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0: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創業自我分析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李成彥、張坤在《現代大學教育》2011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我國創業教育日益受到重視,但大學生創業意識偏低,創業自我效能缺失是重要因素之一。作者分析了創業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應,并指出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應對創業教育的啟示。
首先,作者指出,我國創業教育自1999年興起以來,得到應有的重視,但是實踐證明,我國創業教育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據國外從事創業教育的研究者的研究結果,作者認為自我效能的缺失是導致創業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接著,作者對創業自我效能及其中介效應作出了闡述。創業自我效能是衡量一個人對有能力抓住創業機遇所需各種技能的信仰。對于創業教育而言,創業自我效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創業內容有關的自我效能,即大學生對自身完成某一創業任務的有關能力的信念;二是有關創業行為過程的自我效能,即大學生對自身完成有關創業行為過程,實現行為目標能力的信念。作者認為,創業自我效能對正規教育的感知、創業經歷、冒險傾向及性別角色認定產生調節作用。
最后,作者總結了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應對創業教育的啟示:1.培養大學生的“企業家”精神。大學創業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大學生馬上創業,而是對其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從而增強大學生的創業信念,提升其創業自我效能。2.構建創業教育系列課程體系。系列創業教育課程的感知將使創業自我效能水平得到極大的提升,對促進大學生創業有明顯的作用。3.創業教育下移。我國的創業教育應該下移至中學,甚至是小學。在中小學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向學生滲透創業的理念,使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將為提高他們的創業自我效能打下良好基礎。4.性別角色社會化需重視雙性化的性別角色培養。雙性化性別角色的個體同時具有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特征,既可以像男人一樣承受壓力,面對困難,迎接挑戰,同時又具備女性溝通能力強、有耐心等的特質,能夠更好地完成創業任務。5.營造良好的創業校園文化。學校的創業氛圍、鼓勵學生創業的校園文化對大學生認知風格的形成和塑造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11-0074-02
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是在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教學模式[1]。主體參與教學模式能營造自由、平等和寬松的教學環境,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其在高校創業教育課程中的具體應用體現出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教學價值,凸顯出創業教育課程所要求的體驗性、參與性及實踐性等特點。
一、創業教育課堂應用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
1.創業教育課堂的教學流程
包括需求診斷、明確目標、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及效果評價等步驟。
(1)需求診斷。在開課前或首次授課中通過問卷、訪談等方法來了解學生的不同課堂需求、課堂期望和創業困惑,及時調整授課內容。
(2)明確目標。創業教育課堂教學以培養創業意識、樹立創業精神、了解創業知識、體驗創業過程及提升創業能力等為內容,重點落腳在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的培養上,鼓勵大學生把創業作為未來的一種職業選擇,在擁有就業機會的情況下能夠勝任工作崗位,在缺乏就業機會的環境下能夠自我雇用,能夠具備創辦和經營中小企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3)課程設計。課程設計要預期其復雜性,要明確做哪些事,有足夠鮮活的素材源,靈活使用不同教學方法。
(4)課程實施。課程實施過程即學生參與過程,一般包括喚醒參與、情境參與、總結提煉和遷移運用四個過程。
(5)效果評價。一是對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評價,評價標準之一為學生積極參與,表現為學生的參與是活躍的、交互的,培養了大學生良好的態度、情感與人際交往能力等;評價標準之二為學生有效參與,即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是自由支配時間的、目標達成的及思維受到啟迪的,培養了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2]。二是對創業教育課堂教學的評價。評價內容應以社會評價、個體發展水平評價或成就評價為基本內容,按照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個體評價與總體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突出縱向評價和自我評價,而不是以簡單的創業率和成功創業率來衡量。
2.創業教育課堂應用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
包括喚醒參與、情境參與、總結提煉和遷移運用四個操作程序,分別對應啟動、展開、深入和拓展教學內容四大任務。
(1)喚醒參與——啟動教學內容。在簡單介紹教學目標、教學原理(亦可以省略)的前提下創設問題,如“為什么選擇創業”、 “什么樣的人能成為創業者”、 “如何抵御創業風險”等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其表現欲,明確形成主體參與目標,開啟教學內容。喚醒參與環節可以視情況在課前布置,要做到清晰明了、自然貼切。
(2)情境參與——展開教學內容。創設參與情境,靈活使用分組討論法、游戲法、創業角色扮演法、創業案例分析法及企業經營活動情景模擬法等,提供必要時間,讓學生自由表達思想觀點,展示自我,全面展開教學內容。情境參與環節要做到學生參與充分,教師控制適時、引導及時。
(3)總結提煉——深入教學內容。在整理所有觀點、協調不同觀點及指出錯誤觀點的基礎上,引入相關理論體系,歸納參與情境和課堂內容,畫龍點睛。總結提煉環節對教師要求很高,教師要做到胸中有丘壑,提煉要有深度有高度。
(4)遷移運用——拓展教學內容。遷移運用環節是課堂教學的繼續與延伸,通過課后的企業家訪談、創業計劃書撰寫與競賽、創業素質野外拓展、企業走訪、企業單位實習見習以及創業活動實戰演習等活動來鞏固、驗證和運用課堂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二、創業教育課堂應用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條件與策略
1.條件與方法
該模式實施的具體條件一般要有一個50~60平方米的教室,有活頁掛紙及訂卡板,有可以活動組合的桌椅,U字形的座位擺放,學生人數限制在 40名以下,設有學生席卡等。其常用方法有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討論法、游戲法及頭腦風暴法等,在使用中要清楚各種方法的優勢劣勢及其注意事項。
(1)案例分析法。創業案例分析法沒有正確答案,但要有最佳的參考答案。要注意案例發生的時效性、案例特點的共同性以及案例內容的貼近性。案例一定是近年來發生的帶有共性的與大學生生活、時代特點及學生學歷和專業背景相關的實例;案例人物既要有人人知曉的成功創業的知名人士,更要有大學生身邊的創業人物,比如本校大學生或所在城市的其他高校大學生。
(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表現出較多的優勢,如角色扮演中的角色、環境和目標比其他方法要更加明確;參與者能在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里練習基本技巧,面對挑戰能有機會回顧過去行為的優劣,可以發揮想象進行探索、實踐而不用承擔任何后果,可以在語言和非語言行為上獲得反饋的機會等,還可以促進新想法、策略的產生以改進效果。但是,角色扮演法也存在較為明顯的劣勢。比如:不能滿足每個個體對特定行為的需要;強調個人能力,難以體現團隊精神;參與者的表演理解力會影響角色的效果等。
(3)討論法。討論法可以使參與者及時向老師反饋對知識的運用情況,參與者之間也可以通過交流而改變自己的態度,參與者之間都是同學關系,能夠較為容易接受對方的觀點。但組織者要注意的問題也非常多,包括:明確研討的目的,控制研討規模;把握對象特點;做出明確的小組人員分工;圍繞主線,不要離題,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爭議當中;要有很強的時間控制能力;處理問題要堅定;要有傾聽不同意見的坦誠、寬容和公正的態度;適當引入相互競爭與多角度探討問題;保證所有觀點得以同等對待的公正性;要善于總結。
(4)游戲法。游戲法的參與者較為自由,能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也可以相互啟發、橫向學習而產生頓悟。游戲法具有趣味性,這種“做、看、想”并行的體驗式學習方法能提高學習效果。
(5)頭腦風暴法。頭腦風暴法是一個創造性解決問題和產生想法的技術方法。它的目的就是盡可能多地產生想法。它經常從一個問題或一個難題的陳訴開始,每一個想法又導致一個或者更多的想法,最后產生大量的想法。運用頭腦風暴法盡量進行實物展示,并且要堅持四個原則:一是不要批評和評價其他人的想法,二是要鼓勵隨心所欲地去想并歡迎那些看似瘋狂的想法,三是要有大量的想法,四是要在其他人的想法基礎之上改善和提高。
2.實現策略
(1)更新師生觀念,強化學生主體。教師轉變觀念的具體策略有:1)教師要打破以教師、課堂和書本為中心、以講授為主線的傳統教學模式,突出大學生的主體地位,變講堂為學堂,變多講為多啟發,變填鴨式教育為賞識教育和快樂教育等,使大學生真正成為運動場上的運動員。2)教師要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重新確定評價體系,變傳統的考試考核方式為創業計劃書的撰寫和展示。3)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度,盡量做到使學生全員參與、全身心參與、全程參與及高質量的深度參與[3]。4)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既要關注全面,又要尊重個性差異;既要關注課堂所有問題和預設問題,還要關注個別問題和即時生成的問題。
學生應增加主體意識,自覺、能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主動思考,敢于表達思想,學會展示自己;在課堂上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完善和自我尊重,通過積極的教學實踐活動獲得進步與發展。
(2)優化教學情境,設置教學活動。活動是學生主體存在的方式,是學生主體發展的依托。教學活動為主體參與提供保證,教學情境為教學活動提供保障。因此,教師課前的教學活動設計和教學情境的創設尤為重要。具體策略有:1)創設的教學情境要優美、舒適,要有創意、有趣味。2)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有針對性、目的性,與創業實踐活動相結合。3)教學活動要有吸引力,要讓學生能獲得成功體驗;要有矛盾沖突和懸念,能激發學生興趣。4)教學活動的個人活動、分組活動和集體活動要協調呼應。
(3)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具體策略有:1)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創業教育課堂不是“一言堂”和“統一思想”,教師要充分發揚民主,包容不同觀點,做到各抒己見、集思廣益。2)營造自由的教學氛圍。主動參與就是一種自由狀態,自由支配的時間是主體參與的必要條件[4]。應讓學生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去充分思考、討論和發言,保證人人都有參與的機會,特別應格外關注那些性格內向、從未展示自我的學生。3)營造平等的教學氛圍。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平等關系和伙伴關系,教師要去權威化和專家化,變知識傳授為經驗分享。4)營造信任的教學氛圍。教師要充分信任和激勵學生,發現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尊重每位學生的獨立人格。民主、自由、平等和信任的和諧教學氣氛以及優化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愿參與、易參與、樂參與、善參與及會參與[5]。但應注意和諧教學氛圍的營造不能走向另外的極端,如片面夸大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忽視教師的管理職能,片面夸大學生的創造性而忽視理論知識的系統傳授等[6]。
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教學有其特殊性,為了彰顯其體驗性、參與性和實踐性,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是其必然的選擇。只有不斷改進和完善創業教育課堂的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創業教育的課堂效果,保證創業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唐德斌. 大學英語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探討[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7).
[2]洪發林. 簡論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價值、標準及策略[J]. 遼寧教育,2005(12).
[3]王飛,等. 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在應用物理學基礎課程中的實踐與探究[J]. 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8).
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團隊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項目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
編寫提綱:
一、執行總結
二、項目介紹
三、市場分析
四、總體進度安排和發展策略
五、創業團隊
六、資金運作與財務預測
七、風險應對
八、遠景規劃
撰寫指南
一、執行總結
本創業計劃的簡述(包括公司、項目產品、創業團隊等基本情況)。
二、項目介紹
項目的創意背景、技術(創意)的描述和前景分析。
三、市場分析
1、行業及市場概述(國內行業狀況、市場容量);
2、項目的市場需求程度(分析項目市場的可接受容量、主要市場);
3、項目的目標市場(結合產品優勢、企業優勢,確定該產品的細分市場定位);
4、項目的市場競爭分析(從項目的技術優勢、營銷優勢、行業的認知、團隊管理優勢等多方面分析與市場同類產品的競爭優勢)。
四、總體進度安排與發展策略
1、項目總體安排(描述項目實施計劃、操作周期、階段目標);
2、項目開發、生產策略(從利用企業優勢、合理組合各種資源出發,描述對項目開發、生產、銷售進行的合理策劃,以提高產品綜合競爭力,滿足市場的需求,在較短時間內開發和生產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3、項目市場營銷策略(制定項目產品市場的推廣計劃,制定項目產品銷售計劃,及制定計劃時所采取的各種策略);
4、項目獲利方式(其中可分析技術的先進性對獲利方式的貢獻程度等,
分析這種獲利方式是否是最佳的,及持久性)。
五、創業團隊
1、核心團隊:教育背景(學習及培訓經歷)、工作業績;
2、創業發起人:自我評價(創新意識、開拓能力、經營理念)。
六、資金運作與財務預測
1、項目資金來源與運營計劃;
2、投資收益與風險分析;
3、預測近3年的財務狀況,列出主要財務報表和財務指標。
七、風險應對
創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也是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個關鍵概念。創業精神也是組織在充滿高度不確定性和變革環境中生存、競爭、發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通過對創業的影響,是促進經濟成長與發展的一個主要元素[1],提高全社會創業水平,發展創業型經濟與構建創新創業型社會,關鍵在于創業教育的水平和內容結構。創業教育不僅是促進創業行動的重要途徑,同時其重心和關鍵是培育具有開創性精神的人,這在實質上也是一種素質教育。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創業政策和措施、發展創業教育,促進創業行動是一個引起社會各方面所關注的問題,并提到了各級政府和教育機構的工作日程。而關鍵之一在于對創業者為何選擇創業的心理認知機制以及動力源的洞悉。本研究將以高年級大學生創業自我效能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其創業自我效能的特征和影響因素,并以此為基礎探討創業教育、尤其是大學生創業教育需要關注的內容、重點和方式等問題。
一、創業自我效能溯源與特征研究
(一)社會認知與自我效能理論
什么是創業者的原動力,創業者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后天培養的,如何通過教育手段促進創業等始終是創業教育研究充滿魅力的幾個命題。早期的研究者試圖通過對創業者人格、態度與人口統計學特征來考察創業者與非創業者特質差別,在解釋創業行為和創業過程時只能獲得有限的結論,難以用一些穩定的個人特質對創業做出普遍意義上的解釋。
創業活動是一種有計劃的行為,反映了認知的過程[2-4]。從認知角度出發,為研究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點和研究創業者的新途徑,有助于研究者更好的了解創業者思維,解釋創業原因、動機與意向,為創業教育提供思路方法和依據。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西方學者將認知心理學和社會認知的理論及觀點引入創業研究,并在90年代以后得到了蓬勃發展,Mitchell、Busenitz、Bird等學者在2007年共同建議未來的創業研究應圍繞社會認知的范疇展開[5]。
三元交互決定論和自我效能理論,是班杜拉(Bandura)社會認知理論的核心思想。在社會認知理論中,人類動因是在一個包含三元(環境、認知、行為)交互因果關系的相互依賴的因果結構中發揮作用的,人的心理預期或信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在行為中起著主導作用。班杜拉把自我效能定義為人們關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影響其生活的環境事件的信念[6],這種信念一般是針對新的、無法預測的、困難的情形。
著名創業學者Krueger(2007)指出,一個理解創業背后涵義的關鍵是對認知結構、創業吸引、創業意向以及創業行動背后深層信念的探索[7]。自我效能作為這樣一種深層信念,正是揭示關鍵創業活動的重要概念[4,8-9]。自我效能具有三個重要特征:(1)自我效能是在綜合了來自行動者本人、特定任務和他人等各種信息的基礎上而產生的(2)自我效能涉及到動機成分(3)自我效能是一種動力結構,會根據新的經驗和信息不斷地變化。自我效能會導致對個人效能的預期,這一預期又會決定下列過程因素:(1)在特定背景下執行特定任務的決策(選擇行為)。(2)將會投入多大的努力來完成這個任務(動機性努力),以及會在多大程度上堅持下去,即使出現問題、不利的證據和逆境(堅持不懈)。(3)自我效能影響人們的思維模式和情感反應模式。
(二)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
自我效能受到四方面信息的影響[10]:(1)個體行為的結果/個人經驗影響最大。成功的經驗能夠提高個人的自我效能,反之多次的失敗會降低自我效能。但不同的人受影響的程度并不一樣。(2)人們從觀察別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經驗對自我效能影響也很大。看到與自己相近的人成功能促進自我效能的提高從而增加了實現同樣目標的信心,但看到與已相近的人失敗,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敗,則會降低自我效能,覺得自己成功的希望也不大。(3)他人的評價、勸說及自我勸導。缺乏事實基礎的言語勸告對形成自我效能效果不大。在直接經驗或替代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勸說、鼓勵,效果最大。(4)來自情緒和生理狀態的信息,比如緊張、焦慮容易降低人們對自我效能的判斷。
(三)創業自我效能研究
創業自我效能(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ESE)是自我效能理論在創業領域的應用,與創業動機及創業行為密切相關,因而可以用來很好的預測創業行為的選擇、維持和最終結果。Chen等人(1998)定義創業自我效能為:創業者對自身能夠勝任不同創業角色和任務的信念[9]。創業自我效能由于個體和個體所處環境的不同顯示出差異性,目前有關的觀點或結論主要來自于注重自我實現和個人主義的西方社會的研究,在中國這樣一個與之有較大文化差異的社會是否同樣適用?本研究在總結理論研究及國外相關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將對創業自我效能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歸納為4類11個統計變量,以在校高年級(三、四年級)大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檢驗大學生樣本的創業自我效能在這11個變量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以及這11個變量是否對大學生樣本的創業自我效能產生顯著影響。
二、研究方法
(一)樣本描述與測量工具
調研對象為河北、天津四所高校(6個院系)抽取的在校高年級本科生(三、四年級學生),回收率為71%,共回收有效問卷659份。根據問卷調研得到的一些結果,并進一步對其中一部分被調研者進行了電話訪談和面對面訪談。
對創業自我效能的測量是借鑒DeNoble開發的量表,經修訂后題項為12個對認知風格的測量選用了Kirton的KAI(KirtonAdaption-innovationInventory)量表,Bagozzi和Foxall在1995年公開發表的改編版,共13個題項對學習風格的測量采用科爾伯的LSI(LearningStyleInventory)學習風格量表(version3。1),共12個題項對環境勸導采用Lián等人在2009年的EiQ問卷(version3。0)的相關項目,為8個題項[11]。使用以上量表均為公開發表或得到了開發者或版權公司的許可。除LSI量表外,其他測量項目均為五點李克特式量表。
(二)數據分析方法與工具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對高年級大學生樣本的創業自我效能差異性進行了統計分析主要采用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對創業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本文研究使用Excel和SPSS13。0軟件作為主要的統計分析工具。
三、研究結果
根據對回收問卷結果分析表明,大學生創業自我效能在性別、學習風格、家庭人均月收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而在專業、是否受過創業教育、生源、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及其他親屬有過創業或下崗再就業經歷、親朋好友勸導、社會環境勸導、認知風格上存在顯著差異。
(一)個體特征因素
創業自我效能在性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與國外的同類研究有所差異,在國外的大多數研究中女性創業自我效能低于男性。本研究中,創業自我效能的專業差別顯著,經濟管理專業背景的樣本創業自我效能水平要高于工科背景樣本,其原因可能在于學習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創業相關課程教育,從而提高了其創業自我效能程度。同樣,受過創業教育或培訓的樣本其創業自我效能要高于沒有受過創業教育的樣本,這其中原因也可能由于學生樣本主要受到替代性經驗的影響,而創業教育或培訓起到了正向強化的作用。
(二)家庭因素
1。生源。來自農村的樣本創業自我效能水平最高,其次是城市,而鄉鎮最低,出現了分離效應。經過進一步訪談調研,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由于經濟水平與城市存在差異,來自農村學生和鄉鎮學生到大城市求學后所體驗到的心理落差有關,農村學生體驗到的心理落差高于鄉鎮學生,從而對情緒和身心狀態的影響要更高一些,情緒和身心狀態信息是自我效能的來源之一,這種落差感可能帶來的是一種正向的強化作用,使得他們的創業自我效能強度要高于其他兩類學生而城市學生雖然沒有農村學生或鄉鎮學生所體會的心理落差,但在城市中接觸到更多信息,對自我和社會問題更加關注,受到替代經驗信息相對更多一些,因此其創業自我效能高于來自鄉鎮的學生。
2。父母、親屬創業相關經歷以及父母文化程度:在調查中,父母及其他親屬有創業、下崗再就業行為高低組在創業自我效能上存在顯著差異,可以解釋這是由于替代性經驗的影響。父母文化程度高的樣本創業自我效能低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樣本,在進一步的相關性分析中,父母文化程度與創業自我效能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其原因的解釋需要結合對生源和替代性經驗的解釋,由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學生主要來自農村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而城市中低收入者也正是失業下崗的主要人群。來自于這類家庭學生的創業自我效能因此比較高。
(三)環境勸導與認知因素
1。環境勸導。創業自我效能在親朋好友勸導和社會環境勸導上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社會環境勸導、親朋好友勸導與創業自我效能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這與國外研究的結果相一致。
2。認知因素。在代表認知控制的認知風格水平上,創新型認知風格的樣本創業自我效能要高于適應型認知風格的樣本而在代表認知輸出的學習風格上,四種不同學習類型的樣本,順應型、發散型、聚斂型和同化型不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的相關性檢驗也證明了認知風格與創業自我效能存在顯著正相關(p<0。05),而學習風格與創業自我效能不存在顯著相關。
四、創業自我效能的關鍵影響因素分析
經過多元回歸分析,本研究發現:(1)在個體特征因素中,專業(是否經濟管理專業)對創業自我效能產生顯著影響,專業在一定程度上所體現的是個體所受到的創業教育水平,創業教育與創業自我效能強度顯著正相關(2)創業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強度受到環境勸導(包括親朋好友勸導和社會勸導)和認知風格的顯著影響。環境勸導代表的是一種社會關系,所體現的是一種與社會的互動,因此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會文化和傳統的深刻影響。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社會環境勸導和親朋好友勸導對創業自我效能的影響不同,社會環境勸導的影響要高于親朋好友勸導。(3)創業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強度受到認知風格的顯著影響,而環境勸導與認知風格的交互作用對創業自我效能沒有顯著影響。
通過對創業自我效能影響因素的研究,創業教育是有效提高創業自我效能的手段之一,尤其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培育,是他們獲得替代經驗、了解各類信息、樹立良好情緒和心態、堅定創業決心的重要途徑。當創業成為中華民族振興的巨大推動力,而創業教育也是其根本所在,關系到國家民族騰飛大計。以創業教育為中心,與社會層面的創業文化塑造及個體層面的創業認知形成密切相關。
1。社會層面的創業文化塑造。人類的創業活動總處于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文化因素必然會通過創業主體對其創業活動與創業過程產生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培育創業文化有助于激發和凝聚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強勁的內源動力。社會環境勸導,代表了社會輿論、社會文化對創業的一種承認和贊許,它是推動創業的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促使創業由一個個的個體行為上升到全社會的熱潮。創業文化的塑造,需要三層力量的相互配合與綜合作用,由外到內分別為:(1)創業者的社會典范作用,其基礎在于創業者自身的業績得到政府和公眾的認可(2)社會導向的強化,社會導向是社會價值觀的風向標,社會價值觀是構成社會文化的重要基礎,其深層原因簡言之就是要將創業放在何種位置的問題(3)社會機制的改革和構建,不僅僅停留在經濟領域,還應包括社會信任機制、教育和政府機制等等。
2。個體層面的創業認知形成。創業過程充滿了各種未知情況和問題,需要開拓進取、不斷創新和變革。認知風格對創業自我效能的正向影響說明個人對各種問題處理方式越多,越適應創業的復雜情況,從而更加有信心去應對,反之則缺乏信心,降低創業自我效能。由于創業任務的復雜性,在適應--創新的認知連續區間內,創業者要不斷的調整自身的認知狀態。
五、創業自我效能研究對創業教育的啟示
[關鍵詞]
中職;創業教育;有效性
溫州人有很強的致富欲望和創業精神。溫州人肯吃苦、勤于創業,把生意做遍全國、做到海外,體現的是一種強烈的自主創業意識。當這種自主創業意識成為一種社會氛圍、社會風尚的時候,也就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也正為此,以溫州本地企業家創業史為主線的地方德育教材———《創業在溫州》便應運而生。創業教育是通過教育,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參與意識和實干精神,激發學生強烈的創業意識,使學生具備創業的基本素質,掌握創業技能,以便未來在社會生活中能善于把握各種機遇進行創業的教育活動。中等職業高中的性質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中等職業高中學生創業教育的目標,就是要為學生各種創業素質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創業教育理論課課堂教學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的創業教育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以下素質:一是對創業活動深刻的理性認識,二是對創業活動豐富的感性認識,三是強烈的創業興趣和動機,四是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五是在社會生活中進行創新的能力。這種教育強調的是學生的創業態度和實際創業素養的培養,強調師生互動、學生參與和團隊合作。目前,中職學校中的創業教育課程都是德育教師承擔執教,但德育教師缺乏豐富的創業經歷和實踐。同時,課程改革也要求教師要從原來的主導者、指揮者轉變成服務學生的組織者、參與者,課堂應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必須堅持個性化表達、激發創造精神。如何讓職高的學生在創業教育課堂上活躍起來,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同時又有秩序、合情理地自主學習,就成了大多數教師為難的一件事。
二、同課異構課堂實錄與效果對比
筆者有幸觀摩了兩堂教學內容相同、運用案例相同,但教學方法和學生情況不同的同課異構課。
(一)第一堂課
教學對象:高三電子商務3+2班(該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已創辦了“創業街”,進行了初步的創業活動和實踐)。主要教學過程(片段):教師下發案例(“炎炎”燒烤的成功和失?。?,要求學生只看案例的前部分,先找出案例中創業成功的原因,給學生5分鐘時間閱讀思考并分組討論。閱讀完畢后,教師叫小組學生代表回答,要求其余學生注意傾聽并準備補充回答。教師把學生所有講到的原因進行點評概括并逐一寫在黑板上,若出現無人補充“冷場”時,教師便極力調動學生進一步思考,適時激將:“真的沒有補充的啦?那我把答案發下去了,到時候可別后悔噢!”“好的,女生表現不錯,男生呢?男子漢大丈夫跳出來!”最后,學生在教師的調動下找出了12點原因。教師此時下發答案,師生一起校對黑板上學生總結出的答案和參考答案。首先小組間互評,然后教師總結、分析、評價。隨后教師才讓學生看案例的后部分,尋找創業失敗的原因。同樣的方法調動學生回答并分析后,教師讓學生根據總結出來的經驗來解決本班級創辦的“創業街”在經營上碰到的一些問題。學生積極獻計獻策,相互討論,氣氛很活躍。班級中參加“創業街”創業實踐活動的幾位學生還紛紛做了筆記。此時,教師又適時地進行了愛集體、愛學校的教育。
(二)第二堂課
教學對象:高一數控班。主要教學過程(片段):教師下發案例,要求學生閱讀全部案例并找出失敗和成功的原因,學生邊閱讀,邊回答。但教師只傾聽沒有將學生的答案總結羅列在黑板上,然后下發答案,就答案再詳細分析。之后也讓學生根據總結的經驗幫校友創辦的“創業街”出謀劃策。個別學生反映不熟悉或不知道“創業街”,獻計獻策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又臨時調換了案例。
三、啟發與對策
聽完兩堂同課異構課,通過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筆者對如何提高中職創業教育理論課的有效性,有了新的認識和啟發。
(一)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自主探索得出結論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教學應使學生從中產生發現的驚奇、自豪、滿足、求知的愉快和創造的歡樂等各種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帶著高漲、活躍的情感進行學習和思考,使教學成為一種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活動。創業教育必須充分發揮、充分利用學生的主體精神,學生在未來的創業過程中能夠進行自決、自控。在創業教育中應該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意愿和個性,允許并鼓勵學生對權威和成規進行質疑,形成自己對社會生活方面獨特的見解、思路和風格,讓課堂成為學堂。在這樣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指導學生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料;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并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營造支持學生學習的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第一堂課中,教師試著給了學生更多的發言權,首先采取小組間互評的方式,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漸漸地課堂像被注入了活力,學生自己“動”了起來。這種學習方式不是被動、封閉、接受性地學習的一種補充,更不可能是傳統課堂教學的“調料”和“興奮劑”,而是一種學習的革命,一種學習理念的根本轉變,融合了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教師的引導點撥為輔的教學思想。
(二)創設“仿真”課堂,讓學生感知創業
創業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單靠理論的說教或邏輯的思辨難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第一堂課中,教師要求學生為“創業街”獻計獻策,學生積極性都很高,緣于“創業街”是該班學生創辦的,學生有著初步的創業實踐。創業品質和創業能力的培養重在實踐,學校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環境和條件,使學生在創業實踐中磨煉創業意志、培養創業能力,得到創業技能訓練。因此,讓學生身臨其境,使學生得到創業教育的體驗,通過體驗使學生獲得創業的感性認識,是創業教育成功開展的前提條件。學生參與的主要是實踐性的創業,即模擬性的、練習性的創業活動,它突出自身的教育性,重視發揮在提高學生創業素質方面的作用,不太追求利潤、榮譽等功利性的目的。實踐性的創業易于組織開展且不需承擔太大的風險。為貫徹實踐性原則,學校應該將實踐性的創業活動納入課程體系,把豐富多彩的活動作為開展創業教育的基本途徑,同時也為創業教育理論課程的實施做好實踐鋪墊。
(三)進行課程的校本開發和生本開發,讓學生體驗創業
新課程使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隨著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彈性加大,教材、教參對教師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采用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教師不僅會“教”書,還要會“編”書。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創造各種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課程實施不僅是學生憑借書本,在教師的指導下,把知識對象化,以獲得客觀、精確的知識的過程,更是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憑借自己的情感、直覺、靈性等直觀地感受、體味、領悟,去再認識、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簡單地說,就是學生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更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并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重視學生的直接經驗,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在第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直接選取該班學生的創業實例———“創業街”,讓學生就“創業街”目前遇到的經驗問題各抒己見,體現了體驗式教學方法開放性的原則。知識的獲得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學習者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堂課后面選取的“創業街”案例來自于學生自身經驗,使學生容易通過“觀念—身份—實踐”的途徑,從提高學生創業積極性和興趣入手,幫助學生理解創業中營銷和成本核算(本課內容)的意義,為創業打好知識基礎。因此,師生取得了良好的互動,雙方在互動溝通中相互啟發,相互激發創業智慧火花,并從中領悟創業的真諦,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合學生專業特點,精選授課載體
在第一堂課中,教學對象是高三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營銷和成本核算方面的知識。而選擇的案例正是有關創業成本核算及資源整合方面的內容,結合了專業的自身特點,使創業教育與專業課教學實現了有機結合,提高了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材料的選取、活動的設計要根據學生的專業進行,取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從而使接受式、體驗式、探究式學習有機結合,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發揮德育課育人功能,在課堂中滲透創業素養
創業教育本身就是德育課程體系的一部分,中職階段的創業教育課程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參與意識和實干精神,激發學生強烈的創業意識,使學生具備創業基本素質,所以創業教育中理應滲透著德育教育。第一堂課教師在課堂的最后讓學生為班級的“創業街”一起出謀劃策。通過材料選取、活動設計,引導學生關注集體的發展乃至學校的發展,有機滲透小組互助合作、愛校、愛集體的德育熏陶,達到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創業教育理論課是開展創業教育的重要途徑和主渠道,也是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第一課堂。創業教育課堂是否有效,直接影響了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第三課堂等實踐課堂的開展。創業教育在課堂中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的重理論灌輸、輕啟發探索,重知識掌握、輕知識創新的教學思想和模式,才能有效。而有效地開展創業教育,對促進中職德育課課堂教學改革同樣也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胡若 單位:浙江省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1創業意識與大學生年級、性別的關系
首先,我們先了解了所調查人員的創業意識,在有效問卷中的363人中,有7.71%的人正在創業,有66.94%的人想過創業但沒有實踐,還有25.34%的人沒有想過創業(表1、2)。由上圖數據可知,創業意識與年級關系并不大,所處年級不同并不會嚴重影響創業想法。同時,對于男生創業傾向強于女生的說法也有了新的結果,調查數據顯示男女生創業意向并無較大區別,但是實踐性男生較優于女生。由于專業種類較多,無法一一列舉,但在我們調查過程中發現大多數經管專業的學生創業意向較強烈,也就是說經濟類專業的大學生更易創業,而相對的醫學專業的大學生則是最不想創業的一類。
1.2大學生偏好的創業形式分析
我們對男女大學生偏好的創業形式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得出數據,男女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人數都占彼此總人數的20%左右,和伙伴們一起創業的則高達65%以上,和家人合作的則低于10%。由此我們得出以下結論:第一,男女生對于偏好的創業形式基本相似;第二,超過65%的大學生偏好“和伙伴們一起創業”的創業形式,說明當代大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較強;第三,20%左右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說明一部分的大學生具有獨立創業的果敢精神,這種創業精神是當代社會所需要的,更會對大學生的人生價值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第四,只有8%左右的大學生偏好“和家人合作”的創業形式,和選擇“和伙伴們一起創業”的大學生人數相比,是少之又少,這一點正好有力地說明,現代的大學生在未來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向往脫離家人、靠自己的實力去實現夢想。當然,這為數不多的選擇“和家人一起創業”的大學生也說明年輕人對于家人的依賴性較強,對自身缺乏信心,缺少冒險精神,在創業方面,他們更相信與自己有著血緣關系的親人,而不是其他人。其實,不論是何種創業形式,對于大學生來說,都是一種讓自己成長、鍛煉自身意志的方式,所以對于創業的當代大學生,我們都會予以支持和鼓勵。
1.3大學生創業所受影響分析
上面所說的是大學生對于創業形式的偏好,接下來我們將分析的是大學生創業受什么影響,他們為什么想要創業,以及他們的創業需求。根據調查分析我們大學生創業想法主要是受自身、周邊共同愛好的人和社會成功人士影響,所占比重分別為46.83%,41.32%和32.51%。而對于創業目的也是一目了然,49.59%的人是為了賺錢,43.25%則是為了自我鍛煉,其他所占比重則較小,這準確地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創業心理。再說創業需求,有73.55%的人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這說明創業的動力最主要的是自己感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才能堅持得更久。對于其他選項的調查結果差異性并沒有很大,但也可以從中看出,大學生不愿承擔風險卻想要高回報,渴望輕松自由的創業,這從另一方面表現出當代大學生好高騖遠,吃不了苦不安分。
1.4大學生創業可能會受到的阻礙分析
如上述調查所說,有創業意向的人很多,但真正實施的人卻很少,據我們的調查統計,大多數人認為創業對于他們而言是很難實踐的,總結得出有五個方面阻礙他們的創業行動。首先,阻礙大學生創業最重要的原因是資金和社會經驗不足,其所占比重分別為76.58%和75.76%,大學生還在求學階段,沒有工作,社會經驗積累較少。其次,缺乏社交手段,沒有支持力,沒有足夠的創業平臺,學業方面的壓力則分別占55.1%,48.76%,36.91%。這種種的原因造成了多數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放棄創業。除了外界因素,影響大學生創業的還有自身因素。在調查過程中,大多數人表示創業需要有面對失敗的勇氣,畢竟一般人無法承擔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而他們當中有些人就明確表示自己欠缺這一點。在創業過程中,需要創業人員有較強的領導、實踐能力和敏銳的商業眼光,創業并不簡單,它往往以高要求選擇適合它的人,所以大學生還應該提高自我修養,培養獨立創新的能力,完善自我技能。
XX年的這段日子里創業者協會的發展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我們根據社會發展趨勢;和未來的就業趨勢,給社團內的廣大會員量身定做了一系列的實踐方案,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社團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對內部各部分做了詳細的規劃,主要設有會長組、秘書組、財務組、外聯組、實踐組和市場信息調查組.各個組在實踐過程中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也在活動中很好的鍛煉了大家,很好的為大家樹立了人生價值觀,為未來的工作做了很好的準備.本社團組織會員展開向成功者學習;開展登山活動,參加了淮海工學院XX年年大學生社團文化巡禮,與淮海工學院齊云蒼星動漫社一起舉辦了“炫彩動感cosplay真人秀”等活動.在諸多實踐性極強的活動中,我們會員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才能,不管是在舞臺布景還是在后臺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一系列的理論學習都本著為廣大會員著想.我們的目的就是為廣大會員創造一個鍛煉自己的平臺,使他們不再懼怕未來,能夠擁有一個很好的擇業心里素質.
我們總結過去社團的發展得出經驗
一.在大學生創業者協會的工作經歷有助于大學生進行自我認識與定位
大學生就業與創業 “ 難 ” ,首先 “ 難 ” 在對自我的判斷與定位上。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學子,在踏入社會之前,很難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愿意從事的職業、擅長的職位做出客觀正確的判斷,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還沒有對自己的興趣、特長、個性等有全面的認識。而大學生創業者協會所開展的活動,則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大學生創業者協會的性質是集實踐性、理論學術性為一體,并引導社團成員立志成才為主要任務的社團。通過加入大學生創業者協會,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更有利大學生認識自我,認識社會;另一方面,大學生創業者協會雖然屬于學生自發組織,但是同樣具有相當完備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社團活動的開展也需要有組織、宣傳、外聯、社會調查實踐等各個部門的共同協作才能完成。因此,在社團的活動組織中,不同的嘗試可以使社團成員更好地為自己定位:到底是適合做組織策劃,還是更加適合做文案宣傳?是擅長做外聯,還是更擅長做后勤?
大學生創業者協會的活動也為廣大會員提供了釋放自我能量,展示自我的舞臺。通過參加或管理社團活動,大學生可以直接審視和檢驗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和各種能力,從而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和把握,對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優點和缺點有了直接的體驗。俗話說: “ 人貴有自知之明 ” ,大學生正確地評價自我既可以避免盲目自信導致自負,也可以防止自信心不足而帶來的自卑心理。這些也可以說是大學生在擇業之前最好的心理準備。
二.大學生創業者協會的工作經歷使大學生求職更具有競爭優勢
近幾年來,隨著普通高校和高職高專院校辦學規模的持續擴大,大學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用人單位在招收畢業生時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大學生的就業形式也因此越來越嚴峻?!赌戏饺請蟆吩泩蟮烙萌藛挝蛔畈皇軞g迎的五種大學畢業生中,包括 “ 缺乏個性特點的人 ” 和 “ 只專不適的人 ” 兩種。這說明了大學生應該培養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人,不能培養書呆子。同時也要求在校學生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學校和社會的各種條件,把自己鍛煉成為個性鮮明、能夠適應社會的人。
與此相對應,在各類單位招聘的過程中,學生會工作、學生社團等工作經歷逐漸成為人事部門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實踐類跟學術類相結合的社團工作經歷更受用人單位歡迎。用人單位為何偏愛有實踐類社團工作經歷的大學生呢?詳細分析,在實踐類性質的社團中鍛煉,可以使大學生在以下幾個方面擁有競爭優勢:
1、有助于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更好地向用人單位推薦自己
大學生創業者協會所開展的活動,都是與社會緊密相連的。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聽成功人士的講座,拉外聯跟商家的談判合作,在社會崗位上的鍛煉等等,都可以使社團成員得到鍛煉,增加對自己的自信度,增強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力。
2、 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更加適應用人單位的工作要求
對于每一個有創業激情和創業精神的大學生來說,都有立志成才的愿望。用人單位很看重有成就渴望的人才,一個有成功欲望的人,首先要學會與組織的溝通和協調,并且還要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這正是社會所要求的。在大學生創業者協會,都會給每一個社團成員提供這樣的發展空間。
3、有助于培養良好的政治鑒別能力
社團成員通過參加社會實踐、社會調查,通過與政、工、商等各部門的溝通,有利于培養大學生敏銳的社會觀察力,從而更好的認識社會,為自己的將來發展定位。
大學生創業者協會本著增強大學生社會競爭力,營造一種 “ 想創業、敢創業、會創業 ” 的社會氛圍,帶領廣大會員共同成長 。我們將來也許會擁抱成功,也許會牽手失敗。但是我們現在要培養的是堅持的勇氣,同時,我們會員在大學生創業者協會的工作和鍛煉中,更要有學識的增長、技能的提高、理性思維的形成、團隊精神的培養等等,這些缺一不可。在此,必須記住我們的口號:
創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也是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個關鍵概念.創業精神也是組織在充滿高度不確定性和變革環境中生存、競爭、發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通過對創業的影響,是促進經濟成長與發展的一個主要元素[1],提高全社會創業水平,發展創業型經濟與構建創新創業型社會,關鍵在于創業教育的水平和內容結構.創業教育不僅是促進創業行動的重要途徑,同時其重心和關鍵是培育具有開創性精神的人,這在實質上也是一種素質教育.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創業政策和措施、發展創業教育,促進創業行動是一個引起社會各方面所關注的問題,并提到了各級政府和教育機構的工作日程.而關鍵之一在于對創業者為何選擇創業的心理認知機制以及動力源的洞悉.本研究將以高年級大學生創業自我效能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其創業自我效能的特征和影響因素,并以此為基礎探討創業教育、尤其是大學生創業教育需要關注的內容、重點和方式等問題.
一、創業自我效能溯源與特征研究
(一)社會認知與自我效能理論
什么是創業者的原動力,創業者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后天培養的,如何通過教育手段促進創業等始終是創業教育研究充滿魅力的幾個命題.早期的研究者試圖通過對創業者人格、態度與人口統計學特征來考察創業者與非創業者特質差別,在解釋創業行為和創業過程時只能獲得有限的結論,難以用一些穩定的個人特質對創業做出普遍意義上的解釋.
創業活動是一種有計劃的行為,反映了認知的過程[2-4].從認知角度出發,為研究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點和研究創業者的新途徑,有助于研究者更好的了解創業者思維,解釋創業原因、動機與意向,為創業教育提供思路方法和依據.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西方學者將認知心理學和社會認知的理論及觀點引入創業研究,并在90年代以后得到了蓬勃發展,Mitchell、Busenitz、Bird等學者在2007年共同建議未來的創業研究應圍繞社會認知的范疇展開[5].
三元交互決定論和自我效能理論,是班杜拉(Bandura)社會認知理論的核心思想.在社會認知理論中,人類動因是在一個包含三元(環境、認知、行為)交互因果關系的相互依賴的因果結構中發揮作用的,人的心理預期或信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在行為中起著主導作用.班杜拉把自我效能定義為人們關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影響其生活的環境事件的信念[6],這種信念一般是針對新的、無法預測的、困難的情形.
著名創業學者Krueger(2007)指出,一個理解創業背后涵義的關鍵是對認知結構、創業吸引、創業意向以及創業行動背后深層信念的探索[7].自我效能作為這樣一種深層信念,正是揭示關鍵創業活動的重要概念[4,8-9].自我效能具有三個重要特征:(1)自我效能是在綜合了來自行動者本人、特定任務和他人等各種信息的基礎上而產生的(2)自我效能涉及到動機成分(3)自我效能是一種動力結構,會根據新的經驗和信息不斷地變化.自我效能會導致對個人效能的預期,這一預期又會決定下列過程因素:(1)在特定背景下執行特定任務的決策(選擇行為).(2)將會投入多大的努力來完成這個任務(動機性努力),以及會在多大程度上堅持下去,即使出現問題、不利的證據和逆境(堅持不懈).(3)自我效能影響人們的思維模式和情感反應模式.
(二)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
自我效能受到四方面信息的影響[10]:(1)個體行為的結果/個人經驗影響最大.成功的經驗能夠提高個人的自我效能,反之多次的失敗會降低自我效能.但不同的人受影響的程度并不一樣.(2)人們從觀察別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經驗對自我效能影響也很大.看到與自己相近的人成功能促進自我效能的提高從而增加了實現同樣目標的信心,但看到與已相近的人失敗,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敗,則會降低自我效能,覺得自己成功的希望也不大.(3)他人的評價、勸說及自我勸導.缺乏事實基礎的言語勸告對形成自我效能效果不大.在直接經驗或替代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勸說、鼓勵,效果最大.(4)來自情緒和生理狀態的信息,比如緊張、焦慮容易降低人們對自我效能的判斷.
(三)創業自我效能研究
創業自我效能(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ESE)是自我效能理論在創業領域的應用,與創業動機及創業行為密切相關,因而可以用來很好的預測創業行為的選擇、維持和最終結果.Chen等人(1998)定義創業自我效能為:創業者對自身能夠勝任不同創業角色和任務的信念[9].創業自我效能由于個體和個體所處環境的不同顯示出差異性,目前有關的觀點或結論主要來自于注重自我實現和個人主義的西方社會的研究,在中國這樣一個與之有較大文化差異的社會是否同樣適用?本研究在總結理論研究及國外相關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將對創業自我效能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歸納為4類11個統計變量,以在校高年級(三、四年級)大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檢驗大學生樣本的創業自我效能在這11個變量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以及這11個變量是否對大學生樣本的創業自我效能產生顯著影響.
二、研究方法
(一)樣本描述與測量工具
調研對象為河北、天津四所高校(6個院系)抽取的在校高年級本科生(三、四年級學生),回收率為71%,共回收有效問卷659份.根據問卷調研得到的一些結果,并進一步對其中一部分被調研者進行了電話訪談和面對面訪談.
對創業自我效能的測量是借鑒DeNoble開發的量表,經修訂后題項為12個對認知風格的測量選用了Kirton的KAI(KirtonAdaption-innovationInventory)量表,Bagozzi和Foxall在1995年公開發表的改編版,共13個題項對學習風格的測量采用科爾伯的LSI(LearningStyleInventory)學習風格量表(version3.1),共12個題項對環境勸導采用Lián等人在2009年的EiQ問卷(version3.0)的相關項目,為8個題項[11].使用以上量表均為公開發表或得到了開發者或版權公司的許可.除LSI量表外,其他測量項目均為五點李克特式量表.
(二)數據分析方法與工具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對高年級大學生樣本的創業自我效能差異性進行了統計分析主要采用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對創業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本文研究使用Excel和SPSS13.0軟件作為主要的統計分析工具.
三、研究結果
根據對回收問卷結果分析表明,大學生創業自我效能在性別、學習風格、家庭人均月收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而在專業、是否受過創業教育、生源、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及其他親屬有過創業或下崗再就業經歷、親朋好友勸導、社會環境勸導、認知風格上存在顯著差異.
(一)個體特征因素
創業自我效能在性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與國外的同類研究有所差異,在國外的大多數研究中女性創業自我效能低于男性.本研究中,創業自我效能的專業差別顯著,經濟管理專業背景的樣本創業自我效能水平要高于工科背景樣本,其原因可能在于學習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創業相關課程教育,從而提高了其創業自我效能程度.同樣,受過創業教育或培訓的樣本其創業自我效能要高于沒有受過創業教育的樣本,這其中原因也可能由于學生樣本主要受到替代性經驗的影響,而創業教育或培訓起到了正向強化的作用.
(二)家庭因素
1.生源.來自農村的樣本創業自我效能水平最高,其次是城市,而鄉鎮最低,出現了分離效應.經過進一步訪談調研,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由于經濟水平與城市存在差異,來自農村學生和鄉鎮學生到大城市求學后所體驗到的心理落差有關,農村學生體驗到的心理落差高于鄉鎮學生,從而對情緒和身心狀態的影響要更高一些,情緒和身心狀態信息是自我效能的來源之一,這種落差感可能帶來的是一種正向的強化作用,使得他們的創業自我效能強度要高于其他兩類學生而城市學生雖然沒有農村學生或鄉鎮學生所體會的心理落差,但在城市中接觸到更多信息,對自我和社會問題更加關注,受到替代經驗信息相對更多一些,因此其創業自我效能高于來自鄉鎮的學生.
2.父母、親屬創業相關經歷以及父母文化程度:在調查中,父母及其他親屬有創業、下崗再就業行為高低組在創業自我效能上存在顯著差異,可以解釋這是由于替代性經驗的影響.父母文化程度高的樣本創業自我效能低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樣本,在進一步的相關性分析中,父母文化程度與創業自我效能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其原因的解釋需要結合對生源和替代性經驗的解釋,由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學生主要來自農村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而城市中低收入者也正是失業下崗的主要人群.來自于這類家庭學生的創業自我效能因此比較高.
(三)環境勸導與認知因素
1.環境勸導.創業自我效能在親朋好友勸導和社會環境勸導上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社會環境勸導、親朋好友勸導與創業自我效能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這與國外研究的結果相一致.
2.認知因素.在代表認知控制的認知風格水平上,創新型認知風格的樣本創業自我效能要高于適應型認知風格的樣本而在代表認知輸出的學習風格上,四種不同學習類型的樣本,順應型、發散型、聚斂型和同化型不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的相關性檢驗也證明了認知風格與創業自我效能存在顯著正相關(p<0.05),而學習風格與創業自我效能不存在顯著相關.
四、創業自我效能的關鍵影響因素分析
經過多元回歸分析,本研究發現:(1)在個體特征因素中,專業(是否經濟管理專業)對創業自我效能產生顯著影響,專業在一定程度上所體現的是個體所受到的創業教育水平,創業教育與創業自我效能強度顯著正相關(2)創業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強度受到環境勸導(包括親朋好友勸導和社會勸導)和認知風格的顯著影響.環境勸導代表的是一種社會關系,所體現的是一種與社會的互動,因此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會文化和傳統的深刻影響.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社會環境勸導和親朋好友勸導對創業自我效能的影響不同,社會環境勸導的影響要高于親朋好友勸導.(3)創業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強度受到認知風格的顯著影響,而環境勸導與認知風格的交互作用對創業自我效能沒有顯著影響.
通過對創業自我效能影響因素的研究,創業教育是有效提高創業自我效能的手段之一,尤其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培育,是他們獲得替代經驗、了解各類信息、樹立良好情緒和心態、堅定創業決心的重要途徑.當創業成為中華民族振興的巨大推動力,而創業教育也是其根本所在,關系到國家民族騰飛大計.以創業教育為中心,與社會層面的創業文化塑造及個體層面的創業認知形成密切相關.
1.社會層面的創業文化塑造.人類的創業活動總處于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文化因素必然會通過創業主體對其創業活動與創業過程產生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培育創業文化有助于激發和凝聚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強勁的內源動力.社會環境勸導,代表了社會輿論、社會文化對創業的一種承認和贊許,它是推動創業的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促使創業由一個個的個體行為上升到全社會的熱潮.創業文化的塑造,需要三層力量的相互配合與綜合作用,由外到內分別為:(1)創業者的社會典范作用,其基礎在于創業者自身的業績得到政府和公眾的認可(2)社會導向的強化,社會導向是社會價值觀的風向標,社會價值觀是構成社會文化的重要基礎,其深層原因簡言之就是要將創業放在何種位置的問題(3)社會機制的改革和構建,不僅僅停留在經濟領域,還應包括社會信任機制、教育和政府機制等等.
2.個體層面的創業認知形成.創業過程充滿了各種未知情況和問題,需要開拓進取、不斷創新和變革.認知風格對創業自我效能的正向影響說明個人對各種問題處理方式越多,越適應創業的復雜情況,從而更加有信心去應對,反之則缺乏信心,降低創業自我效能.由于創業任務的復雜性,在適應--創新的認知連續區間內,創業者要不斷的調整自身的認知狀態.
五、創業自我效能研究對創業教育的啟示
創業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最大區別在于并非將受教育者塑造為一個個齒輪,而是培養獨立的人格與自主的精神[12].結合Ridding的認知模型和教育理論[13],一般意義上的教育對個體認知的促進是通過認知資源、認知控制(認知風格)和認知輸出(如學習風格等)三個層次進行提高的.而創業教育有別于傳統意義的素質教育或專業技能教育.從提高創業自我效能的角度出發,創業教育的重心在于對受眾認知風格形成與塑造豐富受教育者的認知資源、優化認知資源的結構.創業自我效能作為一種基于能力的信念,它是可塑的,其形成和發展有其信息源,包括主體經驗、替代性經驗、勸導信息和情緒心理狀態信息,這些信息源是構個體認知資源的重要部分.對創業自我效能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最終也是一種信息方式對個體認知資源的構成產生影響.
一些學者曾認為創業者不是教育出來的,而是鍛煉出來的,因為教育的內容是體系化、結構化的管理知識.本文認為創業教育對于個體應對創業過程中的復雜性,提高個體的創業自我效能具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創業教育通過替代經驗、勸導方式提高創業自我效能水平,進而影響創業意向.對于傳統意義上的教育來講,其最終的目標或實現的結果就包括形成受教育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形成認知風格)和培養出適合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習風格).
結合本文的研究,創業教育的重心需要在傳統教育對認知風格培養的基礎上,還要擴大認知資源與優化認知資源的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豐富主體經驗,如開展大學生創業計劃比賽及個人作品展示等,這些會對豐富主體經驗產生良好正向影響.(2)增加替代性經驗,如充分借鑒MBA案例教育、研討會、互動交流等方式方法,通過情境融入和體會增加受教育者的替代經驗.(3)優化認知資源結構.認知資源的優化包括認知干預與正確歸因.其中有效的手段是進行個體歸因.個體歸因可以通過內省或討論方式,深入討論成功案例的關鍵因素,并與自己進行比較,調整個體歸因方式、引導個體自我調控、提高個體的能力觀.
參考文獻:
[1]Pretorius,M.,NEiman,G.andvanVuuren,J.Criticalevaluationoftwomodelsforengtrepreneurialeducation-Animprovedmodelthroughintegration[J].
.[2]Baron,R.A.Thecognitiveperspective:avaluabletoolforansweringentrepreneurshipsbasicwhyquestions[J].
[3]Shane,S.andVenkataraman,S.Thepromiseofentrepreneurshipasafieldofresearch[J].
[4]Krueger,Jr.,N.FThecognitiveinfrastructureofopportunityemergence[J].
[5]Mitchell,R.K.,Busenitz,L.W.,Bird,B.etal.Thecentralquestioninentrepreneurialcognitionresearch2007[J].
[6]Bandura,A.Humanagencyinsocialcognitivetheory[J].
[7]KruegerJr,N.F.Whatliesbeneath?Theexperientialessenceofentrepreneurialthinking[J].
[8]Luthans,F.Stajkovic,A.D.andEnvick,B.Effectsofgeneralandsocialself-efficacyonentrepreneurialbehaviorsandperformance[C].
[9]Chen.C.C.,Greene,P.G.andCrickA.Does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distinguishentrepreneursfromentrepreneursfrommanagers?[J].
[10]Bandura,A.Thesocialfoundationsofthoughtandaction[M].
創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也是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個關鍵概念。創業精神也是組織在充滿高度不確定性和變革環境中生存、競爭、發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通過對創業的影響,是促進經濟成長與發展的一個主要元素[1],提高全社會創業水平,發展創業型經濟與構建創新創業型社會,關鍵在于創業教育的水平和內容結構。創業教育不僅是促進創業行動的重要途徑,同時其重心和關鍵是培育具有開創性精神的人,這在實質上也是一種素質教育。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創業政策和措施、發展創業教育,促進創業行動是一個引起社會各方面所關注的問題,并提到了各級政府和教育機構的工作日程。而關鍵之一在于對創業者為何選擇創業的心理認知機制以及動力源的洞悉。本研究將以高年級大學生創業自我效能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其創業自我效能的特征和影響因素,并以此為基礎探討創業教育、尤其是大學生創業教育需要關注的內容、重點和方式等問題。
一、創業自我效能溯源與特征研究
(一)社會認知與自我效能理論
“什么是創業者的原動力”,“創業者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后天培養的”,“如何通過教育手段促進創業”等始終是創業教育研究充滿魅力的幾個命題。早期的研究者試圖通過對創業者人格、態度與人口統計學特征來考察創業者與非創業者特質差別,在解釋創業行為和創業過程時只能獲得有限的結論,難以用一些穩定的個人特質對創業做出普遍意義上的解釋。
創業活動是一種有計劃的行為,反映了認知的過程[2-4]。從認知角度出發,為研究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點和研究創業者的新途徑,有助于研究者更好的了解創業者思維,解釋創業原因、動機與意向,為創業教育提供思路方法和依據。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西方學者將認知心理學和社會認知的理論及觀點引入創業研究,并在90年代以后得到了蓬勃發展,Mitchell、Busenitz、Bird等學者在2007年共同建議未來的創業研究應圍繞社會認知的范疇展開[5]。
三元交互決定論和自我效能理論,是班杜拉(Bandura)社會認知理論的核心思想。在社會認知理論中,人類動因是在一個包含三元(環境、認知、行為)交互因果關系的相互依賴的因果結構中發揮作用的,人的心理預期或信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在行為中起著主導作用。班杜拉把自我效能定義為“人們關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影響其生活的環境事件的信念”[6],這種信念一般是針對新的、無法預測的、困難的情形。
著名創業學者Krueger(2007)指出,“一個理解創業背后涵義的關鍵是對認知結構、創業吸引、創業意向以及創業行動背后深層信念的探索”[7]。自我效能作為這樣一種深層信念,正是揭示關鍵創業活動的重要概念[4,8-9]。自我效能具有三個重要特征:(1)自我效能是在綜合了來自行動者本人、特定任務和他人等各種信息的基礎上而產生的;(2)自我效能涉及到動機成分;(3)自我效能是一種動力結構,會根據新的經驗和信息不斷地變化。自我效能會導致對個人效能的預期,這一預期又會決定下列過程因素:(1)在特定背景下執行特定任務的決策(選擇行為)。(2)將會投入多大的努力來完成這個任務(動機性努力),以及會在多大程度上堅持下去,即使出現問題、不利的證據和逆境(堅持不懈)。(3)自我效能影響人們的思維模式和情感反應模式。
(二)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
自我效能受到四方面信息的影響[10]:(1)個體行為的結果/個人經驗影響最大。成功的經驗能夠提高個人的自我效能,反之多次的失敗會降低自我效能。但不同的人受影響的程度并不一樣。(2)人們從觀察別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經驗對自我效能影響也很大。看到與自己相近的人成功能促進自我效能的提高從而增加了實現同樣目標的信心,但看到與已相近的人失敗,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敗,則會降低自我效能,覺得自己成功的希望也不大。(3)他人的評價、勸說及自我勸導。缺乏事實基礎的言語勸告對形成自我效能效果不大。在直接經驗或替代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勸說、鼓勵,效果最大。(4)來自情緒和生理狀態的信息,比如緊張、焦慮容易降低人們對自我效能的判斷。
(三)創業自我效能研究
創業自我效能(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ESE)是自我效能理論在創業領域的應用,與創業動機及創業行為密切相關,因而可以用來很好的預測創業行為的選擇、維持和最終結果。Chen等人(1998)定義創業自我效能為:創業者對自身能夠勝任不同創業角色和任務的信念[9]。創業自我效能由于個體和個體所處環境的不同顯示出差異性,目前有關的觀點或結論主要來自于注重自我實現和個人主義的西方社會的研究,在中國這樣一個與之有較大文化差異的社會是否同樣適用?本研究在總結理論研究及國外相關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將對創業自我效能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歸納為4類11個統計變量,以在校高年級(三、四年級)大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檢驗大學生樣本的創業自我效能在這11個變量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以及這11個變量是否對大學生樣本的創業自我效能產生顯著影響。
二、研究方法
(一)樣本描述與測量工具
調研對象為河北、天津四所高校(6個院系)抽取的在校高年級本科生(三、四年級學生),回收率為71%,共回收有效問卷659份。根據問卷調研得到的一些結果,并進一步對其中一部分被調研者進行了電話訪談和面對面訪談。
對創業自我效能的測量是借鑒DeNoble開發的量表,經修訂后題項為12個;對認知風格的測量選用了Kirton的KAI(KirtonAdaption-innovationInventory)量表,Bagozzi和Foxall在1995年公開發表的改編版,共13個題項;對學習風格的測量采用科爾伯的LSI(LearningStyleInventory)學習風格量表(version3.1),共12個題項;對環境勸導采用Lián等人在2009年的EiQ問卷(version3.0)的相關項目,為8個題項[11]。使用以上量表均為公開發表或得到了開發者或版權公司的許可。除LSI量表外,其他測量項目均為五點李克特式量表。
(二)數據分析方法與工具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對高年級大學生樣本的創業自我效能差異性進行了統計分析;主要采用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對創業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本文研究使用Excel和SPSS13.0軟件作為主要的統計分析工具。
三、研究結果
根據對回收問卷結果分析表明,大學生創業自我效能在性別、學習風格、家庭人均月收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而在專業、是否受過創業教育、生源、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及其他親屬有過創業或下崗再就業經歷、親朋好友勸導、社會環境勸導、認知風格上存在顯著差異。
(一)個體特征因素
創業自我效能在性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與國外的同類研究有所差異,在國外的大多數研究中女性創業自我效能低于男性。本研究中,創業自我效能的專業差別顯著,經濟管理專業背景的樣本創業自我效能水平要高于工科背景樣本,其原因可能在于學習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創業相關課程教育,從而提高了其創業自我效能程度。同樣,受過創業教育或培訓的樣本其創業自我效能要高于沒有受過創業教育的樣本,這其中原因也可能由于學生樣本主要受到替代性經驗的影響,而創業教育或培訓起到了正向強化的作用。
(二)家庭因素
1.生源。來自農村的樣本創業自我效能水平最高,其次是城市,而鄉鎮最低,出現了“分離效應”。經過進一步訪談調研,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由于經濟水平與城市存在差異,來自農村學生和鄉鎮學生到大城市求學后所體驗到的心理落差有關,農村學生體驗到的心理落差高于鄉鎮學生,從而對情緒和身心狀態的影響要更高一些,情緒和身心狀態信息是自我效能的來源之一,這種落差感可能帶來的是一種正向的強化作用,使得他們的創業自我效能強度要高于其他兩類學生;而城市學生雖然沒有農村學生或鄉鎮學生所體會的心理落差,但在城市中接觸到更多信息,對自我和社會問題更加關注,受到替代經驗信息相對更多一些,因此其創業自我效能高于來自鄉鎮的學生。
2.父母、親屬創業相關經歷以及父母文化程度:在調查中,父母及其他親屬有創業、下崗再就業行為高低組在創業自我效能上存在顯著差異,可以解釋這是由于替代性經驗的影響。父母文化程度高的樣本創業自我效能低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樣本,在進一步的相關性分析中,父母文化程度與創業自我效能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其原因的解釋需要結合對生源和替代性經驗的解釋,由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學生主要來自農村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而城市中低收入者也正是失業下崗的主要人群。來自于這類家庭學生的創業自我效能因此比較高。
(三)環境勸導與認知因素
1.環境勸導。創業自我效能在親朋好友勸導和社會環境勸導上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社會環境勸導、親朋好友勸導與創業自我效能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這與國外研究的結果相一致。
2.認知因素。在代表認知控制的認知風格水平上,創新型認知風格的樣本創業自我效能要高于適應型認知風格的樣本;而在代表認知輸出的學習風格上,四種不同學習類型的樣本,順應型、發散型、聚斂型和同化型不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的相關性檢驗也證明了認知風格與創業自我效能存在顯著正相關(p<0.05),而學習風格與創業自我效能不存在顯著相關。
四、創業自我效能的關鍵影響因素分析
經過多元回歸分析,本研究發現:(1)在個體特征因素中,專業(是否經濟管理專業)對創業自我效能產生顯著影響,專業在一定程度上所體現的是個體所受到的創業教育水平,創業教育與創業自我效能強度顯著正相關;(2)創業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強度受到環境勸導(包括親朋好友勸導和社會勸導)和認知風格的顯著影響。環境勸導代表的是一種社會關系,所體現的是一種與社會的互動,因此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會文化和傳統的深刻影響。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社會環境勸導和親朋好友勸導對創業自我效能的影響不同,社會環境勸導的影響要高于親朋好友勸導。(3)創業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強度受到認知風格的顯著影響,而環境勸導與認知風格的交互作用對創業自我效能沒有顯著影響。
通過對創業自我效能影響因素的研究,創業教育是有效提高創業自我效能的手段之一,尤其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培育,是他們獲得替代經驗、了解各類信息、樹立良好情緒和心態、堅定創業決心的重要途徑。當創業成為中華民族振興的巨大推動力,而創業教育也是其根本所在,關系到國家民族騰飛大計。以創業教育為中心,與社會層面的創業文化塑造及個體層面的創業認知形成密切相關。
1.社會層面的創業文化塑造。人類的創業活動總處于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文化因素必然會通過創業主體對其創業活動與創業過程產生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培育創業文化有助于激發和凝聚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強勁的內源動力。社會環境勸導,代表了社會輿論、社會文化對創業的一種承認和贊許,它是推動創業的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促使創業由一個個的個體行為上升到全社會的熱潮。創業文化的塑造,需要三層力量的相互配合與綜合作用,由外到內分別為:(1)創業者的“社會典范作用”,其基礎在于創業者自身的業績得到政府和公眾的認可;(2)社會導向的強化,社會導向是社會價值觀的風向標,社會價值觀是構成社會文化的重要基礎,其深層原因簡言之就是要將創業放在何種位置的問題;(3)社會機制的改革和構建,不僅僅停留在經濟領域,還應包括社會信任機制、教育和政府機制等等。
2.個體層面的創業認知形成。創業過程充滿了各種未知情況和問題,需要開拓進取、不斷創新和變革。認知風格對創業自我效能的正向影響說明個人對各種問題處理方式越多,越適應創業的復雜情況,從而更加有信心去應對,反之則缺乏信心,降低創業自我效能。由于創業任務的復雜性,在適應——創新的認知連續區間內,創業者要不斷的調整自身的認知狀態。
五、創業自我效能研究對創業教育的啟示
創業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最大區別在于并非將受教育者塑造為一個個“齒輪”,而是培養獨立的人格與自主的精神[12]。結合Ridding的認知模型和教育理論[13],一般意義上的教育對個體認知的促進是通過認知資源、認知控制(認知風格)和認知輸出(如學習風格等)三個層次進行提高的。而創業教育有別于傳統意義的素質教育或專業技能教育。從提高創業自我效能的角度出發,創業教育的重心在于對受眾認知風格形成與塑造;豐富受教育者的認知資源、優化認知資源的結構。創業自我效能作為一種基于能力的信念,它是可塑的,其形成和發展有其信息源,包括主體經驗、替代性經驗、勸導信息和情緒心理狀態信息,這些信息源是構個體認知資源的重要部分。對創業自我效能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最終也是一種信息方式對個體認知資源的構成產生影響。
一些學者曾認為創業者不是教育出來的,而是鍛煉出來的,因為教育的內容是體系化、結構化的管理知識。本文認為創業教育對于個體應對創業過程中的復雜性,提高個體的創業自我效能具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創業教育通過替代經驗、勸導方式提高創業自我效能水平,進而影響創業意向。對于傳統意義上的教育來講,其最終的目標或實現的結果就包括形成受教育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形成認知風格)和培養出適合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習風格)。
結合本文的研究,創業教育的重心需要在傳統教育對認知風格培養的基礎上,還要擴大認知資源與優化認知資源的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豐富主體經驗,如開展大學生創業計劃比賽及個人作品展示等,這些會對豐富主體經驗產生良好正向影響。(2)增加替代性經驗,如充分借鑒MBA案例教育、研討會、互動交流等方式方法,通過情境融入和體會增加受教育者的替代經驗。(3)優化認知資源結構。認知資源的優化包括認知干預與正確歸因。其中有效的手段是進行個體歸因。個體歸因可以通過內省或討論方式,深入討論“成功案例”的關鍵因素,并與自己進行比較,調整個體歸因方式、引導個體自我調控、提高個體的能力觀。
參考文獻:
[1Pretorius,M.,NEiman,G.andvanVuuren,J.Criticalevaluationoftwomodelsforengtrepreneurialeducation-Animprovedmodelthrough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Management,2005(19).
[2]Baron,R.A.Thecognitiveperspective:avaluabletoolforansweringentrepreneurship’sbasic“why”question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4(19).
[3]Shane,S.andVenkataraman,S.Thepromiseofentrepreneurshipasafieldofresearch[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0,25(1).
[4]Krueger,Jr.,N.FThecognitiveinfrastructureofopportunityemergence[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2000,24(3).
[5]Mitchell,R.K.,Busenitz,L.W.,Bird,B.etal.Thecentralquestioninentrepreneurialcognitionresearch2007[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2007,31(1).
[6]Bandura,A.Humanagencyinsocialcognitivetheory[J].AmericanPsychologist,1989(44).
[7]KruegerJr,N.F.Whatliesbeneath?Theexperientialessenceofentrepreneurialthinking[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2007,31(1).
[8]Luthans,F.Stajkovic,A.D.andEnvick,B.Effectsofgeneralandsocialself-efficacyonentrepreneurialbehaviorsandperformance[C].
ProceedingsofAnnualMeetingoftheDecisionSciencesInstitute,SanDiego,CA,Nov.22-25,1997.
[9]Chen.C.C.,Greene,P.G.andCrickA.Does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distinguishentrepreneursfromentrepreneursfrommanager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8(13).
[10]Bandura,A.Thesocialfoundationsofthoughtandaction[M].EnglewoodCliffs:Prentice-Hall,1986.
一、案例背景描述
石同學,20歲,廣東某高校藝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大二學生。該同學大一成績一般,離自己預期差距較大,因此產生挫敗感,對大學學習和職業發展很迷茫,情緒低落,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了疑問,不知自己是否適合學習平面設計,本來他希望畢業后可以找到一份高收入工作,但不清楚畢業后能從事什么工作;他也想自己創業,但是父母家人不支持自已創業,希望自己從事一個比較穩定、保障性好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他希望通過職業咨詢,幫助他找到適合自己大學學習和職業發展路線。
二、咨詢過程和方法
(一)接待收納,建立關系
石同學在大二第一學期伊始,向筆者提及自己的苦悶和迷茫,希望能夠得到幫助。在聽了他的訴說后,筆者告知可以給他提供職業咨詢,并清楚講明所能給他提供咨詢和服務的內容,特別強調了不能幫助他作出決策,但可以協助他做出決策。在他了解能得到什么樣的幫助后,他同意筆者為他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咨詢。
(二)第一次面談
目標:收集來詢者各方面信息,確定咨詢策略。
與石同學的第一次面談時,石同學情緒低落,對其進行適當的安撫,引導他說出心中的困惑。石同學在面談中,對自己的描述是:動手能力強,喜歡思考,性格內向,學習成績一般,家庭較困難,與周圍同學相比,自己學習、家庭背景都不夠優秀,會產生自卑心理。經過一年專業學習,發現自己越來越不了解平面設計專業,并且對將來從事何種類型的工作還很模糊,如果自己創業,又怕創業失敗,且父母家人都希望他能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自己現在的學習成績較差,怕畢業時找不到好的工作,內心產生迷茫和恐慌。
通過第一次面談,可以看出石同學對自己的性格、興趣等只是憑自我感覺,沒有進行深入的探索。筆者與其一起分析問題原因:一方面他對自己認識不足,另一方面對職業環境和職業定位認識不足,對自己大大學學習和職業發展缺乏明確的規劃,導致產生迷茫和困惑,這也是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鑒于此,通過與石同學協商,確定了指導策略和方案,并約定共進行三次指導咨詢,每周一次。咨詢的主要思路為:
1、幫助石同學來進行性格、價值觀、興趣、技能等方面的自我探索,協助其充分正確的認知自我;
2、幫助其進行職業探索,協助其樹立職業方向、目標。
根據上面的咨詢方案,讓石同學通過完成自我探索的家庭作業,希望他通過非正式評估和正式評估的方法對自己有個較全面的了解,家庭作業內容主要包括360度評估和MBTI職業性格測評、霍蘭德興趣測評等來進行自我探索,并約定在自我探索后前來進行第二次面談。
(三)第二次面談(五天后)
目標:協助來訪者完成自我探索,完成咨詢方案中的第一步。咨詢的主要步驟包括:
第一步:與石同學共同解讀自我探索測評報告;幫助其建立自信,全面了解自己。
第二步:適當布置作業,安排下一次咨詢。
1、自我探索
第二次咨詢,石同學心情有所好轉,面帶笑容,并且主動告知,他通過做“家庭作業”,發現自己在同學和朋友心中的印象很好,他現在沒有那么自卑了,但是對自己的大學學習和職業發展還是存在一定的疑惑,希望能夠得到幫助。針對石同學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和輔導。
(1)360度評估:
優點 缺點自我評價 為人隨和、富于親和力,同時喜歡挑戰自我、富有激情,且對各種環境的適應性強,略帶完美主義傾向,興趣非常廣泛 自制力較弱、有點高傲、有時過于高調、愛鉆牛角尖家人評價 積極樂觀、喜歡挑戰、環境適應性強、善良、熱心腸 任性、固執、說話不經過大腦、易分心、愛鉆牛角尖老師評價 活潑開朗、熱情、社交能力強,口才好,適應性強、積極、做事富于激情、工作認真、細致、具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高調、有些驕傲、好奇心過強親密朋友
評價 熱情助人不求回報、幽默、樂觀、大大咧咧、感性、憤青 固執、過份執著、愛鉆牛角尖同學評價 活潑開朗、口才好、社交能力強、熱心、活力四射、樂于助人 有點自我、高傲參加社團
綜合評價 社交能力強、口才好、對待工作一絲不茍、有激情 不夠聽取別人意見、過于理想主義從上面的結果可以看出:石同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并且在做這個評估的過程中,石同學發現大家都很喜歡與他相處,也發現了自己沒有留意的優點,比如樂觀、工作認真負責等,在與朋友同學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大家對他的優點給予充分的肯定,并沒有在意他的成績和家庭,這讓他感覺好了很多。筆者對石同學的優點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勵他多與同學溝通交流,積極參加各類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為將來就業奠定基礎。
(3)職業興趣探索
石同學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結果興趣類型為:SEA,社會型得分最高。說明石同學適合從事社會服務、廣告相關的工作,喜歡以人為對象的工作,善于言談,樂于與人相處,同時富于冒險精神、喜歡競爭、有野心/抱負,不太喜歡以機械和物品為對象的工作。石同學對這個結果表示認同。自己確實喜歡與人打交道的工作。
(4)職業性格探索
石同學MBTI職業性格測試結果性格特征為ENFP。筆者向石同學澄清測試結果,并告知結果僅供參考。測試結果顯示:石同學是理想主義者,但有時會不切實際;善解人意,情感豐富,情緒波動較大;適應能力強,樂于助人,但也常常被別人的問題困擾;有沖勁和闖勁,但在壓力和挫折面前不夠堅持。石同學通過測試,對自己的興趣和性格有了較充分的認識。
石同學認真而全面的對自身的自我認知和測評結果進行了綜合歸納分析,并把疑惑部分與筆者進行溝通和探討,就目前來說,石同學對自己已經有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了解和認知。
2、總結分析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用到的各類測評,石同學都是第一次接觸,且測評結果與其本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對測評結果深信不疑,在咨詢的過程中,筆者一再強調,所有的測評結果只能作為參考,不能單純從字面意思理解,并對一些內容進行了澄清,向他詳細講解了其中的疑點,糾正了來詢者對相關術語概念理解認識上的一些錯誤。
3、布置家庭作業
由于家庭原因,石同學在找份穩定工作和自主創業之間猶豫不決,在咨詢結束時,建議石同學回去后通過各種途徑多了解創業相關的知識,例如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素質、大學生創業現狀等情況,同時進行“專業和行業分析報告”,找相關專業、職業人士進行生涯人物訪談,收集關于專業和行業發展的相關信息,從而深入了解自己專業情況,確定大學期間、畢業后五年內的目標。
(三)第三次面談(第二次面談七天后)
目標:協助來詢者樹立職業目標、定位。在職業選擇和發展方面得出清晰的答案。
石同學告知,他在一周的時間內,結合網絡搜索有關知識、視頻或成功人士訪談錄等內容,主動向學長、專業老師了解專業和行業情況,通過學院老師的幫助,與從事平面設計的兩位師兄聯系,了解他們的工作狀況;同時多渠道了解創業相關知識和條件,與一位自主創業且小有成績的校友聯系,了解創業的過程;目前已經對專業和創業有了一定的認識。通過深入的了解,石同學逐漸認識到:自主創業十分艱難,不只需要創業熱情,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需要有雄厚的資金支持和強大的創業團隊,單靠個人力量,很難取得成功,并且創業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給自己、家庭等都帶來很大的影響。而自己畢業后可以從事平面設計,平面設計可分為:網頁設計、包裝設計、DM廣告設計、海報設計、平面媒體廣告設計、POP廣告設計、樣本設計、書籍設計、刊物設計、VI設計等十大類。他最喜歡其中的平面媒體廣告設計,剛畢業時工資一般在4000-5000之間,而工作一兩年后,工資可以達到一萬左右,雖然工作中也有壓力,但相比創業,穩定很多,壓力也小。問起石同學最后的決定時,他表示,希望畢業后進一家廣告公司,成為平面設計行業一名優秀的設計師。石同學給出自己制定的大學學習和工作后五年的目標:
時間段 目標大二 以專業學習和掌握職業技能為主。在學習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自己的興趣,參加辯論隊、記者團等社團,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大三 (1)認真學習高年級課程,積極參加各類設計大賽。(2)積極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素質提升的課程。參加學校開展的相關職業素質培養的課程,在學習中鍛煉自己的職場技能。大四 (1)積極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以樹立自我形象。抓住各種實踐機會,深入到企業中,在工作中尋找不足,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2)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考取相關證書以增強自己的硬件實力。畢業后
一年 進入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參加公司培訓,了解公司大致狀況,了解公司的工作模式、工作需求,對照自身,找出差距,不斷改進。多與同事、同行交流,以拓寬人際關系和初步獲取職場經驗。畢業后
兩年 端正心態,認真工作,虛心求教學習,準備晉升設計師。畢業后
五年內 成為公司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在輔導的最后,我和石同學一起仔細的回顧了整個咨詢過程,共同分析、總結這三次面談。詢問石同學在自我認知和職業生涯規劃方面,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石同學表示,他通過自我探索、職業探索,已經清晰的認識了自己,也清楚了自己的職業方向。
至此,結束了整個咨詢。
三、案例啟示
本案例中,石同學因為對自我和職業認知模糊不清,對未來迷茫,從而前來咨詢,并最終確定職業目標,完成職業生涯規劃,這是高校職業指導中典型的咨詢與指導案例。過程包括:接待登記、信息咨詢、診斷咨詢、擇(就)業指導①。
職業生涯規劃咨詢是針對來訪者在職業定位和職業發展等方面遇到的問題,量體裁衣,運用職業咨詢的技術和方法,協助來訪者進行自我探索,幫助來訪者確立職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從而在心理和行為上實現積極的轉變[3]。
1、做咨詢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學習、完善的過程。咨詢師要經常學結,與同行分享咨詢的經驗和教訓,才能更有利于自己的進步。
2、真誠溝通,積極關注,可以促進咨詢關系的建立。職業指導過程中,職業指導師和服務對象關系的根本性質是咨詢關系,作為咨詢關系,職業指導人員應保持自身和來訪者的距離,避免來訪者對職業指導師產生依賴。
3、每次咨詢后,要適當布置作業,這樣不僅提高來詢者的主動參與性并且可以提高一次次咨詢間的連續性。
[注釋]
①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創新職業指導――新實踐[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參考文獻]
[1]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 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編. 創新職業指導―新理念[M]京: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68.
[2]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創新職業指導――新實踐[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3]劉薇,郭爽,張罡.基于一份大學新生網絡職業咨詢案例的思考[J].長春教.
[4]黃薇. 淺析基于生涯人物訪談的大學生職業指導案例建設[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2(12): 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