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25: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跨專業實訓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132
[中圖分類號] F273;G642.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6)13- 0235- 01
1 跨專業虛擬仿真綜合實習的背景和目的
“工科要有實驗,經管要有實訓”,實驗和實訓對于經管類人才培養起到關鍵作用。跨專業虛擬仿真綜合實習是經管類各專業本科學生的必修實踐課程,是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實踐環節,對理論教學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是教學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綜合檢驗學生的商科知識、管理技能和綜合素質,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經管類跨專業虛擬仿真綜合實習從2011級開始,將原先大四學生第七學期的10周校外實習轉變為2周校內跨專業綜合仿真實習加8周校外企業實習。我校跨專業綜合仿真實習已連續兩年開展。
跨專業虛擬仿真實習通過專業的實訓軟件模擬仿真的商業運營環境,把來自不同專業的實習生按專業背景配置組成仿真生產企業、貿易企業、原材料供應企業、物流企業、工商管理局、稅務局、金融機構、人才交流中心、會計師事務所機構,結合專業知識來進行模擬運營,培養學生綜合職業技能和所學專業知識的運用。
通過跨專業虛擬仿真綜合實習,旨在加深學生對基本的管理知識以及自己所學專業(方向)的理論知識的綜合理解,在實踐中豐富和擴大專業知識領域。將專業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培養實際工作能力,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參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并培養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使其以積極的態度投入今后的工作之中。
2 跨專業虛擬仿真綜合實習的實踐過程
①虛擬仿真綜合實習時間。此次跨專業實訓每批次進行2周,10天,80學時。②虛擬仿真綜合實習地點。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經管實驗中心。③虛擬仿真綜合實習詳細流程。第一天:上午,跨專業虛擬仿真綜合實習動員大會,競選CEO,學生競聘崗位需要準備競選演講。下午,各公司CEO張貼公司海報。海報張貼完畢后開始招聘員工,招聘完成后在媒體中心登記員工信息,并張貼錄用員工名單。第二天:上午,公司注冊流程講解,講解完畢后公司職員需領取注冊用表單、收據。下午,進行公司注冊,在公司注冊期間,CEO安排好公司組建的工作,公司成員主動學習運營規則,確保運營正常開展。第三天至第四天:進行企業運營規則講解,各單位CEO督促自己的員工嚴格遵守上課時間,并負責登記好自己公司員工的考勤。各職員需熟悉公司運營規則并進行軟件使用。學生熟悉公司運營規則并進行一個季度的試運營。第五天至第九天:完成第一季度至第七季度的運營,并且舉辦海報評比大賽、點鈔大賽、主題沙龍素質拓展等特色活動。第十天:上午,完成最后第八季度實訓,檢查并上交辦公用品。下午,準備經營總結PPT總結大會。各公司CEO對全體員工做年度述職報告。
3 校內虛擬仿真綜合實習的特色
①組織主題沙龍、主題分享會。為了更好地與企業經營實踐結合,特加入多個與創業導師、企業家及成功校友交流環節,為大四學生就業進行面試前準備、面試應注意事項進行指導,使學生在未來擇業的道路上目標更清晰。舉辦“遇見美好的時代――移動互聯時代行業發展與人才需求”“新經濟下如何合伙創業”“如何適應電商企業的企業文化”主題分享會,為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提供方向指引。②完善考核方式。根據不同的公司進行考核,制造企業、貿易企業、供應商企業考核方式為:運營總成績=經營業績×50%+中期匯報×20%+考勤×20%+員工工作參與度×10%。公司(工商局、稅務局、會計師事務所、銀行、物流公司)考核方式為:運營總成績=經營業績×40%+服務滿意度×40%+考勤×20%。
4 結 語
跨專業虛擬仿真綜合實習是經管類學生實訓化教學繼單項實訓、專業實訓、綜合實訓之后的第四階段的訓練,是整個實訓體系的提高階段。經管類學生學會適應經營環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決策的科學性與靈活性、經營管理的整體性、協同性和有效性。認識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過程和主要業務流程及其相互之間的關聯關系。促進了知識的整合與融會貫通,也深化了高校與企業的合作,開拓了一條培養復合型、應用型、開放型、創新型經管類專業人才的道路。
主要參考文獻
會計工作由于關系到一個企業的商業機密,很少有企業會將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提供并展示給學校教學,這就導致中職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不能模擬真實的企業經營環境對學生進行財務實訓[1]。因此很多學校的會計專業教學出現了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主要表現在會計專業教學缺乏整體性的實訓設計,形式單一,脫離真實的工作環境,這種教學模式很難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甚至會造成會計專業人才和市場需求脫節的現象。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在招聘會計人員時也比較傾向于有工作經驗的專業會計人員,他們對會計人員的實踐能力要求特別高。但是當前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下的人才培養已經遠遠達不到市場的需求,這就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在以往的會計實訓中,學生僅僅只是學會并完成幾筆簡單的業務處理,并且時間一般為一兩周,比較倉促。為了改進傳統實訓模式的不足之處,于是出現了“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專業實訓平臺”,本文主要對VBSE會計專業實訓平臺的實訓教學實施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希望可以解決會計專業實訓中出現的問題,并培養出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應用型會計人才。
一、基于VBSE的會計綜合實踐平臺
“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跨專業實訓平臺”是用友新道公司最新研發的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跨專業綜合實驗平臺,該平臺充分結合了學校教學和企業會計工作的特點,將企業引入校園,給學生提供一個真實度比較高的實習環境。這種實訓平臺的環境建設和文化氛圍都是按照實際的企業進行設計的,這樣就會給學生營造一種真實的實踐學習環境。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可以親身體驗并感受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并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工作需要的專業技能、執行能力、決策能力以及創業能力,以便在將來的工作中可以盡快的適應工作環境,勝任崗位工作,并成為一名綜合素質較高、創新能力比較強的全面型實務人才。《虛擬商業社會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角色體驗
基于企業真實組織機構、工作任務、業務流程與操作環境的全景呈現;我們模擬一個典型的童車生產制造企業,內部包含一個完整企業所需要的七大部門。生產童車需要上游材料供應商提供原材料,產品需要通過下游的銷售公司賣到市場。另外,在企業生產活動中還需要銀行、稅務、工商等組織的存在。這就是所謂的虛擬商業社會(VBSE)。學生在其中進行角色扮演,進每一位同學都在該系統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進行仿真經營和業務運作。真實的公司運營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好奇感,學生更多的以一種責任感參與到小組的學習環境中,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種教學模式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扮演引導者和協助者的角色,并指導學生充分的了解本專業的實用性以及會計原理在實踐中的作用,以促進他們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積極性。
(二)仿真度比較高
該實訓課程包括仿真實驗室和仿真企業兩個部分,仿真企業模擬包含了服務業、制造業等各種企業主體,并且還模擬了企業的組織機構,對企業中各項關鍵部門和崗位都有細致的劃分,是一個比較完整的虛擬商業環境。課程將在會計專業畢業前最后一個學期開設,通過《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使得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前有一個全面接觸現代企業核心業務、工作流程和方法的機會,通過知識的建構與反饋,使得所學各專業知識得到融會貫通,從而獲得對企業管理的更深層次的認識,為走向社會做好知識與心理準備。
二、開展VBSE課程的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
可以根據各崗位的業務要求準確的填寫和流程相關的表格、單據等,并熟知各種表格制作方法。
準確地理解業務處理的邏輯以及業務對企業其它業務構成的影響。
熟記業務流程、業務策略和各種管理理論。
根據不同時期的管理目標涉及的應用管理知識,并提出業務管理的有效建議。
為了實現以上的實訓教學目標,筆者對會計專業的學生設計了虛擬商業社會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流程,主要分為六個模塊。
(一)回顧分析課程
每一門課程在開設之前都要首先對課程內容、結構、特點、性質等進行充分的分析。本模塊中,筆者對課程中的環節和場景進行了重新呈現,通過視頻、圖片的形象化展示,從而加強學生對課程的進一步了解。該模塊中,教師需要和學生共同探討課前準備工作具體包括的內容。
(二)組建團隊
通過上一個環節,學生已經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組隊,可以有效提高課程的實訓效果。本模塊教師需要和學生共同探討團隊的設置問題。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團隊的建立是要讓學生彼此之間產生競爭意識,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斗志,并積極參與到實訓學習中,從而提高實訓教學的效果。
(三)模擬上崗
學生組建團隊后開始接手自己的“公司”,首先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完成角色和心理的轉變,要盡快適應自己所在的崗位,并了解業務類型、業務流程和業務處理方法,對企業的基本信息有基本的了解。本模塊中,教師需要和學生共同探討角色轉變和崗位分工的問題。實施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深刻理解自己所在崗位的責任、義務和權利,并且引導他們只有加強團隊之間的協作和配合,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從而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每一次任務完成之后,團隊內的成員可以進行角色互換,以讓學生體驗并了解不同崗位的職能和要求。
(四)固定業務實訓業務評估
虛擬商業社會跨專業綜合實訓過程其實是學習的主要階段,學生在固定數據階段的經營中不但可以掌握企業的工作規則、熟悉業務流程,還可以為課程后面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本模塊中,教學需要和學生共同探討固定數據階段的詳細知識。固定業務實訓課程需要一周26課時,因此學生在這個時期有充足的時間將業務流程和經營規則等理解,這相比原先的課堂教學有了實質性的改變和提高。
(五)學生自主決策和經營
教師作為實訓過程中的引導者和協助者,不可能永遠陪在學生身邊,學生遲早要完成自主的決策、經營和競爭等,只有讓學生真實的進入到決策、經營的環境中,才能最大程度的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有效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和溝通交流能力。本模塊中,教師需要和學生共同探討自主經營和決策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該模塊的教學需要充分的體現開放式的教學特點,倡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
(六)學習評價
有意義學習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的信息加工,分別是體驗(E)、認知(A)和理論(T)。虛擬商業社會跨專業綜合實訓教學課程中,會計專業的學生具有明顯的實踐體驗,但是體驗效果還沒有達到認知的水平,這是當前所有的專業教師在實訓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本模塊中,教師需要和學生共同探討如何將實踐體驗上升到理論層面上的一些問題。該模塊是對實訓課程的終結性總結。因為實訓過程就要結束,學生會更加珍惜這段經歷,并愿意將自己本學期的學習體驗、成果、經驗等分享給同學和老師,因此這個模塊的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結束語
虛擬商業社會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是針對企業和崗位工作的訓練。實訓教學內容非常貼合企業實際,不同于校內的綜合實訓教學,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值得在當前的中職學校會計教學中推廣應用。
一、 工作中做得好的地方
1、 能從多渠道收集資料,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適合本行的業務流程。根據每天所了解的生產商渠道商業務中遇到的問題變更更適合生產商和渠道商的拍賣流程。
2、 拍賣業務流程較為詳細具體,生產商渠道商能根據拍賣委托流程、競買流程,明確的知道自身的拍賣業務安排和不同業務的具體辦公時間點。節省他們拍賣、競買時間。
3、 能把拍賣標的物的資料整理匯總,制定出方便操作的表單。生產商渠道商分別有屬于自己的能拍賣的標的物表單,記錄拍賣標的物原值、折舊年限、殘值、成交價、最高一口價等相關信息。
4、 能積極協助銀行工作,按學校的每日課程安排展開工作。
5、 主動與生產商渠道商聯系,了解他們的業務流程,不僅僅局限于本行的工作,對整個模擬演練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6、 在制定業務流程時,組員能積極發言。發表自己對流程的見解,及時發現拍賣行運作系統的不足之處,向老師反應情況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
7、 能根據老師地要求詳細策劃‘跨專業綜合仿真實訓品牌網站及網店設計大賽’和‘跨專業綜合仿真實訓平臺CI設計大賽活動’,無論是參賽規則還是評選的方式都是經過集體商討決定的,可行性強。
8、 當生產商渠道商來咨詢拍賣相關事項時,能給出中肯意見,讓生產商渠道商自己選擇商品的處理方式。
9、 對書上的相關拍賣規則已比較熟悉,能比較靈活的處理拍賣業務。
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1、 拍賣業務流程的制定摻雜一些主觀意志,難免會有點偏離現實。
2、 因為要按實際流程走,我們不能先購買商品在自行組織拍賣而且拍賣成功與否也要收取規定的收學費,所以相對委托我們拍賣的生產商渠道商很少。
3、 考慮到我們的運營年限才六年,一般生產商渠道商拍賣東西都要到后面幾年,拍賣標的物折舊年限都有十幾年那么到最后幾年折余價還是很高的。那么即使買入二手專營店、倉庫,折舊費用比每一年的租金要便宜,但誰會在最后幾年發100多萬流動資金去購買倉庫、專營店,只能使用一兩年,并且把流動現金變為固定資產呢?雖然總資產沒有減少。
4、 生產商渠道商初始運作資本太少,導致他們大多只能是租用倉庫、專營店等,因為他們現一直還是處于支大于出的狀態,購買倉庫、專營店的能力很低。并且租用的租用倉庫、專營店又不能拍賣,所以我們的拍賣業務又少了一些,這不利于我行拍賣業務的操作。
5、 拍賣標的物限制太多,如:我們本來運營才六年,教科書上規定“生產線只允許轉讓或租賃一次,被轉讓方和承擔方必須實際持有并使用該設備1年或更長時間,才能以折余價80%出售或退回原廠。”這樣也會減少我們的拍賣業務。
6、 通常都是要拍賣的生產商渠道商比較多,購買的生產商渠道商很少即供需不均衡,這就造成拍賣另一個困境。
7、拍賣所需周期長,相對于拍賣這種方式,直接賣給信息中心能快速提現,解決企業現存資金問題。所以生產商渠道商更傾向于直接賣給信息中心。
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的建議
1、 拍賣流程是很難與現實一摸一樣的,我們只能盡量與現實流程相似。
2、 由于任何人對拍賣都是不太熟悉的,我們只能根據自身的知識對相關拍賣規則進行修改,如:柔性生產線、半自動生產線Ⅱ生產商只能賣給拍賣行,然后由拍賣行自行進行拍賣等。
3、 上面問題的三四點由于是不可抗因素未能找出解決對策。
4、 拍賣周期是不能縮短的,他有屬于自己的流程,所以對于問題七不能提供解決對策。
四、第二年工作計劃
1、進行拍賣宣傳,盡快開展拍賣會,對上一年制定的拍賣流程做一個詳細的檢測,檢驗其可行性。發現不足時能及時根據生產商渠道商的運營情況進行修改。
2、對‘跨專業綜合仿真實訓品牌網站及網店設計大賽’和‘跨專業綜合仿真實訓平臺CI設計大賽’做好前期宣傳工作,提高生產商渠道商參賽的熱情,保證比賽流程的通暢。
關鍵詞:
VBSE;實訓教學體系;企業搬進校園
隨著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越來越復雜,社會對于經濟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實際應用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識+技術+綜合素質+創新精神的“寬專多能”式人才更受企業的青睞。審時度勢,高等教育也正逐步向著更加注重素質與能力培養的方向發展,目前針對某一門課程的虛擬仿真實驗室建設較多,但是對于跨專業綜合實訓的平臺涉及不多。高等院校為培養學生全方位、系統性、立體化的知識應用能力,就需要建立相應的綜合性實訓平臺,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經濟管理類綜合實訓課程應運而生。
一、VBSE經濟管理類綜合實訓平臺簡介
“VBSE”(VirtualBusinessSocialEnvironment)稱為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指高校根據現代制造業與服務業中現實崗位工作內容、業務流程等,結合與教學目標適配的業務規則,搭建包括市場環境、商務環境、政務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在內的現代真實商業社會環境,讓學生進行仿真經營和業務工作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在協同工作中的綜合執行能力、全局意識和職業素養,實現“把企業搬進校園”的教學理念。VBSE通過對企業的工作流程、崗位任務以及相互關系,遵循預先設定的業務流程進行仿真模擬經營,體現了三個特征:第一,全方面仿真性。VBSE綜合實訓做到了環境、機構、業務、流程以及崗位的仿真。學生扮演虛擬商業社會中不同組織、不同部門、不同角色人員進行團隊組建、期初建賬、日常業務處理、月末結賬等企業運營關鍵環節活動的全過程模擬。第二,多模塊跨專業性。VBSE綜合實訓構建了一個綜合多模塊、多學科、跨專業的銜接緊密的開放性實訓教學體系,打破現有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各自為政的局面,融合經管類各專業知識體系,可以滿足經管類各專業的校內綜合實訓教學需求。第三,多元化競爭性。VBSE綜合實訓通過設置多個同行業的競爭性企業,并開展柔性化的自主經營,營造一個充實市場競爭的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斗志”,在競爭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VBSE經濟管理類綜合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思路
筆者所在院校經管類2014級各專業在第7學期設置了3個學分的職業能力訓練實踐課《虛擬商業社會綜合實訓》,該課程的性質就是一門經管類跨專業的仿真式的綜合實訓課程,課程目的為學生在畢業前通過完成虛擬商業社會中的崗位任務,理解和掌握較為全面的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知識,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業務實踐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決策協調能力、創新崗位能力等。這是一門全新的課程,需要高仿真的虛擬實訓環境,需要一套完善而可操作的實訓教學體系,這是一項創新工作,筆者所在教學團隊對此展開了研究設計,提出了VBSE綜合實訓教學體系構建的內容框架。
(一)實訓平臺的搭建
VBSE實訓平臺的搭建屬于項目實施的前期工作,主要任務是結合學校實際硬件條件,由經管實訓中心聯合企業開展教學平臺的軟硬件搭建工作,具體包括實訓場地的設計、虛擬環境的搭建(全景布局、制造企業布局及部門工位圖、機構布局、業務洽談商品交易會布局等)、網絡及硬件平臺的準備、教學軟件與教學用具的采購等。具體搭建過程中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核心應圍繞著現代企業的經營,開展經濟管理類多專業、交互式、同時間的校內綜合實踐的教學,讓學生在校園內就能體會仿真的企業環境。1.場地的布局設計。根據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布局設計實訓場地,確定運行規模。VBSE場地需要容納上百名學生同時開展實訓,分別按區域劃分各制造企業的物理場地,將各企業內部按部門分組,并集中設置場地,為制造企業提供業務支持。2.虛擬環境的建設。(1)企業內部商務環境。在VBSE平臺中,設置若干個相互競爭的同行業制造企業,每個企業設置人力資源部、企業管理部、倉儲部、采購部、財務部、生產計劃部和市場營銷等7個部門,每個部門又設置了關鍵崗位,共包含18個崗位。(2)行業外部環境。外部環境主要包括公共服務環境和政務環境。VBSE平臺根據企業真實的運營情況,將企業的外部環境分為:工商局、稅務局、海關總署、社保局、進出口服務中心、商業銀行、貿易公司、物流公司等窗口,在具體實訓教學實施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更改外部環境窗口。3.軟硬件資源的設計與采購。(1)軟件資源的建設。主要指軟件平臺的搭建,包括軟件產品、相關配套教材及實例等資料的采購和準備。軟件平臺是實訓體系建設的主體,出于教學需要考慮,該平臺既要包括供學生進行實訓操作的功能,又包括供教師和管理員進行輔助教學的功能。在軟件平臺中,針對企業設置不同部門和崗位,在業務方面,可以提供企業經營時所需的基礎資料和企業經營的主要任務,關于具體經營的數據,則可以由根據實踐過程中企業的資金情況、運營情況、競爭情況等做出綜合分析后再決定。總之,軟件平臺通過各種類型的服務機構、企業中各種崗位角色的扮演和經營業務的模擬,可以實現學生“在環境中體驗、在對抗中思考、在行動中認知、在組織中協同”的教學目標。在軟件資源建設中,建立嚴謹的管理制度也非常重要。管理制度包括學生實訓管理制度、教師教學管理制度以及實驗室的管理制度。在實踐過程中,做好實踐數據記錄,做好對實踐設備、實踐場所的管理記錄,有利于實踐平臺更好的發揮作用。(2)硬件資源的建設。VBSE跨專業實踐要多崗位協同運作,所以對場地的規模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選擇一個可以同時容納至少上百名學生的實踐場地,而且能滿足以后擴容的要求。實踐設備方面,對于服務器、計算機以及桌、椅等各種辦公硬件設備和辦公用品都有詳細而具體的標準,要做到符合學生的實訓要求。此外,在滿足基本教學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應考慮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同時要考慮軟硬件升級的問題。實訓室網絡方面,在實訓室建設的初期就應該充分考慮到網絡平臺本身的建設以及對外開放的問題,做到有效地利用和管理。4.教學用具的準備。根據VBSE綜合實訓的要求,教學用具也應該滿足真實企業的需要,達到高仿真,如報表、票據、營業執照、單位公章、實訓用鈔票等等。
(二)內容體系的設計與實施
VBSE實訓教學模式是以制造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為業務背景,以學生為主體,實施以“教、學、做一體化”和“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其教學內容的設計與實施需要根據學院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目標,強化實踐,堅持創新和綜合指導原則,結合VBSE中的各個具體崗位實際工作任務,以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為目標設計教學內容。1.實訓要求。實訓中每個學生根據現代商業社會中的實際業務流程,模擬制造業和服務業中不同部門、不同的工作崗位,獨立完成業務處理,目的使學生熟悉平臺的功能,明晰不同類型業務的處理流程,從而達到實訓教學目的。2.實訓內容。實訓內容由企業的建立開始,通過學生團隊的決策與協作,完成企業從起步期、發展期、壯大期、衰退期四個階段的變化,讓學生了解在虛擬的市場環境體驗經濟環境要素關系,通過開展企業運營對抗與內外部協同,實現企業經營的發展壯大。3.實訓方法。VBSE實訓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采用項目式教學法和情景式教學,針對不同的任務將專業知識進行分解,從而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此外,整個實訓過程又采用學生自主式學習和研討式教學方式,在實訓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學生自由選擇工作崗位,模擬企業的經營活動。遇到問題,可以通過查詢資料、小組協作等方式解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團隊性和探索學習能力。4.實訓流程。VBSE實訓過程分為實訓準備、崗位體驗和實訓總結三個階段。
(三)教學效果的評價設計
為了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考評時既要關注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掌握情況,又要關注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表現。因此,課程考核需要將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將團隊考核與個人考核相結合。除了考核期末經營業績外,還要考核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積極性、參與度、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實訓結束后的收獲與感受。除了對學生在專業知識應用能力方面進行考核外,還應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團隊意識、競爭意識、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進行總體的考核。期末經營業績的考核,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指標。關于團隊業績的考核主要考察:團隊意識、溝通交流、經營決策、公司業績、團隊紀律、公司制度、公司經營報告等。個人業績的考核主要包括:考察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團體任務的參與情況、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實踐課程的考勤情況、協作能力、理論知識、對團隊的貢獻、總結報告完成情況及其他情況等。學生成績=實踐企業的經營業績*60%+學生個人表現*40%企業的經營業績評定包括:企業文化10%、團隊意識10%、團隊交流10%、團隊紀律10%、經營決策20%、公司業績20%、經營報告20%。學生個人表現評定包括:學風與興趣10%、自主性與團隊合作30%、素質能力30%、實驗教學成績考核30%。
三、VBSE綜合實訓中幾個關鍵問題的建議
(一)做好前期軟硬件條件的充分準備
構建VBSE綜合實訓平臺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定要獲得院校領導的認同和支持,取得技術、資金、場地等方面的保障。VBSE綜合實訓突破單專業實訓模式,實現全仿真商業環境下的跨專業綜合實訓。因此,同時參加實訓的學生數較多,這就對場地有了比一般專業實訓課更高的要求。同樣在軟件平臺建設資金投入方面也相對要求較大,所以在軟件平臺采購確認前要多比較、多選擇,因地制宜,選擇最符合本校學生培養目標和教學實際需求,又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實驗資源。
(二)重視教學過程的實施和質量監控
教學過程的實施和質量監控反映實訓教學的實際效果和效益,是項目開展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跨專業資源整合,加強專業間的合理和諧匹配,需要打破時空局限,突破以往實驗教學過程中獨立、非系統性等特點,從整體上對各種資源進行合理規劃、整合與管理,在教學安排、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管理以及教學效果考評等方面做到有序規范。
(三)加強師資隊伍的培養和建設
VBSE實訓內容的綜合性與實訓過程的交互性對教師在專業水平、職業能力、實踐經驗等方面都有著更高的要求,需要實訓教師具有不同專業背景、具有足夠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的“懂理論、懂技術、會應用”教師聯合組成教師團隊共同協同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僅僅依靠現有的專職教師是不夠的,必須與時俱進,建立專門的師資隊伍。具體操作可以從三方面著手:第一,利用企業資源,通過校企合作,從企業中直接聘請具有較高學歷和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崗位能手擔任校內綜合實訓的兼職教師,對學生進行業務指導。第二,學校鼓勵、支持校內專職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在企業實行頂崗實習,提高教師實踐能力。外聘兼職教師流動性較強,可能缺乏教學工作經驗,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綜合實訓師資問題,因此,我們應該選派教師到企業一線頂崗鍛煉,鼓勵教師向“雙師型”轉變。第三,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進行VBSE平臺的培訓,提升授課教師職業能力、授課技巧,以及對VBSE平臺的熟悉掌握程度。
作者:趙麗央 李賽偉 單位:溫州大學甌江學院
[課題來源:浙江省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項目(YB201445),溫州大學甌江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5JG01),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JG20160259)]
一、引言
2013年6月,教育部在北京舉辦了《全國民辦教育工作專題(獨立學院創新與發展)培訓班》,魯昕副部長就應用技術院校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全面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應用技術大學強調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以職業教育為目標[1],以培養技能技術型人才為宗旨,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2]。而要發展好職業教育,培養實踐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提升就業競爭力,就必須根據新的形勢不斷進行探索與改革,搞好實踐教學。本文首先通過獨立學院的調研,對其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開展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以獨立學院經管類實踐教學改革為切入點,順應國家建設應用技術院校及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方針理念,結合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緩解經管類實踐環節經費緊張的問題,提出了跨專業企業行為模擬綜合仿真實訓即把企業搬進校園-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在校內打破自然班教學的組織模式,以ERP協會作為主要載體,實現實踐教學、學科競賽和綜合崗前培訓為一體的實訓教學模式,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教育特色,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
二、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開展概況
目前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開展的實訓教學有課程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等。為了厘清實踐教學目前的開展情況,我們對30個獨立學院進行了調研,調研情況如下:
(1)經管類相關專業實踐課程
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實驗教學、各類實習教學(認識實習、專業實習)、課程設計、社會調查等幾個方面,具體如下:
工商管理專業: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生產運作管理、OA辦公軟件的運用、員工招聘甄選錄用實訓、員工培訓和開發課程實訓、績效管理實務、薪酬管理實務、5S管理實務、物流管理、質量管理、戰略管理等課程設計;認知實習、生產實習、創業策劃設計、企業沙盤模擬經營、企業模擬招聘等實驗實訓;
市場營銷專業:市場營銷、整合營銷傳播、廣告學、渠道管理、CIS等課程設計;市場調查、企業沙盤模擬經營、案例分析、營銷沙盤等實驗實訓;
電子商務專業:市場營銷、整合營銷傳播、網絡營銷概論等課程設計;網絡營銷型網站建設、市場調查、SEO和網站優化、數據化營銷、搜索引擎營銷、網絡整合營銷等實驗實訓;
會計學專業:會計學原理、成本會計、財務會計、會計信息系統、管理會計等課程設計;審計、會計專業綜合等實驗實訓;
金融學專業:國際金融、統計學、財產保險、銀行信貸等課程設計;證券模擬、人身保險模擬、銀行模擬、金融綜合、期貨與期權等實驗實訓;銀行柜臺實習、貴金屬模擬交易實習等實驗實訓;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貿易模擬參展、電子商務、報關軟件、報檢軟件、制單軟件、進出口貿易、國際商務談判等實驗實訓。
(2)經管類相關實驗室
目前經管類專業在注重第一課堂教學的同時,也加大了實踐教學實訓平臺建設。經管類專業校內實踐平臺主要有工商管理專業的企業經營ERP沙盤模擬實驗室、金融專業的證券投資模擬實驗室、會計專業的財務軟件模擬實驗室、國際貿易專業的國際貿易電子交易平臺、市場營銷專業和電子商務專業的網絡營銷實戰工作室等[3]。
(3)實訓內容、方式
實訓主要以某門課程為依托,基本是理論課程的延續,缺乏與現實真實企業實務對接,并且以單專業實訓為主,實訓方式基本是老師開完動員大會后,然后學生根據設計指導書或實驗大綱在寢室、教室或實驗室完成,實訓時間安排在1-3周,最后提交一份實習報告作為最后的實訓成果。學校能提供的實訓軟件也基本上是單專業的實訓軟件,有些甚至沒有軟件設施作為實踐的支持,學生只能進行手工實訓,按照老師的設計指導書或實驗大綱按部就班進行。在實訓過程中基本上是1-2名指導老師進行輔導,教師在實訓過程中,沒有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長,各司其職,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沒有達到專業知識的優勢互補。
(4)實訓考核評價
實訓考核主要考查成員在實訓中出勤情況、實習報告的完成情況、實習日記的完成等。這些側重的是個人完成情況考核,而往往一個實訓需要是團隊合作完成的,因此在團隊業績考核如團隊意識、經營決策、溝通交流等方面的考核不容忽視。
三、現行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4]
乘著實踐教學改革之東風,各獨立學院也相繼建立了一系列實驗室,進行了相關專業課程實訓。經過調研發現,他們在開展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實踐教學資源不足,實踐教學體系設置不合理,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教學管理體系不健全,以各自專業為依托,獨立建設、分散實施等一系列問題,以致于學生普遍缺乏現代企業管理中相關工作的認知及能力,也很難理解和社會供應鏈中其他組織、個人的協同關系。
(1)經管類專業重視實踐教學不夠
經管類專業雖然都開設了許多實踐課程,但是這些課程主要側重于專業課程的設計,而這些課程設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師的指導按部就班獲得相應的學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性和主動性。從實踐課程學分占總課程學分的比例來看,實踐教學學分占總學分的比例普遍偏低,這說明了經管類專業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仍需加強,以便突出專業培養特色。
(2)教學資源不充分
獨立學院的教學資金絕大部分都來源于學生的學雜費,沒有國家財政資助,并且經管類專業在綜合性大學里一般也不是重點特色專業,因此學校對于這方面專業實踐教學投入上比較少。一般經管類實踐教學的投入就是購買幾個專業軟件或安排學生們參觀、觀摩、競賽等活動方面的開支。
(3)實踐教學體系設置不合理
很多的實驗課主要以簡單的專業實習實訓為主,沒有將專業涉及的上下游崗位與崗位群串聯起來,學生的學習沒有形成全方位、系統性、立體化的知識應用和能力訓練,也缺乏對人文素質的培養。相對應的,很多學校實驗室建設也缺乏管理類相關專業實訓的整體性設計,沒有全面、完整、有層次地考慮實踐教學和實驗室各構成因素;實踐資料處于彼此孤立、分割的狀態,沒有把整個實驗室資源進行有效集約配置;實訓形式單一,很多脫離經濟管理實際工作的職業環境,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培養的力度不夠,也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總而言之,這種實驗實訓的效果非常差,是脫離真實企業崗位人才需求目標的。
在實訓過程中能提供給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創新的機會比較少,這與獨立學院學生活躍的性格相悖。因為實訓的整個過程基本上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與其說是實訓,還不如說實訓是執行任務。獨立學院現有的實訓目的主要在于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忽略了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包括團隊意識、創新能力、領導能力以及溝通交往能力的培養。這樣單一的實訓內容與方式使得不能很好與行業及領域整合在一起,導致培養出的人才不是社會亟需的人才。
(4)師資隊伍不夠健全
首先獨立學院中師資隊伍儲備不足,沒有形成專職的實訓師資隊伍。師資主要依托于母體學校,而他們本身也身兼數門課程,教學科研任務繁重,這也勢必會影響到獨立學院的教學質量,另外花高額的費用聘請外校在編老師也成為學院一大負擔。其次教學方法上缺乏創新性,老師上課的教程、方式和方法也都基本一樣,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特殊性,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再者學院在師資管理上沒有一個很好的手段和人才管理的程序,獨立學院無論是在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設施上都與其他院校存在著差距,所以更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師資管理程序,形成系統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招人,用人,育人,養才,留才”的管理程序。
(5)教學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在實訓過程中,學生基本上以完成學分為目標,學生與老師交流少,課堂上的效果沒有衡量標準。學校里沒有成立一個專門的實訓指導中心,不能有效對實踐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教學實施、教學評價以及教學資源應用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因此,校內許多實踐課也只是敷衍了事,沒有讓學生真正從這些實踐課中學到知識。
(6)經管類實踐平臺不夠綜合,規范[3][5]
目前大多數獨立學院經管類實踐平臺主要有校內實踐平臺和校外實踐平臺兩種。
校內經管類實驗室的教學由于受現金的約束,使得實踐資源比較匱乏。雖說資源缺乏,但是大部分的學院還沒有將這些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最突出地表現在以各自專業為依托,獨立建設、分散實施。實訓資源分散,這在內容上缺乏復合性、整體上缺乏系統性,未能發揮整體效益。實驗教室主要考慮的是各個專業獨立的需求,各個專業的資源都是一個獨立的整體,而未把實驗室的資源進行整合配置。
而校外實踐平臺主要是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經管專業學生由于各種原因企業不會熱情地接納學生進行實習,比如企業工作性質,商業秘密等于原因。即使接納了,也不能讓他們接觸到核心內容,而且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接納太多學生去實習。這樣就沒有真實起到讓學生在真實崗位上去實習鍛煉,因此多數校外實踐基地形同虛設,不夠規范,只是簽訂合作協議而已。
(7)經管類實踐形式不夠開放
經管類專業的各學科是相互交叉的,而目前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與專業之間沒有融會貫通及系統化,而是相互獨立分散的。經管類各個專業的實踐教學都是以自然班進行教學,而事實有些綜合性的課程如創業策劃設計、ERP沙盤模擬實訓等實訓課程,如果打破原有專業壁壘,讓多個專業糅合在一起學習,這樣效果會更佳,同學們對整體知識可以有宏觀上的認識,不同專業在一起也可以取長補短,同時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教學資源。
四、獨立學院經管類實踐教學改革取向
近年來,許多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提出了模塊化人才培養模式,就業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根據教育部2012年6月頒布的《國家教育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教發[2012]9號),教育部聯合宣傳部、財政部等部委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2]1號)文件精神要求,以及2014年6月主席就加快職業教育發展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應強化實踐育人機制,加強綜合性實踐科目設計和應用,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由此,本文對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開展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結論: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教學理念需要改革創新,實踐教學改革是必要和緊迫的,改革取向跨專業企業行為模擬綜合仿真,即把企業搬進校園-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應運而生,該實踐教學模式以綜合實驗教學、校內仿真實習、校內創新創業實踐為主要著力點,基于企業真實崗位要求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個性特點的大學生開展分層次、多元化的創業、就業教育。實現將企業特定工作崗位的課程與教學體系結合;將ERP沙盤實訓課程教學與ERP協會組織有效結合;將學生實驗教學、學科競賽、科研及社會服務有效結合等,以此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
(一) 當前經管類專業實訓平臺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6]
伴隨著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高校人才培養的重心下移,越來越多的畢業生走向企業,走向基層,走向社會經濟工作的第一線,也就是說,應用型人才在高校所培養的人才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為順應這一變化,各高校逐步向著更加注重素質與能力培養的方向發展, 人才培養的目標也由過去的知識型向著具有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創業精神的“三創”復合型高素質人才轉變,由此經濟管理實踐教學平臺改革迫在眉睫。
隨著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加劇,現代企業視人才資源為第一資源,因此,現代企業在選人上傾向于管理操作能力、分析策劃能力、應變創新能力、協調組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能夠不僅勝任本專業所對應崗位與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還需要具備從事與本專業相近、相關專業所對應崗位與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7]。由此,各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實訓實驗類課程開設及實驗室建設就需要進行突破: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挖掘課程開設的深度,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拓展課程訓練內容的寬度。只有這樣,學校才能培養出滿足企業和社會的要求的人才。
(二)經管類專業實訓平臺改革取向――跨專業企業行為模擬仿真[8][9]10]
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實踐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理論與案例教學模式的顛覆,建立了“學生主體性,教師指導性”互動式的體驗式教學意識。它主要把“市場引入校園,企業搬進課堂”, 把企業真實的工作內容與工作場景完全平移到課堂上,建立起了逼真的、生動的、可模擬現實企業經營管理的應用平臺,是對企業整體運營的逼真模擬,包括仿真企業環境、模擬職能崗位、仿真企業流程。主要采用“角色扮演+經營分析+咨詢顧問”的教學方式、“體驗式、探究式、競爭性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形成學生、老師、學校、企業為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模式,就是要讓學生既是模擬市場環境的創設者,又是模擬企業的行為人,既是學習的主體,又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1、堅持四個結合
(1)堅持了知識、能力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實踐教學不僅貫穿于教學內容中,也貫穿于實驗文化環境建設和課外活動中,還貫穿于教師的指導、點評中,學生也得到了全面提升自身素質的機會。
(2)堅持了學生主體作用與教師主導作用相結合。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實踐教學,教師的任務在其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要搭建一個使學生能夠多渠道地獲取知識,多渠道地開發鍛煉學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展現學生創造力與才華的平臺。
(3)堅持了三大課堂相結合。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實踐教學,樹立了全方位、立體化的育人觀念,強化了三大課堂的整合意識。在繼續發揮傳統技術對三大課堂整合積極性作用的同時,同時也高度關注和充分發揮了現代信息技術對三大課堂整合的支撐作用。
(4)堅持了“產學研”相結合。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實踐教學及時引進了企業前沿的生產、管理指導思想。讓參與實踐教學的學生能快速融入企業快速變革車道,真正縮短人才培養周期。
2、建構以企業特定工作崗位的課程與教學體系
根據實踐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要求,構建基于企業特定工作崗位的課程教學體系應該構建創業、就業實踐能力提升的三維實踐教育體系。該體系包括專業實踐模塊、素質實踐模塊和綜合實踐模塊。根據企業工作崗位的特點,該體系貫穿企業的采購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整個企業管理活動,賦予其相應工作崗位應具有的基本素質及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涵蓋了目前大部分經管類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內容, 將經管學科不同專業實驗課程銜接起來,整個實驗體系從知識結構上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為了有效地落實上述的三維實踐教育體系,學校在辦學傳統的基礎上,在第一課堂加強學科專業課程的基礎上,結合社會及企事業單位特定的工作崗位的需要,設置專門的崗位培訓講座,積極開展了第二課堂,以ERP協會為有效載體,開設協會培訓課程,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參與各級各類以沙盤模擬經營,創業計劃作品為主的學科競賽和學科技能比賽。
3、采取“團隊式”教師教學組織方式[11]
為了有效地開展實踐教學,保障教學質量,需要一支完善的,實踐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建議采取“團隊式”教師教學組織方式,形成了一支專職實訓教師、校外特聘教師和學生助教組成的教師隊伍,教育質量才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1)各教研室的專業教師,主要負責實習項目的研發、總體設計、策劃及相關條件的建設;
(2)校外特聘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結合企業實際與現實經濟運行開設專題講座或報告會,并作為兼職培訓教師。
(3)來自高年級的學生助教的主要任務是配合教師對實習活動進行組織和指導。
4、建立完善的管理與運行體系
(1)組織與領導:建立系、教研室、學科三級組織體系
根據面向整體、分類指導的原則,組建系、教研室、學科實訓總指導部。編制實訓運行總體方案,組建實訓運行與管理隊伍,調控實訓運行過程,考核實訓成效與成果。
(2)健全監督與考評激勵機制
爭取學院支持,加強對企業行為模擬實踐教學工作的全程化管理,對基于企業行為模擬實踐教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教育經費的落實、實踐基地管理等多方面的監督管理,做到人員、經費、時間、成果、獎懲的多方面落實。對企業模擬經營指導成績顯著的教師、學生進行表彰和經費資助。
5、構建以ERP為核心的跨專業企業模擬經營實訓平臺[12][13][14]
ERP是企業資源計劃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英文縮寫,它利用計算機技術,把企業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統一起來進行管理,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和系統化的管理平臺。
目前,經過調研,以及整理了武書連2013年中國獨立學院評價和中國校友會網2013年中國排行榜100強的院校,發現大部分獨立學院建立了ERP實驗室,購買了ERP軟件及建立了ERP協會,并且大部分獨立學院也每年參加了相關ERP學科競賽。各學院也為學生開設了《企業資源規劃》、《ERP沙盤模擬經營實訓》等企業行為模擬經營教育課程,這些都為ERP為核心的跨專業企業模擬經營實訓提供了極大的可行性。并且也可看出,這些排在前面的學校實施效果非常好,學生受益面廣而大。
6、實現社會服務功能的多元化創業、就業實踐基地[15]
實現社會服務功能的多元化是開展實踐基地的重要橋梁。利用企業行為模擬全景體驗中心,開展面向社會、面向企業的科研活動,承接企業解決方案研究,縮短學生就業后的學習周期,縮短企業人才再培養的周期,緩解教育培養人才與企業需求之間的矛盾,適應當前就業導向教育觀的要求,實現了產學研一體化的教育特色。
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創業、就業實踐基地,是以制造企業為核心,在虛擬的市場環境、商務環境、政務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中,根據現實工作業務內容、管理流程、單據,結合教學設定的業務規則,將經營模擬與現實工作接軌,進行仿真經營和業務運作,可進行宏觀微觀管理、多人協同模擬經營和多組織對抗。
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創業、就業實踐基地,不僅內容復雜,而且涉及到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同時需要教師、企業家等多方面的參與,因此,多學科切入、多成員參與是創新創業教育形式的基本特點;
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創業、就業實踐基地,需要學術研究、理論教學、創業實訓和校外項目實踐多種形式結合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產生實效。
7、組織形式的多元化,開放管理[16][17]
打破自然班界限,將不同專業的學生混合編組,突破了各學科專業在人才培養中各自為政的局面,學生按照專業背景進行角色分工,組成模擬公司或市場組織,實現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能在同一個平臺上全面觸摸企業管理的核心業務環節,熟悉相關專業的業務。由不同專業的教師組成模擬教研室或項目工作室,建立一支由實驗室、教研室為中心的專職教師、校外特聘教師和學生助教組成的教師隊伍;將學分制納入企業行為模擬教育中來。選修企業行為模擬相關課程,參與ERP協會,參與各級各類的學科競賽獲獎均可獲得相應學分。通過企業行為模擬教育學分的設置,加強學生參與企業行為模擬的積極性,主動性。
總結
總而言之,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原有的實驗實訓是脫離真實企業崗位人才需求目標的,因此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實施效果非常差。為順應職業教育新形勢,新要求,發揮實踐能力“推動器”力量,必須有效地開展實踐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上是綜合性的,開放性的,同時對人的培養是綜合性的和全面的,教學過程、教學地點、師資配備等都是直接面向企業或行業的[18]。
本文提出的跨專業綜合仿真即把企業搬進校園-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進和完善了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從專業、課程、師資、實訓、培訓、文化等方面建立學校與企業對接的長效機制,使教學目標與崗位要求相一致、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相一致、教學環境與生產環境相一致、教學組織與生產管理相一致,真正實現學校與企業的有效對接,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高技能人才資源支撐。
參考文獻
[1]余凡,從職業教育本真價值透視高職專業建設的困境及出路[J].江蘇高教,2014年第6期:147-148
[2]曾繁相,德國職業教育發達的歷史與現實成因及其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167-168
[3]劉貽玲、吳燕琴,以ERP為核心的經管類跨專業企業模擬經營實訓平臺構建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為例[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第35卷第4期:77-81
[4]徐張詠,對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年第l期:61-63
[5]南海,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調查研究―基于某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案例研究[J],職教論壇/2013.33:80-84
[6]邵進. 獨立學院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路徑探索[J]. 江蘇高教,2013
[7] 葉劍明.財經管理類多專業綜合實訓基地的建設[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3):174―175
[8] 吳燕.“跨專業綜合實訓”實踐教學新模式的探索―――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職教論壇,2013(9):86-88
[9]賀雪榮. 跨學科、跨專業綜合仿真實習平臺的構建與運作[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5):100-101
[10] 李高偉等.財經類高職院校“多專業綜合實訓”的探索與創新―――基于四川財經職業學院“多專業綜合實訓”的實踐[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2 (5) :39-42
[11]李靜敏. 對經濟與管理跨專業綜合實驗教學團隊建設問題的思考[J]. 大眾科技,2011
[12]劉良惠.企業行為模擬―――沙盤推演與ERP應用[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
[13]劉貽玲.企業ERP沙盤模擬經營實訓教程[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年
[14]陳嘉霞. 以 ERP為核心的經管跨專業綜合實驗體系構建研究[J]. 高教論壇 2012
[15]申屠莉. 創 新: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
[16]蔣文楊,祝愛民,袁鋒. 管理類跨專業綜合實訓的探討[J]. 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2.9
[17]翟悅,寧永紅. 經濟轉型時期高校跨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現實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2.4
所謂項目導學教學模式,就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精心設計的教學項目,以此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研究項目的一種教學活動。屬于一種重視學生獨立性、創造性以及主動性發展的一種教學活動。就本質而言,項目導學教學模式為充分展現學生主體性創造了廣闊舞臺,在活動中,學生所具有的獨立性能夠幫助他們對所掌握的技能進行有效應用,對自己想法進行創造性表達,最終解決電工實訓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項目導學教學模式內涵
項目導學教學模式,強調以教師為主導、以實踐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實施一個較具完整性的教學活動。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中以項目的形式將需要完成的任務或者需解決的問題交給學生,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根據實際工作程序,對計劃予以共同制定,協作完成學習任務①。通過小組成員分析與研究,共同創造性的完成項目任務與解決實際問題,在完成任務與實施項目中,學生主動、自覺構建了相關知識,參與了相關學習,從而掌握了技術、學會了新知識以及鍛煉了技能
二、項目導學教學模式在電工實訓中的應用
(一)項目導學教學活動開始
電工實訓指導教師對學生認真介紹電工實訓的要求、內容以及總體安排,再以自愿原則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挑選出一個負責人,小組負責人將任務平均分配給小組成員,以此制定具體的電工實訓工作計劃。
(二)項目導學教學模式的開展
根據所分配到的任務,由小組成員去研究問題、查找資料,同時認真記錄每日的學習情況與具體研究結果,以便于可以根據計劃具體實施,并及時和指導老師進行信息的交流與溝通,在此過程中,指導老師具有輔作用,及時回答學生問題,并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建議。比如,以定子繞組串電阻降壓啟動電路的設計、安裝與調試,對項目導學教學模式在電工實訓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探討:在這個環節中,指導教師必須詳細制定實訓計劃,從定子繞組串電阻降壓啟動電路的設計、安裝與調試實訓中,能夠培養學生的跨職業能力與基本職業能力,如圖一所示。具體項目導學教學內容為定子繞組串電阻降壓啟動電路的設計、安裝與調試,對其實訓的最終目的就是:a.掌握電氣設備安裝接線規程和施工方法;b.掌握電氣設備調整、試車的方法與步驟;c.正確設計電氣控制線路,合理選取控制方案,準確選用電器元件。
(三)項目驗收與學生成績評估
由電工實訓指導老師針對小組成員所完成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總體性評價,依照小組總體評價、實際工作量完成情況以及組員分工情況等來評價小組成員的實訓成績,此評價具有綜合性,同時也是對項目導學教學效果的總體評價。
(四)項目總結
在項目導學教學中,項目總結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可通過學生與教師共同討論的方式具體實施,完成項目后,組織學生深入分析項目設計、進度、組織以及驗收等各環節,對各項目標實現與否進行全面核對。
三、項目導學教學模式在電工實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在項目導學教學模式中,以趣味性與實用性教學作為突破口,對學生電工實訓學習興趣進行培養與激發,積極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同時不斷引進目標激勵和教育機制,在實訓項目中,保證學生即存在合作關系,又具有就業理念與競爭意識,同時充分提高電工實訓教學效率。有機融合職業資格考證和技能訓練,為學生持證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項目導學教學模式應用于電工實訓,從根本上將傳統電工課程體系打破,實現了實訓教學和理論教學一體化,進一步融“做、教、學”為一體,對培養學生能力予以不斷強化②。運用項目導學教學模式,對學生創造潛能進行充分挖掘,對學生維護、安裝設備操作能力與解決、分析問題能力、交際能力、互助協作能力等進行培養,在具體電工實訓教學中融入職業素質教育與道德教育,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職業素質與能力的養成,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就業競爭意識。
四、電工實訓中應用項目導學教學模式的反思
(一)電工實訓教師要具有較強實踐教學能力與跨學科、跨專業教學能力
通常情況下,項目導學教學模式會涉及到各種學科的教學內容,一方面需要教師具備專業技能與知識,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具備較強實踐教學能力與跨專業、跨學科技能。比如,車床中電動機的位置控制中,教師必須了解車床工作臺的實際運動。所以,教師必須重視相關技能與知識的學習,進而不斷適應電工實訓教學的需要。
(二)教師團隊合作能力
一般一個項目會有多方面內容涉及,而個人精力又非常有限,所以根本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團隊合作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電工實訓教師一定要有與同事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同時適時關注電工實訓發展情況。并于具體教學實踐中指導學生協作與分工,為共同目標而努力,通常教師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有潛移默化功能③。所以,在電工實訓中構建項目導學教學模式,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更加深入的充實與探討。
(三)項目導學教學模式對學生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因為項目導學教學模式的本質就是綜合應用學生所學知識,需要學生將所學知識有效結合起來,以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對于學生而言,知識是屬于跨專業或者是跨學科,通常學習起來極為困難。所以,教師一定要善于指導學生對知識與學科有一定的了解。與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差異性的是,項目導學教學模式更加重視學生解決與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潛能。在項目完成期間,也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生職業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項目導學教學模式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精心設計的教學項目,以此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研究項目。而項目設計必須做到目標明確,重視項目的趣味性與綜合性,在電工實訓中應用項目導學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提高電工實訓教學質量,另一方面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精神。
【注釋】
① 徐明川. 項目教學法在物流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大眾科技,2008 (11):189-190.
1 汽車服務工程教學中的問題和矛盾
汽車服務工程是指新車從出廠后進入銷售、使用、流通直至報廢回收等各個環節的一系列服務工作所構成的服務體系。課程內容涉及汽車營銷、汽車物流、汽車美容、汽車金融、汽車維修、事故定損、二手車評估、汽車改裝、汽車回收等服務領域。因此,汽車服務工程不同于以往的專業性較強的課程,是典型的多專業融合、交叉性、綜合性的點多面廣式課程。這是我國汽車工業在發展過程中,對學科交叉性復合型人才提出的新需求,也是高校加強通識教育與壓縮專業教育課時矛盾的產物。汽車服務工程實際是融合了過去我院開設的汽車文化、汽車營銷、汽車保險與理賠、汽車維修等多門課程,從而達到了縮減專業課時的改革目標。但隨著課程內容結構的改革,對課程授課帶來了新的挑戰。
由于課程內容體系跨專業、跨學科,課程的知識結構體系相互之間的關聯度小,甚至彼此獨立,與傳統的專業課程存在非常大的差別,因此,采取何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本人通過數年的汽車文化和汽車營銷教學實踐,對汽車服務工程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了思考和探索,找到了一種講座式法教學模式,相信這種教學模式對其它專業跨度大、綜合性強的課程亦具有借鑒意義。
2 講座式教學法的具體措施
講座式教學模式實際是要求全面介紹所講的專題,需要對整個理論的變遷脈絡和發展現狀都能做到駕馭自如,并能聯系學生的實際,講述的思路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局面,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固然講座式教學法對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創新思維能力方面具有極大的幫助。但就本門課程而言,由于專業跨度極大,涉及維修服務、金融服務、經濟管理、藝術設計等多個學科領域,這對任課老師采取講座式教學法,顯然是要求極高。因此,在確定課程教學大綱和內容后,我們在論證這一跨專業課程的教學方式時發現,由一位老師來完成教學,便于管理,但是教學效果可能有問題;由幾個教師分別教授自己熟悉的內容,這樣教學效果會比較好,但是管理難度大。而結合本課程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了解汽車市場服務鏈的具體內容,教研組提出了采取講座式結合案例法的教學方法,即以案例分析為主導,講座的方法為手段,兩種方法相結合,采用團隊備課一人授課的模式完成教學任務,具體思路如下:
2.1 以“講座式”案例 設計教學內容
理工科類的課程,其傳統的教學思路和內容是需要嚴格按照書本的章節進行,因為課程內容的內在邏輯體系要求使然,前后知識點的關聯度相對較高。而本課程的內容恰恰是專業跨度大、知識點前后關聯度小。因此,根據汽車服務工程教學大綱的要點和難點結合授課內容選擇合適的案例,像汽車營銷、汽車金融等內容以專題式講座形式授課,在備課時采取由教研室專業團隊老師共同備課,設計課程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經典的教學案例,在案例講解的過程中將理論聯系到實際中去,讓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能夠做到知識點的接受和理解,水到渠成。
2.2 以“講座式”互動 推進實訓教學
在采用改革后的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時,根據教學的專題內容,將講解的專題內容分解,分別指定給若干學生小組,讓每一組的學生利用現代網絡信息平臺,了解這一專題的相關背景知識以及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同時,授課老師根據專題內容,在教學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準備案例,共同備好每一專題的課程案例。這樣在實際授課時針對不同專題案例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讓學生對每一知識板塊做些系統性的了解,即使是通過摸索而作出一個知識總結也行,學生會產生成就感,能大大激發學習的積極性,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部分專題像汽車營銷、汽車保險、汽車維修服務等專題知識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到4S店或保險公司參觀學習,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對這一專題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
2.3 以“講座式”參與 改革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的目的是檢查教學效果、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反映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目前,一般高校的課程考核方式大多是采用試卷考核。但是這種考核方式在高校普遍存在學生 “臨時抱佛腳”的現象,考后就全忘掉了,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汽車服務工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僅靠課程結束時的一份試卷或一份實踐(實訓)報告,難以全面評價學生對課程的掌握情況。
為了解決上述考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汽車服務工程的課程考核嘗試采取“講座式”參與的考核方式。要求每一組的每一位學生須對課程內容的每一個專題案例都要了解,對各項專題知識內的項目服務流程要非常熟悉。在考核時,請每一組的學生從中抽選一道考題,考題實際是平時所講的專題案例分析所接觸的知識和內容。要求稍作準備后選出本組中的一位學生進行一次講座,對涉及的專題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重點突出應用。部分專題的內容可設計成實訓項目考核,即采取模擬實景的操作流程,要求整組學生共同參與,模擬一次專題內容的實景流程的操作。采用這種考核方式對學生而言,是對其學習狀況的一種檢驗和評價,這種考核方式對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激勵功能,能夠激發學生投身于思考性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實操能力,能在注重對學生知識點的理解及運用能力的同時配合了講座式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3 結束語
采用上述 “講座式”的教學模式,把舉辦講座的教育思路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從跨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到具體授課的講座式案例分析和講座式實訓考核方式,形成系列化完整的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適應了當前多元化交叉學科發展的需要,能夠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引發對交叉性、邊緣性、復合型學術問題的思考,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實操動手能力,以達到汽車服務工程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岳川.儒家孝文化的人倫擴展——以《大學》、《中庸》為中心的文化闡釋[J].渤海大學學報,2010.1.
一、高等院校實驗教學的現狀
經管類專業屬于綜合應用性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目前高校的實踐教學的普遍現狀是各院系以自身專業為依托,獨立建設、分散實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院系的獨立教學,但在內容上缺乏復合性,在技術上缺乏統一規劃,在整體上缺乏系統性,在培養學生模式上缺乏連續性。其次,學校專業理論開設過多,忽略知識的實際應用和實踐教學。學生幾乎沒機會到企事業單位內部多個部門和崗位參與業務活動得到鍛煉和提高。在實踐安排和具體操作上對教學和實習單位都有較大困難。因此,經管類跨專業仿真綜合實驗成為財經類院校進行實驗教學的突破口,是培養應用型管理類本科人才的新途徑
二、企業運營管理仿真綜合實驗教學模式建立的背景
2011年11月山東財政學院、山東經濟學院合校成為山東財經大學。合校后,管理學科實驗教學中心為建設高水平財經大學,完善教學體系的建設與發展,推動學校的特色發展,提供更加接近真實的企業經營環境,管理科學實驗教學中心按照"場景仿真化、業務虛擬化、機構模擬化、區劃功能化"思路建設了企業運營管理仿真(Enterprise operation)實踐教學基地。基地投資450萬,目前擁有微機158臺,電子沙盤、實體沙盤各一套超窄邊DID拼接液晶顯示大屏幕1組,場地總面積810平方米。
基地擁有一個仿真綜合實驗平臺和六個場景化實驗室(內設十個功能區),可同時容納150名學生開展綜合實驗室實習,每年承擔19個管理類本科專業的2000余名學生的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和就業創業校內實習。
三、企業運營管理仿真綜合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
構建企業運營管理仿真綜合實驗教學體系的目的是提供一個跨專業、全面的、體驗式的學習平臺。現就我校經管類仿真教學實踐教學新體系的構建情況總結如下:
(一)建立跨專業綜合實習平臺
跨專業綜合實習平臺的建立與開發是與教學相適應的綜合實訓、實習、實踐服務平臺,并從根本上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整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際提高學生就業率。
1.建立仿真市場環境
為了提供更加接近真實的企業經營環境,實驗的市場環境建設應盡可能涵蓋現實市場環境中的各種機構和角色,如下圖一、圖二
企業運營管理仿真綜合實驗內容主體結構圖一:
2.建立EOMS綜合實驗平臺(項目內容)
企業運營管理仿真綜合實驗課程整合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財務管理、稅收、金融、物流管理等專業知識,是面向管理類專業的一門跨專業綜合實驗課程。由管理學科實驗教學中心聯合相關學院、軟件服務商共同開發。它是以制造企業和商貿公司為主體,通過深度挖掘現代企業內部運營管理與外部服務業的內在聯系,營造仿真的商務環境、政務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以虛擬經濟業務、管理流程和仿真教具為載體,吸納不同專業學生進行企業經營和業務運作的綜合實驗。2013年3月11日-17日,企業運營管理仿真綜合(英文簡稱:EOMS)實驗課正式開課。EOMS首批學生來自2009級工商管理學院3個本科畢業班。教學團隊利用進行實驗教學。
(1)EOMS教學管理的功能
①立體規則:②建立環境:③設定規則:④數據平衡:⑤參數控制:⑥控制制度。
(2)EOMS六大實驗項目
①企業創立EOMS實驗:②企業經營 EOMS實驗:③業務運營技能EOMS實驗:目④業務專項技能EOMS實驗:⑤協同EOMS實驗:⑥學習提升能力實驗。
(3)軟件主要功能
EOMS綜合實驗基本業務流程
圖2EOMS綜合實驗基本業務流程
3.設計業務關系結構(制造企業實驗項目)
除了最大限度地仿真生產制造企業核心的制造流程,讓學生熟悉和掌握生產流程細節,仿真綜合實驗還要對企業整體經營的全過程進行模擬實訓,讓學生充分了解和熟悉企業經營全過程中企業內部各個相關部門和外部參與方的作用。
(二)實驗教學組織設計
1、軟件功能的特點(學生組織、教師組織)
仿真性能創造接近企業真實運營現狀的社會經濟環境,各類市場環境等。
博弈法:百余名學生組成數十個公司,仿真數十機構,在仿真的市場環境中進行博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充分調動了學習、探索的潛能。
實景模擬法:在工作環境仿真、工作業務仿真、業務單據仿真的競爭環境內配合案例,讓學生在實景環境中去體驗成功與失敗。使學生自身的能力得到更大鍛煉,自身的素質得到明顯提升。
協作法:一個團隊由多名成員組成,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業務、賬務處理有多人協作完成,學習過程中拓展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大大增強了學生們的團隊意識的溝通配合的能力。
小組討論法:小組討論可以實現信息交流,相互補充,激活思維。讓學生就教材中的理論、說明的現象,暢談自己的體驗好感悟,使每個人都參與到"管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中來。
激勵法:指導老師有意識設定一些陷阱,引誘出錯讓學生感受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挫折體驗,推動學生在錯誤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激勵學生專業化、實用性技能的學習。
驗證法:根據各企業與機構的計劃,對各個仿真運營團隊的決策、管理活動,進行實時點評,專題點評,階段點評,在點評中實施指導,在指導中進行點評,增強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利用專業工具處理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在經營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鞏固理論知識、發現自身問題、提高自身素質、驗證經營理念。
輪換法:在一個實習周期內,讓學生輪換模擬崗位,不僅從專業出發,而且從學習興趣出發,深入到生產企業、制造企業及服務業中,從服務者和被服務者兩個角度認知行業、認知企業、認知業務,從不同崗位的工作流程和處理的方式培養學生換位思考的習慣,便于從業時更能理解同事的工作方式方法,從而加強團隊合作精神。
2.考核評價如下
四、結語
EOMS綜合實驗平臺順應社會對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構建了以制造業為驅動,以現代服務業為環境的制造業與服務業協同、供應鏈競合、生產業務鏈、流程業務鏈,資本運作業務鏈相互交織,高度整合的網羅仿真綜合運作實驗內容體系。基地同時面向的學生綜合類、管理類學科經曬以及教師科研活動開放,為校外合作企業提供管理咨詢與服務。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1-04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于2015年7月份引入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V2.0ps1,平臺中的仿真組織有8家核心制造企業、4家供應商、4家客戶,(其中1家客戶為連鎖經營企業,1家客戶為進出口企業)、1家物流公司、1家會計師事務所、1家服務公司,另加工商局、稅務局、銀行等公共服務機構。該實訓平臺可同時容納170名學生進行崗位實訓。其中核心制造業設有企管部、采購部、倉儲部、生產計劃部、營銷部、人力資源部和財務部等部門,包含企業實際運營所需的所有管理部門。“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針對大三學生在第五學期開設,一共為64課時,其中8課時用于團隊組建,24課時用于手工業務處理,16課時用于信息化業務處理,12課時用于自主經營業務處理,4課時用于實訓總結。現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一下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對策,以便提高教學效果。
一、目前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角色轉變較慢
該實訓要實現從校園走入企業,要求學生進行角色的轉換,由學生身份轉變為員工身份,在虛擬的市場環境、商務環境、政務環境和公關服務環境中,體驗所應聘崗位在社會供應鏈中的位置,完成所負責的工作任務。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所表現出的角色轉變太慢,甚至出現需要花費總實訓課程的一半時間才能找到 “職業角色”的現象。其主要表現為:首先是工作中遇到問題不會自己去思考和解決,而是習慣性地問老師,有時甚至還沒弄清楚出現了什么問題;其次是做事沒有規劃,不能積極主動地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任務;最后是對公司的規章制度視而不見,表現為不按時值日,工作時間玩游戲等。
2.所學課程知識運用能力較差
該實訓是對所學知識的一個綜合運用,涉及的課程既包括“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經濟法基礎”以及“會計電算化”等專業課程,也包括“應用文寫作”和“計算機文化基礎”等綜合素質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很多理論知識都還記得,但是卻不會將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例如,學生對取得什么樣的發票可以抵扣進項稅額能夠一一背出;但是當工作中真正取得相應的發票時卻忘記了去抵扣。再比如,學生學習會計電算化時,都按照操作步驟操作過“記賬”功能,但當實際工作中查詢科目明細賬沒有發生額時,卻不知道其中原因。種種現象無一不在說明當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不會運用到實踐中去,甚至對理論知識只是死記硬背,沒有做到真正地知其所以然。
3.表達和溝通能力較差
該實訓具有高度仿真的企業真實工作場景,不管擔任實訓中的哪一崗位,都需要與相關內部部門或外部機構進行業務溝通,這就需要一定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實踐教學中,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遠遠是不夠的,例如,常常讓老師幫忙去給其他學生進行溝通和解釋;有的甚至連需要老師溝通什么問題都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
二、課程的教學對策探討
經過8期的學生實訓課程的指導, 結合職業院校的發展思路和方向,針對該課程存在的以上情況,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行探討。
1.加強實訓室文化建設
實訓室是各大院校進行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它對學生的素質能力和職業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實訓室的文化建設大體包括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主要是建立仿真的職業環境;制度文化建設主要是結合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企業的規章制度,例如,工作紀律、工作衛生以及企業的獎罰機制等,并將這些企業規章制度懸掛于企業內部相應位置;精神文化建設是一種隱性文化,如何將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的精神真正融入到每個員工的內心深處,這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這就需要實訓老師將企業的文化融入到員工會議、團隊游戲等日常工作中,讓企業文化慢慢深入每一個員工的心里。通過實訓室文化的建設,最終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員工的角色,讓他們明白自己是來上班的,而不是來上課的。
2.完善學生的考核機制
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學生反映,很后悔當時沒好好學習,現在晚上都睡不著,一想到因為自己一個人沒有干好、干完工作,導致整個公司都不能按時完成工作,就著急。這讓筆者感觸很深,禁不住要問:當初學基礎課程打基礎的時候,學生為什么沒有這種壓力?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以往教學中,不存在對團隊的考核,甚至老師對每個學生的考核也不能面面俱到,自己學不好和其他人沒有關系。如何改變學生的這種狀態?這就要求日常課程教學中,必須完善學生的考核機制,組建團隊或者小組,形成團隊間的對抗,實現團隊考核和個人考核相結合,并且要做到實處。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也會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能力。
3.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融入所有課程
時至今日,我們的教育似乎只在努力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學生個個滿腹經綸,走入職場,卻缺少了對職業人必備的專業以外的基本能力的培養。什么才是專業能力以外的基本能力?我們稱為職業核心能力,它包括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創新創業能力。職業核心能力需要長時間地去培養才能養成。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更應該把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作為課程內容的重要部分,將職業核心能力融入課程的整體設計當中。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來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使我們的課程融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為一體,培養出德、智、體、美等綜合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具有一定創業意識和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4.進一步推進項目化課程改革
所謂項目化課程,是指以企業或職業活動中典型的工作任務(項目)為驅動,以學生為主體,選擇、組織課程內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模式。職業教育的項目化課程,以就業為導向,打破傳統的理論學習方式,學生實現從學習到實際工作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真正實現學習即工作,工作即學習。
參考文獻:
1.校外實習流于形式
通過調研發現,大部分高校國貿專業的校外實習由三個模塊構成,大一、大二、大三暑期的認識實習,大四開展的校外專業實習以及畢業實習。也就是說,每一個國貿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需要經過五次校外實習。然而隨著高校擴招,在校學生規模日益擴大,憑學校之力很難為學生安排如此多的實習機會,社會又缺乏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的機制。校外實習難成為了每一個高等教育從業者的困擾,國貿專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校外實習基地落實難。校外實習基地的設立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反饋實際需求,融入教學的重要橋梁。但是校外實習基地自出現以來就有很多形式的阻礙,難以落到實處。校外實習基地難維系。早期的實習基地建設多由政府牽頭,官方聯系,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工作重點轉移,加之領導層變動,大部分的實習基地已成為墻上的一道風景;另有一些實習基地通過教師私人關系建立,隨著人事關系的變動,難以長期發展。
(2)學生主動性差。基于外貿行業的特點,大量相關崗位都涉及企業的直接利益,因而“零”工作經驗的學生在尋找實習單位時往往被拒絕,導致學生喪失實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即使找到實習單位,也是放在與專業毫無關系的崗位上“打雜”,長此以往,學生覺得學不到東西,半途而廢;即使是有了實踐崗位一般也是報關員、報檢員等基層崗位,而一般企業的基層崗位人數大多控制在十人左右。工作繁雜的情況下不會有人愿意拿出時間去培養學生。往往很多學生有很高的學習期望,但是發現到了單位能學到的只有端茶倒水的工夫,慢慢也就失去了實習的主動性。
2.校內實踐與社會需求脫節
國貿專業的校內實踐主要由課內實踐、實踐課以及校內專業實習構成,實踐內容及實踐模式與社會設計需求脫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課內實踐學時少,內容不規范。傳統設置實踐環節的課程主要有計算機文化基礎、會計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商務談判、外貿函電等,實踐學時一般為8個學時,很難進行系統的實踐教學。正是因為學時少,往往缺乏規范的實踐指導書,實踐教學內容因人而定,缺乏規范性。
(2)教師實踐經驗缺乏。由于各種壓力,高校教師往往重理論教學與科研,忽視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的內容大多來源于書本,落后于社會需求。
(3)軟件模擬效果差。校內專業實習多是通過軟件模擬的方式進行,這些軟件多是由一些專業的國際商務軟件公司開發,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出符合社會需求的調整。同時,整個過程在教師的監督下進行,交易過程由系統進行評價,學生的注意力往往在各得分點上,從而忽略了交易的完整性,對整個交易流程缺乏全景的了解,效果不夠理想。
二、基于職業能力的實踐教學改革
針對上述分析,現行的實踐教學模式不能滿足企業對于國貿專業畢業生的能力要求。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 解決社會需求不滿足與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矛盾,高校在實踐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實現就業零距離。
1.國貿專業職業能力解析
通過走訪畢業生的就業單位以及對網絡招聘中國際貿易類崗位的調研,提煉出國貿專業人才培養需要重視三個方面的職業能力,即職業基礎能力、外貿專業技能和職業綜合素質(見圖1)。
2.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面對現行實踐教學中的困難,在對以上職業能力的培養中,應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加大學生的參與度。通過幾年的實踐教學改革探索,廣西科技大學逐漸形成了“階梯遞進,協會輔助”的實踐教學思想,有針對性地開發課程實訓、課程群實訓、專業綜合實訓等,并提出通過課程實訓――課程群實訓――專業綜合――跨專業綜合實訓的進階方式對職業能力進行專項以及綜合訓練。與此同時,把專業教師充實到校園協會中去,充分發揮協會的作用,把學生的專業學習與興趣結合起來,以協會的形式推動“賽訓結合”“證訓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組織能力,檢驗學生的實訓效果。
(1)職業基礎能力的培養。國貿專業的職業基礎能力主要體現在外語能力、計算機技術及網絡的應用中。其中外語聽說讀寫能力是國貿專業職業能力的基礎,近年來電子商務在外貿業務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大量的外貿業務需要借助電子商務平臺來開展,因而計算機及網絡技術也成為了國貿專業必備的職業能力。對商務英語、計算機基礎、電子商務等相關課程開發課程實訓,對職業基礎能力進行專項訓練,在“國際貿易產品與展示”的課程群實訓中對英語、計算機及電子商務能力進行綜合訓練。(見圖2)。
(2)外貿專業技能的培養。外貿專業技能主要是獨立完成進出口貿易全流程的能力,包括市場開發、報價核算、擬寫函電、簽訂合同、托運保險、外貿單據制作、報關報檢、風險防范與國際結算技能等。國際結算技能是學生從事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業務的職業能力,為學生畢業后從事銀行國際結算部和國際結算相關工作奠定較好的基礎。國際運輸與貨代能力體現為使學生掌握貨運單證知識,具備處理各種國際貨運單證的能力,熟悉費率表、貨運保險知識,并掌握計算運雜費,具備交納國際貨物各項費用的能力,熟悉國際貨代全流程,具備完成國際貨運操作程序能力,為學生畢業從事國際運輸與貨代相關工作奠定基礎。
在以上相關技能的培養中,以國際貿易流程為主線,對各環節要求的能力均開發實訓課程,對各項技能進行實訓,在此基礎上開發課程群實訓,對各專項技能進行分組綜合實訓,最后以國際貿易綜合實訓的方式要求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一筆完整的進出易,以此來鍛煉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