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27: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建筑制圖實訓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打破學科體系,建立基于工程化、系統化的教學課程體系,成為高等教育推進改革的基本發展方向。在“工學結合”課程教學理念不斷深入,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不斷更新和改進的基礎上,尤其是學校提出的“教學任務工程化,工程任務課程化”(簡稱兩化)的原則下,加強教學理論內容與實踐環節的有效結合,增強學生的實驗實訓有效性,強調相關知識的連續性及邏輯性,最終實現學生的學以致用,實現創業和就業的保證。[1]
《建筑制圖與識圖》是土建類專業的骨干課程,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和基礎基礎課,是后續專業課程開設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專業素養及專業技能的重要部分。該課程理論性與實踐性很強,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識圖與繪圖能力,還要培養空間想象與構思能力,進行形體的空間分析及圖解,熟練閱讀和繪制建筑施工圖。[2]《建筑制圖與識圖》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如何將理論教學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實現“兩化”原則下的培養目標,提高應用創新能力,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一、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
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還是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理論知識理解不夠深刻,并對于實施教學任務工程化不夠深刻。因此要改變之前的灌輸式授課,尋求適應“工學結合”的教學方法,實現以項目為主導,以方法為線索,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同時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
如在講授組合體的三面視圖時,可以運用項目教學法和現場教學法,即設計一個制圖模型項目,讓學生首先完成立體制作,再分別三人的立體合并,組合成不同的組合體模型,依據不同的組合體模型繪制三面視圖,根據項目及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評價,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再從抽象的思維到具體的實踐,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建立了以動手能力培養為軸心,講、練、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
在課程教學中,要做到精講多練。精講,不僅要求對學科知識的完整和系統掌握,重點培養實際工作中的識圖和繪圖能力;多做識圖和繪圖訓練,融教、學、做于一體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理論課和實踐課同步安排,更好的消化知識;教學識圖和抄繪圖樣,盡量采用具體的、實際的建筑工程或實際工程圖樣,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結合工程實際,增加感性認識,提高專業識圖和繪圖能力。[3]
如講授房屋的基本組成部分時,以學校的圖書館為工程實際,讓學生在觀察的同時,掌握房屋的構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靈活改變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師生教學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也呈現多樣化。《建筑制圖與識圖》對未接觸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從本校教學實際出發和學生實際出發,在積極推進“兩化”原則的過程中,要靈活地改變教學手段,即通過實物模型、圖片以及其他手段,使學生建立基本的專業知識背景,對相應的建筑圖樣進行識讀學習。
如在講授鋼筋緩凝土構件時,以鋼筋綁扎大賽為依托,以鋼筋綁扎的實物模型成果進行針對性講授,使抽象的知識得以形象化、具體化,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4]
三、加強實訓實踐教學環節
本課程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重視課堂教學,忽視了知識與理論的有效銜接,制約了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對實際工程處理能力的發揮。在現在創新型教育的前提下,要培養以職業性和應用型的人才,勢必要強化學生的實訓實踐。在課程教學中,采取不同的組織方式,即項目作業、參觀教學、專題實訓等,項目作業主要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項目作業指導書的要求進行繪圖和識圖訓練,定期進行指導檢查、評價考核及總結,掌握繪制工程圖樣的方法,增強學生的識圖繪圖能力,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認識建筑圖樣,感受建筑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識讀建筑工程圖樣奠定基礎;參觀教學以學校建筑物及廠房建筑為主,讓學生切實了解不同建筑的構造及組成部分;專題實訓主要通過項目驅動教學,以學校或典型建筑為對象,讓學生動手制作成小型模型,培養識圖和繪圖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認知,鍛煉了動手能力和基本技能。
實訓實踐教學注重理論教學強化實訓內容,實踐教學貫穿理論講授,按照學生的實際能力發展,靈活地采用先教后學或先學后教的方法,著重對學生進行知識應用和運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同步、協調、綜合的發展。
四、重視學長對課程教學的輔導
高年級的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系統性、完備性,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和應用都比較好。在課程教學中,要發掘積極性高,學習較好的高年級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利用實訓實踐課或自習集中時間,對低年級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制圖與識圖課程重點是指導學生學會繪制和識讀建筑圖,使學生掌握繪制建筑圖的方法。如在晚自習期間,學長組織他們進行繪圖方法的講解,在實訓課上,講授施工現場關于制圖與識圖的基本經驗和技巧,在實踐教學中,指導學生抄繪建筑圖樣等;在教師指導下,學長組織開展“建筑制圖”技能大賽等,在增進他們之間的溝通的同事,提高學生基本技能,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完善課程教學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檢查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教學環節。《建筑制圖與識圖》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性均較強的課程,如采用單獨的考試方式不能全面的反映學生對整個系統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要兼顧實訓實踐的考核力度,加大實訓實踐的考核分值,完善考核指標和考核方案。[6]
隨著“兩化”原則的不斷深入及發展,要突破原有課程教學的體系時,積極開展和探索適應“工學結合”的課程建設,在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要滲透學校的教學理念及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理論學習和職業技能的有效銜接。
參考文獻:
[1]孟春芳.談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建筑制圖課程教學[J],山西建筑,2009,35(24):217-218.
[2]李國志.《建筑制圖》課在教學中培養空間想象力的重要性[J],現代營銷,2012,3:343.
[3]劉迎,焦雋雋.高職《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科技信息,2008,36:358-359.
中圖分類號:TU2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9-104-001
隨著房地產熱潮的逐步興起,行業急需高層次的建筑人才,由此催生了我國建筑專業的大發展。雖經十幾年的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步伐的加快,高職學生的差異性越來越大,生源質量嚴重下滑,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大部分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形象思維長于邏輯思維,實踐學習長于理論學習,動手能力長于動腦能力。如果在專業課教學上繼續沿用以專業理論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已很難實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教學的目標。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在借鑒德國的“雙元制”教學模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創新教學模式,它的指導思想就是打破理論課、實驗課和實訓課的界限,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而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建筑制圖與識圖》傳統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建筑制圖與識圖》應培養理論基礎知識扎實、能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較強操作技能和技巧,并具備一定創新能力,能適應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一線的應用性、技能型人才。但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普遍采用的仍是以教師理論講授為主的單一式教學法,容易產生偏重理論(建筑制圖)教學而輕實訓操作的不良傾向,不能滿足企業對高職學生技能掌握水平的需要。同時,傳統的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比較呆板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費時費力,知識輸出量少;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效果不佳,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理實一體化”教學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是打破理論課、實驗課和實訓課的界限,將某門課程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生產、技術服務融于一體,教學環節相對集中,由同一教師主講,教學場所直接安排在繪圖室或電腦房,來完成某個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最適合于職業教育教學需要的,是與現代企業實現“零距離”接軌,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它克服了教學內容的重復和脫節的弊端,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訓有機的結合起來。師生互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二、“理實一體化”教學創新
針對目前高職學生多數文化底子薄,理解能力差,而建筑制圖與識圖又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以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應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已勢在必行。那么就如何在建筑制圖與識圖教學中貫徹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呢?從課程的教學情況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兩方面入手,探索出幾種教學方法供大家參考。
1.精講多練、理實一體
“教學做評”一體化,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典型任務為載體,教師理論精講,思路點撥,操作示范,巡回指導,有效激勵。教師在課前布置任務,對將要完成的任務涉及到的知識難點進行精講,對學生合理分組,學生在課外查閱資料,收集信息,制定完成的計劃,在“一體化”教室進行任務實施(識圖與繪圖),小組和教師對完成任務進行檢查,最后師生共評。
2.類比法
利用直觀、形象、具體的類比方法來類比比較抽象的控制模型。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
3.案例教學法
運用典型案例,對學生啟發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講解相關理論,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印象。
4.啟發引導
這種教學方法的步驟如下:提出問題——引導思考——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得出解決問題的結論。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學團隊還經常進行討論研究,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三、“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價值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試圖在理論和實踐上突破傳統職業教育中的“文化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的框架,理論知識的講授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強調“實用、適度”,技能訓練則強調創新能力。在教學方法上,以技能訓練為中心,配制相關的理論知識構成教學模塊,并由一位教師同時擔任理論教學和實習指導,從而保證二者同步進行。理論指導實踐,而實踐操作又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使知識與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四、《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優勢
理實一體化教學采取"教、學、做、評"四位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優勢:
(1)打破了傳統的教學及評價模式,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保證了學生能在學中做、在做中學。
(2)使學生從實踐中得到感性認識,并將感性認識自覺地上升為理性認識,使整個教學過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符合高職教育的規律。
(4)能有效地提高師資隊伍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總之,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同學們通過親自動手,相互學習競爭,在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的同時,又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真正達到了我們的教學“不是要讓學生記住什么,而是要讓學生學會什么”的目的。今后,我會在這些方面做更多的嘗試,推動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引言
《建筑CAD》課程是建筑工程類相關專業,如建筑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監理、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等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是將傳統建筑制圖與現代信息技術通用繪圖軟件AutoCAD相結合,以天正建筑(TArch)等應用軟件教學相融合性課程。《建筑CAD》課程是建筑工程制圖、工程識圖、建筑施工技術、房屋建筑學,建筑結構、施工組織與管理等課程體系的補充與延伸。
我院(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建筑CAD》課程主要任務是通過學習AutoCAD與天正建筑軟件,讓學生熟練掌握AutoCAD基本操作技能,要求學生在熟練操作基本命令及繪制工程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前提下,能夠熟練地繪制各種工程圖,能熟練地應用天正建筑軟件,快速繪制建筑工程圖,培養學生計算機繪制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及其它工程圖的技能。
2.模塊化教學法應用
2.1模塊化教學內涵
模塊化教學模式,主要以“MES”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塊式技能培訓)和“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兩種比較具有代表性。它們的區別在于CBE是從職業普遍規律和需求出發,側重于職業基礎通用能力,而MES是從職業具體崗位工作規范出發,側重于職業崗位工作能力,它們的共性與內涵是都強調實用性和能力化,這也正是職業教育目標所強調的,職業教育就是培養具有扎實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專業人才。
2.2 模塊化教學在職業教育的應用
對模塊化教學的研究和實踐早于“項目化”教學,職教界總結出了相對適合我國國情的“寬基礎、活模塊”教育模式。所謂“寬基礎、活模塊”教育模式,就是從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發,根據職業教育的培養要求,通過模塊課程靈活劃分、合理的搭配,首先培養學生寬泛的基礎知識、從業能力,進而培養其合格的專門職業能力。
職業教育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讓其成為一名從事某種社會職業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本科層次以上的教育,高職教育突出的在于應用,在于具有某一工作技能,而模塊化教學的內涵與應用正是“能力為本”培養的體現,所以模塊化教學在職業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
2.3 模塊化教學在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中的應用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技術要求(2012版)中的結構要求指出:基本資源須按照課程概要、教學單元、教學資源,或按照課程概要、課程模塊、教學單元和教學資源來組織。其中的課程模塊正是模塊化進行組織教學的重要體現與應用,各教學模塊課程模塊由模塊概要、教學單元集合、模塊作業等構成,可理解為課程的章和節。
3.建筑CAD課程模塊教學應用與實踐
3.1 關于建筑CAD課程
建筑CAD課是《建筑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簡稱,是將傳統建筑制圖與現代信息技術繪圖軟件相結合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基于行動導向的職教理論指導下,符合高等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定位,滿足高職教育專業計劃中人才規格的培養目標和職業能力的實訓要求。是從事工程設計及CAD建筑繪圖應用的基礎,課程共 60學時。
課程是通過學習AutoCAD與天正建筑軟件兩個軟件,讓學生熟練掌握與利用AutoCAD基本操作技能,熟練地操作基本命令來繪制工程圖,并通過課程學習,進一步加深對工程制圖的相關規范的理解,掌握繪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夠熟練地繪制各種工程圖,如建筑施工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大樣詳圖)、結構施工圖等。通過天正建筑軟件的學習,要求學生能熟練地利用天正建筑軟件,快速繪制建筑工程圖,培養學生計算機繪制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及其它工程圖的技能。AutoCAD通用軟件側重于基礎訓練與制圖規范的掌握,天正建筑軟件則重于實際應用。
3.2 建筑CAD課程模塊化單元的應用劃分
建筑CAD課程是在60學時內完成AutoCAD與天正建筑兩個軟件的講解、實習、實訓、考核,課程知識點多,而現行的教材編寫的關于AutoCAD教材一般以是一個學期,70左右學時編寫,所以課堂教學可以采取知識模塊單元的教學方法,不完全以教材的章節為順序教學,將兩個軟件劃分為不同的知識單元(模塊)教學。通過精心的教學模塊劃分,將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劃分到不同的教學模塊中,在大綱的編寫,課程教學組織,學生實習實訓資源的編寫都圍繞模塊進行。例如將通過矩形命令REC的寬度、標高、厚度等參數的講授時,同將AutoCAD的各種視圖模式、視覺樣式、三維動態觀察等知識點融合其中講解,還可以進一步講解平面窗、剖面窗的繪制、定數等分、點樣式的設置,對像捕捉等知識點融于其中講授。建筑CAD課程模塊劃分如表1。
模塊在劃分時要將整個課程,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劃分在不同的模塊中,如模塊6:綜合實例,模塊主要內容有:CAD的綜合實例項目(建筑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的繪制)圖框與布圖、打印出圖技術,文字與尺寸標注等。
模塊在劃分時對于各項主要內容,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如根據不同的專業,分為了解、掌握、熟練掌握等內容。如第7模塊,CAD復結、建筑工程圖與結構施工圖、建筑大樣圖、三維圖基礎部分,要求學生了解三維實體的繪制與編輯,面域創建及布爾運算、三維視圖與觀察,掌握建筑結構施工圖,熟練掌握與應用,建筑工程大樣詳圖的繪制技巧。
3.3 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申報與建設中的實踐
建筑CAD課程是高職建筑類專業學生必修課程,是必須掌握的基本應用技能之一,在學院市級精品課程《建筑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建設過程中,模塊化教學模式得以應用、在2012年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申報中,明確提出以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技術要求(2012版)的要求,整個課程的教學組織以模塊為教學單元,將整個課程分為15個基本模塊,AutoCAD分為7個模塊,天正建筑軟件也分為7個模塊,還有一個綜合考核模塊。無論是教學大綱,還是學習指導教學課程錄像、演示文稿、教案、實習實訓、作業等主要教學資源都是以模塊為單元進行組織教學與課程建設,
4.建筑CAD課程模塊教學提升與發展分析
建筑CAD課程是一門專業應用非常強的課程,要求教師自身具有建筑工程類相關知識、掌握常見的建筑制圖規范,并結合規范與知識進行講解,讓這門課程真正成為建筑相關專業的課程的補充與延伸。
學生通過建筑CAD課程的學習,能快速利用計算機繪制建筑工程圖,課程教學要能滿足學生在畢業后,在建筑相關單位,不同工作崗位群中對計算機繪圖需求,培養學生畢業前,就擁有能完成相關崗位繪圖的能力,實現畢業即上崗,上崗即頂崗的教學目標。
如何提升模塊化教學質量呢?如何推進模塊化教學法在建筑CAD課程中的發展應用?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部份建筑CAD教師,因歷史原因由計算機教師擔任,他們有些缺乏建筑專業背景,提升專業知識水平更利于課程的教學;
第二:建筑CAD教師與建筑制圖課程老師相互配合,提升學生在建筑制圖課程學習的質量與知識,將更利于建筑CAD課程的學習;
第三:精心制作與劃分模塊,各個教師可以根據自我教學習慣,將整個課程的知識點融合于不同模塊中進行教學,特別要模塊化與實例項目教學法相結合教學,模塊劃分知識點要完整、要靈活而不呆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學生類別、所授課程的特點等各種不同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模塊教學法來完成教學,達到所要求的教學效果。
第四:教學過程中,要將建筑制圖的相關規范引入教學課堂中,各種建筑工程制嚴格按相關規范、以及建筑相關專業知識進行學習與繪制。
第五:編寫模塊化校本教材與模塊化實習、實訓圖集或教材。將所有建筑CAD課程相關知識要點設計有圖集或教材中,利于教師教學,學后課后實訓。
5.總結
總之,模塊化教學法是應用于建筑CAD一種很好的教學法,再結合實例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模塊化教學法是建筑CAD課程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教學法。當然任何一門課程要達到理想的教學質量,都需要教師以實際的行動去研究、去總結適合于所教課程、所教學生的教學法,要以學生為本,以校為家,用心去教,用心去激發學生學的能動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這是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之根本。
參考文獻:
[1]王晶瑩,高鴻翔.高職《土建工程CAD》課程模塊化改革的教學實踐[J].中國科技縱橫.2011年16期.
[2]卞素蘭. 模塊化教學法在AutoCAD教學中的探索應用.科技風[J].2008年1月(上)
作者簡介:
關鍵詞: 工程制圖;教學改革;教學計劃;教學方法
Key words: engineering drawing;teaching reform;teaching plan;teaching methods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0-0216-01
1工程制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本課程包括畫法幾何和建筑制圖兩部分。目前,在教學內容上,工程制圖課程分兩個學期完成。畫法幾何一學期,建筑制圖一學期。其中,并未包含計算機制圖部分。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邊聽邊記筆記。第一學期所有的圖例和模型都是教師在課堂上現場畫在黑板上的。課上教師在講臺上邊畫邊講,課下學生練習畫圖,然后教師利用大部分時間批改學生的制圖作業。長期以來,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上課基本上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得累,教師教得也辛苦;第二學期書中內容多為建筑制圖的內容、畫法、規則等,內容空洞,繁復。而最能直觀說明問題的示例性圖紙卻又非常少,一般只給出一套。繪制施工圖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一般都是學生利用課下時間,老師的指導也是只能針對大部分學生的嚴重錯誤指點一下。
2工程制圖的教改的想法
2.1 教學計劃中課時安排和教學內容的調整本課程的教學計劃一般為畫法幾何和建筑制圖將總課時一分為二。這樣是不合理的。應將畫法幾何的學時減少增加到建筑制圖部分,使兩者課時比在2:3左右。這樣的話,畫法幾何部分的改革建議調整其內容和深度,進行必要的精簡,作適當的壓縮。保留畫法幾何的基本內容,特別是作為工程制圖基礎的投影理論基礎知識,使學生了解點、線、面的投影理論,初步建立空間主體到平面圖形的邏輯思維理念,淡化那些難度較大的圖示與圖解的有關內容。對于建筑制圖部分,作圖訓練在教學內容上同時,加強幾何體三面投影圖的繪制和閱讀,將形體分析法、線面分析法作為主線貫穿課程始終。為后續工程制圖部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畫法幾何部分教學方法的選擇畫法幾何在學習過程中, 要求學生在空間立體與平面視圖之間不斷的進行轉換, 比較抽象。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這對很多空間想象能力差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為使課堂教學更形象有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抽象的原理概念容易被學生掌握,教師采用多媒體上課是不錯的選擇,因此,將多媒體課件用于《工程制圖》教學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但這并不是說制作一些動畫,畫些空間立體圖就能輕松完成教學任務,要想學生真正輕松掌握重點難點,教師是需要在課件的制作上下足功夫的,要用動畫和圖形生動逼真地反映出教學內容的內在的聯系和本質。而投影規律是在前者的基礎上,重點揭示在三視圖中的圖與圖、圖與物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它是學生今后看、畫圖樣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論依據, 是《工程制圖》課程的理論根源所在,學生對全書的后續內容能否接得上,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此。教師可先用三維動畫將要使用的模型制作出來,使它形象的出現在學生面前,各個方位的特征可以輕松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然后在引入“三面投影圖”的概念,將動畫中立體模型的三視圖畫出來,最后再講解投影規律。
2.3 建筑制圖部分教學方法的選擇建筑制圖部分的改革建議首先講解清楚閱讀施工圖的步驟、內容、方法;其次講解繪制的要點、難點和要求;然后進一步選擇有代表性的施工圖進行分析講解,擴大學生眼界;最后結合工程實際布置制圖練習,要求學生認真獨立地完成。但整個過程并不是按先后順序這樣的簡單程序完成,建議教師使用“項目教學法”完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因此“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現在以“平面圖的讀圖與繪制”為例說明。第一步,先給出一張簡單的平面圖(難易程度以大多數認得基本常識可以讀懂大部分內容為適宜),讓學生思考并回答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提出一些稍微難的問題,使學生開始有疑問;第二步,使學生帶著問題開始學習課本里的相關知識,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在解決疑問的過程中學會平面圖的形成、內容、繪制步驟原則等相關知識;第三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提供給學生多套平面圖的圖紙(各種建筑類型的典型圖紙,可稍難一些),可配合圖紙給他們出一些題目讓他們合作完成這些圖紙的讀圖。這是個關鍵的環節,這個環節中學生要自主學習完成任務;第四步,讓每組學生選出一個代表在課堂上匯報他們的學習成果與完成過程,并指出他們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疑點;五步,根據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分析學生碰到的難點與疑點做出解析,并歸納總結相關知識點。
2.4 計算機繪圖部分的改革建議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普及,AutoCAD 廣泛應用于工程二維圖形和三維圖形的繪制,本課程是非機械類工科的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職業技能基礎課,設在《工程制圖》課程之后,學生已掌握工程制圖的基本知識,《工程制圖及CAD 實訓》課程主要采取上機練習方式,以加強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工程制圖知識和AutoCAD軟件正確的繪制工程圖樣。計算機不會產生圖學思維,工程師所具有的形象思維構思表達能力,是不能由計算機繪圖本身產生的,學生只有通過土木制圖課的學習,才可以掌握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培養繪制和閱讀土木建筑圖樣的基本能力、一定的圖解能力、對三維形狀與相關位置的空間邏輯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計算機繪圖已成為傳統土木制圖教育的一種必需的延伸,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在傳統的制圖課程中穿插計算機繪圖知識,才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完整地掌握這門工程技術語言。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1-0039-02
建筑識圖課程是中職土木水利類專業職業技能領域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探索改革,積極運用多媒體、真題實作、網絡學習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一、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
《建筑識圖》課程要求學生在具有立體幾何的基礎上進行,重點突出正投影原理在土建專業工程圖中進行識圖、繪圖基礎訓練,以便進一步在后續課程、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中培養提高。
1.教學內容模塊。《建筑識圖》主要分為2個模塊的內容:投影知識和建筑識圖。投影知識主要包含以下內容:投影基本知識、正投影原理、三面投影知識、剖面斷面部分、軸測投影,這一部分知識對于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建筑識圖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建筑制圖一般知識、建筑施工圖識讀、建筑結構圖的基本知識、建筑設備施工圖的基本識讀,這一部分知識要求理論聯系實際,在立體幾何三面投影基礎上的建筑實際工程的圖紙識讀,鑒于建筑形體的多樣化,要求學生空間形體理解能力強,個人主動多讀多理解。
2.中職學生學情分析。“90后”的中職院校的學生熟悉電腦操作,具有較強動手能力,但他們或無求知、上進的愿望,或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基礎薄弱,無心學習,形象思維差或缺乏吃苦精神和學習毅力。開發一體化教學模式,建設實訓室,根據模型展示輔助識圖、手工繪圖輔助識圖、CAD繪圖輔助識圖來設計基于工作過程的體驗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一體化的教學條件創設
一體化教學對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環境、教學設施均有一定的要求。
(一)教材使用與建設
必須依據本課程標準選用教材,教材應充分體現任務引領、實踐導向課程的設計思想。教材應將本專業職業活動,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項目,按完成工作項目的需要和崗位操作規程,結合職業技能證書考證組織教材內容。要以實際建筑工程為載體,引入必須的專業知識,增加實踐內容,強調理論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必要時根據實際情況編寫適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二)擴充性資料建設
為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擴展其知識面,教師們選擇了不少擴充性資料,其中有:
1.相關的國家制圖標準:《技術制圖》、《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總圖制圖標準》、《建筑制圖標準》、《建筑結構制圖標準》、《給水排水制圖標準》。
2.大量建筑物的工程圖樣:如教學樓、宿舍樓、實訓樓、圖書館等建筑的工程實際圖樣,供學生課下查閱,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識圖能力。
3.教材配套的習題集,可供學生平時根據作業要求完成基本技能的實踐訓練。
(三)實踐教學環境
《建筑識圖》實訓周的實踐訓練均有實訓指導書,對實踐教學的目的、實訓要求、實訓內容、實訓的步驟及日程安排以及實訓成績的考核和評定等都做了詳細的說明。根據該課程的教學需要,為該課程的教學提供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校內建設實訓基地,購套配套的掛圖、模型等教學輔助工具;建設“教、學、做、評、展”一體化多媒體綜合實訓室用于課堂教學;建設模型制作室為學生制作模型提高空間想象能力提供服務等。在建筑工程公司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將課程教學延伸到企業的工程實踐中,安排學生參加實踐活動,通過親自參與工程實踐,提高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
(四)網絡教學環境
注重課程資源和現代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建自己的建筑工程識圖課程網站,并將網站的大部分教學資源應上網開放,包括教學課件、電子教案、難題詳解、試題庫、模型庫(動畫演示)、部分教學錄像等,并不斷地進行完善和更新,可供學生網上自主學習和師生互動交流。學校學生圖書館、辦公室、多媒體教室和都接通了局域網,對外連接教育網。
三、多元化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在一體化教學中的綜合運用
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動畫、仿真識圖軟件、建筑知識問答庫、自測自評自學系統),綜合運用講授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引導文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做”合一的高效一體化教學。
1.通過現有的幾何模型、三維模擬動畫、仿真識圖軟件、建筑知識問答庫、自測自評自學系統等教學輔助資源,幫助解決學生理論知識的薄弱環節。
2.通過科學的分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使其具備團隊合作的精神,養成互相交流的習慣,把握自評互評的分寸以及培養學生具有善于分析總結的綜合能力。分組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照顧到課堂中的每一個學生。
3.通過文字、圖片、動畫、視頻、互動等多渠道的信息化技術輔助教程,實現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的實訓教學理念。不僅僅在課堂中采用天正建筑的模式,還可以用魯班軟件BIM來展示。
4.通過穿插游戲課堂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互動學習環境,維系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5.通過基于工作過程的系統項目練習,將建筑制圖規范深入實訓實操教學,按照識圖、繪圖、審圖、改圖和出圖的步驟進行規范的操作訓練。
6.建立自主學習機制。主要通過小助理、小制作、小老師的形式加以反映,促使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堂積極思維,課后根據個體的不同進行選擇性的提高學習。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綜合性考核評價體系
本課程屬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知識、技能與職業態度的培養主要靠平時積累和訓練,試卷不應成為衡量學生學習成績的唯一評判標準,對學生學習成績評定的標準更注重的是能力的鑒定,因此,該課程考核主要采用過程化考核為主、理實一體化的綜合性評價。考核內容可包括學習內容、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團隊合作、成果評價等要素。
(一)規范常規考試模式
對于量大面廣的基礎平臺部分,實行教考分離,統一命題與閱卷,學要求和考核標準,增加了考試的信度、效度和區分度,使考試更有效、更全面、更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確保教學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二)深化改革考試模式
1.“小教師”模式即學生“自主命題、自我測試、自行評價”,由學生自己出一份卷子,自己給出標準答案,寫出出卷和學習過程的體會,同時以PPT方式進行口頭答辯。從學期一開始就告訴學生可以自己當“小老師”,以此模式進行考試,但以期中測驗成績作為主要的選拔標準,因此一開始學生就有壓力與競爭。班級前20%可以申請期末“小教師”模式考試。這樣,前半學期以掌握基本理論為主,仍然是傳統的考試模式,后半學期則給予充分發揮的空間,實際上有效地將考試融入了學習過程。
2.口答模式即一師一生進行問答考試。不同的學生針對不同的圖紙或者相同的圖紙不同的問題,對基礎識圖知識進行問答。口答考核方式的優點在于學生不得作假,逼迫學生學習;不足之處在于耗時較多,對教師的要求較高,要求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提問。
3.個別優秀的學生,還可以采用面試的方式進行。即首先由學生進行口述,借以考察和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面試的內容主要為若干重要概念、分析和解答難點疑點問題等。面試在輕松交流中進行,不必作過多的復習準備,不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為學生深入學習提供方向。
4.小設計模式建筑小設計,給教師提出高要求,也增加了工作量。教師要給出不同內容和類型的題目,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自己設計繪制正規的A3工程圖,可以用計算機繪圖,也可以用繪圖儀器作圖,若達到一定繪圖水準,也能夠得到認可,將其成績記入總評成績,增強了平時空間想象力稍有欠缺,而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對學好建筑識圖的信心。
(三)綜合性成績評定模式
學生學習《建筑識圖》這門課的最后總評成績應該是其多種能力的綜合體現,諸如實踐動手能力、自學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空間思維等,為此,我們在認定總評成績時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并且對公共平臺階段與綜合提高階段也采取不同的做法,同時給任課教師更多的評價空間。平時成績主要考慮作業、課堂表現、上機操作等,課程測驗成績包括單元測試、期中測試等,同時考慮小老師、模型制作、建筑小設計等。
五、結語
《建筑識圖》是土木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規范在逐步更新,學生素質逐年變化,因此,教師應加強進修、學習交流、多到企業鍛煉,在教學中大膽思考和嘗試改革,不拘一格育人才。
參考文獻:
1課堂教學部分
課堂教學主要是針對理論性的知識進行講解,要求學生掌握制圖的基本知識,了解并貫徹國家標準所規定的基本制圖規格,學會正確使用繪圖工具,掌握基本的繪圖技能。
1.1嚴格認真傳授制圖要求及標準
為規范圖樣,便于技術交流,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圖標準。作為一名學習建筑工程管理的學生,理所當然要掌握這些制圖標準。建筑工程圖紙是施工的主要依據,圖紙上的一條線的疏忽或一個數字的差錯往往會造成嚴重的浪費甚至返工。所以,授課過程中嚴格認真地對制圖要求進行講解,強調標準的重要性。課堂上還要求學生認真做好老師布置的每一道練習任務,掌握好制圖的每個細節要求和標準。通過制圖要求和標準的貫徹,要把學生培養具備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
1.2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培養空間想象能力與空間分析能力是制圖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通過引入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課件當中可以制作一些形體的三維模型圖片,與二維的投影平面圖進行比較,這樣學生更易于分析清楚立體與投影之間的關系。通過多媒體課件觀察形體的空間形狀和結構,引導學生想象出各個投影面的投影;再離開形體,讓學生根據各面投影形想象出形體的空間形狀和結構。這樣反復訓練就能很快培養起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分析能力,改變了傳統的板書與掛圖教學方法,這樣做之后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厚了。
但是,是不是意味著采用多媒體教學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采用多媒體教學會使教學速度加快,學生做筆記的時間與消化的時間會減少,反而會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特別是制圖這門課,多媒體可以演示形體的投影、繪圖的步驟,但是學生課堂上的理解能力往往跟不上演示的速度,講解的時候聽懂了,而實際做作業時根本無從下手。所以說,針對制圖這門課,多媒體課件可以用來演示物體的立體與平面之間的關系。而對于繪圖的步驟及作圖技巧,老師還是要在黑板上給學生做示范,兩者結合起來才能達到預定的效果。
1.3借助輔工具,構造空間模型,建立空間想象能力
上課時老師可以借助于一些輔工具,比如粉筆盒、水杯、粉筆等等,這些工具相比與二維的投影來說,都很形象、很具體。借助于這些工具,學生應該能很好地把形體的立體與投影聯系起來。比如,講述到圓柱體及圓柱體截切部分內容時,完全可以借助教師上課時帶的水杯進行講解。再比如,講述到構造三面正投影體系時,告訴學生可以借助教室的三面墻面或者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書本進行構造。對于更難于理解的形體,學生還可以自己動手切割、拼做一些簡單模型進行組合,邊組合邊分析,這樣做更容易加深同學們對形體投影的理解,學習興趣也更濃厚。
1.4課堂上預留練習時間,鞏固教學內容
對于每節課講解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筆者會預留好學生練習的時間,用來幫助學生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通過這些針對性練習,可以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講課深度,為學生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達到預期的教學要求和效果。
2實踐教學部分
通過課程實訓和技能競賽,把制圖國家標準中的有關規定和畫法貫穿于其中,幫助學生消化、鞏固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訓練繪圖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繪圖和識圖的能力,從而為學生的職業技能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2.1高度重視學生的課程實訓
制圖課理論知識部分授課結束后,學生需要對這門課進行實訓。老師要制定詳細的課程實訓計劃、實訓內容及要求,明確實訓的目的。筆者認為,實訓就是讓學生獨立練習,獨立完成實訓內容,讓學生自己在實訓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如果是少數同學不理解或不掌握的話,提倡同學之間相互討論,相互幫助,把問題解決掉;只有在大多數學生都無法理解和掌握的情況下,老師才會去幫助引導和解決問題。
2.2開展制圖和讀圖比賽
為提高學生的制圖和讀圖能力,可以開展一些制圖和讀圖方面的比賽。比如,建筑制圖比賽時,可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按照建筑制圖標準完成一幅建筑平面圖;而建筑識圖比賽時,則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識讀建筑平面圖和結構平面圖中的內容。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按照行業標準繪制閱讀建筑工程圖紙的能力以及熟悉建筑基本構造。在課程教學中,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使教學方式方法多樣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課題之一。而“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近年來高中職業院校建筑學專業已成功推廣的教學方式。“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方法,它強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任務驅動下,在探究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討論和會話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教師將教學內容設計成具體的學習任務,在學習活動中扮演了情境的創造者、任務的設計者、資源的提供者、活動組織者及方法指導者等角色,是以任務為驅導,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學生充分掌握所學內容的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中的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容主要包括:精心設計工作任務;合理實施工作任務;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學生參與任務結果評價。具體教學思路:引出任務——分析任務——解決任務——評價任務——任務拓展——布置作業。
1.1 依據教學目標,以任務引領課程學習
對于枯燥的建筑課程教學而言,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來源于課程本身,而更多地來源于課堂教學形式的選擇。為此,教師在選擇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學習任務,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快速掌握所要學的專業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中,應首先從任務設計入手,設計滿足學生興趣需求并且貼近生活實際的學習任務,以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進設計任務的順利實現。比如,在建筑圖紙繪制的教學中,在教給學生基本的繪圖方法之后,讓學生針對學院大樓繪制建筑平面圖。 通過實際項目的訓練,不但使學生掌握了繪圖方法與技巧,加深了對建筑平面圖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職業態度。學生也反映這樣的學習方法實用性強,覺得收獲很大,興致很高。對每一個實訓項目的設計,都要促使學生綜合運用多個知識點,力求簡單、容易理解,項目的成果必須是職業工作過程中的作業結果,以激發學習者的積極性,并保證了課程目標的落實。
1.2 引導學生自制模型,強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對于一些建筑結構而言,多呈現立體形態,且構建層次相對比較復雜,在教學工作過程中僅以文字、圖片等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很難使學生的立體想象與空間想象能力得到提升。而對于模型制作而言,恰能彌補這一缺陷。為此,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布置一定的模型制作任務,以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對空間結構的感知能力。在選擇材料時,可以選擇硬紙板、鐵絲、線、軟木條、美工刀、鋼尺、木頭針等材料,如對于建筑制圖中的基本形體、三維空間以及組合形體等元素可以用硬紙板來制作,而對于建筑建筑結構中的桁架等結構可以用木條來制作,對于梁、柱等線形構件而言,可以用鐵絲來制作。通過布置任務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建筑模型,能使學生的施工技術、操作技能等得到提升。同時,通過學生對材料選擇、預算制定等環節的操作,能使學生充分理解建筑中的強度、穩定性以及技術經濟合理性等特性。另外,借助現代教育技術,通過設計和制作虛擬動畫,對模型形體進行剖析,使抽象的理論變的直觀、形象,容易理解,可以增強學生空間想象力,提高了教學效果,并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
1.3團隊協作,合理實施工作任務
學生實施工作任務過程中,要保證全體學生參與,每個學生掌握。例如,在授課過程中可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給每個小組布置任務,明確學生分工,讓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差些的學生,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通過實際練習獨立完成任務。學生畫好圖以后,每組派個代表來講解繪圖過程,讓學生討論,最后找到一個精確快捷的繪圖方法。這樣可以使參加討論的每一位學生對同一問題, 獲得多方面、較深入的認識, 有助于思考能力、 交往能力的養成, 有助于團隊精神、 集體觀念的培育, 使學生的合作精神得到提升。
1.4評價任務,總結提高
教學評價是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目的是評價學生任務完成情況,根據完成情況分析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總結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設計任務的同時設計好任務評價標準,這樣就可以讓學生也參與到教學評價中。首先,在分組內讓學生參照評價項目內容給自己一個客觀的評定,其次,在分組內互相進行教學評價,再次,由教師總結并給出客觀評價或得分。這樣就可創造出一種開放式的評價機制,可讓學生發現同學的優點,看到自己的不足,在交流與評價中鍛煉能力,使學生獲得相對完整的、扎實的專業應用知識。學生參與評價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為完成下一個任務奠定良好的基礎。
2.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于《建筑制圖與識圖》教學的效果
2.1 提高了實踐教學效果
在進行 《建筑制圖與識圖》 課程教學時,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比如通過采用現場教學法和工地實習活動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在識圖能力的教學中,采用現場教學法,將學生帶到施工現場,給他們工程圖紙,讓他們對照工程實際識讀圖紙,把原理性知識技能與操作性知識技能進行有效的整合, 形成綜合知識能力的提升,不僅給學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還為將來就業奠定基礎。
2.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意識。使用任務驅動的教學式,讓教師從主導變成引導,把學生放到主置上。在每次上課前,教師先給出設計任務,幫助學生設計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分組討論、分析任務,讓每組都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最后由學生決定,教師幫助確定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案。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應用所學知識,提出解決辦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主要進行方法指導,鼓勵學生閱讀相關書籍互相交流、討論解決問題,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實際練習,學生更容易體會到自己學習的成就感,提高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3引入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提高中職建筑教學效率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現階段的中職建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的生動形象、影音效果獨特等特點,制作與教學內容相對應的教學課件,將教學內容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能有效強化學生對于所學專業知識的直觀認識與理解。同時,對于建筑專業而言,與繪圖軟件聯系教學緊密,教師在實施任務驅動法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布置一定的軟件繪圖作業,既能提升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還能提升學生的建筑專業軟件繪圖水平,進行系統性學習,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結論
實踐證明,通過在《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課程中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踐能夠把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意識,并且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制圖能力都有了較大的增強,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升。但在利用這一方法時要根據教學內容, 充分考慮它的適用性, 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深入的分析, 確保對這一方法運用的合理、恰當。
參考文獻:
[1]張海昕 物業管理專業.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課程的教學探討[J].中國林業教育,2003,(02):45-46
“建筑構造”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學習此課程旨在了解建筑各組成部分的構造原理,掌握其構造方法,具有識讀和繪制施工圖的理論基礎。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傳統的“填鴨式”“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使大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消極的學習態度。適當地引入實訓,可以使學生形成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學習模式,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一、實訓方案的提出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采取“教、學、做”三合一的方法,適當縮小理論授課學時,(由原來的54個學時減為42個學時),結合理論授課安排必要的隨堂實訓(12個學時),以及課后安排兩周的實訓周。具體內容如下:
1.隨堂實訓
[序號\&實訓模塊\&實訓內容\&學時\&1\&參觀建筑\&了解建筑的基本組成部分,增加感性認識\&2\&2\&墻體大作業\&根據要求繪制墻身詳圖\&2\&3\&屋面大作業\&根據要求繪制屋頂平面圖\&2\&4\&參觀樓梯\&了解樓梯的類型、作用及位置\&2\&5\&樓梯大作業\&根據條件繪制樓梯詳圖\&4\&]
2.實訓周安排(兩周共計60學時)
實訓時,將學生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布置不同的任務,要求分組先量測校園內1號教學主樓各部位的尺寸。第一組完成建筑總平面的測繪和全部平面圖繪制,第二組完成建筑立面和剖面的測繪及立面圖繪和一個剖面圖的繪制,第三組完成墻身大樣圖的測繪和繪制,第四組完成樓梯的測繪和繪制。
[序號\&實訓模塊\&實訓內容\&學時\&1\&任務書下達\&教師布置任務,講解相關內容\&4\&學生分組,明確分工,準備相關資料\&2\&2\&建筑物測繪\&教師講解測繪方法及注意事項\&2\&學生測繪、記錄數據\&22\&3\&建筑施工圖的繪制\&教師講解繪圖要求及注意事項\&2\&學生繪圖\&20\&4\&測評\&學生自評\&2\&小組互評\&2\&教師點評\&4\&]
總之,實訓任務由兩部分來完成。第一部分進行測繪實訓,目的是掌握施工圖的圖示方法和圖示內容;第二部分為根據建筑構造和施工圖的知識,繪制施工圖。
二、方案實訓過程
以我院1號教學主樓為學生的實訓任務。
1.組織學生參觀教學主樓
在隨堂實訓時,組織學生參觀教學主樓,從外觀到每個樓層的布局,再到一個教室的組成、具體布置,全面觀看。參觀過程中教師介紹這棟建筑物的各部分組成、功能、作用、構造、使用的材料以及國家對住宅設計的一些基本要求(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等。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積極提問,也可互相討論,教師做解答,形成一種和諧輕松的學習氣氛。
2.實訓環節設計
在為期兩周的課后安排實訓中,將實訓環節設計分為五部分。
環節一:提出實訓要求,明確實訓目的。
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明確各個小組的任務。雖然每個小組的任務不同,但實訓都是通過兩個部分完成的,第一部分是測繪實訓,目的是掌握施工圖的圖示方法和圖示內容;第二部分為根據建筑構造和施工圖的知識,繪制施工圖。
環節二:互相討論分析任務,總結完成任務所面臨的問題。
在給出任務后,教師應與學生共同討論分析任務,總結完成任務所面臨的問題。比如:在測繪“建筑總平面圖”任務中,學生要知道建筑總平面圖是怎樣形成的,要繪制建筑總平面圖需要測量哪些數據,應該如何利用建筑總平面圖上的內容去完成一些實際工作等。這些問題的提出,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已經學過的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環節三: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
針對發現的問題,教師不要急于回答,而是不斷引導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計劃。例如:在“繪制建筑平面圖”任務中,當學生提出問題“建筑底層平面圖是怎樣形成的”,教師可結合“建筑制圖”課程的相關知識講解,用現有的底層平面圖紙以及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引導學生,學生就會自行總結底層平面圖里應包含的內容。
環節四:學生互相協作、共同探索完成實訓人物,展示任務完成的成果。
這一環節是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問題、組合協作完成任務的過程。此環節,教師可根據每一組的實際情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不斷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等方式,互幫互學,共同完成任務。
環節五:成果評價,先進行小組評價,然后小組之間互評,最后教師對成果進行總評,對知識點進行梳理。
每一個任務在完成后,教師要及時根據事先設計好的評價體系對學生完成的任務做出反饋和評定,幫助學生找出他們在完成任務時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法,不斷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評價指點。與此同時,要對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所使用的知識點進行系統梳理,使學生獲得相對完整、扎實的專業應用知識。通過這一環節,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方案實訓的目的
實訓以任務為載體,學生必須實實在在參與到任務的完成里面來,從信息的收集、任務的實施到最終的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教師只是引導者。學生在每個階段完成的過程中,必須團結協作,共同完成學習,能夠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成就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生能夠把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既熟悉相關的建筑制圖規范,提高繪圖能力和識圖能力,又加深對建筑構造一般知識的理解,增強感性認識。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全面發展,在課程實訓中應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通過開放式的認識、思維和工作方式,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學習環境中,完成工作任務。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專業對話伙伴,引導學生不斷地進行反思、完善、提高,逐步提升學生處理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基于完整工作過程的實施中,通過自主學習,提高了觀察思考的能力,拓寬了學生的職業視野;在與小組協作的過程中,促使學生樹立嚴格的紀律觀念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鍛煉了團隊合作和人際溝通能力,為工作后與客戶建立良好、持久的關系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立群,梁媛,李娜娜.基于工作過程的“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2(33).
建筑CAD課程是學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該課程對于后續課程的學習及畢業后的就業相當重要。筆者任教建筑CAD教學已經八年,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一、教學實踐中的問題
1.學習方法方面
建筑CAD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學效果不理想。現在的老師是“自己割草喂羊,而不是牧羊,羊不會自己找草吃”。而學生大部分沒有自學能力。目前建筑CAD制圖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只注重低能力和基礎知識的培養;(2)教師采取單一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3)學生學習方式以機械接受為主。老師只注重完成教的任務,忽視了學生是否達到了學習目的。學生對教學內容缺乏深刻理解,不重視實訓,隨意性大,缺少實效性。
2.選取教材方面
市場上的CAD課程教材,有的是純理論的教材,有的是將CAD中的編輯與繪圖命令分開介紹,對于處在初級階段的學生而言,起不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方法方面
在日常的教學中,大部分老師采取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CAD課程,老師先說明所要學習的命令,然后通過繪制圖形將CAD命令傳授給學生,學生學會了繪圖,理論也就掌握了。該種教學方法優點在于很好地體現了“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反作用于理論”。但在這種教學方法之下,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過大,不利于培養學生創新,不利于培養頂尖人才。還有一些老師采用項目教學法,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命令,在實際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學生自己解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難,提高了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非常適用于基礎知識扎實和綜合能力很強的學生,而對于很多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由于基礎知識薄弱,自信心可能會受到挫傷,達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和體會
在建筑制圖課程與計算機應用教學中,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思考,不斷改進的問題。筆者從自身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些經驗和體會,使學生在愉快、積極、主動中學好這門課程。
1.讓學生真正帶著問題去學習
脫離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將以教師的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主。讓學生真正帶著問題去學習,讓教師真正“以問題為紐帶”去教學。問題應該是由學生自己挖掘或與老師探討產生。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獨立見解。教師每次課后除了布置本次課堂內容的作業之外,還要安排與下次課內容相關的作業。目的是要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而不是感覺被逼著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學得快樂。
(1)分組學習。將學生分成幾組學習,按電腦操作水平較好的、中等的、相對比較差的三種類型分成三組,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安排好每個組長管理好本小組成員,再由學習委員督促小組長。
(2)分層次教學。由教師分析并演示某個CAD命令,學生根據老師的演示完成任務,學生既掌握了本次課的理論知識,又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了技能。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既有了成就感,也增加了學習信心。分組學生要互相討論、團結協作才能完成,這樣挖掘了學生的創造潛能,開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從而達到了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目的。這樣也會提高班級的學習氛圍,加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2.與其他課程結合,同時開展教學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實踐教學 高職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以服務建筑行業為主,以建筑工程一線施工員崗位(群)為就業目標,具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測量、質檢等核心職業能力,能夠勝任建設行業施工員崗位,或造價員、質量員、材料員、安全員、資料員、測量員等相關職業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為達到上述目標,必需制定完善的教學體系,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體系中,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素質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加強實踐性教學,根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研究本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如下。
一、實踐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實踐教學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活動過程的關鍵性環節。通過實踐性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技術能力,并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及嚴謹的科學態度,為今后更好地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1]。所以在實踐教學的環節中,要求學生和教師能從思想上予以重視,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教學,充分發揮其積極性與創造性。
二、實踐性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由專業基礎課基本技能訓練、專業課專業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等環節組成。本實訓體系是根據專業培養計劃的總體要求來確定的。
(一)專業基礎課基本技能訓練:
1、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目的
通過課程基本技能的訓練使學生能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任務。
2、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主要內容有計算機基礎應用、建筑材料實驗、電工電子實驗、建筑CAD制圖、測量實驗、建筑制圖大作業等。
1)建筑材料實驗:了解材料的力學性能,掌握試驗方法。其內容有水泥樣品的鑒賞和水泥試驗(包括水泥細度的測定、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測定、水泥漿凝結時間的測定、安定性試驗及水泥膠凝強度的檢驗)、混凝土骨料試驗、普通混凝土試驗(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測定、混凝土抗壓強度的試驗)、砌墻磚試驗(抗折、抗壓強度試驗)、鋼筋樣品辨別和鋼筋試驗(拉伸及冷彎試驗)。
2)建筑CAD制圖:掌握Auto CAD計算機繪圖軟件的基本繪圖操作環境,掌握Auto CAD軟件系統的繪圖命令、編輯命令、尺寸標注、文字標注、圖層使用、圖塊使用及三維命令的一般操作,掌握建筑工程圖的基本繪制方法,培養建筑工程圖的計算機繪制能力。其內容包括:建筑CAD設計概論、Auto CAD繪圖命令、Auto CAD編輯命令、Auto CAD標注命令、圖層與圖塊、三維圖形的繪制及實際應用部分。
3)建筑制圖大作業:了解、掌握畫法幾何的基本理論;熟練閱讀建筑施工圖,掌握較扎實的繪圖技能。
2、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組織
由任課教師編制計劃書,記錄在每學期教學進度表中,其實訓方式可采用現場參觀與觀摩、實際操作等方式來進行。
3、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考核
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內容和效果可通過現場實際操作情況、提交的實驗報告(實驗數據)或設計電子圖紙等綜合打分,并按一定比例(20%)記入該課程的期末考核成績。
(二)專業課專業技能訓練:主要有工程測量實訓、施工組織設計、概預算大作業、建筑素描、房屋建筑學設計、鋼結構及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具體安排如下:
1、工程測量實訓:(時間2周)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兩周測量實習,對學生知識的鞏固和深化,基本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其具體任務是:
1)通過測量實習,使學生對測繪和測設的任務、內容、方法和要求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實事求是、艱苦奮斗、遵守紀律、團結互助、愛護公物的優秀品德和作風。
具體實習內容和計劃如下:
實習動員、領儀器、儀器檢校1天;水平角測量1天;水平距測量1天;水準測量1天;水準測量和導線測量計算1天;地形圖測繪1天;地形圖測繪1天;建筑物的放樣1天;圓曲線測設1天;寫實習報告、上交資料1天。
2、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1周,施工設計1周)
1)施工組織設計的目的
施工組織總設計的內容及編制依據;施工布置及施工方案;施工任務的組織分工及程序安排;重點工程的施工方案、主要工種的施工方法、臨時設施的規劃;施工總進度計劃編制原則、要求、內容及步驟;各項資源需要量計劃;施工總平面圖編制原則、內容、編制依據及編制方法;建設項目風險預測和安全目標。
2)施工組織設計的課時安排
模塊1施工準備 1)編制施工準備工作計劃 針對北京某實際工程項目,編制施工準備工作計劃;2)圖紙會審實訓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分組模擬進行圖紙會審仿真實訓
模塊2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編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4 )編制分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分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5)施工平面圖設計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設計施工平面布置圖
模塊3 施工組織總設計 6)編制網絡計劃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分部工程網絡計劃7)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3、建筑工程預算大作業:(時間1.5周)
1)建筑工程概預算大作業的目的
建筑工程概預算大作業是學生在學習《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后所進行的專業實訓,通過該實訓,使學生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實際操作技能。
2)建筑工程概預算大作業的主要內容有:
根據詳細圖紙,進行工程量的計算;利用定額計算各項費用如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臺班使用費、間接費、規費、利潤、稅金等;進行工、料、機分析、編制工、料、機用量匯總表;編制工程造價匯總表并計算綜合單價造價。
4、建筑素描:(時間2周)
本課程是建筑學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繪畫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素描課內容要求:構圖完整,造型準確和素描關系表現合理,質感強烈,空間感強,并能應用它輔助學習水彩、速寫、表現技法和專業設計課程。
5、房屋建筑學設計(時間1周)
房屋建筑學設計的主要內容:
⑴平面設計
①根據建筑功能要求和家具布置及人的活動空間要求確定使用房間的平面尺寸
②根據使用人數確定輔助房間平面尺寸
③根據消防要求確定垂直交通的數量及位置
內容包括:使用房間平面布置圖、衛生間布置圖、底層建筑平面圖、標準層建筑平面圖、頂層建筑平面圖、屋頂排水平面圖
④據建筑性質進行功能分析進面進行平面組合
⑵剖面設計
根據建筑功能及使用性質確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凈高,進而確定建筑層高和空間組合。根據圖紙的表達情況繪制1~2個剖面圖
⑶立面設計
根據建筑物的性質,運用建筑美學的原理及處理手法確定建筑立面造型,根據建筑所處位置及城市規劃部門的要求繪制主立面、側立面、背立面圖。
⑷總平面設計
根據城市設計和場地設計的知識,進行總平面布置,繪制施工總平面圖
①確定場地的主次入口的位置
②場地道路布置及綠化布置
③確定建筑物的位置及消防間距、日照間距等其它安全距離的確定
④人流、車流的組織
⑤建筑構造詳圖
根據建筑方案的特點、準確表達設計構思,將相關構造繪制建筑詳圖
6、鋼結構及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鋼結構48學時,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48學時)
鋼結構實訓的主要內容有:
(l)屋蓋支撐布置一一說明布置原則和根據。
(2)設計一個普通鋼屋架:節點荷載計算,桿件內力計算,桿件內力組合,桿件截面選擇,設計四個典型節點,全部計算書。
(3)按給定比例繪制一張2號圖,內容包括支撐單線圖;屋架單線圖,圖中要求注明桿件計算內力和選定的截面;畫四個典型節點大樣圖:支座節點、上弦一般節點、下弦拼接節點、屋脊節點。
(4)要求輔導教師講解桁架內力圖解法。
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的教學要求有:
1)掌握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的選型與布置,結構設計方法,構造要求及施工圖的繪制;
2)掌握砌體結構各種基本構件的受力特征與截面設計方法,及磚混結構房屋的設計方法和構造要求。
專業技能訓練的組織與管理
專業技能訓練由系部統一組織,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實施,各實訓過程均配備專業指導教師1-2名,進行日常管理和專業指導。
專業技能訓練的考核
考核內容分日常考核和訓練成績考核兩部分,以全面衡量學生的專業訓練能力。
(1)日常考核
實訓期間,學生必須遵照學校正常作息時間到指定地點進行實訓;
學生必須按實訓計劃,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階段實訓任務;
考察其動手協作能力和團結能力。
(2)訓練成績考核
訓練成績的考核工作由系部,安排指導教師負責進行。根據學生的實訓成果,分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四等,單獨計入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綜合技能實訓
1、畢業綜合實訓(時間18周)
1)畢業綜合實訓的目的
畢業綜合實訓是實踐性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畢業綜合實訓,可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及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踏實、認真、嚴謹的科學作風以及建筑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建筑結構、建筑施工的全局觀點和經濟觀點。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工程建設項目設計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2)畢業綜合實訓的要求和主要內容
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測量實習,時間5周;第二階段為結構設計與結構計算,時間為6周;最后一階段為制圖,時間為6周;最后一周讓學生總結并準備工作面試。
具體要求有:熟悉制圖規范和相應的建筑規范;了解和掌握建筑方案設計和建筑施工圖的設計;正確進行多(高)層房屋的結構選型、結構布置;正確進行結構計算及結構施工圖的設計;掌握用工程圖紙全面而準確地表達設計意圖的技能。
3)畢業綜合實訓的組織與管理
畢業設計由系部各專業組織和管理,并指派專業指導教師進行輔導。(專業指導教師可提出具體意見及建議)
4)畢業綜合實訓的考核
分日常考核和成果考核,其中日常考核是指畢業綜合實訓期間要求學生遵照學校正常作息時間到指定地點進行畢業綜合實訓;必須嚴格遵照時間安排,分階段保質保量地完成設計。成果考核是指應按畢業綜合實訓中的規定完成工作量,所繪制的工程圖紙應符合制圖標準及相應的規范要求;應有完整的設計說明及完整的計算書;考核由專業指導教師根據綜合實訓期間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成果情況綜合評定,成績分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
2、畢業(頂崗)實習(實驗階段)
1、畢業(頂崗)實習
1)、畢業(頂崗)實習的內容與要求
要求學生實習過程中,能閱讀施工圖和內業資料;了解和掌握施工的全過程;了解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過程和內容;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了解施工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了解安全生產質量管理措施并參與各工種的施工,完成實習報告。
2)畢業(頂崗)實習的組織
實習單位的落實由系統一安排和學生自己解決相結合;由實習單位安排具有一定資質的人員擔任現場指導,并由系指派專業實習指導教師進行具體檢查、指導和協調工作。
畢業(頂崗)實習時間在第六學期進行。前幾周進行綜合性的實踐活動,最后一周進行實習過程的總結,撰寫實習報告。
3)、畢業(頂崗)實習的考核
實習考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實習報告、實習過程的表現
要求學生每日記載實習情況,包括實習內容、實習體會等,實習結束后應按實綱的要求做實結。根據在實習期間的表現及實際業績,由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作出鑒定,并由主管部門簽章。學校的專業指導教師組成實習考核小組,根據上述資料給出學生的畢業實習成績,成績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四等,單獨記入學習成績。
三、課時分配:
公共課理論學時424, 實踐學時160,占總學時比例21.69%;基礎課理論學時176,實踐學時176,占總學時比例6.54%;專業基礎課理論學時306, 實踐學時102, 占總學時比例15.16%;專業課實踐學時126,占總學時比例20.95%;專業實訓實踐學時360,占總學時比例13.37%;實習實踐學時600,占總學時比例22.29%。合計理論學時占總學時比例49.93%,實踐學時占總學時比例50.0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