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長掛職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3-02-27 11:09: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行長掛職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行長掛職總結

篇(1)

郭慶平指出,金融單位要深入學習落實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做到“五個要”:一是領導要重視,各金融單位都要明確工作機構,明確責任人,每年到對口扶貧地區進行調查研究。二是目標要明確,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定點扶貧的目標、資金和措施以及干部的主要精力要落到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上。三是措施要精準,要做到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科學幫扶。四是干部要得力,要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定點扶貧地區去掛職,到貧困利任第一書記,派出單位要做掛職干部的堅強后盾,支持他們干事創業,去除后顧之憂。五是資源要用好,金融單位制定的幫扶計劃,要與當地脫貧攻堅規劃和脫貧項目的落實相協調,金融單位掌握的政策、信息、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要與地方資源相結合,形成扶貧臺力,放大扶貧效應,加快貧困群眾脫貧步伐。

郭慶平強調,定點扶貧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要扎實推進這項工作,各金融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一是要建立金融單位定點扶貧工作牽頭聯系機制。成立金融單位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協調和推動金融單位定點扶貧工作。二是要建立定點扶貧政策信息資源合作共享機制。各金融單位應樹立金融定點扶貧“一盤棋”的思想,加強部門聯動,共享政策信息,交流經驗做法。將各自的政策優勢、信息優勢和資源優勢相互疊加、融為一體,最大程度地發揮協同效應。三是要建立定點扶貧考核機制,以扶貧成效為導向,按照有關辦法對金融單位定點扶貧工作進行考核。

篇(2)

20__年我行將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轉變經營機制,加強全面風險管理,進一步整合流程,加快內控建設,增強創新能力,實現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為此,我部將增強“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結合企業與員工雙方面的需要,實現以下年度培訓目標:

(一)根植“培訓促進業務發展,學習提高競爭能力”的思想理念,增強培訓對員工職業發展和崗位成長的指導作用,提高員工自發學習地主觀能動性;

(二)加強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訓向現實工作能力轉化的效率,促進個人業績地提升,從而帶動企業整體績效地提高;

(三)分層次、抓重點,圍繞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和技能操作三大版塊,形成企業文化、專業與技術、產品與營銷、經營與管理四大課程體系,針對企業新人、中堅力量、企業老人,探索培訓形式的多樣性。

(四)深入推進各層級的崗位資格和任職培訓制度,打造一支誠信、專業、創新、協作的員工隊伍,為全行實現經營目標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二、培訓策略

隨著銀行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中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企業的興衰與成敗。股份制改造以來,我行日益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員工培訓在我行的重要性得到了極大地提升。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條線、各層級、各單位組織地培訓鋪天蓋地,重數量輕質量,培訓效果參差不齊,我部的期望與部門、員工的反應還存在差距。鑒此,20__年我部擬根據成人學習特點,在學習內容設置、學習時間安排、學習方式方法上作新的探索,講求培訓策略,提高管理層和員工對培訓的滿意度,促進培訓效果的提升。總的策略是:根據各崗位員工素質基礎不同,分別從適應性(或稱基礎性)培訓和提高性培訓兩個層面進行。在培訓師資上,適應性培訓一般由我行兼職教師,或轄內優秀教師擔當;提高性培訓采用向專業機構送培(如參加專業機構舉辦的專業培訓班等),或邀請專業人士講座等形式。在學習內容上,基礎性培訓側重于產品、業務知識的輔導和普及,提高性培訓適當引入理念培訓、心態培訓、思維拓展培訓。在培訓層級上,適應性培訓由條線部門和管理單位主抓,提高性培訓由分行人力資源部主辦。不同的培訓策略具體體現在課程選取、學習渠道、學習形式等多方面。

三、項目計劃

為促進員工職業技能、職業知識、職業態度的全面提升,從職業化訓練角度,分層次、抓重點建立年度培訓計劃。20__年主要的培訓計劃由若干個項目組成:

(一)中高層管理人員培訓

覆蓋人群:行長室成員、分行各部門正副經理、主任、支行正副行長等。

指導思想:以造就高素質職業經理人隊伍為目標,以提高領導力、控制力、執行力為切入點,把先進理念、戰略思維、科學發展觀、合規文化等作為培訓的重點,盡快實現高管人員由行政化向職業化的根本轉變。

培訓安排:

1、堅持“季會”的培訓形式。把季度經營形式分析會與有關培訓內容結合起來,根據情況設立“戰略市場營銷、經濟理論、高效溝通、陽光心態”等主題培訓。

2、舉辦1-2期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利用社會優質的培訓及師資資源,提高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層次。20__年將邀請普遍反映好的社會知名培訓師或專家授課,并堅持課前訪談,使培訓內容符合我行實際;落實課后評價,以利反饋提高。

3、“清華大學遠程教育學堂”教學。我部根據職業類別組合設計高質量個性化的培訓課程套餐,每位中層管理人員均要根據遠程教育學堂的公開課課程為自己制定不少于40小時的個性化培訓計劃,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衛星網絡資源優勢。

4、鼓勵自主學習。根據最近成文下發的《員工業余學習管理暫行規定》,為充分滿足高管人員個性化培訓需求,支持高管人員參加社會學習,激發和調動高管人員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培訓的熱情和積極性。從 20__年起,根據高管人員工作需求和自身職業發展,在自主選擇、妥善處理學習與工作關系的基礎上,大力支持他們參加社會及行業舉辦地旨在提高職業經理人意識,增強領導力和業務管理能力,拓展知識面的各類專業或專項培訓。

(二)網點負責人培訓

覆蓋人群:支行網點負責人。

指導思想:圍繞股份制改革對基層管理人員的要求,在總結06年辦班經驗的基礎上,緊貼基層網點經營的不同特點,根據業務發展形勢適時調整培訓內容,堅持做好分類培訓,提高基層管理人員經營管理水平和能力,以適應業務發展對機構功能調整的要求。

培訓安排:

1、舉辦新任經營性支行行長培訓班。培訓內容以拓寬視野,增強對金融產品、管理知識和工作要求的了解為主,提高其適應新職位的能力。

2、對任期在一年以上的網點負責人培訓則以合規文化建設、內控要求、市場營銷以及理財知識為主,提高網點負責人開拓市場、內部管理及風險控制的意識和能力。

(三)網點業務主管培訓

覆蓋人群:網點業務主管。

指導思想:網點業務主管這一職位是我行風險把控的第一道關口,是我行業務發展的前沿窗口,也是我行內部管理的最小單位,其工作履職能力、業務管控能力至關重要。為此,需進一步提高該類人員的業務技術水準,增強風險防范能力、培養內部管理水平,加強綜合素質的培養。

培訓安排:

1、業務主管履職流程標準化培訓班。舉辦該培訓班的目的是為網點業務管理流程標準化奠定基礎。

2、分別舉辦對私業務風險管理和對公業務風險管理培訓班,提高網點業務主管的風險管理能力。

3、案例與合規研討班。從真實案例出發,座談研討合規的重要性、合規管理的切入點、風險控制的創新手段。

4、舉辦一期拓展培訓班,普及內部管理策略,提高內部管理水平。

(四)客戶經理序列培訓

覆蓋人群:公司業務部、個人金融部、國際結算部、銀行卡部、城區各支行客戶經理、產品經理、大堂經理、理財經理等。

指導思想:精心培育我行各類客戶經理,提高他們的溝通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營銷方案策劃能力和營銷服務技巧,提升其專業素養。

培訓安排:

1、舉辦各類新產品培訓班。產品知識培訓班面向所有類別的客戶經理,倡導客戶經理在主營自身業務的同時,具備輔助營銷我行其他產品的意識和能力。

2、舉辦營銷策劃和營銷技巧專題講座。

3、繼續舉辦AFP培訓班。選派通過AFP資格考試的優秀理財經理參加總省行舉辦的CFP培訓。繼續加大力度送培AFP培訓人員,完成我行理財客戶經理的梯隊建設。

(五)專業技術人員培訓

覆蓋人群: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會計、資金、風險、法律、人力等業務經理;二是柜面員工和中后臺技能操作類人員。

指導思想:專業技術人才是我行優秀員工隊伍的基礎和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持保障力量,柜面員工和中后臺技能操作類人員涉及人員眾多,是我行涉及面最廣的人群。對這兩類員工的培訓將分別從適應性培訓和提高性兩個角度實施。

培訓安排:

1、適應性培訓。舉辦各類基礎業務知識、業務技能培訓,根據專業類別分別舉辦培訓班,以提高各類人員的從業能力。

2、繼續推行職位準入培訓及考試制度。在全轄形成員工主動接受培訓的壓力和動力,促使員工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或基本達到崗位準入的基本條件,增強適崗能力,實現人崗匹配。

3、舉辦2期旨在促進員工凝聚力形成的拓展培訓班。

4、提高性培訓。通用社會培訓或向上送培等形式,輸送優秀專業人員學習本序列高層次培訓課程,或學習其他相關專業課程,進一步提升層次、拓寬視野。

5、鼓勵和推薦專業人員參加各類金融協會、雜志舉辦的論壇等。

6、根據《員工業余學習管理暫行規定》,鼓勵員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資格證書考試和攻讀學歷學位,多渠道培養各類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六)優秀人才培養與培訓

覆蓋人群:原分行優秀人才庫員工,及20__年績效考核等第為A 的員工。

指導思想:各類專業領域的優秀人才是我行業務發展的核心人才,我部將在優化培訓資源、完善培訓課程體系、不斷創新培訓形式和手段,努力提高培訓質量,為全行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分類組織全行優秀人才庫在錄人員培訓,

培訓安排:

1、舉辦核心才干培訓班。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團隊精神、創新思維、控制力、執行力、領導力及溝通能力等方面內容。

2、輪崗鍛煉培訓。選拔2--5名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到基層進行掛職鍛煉,人力資源部要建立掛職人員定期跟蹤制度,及時全面掌握掛職人員的工作和學習情況,并作為日后任用的依據,幫助各序列的專業人才快速成長。

3、與地方院校聯系,逐步建立經常性的合作關系,組織部分優秀人才參加院校公開課及金融MBA核心課程學習。

4、充分利用我行的“清華大學遠程教育學堂”衛星網絡資源優勢,根據各序列優秀人才崗位知識的不同需求,組合設計高質量個性化的培訓課程套餐,通過加深專業深度,和拓展在其他領域的廣度,培養“專才”和“通才”。

(七)新行員培訓

堅持新行員崗前培訓制度,通過考試考核后方可上崗。新行員培訓以職業道德教育、行規行紀教育、業務基礎知識培訓以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基礎。引用拓展訓練等方法,增強學員團隊意識及與客戶溝通的能力。堅持對新行員培訓班的嚴格管理,為我行各崗位輸送合格員工。

四、課程開發

20__年人力資源部將主要關注領導力與管理能力提升、專業技術培訓、員工素質提高與發展等培訓,部門發起的基礎性培訓不再列入人力資源部培訓項目表中。

20__年培訓課程詳見附件。

五、培訓師資

培訓師資來源于行內兼職教師、省轄優秀師資力量、專業培訓機構多方面。

20__年我行在適量引進優質師資力量主講部分課程外,仍要大力培養行內兼職教師,完善兼職教師管理辦法,建立一支高素質、高能力、高水平的內訓師資隊伍,著力提高我行各類業務培訓班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1、開展培訓者培訓。20__年舉辦1期兼職教師培訓班,讓擔任授課和轉培訓任務的兼職教師熟悉成人教學的特點和授課技巧,規范教案和講義編寫要求,提高培訓專業能力和授課水平。

2、開展培訓后評價。明確授課質量要求,繼續推行教師授課效果評價制度,及時采集評價信息并向授課者反饋,以利總結提高。

3、建立兼職教師與外部師資 檔案。一是建立兼職教師教學檔案資料庫,記錄其接受培訓及授課的情況;二是有效利用省行、蘇州、南通師資資源;三是建立外部優秀師資檔案,掌握其特長教學內容。

4、組織崗位準入培訓講義、教材及題庫的編寫。我部將制定題庫開發、使用和維護管理規定,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編制各職位上崗任職資格題庫,在全轄范圍內落實實施。

六、考核機制

將培訓內容與業務發展緊密結合,培訓結果與員工個人發展與績效相結合,以績效為導向,建立培訓考核機制,轉變員工觀念,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1、建立全員學分制。繼續推進和完善全員40小時培訓臺帳,為每門課程設定學分,根據課程情況分別采用筆試、機考、網考、在崗考試等多種測試形式,考試合格者獲得相應學分,全年累計獲得40學分的則視為完成了40小時培訓。

2、對適應性(基礎性)培訓課程,經考試合格的,發放學業證書,作為崗位準入的基礎條件之一。

5、各部門員工40小時培訓完成率低于85的,扣減部門績效得分2分。

七、培訓預算

我行年度培訓費用額度為工資性費用的1.5。為提高邊際成本的使用效用,07年我部將進一步強化培訓成本效益最大化的理念,嘗試推行培訓費用預算管理。

篇(3)

(一)艱巨性

從我國石油及石化企業的發展歷程來看,無論是石油企業還是石化企業,其對資金、技術及專業性人才的需求較大,屬于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石油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不會出現因技術不過關、資金投入不足而引發的安全事故,降低石油企業的競爭實力。由此可以清楚地認識到,石油及石化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其安全管理工作艱巨性較大,因為,企業的生產流程危險系數較高,及時有高新技術人才及設備的支持,也難免出現小細節的失誤,引發重大安全事故。

(二)實踐性

油田企業在安全管理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對油田的生產工藝及過程進行管理,同時,當發生緊急事故時,還需要對現場急救、個人防護等等進行演練,盡可能地減少油田企業員工遭受二次傷害。由于油田開采涉及很多地下知識,為增強身臨其境之感,需要通過視頻教材、多媒體教學、實體模型等方式,讓職工可聽、可看、可觸摸,從而讓職工自覺遵章守紀、規范操作、防范事故,保障生命安全與健康,確保企業安全生產。

二、做好油田企業安全培訓的關鍵點

(一)課程設置要體現實用性

培訓課程的設置應注重實踐性、實用性、前瞻性,有的放矢,重點突出。要緊緊圍繞油田人才隊伍建設,采取專題訪談、座談交流、現場調研、專家論證等方式,認真開展需求調查,并以此編制授課方案,編排課程結構,優化培訓模塊,使之貼近施工現場、符合生產實際,實現組織需求、崗位需求與個人需求的有機融合。要根據油田勘探開發實際、技術發展趨勢、職工類別等,開發具有油田特色的教材、課件,逐步形成滿足職工多樣化、??性化需求的教材體系。

(二)培訓內容要突出針對性

企業應根據培訓目標需要,對不同培訓對象實施不同的培訓內容,不斷提高整體安全水平。此外,要注重創新性,根據油田發展變化不斷補充、拓展和更新,使之常講常新;注重多樣性,開展優質課程評比,實現培訓內容多樣化,不斷激發職工興趣;注重前瞻性,根據不同層次職工培訓現狀,進行新技術、新理論、新設備方面的儲備培訓;注重長期性,把安全教育培訓貫穿于施工生產的全過程,對全體職工進行長期的、不間斷的培訓。

(三)方式方法要倡導多元性

在方法使用上,要不斷豐富、更新和改進培訓方式方法,變傳統教學模式為喜聞樂見、別開生面的“多元化”培訓形式,尤其是要持續增加案例式、動畫式、互動式、體驗式、模擬式、菜單式、學分式等培訓方式,進一步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影像等高科技技術,豐富培訓手段,提高培訓質量,降低培訓成本,切實增強培訓的新穎性、靈活性、直觀性和實效性,重點在信息化、實訓化、仿真化、特色化、數字化等方面下功夫,尤其是要不斷加強遠程混合式培訓模式,盡最大努力緩解工學矛盾。

(四)師資力量要講究復合型

提高安全培訓質量,提升師資水平是關鍵。要制定教師隊伍中長期規劃,采取外送培訓、導師帶徒、教師論壇、掛職鍛煉、觀摩研討、適度從生產單位引進等方式,揚“長”補“短”,逐步提高綜合能力,打造學習型團隊,建設“復合型”師資隊伍。暢通人才成長通道,穩定專業技術骨干人才,著力構建科學使用人才機制。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構建師資庫,頒發聘書,強化培訓,提高其授課技巧,并努力挖掘和利用好社會培訓師資源,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培訓師資隊伍。

(五)培訓效果要注重評估性

篇(4)

學院確立了繼續教育與高職教育并重發展的理念,形成了繼續教育與高職教育兩個輪子一起轉的良性發展格局。具體體現在:一是學院領導“一崗雙職”,學院領導班子全部兼任培訓中心副主任,從領導職責層面的設計上,使繼續教育和高職教育處于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二是繼續教育職能部門專業化,學院相繼設立了培訓部、中郵網院運管中心、成人教育部和職鑒辦公室,有利于持續深化推進相關領域的繼續教育發展。三是教學系部“雙職雙責”,在常規的教學專業系基礎上,又設了業務部,賦予其繼續教育的業務發展職能,系主任同時是業務部主任,雙職雙責,形成了“一套人馬”同時支撐繼續教育和全日制教育的組織架構。

(二)探索建立“研培教”聯動運行機制

學院集科技研發、在職培訓和高職教育三項事業功能于一體,實行“數塊牌子、多項功能、一套人馬”的運行體制,形成了科研、培訓和教學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研培教”聯動運行機制,有效解決了科技成果向在職培訓轉化,在職培訓向高職教育輻射,以及系統提升教學師資核心能力的問題,強化了校企融合,推動了高職教育和在職培訓的內涵發展。“研培教”聯動運行機制具體包括:一是科技研發支撐在職培訓。石郵學院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系部師資為主體,在服務企業產品研發的過程中,不斷匯集成功案例,用于策劃培訓項目、開發培訓課程,使研究成果方案化、課程化。二是在職培訓輻射高職教育。學院實施的大量培訓項目,不僅為教師了解郵政企業實際、跟蹤業務發展搭建了平臺,而且便于將企業對員工素質的最新要求、業務發展和技術創新的最新成果、技能鑒定的最新標準等培訓成果轉化為高職教育教學內容。三是師資一體化支撐“研、培、教”。學院在發展高職教育和繼續教育過程中,通過國內外進修考察、項目研發、承擔在職培訓任務以及到企業頂崗實踐、掛職鍛煉等途徑,培育了一支能教學、能培訓、能科研的“雙師三能”的教師隊伍,教師在完成人才培養任務的同時,參與企業科學研究,從事培訓項目開發。

(三)建立先進的郵政遠程教育平臺及完善的運營管理體系

首先,面向企業管理和員工學習需要,構建中郵網院專業化、全覆蓋的體系架構。一是搭建了集崗位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在職學歷教育、知識技能競賽、知識資源服務、咨詢服務等于一體的立體化學習體系,全面服務員工學習發展。二是實行網絡學院和五大專業分院的兩級架構,全國中心和省中心兩級管理。三是建成了由“全國中心-省中心-學習點”組成的遠程教育網絡體系。其次,創新混合式、多元化的培訓方式,為業務快速發展提供支撐。根據不同專業的培訓特點和需求,針對培訓內容的時效性和重要程度等要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訓方式。如網上培訓與集中面授相結合、網上學習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在線測試與集中考核相結合的混合式培訓方式;在集中培訓班同步錄制課件,通過中郵網院快速推進大規模培訓的“集中轉遠程”方式;在網上學習基礎上反復在線測試練習的“以考促學”方式等。同時為確保培訓效果落地,積極探索了基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手段的“學習運營”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最后,完善運營支撐體系,確保遠程教育培訓的專業化運行。學院作為全國中心,專門成立了由項目開發、資源管理、技術支持、課件制作、Call-center等部門組成的中郵網院運行管理中心,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業務、技術支撐團隊,建立了完善的運行管理規范,為全網遠程培訓運行、管理、技術等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四)構建“三位一體”的崗位培訓體系

“三位一體”的崗位培訓體系建設模式具體包括:一是根據企業戰略和業務發展要求,梳理企業管理、業務、營銷、技術、生產等五大崗位序列,搭建可視化的崗位培訓體系框架,分層次規劃崗位培訓體系。二是以崗位職責要求為基礎,以企業戰略和文化為導向,結合行為事件訪談法、崗位關鍵任務分解法等技術手段,建立崗位能力素質模型。三是按照崗位員工職業發展要求,將崗位培訓劃分為崗位資格性、適應性和提升性三個層面和階段,搭建培訓成長階梯。四是根據崗位能力素質模型,分解崗位員工應掌握的知識能力點,將其歸類合并成模塊化的課程,開發崗位學習資源,員工在不同的崗位發展階段,學習相應的培訓資源。五是建立“崗位培訓、考試認證、資格管理、適應性培訓、晉級培訓”的標準化、常態化崗位培訓模式,形成培訓、考核、認證、上崗和待遇一體化的培訓驅動機制,滿足員工入職、上崗、轉崗、晉職和素質提升等職業生涯發展的學習需求。

(五)加大品牌培訓項目研發和推廣

學院充分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并把研發品牌培訓項目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學院已形成領導力、支局長支行長、營銷人員、GLM國際物流師認證等多個品牌培訓項目,提升了自身的支撐能力與價值內涵,也贏得了更廣范圍服務企業發展的機會。品牌培訓項目打造的模式具體包括:一是前沿的培訓理念。學院通過參加ASTD會議、派師資參加培訓與課程認證等形式,及時將前沿培訓動態和國際最新理念應用于培訓項目的開發。二是專兼結合的項目團隊。團隊中既有以高職院校師資為代表的教學設計專家,也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專家。同時面向高端人群的培訓項目,還有必要與有實力的咨詢機構合作,提升項目的品質與質量。三是需求導向的課程開發模式。在課程開發前期,通過崗位標準研究、跟班觀摩學習、崗位測評等多種形式,從組織、崗位和個人三個維度進行需求分析,確保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四是流程化的培訓組織方式。針對崗位人群特點,制定不同的培訓組織方式。面向一線崗位人員,考慮到其人員數量多、地域分散的特點,采取“遠程學習+集中授課+作業提交+考核認證+網上分享”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實施;面向中高層管理人員,采取“測評診斷-集中培訓-行動實踐-總結分享-內化提升”五段式的運行流程。

(六)構建全網共建共享的資源體系

加強資源建設,滿足大規模教育培訓需求,為員工提供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學習資源,是繼續教育的重點工作。郵政集團資源建設委員會常務辦公室設在學院,學院充分利用這一職能,建立了“統一規劃、分級建設、全網共享、定期評優”的資源建設管理機制,加大了資源開發力度,有效緩解了大規模教育培訓需求與資源建設能力不足的問題,也從根本上實現了從多頭低水平開發、局部使用到集中優勢開發、全網整合共享的轉變。資源建設與管理的模式包括:一是統一規劃資源建設,引領資源開發。制定全網教材課件資源建設規劃和年度資源開發計劃,常務辦公室采用公布計劃、明確標準、全網申報、擇優遴選、專題立項開發的方式,集中優質的師資團隊開發教材和課程。二是建立全網資源共享機制,提高資源使用效益。研究制定了集中課程標準和郵政遠程培訓課件制作標準,為全網資源共享打下基礎;中郵網院搭建了全網資源共享平臺,對全網課件資源進行歸集、評估、與授權共享;建立了常態化的課件評優共享機制。三是拓展資源涵義,通過網院為員工提供豐富的資源服務。將資源分為知識、智力與數據資源,形成了案例、業務規章制度、企業標準、電子圖書期刊、高端講座等豐富的在線資源庫。

(七)推動繼續教育成果轉化促進高職教育發展

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如何建立與企業崗位要求相銜接的動態專業建設機制,如何根據崗位標準進行課程改革,最關鍵的是建立校企融合,形成使人才培養工作與服務企業功能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的有效機制。學院及時將培訓課程、科技研發、鑒定標準等繼續教育成果反哺高職教育,實現了高職教育與企業需要的高度融合,有效解決了高職院校“所學”與就業崗位“所需”的矛盾,極大提升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推動過程中,做到了高職教育專業設置與企業崗位的一致化、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的一致化和校內實訓環境與企業生產環境的一致化,提升了高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職學生被作為“準郵政人”進行培養,學習內容與就業崗位要求的“零距離”,有效促進了學生就業率的提升。同時良好的就業率又使得生源質量得到有效保證,形成了產教的良性循環,極大地激發了學院的辦學活力。

(八)建立促進繼續教育發展的激勵與考核機制

為使優質教育資源向繼續教育傾斜,鼓勵教學系部和優秀師資從事繼續教育項目策劃、課程開發及教學改革,學院制定了相應的激勵措施和考核手段。一是制定教師激勵措施,提高繼續教育課程課酬系數、評選培訓師和高級培訓師、將承擔培訓課程納入教師專業技術職稱評聘和工作考核的加分條件、選派師資參加國內外相關領域高端培訓和到企業掛職鍛煉等。二是制定部門績效考核辦法,對業務職能管理部門和教學系部分別進行考核,在給教學系部的績效考核指標中,除了下達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指標外,還同時制定了繼續教育績效考核指標。這些機制的建立,吸引了更多優秀師資從事繼續教育工作,鼓勵引導了教學系部重視并抓好繼續教育工作,激發了管理干部和教師的潛能干勁。

二、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在繼續教育改革發展與創新方面的經驗

第一,學院繼續教育與高職教育一體化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有效解決了高職院校資源有效配置、師資能力培養、考核激勵到位、校企深度融合等深層次問題,實現了繼續教育與高職教育兩個輪子一起轉、并駕齊驅、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激發了辦學活力。

第二,學院構建了集崗位培訓、職業鑒定、在職學歷教育、知識技能競賽以及知識資源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培訓遠程平臺,創新了繼續教育模式,破解了百萬員工教育培訓難題,也為高職院校服務行業企業拓展了更大的舞臺和空間。第三,學院“研培教”聯動運行機制,有效解決了科技成果向在職培訓和高職教育的轉化,在職培訓向高職教育的輻射,以及教師“一身三責”核心能力提升的問題,強化了校企融合,推動和引領了高職教育和在職培訓的內涵發展。第四,學院“崗位標準+個人成長階梯+學習資源配置”三位一體的崗位培訓體系,有效解決了企業教育培訓的驅動力問題,促進了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同時也為高職院校提供了繼續教育的“木本”業務,成為服務企業發展的長效抓手。第五,建立了“統一規劃、分級建設、全網共享、定期評優”的培訓資源建設管理機制,為企業員工提供了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學習資源,也促進了高職院校共享企業培訓資源,提升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篇(5)

(二)模擬式實踐教學模式

模擬式實踐教學模式是第二階段實踐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初步具備專業思維意識和掌握了基本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開展的以校內模擬實踐的方式進行的分模塊的實踐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四大專業核心技能:市場調研能力、營銷策劃能力、網路銷售能力、銷售與談判能力專業1.實驗室軟件模擬實踐一是通過引進模擬創業軟件、網絡營銷模擬軟件、市場營銷模擬軟件,使學生通過這三個實驗室模擬軟件體驗市場營銷活動的流程和營銷決策的制定、創業的整個流程、市場調研的程序和數據的處理方法以及網絡營銷的操作過程。通過軟件的模擬可以讓學生在模擬的環境中增加對專業知識的應用和掌握。二是讓學生通過ERP沙盤模擬教學系統,進行模擬企業決策。在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組建虛擬的模擬公司來熟悉組建公司的各項工作流程,并以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的方式從多全面了解和實施營銷決策,并采用軟件對抗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加深學生對創業模擬的認識[2]。2.以競賽促實踐競賽的方式因為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對抗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高。在比賽過程中學生會認真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積極思考和創新,能很好地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一是采用校內比賽的方式,如商學院學生技能大賽、科技文化節、實踐周活動等方式,開展營銷策劃、廣告策劃、品牌策劃、商品模擬銷售競賽等比賽活動。通過校內比賽可以在學生中間激發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同時也可以為將來參加校外的比賽積累經驗。二是借助校外各層次與營銷相關的學科競賽,如:“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全國市場營銷大賽、“e路通杯“全國大學生商務創新應用大賽等。通過參加比賽學生能深刻體會專業知識的應用并能激發學生的創新動力。3.舉辦大學生商品展銷會展銷會可以每個學期舉辦一次,每次3-5天,整個活動由營銷專業學生進行組織,參展人員是各年級的市場營銷專業人員。展銷會期間參展學生自己選擇商品、聯系貨源、設計展臺和銷售商品,自負盈虧。通過這種活動可以讓學生掌握完整的從尋找貨源、采購到現場銷售的整個過程,同時可以鍛煉學生銷售談判的能力和與客戶交流的能力。

(三)實戰式實踐教學模式

實戰式教學模式是要求學生真正的深入實際企業開展生市場調研、營銷策劃、銷售管理等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營銷能力,是實現營銷專業能力和素質的集成,是在前面兩個階段的實踐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更高層次的實踐教學,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系統應用。在這個階段采用的實踐教學模式主要是:1.創建大學生市場調查咨詢中心該中心配備專門的指導老師負責業務指導、規劃和監督。其主要業務是為當地企事業單位提供市場調查、營銷策劃咨詢服務,同時可以為大企業或政府機構專門提供電話調查服務。由學生擔任公司經理、業務經理、辦公室主任、分析員、訪問員等職務。在公司的運營過程中,突出培養營銷專業學生了解市場、準確把握市場信息,發現并衡量創業機會,提高創業能力,把創業教育真正融入到市場調查實際工作中。學生團隊可以跨年級不斷滾動,以老帶新,師生共同創業,使市場調查中心成為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搖籃[4]。2.成立網絡創業中心網絡創業中心主要是指導學生如何開網店進行網絡創業。其工作內容是使學生熟悉網上開店技巧、注冊正式網店、選擇網絡銷售的商品和貨源、學習網店運營技巧、熟悉網絡推廣方式等,幫助學生在未走出校門前增加社會實踐經驗,為畢業后打下堅實的基礎[6]。3.成立校內大學生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園的宗旨是為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或者其他專業學生提供創業的基地,鼓勵有興趣和有能力的學生自主創業。創業園設置管理中心,可以聘請學生、校內老師、校外企業人士共同管理,為學生創業提供咨詢、指導和監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掌握從從組建創業團隊、撰寫商業計劃書、籌集資金、工商注冊、市場調查、廣告策劃、店面設計、財務管理、照章納稅和客戶關系管理等企業經營流程。通過創業實踐,可以實現學做合一、教學相長、師生共建,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業熱情,也可以為其他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同時還可以促進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團隊的實踐教學水平[6]。4.組建學生營銷公司為了培育實戰型、創業型營銷人才我們可以嘗試組建學生銷售公司,它可以將學生的能力培育與素質教育合而為一。學生通過銷售公司的運營和項目化的營銷實戰訓練,可以實現人才培養過程與營銷業務工作流程、操作情境的緊密結合,將課堂教學和實踐緊密結合,學生在“做中學”和“學中做”的過程中掌握營銷知識。該實體營銷公司需要由學校出資進行工商企業注冊,并規劃專門的辦公區,對外聯系貨源或者客戶,對內進行銷售。營銷公司的管理人員需要在學生中招聘和選拔,并能容納一定比例的專職教師擔任管理人員,重要崗位的管理人員可以由學校派出。與在模擬環境下的實踐方式相比,這種方式的營銷環境更真實也更復雜、學生在營銷公司的角色是真實的并對營銷公司的業績負責,學生在工作中可以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進行決策,考慮問題周密,對學生的鍛煉是全方位的。同時這種方式也可以為老師提供掛職鍛煉的機會,并可以彌補校外實訓基地在數量上的不足[7]。5.校企合作目前在校企合作方面我校市場營銷專業已經和萬勝呼叫中心、屈臣氏、娃哈哈建立了初步的合作,但是合作方式仍需不斷深入。下一步的校企合作方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第一,學生頂崗實習。學校派學生深入企業某個崗位進行長期深入學習,學生在企業的實踐中能夠和企業的營銷活動進行更全面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學到實際知識和能力,也可以更好的適應將來的職場環境,同時實習企業也可以對學生在實習中的表現進行較為全面的考核,表現優秀的還可以作為儲備人才。第二,與企業聯合舉辦定制班,校企共同培養。這種方式是在企業的參與下,學校不再按照以往的培養方案安排學生的學習課程,而是和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結合企業用人要求和崗位需求特點來安排相應的課程,在教學中實現將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的管理哲學、企業的文化等基本素質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這樣學生在校學習時就已經初步具備了訂單企業用人的基本要求,將專業知識的學習和企業的崗前培訓同時進行,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盡快的實現由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角色轉換,實現畢業生與工作崗位的直接對接。第三,校企聯合組建實體銷售公司。此種方式可以和前面的學生銷售公司相結合,由學生進行管理,幫助企業進行產品銷售和業務拓展。這種方式一方面使學生得到在實際工作崗位鍛煉的機會同時也可以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實現合作共贏。第四,校企聯合進行營銷決策。此種方式是企業允許學生參與到一部分的營銷決策中去,比如市場調查、促銷策劃與執行、渠道開發與市場開發、廣告策劃、產品設計、商品銷售等決策。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在學生中展開競爭,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創新積極性,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借助學生的智慧幫助企業決策[8]。

篇(6)

很多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這便要求學生培養過程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強調教學內容與學生個體未來職業發展相結合,既要培養學生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更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要求地方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建立更為系統、全面的職業生涯教育體系。筆者圍繞職業生涯教育開展情況,對安徽省內3所新建本科高校進行了調研,發現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職業生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學校重視程度低,相應的資源配置匱乏

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大部分由原地方師范類高校或職業院校升格而成,學校實力和基礎較弱,校園建設、人才引進、專業學科建設等關系教育部考評核心指標的內容成為學校工作的重點,對學生管理及專業能力之外的綜合就業能力培養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同時,很多此類高校認為職業生涯教育工作應該是學生管理部門、輔導員、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對其進行研究,更缺乏將職業生涯教育與學科建設、課程設置緊密結合起來的意識。鑒于此,在辦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將大量的資源投入到校園建設、人才引進、實驗設備添置等更為急切的項目上,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的投入極為有限。另外,絕大多數高校對職業生涯教育過程中的性格測評、心理輔導、職場演練等環節也缺少相應的建設。

2師資力量薄弱,專業化人才奇缺

目前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經過幾年的發展,在校人數已經初具規模,很多高校已經突破萬人大關,然而由于編制和經費問題,很多高校的輔導員隊伍建設仍比較落后。盡管絕大多數輔導員都具有碩士學歷,但學生多、專業輔導員少的矛盾依舊比較突出。同時絕大多數學生管理工作者缺乏系統的職業生涯教育知識的理論學習和相關的專業培訓,專業的職業指導能力缺乏,無法真正發揮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指導作用。

3學生主動性不足,對職業生涯的認知不清楚

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其辦學歷史和條件的限制,與傳統高校相比生源質量較低。很多學生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對個人職業生涯的認知更是模糊。大學四年是學生進入社會的準備期,四年專業能力和綜合就業能力直接決定了其就業競爭力。很多高校在大一新生進校之際,便通過開設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同時也會要求學生完成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來加強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認知。職業生涯規劃主要包括自我認知、職業定位、計劃執行、職業評估和糾偏,它具有長期性、多變性等特點,很多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采取了應付的態度,對大學生活中綜合能力提升的各項教育活動也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導致很多畢業生在就業市場缺乏競爭力的結果。由此可見,職業生涯教育工作在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主要表現為不系統、不連續、不完善三大特性。如何在現有資源的條件下,通過改變職業生涯教育參與者的主觀因素,實現職業生涯教育作用發揮最大化,保障學生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充分實現,是解決地方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生涯教育工作的關鍵所在。

績效管理思想在應用型高校職業生涯教育中的應用

1應用的意義

績效是相對于個人或組織工作而言的,指員工或組織按照職責或任務的要求完成的結果或效果。績效管理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企業管理者與員工根據發展需要共同參與績效考核計劃的制定、績效輔導和溝通、績效考核與反饋、績效結果運用的活動,以達到績效目標的循環提升。而在績效管理中,平衡計分卡(BSC)便是企業當中最常用也最符合企業戰略的績效管理工具。平衡計分卡是美國哈佛大學卡佩蘭教授和朗讀頓研究院的執行長諾頓的研究成果,它改變了傳統以財務指標為主的績效評價體系,是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將組織的戰略落實為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目標值的一種新型績效管理工具。該方法通過對戰略的目標分解,層層落實到部門和崗位,通過月度、季度、年度的績效考核,完成工作糾偏目的,保證戰略目標的順利實施。將績效管理思想應用于高校職業生涯教育工作當中,按照績效管理過程當中的PDCA四步驟對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過程進行分步監督和指導,從職業目標確立與規劃設定、計劃執行過程的監督和管理、階段性考核和職業修正、獎懲措施與綜合測評掛鉤四個方面進行分步實施(圖1),能通過調動職業生涯教育參與者的主觀因素,有效解決地方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因問題。其中,引進平衡計分卡的工作原理,是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有效方法,根據職業能力普遍性和適用性的基本要求,明確從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共同提升的四個核心要素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目標細分和量化,并將目標逐步分解到年度、季度、月份,加強過程監控和培訓,保證職業生涯規劃的科學性和階段性目標順利完成的可能性。

2應用研究

2.1確立職業目標及制定職業規劃

學生通過對自身和外在環境的分析和認識,完成自我認知和職業定位,通過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為自己確立發展目標,隨著大學期間的自我完善逐步實現職業規劃的短、中、長期目標,同時在整個過程當中,不斷對職業生涯進行評估,并在內外合力的作用下完成職業糾偏,最終實現畢業后順利就業,完成自己的階段性職業目標。學校作為職業生涯教育的實施主體,應該在該階段設置一定的職業規劃課程,通過現代職業測評、心理測評等工具,幫助學生認清自我,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同時應建立一定的保障機制,安排足夠的老師與學生共同分析和選擇,確保學生能通過教師的指導,對自己和社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盡量避免學生自我認識模糊帶來的職業選擇偏差。在職業目標確定的基礎上,學生管理工作者應協助學生完成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工作,核心是短期、中期、長期目標的確定。就業能力是由知識、技能和心理特征構成的一個混合結構[3],BSC管理思想在職業規劃設計過程的引入,主要是指通過對職業目標勝任力模型的分析,明確從專業能力(專業知識、核心工具等)、基礎能力(外語、計算機、駕照等)、綜合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和組織能力等)[4]、職業控制能力(團隊、職業精神等)四個方面著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目標細分和量化,堅持目標明確化、數量化、長期化的基本要求,通過建立職業目標完成計劃表的形式將各種能力提升所需要的學習和實踐內容進行確定,另需根據目標完成計劃表將指標細分至年度、月度、周甚至天。

2.2計劃執行過程的監督和管理

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不僅是學生實現自我約束和目標實現的有效工具,更是高校對學生職業教育進行監督和管理的抓手。根據學生制定的年、月、周、天計劃表,學生管理工作者應該制定相應的檢查監督周期表,真正實現對學生計劃執行過程的監控和指導。對學生在執行過程出現的心理問題,應當及時進行溝通和教育,必要時應請求校內心理專家的幫助,保證學生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對于學生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專業性困難和迷惑,應當及時聯系相關專業教師對其進行解答;對于校內資源無法滿足學生需求的情況,學生管理工作者應及時向學校反映,盡量完善相關條件。

2.3階段性考核與職業修正

通過對學生計劃執行的過程監督,學生管理工作者應該對學生階段性表現進行考評,對于考評結果應該及時給予反饋,對于確實由客觀原因造成的完成率低的問題,可以酌情進行調整,保證學生的積極性,但更重要的是需要與學生進行分析總結,對下一步的計劃進行調整和優化,確保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計劃。在該階段會面臨考評數據搜集困難的情況,這要求學生管理工作者在進行考評前明確規定出相應的數據來源和評分辦法,以保證階段性考評的公開、公正和公平。考評結束后,學生管理工作者應根據考評結果,有選擇性地同學生進行面談,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提出學習和培訓的重點,對于需要進行職業目標修訂的,應給予細致深刻的分析,最終確定新的規劃并嚴格執行。

2.4獎懲措施與綜合測評相掛鉤

目前高校對學生的評價更多以結果為導向,績效管理思想在職業生涯教育過程中的應用為以過程為導向的評價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能。高校學生管理與企業管理的激勵性措施有很大不同,企業中的員工訴求更多以物質回報為主,企業可以通過金錢的獎懲保證制度激勵性的實現,但高校的職責以管理、教育為主,學校與學生間沒有直接的物質連接要素,因此為達到考評的目的,考評應與綜合測評相掛鉤。學生管理工作者可以根據階段性考評結果進行加權測算,將結果納入綜合測評,與各種評優掛鉤,對學生的計劃執行起到一定的約束和激勵作用。

績效管理應用的保障措施

績效管理思想在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生涯教育中的應用,主要是從個體職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出發,是在假設外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內在動因的變化,保證職業生涯教育的順利開展,同時也通過內在動因的要求,督促外在因素進行適應性變化。然而,要想保證績效管理思想在職業生涯教育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地方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仍需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充分保障:

1提高認識,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高校應該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貫穿學生四年在校期的系統性培養體系,通過資源的合理配置,做好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工作,保證學生順利畢業并能按照自己的職業規劃順利發展,形成本校職業生涯教育的特色。

2加強師資培訓,培養專業化師資隊伍

專業化師資隊伍是職業生涯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柱。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著手培養兩類師資:一類是“雙能型”專業課程師資,一類是“多能型”職業導師。“雙能型”專業課程師資主要是指對專業知識有深厚的理論背景,又具備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多能型”職業導師主要是指具備職業測評、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等多方面知識的學生管理工作者。各高校應根據實際的師資情況,制定詳細的師資培訓計劃,不僅可以采取企業掛職鍛煉,還可以進行階段性培訓,保障師資力量的切實提高,最終通過“雙能型”專業課程師資完善課程建設和學科建設的優化升級,又通過“多能型”職業導師完成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和實施。

上一篇: 公司年會方案 下一篇: 醫保科年終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小说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 亚洲国产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区 | 日本免费亚洲视频 | 久久久久久99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