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09: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英語專業論文文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網絡環境文化課程教學模式和資源項目建設
面對以上教學問題,本研究項目確定了通過使用網絡技術手段在西方文化課程教學中,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信息技術平臺擴展課堂,開展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經過兩年的實驗和整合,本項目從解決課堂教學環境和課下學習資源匱乏的問題入手,完成了系統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建立起基于局域網絡環境的西方文化學習資源庫,從而形成具備特色的信息化資源課程學習網站教學的條件和綜合教學模式,并進一步建設適合獨立學院校的依托校園網平臺的西方文化課程教與學數字化環境系統。
(一)教學模式構建及措施
教學內容:課程所使用的教材內容時間跨度大,涉及面廣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依靠教師的講解才能理解西方文化中的意義,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使用就為教師提供了充分的時間,不受空間的限制,在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宗教、體育、醫藥、文學等各個知識領域中的每一節教學內容中加入視頻、音頻和圖片素材,增加了信息的輸入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減少學生無法感同身受的文化差異度。如在介紹文化的發展中以音樂為例為學生們播放古希臘、中世紀和現代流行音樂,并將其進行比較,在建筑風格內容里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古希臘三種建筑風格與中國傳統建筑代表——故宮的異同點。又如將文藝復興時期反映基督教內容畫作加入圣經的理解,同時了解文藝復興的內容。教學方法:壓縮傳統教師講解比例,增加學生學習輸出。將36學時的內容中的1/3留給學生完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課程內容部分章節的學習目標、重點和難點在學期初公布,設置問題,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網絡資源制作課件或其他視音頻材料,每三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內容的講解,回答其他小組的問題。教師在需要的地方補充說明,這樣改變學生的單向學習輸入,加強了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對希臘羅馬神話故事非常感興趣,知道特洛伊戰爭的神話起源,知道弗洛伊德戀母情結出處,聽說過雅典娜與波塞冬之爭等故事,基于此安排學生通過網絡完成了相關各類資料的整理收集,將6個學時交給學生進行演示,學生不僅制作課件,對音頻、視頻材料編輯使用,而且利用其它高?;驀饩W站資料對講授內容擴充,掌握神話故事所反映的歷史和社會原因。這種方式的學習要比教師的講解獲得更好的效果。
(二)課程資源建設
《西方文化》課程的資源建設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課程環境建設,主要是各種硬件設備,包括多媒體教室、語言實驗室、專用機房、音響設備等。知行學院從2011年至今每年都在英語專業專用的多媒體教室、自主學習機房的建設方面投入巨大,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0間語言實驗室,2間自主學習中心,2臺專用服務器和相應的局域網,這實現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個地點的語言交流和互動,學生還可利用宿舍個人電腦進行學習,改變學習場所的制約。第二方面是軟件建設。在本項目教改中我們將大量的教學內容放在了常規課堂教學時間之外,學生可以通過課外學習平臺來拓展課堂學習。這就需要資源庫的建設。本課程資源庫分成兩個層面——教學和學習。教學資源庫包括教學資料、素材資源、課件等組成的資源庫。我們分類建立了多媒體網絡教學資源素材庫,用于教師檢索教學信息,還可以更新教學素材,補充學生感興趣的接近生活的教學內容,確保教學的時效性。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專業特點,將相應的西方文化教學素材提供給學生。在此期間我們小組教師之間通力合作,利用各自掌握的網絡資源進行收集整理,逐步建立適合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文化課程教學需要的教學資源庫,包括百科全書與詞典、世界名著、外語專業期刊等。學習資源庫包括電子書籍、紀錄片、影視作品等總計超500G的資料。電子書籍大部分為國外出版社公開發行權威書籍。紀錄片分為人物、建筑、宗教、藝術等類別,影視作品分為歷史片、名著改編等類型。所有資源都上傳到局域網和自主學習中心,這樣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和興趣愛好進行個性化學習,學習過程由學生自己控制,可根據自己的語言能力決定學習進程,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二、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師專業化培養
教師的專業化指的是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專門訓練和終身學習,逐步習得教育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并在教育專業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從教素質,從而成為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教師專業化是一個過程,遵循一定的成長規律。
(一)職前教育
職前教育指在從事崗位工作之前所進行的學校教育,在大學或者相應的機構接受學科專業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的教育,學習基本的教學技能,進行初步訓練,具備教師的初步品質,為從事教師職業打下基礎。職前教育主要完成基礎教育,專業知識和初步的實踐知識。目前我國的職前教育一般是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階段來實現。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將來從事學前教育專業英語的教師要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專業英語知識,具備標準的語音面貌,掌握英語教學法,初步形成教師品質。
(二)崗前培訓
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師的崗前培訓階段和其他學科專業的崗前培訓階段相似,都是要強化職業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職業意識,并進一步學習職業道德、心理學、教育學等知識,掌握職業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并明確職業教育的特殊性,提高從業者的職業意識,讓其快速進入角色,適應崗位要求和工作紀律規定。一般來講,從事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的師資來源主要有師范院校畢業的研究生、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畢業的本科生以及綜合性院校畢業的學生,還有在學前機構工作過的教師。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及師范院校畢業的新教師在職前教育階段都基本掌握了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并具有初步的實踐經驗。但綜合類院校畢業的新教師在職前教育階段由于學科原因和院校課程設置差異,一般沒有較系統的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知識,也沒有進行相關的教學實踐體驗。職業師范院校的從教人員,有著相對成熟的學前教育機構的一線經驗,卻在專業基礎知識方面相對匱乏。以上三種教師要分別采用不同的崗前培訓。前兩種新教師缺乏教學實踐經驗,缺少教學實踐的基本技能,對其重點培養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對第三類新教師的崗前培訓則突出強化其專業基礎理論知識。
(三)入職教育
入職教育在新教師入職初期角色轉換和適應階段進行。此時可采取“老帶新”、“傳幫帶”的形式進行。對新教師的入職教育,通常由經驗豐富的教師采取“一對一”的方式進行,這種導師制的指導訓練讓新教師更好更快地適應新角色,真正幫助新教師解決“入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目前,“老帶新”的做法在國內各大高校較為流行,效果良好,它可以使新教師較快成熟成長,更好地適應新的崗位角色,獲得輕松愉快的入職體驗。在“傳幫帶”的過程中,老教師要善于發現新教師教學工作中的優點和亮點,幫助新教師分析自己教學方法方式的利弊,引導其分析問題成因。通過相互聽課及課后討論分享教學體驗和經驗教訓。還要因人而異,靈活指導新教師的教學實踐。老教師也要不斷自我充電,加強學習,彌補知識缺口,擴充知識庫,以獲得更飽滿的精神和信心。另外,老教師要利用信息手段,為新教師提供網絡資源,供新教師學習參考,并聽取新教師的學習報告,給予評價或指點。
同時這些網站還存在如下幾點問題:①導航不清晰;②與專業要求相比較,不夠專業化;③形式和內容較多樣性;④建設或者維護技術較復雜等問題。
2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英語網站設計的原則
為解決上述主要問題,在化工類專業英語網站建設中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2.1導航清晰,信息全面由于化工專業英語網站建設的初衷在于資源共享,這就注定其內容形式繁多。為了與普通英語學習類網站區別開來,應根據化工專業學生對專業英語的需求來設計網站內容及功能,因此網站導航應簡潔清晰。在進行網站全局設計時,可采用網狀結構進行設計,而局部性知識模塊可采用樹狀結構進行設計,并用導航條、菜單等形式突出各關鍵模塊內容。
2.2專業化風格網站風格是指,網站頁面設計上的視覺元素組合在一起的整體形象,展現給人的直觀感受。“整體形象”包括站點的版面布局、瀏覽方式、交互性、內容價值等等。為體現網站的專業性,在風格采用上必須考慮化工課程的專業性。
2.3形式和內容統一性網站的建設是為了學習化工專業英語并達到學習資源共享的目的,而不單純的只是簡單的供給關系。因此,在一定形式的基礎上,必須注重網站的內容以及功能,使網站的形式和內容相互統一。
2.4技術簡單現在網絡上較活躍的網站均是由專業化的技術人員完成,使得網站的綜合風格越來越美觀,功能越來越強大。但技術也越來越復雜。因此網站的維護對于普通的學生或者教師而言都存在一定難度。這種“技術”的要求不利于學生開發建立起適合自己需求的網站。所以要求技術簡單化,這種簡單化不是低級的代名詞,而是指盡量摒棄不必要的一些網站設計,達到同等功能性的同時,盡可能多的人會使用的簡單技術。
3網站設計思路
3.1課程網站模式的確定網站建設有動態和靜態之分,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靜態網站較易被檢索到,但文件交互功能較弱,不支持數據庫,網站后期維護管理工作量較大。動態網站則彌補上靜態網站上述缺點,但其缺點是不易被檢索到、總體而言,為了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動態網站更適合。
3.2網站建設軟件的確定制作網站的軟件非常多,本文主要介紹Dream-weaver8這款軟件,非常適合初學者,該軟件可以實現建設網站所需要的所有功能。Dreamweaver8是美國Macromedia公司開發的集網頁制作和管理網站于一體的一款面向大眾的網頁制作軟件。相對于其他網頁制作軟件,Dreamweaver8提供了設計者和代碼編寫者兩種布局。而我們的網站建設和管理者主要都是本專業的普通學生和教師。設計者的布局讓初學者也可以通過相關書籍介紹和軟件教學視頻等達到網頁制作的目的。
3.3課程網站內容的確定依據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專業性質,確立網站的內容。依據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專業性質,網站資料的收集方向必須緊密聯系專業課程設置和學生課外學習,創新研究需要。因此,在資料收集之前,做了大量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主要是對專業英語最具需求的化工專業學生。調查數據顯示,大約92%的學生都希望該類型網站能與所學專業和課程緊密聯系。除了依據專業和學生需要,也考慮到資料收集的可行性和成本。綜合分析,網站的內容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英語學習、專業英語學習、留學英語。
①英語學習內容可以細化分成四級、六級考試學習資料和一些英語學習技巧,如詞匯、語法、語境培養等;
大學英語教師的職后培訓狀況不容樂觀。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本院共有在崗并從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教師56人,每工作5年有1次進修經歷(包括攻讀學位、訪學、留學,進修時間不少于1年)的教師不到10%。35歲以下的教師除攻讀學位而外,有外出進修經歷的人次為1人。教齡達20年以上的大學英語教師16人,近10年內進修過的比例為43.7%;教齡在10年至15年的教師(攻讀學位除外)13人中僅2人有進修經歷,筆者本人工作14年多次申請進修未果。從課間休息時教師之間的交流中獲悉,多數大學英語教師都有外出進修的強烈愿望,但皆因各種原因未能如愿以償。主要原因有兩項:一是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工作任務太重不能放人,除非攻讀學位,“工作量大,教學任務繁重是阻礙大學英語教師自身發展的客觀原因”[2];二是接受教師進修的高校少且每年可接收的教師數量有限。其余渠道的進修培訓不多,“大學英語教師培訓網”只有“培訓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能申請注冊,受眾面比較窄。
(二)教學頗受詬病
社會上多年來盛行不衰的形形的英語培訓學校、輔導班,以及研究中大量出現的“啞巴英語”和“聾子英語”等詞匯使得廣大英語教師頗受詬病。將英語輔導學校的盛行歸因于學校英語教學的不力似乎有幾分道理。大學生參與大學英語教學狀況調查時亦做出類似反饋,將成功歸因于自身的努力,而將失敗歸因于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不得法[3]。此處暫不考慮這樣的歸因是否合乎邏輯,但大學英語教師無論如何是脫不了干系的。首先,絕大多數中小學英語教師是高等教育培養的。其次,作為“啞巴英語”和“聾子英語”攜帶者的大學生們剛走出大學校門即被識破,充分說明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如何。再者,為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21世紀以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是否廣泛推廣ESP專業英語教學的爭論熱點都不約而同地指向大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社會問責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逐步推進的情形下,大學英語教師務須通過學習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加強專業理論修養、加強學習專業用途英語以適應大學英語課程改革與社會發展之需。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取得發展才能一步步實現專業化,而“學會反思是教師實現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與根本途徑”[4]。大學英語教師作為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組織者、管理者、評價者、指導者、協調者,應充分運用反思學習方式來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二、大學英語教師與反思
反思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國哲學家洛克和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的哲學著作。反思,顧名思義,重新思考、認識已經發生的事件。反思是一種思維活動,是對思維的思維。反思不是簡單地回顧,而是在回顧的基礎上思索存在的問題、做出判斷并找到解決路徑。反思對教師而言是“教師著眼于自己的活動過程來分析自己做出某種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5]。劉利平在梳理了中外曾子、弗雷來等學者的觀點的基礎上將反思定義為,“教師以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目的,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教學中的決策、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察和分析的過程”[6]。反思進入研究視域以來曾被定義為“一種師德”[7],或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環節”[8],或是“教學工作的本質特征”[9],本文更趨同于王薔的解釋,認為反思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持續的、動態的學習活動,是大學英語教師實現專業化的理想選擇?,F有研究內容大多指向教學反思、反思性教學、反思性教學模式,本文認為反思的內容不僅僅為教學,而是不限于教學的一切事物,并非眾多研究關注的單一的“反思性教學”或“教學反思”。
(一)反思彌補培訓不足
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教師進修計劃與項目顯見能促進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但由于高校擴招、英語教師師生比嚴重失衡等因素使得教師培訓或進修機會較少。大學英語教材出版商資助的暑期大學英語教師培訓每年如期舉行,但其培訓效果如何有待探究。其余類別的如上海外國語大學、外語教育研究會按期舉行的具有語言學、文學等專業特色的教師培訓又由于各單位師培經費有限而限制教師報名人數。教師受訓機會有限與當前改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的緊迫任務構成了大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進程中務須解決的矛盾。反思不失為解決這一矛盾的良策,既不影響常規教學工作的開展,又可推動大學英語教師獲得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大學英語教師通過反思探索教學新方法,以反思促進自主學習,探討解決教與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孟子曰,“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人只有通過思考和總結經驗,意即進行反思,才能決定將來采取何種行動以修正不足,進而取得進步。
(二)反思促進教師發展
大學英語教師可進行教學反思及自身發展的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反思的重要內容,“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選擇的行為、做出的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研究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10]大學英語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回顧已經發生的教學活動及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思考其中的得與失,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并提高自身的認識,找到解決教學、管理學生、與學生溝通等多方面存在的問題的有效途徑。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能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并盡可能縮短教學現實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之間的距離。教師反思自身的發展則能進一步明確人生的奮斗目標(進職稱或拔高學歷等),以及為實現該目標應該做出什么樣的努力并采取持之以恒的行動措施。反思使得教師密切聯系自身生理與心理狀況、工作與家庭實際確定可實現的奮斗目標,而不是好高騖遠。我自己的發展經歷是個很好的例子。當我有一天偶然發現和我同時參加工作的四個同事都是副教授時,我震驚之余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奮斗3年解決職稱問題。由于科研無方,向人請教無果,在摸索與痛苦中度過了3年,在普通期刊上發文3篇,距離目標還很遙遠,深刻體驗到英語學科論文寫作的痛苦與的彷徨與焦灼。由此得知,確定希望渺茫的目標并不講方法地朝著目標進發只會降低教師的工作熱情,消解教師的工作動力,給教師的生理與心理都帶來壓力,過大的壓力又反作用于教師的身體健康、工作與學習,無形中擴大了教師在奮進途中放棄終極目標的可能性。反思亦能幫助教師理智選擇實現奮斗目標的理性路徑。確定了奮斗目標,繼而一步步朝著目標前進,途中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以修正途徑,確保方向沒有發生偏移。教師需要反思,聯系自身發展的過去與現在,通過反思制訂行動方案,實施行動計劃,逐步實現一個個分級目標,最終實現總體目標,體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之深刻道理。不論大學英語教師是追求自身的發展還是尋找解決教學問題的答案,最終目標都是督促自己一步步向前發展,順利突破大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瓶頸”———提升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
(三)反思不受外因限制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大學英語教師為了獲得發展,不僅要勤于學習、勤于思考,還必須將學習與思考密切結合起來。反思就是將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的一種學習方式。反思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反思不受時間限制,只要教師有反思意識,愿意反思,反思可隨時發生。只要教師具有反思意識,教師可隨地進行反思,進入反思的心理活動歷程。反思不受地點限制,開會、批改作業、做家務都不會影響反思的進行,這比較適合大學英語教師女性居多、工作與家務雙肩挑的特點。反思不取決于思維的速度,而在于思考發生的頻率。生物學用進廢退的原理揭示,通過日常的思維訓練,人的思維能力可能有所提高,但若人的思維長期處于松懈狀態,其思維能力就會衰退和萎縮。反思能使教師的思維保持活躍與靈敏狀態,這是大學英語教師發揮教學機智的先決條件。反思不受經費限制。各階段教育的發展都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與思考,以保持較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技術,致力于教育目標的實現。教育部由此每年將大量的經費投入到教師培訓項目,但培訓數量與規模受經費限制,不可能惠及所有大學英語教師。大學英語教師參與面較廣的培訓通常由大學英語教材出版社組織在暑期進行,而且參加培訓的教師大多是想乘此機會出門長見識,參訓的真實動機是享受生活,學習的積極性并不高。再者,“走出去”或“請進來”的培訓方式不可置疑地有益于教師增長教育教學知識,但費用不菲。“走出去”的方式不僅消耗財力還增加了其余教師的工作量,或是“走出去”的教師在培訓結束后進入超負荷的補課階段,弄得身心俱疲,難以保障教學效果。“請進來”的方式亦同理,學校支付了大筆的講座費,而教師卻是迫于“簽到”的壓力參與,講座的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導致培訓效果不理想。反思的學習方式則能彌補上述培訓方式的不足,不需投入大量經費,只需大學從制度上下功夫調動大學英語教師反思的積極性即可。以制度建設促進大學英語教師反思,使教師通過反思認清形勢及自身的不足,從而轉變固有的思想觀念與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能和專業素質,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反思具有自主性。反思既不受外在規章制度的制約,也不受反思者個體差異的影響。大學英語教師作為反思者,可充分發揮反思的自主性,自主決定何時反思,在哪反思,反思什么,用何種方式反思等內容,反思的自主性能充分激發教師進行個性化反思的熱情。教師的個性得到張揚的過程就是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的過程。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一旦被調動起來,將釋放出正能量,積極影響自身的發展方向與發展方式。教師在反思的驅動下增強自主學習理念,自主反思,掌握專業化發展的主動權,不僅能獲得自身的專業化發展,還能發揮榜樣作用,積極影響同事并引領大學生自主、自愿地學習,實現大學英語教學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
三、大學英語教師反思的途徑
教師反思不僅能發展科研能力,還能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相長。教師反思的途徑有多種,如教學日志、問卷調查、課堂觀察、課堂錄音錄像、行動研究[11],本文針對大學英語教師工作量大、教學任務重、承擔較多家務勞動(大學英語教師多為女性)等特點僅討論下列三種具體的反思操作途徑,滿足反思需要教師“發揮主動性,具有高度自覺的反思意識和觀察分析能力,和具有高度責任心并全身心投入事業”[2]的特點。
(一)回顧教學,發現問題,樹立反思意識
大學英語教師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體力勞動。大學英語課程課時多、班級多、師資不足等特點使得每一位大學英語教師通常承擔約200名大學生的英語教學工作,難免存在一課講多遍的普遍現象。大學英語教材就那么幾種,雖然說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帶動了教材的改革,但大多換湯不換藥,教材模式與內容無多大改觀,只是將原來單一的紙質教材做成音、視頻多種模態,歷練三五年之后大學英語教師就能對各種教材駕輕就熟。大學英語傳統的“教師中心”教學模式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觀,但教師的教學理念并不會自動更新,而是需要通過學習與思考,轉變思想,進而轉變教學理念。大學英語課堂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現象,常有這樣的課堂,同一教師、教學組織方法與學習內容,但出現完全相悖的結果:一個班的學生積極配合教師,學習積極性高漲,課堂氣氛熱烈;另一個班則哈欠聲此起彼伏,情緒低落,課堂氣氛沉悶。大學英語教師應在授課結束后思考下列問題:同樣的教學方法為什么會出現完全相悖的結果?是什么因素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情緒低落?是學生,還是教師,或是教學時段、教室等外部環境?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用什么方式解決?解決的效果將會如何?思考如何靈活處理教材使之貼近大學生實際;思考如何變換教學組織形式以喚起大學生的學習熱情;思考如何保持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做不僅能增強教師的反思意識,而且能使教師在解決問題動機的驅使下同步成長為自主性較強的學習者、教學實踐者和教學研究者。
(二)自主學習,解決問題,運用反思方式
反思是以自主學習為主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大學英語教師根據發現的問題,本著解決問題的目標著手查原因、找出路。教師此刻需要展開行動研究,分析、判斷引發問題的原因,確定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通過行動研究進一步促進反思能力的發展。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之后運用問卷調查、課堂觀察、訪談等方式獲取第一手的研究數據。通過數據分析深入了解問題的本質,通過查找資料,請教同行或是咨詢專家等方式深入挖掘問題的根源和探討問題解決的途徑。查找、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不斷思考、不斷學習的過程,即自主學習-教師反思的主要方式。比如,大學英語逃課現象在大二學生中很普遍。筆者在課后和學生交流時有意識地談及此問題,學生坦言,“專業課沒人敢逃,一是教師管得嚴,大家害怕考試掛科,而且將來參加工作也用得著。而公共課不一樣,學了沒啥用,況且多數是大班上課,逃課的學生就多。相比之下,你的英語課算是逃得少的”。言下之意我應該很感動、很知足。稍加推測便知,暫且不論課堂教學如何,我定是一嚴師。我就不免思考,是不是課堂太枯燥乏味?或者是我的教學組織得太糟糕?還是逃課的學生本就不喜歡學英語?在我而言,學生逃課,教師是要承擔主要責任的。室外風景大好,學生到教室苦坐,結果卻什么也沒學到,白白浪費2個小時,學生就沒有再到教室聽課的理由,必然選擇曠課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教師有責任讓課堂充滿樂趣與生機,使學生感到學習有收獲,才能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在探求這類問題解決途徑的過程中,教師學習的目的在于解決一個又一個的現實問題,這樣的學習因而是主動的、積極的。主動學習成為推動教師反思的強大動力,激勵著教師以實際行動思考教學現象、反省教學過程,在反思中實現教與學的優化,發現研究的問題。舊有問題的解決和新問題的不斷涌現成為教師不斷反思的不竭動力,推動教師在連續地反思與實踐的互動中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并逐漸養成運用反思的習慣。
(三)記錄歷程,創新發展,推廣反思途徑
及時記錄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途徑、過程與感想。記錄解決問題的歷程是反思的重要方式之一。大學英語教師通過文字記錄積累豐富的反思經驗,同時用文字記載思考和認識歷程本身就是一種深度的思維活動,深度思考又會觸發新的火花和新的想法,促進教師的反思能力向批判性反思之高級思維層次的發展,激發教師的創新思維,培養教師的創新能力,使教師的教學創新成為可能。同時,以論文的形式展示反思的成果,既為反思的教師帶來榮譽,使教師產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又為廣大英語教師示范了反思學習方式的強大動力,使反思的學習方式得到推廣。反思學習方式使大學英語教師個體具備了教學創新能力,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才有望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水平才能整體上一臺階,也才有希望提高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運用反思學習方式獲得成功的教師會成為大學生學習的榜樣,以實際行動給大學生示范如何將反思作為解決生活與學習問題的有效途徑,帶動大學生進行反思,促進大學生反思能力的發展,逐步培養大學生運用反思解決生活與學習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大學生逐漸成長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時代的人。
Abstract:StudentsmajoredinbusinessEnglishinpolytechnicsshouldacquirelanguagecompetence、businessskillsand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ability.Theircareerdevelopmentwillpartlydependontheir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ability.Totrainthiskindofability,weshouldmakeanalysisofwhattoteachandhowtoteachthem.
Keywords:StudentsmajoredinbusinessEnglish;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Abilitytraining
近年來,我國的職業教育取得了迅猛的發展,無論是辦學規模還是師資力量或教學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提出《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掀起了新一輪職業教育發展的。而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對外商務活動頻繁,對外貿易穩步增長,為高職商務英語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一、跨文化交際能力對高職商務英語學生的意義
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就是要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掌握商貿活動所必需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在商務活動中進行有效交際的能力;另外,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由于專業的特殊性,畢業后都不可避免地要從事商務活動,要同外界或外國進行跨文化交際,交際效果好壞對學生的就業和發展有重要影響。因此,必須培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商務英語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合理科學設置課程并按照職業
能力要求確定學生的能力結構,注重實踐教學,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掌握商務及外貿運作活動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適應商務、外貿工作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即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要以英語為基礎,以商務為背景,以實踐為支撐,打造有知識、有技能、有素質的人才?!坝兄R”,即知識扎實,包括文化知識、英語知識和商務知識;“有技能”,即語言技能和商務技能嫻熟,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技能,商務技能包括國際貿易、商務文秘、商務翻譯等;“有素質”,即文化素質、職業素質和涉外素質高,文化素質包括文學藝術修養和人文科學素養等,職業素質包括職業道德、團隊精神和敬業精神等,涉外素質包括商務禮儀、不卑不亢的文明禮貌素質等。
課程設置無疑要體現這種人才培養目標。商務英語課程是融商務業務知識與英語于一體的實用英語課。從本質上講它既是一種語言教學,更應該是一種技能教學,教授學生如何在商務環境中運用英語進行有效的商務溝通能力。該課程應該由三個基本要素構成,即商務背景知識+商務背景中使用的語言+商務交際能力。商務背景的內容決定著該情景中需要運用的語言及交際技能,商務交際技能是從事商務交際活動所必需的技能。語言技能方面表現在接聽電話,洽談,演示,書寫信函、報告、備忘錄等。有效的交際除受語言技能影響外,還涉及非語言因素,如交際策
略、社會文化背景等。
三、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內容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跨文化交際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重要性.那作為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既要了解
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常識,更要應該掌握文化差異,不至于因此而信息傳遞不暢,甚至導致毫無必要的分歧和矛盾,給雙方帶來損失.
跨文化交際的基本內容有三項:有關世界觀、價值觀方面的研究;言語行為特性方面的研究;非語言交際方面的研究。
1.世界觀、價值觀方面的差異
世界觀是文化之核心,它對一個民族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層面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深入到人類生存的各個方面,它直接影響人們對宇宙、自身存在的意義、生命、死亡、疾病及其他種種哲學問題的思考及回答,了解一種文化所包含的世界觀也就了解了那種文化所產生的思維方式。西方思維侵向于重客觀、重事實、重數據,其思維模式的特點是分析性思維;而我們則強調事物的整體性,強調平衡、中庸,重視所謂“天人合一”。
價值觀是人們后天習得的一整套規則體系并以此做出判斷選擇及解決矛盾沖突,東西方因為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歷史等背景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總的說來,西方是“個人主義”,一切與“個人主義”相關聯的觀念,如“自由”、“平等”等均在西方人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我們則重視“集體主義”。
2.言語行為特性方面的差異
現代語言學認為,人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以實現某一特定交際意圖(如陳述、詢問、命令、邀請、警告、宣判、道歉、祝賀、感謝、贊嘆等等),這實際上也是在完成一種行為,這種行為被稱作言語行為。言語行為理論(SpeechActTheory)最早是由英國哲學家奧斯汀提出來的,是語用學的重要理論之一。
言語行為并不是單一的行為,而是由若干復雜的次言語行為組成的。根據交際過程的不同階段,可以把言語行為分為三種:“言之發”以言述事的述事行為,“示言外之力”以言行事的行事行為,“收言后之果”以言成事的成事行為。
根據交際意圖的實現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言語行為分為直接言語行為和間接言語行為。說話人采用某種行事行為的表達方式來實現其自身預期所能實現的意圖,這是直接言語行為;有時候,人們出于某種考慮,采用某一種行事行為的表達方式來完成另一種行事行為,這是間接言語行為。
言語行為具有鮮明的社會文化特征。言語行為作為語言學的一般現象,存在于所有的自然語言之中。言語行為受特定社會條件的制約,社會條件的不同直接會影響到言語行為的表現,使言語行為的表現多樣化,并導致交際的形式出現差異。言語行為在不同語境中的使用,尤其是間接言語行為的使用,表現了語言和社會文化關系的一個協調過程。
3.非語言交際方面的研究
非語言交際,即語言交際行為以外的所有交際行為,如身體動作、面部表情、空間利用、觸摸行為、聲音暗示、穿著打扮和其他裝飾等許多方面,是跨文化交際的另一重要的研究方面,是語言交際的重要補充,能夠傳遞語言行為難以表達的內涵諸如意念和情感等。
在跨文化交際中非語言交際研究的重點是文化,借鑒西方學者比較統一的認識,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A.體態語(bodylanguage),包括以下方面:姿勢、身勢、頭部動作、面部動作、眼部動作、臂部動作、手部動作等;
B.副語言(paralanguage),包括副語言包括沉默、話輪(turntalking)轉換和各種非語義聲音;
C.客體語(objectlanguage),.客體語包括皮膚的修飾、身體氣味的掩飾,衣著和化裝、個人用品、家具和車輛等;
D.環境語(environmentallanguage),包括空間信息(如擁擠,近體距離,領地觀念,空間取向,座位安排等)、時間信息、建筑設計與室內裝修、聲音、燈光、顏色、標志等。
四、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途徑
1.轉變觀念,科學合理設置課程及教學內容
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跨文化交際,就是為了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切實有效而廣泛地提高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新世紀高職商務英語教育的一項緊迫任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我們正確認識語言、文化、商務的關系,并在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全面反映出來,切實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2.進一步改善高職院校商務師資
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在師資。雖然高職教育近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師資力量也大為增強,但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師資還存在著一些不盡完善的地方,如學歷水平不高、職稱結構不盡合理,高水平的專業帶頭人及工作經驗豐富而商務知識、語言功底深厚的教師數量不足等。
有鑒于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強商務英語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專業化、職業化程度,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梢越梃b學生的“頂崗實習”,安排教師到對口企業一線掛職鍛煉,這是解決“雙師型”教師隊伍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也可以選送現有教師到本科院?;蛐值茉盒I踔灵_展跨國學術交流;引進人才,聘請企事業單位資深商務跨文化交際人員做兼職教師等。
3.完善工學結合模式
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推行校企合作,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高職院校在推行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意識有重要作用,對學生走出校園、認識社會起著橋梁作用。真實的商務環境有助于學生增強現場工作能力,了解國際經貿最新動態,發展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服務意識,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具有傳統課堂教學無法企及的優勢。
學習一種語言就是學習一種文化。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因為專業的涉外性、開放性,他們以后不可避免地要與外界或與外國打交道。真正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切實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自覺并熟練到運用跨文化交際理論來增強專業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同時提升與外界的交際、談判、溝通與自我展示能力,對于今后工作的順利展開奠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Davis.LDoingCulture: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inAc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187-21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叢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00.
1前言:
眾所周知,我國自從進入中國近代史以來,就開始了“西學東漸”,然后開始的開始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和師夷長技以自強”,中國也隨之開始了派遣一批又一批的幼童前去留學,就不斷的進行學習和引進西方先進教育。后面緊跟著的是要求“打倒孔家店”和提倡使用白話文的“德先生、賽先生”的“五四”運動和的,國人就開始漸漸地接觸到了英語。掀起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序幕,也掀起了國人學習英語的大潮。中國近代史的一百多年和中國近代化的一百多年也是我們中華民族英語教育從無到有、從抗拒到欣然接受的一百年。我們國人在接受英語教育的過程也就選擇接受了西方各國先進的經濟、文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更是間接或者直接的為我國培養了許多開明的新式人才做出了大量貢獻。這一切都得益于西方的主要語言―英語作為一門學科走進國人的課堂是密不可分的。但從1949 年,尤其是從1978 年改革開放后,中國在工業、農業、經濟、科技、教育、軍事、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綜合國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此時的中國正處于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刻,全國人民為實現“中國夢”奮力拼搏,民族自信心、文化自信心、道路自信心空前強大,我們需要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英語作為世界各國進行溝通的主要語言無疑是最便捷的工具,這就引發人們對英語教育的思索:英語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應如何定位。
2.當前英語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2.1重視技能,輕視文化
現行英語教育主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能力,方式是分塊練習,缺乏整體性思維,不利于學生英語表達體系的建立。即使經過反復練習建立了英語表達體系,但由于文化背景知識教育的缺失,學生會表現出無話可說。從文化和語言的角度來看,他們兩者之間的關系更像是整體與部分,樹干與枝葉的辯證關系,文化需要語言來當做它的變現形式,雖然由于人類數億萬年進化的原因,一些人仍然可以順暢的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即使他本身對文化也不太了解,但是就像來自美國的享譽全球的著名人類學家古迪納夫在《文化人類學與語言學》中闡述的那樣:“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文化的一個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語言是人們學習文化的最主要的工具,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語言的特殊性表現在:人們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獲得全部的整個文化?!彼赃@就很明顯的提示了我們在當前的英語專業學習中存在嚴重的重技能,輕文化的問題。
2.2教材相關內容存在不足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傳承西方文化的重要載體。學習語言要有相應的語境,而英語語境的設計多是以西方文化為背景。所以要想學好英語就得了解西方文化、風俗習慣、邏輯思維、表達方式等。在此種英語教學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英語專業高校學生的思維方式有較大的西化傾向,從而導致他們的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受到巨大的沖擊。例如,我國英語專業的學生越來熱衷于過西方的二月十四的情人節,而非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七夕情人節,類似現象越來越嚴重了,也需要引起警惕。同時,學生進入職場或社會后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交際障礙,不適應本國環境。
2.3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傳播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繁榮和傳播遠遠離不開我國的高校大學生尤其是英語專業的學生,由于他們缺乏厚重的優秀傳統文化底蘊的,所以他們身上的責任任重而道遠。文化軟實力在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如果當代大學生不能很好地承擔傳播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那么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勢必會受到一定的不利影響,也將不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傳播。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在英語教育中的缺失也將影響國家形象的樹立。
3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分析
傳統文化是人類思想與智慧的結晶,是民族的精神,是創造力的源泉,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傳統文化的價值已得到當今社會的公認。我們應當牢牢記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
3.1文明傳承,國家永續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文明史,在漫長的歲月長河里,經歷了幾多朝代更迭,社會發展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直至社會主義社會。而中國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它是中國的根本,是中國生命力之所在。
3.2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
中國傳統文化中“家”文化的概念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家代表著團結、互助及凝聚力,在社會保障不健全的情況下,家庭、家族的力量對維護社會穩定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到了重要作用。
3.3提升全民素質,指導行為準則
《管子?牧民》的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沃^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愈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倍Y定貴賤尊卑,義為行動準繩,廉為廉潔方正,恥為有知恥之心。以此為準,則全民素質將得到極大提高。舉一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應聘者在世界500 強企業招聘面試時時,如果應聘者在信仰一欄空白不填或填“無”的,將無條件被淘汰。這很好理解,因為一個人沒有信仰就沒有什么可以約束他的,那將是很可怕的。“禮、義、廉、恥”就是中國人幾千年傳下來的樸素價值觀,丟掉它就會走向違法、無信、貪污、。所以,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全民的綜合素質。
3.4點明工作態度
儒家經典《論語》里仁篇有言,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币馑际钦f,人應該少說多做。這同主席提出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是一致的,告訴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來工作,這也是戰勝浮躁風氣的不二法門。
3.5創新源泉
隨著時代巨輪的滾動,科學技術發展呈現迅猛之勢,很多領域都遇到了發展瓶頸問題。如何突破瓶頸將科技水平提升到更高層次,在“飛天”夢想實現基礎上如何對宇宙空間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需要發展哪些技術及如何發展等等,引起人們的關注。而突破這些難題的鑰匙就隱藏在傳統文化之中。我們現在正在進入一個用科學來解釋優秀傳統文化和古代先進慧的時代,就像一些科學家所說的那樣:隨著對其研究的不斷深入,就愈能發現隱藏的其中的巨大能量。所以,以創新的視角來看待中國傳統文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方向。”
4英語專業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文明的傳承是教育的本質所在,只有擁有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才足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想贏得他人的敬重的民族,就必須要有本民族的文化支撐,那些內心充滿惶恐和迷惘的民族往往是那些猶如浮萍般的失去本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而英語教育是中國傳統文化對外傳播之基,所以它們有融合的必要性。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改良現行英語教育,是一個非常有益的嘗試。它給英語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立足于本土文化,賦予英語教育以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培養更具“中國味”的英語人才。隨著英語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國人將更具傳統文化內涵。同時,用傳統文化來規范國人的生活,個人素質將得到極大提高,社會會呈現廉潔有序、可持續發展的局面。此外,這對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也是有益的。21 世紀世界各國的交往會更加頻繁,國人將更多地走出去,他們所擁有的中國氣質、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外國人。這無疑有利于傳播中國文化,間接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再則,社會能否持續進步,關鍵在于創新能力,而創新的基礎是本國文化的傳承。對中國古老智慧進行深入的探究,會讓中國古老智慧在新世紀迸發出更耀眼的光芒。正如1988 年,全球75 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舉行會議后發表感悟:“人類必須要學習和吸收2500年前的孔子的經典智慧,如果人們想要在21世紀更好的生存下去的話?!?/p>
5英語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路徑探究
在明確英語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必要性的基礎上,如何融合就是一個新的問題。下面從教材和教學方式兩個角度來進行路徑探究。
5.1教材內容創新
在教材方面改變思維,以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優秀中國文化作品為藍本進行英語教材創作,或直接翻譯,或加工后翻譯,從內容上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
5.2改革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上可采用課下發現、課堂討論和實踐應用相結合的形式。首先,學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對自己感興趣的傳統文化表層現象進行英語表達及意義解釋。然后,在課堂上可以與其他同學分享學習成果,同學間也可以相互提問、解答,通過質疑與釋疑培養思辨思維,提高學習效果、理解深度。最后,要求學生用學到的傳統文化來規范自己的學習、日常生活、人際交往等,從而通過習慣影響行為,行為的反作用力又促進學生學習,最終全面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及英語表達能力。
6結論
現在的中國正處于民族自信心空前強大之時,相對于美國里根政府時期提出的“美國夢”,我國提出了“中國夢”,一個屬于中國人的民族復興之夢。近年來,國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國學熱潮,各階段教育都相應地增加國學內容,從基礎性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到更深入一些的儒家經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家經典《道德經》等。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百家講壇》欄目也更側重國學內容,如閻崇年的《明亡清興六十年》、《大故宮》,易中天的《易中天品三國》,王立群的《王立群讀史記》,錢文忠的《三字經》等。各地的地方性文化講壇也更注重深挖本地區的歷史文化源流,如湖北講壇的《荊楚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方面,我國在世界各地開辦了眾多孔子學院,培養了很多外國學生,加深了外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掌握,更以孔子這樣的代表人物形象為品牌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性化一面。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發揚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將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趨勢。英語教育是立足于英語人才的培養,而培養英語人才的目的在于讓中國人了解世界,也讓外國人了解中國,所以,英語教育理應順應時代潮流。
總之,英語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融合的必要性及內在價值。只有通過英語專業教育和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我國英語專業人才能具有良好的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素養,才有利于傳播和不斷繼承和發展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而不斷推進我國國家文化軟實力和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
參考文獻:
[1] 熊小紅.淺談英語教學應滲透傳統美德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0(20)
[2] 王菲.我國大學英語教材中的文化選擇與配置――以兩套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為例[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0(02)
[3] 劉長青,張秀梅.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
語言是文化的反射體和載體。學習一種語言不僅是對其發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的學習掌握,也一定要包含對其豐富內涵和知識背景的了解。否則,對這一語言的學習只是一知半解,或者存在很大的誤差。作為語言教學之一的英語教學,特別是基礎階段的精讀課教學也更是如此――離不開文化的滲透。
一、文化滲透在英語精讀課教學中的作用
語言是在一定民族文化、歷史背景下產生的記載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的符號,蘊涵著豐富的諸如這一國家的傳統習俗、文學藝術和價值觀念等文化內涵。若在語言教學中忽略文化的滲透,那么即使你掌握了地道的發音、豐富的詞匯、標準的語法,在單純的閱讀或實際的與外國人的交流中都會出現一些諸如理解誤差、鬧笑話甚至是傷及對方感情等問題。比如說我們中華民族自古把龍視為民族的象征,龍是吉祥、幸運和權威的代名詞。但是英語中與漢語龍對應的dragon一詞卻是邪惡、壞運氣的象征。所以才會有把“亞洲四小龍”翻譯成“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of Asia”的譯法。如果你不了解這一中英文化的差異,在交流或是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誤解是無法避免的。中英語言文化內涵的差異是只有通過在語言學習的同時一起加以滲透來習得掌握的。所以費賴斯說:“講授有關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況絕不是實用語言課的附加成分,不是與教學總目的全然無關的事情,不能因時間的有無或方便與否來決定取舍,它是語言學習的各個階段不可缺少的部分?!?/p>
大學英語精讀課是大學英語專業課教學的基礎部分,也是學生入學以來最早接觸的課程之一,所以在其教學中科學有效地進行文化滲透更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在英語精讀課上適時地進行文化滲透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對英語相關文化背景知識了解很多,就會加快理解速度、加深理解深度。比如精讀課上講到的Twelve Angry Men一課,如果不在課前介紹一下美國司法制度和陪審團制度運作規程及相關詞匯(因為其與中國司法制度存在的差異),學生們就會產生理解上的障礙。其次,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因為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才能和自己的劃清界限,從而寫出標準地道的英語文章來。再次就是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有相當的幫助。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念等,才能培養出得體的交際禮儀。比如Good Manners in England一課只是介紹了與英國人交往的一些基本禮儀,我在實際的教學中又適當進行了擴充,這樣學生們對西方禮儀有了更多了解,在以后的交際中就會多加注意,交往起來也就更得心應手。最后,適當的文化滲透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總之,只有越早下手,對學生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就越深,取得的成效才會越顯著。
二、如何在英語精讀課教學中進行文化滲透
在最近幾年的英語精讀課教學中,我不斷摸索研究,總結了如下幾個文化滲透的方式:
(一)課堂滲透
課堂可以說是最直接進行文化滲透的地方,抓住這一環節進行自覺自然的滲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詞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詞語的文化內涵包括詞的內涵意義、感彩、聯想意義以及某些成語、諺語、慣用語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表面意思完全相同的詞匯也會有不同的聯想意義,在用法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講到black sheep時,說“Tom is the black sheep in his family.” 讓同學們自己理解可能會存在誤差,這時候教師補充黑色和白色在英語里的意思及發展背景就會有助于他們正確的理解。所以在精讀課上講解詞語的時候,教師應該適時地擴充英語詞匯的外延意思,使學生能夠準確理解詞匯的語義并加以使用。
2. 篇章(全文)教學中的文化滲透在學習每篇新課文之前,對其文化及歷史背景知識進行介紹,以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主旨,并達到擴展這方面知識的目的。比如在講到Clearing in the Sky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先給學生們介紹了傳統的American values,學生們在了解了這些背景知識以后才對文中老父親執著一生在高山的林中開墾荒地的依賴自我、尊重艱苦勞作和頌揚農村生活方式等精神有所理解,進而增進了對文章主旨的深刻把握。
3. 細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這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不放過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傳授英語文化知識的每一個細節。比如在講到Darken your Graying Hair, and Hide your Fright一課時,遇到了這樣一句話:“One is a sphinx, one seems almost removed, and one sees it all. ”我發現其中sphinx是一個很有講頭的細節:當sphinx寫成Sphinx時,是希臘神話中獅身人面的怪獸;他問路人的Riddle of the Sphinx(“斯芬克司之謎”);以Oedipus成功猜謎而后引發的一系列故事為由來的Oedipus Complex(戀母情節)等。這樣不但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他們理解,更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二是對所學文章進行深入的語言風格、寫作手法、修辭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并與漢語中的這些技巧進行對比,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文學欣賞和語言應用能力。比如在講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一課,我就介紹了fairy tale這一文體以及相應的寫作風格和特點。還有Button,Button這一課的fantasy的文體等等。三是利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西方的節日,給學生講授與之相關的來歷、風俗和習慣。比如Easter,Halloween和 Christmas等。
(二)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寓教于樂
除了課堂講解的文化滲透,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收看一些電影、各種記錄片片段,或者收聽一些英文原聲聽力材料使他們了解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學到與英語文化有關的交際方法和手段。比如還是Twelve Angry Men一課,除了可以在課前介紹美國司法詞匯,還可以給學生們播放《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這類的涉及美國司法制度的電影片段,加深學生們對美國司法制度和陪審團制度的理解,從而有助于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把握。
但是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教師在運用這些輔助直觀教具的時候不能只單純地讓學生自由觀賞和收聽,因為大多數時間學生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會不自覺地轉移注意重心,獲得的信息也會受到限制,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這個時候要給予必要的解釋說明和指導。
(三)豐富的課外活動
學習和掌握外國文化僅僅靠有限的課堂時間是不夠的,學生還必須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擴大自己的語言文化知識。教師要經常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和英語報刊,并提醒他們在閱讀時留心積累有關文化背景和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并隨后組織一些知識競賽等。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此外,教師還要多組織一些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真實語言環境中體會和運用英語。比如英語角、英語周、英語晚會、英語戲劇大賽等等。還可以適時地邀請一些外籍教師參與進來,比如一起舉行萬圣節化妝晚會。通過與外籍教師的接觸,學生往往能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生動的文化背景知識。
三、結語
人的語言受本民族文化長期熏陶,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形態也會通過語言反映出來。要想達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成功和諧的交際,必須要了解深知目標語文化。大學英語精讀課正是為大學英語專業學生實現跨文化交際打基礎的課程,所以我們更應該有意識地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多向學生介紹英語國家文化,并分析比較漢語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的差異,從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他們的語用能力,這樣他們在與外國人打交道時才能減少語用失誤,使交際得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杜瑞清.英語教學與英美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9.
[2]何廣鏗.英語教學法基礎[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
近年來,國內眾多高等院校的大學英語課堂都開展了基于網絡教學以及計算機多媒體的課程模式改革研究。但涉及到英語專業跨文化學習的網絡教學研究還比較少,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并不令人滿意。在網絡條件下,配合英語專業的專業特點,利用網絡學習的獨特優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而為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學習找出一條新路。
語言不僅僅是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人類表達情感的媒介。由于文化背景、社會習俗、價值觀以及歷史淵源的差異,想和英語文化背景的人進行舒暢的溝通就要培養跨文化意識,懂得對方文化中的禁忌,尊重對方的習俗信仰。通常,人們在交流中,對所運用的語言都有一個選擇過程,這個過程往往是基于說話人的語言習慣。每種語言都有自己表述的思維模式,因此語言可以說是文化的載體,想學好一門語言就必須掌握必要的跨文化知識。
一、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學習的現狀
英語專業不同于其他專業,學生除了把這門語言當作一種交流工具之外,更應該了解語言所屬國家的文化傳統,習俗禁忌,人文情懷。這樣才能在實際交流中,比較順利地解決語言背后的文化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就顯得十分必要。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英語專業的課堂也開始大力發展網絡教學,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以及網絡文化的滲透,根據自身學習的需求,構建適合自己需要的自主學習模式,了解西方文化最新發展動向,與時俱進地提高跨文化學習意識。語言和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特別是對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通過語言來了解另一種文化,而同時也通過文化來促進學生學習語言,培養對語言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掃除障礙和困惑。
就目前英語專業的教學現狀來說,學生多數只把注意力放在單詞和句型上,忙于應付專四專八考試,往往忽略了語言本身是溝通的工具。在實際交流過程中,如果只是用錯了語法或詞句,外國人可能會認為是對這門語言掌握得不夠好,但是如果因為不了解或忽視交際雙方的社會文化背景差異而出現語言表達失誤,就會被認為粗魯甚至失禮。那么是不是僅僅通過幾本跨文化交際的書就能夠讓學生避免文化差異的沖突呢?現在的課堂能否滿足學生的跨文化學習需求呢?文化是不斷發展,不斷更新的,目前的課本遠遠解決不了學生在具體交流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加強對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就需要借助更先進的科技,網絡此時無疑成為最好的助手。
二、網絡及網絡文化在跨文化學習中的作用
網絡對于大學生而言早已成為較為普遍的學習手段,網絡文化更是對學生的學習有著越來越深遠的影響。如今的大學生利用網絡掌握世界時事,了解科學發展的最新動向,開拓視野,結識朋友,總之網絡為當今的大學校園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第二課堂。它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資源豐富,方法靈活的新型平臺,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學習完全依賴教師講授的傳統教學模式,為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習興趣開辟了一條新路。
要了解一門語言最新的發展動態,文化的學習與之息息相關。為了避免不同文化之間的沖突,英語專業的學生必須在跨文化學習中時刻把握最新的文化動向。而網絡此時就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媒體,了解當前西方文化的變化和發展,從而有效規避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文化沖突。與此同時,網絡多媒體教學也開始逐步融入到學生的跨文化學習當中,通過豐富生動的例子和貼近生活的場景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的印象,為學生的學習搭建了一個開放性的平臺。同時,對于一些跨文化交流中所涉及到的宗教和傳統禁忌,也可以及時從網絡當中了解,從而有效規避可能在日常交際中出現的誤解。
三、利用網絡輔助跨文化學習的方法與策略
學生的跨文化學習的目標和興趣各不相同,但利用網絡學習既可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動機,也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兩得。傳授知識只是暫時性的行為,教師的首要目的應該是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動機,以及自己解決問題之后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一)觀看網絡視頻,增強互動交流
跨文化交際能力是英語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而跨文化學習本身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靈活性,并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夠做好的。因此,網絡給師生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如今網上隨處可見的視頻就是豐富而現實的學習素材,在跨文化學習的課堂上,學生可以先觀看視頻資料,然后進行分組討論,探討材料中所暗示的文化特征以及所表達的信息內容。通過分析比較同一情形下,中西方文化所體現的不同,進行互動模仿、改編,從而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鼓勵學生的參與性,加強互動交流,引導學生更合理地使用網絡資源,幫助學生分析總結素材背后更深層次的跨文化意義。
(二)分析網絡文化,尋找跨文化差異
網絡文化如今成為青年人最推崇的文化之一。這些文化當中既有正面積極的,也有負面消極的。教師應與時俱進幫助學生及時更新所學的知識體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篩選出既有跨文化意義,又能體現出文化差異的部分,幫助學生進行比較學習。
首先,網絡文化中的一些新興詞匯或俚語都能體現出跨文化的差異。這需要結合西方傳統文化以及宗教典故才能夠理解掌握,從中更能分析出各民族獨特的文化心理。而俚語習語也往往帶有一個時代的特色,網絡文化恰恰為師生提供了一個緊跟時代的學習平臺。有了這樣一個平臺學生才能更恰當地選擇語境,得體地使用這些習語。其次,網絡文化會折射出當今社會的政治關系,一些針對黨政派別,國家關系的敏感話題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變遷,并且反映在網絡文化當中,同時也會反映出一些文化認知的差異。最后,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只有通過網絡文化加強對文學、歷史、宗教的了解,才能夠抽絲剝繭,真正體會出不同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從而實現跨文化溝通的根本目的。
(三)開展網絡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手段的發展也隨之日新月異。多媒體教學早已進入了高校課堂,課件的內容往往較為豐富,直觀生動。在傳統課堂的基礎上,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引入大大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加強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英語專業的跨文化學習也引入網絡環境下的多媒體教學,這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重大突破。成功的網絡多媒體課程應該具備以下條件:有效的學習激勵體制,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合理的評價;合理的教學互動,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進程進行有效的評價;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發展,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訓練;基于這樣的網絡教學條件,可以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各高校也需要加大網絡資源的投入力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督促學生加強自主學習意識,改變被動學習的習慣。
(四)利用網絡資源,輔助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一直以來都是各高校不同專業培養學生的終極目的,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大學生想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學會學習方法,具備自學能力是必要的。大學應該給學生盡量創造有利條件和學習環境,而教師則應該傳授恰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并從學習中找到興趣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教育將來發展的必要階段。
利用網絡這類高科技手段培養英語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早已受到教育界的極大關注。談到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習動機就顯得必不可少。對一門外語的跨文化學習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一方面,學習者離不開外部學習環境的刺激。而豐富的網絡資源恰恰可以提供一個內容新穎,多元化的外部知識體系,使學生對于所學知識充滿興趣,從而輔助學生的跨文化學習。另一方面,學習者需要充分調動自己的認知系統,對外部刺激進行感受、輸入、加工、整理、存儲和提取外來知識。在網絡平臺的幫助下,學生對較為雜亂的內容進行分析整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利用自身已經學到的專業知識,主動提取網絡提供的多元化內容,從而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這種帶著興趣和求知欲的主動學習過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近幾年來,國內各大高校的英語專業課程都開展了基于多媒體和網絡的教學模式改革,這種具有突破性的教學改革模式更加適合學生的跨文化學習。在網絡條件下,配合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理解,有效避免不同文化之間溝通中所產生的困難和問題,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為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學習探索出全新的學習思路。
參考文獻:
[1] [德]茨克.跨文化交流一不同文化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M].潘亞玲,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文化反哺指的是在文化承傳中,年長一代向年輕一代學習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是當今數字化時代一道亮麗的風景,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而在教育教學領域里的“文化反哺”是指老教師放下自己權威、經驗的架子,向青年教師學習的過程。
一、“文化反哺”的成因
現代社會,信息高度發達,年輕教師信息占有量增大,從而使他們處于新技術、新觀念的領先地位,老教師正在喪失他們在年輕教師面前擁有的天然權威,知識權威、經驗權威等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反哺現象。
“文化反哺”也是新課程改革持續向縱深發展的需要。新課程改革不斷增添了諸多鮮活的新事物、新理念,在改革的過程中,不同年齡階段的教師經受著同樣的挑戰。老教師受單一教學或專業的影響,不可能涉獵更為廣博的知識,舊有的教育方式方法、知識、技能甚至價值判斷都會悄然落伍。而作為新生代的年輕教師在教育新理念、新思潮、新知識的引進和領悟中,遠遠超出了老教師的理解、接受和適應能力。無論是在教育,還是在教學領域,年輕教師都顯現出強大的優勢,這樣他們便擁有了文化反哺的能力。隨著崗位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和新生力量的崛起,老教師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憂患意識和危機感,這也會迫使他們向年輕教師學習新知識和教學技能,反哺現象便應運而生。
二、新課程背景“文化反哺”現象下老教師的應對策略
1.正視“文化反哺”,保持開放心態。
老教師應避免因循守舊等消極心理的產生,取而代之的是要有勇于接受新事物和接受社會挑戰的開放心態。對新事物、新技能和新經驗,時刻保持好奇和敏感,多去探索和嘗試,及時改變原有的落后觀念。所以老教師應以積極的心態多接受新觀點,多嘗試新方法,不斷調整認知偏差,更新原有的認知結構,使自己適應社會發展,與時代同步合拍。老教師有了開放心態,才能認識到“反哺”并未取消老教師的權威地位,只是在使老教師以犧牲局部權威利益為代價,使權威形式發生轉移和轉化,從而為教育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2.提升用英語組織教學的能力。
現代英語教學更加注重聽、說等交際能力,因此,給學生提供一個模擬的英語氛圍在課堂教學中尤為重要。
有的老教師的課堂不能保證用英語組織教學,長期閑置的口語偶爾說起來也給人一種蹩腳的感覺。學生缺乏英語環境下進行語言操練,又怎么可能張開嘴說英語呢?又怎么敢用英語交流呢?漢語式英語課堂會使學生喪失原本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交流習慣。
讓我們走進一位年輕教師的課堂。
隨著鈴聲的漸去,學生踏進了另一個“國度”。
(7B Unit 1 Dream Homes Main Task)
T:Hello,everyone!Nice to meet you.
Ss:Nice to meet you,too.
T:A good day,isn’t it?
Ss:Yes.
T:Would you like to enjoy music?
Ss:...
學生口語清晰,運用自如。
T:The name of the music is...
Ss:...
T:Yes,The music is about home.We all have our homes,but I think you have your own dream homes.Would you like to talk about your own dream homes in pairs?
1)name?
2)What kind of homes?Flat or House.
3)How many rooms?
偶有幾個學生開始用漢語討論。
T:“...,In English,OK?”
...
T:OK,Let’s share your talk.
S1:Hi,I’m....My dream is very special because...
S2:I’m....My dream home is under the sea....
Sn:...
這里是英語交流的世界,這里的英語是“活”的語言。鮮活的語言背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極大地發揮了學習潛能,自然有助于聽說能力的提高。
3.補給專業知識。
英語是一門語言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它也在與時俱進。隨著英語中語化、時尚化,有些單詞的發音、有些詞的用法較以前更加靈活,這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實,語言在發展。如在北美教師ESL課堂上,他們把apple中/?/直接發成/^/音,這是我們的老教師絕不可接受的發音方式,故而執著地糾正著……再如,現代英語口語中對于in hospital與in the hospital的區別已不再像以往那樣分明。專業知識是教師的業務根基,決定了教師的知識視野。年輕教師因其專業知識底蘊更加豐富而在教學中游刃有余。受時代、學歷和工作經歷所限,老教師擁有的英語語言知識相對落后、偏少,對相關新知識缺乏了解,缺少專業知識的層次,難于達到知識、時代信息之間的有效組合,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更新、補給與潤澤,這僅有的英語語言知識就會變得更加干枯萎縮、暗淡無光,導致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適應能力不強。所以老教師要及時學習,勤于請教,給自己的專業知識注入新鮮血液。
4.吸納教學技能。
過去的課堂是一支粉筆行天下,而今隨著電腦、網絡的普及,先進的多媒體走進了課堂,為教學提供了便捷的服務。只需要輕輕一點,繽紛世界就在眼前。坦率地講,老教師在計算機應用能力方面明顯落后于年輕教師,這一技能的不足迫使“老”師謙虛躬行,主動向年輕教師學習硬件技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另外,走進年輕人的課堂,無論是整體教學設計還是具體環節展示,所感受到的都是教學理念新穎,課堂風格靈活、創新。他們的問題設置不僅僅是停留在記憶的水平上,問題與問題之間更多地有著明顯的系統與層次感,帶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發展與創新空間。老教師不妨從自身的課堂教學為切入點進行教學設計反思,研究、借鑒、吸納這種無形的軟件技能,這樣更有利于經驗質的提高。
5.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社會,知識在不斷更新,教學在發生著巨大變革,要求教師由單一的“經驗型”向“多元化”、“創新型”、“學者型”教師轉變。辛勤耕耘十幾甚至幾十載的教師,其教學理念與方法已經受到嚴峻挑戰,如果仍然沿襲那種陳舊的教學模式,肯定不能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在文化反哺的浪潮下,老教師應勇敢地接受“文化反哺”,自覺進行自我更新,及時、謙虛地向年輕教師學習,深層次地學習、轉變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使自己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不斷地篩濾舊知,接受活化新知。同時,還要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接軌傳媒,勤于讀書,深研專業,博取雜家,擁有戰略眼光、超前眼光、超前意識,終身學習,教到老,學到老,盡可能使自己知識結構向新、廣、雜、博、深等方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逐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適應現代教學。
三、結語
成功的教師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斷發展完善的,任何教師都可能成為成功的教師,老教師同樣可以成為適應課程發展需要的新型教師,但它的必要條件是:帶著一個積極、向上的心,轉變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技能,不斷豐富專業知識,這樣的教師走進課堂,同樣會收獲學校、同事與學生的尊敬。與年輕教師相比,老教師的觀念與方法相對滯后,然而老教師亦有自身優勢,豐富的教學經驗本身就是一種財富,問題是怎樣讓財富升值。身為老教師,責任感、使命感和壓力感容不得我們懈怠,我們必須理性地迎接“文化反哺”時代的到來,采取全方位、深層次的措施和多角度的眼光正視它,探究它,提高自身綜合素養,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并借此來實現教育教學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Ronald L.Partin.教師課堂實用手冊[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220.
畢業論文的完成過程就是學生主動開展科學研究,接受科研訓練,創造科研成果的過程。從畢業論文題目的選定到實驗計劃的制定實施,從文獻資料的檢索到論文寫作完成,從論文的評審修改到參加答辯,都帶有濃厚的學術氣氛。在整個過程中,大學生接觸科學、感受科學、品味科學、走進科學,一點一滴的接受科學教育,一點一滴的樹立起了嚴謹、求實、創新的科學作風,從而可以促進大學生科學素養的內化。畢業論文要求學生必須獨立研究完成,促使學生必須去接觸實際,開展科學實驗和搜集實驗數據,在實踐中學會發現問題和研究問題,學會運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理論知識去解決問題,在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方面效果非常突出,相對于其他的教學環節,畢業論文的作用極為重要。畢業論文能否撰寫成功,最能反映一個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本課題組對對本校應用化學專業畢業論文改革進行了探索研究。
一、改革畢業論文(設計)選題制度
畢業論文的選題時間彈性安排,提前進行。選題關系到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格,也是培養和鍛煉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關鍵環節。以前畢業論文的選題通常都在第八學期進行,實施畢業論文的教學改革后,允許把選題時間調整安排在第七學期初。這種彈性安排,可以提前讓學生介入與畢業論文有關的研究和資料收集,同時選題時間的幅度拉長,可以有效協調完成畢業論文與找工作之間產生的時間沖突。畢業論文題目提前進行公開,實行雙向選擇。過去教師指定學生的研究項目較多,這在選題環節上就很大程度制約了學生的創見性。為了使學生在選擇畢業論文的研究題目上更能體現自己的專業興趣,畢業論文題目提前制定,結合指導老師科研項目和生產實際,確立畢業論文選題指南,提前對學生公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申報畢業論文的研究課題。也可以允許學生自己確定研究項目,但要在查閱文獻資料,開展社會調查的基礎上,寫出開題報告,通過開題答辯后,確定為畢業論文的研究項目。
二、以就業為導向確定畢業論文題目
畢業論文題目嚴把關,與本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相一致,緊密結合學生的就業單位需求,企業需要鍛煉學生什么能力,需要什么樣的學生,我們就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把學生按企業不同需要目標確定不同畢業論文題目,真題真做。針對近幾年企業對質檢員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多,對去企業質檢部門的學生我們與測試中心聯合培養學生,讓學生在第七學期進入測試中心,利用測試中心的儀器設備,給學生確定產品分析測定方法建立的論文題目,熟悉現代分析測試儀的使用,以利于學生去化工廠、藥廠、煤礦企業的質檢部門工作,特別是為女同學提供一條很好的就業渠道。對去煤化工企業的同學,多數是去甲醇廠等,確定學生做碳一產品合成的題目,以產品為主線,催化劑為核心,進行碳一化學品合成的畢業論文研究。對有意去藥廠、精細化工廠做研發的同學,以合成某一精細化工產品為畢業論文題目,要求學生除完成畢業論文撰寫之外,實做的產品也是考核的指標之一。此外,對考研的學生以教師的科研項目為依托,設置子課題為畢業論文題目,提高題目難度。
三、延長畢業論文完成時間
延長畢業設計的時間。在原有的教學體系中,畢業論文所占的時間原本較短,又往往受到就業、考研等事宜的沖擊,因而往往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出鍛煉學生科研和實踐的能力。因此,比較適宜的方法是將畢業論文工作開始時間大幅度提前,可以提前到大四的第一學期開始。此時經過前面的學習,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基本完成,學生有了一定的空余可支配時間,對本專業的學習也開始產生出興趣,希望更多的了解與學科領域相關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提前開始布置畢業設計工作,可以讓學生在較充裕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從容完成畢業論文,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能夠把課堂所學立刻與畢業論文相結合,互為促進,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增加碩士研究生擔當助理指導教師
由于目前形勢的發展,對本科生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無論是畢業后直接走上工作崗位還是選擇繼續深造,都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科研實踐素質。讓本學科的研究生輔助指導老師參與指導本科生,一方面研究生剛剛從本科階段過來,可以總結他們的本科論文的一些經驗教訓,另一方面研究生已經過一定的科研實踐的訓煉,并且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可以更好地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碩士研究生充當本科生助理導師完全可以滿足需要,具有現實可行性。
五、低年級學生提前進人教研室從事科研實踐
對于大二或大三的學生,在學習完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后,已經具有相當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采取自愿的原則,安排學生進人教研室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工作,例如科技論文的檢索翻譯,或實際參加項目,作一些相對簡單的工作。這樣在實際環境中和各教研室教師和師兄師姐的指導下,于耳濡目染中鍛煉實踐能力、培養科研素養。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其分配畢業論文題目,完成畢業論文。
六、實施畢業論文工作評比表彰制度
為了進一步強化畢業論文工作,實施畢業論文工作評比表彰制度。對在畢業論文的教學工作中成績突出的指導教師和學生予以表彰和獎勵,對指導畢業論文不認真負責的老師減少其指導畢業論文的學生人數,充分發揮評比表彰在教學實踐中的產生的激勵作用、示范作用、促進作用和強化作用,為畢業論文的教學改革創造更加良好的制度環境。
七、結束語
畢業論文作為一種學術性論文,是大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創造性勞動的成果,是畢業獲得學位的必修學分,對提高大學生的全面素質和培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起著重要作用。畢業論文的寫作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經過上述應用化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措施可將學生在大學期間已學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綜合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學生研究問題要把握事物的規律,運用唯物論和辯證法的觀點,去突破、創新和提高。在這一過程中使知識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和提高,在創新思維的培養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畢業論文與學生就業相一致,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就業技能。
參考文獻:
[1]楊治立,朱光俊,萬新,夏文堂. 提高冶金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思考[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12).
[2]劉艷飛,黃可龍,彭東明. 在本科畢業論文中培養學生科研與創新能力的研究與探索[J]. 廣東化工. 2009(07).
[3]李海標,羅延平. 新形勢下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與實踐[J]. 廣西輕工業. 2009(07) .
[4]劉小花,白海鑫,黨玉麗. 指導教師在化學本科畢業論文中的指導作用[J].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