如下探索與思考。

一、保障留白的生活化,讓學生對話教材。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教材中創設了眾多的留白,就是讓學生與生活直接對話成為可能。讓學生的情思與生活情感產生共振,從而在個性化的表達中喚醒道德意識,提升道德內涵。

案例:三年級第五冊的《我是教室美容師》。打開教材,有個卡通娃娃就在問我們:“我們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室里度過的。你的教室是什么樣的?你喜歡嗎?”是啊,我們每天從教室走出走進的似乎從未停下腳步細心地觀察一下呢!學生的目光一下子明亮了許多,心緒也沉靜了許多,自發的去觀察、去體味,加之卡通娃娃“我喜歡我的教室,因為……”的指引,同學們紛紛在課本的留白處寫下了自己的看法:“每天值日生都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我們教室有一個廣告欄,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 “教室外墻壁的藝術欄里貼著我的手工作品”;……卡通娃娃繼續提示著:“但是,教室里也有不讓我們滿意的地方,比如——”“我們班有些同學的課桌下面總是有廢紙”;“教室里的桌椅有時東倒西歪,看著不舒服”;“我們班的墻壁有些筆畫的痕跡”;“衛生簍旁邊,總是會散落些垃圾”;……“你認為怎樣才能改變教室里不如意的地方呢?”在卡通娃娃窮追不舍下,同學們感到改變不良現狀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從而在小組合作交流時暢談自己的方法。由此可見,編者在教材中留下了大量的留白,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生活中的思想態度、感情傾向在教材的引導下進行表達。作為搭建教材與生活橋梁的學生,他們是參與者、建設者。生活中,學生的感受、思想、感情和對問題進行思考后得出的結論向對話的另一方(教材)表達。因此教師應將“留白”充分開發利用起來,既要讓學生自然地表露自己的心跡,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又通過恰當的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得以提升。

二、發揮生活的激活功能,使學生學會“補白”

教材中的留白無不體現了編者的獨具匠心。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激起解決問題的愿望是編者的主要目的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在個性化的體驗中領悟到蘊涵其中的道德價值。

案例:四年級第十二課《從一滴水說起》

師:看了這一切后,現在你最想說些什么或做些什么?

生:我覺得浪費水是可恥的。

生:我們要是在這樣浪費水,那我們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會成為我們人類的眼淚。”

生:我想我們應該節約用水

師:是啊,為了不讓剛才的圖片成為現實,我們應該節約用水。那你們還有哪些節水護水的好方法?

(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生:我們可以循環利用水。

師:怎樣做才是循環利用水?

生:比如我們可以把洗臉的水用來洗腳。

生:還可以用淘米的水用來沖馬桶。

生:我們可以用養魚的水用來澆花。

生:我們可以用洗衣服的水用來洗拖把。

生:我想寫一條節約用水的公益廣告用語: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篇(8)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能調節教學進程,緩解課堂氣氛,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達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因此必須要對課堂提問進行精心設計。而在創設問題情境、進行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如果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巧用生活中常見的心理效應,將會達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一、提問有法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經歷:在人聲嘈雜的聯歡會上,如果哪個角落突然傳來你的名字,你馬上就會警覺起來,有時候你還能聽到某個熟人似乎也來到晚會了,你的耳朵似乎能過濾聲音,總是能聽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種現象被稱為雞尾酒會效應。這種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雞尾酒會效應,在課堂提問中同樣也非常重要,它提醒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方式使自己提出的問題成為學生的注意中心,而不是成為學生交頭接耳時的注意背景。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講究提問方式,做到提問有“法”。

精心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上課伊始,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還處于分散階段,要想成為學生注意的中心,就必須精心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學習即生活,對于思想品德課堂尤其如此。這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生活中的興趣所在,除了關注社會熱點及重大事件外,還要從學生的身邊取材,選取符合教學內容的材料來設置問題。

提問方式多樣化。要想整堂課都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還要注意提問方式的多樣化,使課堂提問真正成為一門藝術。首先,設置的問題類型應該多樣化。思想品德課堂中常用的問題類型有:選擇式問題、反問式問題、開放型問題、引導型問題、推測型問題、裝傻型問題等。(教學論文)在課堂提問中不斷變換問題的類型遠比一直使用單一類型的問題有效得多。其次,在選擇學生進行回答時,也要注意使用不同的藝術。一般可以有以下幾種方式選擇學生進行回答:隨機點名式、好差兼顧式、小組推選式、舉手回答式及集體回答式。各種方式交錯使用,不但能較好地達成教學效果,還能使課堂提問面向全體,使所有學生在教師提問后都能集中注意力,對問題進行深刻全面的思考。學生的名字是他們最敏感的信號之一,因此在課堂提問時除了要講究提問方法之外,還要盡可能地記住學生的名字,了解學生的特點,這樣產生的雞尾酒會效應將更加顯著,課堂提問也會變得更加有效突出,這也是班主任在自己班級上課時學生的注意力較集中的原因之一。

二、提問有“度”――避免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由于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現象。要想讓課堂提問更加有效,一定要注意避免超限效應的出現。因此,在進行課堂提問時,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做到適時有度,對提問頻率及提問時機進行適當把握。

提問頻率的把握。整堂課一講到底被認為是“填鴨式”教學,是不足取的。而頻繁的提問卻往往借著“討論式”的幌子而被人們容忍。事實上,提問過多不僅煩瑣費時,而且往往會導致學生隨大流,增大回答問題的肓日性,甚至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導致超限效應的發生,從而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因此教師的提問次數應保持在一定范內。試想一下,如果針對某個學生還算感興趣的情境,教師說“接下來我有兩個問題需要大家進行討論”,學生可能會認真討論并且積極參與,但如果當教師宣布“接下來我有十個問題需要大家來解決”,學生估計馬上就失去了討論的興趣。

發生,除了要注意提問頻率,對提問時機的把握也很重要,即教師的提問要選擇最佳時機,在不同的時間提出適宜的問題,主動地創設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情境,避免引起學生的反感心理。在把握提問時機時尤其要注意兩點:不該反復重復的問題不要過多重復,這樣即使時機把握得再好也會給學生留下噦嗦的嫌疑,招致學生的反感。把下課時間作為增大課堂容量的方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占用下課時間拖堂進行提問,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導致超限效應的出現。

三、提問有生成

篇(9)

(一)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課改進展如何,關鍵又在于教師,因此,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全校教師的整體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1、落實“藍青工程”,做好新教師的在崗培訓工作。學校努力為新教師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使新教師盡快適應教學工作。

2、結合校本教研做好學校骨干教師的培訓工作,創造機會給他們壓任務,讓他們挑擔子,使他們在工作中得到鍛煉,提高能力,在輔導區、北塘區脫穎而出。

3、鼓勵并督促教師注重理論學習,自覺學習教育教學雜志,認真做好摘抄(5000字以上),并加強學校內教師間的相互聽課,每學期聽本校的課不少于10節。

4、組織教師學習并實施區教學常規和評價標準。

5、本學期的學習主要以校本教研為主,把校本教研作為促進教師成長的主要渠道,構建學習型組織,形成規范化、制度化的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以不斷提高教師素質。

6、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盛市、區各學科的論文、案例等各種比賽,使教師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得到提高。

(二)立足課堂,深化教學改革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改革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主攻方向。本學期我們必須以改革教學方法為突破口,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創設多種教研途徑,如結合一人一課,年級組聽課,學科組聽課、評課等活動,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的上課、評課能力,提高每一堂課的效益。

1、加強集體備課。年級組教師共同鉆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時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才智,互相取長補短,從而保證課堂四十分鐘的有效性。

2、強化聽課。加強對新教師和課堂駕馭能力欠缺的教師的聽課指導,使他們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3、改革校本教研。為了使校本教研有足夠的時間,取得更好的效果,規定雙周二、周三、周四下午分別為數學、語文、英語教研組活動的時間。(具體活動安排見校本教研計劃)

(三)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全體教師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強化教學法規意識,采用“平時檢查與隨堂聽課相結合”的辦法,加強課程計劃的執行和管理,努力做到“開齊、上足、教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學期將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工作的管理與考核,仍堅持每月考核檢查制度。

1、抓好“五認真”。特別是學生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要求作業布置量適當,質要高,難易搭配,提倡分層布置作業,從低中年級起就要加強數學思維訓練,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堅持每天做1—2道開放題,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作業的批改要做到及時,認真、細致、規范,并及時分析反思,適時地采取補救措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2、重視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常規訓練與檢查,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加強年級組學科組建設,正常教研活動,并建立考核制度。

(四)組織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素質

1、在推普周,中高年級開展“啄木鳥在行動”活動,各班以小隊為單位,到附近商店、街道、新村等尋找不規范文字,并勸說改正。

2、各班結合隊活動開展朗誦、演講、講故事等比賽,豐富學生生活,培養學生能力,學校將在十月份舉行班級朗誦比賽。

3、各年級繼續抓好古詩文背誦、默寫、語文書寫等工作,教導處將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語文書寫比賽,并將派出優秀學生參加區比賽。

低年級:鉛筆字中高年級:鋼筆字

(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高教學質量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為: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從學校教學來說,就是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二是堅持全面發展,要將根據素質教育要求開設的各門學科開齊上足上好,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和諧發展;三是堅持協調發展,要統籌兼顧各個年級、各門學科;四是堅持可持續發展,確立可持續發展的倫理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高教學質量要克服重主要學科,輕其它學科;重高負擔大題量訓練、輕保護學生身心健康;重課外補缺補漏,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現象。

1、組織全校教師撰寫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學經驗的文章,并組織交流學習,推廣行之有效的管理教學,優化教學的做法。

2、加強個別指導。學校領導、骨干教師要深入課堂進行跟蹤聽課,和老師共同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共同探討提高課堂效益的辦法。

3、堅持并完善常態下的教學研討活動,教師之間加強討論,及時發現,研究教學中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對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4、組織輔導區一、二、六年級教研活動,請各校備課教師作教材分析和教法指導,各校教師在教學中對教案的使用要樂于鉆研,善于分析,勤于積累,按規定及時寫好教后心得。

三、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完成各科計劃

2、各年級進行期初摸底考試

3、推普周開展“啄木鳥在行動”活動

4、《思品與生活》論文評比

5、區教學經驗交流會

6、組織學習區教學常規和評價標準

7、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活動

十月份:

1、語文教師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

2、數學論文評比,(10月15日前)

3、市小學科學教學研討活動

4、市小學語文新課標準評價改革座談會

5、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

6、市小學品德學科教學評價座談會

7、學校朗讀比賽

十一月份:

1、期中自查

2、學校提高課堂效益教學經驗交流會

3、市小學英語6A新教材教法研討活動

4、市數學第一學段“學生學習障礙的防止和矯正策略研究“研討會

5、區語文書寫比賽

6、一二六年級備課組活動

十二月份:

1、市小學語文第十屆素質教育展示活動

2、區“未來名師工程”在培教師師徒結對匯報活動

3、市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年會暨論文評比活動

4、小學英語優秀教學論文評比

5、學校低年級學生學習常規檢查

一月份:

1、小學六年級教學質量調研

篇(10)

本人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方針政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有愛崗敬業的思想,能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教師的行為規范。平時能關心時政,認真學習和領悟******同志提出的榮辱觀,牢固樹立為學生服務、為教師服務、為學校服務的思想。真誠、熱情、公正的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平時能嚴格遵守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平時從不遲到、早退、不中途離校。嚴格遵守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做到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拖堂,能深刻認識到中層干部應做身正為范、自覺遵守學校制度的表率。嚴于律己,盡心盡責,以較高的要求來約束自己。

二、教育教學工作

本人能牢固樹立以上課為本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能與同年級組的教師一起研究,討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平時重視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的探究,注重課堂教學效果,注重減輕學生負擔,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提高。在這一年的任教中,對于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我堅持經常協助班主任,與其父母多溝通。在學校里多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作業經常不做的學生,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對于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在每次的素質檢測中,所任班級的同學均能取得較好成績。多名同學在各類作文競賽中獲獎,自己撰寫的教學論文也在省、區級獲獎。

三、管理工作

作為學校的一名中層干部,能做到相互團結、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工作認真負責,堅決服從組織決定,辦事公平公正,敢于承擔責任,不計報酬,不計名利。

(一)學籍管理工作

1、學年初認真組織一年級各班主任搞好新生基本信息的采集,搞好新生學籍審批。

2、每學期開學初,為轉走學生辦理轉學手續,并為轉入學生及時辦理學籍增補。

3、對我鎮小學生的學籍檔案進行管理,組織班主任老師搜集、錄入學生學籍資料、數據,把學籍數據上傳入庫,實現了小學生學籍的電子化管理。

(二)教務工作

教務工作是一項經常性、持久性的煩雜工作,需要的耐心和細心。

1、平時能把各種教研活動、會議的通知、車輛安排等都能準確及時地傳達到各辦公室及有關人員手中。

2、本學年各種會議和教師病事假較多,我能細心做好平時調課、代課工作,為了落實到人,做到調、代課、會議通知不帶信,寧可跑上奔下,走東竄西。雖然人勞累一點,但只要能保證學校的教學工作能正常開展我就心滿意足了。

(三)業務學習工作

1、積極組織教師以校本培訓為主要方式,深入學習課程改革教育叢書,領悟新課改精神,新課程理念,逐步轉變教師教育教學思想,本學年,教導處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常州市小學學科教學建議》、"如何說課"、《探索課堂的真諦》等的理論學習。還組織了五年級的老師參加區舉行的新教材教法培訓,弄清新大綱的要求和教材修改的內容。活動后組織教師開展研討,撰寫教學反思。同時認真做好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2、本學年,仍堅持把校本培訓融入學校教研,安排好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學研討和培訓活動,以次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各學科組開展的教研課,交流課,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舞臺。教師們學有所得,行有所感。

(四)其他工作

1、根據上級的精神,及時收集有關信息,做好文明學校電子臺帳管理的信息錄入、上傳工作。

2、做好學生成長記錄袋的管理工作。督促班主任老師及時收集、增添資料,把工作做實做細。

3、協助教導主任組織并落實各類調研、競賽活動。本學年,以教學質量為中心,組織了一年級拼音過關測試、三年級語文、四年級《品德與生活》調研,出好試卷,及時作好分析與反饋工作,使教師們心中有數,以便采用相應的教學措施,提高學科質量。做好畢業班的閱卷、試卷質量分析等工作。

四、存在的不足

1、組織教師業務學習工作深入創新力度不夠。

上一篇: 化妝品公司規章制度 下一篇: 少兒文學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色综合曰本久久 | 午夜精品亚洲一级在线 | 香蕉人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不卡 | 久久成人免费视频这里都有 |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