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0: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考議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論證過程中,觀點的論證是講究領域性的。也就是說,中高考議論文的寫作都是在某個領域中展開論證的,范圍不要太大。一旦大了,審美性、藝術性就下降了。古人講究“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崇尚“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意境美,更主張“方寸之間自有天地”。因此,讓議論的領域更小一些,讓論證的思路更曲折一些,論證的藝術性就會慢慢地顯現了。從曲折藝術上看,議論文似乎不存在環境、情節藝術,但換一種思路看,議論的領域、思路的設計其實與記敘環境、情節設計藝術一樣。文似看山不喜平,議論領域、議論思路也講究“曲徑通幽”。我們看下面這個材料作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用中了題為“青蒿素:中國傳統醫學獻給世界的禮物”的演講。在演講的最后,她說:“我想與各位分享一首我國唐代有名的詩篇,王之渙所寫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請各位有機會時更上一層樓,去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發現蘊含于傳統中醫藥中的寶藏!”一位考生的觀點生成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在模擬考試中,閱讀這個材料之后,他產生的感受是“謙虛”“進取”“向上“”境界”等。最終,他以“謙虛”為關鍵詞生成這樣的感受:“謙虛使人進步,使人更上一層樓。”當他弄清了“更上一層樓”中的理趣內涵以后,他認為,要“更上一層樓”,謙虛是基礎,而能夠“更上一層樓”的人,多多少少有謙虛的品質。于是,提出自己的觀點———“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當然屠呦呦的這個材料還可以從詞語解釋入手,可以從引用名言入手,可以從引用事例入手,可以從道理分析入手,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出自己的觀點。但關鍵是要看清楚這個材料里的道理。屠呦呦為什么引用王之渙所寫的《登鸛雀樓》?一方面是表達自己要“更上一層樓”,另一方面也是激勵青年人“更上一層樓”。這樣才能“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發現蘊含于傳統中醫藥中的寶藏”。從這個層面看“,謙虛”就是最核心、最關鍵的因子。而“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則是貼切的立意。觀點的提出還是為了更好地展開藝術性的論證。寫作的過程就是從道理與事例上組織證明,讓“讀者信服”———“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但是要放在哪個領域證明?議論文是要講究論證的藝術性,而決定論證藝術恰當與否是由材料說了算的。當“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這個觀點提出以后,這位考生選擇在文學藝術領域開展論證,用文學藝術上的杰出人物的經歷來證明這個觀點是對的。事實上,這是聰明的設計,因為即使“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是正確的觀點,也只是在某一領域內可以證明它是對的,而在另一領域這個觀點很有可能就不是十分正確的。因此,所謂的證明,只是在有限的條件下來證明。也就是說,真理是具有相對性的,“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的材料選擇領域也是這樣。
但是,現實卻并不令人樂觀。到了高三,多數學生的作文難以突破基礎等級的標準,或立意偏差,或膚淺單薄,或缺乏辯證。學生著急、無助,老師失望、無奈……
很顯然,學生的作文遇到了瓶頸——膚淺、不夠“深刻”。敢問路在何方?破瓶頸之術有哪些?學生該如何寫作才能做到“深刻”呢?以議論文為例,指明途徑一二。
一、立論要切合題意
材料作文要夠“深刻”,首先“ 立論”要切合題意。符合題意或基本符合題意都不能使作文達到“深刻”的層次。如何分析材料才能使“ 立論”切合題意?
“透過現象看本質”是最佳的方法。構成材料的言行、結果、表象等,僅是材料的外殼,是材料的表層意義。由此立論,就事論事,難免浮淺。只有對材料進行縱向開掘,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剖殼見核,找到那具有內驅力的思想、原因、本質,才能把握住材料的深刻內涵,立論才會準確、深刻,吹盡“黃沙”拾到“金”。
如:聶衛平在韓國比賽間隙,在一家商場的柜臺前打聽一雙鱷魚皮鞋的價錢,服務小姐說:“你看看就可以了,你們中國人也買不起,太貴了。”老聶一聽,拍出一萬美元,買下了這雙皮鞋。
從表層意義看,老聶花了一萬美金買一雙皮鞋,可說是花了冤枉錢,或者說他擺闊氣,這種認識就膚淺了。我們知道,人物的行為是受思想支配的。從人物的表現入手剖析他之所以這樣做的思想根源,才能抓住實質,立論深刻。老聶為何有這個“舉動”——維護人格尊嚴,有愛國熱情。挖不到這步,立意就不會深刻。
“事出有因”,凡事都有因果關系,一則作文材料往往包含著一種或幾種因果關系。我們分析材料時,首先要找出其中的“果”,再逆溯出其中的“因”,最后從這種因果關系中悟出一個“理”。事物是復雜的,因果關系更是復雜的,從不同角度分析,便可找出不同的因果關系。某些“果”可能有很多“因”,有內因,有外因,有主要原因,有次要原因。要使立論準確,切合題意,則必須找出其中的內因、主因。從內因、主因入手立意,文章才深刻。看下面一則材料:古巴比倫人想建造一座通天塔,上帝知道后便從中挑撥,使巴比倫人內部不和,在如何建塔的問題上爭吵不休,結果建塔的計劃成了泡影。
上面這則材料至少有兩個“因”,其中“上帝挑撥”是外因,“內部不和”是內因。從外因可立論:成事須有主見,警惕上帝挑撥。顯然只是符合題意。從內因可立論:團結就是力量,分裂就會失敗。這個立意才切合題意,以此“立意”寫成的文章才會深刻。
二、議論要深入透徹
有一文段這樣寫:
學貴有恒。學習上最難得的是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在發明白熾燈時,為了找到白熾燈的燈絲材料,經過一千多次實驗,淘汰了上千種材料,最后才獲得成功。無獨有偶,藥品“606”據說也是經歷了606次實驗才制成的,故發明者命之為“606”。
上文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本應該是不錯的文段。但細加研讀,總覺得缺少了點什么。這是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即“觀點+材料”式的議論文。這類文章不乏鮮明觀點,不乏充實材料,但就是缺乏議論,不能把論點和論據連接起來,論據為什么能證明論點不能指明,同時也顯示了作者缺乏思考,沒有較深的思辨能力,也就沒有達到“深刻”的要求。
上文可以修改成下面的內容:
學貴有恒。學習上最難得的是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在發明白熾燈時,為了找到白熾燈的燈絲材料,經過一千多次實驗,淘汰了上千種材料,最后才獲得成功。試想,倘若愛迪生無恒心,能經受這一千多次失敗的考驗嗎?還能有白熾燈的發明嗎?無獨有偶,藥品“606”據說也是經歷了606次的實驗才制成的,故發明者命之為“606”。倘若發明者缺乏恒心,哪怕是進行到605次實驗的時候,便打退堂鼓,敗下陣來,還會有“606”的誕生嗎?
文段加了幾句議論性的句子。有了這幾句,整段文字就如同畫龍點睛,論點和論據之間就有了緊密的聯系,論證效果就變得深刻透徹。
議論說理是議論文的核心、靈魂和生命線。議論文,重在議論,貴在說理。議論是否精彩,說理是否透徹,關系到文章思想是否深刻,也就直接關系到議論文質量的高低。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議論文中的議論說理卻成為制約議論文寫作的瓶頸,成為議論文提升檔次的隘口。有的學生只敘不議,或以敘代議,不能在敘述的基礎上議論說理,升華主旨,文章顯得頭重腳輕,毫無說服力可言,很難讓人信服,嚴重影響了作文質量。因而,努力掌握議論文的議論方法,連接好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是提升議論文品味,寫出夠“深刻”的作文的法寶。
法寶有哪些?法寶有二:
1.因果分析法
葉圣陶說:“說明文以‘說明白了’為成功。而議論文卻以‘說服他人’為成功。”(《文章例話》)這正說明了議論文的基本特點。議論文不但要論說對某一議論對象的見解,表示作者的態度(即觀點),而且要闡明為什么提出這種見解,為什么抱這種態度。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論據所述的事實(結果),并據此推求形成結果的原因的一種分析方法。如:
君不見照亮了苗鄉的那位月亮般的姑娘,即使她沒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為什么?就因為她用全心的愛,燃燒自己的青春,點亮了苗鄉的路啊!用愛,她肩負起十里八鄉的健康。叢飛雖不在了,但他是永生的天使,永遠飛舞于人們的心中。為什么?因為叢飛用愛心包容了整個世界!他的博大的愛,感動了全中國。
上文中的“為什么”,較好地架起了事例與結論之間的橋梁,使論點和材料的聯系緊密了,達到“敘”為“議”服務的目的,材料就有了說服力,文章就夠“深刻”了。
2.假設分析法
運用假設推理對所列舉的論據進行分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襯,很有說服力。具體地說,就是在敘例之后,假設事例中能達到某種結果的條件不存在,并分析在這種情況下可能產生的結果,然后,將這一結果與原事例中的結果作比較,對比鮮明,結論自明。具體的方法是——敘正面事例從反面進行假設分析,敘反面事例從正面進行假設分析。如:
歐立希為發明一種新藥,堅持進行試驗,失敗了,總結教訓再干,一直試驗了606次獲得成功,制出了以試驗次數命名的新藥“606”,新藥的問世是堅持的結果。試想,如果歐立希僅僅試驗一兩次,失敗后就撒手不干,那么,新藥又怎能會問世呢?如果他試驗了一二百次都以失敗而告終,他若認為成功的希望已經渺茫,甚至懷疑了原來的設想,因此而偃旗息鼓,自甘放棄,不另辟蹊徑,那么“606”自然不會誕生。即使他試驗了605次,又失敗了,如果他這時喪失了信心,希望之火熄滅了,那么,他也會功虧一簣,功敗垂成,同樣,也絕不會有“606”的誕生。正因為他堅持下去了,最后,他終于獲得勝利。可見,堅持才是勝利。
這樣的文章,有事例,有分析,有深度,有力度,令人信服。
三、論證結構須“層進”
議論文的結構模式常見的有“并列式”“對比式”“層進式”等,其中“層進式”不僅論述“為什么”,還要闡述“怎么辦”,即指出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方法。這樣,分析透徹,說理深刻,文章才能閃耀出理性的光芒。請看高考滿分作文:
鎧甲存身,利劍出鞘
①被狼追到河邊的兔子不會游泳,難保其身,于是學習游泳。游泳遇到了困難,小兔子還要堅持訓練自己的弱項嗎?
②我相信這是每個有志的青年人步入社會時都要遇到的疑問:“做一個專才,還是一個全才?”
③這的確是一個如何實現自我價值的難題。依我看,我們在世上做一個生活的戰士,必身著護身鎧甲,手持破敵利劍。這鎧甲,便是全面發展帶給我們的游刃有余,存身于世;這利劍,則是突出才能帶給我們的耀眼鋒芒,閃耀生命。
④我們需要鎧甲,是為了身處困境時從容不迫。諸葛孔明通曉天文地理,又看透人心,終成一代智絕。試想如果他不能預知天氣,縱使看穿公瑾的小肚雞腸,孔明也難演草船借箭的神奇。沙漠中的旅行者,如果只會辨明東西,而缺少找尋水源的技巧,恐怕也兇多吉少。缺少全能的鎧甲,不足以安身立命。
⑤我們需要鎧甲,是為了戰機有利時更自信地進攻。大哲羅素,正是擁有數學、科學、文學、哲學的深厚底蘊,才能在譴責文明墮落、霸權政治時收放自如,深入人心,面對攻擊輕松化解。一身鎧甲,才促使羅素站穩重心,扮演攻堅者的角色。
⑥擁有護身鎧甲的同時,一定要記得磨利你手中的長劍,使你出手不凡,直中要害。莫奈正是不滿足于熟稔各派技法而獨辟蹊徑,用光與影的變幻作劍,辟出了印象派的王國;陳景潤如果不舍棄其他廣博的科學愛好而專攻無窮級數,手中便不會握住那刺破數學王國黑夜的劍,為后來者帶來黎明。
⑦所以說,鎧甲存身,利劍出鞘。
⑧鑄一身鎧甲,需要勇敢的擔當與面對挫折時的堅強。不是所有事情我們都擅長,煉就“全才”的道路必然是艱苦的。但我們絕不能中途放棄,像空有專業技術卻不修煉人際關系,最終待業在家的北大博士。只有勇于擔當生活責任的戰士,才能耐心鑄好每一個鎧甲的縫隙,像打工皇帝唐駿,打磨自己的每個方面,終使夢想得以發揮效力,改變人生。
⑨磨一把利劍,需要認清自我的智慧與敢于選擇的魄力。找準你要磨的是哪把劍,有時并不容易。美國國務卿賴斯做到了。曾身為“小鋼琴神童”的她一次在目睹其他少年天才的表演之后,毅然放棄了這條“別人注定比我優秀”的道路,重新尋找劍的定位。20年后,她成為斯坦福大學最犀利的政治學講師。
⑩鎧甲存身,利劍出鞘,是一種對人生、對社會負責的態度,也是應對社會競爭以不變應萬變的法門。像那只小兔子,我的建議是:努力練好各種技能的同時,將跑步練得更快更強。這樣便不致于被狼逼到海邊;即使逼到海邊,也可順利脫身,展開另一場生命較量。
11鎧甲存身,利劍出鞘,用一顆堅韌而勇敢的心,像戰士那樣去開辟生命的疆域,廣闊無邊,為生命立心,立身,立豐碑!
這篇高考作文能獲滿分,主要歸功于“深刻”。文章立論切合題意,第④段的假設分析、第⑤段的因果分析、第⑥段假設分析與因果分析相結合,使文章的論述深入、透徹。特別是文章運用了“層進式”結構——④⑤⑥段從“為什么”層面論述了“為什么需要鎧甲(孔明、 羅素)、為什么要磨利你手中的長劍(莫奈 、陳景潤)”的道理,⑧、⑨段從更高的“怎么辦(做)”的層面闡述了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方法:鑄一身鎧甲,需要擔當與堅強(正反舉例:北大博士、唐駿);磨一把利劍,需要認清自我的智慧與敢于選擇的魄力(賴斯)。可謂說理全面、充實,分析透徹、深刻。
四、說理要辯證周密
所謂辯證說理,就是要用辯證的、發展的、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事理,既要看到問題的這一面,又要顧及另一面,不絕對化,不片面化。說理思維的周密性,是一個人思想成熟的重要標準。只有思想成熟的人才能寫出足夠“深刻”的文章。不周密的觀點、主張是談不上“深刻”的。
試看下面的例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276-01
在我區高考作文來看,議論文倍受學生青睞。議論文有結構可模仿,有論據可積累,易于閱卷老師短時間內判斷是否符合題意,降低被誤判的機率,故學生選擇考場上寫議論文是有其道理的。從長遠發展來看,議論文寫作是學生表達思想的途徑,關系到青年對社會和人生的態度,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并不令人滿意,從大量考場作文來看,學生審題能力差,論據單薄,缺乏論證分析。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高三語文老師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一、“高考體”議論文產生的原因分析
“高考體”議論文指的是在高中階段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拼湊材料、套用模板、缺少思考和分析的議論文。我區學生的“高考體”議論文最突出的表現是第一段提出論點,中間三段列舉三五個萬能例子,加上一兩句似是而非的簡單分析,結尾強調論點。學生把這樣的作文成為“三段式”。很多學生都說,寫了三年的“三段式”,分數不上也不下,極度憎惡這樣的作文,但如果不這樣寫,又不知道怎樣寫,得分也可能更低。很多教師把寫作當成了技法訓練。訓練學生作文的“并列式”、“遞進式”、“正反式”結構,若學生寫的與老師教的方法不甚一致,就叫學生反復修改,回歸“正路”。有的老師甚至告訴學生,考場作文就是填空題,把材料往格式中填就行了。這樣做短期內看似提高了一點分數,但貽害無窮。怕寫作文,無法思考,幾乎是絕大多數學生的切身感受。
二、用“公民寫作”的理念指導學生的議論文寫作
在王棟生老師主編的《新語文寫作》中,提出了“公民自由寫作”的概念。編者鮮明地提出“寫作的權利與責任”和“寫作是一種精神活動”。他們期望學生意識到,自由地寫作,是一個自由而獨立的公民的權利,是人權的一個重要部分。寫作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與責任。這就是說,寫作不僅是為了表達自己,也是向社會發言,提出自己批判性、建設性的意見,盡到一個公民的責任。雖然有人批評目前的高考作文命題方式陳舊,存在種種弊病,但從內容上看,高考作文命題是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用“公民寫作”的理念指導學生的議論文寫作,就是針對學生“高考體”作文缺少觀察和思考的問題而力求突破的一種出路。
三、“公民寫作”所需要的精神品質
以“公民寫作”的理念指導高三議論文寫作,為的是將寫作放在“立人”的高度去實施。立言以立人,在教學中應當培養高中生的公民意識。比如引導學生看待“小悅悅事件”,不應任由學生一味地去批判路人見死不救,而是應該結合當下的社會實際和當下公民的素質,設身處地地去看待路人的選擇,理解他們的選擇,寬容他們的不足,同時再引出自己對路人及其他公民的期望,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重演,希望他們有正確的選擇與行動,希望網民及社會輿論有正確的導向。這樣的表達,才是從一個公民的角度理性思考和分析。 公民寫作需要的精神品質如獨立思考的人格、寬容開放的思想,質疑求證的求實精神、悲天憫人的情懷等,這些精神品質在當下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常常被忽視。
四、“公民寫作”所需要的思維品質
以理服人是議論文的基本要求。但很多學生的議論文采用中間三段的并列式結構,隨便列舉三個事例,如某人講誠信,他生意越做越大,某人講誠信,贏得選民的支持,連任總統,某人講誠信,名垂青史,所以我們要講誠信。考場上存在大量類似的文章,總結起來就是“某人因做某事而成功,所以我們要做某事”的模式。這樣的議論文是沒有任何論證分析的過程和深度的,不可能以理服人,使人信服。如學生的習作《發怒是撒旦的魔杖》中有一段話: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利人利己的兩全辦法。歷史上為什么出現令世人贊嘆的“將相和”的千古佳話?正是由于藺相如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怒氣,沒有跟廉頗計較。即使廉頗語出傷人,不顧情面,藺相如還是很好地控制了情緒,并表示理解廉頗,這才出現了“負荊請罪”。如果當時文武兩將不和,也許朝廷就不會出現如此繁榮的景象,甚至會給敵人制造入侵的機會,更不會及時挽救了了廉頗這名得力武將。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藺相如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即使廉頗再三的刁難也不發怒?因為其“以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由此讓學生總結,什么樣的人比較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什么樣的人比較容易成為憤怒的奴隸。當學生從這些方面來分析總結,分析總結自然能夠更深入。
因此,我們需要在思維的多樣性、深刻性、批判性等方面來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引導學生對一個問題要從盡可能多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認識更全面。引導學生對一個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特殊性看到普遍性,從現象揭示本質,提升思維的深刻性。同時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并通過理性的探討來論證自己的論點,從而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
參考文獻: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 __作文題目_____. But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opinion concerning this hot topic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 A majority of people think that _ 觀點一________. In their views there are 2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attitud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lace, ___原因一_______.Furthermore, in the second place, ___原因二_____. So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___觀點一_____. People, however, differ in their opinions on this matter. Some people hold the idea that ___觀點二_______. In their point of view, on the one hand, ___原因一_______. On the other hand, ____原因二_____. Therefor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___觀點二______.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firmly support the view that __觀點一或二______. It is not only because ________, but also because _________. The more _______, the more ________.
(2)利弊型的議論文
Nowadays,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___作文題目______. In fact, there ar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__題目議題_____.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ere are several positive aspects as follows. Firstly, ___優點一______. And secondly ___優點二_____.
Just As a popular saying goes,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__討論議題______ is no exception, and in another word, it still has negative aspects. To begin with, ___缺點一______. In addition, ____缺點二______.
To sum up, we should try to bring the advantages of __討論議題____ into full play, and reduce the disadvantages to the minimum at the same time. In that case, we will definitely make a better use of the ____討論議題___.
( 3 ) 答題性議論文
Currently,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__作文題目_______ .It is really an important concern to every one of us.
As a result, we must spare no efforts to take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As we know that there are many steps which can be taken to undo this problem. First of all, __途徑一______. In addition, another way contributing to success of the solving problem is ___途徑二_____.
Above al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___作文題目______, we should find a number of various ways. Bu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would prefer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is way, that is to say, ____方法_____.
樹求禽獸以攜,遭拒;結實以靜候,則咸相食,其籽得傳。
《勸學》有云:“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然他物何以愿為我所用?蓋因其腹中有物,非空也。
人,只有自我修行,價值昭彰,才可求他人賞識,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是此理。修心如蓮,不蔓不枝,香遠益清。田田的荷葉間一段綠波,愈令風荷芳行萬里。
漢有昭君,不賂畫工,寂寂深宮她沉婉若水。修心如蓮,終得一日,天理昭昭。她的傾城姿容醉了天子,醉了使臣,以公主之位和親匈奴。識大體的智慧,濟蒼生的胸懷,沉著大氣的風范,令她成為一首絕唱。直至百千年后,人們仍可從杜甫的吟誦中瞥見那一抹驚鴻的倩影,驚艷了歲月。是什么讓一位紅顏以扶柳之態名留青史?是其內在的德。修心如蓮,憑自我價值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蜀有孔明,“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躬耕于南陽,不爭虛名于諸侯。然而一代名主劉玄德恭敬相邀,三請兩拒,傳為美談。如果他不是臥龍先生,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又有哪個帝王會甘心低頭細語呢?羽扇綸巾間的豪情膽識是其吸引劉備的法寶。修心如蓮,孔明靜候。以兼濟天下之大才贏得生前身后名。
姜子牙垂釣言:“愿者上鉤。”八十高齡遇文王。可見,世人渴求的與年齡無關,與相貌無緣。內在價值的升華才是一個人得到贊賞的根源。
甜美的果實讓飛禽走獸們心甘情愿地為之奔波;幾句空話卻沒有激起一絲漣漪,人性說到底總還是帶著那么一點點的自私與冷漠。為利相謀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誰也沒有必要因此去指責他人。如何讓他人盡心盡力地伸出援手?我們應當磨礪出自我價值,給別人一個襄助自己的理由。人,如果一味只求索取,最終沒有誰會愿意施予。
修心如蓮,讓馨德之香愈遠愈清。礪己如實,令品質之花不凋不敗。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2)08-0117-01
全國各省高考題中議論文的寫作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因此在高考備考復習中,議論文的寫作訓練也是最主要的。但是往往我們訓練了很長時間,學生還是面對題目不知所措,考試或寫作訓練時書寫不規范,行文邏輯散亂。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我歷年教學中琢磨出一套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現推薦給大家,希望可以與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中學英語書面表達所要求的議論文,是一種限定性的寫作,其論點、論據和論證都比較明確,有的文章提出問題,如:……為什么?/……怎么辦?/……該采取什么措施?考生可以結合題目要求闡述相關的觀點,切忌隨意發揮。
通常我在訓練中,要求學生必須按"三段式"模式"十句作文法"來寫:第一段導入話題,2句;第二段交代材料要求內容,6-8句;第三段總結或提出建議2-3句。寫作時第一段和末段要盡量讓學生使用復雜句式,第二段使用合理的過渡詞連貫地連接上下文信息,使文章看起來層次分明,邏輯清楚,這樣容易給閱卷老師一個好印象,易得高分。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議論文里含正反兩方面的觀點的材料的寫作中,正反方觀點都要處理在第二段,不再分段,中間使用一些轉折或比較的過渡詞,這樣文章顯得緊湊,觀點鮮明。
整個寫作訓練中,句式和過渡詞為重點。所以在第一段和末段選好幾個固定句式如強點句式,倒裝句式,和含定語從句的復合句式等讓學生去套。過渡詞或句式要羅列出來,讓學生盡可能地選擇長些和高級一些的去運用,這比教會他們用一個高級單詞容易得多。下面是我總結的常用過渡詞和句式。
一 導入常用句子
1. Different people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ideas.
2. Different people look at …in different ways.
3. 60% of the students hold the view that…
On the other hand, 40% believe that …
4. Opinions on the question are divided as follows: 70% of the students think that…..
On the other hand, 30% don't like the idea of….
5. I'd loke to give my opinion about…..
6. 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in… First,….Second,… Third,…
However , there are some disadvantages as well……. Besides,….
7. It would be much better if teenagers know the income of their parents.
8. Attitudes towards…are various.But I
二 常用的過渡詞(組)
1.表示列舉:
1)first, second, third, last(不推薦,原因:俗)
2)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nally(不推薦,原因:俗)
3)the first, the second, the third, the last(不推薦,原因:俗)
4)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ond place, in the third place, lastly(不推薦,原因:俗)
5)to begin with, then, furthermore, finally(強烈推薦)
6)to start with, next, in addition, finally(強烈推薦)
7)first and foremost, besides, last but not least(強烈推薦)
8)most important of all, moreover, finally
9)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適用于兩點的情況)
10)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thing(適用于兩點的情況)
2. 表示并列 what's more, in addition, too ,as well ,besides, furthermore, moreover ,what's worse.
3. 表示因果 therefore, for this reason, thus, consequently.
4. 表示轉折 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instead, 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5. 舉例說明 such as,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 for example
6. 表示對比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similarly
7. 陳述事實 in fact, actually ,as a matter of fact, to tell you the truth
8. 表示總結 in a word, in short, to sum up, in conclusion, on the whole, to conclude, in brief, in summary, in general, all in all
三 總結或建議句型
1. In my opinion/view/eyes…
2. Personally, I feel that…/ Personally, I agree with…
作品的格調趣味未必與人品一致,卻一定與內心的追求吻合,國家危亡之時,懦夫魯熱的筆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國的兒子!”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與人計較、抬杠的牛頓才俯首為真理海邊拾貝的孩子;法律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絕,語帶機鋒;書法的恣意中,好順手偷人字畫的米芾瀟灑揮毫,盡是大家之風。
因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與美,作品才被稱為藝術,而追求,從來不由人品決定,忠實于內心的藝術家當然可以字如其人,言為心聲,而被生活的茍且壓彎了腰,被人性的陰暗絆住了腳,依然追求著正直與光明,不正是藝術烈痛苦的詩意嗎?
北大教授孔慶東近日發微博稱莫言常說的家境沒落、常日饑寒全是謊言,還附圖一張,上頭的小莫言穿著棉襖,虎頭虎腦,很是可愛。所以我們該要求藝術家什么呢?村上春樹說:“我們是一群日復一日真誠地制造虛構的人。”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人品很難達到一致,但我們可以在虛構中要求真誠,那是一顆熱忱地為人類共同的光明掙扎的心。莫言的村莊充滿了人性的殘酷與溫暖,既然有所收獲,便不必苛責作者的童年是否充滿謊言。誠如不必勸凡·高戒酒,讓魯迅戒煙,要知道他們都是腳踩在污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滿天星辰的人啊!我們自己都是這般口是心非,便只顧欣賞藝術,何苦糾纏于多變的人品。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傳統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存在問題
(1)教師在審題、立意、選材、布局甚至講開頭、結尾等等方面的引導上存在較大問題,不注重專項訓練,作文教學流于形式,導致學生作文普遍大而空。同時,教師提倡的優秀范文又離學生寫作水平較遠,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無從談起。(2)教師過分點撥作文技法,不注重學生平時的積累,給學生造成了思維定勢,學生作文缺乏真情實感和創意,更談不上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
(二)學生存在問題
(1)行文不夠流暢,語病太多,很多錯別字。學生作文往往在行文中,抓不住重點,抓不住論點。如在《論理想》中,學生多寫什么是理想,而不是理想的重要性和對人生的意義。(2)論點提出不夠合理,不夠明確,論證方法的選擇上沒有章法,論證過程重復嗦。在學生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往往先保證的是字數,但很多學生只停留在這個層次,沒有在扣題、深挖思想上下工夫。(3)論據相當缺乏,不具有代表性。學生忙于應付各種考試,沒有靜下心來讀書,積累的素材和論據少之又少,在寫作中一個論據反復用,生搬硬套,不講究切題,極大地削弱了文章的論辯性。(4)文章寫作缺乏深入思考,名人名句堆砌現象減少的同時,日記化、私人化寫作的內容比比皆是,不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同時,在深挖材料的深層內涵上欠缺很大,造成文章沒有深度。(5)學生作文脫離了當下社會熱點、時代特色,這與高考要求相背離。
二、新課標高考下高中議論文作文教學創新途徑
(1)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向生活要素材。鼓勵學生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進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感人畫面,發現生活中的趣事奇聞。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觀察生活趣事,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觀察社會現象、自然現象,獲得生動的感性材料,并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是一種很好的積累,也是成長的記錄單、生長年輪的歲月證明。長期積累,豐富生活閱歷,同時,也可以擁有豐富的寫作素材。總之,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觀察生活,保證學生寫出生活的豐富多彩,展現個性,展現個人化的生活和情感,才是新課標下作文教學的歸宿。
(2)鼓勵學生記日記,走出紛擾世界,走進小宇宙,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學生有一顆赤子之心,用一雙單純的眼,把身邊經歷的,把自己聽到、看到的都記錄下來,養成一種記日記的好習慣。對每個處在成長期的學生來說,都是一種好習慣,而日記則成為人生的巨大收獲,是一筆無價的財富。同時,在記日記的時候,只有思考了,走進內心了,才會有見解;走進了心靈世界,才會看到真實的心,不停地用歲月打磨粗糙的心,讓它晶瑩剔透;不停地用情感去擦拭疲倦的心,讓它清爽無比。
在整個時代“壓力山大”的時候,學生更不能例外,學業負擔太重,有那么多看不懂的人和事,有那么多放不下的人和事,而當學習之余,翻開日記,面對日記,一切紛擾都統統放下;面對日記就像是面對自己一顆真實的心一樣,日記里住著一個真實的自己,住著一顆勇敢的心。
(3)鼓勵學生課前進行兩分鐘的演講,增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分享中積累素材。每天出一個話題給學生,讓學生課下準備,讓學生從各種媒體上找素材,讓學生也當一回演說家,過段時間,讓學生逐一展示。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提取篩選信息,個性化解讀能力。學生可以從新聞中獲取營養,不管是國內外新聞還是身邊的新聞,都會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貫徹了國家提倡的“大語文”要求,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素材和語料,為學生寫出言之有物、內容詳實的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鼓勵學生預先小組互評作文,找到不足。首先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小組互相批改作文,在批改中找到不足,在作文互評中了解高考作文評價標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和平時的訓練中能夠按照高考評閱標準去進行每一次作文的寫作。長此以往,學生的高考意識強了,作文的規范性也提高了,是一舉多得的措施。
(5)鼓勵學生課前介紹名人名言,拓寬學生知識面,幫助學生擴充論據積累量。
安排學生課下搜集名人名言,經過課下準備,鍛煉了學生的搜集能力,并且讓學生課前進行集中演講。采取分組搜索有關話題方式,最后找出集中時間進行學習和認識。擴展了學生視野,擴充了材料積累,增加了作文論據積累量。
(6)組織學生分組收集論據,增加論據積累。分組給每一個小組一個話題,分組收集論據。學生課下充分地準備,再選時間集中交流。一個小組收集論據,全班分為8個組,長期堅持學生的資源實現共享,論據量得到幾數倍的擴充。
(7)舉辦辯論比賽,在實戰中錘煉辯證思維。組織學生舉辦辯論比賽,在辯論中錘煉辯證思維。雙方的辯題就是自己一方的觀點,論證自己的觀點正確需要有充分的論據,而且更需要辯手有清晰的辯證思維,而這極大地錘煉了學生的思維。例如辯題“金錢是萬惡之源”和“金錢不是萬惡之源”,學生在作文中辯得不很理想,于是我們發動大家去準備一次辯論比賽。我想對于學生而言,正也是一種鍛煉。
新課標高考背景下,高中議論文作文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高中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積累素材,擴充論據量,激活學生辯證思維模式,進而提高高考作文得分,最終提高高考成績。
人清,文明,此之謂“言為心聲”。
內在人品特質是外化表現的操縱者,常有人說我心思細膩,因而行文結構縝密,文字靈動,大抵也出于此。
生命的經歷塑造了性格與人品格局,而人品格局又框架了文章格局。“*”之時參軍的畢淑敏稚嫩而濕潤,在懸崖峭壁上俯瞰時積蓄了對生命的珍重;在惡劣高原上慶生時體悟了青春的沉甸。“動輒行者無疆”,生命的沉重塑造了她清澈如水的醫心,給予了她有條不紊的規章,歷練了她苦口婆心的耐性。她下筆常常令人震顫,這般凝結于文章中的精神正是她性格特質與人品的外化啊!
“我不相信手上的掌紋,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這是她對生命的堅定與執著;“氣質是女人的化妝品”,這是她對個人修養的提煉升華。諸如此類的的撼人心靈之言比比皆是,正所謂“文如其人”,每一句哲言都以其情蘊哲思的細密針腳縫綴成其人品與性格特質。
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為“以文輔仁”。
綜觀2013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作文題型主要有兩大類:配閱材料的命題作文,新材料作文。我們針對這兩大類型談談如何審題。
一、配閱材料的命題作文的審題
命題作文主要有單純的命題和配閱材料的命題兩種。但近幾年由于命題作文在審題上難度較大,單純的命題在2013年高考作文中已沒有了,配閱材料的命題作文也有點銷聲匿跡。2013年只有天津卷在一枝獨秀,但作為高考備考,我們還是要注意一下這種題目的審題。
在配閱材料的命題作文中,材料與命題的關系是我們審題的重點,材料往往是對命題的解釋起限制作用,所以要重視配閱材料的審讀。
對于配閱材料的命題作文審題,我們以2013年天津高考作文題為例來說明如何審題。
(一)審清配閱的材料內容,明確材料的內涵
天津卷配閱的材料:首先對“學而知之”進行了解讀,這里就是暗含考生,你的題目就是依葫蘆畫瓢,后面的內容對命題進行了限制,指明了方向。首先要考生確定“知之”中的“之”所構思的范圍就是“知識、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而“____而知之”中的空要寫上就是上面內容的途徑。
(二)審清命題作文中的題目
可以按照單純的命題作文的審題方法,“____而知之”
1.逐字逐詞研究題目,明確題目中各個字詞的含義,初步了解題目的含義。如填寫你“玩”,我們考生必須分析“玩而知之”這里的每個字的含義。“玩”,是知之的途徑;“而”在這里是連接兩者之間的關系。“知”,就是獲取、掌握或懂得;“之”,就是“知識、技能或道理”。
2.分析題目的結構形式,抓住題目中心詞語,仔細推敲,分解題目的暗含的內容。在這里你就要對“玩而知之”進行結構分析,“玩”,是知之的途徑,“玩”是什么?“之”是什么?你如何把握兩者的關系。
3.思考題目所提示的文章體裁,選材范圍,中心內容。如果你寫記敘文可以填寫比如“打球,參加夏令營,做家務,給媽媽寫信,做了一天的家庭主人,演講比賽”等。不管怎么立意,一定要強調是通過以上這樣“獲取知識、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如議論文寫常規內容“實驗而知之”,可以寫實驗能鞏固課本的知識,實驗能培養實際操作技能,實驗還能培養同學間的合作能力。
(三)把握題目與材料的內在聯系,明確作文題目意圖,確定選材范圍,中心內容
通過材料考生明確學而知之的意義,明確了“____而知之”的范圍以及含義。在素材方面,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去考慮:橫杠上可以填寫“玩,交往,實驗,旅游,游戲,讀書……”,學生的生活范圍有多廣,就能填多少。
該題留給考生的寫作空間較大,如從思維過程切入,可以談“思而知之”“疑而知之”;從生活體驗出發,可以談“樂而知之”“挫而知之”;從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談“讀而知之”“網而知之”;從知行關系著眼,可以談“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等。
二、新材料作文的審題
新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所謂新材料作文,是給材料,給要求,不給話題。從形式上講,材料給考生提供了構思的藍本,“要求”給考生規定了構思的范圍,免得考生思維無章法,成文太隨意。它的要求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寬”,這種題型開放程度更高一些,它把話題的擬設權和選擇權都交給了考生,這是高考作文的命題的主流。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的方法:
(一)明確材料的類型
在高考中題目所給的材料往往不同,但近幾年來大多數材料主要是以下幾種類型:1.平實的敘述性材料,2.比較含蓄的隱喻型材料,3.給幾個不同材料,4.引語式的材料。
(二)推敲材料,要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理清材料蘊含的道理
材料作文所提供材料是寫作的依據,包孕著文章的主旨,寫作者必須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它是文章的靈魂。簡單的說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寫的議論文的論點,你所寫的記敘文的中心思想。當然有的材料給出不同的角度,但這些角度就是我們立意的依據。
1.推敲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句,理解材料的表層含義。命題者在命制試題時,往往將自己對材料的理解認識、感情傾向融合在材料與提示中,關鍵詞句往往就是命題者下達指令的最主要載體,抓住了它,審題就有了依托。因此,要想準確恰當的審題立意,必須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語,仔細分析命題者的意圖。
2.尋找材料與生活的對應點,挖掘材料的內蘊實質,深入理解題旨。作文材料的主題是內在的,是對全部材料的思想意義的高度概括,不是隨心所欲地可以判定、人為地“貼”上去的東西,更不是單純地“主觀意念”的產物。因此要想深入開掘材料的內涵及本質,還應該多問幾個“為什么”,將思維引向深入。比喻、寓言性材料是寓義性材料,其題旨和意圖是隱含的、不外露的,要先概括材料大意,只有更深一層地理解分析它的寓義,才能正確地把握題旨和意圖。
(三)審清要求語
命題人對作文提出的要求,是考生寫好文章的前提條件。必須按要求去寫,不能有任何的隨意性。近年來要求越來越寬泛,大多堅持“三自”的原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但也有作一些限制的,諸如寫作范圍、角度、文體、篇幅等。“自選文體”是告訴我們除了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來展示自己的才華而外,我們還要注意文體的規范,即寫記敘文要像記敘文,寫議論文要像議論文,不能寫得“四不像”。要求也是閱卷人的給分點,要有強烈的分數意識。
(四)明確作文題目意圖,確定選材范圍,中心內容
2013年高考作文題目中這種類型的作文可以說是一統天下,其中有兩類:
一類由材料引出觀點。
2013年廣東省的作文就審題來說,角度可以多種多樣,可從四種人的四個角度任選其一來寫。比如從富翁的角度說,可以贊揚他的行善之心、慈善之心,是如何體現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從第一種受捐助者的角度說,可以談對別人的信任和感激之情;從第二種受捐助者的角度說,可以談要經過思考鑒別之后決定取舍等;從第三種受捐助者的角度說,可以談當今的信任危機,進而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可以說雖然貧困但不受嗟來之食,有骨氣。其中每個角度又可以引起其他一些小角度,考生可以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