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2-28 15:26: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外教育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外教育史論文

篇(1)

二、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的必要性及有效策略

外語教學有其特殊規律性。培訓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學歷,也是為了加強語言能力、教學理論水平、教學技巧和現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專業知識、教學技能,改變當前普遍存在的應試教育(exam-orientededucation)的現象。從根本上講,教師培訓就是開發人力資源(humanresources),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提高性和實效性。由于年齡、經歷、性格、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差異,要發揮其應有功效,培訓務必確保差異性、應用性和實效性。正如優秀教師所具備的素質是多方面的一樣。培訓所涉及的內容也應是全方位的。為了真正將培訓落到實處、卓有成效,根據社會發展對英語教育提出的要求,再結合當前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師實際情況及教育現狀,教師培訓應涵蓋以下方面:

1、完善培訓機制

完善的培訓機制是確保中小學英語教師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基礎。目前,我國的培訓機制不夠健全和完善,或者說還遠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要按照“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再培訓,再上崗”的原則,不斷加強適合中小學英語繼續教育課程的教材建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完善中小學英語教師繼續教育機構,從而在機制上為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2、明確目標定位

培訓旨在喚醒教師的主動發展意識和專業自覺,促進教師的角色重建(rolereconstruction)。根據葉瀾教授的觀點,未來中小學英語教師理想的風采應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專業行為的基本理性支點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二是多層復合知識結構,突破“傳統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的傳統模式;三是形成更高要求上的新能力,如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等;四是在實踐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這就是我們期望的未來中小學英語教師的理想風采。

3、更新教學理念

結合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學習觀,培訓的目的是使接受培訓者完成對培訓中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擯棄根據經驗和教學實踐所形成的教育理念中的不合理成分,樹立相應的現代教育理念,能運用大教育觀、學習觀對教育行為進行反思(reflection),探索新的教學行為。中小學英語教學應以交際為目的,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應充分領悟語言教學思想的內涵。克拉申(Krashen)認知理論認為,英語學習的過程也是新舊知識不斷結合的過程,而這種結合必須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才能實現。所以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由主體變主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組織參與交際活動。

4、提高教研意識

目前中小學英語教師教研水平低下,難以適應外語教學改革的要求。長期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表明,外語教學應根據個體認知差異(cognitivedifferences),把握語言教學的規律及特點,科學實效地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這就要求外語教師掌握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訓。培養良好的教研意識,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教研能力。教研能力的培養說到底就是培養用研究的方法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因此教學過程中,應在正確的外語教學理論指導下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和技巧,這是教學改革對教師的必然挑戰,也是教師的必備本領。科研工作應以教學活動為研究對象,結合外語教學理論,在教材、教法等方面開展實證研究(empiricalresearch)。研究不能憑感覺,而要用事實和數據說話。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回顧課堂教學行為過程,總結自己的優缺點并適時加以調整,形成新的教學決策能力,開展行動研究(actionresearch)。提高科研水平主要是培養科研意識、科研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5、強化信息技術

僅有良好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教學理論知識還不夠,還應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和應用信息技術能力,能切實理解當今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的基本特點,把握如何選擇合適的信息通信技術來呈現中小學英語知識體系的相關知識點。教師應掌握基本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提高利用網絡搜集獲取信息、加工利用信息、整合交流信息和評價信息的能力,實現信息技術和教學實踐的整合。

6、形成整體銜接

我國的外語教育要不斷改善宏觀調控措施,立足整體,統籌安排,應根據國情(缺少語言環境、辦學條件差、師資水平不高等),從實際出發,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外語教育整體方案。中小學、大學外語教育應形成系統,環環相扣,“三位一體”緊密配合,協調一致,形成“一條龍”的整體銜接。這就要求三者在大綱、教材、方法、考試等方面有可行的銜接安排,避免銜接不利而造成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學生對機械重復、炒現飯的外語學習感到枯燥乏味,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不相銜接的問題嚴重違背了教育學原理:前一階段的學習要為后一階段打基礎,后一階段是對前一階段的深化和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當前外語教學中出現的“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尷尬局面。

篇(2)

 

傳統的外語教學缺乏西方文化環境的配合,學生雖然掌握了一些語法知識、語法結構,但在實際交際能力上卻很缺乏。最重要的也是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把語言與文化有機的結合,使外語教學只是單純的培養了“純語言能力”。要改善這種局面,在語言教學中導入文化是刻不容緩的事。筆者根據其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三種文化導入模式。 

 

一、 典故引入模式 

 

英語中有很多固定搭配有其固定的意思,這很類似于中國的成語。這些看似簡單的習語卻很容易對學生的理解造成障礙。對于這樣的習語,筆者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典故向學生引入其意思,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在具體的語境下,加深了學生對習語的理解。例如“leave no stone unturned.”,就決不是“把每塊石頭都翻遍”的意思。這是出自于一個歷史典故。波斯與希臘在公元前五世紀大戰于古希臘的普拉特亞城,波斯戰敗。事后,有傳言說波斯軍隊留下了大批珍寶。一個叫波利克雷茲的人東挖西掘,但一無所獲。失望之余,他跑到阿波羅神殿去問神。神諭:“leave no stone unturned!”。波利克雷茲照做,果然找到了珍寶。此語現在被引申為“千方百計”、“不遺余力”、“不錯過任何機會”。 

 

二、 實踐經驗積累模式 

 

記得一位外國朋友問我,當他問中國學生“how are you?”,絕大部分學生的回答都是“fine, thank you! and you?”這使他非常的費解,難道他們都經歷了同樣的事情?感覺都一樣嗎?從此可以看出,我們的口語教學太過于模式化,缺乏靈活性。那么除了了解課本知識之外,還要通過實踐,即與英語國家的人接觸,從交往的過程來提高口語的交際能力,同時學習異國文化。中西之間打招呼的區別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中國人見面往往會說“吃了沒有?”,而西方人則很簡單,僅“hello!”或“how are you?”。中國人喜歡問一些在外國人看來是屬于隱私的問題,如“你的衣服在哪里買的?”,“多少錢?”等。對于別人的贊揚,中國人喜歡謙虛,總喜歡說“you are flattering me!”這會讓西方人摸不到頭腦,甚至懷疑自己的判斷力。僅這幾例日常用語,就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異。通過實踐,學生們既學會了如何與西方人交際,也了解了西方文化。這要比在教室里組織學生對話收效大的多,達到了雙重目的。 

三、 對比分析模式 

 

東方文化含蓄、婉約,而西方文化則是開放、外露。中國與西方國家在習俗、價值取向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導入這類文化時,就要將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差別,從而加深對異國文化的了解。以《大學英語·精讀》第一冊第三單元“the present”中的“marigold”(萬壽菊或金盞菊)為例,絕大多數學生特意為老太太的生日獻上一束“marigold”,以表示對她的關心,這與老太太女兒的態度形成鮮明對照。可是,中國學生就會產生疑問:為什么要“marigold”,而不是“carnation”(康乃馨)?這里就涉及到西方文化源泉之一,即宗教文化方面的信息。眾所周知,carnation表“祝福”之意,而且是母親節的花卉。實際上,marigold意為“圣母瑪利亞的花”之意。據說古人以此花獻給因失去耶穌而悲傷的圣母瑪利亞。更重要的是marigold的花語是grief,而這不正是象征著老太太的凄涼晚景嗎?至此,學生對整個課文的悲涼基調就能很好的把握了。 

綜上所述,文化是語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文化差異使不同的語言的使用者在交際中受到了限制,但這種差異并非不可逾越,我們在教授過程中應該把文化知識的傳授貫穿于語言的學習中。因而,這對語言教師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語言教師既要教規范的語言,又要教不同情況下的語言使用方式,因此必須兼顧語言的個體和社會性。語言教師除了教語言以外,也應該是外國文化的介紹者和教育改革的促進者。語言教師應對其職業進行思考,從而將語言教學置于更為廣闊的社會和教育環境中,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技巧,而且成為新型的跨文化交際人才。 

 

參考文獻: 

[1] claire kramsch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篇(3)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7C-0114-02

隨著現代化旅游業的發展,對高素質旅游外語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旅游外語教學中,滲透中外文化差異的內容,對培養高素質的旅游外語人才有著重要意義。如何推進中外文化差異的內容進旅游外語教學課堂,是旅游外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方法。本文從旅游外語教師的文化意識、旅游外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方法、教材改革等方面作初步探討。

一、切實增強旅游外語教師的文化意識和文化理論知識

涉外旅游業,不僅是經濟領域中的朝陽產業,也是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載體,這對旅游外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為旅游外語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明確了方向和內容。旅游外語教學傳遞給學生的不再是單一的語言知識,更是語言中蘊涵的文化要素,所以旅游外語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注意語言的形式,更要注意語言使用的文化環境。形式的變化,客觀上要求教師在旅游外語教學過程中滲透中外文化差異的內容。

在旅游外語教學中滲透中外文化差異的內容,也是提高旅游外語教學質量的要求。旅游外語教學不是純粹的語言教學,不是為學語言而教語言,其目的是為了促進涉外旅游業的發展,所以,旅游外語教學不能只關注語言本身,更重要的是了解與語言密切相關的文化因素。教師不應將語言教學當做是旅游外語教學的全部內容,還應當重視學生文化意識和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在教會學生語言的同時,更需要讓學生了解中外文化之間的差異。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旅游外語教師切實增強文化意識,充分認識到文化對語言教學的影響,文化對語言應用的影響,并提高應對語言文化沖突的敏感性。旅游外語教師只有增強了文化意識,才能夠自覺引導學生養成對中外文化差異的認識和處理文化沖突的能力。

旅游外語教師增強了文化意識后,還應了解和掌握豐富的中外文化方面的理論知識,如基于中國傳統文化和外國傳統文化中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文化差異理論知識;基于生存環境和生活環境不同而帶來的中外文化習俗差異的理論知識;基于不同而形成的宗教文化差異的理論知識;基于不同民族性格而形成的非語言方面的文化差異的理論知識等。當然,這些理論知識中,有的是與教材上的內容有直接的聯系,也有些看似無關實際相關,但教學實踐證明,教師掌握的中外文化理論知識越豐富,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得心應手、信手拈來,及時向學生傳授中外文化差異的知識,使文化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二、創新旅游外語教學的內容

語言與文化不可分離,這是毫無疑問的,語言結構、語言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文化,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語言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產物,是人類交往交流的一種工具,但同時,每一種語言都代表著一種文化,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旅游外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用綜合的“語言文化觀”取代純粹的“語言工具觀”,創新旅游外語教學的內容。

綜合的“語言文化觀”進入旅游外語教學課堂,旅游外語教學的內容發生了變化,講授的內容從單一的語言知識轉變為綜合的語言、文化知識,實現了教學內容的創新。中外文化差異的內容進入課堂后,旅游外語教學內容的構成主要包括:語言要素(含詞匯、語音、語調、語法、語段等)、非語言要素(含體態、表情、眼神等)、禮儀與習俗要素(含稱謂、稱贊、打招呼、做客與送禮等)、要素和價值觀念要素,極大地豐富了旅游外語教學的內容。

旅游外語教學內容的創新,一個重要特點在于傳授語言的同時把語言中的文化知識和交際內容傳授給學生,體現了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教學理念。這需要旅游外語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還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交往能力,使學生語言知識與文化能力同步提升。通過教學,培養學生不僅學會使用正確的語言,更重要的是能夠用恰當的語言在適當情境中進行涉外交際,準確地獲得信息,最大限度減少交際中的誤會,提高交往的質量。

推進旅游外語教學內容的創新,還需要求教師以社會語言學的觀點指導旅游外語教學工作。社會語言學的研究重心從語言結構轉向語言功能,從孤立的語言形式轉向在社會環境中使用的語言形式,重視語言的社會環境、社會制約。社會語言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要研究語言形式和社會制約(社會環境)的關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旅游外語教學與各學科的關系,增設社會語言學、文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人類學等課程,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不同語言文化的背景、社會關系、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知識和信息,積極開展中外語言、文化比較研究,并將研究成果融會貫通于教學過程,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篇(4)

談到英語語言文化,我們不可能不談英國和美國。英國文化源遠流長,經歷了長期、復雜的發展演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文學本體以外的各種現實的、歷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對文學發生著影響,文學內部遵循自身規律,歷經盎格魯—薩克遜、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不同歷史階段。戰后英國文學大致呈現出從寫實到實驗和多元的發展趨向。美國文學在19世紀末就已不再是“英國文學的一個分支”。進入20世紀,美國文學日趨成熟,成為真正意義上獨立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學。戰后美國文學歷經50年代的新舊交替、60年代的實驗主義精神浸潤、70年代至世紀末的多元化發展階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歷史時期的鮮明特色和特征。

目前,全世界有3.8億人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大約2.5億人將其作為第二語言;另外還有10億人正在學習它;全球大約1/3的人口每天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接觸到它;并且據估計到2050年,世界上一半的人都能比較流利地使用這種語言。它是全球化的語言,廣泛應用在國際商務、政治和外交領域中;它也是電腦和互聯網的通用語言。誠然,這種在14世紀的英格蘭只有“下等人”才講的口語,已經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演變為全球通用的語言。因此,中國要走向世界,不僅要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讓西方更多地了解中國;外語教學要變得有效且符合實際,要避免成為某種優勢文化統治的工具,就應當遵從“雙向文化知識”導入的原則,使外語學習者在自由運用目標語的同時獲得一種升華,即同時超越本土和目標語文化的狹隘界限,既了解和尊重學習新語言時形成的多文化現象,又對外來的思想準則和價值觀念做必要的審視,使自己成為思想開放的雙語文化的新時代人才,避免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陷入被淹沒的境地。

二、語言文化對人類文化發展所起的認知作用

語言是構成文學作品的基本元素,是對人生體驗的文化表征。而文學作品又隱含對生活的思考、價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識形態。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條重要途徑,可以接觸到支撐表層文化的深層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帶根本性的思想觀點、價值評判、西方人經常使用的視角,以及對這些視角的批評。英美文學是對時代生活的審美表現,是英國人民和美國人民創造性使用英語語言的產物。英語表意功能強,文體風格變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約、或粗獷,其豐富的表現力和獨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閱讀優秀的英美文學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語音樂性的語調和五光十色的語匯,回味其“弦外之音”。因此,開展外國文化研究,有助于我們開闊眼界,了解外國文化,豐富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智慧,有效提高外語教師隊伍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從而更好促進外語教學的發展。

三、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徑

首先在教材選編上應使語言教學和文化教育同步發展。因此在語篇選取時要考慮那些語言精華的文學作品和介紹語言國家風俗習慣的語言材料。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文化愈益顯得重要,教材中便可以選入一些反映深層文化的語言材料。

篇(5)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5)02-0049-02

由于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逐步擴大,漢語熱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到中國學習漢語。優秀的漢語學習者不僅能掌握漢語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基本功,還要有豐富的跨文化交際知識和靈活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在語言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漢語文化知識的導入,并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懂漢語,成為漢文化的傳播者。

一、對外漢語教學中滲透文化知識的必要性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人們學習語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交際。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交際能力的強弱便成了衡量語言水平高低的一種尺度。能根據話題、語境、文化背景恰當運用語言,是國際交流的迫切要求。中國學生學外語,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記詞匯、短語、句型。只要把詞匯關過了,應付考試就輕松了。但是實際交流卻存在許多問題,這是由于中國的老師、學生更多關注的是考試。只注重了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跨文化交際教育。對外漢語教師如果把自身學習外語的應試經驗運用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在教學環節中恰當地滲透文化知識。避免讓學生學片面的語言知識。

研究發現,二語習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背景差異的影響。如果教師處理不好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就會阻礙教學效果。因此,對外漢語教學中應重視文化知識的滲透。交際是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語言的交際是雙向的。母語文化對以漢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教學中還應重視學習者的母語文化,并通過其與漢語文化的比較,促進漢語課堂教學。如果學生掌握好了漢語文化知識,在跨文化交際中就會表現出語言的得體性。在聽到中國人的一些不同于自己母語習慣的回答時也不會感到莫名其妙或無法接受。

例1:剛到中國的美國留學生Joe會講一點中文,他到學校超市買東西,售貨員沒注意到他,他打招呼說“對不起”。售貨員沒有任何反應,他又大聲說了一句“對不起”。售貨員見周圍沒別人,只有她倆,Joe肯定是在對她說話,頓時覺得莫名其妙。

例2:Joe在街上向一位漂亮的中國女生問路。得到幫助后對對方表示感謝,并夸對方漂亮。結果女孩回答:“哪里,哪里,你過獎了。”這樣的回答讓Joe覺得一頭霧水。

以上兩個例子體現了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的跨文化交際沖突。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文化的導入,既要有漢語文化,也要有學習者母語文化。

二、課堂教學中文化因素的互動

(一)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

教師在課堂上應有計劃、有目的地傳授中國文化。要想提高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關鍵要了解中國文化。優秀的中華文化需要優秀的對外漢語教師進行傳播。在文化互動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橋梁,能夠有效地連接起不同的文化。所以對外漢語教師應深刻理解學生的母語文化和中國文化,努力使自己成為兩種文化的中介者和解釋者,能夠在教學中較自如地應對文化差異給學生帶來的漢語學習障礙。幫助學生掃清障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幫助學生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也有利于學生樹立跨文化交際意識。

漢語跨文化交際教學應遵循兩個原則:第一,主流性原則。重點向學生介紹中國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方面。第二,實用性原則。向學生介紹交際中用得上的,常使用的中國文化知識。

(二)結合教材介紹相關文化背景知識

教材中,許多文章都涉及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中國的傳統節日、風俗等。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將相關的背景知識介紹給學生,指出其文化意義。教師將文化背景和文化意義結合起來進行語言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例如,在賞析李白的詩歌“靜夜思”時,學生由于不知道月亮和思鄉情節的關聯,所以體會不了這首詩的意境。教師就可以向學生介紹中秋節和月亮之間的聯系,以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學習完后學生還可以舉一反三。例如,學完這首詩后再聽到“月亮代表我的心”或看到與月亮有關的文學作品時,學生就會聯想到月亮和思念之間的關系。

(三)開展研究性學習

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開展一些中國文化背景知識方面的討論活動。讓學生收集一些典型的關于中國文化的材料,進行擴展性的介紹和討論,并與自己的母語文化作比較,分析出現這些差異的原因,并寫出報告。

例如,中西方對稱謂的差異比較。留學生會發現中國人往往把親屬關系的稱謂詞用于非親屬關系。稱老年人為“爺爺”“奶奶”,稱比自己年長者為“大哥”“大姐”,稱與自己父輩同齡者為“叔叔”“阿姨”,稱比自己年齡小的人為“弟弟”“妹妹”。這樣的稱謂表示了一種親和的情感關系,縮小了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這是由于中國人一向重視人倫和人際關系和諧的民族情感心理。而西方社會強調“人為本、名為用”的價值觀念,較多采用對稱的稱謂方式,強調平行的社會關系,因此不會像中國人一樣把親屬關系的稱謂詞用于非親屬關系。其根源在于西方人注重核心家庭。孩子成年后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并組建自己的核心家庭,所以,最看重的是父母,子女。對于其他親屬不如中國人看得那么重,不像中國人那樣重視血緣關系。

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都會得到培養。

三、建立跨文化的學習氛圍

(一)布置教學環境

英語國家的教室布置往往與眾不同,座位的排列也很新穎。中國的教學環境相對傳統。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調整學生的座位排列。在鑒賞古典名著和詩歌時可以使用傳統座位排列,讓學生感受古人在教室里讀書的場景。開展研究性學習時,教師可以采用西方的座位排列,便于學生討論、交流。同時,可以在墻壁上布置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欄目,如中國的山水畫、諺語、成語等。教室環境的布置也可以不斷更新。

(二)舉辦專題教育講座

定期舉辦文化專題講座,有助于學生在一種有別于課堂的輕松的討論文化的氛圍中學習文化知識。講座的內容應有計劃性,如一學期講重大節日。教師可以將講座的次數分配好,一周或兩周講一個主題,并與學生自己國家的一些相似的節日作比較。一段時間后,學生對于文化知識的了解會有系統性的提高。

(三)利用教育網站

當前,多媒體教學手段被大量地運用于現代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挑選適合學生學習的有關文化的內容運用到課堂上,比如電影短片、小品、相聲、歌曲等,讓學生在聽覺和視覺方面都受到沖擊,這樣學生也會覺得有趣,接受度高,學起來也輕松。

(四)利用微課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張一春教授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它的形式是自主學習,目的是最佳效果,設計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形式是主流媒體,內容是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時間是簡短的,本質是完整的教學活動。因此,對于老師而言,最關鍵的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課,而不是以教師的角度去制作,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教師可以自己制作中國文化的相關微課,讓學生觀看。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給每個小組一定的題目,讓他們到網上查資料,完成相關微課制作。學生會對同學制作的微課感興趣,從觀看同學的微課和自己制作微課中受益匪淺。

四、結論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二者密不可分。留學生在學習中文的同時也在學習中國文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文化知識的滲透,讓語言被賦予文化的內涵,從而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這會極大程度地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胡鐵生.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

篇(6)

中圖分類號:H1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30-0198-01

著名語言學家H.Goodenougd在《文化人類學與語言學》一書中論述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時指出:“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文化的一個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其特征表現在:它是學習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們在學習和運用語言過程中獲得整個文化。”由此可見,語言不僅僅是人們用來交際的工具,同時還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依賴文化現象而存在的。語言和文化兩者的關系,即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容;語言反映文化,文化決定語言。

第二語言學習 ,可以分為在目的語環境中和在非目的語環境中這樣兩種不同的情況。但無論是在哪種環境中學習 ,第二語言學習主要還是依靠課堂教學進行的 ,第二語言的獲得也主要是在課堂學習的環境中實現的。因此,課堂內的教學對于第二語言習得而言至關重要 ,對外漢語教學的文化因素導入同樣也應以課堂教學為主。所以,文化因素應該有機地融合在課堂內的詞匯、語法、語用等方面的教學中。

一、詞匯教學中必須滲透文化因素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歷史積淀常常體現在詞匯層面上。因此,詞匯能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價值取向。有相當一部分漢語詞匯是與漢族人的文化背景密切關聯的。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與文化無不體現在漢語言的各個層面上。詞匯與文化的關系表現得既直接又明顯。漢語中有許許多多飽含中華民族文化色彩的詞語。如漢語中的親屬稱謂詞。諸如“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伯伯、叔叔、舅舅”,“姨姨、姑姑”等等十分具體的稱謂。這些稱謂折射出漢民族強調“長幼有序、嫡庶有別、長者為尊”的文化傳統,看重親屬關系的態度以及父權宗法制度和觀念。這是在漢族社會長久存在的客觀現實。不同民族語言中表示相同事物的詞,只有很有限的一小部分是等義的,絕大多數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有的是詞義指稱范圍不等,如漢語的“做”就分別對應英語中的“do”、“make”、“perform”等詞。漢語詞的指稱范圍要比英語詞的指稱范圍寬泛得多。總之,詞語與社會文化有密切的關系,詞語反映了社會生活。在對外漢語教學中 ,要使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學生掌握漢語,僅在教學過程中教授詞匯的理性意義是不夠的。

二、語法教學中必須滲透文化因素

語法揭示了語言連字成詞、組詞成句、合句成篇的基本規律。文化背景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引導學生注意英漢語法差異,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言,并培養他們初步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表達上漢語講究頓悟,注重意義的結合,即漢語較少借助語法形式的手段,而是用詞語意義間的聯系來達意。這樣,漢語的句子大多結構松散,沒有特別明顯的形式標記詞。而英語注重形合,偏重形式,常用語言形式的手段實現詞語、句子的連接,達到句子結構和邏輯上的完美 ,是一種理性的語言。所以也有人說英語是 “顯性的語言”,語法嚴謹而便捷,漢語是“隱性的語言”,語法寬松而靈活。

三、語用教學中必須滲透文化因素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該語言。要想比較自如地使用一門外語,除了掌握大量詞匯與語法外,在語用上也需格外注意。語用,簡單來說,就是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說怎樣的話。例如,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飲食文化”被置于一個非常崇高的地位,因此人們會這樣打招呼;而“去哪里啊”,這樣的句子也并非是真的想打探別人的隱私。因為在西方文化中,這樣的提問是被認為非常不禮貌的;但是在中國,這樣的句子僅僅表達一種關切問候,回答者可以不必認真地回答。

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是語言學習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各個階段,在教授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的同時,也要對滲透于漢語之中的文化因素進行詳細的探討。文化影響著語言,而語言教學勢必要體現文化傳播。對外漢語教學更是一種跨文化傳播活動。經過多年的教學積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傳播已經經歷了從自發到自覺、無序再到有序的蛻變。

篇(7)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一些新的教學方法陸續出現并得以應用。縱觀我國高等教育的課堂教學,尤其是在一些文科專業課程的教學中,還是以講授法為主,同時輔以其它的教學法。《中外新聞事業史》這門課,由于受其自身特點的限制,在其課堂教學中教師常以講授法為主,其穩固的地位不可被其它的教學方法所取代。

講授法,即講授式教學法,是教師通過語言系統地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種教學方法。需要明確的是,所有的教師在課堂中都要進行講授,根據其在課堂中講授所占的時間多少比例的不同,講授方式即可表現為主導方式又可表現為輔助手段。

本文所指講授法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講授為主式,同時輔以其它教學方法,共同為教學過程服務的一種方法。講授法是一種既古老而又應用最廣的傳統教學方法,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眾多教學方法中受到批評最多的一種。有人批評它是“照本宣科”、“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其導致了學生機械的、被動的學習,抑制了學生的主體參與,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然而這些批評有其片面性,原因在于是否是有意義的學習并不取決于教學或學習的方式,而取決于是否能夠滿足有意義學習的心理過程和條件。由此可見,接受學習并不一定是被動的,講授法所受詬病也并非是其本身固有的,而多是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不當或是教學內容自身的問題造成的。因此如果教師能夠正確運用講授法,那么它的確是一種傳授知識的有效方法,《中外新聞事業史》這門課亦是如此。

一、講授法是《中外新聞事業史》課堂教學的根本之法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講授法在教學中主要適宜于陳述性知識的學習。《中外新聞事業史》這門課的教學內容即是陳述性知識,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講授法。

1.講授法適用于基礎知識的傳授。《中外新聞事業史》這門課,主要是介紹我國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新聞事業的發展史,目的在于幫助準新聞工作者了解自己的行業史,從中借鑒前人的經驗,吸取教訓,其內容屬于基礎知識的范疇。學生要系統的學習基礎知識并為后繼的學習做鋪墊,而學習這些前人的經驗,雖不排除某種創造性,但仍以接受掌握為主,在此基礎上再批判求新。因此,學生聽教師講授,即進行傳授——接受式學習,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仍然是重要的學習途徑。

2.講授法適用于班級教學。至今,在我國教育教學中采用的主導教學方式還是班級授課制,在高等院校采用大班型授課更是普遍現象,而且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這種形式將不會發生較大的改變。雖然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開設的課程采用的教學組織形式較為靈活,一些專業技能訓練課采用分組教學和個別化教學,但是象《中外新聞事業史》、《新聞學概論》、《傳播學》等這些理論課的教學還是采用大班型集中授課,這樣不但可以節省教學時間,節省資源,而且教學效果也不錯。

3.講授法適用于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教學情景。《中外新聞事業史》這門課對于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具體的、從沒涉及過的知識,教師要向學生傳授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學生對于這樣的專業知識也有學習的需求。講授法適用于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教學情景。在《中外新聞事業史》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講授法教學,能讓學生直接接受教師教給的前人已獲得的知識成果,確保學生形成清晰、穩定和系統的專業知識體系,也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循序漸進地掌握大量知識。這樣能夠突出地體現教學作為一種簡約的認識過程的特性,反映了人們掌握知識的客觀規律。

4.講授法有助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由于《中外新聞事業史》這門課教學內容多,教學時間有限,因此在教學內容、課堂安排、教學時間等方面要嚴格控制,從而使教學工作具有嚴密的組織性和計劃性,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講授法可控性強,是保障教學秩序、完成教學任務及教學質量等方面的有力保證。

二、講授法在《中外新聞事業史》課堂教學中的靈活運用

講授法可以表現為講述、講解、講讀、講演等不同的形式。在《中外新聞事業史》課堂教學中,主要應用的是講述、講解和講演這三種形式。

講讀這種方式應用不多,它主要用于低年級的一些課程如語文、自然、社會等科目的教學。

在《中外新聞事業史》課的課堂教學中,講述和講解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我們把中外新聞事業史的發展軌跡看做一條直線,那么這條線就由無數個點組成,一個個的點就是新聞事件、新聞人物、新聞媒體及新聞制度等。我們在畫線的同時又要描點,所以說講述和講解是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我們在講述某一國家的新聞事業史的時候,對于其涵蓋的重點的新聞事件、新聞人物、新聞媒體及新聞制度就要進行詳細的講解。比如說講授美國新聞事業史這一章時,在講述美國這個國家新聞事業的歷史發展軌跡,還要重點講解一些新聞事件如“曾格案”、“掏糞運動”等;一些突出的新聞人物如“本杰明?富蘭克林”、“本杰明?戴”、“普利策”等;一些影響較大的新聞媒體如“五大報紙”、“四大商業廣播電視網”、“兩大電纜電視網”、“兩家世界性新聞通訊社”等以及美國的新聞制度。

在《中外新聞事業史》課堂教學中,講演還是時常會用到的。當教師就教材中的某一專題進行有理有據首尾連貫的論說,這就是講演。比如說講到“新聞自由”、“新聞體制”等一些問題,可把它們設計成一個個專題,教師進行系統、詳盡的闡述。有時介紹某位杰出新聞工作者也會采用講演這種方式。比如介紹蕭楚女,用講演的方式介紹他的生平、新聞工作經歷、對他的評價和他的一些趣事,不僅用語言幫助學生在心中塑造了蕭楚女這個光輝的形象,也讓學生體會到他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

三、在《中外新聞事業史》課堂教學中運用講授法應注意的問題

在《中外新聞事業史》課堂教學中,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在使用講授法時,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要“吃透”教材,并凌駕于教材之上。《中外新聞事業史》這門課內容較多,為此教師要根據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深入鉆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確定本門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安排好教學內容,不能隨心所欲,信口開河。教師的講授內容還要凌駕于教材之上,不僅要講出本門課程的精髓,還要能夠反映本學科的研究成果及授課教師的個人學術見解,培養學生關注學科發展新動向的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

2.教師要緊扣重點,不求面面俱到。《中外新聞事業史》這門課內容較多,而教學時數有限,所以講授內容的選擇要遵循“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不求做到面面俱到,但必須重點突出。比如在講某一國家的新聞事業史時,教師要“輕畫線”(簡要介紹該國新聞事業的歷史沿革),“重描點”(精講該國的新聞制度,發生的新聞事件,出現新聞人物,有影響的新聞媒介等)。教師在注意教材內容的全面性、系統性同時,要善于選擇精當的內容,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

3.教師要提升講授水平,不能停滯不前。由于《中外新聞事業史》這門課的教學內容多是陳述式的,任課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生動準確,富于趣味性和幽默感。要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內容盡量講得生動鮮活,但并非離開講授內容而一味追求形式變化,而是要做到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講授水平,不斷鉆研,不能停滯不前。

4.教師要注重與學生互動,不能“滿堂灌”。一般史類的課程常被學生認為枯燥、無趣,《中外新聞事業史》這門課也不例外。教師講授時要注意啟發性,激發學生開展積極思維活動,加強師生互動,講問結合,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教師要把講授法運用得當,不能把講授變成“滿堂灌”、注入式。

5.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適當采用電化教育手段。在《中外新聞事業史》教學過程中,講授法雖穩居主導地位,但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特點、學科特點、教師特點、教學環境、教學時間、教學技術條件等諸多因素來選擇教學方法并且將它們進行有機融合。比如討論法、讀書指導法、探究法等等。這樣才能彌補講授法在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才能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的不足,從而使得講授法這種教學方法運用的更加合理,也可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現在的高校教育中,注重優化課堂教學手段。在本門課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合理使用電化教育手段,使用多媒體課件或電子講稿的形式進行教學。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和制作要精良,要達到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電子講稿也不能只是教師的講稿(教案)直接“上墻”。

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向學生提供一些有助于本課程和本專業學習的網站網址。授課教師還可以與授課班級的學生建立起溝通平臺,如Q群、本門課的公用郵箱等,隨時向學生提供一些業界和學界最新的動向、研究成果等學習資料,隨時可以和學生進行在線溝通、交流。這樣既便捷,省時;又可以彌補教師在課堂上面向的是全體學生的講授,很難實施個別化教學,很難顧及學生的個別差異,難以實施因材施教的不足。實踐證明,教師通過這樣的形式把課上課下有機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助于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不能一味地認為哪種教學方法好,哪種方法教學不好。《中外新聞事業史》的授課教師們要在教學中多思考,多嘗試,多實踐,發揮講授法的長處并結合其它教學方法靈活運用,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篇(8)

新課標中推薦了一些經典篇目,還給教師留下了推薦的空間。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經驗,進一步有計劃地開列出符合課程標準“建議”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單。選書的前提是要求有較大的選擇面,除了名著等經典書目,教師還要在平時關注出版動態,要留意報刊雜志,關注當前的熱點圖書但又不被媒體左右,關注獲獎作品又要考慮學生的閱讀實際,找到真正優秀的并能與學生興趣點結合的作品。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最好讓學生參與選書,師生一起來商定課外閱讀的書目,這也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保證閱讀質量的有效途徑。

二、指導閱讀

課外閱讀不能書單一開就萬事大吉,不少課外閱讀由于缺少了教師的指導而變成了學生的“自由閱讀”,因而閱讀質量不高。要提高閱讀成效,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指導。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掃除閱讀障礙。很多經典作品的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不易讀懂。因此,教師要向學生介紹作品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賞析精彩章節。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

激發閱讀興趣。除了讓學生參與選書,一開始就調動起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外,還可以給學生介紹古今中外名人熱愛讀書的故事。

三、組織活動

篇(9)

外國文學選讀課是根據國家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知識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的規定,在此階段開設文學課能更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也符合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提出的素質教育的要求。英語課程“必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應用,加強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掌握必需的,實用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具有閱讀和翻譯與本專業有關的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并為進一步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它能幫助學生了解外國文學、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識,在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同時,該課程還希望幫助學生較流利地運用英語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培養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養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

《基本要求》強調專科英語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要在整個教學中突出基本語言技能的培養,并最終使學生具備閱讀和翻譯與本專業有關的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但同時我們也深刻地認識到知識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密不可分的。尤其在當今世界,各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各種形式的交流日益頻繁,不同民族、種族人們的聯系更加密切,某一領域的借鑒和學習勢必影響和滲透到其他領域;單單強調某一知識的學習而忽視其相關文化的了解是不科學、也是不正確的。因此,給青年學生補充外國文學方面的知識是綜合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專科英語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

語言知識的學習及語言技能的培養也是文化知識的學習和灌輸。語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習得外語的過程,就是逐步適應一種新的文化的過程。學習者要學好這種語言,就必須了解和適應該語言所表達的思想體系和信仰體系,以及涉及的文化格調,風俗習慣,交際手段等。因此,外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外國文學教育,增強外語文化思想的輸入,盡可能多地讓學生了解該國家的交際習俗、宗教禮儀、社會結構、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而且能使學生將第二語言真正學到了家。所以說外國文學的學習不僅是文化導入的重要渠道,也是專科英語教學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僅從這一點上看,外國文學教育不但不與《基本要求》相矛盾,反而完全符合《基本要求》的宗旨和原則,更有助于語言基本功的訓練和培養,能“為進一步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此外,《基本要求》也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是多數人吸收語言素材最主要的渠道,是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基礎”[4](P11)。從學習規律的角度來看,在一個非英語的語境中學習英語,閱讀能提高學習者的英語應用能力,而在這一過程中,閱讀量的多寡至關重要。很顯然僅讓學生閱讀教材內容是不夠的,教師勢必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水平,認真挑選、補充一些有趣的、可讀性強的閱讀材料。其中,外國文學名著是首選的,也是最佳的閱讀文本。它不僅能為日后培養“閱讀和翻譯與本專業有關的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還能給青年學生補充有關外國文學方面的知識,培養他們的文學鑒賞興趣,提高文學修養,真可謂一舉兩得。

2外國文學教學內容

在一些學校的外國文學課中,往往在講文學作品的同時也講文學史,這樣的效果并不太好。因此我們主要以作品選讀為教學內容。在選擇課本時,考慮到學生的專業背景和實際英語水平以及課時長度,我們找到合適的課本,因此,在充分掌握學生水平和興趣的情況下,授課教師自己編寫了《英語文學選讀》講義。教材并沒有按照一般的文學課本以時間或文學流派為線索編寫,而是分成不同的和學生生活相關的主題,如self identity,spiritual growth,love,family,social changes 等。每篇作品開始部分有作者簡介,文本中附有生詞解釋,文本后有三類思考題,分為理解、闡釋和延伸理解三部分。每單元結束前還有文學術語介紹。當然,為了讓學生擴大文學的知識面,我們也選了一些著名戲劇或長篇小說的片斷,但數量不多。對長篇的文學作品,我們主要列出了閱讀書目,希望學生課后閱讀。此外,我們在選擇作品時雖然以英美作家的作品為主,也兼選了世界其他國家,如俄國、德國、尼日利亞、沙特等國的英語翻譯作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橫向比較中引發較深入的思考。同時,我們還特意選擇了一些中國作家與各個主題相關的作品,旨在引導學生在了解別國文化的同時,通過對比更清楚地了解本國文化,激發批評性思維。總之,外國文學在專科英語教學中的恰當、合理、科學的定位是《基本要求》的必然結果,是提高青年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同時,外國文學的教學內容本來應該涉及“原語文學”,像外語類的國別文學就 是針對某語言專業的原語文學作品,由于新升本科院校缺 少相應的師資,也就沒有這類課程設置。中文專業的“外 國文學”嚴格意義上也包括了“原語文學”,像解放前的 北京大學國文系外國文學課程全由外文系教師擔任,但問 題是苦于語種太多,授課者無師能通,后來多用本系教師 上課,自然“外國文學”也就變成了“譯語文學”。

3外國文學的教學方法

鑒于專科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夠用為度和課程設置的實際,英語教學就非常有必要承擔起這項重任,給青年學生補充有關外國文學方面的知識,培養他們的文學鑒賞興趣,提高文學修養。同時,這也意味著專科英語教學在強調外國文學知識學習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同時,不能忽視語言基本技能的培養。此外,外國文學既是文學,又涉及歷史、哲學、心理學、宗教、藝術、自然科學等,內容十分廣闊,文學思潮形形,藝術流派異彩紛呈,名家大師燦若群星,佳作巨著汗牛充棟。面對這樣浩繁的內容,我們更需要認清外國文學在整個專科英語教學中的比重,把握好文學知識教與學的方法。

首先,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外國文學英文簡本。

外國文學英文簡本是中國文學界、外語界權威根據世界著名小說原著改編而成,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而且能豐富其文學內涵。鑒于外國文學名家眾多,名著如林,教師可先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易讀易懂、適合學生品位的作品,如《飄》、《茶花女》、《紅與黑》等,引發他們的文學興趣; 再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推薦一些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或著名作家的成名作品,如霍桑的《紅字》、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勃朗特的《簡愛》等,提高他們的文學鑒賞力。

其次,指導學生觀看英文錄像片。在學生閱讀一些外國文學作品后,教師應有計劃地再組織學生觀看這些名片或名段,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也加深學生對作品更深層次的理解,并最終達到學生一觸及外國文學著作就愛不釋手的目的。最后,激發學生評說。評說既是語言教學的目的,又是豐富全體學生文學內涵和培養其創造性的手段。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讀就有不同的評論,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師可以利用課前五分鐘或十分鐘的會話時間,讓學生主動上臺,簡明扼要地將他們所讀的作品梗概或最精彩的部分向其他同學介紹一下;也可以在每一次課即將結束時,留一點時間,分組讓學生討論他們的看法。這種形式既激發了學生大膽開口說話,又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篇(10)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019-01

1.涉外秘書交際用語在中西文化差異中的體現及重要性

語言可以用來表達文化,更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的重要方式。各不相同的文化造就了語言特點上的差異,因此就形成了中西方迥然有別的思維模式和語言特征:中國式的直覺感性思維及其悟性語言,西方式的邏輯分析思維及其智性語言。

從涉外秘書工作中協調人際關系,進行人際交流的核心出發,交際用語就成為人際傳播的重要媒介,在中西文化的差異下,秘書怎樣使用交際用語是秘書綜合能力的體現之一,根據場合情境選擇話題以及用詞的準確度都會對涉外交流活動中外方人員的滿意度造成影響。

2.秘書在中西文化差異下正確使用交際用語

2.1禮貌問候、尊重隱私。在漢語文化中,我們一般用上級的職位名稱來稱呼上級領導,如"李局長、王科長、趙組長"等,在對比較熟悉的人稱呼時,我們往往會在開頭加上"老、小"等來稱呼,如"小張、老王、小李"等。不同的職位,不同的熟悉度之間需要用不同的稱謂。在西方文化中,稱呼問題要相對簡單一些,人們一般用Mr.,Mrs.,Miss,Mr.加上姓來稱呼,如Mr.Smith,MissWhite,Mrs.Brown等等。

在中國文化中,我們習慣在打招呼的時候問"最近去哪兒了?","吃飯了嗎?"等包含個人隱私的問題,這些以詢問作為寒暄語的方式在漢語文化中是一種普遍和可以理解的情況,人們在詢問的時候,并沒有真正想打聽個人隱私的意圖,只是一種關懷式的問候方式。在西方注重隱私的文化氛圍中,如果我們不注意場合,套用中國式的問候語,就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2.2適時告別、挽留有度。在日常的交往活動中,表達自己的意愿再禮貌告辭是一項基本禮儀。離開前總會用一定的告別語,來表明自己要離開。中國人分手時通常說:"再見。"相當于英語中的"Good-bye"、"Bye-bye"。但是在說"Good-bye"、"Bye-Bye"或"再見"之前,還要說些客套話,中西方由于社會文化習俗不盡相同,告別用語也各具特色。在中國文化中,在表示告辭的時候,通常是把對方放在首位考慮。例如,IthinkIbetterleavenow,youmustbetired.(我想我最好走了,您一定累了。),IguessIshouldleave,youhavetogetupearlytomorrow.(我想我應該告辭了,您明天還要早起。)。這樣的告別方式本意上是要說明自己不想打擾到對方,以一種相對被動的姿態離開,但在西方文化中,這樣的情況有時會被看做先入為主的思想。

上面討論了自己在告辭時語言使用的情況,然而在回應對方的告辭時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漢語文化中,在客人表示離開的意愿時,我們經常會熱情地挽留對方,這不僅是熱情好客的表現,也是一種禮貌的表示。但在西方文化中,過度的挽留會使對方感到一種強迫的意愿。在對方表示離開意愿的時候,只需要用一兩句禮貌溫和的挽留語并表達一下期望便夠了。

2.3直白應答、大方親切。贊揚和恭維常常放在一起討論,贊揚是指對別人用美好的辭藻表達一種敬佩之情,而恭維則更商業化一些,恭維不一定是真心的贊揚,有時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期望和目標,不管二者在主觀意愿上有什么不同,其在運用時的技巧是通用的,特別是在中西文化的差異下,怎樣正確使用稱贊語關乎語言交際的成敗。稱贊語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語言褒貶的使用。積極的語言氛圍是稱贊語的基本構架,出現在稱贊語中的幾乎都是正面評價語言。例如,雖然中國和西方恭維語的主要功能都是保持雙方和諧一致的關系,但西方恭維語傾向于表達平等、一致的關系,而漢語則側重于表示尊敬、關心對方。由于漢語文化中謙遜含蓄的特點,在面對贊揚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否定自己,以免流露出過分的張揚,例如"哪里哪里","我的能力還差得遠呢"等之類的話語都是對贊揚表示謙虛的意思,如果把這類謙虛的回答運用在與西方人的交往中,就會出現歧義。

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感謝方面的用語并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有一些細小的區別。在中國文化中,家庭關系是密切相連的,在關系密切的親人之間幾乎不用致謝。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無論是家庭成員之間,同事朋友之間,互不相識的人之間,只要你對對方提供了幫助,對方都要向你表示感謝。所以,在英語文化中,"Thankyou"是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語。

上一篇: 金融黨支部工作計劃 下一篇: 茶葉調查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女优天堂网页 | 思思热免费精品在线看看 | 一级电影在线亚洲 | 午夜久久福利小视频 | 五月婷婷丁香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