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2-28 15:25:0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科技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科技教學論文

篇(1)

其中,學科教育理論實現在職教師理論素養的提高,學習本學科領域的教學理論、課程理論和學習理論;新課程模塊針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而設計,旨在使教師領會新課程標準中蘊涵的課改理念,提升相應的學科教學設計能力,“新課程專題研究”環節依據新課程中增設的學科專題開設,幫助教師解決在新增學科內容方面帶來的困難;學科教育研究是在職教師普遍感到困難的薄弱環節,也是制約教師專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在經過大學階段的專業學習以及多年教學實踐的磨練后,這一環節的具體內容設計對有效教學將起到極大的專業提升和引領作用。

職后高師“學科教學論”的課程內容設置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貼近時代脈搏,體現新課程要求職后高師“學科教學論”的課程內容設置必須敏感于時代對課程培養目標的要求,也就是要“與時俱進”。在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就是要關注新課程、反映新課程、體現新課程。關注學習者,突出職后特點任何課程設計如果脫離學習者的具體特點,都很難較好地實現課程內容的適切性。教師學習是成人學習的一種,既有成人學習的一般共性,又有教師學習的專業特性。因此,在課程內容選擇、呈現方式、評價以及教與學的方式等諸多方面都應對此特點做出回應。重難攻堅,把握教師專業化發展薄弱環節職后學習作為教師繼續教育諸多形式中的一種,必須依據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針對薄弱環節,設計、選擇、實施學科教學論課程,把握教師職業發展進程中的關鍵要素,在課程內容選擇和設計上,為教師的職后學習搭建適宜平臺,很好地起到專業提升與引領作用。

在前面的論述中,我們針對職后社會需求的變化和教育對象的發展特征分析,設計了主要針對新課程和教師專業發展的課程內容體系,包括學科教育理論、新課程、學科教育研究共三個模塊。在數學學科中,結合學科具體特點,設計各模塊的具體內容如下:

篇(2)

闡述了計算學科中數學方法和系統科學方法的基本概念、特點和方法;揭示了教學方法,系統科學方法與計算機教學研究的內在聯系;給出了數學方法、系統科學方法在計算機教學研究中的應用;旨在更好地借鑒其他學科現有的科學方法,自然運用到計算機教學研究中。

進入21世紀以來,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運用快速浸透于社會的各行各業戰爭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一日千里的變化使人們蘇醒認識到:計算機技術是信息社會的主要技術。不控制計算機學問和根本技藝,將難以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電腦要從娃娃抓起”,信息科技課程曾經成為學校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

現代教育強調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員的作用要表現在引導上。面對豐厚多彩的計算機世界,每一個學生可能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喜惡。而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員又必需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較繁重的教學任務。那么如何統籌二者停止高職計算機的教學呢?我在幾年來從事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停止了一些嘗試,總結了一些較適用有效的教學形式和教學辦法。

一、教學形式

1.邊講邊練,精講多練

計算機學科的理論性很強,強調學生操作才能的培育。假如采用傳統的教學辦法,“紙上談兵”,學生容易感到單調乏味。而自覺的上機練習也難以保證學習效率。所以每當學習新的操作內容時,一堂課中我普通只布置15分鐘左右停止解說、示范。講一個問題時就讓學生同步操作,然后關鍵的一步就是布置相似的練習讓學生入手理論。等他們控制以后再講一個學問點。這樣每堂課講授的學問學生們都能應用于理論并得到穩固,最終到達純熟控制。有時能夠依據學生的實踐程度恰當調整講課內容,精講重點、難點、疑點,把時間最大限度的留給學生去操作實習。關于一些重要的、較為煩瑣復雜的操作,盡可能天時用多媒體教學網絡,一邊演示一邊解說。這種直觀、共同的教學方式常常能惹起學生的留意力,激起起他們本人嘗試的興味,這樣,既縮短了教學時間,又進步了教學效率。幾年來的理論證明,學生在本人操作時提出的問題遠比被動承受教學時要多得多,而且對這些問題的了解、控制更為結實。這樣也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操作主動的考慮。

2.耐煩輔導、培育興味

“興味是最好的教師”一個人只要對某個問題產生興味,對會啟動思想,才會主要去尋覓處理它的方法,才會主動獲取相關的學問,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興味是激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也是激起發明力的必要條件。因而,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如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味無疑是教員的重要任務之一。每當我接手一些新班級,總會發現其中有一局部學生從未運用或極少運用過計算機,基本不具備根本的計算機學問和操作才能,完完整全是個“電腦盲”。在操作過程中經常會呈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絕大多數十分簡單,以至令人發笑。但是我深知:作為教員,不能因而而訕笑、怒斥學生。一定要留意傾聽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并針對不同問題做出不同的解答。有的能夠開門見山的答復,有的演示一遍操作過程,有的和他們做簡短的討論,有的則用另一個問題將學生的考慮引向深化。在輔導過程中,我留意與他們站在對等的角度,當心維護他們心中萌生的興味之芽,并用恰當的鼓舞和褒揚樹立他們勝利的自信心、決計。

3.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現代教育供認個體的差別,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施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因而我在接手班級時,首先做好了這方面調查,在此根底上對學生的上機座位停止布置。在講授一些常見的學問點時,如:漢字的輸入、資源管理器的操作等,并支持他們停止感興味的一些操作,如:電腦繪圖、打字游戲。此外我還鼓舞他們自學課本上的選學模塊,并作一定的輔導。這樣就有了較多時間對根底差的同窗多指導,使他們能順利地完成我布置的根本教學任務或操作鍛煉。

高職計算機教學主要目的是激起學生學習和運用計算機的興味,穩固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讓學生初步控制計算機的根本操作技藝并應用于理論,注重培育學生的信息素質和創新思想以及自學才能。在有限的條件下,依據學生目前的實踐狀況應用這樣的辦法停止多樣化的教學還是有其可行性的。

二、教學辦法

“教無定法”。只需能促進學生了解、控制順應就是一個好的教學辦法。

1.比喻闡明法

計算機課程中有相當一局部是根底理論學問,關于學生來說有時較單調。假如在講課時恰當地運用比喻,就會有助于學生對學問的了解和控制。比方:在講網絡中的域名和IP地址時,能夠這樣講:世界上的人很多,我們怎樣來辨別彼此呢?我們能夠經過用本人的名字和用身份證號兩種途徑,我們能夠運用身份證號來獨一的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證號太難記了,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名字來指定某人。網絡中的計算機也一樣,為了辨別彼此,他們也有“名字”~我們稱之為域名,同樣他們也有本人的“身份證號”~IP地址,IP地址能夠獨一的指定一臺計算機,但是,記住它不太容易,平常,我們只用域名來指定網絡中的計算機。這樣,學生們很輕松地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紗。

2.高興教學法

篇(3)

(一)對激勵教育的本質缺乏深刻的認識當前,很多高中院校教師缺乏對激勵教育的深刻認識和理解,只將激勵教育流于形式,不能使其真正發揮動機效應,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還有很多院校的領導和教師由于激勵教育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為了省事,仍采用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激勵教育理論方法的實施應用④。

(二)采用的激勵方法不科學,過于單一粗獷當前,高中院校已將激勵機制引入到了課堂教學中,并采取了一些激勵措施,比如優秀學生干部的選拔、獎學金的發放以及文明班級寢室的榮譽稱號等,但是這種激勵方式忽略了對學生自身心理需求和能力差異的關注,并不能真正起到潛能激發的作用。

(三)缺少健全的教育激勵機制當前,許多學校缺少健全的教育激勵機制,激勵教育往往是教師的個人行為,而不是整個院校的集體教育模式,很多教師的激勵教育措施無法得到充分的落實,缺少學校制度上和經濟上的支持,缺少配套機制保障⑤,無法將激勵教育落到實處。

二、強化高中課堂激勵教學的策略

(一)轉變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高中教職人員要從思想上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實踐,善于接受和學習新的教學思想理念,深入了解和認識激勵教育的本質,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重視自身專業知識提高的同時,掌握心理學和激勵理論知識,提升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學校要適時對教師進行激勵教育理論知識的培訓⑥,引導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方法,將激勵教育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個性和正當心理需求,因人而異地實施教育手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應用多樣化的激勵教育方式激勵教育方式不只是簡單的物質和榮譽激勵,還有心理激勵和動機激勵等,對于榮譽和物質性的激勵,實際上作用是微小和短暫的。激勵的目的是將外因轉化為內因,形成強大的內部動力,激發潛能。因此,要采取多樣化的激勵教育方式,因人而異,直搗學生的心理需求,調動學生對知識本身的興趣,而不是對于獎品和榮譽的興趣。

(三)建立健全教育激勵機制學校領導應重視激勵教育思想的引入,將其在全校進行推廣。健全教育激勵機制,加大政策財政支持,將激勵機制納入到教師考核等相關體系當中,充分調動教師激勵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進行教學管理,落實激勵教育,實現激勵效果的最大化,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其才智得到全面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造力。

篇(4)

(2)靈活采用信息化手段,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激發學生興致與樂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3)利用網絡平臺,增加師生互動,促進師生間相互了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網絡微課反復地進行預習和復習,更有利于學生學習;

(4)小組協作,互相促進,互幫互助,優劣互補;

(5)與專業相結合,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分析

2.1建立教學平臺,拓展教學空間

為了便于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除課堂教學之外,教師都會延長與學生相處的時間,傳統方式以增加輔導課來解決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有更多的師生交流機會,基本的方式是學生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任課教師加入群中參與到學生學科知識的討論中。

2.2優質資源共享,提升教學水平

近幾年的省“兩課”比賽和信息化大賽,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中、青教師,打磨出一些優秀的教學設計方案,也制作出一批優質的多媒體課件,這些優質教學設計方案和多媒體課件不僅有利于課堂教學、學生理解接受,更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教學資源。

2.3創設情境,激趣引課

初等數學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生活中的大小、快慢等不等關系,可由數學的不等式關系來刻畫;地平線上正在冉冉升起的紅日,映射出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相交、相切、相離;四季交替、潮漲潮落的周期性變化,與三角函數的周期性有著異曲同工之效。應用身邊的實例,數學史,數學的美和復習舊知引入新知等手段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起中職校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4應用媒體技術,突破重難點

數學的抽象性單純用語言來描述有時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如用正弦線作出正弦函數在[0,2π]上的圖像,用語言描述很難讓學生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制作Flash小課件,將單位圓的弧長轉換為數軸的橫坐標,平移正弦線到相應的位置上,確定正弦函數圖像上的對應的點,依此作出正弦函數圖像上各點,在確定點的同時得出正弦函數在[0,2π]的函數圖像,避開語言描述中所帶來的不清楚和抽象,手工畫圖中的繁鎖,形象直觀地展示正弦函數在[0,2π]上的圖像作圖過程。

3數學課堂評價方式轉變

3.1評價視角變化

在確定標準和要求的情況下,采用自評、互評、師評和知識檢測進行評價,評價視角從自我認識、相互之間評判、教師的看法以及知識的檢測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3.2強過程性評價

(1)平成預、復習;

(2)課堂提問、自主回答問題;

(3)課堂練習、自主練習;

(4)拓展性練習;

(5)隨堂檢測;

(6)課堂紀律;上述評價也需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設計等安排,將幾種評價形式綜合應用。

3.3合知識評價方式轉變

(1)半開卷檢測。在考前學生自己將所學知識、題型等整理在一張A4紙上,任課教師核查,系部核準,作為考試時可借簽的部分之一。

(2)任務完成情況檢測。布置數學實踐性任務,根據學生實踐性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評判。

(3)再申請檢測評價。閉卷檢測,在成績沒有公布的情況下,學生根據自己檢測情況,自認為檢測結果達不到要求,可申請同類型測試卷重測。檢測方式的選取也需根據學生學習內容,學生能力和所學的專業來采用不同的檢測方式。

篇(5)

再出示幻燈片,布置學習任務:以小組為單位請將所有關聯的動植物用箭頭連在一起。學生寫完后在展臺前使用投影儀匯報展示,相互交流。用幻燈片出示下一項任務:你們有什么發現?學生匯報,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就可吃多種食物;把動物世界里的動植物連接起來就像一張網。此時,向對學生解釋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就叫食物網。順勢利用幻燈片出示學習任務:生物之間是什么關系?學生能夠答出,生物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播放關于池塘和田野中視頻,讓學生觀察生物的生存情景。播放后,利用幻燈片出示任務:讓學生找一找視頻中包括哪些食物鏈和食物網。播放視頻,進而可以讓學生把學習的知識食物鏈和食物網充分應用,加深理解生物之間的關系。

再利用幻燈片布置任務:如果一種生物滅絕了,有什么影響?讓學生交流討論,最后得出“一種生物滅絕會影響其他生物,因此保護一種生物就等于保護了許多生物,應該從保護每一種生物開始保護地球”的結論。該堂課,通過讓學生多次觀看不同的視頻,并利用幻燈片布置任務,比只使用課本上的幾幅圖片學習更生動、合理。這樣做法使得課堂內容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學生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二、解決生成性問題

小學科學學科涉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學科的知識,教師具備再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也無法全部應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提問。網絡技術可以輔助解決這一問題。師生都無法解答的課堂生成性的問題可以通過網絡搜索答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課堂教學生成性問題。例如,在講授“我們周圍的材料”內容時,有學生提問“玻璃是由什么做成的?”。這并不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因此任課教師在沒有精心準備的情況下很難解釋清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索“玻璃的成分”關鍵詞,找到相關答案,讓學生了解玻璃的主要原料、制作的工藝等內容。

三、輔助實驗教學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要提出明確的觀察方法,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按照一定的順序細致觀察。但是有些觀察方法教師難以表述,學生也很難理解并正確操作,這時利用教育技術“變抽象為具體,變模糊為清晰”就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講授“溫度表的讀寫時”內容時,需要讓學生掌握“讀數時視線要與液柱頂端相平”的要領。教師可運用Flas形式讓學生觀看,再親身示范,矯正學生錯誤的讀數方法。有些實驗受時空限制,學生無法在課堂中完成,就需學生回家實踐,但學生的能力不同,有些學生不能獨立完成任務,就會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可以把實驗過程錄制成視頻片段,再進行有機組合做成實驗視頻,讓學生觀察模仿實驗。以講授種子的發芽實驗為例,教師課前可以把種子每天發芽、生長的情況拍成視頻或照片,讓學生觀察。學生通過觀察實驗,也能獲知綠豆種子發芽的過程,其中包括綠豆芽莖、葉的顏色、莖的粗細以及植株的高度等,進而得知綠豆發芽、生長需要的條件。教師的這種操作方法充分說明了教育技術具有實時、直觀、形象、實效的特點,可提升學生實驗探索的效率。

篇(6)

2方劑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病例導入式教學方法的優勢

病例導入法在方劑學課堂教學中有相當的教學優勢,首先,課堂從導入病案開始有利于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了傳統方劑學“我講你聽”的弊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促進了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其次,學生通過對一個陌生病例的討論,提高了自己綜合分析方劑的能力,很好的鍛煉了臨床思維能力,為以后投身中醫臨床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且,我系開設方劑學課程的專業多數都是臨床專業,早接觸、早適應,這點尤為重要。

3方劑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病例導入式教學方法的研究現況

現如今,病例導入式教學方法已經廣泛應用于方劑學課堂教學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還有一些研究者對病例導入式教學方法中病例材料的選擇、病例課件的制作,以及教學方法的具體實施等,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在案例材料選擇上,有學者提出以臨床常見方,常見病為主,盡量選取學生熟悉,對學生日后的臨床辨證論治能力具有啟發性的病案。也有專家指出要特別注意選擇中醫名家的病案,既要錄用辨證選方正確、療效確切的病案,也要有代表性的誤診誤治的病案。當然,目前的病例導入法也存在方方面面的問題,比如病案在引入時,臨床表現、癥狀體征被教師歸納的井然有序,學生的辨證論治、歸納總結能力并沒有的到有效的訓練,再加上有些疾病在初次或復次治療后的轉歸及預后也沒有詳細的記載,很難讓學生對該方有深刻的理解,掌握也就更無從提及了。在病例課件的制作上,多為口述、文字,更為生動的是由臨床病例制作的錄像。

篇(7)

(一)廣泛性與關聯性我國對國際經濟合作學科進行系統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隨著我國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規模的擴大和形式的增加,國際經濟合作課程的教學內容日趨龐雜,主要內容包括:國際投資合作(國際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國際技術合作、國際工程承包與勞務合作、國際租賃、國際經濟援助、中國對外經濟合作等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內容與操作方法,及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和國際經濟合作主體權利的法律保護。課程內容的廣泛性導致課堂教學存在兩大難點:一是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多數開課為每周2學時)如何深入講授龐雜的課程知識點,課程重難點如何突出;二是如何解決課程知識點與其他課程教學內容存在的重復問題,如國際直接與間接投資內容屬于國際投資學,國際技術貿易、跨國公司內容在某些院校已經單設課程講授。關聯性是指國際經濟合作各種形式之間的聯系比較緊密。目前在信息化與全球化基礎上進行的生產要素國際間轉移與重新配置多數情況是資本、技術、勞動力等要素結合在一起產生的一攬子生產要素的國際轉移與配置。如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本身就涉及可行性研究、國際工程承包、國際勞務輸出、國際技術轉讓、國際租賃等多種形式的合作。

(二)時效性與實踐性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化與信息化的迅速發展使得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的生產要素種類不斷增加,在傳統的資本、技術和勞務的基礎上發展出許多新的內容,如土地、信息、企業管理、風險投資等成為國際經濟合作新的內容。此外,中國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理論與現實案例日益豐富。時效性要求授課教師隨時關注國際經濟貿易形勢的變化,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做到與時俱進。盡管國際經濟合作課程涉及要素流動的基本理論,但其理論沒有嚴格的體系,多數理論是對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等課程相關理論的歸納,課程內容主要側重于實務,特別是各種經濟合作方式的操作程序與環節,如國際技術轉讓、國際工程承包、國際租賃、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實踐性較強的內容。

二、國際經濟合作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一)整合教學內容明確課程定位是整合教學內容的前提。結合課程特點和教學對象,將國際經濟合作課程明確定位為: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面、為將來的工作與深入學習打下基礎。具體而言,一方面,通過學習,使學生形成一個關于國際經濟合作較為完整的知識架構,特別是掌握重點概念與理論;另一方面,使學生掌握國際經濟合作主要方式的實際操作,把握國際經濟合作實務發展的新趨勢與動態。目前,多數高校國際經濟合作教學采用的是對外經貿大學盧進勇教授主編的國家級規劃教材《國際經濟合作》,筆者以此教材的框架體系為基礎,結合地方產業結構特點,遵循應用性、時效性與重點性原則,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優化與整合。1.導論。主要內容包括國際經濟合作的概念界定、類型與研究對象;國際經濟合作的產生與發展;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理論。2.國際直接投資。國際直接投資的概念、形式與發展趨勢;國際直接投資主體—跨國公司概述;國際直接投資的動機;國際直接投資環境。3.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或者外商對華直接投資)。中國利用FDI的發展歷程、主要特點與作用;中國利用FDI的主要方式;中國利用FDI的政策法律規定。4.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走出去”戰略內涵與必要性;中國境外FDI的現狀、特點與問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管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文化融合。5.國際間接投資。國際間接投資的含義、特點、分類與影響因素;國際債券投資;國際股票投資;中國對外間接投資。6.國際技術貿易。國際技術貿易的含義、內容;國際技術貿易的主要方式;國際技術貿易價格;中國對外技術貿易管理;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的關系。7.國際工程承包。國際工程承包概述;國際工程承包招投標程序;國際工程承包合同;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的特點與問題。8.國際勞務合作。國際勞務合作的含義、本質與主要形式;國際勞務市場的發展趨勢與特點;國際勞務合同的基本條款;中國對外勞務合作的現狀與特點。9.國際租賃。國際租賃概述;國際租賃的主要形式;國際租賃合同;租金的計算。10.國際發展援助。概述;國際發展援助機構;中國與國際發展援助。11.可行性研究與項目評估。可行性研究的含義、階段、主要內容與工作程序;項目評估的概念、主要內容與工作程序;項目評估與可行性研究的關系。12.特色專題:浙江省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現狀、問題與對策。

篇(8)

二、教學設計內容

對于審計課程,學生普遍感到內容很抽象、很混亂,缺乏有效的框架結構。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是審計課程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更具高職學生的特點,我認為高職審計課程主要應該是內部審計,教學內容仍然可以分為兩大塊,一是審計理論,二是審計實務。在審計理論部分,要講授清楚內部審計的要素、流程和方法,內容可能比較混亂,老師講起來和學生學起來都會覺得枯燥無味。那么,審計老師就要確定一條主線,使所有的內容都能圍繞這條主線來展開。在審計實務環節還是按照財務會計的內容,分要素來安排教學內容。一般來講,本部分以制造業為例來進行教學設計,共分為五大部分:資產審計、負債審計、所有者權益審計、收入與費用審計、利潤審計等內容。這樣與財務會計、稅法等相關內容相統一,就企業內部進行審計。

三、選用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對于重要的知識點案例教學以及分組討論法等,對于不太重要的內容嘗試讓學生參與講授與討論等。

(一)案例教學。對于審計課程中理論部分,內容比較多,概念抽象,學生學習起來較為枯燥,所以在講授這部分內容的時候,還是要列舉一些案例,或者讓學生自己參與其中。比如在學習內部控制時,可以結合高職院校技能競賽中關于內部控制方面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實操,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分組討論。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教師提前提出討論案例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查閱相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讓學生利用所學的審計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認真寫好簡要的分析報告,并分組進行闡述。討論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課堂所授重點,聯系實際。同學之間有不同意見也可以進行辯論,各抒己見。討論結束后,先讓學生代表進行點評,教師再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還能強化學生其他方面的綜合能力。

篇(9)

1.1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預科生具有自我約束力的同時,也具有自我選擇的能力,他們會討厭傳統的教學模式。如果教師還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味地在課堂上講,忽視學生主體的互動,那么,將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并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用熱情對待計算機課堂。計算機是一門注重實踐的課程,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實踐活動中,這樣能讓學生產生興趣,能更好地開展后期教學活動。其次,教師還應該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在新的學習環境下,讓學生能主動思考和分析問題,并且能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采用中學階段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堅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理論層面到技術層面,采用滲透教學方法。所謂滲透教學就是要利用實踐活動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例如在MSExcel和MSPowerPoint等課程教學中,應該先根據實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布置作業,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能對課堂產生興趣。

1.2注重教學總結

作為一名預科生教師,自身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時還應該具有自身獨特的教學風格,想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能贏得學生的贊揚,就必須要重視課堂的總結和反思。教學總結和反思是提高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但是要更加懂得總結課堂問題,然后針對問題尋找最佳的教學方法,從而不斷解決問題。例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先理論后實踐,但是在計算機教學中,可以采用先實踐,然后知道,最后再用理論知識總結,這樣學生能針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尋找應該掌握得重點知識,從而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篇(10)

二、開展科技競技活動,提高小學科學教育實效性

開展科技競技活動,進而提高小學科學教育實效性,就要立足于當前,正確地認知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要做好教學的充分準備,對于如何開展科技競技活動并提高小學科學教育實效性,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做好備課的準備開展科技競技活動,提高小學科學教育實效性,科學教師就要做好備課的準備,將本節課的內容貫穿整個學段,并將各個單元的知識重點融入備課的主要目標中,對教學的度加以把握,做好材料的準備,適時對實驗進行改進,并對具有實用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加以采用,盡可能地做到人人參與的效果。

(2)對探究任務加以明確,并借助任務驅動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明確探究任務的過程中,要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內容,同時結合科技競技活動的任務和內容進行充分的探究,加強同學之間的觀察交流,對學生自由探究的欲望加以滿足,引領學生對新的任務以及新的活動進行綜合性的探究,進而對學生思考能力和探究實踐能力加以培養。

(3)將小組學習的作用充分發揮當前小學科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科技競技活動,做好對學生的和諧化管理。要想充分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就要將科技競技活動進行分組進行,充分發揮小組間的學習作用,保證小組成員人人參與。堅持長期的小組參與學習,不但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還能保證科技競技活動的有效開展,進而全面提高小學科學教育的實效性。

(4)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在小學科學教育的過程中,定期地開展科技競技活動,在提出問題、做出假設以及信息收集整理總結的過程中,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動腦能力,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實際的科學探究能力。

(5)采取科學的評價方式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科技競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保證有一定的評價環節。小學生的科學教育更要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進行培養,并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科學素養、溝通能力以及團結合作能力進行綜合性的培養,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科技競技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學習實驗過程進行觀察,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每次科技競技活動開展之后,對其活動進行總結,并分享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上一篇: 執行工作匯報 下一篇: 入黨積極分子匯報材料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免费无l码中文在线 | 亚洲性爱之国产精品 |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一级大片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福利 | 杨幂在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