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3 08:41: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施工控制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序言
大跨度橋梁的施工要經過一個復雜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將受到許多確定和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橋梁結構的實際狀態偏離理論計算分析狀態。因此,橋梁施工控制的重點就是通過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偏差進行分析識別,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糾偏,同時對結構的后續階段進行預測,使施工系統始終處于控制之中。
2影響施工控制中的因素[1]
大跨徑連續梁橋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施工實際狀態最大限度地與理想設計狀態(線形與受力)相吻合。要實現上述目標,就必須全面了解可能使施工狀態偏離理論設計狀態的所有因素,以便對施工實施有的放矢的有效控制。
2.1結構參數[2]
不論何種橋梁的施工控制,結構參數都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結構參數是控制中的結構施工模擬分析的基本資料,其準確性直接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性。事實上,實際橋梁結構參數一般很難與設計所用的結構參數完全吻合,總是存在一定的誤差,施工控制中如何恰當地記入這些誤差,使結構參數盡量接近橋梁的真實結構參數,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結構參數主要包括結構構件截面尺寸、結構材料彈性模量、材料容重、材料熱膨脹系數、施工荷載、預加應力或索力等內容。
2.2施工工藝
施工控制是為施工服務的,反過來,施工的好壞又直接影響控制目標的實現。除要求施工工藝必須符合控制要求外,在施工控制中必須計入施工條件非理想化帶來的構件制作、安裝等方面的誤差,使施工狀態保持在控制中。
2.3施工監測
監測是橋梁施工控制的最基本手段之一。監測包括應力監測、變形監測等。因測量儀器、儀器安裝、測量方法、數據采集、環境情況等存在誤差,所以,結構監測總是存在誤差的。在控制過程中,除要從測量設備、方法上盡量設法減小測量誤差外,在進行控制分析時必須將其計入。
2.4溫度變化
溫度變化對橋梁結構的受力與變形影響很大,這種影響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在不同時刻對結構狀態(應力、變形)進行量測,其結果是不一樣的,如果施工控制中忽略了該項因素,就必然難以得到結構的真實狀態數據,從而也難以保證控制的有效性,所以,必須考慮溫度變化的影響。一般是將一天中的溫度變化較小的早晨作為控制所需實測數據的采集時間。但對季節溫差和橋梁體內的溫度殘余影響要予以重視。
2.5材料收縮、徐變
對混凝土橋梁結構而言,材料收縮、徐變對結構內力、變形有較大的影響,這主要是由于大跨徑連續梁橋施工中混凝土普遍加載齡期短、各階段齡期相差大等引起的,控制中要予以認真研究,以期采用合理的、符合實際的徐變參數和計一算模型。收縮、徐變還將影響成橋后運營階段的結構變形,這也是設定預拱度需要考慮的因素。
3施工控制的任務與工作內容
橋梁施工控制的任務就是對橋梁施工過程實施控制[3],確保在施工過程中橋梁結構的內力和變形始終處于容許的安全范圍內,確保成橋狀態(包括成橋線形與成橋結構內力)符合設計要求。橋梁施工控制圍繞上述控制任務而展開,其施工控制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幾何(變形)控制
不論采用什么施工方法,橋梁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總要產生變形(撓曲),并且結構的變形將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極易使橋梁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的實際位置(立面標高,平面位置)狀態偏離預期狀態,使橋梁難以順利合攏,或成橋線形形狀與設計要求不符,所以必須對橋梁實施控制,使其結構在施工中的實際位置狀態與預期狀態之間的誤差在容許范圍之內和成橋線形狀態符合設計要求。
3.2應力控制
橋梁結構在施工過程中以及成橋狀態的受力情況是否與設計相符合是施工控制要明確的重要問題。通常通過結構應力的監測來了解實際應力狀態,若發現實際應力狀態與理論(計算)應力狀態的差別超限就要進行原因查找和調控,使之在允許范圍內變化。結構應力控制的好壞不像變形控制那樣易于發現,若應力控制不力將會給結構造成危害,嚴重者將發生結構破壞(我國寧波的招寶山大橋主梁斷裂就是一個例子),所以,必須對結構應力實施嚴格控。對應力控制的項目和精度還沒有明確的規定,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通常包括:
①結構在自重下的應力(實際應力與設計相差宜控制在+5%)。②結構在施工荷載作用下的應力(實際應力與設計相差宜控制在+5%)。③結構預加力除對張拉實施雙控(油表控制和伸長量控制,伸長量誤差允許在±6%以內)外,還必須考慮管道摩阻影響(對于后張結構)。④溫度應力,特別是大體積基礎、墩柱等。⑤其他應力,如基礎變位、風荷載、雪荷載等引起的結構應力。⑥施工中用到的對橋梁施工安全有直接影響的支架、掛籃、纜索吊裝系統等的應力在安全范圍內。
3.3穩定控制
橋梁結構的穩定性關系到橋梁結構的安全,它與橋梁的強度有著同等的甚至更重要的意義。世界上曾經有過不少的橋梁在施工過程由于失穩而導致全橋破壞的例子,最典型的是加拿大的魁北克(Quebec)橋。該橋在南側錨錠析架快要架完時,由于懸臂端下弦桿的腹板屈曲而發生突然崩塌墜落。我國四川州河大橋也因懸臂體系的主梁在吊裝主跨中段承受過大的軸力而失穩破壞。因此橋梁施工過程中不僅要嚴格控制應力和變形,而且要嚴格地控制施工各階段結構構件的局部和整體穩定。目前主要通過穩定分析計算(穩定安全系數),并結合結構應力、變形情況來綜合評定、控制其穩定性。橋梁施工過程中安全控制是橋梁施工控制的重要內容,只有保證了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才談得上其他控制與橋梁的建設,其實,橋梁施工的安全控制是上述變形控制、應力控制、穩定控制的綜合體現,上述各項得到了控制,安全也就得到了控制(由于橋梁施工質量問題引起的安全問題除外)。由于結構形式不同,直接影響施工安全的因素也不一樣,在施工控制中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其安全控制重點。
4施工控制的方法
連續梁橋是施工監測識別調整預告施工的循環過程,其實質就是使施工按照預定的理想狀態(主要是施工標高)順利推進。而實際上不論是理論分析得到的理想狀態,還是實際施工都存在誤差,所以,施工控制的核心任務就是對各種誤差進行分析、識別、調整,對結構未來做出預測。
4.1預測控制法
預測控制法是指在全面考慮影響橋梁結構狀態的各種因素和施工所要達到的目標后,對結構的每一施工階段(節段)形成前后進行預測,使施工沿著預定狀態進行。由于預測狀態與實際狀態免不了有誤差存在,某種誤差對施工目標的影響則在后續施工狀態的預測予以考慮,以此循環,直到施工完成和獲得與設計相符合的結構狀態。這種方法適用于所有橋梁,而對于那些已成結構狀態具有不可調整性的橋梁施工控制必須采用此法。預測控制以現代控制論為理論基礎,其預測方法常見的有卡爾曼濾波法、灰色系統理論控制法等。
4.2自適應控制法
鑒于連續梁橋已完成節段的不可控性以及施工中對線形誤差的糾正措施有限,控制誤差的發生就顯得極為重要,所以,采用自適應控制法對其進行控制也是很有效的。
4.3線形回歸分析法
線形回歸分析法是通過對懸臂箱梁撓度與懸臂長度、懸臂重量的一元線形回歸處理或二元線形回歸處理,總結建立撓度線形回歸數學模型。它可以用于分析箱梁撓度變形的規律,也可以用于預測待施工梁段的撓度。但它無法對溫度和施工引起的誤差進行修正,并且要求有較多有規律的數據才行,在梁段數比較少時所得到的回歸曲線的精度難以保證。
5小結
主要討論了影響大跨度連續梁橋施工控制的因素、施工控制的任務與工作內容以及施工控制的方法。我國在橋梁施工控制的理論與實踐還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施工控制技術系統和組織管理系統。因此,深入研究橋梁施工控制理論,研制更加合理、實用的控制軟件以及更加方便、精確的監測設備,建立完善的橋梁施工控制技術系統和組織管理系統是今后橋梁建設事業發展迫切需要進行的工作。
參考文獻
2材料費的控制
材料費在工程造價中占有很大比重,一般占造價的60%-70%,占直接費的左右。因此有效的控制材料費,才能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材料費的控制同樣要遵循“量價分離”的原則,包括材料單價的控制和材料消耗量的控制這兩方面。
(1)材料的單價控制:主要由公司材料部門控制,在簽訂工程材料供應合同前,材料部門的人員應根據工程項目所在地周邊情況,對市場深入調查了解,通過詢價掌握材料的市場信息。對數量大或金額高的材料要采取招標的方式,其他材料要“貨比三家”,擇優采購。
(2)材料消耗量的控制:
①進料控制:第一、按施工進度計劃確定材料需求計劃,以保證現場施工進度為原則,合理安排材料進場,要避免材料的大量庫存,要降低材料庫存損耗和現場材料的保管費用。第二、根據施工平面布置圖合理的堆放各種材料,做好材料標識,減少場內材料的二次搬運。第三、每批入場的材料要仔細驗收,遵循“先驗后用”的原則,對不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質量要求的材料要予以清退。
②施工定額控制:在保證項目施工質量的前提下,通過施工定額來控制工程材料的消耗量。對于大宗的材料如水泥、鋼筋等主材,要以施工定額為依據,對各施工班組實行限額領料制度,對超耗材料要分析原因,在下次施工加以改進,要在施工現場實行材料耗用的獎罰制度。每天都要把剩余材料回收。
③計量控制:項目部要做好材料的“收發存”臺帳,要嚴格控制現場的施工配合比,如混凝土配合比,砂漿配合比等,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④包干控制: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可對部分零星材料實行班組包干,如鐵釘、鐵絲等,由班組自行控制。鋼管腳手架、模板等周轉材料也可采用班組承包模式,從而降低項目管理的風險。
3機械設備費的控制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選擇什么類型的施工機械設備,怎樣合理使用施工機械設備,對施工成本的控制來說非常重要,不同的施工機械有不同的特點和用途,因此選擇什么類型的施工機械,以怎樣方式組合施工設備,要根據項目施工的特點和作業環境因素來確定。第一、要根據現場施工進度的需求;第二、根據施工機械使用費的高低及其綜合效益。施工機械使用費由機械單價和機械臺班來確定。因此控制了機械單價和機械臺班等于控制施工機械使用費,控制方法如下:第一、根據現場的施工進度,加強施工現場施工機械的管理,減少不必要的閑置;第二、提高施工機械的利用率,實現“一機多用”,避免窩工;第三、加強施工機械的維修保養,提高機械的使用率;第四、協調好機械操作司機與施工作業人員的配合,保障施工的順利進行,要避免疲勞作業,提高機械臺班產量。
4工程簽證
工程簽證是不可避免的,它所造成的施工費用影響著項目施工成本,因此施工企業要重視現場簽證工作。辦理工程簽證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工程簽證必須是書面形式的,甲方、監理、施工方三方都要簽字蓋章。第二、工程簽證內容應明確,項目要清楚,單價、數量要準確,另外時間也要明確,有些涉及到工期順延的問題。第三、工程簽證要及時辦理,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隨發生隨進行簽證,應當做到一次一簽證,一事一簽證,及時處理。所有的簽證材料要做好備案,有利于以后的工程竣工結算。
⒈模板工程
⑴模板要求
①模板要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準確。
②施工前應做好模板設計,要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的承受住新澆筑混凝土的自重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荷載。
⑵施工要求
①模板與砼的接觸面應涂隔離劑,并嚴禁隔離劑粘污鋼筋與砼接槎處。
②模板在其支架的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的臨時支撐。
③模板安裝過程中,其拼縫不應漏漿且不應大于2.5mm,相鄰兩模板表面高低差不應大于2mm。
④對于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鋼筋砼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應為跨度的1/1000-3/1000。
⑤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洞不得遺漏且要保證安裝準確牢固。
⑥在澆筑砼之前,模板應先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模板內的雜物要清除干凈。
⑦模板拆除時側模不得損壞砼構件的棱角,底模應在砼達到要求強度后方可拆除。
⒉鋼筋工程
⑴材料要求
①鋼筋進場時,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鋼筋表面或每捆(盤)均有標志。進場時應按爐罐批號及直徑分批檢驗,檢驗內容包括查對標志、外觀質量,并按現行國家有關規定,抽取試樣作力學性能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施工中所用的鋼筋級別、種類和直徑應按設計要求采用,當需要代換時,應征得設計單位同意。
⑵鋼筋加工要求
①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②鋼筋表面應潔凈,無損傷無油漬。
③Ⅰ級鋼筋末端需作180°彎鉤,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于鋼筋直徑d的3倍。
④箍筋應作135°彎鉤,平直部分不應小于箍筋直徑d的10倍.
⑶鋼筋的連接
①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
②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焊工必須具有焊工上崗證,并在規定的范圍內操作。
③當受力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互相錯開,其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于500毫米,否則屬同一連接區段,接頭面積占全部受力鋼筋面積不宜超過50%。
④焊接接頭距鋼筋彎折處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且不宜位于鋼筋的最大彎折處,且不宜設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范圍內。
⑤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綁扎搭接接頭區段的長度為1.3倍的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心點位于該連接區段內的搭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接頭面積占總受力鋼筋面積的百分率,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
⑥在梁柱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配置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于100毫米,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毫米,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于25毫米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毫米內各設置兩個箍筋,間距宜為50毫米。
⑷鋼筋綁扎與安裝
①鋼筋的交叉點應采用鐵絲扎牢。
②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③板和墻的鋼筋網,除靠近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間隔交錯綁扎,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宜位移,雙向受力的鋼筋,必須全部扎牢。
④梁和柱的箍筋,除設計有特殊要求外,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
⑤鋼筋焊接應按有關規定要求進行取樣試驗,并及時出具試驗報告。
砼工程
1、材料要求
①水泥出廠應有合格證,且不得超過三個月,進場后需進行取樣進行物理性能試驗,及時出具試驗報告,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應對水泥進行物理性能檢驗合格方可用于施工。
②砼應嚴格按照試驗室出具的配比通知單進行拌制并要嚴格控制水灰比,嚴格對砼所用材料計量。
③砼應按有關規定充分攪拌。
④砼澆筑前應清除模板上的雜物。
⑤砼澆筑過程中應正確留置施工縫,施工縫的位置應在砼澆筑前確定并留置在結構受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宜留在基礎的頂面,梁或吊車梁的腿下面、吊車梁的上面。單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在次梁跨中1/3范圍內。
⑥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砼時,應清除已硬化砼表面上的水泥薄膜和松動的石子以及軟弱砼層,并加以充分濕潤且不得有積水,在砼澆筑前,宜先在施工縫處鋪一層與砼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慟柱澆筑前應先在底部填5~10厘米與砼內成分相同的水泥漿。
⑦梁板要整體澆筑,澆砼時要保證砼保護層厚度;砼澆筑完畢后,12小時內即開始澆水養護,梁板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小于7天,柱可纏塑料膜保持內部水分。
⑧砼振搗要密實,厚度小的構件用平板震動器振搗,柱梁用震動棒振搗。
⑨砼澆筑時,砼自由傾落高度超過2米,應設串筒或溜槽,構件高度過大時,應每隔2~3米留置一處澆灌孔,澆筑過程中,砼不得產生離析現象。
⑩砼應隨砼的澆筑在攪拌地點隨機取樣,按有關規定留置用于檢查結構構件砼質量的試塊,送試驗室試驗,及時出具試驗報告。
⒌砌體工程(填充墻)
⑴材料要求
①砌塊應有出廠合格證,砌塊品種強度等級及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
②砌塊進場應按要求進行取樣試驗,并出具試驗報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砌筑砂漿應在砌筑前按設計要求申請配合比,施工中要嚴格按砂漿配合比通知單對材料進行計量、并充分攪拌。
④施工現場砌塊應堆放平整,堆放高度不宜超過2m,有防雨要求的要防止雨淋,并做好排水,砌塊保持干凈。
②施工要求
①砌筑砂漿攪拌后的稠度以5~7厘米為宜。
②砌筑砂漿應按要求隨機取樣,留置試塊送試驗室做試驗。現場砌筑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必須分別在拌成后3h和4h內使用完畢,當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時,必須分別在拌成后2h和3h內使用完畢。
③砂漿拌成后和使用時均應盛入貯灰器中,如砂漿出現沁水現象應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④填充墻砌筑用的空心磚輕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塊應提前1~2d澆水濕潤,加氣砼砌塊砌筑前,應向砌筑面適量澆水。
⑤用輕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塊或蒸壓加氣砼砌塊砌筑墻體時,墻底部應砌燒結普通磚或多孔磚或砼小型空心砌塊,或現澆砼坎臺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毫米。
⑥墻體砌筑前應先在現場進行試排塊,排塊的原則是上下錯縫,砌塊搭接長度不宜小于砌塊長度的1/3,若砌塊長度小于等于300毫米,其搭接長度不小于塊長的1/2,搭接長度不足時,應在灰縫中放置拉結鋼筋。
⑦砌筑前設立皮數桿皮數桿應立于房屋四角及內外墻交接處,間距以10~15米為宜,砌塊應按皮數桿拉線砌筑。
⑧砌塊的垂直灰縫厚度以15毫米為宜,不得大于20毫米,水平灰縫厚度可根據墻體與砌塊高度確定,但不得大于15毫米亦不應小于10毫米,灰縫要求橫平豎直,砂漿飽滿。
⑨砌塊排列應盡可能采用主規格,除必要部位外,盡量少鑲嵌實心磚砌體,局部需要鑲磚的位置易分散、對稱,以使砌體受力均勻。砌筑外墻時,不得留腳手眼,可采用里腳手,或雙排外腳手,設計規定的洞口,溝槽、通管和預埋件應隨砌隨留和預埋,不得后鑿。
⑩縱橫墻整體咬槎砌筑,臨時間斷可拖斜槎,接槎時,應先清理基面,澆水濕潤,然后鋪漿接砌,并做到灰縫飽滿,因施工需要留置的臨時洞口處,每隔兩皮砌體應設置2φ6拉筋,拉筋兩端分別深入先砌筑墻體及后墻洞砌體各700毫米。框架柱構造柱上的拉結筋,應安放準確牢固,其外露部分應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彎折。墻上埋設電管時,只能垂直埋設,不得水平鏤槽,開豎縫時不得錘斧剔鑿,電管直徑不宜大于25毫米,按規定固定好管閥,用水沖去粉末再用砂漿分遍填實,管閥埋設應在抹灰前完成。
⑶質量要求
①墻體砌筑材料必須符合國家質量標準及設計要求。
②砌塊排列合理正確,留槎符合規定,接槎牢固平整,灰縫厚度,符合要求。
③預留孔洞及預埋件位置、尺寸準確。
④不同砌筑材料應按照不同的有關規范,標準規定進行施工。
⒍抹灰工程
⑴材料要求
①抹灰用的砂應過篩,不得有雜物。
②所用石灰膏應滿足相應規范的要求。
③抹灰用的砂漿品種,應按設計要求選用,砂漿的配合比和稠度應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砂漿中摻用外加劑時,其摻入量應由試驗確定。
⑵施工要求
①抹灰砂漿及摻有水泥或石灰膏拌制的砂漿,應控制在初凝前用完。
②木結構與磚石結構,砼結構等相接處基體表面的抹灰,應先鋪釘金屬網,并繃緊牢固,金屬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毫米。
③抹灰前,磚石砼等基體表面的灰塵,污垢和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并應做基層表面處理,隨即分層抹灰。防止表面空鼓開裂。
④抹灰前應先檢查基體表面的平整度,并用于抹灰層相同的砂漿設置標志或標筋。
⑤抹灰前應檢查鋼木等門窗框位置是否正確,與墻連接是否牢固,連接處的縫隙應用水泥砂漿或水泥混合砂漿(加少量麻刀)分層嵌塞密實。
⑥室內墻面,柱面和門窗洞口的陽角宜用1:2水泥砂漿做護角,其高度不應低于2米,每側寬度不應小于50毫米。
⑦外墻、窗臺、窗楣、雨蓬陽臺、壓頂和突出腰線等,上面應做流水坡度,下面應做滴水線或滴水槽,其寬度和深度均不應小于10毫米,并整齊一致。
⑧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的抹灰層,應待前一抹灰層凝結后,方可涂抹后一層;石灰砂漿的抹灰層,應等前一層7、8成干后,方可涂抹后一層。
⑨各種砂漿的抹灰層,在凝結前,應防止快干、水沖和撞擊、振動,凝結后,應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損壞,水泥砂漿抹灰層應在濕潤條件下養護。
⑩抹灰的平均總厚度不得大于下列規定:
頂棚:現澆砼—15毫米預制砼—18毫米
內墻:普通抹灰—18毫米中級抹灰—20毫米
外墻—20毫米勒腳及突出墻面部分—25毫米
⑶質量要求
①抹灰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種,面層的顏色及花紋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加固段工程地質條件:
2.16#隧洞
樁號9+208—9+648段,隧洞圍巖為第三系上新統N2紅粘土及亞粘土,含有少量鈣質結核和灰巖礫石或碎塊。開挖期間無地下水活動,圍巖有一定自穩能力,隧洞上覆土層厚50—150米,主要為Q3黃土狀亞砂土圾少量Q2亞粘土夾層。
樁號10+006—10+388段,隧洞圍巖為第三系上新統N2紅粘土偶含灰巖及砂巖碎塊,開挖期間樁號10+059—10+224段有地下水滲出,圍巖穩定性差。其余無水洞段穩定性好隧洞上覆土層厚15—65米,最厚處近90米,主要為Q3黃土狀亞砂土及少量Q2亞粘土夾層。
2.27#隧洞
樁號11+065—11+203段,隧洞圍巖為第三系上新統N2紅粘土及亞粘土含有少量鈣質結核及灰巖礫石或碎石。開挖期間巖土漸變段有地下水滲出,圍巖穩定性差。隧洞上覆土層厚25—95米,主要為Q3黃土狀亞砂土及Q2亞粘土夾層。
經勘察及施工期間取樣試驗成果表明:N2紅粘土粘粒含量因為種種原因較高(20%—40%),有效蒙脫石含量達10%—15%,具有弱—微膨脹性。若隧洞運行期內水外滲,將極大地惡化其工程性質。
3.對N2土洞段錨桿加固的目的
通過對壓力注漿和系統錨桿擠壓粘結的作用,加固洞周以外一定范圍內的土體,提高其自身彈性抗力及改善防滲體并形成一定的連續承載圈。同時,錨桿體作為支撐和拉桿與隧洞襯砌的四塊管片鑲嵌的機動結構可有機地結合,形成共同工作體。
4.壓力注漿錨桿設計、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流程;鉆孔錨桿埋設(注漿及排氣管)注漿閉漿養護拉拔試驗。
4.1鉆孔
鉆孔采用SGZ—ⅢA型地質鉆機,鉆孔孔深3.3米,其中外部錨固長3米,孔徑為Ф75,孔底擴孔為0.3米,擴孔孔徑為Ф100.鉆頭視不同情況采用金剛石鉆頭、硬質合金鉆頭、麻花鉆頭等。鉆孔要求保證長度、方向、傾斜度。擴孔采用偏銑鉆進行擴孔。為加快進度,節約鉆頭,當全孔為紅色粘土的孔段,鉆機破孔后,用焊接的掏鏟進行人工掏孔,人機共用,加快了施工進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鉆機安放在鋼管焊制的臺車上,從洞口開始逐環沿頂拱和側拱原管片灌漿孔進行鉆孔,每鉆孔一環,移動臺車進行下一環鉆孔。
4.2錨桿的制作和安裝
錨桿桿體材料采用20錳硅鋼筋,錨桿直徑為18mm,錨桿桿體3.3米,錨桿的外露段要有絲扣,或焊接帶有絲扣的接長拉桿(焊口強度要大于桿體的抗拉強度).鋼筋加工前應進行調直、除油、除銹、去污等處理,沿桿體軸線方向每隔1米設置一個對中支架,排氣管和進漿管與桿體結合要牢固。
錨桿安裝采用先安錨桿后注漿的程序,將一根與錨桿長度相同的Ф18鐵管和錨桿焊接在一起,下到孔底,底部鐵管距孔底不大于0.5米,然后在孔口安裝一根1米長的Ф18鐵管,孔口0.5米長的孔內用高標號水泥砂漿封堵,孔口封堵砂漿待凝3天后進行錨桿注漿.對于仰角孔,短管為進漿管,長管為排氣管;對于下傾孔和底板,進漿管和排氣管好相反。
錨桿安裝前,檢查注漿器具的工作性能,在注漿前用水或稀水泥漿管道,并將鉆孔吹凈。
4.4注漿
注漿水泥廠為普硅425號水泥,砂子用質地堅硬的天然砂,注漿用水為拌制混凝土用水,外加劑用XPM高效減水劑。注漿壓力一序孔為1.5Mpa二序孔為2Mpa。施工時視現場具體情況及洞壁變形觀測結果進行調整。漿液配比為:水:灰:砂=0.5:1:1,外加劑為水泥重量的5%。
注漿順序:①壓力注漿均按環間分序,環內加密的原則進行。②壓力注漿采用單孔或左右成對稱上升注漿的方法,同一環上的注漿孔進行并聯灌漿,孔數為2個。壓力注漿采用全孔一次純壓完成。
4.4閉漿
排氣孔出漿后封閉,當吸漿小于0.4L/分時續灌10分鐘。
1、壓力注漿錨桿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檢測原材料
對水泥、砂子、外加劑,鋼筋抗拉強度、錨桿體部件性能等進行檢測、試驗,其中水泥、外加劑,鋼筋必須有出場合格證。
(2)檢查中間產品(全套錨桿)
錨桿直徑為18mm,錨桿桿體3.3米,錨桿的外露段要有絲扣,或焊接帶有絲扣的接長拉桿(焊口強度要大于桿體的抗拉強度).排氣管和進漿管與桿體結合要牢固。墊板(20cm×20cm×1cm)和螺帽齊備。制成的錨桿在放置和運輸過程中不得有明顯變形。
(3)檢查鉆孔
孔徑75—80mm,孔底擴孔(φ100長30cm)孔位(頂拱和側拱原管片灌漿孔)孔向為徑向,排距1.6m,孔深為3.3m,鉆孔成好,孔壁光滑,孔眼直,鉆孔終點偏差不應大于1.5cm,鉆孔終點偏差不大于25cm,實際孔位要有記錄。
(4)注漿設備
首先重點檢查壓力表。每兩班次校正一次,不合格的禁用。其次是要求注漿管路暢通,使用前作耐壓試驗。
(5)檢查漿液和砂漿
檢查配合比,采用比重計檢驗漿液比重,檢查水、水泥、砂、外加劑重量比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砂漿強度能否達到C20。
(6)檢查錨桿安裝和注漿
吹孔后安插錨桿,砂漿封孔0.5米深(保證注漿時不使漿液鼓出)3天后開始注漿,排間分序,排內加密。
(7)閉漿標準
排氣孔出漿后封閉,當吸漿小于0.4L/分時續灌10分鐘。
(8)錨桿端頭處理
待注漿強度達到手70%后,切割鑿除注漿管和排氣管到管片內側5cm處,用高標號水泥砂漿將孔口抹平,錨桿外露部分用防腐漆涂上。
(9)檢查安全監測
周邊收斂監測:5米一個測量斷面,3個測點,施工期每天測量兩次(采用收劍計)用水平儀測量頂拱不沉,每20米設3個測點。施工期每天測兩次。
對于工程建設項目,不可以說三大目標之間那個最重要,不同的工程建設項目,在不同的時期地點,目標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而在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是進度和質量,施工進度按最佳工期施工,可以在合理的時間內使施工企業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使建設工程投資按計劃工期交付使用,在預定的期限內盡早的收回投資。質量好可以減少工程施工返工;減少施工單位成本投入;減少建設單位的經常性維修;延長建設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證建設工程的穩定長效運營,提高投資效益,降低維護成本。因此進度控制、質量控制是工程建設產生經濟效益,滿足建設單位對工程建設質量要求的一個重要方面。
而投資是工程建設的一個資金保證,投資的增減可以通過價值工程原理,從進度、質量控制要回投資效益。因此對進度控制和質量控制做以下淺議。
二、進度控制和質量控制在施工中的作用與關系
進度控制是對工程建設項目建設階段的工作程序和持續時間進行規劃,實施、檢查、調查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工程建設項目的進度控制,是工程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而復雜的任務,是工程建設的三大目標的重要部分。它有利于盡快發揮投資效益、有利于維持良好的經濟秩序、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質量控制也是建設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工程建設項目控制三個目標的中心目標。施工是形成工程建設項目實體的階段,也是形成最終產品質量的重要階段。所以,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是工程建設項目質量控制的重點,也是施工階段要合理完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工程建設必須依據國家和政府頒布的有關標準,規范、規程、規定,以及工程建設的有關合同文件,對工程建設項目質量形成的全過程各個階段,如可行研究、項目決策、工程設計、工程施工、竣工驗收五個階段中的各環節影響工程質量的主導因素進行有效地控制,預防、減少或消除質量缺陷,才能滿足使用單位對整個建設工程質量的要求,才能增加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
合理的施工質量控制在監理協調下可以克服由建設單位進行質量控制的片面性和放任弊端;促進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共同做好質量控制活動;有利于健全不斷的完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施工質量控制和進度控制的勻衡、協調是保證建設工程能如期,保質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施工中無序的追求施工工期,不做科學的工期計算,就會在規劃工期內以非正常施工速度趕工期,使工人勞動強度加大,質量目標難以操控,產生各類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嚴重的還會造成返工和不能返工的問題(原因工程施工一次性特點)。在施工中沒有一個合理的施工工期規劃,就無法保證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合格的建筑工程產品。邊施工、邊估算,邊采取措施雖然采用的是事中控制方法,但是在沒有前期工期規劃的情況下就是一種盲目的工作方法,是達不到工期控制目標的。不做具體的工期規劃,是某些施工隊中存在的一種現象,這樣會因為對工期估計不足,不能合理的組織施工,造成工期延長,對完成施工任務,完成企業經濟效益帶來損失,對如期完成建設單位投資任務產生影響。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單方面的追求工期會產生質量問題,會造成返工,會降低施工企業經濟效益,影響到建設單位投資效益的盡快發揮。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偏面的精做細干又會使工期延后,成本增加。只有認真的做出一個好的施工組織設計,好的施工方案,把工程進度控制和工程質量控制的任務落到實處,才能在一個合理的工期內完成一個合格的建筑產品。
合格的建筑產品是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對進度控制和質量控制進行科學合理的計算與規劃,才能在工程施工中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進度控制和質量控制的合理規劃,對施工工期,對施工質量,對施工經濟效益,對建設工程投資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進度控制和質量控制規劃設計,在施工中的關系是緊密的,只有認真的完成進度控制和質量控制規劃設計的工作任務,才可以保證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優良的建筑產品。
三、落實進度控制任務和質量控制任務對施工所產生的作用
進度控制的任務是針對建設項目的進度目標進行工期計算,是施工單位工程師根據工程建設項目的規模、工程量與工程復雜程度,建設單位對工期和項目投產時間的要求,資金到位計劃和實現的可能性,主要進場計劃,國家頒布的“建筑安裝工程工期定額”,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建設地區氣候等因素,進行科學分析后,設計出的工程建設項目的最佳工期。合同工期確定后,工程施工進度控制的任務,就是根據進度目標確定實施方案,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控制和調整,以實現進度控制的目標,具體的講,進度控制的任務是進行進度規劃、進度控制和進度協調。要完成好這個任務,應做到以下三點工作;
1、要做出工程建設項目總進度目標和總計劃的制定。而這項工作是非常重要而細致的工作,進度計劃的編制,涉及建設工程投資,設備材料供應、施工場地布置、主要施工機械、勞動組合、各附屬設施的施工、各施工安裝單位的配合及建設項目投產的時間要求。對這些綜合因素要全面考慮、科學組織、合理安排、統籌兼顧,才能有一個很好的進度規劃。
2、要對進度進行控制,必須對建設項目進展的全過程,對計劃進度與實際進度進行比較。在施工工程的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發生偏離,無論是進度加快、進度滯后都會對施工組織設計產生影響,都會對施工工序帶來問題,都要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調整,對偏離控制目標的要找出原因,堅決糾正。
3、進度協調的任務是對整個建設項目中各安裝、土建等施工單位、總包單位、分包單位之間的進度搭接,在時間、空間交叉上進行協調。這些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因素,對工程建設項目的實際進度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對這些單項工程之間的施工關系不加以必要的協調,將會造成工程施工秩序混亂,不能按期完成建設工程。
而施工質量控制的任務同樣也要完成好三項任務:
1、周密計劃,做到事前控制,在施工前認真做好施工組織工作;做好技術資料準備工作,做好對原材料、設備、零配件等質量進行檢查和控制工作、做好對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質量監定和施工工藝的組織論證工作、建立建全質量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認真對待由建設單位組織的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工作。努力做到對施工中的人員組織、材料供應、機械設備在施工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有一個預見性的措施,使每一項施工過程都掌握在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規劃之中,才可以發揮出在事前就把施工中的質理問題解決好,避免因沒有做好事前控制造成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的返工問題。
2、努力工作,積極的對待施工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對發生無法預測的施工質量問題,做到不能在事前控制,一定要在事中控制,避免施工質量問題的進一步擴大化,造成無法返工或因返工產生很大的經濟損失。工程質量是在工序中產生的,工序控制對工程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應把影響工序質量的因素都納入到管理狀態中,建立質量管理點,及時檢查和審核質量統計資料和質量控制圖表。
要嚴格工序間的交接檢查,對于重要的工程部位或專業工程,工程師應親自進行試驗或技術復核,并實行實時監控。根據工程施工特點,對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應極時的按相應的質量評定標準和方法,進行檢查、驗收。
認真審核設計變更和圖紙修改后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并對此向有關部門和建設單位提出建議和意見。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質量現場會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問題,通報批評工程質量狀況,做好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方案,并對處理效果進行檢查,才可以把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在每一個施工工序過程中,及時的做到事中控制。
3、事后控制是指對完成施工、形成產品后的質量控制。施工單位應按國家有關的質量評定標準和辦法,對完成的分項、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進行自檢,只有內部通過驗收才能交給有關單位驗收,才能保證一次驗收通過,才能使整體的建設工程質量讓建設單位滿意。
整理好有關的質量檢驗報告、評定報告及有關技術文件。向建設單位提供施工竣工圖,使施工竣工圖成為今后建設單位在維修工程中的一個重要資料。
落實進度控制任務和質量控制任務是保證建設工程質量,滿足建設單位對建設工程質量要求的必要條件。進度規劃、進度控制、進度協調、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是落實工程建設施工管理工作任務的具體施實。
進度規劃和事前質量控制是施工單位在建設施工中對工程施工做到心中有數,在進度規劃和事前質量控制階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要有事前預測,對預測到可能發生的問題要有具體的調整方案,這樣才可以減少施工進度和質量問題的發生量。
進度控制和事中質量控制是建設工程施工在施實階段對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的跟蹤與監控,保證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在進度控制和質量控制中互相協調的運行,對施工中出現偏離施工進度規劃與施工質量控制方案的問題做出及時的調整和改進。
進度協調是建設工程的單項工程、單位工程、分部分項工程中各施工單位之間,人員、材料、機械進場相互在空間和時間上的搭接,而事后控制主要是對工程建設項目質量的自檢,對施工資料的整理交驗,為建設工程進行質量驗收做好工作準備。
進度協調和事后控制雖然在施工管理中沒有緊密的聯系,但是進度協調是保證施工進度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施工單位之間的人、材、機在空間和時間上沒有一個合理的搭接,將會造成窩工,嚴重的還會拖延工期,而事后控制是為了建設工程交驗而做的一項重要工作,他對施工單位進行的建設工程竣工驗收順利通過,有著重要的意義。
因為,建設工程的體形大、工期長、工藝復雜等特點,必須撐握好進度控制和質量控制工作的要點,才能使工作做的有效、準確。
四、抓好進度控制與質量控制的要點對建設工程的作用
2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設計規范
(1)抗爆控制室宜布置在工藝裝置的一側,四周不應同時布置甲、乙類裝置,且布置控制室的場地不應低于相鄰裝置區的地坪。(2)抗爆控制室應獨立設置,不得與非抗爆建筑物合并建造。(3)抗爆控制室應至少在兩個方向設置人員的安全出口,且不得直接面向甲、乙類工藝裝置。(4)抗爆控制室建筑平面宜為矩形布置,層數宜為一層(不應超過兩層)。(5)抗爆控制室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6)在人員通道外門的室內側,應設置隔離前室。(7)活動地板下地面以上(即活動地板與室內基礎地面之間)的外墻上不得開設電纜進線洞口。基礎墻體洞口應采取封堵措施,并應滿足抗爆要求。(8)抗爆控制室的重要房間、一般房間的空調系統宜分開設置。(9)重要房間空調設備的啟停及故障報警信號應引至DCS。
3石油化工儀表系統防雷設計規范
(1)控制室建筑物應按GB50057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的規定,采取防雷措施。老規范要求為二級。(2)儀表系統設備的安裝位置距建筑物外墻的內壁距離應大于1.5m。對于抗爆結構建筑物,儀表系統設備的安裝位置距建筑物外墻的內壁距離應大于1.0m。
(1)屬于頂管鋪管技術和環境保護施工方法,并具有不開挖面層就能夠穿越交通設施和建筑物;(2)由于被鋪設管道的上部土層未經擾動,故管道壽命較長;同時由于無需拆遷土層之上建筑物,故有很高的經濟效益;(3)頂管力學性能優良,適應各種土質。
1.2泥水加壓平衡式頂管施工注意事項
泥水加壓平衡式頂管工作原理為采用機械切削泥土并應用水力輸送棄土,同時利用泥水壓力平衡地下水壓力和土壓力,控制地表隆起和沉降。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為:一是注意掘進機處于停機狀態時需要防止泥水流失,以便保持挖掘面穩定。二是施工過程之中,需要注意觀察地下水壓力變化和挖掘面的穩定狀況,并檢查泥水濃度和相對密度及進排泥泵流量的正常度。
2地鐵穿越類型及其風險
地鐵穿越區分為上部穿越和下部穿越,兩者區分點是頂管是從隧道上方還是下方穿過,如若是上方穿過就是上部穿越,反之如若是下方穿過就是下部穿越。上下部穿越之間的特征最大區分點是:上部穿越由于集中卸載導致隧道上浮,下部穿越由于地層損失導致隧道下沉;不過兩者都會使得隧道差異沉降,形成小曲率半徑,進而嚴重影響隧道使用狀況甚至結構安全。以下分別探討上部穿越和下部穿越風險:
(1)上部穿越風險:一是隧道隆起具有不可恢復性。下部穿越采取二次注漿措施使得下沉隧道恢復,而上部穿越則對隆起部分毫無辦法使得下沉復位。二是土質差,穩定所需時間較長,這是緣于施工管道埋深較淺使得土體力學性質較差所致。三是應對措施有限。在隧道上方卸載是其隆起緣由,但由于隧道上方面層不存在加載條件或不能充分實施加載而使得隆起不能下沉復位。
(2)下部穿越風險:一是后期整改周期長。在列車停運期間,遵循多次、多點、均勻原則并采取二次注漿措施來減少擾動性。二是同步注漿存在注漿壓力過大而使得周邊土體容易劈裂,導致地層損失難以控制。
(3)頂管穿越風險:設計風險包括工作井施工設計和洞口加固設計風險;地質勘察風險包括地質差異和勘察不準或疏漏;施工參數風險包括推進速度、頂進正面土壓力、頂進糾偏、管道拼裝、出土量、注漿參數等;監測風險包括監測數據不準和監察數據傳輸不及時;此外還包括材料風險和機械故障風險。
3施工風險控制要點
3.1頂管工作井和頂管接收井
頂管工作井屬于頂管施工臨時設施,可供頂進設備安放,并對管內土方進行提升處理。而在工作坑設置和頂進形式選擇時,需要兼顧多種因素,并按不同的頂進方向區分為單向和多向頂進、調頭和對頭頂進。頂管接收井的圍護結構可采用SMW工法樁進行滿堂加固的高壓旋噴樁和內插型鋼,這樣由于頂管施工涉及面較寬,不可避免地影響地鐵結構,因此,嚴禁拔除近地鐵側型鋼。
3.2頂進速度
在頂管施工過程之中,要保持勻速緩慢速度,并控制在l0mm/min之內,以保證刀盤對土體的切削,從而減少擾動。而頂進速度的控制可以通過頂管機的液壓系統增設節流閥和冷卻系統,以對千斤頂頂進油量予以控制并防止油溫過高。
3.3頂管正面壓力
土倉中的壓力須與開挖面的正面水土壓力保持平衡,并控制好頂管頂進速度和出土量,如若頂進速度加快而出土率較小,就會增大土體壓力而使得地面隆起,反之亦然。因此需要做到:頂進速度保持勻速緩慢,頂進方向予以嚴格控制,頂管糾偏力盡減少。
3.4頂管糾偏
在頂管施工過程之中,嚴格遵循頂管施工技術規范,不隨意更改施工標準。相對頂管糾偏而言,切實做到頂管頂進l0cm就進行一次糾偏,嚴格禁止單次大幅度糾偏;頂管糾偏操作要做到“勤”和“微”,對于“勤”而言,不僅對顯示屏和指示燈等在內的儀器及其它觀察點要做到持續觀察,而且集中注意力做到勤動作,保持頂進度緩慢均速,頂進方向按照設計標準進行,不會出現較大偏差。對于“微”而言,保證不會出現大幅度的糾偏和過正糾偏,以便防止出現管接頭開口造成漏水和形成S形管道。這樣,每次頂管糾偏都要采取小角度糾偏,避免造成軸線彎曲和地面沉降。
3.5同步注漿及置換注漿
對于同步注漿而言,注漿壓力需要大于隧道底處的土壓力值,以便保證漿體充分滲人周圍土體;同時,選擇觸變性能良好的膨潤土制漿材料,并盡力將膨潤土泥漿套隨機頭向前移動,以便形成連續的環狀漿套。對于置換注漿而言,是在頂管施工完畢后予以換漿,換漿時間因地點差異而有所不同,對于距離隧道15m之外的地方可以不受時間限制而隨時進行換漿,而對于隧道及其前后15m所經之處要在列車停運期間內進行;在換漿期間,如若一旦發現隧道變化過大,需要即時停止換漿。
建筑的“龍頭”是設計,把設計抓好,以最少投入實現最大產出、最高效益,至關重要。
首先要加強對設計單位設計圖紙質量的外部監督與審查。充分發揮圖紙審查中心的職能作用,像工程質監站監督施工質量一樣,審查、監督設計質量。二是規范設計概算辦法。確立設計概算須經過工程標準定額造價管理站和建行等全面審定,以確定的投資限額作為取費基數,這樣可去除人為擴大設計規模與冒算的費用。三是制訂設計獎懲制度。設計圖紙被審查中心確認為優秀設計的應給設計單位以特殊榮譽,對設計人員實施獎勵。四是制訂“限額設計”標準。限額設計是工程建設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也是控制投資規模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盡快組織有關部門,按建筑的不同類型和規模,制訂出適宜的限額設計標準,作為設計部門的“對照表”是設計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五是推進“四新”成果在工程設計中的應用。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優化工程設計的技術經濟指標,提高產業的科技含量,提高工程的綜合效益。
二、把握重點,加強項目施工環節的控制
實行項目管理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而加強項目成本管理,降低工程造價,更是項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它與工程質量一樣,是企業的生命線。利用貨幣形式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對管理對象的耗費實行全面管理,運用標準成本進行項目成本管理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具體做法:
一制訂標準成本。確定建筑產品價格的依據由建筑預算定額、預算單價、材料結算規定和取費規定組成,根據施工圖預算書文件,施工企業結合工程項目特點、自身作業條件,編制合理施工方案,在此基礎上制訂工程項目標準成本。項目標準成本由人工費標準成本、材料標準成本和費用標準成本組成。標準成本是完成施工任務的預期成本。在制定過程中,做到既能激發職工最大積極性,又緊寬適度,既合理,又能夠爭取達到。
二采用成本差異考核辦法。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或預算成本之間的差額叫做成本差異,工程項目在施工期間,由于種種原因,發生的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和企業制訂的標準成本不符,產生不利差異和有利差異。通過考核,及時發現“差異”,反饋信息。成本差異相應分為直接人工費成本差異、材料差異和機械使用費用差異。
三建立項目成本責任制,推行項目管理是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的施工管理方法。項目成本管理應在項目經理主持下,把成本管理的各項內容責任到人,分別進行核算和分析,建立成本核算責任制;健全成本原始記錄,嚴格執行成本開支范圍,運用成本管理各種方法,及時對施工活動進行動態分析,從各環節、各崗位上挖掘成本潛力。
三、抓住關鍵,加強工程審計環節的控制
施工階段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工作的重點在落實,工程管理人員應該在施工階段強化成本控制工作,要針對相關人員對施工階段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工作不重視的實際問題,建立起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的組織體系,轉變施工階段管理人員、成本控制人員和施工人員的理念,明確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人員的責任,完善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的激勵機制,確保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工作落在實處。
1.2明確施工階段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的內容
要針對施工階段人工費、材料費和機械使用費的產生機理,建立起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的體系,要在人工使用上優化施工階段的人員配置,合理確定施工人員數量,控制施工階段管理人員數量,做到對冗余人員的堅決辭退,以此來控制施工階段成本;要做好用工人員的善后處理,對于完工、辭退的人員要理清經濟方面的關系,避免因合同和管理產生經濟上的糾紛。在材料費的支出上做到全面核算和控制,在確保材料技術性能的基礎上,確定施工材料使用的定額,做到“集團化采購”和“貨比三家”,使材料的單價得到有效地控制。在材料的使用環節,應該以提高材料利用率為主動措施減少材料的浪費,也可以利用獎懲的辦法抑制材料的非正常使用。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布設、環境、場地方面的管理,使材料的堆放符合安全、操作和施工的需要,在避免材料損失的同時,控制材料在場地內搬運中產生的費用。必須要按照相關標準,合理控制施工機械使用費用,同時應規范、合理地操作機械設備,減少因不當使用對機械造成的磨損;為了節約機械用油,應做到“人走機停”,可以降低費用;此外,為了避免發生故障之后產生的高額維修費用支出,應該定期維護和保養機械設備,這樣也可以有效地減少機械設備的磨損,降低其出現故障的概率。總而言之,實際工作中應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則開展各項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挖掘各種可能的降低成本的潛力,最終使可能變為現實。例如選擇材料供應商和工程分包隊伍師要通過招標的方式確定,以求得最低的材料供應價格;施工前嚴密組織,做好施工準備工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使人、材、機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及技術降低成本消耗;加強質量管理避免返工損失;除了項目管理部門對成本控制外,還應將技術、安全、經營、人事等部門都調動進來,充分發揮各部門間的協作作用,實現成本控制目標。
1.3做好施工階段的索賠工作
施工階段控制成本的一項重要工作即是施工索賠工作。對因業主方及其他非施工方原因造成的損失可提出施工索賠。索賠可能是因為業主的決策失誤或是設計變動造成的,也可能因為受市場因素、停電停水、拖欠工程款等影響,導致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付出了額外的費用。一旦發生可索賠的事項,施工單位必須編寫好索賠文件,及時提出索賠要求。索賠文件的編寫必須要符合實際、有說服力、計算精確、內容充實、簡明扼要;參與索賠談判的人員必須要十分熟悉工程內容、合同條款并注意談判技巧和方式,以便索賠成功。
二、信息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一)計算機技術提高了施工效率
從改革開放之后,特別是21世紀以來,計算機技術在我國的建筑行業獲得了快速的應用與發展,它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建設施工的效率,同時還極大地減少了施工過程中資料與信息交換所耗費的時間。例如現今使用頻率頗高的辦公自動化系統,這一系統就是在計算機技術水平快速提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僅如此,還有招投標系統,該系統涉及到了多方面內容,如工程量計算以及標書制作等。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項目管理系統,包括項目成本管理、進度管理等多個方面。
(二)使用信息技術取得了良好效果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水平的提高而發展起來的信息技術也開始在施工管理中嶄露頭角。CAD技術就是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現今已經成為了建筑行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之一。信息技術的引入保證了基坑施工全程都在控制范圍之內,而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也得到了保障。除此之外,憑借著信息技術,人們還順利完成了建筑物沉降觀測以及工程測量工作,同時還將施工過程中的相關材料檢測資料進行了整理存檔,為之后的搜索與使用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三)信息技術應用于建筑業管理中
在處理建筑行業的管理問題中,現已進入了多層次、多元化的信息渠道與網絡建設的初步階段,使各種資料的整理、存儲以及使用水平提升了一個檔次。調查資料顯示,國內將近有450個實體建筑市場已借助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把多個企業、市場發展現狀以及建筑施工相關規范等多種信息存儲至一個龐大的信息庫中。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地區已經實現了區域性聯網。除此之外,在信息技術應用問題上,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自主對借助計算機控制與輔助管理技術來管理施工組織作深入的研究與嘗試。他們試圖以網絡為重要載體把施工現場每一時刻的情況匯報至總部,從而使總部領導層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到施工現場狀況,進而及時下達指令。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能夠實時收到上級下達的施工指令與任務。而技術專家坐鎮總部,隨時解答各個環節施工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從而保證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
三、信息技術在項目施工管理中應用的不足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與施工技術。不僅如此,信息技術的引入還降低了建筑企業的生產成本與工作強度,而且項目質量也獲得了有力的保障。除此之外,以計算機為重要載體的施工項目現代化管理,及時、全面地對施工相關數據資料進行存儲,方便了各個施工步驟的跟蹤與管理工作。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信息技術在項目施工管理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應用范圍相對比較小,現階段仍以項目建設管理前期階段為主,如招投標以及造價控制等。但是在其他方面的應用則狹隘,例如項目進度與質量管理等,仍依賴于施工人員,需要人為完成;單機版應用軟件是目前使用最為普遍的,這一軟件只發揮了計算機處理數據效率高的優點,并未構成網絡,也未實現信息共享,不僅如此,信息的使用效率特別低;目前還沒有將互聯網所具有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包括網購以及信息交換等,也可以說建筑行業的電子商務還未得到實現;開發軟件的過程中選題相似的情況十分普遍,沒有經過深入的研究與規劃,同時開發經費不足也是導致信息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應用受到制約的重要原因。
四、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對策
(一)從自身出發,制定戰略計劃
借助信息技術來實現建筑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對于各大建筑企業來說,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是反映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標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新時期,我國的建設項目規模往往比較大,員工人數也比較多,加之會有國際項目,項目資料種類多、數量大。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引入并大力推廣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施工具有七大特征,即信息收集自動化、信息檢索工具化、信息管理系統化、信息存儲自動化、信息交換網絡化、信息技術集成化、信息利用科學化。因此,各大建筑企業要從自身建設現狀出發,以上述信息化的特征為參照,制定符合現狀的戰略計劃,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進而加快我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二)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共享平臺
上面已經講到,新時期建設項目的工程文件種類多、數量大,如設計圖紙、采購合同以及檢測報告等。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國內的項目信息管理都是以紙為重要媒介的,而且交流方式也常采用書面溝通方式。這一交流方式具有多層次、高成本以及低效率的特點,而且還特別容易受到信息交流失誤的影響,最終為企業帶來了損失。西方國家研究調查結果表明,由信息失誤造成的項目成本偏差的比例在4%左右,而使用錯誤設計圖紙引起的偏差則大約占三分之一。數據顯示,英國平均每年為傳遞項目管理所需文件與圖紙而花費的快遞成本高達6億美元,其中項目成本中的2.5%都會用在復印與傳真方面。除此之外,研究還表明,所有的施工項目參與者在竣工階段掌握的具有利用價值的記錄文件少之又少,僅占總文件的62%。由此可見,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項資源,企業項目施工管理中應用信息技術是必然趨勢。
(三)加大應用系統的開發力度
加大對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應用系統,包括電子商務等的開發力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借助互聯網平臺有效提高升項目管理的水平。實際上建筑企業引入信息技術的關鍵就是要不斷以互聯網為重要載體對項目施工信息管理系統進行開發,將建立數據庫與網絡進行有機的結合,進而將網上采購以及網上會議等變為現實。除此之外,還要借助建立網上虛擬組織來將縱向信息交流方式改為平行交流方式,從而有效地增強信息交流準確度,并將信息共享應用到實踐中,從而及時獲得合理、有效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