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2-27 11:09: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執行力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執行力論文

篇(1)

    我們該如何提高執行力呢?

    1、不是動作越快就代表執行力越好,如果方向錯了,那么也只能越走越遠,所以第一步要把握好大方向,明白事情的目標導向,困惑的地方一定要問清下達任務的人,開始的方向不能偏。

篇(2)

我國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行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人大及其常委會是國家權力機關,是十分重要的政治機關。我認為,加強人大執行力建設應圍繞人大依法充分履行職能來進行,將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有機結合起來。

首先,在堅持人大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中提高執行力。做好人大工作,黨的領導是根本。人大行使好職權,簡單地說,就是在黨委的領導下,圍繞中心工作,依法發揮職能作用。因此,必須始終堅持,主動爭取黨的領導,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善于使黨委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人民群眾的共同意志,從法律和制度上保證黨委意圖和重大決策的落實。

其次,在構建良性互動工作格局中提高執行力。一方面,要與“一府兩院”良性互動。從法律上講,人大與“一府兩院”是監督與被監督、決定與執行的關系,但無論是權力機關,還是行政、審判和檢察機關,都是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開展工作,只是職責分工有所不同。因此,人大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應注重處理好與“一府兩院”的關系,寓支持于監督之中,與其他國家機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把力量凝聚到加快發展、維護穩定、促進和諧上來。另一方面,要與下級人大上下聯動。從理論上來講,市人大與各鎮人大具有法律上的監督關系、業務上的指導關系;從實際工作來看,全市人大工作光靠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是難以收到成效的。所以,必須樹立全市人大工作一盤棋的思想,加強市、鎮兩級人大的聯系和互動,這樣,才能在監督工作方面形成合力,有效督促解決各地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在代表工作方面取長補短,促進全市代表工作再上新臺階。

再次,在督促落實人大作出的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中提高執行力。人大作出的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是經過人大集體討論后形成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意愿,有利于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決議決定的落實情況,也最能反映出人大執行力的強弱。因此,人大要把督促落實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作為加強執行力建設的重要抓手,不斷創新督辦方式,加大督辦力度,確保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落到實處,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人民切身利益的強大動力和具體舉措。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青年干部要提高執行力,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一要樹立志存高遠的思想。志向的高度決定人生的寬度,高遠的志向是催人奮進的“助推器”,釋放壓力的“減壓閥”,面對挫折的“強心劑”。青年干部如果沒有高遠的志向,始終將自己困在狹小的空間里,就很容易將工作看作是負擔,陷入昏昏噩噩,無所事事的泥沼,更談不上提高執行力了。

二要樹立腳踏實地的思想。我認為腳踏實地包含以下三種境界:一是全心投入,無論對待什么樣的工作和任務,都要以同樣認真的態度和嚴格的要求去完成,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考慮得更周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才能保證落實政策不走樣,完成任務不打折。二是以苦為樂,理想與現實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工作條件的艱苦,工作環境的惡劣,工作任務的繁重,要求我們青年干部必須發揚吃苦耍勞、以苦為樂的精神。三是寧靜致遠,寧靜是一種典雅的氣質,質樸的情懷。只有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心靈的和諧,建設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園,才能真正享受到工作和生活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始終保持對工作和生活的激情。

三要樹立厚積薄發的思想。作為青年干部,要有水的精神,象水一樣不斷積蓄自己的力量,在時機不夠成熟的時候,把自己的厚度累積起來,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就能奔騰入海。如何做到厚積薄發?我認為有兩個方面需重視。首先是勤于學習,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覺悟,一種習慣,用學習來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其次是錘煉作風,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除了辦事能力以外,還包括工作作風,青年干部要在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時,不斷錘煉作風,養成雷厲風行、嚴謹細致的良好習慣,遠離拖沓懶惰、馬虎草率的不良惡習。

正確的思想觀念確立之后,還要注重講求好的工作方式方法,也就是在實際工作層面,注意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是要處理好方向和速度的關系。俗話說,方法不對,力氣白費。同樣,方向不對,力氣也是白費。因此,提高執行力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把方向搞明確,把目標搞清楚,不能腳踩西瓜皮。方向一旦明確,就要全力以赴地去開展各項工作。同時,要保持對方向偏差的敏銳性,如果在執行的過程中發現執行出現偏差,就要立即把速度降下來,必要時,甚至要“急剎車”,及時調整方向后,再沿著正確的方向繼續前進。

篇(3)

一、醫院執行力文化的內涵

執行力即一種執行的力量。它不僅是對政策、制度、規定、指令等的執行能力,還有對思想、理念、文化等意識的執行能力。執行力是醫院管理制勝的有力支撐。執行力的構成主要包括戰略流程、人員流程和業務流程三個方面。辦好一所醫院,除了要有良好的運營機制和完善的規章制度外,還要有堅強有效的執行力。醫院文化決定了人的思維模式和思維空間,文化也由此決定了醫院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醫院能否贏得百姓信任的根本。如果沒有文化意義上的改變,就不會有一個醫院整體的執行框架。醫院的執行力文化就是把“執行”作為所有行為的最高準則和終極目標的文化。醫院的執行力文化凝聚了全體人員的執行精神,它對指導醫療實踐,規范醫療行為,保證醫院持續穩定地向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醫院執行力文化的構建

2.1醫院執行力文化的核心理念

2.1.1責任意識提倡以人為本、以技術為輔的理念是管理發展的客觀要求。醫院最主要的任務是醫療服務,與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所以責任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各級各類人員要明確自己的職責,要有認真的態度與責任意識,要有能力面對繁瑣和復雜,嚴格遵循醫療和護理工作的有關規程,一絲不茍地把事情做好。對工作保持敬業精神和責任心,自動自發地去完成任務。

2.1.2服務意識醫院以治病為中心還是以患者為中心,不僅僅是服務觀念和服務模式的轉變,更是管理理念的轉變。以治病為中心強調的是技術的應用,而以患者為中心則強調的是全面的服務。患者不僅需要醫療技術服務,還需要心理的疏導和健康教育服務。患者走進醫院,醫院就應該為他們提供所有相關的健康服務,使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以患者為中心是醫院全面質量管理的高度概括,它要求醫院處處為患者著想,服務優良、價格合理,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服務。

2.1.3求實作風無論對醫院領導者還是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必須要有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醫院領導者首先要清楚醫院的實際情況,明確醫院的發展戰略和具體的實施計劃,并使一線醫務人員對醫院的發展前景有比較深入的了解,積極參與醫院發展戰略的制定。而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也要有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平時要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一旦出了問題,要有一個端正的態度,認真查找發生差錯的原因,及時糾正。

2.1.4創新意識醫院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而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關鍵是人才,要打造良好的學術團隊。醫院必須建立良好的知識管理機制和競爭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利用多種渠道加快優秀人才的培養,提升醫院技術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2.2醫院執行力文化的制度保障

2.2.1醫院發展戰略的制定與運行機制醫院的執行力文化也應該體現在制度上,使抽象的文化得以具體體現。在醫院發展戰略目標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要正確提出醫院的發展戰略并正確地限定和分解戰略目標,必須在認真分析醫院發展的內外環境的同時,廣泛征求一線醫務人員的意見,確保全院上下齊心協力,確保執行信息傳達到臨床第一線。

2.2.2建立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按照“職位明確化、薪酬社會化、獎金績效化”的原則,逐步完善醫務人員職稱、職務升降機制;通過完善激勵約束機制,逐步建立起科學規范、內具活力、外具競爭力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不斷健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環節,根據優秀專業人員的實際情況,積極創造有利于其發展的條件,做好人才儲備,為提高醫院的競爭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醫院執行力文化的推進

3.1領導的作用在醫院執行力文化的培育過程中領導者的作用非常重要。醫院領導者不僅僅制定戰略決策、下達命令、監督醫院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更重要的是其自身必須具備執行力。領導者必須深入臨床一線,了解一線醫生的工作程序和治療方案,重視醫療流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做好現場執行的表率。

3.2有效的溝通醫院執行力文化的形成是一個從強制走向自覺的過程,醫院執行力文化的形成必須循序漸進,必須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讓全體人員形成共同的理念,建立共同的執行價值觀,從而使執行從一定程度上的強制形式變為自覺自愿的行為。必須建立柔性的組織機制以及一套合理有效的溝通機制,實現開放、真誠的溝通。增加醫院領導與一線工作人員的有效溝通,使領導者掌握更多的一線工作情況,了解執行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了解醫療流程中存在的問題。:

3.3注重細節,優化服務流程醫院作為以保全人的生命為目的的醫療集約化組織,醫療行為實施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每一個細小的偏差都可能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因此,必須注重醫療活動中的每一個細節,避免出現醫療差錯。技術細節的不斷完善也可以提高療效。在服務細節方面做到個性化服務,了解患者的痛苦,作為主管醫生和經管護士必須掌握患者思想上的變化,要用心去關心患者,疏導患者的情緒,使患者樹立與疾病做斗爭的信心。服務流程的優化應考慮到:減少患者的等待時間,做好患者就醫過程中的引導工作,合理安排患者檢查、交費的程序,避免高峰時間的擁塞,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床位的使用率。

總之,醫院執行力文化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需要醫院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在醫院執行力價值觀的逐步形成過程中,其核心理念將逐漸深入人心,醫院整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將得到不斷加強。

【參考文獻】

篇(4)

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成為課堂主體

教師的適當引導是激發學生“執行力”、創造力的必須環節.相較于教材上的練習題,高中數學考試中的題目難度更大,對學生理解能力、計算能力的要求也就更高,這使得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進行適當引導,從而使學生能從更高層面理解所學內容.引導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通過在課程開始前、進行中、結束前進行針對性提問來實現課時進度的調節與重難點內容的強化,以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有關專題內容的啟發式提問.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問題意識的養成不能單靠“教師提問,學生思考”這一模式來實現,對學生的啟發也不能出現在每個問題之上.必須在學生初步掌握所學內容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深入學習.這是確保學生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基礎,也是教師合理掌控教學進度的需要.

三、定期總結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篇(5)

什么是執行力?這在很多書籍、文獻中都有不同的解釋和定義,但書籍或文獻中的解釋和定義,闡述得都比較抽象,讓人難以直觀理解。筆者認為,首先可以從執行力的字面上來理解,“執”:執著、堅持,“行”:行動,“力”:能力、力量,連在一起就是執著地行動、執著地去做的能力。其次,還可以從企業的工作要求上來理解,可以把執行力理解為執行某項工作的能力,是指有效利用資源、保質保量完成預定工作任務和目標的實際操作能力。著名的實戰型管理培訓專家余世維談到這樣一個例子:一家大型國企因為經營不善導致破產,后來被日本一家財團收購。廠里的員工都盼望外企能帶來先進的管理方法。出乎意料的是,外企除了財務、管理、技術等要害部門的高級管理人員換成了他們派出的人員外,其他的沒有任何變動———制度沒變,人員沒變,機器設備沒變。外方只有一個要求:把以前制定的制度和標準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結果不到一年,企業就扭虧為盈了。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沒有執行力,再好的戰略決策都實現不了。

(二)提升執行力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意義

國內很多企業都成立了公司制,在公司化的管理體制下,要做好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與企業每一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執行力息息相關。

1.提升執行力是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上水平的有力措施。

在企業管理中,人力資源管理只有不斷提升執行力,才能促進自身管理工作上水平,才能將企業的發展戰略、安排部署不折不扣地執行到位,才能更好地適應新的市場競爭格局。

2.提升執行力是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基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好與否,決定著企業人才儲備、人才發展和企業發展的興與衰。

3.提升執行力是開展領導能力建設的重中之重。執行力建設也是領導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否把握好人力資源管理戰略部署,做好人力資源管理決策,是各級領導的領導能力的具體體現。

二、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執行力存在問題探討

近年來,抓機遇快速發展起來的國內企業,練就了很強的企業發展能力,但卻很少來完善企業的管理,造成了管理水平和企業規模的不匹配。當企業發展到平穩整合期后,管理能力不足的弊端開始顯現,而執行力差就是最典型的表現之一。筆者經過調研及查閱資料,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剖析,認為當前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在執行力方面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對人力資源管理文件理解不透徹,對管理流程不熟悉,工作效率低

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文件、制度,是每一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人員開展工作的依據和準則。不同人員對文件的理解、掌握程度都有一定的差異。有的能較好地理解文件要求,有的卻對文件的意圖和目的不理解,執行起來差強人意。

(二)監督考核機制不完善

考核是一種監督機制,監督是提升執行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監督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對待,得不到很好的落實,很多問題就會因為缺乏監督而喪失了解決改進的機會,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新問題變成了“老、大、難”問題。

(三)不同子公司之間存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慣性問題

很多企業都下轄多個子公司,它們都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也形成了一定的管理文化傳統和管理習慣基因。這種深厚的管理習慣底蘊必然沉淀在不同子公司管理的各個方面,構成不同的管理文化特色。這種管理慣性,極大地影響總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人力資源管理執行效果。

(四)互相溝通意識薄弱

在現實中,經常會出現領導與下屬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造成員工獲得的信息與上層的初衷有很大出入,導致最終執行結果偏離了原本要達到的目標。有的人在執行時從不和領導、同事溝通,到最后工作做不下去了,才想起去問領導、同事,這樣一來一回,截止時間到了,工作卻未完成或急匆匆的草草了事。

(五)個人綜合素質不強,專業知識不過硬,不善于學習、總結

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即開展工作所具備的能力。包括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專業技能技巧層次、自主學習和總結的能力、建立工作關系的能力等。部分人員平時缺少學習,對工作中出現的優缺點也不善于總結。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斯曾經說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當今時代,知識的更新越來越快,作為企業重要崗位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如果不善于學習、總結,不追求新知,對個人而言就容易被時代淘汰,對企業而言就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六)存在惰性思想

惰性是人懶惰的本性,不易改變的落后習性,不想改變老做法、老方式的一種傾向。當一個人有惰性心理時,做事往往就會一拖再拖。比如,當領導布置工作任務時,大家都表態一定按時按質完成任務。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人卻總是覺得離截止日期還有很長時間,所以一拖再拖。而在最后期限前才匆匆忙忙地趕時間趕任務,結果工作完成效果差強人意。

三、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執行力的措施

針對前面提出的若干存在問題,結合實際情況,筆者提出了一些提升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執行力的對策和建議:

(一)規范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明晰業務流程

首先在制定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時,必須保持嚴謹的態度,事先要周密調研、規劃,制定的各項制度之間不能存在矛盾和交叉現象。其次,制度出臺后不能朝令夕改,要保持相對穩定性、連續性和協調性,以便各級管理人員能按照文件和既定的工作流程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然后,人力資源管理的牽涉面很廣,需要多個部門之間通力配合,應根據實際情況,明晰每一個業務流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來。最后就是簡化流程,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把簡單的東西量化及要求具體化。讓管理人員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該怎么做,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而不必事事靠上級來督促。

(二)完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激勵及考核機制

激勵員工應從結果均等向機會均等轉變,激勵要有足夠力度,并努力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因此,要強化激勵,績效考核與薪酬相結合,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獎勵與懲罰相結合。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執行力的強弱,需要有人去監督、評價、考核,通過評價考核來促進執行力的提高,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對于辦事拖拉、工作不思進取,完不成既定工作任務的人員要給予一定的扣罰,嚴重的甚至要調離原工作崗位。

(三)克服不同子公司之間的人力資源管理慣性,提高企業文化認同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歷史沉淀下來的好的工作方法、做事原則、信仰追求。統一的企業文化對于提升執行力至關重要。企業所形成的經營理念、企業精神、形象識別,都具有戰略性、主導性、整合性,是各下屬子公司管理文化建設的指導和規范。

(四)注重執行前和執行中溝通意識的培養

良好的溝通是執行的基礎。世界經理人網站在2009年1月曾經有過一個關于執行力的調查,在被調查人員當中,絕大部分人都認為良好的溝通是提升執行力的最有效的渠道。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意見是:“有效地提高執行力,在一般情況下首先要進行充分地溝通,對完成目標任務取得較為一致的認同。否則,上面再好的決策經過中、下層執行的‘七折八扣',就會走樣。”溝通還有另外一個目的,讓組織內的員工坦誠交流當前的實際情況,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可以取長補短,優中選優。美國企業家拉里•博西迪認為,員工在非正式的溝通中,學會了如何協作。在執行中碰到困難,也會想到和大家一起商討如何解決問題。

(五)完善培訓體系,持續提升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人才,是企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資源,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如何把“人”變成“人才”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關系到企業的長遠發展。一個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關鍵就看這個企業里的人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具有較強的工作執行能力。

(六)樹立責任意識和進取精神,克服惰性思想

在激勵和考核的同時,也要加強管理人員在工作作風、工作態度、主觀能動性方面的培養和教育,培養員工樹立起強烈的責任意識和進取精神,強化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堅決克服工作懶散、辦事拖拉的惡習,這也是提升執行力的有效措施。

篇(6)

二、影響因素

作為一個組織,學校與現代管理學中定義的組織最大區別在于:人事制度和工資制度。就是說,最高權限的人事權和財務權并不在校長手中,更明白的說法是,老師是政府聘請的,領政府的工資。此外,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即便在學校,干部只升不降、工資只增不減也是一種公認的正確做法。因此,在研究學校管理團隊執行力的影響因素時,必須剔除績效獎罰和庸者去職這兩大利器。在學校系統中,影響管理團隊執行力強弱的因素是頂層建設、校園文化、工作機制和干部素質。在上述幾個影響因素中,干部素質是基礎,工作機制是保障,校園文化是核心,頂層建設是關鍵。干部素質和工作機制是顯性的,是容易引起校長注意并大力建設的因素,它們對管理團隊執行力的影響猛烈但短暫,屬于治標因素,這是因為一旦誘因缺失或條件變化,執行力會隨之起伏,如,干部隊伍有較大變動時,那么,整體素養就得重新評估。而校園文化和頂層建設是隱性的,是不容易引起校長關注又發揮巨大作用的因素,它們對管理團隊執行力的影響溫和但持久,屬于治本因素。這是因為在一個組織中,人們只要有共同的精神依賴、價值認同、目標追求和行為準則,那么,每個人都會發揮最大潛能為這個組織服務,體現出來就是團隊的執行力越來越強。

三、建設途徑

現實中,幾乎每個校長都會意識到管理團隊執行力建設的重要性,并且將其當作自己工作的要點之一,但由于認識、方法、能力和途徑的不同,造成各學校的管理團隊執行力強弱千差萬別,這也是影響辦學效益好壞的原因之一。因此,重塑或提升管理團隊執行力應該作為學校的戰略層面來考慮,作為學校發展的抓手之一。由上述分析可知,管理團隊執行力建設的途徑就是對四個影響因素的建設,它們從易到難排序分別是:工作機制、干部素質、頂層建設和校園文化。實際工作中,從最容易項目入手是符合情理的做法。學校的工作機制應該引進現代管理學中的目標管理(SMART原則)和質量管理(PDCA循環)。目標管理即是以制訂目標為起點,以對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為終結的管理方法。工作成果是評定目標完成程度的標準,也是考核的依據,成為評價管理工作績效的唯一標志。至于完成目標的具體過程、途徑和方法,管理者并不過多干預,在目標管理制度下,監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標實現的能力卻很強。它使管理者的工作變被動為主動,不但有利于更加明確高效地工作,更是為未來的考核制訂了目標和考核標準,使考核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更能保證考核的公開、公平與公正。制訂團隊的工作目標必須符合上述原則,五個原則缺一不可,可以這樣說,制訂目標的過程也是管理團隊執行力不斷增長的過程。質量管理指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至于頂層建設,套用流行語,就是學校的核心價值體系,它是由學校崇尚和倡導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辦學愿景、發展途徑和規章制度等構成的價值認同體系。在學校中起著主導和統領的作用,對學校各項事業具有強大的引領和整合功能,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它具有理想性、穩定性、統攝性、共識性和建設性。對于頂層建設,有以下幾點認識:

(1)沒有完整核心價值體系的學校必然是盲目混亂、競爭力低下、停滯不前的,管理團隊執行力必然低下;

(2)構建完整的學校核心價值體系是校長的責任,也只有校長才能擔此重任;

(3)學校核心價值體系必須符合社會發展需要、順應教育改革趨勢、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依據學校自身實際,就是說學校頂層建設應具有共性,又有個性;

(4)構建過程中,校長應該經過充分醞釀、提煉總結、征求意見和宣傳學習等環節,充分溝通,尊重和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增強教職工的認同感和使命感,也為校園文化建設埋下伏筆;

篇(7)

目前應用型本科教學管理制度針對教學的諸多管理活動基本按照統一規格、統一行動、統一要求的模式開展。如每個系甚至每個二級學院都采用統一的教學計劃模版、教學大綱模版、課程導言模版、試卷(答題卷、題型、分值、答案)模版等等;再如統一備課、統一平時作業次數內容、統一閱卷、統一成績分布等。各類工作包括期末匯總材料、學生論文指導程序、答辯提交材料都是以清單的方式要求師生遵照執行,符合清單內容和數量便是完成。這樣統一管理的效果雖可媲美工業化模具生產的產品,但形式上的統一規格、便于管理,實質上已經扼殺了應用型教學需要的柔性評估、素質培育、人文關懷、業務技能等等至關重要的教育智慧,更扼殺了教師開展教學改革和創新的熱情、積極性和創造性,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單純從制度本身出發進行的管理違背管理原理,也背離應用型本科的教育方針。

2.教學管理制度采用至上而下的模式,缺少服務觀念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教學是中心工作。教學管理應處于服務教學工作的重要地位,它應該保證應用型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為一線教師和本科生做好服務工作,及時解決或轉達師生要求和意見。它是聯系教師、學生、學校主管部門的紐帶,教學管理與教學服務具有主輔層次的關系。但目前的教學管理制度卻執行著上傳下達的管理模式,追求管理的穩定性、執行力,忽略了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及教學目標的統一性,忽略了教師和學生的要求及感受。表面上看各項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但脫離了一切以教學為中心的工作方針,形成了重管理形式輕教學實踐的工作風格。這使應用型本科的教學實踐雖扛著威武的改革大旗,卻不知所措地惟命是從,而忘記了真正的方向,談不上教師和學生的發言權和自主性。

3.沒有真正把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培養目標和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中心任務

目前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管理大多側重事務性的工作環節,如開學的教學工作是否如期順利、各項教學資料教師是否按時完成上交、期中檢查教師的聽課記錄(教案、點名冊、課件等)是否齊全、期末考場是否秩序井然、考后各類歸檔工作是否符合規格等。工作的標桿便是整體局面的平穩有序,不出亂子,滿足于教師在教,學生在學,卻忽視教與學的實際效果。再加上多數應用型本科都是民辦高校,管理不得不考慮成本和收益的關系,所以教師的工作量加到極致,重點關注教師的工作任務是否滿負荷或超負荷,而對教學質量的實際效果重視不夠。對教學質量的評估采用機械化、程序化操作,忽略了辦學定位和目標,這樣的教學管理只限于讓一個教育機構規律運轉,與教育的宗旨和目標相距甚遠,沒有實現管理為教學服務的功能。

二、促進應用型本科教學管理制度與教學工作統一的重要性

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實踐工作的統一是指二者的目標和初衷一致,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應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當二者的工作目標一致時,才沒有誰服從誰的矛盾,只有服從共同的目標。一個協調運作的管理機制將極大地減少內耗,使各項教育工作更富效率。管理制度是為實踐活動服務的,背離了教學工作的教學管理制度,也將失去對教育實踐活動促進支持的意義。應用型本科的教學定位和培養目標需要相應的應用型教學管理制度支撐,如果教學管理制度自成體系、獨自運作、主次顛倒,那么應社會需要開展的應用型本科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改革便是隔靴搔癢,不達目的;富有實效的教學模式改革需要能為之提供輔助支持服務的教學管理制度;應用型本科的教學創新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執行靈活有度的教學管理制度;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規格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因此,沒有一個與應用型本科教學目標一致的教學管理制度,諸多應用型本科教育理論的研究、課題開發、實踐研討都將是功虧一簣的。我們應用型本科教育需要教學管理制度與教學實踐的統一。

三、建立服務于應用型本科培養目標的教學管理制度

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管理決定著教學工作的開展、決定著教育特色,建立一個服務型、務實型的管理制度體系,關乎教育質量和教育規律。以下建議基于本人職業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基層教學工作經驗,從環境、制度、方式等方面提出幾點教學制度改革的愿望。

1.建立三位一體的制度保障環境

適用于應用型本科教學管理制度需要政府、企業、學校共同打造互動的保障環境,確保應用型本科的創新性、應用性教學沒有硬指標的制度約束,同樣也確保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管理制度在為教學服務的同時有柔韌度和科學性。目前標準化、僵化、局部單項管理的教學管理制度,其形成有一定的社會原因和自身原因,如政府對應用型本科的評估標準是統一的、規范的、嚴格的,教學制度要保證各項教學活動形成的資料和數據符合評估要求;企業對高校的教學和管理沒有參與的動力和熱情,他們可以在人才擁擠的市場上方便地找到所需人才。但我們不能認為改變應用型本科教學管理制度現狀只是高校的職責和任務,政府和企業的推動力也是根本性的要素。政府減少對教育的行政干預,留更多的自主空間給高校開展教學改革、管理創新,才能形成自由民主開放的大學氛圍,才能談得上實現教育的初衷,回歸教育的自然規律。企業與高校的互動同樣需要政府的促進,只有大環境寬松后,實踐層面的改革才富有實效。因此三位一體的制度保障,才能促使應用型本科的管理制度改革放下包袱,輕車簡從,直達目標。

2.建立尊重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管理制度

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管理制度是為課程改革、教學模式創新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服務的,而上述這些工作的直接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什么樣的課程設置符合社會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更適合課程特點和學生技能的培養、什么樣的考核方式更適合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評估等等,只有教師和學生最有發言權。建立民主參與的動態的教學管理制度、以增強學生應用技能為原則對現有的教學管理制度進行再設計,有利于開創應用型教學模式改革的新局面,有利于教學改革朝著加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方向努力,也會更充分調動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以教師學生為本,實行靈活、自由、寬松、嚴謹的教學管理制度才能體現大學精神,才能讓應用型本科的教學工作符合其自身特點并造福社會。

3.建立適合專業課教學改革的教學監控模式

教學監控包括對教學工作的管理和對學生考核方式的管理。專業課教學是應用型本科教學模式改革的主體,對于這類課程的教學質量監控不適于采用規格化、程序化、形式化的管理模式。對于教學質量的監控應該從企業認同和學生認同感入手,企業認同、學生接受的教學質量才是我們追求的方向,不被市場接受的教學效果,即使完美符合學校各項制度,又有多少社會意義?建立適合專業課改革的教學管理模式才能服務于應用型本科的教育目標,只有教學管理制度與教學工作的目標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實現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預期;對于教學效果的監控管理應該建立彈性靈活實效的管理模式,讓學生和企業說話;對于學生的考核方式不應由管理部門限定,約束對學生的評估考核方式就是對教學改革創新工作的限制。何種方式能評估學生的應用技能并適合專業課特點,教學管理部門可以適當放權給專業課教師,知人善任,給教師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對教師期中、期末的考試題型規范否、題庫建設完成否、平時教學資料齊全否進行監控。

4.形成針對應用型教學柔性、藝術性、人性化的教學管理文化

教育需要文化氛圍,工廠式的管理不符合教育特性。應用型本科傳授給學生的業務技能和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不是靠硬性、統一的教學管理模式能達到效果的,相反這樣的管理模式將會像桎梏一樣約束著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自主性,會大大偏離應用型的教學定位。柔性、藝術性、人性化的管理文化才能造就積極活潑的課堂,才能引領教師和學生在知識、技能、智慧、素養的空間里自由翱翔。對于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用行政式的管理手段進行苛責,除了讓教育工作圍繞管理工作開展外,會讓人忘記教育本身的初衷。所以柔性、藝術性、人性化的管理文化有利于應用型本科放手開展各項教育改革實踐,有利于教學工作符合應用型的特色,有利于師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應用型本科教育目標的實現,規范化、程式化的教學管理制度要追求的服從、統一、大好局面會在這種良好的管理文化中以賞心悅目的方式呈現。

篇(8)

一、物權行為理論及其原則

物權行為的概念公認為德國歷史法學派代表人物薩維尼最早提出,他在柏林大學講學時提出,以履行買賣契約或其他轉移所有權為目的而踐行的交付,并不是一種單純的事實行為,而構成了一個特別的以轉移所有權為目的的“物的契約”。薩維尼為了將交付從債權行為中抽離出來,特別賦予其以獨立的意思表示(即以物權變動為直接內容的“物的合意”),這就成為物權行為概念和理論的演繹基礎。從法律技術上看,創制物權行為概念的實際目的在于使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相分離,尤其是在法律效力上相分離,因此便發展出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和無因性理論,這些理論與公示公信制度一道構成了物權行為理論的三大原則:

1.分離原則。根據薩維尼的主張,債權行為的效力在于使當事人承擔債法上的權利和義務,并不能發生物權的變動,而要發生物權變動,必須另有一個以直接發生物權變動為目的的法律行為,即物權行為。因此,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各有其獨立的意思表示和成立方式,它們是兩個分離的、不同的法律行為。

2.形式主義原則。因為物權具有排他性,若無可以使公眾知悉物權變動的外部征象,易造成對第三人的損害,并損及交易安全,因此必須在立法上確定以登記作為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式,以交付作為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式。由此又發展出公信原則:“凡信賴物權變動的外部征象,認為有其物權存在而有所作為者,即使該征象與真實權利存在不符,法律對于信賴該征象的人亦加以保護”。(李湘如編著:《物權法》,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頁)

3.無因性原則。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是指債權行為(原因行為)的無效或撤銷不能導致物權行為(結果行為)的當然無效,所有權的受讓人仍保留標的物的所有權,而出讓人則喪失所有權返還請求權,只有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二、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的界定

自物權行為理論被1896年德國民法典采納以來,迄今已歷時百余年,但是該理論在各國法學界所引起的激烈批判和爭議至今仍然尚未止息。這些爭論大都局限于對其現實功效的評判,而缺乏深入的理論分析。無論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為自己設定了一個不證自明的前提:物權行為是一種法律行為。事實果真如此嗎?筆者認為,對此不宜妄下結論,惟有深入探討法律行為的若干重要問題之后,才能對此作出回答。

法律行為概念的創設曾被視為德國民法學最輝煌的成就,但同時它又是一個極端抽象、難以理解的概念。從法制史上看,嚴格意義上的法律行為概念便是在有約束力的意思表示無須靠即時交付來保障,并在時空上與后者相分離時才得以真正形成的。從德國民法學者對法律行為概念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19世紀的多數德國學者認為,法律行為就是意思表示行為。盡管后來的德國學者原則上承認,意思表示僅僅是法律行為中某種更為基本的要素,具體的法律行為還可能包括其他事實要素,但是在理論上學者們從不否認:法律行為之本質乃意思表示。即使是現代德國民法學者,他們對于法律行為概念的表述也僅有用語上的改變而無實質性的變化,其目的僅在于強調法律行為與意思表示間具有包容關系。德國學者拉倫茲(Larenz)就認為,“法律行為是一項或幾項行為,它們中至少有一項是旨在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的意愿表示”。盡管法律行為與意思表示不再同義使用,但是法律行為的本質是意思表示這一點卻是無可否認的。也正是這一點決定了法律行為和事實行為的根本分野。行為是指有意識的活動,任何行為都具有主觀意思和客觀活動兩個要素。法律行為的核心在于主觀原因,客觀行為的核心要素卻在于客觀活動,這一實質性區別決定了兩者在特征上的一系列的差異:

第一,兩者發生法律效果的方式不同。法律行為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發生法律效果,這一法律效果源自法律行為對行為人意思自治的容認,即法律對法律行為產生的意思后果只能給予合法性評價,而非在內容上的事先假設和規定。與此相反,事實行為僅僅取決于法律規定,當事人實施行為并不具有追求某種法律效果的意圖。或者說,這種意圖的有無并不影響法律效果的發生,而只要符合一定的規定便能產生法律效果。

第二,法律行為只能產生法律效果,事實行為卻能同時產生法律效果和事實效果。如,簽訂買賣合同是一種法律行為,它的法律后果是出賣人承擔交付標的物義務而買受人承擔支付價款的義務,但是事實效果——買受人成為標的物的所有人,出賣人成為價款的所有人——卻并不隨之發生。而拾得遺失物作為一種事實行為,其法律效果和事實效果是同時發生的,拾得人依法律規定取得該物的所有權是法律效果,拾得人對拾得物的實際占有則是事實效果。由此可見,法律行為的效力實際上來自法律的擬制,而事實行為的法律效果則以其事實效果為基礎。

第三,法律行為是從事實行為中分離出來的,它離開事實行為則無獨立的意義。從前述的法律行為概念產生的歷程可以得知,法律行為產生的基礎是設定權利義務的意思表示行為與履行義務的行為相分離,但分離只是針對“分步進行”而言,法律行為并不能離開事實行為而單獨起作用,因為法律行為不發生事實效果,它所設定的權利義務只能通過事實行為才能得到切實的履行。因此不需要履行的行為不可能是法律行為。

第四,從事實構成來看,事實行為必須具有法定的構成要件,如此才能體現其客觀性和法定性的特征。各國民法對事實行為一般作出詳盡而直接的規定,內容涉及行為的主客觀構成要件、持續狀態及其產生的后果。事實行為的各構成要件有機聯系,不相獨立,惟有符合全部法律規定的行為才構成這一類的事實行為。而法律行為實質在于意思表示,從一定意義上說不存在事實構成問題,因為法律不可能對其意思表示作出具體的規定,而只能抽象概括其意思表示的合法范圍。

第五,法律行為的主觀意思和客觀活動在內容上并不一致,再以買賣合同為例,合同當事人的主觀意思是互易貨物和價款,在客觀活動上卻表現為談判和簽訂文書;事實行為的主觀意思與客觀活動在內容上則是概括一致的,一致才能構成相應的行為。在即時交易這種事實行為中,當事人的主觀意思和客觀活動都是指向交付貨物和價款,不存在“表里不一”的現象。

從這些比較可以看出,事實行為的核心在于客觀活動,其主觀意思并無決定意義,僅僅影響事實行為的法律意義;與此相反,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因素和核心要件,其客觀活動的意義主要在于承載或傳達其主觀意思,并使法律行為成為一種獨立的行為,因為任何行為都必須具備主觀意思和客觀活動兩個要件。相對于客觀存在的事實行為而言,單純以在當事人之間設定權利義務為目的的法律行為更接近于一種思想行為。因此它在本質上是法律虛擬的行為。

法律行為的產生具有重大意義,它是一種行為,同時又是一種作為行為的法律,它對當事人而言就是活的法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揭示法律行為的價值;第一,法律行為具有在當事人之間創設權利義務的功能,因而是法律實施的重要手段。由于實體法不可能窮盡現實所有的情況,而且無法適應社會的快速變化,法律為彌補這種缺陷,只好通過在法定的范圍內賦予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以法律效力而成為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實質調整手段。這樣法律行為就將抽象的、客觀的權利義務落實為具體的、主觀的、可實現的權利義務,從而彌補了實體法體系不確定性的缺陷。第二,法律行為是法律形成的一個必經階段。考察法律規范產生的一般歷程可發現,人們在從事個別行為的過程中逐漸抽象出為眾人所認可的通用規則,并賦予其一定的強制力——這便是法律。其中法律行為對于形成法律的作用不容忽視。在民商法領域,人們正是從簽訂合同等法律行為中抽象出廣泛適用的普遍性規范,而這些法律規范又構成一系列民商法律的基礎。在行政法領域這一點也表現得非常明顯,通常總是先有具體的行政行為存在,再在客觀化普遍化之后上升為行政立法,最終形成法律。此外,盡管我國不承認判例法,但誰也不能否認,判決這種法律行為能為修改和制定法律積累經驗。因為判決能檢驗法律在現實適用中的漏洞和不足,具有典型意義的判決更能直接為未來法律的修訂提供指導作用。簡而言之,法律行為的價值在于能在當事人之間創設新的權利義務關系,并在此過程中形成潛在的、新的法律。

以上論證有助于理解物權行為的性質歸屬問題。在筆者看來,物權行為在概念、效力、特征和價值等諸方面均與法律行為不符,絕無理由將物權行為歸入法律行為的范疇。首先,物權行為不同于以意思表示為核心要件的法律行為。任何一種行為都必然具備主觀意思和客觀活動兩個要素,因此本文并不否認物權行為中存在意思表示。但如果把物權行為定義為轉移物權的合意,那么它只是某種行為的構成要素,尚不能構成獨立的行為;既非行為,也就談不上是什么“法律行為”了。如果將物權行為定義為物權合意和交付或登記相結合的行為,那么我們可以看到這更符合事實行為而非法律行為的特征。因為物權行為中的意思表示是法定的,當事人不能以意思自治為由法律規定,該意思表示的作用在于限定交付或登記的意義,因而僅被當作整個行為的構成要件之一,同時物權行為中意思表示的內容還受到債權行為中意思表示的嚴格限定,它不能自主設定超出債權合意范圍之外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物權行為中的意思表示因素完全不具備法律行為中意思表示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將兩者混為一談將損害法律行為概念的準確性。

其次,物權行為的法律效力源自法律規定,這與法律行為的本質是根本相悖的。法律行為調整方式本來就是作為法定主義方式的對立面而存在的。眾所周知的物權法基本原則之一就是物權法定原則,即物權只能依照法律規定的權利義務類型設定或轉移。對此即使是支持物權行為理論的學者也不得不承認,“依此原則,民事權利主體達成設立或轉移一項物權的協議時,不可以依照法律行為自由的原則,——實質上即締約自由原則,按自己的意思選定的形式和內容設定或轉移權利,而只能按法定的形式設定或轉移權利”。1這充分說明了,如果將物權行為歸入法律行為之一類,必將導致物權法定原則與法律行為之間不可調和的沖突,因為物權法定原則的本義就是要排除當事人通過意思自治更改物權法律關系的效力,這是物權行為理論的支持者也無法否認的。

最后,從價值上看,物權行為并不具備在當事人之間設立權利義務關系的功能。因為根據物權法定原則,法律對物權變動的權利義務應作出明確而直接的規定,絕不存在引進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予以調整的余地。

由此可見,物權變動行為實為一種事實行為,若要將其定義為法律行為則必然要片面夸大、扭曲物權變動中意思表示的效力,并引起物權法定原則與法律行為制度根本性的沖突。物權變動行為也不具備在當事人之間創設權利義務關系的效力,就其本質而言不符合法律行為的核心精神。從理論上說,創設物權行為這么一個與“法律行為”有種屬關系的概念,只能導致法律行為概念本身的混亂,并在法律行為規則(如意思表示推定規則)的適用上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因此,物權行為概念雖然眩惑了不少聰明人的眼睛,但卻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三、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

僅僅證明物權行為概念在理論上的謬誤尚不足以全盤否定物權行為理論,因為相當一部分學者推崇物權行為理論的原因不在于物權行為概念在法理上的價值,而在于物權行為無因性對交易安全的保護機能。可以說,物權行為理論的實踐意義即在于其無因性原則,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的剖析,以期在實踐的層面上了解物權行為是否有存在的價值。

就事實而言,任何有意義的法律行為都必然存在原因,而法律確認其有因或無因則體現了立法政策對該行為效力獨立性的不同立場。因此“物權行為有因或無因,不僅是邏輯的關系,而且是一項由價值判斷及利益衡量來決定的立法政策問題”。2德國民法典立法者正是為交易安全之目的,基于政策之考慮,而將原因從物權行為中抽離,使物權行為無因化。然而立法意圖與真正的法律適用畢竟存在著距離,無因性的應有功能能否順利在法律實踐中實現并不存在顯而易見的答案,而有待于更深層次的探討。

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最為人所稱道的功能,即是“物權交易的安全保護機能”,而正是這項機能決定了該理論有根本的存在價值。依據物權變動的無因構成,物權行為的效力不受原因行為瑕疵的影響,交易得以進行得安全、迅速、無后顧之憂。但在善意取得制度出現并獲得制定法之確立后,物權行為無因性的交易保護功能便絕大部分為此制度所吸收。只是因“重大過失”而發現第一受讓人取得原因有瑕疵而取得動產的人(第二受讓人)可基于無因構成而獲得保護;同時從對第一受讓人的調查范圍減少、交易容易化上考慮,善意取得制度不可彌補無因性構成的功能,因為善意取得之成立,以對前述取得原因之調查為必要。1贊成無因性的學者因此認為,第二受讓人盡管有重大過失,但在無因性原則的保護下仍能取得動產所有權,且不負任何債法上的責任,這一點確實保護了交易完全。但是德國學者Heck對此一針見血地指出,交易之際應避免這樣的重大過失,這正好是交易法原則的應有之義和基本要求,違反這種原則的基本要求來談謀求動產交易的安全已完全沒有必要。2而在公示公信原則獲得普遍承認和確立的今天,物權交易的簡單、快捷和安全的理想可籍此而輕易達到。即使確實存在非依無因性不能保護的領域,只要仔細考慮便可發現,這是無因性保護的不當擴大。最典型的莫過于第二受讓人基于惡意(針對不動產而言)或基于重大過失(針對動產)不能受公信原則保護的場合。首先考察不動產場合,由于惡意第二受讓人的行為在多數場合均構成侵權行為,因此其負有損害賠償義務,根據德國民法典應返還標的物,這樣無因性的不當擴大因受到相關法律的限制而仍不能保護第二受讓人。3至于動產場合,前文已論及此種情況的悖理之處,在此不再重復。物權行為無因性的最后一項功能是減輕舉證責任。

從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進入德國民法典的歷史背景來考察,該理論是肩負摒棄不動產之實質審查主義的歷史使命才于法律制度上確立來的。因為無因性理論使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在效力上相分離,于是不動產登記的審查范圍就可僅限于物權變動本身,登記程序得以客觀化和簡便化,登記官員對私法交易的過分介入也被排除了。由此可見,在德國民法史上,物權行為無因性正是為了用來排除登記實質審查主義所帶來的嚴重弊病才獲得制定法之確立。4實際上,物權變動之客觀化、明確化及隨之而來的舉證責任之減輕,嚴格而言系來自物權變動之公示方式——登記或交付所具有的功能,而不是來源于物權變動的無因構成。而物權行為無因性為登記實質主義奠定理論基礎之后,已經可以功成身退,公示公信制度完全可以獨立發揮減輕舉證責任的作用。

篇(9)

「關鍵詞行政法治理論行政權力政府干預市場機制

西方國家的文化是多元的,西方行政法治理論的思想基礎也是多元的。時代的發展、行政法的演變需要我們以更廣博的視角來審視西方行政法治理論的發展歷程。我們在關注其哲學基礎、法理學基礎的同時,亦不能忽視經濟學思想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事實上,政府與市場關系問題是行政法學和宏觀經濟學所共同關注的一個基本問題。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經驗表明,盡管“市場失靈”和對公平的關注提供了政府干預的經濟學基礎,并由此誕生了凱恩斯的政府干預主義和福利經濟學,但市場的不完全和信息的不對稱等同樣導致“政府失靈”,而試圖以政府替代市場的做法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市場失靈置換了市場萬能的觀念,政府失效拒斥了國家的神話。可見,沒有一個有效的法治政府,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可能的。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更是促使我們再次思考這樣一些問題:政府的作用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更好地去做這些事情。因此,如何在尊重市場邏輯的前提下建設一個有效的法治政府已成為全世界重新關注的焦點。本文擬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闡釋西方行政法治理論的發展歷程,洞察其歷史脈絡及深層次的發展規律,并窺探其發展趨勢。這對于政府角色的重塑,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以及新世紀我國行政法的發展和完善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經濟自由主義與警察行政法觀

17~19世紀是資產階級奪取并鞏固政權,發展資本主義的時期。在這一時期,資產階級尚未擺脫封建統治陰影的籠罩,深感喪失自由和財產的恐懼。因而,他們要求取消一切不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的限制措施和政策,論證并且實現經濟自由,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深信“最好的政府,最少的管理”。這使得在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各國無不圍繞“行政權力”構建本國的行政法律制度。在素有“行政法母國”之稱的法國,19世紀70年代以前,行政法治理論基本上是以拉菲利埃(E.Laferriere)提出的“公共權力說”為主流。按照“公共權力說”,行政行為被區分“權力行為”和“管理行為”,前者是行政機關在立法機關的授權下執行國家意志的一種行為,受行政法約束,并接受行政審判權的監督;而后者則是行政機關作為社會生活的參與者和組織者而為的一種行為,屬于私法范疇,接受司法審判權的監督。通過這種區分,行政法的主要任務被確定為劃分公共權力與私人失誤之間的界限,并對超過這一界限的“越權行為”予以制裁。這樣,行政權的作用便被局限于國防、外交、警察和稅收等以“權力行政”為特征的狹小范圍。“公共權力說”確立后,影響到整個大陸法系國家的行政法理論。我們可以把這一時期的行政法治理論稱為“警察行政法觀”。

這種行政法治理論不僅是當時生產關系狀況的反映,而且也與當時的主流經濟學———新古典學派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相一致。以亞當。斯密(AdamSmith)為代表的新古典學派將整個經濟系統分為商品市場、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以及國際貿易、政府預算、居民收支等緊密相聯的組成部分。“看不見的手”并不是簡單地調節其中某一個市場,使其實現供求平衡,而是通過價格信號同時對整個系統發生作用。任何一個外來沖擊,如某種商品的價格或數量的變化,某項政府政策的變化,都會通過各種渠道傳遞到系統的每一部分。如果商品市場、勞動力市場和資本市場同時達到均衡的話,這就是“一般均衡”(GeneralEquilibrium)。如果外來的沖擊破壞了初始的均衡狀態,那么,“看不見的手”將通過價格調整,使其轉向另一個均衡。

新古典學派強調市場機制的作用。他們認為,政府的干預很可能會阻礙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給經濟系統帶來扭曲,從而造成社會福利的損失。有了市場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就不需要政府干預了。但是,新古典學派并不完全排斥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他們主張建立一個嚴正的司法行政機構,把政府的活動限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即政府應當保證發展生產、公平貿易和積累財富的外部環境,并且向社會提供那些私人所不能提供的公共產品(publicgoods)。①于是,政府甘居幕后,扮演“警察”的角色,擔當起社會“守夜人”,行政職能集中于“秩序行政”,即保障國家的安定、社會安寧,維護私有財產權和契約自由。

二、國家干預主義與福利行政法觀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不斷發展壯大的資本主義創造出了比以往任何社會都要豐富的物質財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由自由競爭發展為壟斷。資本主義制度嚴重地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周期性經濟危機開始頻繁爆發。與此同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社會關系更趨復雜,社會形勢的變化更趨迅速,但個人的生存能力卻受到社會的嚴重制約,就業、教育、衛生、交通以及環境等都已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為了解釋經濟危機以及一系列社會問題產生的原因,經濟學家們開始更多地關注對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的研究。在這一時期,新古典學派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開始受到挑戰。在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L.Walras)的均衡理論和均衡分析方法的影響下,瑞典經濟學家繆爾達爾(K.G.Myrdal)和林達爾(E.R.Lindahl)提出了動態均衡理論,以德國經濟學家施穆勒(G.V.Schmoller)為代表的新歷史學派和以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T.B.Veblen)為代表的制度學派也相繼產生。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上述理論與經濟自由主義截然不同,它們主張政府應對經濟進行干預,強調政府在調節和管理經濟中的作用。在政治方面,它們宣揚階段利益調和,迎和了資產階級加強統治的需要,因而對當時西方各國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②于是,在西方國家,行政權的作用范圍開始拓展。政府在實施有限的間接調控的同時,也開始少量地直接投資,從事教育、衛生、交通以及公共事業等方面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典型的“權力”特征已經很微弱。但這些活動又是以公共利益為目的,不同于私人行為,因而不受民法規則支配而適用行政法規則。在這種形勢下,法國行政法上傳統的“公共權力說”開始動搖,以狄驥(L.Duguit)為代表的波爾多學派提出了“公務說”。“公務說”認為,“行政法是公共服務的法”,行政行為也是“以公共服務為目的的個別。”③按照這一標準,行政主體直接以滿足公共利益為目的的活動都是公務行為;行政主體與相對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服務與合作的信任關系;政府的服務是一種通過執行法律為公眾提供的服務即公務,因而服務與合作關系就是一種公務關系;公務構成了行政法的基礎,行政法將隨著公務的需要而變化。“公務說”產生后,對大陸法系國家以及一些其他國家的行政法都產生了影響。從此,發生了西方行政法治理論發展史上的偉大變革。

到了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發于1929~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給整個資本主義體系帶來了致命的沖擊。這次經濟危機的時間之長、程度之深都大大超過了人們的預期。按照傳統的新古典宏觀經濟理論,無論經濟繁榮或衰退,政府都不應當積極干預經濟活動,“看不見的手”會自動把經濟導向穩定狀態。可是,這只“看不見的手”并沒有把資本主義國家從經濟危機中拯救出來。面對嚴峻的挑戰,政府顯得軟弱無力。資產階級理論家們認識到,對這種社會形勢,除了政府之外,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或個人能夠應付,政府的角色有必要重新塑造。

時代呼喚出來一個全新的經濟理論———政府干預主義。凱恩斯(J.Keynes)在1931年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系統地提出了政府干預經濟的政策主張。凱恩斯認為,完全的市場機制是“看不見的手”充分發揮作用的基礎。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關于完全市場機制的假設往往并不存在。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經濟行為的外部效應以及交通運輸約束等情況的存在,使得市場機制失靈(marketfailure)。凱恩斯認為,周期性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他用“消費傾向”、“資本邊際效率”和“流動偏好”三大心理規律來解釋這一命題,并指出在自由放任的經濟中必然會產生有效需求的不足。按照凱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原理”,在小于充分就業的情況下,只要存在著一定量的總需求,就會產生相應數量的總供給。既然“看不見的手”不能有效地對市場進行調節,那么就應當讓政府擔當起調節供求關系的責任。據此,凱恩斯認為應當放棄主張自由放任、無為而治的新古典經濟學,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國家應當積極地干預經濟,擴大政府職能,刺激投資和消費。同時,他認為政府直接投資不僅可以彌補私人投資的不足,以維持國民收入的應有水平,而且政府每增加一筆凈投資,還可以通過乘數效應帶動私人投資和消費,使國民收入量比最初的凈投資額有成倍的增長。因此,凱恩斯“希望國家多負起直接投資之責”。④總之,政府的責任就在于運用各種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保證資源優化配置,撫平經濟周期波動的創傷,促進經濟發展。只有政府為社會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才能使公共利益最大化。

后來,這一理論發展為凱恩斯主義,成為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官方經濟學”。于是,行政權力開始大舉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隨著資本主義由一般壟斷階段過渡到國家壟斷階段以及各國經濟的恢復和高速發展,行政權也日益膨脹,行政立法大規模出現。在社會生活中,行政權的作用已是無所不在,無時不在,以促進公共福利為目的行政服務功能得到了極大的發揮。面對新形勢,“福利國家論”應運而生。盡管隨著“福利國家”等現象的出現,“公務說”已不能全面界定行政法的外延,出現了行政法理論基礎多元論的局面,但行政法理論中服務與合作的基本精神并未改變,即提供“從搖籃到墳墓”的服務,給相對人以“生存照顧”是行政主體的職責;享受服務、得到“福利”是相對人的權利。在這一時期,行政主體與相對人關系的主體范圍不斷拓展。同時,因分享公共利益而形成的關系以及因行政事實行為引起的關系也都被納入行政主體與相對人關系的范圍。西方行政法治理論甚至開始將行政主體與相對人關系的觸角伸向了傳統的民法領域。總之,這一時期行政法理論的中心思想是:只有不斷地縮小市場機制作用的領域,擴大行政權力作用的范圍,才能為相對人提供更為廣泛的服務,公共福利才能實現最大化。因而,我們可以稱之為“福利行政法觀”。

三、政府干預主義的困惑、修正及西方行政法治理論的重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凱恩斯的政府干預主義風光了幾十年。一直到70年代初,普遍奉行政府干預主義的西方各個工業發達國家的經濟穩定增長,并沒有遭遇到較嚴重的經濟危機。但是,70年代以后,西方各國的經濟卻遇到了麻煩———“滯脹”現象,即高失業與高通貨膨脹并存。盡管各國政府按照凱恩斯的主張采取了各種藥方,但是經濟衰退仍越來越嚴重。對此,凱恩斯的政府干預主義既不能在理論上給以解釋,又不能提出有效對策。特別是70年代“雪上加霜”的兩次石油危機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更是動搖了政府干預主義的基礎。于是,主張經濟自由、減少政府干預的新經濟自由主義學者對凱恩斯的政府干預主義展開了尖銳的批評。西方各國也相繼放棄政府干預主義,而選擇經濟自由主義為制定政策的指導原則。到80年代末期,過度的放任自由導致西方國家的經濟又一次出現衰退,國家干預主義重新得勢。

看起來,似乎新古典學派主張的經濟自由主義與凱恩斯學派主張的政府干預主義在經濟學舞臺上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無論是新古典學派還是凱恩斯學派,都在不斷地汲取對方的長處,修正自己的觀點。例如,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P.Samnelson)把自己的學說稱為“新古典綜合學派”或“后凱恩斯主義經濟學”,1985年以后又改稱為“現代主流經濟學新綜合”。又如,克林頓政府強調政府干預,不過克林頓政府的政策并不是片面地強調增加需求,而是采取既強調需求方面,又強調供給方面的兩手政策。克林頓也認為,自己的經濟政策既不是新經濟自由主義,也不是政府干預主義,而是一條結合兩者長處的新道路。⑤總之,兩大學派的融合反映了西方宏觀經濟學正在加深對客觀規律的認識,探尋政府權力作用的最佳范圍,整個資本主義也“幾乎在不知不覺中,演變成保持公私兩個方面主動性和控制權的混合經濟。”⑥面對宏觀經濟理論各派林立,爭論不休,國家政策頻繁變動的新情況,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西方行政法治理論也表現出了應有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行政權作用范圍的有限縮小。學者們認為,在現代社會,政府并不是唯一的“公共體”:“公共產品”除了可由行政主體提供外,還可以由其他公共體———社會自治組織提供。這是因為,非政府的社會公共體行使公共權力,可以避免或減少行政國家異化的許多弊端,如腐敗、低效率、濫用權力等。而且由于它更貼近公眾,公眾可更直接地參與其運作和更直接對之進行監督。除此之外,學者們也認為,過分強調為公眾提供全方位的“生存照顧”會使人的生存能力和創造能力退化;行政權的過度延伸不僅不會使公共利益進一步擴大,而且還會對其產生抵銷作用;應該重新重視市場機制激勵作用,“只有在個人無力獲得幸福時,才由國家提供服務。”⑦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紛紛對行政權重新估價,放松政府管制而加大市場調節的力度。政府也將一些政府壟斷項目轉到市場競爭領域,或者引入市場機制到公共領域適用。于是,國家行政、社會公共行政的結合和對私人力量的利用便構成了維護、分配和發展公共利益的多元力量結構。⑧第二,行政強制的弱化。西方學者認為,行政行為既然是一種服務,在相對人能自覺合作的情況下,也就是在公共利益能夠實現的情況下,也可以不運用強制性的行政行為,而運用一些非正式、非強制的行政行為來服務。并且,傳統上以“公權”和“強制”為特征的行政行為的性質及形式,都需要重新界定和概括。這種觀念上的變化在行政法上便反映為:一些新的行政行為形式或者原來在行政法領域中不甚重要的行政行為形式,如行政合同、行政指導、行政規劃、行政給付和行政私法等,已經或者將在行政中發揮新的或者更重要的作用。行政合同和行政規劃在法國,行政指導在日本以及行政給付在瑞典等都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行政法制度。這些行政行為形式中既包含了行政主體的意思表示,又體現了相對人的意志,既有行政權力的因素,又有市場自由的精神。它們所具有的應急性、簡便性、溫和性和實效性等特點,也正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篇(10)

中圖分類號:Q945.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5739(2008)02-0112-02

近年來,由于工業“三廢”的排放、各種化學產品的使用,以及不合理的農業管理措施,導致鎘污染日益嚴重。全世界每年由于人為因素向環境中釋放的鎘有30000t左右[1],其中82%~94%的鎘進入到土壤中。據報道,我國受鎘污染的農田面積已達20000hm2,且有逐漸加重的趨勢[2]。鎘不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元素,但易被植物吸收,本身具有高移動性和高毒害性,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后,會導致神經和腎功能異常,骨骼病變,并能引發骨痛病、肺氣腫、高血壓等多種疾病。因此,研究鎘對植物的毒害及其耐性機理,對于農業生產、環境治理及生態保護都有重要意義;同時可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環保及保健意識,促進無公害食品生產的發展。本文僅就近年來國內外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簡要概述。

1鎘對植物的傷害

1.1鎘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鎘能抑制細胞和整個植株的生長。丁海東等[3]研究水培下不同濃度Cd2+對番茄幼苗生長的影響,發現,隨濃度增大,生長受到抑制,生物量積累下降。宋松泉等[4]用不同濃度的Cd2+處理玉米種子,結果表明,在0~0.5mmol的Cd2+范圍內,發芽率、幼苗生長量均隨脅迫濃度的增大而降低。劉莉[5]對水稻幼苗的研究也得到類似結果。劉東華等[6]通過研究Cd2+對洋蔥根尖的生長及細胞分裂的影響,認為Cd2+通過影響鈣調蛋白參與紡錘絲微管蛋白的組裝和拆卸從而阻止了細胞的分裂。

1.2鎘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

鎘是光合作用的一種有效抑制劑[7]。鎘進入植物體內,首先影響光合色素,使葉綠素含量下降,進而影響光合功能。Lagriffoul[8]研究指出,0.001~25μmolCd2+溶液培養的14日齡玉米,在Cd2+濃度大于1.7μmol時第4片葉的葉綠素含量顯著減少。VanAssche等[9]認為,導致葉綠素含量下降的原因是由于鎘抑制原葉綠素酸酯還原酶活性,影響了氨基-γ-酮戊二酸的合成。此外,鎘還破壞植物的光合系統。楊丹慧等[10]的研究結果表明,鎘對光系統Ⅰ和光系統Ⅱ均有影響,但對后者影響更為顯著。

1.3鎘對植物呼吸作用的影響

鎘處理可使植物氣孔阻力增加,直接影響保衛細胞中離子和水分遷移。Cd2+可以增加線粒體H+的被動通透性,阻止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彭鳴等[11]曾在研究Cd2+對玉米幼苗傷害時觀察到質體基粒腫脹或解體的現象。王逸群等[12]研究發現,隨著Cd2+濃度的提高,水稻葉肉細胞中的線粒體受毒害程度逐漸加重,線粒體膜結構受損,內嵴逐漸解體。眾所周知,線粒體是植物體內呼吸作用的場所,其內嵴正是ATP合成酶復合體分布的場所。線粒體結構的受損、內嵴的解體意味著呼吸作用和合成ATP過程受阻。

1.4鎘對植物酶活性的影響

鎘能產生氧化脅迫,損傷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增加膜脂過氧化作用,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物酶(POD)、過氧化氫酶(CAT)的活性。上述3種酶都是植物清除體內過量的自由基、適應逆境脅迫的重要酶類,被統稱為植物保護酶系統[13]。邵國盛等[14]試驗發現,在鎘脅迫下,水稻SOD、POD和CAT活性隨鎘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此外,鎘還抑制淀粉酶、固氮酶、核糖核酸酶等多種酶的活性[15]。有研究認為,鎘可能是直接取代這些酶活性中心的金屬元素或與酶的半胱氨酸殘基結合,從而抑制這些酶的活性[16]。

2植物對鎘的耐性機理

2.1限制鎘的吸收和轉運

植物通過限制對重金屬的吸收,降低體內的重金屬濃度[17]。Chardonnens等[18]在Euglenagracilis和Silenevulgaris中觀察到,Cd2+耐性生態型的葉片中,Cd2+濃度低于敏感生態型,可能的機制是耐性生態型通過限制Cd2+的吸收而解毒。此外,有研究表明,白羽扇豆(LupinusalbusL.)根細胞具有排出Cd2+的功能[19]。植物這一避免吸收和排出Cd2+的機制還需進一步研究。

2.2區域化作用

區域化被認為是一種很有效的解毒途徑,通過把Cd2+運輸到代謝不活躍的器官或者亞細胞區域從而達到解毒的目的。研究認為,細胞壁是保護植物細胞的第一道屏障,組成細胞壁的纖維素、木質素等物質具有豐富的羧基、羥基、醛基等活潑基團,Cd2+穿過細胞壁時,有一部分會在此與這些基團結合形成沉淀,阻止了大量的Cd2+進入原生質內,從而減輕其毒害[20]。Nishzono[21]發現,Athyriumyokoscense根系細胞壁中積累大量Cd2+,占整個細胞總量的79%~90%。另外,液泡區域化作用在高等植物對重金屬的耐性和解毒中起著重要作用。Cd2+儲存在液泡中可以減少Cd2+對細胞質基質及細胞器中各種生理代謝活動的傷害[22]。如S.cerevisiae對鎘脅迫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而缺乏將Cd2+運入液泡的Cd-GSH復合物運輸體的S.cerevisiae突變體對鎘脅迫較敏感[23]。

2.3螯合作用

植物體內的螯合劑通過對鎘的螯合,避免鎘與細胞器的接觸,從而解除了鎘的毒性。螯合劑主要包括4類[24]:植物絡合素(PC)、金屬硫蛋白(MT)、有機酸和氨基酸。其中,植物絡合素起著重要作用。Salt等[25]通過X-射線吸收光譜研究發現,Cd2+在印度芥菜中主要是以Cd-S復合物的形式存在,進一步研究認為可能是一種Cd-S4復合物,這與Strasdeit等研究的Cd-PCs復合物相似,說明印度芥菜根系中絕大部分Cd2+與植物PC有關。Klapheck等[26]認為,細胞中GSH或PCs的水平決定了植物對鎘的耐受與累積能力。但楊居榮等[16]發現,在某些耐性作物體內的蛋白質結合鎘量的比例低于非耐性作物。由此認為,即使PCs在植物體內具有解毒作用,其能力也是有限的。

2.4酶系統的解毒作用

重金屬脅迫能導致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產生,但植物體內的多種抗氧化酶系統能夠清除氧自由基而保護細胞免受傷害[27]。研究表明,植物在重金屬脅迫下,體內的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小麥幼苗隨著鎘濃度的增加,葉片內丙二醛含量和保護酶活性均增加[28]。說明鎘處理使植物受到了氧化脅迫,促使保護酶活性增強,提高了植物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鎘脅迫下,不同植物的不同器官抗氧化系統表現出較大差異。張芬琴等[29]報道,Cd2+脅迫下箭舌豌豆的抗氧化能力高于綠豆的抗氧化能力;陳宏等[30]處理小麥時發現,SOD活性表現出葉片明顯高于根系,而POD活性根系明顯高于葉片。

3展望

綜上所述,鎘對植物傷害及植物耐性機理非常復雜,其研究內容涉及到植物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生態學、土壤化學等多門科學,已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雖然對鎘脅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應及分子生物學機理已取得某些進展,但很多地方仍不明確。如:

(1)鎘與植物細胞中哪些成分結合?結合位點的具置在哪里?如何使植物受害的?

(2)植物如何通過提高保護酶的活性而增加其對鎘脅迫的耐性?與植物耐性有關的Cd-PC是怎樣合成和調控的?是否還存在其他的耐性機制?

(3)一般說來,同種植物來自污染地區的生態型就比來自非污染地區的生態型表現出更強的鎘耐性。那么,植物的鎘耐性是如何獲得的?耐性與敏感性是怎樣的進化關系?

這些問題仍是今后一段時間研究工作的重點,有待于深入研究。

4參考文獻

[1]SANITADITOPPIL,LAMBARDIM.,PAZZAGLIL,etal.Responsetocadmiumincarrotinvitroplantsandcellsuspensioncultures[J].PlantSci,1999,137(1998):119-129.

[2]趙其國,周炳中,楊浩.江蘇省環境質量與農業安全問題研究[J].土壤,2002,1(1):1-8.

[3]丁海東,萬延慧,齊乃敏,等.鎘和鋅對番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7(2):37-41.

[4]宋松泉,簡偉軍.Cd2+對玉米種子活力的影響及Ca2+的拮抗作用[J].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1997,3(1):1-5.

[5]劉莉.鎘脅迫對水稻幼苗干物質積累和活性氧代謝的影響[J].浙江農業學報,2005,17(3):147-150.

[6]劉東華,蔣悟生.鎘對洋蔥根生長和細胞分裂的影響[J].環境科學學報,1992,12(4):439-446.

[7]蔣文智.鎘對煙草光合特性的影響[J].植物生理學通訊,1986(6):27-31.

[8]LAGRIFFOULA,MOCQUOTB,MENCHM,etal.Cadmiumtoxicityeffectsongrowth,mineralandchlorophyllcontents,andactivitiesofstressrelatedenzymesinyoungmaizeplants(ZeamaysL.)[J].PlantandSoiL.1998,200(2):241-250.

[9]VANASSCHEF,CLIJSTERSH.Effectsofmetalsonenzymeactivityinplants[J].PlantCellEnviron,1990,13(3):195-206.

[10]楊丹慧,許春輝,王可玢,等.鎘離子對菠菜葉綠體色素蛋白質復合物及激發能分配的影響[J].植物學報,1990,32(3):198-204.

[11]彭鳴,王煥校,吳玉樹.鎘鉛誘導的玉米幼苗細胞超微結構的變化鎘對煙草光合特性的影響[J].中國環境科學,1991,11(6):426-431.

[12]王逸群,鄭金貴,陳文列,等.Hg+、Cd+污染對水稻葉肉細胞傷害的超微觀察[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3(4):409-413.

[13]楊居榮,賀建群,蔣婉茹,等.Cd污染對植物生理生化的影響[J].農業環境保護,1995,14(5):193-197.

[14]邵國盛,MuhammadJH,章秀福,等.鎘脅迫對不同水稻基因型植株生長和抗氧化酶系統的影響[J].中國水稻科學,2004,18(3):239-241.

[15]張金彪,黃維南.鎘對植物的生理生態效應的研究進展[J].生態學報,2000,20(3):514-523.

[16]楊居榮,賀建群,張國祥,等.農作物對Cd毒害的耐性機理探討[J].應用生態學報,1995,6(1):87-91.

[17]MEHARGAA.Theroleoftheplasmalemmainmetaltoleranceinangiospermms[J].PhysiolPlanta,1993(88):191-198.

[18]CHARDONNESAN,TENBOOKOMWM,KUIJPERLDJ,etal.DistributionofcadmiuminleavesofcadmiumtolerantandsensitiveecotypesofSilenevulgaris[J].PhysiolPlanta,1998,104(6):75-80.

[19]COSTAG.,MORELJL.CadmiumuptakebyLupinusalbus(L.):cadmiumexcretion,apossiblemechanismofcadmiumtolerance[J].JPlantNutr,1993(16):1921-1929.

[20]楊居榮,黃翌.植物對重金屬的耐性機理[J].生態學雜志,1994,15(6):20-26.

[21]熊愈輝,楊肖娥.鎘對植物毒害與植物耐鎘機理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3):2969-2971.

[22]WHITINGSN,LEAKERJR,MCGRATHSP,etal.PositiveresponsestoZnandCdbyrootsoftheZnandCdhyperaccumulatorThlaspicaerulescens[J].NewPhytol,2000(145):99-210.

[23]李兆君,馬國瑞,徐建民,等.植物適應重金屬Cd脅迫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學機理[J].土壤通報,2004,35(2):235-237.

[24]CLEMENSS.Molecularmechanismsofplantmetaltoleranceandhomeostasis[J].Planta,2001(212):475-486.

[25]SALTDE,PRINCERC,PICKERINGIJ,etal.MechinismsofcadmiummobilityandaccumulationinIdianmustard[J].PlantPhysiol,1995,109(4):1427-1433.

[26]KlapheckjA,FliegnerW,ZimmerI.Hydroxymethyl-phytoche[(v-glutamylcysteine)n-serine]aremetal-inducedpeptidesofthePoaceae[J].PlantPhysiol,1994(104):1325-1302.

[27]黃玉山,羅廣華.鎘誘導植物的自由基過氧化損傷[J].植物學報(英文版),1997,39(6):522-526.

上一篇: 禮儀心得體會 下一篇: 初中地理復習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福利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成人 | 中文字幕日本乱码精品久久 | 婷婷激情综合五月 | 亚洲а∨天堂在线网站 | 五月综合激情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