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25:3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漢語語法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詞匯教學
課文由段落構成,段落由單詞構成,因此在外語教學中,詞匯是教學最核心、最基礎的部分。韓國語的詞匯結構,是根據語素的結合形式,可以分為獨立詞、派生詞、合成詞和復合詞。獨立詞是指由一個實語素構成的詞。派生詞是指實語素與詞綴相連接構成的單詞。合成詞是指由兩個以上的實語素構成的一個單詞。復合詞是指一個實語素與詞綴相結合,或者是由兩個以上的實語素相結合構成的單詞。構詞法是韓語單詞講解中重要的方法。詞匯語法的講解要緊密和能力考試結合。韓國語能力考試是針對學生聽力、詞匯、語法、閱讀,寫作能力的全面考察。實現聽說讀寫譯全面能力培養的基礎的詞匯語法教學,同時也應該側重與韓國語能力考試的接軌。這就要求首先教師要對能力考試中的詞匯語法范圍,重點難點,常考詞匯進行整體的把握,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及考試方面的語法同匯雙重側重。另外,隨著網絡多媒體等技術的發展,傳統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多媒體融知識性、趣味性、新穎性、靈活性于一體,展開直觀教學。如讓學生觀看大長今等韓劇,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簡單化、直觀化,使學生更易接受。通過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由識記向模仿、應用轉化,提高韓國語的實用能力。
二、參與式教學法理念的哲學界定
目前,參與式教學方法是國際上普遍推崇的一種教學方式,廣泛應用于教學、培訓和研討中。參與式教學法(ParticipatoryTeachingMethod)起源于20世紀50-60年代的英國,“參與式”是英國社會學家在國外開展國際援研究時總結出來的一套社會學理論,即只有當地的人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援助項目中,援助項目才能取得成功。此理論爭相被教育工作者引進教育教學領域中,逐漸形成參與式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強調學習者的廣泛參與,實踐與他人平等對話、交往、合作及創造,特別強調在“主動學”、“做中學”、“體驗中學”、“學中合作與創造”。從詞源學上講,名詞“參與”(Participatory)的詞源是由動詞“參與”(participate)+名詞后綴-ory組成,1833年開始通用。“參與式民主”(Participatorydemocracy)1965年被證實開始使用,這個術語來自學生的抗議。因此,“參與”(participate)成為人的自由、平等與和諧的表征。參與式教學法首先涉及人的問題。參與式教學法是學生感性認知、主動合作、交流和對話、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教學理念,“一旦他們進行了合作,他們的目標也就與別人的目標一致起來。”參與式教學法要求教者以人本主義的生命平等觀,引導學者發現成功的途徑,提高學者的批判意識,發展學者的自主堅強能力,幫助學者實現自我價值;學者在平等的合作豐富個人日常生活體驗,產生新思想。此外,參與式教學法還給學者帶來與他人交流的愉悅,引發他們對他人的關愛和關注,促進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因此,凡是能夠最大限度讓參與者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來,任何有效的方法都可視作參與式教學方法。
三、參與式教學法的哲學基本問題
參與就是教與學的主體主動地走入、介入、投入、融入在交往、行動、思考、體驗與創造的狀態之中,參與始終滲透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因此,參與式教學法涵蓋的哲學基本問題主要有五個層面。
1.感性問題。
感性即感性的人的活動,表示知覺到和感覺到。德國哲學家康德將人的認識分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個階段,馬克思認為人是感性的存在,在感性的活動中確證自己的存在,學習就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所以,教學的起點始于人的感性活動,最終達成改造世界的目的。現行教學方法大多有些本末倒置,參與式教學方法就是要將“倒立”的教學理念再“倒立”回去。
2.主體性問題。
現代哲學回歸到人本身,關注人的身體與生活世界,尋求人生存的價值和意義。主體性原本是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用語,所指的是“具有堅強的主體性格的自由自在的(盡管只是形式地)個性,”其形式是獨立自足的,這種獨立自足只能實現在個性與普遍性的統一之中。因此,主體性問題即包括個體,也包括群體。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僅指涉教師,更指向學生。縱觀中國教育史,從最初以學生群體為重心,到教師的個體淹沒了學生的個體,不僅是教育的失敗,而且是人性的回落,即包括教育如何關注師生關系的問題,又包括教師怎樣看待學生的問題,是否將學生看作是與教師一樣的、平等的、自自的人的問題。無可質疑,學生與教師都是教育教學的主體。
3.身體的實踐問題。
人本主義注重人的發展,強調人的身體也是學習的載體,學習不僅需要大腦思考,首先需要身體的參與。因此,參與式教學法首先關注的是教育主體的身體問題,保證自由平等的實踐活動得以真正展開,“真正的教育絕不容許死記硬背,也不奢望每個人都成為有真知灼見、深謀遠慮的思想家。教育的過程是讓受教育者在實踐中自我練習、自我學習和成長,而實踐的特性是自由游戲和不斷嘗試。”積極的身體參與能夠給學習者更多的創造空間,讓他們主動探索自己需要的東西;而不是像中國傳統教學那樣完全忽視學習者的身體,將學習者的所有時間和空間都填滿,最終使學習者成為“北京烤鴨”。
4.對話問題。
參與式教學中,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交往和對話關系應存在于教學活動的一切方面,使教與學筑成一種平等、和諧的關系,而不是對立、強權的關系,主要涉及對話與交往的合法有效性問題。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將教育分為經院式、師徒式與蘇格拉底式,“從教育的意義上看,教師和學生處于一個平等地位。教學雙方均自由地思索,沒有固定的教育方式,只能通過無止境的追問而感到自己對絕對真理竟一無所知。因此,教師激發學生對探索求知的責任感,并加強這種責任感。這是蘇格拉底的‘催產式’的教育原則。”這種教育原則的前提源于對話,只有在對話交往中真正的學習才會發生,“人生于社會之中,這是人的宿命。現在,人們之間的交往,除了主人與奴隸的關系外,更主要的是基于一切人的利益考慮。平等主體間的交往只能基于這樣的理解:平等地關注所有人的利益。”
在我國韓語教學中,雖然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存在一些問題,不管是師資力量還是在教學方法上,對韓語教學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就本文中對韓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進行全面的分析,并找出相應的方法加以解決,從而提高我國韓語教學水平。
一、韓語教學過程中文化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單一
在進行韓語教學時,大部分的教師在課堂上所采取的教學方式基本都是一致、單調的,只是根據課本內容進行語法講解、語句訓練等,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課堂氣氛過于壓抑,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熱情也就難以調動,在這種不利形勢下學生的注意力也就不能夠完全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是必然的。在進行韓語教學中,語言環境是及文化氛圍是尤為重要的,一旦這方面的內容缺失,就會使得學生的韓語學習存在方向性誤差。
2.缺乏文化教育
通常情況下,教師在進行韓語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將課本內容進行延伸,只是依照語法及句型推進教學內容,對韓國語言文化及傳統并沒有做出相應闡述,而學生在進行學習時,也只是機械式的對韓語表面詞義進行學習,對韓語文化一概不知,這就使得文化交流成為空談。
二、韓語教學滲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進行韓語教學的過程中,最為突出的重點就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及交流能力,雖然我國與韓國之間的距離并不遙遠,但是民族文化、語言等卻并不相似,差異性較為明顯。因此,教師在進行韓語教學時需要注意的是,要將文化教育納入教學流程中,這不僅包括韓國的風土人情、生活狀態,還涵蓋著韓國的發展歷史等。如果教師本身對韓國文化的了解較少,將會直接導致學生在進行韓語學習及交流時精準性難以保證,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需要提高學生的韓語基礎,更要指導學生對韓語所對應的語氣及功能進行全面認知,從而使學生能夠在面對任何狀況及個體時,用最得體、適宜的語言將陳述內容真實準確的表達出來。
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韓語文化交流,對其文化內涵進行了解是基礎,只有這樣才能掌握到對方所要表達的信息,同時也能夠將自身的思維想法表達清楚,這也就達到了語言交流的最高水平。但是在進行韓語教學中,由于這一語言并不是母語,能夠進行韓語交流的人群及范圍較為局限,這就使得韓語口語訓練缺乏環境條件。另外,教師的教學流程在經過長期實踐后,已經初步形成教學習慣,在進行實際韓語教學時,通常以知識灌輸為主,對文化的傳遞并沒有做出過多的滲透點,雖然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掌握到該掌握的語言知識點,但是這卻是具有缺失性的,與語言文化也是相脫離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韓語教學時,加大文化滲透力度,將韓語所涵蓋的文化知識進行講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韓語運用綜合能力。
三、韓語教學中加強文化滲透的方法
1.加強韓語教師的文化素養
首先要加強教師自身文化素養,教師不僅可以傳播本民族的優秀文化,有著本民族的優秀文化素養,也要具備優秀的國際文化修養。為了能夠讓學生在進行語言學習時,也具備豐厚的文化底蘊,教師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加強文化素質的培養。在韓語教學中,加強文化教育滲透,不僅需要學習日常用語、成語、諺語等內容,也需要對所學習語言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道德等方面進行有效的講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電視網絡等手段,讓學生對韓國的文化背景及時地了解。在韓語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于課本上的學習,要清楚地知道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并能夠及時抓住文化滲透的機會,在教學中能夠準確滲透文化教育。教師在積極幫助學生擴展韓語文化的內容同時,也加強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水平,不斷提高學生韓語跨文化交流能力。
2.豐富課堂教學
首先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結合教材,積極拓寬文化內容。教材是幫助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工具,在教材中通常涉及廣泛的內容,主要包括:經濟、教育、文化、科技等內容。比如在目前我國一些高等學校韓語教學中,普遍使用的是《韓國語教程》和《標準韓國語》等教材,兩種教材都有較多的篇幅去介紹韓國的文化背景,同時也附帶了專門的韓國文化,所提供的文化材料具有生動鮮明的特點,對學生了解韓國知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將教材提供的材料充分利用,并能夠將文化內涵充分挖掘出來,在韓語教學時能夠及時地進行文化滲透,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習的語言文化。
其次注重中韓文化的對比。在韓語教學進行文化滲透時,要全面了解文化背景知識,并要積極地與母語進行對比,使學生在頭腦中能夠形成一種反應能力。在對比語言文化時,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中韓文化差異進行不斷的介紹,使學生能夠對本國文化的干擾進行排除。在母語與學習語進行比較時,學生能夠理解語言的不同文化,也能夠尊重學習語的文化習俗、歷史習慣等內容,從而使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和諧融洽的語言交流。
最后創設文化交際背景。在韓語教學過程中,要熟練地了解相關交際用語,并要創造出有效的韓語文化背景,要學生能夠在特定語言環境中可以開展語言交際活動。比如在特定的韓國文化背景中,學生可以進行打招呼、介紹、祝賀等內容的練習。另外,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角色扮演、小組練習等課堂活動,讓學生能夠在韓語文化氛圍中積極地學習韓語文化,同時能夠在韓語中積極地進行語言文化的實踐,提高學生充分了解跨文化交際的重要知識。
3.利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創造濃厚的文化氛圍,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語言文化信息。在韓語教學中,能夠利用錄像、電影、互聯網、PPT等工具進行教學,通過生動的聲像展示,使學生能夠體驗到韓語文化與本國文化的不同之處。
4.開展課外活動
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能夠在課外時間廣泛閱讀韓國文化,比如韓國的文學作品、報紙雜志等;其次可以播放一些記錄影片,主要是進行韓國社會文化的介紹,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語言環境中學習韓語文化知識;最后要積極組織課外活動,為學生創造韓國文化,加強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工作,以此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比如積極開展韓語辯論會、演講賽、話劇表演、歌舞比賽等。
在韓語教學中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只有滲透了文化,語言才能生動、形象起來,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也能夠得到相應提高。因此,這就需要在日常韓語教學過程中,不斷鞏固基礎知識,并將文化教育與課堂內容進行緊密結合,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從而促進語言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文學在國外登堂入室,成為本國學術的一部分,得益及體現于相互關聯的兩個方面,其一,學者的專門化。“從前歐洲研究東方學的人,大半是‘海關上的客卿’、‘外交機關的通事翻譯’或‘傳教師’出身,本人既不是嚴格的科學家,也不是素來即有志研究東方學問,所以他們初期的著作,比較本國的學者,往往稍欠精確。
沙畹、伯希和之前甚至與之同時,“不少的西洋漢學家,每但以西洋的漢學為全個范域”,無視中國前賢及當代學者的成果。而巴黎學派諸大師的態度完全不同。伯希和認為:“中外漢學大師之造就,堪稱殊途而同歸,尤以清初康熙以來,經雍乾而至道光,名家輩出,觀其收獲,良足驚吾歐洲之人。此果何由,亦由理性之運用與批評之精密,足以制抑偏見成說。其達到真理之情形,實與西方學者同一方式”。因“心向既久”,不禁對繼承前輩學者的當代中國學人,也“寄有無限之敬重與希望” 。高本漢則責成自己追隨清代學者的開路工作,而把現代西方語言學方法應用于所整理過的材料。 傅斯年在高著《中國音韻學研究》中文版(商務印書館1940年)序言中說:“高本漢先生之成此大業固有其自得之方法,然其探討接受吾國音韻學家之結論,實其成功主因之一”。同時他還認真收集中國當代學術書刊,以追蹤中國同行的研究。
巴黎學派不滿于既有的四裔研究,鼓勵深入中國內部。當時歐洲漢學家的態度有二,一是將中國文明作為與印度、埃及、希臘羅馬文明并駕齊驅的世界文明之一,視為純粹學問的智的對象,以法國為代表;一是從本國的政治、貿易等實際利益出發,英、德、俄為典型。 “研究中國古代之文化,而能實地接觸當今代表中國之人,此種幸運,絕非傾慕埃及或希臘者所可希冀。知有此幸運而能親來享受者,沙畹為第一人。”而伯希和“治中國學,有幾點絕不與多數西洋之治中國學者相同:第一、伯先生之目錄學知識真可驚人,舊的新的無所不知;第二、伯先生最敏于利用新見材料,如有此樣材料,他絕不漠視;第三、他最能了解中國學人之成績,而接受人”。有鑒于伯希和溝通中外,充分利用中國學人的成就,傅斯年呼吁中國學者“仿此典型,以擴充吾人之范圍”。
傳統人文學科尤其是歷史學,以文獻研究為主,輔以其他手段,目的仍在更好地通過文獻研究歷史。此一特征,中外一律,而中國尤為突出。因為中國有始終一貫的文字文化,保存傳播的技術手段又相對發達,文獻的留存極為豐富廣泛。這不僅造成中國學術傳統中史學特盛的局面,而且竟能影響近代新興學科的引進發展。考古學長期以發現和印證文獻為要項,文化研究則多由文史哲學界兼祧,與歐美各國反差明顯,也令行內人莫名所以。 葛蘭言的趨新嘗試,同樣受此制約。當時“法蘭西史學界頗有欲以社會背景之研討代替舊派之著重個人心理之解釋者” ,葛氏因此想以歐洲封建社會為研究對象,后發現史料不足,才轉學中文,“因為中國文化乃世界文化中最古老并最富有連續性”,適宜此類課題。可見其問題意識來自法國本身的歷史研究個人心理解釋法已經發揮到極致。而歐洲漢學界包括成就最高的巴黎學派,只有極少數人開始進入中國文史學的“個人心理之解釋”階段,如沙畹對《史記》的看法。同時,葛蘭言所屬的法國社會學派的社會學并非一般而言,“反而與我們所叫做的民族學或文化人類學,頗為相近。”其“社會學分析法在骨子里,原是一種實際調查與田野研究的方法。” 葛氏曾主張以中國的鄉村文化為中心,并選擇受都市文化影響最少,最能保存舊日文化形態(如河南鄭州一帶)的一個鄉村為研究對象。如果照此而行,他得到公認的機會可能更大。后來即首先避開文獻的困擾,開創鄉土社會研究的先例,然后回頭再適應中國學術,結合文獻解釋皇權與紳權。
若論學術的高妙境界,則東西同理,所以古今中外學術之興替,與生理之傳承異,后來者未必居上。各領數百年的大師,往往照遠不照近,只能高山仰止,無法代代相繼,更不必說長江后浪,青勝于藍。其原因不在有人無人,而是那種天才本為不世出,正所謂一線單傳,不絕如縷,非人多勢眾所能彌補。但其所昭示的軌則,懸空而實在,雖時為社會動蕩所牽引,仍然萬變不離其宗,后來者不能不受此無形制約。
實踐現狀具有開放性、互動性、網絡性、虛擬性特點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借助網絡平臺給學生提供學習支持服務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下,作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責任教師,嘗試著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展開蒙漢雙語案例教學。2012年,內蒙古電大文法學院開始著手構建蒙漢雙語網絡學習支持服務系統,并開通了網絡學習平臺。自蒙漢雙語網絡教學平臺開通以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的負責人根據該課程的專業特點并按照現有網絡學習支持服務平臺進行了一些探索。首先,為學生提供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的教學資源,如考核說明、教學大綱、教學輔導、期末練兵、案例分析等。在考核說明中通過不同的節點明確了相關知識點,并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了相關的案例。要求學生根據個人的需求,進行案例分析討論,進而掌握案例中的知識點及考核點。其次,利用蒙漢雙語教學平臺上的蒙語討論區,與學生們進行實時和非實時的案例分析、討論、點評、回復等。并按照網上教學的設計和安排,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實時或非實時地進行課程學習。將一些翻譯成蒙語的案例傳到平臺上,要求學生進入討論區,參加案例討論。通過點評、回復功能參與和指導學生的案例討論。遠程教學平臺記錄了每個學生在網上的學習行為。
(二)網絡平臺上的蒙漢雙語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網絡案例教學中運用的案例應當具有典型性、針對性和現實性,而且要與課本內容相吻合。在進行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時,各種類型案例的難易程度要循序漸進。案例的設計必須考慮學生接受知識的規律,盡量使難度呈梯度增加,使學生由簡入手在逐步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在實踐教學中,蒙漢雙語法律專業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網上案例教學雖然已經啟動,但仍然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
1.蒙古語案例資料來源匱乏,缺少蒙語案例匯編
是蒙古族聚居的少數民族地區,蒙古語也得到了普遍適用,但在法學領域中蒙古語的運用仍然很薄弱。隨著信息時代的蓬勃發展,雖然蒙古語的媒體及遠程平臺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媒體有法律方面的專題節目,由蒙古族法學專家們對法律現象進行分析解答。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具有時代意義的經典案例少之又少。《行政訴訟法》第八條明確規定:少數民族地區可以使用少數民族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的權利;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所以,在內蒙古地區尤其蒙古族聚居的各個盟市的公檢法機構都有蒙古族工作人員,且實踐中也都能夠運用蒙古語。如最典型的就是錫林郭勒盟各旗縣的法院在審判全過程基本用蒙古語進行。雖然,審判實踐中有很多運用蒙古語審判的案件,但這些案件沒有能夠匯編成典型案例集運用到教學實踐上。這是蒙漢雙語法律專業面臨的很大的一個挑戰。案例教學最主要是要有案情。案情可以由教師編寫,也可用法院審判的實例案情。畢竟教師的實踐是有限的,法院的審判實踐是豐富多彩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在案例教學中采用法院的審判實踐對法理知識的教學會更有效。
2.學生對蒙語法律術語的掌握不規范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法學專業及行政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本課程主教材為中央電大出版社出版,皮純協教授主編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程》。教材全面、系統闡述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它是本課程的基本教學依據,也是復習、考試的基本依據。也是蒙漢雙語法律專業的學生必須使用的教材。因此,在蒙語平臺上進行蒙語案例教學時需要進行大量的翻譯。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對法律術語的表述不一,按照個人的意思隨便翻譯。雖然在討論的過程中態度都很積極,但對傳上去的案例理解不透徹,進而給分析、探討和尋找答案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3.蒙語學習評價平臺不完善
內蒙古電大遠程平臺雖然創建了蒙語平臺,但由于多種因素仍處于初建階段,不夠完善。目前該平臺設立了最基礎的一些欄目,如課程大綱、課程考核、討論區等。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情況,應當設立學習評價欄目。
4.學生的參與趨于零散
蒙漢雙語的學生來源大多是各旗縣的在職或非在職人員,且基礎不一,大家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大多數參與答疑的學生都是切身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有的是不會使用蒙語輸入法,無法在線與老師進行交流,只能是通過電話解決問題。
二、在遠程網絡平臺開展蒙漢雙語案例教學的可能路進
(一)搜集大量典型案例進行譯編
首先,案例教學不可缺少案例事實材料。為了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搜集有關行政法方面的案例事實材料,將這些案例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分出各章節相關案例,最后匯編成案例集。在上傳案例時,除了案例事實材料、思考討論的問題之外,還為學生提供案例涉及的背景資料以及難點提示等。當然也可將一些具有影響的未翻譯的經典案例的超鏈接發給學生供其參考,以獲得大量的與案例內容相關的其他信息。
(二)規范《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中出現的法律術語
為了提高學生獨立閱讀、思考、分析案例的能力,我要求學生首先對本課程的法律術語進行熟悉。在熟悉術語之后,根據教師在課程主頁中提供的相關參考資料深入思考,獨立分析案例,得出結論,最后利用網絡平臺的討論區,直接向教師傳送自己的結論,如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提出疑問。
(三)完善學生學習評價體系
在網絡平臺的案例教學中,教師除了評價學生分析案例的邏輯性、完整性之外,還要將學生在網上參與討論的情況納入評價范疇來考慮平時成績,如學生參與討論的次數、與其他同學網上協作討論的情況、與教師互動的狀況等。通過遠程教學平臺對案例教學的全程實現自動記錄和監控,為網上案例教學評價提供了評價的客觀依據。所以,蒙漢雙語遠程平臺需要完善學生學習評價體系迫在眉睫。
一、主要的定義和特點探討
(一)具體的定義分析
要明確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最先要做到的就是界定網絡語言的概念。通過相關數據和書籍資料,可以了解到,所謂的網絡語言,主要指依托網絡發展而產生的,不同于傳統語言表達形式的一種表達方式。而且這種語言以實際應用為王,使人們在聊天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能夠進一步滿足當前網絡聊天過程中的實際需求。這種語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的日常交流提供極大的便利性。與此同時,網絡語言跟一些專業的術語有很大的區別,它是在某種特定的環境過程中產生的,與人們自身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網絡語言在當前的運用和發展的過程中,表達形式繁多,比如拼音或者是英文字母等。
(二)主要的特點討論
當前網絡語言在整個社會交往的過程中成為一種重要的媒介,而且這種語言在表達的過程中與實際生活的表達方式有很大的差別。網絡所呈現的社會交往群體主要是通過一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網絡友人之間進一步密切交流,與此同時,通過這種專業網絡詞匯的運用,能夠在其闡述的過程中進一步表達自身的某種思想,或者是價值觀念。在具體的交流過程期間,人們為了能夠更好地強化網友之間的交流,可以盡可能地創造一些貼近實際生活的詞匯或者句子,而這些句子主要是人們在進行漢語交流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詞匯。在此基礎之上,他們通過適當地添加符號或者數字,利用一些病句或者是錯別字的方式,形成人們在交流和溝通過程中的一種新型的語言。這種語言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與傳統的語言有一定的差別。網絡語言就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更貼近人們的生活,風趣幽默,理解起來比較簡單,這些特點在使用過程中更便于網友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與此同時,這種新興的網絡語言無論是對整個風格的呈現,還是具體的語體表達等方面,和當前的漢語表達形式有著很大的差異。網絡語言由于自身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具有極大的創新性,因此逐漸被普通民眾接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此外,這種語言由于其自身的趣味性,能夠更加準確地表達自身的想法和觀點,人們通過這種幽默的形式,對自身的想法進行論述和說明,這也使得人們在后期的社會交往過程中更加方便。
二、主要的影響探討
從正面影響分析看,首先,整個網絡語言的不斷豐富化和完善化,為當前的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力量,而且整個網絡語言由于其創新性等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豐富了當前語言文學的表達形式和特征。但是,從整個文學的發展層面來看,漢語研究能夠通過不同的數字或者是諧音進行替代,能夠更加準確地表達人們自身的想法。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這能夠極大地豐富和完善當前的漢語言文學載體,豐富其表達方式,讓語言運用更加靈活,表意更簡單明了。此外,這種語言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其創新性,使得整個漢語言文學載體在表達的過程中更加生動、有趣,而且也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進而使得人們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更加活躍。比如從比較早的“網上沖浪”“GG/MM”,到后來的“藍瘦香菇”,還有現如今的各種縮寫表達,例如:“pyq”意思是“朋友圈”,“SK”意思是“生快/生日快樂”。
從不利影響來考慮,由于網絡語言在進行文字結構組成和表達方面不夠規范化,人們在進行相關言語交流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使自身的語言更加幽默,通常會通過一些生僻字或者錯別字進行表達,這與當前漢語運用的規范性是相違背的,與此同時,人們會對一些重要的文字產生曲解。另外,人們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會更多地接觸到網絡上的一些語言,由于這些語言在其表達過程中不夠規范,因此,在網頁觀察和瀏覽的過程中就會對自身良好文化素養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主要意義探討
學校文化是學校價值追求的一種具體體現,學校文化影響著學校辦學理念的確立,對學校辦學目標與辦學風格都有一定的影響與制約作用。切實加強學校文化生成機制的探索,能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深層建設,進一步提升學校文化水準。當前,國家對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的發展問題極為重視,而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內涵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文化生成機制的確立。文化生成機制是一個多維度、多視角、多層面的問題,需要我們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進行探索。
一、學校內涵發展的涵義與內容
關于學校內涵發展這一概念,一般從“隱喻”之意來分析。[1]可以這么說,內涵發展要求我們注重學校發展的內容和實質,外延發展要求我們注重學校發展的外觀、環境以及影響形式。當前,隨著對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投入的不斷增加,學校在外觀、外部環境及形式上,注重了發展的速度及規模變化。學校發展在外部環境上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學校建筑面積的不斷增大,校舍條件的不斷改善,優美校園環境的營造,校園文體教育形式的極度豐富等。但學校的發展如果僅限于這種外延發展形式,而沒有深遠的內涵發展機制進行有效支撐的話,就有可能影響學校發展的長遠實效。
學校內涵發展注重學校在質量上的發展,它強調學校的辦學質量與效益,要求提升學校的影響力和軟實力,促進學校集中精力提高辦學水平,同時不斷促進學校規模與質量效益的協調與統一。學校內涵發展也是一種要求精細化的發展,學校發展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內部細微問題的變化會影響到其他新問題的產生。另外,學校內涵發展也要注重學校的特色與創新,學校只有形成自已與眾不同的品牌特色,才能在發展中引起較為廣泛的關注,才能吸引優質生源,進而促進社會合力來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學校內涵發展要求我們注重學校文化建設,以學校文化來推動學校其他各項工作的發展與創新。
二、學校內涵發展中文化生成機制的形成
學校文化是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文化是一個多元的概念,學校內涵發展中的文化生成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為有效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有必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探索。
1.凝練學校精神文化
學校精神文化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基本要求。學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風、教風和學風三個方面,它們是一所學校質量提升的關鍵元素。精神文化是一所學校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精神力量。學校要重視凝練精神文化,不斷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在校風建設過程中,學校要創造條件加強師德教育,具體來說學校可利用政治學習和討論等機會,組織教師們學習和探討師德教育方面的文章,分析典型案例,同時結合社會對教育發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引導廣大教師提高自身修養,提升學校精神文化。在教風方面,積極引領和激勵教職工加強社會主義人生觀和教育觀,做到學為人師,以高尚的人格和淵博的學識來影響學生,成為受學生、家長尊敬和社會認可的優秀教師。在學風方面,學校要加強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加強學生的自律行為和自覺意識,同時配以一套相對科學的管理體系,通過多個方面的協調,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進而起到提高整個學校教育質量的目的。
2.凸顯學校環境文化
環境文化也是學校內涵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優美的環境具有潛在的育人功能,促進師生規范自身的言行。在學校環境文化生成上,不應該停留在表象,而是要為校園環境打上教育的烙印,同時注重對文化的宣傳作用,發揮環境對人的培育功能。在環境文化的營造方面,可有效利用學校的宣傳欄,加強對學生行為規范的影響,促進環境教育知識的普及,通過提高環境育人功能來促進師生投身于學校教育的發展與改進。在環境營造方面,可以設置文化長廊,加強對具有時代意義的名人名事進行宣傳,加強對學生的環境激勵,培養學生學會思考未來怎么過有意義的生活,為以后的做人做事和學習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環境文化不僅僅是“墻壁建設”[2],更是要通過環境營造來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促進師生的精神升華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同時,學校的內涵發展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學校在發展過程中,要創造條件改善教師待遇,增強教師的歸屬感,避免過多的干擾因素。
3.強化學校教學文化
在學校教學文化的生成上,不僅要注重書本知識的掌握和傳授,還要促進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加強教學知識的探討和教學改革。學校在教學文化方面應該做好統籌規劃,穩步實施。首先,學校要成立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形成教科室、教師三級互動協調機構,以行動研究法促進教學文化的生成,使教學效果在學校實踐和教學總結中逐漸趨于優化,同時更加有效地保證課堂改革的規范性與科學性。
營造良好的教學文化,還要注重加強教師的培訓。對教師的培訓應該采用校本培訓與校外學習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地激發教師重視學習的意識,而校外的學習培訓則可以擴大教師的知識視野,加強了教學交流,豐富專業水平。
要加強學校的教學文化,需要在鍛煉教師方面下功夫,同時與培養“三師”[3]師資結合起來。重點在于鼓勵和發揚教師養成勤奮努力、刻苦鉆研教學的品質,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促進教師自覺加強教學技能,提升教學文化水平,也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廣大師生們的尊重。教師要認真鉆研教學業務、熟悉教材結構、積極探索教法,同時教師還要熟悉學生,把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通過文化氛圍而帶到課堂中去,同時教學文化也包括對學生的思想啟迪和情感熏陶。
4.提升學校科研文化
對于學校內涵發展來說,科研文化會讓學校各項管理工作步入一個良性化的循環。要提升學校科研文化,需要加強科研的制度性保障,良好的制度保障機制是實施科研興校的基本保證。為了積極推進學校的科研工作,學校要在教育科研組織機構的設置、教育科研隊伍的管理、課題申報的管理、資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獎勵制度等方面加強規范性。
從科研文化的具體實施環節來看,學校尤其要重視教育教學實踐中第一手資料的收集和教育教學特定情況的分析。同時要以課題建設來推動教學改革,要有計劃地落實各項課題,扎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教師主要以課堂教學研究作為重點,但同時也要做好課題研討活動,要將科研活動落實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在實踐當中啟發自己的科研才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廣大教師要對自己在不同學期的科研任務作好規劃,包括研究的重點、研究的步驟、研究的預期成果等,同時要主動撰寫教學論文,參加各級教學科研論文評比評比活動,積極發表自己的教學研究成果。
從學校層面來看,也要注重對教師進行科研培養,還可以開展科研活動的“青藍工程”[4],促進老教師對新教師的科研幫帶作用,促進教師科研團隊的形成。各種科研成果的展示活動,也為教師發展科研興趣、提升科研技能提供了舞臺。學校要注重加強教育科研的質量意識,通過多種措施發揮科研文化的實效性。另外,學校要把科研課題研究當作一個重要抓手,并將課題研究融入到促教學質量提高的過程中去,應有目的性地研究課題在成果應用方面是否具有轉化力,尤其是思考如何將教學經驗與科研模式相對接,同時將研究成果滲透于教學課堂,及時進行經驗總結,使教科研活動真正為促進教學服務。
5.升華學校評價文化
學校內涵發展的又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科學性的教育評價。當前學校教育評價活動已演變成一個多途徑、多視角、多維度的活動,如何對學校教育進行有效而科學的評價,是一個相對復雜的事情。在當代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下,基礎教育階段要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必須加強學校的評價文化。
我們知道,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包括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生存。盡管人們對學校教育評價的標準目前存在一定的爭議,但總體而言的評價文化還是具有趨同性。
評價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四個特點。其一是導向性,學校評價文化就像一根指揮棒,通過評價文化的導向性,促進學校以及其他社會群體探討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規律,滿足與促進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其二是診斷性,通過有針對性的診斷活動,能切實發現學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對這些問題進行有益的改進。其三是激勵性,學校評價的目的就是為了改進學校工作,不斷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其四是交流性,在學校評價過程中,要注重多重主體之間的相互交流,如果不同的評價者與不同的被評價者之間能形成相互接觸和有效交流,就有利于學校評價文化的科學發展。
今天我們提到內涵發展中的學校評價問題,首先應該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科學評價,這就要求制訂明確的評價標準。現在學校經常用對教師的考核來代替評價,基本都是通過檢查教案、抽查作業批改情況、重點參考考試成績和相關學校的排名對比,進而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業績。這樣做的后果是教師始終處于一個被動接收的狀態,完全沒有選擇的余地和更多的發言權,只處于被動考核的地位。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導致急功近利之風盛行,老師和學生均為了考試而努力。顯然,學校的評價文化需要重點強調素質教育,而不是考試教育,這樣學校評價的科學性才能得以發展和延續,進而才可能制定出與學校發展目標相適宜的科學評價標準,也有利于學校對人才的全面培養。
三、對學校內涵發展與文化生成的思考
學校內涵發展是學校追求教育質量和提高辦學水準的一種發展方式,實際也就是提升學校的“軟實力”[5],使學校的規模、質量與效益達到協調統一。學校內涵發展中的文化生成是學校提升的一個關鍵因素。通過文化生成來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從而促進學校的特色發展。內涵發展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外力的推動,而在于學校自身內部的變革與更新,它促進我們正確處理繼承、發展、創新等關系,并有效利用和整合學校內外資源,從而將學校發展問題帶入新的思考境地。
學校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重要靈魂[6],也是一所學校與其他學校的區別所在,更是引發學校特色生成的核心因素。文化生成是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它通過對學校文化的繼承與創新來引領學校發展。在推進學校內涵發展與學校素質教育建設的關鍵時期,需要對學校文化生成的核心要素進行有效的探索。
總之,文化生成是學校內涵發展中的重要環節,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文化生成對學校教學與管理工作均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同時促進學校在工作中逐步摒棄非理性的“機械性評價因素”[7]。對于當前學校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更應認真分析和研究,通過切實有效的文化建設活動來推動文化生成,進而促進學校各項工作順利而科學地進行,最終推動學校朝向內涵式發展。
――――――――
參考文獻
[1] 鄭金洲.學校內涵發展:意蘊與實施[J].教育科學研究,2007(10).
[2] 莊海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內涵發展[J].師道:教研,2011(10).
[3] 焦建中.培養“三型”教師構建內涵發展的學校[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8).
[4] 苗鋒.依托科研,追求學校內涵發展[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2(1).
從先秦時期具有語法分析資料的《墨經》開始,一直到1323年元代盧以緯虛詞專著《語助辭》出版前的這段漫長歷史中,人們對漢語語法的認識還處在本能反映狀態,完全是一種兵來將擋的架勢。但“今人用現論、方法分析出的語法現象,或是從語言事實中概括出的現論、方法,古人有所感性認識,以具體的分析事實表現出來”[1](著重號由筆者添加)。各種語法現象及語法規則已然潛在呈現給人們,但人們并未覺察;在講經論道注書時,遇到解釋一些遣詞造句的規則,無意中就流露出語法分析。在這個階段,人們的語法意識應該不具備,但各語法要素(詞、詞組、句子)、語法研究方法、語義關系均有所涉獵。如:(1)《經》名:達、類、私。《說》名:“物”,達也;有實必待文名也命之。“馬”,類也;若實也者必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實也。聲出口,俱有名;若姓字儷。將名詞分為抽象名詞、個體名詞和專有名詞三類。(2)《墨子•經上》:“謂:命、舉、加。”《墨子•經說上》:“謂:‘狗犬’,命也;‘狗吠’,舉也;‘叱狗’,加也。”暗指出漢語的三種基本句式:“名—名”主謂判斷句、“名—動”主謂表述關系的敘述句和“動—名”述賓關系的非主謂句。(3)“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弒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書尊及卑,《春秋》之義也(《谷梁傳•桓公二年》)。詞句似在分析漢語語法中的虛詞和語序,實際卻是展示當時的社會尊卑有序觀念。此時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南宋陳骙的《文則》。《文則》堪稱我國第一本語法修辭專書。全書主要講經、子等書的修辭句法問題。相比之前著作語法觀念的零星、瑣碎,《文則》則是對以前資料的概括性總結,從宏觀層面抽象理性地總結了助辭的作用、類別和句法。但陳氏也僅流露出一絲語法意識,如說助辭作用是理清文路,指出倒裝現象等;從眾多實例中歸納出一些句法規則,如“先總而后數”、“先數而后總”、“先總之而后復總”等,實為當今復句、多重復句和句組結構關系的分析。現人對當今的語法單位、語法結構關系和句型句式均有涉及,還出現了“句法”、“語法”、“語病”、“實字”、“虛字”、“死字”、“活字”等語法術語;但無論是對詞、詞的組合、句式的分析,還是對語法術語的運用,古人都只是機械地、下意識地進行,并未意識到漢語語法的存在;而且,對語句的分析分散于一章一句,只是古人講經道義時的一種陪襯、一種附帶;也就是說,“這些書不是徑直的對語句作語法分析,而是各書的論述中表現出了語法分析,也可以說是從各書的論說中我們發現其中蘊含有語法分析。”[2]
(二)朦朧欲試、初露鋒芒期(1324—1897年)
語序和虛詞是漢語語法特色。古代對虛詞的專門研究者不少。從元泰定元年(1324年)出現了盧以緯的虛詞專著《助語辭》(原稱《語助》)到清代1898年《馬氏文通》出版前的五百多年里,語法學者對虛詞的研究可謂入木三分。專著數量不少①,且著述隨著時日推移而日漸深刻、準確、豐富;最具代表性、影響巨大的著作除《語助辭》外,還有清代袁仁林《虛字說》、劉淇《助字辨略》和王引之《經傳釋詞》三書。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虛詞專著是對前人約兩千年學習成果的總結,盡管深受詞義訓詁影響,但又不同程度地擺脫其束縛;它們不僅闡釋虛詞意義,更偏重分析句法功能、結構關系、結構統置、句式特點等,意即這些書不是所謂的“虛詞字典”,而是一本語法書,只不過研究對象只是虛詞罷了。當然,這些作者仍沒明確意識到“語法”存在,只是朦朧感覺到分析詞義外,還要結合語言事實分析其用法。這較前一階段是有進步的。如:(4)毋(《助語辭》)。禁止之詞。韻書云“女”中加一直,禁其勿為奸邪之意。又“無”字與之通用。……諸書中又“亡”與“無”通,只是俗語“沒”字。其有“毋亦”、“無亦”、“毋乃”、“無乃”、“毋寧”、“無寧”之類,此“毋”字,卻是帶“莫”字之意。(5)以(《助字辨略》)。《左傳•昭公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杜注云:“不共晉貢,以魯故也。”愚按:“魯故之以”,猶言以魯之故,倒文也。(6)者(《經傳釋詞》)。《說文》曰:“者,別事詞也。”或指其事,或指其物,或指其人。或字者,或言也者。《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曰:“王氏(指王引之)在對虛詞進行分類的同時,還對一些虛詞的語法作用及語法意義作了詳盡的描述。”除大量虛詞專著外,這一時期的常規性語法知識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出現了運用于蒙學的語法教材《對類》和“文法”術語,這說明此時古人多依據文法(句法)構造作訓詁考據,較之前一階段,此時是有一定朦朧意識地觀察句子的結構規則以及辨認句子結構規則運用的正誤。劃分詞類能依據詞在句中的位置和詞義特征,還對句法結構、句法語義關系、語法分析方法、古漢語特殊句式等進行了闡釋,甚至還能結合語用因素考慮語法知識。如:(7)“茸,草茸茸貌。”蓋草初生之狀之茸,“鹿茸”蓋取此義。……形容之詞,單音與重言同(《說文句讀》卷二)。(8)“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念孫按:“良馬”本作“馬良”,與“家富”相對為文(《讀書雜志•淮南子•人間•良馬》)。(9)“古之戎兵,何世安起?”家大人曰:“安”猶“于”也,此倒句也,“何世于起”猶言起于何世也。……安、于一聲之轉,故“于”字或通作“安”(《經義述聞•大戴下•何世安起》)。
(三)自我能動表現期(1898—今)
1898年,《馬氏文通》的問世,猶如石破天驚,它以其系統性、全面性開辟了中國語法學的第一塊里程碑;繼它之后,漢語語法著作猶如雨后春筍般沖土而出。從1898年到今天的一個多世紀,漢語語法學的歷程既充滿荊棘坎坷,又飽含著豐收的喜悅與值得思索的韻味。范曉先生說:“20世紀中國的語法研究,主要是中國學者向國外的各種語法學說學習和借鑒。”[3]的確如此,盡管中國語法學者已經清醒地認識到了漢語語法學的存在,但由于語法理論的缺乏和歷史因襲的積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語法學者多是用國外語法理論的外衣套用在漢語語法現象上。當然,在借鑒基礎上,我國語法學者最終認識到漢語語法的特殊性,并能對外國理論兼蓄并收、合理運用,將漢語語法學推向更深一程。依據這一階段語法學者對漢語語法研究特點,分為兩個小階段。
1.假借參考尋求自我期(1898—1966年)。語法學者們習慣于把《馬氏文通》到1938年的“文法革新”稱作語法學的“模仿時期”,“看來似乎可以作出定論,其實不然。首先,應該肯定《馬氏文通》是參照了西洋的‘葛朗瑪’,《新著國語文法》也確有仿照英語語法之處,但這是學術交流的正常現象……其次,兩部著作都存在符合漢語特點的創造,例如都放棄了西洋語法的形態部分,都注重句法。”[4]而《馬氏文通》作為我國第一部語法學者清醒意識狀態下的產物,在中國沒有任何一部完整系統語法著作依靠的情況下,借鑒拉丁語法是可理解的,何況馬氏并非事無巨細均依拉丁,“也繼承了一部分舊有的說法”[5]和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如“助詞”一說);所以說,《馬氏文通》一書及此后一直到1966年這段時間里產的語法著作都只能說是在闡釋漢語語法自身特點和創立漢語語法自身體系的意識下,采用了假借、參考國外語法理論的手段。這一時期,無論古漢語語法著作還是現代漢語語法著作數量都是可觀的。其中,不乏參考西方傳統語法的語法著作,如馬建忠的《馬氏文通》,黎錦熙的《新著國語文法》、陳承澤的《國文法草創》、呂叔湘的《中國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國現代語法》、高名凱的《漢語語法論》、呂叔湘、熙的《語法修辭講話》、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暫擬系統”和蘇聯語言學;也有運用美國結構主義理論確定語法觀點和創作語法著作的,如陳望道依據“功能”,從配置(組合關系)求會同(聚合關系)來決定詞類;方光燾的“廣義形態說”、陸志偉的“同形替代原則”;以及丁聲樹的《現代漢語語法講話》、胡附、文煉主張用詞與詞的“結合關系”來區分詞類,熙的《說“的”》和《句法結構》,等等。不可否認,假借參考僅僅是一種手段,目的是尋求自我漢語語法的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語文雜志社編的《漢語的詞類問題》(一)、(二)和呂冀平著的《漢語的主賓語問題》,對漢語詞類的劃分標準以及主賓語的判斷問題提出了符合漢語特點的見解。
2.審視批判、追求至善期(1978—今)。這一時期,漢語學家從單純模仿西方語法理論走向自主總結漢語語法現象和挖掘漢語語法規律,從而盡力擺脫模仿、尋找自身的研究路徑。這一階段的語法研究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最大的亮點是出現了一批自覺整理漢語語法學史的學者和著作。如果說假借參考努力尋求自我階段仍是在西方語法理論影響下的追求之作的話,而林玉山1983年發表的《漢語語法學史》就正式開啟了漢語語法學者清醒意識并研究漢語語法學的大門。它“是我國第一部從上古到當代、系統而又完備的漢語語法學史,起了某種奠基性的作用”[6],是名符其實的“漢語語法學史的奠基石”[7];大門開啟,原先被禁錮于門內的語法學者們蜂涌而出,接著出現了一批研究漢語語法學史的學者和著作,分別是馬松亭的《漢語語法學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龔千炎的《中國語法學史稿》(語文出版社,1987;1997年修訂本改名為《中國語法學史》)、董杰鋒的《漢語語法學史概要》(遼寧大學出版社,1988)、朱林清的《漢語語法研究史》(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邵敬敏的《漢語語法學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和《新時期漢語語法學史(1978—2008年)》(商務印書館,2011)。這些語法學史學者均按照漢語語法學本身發展脈絡,對漢語語法學發展進行了階段劃分,邵敬敏最具代表性。他分為醞釀期(西周—1898年)、草創時期(1898—1936年)、探索時期(1936—1949年)、發展時期(1949—1978年)、創新時期(1978—今)。
文章編號:978—7—80712—971—4(2012)01—057—02
一、趙元任之前的漢語語法研究
漢語的語法,自漢語產生以來就古已有之。然而真正意義上的漢語語法學,目前公認是1898年由馬建忠所著的《馬氏文通》所開創。在《馬氏文通》之后,許多關于漢語的語法著作紛紛出版,漢語語法研究可以說是方興未艾。然而自馬建忠以降,大多數中國的語法學著作的模仿痕跡相當嚴重。這些語法著作的特點就是花了很大的篇幅來討論漢語的詞類的劃分,甚少涉及句型、句子結構等其它語法層面的問題,也很少花費工夫去討論語法學理論
竊以為這種尷尬局面的產生,是和語言學理論的缺失不可分的。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語言學各部門如果有了一點一滴的成就,那都是普通語言學的恩賜”。①然而當時漢語語法學的開創者們卻沒有受過語言學的訓練,才產生了這樣的結果。
二、結構主義語言學傳入之環境
趙元任將結構主義的語法觀帶到中國語言學界,并非偶然,在這背后,有著更加深厚的國際的、國內的語言學發展的背景和趨勢。
從國內的語言學研究來說,基于詞類劃分的語法研究已經完成了其使命——構建漢語基本的語法框架。如果繼續在劃分詞類上進行研究,就會導致詞類越分越多,越畫越細。陷入只知有詞類,而不知有語法結構的窘境。何九盈評論道:“《高等國文法》以細分詞類為能事。如副詞分十類已屬繁瑣,而其中的第三類‘表時副詞’內部又分為十八類,真是不厭其煩。”
在當時的國內語言學界,已經開始了對模仿西洋語法來構建漢語語法這種進行了批評。如王力先生一樣的學者,能比較熟練地運用語言學理論來剖析、研究漢語。他們超越了馬建忠式的語法研究,開創了直接引進普通語言學理論,結合漢語實際來研究的新的研究路子。語法學史一般就將王力先生的《中國文法學初探》的發表作為漢語語法研究史的分界線。②但限于學術水平和學術背景,許多批判模仿的學者自己也未能擺脫模仿的痕跡。
另外,在國外,語言學理論早已超越了傳統語言學的領域而突飛猛進地發展,特別是美國結構主義學派提出的對語言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最早是為了調查研究陌生語言——印第安人的語言的,有一套科學而精密的描寫、分析的方法。而對于漢語這種本無什么語法研究的基礎的語言來說,其理論方法都可以為我所用。而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的漢語,與當時世界上最流行的語言學研究方法之間,必然會產生碰撞、擦出火花的。
三、趙元任之學術背景
趙元任先生出身于江蘇常熟的詩書望族之家,有著較為深厚的國學底子,后留學美國,專攻數學、物理以及哲學。趙元任從小就顯示出了其非凡的語言天賦。趙元任一生會講33種漢語方言,會說英、法、德、日、西班牙語等多種外語。 “在應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沒有問題。至于一般用法,則日本、古希臘、拉丁、俄羅斯等文字都不成問題”。他具有“錄音機的耳朵”和學說語言的能力。
趙元任在美國康奈爾大學選修了戴維森教授(Prof. Hermann Devidsen)的語音學(Phonetics)③,在哈佛大學選修了葛然簡(Charles H. Grandgent)教授的《言語學入門》”④。1922年赴法國莎娜學校專門研究語言學一年。1924年,趙元任又在歐洲游學,結識了英國語言學家丹尼爾·瓊斯和斯蒂芬·瓊斯、法國語言學家安托萬·梅耶和約瑟夫?房德里耶斯,以及歐洲漢學家高本漢、柏希和、馬伯樂等。并在此前后,開始了漢語的研究,寫出了大量的語言學論文。
四、趙元任漢語語法研究之特點和價值
1947年,趙元任先生將在美國教授粵語的講義整理出版為《粵語入門》,成為《國語入門》出版的前奏曲。1948年,《國語入門》正式出版。1968年,《中國話的文法》正式出版。《國語入門》和《中國話的文法》,是兩部完全運用結構主義方法來分析漢語的重要著作,是漢語語法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有學者將趙元任開創的運用結構主義的原理來研究漢語的方法稱為趙元任傳統,與語文學時期的小學傳統,語法探索階段的馬建忠傳統并列為漢語語法研究史上的三大傳統。⑤“在理論、方法和體方面都奠定了從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國內居于主流地位的結構主義漢語語法的基礎”。⑥
趙元任先生在語法研究中的突破之處有:
語法是學習一門語言的基礎,只有了解了一門語言的語法結構,才能說出通順流利,沒有語病的語言。英語也是如此。高中英語學習了大量了的語法知識,這些同時也是高考考試時的重點。因此,有效的提高高中英語語法的教學策略,是現在高中英語課堂的當務之急。
1.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現狀分析
語法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研究按確定用法來運用的詞類、詞的屈折變化或表示相互關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詞在句中的功能和關系。包含詞的構詞、構形的規則和組詞成句的規則。語法教學經歷大體經歷了顯性語法教學和隱形語法教學兩個階段,顯性語法教學是將純粹的語法,包含句式結構,語法成分,詞性及語態等內容,一起介紹給學生,其優點在于,學生能夠從整體上建立起語法學習體系,使學生在語法學習過程中的聯系分章節分內容進行,使學生在考試中能夠掌握根據語法成分分析解題的方法,其缺點在于,語法的學習和口語,聽力當中的應用聯系很少,學生學習和聯系的過程比較枯燥,學生容易產生厭煩的情緒,不同的語法結構,和句子成分等易混淆的部分的區別與聯系之間的關系不緊密。隱形法通過情景創設,對話,任務型教學,對比性教學等多種方式,是學生在語境中進行學習和鍛煉,而不直接灌輸語法的概念和觀點,意在是學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體會語法成分等內容。其優點在于學生不用直接接觸相對枯燥的接受方式,能夠將語法學習與日常會話應用結合起來。其缺點在于學法的教學不夠系統,聯系的針對性不如顯性教學。而且很多教師急于求成,沒有足夠的耐心,也間接性的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愛喪失。
2. 語言遷移論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當中應用
語言遷移法是通過兩門語言在語法構成當中的相同點與相異點,是學生在學習外語的時候與母語結合起來,增加學生英語學習的代入感。學生在學習漢語的課程當中幾乎沒有結合語法成分進行分析,但是學生對于漢語的閱讀量以及應用都是十分廣泛的,相反學生對于英語的語法結構,句式,詞性用法等都經過了比較詳細的學習,但是學生的閱讀量和平時日常生活當中的使用是比較少的。應用語言遷移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漢語的語法與英語的語法進行系統的比對,特別是針對倒裝結構,時態語態,后置結構,從句結構等重點的語法內容,使學生能將日常接觸的多的,應用的多的漢語言學習習慣與英語的語法學習融會貫通。增加學生語法學習在會話中的應用和感悟。同時學生了解了英語與漢語的區別與聯系,也能夠很好的掌握英語與中文之間的關系,能幫助學生掌握中文的語法,也是一種很好的督促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方式。這種遷移式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對語言的興趣愛好,也能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
3. 從基礎抓起,進行知識拓展
語法的學習是一個非常慢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教師在講授語法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不能因為學生進步慢就放棄對學生的希望,從基礎抓起,建立起字、詞、句的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以后大塊的語法。時態的應用一直是高考考察的重點也是學生的一個難點,而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動詞的時候建立強大的語法基礎。對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現在式都要足夠的了解并能運用正常,才能更好的掌握時態。英語語法中一共有十六種時態,而高中只考察其中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將所有的時態講授給學生,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是對其他時態的一種輔助,能夠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英語的時態,在考試的過程中如果出了超綱拉分的題,也能讓學生得心應手,取得理想成績。但知識拓展是建立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教師不能顧此失彼,要先建立強大的基礎知識,才能進行更深層次的語法拓展,這樣與基礎知識聯系起來,學生才能更好的縱觀英語語法的知識網絡,建立英語語法的知識體系。
4. 結語
高中英語語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是考試的重點難點,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只有好的英語語法,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英語。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著重注重語法的教學,從基礎抓起,適度的進行知識拓展,進行語言遷移等教學方法都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語法能力。同時,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畢竟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慢的過程,要對學生有足夠的信息和希望,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了解英語,提高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