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校本研訓個人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3-02-28 15:27:0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學年校本研訓個人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學年校本研訓個人總結

篇(1)

一、為什么要編制使用這樣一本《手冊》

《手冊》由負責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師培訓的學校教科部門發起研制,基本的出發點便是為了更好地履行部門工作職能,依托《手冊》這一抓手有效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

在2011年這個時間節點上思考這一課題,還在于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越來越顯出其重要性和緊迫性。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教育部門和基層學校都加大了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視和投入,浙江省于當年正式實施了新一輪教師發展培訓,撇開培訓內容、方式、經費保障等被外界譽為“顛覆性變革”的種種革新不論,單單要求每個學校、每位教師都制訂教師發展培訓的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這一機制如果能真正落實到位,筆者認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就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那么,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內部都十分重視教師培訓、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利背景下,如果有一本融合了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和行動指南的成長手冊之類的檔案文本,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職業生命質量無疑能發揮重要作用。

大多數教師的職業生涯默默無聞、中規中矩,能脫穎而出成為名、優、特教師的少之又少。但在筆者看來,每個教師看似平凡的工作其實都蘊藏著專業成長的豐富礦產甚至寶石,關鍵在于我們是否珍惜這筆財富,是否能有意識地進行挖掘、打磨、串聯、升華,而不是隨意浪費或任其流失。遺憾的是,在不少學校和教師身上,我們看到教師的專業發展還處于一種盲目的、無序的、粗放的狀態中:學校層面缺乏有效的引領,即便有一些規范要求,內容形式也不為教師所好所動,形式主義傾向嚴重;而教師大多也疲于應付繁雜的教育教學事務,囿于發展視野和職業追求的限制,很少也無法自覺而清晰地對自己的職業生命作一個系統的建構,很多時候是懷著“走一步看一步”“過一年算一年”“評上高級萬事大吉”的自甘平庸、隨波逐流、得過且過的心態。這樣的職業心智和行為模式無法使教師領略高層次的專業之美、職業之美,會流失掉太多的工作生涯中寶貴的礦藏寶石。

基于這樣的思考,也為了適應浙江省中小學新一輪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對校本研訓內容有效性和管理規范性的新要求,筆者與學校有關教師參考了其他學校的一些好的做法,結合學校發展實際,編制了《鎮海中學教師專業成長暨校本研訓手冊》,作為今后學校教師參加校本研訓及取得規定學時數的憑據,更重要的是試圖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發展指南,留存寶貴的文本資料。如果把教師的專業發展比作樹木的生長,那么一學年一本的專業成長手冊就是一道道或深或淺的年輪。

二、這是一本怎樣的《手冊》

《手冊》很薄,A4開本,白色銅版封頁,簡潔沉穩。扉頁上的一段“教科寄語”,用散文化的語言刻畫和解析出教師專業發展的美麗韻致,溫情脈脈中不失理性,有提醒、有勸誡、有要求、有展望,旨在觸發教師或許已經麻木、或許從未體驗過的職業情感,也使得《手冊》少了些居高臨下、公事公辦、管理與被管理的冷漠與僵硬,呈現出溫暖、關切、和諧的色調,拉近了學校職能部門與教師之間的心靈距離。之后的前言和目錄則簡要介紹了《手冊》的內容分布、操作要領,教師從前言中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生動論述以及目錄中各項專業發展內容的羅列已經可以獲得關于專業成長的較為系統、清晰的整體概念,這本身就是一種專業學習。手冊的主要內容如表1所示。

《手冊》的正文分“我的成長規劃”“我的成長歷程”“我的成長收獲”三部分,可稱為“成長三部曲”。

篇(2)

一、培訓主題

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為主題,側重于“教育信息化推進與實施策略(課堂教學應用)”和“教育信息化平臺的管理與使用(利用信息化平臺開展備課、教學和研討交流)”。

二、培訓對象

我市鄉村學校學前教育、小學和初中所有教師

三、培訓目標

依據教育部《送教下鄉培訓指南》,圍繞年度培訓主題,依托市級教師培訓團隊,整合區域外專家資源,采取任務驅動方式,開展送教下鄉培訓。

送教下鄉培訓重在推動培訓團隊深入課堂、現場指導,提升鄉村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以送教下鄉培訓帶動校本研修,創新鄉村教師培訓模式,提升鄉村教師培訓實效。

四、培訓形式

網絡研修(16學時)、“送教+集中”(32學時)、校本研修(24學時)。

五、具體實施(2020年9月-2021年4月)

(一)網絡研修:培訓時間2020年10月-12月,委托XX市教育局指定的遠程機構組織實施。

(二)送教下鄉

2020年國培送教下鄉培訓覆蓋全部鄉村教師和所有學科,與全員培訓有機整合,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按照問題診斷、研課磨課、成果展示和總結提升四個環節組織實施。

1.主要學科(小學語文、小學數學等)送教以片區(全市共分為5個片區)為單位,小學科(音、體、美等)以市區為單位,整合全員培訓完成。片區安排如下:

西

片:略

西南片:略

片:略

西北片:略

城周片:略

2.本年度送教下鄉培訓所有工作在市送教下鄉培訓項目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由市送教下鄉培訓項目辦公室和各學科指導小組具體實施,總體安排如下:

(1)問題診斷:10月8日-10月25日,送教下鄉培訓項目辦公室組織6個小組(小學語文組、小學數學組、初中語文組、初中數學組、初中英語組及學前教育組)在全市范圍內開展2至4次問題診斷工作。問題診斷結束后,向市送教下鄉培訓項目辦(以下簡稱項目辦)提交診斷報告。項目辦將組織學科專家對診斷報告進行分析、審核并形成最終報告。

(2)研課磨課:

11月-12月中旬,在問題診斷報告的基礎上,緊扣本年度培訓主題,項目辦將分片開展研課磨課活動。各指導小組在研課磨課結束后向項目辦提交一期培訓簡報。研課磨課的具體安排另文通知。

(3)成果展示:送教下鄉成果展示活動將結合全員培訓名師展示活動,于2021年3、4月份組織實施。

(4)總結提升:2021年4月份,開展優秀課例評選(論文和優質課評比,評比文件將于年底前出臺)、進行培訓總結、績效考核評估、調研并制定下年度培訓規劃等活動。

(三)校本研修

為切實減輕基層教師的負擔,提升校本研修工作的實效,本學年度校本研修工作通過“中國教師研修網”上的個人學習平臺,實行無紙化考核。考核內容共三項:

1.立足日常的教學教研工作,以上課、聽課和研討為主要活動形式,每位參訓學員將個人聽課記錄或參加主題研討記錄,拍成圖片,以JPG格式上傳,每人不少于8篇(次);

篇(3)

1、提高認識——樹立校本研修的理念。面對當前教育,通過學習,使我們認識到:校本研修是學校的一種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辦好一所學校的綜合研究活動。它是以學校為研修主陣地,以學校教師為研修主體,以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為研修內容,以促進學生發展,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為研修目的,把教師培訓、教育科研、教學研究、學校管理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等有機地融為一體的綜合研究活動。它既是一種并于教師和教育教學的行動研究,也是一種制度建設,更是一種健康向上的學校文化。學校成立由專職副校長、教務處、教科室、教研組組成的校本研修組織機構,定期召開會議,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對教師隊伍建設制訂長期發展的規劃和近期工作計劃,并積極組織實施。

2、創造條件——做到四落實

經費落實。學校制訂了財務支出有關制度和校本研修有關獎勵制度。學校對教師全員培訓、教師學歷培訓、教研活動、教師外出取經等必要的經費支出給予保證。XX年年11.01萬元,2010年15.35萬元。

師資落實。校本研修師資在校內依靠如下人員:學校有高級教師7人,中學一級教師34人,余姚市教壇新秀3人。精心挑選好各學科教研組長、級段學科組長、級段骨干班主任等。在校外主要依靠市教師進修學校、市教研室、并與寧波東恩中學等單位掛鉤,充實師訓師資。

書籍落實。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為了教師學習的需要,學校訂有34種教育期刊,19種報紙,并每年給每個教師人手訂閱一份雜志和購買二本專著。學校還專門購置了一批教育專著書供教師借閱。

設備落實。學校有微機室、圖書室、閱覽室、校園網等設備齊全,網絡暢通,運行環境良好。

3、開發資源——運行多渠道

上級資源 全員培訓選用省、市組編的教師全員培訓基本教材。07、10年學校開展的《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教師語言表達》、《余姚市義務段教師學科專題培訓指南》。

師資資源 校內以高級教師、學科教研組長、學科級段任課組長等為培訓輔導員,效果較好。另外用外聘教師來充實培訓師資隊伍。

網絡資源 能充分利用“浙江教師研修網”、“寧波教師教育網”、“教育在線”等網絡資源,建立以學科為單位的區域性學習團隊,定期開展學習和討論。

資料積累 學校學科教研組長、學科教學年級組長等學校教學骨干教師,均建有學科教學數據庫,內有新課標學習資料、備課資料、教學課件、試卷練習題庫、教學經典案例等計算機信息資料,全校總存量達60多g,平均每位教師有1g多。

自編教材 積極開發教師教育校本課程,有自編校本研修教材。學校編有《教師政治理論學習讀本》《班主任全員培訓講義》等,作為學校中教師政治業務培訓教材。

外部引入 學校與余姚市教研室、余姚市教師進修學校(寧波教育學院余姚學院)、寧波東恩中學等機構和學校保持聯系,促進校本研修的深入開展。開辟“梁中講堂”邀請外單位的教育教學專家,分專題來校講座。

二、制定計劃制度,加強總結考核,對校本研修工作進行有效的管理

1、制定計劃——啟動校本研修工作

學校制有教師長期發展的規劃和近期工作計劃,不斷提出階段性實施意見和改進措施。學校每學年制定校本研修的工作計劃,積極組織實施。對各項專題內容,又制定專項計劃來開展各項工作。如2010年梁輝中學青年教師培養指導意見,2010學年梁輝中學青年教師“十個一”活動方案等。

2、及時總結——不斷反思和改進

在階段性計劃實施過程中,不斷總結反思,改進做法,完善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不斷取得實效。如每學年有師訓工作計劃和總結,每個專項內容又有計劃和總結。XX年年、2010年的主要專題有《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教師言語表達》等都有單項計劃和總結。

3、形成制度——把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

在校本研修開展的過程中,我們把習慣的做法,行之有效的措施總結出來形成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幾年來我校形成的校本研修制度有:青年教師綜合考評量表、教師師德考核互評表、梁輝中學年級組考核表、學生問卷調查表、教學質量評估及獎勵辦法、校級先進獎勵辦法、集體備課要求、梁輝中學教學工作常規、梁輝中學教職工教育教學工作考核評分細則、梁輝中學晉升一級教師量化評審方案等。

4、民主參與——調動每個教師的主動性

在青年教師培養工程中,每個青年教師都制定自我成長計劃及年度教學業務學習和課題研究計劃,確定自我奮斗目標,爭取3-5年內成為教育教學的行家。

5、保證時間——使校本研修活動落到實處

學校隔周一次師德政治學習,三周一次教研組活動。每學期制定《教師政治理論學習計劃》,三周一次教研組活動內容列入學校工作計劃。按計劃布置教師個人自學內容。讀專著內容有:《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教師需要什么》、《強化愛與責任,彰顯師德輝》等。保證平均每周1小時以上。

6、記錄過程——使校本研修工作留有痕跡

校本研修的每次活動過程有記錄,人員出勤有點錄,必要時拍照留念,完成后有小結和報道。如教研組工作記錄冊、教師成長記錄冊都能按要求記好,“梁中講堂”請專家來校為教師講座、《教師言語表達》理論考試都能拍照存檔。

「 1

7、加強考核——是開展校本研修的推動力

07、08學年教師全員培訓《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 教師語言表達》、《余姚市義務段教師學科專題培訓》都按上級要求精心組織,抓住輔導、講座、自學、作業、考試等培訓環節,達到預期的培訓目標,參訓率100%。在班主任培訓中,采用論壇評優、征文評獎等措施,推動了培訓工用的扎實開展。

8、完善檔案——反映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績

在教師培訓方面,主要檔案工作有:學分記入,培訓工作資料等,能分類裝訂成冊。每學年裝訂一次,內容有:整體師訓工作檔案、學分管理檔案(包括學分粘貼到教師個人)、教師個人專業成長檔案(一人一檔)等。

教育科研、教學研究、學校管理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等方面,各線做好歸檔工作,以全面反映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績。

三、落實內容,確定形式,認真實施校本研修工作

1、內容廣泛豐富

全員培訓內容 07、08學年主要有《新課程教學評價》、《教師語言表達》、《余姚市義務段教師學科專題培訓》等。

自主培訓內容 有“六個一”活動、《青年教師培養工程》、《構建和諧課堂,提高教學實效》。二年來,校本研修內容豐富,效果顯著。

師德培訓內容 根據上級要求每學期制定教師政治理論學習計劃,寒暑假對教師的政治學習都作出安排。學校還編制校本教材《梁輝中學教師政治理論學習讀本》(每學期一本),安排理論學習時間,扎實開展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和師德教育。

讀教育專著活動 在教師中開展讀教育專著活動,平時建立教師學習用書借閱制度,要求每個教師每學年讀二本教育專著,同時開展讀書心得寫作和演講活動,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基本理論水平。

新課標新課程內容 對新課程教學采取集體備課,級段任課組長引領,定期開展小組研討,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

現代信息技術內容 進行現代信息技術培訓,由學科教研組長、學科級段備課組長帶頭,研究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建立學科課件教學庫、試題練習庫、備課資料庫等計算機信息資料,全校總存量達60多g,平均每位教師有1g多。

教育科研內容 學校成立教科室,結合教學科研課題的開展,進行教育科研基本知識、方法培訓。

2、形式多樣活潑

案例研討、寫反思文章  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能運用案例進行研討,寫案例文章,教師撰寫的教學案例文章,三年來在余姚市級以上獲獎6人次。在班主任培訓中開展班主任工作論壇活動;在青年教師培訓中,于2010年4月舉行了第二屆青年教師教學主題論壇活動。,通過論壇形式開展交流活動,促進教學業務水平的提高。

校本研修與教研活動有機結合 三周一次教研組活動,采用集體備課、專題研討、聽課評課,請進來走出去,開展教學會診等形式的培訓活動,來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其中兩年來,就派教師去東恩中學參加異校教研活動8次,計40余人次。每學期舉行校內教研活動各學科7-8次、街道教研活動1-2次、余姚市級教研活動1-2次。教師參與面達100%。

“師徒結對”活動 實行導師制,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對分配來我校的新教師,學校都安排師徒結對。近幾年校內師徒結對有:黃佳娜與吳偉龍、黃芬芳與方燕莉、王琪與徐一新等。校外結對教師有黃陸亞與魯國權、陳雪梅與周建波、吳釧與江益新、龔文君與葉潮等;2010年余姚市第二屆中小學學科骨干教師跨校帶徒活動中又有五位教師結成對子(黃芬芳與邵利群、樓秋林與蘇可兒、翁燕飛與鄔代紅、吳釧與江益新、黃佳娜與馬頌行)。黃芬芳老師還與寧波東恩中學毛靜娣老師結成對子。青年教師成長迅速,黃佳娜、黃芬芳老師榮獲余姚市青年教師比武一等獎。

篇(4)

變革教育,首先要改變**教師。新世紀的教育,“教師”的時代正成為歷史,一個全面呼喚“導師”的時代正在誕生。教師需要更新教育理念,需要改變**教育方式,需要接受新的培訓。我們認為,學校成功的內在機制,在于建立一個高水平的校本研訓集體。要確保課改的全面推進,同樣有賴于開展“以校為本”的校本培訓活動。把教師的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研訓有機地融為一體,是提升學校的教研水平,促進教師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三、校本培訓領導組和業務指導組

1、校本培訓領導組

(1)成員名單

組長:金征斌

副組長:宋志凌、李華、尤亞輝

成員:徐利軍、李杰志、屈偉青、尤匡青、王寧、徐能興

(2)工作職責全面負責本校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的規劃、實施、管理和總結工作。

2、校本培訓業務指導組

(1)成員名單

組長:金征斌

副組長:宋志凌

(2)工作職責負責校本培訓業務指導工作,指導教師完成各項培訓任務,參與校本培訓業務考核工作。

3、校本培訓業務考核組(另文公布)

四、培訓內容

(一)培訓目標**

1、樹立“備課”的全程觀念,落實新課改、新理念的教育思想;熟悉新教材體系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手段,理解**和熟悉現代教學設計的新理念新方法,提高教學設計理論素養。

2、針對現代教育教學、學校生存和發展、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師發展的需要,通過“備課”活動的開展,切實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全面提高教師基本教學技能,落實教學常規和教研常規,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3、以集體備課、教學公開課為主要形式,以“邀請式”聽課制為亮點,以“課例”研究為校本培訓有效模式,充分發揮學科組教師的集體智慧,開展“四個一”的活動,組織校級教學評比,開展論文評選活動,培養教學骨干和學科帶頭人。

(二)培訓任務

上盤中學校本培訓五年計劃安排,今學年確定一個主題進行專題研修,2009學年上學期培訓主題為“備好課”,分五個專題進行,分別為:備課與師德行為、備課實務與新技能、現代學習論和教學設計、集體備課、教學公開課、教學反思。本學年的主題分兩階段完成,第二學期學習主題為“教科研培訓”,繼續學完其余四個專題,即:“如何做好課題、如何做好教研科研論文、如何做好案例、課件制作”。

(三)學習目標**

本學期的五個專題的學習目標**如下:

(1)備課與師德行為。抓好生本備課,更新師德觀念,調整師德行為;

(2)備課實務與新技能。學會有序備課,掌握教學設計技能,提高教學設計能力;

(3)現代學習論和教學設計。講究科學備課,聯系備課實際需要,提高教學設計理論素養。

(4)集體備課。做好備課組的工作,各學科在教研組,備課組的共同組織下,完成各學科的集體備課。

(5)教學反思。抓好教師備課工作中的教學反思環節,促進教師個人素養的提高,完善課堂教學。

五、培訓過程

(一)培訓方式

1、個人自學。以個人強烈的提高本人教學能力意愿,做好教師的校本培訓工作。

2、主題培訓。采取集中培訓的方式,通過專家講座、視頻觀摩,幫助教師了解備課實質,培養六個意識,即:對話意識、課程資源開發意識、動態生成意識、角色意識、質量意識和效率意識。知道備課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有效備課的策略,

3、課堂研學。

(1)“邀請式”公開課。以“邀請式”公開課的形式展示培訓成果,要求每位教師至少上1節多媒體公開課,課后集中評議,做好記錄,總結經驗,在組內學習推廣;找出不足,在后續備課過程中加以改進。

(2)說課。就選定的公開課例進行說課,以說課稿的形式提交學科組,供同學科教師研討、交流,深化教師對所任學科《課程標準》的理解**,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吃透教材思想內涵,提高備課的理論素養。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聽課、評課。同伴協助,互相聽課評課,檢驗備課的實際效果,找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調整,為二次備課提供素材,切實提高備課實效。

(4)教學反思。對個人的備課和教學過程進行反思,不斷改進教學備課策略,優化教學過程。

(5)集體備課。分學科組開展集體備課,研討備課方法,解決“不會備課”和“備課不科學”的問題,使備課這一重要教學環節逐步走向規范化、科學化。(二)立足課堂,以課例研究為中心,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

以教研組的教育教學活動為契機,先在校內教研活動周中開展各學科“同課異構”教學活動,經過同學科老師的互助研討,骨干引領,選拔出優秀教師參加教研區及以上教學活動。全體同學科教師群策群力,認真聽課、磨課,幫助開課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行“邀請聽課制”,要求每位教師每周必須邀請“一定數量”的同事去聽自己的課至于什么時間去聽,以及去聽什么內容,聽完后如何聽取他人意見,均由教師自己安排的教學交流制度。對于學校中的高級教師,他們主要承擔兩項工作,一是教師開設示范課,二是接受教師的邀請;課后再進一步反思、總結;課例研究負責人整理相關資料,完成課例研究報告。通過以上活動,全體教師的教學能力也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六、培訓原則:

全員培訓與分層培訓相結合、定期活動與自主學習相結合、長期培訓與階段培訓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學習與應用相結合、結果與評優相結合。

七、培訓范圍和對象:

全體任課教師。根據教師自身發展要求,分二個目標**層次,全員培訓與分層培訓相結合。

八、培訓課程日程安排:

九、培訓時間:

集中培訓和分散自學,集中培訓以安排時間為主,另時改變**以短信通知為準。

十、管理措施:

校本培訓由校長任第一責任人,分管校長為主要責任人,有教科處、教務處和年級組具

體負責實施,由教科室主任、教務處主任、德教主任具體安排好分管項目的培訓工作。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按照學校培訓方案制定與落實具體計劃。

(1)由教科處、教務處協商制定**年度校本培訓活動計劃,并由校長室審核、批準。

(2)有關受訓教師要規范、真實地填寫好“培訓手冊”,有關活動的負責人要真實填寫“教學教研活動記錄手冊”。

(3)由教科處負責組織培訓及各項競賽和考核工作,相關科室負責培訓項目的活動過程記錄(包括出勤、態度、效果、活動等主要內容),每學期末統一交教科處,由教科處負責匯總統計,計算各位參加培訓的老師的學分,年終予以公示,有關考核成績納入教師“繼續教育”的學分中。

(5)校本培訓經費按《上盤中學開放式培訓的實施方案》執行。加大培訓過程中的各項作業、競賽和考查優秀者的獎勵力度。校本培訓表現優秀與合格者,學校給予不同等次的獎勵。考核結果與職評、評先進、年終考核掛鉤。

(6)由教科處負責校本培訓的申報和總結工作。于2009年9月做好上中2009年度培訓計劃、培訓課程安排表、參訓教師名冊,上報審批。年末寫出書面總結,整理好規定材料上交。

篇(5)

教師的成長源于內心的覺醒和需求,源于教育教學的點點滴滴,源于自身的自主發展。近年來,我校為激發教師專業發展動力,以“校本研訓”為重點,成立了研訓工作小組,校長任組長,整合教導、教研、少先隊、教研組的力量,確保校本研訓工作的有效性。同時,我們制訂了課改研究制度,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諧為上”的目標,推行人性化管理。先后完成了《校本研訓實施方案》《課堂教學評價制度》《教師專業化發展檔案制度》《教科研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條例的制訂工作,尊重了教師的利益分配,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二、做到“兩個確保”

(1)時間確保。校本研訓立足本校,立足教師。我校將每雙周周一下午放學后定為全校教師集中校本培訓時間。為了保證每個教研組有充足的研訓交流時間,在每學年教導處排課時,都會安排每周的一個半天某個教研組老師都沒有課,從時間上提供保障。

(2)經費確保。每位教師每期獎勵研修費100元,達到先進的,獎150元,規范教研組長每月補貼50元。為了教師學習的需要,學校訂有34種教育期刊、19種報紙,每年還額外給每位教師100元教育雜志增訂費,給教研組長、中層干部200元教育雜志增訂費。為教師的研訓行為提供了財力、物力保障。

三、打造“三項重點”

(1)專題研訓活動,掀起了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熱潮。學校教科室組織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如何撰寫課題報告”“什么是有效課堂”等專題研訓活動,每個活動都由學校培訓領導小組制訂詳細的活動方案,由學校教育科研小組成員進行專題知識講座,再在全校教師中開展實施,最后對活動進行總結,舉辦經驗交流會。如我校“蓉園杯”教師基本技能大賽的“兩筆字”、普通話、10分鐘片段教學、才藝展示等環節,也是走過了專題培訓、開展賽事、交流提升的過程,使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了快速提升。

(2)有效課堂研討活動,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各教研組緊緊圍繞構建有效課堂開展了二十幾個小專題的研討。我校的“蓉園杯”教學競賽每年有一個主題,如“教學目標的預設和落實”“教學提問有效性研究”等。這種扎實、有效的研討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我校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3)科研信息庫的建立,為教師的成長引領方向。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組織學習和知識創新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我們把網絡這一優勢加以發揮,建立起互動的、人性化的校園學習網站,以達成教師之間知識的交流、傳遞和共享。學校的校園網站上學校教育教學的專題板塊和“我的心靈驛站”教師網絡空間,更是成為了老師們相互交流、互相學習的重要平臺。老師們可以隨意在網站上點擊查看我校教育教學方面的制度、教師科研成果展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教師專業發展指引系列資料。

四、創新“四個模式”

(1)區內聯動式研訓。我們和區內的兄弟學校為了有效解決共同存在的主要問題,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提高,共同開展校本研修活動,從而合作互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共同發展。如:我校與“手拉手”學校――長沙市芙蓉區杉木小學開展管理工作經驗交流;與長沙市芙蓉區大同第二小學、長沙市芙蓉區大同小學和長沙市芙蓉區大同古漢城小學開展了聯動教研活動等。通過活動,推進學校、教師、學生的提高,共同開展校本研修活動,合作互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共同發展。

(2)小課題“帶動”研訓。針對教學中的具體問題,由骨干教師帶頭開展小課題研究,到吸引其他教師合作參與課題,再到自己發掘新課題,從而達到課題出人,人出課題。如我校國家級課題“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就依托每個教研組發現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做出學科子課題,從而突破學校的研究難點。

(3)個人反思式研訓。引導教師每天、每周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及其結果的科學性、有效性進行反思評價,并堅持寫教學反思,要求不高,可以直接寫在備課本上,也可以是一句話、幾句話,來達到“實踐+反思=成長”。

篇(6)

二、課題研究與專題研討相結合是培養科研型教師的重要內容

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篩選研究課題的能力。在推進新課程、落實新理念、執行新課標過程中,科研型教師必須善于從遇到的實際問題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并把其作為課題研究的主題。我們覺得開展教育教學專題研討活動正是選擇有研究價值課題的一個很好的途徑。把課題研究和專題研討活動結合起來,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師的科研素質。近年來,我校以“在新課程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重點,以“在新形勢下如何搞好本學科的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為總專題,組織專題研討活動。每次專題研究活動,都以教研組為單位,統一時間,進行分組專題研討,在學校總專題下,結合本學科分專題進行。要求各教研組長在搜集本學科教改中急需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研討材料,在組內交流互動,各抒己見,探討最優化的解決方案。課題研究與專題研討相結合是培養科研型教師的重要內容,通過這一途徑提高了教師的科研選題立項能力。

三、校本科研與校本培訓相結合是培養科研型教師的有效形式

要想深入扎實地推進新課改,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因此,我們加強對教師的校本培訓,按照“邊實踐、邊研究、邊提高”的思想,將校本科研與校本培訓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研訓一體化,建立多維立體的校本培訓模式,促進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這是培養科研型教師隊伍的有效途徑。因此,多年來,我校集中開展了以案例分析為中心的校本培訓活動。首先由教導處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搜集典型案例,然后由教研組長負責組織本組教師集體討論分析這些案例,找出案例的解決方法及給我們的啟示,拓寬教師教育教學新思路。最后,教師個人從所給案例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則案例,加以詳細剖析,要求字數不少于1000字,剖析案例時要理論聯系實際,談出自己的感受和收獲,有的可以形成經驗總結或論文。通過案例分析活動,不僅訓練了教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教師踐行新理念、執行新課標的能力,同時教師也積累了一定教育教學經驗和課題研究素材,培養了良好的科研習慣。

四、校本科研和校本教研相結合是培養科研型教師的重要途徑

科研型教師的培養離不開校本教研這一途徑,本著科研課題進課堂,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促教改的思路,把科研和教研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了科研與教研互相促進的作用。近年來,我校以課題為依托,主要通過開展“同課異構”課題實驗課形式來促進兩者的有效結合。首先同學年同學科教師根據立項課題,確定“同課異構”的課題,然后同學科教師全員出課,互相聽課。最后讓各位教師根據課題研究目標、新理念及新課標,遵循理論聯系實際、教研與科研相統一的原則去評課。要求評課者對執教者講課的優點與不足進行評析,總結收獲,學習經驗,吸取教訓;然后要求各位教師對本組教師的授課情況做出整體評價,重點談存在的問題和今后努力方向,字數不少于1500字。這樣通過“同課異構”的形式,教師之間互相評課、互相學習,不僅提高了各位教師落實新理念、執行新課標的課堂教學能力,更主要的是提高了教師科學客觀的評課能力和科研能力。

篇(7)

以校為本,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促進教育教學提高的有效形式。  

    本學期,我校堅持“以校為本”的教研形式,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和教研專業人員的作用,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在重視教師個人學習和反思的同時,特別強調教師集體教研的作用,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離經驗,在多媒體教學上,學校更是大力推廣,做課件、用課件,用好課件的思路在教學中廣泛使用,效果顯著。學校為教師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經驗分離和專題討論提供平臺,倡導科學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營造求真、務實、嚴謹的教研氛圍,在學校領導的大力督促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取得顯著的效果。  

   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全校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及教育觀念的轉變,激發教師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研究的興趣,增強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和運用現代教育理論的意識,使教師能充分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和課堂教學的優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計劃方案,并由專人負責,加強對學校教師的教研指導和管理監督。  

    1.   我校本期的校本教研采取教師自主學習,課題研究,集中探討,教學反思,教學論壇,教學觀摩,案例分析,技能訓練等多種形式進行。  

    2.   加強理論學習。  

    校本教研是教師自身發展內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徑之一,教師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師的積極主動的個性化教研就來源于校本教研,教師要學習前沿教育理論,掌握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注重學科整合,教師個人要積極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校把組織教師進行業務理論學習的工作放在首位,制定方案,確定專題,改進教學方法,采取多樣的學習形式,使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理論素養,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校本教研中我們在學習中做到了“四個結合”,即理論學習和實際運用結合,課改實驗區的優質課堂實錄與本校的課堂教學應用結合;課后反思與校本教研經驗交流結合;校本教研與教師的業務能力考核結合。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理論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每周教研時間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學資源,每位教師都會制作多媒體課件,都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把自己制作的或他人優質課件運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后反思進行經驗交流,通過校本教研解決教學疑難困惑,使學習、應用、反思、交流提高融為一體。  

    3.   重視教學反思。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師的自我反思與行動研究的重要性。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師整理教學效果與反饋信息,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敗與不足的重要過程,常寫教學反思,對教師提高自身水平、優化教學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在日常的教學中我校非常重視這一環節,要求每位教師認真做好教學反思的記錄。(1)記自己一節課的成敗之處,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加以實踐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2)記教學中的疏漏與失誤,從主觀上找原因,使之成為以后教學工作中的前車之鑒。(3)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這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將解決方法記錄下來,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4)記教學中學生的獨到見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材內容的實踐來看,通過他們自己切身的感覺,常常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見解,將這些獨具一格的解法記錄下來,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5)記教學再設計,每節課后,對教學情況進行全面回顧總結,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體會和從學生中反饋的信息,及時修訂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學校適時進行經驗交流,真正使教學反思成為提高自己業務理論水平的有效途徑,將反思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并將反思列入教師考評。  

    4、多媒體教學深入課堂,優化教學  

    學校為了提高教師課件制作的水平,每學期舉行兩次優秀課件評比活動——“綠葉杯”教學大賽和校本全員教學拉練活動,對優秀的教師進行獎勵,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本校教師的多媒體課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為了滿足教師上多媒體課的需求,學校同時開放一個多媒體教室。  

   隨著多媒體課的開展,教師從中體會到這種方式的優點:課堂容量大,教學方式新,表達思想的方式多元化,直接效果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每節多媒體課都是一節優質課,課堂質量大大提高。校本教研在包組領導的組織下研究教學中的教法、學法,研究教學的重點、難點,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聽、評課,吸取經驗,找出不足,然后修改,為以后講課打基礎。   共2頁,當前第1頁1

   經過這樣一系列的活動,我們的校本教研有了方向,思路也清晰了,以學生為本,結合教學理論,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通過集體教研總結反思教學中的得失,應用于今后的教學中。  

    5.強化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業務理論水平  

    本學年,我校充分利用培訓資源,多渠道進行教師培訓。我校曾多次請進修校輔導員來我校對教師進行教材教法培訓,業務理論培訓。充分利用校本教研進行課堂教學培訓,新課改經驗交流等,學校為各科教師提供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拓寬任課教師的知識面,學校加強檢查和督促,每學期進行一次教師業務水平測試,考試結果記入教師新課改及業務能力檔案,并納入教師全期考評。這樣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師的業務水平。  

    6.   強化校本教研管理  

    我校成立校本教研領導小組,制訂了詳細的校本教研考評辦法,建立開展校本教研的激勵機制,把教師參加校本教研的情況作為對教師教學常規考評的一個重要方面,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  

    本學期,我校加強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領導,重質量,重過程,講實效,不搞形式。領導組的成員分工明確,校長負責全校的管理工作,教導主任負責組織領導教學研究的全部工作,教研組長負責組織教師學習本學科課程標準,明確本學科的目的任務,討論并確定分年級教學要求等。對平時積累的材料和研修的足跡,進行及時歸檔,健全檔案管理。  

   我校結合實際,購置了相關的圖書、音像資料,有大量的優秀課例供教師學習,促進了教師課堂課改的力度

,為校本教研提供了各種便利條件,保證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對于每周教研活動的具體情況都要進行記錄,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認真做好每次教研記錄,教導處工作人員加強對人員的點名,保證按時出勤,每次教研活動結束后,對出勤情況都有詳細記錄,對聽課記錄及時檢查,對評課表述課表及時整理,使校本教研工作不斷改進,促進校本教研深入開展。  

7、加強基本功訓練 

本學期,我校加強了粉筆字和普通話的訓練。每周寫一板黑板字,主要寫古詩,一則練字,一則加強古詩的積累,更好的為教學服務。又通過師生朗讀比賽,大力推廣普通話。 

篇(8)

2015年,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背景下,南京市雨花臺區專注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和教師隊伍建設,多措并舉提高教學質量,努力打造有品質的區域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在優化管理中提高教學質量

2015年,雨花教育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雨花臺區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提升工作意見》,將“抓質量提升”作為年度工作重點。局長辦公會把提升教學質量作為核心議題;區教師發展中心多措并舉,常規中求創新;各學校通過教學工作例會,不斷總結反思學校階段性教學工作。這些科學的謀劃與決策確保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雨花臺區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實踐,優化過程管理,追求有品質的教育。在區教育局的統一規劃與領導下,區教師發展中心成立了質量檢測中心。該中心由教研室主任領銜,學科教研員擔任負責人,學科中心組成員擔任組員,制定學科質量目標,以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對學校教學工作進行發展性評價。質量調研逐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問卷、對話等調研形式精準有效。質量檢測中心定期召開教學工作專題會議,細致分析調研數據,客觀全面地反饋教學質量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全區教學工作。

2015年,雨花臺區各類教育的教學質量呈現齊頭并進的提升勢頭,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中高考成績再創佳績。雨花臺中學連續十一年獲得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發展性評估綜合獎,同時獲得教學質量優秀獎和學校教學管理獎,并連續第二次榮獲教學質量突出獎。板橋中學第三次榮獲市普通高中教育發展性評估綜合獎,并再次獲得教學質量優秀獎。梅山高中參加上海高考取得優異成績,榮獲特別獎。全區中考成績繼續位居全市中上水平。

二是小學教育均衡發展。教育公平是民眾最樸素的訴求。為每一個孩子提供公平、優質、適合的教育,是區域教育的重要使命。2014年省學業質量測試報告顯示,我區小學生學科成績離散程度低于本市、蘇南、全省平均水平,這表明了我區小學教學質量總體均衡。3至6年級教學質量調研數據表明,我區小學教學質量校際差距有所縮小,一些相對邊遠地區的學校教學質量提升明顯。

三是職業教育形成品牌。中華中等專業學校職教品牌效應顯著,被江蘇省教育廳確認為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創建單位;學校再次榮獲南京市職業學校質量管理考核綜合獎;成功申報五年制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并如期開辦;學校還獲得青奧組委會頒發的“文化教育活動突出貢獻獎”。

二、在隊伍建設中夯實教學基礎

我區積極實施教師研修培訓“三項工程”(啟航工程、引航工程、遠行工程),初見成效。在全市職初教師專業基本素養考核與展示活動中,我區職初教師筆試成績位居全市第一。2015年5月,歷時半年的小學教務主任專題研修圓滿結束,形成項目成果《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手冊》。全區9個“名師工作室”和“項目工作室”,自2014年10月中旬正式掛牌以來,共開展了53次專題研訓活動,一批省市級的學科名師與專家通過專題講座、同課異構、課堂觀察等方式,積淀教育理論,淬煉課堂教學,推廣教學成果,擴大專業影響。

我區高度重視學科教研團隊建設。2015年,區教師發展中心以市級先進教研組創建為工作抓手,深入基層學校,指導學校備課組、學科教研組和師徒結對組的工作,著力打造學習型、科研型和反思型的優秀教研團隊,取得了顯著成績。2015年,我區共有15個學科教研組被評為南京市第八屆先進教研組,通過率在全市名列第一。

近年來,在“兩個持續提升”(持續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持續提升教科研訓發展水平)發展目標的引領下,我區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省市教學競賽活動中,我區教師屢獲佳績。其中,在市級以上教學競賽中,有149人獲獎,其等獎3人,一等獎46人。小行小學數學教研團隊榮獲全國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競賽一等獎,雨花臺中學美術學科先后獲得南京市和江蘇省教師網絡團隊教研競賽一等獎,板橋中學語文、數學學科獲得南京市教師網絡團隊教研競賽一等獎。

三、在課改實踐中構建品質課堂

2015年,我區全面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校本,從課堂教學與校本課程兩個維度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實踐。

1.校本課程建設異彩紛呈

校本課程改革一直是新課改的重點內容,我區各中小學高度重視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雨花臺中學以建設“雨花石文化課程基地”為平臺,推出了5門校本課程,培養學生多元素養;共青團路中學校本教材《身邊的環境》獲得市一等獎,“蝴蝶監測――雨花臺地區環境考察”項目多次獲國家、省、市級獎;板橋小學積極推進“做中學”項目,深入開展“小小水博士在成長”系列綜合實踐研究;區實驗小學開發的趣味數學課程,有效解決了教學的真問題,活躍了學校的教學研究氛圍。

區教育局制定并落實體育、藝術“1+X”計劃,出臺《雨花臺區加強體育藝術工作意見》《雨花臺區推進校園足球工作方案》,舉行了首屆“區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和省體育局確定我區為首批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市、區)。區教育局榮獲2014―2015學年南京市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節總決賽團體一等獎。

2.課堂教學改革百花齊放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也是貫徹落實新課改理念的主要途徑。區教育局啟動“雨花新課堂”研究,推進“質量提升工程”,引領各校課堂教學改革。雨花外國語小學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開展“蘋果講壇”活動;金地自在城小學打造“共享式課堂”,出臺共享式課堂的十大標準;岱山實驗小學開設泛讀課教學,追求對作品的整體理解以及閱讀速度,學生的年課外閱讀量達100萬字;雨花臺中學數學、英語、物理等多門學科積極參與南京市“基于課標分解的深度研課”項目,并以此為契機,開展深度備課、研課活動,探索教師高效教學和個性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2014年10月,我區舉辦了第六屆“雨花杯”教學基本功大賽活動,全區74個單位共415名教師參賽,是“雨花杯”創立以來規模最大、參與面最廣的一次教學盛會,全面總結了“十二五”以來我區教學改革的成果。區教師發展中心組織各學科教研員精心編撰了《第六屆“雨花杯”教學基本功大賽學科總結反思》和《第六屆“雨花杯”教學基本功大賽優秀教學設計》成果冊。

3.校本教學研修扎實開展

2015年,我區各校的校本研修扎實有效。雨花外國語小學的崗前培訓,包括新教師教學常規培訓、教科研常規方法培訓、班主任日常工作培訓等,組織新教師開學第一課試講、第一次家長會試講,手把手地幫助新教師邁好教育生涯的第一步。景明佳園小學注重以讀書學習促進教師精神生長,為所有教師訂閱學科研究雜志,規定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讀一本教育專著或教研雜志,并評選出優秀讀者,給予獎勵。區實驗小學西校區推出了《課外閱讀考級方案》,組織教師確定了各年級的課外閱讀推薦書目,為每一本指定閱讀書籍都撰寫了閱讀課教案,并打造了閱讀考級系統。梅山一小開展教師辯論賽,展示一學期讀書活動成果,提高教師主動發展的意識。春江分校小學部確立“展示一處亮點、發現一個問題、提出一點改進”的“三個一”評課維度,并將專題反思上傳到校園網,以供學習借鑒,推動校本教學研究。雨花臺中學積極建設青研會、高研班,開展暑期研訓系列活動,如讀書隨筆評比、教學基本功考核、讀書心得交流沙龍等,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四、在教科研訓中淬煉教育智慧

一年來,區教師發展中心初步形成“以培為主,教培結合,四位一體,共同提高”的研訓模式,增強中小學教科研指導和管理的針對性、有效性,扎實開展一系列教科研訓的實踐活動,不斷提升全體教師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品質,全區的教育科研和教師研訓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

2015年全區共有71項省市級立項課題,由區教師發展中心承擔的“十二五”教育部規劃課題子課題“區域提升學校課程品質策略的研究”深入推進,已經形成研究成果;區實驗小學“生命化德育課程”研究課題在南京市德育建設評比中獲一等獎;雨花臺中學“基于個性化成長的‘教師發展地圖’的校本建構研究”作為南京市教育局“五工程”重點項目,被選為省級培育課題。區教師發展中心確立了8項區級精品培育課題,并為課題承擔學校搭建了成果展示平臺。在省、市級規劃課題研究中期評估中,我區各類課題合格率達100%。全區有個人課題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7.6%,在全市名列前茅。

篇(9)

二、工作重點

1.進一步加強校本培訓工作的研究與指導。

以提高學科教學效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宗旨,以同伴互助、專家引領、自我反思為主要形式,扎實開展校本培訓活動。堅持行之有效的計劃、總結審查備案制度。學年初,學校制訂校本研訓專項工作計劃,主要內容包括:指導思想、活動內容、主要措施、主要活動安排四個部分。年末寫出校本研訓專項總結,主要內容包括:活動內容,基本做法,取得的成績或經驗,存在的問題與改進辦法。計劃總結要分類歸檔保存。堅持校本研訓年度評估制度。根據校本研訓的工作重點和薄弱環節,調整完善評估方案。評估采用綜合評議和現場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加大校本研訓評估結果在考核評估中的分值權重,把學校管理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師、學校、質量的內涵發展上來,加強制度建設,注重過程管理。今年將繼續進行“校本培訓先進學校”的評選。

2.精心組織好各類培訓活動,切實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xx年培訓計劃,包括十大培訓模塊、52個培訓項目。項目設計涉及德育研修、教育教學研修、現代化裝備管理與使用、學歷提升等,實現各類教育和各類人才全覆蓋。

重點培訓項目內容(1)開展“亮師表,正教風,提形象”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活動,堅持以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滿意、讓社會滿意為目標,開展形式多樣的師德系列活動,切實解決當前師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做好市第七屆中小學主題班會課評比和年度班主任征文的評選工作。

(2)充分發揮“雉水名師工作室”作用,招收固定學員,吸收走讀學員,進一步擴大影響,擴大教師受益面。進一步強化目標管理意識,建立“雉水名師工作室”考評標準,以教師受益面、人才成長率和公眾認可度為主要指標。

(3)繼續辦好第六屆市“雉水校長(園長)”。加強學校管理干部職責和執行力培訓,通過培訓和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提高管理干部履行職責的能力。

(4)加強中青年骨干教師培訓。舉辦中青年骨干教師、教壇新秀、xx屆和xx屆新教師等培訓班,促進其快速成長。

(5)開展教研方式的“微革命”研究。組織中小學學校發展共同體全方位開展合作教研和橫向互動與交流活動。有效實現各共同體內部在教師構成、信息資源及其活動組織方面的優勢互補。定期召開共同體建設沙龍研討活動,積極開展共同體一日開放活動。利用各種教研活動加強教師培訓,引領教師在研究中成長。

(6)在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規模化應用試點(教育云平臺)上取得突破。認真研究目前教育信息化系統所存在的問題,探索教育云的具體表現形式、縣級試點單位的技術架構和瓶頸難點及對策,積極穩步啟動并完成上級要求的試點工作。組織9個市“xx”規劃課題學校的研究工作,擴大教育技術的應用研究。組織小學校長、中層干部和骨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團體競賽,充分應用智能錄播系統,發揮“學校聯盟”優勢,進一步推動現代教育技術普及應用和研究水平的提高。重視新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充分發揮智能錄播、組組通系統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高效融入“活動單導學”課堂教學設計之中,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和競賽活動。

(7)扎實開展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現代信息化應用及研究能力。組織計算機、電教設備管理人員的基本維護培訓,組織“xx”市電教專項課題研究人員的培訓,開展實驗室、圖書館、計算機教室等管理人員專用軟件使用培訓。

(8)充分發揮網絡優勢,開展遠程教育培訓。進一步辦好微型課題研究網、活動教學研究網、市教育科學課題管理網和教科室網頁,及時更新內容,做到新、快、準,不斷擴大教育科研信息量,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作用,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9)深入推進讀書活動。舉辦年度讀書征文、讀書筆記、青年教師藏書家評比活動。舉辦“第四屆市青年教師讀書展示會”(開展青年教師讀書漂流活動、名師贈書活動)。加強讀書工作的管理和考評,以評促讀、以評促學。做好學校教科研年度考評的組織工作,優化考評手段,運用考核杠桿,推動和促進基層學校自覺、自主地提高教科研水平。

(10)進一步做好在職教師學歷進修。《市xx教育發展規劃》對在職教師的學歷進修提出了明確要求,幼兒園教師專科及以上學歷必須達到95%,幼兒園、小學、初中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必須分別達到45%、65%、95%;初中、高中、中職教師研究生學歷(學位)必須分別達到8%、20%、15%。各單位要認真開展“xx”中期自查工作,進一步完善學歷進修機制,制定在職教師學歷進修計劃,大力鼓勵教師開展學歷進修,并切實做好教師學歷進修權益保障工作,妥善處理工學矛盾,確保至XX年各學段教師學歷要求全面達標。各單位10月底前要將學歷進修教師名冊和相關情況報教育局人事科。

三、保障措施

篇(10)

工作要點:

一、打造優秀教研團隊,創建優良教研文化。

1、繼續創建和培育優良健康的教研文化。各個教研員要做創建優良教研文化的積極的促進者和實踐者,通過優良的教研文化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提高工作效率。

2、認真落實區教育局本學年有關教研的工作思路。切實做到:“六要”,即“定位要高、目標要明、思路要清、計劃要細、工作要實、成果要豐”,真正起到“服務、研究、指導、管理”的功能,成為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的教研共同體,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研員隊伍。

3、進一步完善教研中心工作規范。加強教研活動的常規管理,通過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以制度促進管理,充分調動全體教研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4、進一步增強工作活力,提高研究水平和服務意識。教研員要加強理論學習,創新教研方式,要將理論學習與教研實踐相結合,提高研究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研員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學校,聚集課堂,了解教學實際問題,全心全意為學校和教師服務。

二、加大課程建設力度,推動課改再上新臺階。

(一)高度關注校本課程,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本學期,各學校要高度關注校本課程的開發,認真研究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求,在了解學校現有的師資、條件、資源等,能多大程度滿足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充分論證開設課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同時,要加強對課程實施的過程管理,重視對課程實施的評價與修訂,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1.重視校本課程規劃方案的研制。校本課程規劃方案是學校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的一項系統工程,其實質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的科學、開放、民主的決策過程,即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學生以及家長和社區人士共同參與校本課程方案的制訂、實施和評價的活動。各校都應根據學校和所在社區的實際,從學生發展的需求出發,精心研制學校的校本課程規劃方案。各校的校本課程規劃方案應在十月中旬前送交教研中心,由教研中心組織專家評審后匯編成冊。

2.重視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本年度,將通過現場交流的形式,總結推廣我區校本課程設計、開發與實施中的成功經驗,引導解決在校本課程設計、開發與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3.重視區域性學生閱讀推廣活動。從今年開始,擬在我區小學開展以“會閱讀的孩子更成功”為主題的學生閱讀推廣活動。各學校要將閱讀納入校本課程,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通過讀書推廣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面,豐富學生的知識領域。

4.重視對校本課程實施效果的評估。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將組織力量對全區各個學校的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專項督導評估。

(二)落實“綜實”課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我區2003年正式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和實施已取得長足的進展,基本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但各校的發展也不平衡。

1.加強領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校長是第一責任人,應該切實負起責任。主管教學的副校長要親自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2.加強交流。在上學年研討、交流、專家引領的基礎上,加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規范化實施,本學期擬召開專題研討會,對各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進行交流、評比。出臺《*區加強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指導意見》,促使課程實施進一步規范化。

3.加強培訓。將邀請省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家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和學校管理者進行專題培訓,逐步提高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能力和水平。

三、探索質量監控模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要辦好每一所學校,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就有必要建立教育質量監控系統,通過動態的質量監控為教育主管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從上一學年度開始,我區已經將建立探索質量監控系統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提到了議事日程,本學期,我們要加大探索的力度。

1.成立“*區義務教育階段質量監控系統建構研究”課題組。課題組的主要成員由區教研中心的中小學教研人員組成。條件具備時將配置具有教育統計、測量、評價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基本技能并有碩士以上學歷的專職人員。根據工作需要聘請高校和研究部門的相關專家組成指導組,負責區教育質量監測的咨詢與指導。積極與國家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和北京師范大學聯系,與其開展合作研究,努力使此項工作的起點處在科學規范的高水準狀態下。

2.研制“*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管理與質量分析系統軟件”。教育局將投入一定的經費,研制相關的管理軟件,做到對全區各中小學的教育質量進行動態管理,科學評估。上半年,教育局已經購置了網上評卷質量評價與分析的硬件及相關軟件,教研中心要充分利用好這套系統,充分發揮其在質量監控中的便捷作用。

3.開展初中新生學業水平監測與小學部分學科的質量監控調研工作。今年9月上旬,教研中心將對我區初中新生進行學業水平監測。這次監測,既是對各初中初一新生學業狀況的一次全面調查,同時,我們將通過追蹤歸類,也是一次對各小學學生質量的間接檢查。并且,這一工作今后將會成為全區質量監控工作的一項例行事務。本學期,小學也要選取部分學科進行教學質量的監測調研。適當的時候,對于某些適宜公開的數據,將會通過網絡向轄區予以公布,以擴大社會對學校教育的知情權和監督力。

四、強力助推校本研修,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本學期,區域推進校本研修工作仍然是我區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還必須下大氣力做好。

1.加大實施校本研修的力度。以九個校本研修樣本校為基地,循著“推動讀書,促進反思,改善教學行為,提升幸福感”這樣一條思路,繼續加大實施校本研修的力度,推動我區區域性校本研修活動的深入。本學年將在部分校本研修樣本校分專題舉辦校本研修現場會。

2.全面推廣“觀課議課”的經驗。采取先試點后推廣的方式,實踐觀課議課的策略方法、環節流程,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研文化。10月份,區教育工會和教育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中小學學科科組長現場書面評課競賽。各個學科參賽選手共同觀摩一節現場公開課后,以新課標的相關理論為依據,在六十分鐘內,對所觀摩的公開課進行書面評價。由區教育工會和教育研究中心組織成立評委會,對每位選手的書面評價文稿進行評審,并評出個人獎和團體獎。

3.繼續舉辦教研組長研訓班。在今年上半年成功舉辦第一期校本研修骨干研訓班的基礎上,將與成都師范大學、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再舉辦兩期,重點指導校本研修操作過程中研修主題的確定、研修過程的設計、研修后的總結提升以及校本研修的活動形式等。

4.開設“課改大講堂”。組織全區教師參加由我區教研人員、名教師、國內外教育專家就課程改革實驗的講演。

5.繼續組織“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1)組織區內名教師開展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上一篇: 搞施工換工作總結 下一篇: 優秀少年事跡材料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 日本羞羞的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一本亚洲观看区 | 最新国产初高中生精彩视频在线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A级毛∧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