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創新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2-28 15:26: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創新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創新論文

篇(1)

溫氏集團從集資創辦到實行股份制經營,從企業創辦之初提出了“科技興場”的經營理念到與農業大學實行長久的技術創新聯合,我們可以看到:農業龍頭企業依據了政府的產業政策和產業發展規劃,來從事農產品加工,整個經營過程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為農民提供了服務,成為帶動農戶發展商品生產的市場主體。溫氏集團在推動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層次和增強農業市場競爭力中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溫氏集團技術創新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市場競爭力為目標,研究、開發或引進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通過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和市場創新,不斷改進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品質量,研究開發新的產品、提供新的服務占據市場,并實現市場價值的一系列技術經濟活動。從溫氏集團迅速發展中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技術創新是企業經營者對生產要素、生產條件、生產組織進行重新組合,以適應效率更高,效能更好的新的生產體系,從而獲得更大利潤的過程,它包括創新或引進新的技術或工藝,采用新的管理方法與組織形式。是一種能夠把握市場和技術機會,正確作出產品和工藝的創新決策,并順利實施,最終成功占領市場的能力。加快技術創新步伐,依靠科技進步帶動經濟增長,是當今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農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有利于企業加強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形成個性化的市場競爭優勢;有利于農業參與國際、國內的分工合作,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主導產業,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有利于農業龍頭企業走勞動密集型與科技密集型相結合的路子,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實現經濟與科技的有效結合;有利于企業形成自己的知識產權,依靠有市場和高質量的產品求發展,以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機制。培育一批帶動農戶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這是推動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業科技進步的關鍵環節。

二、溫氏集團發展過程中反映我國農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狀況

在溫氏集團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總的來說發展態勢是好的,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一是農業龍頭企業規模擴張很快,但效益偏低影響了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

從1985年到1989年的短短4年時間,勒竹畜牧聯營公司的產量和產值都增長了600%左右,年平均增長率60%以上。溫氏集團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瓶頸,從整個肉雞生產過程來看,肉雞育種、飼料營養、疾病防治這些關鍵環節都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由于肉雞生產的特殊性決定了與公司簽訂合同的普通農戶經營規模不可能太大,公司面臨著巨大的技術風險。而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國家作出加快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決定后,全國農村經濟發展上開始著力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起步雖然較遲,但擴張勢頭強勁。銷售收入和利稅呈遞增態勢,農業龍頭企業規模的逐步擴大,涌現出一大批重點骨干農業龍頭企業(如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歐詩漫集團公司),從而有效地拓展農產品的加工領域,提升了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經營水平,但從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分析,中小型企業銷售利稅率和凈資產利潤率以及經濟效益水平明顯低于獨立核算的中小型企業。企業技術創新源于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又促進企業的發展,企業整體經濟效益不高,較大程度地影響了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

二是農業龍頭企業創新勢頭強勁,但能力不強影響了企業技術創新的效果。溫氏集團盡管處于成長階段,但企業經營者著眼于長遠,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意識,視技術創新為企業的生命和發展的原動力,并在技術創新中不斷發展壯大。上世紀90年代初,勒竹雞場就與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系簽訂長期技術合作協議。無獨有偶,湖州榮凱生化有限公司1999年與農業部茶葉研究所開放實驗室建立技術合作關系,從茶葉中提取天然抗氧化劑——茶多酚,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化妝品等行業,公司生產的產品80%銷往美國、瑞士、日本。67名企業職工中擁有技術人員12人,占18%。總資產1030萬元的小企業2001年實現銷售收入750萬元,創利稅166萬元,人均創利稅2.48萬元。浙江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加大對油脂加工的科技攻關,生產工藝采用計算機程序控制,減少了煤耗,僅此一項降低了生產成本20%。長興艾格生物有限公司開發出從雞蛋中提取球蛋白,成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但從總體上看,溫氏集團與其他農業龍頭企業同樣在技術創新上受到了外部環境和經濟實力的影響尚處于相對弱勢階段。一方面科技型企業家匱乏,捕捉技術信息的能力較弱;另一方面企業的職工隊伍沒有經過嚴格的大工業熏陶,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職工隊伍素質較低。據不完全統計:農業龍頭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還不到7%,銷售收入在1000萬元以上農業龍頭企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技術人員只有163名,平均每個企業還不到2人。農業龍頭企業科技人員不足,從總體上削弱了農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

三是農業龍頭企業創新欲求強烈,但資本不足影響了企業技術創新的進展。溫氏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先進科技的支持。作為集團創始人的溫北英先生1986年就提出了科技興場,一方面自己努力鉆研,總結出養雞36條,另一方面積極尋找科技合作對象。但溫氏集團當時尚處于原始資本積累階段,技術創新不只是單純的技術概念,是經濟與技術統一的,而且往往取決于一個企業的經濟實力。由于受客觀經濟實力的限制,溫氏集團引進、吸收、消化、開發新技術的困難較大,特別是金融體制改革以來,銀行按商業銀行模式運作,企業貸款難度增加,資金籌集的困難,影響了企業技術創新的信心和能力。企業技術創新由于本身經濟實力的不足和固有的弱質性,這就決定了農業技術創新不可能完全市場化,必須依靠政府予以扶持或補貼。從溫氏集團技術創新上分析,盡管與前幾年相比,政府對企業的技術創新建立了一個相對寬松的外部環境,普遍重視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氛圍,但政府引導和扶持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資金相對較少,據有關資料分析及測算,農業發達國家投入農業研究、開發的經費一般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以上,而我國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2%,盡管絕大部分農業龍頭企業具有強烈的科技創新欲求,但苦于經費上的尷尬,只能將創新項目一拖再拖,嚴重影響到技術創新的進度。

三、農業技術創新體系與溫氏集團技術創新機制不適應的原因分析

農業技術創新體系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下,為傳統農業技術進步與促進農業的發展起著支撐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與都市農業的發展已不相適應。這也就直接導致了溫氏集團在開展技術創新的過程中不得不全面依靠自主的方式來完成,這樣就直接導致了企業技術創新上獲益期長,從這上面可以看出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與溫氏集團技術創新機制不適應的原因主要表現在:

一是研究開發主體布局不合理。現有的農業技術創新科研所職責不明確、重點不突出,研究內容時有交叉和低水平的重復;研究內容與生產實際時有脫節,不能滿足現代高科技農業發展之需要;與上游研發機構和下游推廣機構聯系不緊密,成果轉化效率不高,在農業中的顯示度不高;研究機構與業務管理和技術推廣部門職責不清,協作機制不健全,所站、所處、處站之間“爭飯”的現象也普遍存在,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二是基層技術推廣體系力量薄弱,難以承擔新技術普及推廣及農民技術培訓等職能。表現為,一是鄉鎮農技部門人員少,結構不合理,隊伍不穩定,兼職化現象嚴重;二是縣(區)以下推廣部門缺乏基本的實驗基地,推廣手段落后;三是缺乏知識更新,知識老化,對現代效益農業知識知之甚少。推廣部門與企業、協作組織的研發推廣缺乏必要的聯系。

三是民間技術力量薄弱。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協作組織重生產流通,對農村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視度不夠,責任心不強,內部技術力量薄弱,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差,缺乏持續的技術支撐。

四是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創新的動力不足。研究推廣體制不順,大多為行政的附屬,行政化傾向嚴重,外部市場機制尚未建立,內部分配、人員考核、人事等機制不活,競爭的氛圍不足。

五是技術需求不旺。由于生產規模小,盡管農業企業具備科技創新的強烈欲求,但作為生產主體的農民處于傳統生產習慣的影響,缺乏技術投人熱情,同時由于農民自身科學文化素質低,接受能力弱,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抗風險能力弱,導致生產者的技術需求不旺。

六是投入渠道單一,投入不足。目前農業技術創新以單純的政府投入為主,尚未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其投入少,難以滿足農村企業尤其是農村龍頭企業對于科技創新的需要。

七是宏觀上市政府至今尚未制訂農業技術發展規劃,對技術創新的目標,激勵機制等缺乏政策引導,導致研究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技術資源的浪費。

由于以上創新體系上的不完善,嚴重影響了農業技術創新能力。主要表現為創新的意識不強,動力不足,創新人才奇缺,創新成果貯備不足。同時由于我國農業生產的分散性使得農業生產單位相對來說規模較小,一般都是以農戶為生產單位,農業生產具有一定的區域性,農業技術創新既受經濟規律支配,也受生物規律支配,這也是導致農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機制不順暢的主要因素。

四、溫氏集團成為農業技術創新主體的實現途徑

技術創新是實現溫氏集團高質量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從實踐看,農溫氏集團技術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針對溫氏集團的成功運營模式分析,溫氏集團主要采用模仿創新、合作創新和自主創新等途徑實現技術創新。

一是模仿創新。模仿創新是指企業通過學習、模仿率先創新者的創新思路和創新行為,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引進購買和破譯其核心技術和技術秘密,并在此基礎上改進和完善,進一步開發。溫氏集團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大批量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創新鏈的中后期投入主要力量,生產出性能、質量、價格方面富有競爭力的產品,以此確立自己的競爭地位,獲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模仿創新是一種十分普遍的行為,是溫氏集團技術創新方式的有效選擇,但溫氏集團模仿創新不是在原有基礎上的簡單重復,而是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改進新產品和新工藝,是技術嫁接與融合的過程。上世紀80年代末期,勒竹雞場引進當時國內黃雞最優良的品種882,通過引種接觸到系統的先進養雞技術,提高了種苗的生產技術,降低了生產成本。1991年,勒竹雞場又引進世界優秀品種AA雞,吸收到世界種雞飼養的新技術。這時,勒竹雞場也開始建立飼料分析室、疫病診斷實驗室等,科學配合飼料日糧,及時準確監測與診斷疾病。通過新技術的引進與吸收,勒竹雞場的領導者認識到技術在企業創造利潤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渴望應用新技術,使產品形成了特色化、規模化、系列化生產,這就為我們在實現農業龍頭企業實現技術創新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二是合作創新。合作創新是企業實現技術創新的一種重要方式,是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之間的聯合創新行為。合作創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為基礎,以資源共享或優勢互補為前提,有明確的合作目標、合作期限和合作規則,合作各方在技術創新的全過程或某些環節共同投入,共同參與,共享成果,共擔風險。溫氏集團于1992年底,以10%的技術股力邀華南農業大學畜牧系加盟勒竹雞場,對企業作全面的技術支持。以華南農業大學加盟溫氏為標志,溫氏集團進入了技術發展階段。華南農業大學畜牧系以技術入股加盟廣東溫氏集團后,派出了多位技術人員進駐集團,對生產技術作了全面的改進,并且在技術研究方向上對集團進行引導與把握,對溫氏集團日后能躋身行業的前排起了關鍵作用。與此同時,溫氏集團開始向社會廣納人才,相繼有大批的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加盟集團,集團生產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每一個技術指標都基本可控,技術努力方向基本明確,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合作創新很好地實現了優勢互補,極大彌補了科技創新中的不足,能夠使得企業實現科技創新的整個蛻變過程。

三是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是指企業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探索產生技術,攻破技術難關,并在此基礎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動創新的后續環節,完成技術的商品化,獲取商業利潤,達到預期目標的創新活動。具有技術突破的內生性、技術與市場方面的率先性、知識和能力支持的持久性等特點。自主創新的優點,在于技術開發方面有利于企業形成較強的技術壁壘,這種技術壁壘可通過專利保護的形式而加以鞏固,并從法律上確定自主創新的壟斷地位,形成企業自主的知識產權。加大科技投入,實現企業自主創新是提高農業龍頭企業技術開發能力、技術含量和整體競爭能力的保證。溫氏集團的技術隨著科研的大規模開展而進入良性的循環,集團建立了肉雞試驗場、肉豬試驗場、種雞試驗場等先進實驗設施也廣泛使用。集團每年從銷售值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研基金用于研究開發,促使技術快速進步。集團每項關鍵技術都由碩士或博士把握,不但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生產,還可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開展前沿性的研究工作。他們了解國內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在合適的時候引進使用。因此,廣東溫氏集團各項技術指標均居全國前列,如4億只肉雞成活率達96.5%,100多萬頭豬料肉比達2.4:1等,這些指標都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成熟的技術保證了集團生產的連續穩定,總體生產成本為全國同行業最低,企業很具競爭力。

五、從溫氏集團技術創新過程中得到的啟示

從溫氏集團開展技術創新的過程,我們可以發現,農業龍頭企業要實現技術創新,不但要具備良好的外部環境,同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制度、人才隊伍建設、技術創新機制、技術聯合力度和產品技術含量也是關系到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因素,由此,從溫氏集團的技術創新上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一是加大政策措施扶持力度,為農業龍頭企業推進技術創新營造外部環境。各級政府要把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作為推進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效益農業發展水平乃至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樹立抓技術創新就是抓第一生產力的觀念,切實加強領導。以技術創新為主線,加大組織措施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優勢。組織科技力量,針對影響農產品加工產業化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共性技術開展立項論證和科技攻關,力爭在短時間內開發出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廣闊的農產品加工技術與新產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龍頭企業由于自身的特點和局限性,在市場競爭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給予特別的關注和必要的支持,用足用好各項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盡快形成符合實際和發展需要的政策支持體系,為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特別要從信貸、技術、信息和培訓等方面,扶持一批科技創新能力強、市場前景廣闊、經濟效益顯著的科技型農業龍頭企業,實施扶優扶強戰略。有針對性地加大對這部分農業龍頭企業技改投入的力度,在企業技改投入上,可套用市政府扶持重點優勢工業企業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的有關政策,從技改貼息、科技創新補助、減免有關稅收等方面予以傾斜和扶持。以有效的制度和體制促進政府管理行為的規范,為農業龍頭企業的加快發展營造高效有序的政策環境

二是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農業龍頭企業推進技術創新提供制度保障。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加快現有農業龍頭企業,尤其是規模型農業龍頭企業的產權制度的改革,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推進企業產權主體多元化的進程。根據《公司法》和農業龍頭企業的實際,在調整股權結構,建立出資人制度,落實資產保值增值責任制,完善科學的治理結構,提高企業競爭力和活力等方面進行深化和完善,加快公司制改造的步伐。對上規模的農業龍頭企業要努力使其成為具有規范化的公司財產組織形式,要積極探索股份制改造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對產權關聯度強、產品協作關系緊密的農業龍頭企業,通過企業之間相互換股、參股,將兩家或多家農業龍頭企業改造成為股份制企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優勢產品,從而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發展的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是加強企業人才引進培養,為農業龍頭企業推進技術創新提供人力支撐。技術創新是一項開創性工程,技術創新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人的因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是企業技術創新的關鍵。加快人才培養的力度,把培養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通過實施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外語水平等級培訓考核,舉辦大量“專升本”、大專證書班和研究生課程進修班,以及選送到高等院校培養深造,促進管理人員提高學歷,提高素質。重視對企業技術骨干和員工的培訓,有條件的企業可與大專院校聯合開設職高班、專科班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術培訓,造就一代有文化、有知識、懂技術的新型產業工人,激發企業員工對技術創新的熱情。大力引進人才,建立集聚人才的機制和環境。簡化引進手續,加快職稱、社保、分配等制度的改革以形成有利于吸引和集聚人才的良好氛圍及政策環境;強化市場機制,主動出擊招攬人才,加快人才市場建設,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優化人才資源的配置,為農業龍頭企業提供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強農技隊伍建設,搞活農技推廣機制,推進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創新農技推廣組織形式,逐步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為發展效益農業和區域特色農業服務的農技推廣體系。農技推廣機構和農技人員要積極參與產業化經營,鼓勵他們與農業龍頭企業建立多種形式的技術服務,鼓勵農業科研單位及人員,通過技術承包、技術入股、技術轉讓等形式參與農業龍頭企業的經營,鼓勵科研機構、科研人員舉辦科技型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科研教育培訓機構和農業科技開發公司,促進農業科研與生產、科研與市場的直接結合,加快農業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篇(2)

1.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有待于完善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與農業知識創新體系、農業技術創新及其相關的機構和組織構成的網絡系統,主要包括農業企業、農業科研機構和大學。目前,農業科研機構與大學具有較強的農業技術開發能力,但是由于受內部傳統考核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響,其開發出來的技術往往難以形成有效的技術供給;而農業企業有很強的技術需求,但技術開發能力比較弱。

2.農業科技企業創新意識不強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企業大多數處于創業成長期,技術積累和經濟實力較弱,加之一些企業家的短期行為和技術外部性特點等因素的影響,農業科技企業普遍存在著技術創新意識不強的問題。

3.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風險管理力度不夠

技術創新是現代農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而技術創新是一項高風險活動,技術創新風險按階段劃分,可以分為決策階段風險、技術開發階段風險、生產階段風險和市場階段風險。面對這些風險,農業科技企業在技術研發組織體系及技術隊伍建設等方面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加之,政府對農業科技企業扶持不足,使農業科技企業難以應對技術創新風險。

4.農業科技企業創新能力不足

在西方發達國家,技術創新的主體是企業,而不是政府研究開發機構,因為前者的經費投入和經費使用均占絕對優勢。然而,在我國,企業沒有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一方面,從技術開發能力看,我國科技力量的2/3以上在企業之外,企業缺乏高水平的技術人才;另一方面,大中型企業設立專門技術開發機構的比例偏低,并且,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開發機構要么資金不落實,要么缺乏高水平的技術人才,要么沒有明確的技術開發方向,要么基礎條件薄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我國,技術創新的主體不是企業,而是企業外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

5.農業技術創新缺乏激勵

目前,我國企業技術創新水平不高,大多數企業的產品缺乏科技含量和競爭力。造成這種狀況除長期的計劃經濟的影響以外,缺乏有效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是一個重要原因。同時,技術創新的外部效應,技術創新周期和高風險等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企業技術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農業企業也面臨著同樣的處境,其結果是企業輕視技術的自主創新,競相引入成熟技術,雖擴大了生產能力,卻未形成技術創新能力[①]。

6.現有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模式不適應企業技術創新發展的要求

創新人才是創新活動的主體。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研究輕開發的弊端,造成了其研發實踐能力較差,難以滿足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的需求。

二、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機制的優化

根據我國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的實際,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有效運作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及配套政策的支持。

1.完善農業知識產權制度

①在法律普及方面。加強農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和宣傳教育,建立一支適應國家農業創新體系建設需要的農業知識產權隊伍,增強全社會的農業知識產權意識。目前,農業知識產權審查、審判人才、律師人才奇缺,特別是農業知識產權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將是困擾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一大難題。因此,應大力發展農業知識產權教育事業,大力培養農業知識產權專門人才,提高靈活運用農業知識產權戰略、策略的能力,促進農業科技工作更好開展、各學科更好發展。這是我國解決農業知識創新與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協同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同時要在全社會開展農業知識產權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重點結合典型案例宣傳我國現行的一系列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

②在司法方面。加強農業知識產權的司法隊伍建設。根據農業知識產權案件的專業性、技術性特點,要盡快培養一批專業法官,設立專門審判機構和專業法官集中審理農業知識產權案件。另外,還應采取多種形式對案件所涉及的專業技術問題進行鑒定,其途徑包括聘請農業技術專家擔任陪審員、委托專家組進行技術鑒定和走訪有關農業技術專家等。

2.建立合理的市場結構

不同的市場結構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是不同的,促進技術創新的理想的市場結構是介于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中間程度競爭”的市場結構。目前我國農業技術市場化程度較低,不利于農業技術創新。如我國的種子行業是國有種子公司壟斷的市場結構,種子法律法規對農業科研單位、農業科技企業經營種子做出很多限制。因此,應建立合理的市場結構,以激勵農業科技企業進行農業技術創新。

3.建立由政府引導,以企業和社會力量為基礎的技術創新投資機制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是農業科技的重要投資者,而在我國目前財力有限,不可能大幅度地增加農業技術創新的投入的情況下,應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力量共同投資的多渠道、多途徑的投入機制。由于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要盡快設立農業科技創新融資擔保基金,資金主要來自政府撥款、社會捐贈和定向募集等,啟動資金應以政府為主。同時,支持和引導高新技術項目從資本市場融資,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的發展[②]。

4.建立和完善我國農業技術風險投資機制

①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要制定和實施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的扶持政策,在稅收方面給予減稅或免稅。其次,建立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保障體系。為鼓勵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應對投資者在投資中的經濟風險予以保險,為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再次,要規范資本市場,發展和完善支撐條件。

②發展農業風險投資公司,建立多層次的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體系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建立社會、個人、企業多方參與,并同國際接軌的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運作模式,引導民間的大量游資投向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籌資渠道的多樣性。

5.加大農業共性技術開發的政府扶持力度

共性技術是指在很多領域內已經或未來可能被廣泛應用,其研發成果可共享并對整個產業(而非個別產品或企業)或多個產業及其企業產生深度影響的一類技術。[51]共性技術尤其是農業共性技術有很強的共用性、外部性、基礎性和關聯性。開發農業共性技術往往投資大,外部性強,所以,一般農業科技企業不愿意進行農業共性技術開發。因此,需要政府通過項目引導,協調組織大學、農業科研院所及有關農業科技企業進行農業共性技術開發,項目應重點支持能夠對農業經濟發展起重大作用,并顯著提高農業產業技術水平的技術領域。

6.消除條塊分割的科技管理體制,促進產學研一體化

要通過整合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科技力量,加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優化技術創新人才的資源配置。大力支持和鼓勵應用開發型科研院所進入企業或改制為企業,促進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其次,企業可以采用多種形式與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廣泛的技術創新項目合作;再次,加快創業中心、大學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發展,重視科研中試基地、成果孵化基地的建設。此外,要改革農業高等教育體制,調整優化教學培養結構和方式,面向市場,加強培養農業科技創新所需的復合型人才。

篇(3)

(1)社會對農業發揮民生保障功能的需求,促使農業科技創新需要在動植物種質資源培育技術、智能化管理技術、安全生產過程控制技術三方面同步推進;

(2)社會對農業輔助新興經濟發展功能的需求,促使農業科技創新更加注重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拓展;

(3)社會對農業配合生態文明建設功能的需求,促使農業科技創新在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節能減排低碳技術領域不斷深化。

2突出多功能性的農業科技創新架構

當前,中國大多數城市都面臨耕地資源嚴重稀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日益突出等問題,轉變經濟增長結構,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是社會整體發展的必由之路,而農業的經濟功能、休閑觀光功能、生態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等的充分發揮,必然需要科技的強力支撐。在科技創新中突出農業多功能性的實現,是對農業科技創新的理念升華,這應是多種技術的集成創新。這種集成創新與社會需求相對應,表現為需求方愿意且有能力應用技術的數量總和。需要說明,這些技術應用后的獲利能力取決于技術應用的制度安排,如土地的規模與經營管理制度、相應投入要素的供給能力、應用技術成果的鼓勵措施、成果應用后有關產出的分配等。

根據上文提出農業功能的三個層次,以及農業科技創新的三個方向,可以形成一種新的創新架構、。這種架構強調了科技創新的“新思路",即不單單在于創新產出本身的功用,更在于通過創新產出來實現必要的社會效果。動植物種質資源與現代育種科技方向應以系統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組學及其技術、基因功能等研究手段,開發植物光能轉化和利用效率高、飼料轉化和抗病能力強的動植物新品種。資源節約型農業科技方向,應研發耕地保育與替代技術、流域水資源保障技術、水肥高效利用技術,建立耕地和水分養分資源節約型農業,并推進以低值和農林廢棄物為原料的生物質綜合利用技術開發及示范。農業生產與食品安全科技方面,應重視農產品安全生產、動植物重大病蟲害防控、貯運保鮮、食品加工及營養開發等領域的攻關。農業現代化與智能化科技方面,應實現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化、農業資源管理數字化、農業生產過程管理精準化和農業裝備智能化的“四化”目標。

3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農業科技創新的實現與農業多功能性的實現兩者間的內在關聯,并試圖勾勒出基于推進農業多功能發揮的科技創新框架。對此,本研究建議可以采取以下推進方式:

第一,強化功能性的農業科研立項導向。當前,國家層面和省(市)層面的農業科研立項導向以行業劃分為主要方式,或根據近期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制定科技攻關計劃,這樣的立項導向一般只偏重經濟功能,對農業其他功能的涵蓋面較少或缺失。建議各層面在制定項目指南時能加強關注農業發展的功能導向作用,優化科研立項的頂層設計。

第二,建立全國性的農業科技指導協調機構,使該機構根據全球農業科技發展趨勢和國家需求,確定和調整農業科技領域發展路線圖,制定以功能實現為導向的科技創新目標,協調各方面的科研資源配置,避免分散研究和重復研究。由該機構制定區域性的農業科技創新評價機制,把促進農業多功能性的發揮納人衡量標準。

篇(4)

一、我國農業保險中介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保險市場上的專業中介機構可分為三類,即:保險機構、保險經紀機構、保險公估機構。從數量上看,截止2006年底,全國共有保險中介機構2110家,其中保險機構1563家,保險經紀機構303家,保險公估機構244家。近年來,保險業通過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所占比重穩步提高。2006年,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4477億元,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79%,比2005年提高6個百分點。同期,外資合資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也紛紛登陸設鋪,在這些機構中,有3家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保險經紀公司(美國達信保險集團公司、莢國怡安保險集團公司、英國韋萊集團公司)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設立獨資公司或子公司。從地域分布上來說,除外,全國內地各主要省市基本上都設立了類型不一、數量不等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但是,上述中介機構都以產險和壽險為服務對象,為農業保險服務的甚少,而規范化的保險中介機構活躍在保險市場上,是現代保險市場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對保險的供求雙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橋梁作用。特別在農業保險市場中,保險中介人可以將保險公司的經營觸角延伸到農村的各個角落,既節約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也能起到服務廣大農民的作用。然而,以往我國保險公司幾乎全部依靠自身的展業隊伍承保農業保險,這是因為雖想用中介如人等拓展業務,但卻缺乏可用的對象,致使充分利用農業保險中介形式開展業務很難落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有政策法規方面的原因,也有保險機構自身的原因。

(二)存在問題

1.法規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我國雖然對部分保險中介機構如保險機構、保險經紀機構、保險公估機構制定了法律法規,但從總體上看,保險中介法規還不健全。有些法規顯得相對滯后,也未出臺鼓勵和扶持中介發展的相關政策與具體措施。沒有扶持舉措,對不盈利的農業保險來說,很難通過中介達到展業的效果。

2.客戶對農業保險中介的認知程度低。目前我國農業生產者的保險意識還不是很強,對農業保險中介更是缺乏感性認識。有些客戶不知其為何物,潛意識里認為其是“二道販子”,只會攪局,普遍持抵觸情緒。

3.人素質良莠不齊,專業中介人才匱乏。目前我國農業保險人來源復雜。在農墾系統,分場和連隊從事農業保險中介的人等均是財務部門人員;在農村,鄉鎮和村里多是由經管站相關人員從事中介活動。這些人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差別較大,再加上由于缺乏正規培訓、保險知識匱乏、對所的保險險種也不很了解、人員流動性又很強,因此產生了許多損害客戶和保險公司利益的行為。

4.人和經紀人業務范圍不清。在我國,現有的農業保險業務和保險經紀業務劃分不清。許多農業保險中介者既是人又是經紀人,有時代表保險公司的利益,有時又代表投保的農戶利益,自身都很矛盾。這就使得保險經紀人混同于保險人,導致其專業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5.農業保險中介行為不規范。部分農業保險中介機構受利益驅動違法違規,這種情況墾區甚于農村,因為墾區指令性事物多于農村。主要表現在欺騙誤導客戶、欺騙保險公司。這些都損害了客戶和保險公司的利益,阻礙了農業保險的推廣。

二、我國農業保險中介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對農業保險中介市場的立法支持和監管力度

一是加強對農業保險中介機構執業行為立法支持,在政策上積極支持原有的、具備條件的中介機構,同時堅決查處侵害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利益的中介活動,對不具備準入條件的中介機構要堅決予以取締,以進一步規范保險市場秩序。二是加強和完善對農業保險中介入的監督與管理。要充分吸收和利用國外、境外先進有效的監管理念與監管手段,包括建立風險監測和預警系統、保險會計制度、年度審計報告制度、信息披露、公司信譽評級制度等監管制度。同時進一步完善我國保險中介人行業自律,逐步建立全國性的保險中介行業自律組織,如保險人公會、保險經紀人公會、保險公估人公會等,為行業自律提供保證。

(二)提高農業保險中介機構專業化水平

農業保險中介機構要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努力提高專業化水平,依靠自己的敬業精神、專業技能、服務質量和良好信譽去贏得客戶。應健全組織架構,根據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相互獨立、權責分明,各司其職又相互制約,在企業內部形成激勵、約束、制衡的機制,確保公司有效運轉。保險中介機構還應充分發揮市場反應靈敏,機制靈活的特征,在人事、薪酬、培訓等方面采取更靈活的機制,用現代管理手段搞好自身業務管理和營銷管理。

(三)加強農業保險中介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一是多渠道、多途徑地加快各類保險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有計劃地對現有中介人員進行全員培訓,全面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業務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有重點地培養一批執著追求、立志終身從事保險業務的人才。二是要擴展農業保險中介隊伍,把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吸收進來,使他們成為人或經紀人,因為他們有一定的農業知識,對當地的風險等信息掌握較好。同時,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制度,引進競爭機制,完善分配制度等。

(四)明確農業保險市場分工,走專業化經營之路

農業保險公司與保險中介機構在業務合作過程中合理分工,能使保險公司把主要精力用在產品開發、風險管理、客戶服務以及資金運用等方面,而將產品銷售、理賠等業務領域交給保險中介來完成,而且其人、經紀人和公估人等中介也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這樣不僅能有效減少保險公司的銷售成本和管理成本,也有利于進一步拓寬保險公司的銷售渠道,促進保險中介機構的良性發展。

篇(5)

2農業機械管理的創新與發展的策略

2.1將計算機管理技術應用到農業機械管理中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管理技術已經應用到各行各業中,而農業機械管理的信息化卻落后于其他產業,因此在農業機械管理中需快速提高農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如開發農機管理的數據庫管理系統,農業機械的信息統計系統等等,這些可提高農機管理的整體效率和質量。

2.2農業機械管理的系統化由于我國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導致各個地區的農業水平也不同,如各地對農業機械的經濟投入、對農業機械的重視程度和農機的經濟效率等,由于沒有一個系統化的管理系統,讓農機管理的各個方面都能規范健康的發展,這時就需對農機管理工作進行系統化規范化,建立農業機械管理的推廣、供應與維修等完善的服務體系。實現農機的系統管理和規范化管理。

2.3農業機械管理的數字化農業機械管理的數字化是指利用先進的遠程監控、網絡交流等方式來提高農業機械管理的水平,如各個地區的農機管理人員可通過網絡交流,將一些常見的農業機械故障的處理方法進行信息共享,交流經驗,并將一些先進的設備故障診斷方法納入到計算機管理系統中,提高農業機械故障診斷的時效性。采用計算機網絡數據采集工作日中的環境溫度、濕度等常見信息,做好數據統計與記錄。這樣管理能夠快速查詢出當日的環境溫度、濕度等信息,并可查詢出農田的相關信息,這樣會大大提高農業機械作業的生產率,節約了成本。

2.4建立農業機械管理的創新與發展機制首先,建立農業機械管理的創興與發展機制,農機管理部門應明確農業機械在農業發展的優先地位,作為我國建立現代化農村的重要組成部門,應大力發展農業機械的現代化水平,提高我國農民的勞動生產率。這也是適應我國廣大農村的生產需要。其次,需提高農機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可定期組織對農機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管理水平,農機管理人員是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關鍵組成部分,必須使農機管理人員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學習一些農業機械的基本操作與維護保養知識,能夠熟練使用農業機械管理的智能化系統,從而大大提高農業機械管理的整體效率。最后,建立農業機械管理的創新與發展機制是需要制定出符合我國農業發展國情的農業機械管理的規章制度,使得我國農機管理的創新與發展能夠順便的進行,提高各農業部門的合作協調性,制定出合理的獎懲制度,以激發農機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整體水平,有利于推進我國農村的現代化水平。

3農業機械管理創新與發展的深刻意義

在當今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形勢下,對農業機械管理的創新與發展是非常必要的,我國農業部門需制定出符合我國農業發展國情的有效的管理機制,提高廣大農業機械管理的專業水平和管理水平,培養出一只高素質的農機管理隊伍,進一步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整體水平。對于農業機械管理,在其創新與改革浪潮中,必須擯棄舊的思想,用現代化的眼光增加農業機械的融資渠道,穩步提升我國各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

篇(6)

誘導創新理論認為歷史上有多種農業增長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稟賦的國家應該有不同的農業增長道路。那些勞動力豐富而土地資源貧乏的國家應該走生物和化學技術進步的道路;那些勞動力稀缺而土地面積相對豐富的國家應該走機械技術進步的道路。這一理論的重要意義就在于認識到了把發達國家的農業技術直接移植到發展中國家可能會導致高度無效率的增長。

相反,強調市場需求的誘導創新理論,則認為市場需求決定創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產業產品的發明數量與產出銷售額密切相關,由此引申出三個命題:技術發明是一種經濟活動,與其他經濟行為一樣,追求預期收益;預期收益取決于該項發明產品的預期銷售額;而采用發明后的預期銷售額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該產品目前的市場銷售額,認為農業技術推廣和使用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是市場盈利性,技術創新的收益是與農業研究的外部效應——生產者剩余和消費者剩余的增加有關,而新技術和新品種的推廣率又受到經濟利益的支配。

近年來一些學者運用上述兩種理論對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認為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目前仍然是誘導性的。從要素稀缺性來看,雖然中國農村和勞動力市場很不完備,要素價格無法正確體現要素相對缺乏程度,但是作為生產者的農民仍然為追求產出最大化而尋求相應的技術發明。從市場需求來看,盡管中國的主要農產品特別是主要糧食作物還受到遺留下來的統購統銷價格體制和行政命令對生產過程的干預,農產品價格和需求數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確體現市場需求的強度,但由于農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體,農產品生產規模仍然能較好地反映市場需求規模,因而農業科研單位依然可根據實際需求規模選擇具有較大市場潛力的技術創新——科技成果創新。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對中國農業進出口貿易產生巨大影響,我國農業經濟迎來了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二個蓬勃發展的階段。其利弊如何最終取決于中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但近10年來,中國糧食生產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使糧食價格也隨之提高。如何搞好科技創新技術成果的轉化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是解決我國現階段農業經濟發展瓶頸的問題所在。

一、淺析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障礙

在我國,由于農業生產者數量龐大,文化水平普遍較低,雖然廣播電視、報刊等傳媒在農業科技成果的傳播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傳播方式仍然是農業科技推廣機構與農業生產者面對面的溝通。然而,我國農業科技推廣機構和農業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科技成果市場化的運行機制和傳播特點,農業科技成果的創造者和傳遞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溝通傳遞機制,加之由于近年來面對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原本效果不錯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與日新月異的新知識、新技術大量涌現的新形勢相比,我國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年齡大,文化水平低的問題日趨嚴重,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科技文化素質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其次是科技傳播渠道建設障礙,我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建設發展很快,但網上資源匱乏,因此網絡用戶稀少,加之用戶入網費用的提高,進一步限制了網絡信息的開發。同時,農業信息網絡技術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傳遞速度緩慢,信息時效性不強,也大大限制了信息網絡作用的發揮。加上普遍無償獲取農業科技信息的現象,使得成果擁有人(包括成果轉化開發單位和各級推廣組織)的經濟利益不能得到切實保障,嚴重者甚至無法收回成本。從而形成一個怪圈:免費或過低的收費,將使科技成果與信息的供給者血本無歸,而過高的收費又往往造成潛在用戶的流失使得新科技無法得到推廣。加強農業推廣工作是科技轉化的前提。

二、創新科技轉化的對策

對于怎樣提高創新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是當前提高農民收入、加快農業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進一步改革農業科技推廣體制,促進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是有效提高科技轉化的重要手段。進行制度創新,改革農技推廣項目的撥款制度,建立推廣項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開公平的農技推廣項目招投標競爭制度,改善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和個人發展條件,解決其長遠發展的后顧之憂,以調動農技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才能使農技推廣工作得以發展進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加快農業科技推廣的新生力量的扶持及建設,以彌補了政府農技推廣部門的不足,填補農業科技推廣的一段真空地帶。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以農民專業協會為代表的民間科技推廣組織的作用,積極扶持、促進其健康發展。在建立扶持政策的同時還要為涉農企業等中介組織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間。融技術、產品、服務于一體的中介組織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將技術成果、技術轉化、技術應用有機地聯系起來,促進農業科技信息的交流與利用,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進程。

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農業科技信息傳播效率。結合國情,注重信息技術的先進性與實用性的有機統一,采用多種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傳播農業科技信息。并要加快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建設,通過政府和民間、國內和國外等多種投資渠道,加大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建設的投融資力度,促進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的網絡化,加強農業科技成果的在線推廣。在信息傳播中建立并實施信息的準確、規范,實現標準化和統一性的有機結合,避免無效和錯誤信息的出現。導致農業生產者對信息產生不信任而使科技成果的應用受阻。

三、有利于科技轉化的因素

農業經濟多樣化發展(傳統的糧食開發機制轉向大食物開發機制,傳統的種植業二元結構機制轉向三元結構機制,使“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結構轉為“糧食作物——飼料作物——經濟作物”的結構,傳統地耕地資源開發機制轉向多次增值的現代化農產品制造業機制。)必將為創新科技成果的轉化帶來新的契機,為科技成果的轉化帶來強大的需求之風。

而在近期舉行的“農業科技中介機構發展戰略專家座談會”也作出大力推進農業科技中介機構建設,以依托科技中介這一“紅娘”,為科研成果與“三農”牽線搭橋的決定。大力推進農業科技中介機構建設,培育一批服務專業化、發展規模化的農業科技中介機構,造就一支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紅娘”隊伍,初步形成開放功能完備和高效運行的農業科技中介服務體系,以滿足各類農業科技創新活動需求。解決中國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整體市場尚不成熟,農業科技中介機構還存在一系列問題,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封閉使技術信息流動不暢、科技成果缺乏實用性、小農生產形式與科技成果推廣相矛盾、中介機構的能力和認識不適應市場需求、資金不足等。科技中介的大規范建立也將為科技成果的轉化起到推動作用。:

四、總結

加深科技成果對農業經濟發展推動作用的認識,多方面促進農業的現代化,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是我國現階段農業發展的關鍵。運用市場經濟體制的規律,增加信息流通的價值,是科技轉化的必要條件。科技成果轉化將是農業發展的方向所在。把握其信息特點,遵循信息傳播規律,改善信息傳播條件,以促進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來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將是提高農民收入,大力發展農業經濟的重點。

篇(7)

【關鍵詞】農業產業;聯產承包

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既是我國目前市場經濟整體發育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所提出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農業經濟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實現質的跨越提出的內在要求。

近幾年來,中央一再強調指出,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要保持長期不變,在這一大的農村基本經濟制度框架內,如何揚長避短,適應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變化的需求,加速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確保農民增收,便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實際上,大力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正是處理和解決當前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所面臨一系列難解之題的一個最為有效的舉措。

首先,從生產環節上看,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彌補聯產承包責任制自身難以克服的弱點和不足。在聯產承包制下的以戶為單位的生產經營方式,規模細小,經營分散,經濟實力薄弱。當農業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單靠農民個人力量顯得越來越為有限,很多農戶既沒有擴大生產規模,實現集約化經營的基本資源條件,又缺少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資本投入實力,因此很難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經營模式的束縛,這樣生產上不去,農民收入的提高也就成為無源之水。通過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將分散的農戶聯結為一體,通過產前、產中和產后的服務鏈條,把每個農戶都納入到現代化大農業生產系列之中,真正實現生產的“統分結合”。通過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大大發展農戶的企業化經營、農場化經營和定單農業的發展,推動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廣泛的應用,通過國內和國際間的分工和協作,充分發揮地域經濟的資源優勢、品種優勢,促進農業經濟全方位發展和進步。農民的增收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其次,從流通環節來看,聯產承包制本身存在著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一家一戶和彼此封閉的生產經營單位,割斷了生產與市場的內在聯系,當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特別是市場供求關系由供不應求轉變為供過于求以后,由于絕大多數農民所占有的市場信息有限,加上市場調節滯后性的影響,很多農民難以正確把握市場的波動或盲目跟著市場走,往往陷入市場虛假信號的陷阱,或是產品銷售受阻,或是賣不出預期的價錢,有時甚至出現豐產不增收或是豐產減收的情況。通過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在農戶與市場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將農戶分散性的小生產融入到大市場之中。

第三,以戶為單位的聯產承包制,難以抵御各種突如其來的風險。包括市場風險、自然災害風險、行政干預風險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戶為單位的生產經營體制,可以使少數頭腦靈活,市場預測較為準確的農戶富裕起來,率先步入小康行列。但對大多數農戶來說,在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之下,很難規避無時不在的各種風險,從較長時期來看,必然會出現大量生產難以維持甚至破產的農民,形成兩極分化。通過產業化經營,可以大大增強廣大農戶抵御風險的能力,走共同富裕之路。一方面,通過產業化經營,可以將農戶的生產、經營各項活動統合起來,種養加、產供銷、農工貿形成有機整體,并與市場聯通起來,從而可以從整體上減輕市場波動、突發的自然災害給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帶來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在產業化經營過程中,產業的各鏈條和各環節結為整體,形成合力,在產業鏈中構建起有效的信息溝通和反饋系統,當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馬上會引連鎖效應,迅速做出應對反應,從而最大限度化解風險,降低損失;另外,行政性干預對于農戶來說也是引發風險的因素之一。

篇(8)

2現代農業信息技術創新

2.1發展特征及趨勢

現代農業信息化科技創新的主要特征有:①以高科技為依托,具有高投入性;②相互滲透,具有開放性;③促進規模經營,具有高效性;④需求與要求矛盾多,極具差異性;⑤引進競爭機制,具有挑戰性[7]。同時,智能化、移動互聯特征鮮明,農業信息化呈現出集成化、專業化、網絡化、多媒體化、綜合化、全程化。當前,全國農業信息化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的趨勢:①從注重基礎建設向注重資源整合轉變;②終端開發應用開始由傳統終端向高效便捷的智能化終端轉變;③產業信息化開始由單一環節的信息化科技創新向全產業鏈信息化科技創新轉變;④由單一信息化技術創新向集成技術創新轉變;⑤農業信息服務科技手段開始由傳統單一方式向協同化、精準化、個性化、可視化、智能化方向轉變;⑥創新機制開始由高校科研機構為主體、國家無償投入為主,向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國家有償投入轉變。

2.2發展策略

依據前述發展階段,在發展策略上,第一階段為政府主導型,農業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的研究、開發,實驗的人力、物力主要由政府投入;第二階段是雙軌協調型。即綜合運用政府和市場兩種力量,農業信息技術的發展建設由政府、科研院校和企業共同參與;第三階段為市場主導型。政府主要承擔發展戰略制訂和政策環境構建,引導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受技術創新利益驅動,企業是信息技術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8]。“十三五”期間,我國大部分省份應該采取第二階段戰略,即雙軌協調型,政府做好規劃,引導企業發揮創新主體地位的作用。

3現代農業信息化關鍵技術

從信息利用過程來看,農業信息化技術創新的重點任務可歸納為:①信息自動獲取技術,主要包括傳感、遙測、遙感及攝像掃描技術;②信息傳輸技術,包括光纖通信衛星、通信激光等;③信息利用技術,包括數據庫技術管理、系統人工智能與專家系統、遙感技術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模擬與仿真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等[9];④信息控制技術,包括生產自動化技術,如農業生產領域的自動灌溉、自動施肥、溫度自動調節等技術。同時,農業信息網絡平臺建設、農業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農業信息監測與速報系統、虛擬農業和精確農業等已成為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其中,農業數據庫產業是信息部門重點開發的領域,農業應用軟件開發將成為農業信息產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0]。在農業信息智能分析方面,需要突破智能化數據采集與挖掘、海量數據管理、生產風險因子早期識別、農產品市場價格短期預測等關鍵技術[11]。其中,精準農業、數字農業、農業電子商務、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業技術集成、低成本便捷性農業軟件和終端技術等將成為“十三五”期間農業發展研究的重點。

4現代農業信息化關鍵技術創新

4.1精準農業:農業生產過程信息化

針對農業生產環節精細化程度不高、農業污染、資源浪費大等突出問題,面向良種繁育、作物栽培、畜禽飼養等農業生產,以精準農業“3S”等關鍵技術集成開發與應用為代表,研究農田水、土、肥、氣、溫度等生長信息的智能感知與快速獲取技術;研究土壤養分與墑情變化、耕地質量動態、氣候變化等監測與處理技術;研發農田精準作業導航與變量作業控制、精準作業數字化管理與智能決策等管理系統;建設動植物防病治病、病蟲草鼠害發生、重大疫情快速反應與預警體系。整合建設北斗導航、全球定位系統GPS、農田地理信息系統GIS、農田遙感監測系統、農業專家系統、網絡化管理系統等,構建省級主要作物精準作業體系。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和重大系統產品,提升省級以精準農業為代表的農業精細化生產水平。

4.2數字農業:農產品加工儲運領域信息化

針對農產品加工儲運領域自動化控制水平不高、管理薄弱等問題,加強農產品加工儲運信息科技創新,重點開展農產品加工智能化裝備、生產自動化控制、農產品儲藏環境遠程監控、鮮活農產品冷鏈運輸控制、農產品物流管控等信息技術研發。攻克農業信息智能處理與知識發現技術,探索農業信息大數據應用建設。構建農產品加工數字模型和虛擬加工儲運技術平臺。研究農產品加工過程模擬模型,開發便捷性生產加工管理系統。利用工業化數字控制技術已有研究和應用成果,改造、改良傳統農業產品加工領域的技術和設備,實現農產品加工儲運優先向數字化邁進。

4.3農產品電子商務:農產品交易信息化

針對農產品信息流通、交易不暢等問題,順應電子商務發展趨勢,通過引進與開發,依靠信息科技創新,形成易用、好用的生態地理標志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及系統,降低農產品交易成本,提高科技信息服務含量,提升農產品交易的快捷性和便捷性。建設新型農產品交易平臺、大型農產品數據庫;加強支付、認證、配送等環節創新信息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生產、流通、交易、競價、網上超市等體驗式服務。引導電信運營商、電信增值業務服務商、內容服務提供商和金融服務機構相互協作,開發電視、手機、電腦、公共服務等多種接入終端,建設并創新完善移動農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研發信用積分管理系統,加強交易雙方的信用管理。積極研發以電子商務為導向的配送物流配套體系,完善農業電子商務創新體系。

4.4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信息化

針對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重點研究及應用農產品電子標識以及物流網絡構建技術。研發質量監控、追溯技術及設備,推廣便攜式快速檢驗終端。通過農產品信息采集、質量檢測監控、質量安全追溯信息讀取等新型信息技術研發,實現農產品質量全程控制,保證質量。重點綜合應用推廣農產品電子標簽及條碼標識、信息采集與傳輸、無線移動數據采集與可靠傳輸技術,降低RFID設備和標簽的成本,提高RFID技術普及率。針對豬肉、牛肉、雞肉、蔬菜、水產品以及茶葉等農產品開展質量安全監管與質量追溯信息化示范,提高農產品質量及其安全水平。

4.5共性關鍵技術:創新現代農業信息服務共性關鍵技術

針對不同類型企業和經濟組織急需的共性關鍵技術,主要進行信息化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開發個性化信息服務軟件和設備,探索農業信息資源挖掘與便捷傳送技術,通過大型智能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實現硬件云平臺化、軟件超市化,形成農業信息共性關鍵技術創新體系。面向大田作物、設施蔬菜、集約化畜禽與水產等生產經營全產業鏈,集成數字農業、精準作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關鍵技術,推進農業物聯網信息融合與云計算等核心技術,開發性能可靠、成本低廉、操作簡便的現代農業軟硬件技術產品和系統,推進農業生產經營的信息化、數字化、精準化[12]。面向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中小經濟組織,進行移動互聯網設備及軟件的研發與創新,開發特色軟件,提高軟件穩定性,滿足特定用戶的使用體驗,解決農業人口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總體相對偏低問題,提升信息化水平。

5現代農業信息化關鍵技術創新保障

信息服務業作為新興行業,需要依靠政府大力推動,這是我國農業信息服務業發展的關鍵[13]。為實現我國現代農業信息化科技創新的戰略目標,政府需通過重大專項的形式支持農業企業等相關經濟組織和科研院所積極開展農業信息化技術研發與應用示范,引導農業信息化創新,保障各項工作順利實施(見圖1)。

5.1關鍵技術創新思路

根據農業信息化發展階段,結合農村信息化“十二五”發展情況,針對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問題,解決農業產業化發展中農業信息服務共性關鍵技術集成應用的具體問題,保障現代農業在信息采集、加工處理、信息傳播、信息接收利用等環節的暢通,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為現代農業快速發展提供保障,實現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協調發展。

5.2關鍵技術創新布局

(1)農業信息體系創新布局。重點完善以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為主體的關鍵技術集成技術創新體系;構建以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信息服務資源整合、信息傳輸以建設及信息服務終端研發為主要內容的服務體系;形成以試驗、示范為主要手段的推廣應用體系。

篇(9)

2.農業科技人才隊伍有待提升。目前,山東省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現狀與實際需要存在很大差距。這主要表現在:一是人才總量不足。全省農村科技人才數量僅占農村勞動力的2.29%。[2]二是人才配置不合理。目前,山東省的農業科技人才大多分布在行政機關以及事業單位,長期扎根基層的甚少。根據有關數據,山東省農技推廣人才與農業人口之比為1:676,而美國、日本、德國等國為1:100。三是由于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農民吸納新技術的能力較低。

3.以企業為主體的多元化社會投入機制尚未形成。據統計,發展中國家農業科技投入占農業產值的比重一般在1%以上,而山東投入水平只有0.1%至0.2%。其主要原因是農業科技投入渠道單一,還沒有真正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由此帶來了諸如科研單位的設施條件簡陋、從業人員積極性不高、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從企業投入看,大多數農業企業自身科研實力較弱,未能形成自主研發體系。

4.農業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是農業信息化。近年來,山東省農業信息化水平有明顯提高,但農業信息化發展情況與山東農業大省的地位仍不相符。主要表現:一是缺少對信息建設的統一規劃。由此,造成了不少的低水平重復建設,數據庫的作用發揮得也不好。二是缺乏資金投入保障。目前,財政投入是山東省農村信息化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由于政府財力有限,致使農業信息化建設資金缺乏。一些自籌資金的單位資金壓力更大。三是農業信息傳輸渠道不暢。目前,山東省對農業信息化相關載體的整合不夠,綜合利用水平不高,致使農業信息的與傳輸不暢通,降低了現有農業信息的使用效率。

二、山東省以科技創新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的進程及評價

(一)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評價體系架構根據指標體系的設計要求,參照全國科技進步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和監測標準,從山東省實際出發,我們構建了一套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評價體系.

(二)山東省農業科技創的測試分析以表1所示的評價體系,以2011年山東統計數據,計算山東農業科技創新水平。以(0.2,0.4,0.6,0.8)為分數集的對應評語集(極低,較低,一般,較高)進行分析,根據計算得出如下結論:1.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較低。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綜合評分為0.42,居于0.4-0.6區間。可見,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較低。這個結論,與2011年全國及各地區科技進步統計監測結果是基本一致的。根據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2011年全國31個地區綜合科技進步水平被劃分為四類,其中山東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為55%,名列第11,處于第二類,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0.05%),這與山東經濟大省的排名是極不相稱的。2.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環境指數較低。以理想狀態為100%,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環境指數僅為42.65%。這與山東整體科技環境相符,在2011年科技進步環境指數的排序中,山東科技進步環境指數為54.22%(全國科技進步環境指數為56.94%),名列全國第13位。這種現狀與山東缺乏農業科技人員密切相關。3.山東省農業科技投入指數過低。以理想狀態為100%,山東農業科技投入指數只有19.55%,這與山東整體科技投入水平差別較大。2011年,山東省科技活動投入指數為59.8%(全國科技活動投入指數為58.5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名列全國第7,比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前進4名。產生這一差別的原因,主要是山東農業科技投入中物質投入占比過低。4.山東農業產業化指數一般。如以理想狀態為100%,山東農業產業化指數為57.55%,接近一般水平。5.山東省科技創新引領農村經濟發展指數一般。以理想狀態為100%,這一指數為65.98%,只達一般水平。

三、山東省以科技創新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的路徑選擇

(一)著力優化農業科技環境一是推動科技創新資源的整合。通過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進一步整合農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農業企業、農技推廣機構的科技資源,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構建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應用于一體的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服務網絡,大幅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水平,發展特色農業,推進山東省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二是構建良好政策環境。要完善農業科技創新的法律法規,為農業科技創新事業提供保障。要完善激勵機制,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農業科技創新中來。要建立和完善第三方科技成果獨立評估制度以及農業科技創新的相關制度。三是要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創新平臺體系、公益性推廣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四大建設”。四是提升農業信息化建設水平。立足山東實際情況,推進農業信息化,應以政府為主導,以農業信息需求為向導,以農業信息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為核心,以推進信息技術應用為目的,強化農業信息化為“三農”服務的實效性,使信息化成為推進山東農業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篇(10)

已有的研究,無論是把區域環境看成創新基本要素的創新要素論,還是把區域環境看成影響創新投入產出效率因素的創新效率論,兩種理論都認可了創新環境對創新績效的重要性。從區域創新系統的理論角度來看,區域創新績效還受到區域創新能力的影響,而區域創新能力又受到區域創新環境的作用。因此從理論上可以認為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對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的作用,同時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通過園區創新能力對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績效有間接的產生作用。創新環境是指為創新提供規則與機會的體制和結構因素,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不僅包括經濟要素,還包括各種非經濟因素。在《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中,區域創新環境是指技術創新環境與管理水平,包括基礎設施的完善、市場的大小、勞動者素質、為創新機構提供金融支持的能力以及本地區創業水平等因素。周景坤(2013)、張瑩(2009)在關于區域創新環境的研究中,也都引用了區域創新報告的指標;而張危寧等(2006)在研究中則把創新環境分成基礎設施環境、服務軟環境、政策支持環境和金融環境。綜合報告和其他學者的看法,本文把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分成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環境、政策環境、技術環境和金融環境4個方面。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包括道路、通訊、信息以及物流等設施,它的完善有利于園區物質和知識的轉移傳遞,有利于吸引創新重要要素人才的加盟,有利于園區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提高。假設H1a: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基礎設施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設H1b: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基礎設施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

農業科技園區屬于一個創新系統,在創新系統中,它的政策制度安排會影響創新效果,如好的園區科技政策能激勵和引導園區企業進行積極創新,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假設H2a: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政策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設H2b: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政策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農業科技園區市場環境指的是農業科技園區企業所面對市場的競爭程度和市場對新農產品需求狀況,市場競爭越激烈,園區企業創新動力可能越強,因此企業獲得更多競爭優勢;市場對新農產品需求狀況好有利于農產品推陳出新,也有利于企業創新。故農業科技園區市場環境好,則園區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越好。假設H3a: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市場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設H3b: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市場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農業科技園區金融環境指的是農業科技園區技術創新工程中獲得資金及金融支持的難易程度,農業科技園區金融環境越好,對園區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提高越有幫助。假設H4a: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金融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設H4b: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金融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根據區域創新系統的理論,創新能力可以被看作是創新系統在創新過程中中把創新組織擁有的資源如知識積累和特殊技能(包括技術、管理等)轉換成創新成果的能力。創新能力會影響創新績效。假設H5: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創新能力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研究假設關系如圖1所示。

二、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對創新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

(一)潛在變量和觀察變量的確定根據對農業科技園區的調查研究以及對創新理論的比較分析,以能夠反映各個潛在變量的可以量化指標構造相應顯變量。即以園區基礎設施的完善水平、園區信息寬帶網的建設水平、生產設備的先進水平構造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環境潛變量,以園區政策制度與園區發展現狀和目標的協調度、園區科技政策對企業創新的激勵能力兩個指標反映農業科技園區政策環境,以農業科技園區企業所面對市場的競爭程度和市場對新農產品需求狀況反映農業科技園區的市場環境,以獲得技術創新基金和企業在進行技術開發時從銀行獲得貸款難易的情況反映金融環境,以園區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的效率、園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反映園區創新能力,以農業技術水平、農產品加工新技術專利數量、農業新品種指標和園區產值反映園區創新績效。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對創新績效影響的結構方程模型的潛在變量共有6個,分別是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環境、園區政策環境、園區市場環境、園區金融環境、要求創新能力和園區創新績效,由相應的觀察變量測量分別反映各潛變量,根據前文相關研究,本文設置見表1。

(二)數據來源根據上述影響因素的類型,實際變量用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以及相關統計年鑒的數據來表示,定性數據則用等級標準來表示。本文實證研究時所使用的樣本來自江蘇省的南京、蘇州和淮安等8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其中主要一部分來自對這幾個農業科技園區的創新活動較為活躍的企業調查;二是來自這幾個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的管理人員的調查;三是來自高校及研究院所農業經濟研究專家教授的調查。為了確保問卷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對于企業的調研,重點放在創新的各種類型農業科技企業;對于高校的調研,選取南京農業大學、江蘇大學、蘇州大學和揚州大學4所與農業科技園區聯系較緊密的大學作為調查對象,其中調查人員重點放在多次參與產學研合作項目的教授以及從事技術創新方面研究的教師上。在相關農業科技園區的部分負責人的幫助下,項目組于2014年3月對孵化企業發放了180份問卷,對高校及研究院所發放40份,對各農業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發放10份,總共發放230份問卷。共收回了187份問卷,回收率為81.3%,其中7份問卷由于所提供信息不全而屬于無效問卷被排除,180份有效問卷。對于定性數據,調查問卷采用比較通行的李克特7點式量表。每個題項后有從“不重要”到“非常重要”五種對該題項的重要程度,分別用數字1~7表示。1表示“非常不重要”,7表示“非常重要”,6表示“重要”。數字越大,重要程度越高。

(三)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為了保障結構方程模型的有效性,需要先檢驗調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1.問卷的信度。運用SPSS軟件,采用克隆巴赫系數(Cronbach''''salpha)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如果a系數大于0.7,則信度是接受的,檢驗分析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各變量的a系數都大于0.7,總體為0.798,說明信度是可以接受的。2.問卷的效度.運用AMOS軟件,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的極大似然法檢驗,效度越高則真實度越高,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問卷的效度符合結構方程模型的要求。

(四)農業科技園區對園區創新績效的影響作用假設的檢驗根據表2和表3可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符合結構方程模型的要求,可以對作用關系假設進行檢驗。1.農業科技園區環境對創新績效的影響關系作用模型的估計和評價。運用AMOS軟件估計農業科技園區環境對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影響作用關系模型的估計,結果如表4所示。從表4可以得出,估計結果較好,可以接受此模型假設。2.農業科技園區對園區創新績效的影響作用模型的結果解釋。本文對結構方程模型進行結果分析,見表5和圖2。表5說明農業科技園區對農業創新績效的作用在結構方程模型中的路徑系數的實際P值都小于本文設定的顯著性水平標準0.05,故本文的9個假設都是成立。路徑系數分析(見圖2)顯示,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中的基礎設施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影響顯著,路徑系數分別為0.741和0.661,假設H1a和假設H1b成立。這說明農業科技園的基礎設施環境(如基礎設施的完善水平、園區信息寬帶網的建設水平、生產設備的先進水平等)對園區的創新能力如園區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的效率、園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等,以及園區的創新績效如農業技術水平、農產品加工新技術專利數量、農業新品種指標和農業科技園區產值產生積極的正向影響。同樣可以看到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能力對園區創新績效的影響也較顯著,路徑系數是0.625,假設H5成立,說明農業園區創新能力同時又是園區創新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產生影響的中介變量。農業基礎設施環境即對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影響,又通過園區創新能力對園區創新績效產生間接影響。同樣,園區政策環境、園區市場環境和園區金融環境也是一樣直接地或通過園區創新能力間接地對園區創新績效產生影響。

上一篇: 本科生會計論文 下一篇: 社區敬老愛老活動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 五月六月婷婷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人成综合小说社区在线 | 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