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基礎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4-26 03:34: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機械設計基礎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機械設計基礎論文

篇(1)

(一)建立理論教學模塊

1.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根據學科內容及其體系和教學計劃的要求編寫的教學指導文件,它以綱要的形式規定了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課程中所涵蓋的知識、技能的范圍、深度與體系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的基本要求。它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學生學業成績和評估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準則。故在建立理論教學模塊時,課程組針對不同專業不同的課程將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大綱作為共享內容,方便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對于所學課程的教學大綱的意義并未有深刻的認識,故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自學甚至是學習時對課程內容的范圍、深度的認知很模糊,從而使學生學習效果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課程組在對機械學課程教學大綱資源進行共享時,對其定義以及意義進行了強調,使廣大學生在獲取資源的同時對教學大綱有一個更深刻的認知。

2.課程內容。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知識點繁多,各章節間知識內容的關聯性低,學生在預習、學習以及復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知識點遺漏、抓不住重點”等現象。根據本課程的特點,經教研組老師的反復研究,根據知識點的重要性,將教學內容模塊化,細化成若干知識模塊,并將其整理成書面文件以及媒體文件加以共享。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對于所學的每章內容的脈絡都能得到很好地把握,同時也降低了教師講授課程的難度。

3.課程教學日歷。

為了提高機械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果,除編排了各門課程相應的教學大綱之外,還提供了相應課程的教學日歷,作為授課教師學時安排的參考,同時也為學生的自學進度提供參考依據。通過充分調研和多年的實踐總結,并學習其他兄弟學校基礎課程的成功經驗,組織有教學經驗的教師編寫了符合我校實際、又有實用價值的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日歷,并將其作為共享內容。這對教師講授課程的學時安排以及學生自學進度把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4.教學視頻。

教學視頻是將教師要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技能等內容制作成視頻形式,以輔助現代化多媒體教學。即幫助老師能夠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出在課堂上無法實際操作的內容,同時又真實的記錄了教學內容,方便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反復學習,已經成為現代化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輔助工具。本課程組在多年教學改革的基礎上,聘請了有經驗的教師,錄制授課視頻,以供廣大教師、學生共享參考。

(二)建立輔助教學模塊

1.學習指導與電子習題集。

機械學課程在機械類本科教學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學校都將其列為研究生招生的必考科目之一。隨著教學體系的改革,雖普遍采用了CAI教學,以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和教學效果,但教學時數少與教學內容多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因此,為了提高本課程的教學效果,幫助廣大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和復習,在學習內容和方法上給予全面的指導,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本課程的基本內容,在每章節中都列舉了常見類型題,供學生在課下對本章節的內容作進一步地鞏固強化,同時對學生的習題集作統一的參考答案,以便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課程組組織有實際教學經驗的老師編寫并分享機械學課程的學習指導和習題集,將其電子版作為資源加以共享。

2.CAI課件。

機械學課程CAI課件,結合教師授課、學生自學、研究生考試復習等功能于一體,重點在于對知識點的學習與考察,并結合實際工程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案例,通過對應章節的工程案例,將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相結合。通過打包整合,將CAI課件作為共享資源展示在教學網絡平臺上,為教師的授課以及學生的自學提供了幫助。

篇(2)

1.2全面提高中職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整體設計過程當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地針對不同中職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分組設計的模式,在各個小組內部認定一名組長,這名組長組織本組學生相互討論和學習,如果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先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給予解決,這種模式的優點就在于可以提升中職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且能夠將自我觀念和認知全面融進到整個的設計當中,取長補短。小組當中無法得以解決的問題可以拿到最后的大討論當中來給予解決。這樣,雖然學生人數多,但是在小組討論中就能解決很多問題,教師指導起來針對性就會加強。在設計過程中,學生的思考問題能力和綜合設計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鍛煉和提高,為以后的機械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1.3鼓勵創新,大膽設計中職生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激勵他們進行大膽的想象,不怕想象錯誤,只怕中職生沒有想法。教師在對中職生設計的評價過程中,時刻對于那些有著創新思想的學生給予積極性的鼓勵,這些都是為了確保中職生能夠真正地形成獨立創新的能力,這些能力的養成對于他們未來的生存、工作和發展都具有實際化的幫助和意義。

篇(3)

鑒于工業設計專業的藝術類特性,在教學環節中更需要精心設計為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提供足夠的機會和空間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設計“教師講授+基于團隊的實驗討論互動課+基于團隊的實驗研究項目”于一體的教學模式和多方位的課程考核指標體系。

2.構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實驗教學新體系。

體現理論、技術、實踐有機融合的工程教育理念,形成以“課堂教學+討論互動+動手實驗+項目研究+課程設計”立體融合的實驗教學新體系。

3.將工程中的典型案例引入教學內容,并借助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動手實踐和課堂討論,使學生掌握機械設計的思路和基本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綜合設計的能力。

4.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形成良好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分組進行教學,按組分配任務,進行討論、查閱資料、分工合作,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5.強化能力、過程考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大學生平時成績比重,將期末考核轉變為章節考核。

實踐考核與理論考核相互結合,形式上做到有機統一、相互滲透。

二、課程改革內容

首先,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對機械產品僅進行外觀設計而非結構設計與功能設計。該專業需要了解機械產品的運動原理與設計原理,而非原理性的設計機械產品。因此該專業的機械基礎課程應普及常見機械結構的運動原理及相關的實際產品形式。更多地體現對機械部件的科普介紹,而非進行機械原理的理論公式化推導。同時要灌輸機械設計及機械產品質量的把關參數,如剛度、強度、安全系數等。其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現了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培養的教學思想。鍛煉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團隊配合,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機電系統的綜合設計能力;實際過程中,針對具體設計目標開放性加入工業設計元素,使學生真正體驗理論與自身專業實踐相結合,改善教學效果。再次,在已有的實驗課程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提出相關的具體實踐項目,結合項目實施過程完成教學任務,熟悉工程項目的一般流程,培養鍛煉學生團隊精神,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及其他關鍵能力。這一模式可突破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強調實用技能和知識創新,建立課堂實驗教學與工程實踐的聯系,展示“以能力為本”的價值方向和“做中學”的教學理念。最后,體驗型討論課互動實驗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機械類課程教學方式接近藝術類課程的教學形式,消除學生對數理化課程的枯燥感。基于團隊的討論互動課貫穿于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基于已有的實驗器件,結合實際運用需求確定項目主題,查閱資料、分組討論,上臺講演、提問答辯和評價考核等環節,學生可主動參與教學,體驗整個教學過程,分享學習的樂趣和成果。通過兩個小組同題進行競賽,師生互動提問答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課堂上學習知識的主人。基于以上課改內容,其重點大多也是難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工業設計專業機械基礎課程的實驗教學方法是針對工業設計特點增加的教學環節,其教學模式教一般實驗課程更具有開放性,這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機械設計基礎理論體系豐富,且具有很強的工程技術針對性,其教學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綜合運用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感性、演繹與歸納等多種思維方式。然而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在理論推導、抽象概念的接受能力相對薄弱。故而要求授課教師采用有靈活多變的教育教學方法,能夠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和深入探究意識。

篇(4)

這類主題主要根據品牌釋義、品牌歷史、產品內涵等內容而設計,用櫥窗講述一個品牌故事,讓消費者更加了解品牌,提升品牌文化及終端形象。在主題提煉過程中可借鑒品牌logo設計、品牌發展淵源等,運用獨特的表達手法表達出主題創意。LOUISVUITTON(路易•威登)用品牌logo設計的櫥窗背景,利用彩色燈光作為烘托,簡約現代、特色鮮明,彰顯大牌風范。

1.2源自于流行趨勢的主題設計

由各大流行趨勢研究機構的時尚流行趨勢分析報告每年都在更新,一般分為若干個系列主題報道,每個系列主題都有其鮮明的特點。設計師可選擇與品牌風格相符的主題,結合品牌特色,創造出櫥窗亮點。LOUISVUITTON(路易•威登)采用流行元素制作的樹狀展示道具,體現簡潔現代的國際櫥窗視覺。

1.3源自于品牌產品特色的主題設計

陳列設計師可根據當季產品企劃方案及產品設計元素,以表現、推廣產品理念為主題,提煉出產品特色運用相應的櫥窗表達手法(如道具開發、背景設計等),將這些特色元素放大,體現在櫥窗視覺中,使櫥窗與產品相融合,產生鮮明的櫥窗效果,既符合時尚流行趨勢又忠于品牌自身風格的設計。因此品牌產品系列設計主題成為櫥窗構思的源泉。例如以季度鞋類設計元素為主題,首先要熟悉產品色彩、圖案、材質、造型、裝飾細節等特點,挑選其中最具特色的一兩個代表元素作為展示亮點,采用最適合的創意方式表達該亮點。將關鍵元素最大化地展示在顧客眼前,吸引他們的視線。LOUISVUITTON(路易•威登)把產品細節放大作為背景,體現品牌精工細作的產品特色。ndustryI32

1.4.源自于文學作品及影視大片的主題設計

這類主題設計可結合較為有影響力的國際國內大片、經典童話及其他文學作品,提煉劇情中的典型場景,結合品牌風格,作為櫥窗創意的出發點。櫥窗利用電影《泰坦尼克號》劇情,頗有新意地融商業與浪漫為一體,將相互搭配的服裝飾品、鞋、包組織到一起,使商品得到有效展示。

1.5源自于品牌季節性營銷方案的主題設計

這類主題主要是以提醒消費者新品上市和節日促銷信息為主。主題設計的來源要從這些時間段的銷售方案中去提煉,表達品牌當季產品特色。主題設計既要體現該時間段的特點,又要新穎有創意。可分為季節風格故事主題設計類,節假日主題設計類,品牌紀念、新店開張等促銷主題設計等類別。如:節日促銷櫥窗主題設計,如情人節、勞動節、國慶節、圣誕節、春節等重要節假日,就可以從這些節日含義及文化中去發掘主題元素,結合節日特色及品牌風格定位,設計出具有視覺沖擊力的櫥窗。例如中國的春節櫥窗可選用春聯。鞭炮、燈籠等元素,西方圣誕節則多選用圣誕樹、圣誕老人和馬車、雪花還有圣誕禮物盒等,情人節的愛心、巧克力、玫瑰花等,把提煉的節日元素與產品融合,體現品牌特色。如圖5所示,櫥窗背景選用心形圖案表達情人節商品信息,特色鮮明,簡約現代,形成獨到的櫥窗視覺。

2鞋類專賣店櫥窗創意方法

櫥窗創意力求運用新奇、獨特的藝術方式,使櫥窗新穎獨特,其創意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利用獨特的色彩、道具、燈光、布陣渲染一種特定的氣氛,引起消費者的注意,提高進店率。

2.1簡潔構成

簡潔構成式櫥窗設計可結合品牌風格定位,利用現代構成式的道具、燈具、飾品進行櫥窗布置,主要以突出鞋本身的特征為主,塑造一種現代簡約的都市化氛圍。此類創意比較適合商務或都市風格的鞋類品牌。

2.2場景展現

場景式創意主要是結合品牌風格定位將櫥窗模擬成某種場景進行創意,如叢林、太空、沙漠、海灘、田園等,模擬鞋款的穿著環境布置場景,利用氛圍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也可模擬虛幻的童話或夢境,利用浪漫的氛圍提高櫥窗感染力。櫥窗采用都市樓群及草木作為背景和道具圖案,模擬了穿紅色高跟鞋的女孩在都市上空飛躍的情景,體現了該品牌產品的優良品質與浪漫風格。

2.3奇異夸張的想象

奇異夸張的櫥窗創意是借助想象力把展示對象的某個特征進行相當明顯地夸大從而產生新奇的視覺刺激。通過虛構和個性的夸大,會賦予商品一種新奇與變化的情趣。對商品特性進行鮮明的強調,可大大增強產品的藝術效果。

2.4卡通童趣化

這類櫥窗創意可結合兒童的思維特征,采用一些具有童趣化的道具(如糖果、風車、兒童畫等),淡化櫥窗的商業氣息營造一種可愛、純真、質樸的氛圍,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感情。

2.5懷舊情調

這類創意設計利用消費者對都市生活的厭倦心理,利用廢舊工廠機器零件、古舊的生活用品、舊畫報等道具營造一種自然、懷舊的情調吸引消費者注意。櫥窗利用廢棄的油桶、輪胎、繩索等道具營造了一種自然隨意的場景,與該品牌展示的休閑鞋融為一體。

3鞋類專賣店櫥窗創意表達方式

3.1陣列

在櫥窗設計中道具或產品陣列表達方式會使櫥窗產生很強的視覺沖擊力。這種排列方式常常選用同系列的鞋款,按照某種關聯組成一種陣列(如塔形、S型等)形成視覺美感;在設計中可選擇相互搭配的服飾品與鞋子同時組成陣列,產生連帶式視覺沖擊;也可使用道具組成陣列,突出商品特性。愛馬仕品牌利用石膏道具鞋組成陣列式擺放,襯托真正的商品鞋,突出設計的唯一性,商品的珍貴性。

3.2運用系列色彩烘托

色彩可以將整個空間以及相關元素統一在一起。櫥窗環境色的烘托可以產生某種意境,襯托商品鞋的色彩及材質,使顧客產生愉悅的情愫。恰到好處的色彩比例處理、色相點綴呼應,可以輔助櫥窗達到理想的設計效果。櫥窗的色彩設計可使用同類色系、對比色系等進行,使用黃色的環境色與鞋本身色彩相呼應,用白色做點綴,突出休閑鞋清新舒適的設計特點。

3.3依托材料與道具

櫥窗設計中商品與道具的空間組合是表達創意的重要方式,個性化的展示道具成為品牌終端特色陳列的重要載體。另外新型的裝飾裝修材料、現代化的裝飾裝修方法能使櫥窗展現非凡的魅力,如利用玻璃鏡面拓展櫥窗空間使櫥窗有水晶宮的感覺,利用金屬材料的光澤突出櫥窗的現代感,利用竹木材料體現櫥窗的田園及質樸特色等。櫥窗采用獨特的展示道具,既充分展示了商品,又形成了高低錯綜的視覺節奏,使櫥窗新穎別致。

3.4依托光電效果

櫥窗設計中巧妙的燈光使用可烘托某種夢幻效果,是創意表達的有效載體。運用這種手法可增加櫥窗的趣味感,給顧客帶來與眾不同的視覺沖擊。例如,用閃爍的熒光燈做成展示道具,采用夢幻效果的裝飾燈光,采用與商品色彩相呼應的彩色燈具等方法。

3.5依托立體影像

“魔幻櫥窗”已經在鞋類品牌終端呈現,漂浮在透明玻璃墻之上的影像。科技感十足,成為新的看點。動態的影象設計、變換的影音內容更加吸引客戶的眼球,提高客戶的關注度,吸引潛在的客戶。櫥窗將電腦控制的投影畫面,在鏡面背景上不停地變換投放,使櫥窗產生奇妙的動態效果。

篇(5)

關鍵詞:和諧社會 公民文化 憲法愛國主義 

    “和諧社會”的概念提出以后,從長遠來看,其政治意義遠遠超出迄今為止人們所討論的范圍。它不僅僅是“科學發展觀”、各種社會關系之間的和諧或者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也不僅僅是執政黨執政模式的變化。從更深人一步說,和諧社會及相關各種目標的實現,會導向政府和人民之間社會契約關系的重建,而這種契約關系的建立和鞏固都有賴于一個社會的公民概念以及體現公民特征的文化傳統的傳承和加強,有賴于一個公民文化所體現的共識。可以說沒有公民文化,政府和人民之間的契約便無從談起,蘊涵在契約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等現代文明的價值觀就會被暴力、零和搏弈等前現代文明的價值觀所取代,和諧社會的構建最終也會失去其制度保障。因此,和諧社會意味著一種基于公民文化的契約型國家治理制度。缺乏公民意識,也是中國在政治文化上與先進國家最大的差距,因此,重塑公民文化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最緊迫的任務。

一、公民文化的身份認同觀

1.公民的涵義

公民一詞起源于古希臘羅馬時代。在古希臘、古羅馬,公民指的是在法律上可以享有政治權利的自由民,而非公民的奴隸和外國人在法律和社會兩個層面都是受到歧視的對象。公民是一種身份,一種作為國家認可的構成成員的身份的符號。17世紀洛克、盧梭等人的天賦人權論使公民一詞走向普遍化。

    《不列顛百科全書》把公民定義為:“公民資格指個人同國家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是,個人應對國家保持忠誠,并因而享有受國家保護的權利。公民資格意味著伴隨有責任的自由身份。公民具有的某些權利、義務和責任是不賦予或部分賦予在該國居住的外國人的。完全的政治權利,包括選舉權和擔任公職權,是根據公民資格獲得的。公民資格通常應負的責任有忠誠、納稅和服兵役。”

    公民是法律上的概念,強調社會成員的權利義務平等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沒有奴役,沒有特權,也沒有歧視。

    與“公民”相對應的是“國民”,與“公民”相對立的是的“子民”。“國民”表明一個人的國籍,而“公民”除了表明國籍外還有更深的內涵,說某人是某國公民,內涵此人與該國其他公民的地位相互平等,擁有相應的權利與義務。“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了,為什么要加一個“子”字呢?《禮記》中說:“子,謂所獲民臣”。按照這個說法,“子民”就是不管內心愿意與否都必須臣服的老百姓,它所襯托的是依附型人格、身份差別,所以,在封建社會,“子民”也可以用“臣民”來代替,“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是“子民”的真實寫照。在當前中國社會的習慣性詞語中,老百姓遠比公民有位置,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公民文化的缺失。

    2.公民身份與公民文化

    公民身份擯棄了個人身上一切人為的差別,只要在一個政治共同體中具備了公民身份就會享有基本相同的權利和承擔基本相同的責任義務,因此,一個社會公民身份的普遍實現取決于政治的公共性,取決于身份平等的文化傳統。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受到文化傳統支撐的身份不平等社會會是一個和諧的社會。公民身份的普遍認同就構成了一個社會的公民文化,這種以認同為基礎的公民文化是一種摒棄了等級特權的的政治文化,它要求徹底擺脫人身依附關系,建立一種無論任何人都不能違反的法律制度以及對公共權力持有的高度警惕。同時,它還是一種自由的政治文化,在公民文化中,公民們視追求政治自由、言論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和經濟自由為天經地義,它鼓勵個性和自我,認為個人的意志、利益、愛好和享受,從最終價值上看高于家族、集體、民族和國家。

篇(6)

 

0 引言

地鐵設備安裝管理包含機電設備、系統控制、車輛設備三大類。具體來講,機電設備分為機電安裝(風、水、電)專業,包括車站、區間、車輛場段、控制中心內環控、消防排煙系統;車站、區間、車輛場段,給排水系統、氣體滅火、照明、動力低壓系統;車站電梯、屏蔽門系統。以及供電系統專業,包括110KV主變、車站、車輛場段,牽引混合變電所、電力控制、接觸網、牽引供電系統、35KV區間電纜工程。系統控制分為綜合控制系統通信、信號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車輛設備分為車輛及車輛配套系統和車輛段車輛維護設備。

設備安裝及裝修是軌道交通工程建設的重點、難點之一,是工程建設的關鍵階段,直接關系到地鐵工程的質量和形象。設備安裝階段工期緊、任務重、難度大、環境復雜,系統性強,由于所處環境復雜,隨時有可能面臨突發問題,軌道交通建設單位的辦事效率、決策速度、管理力度有必要達到最佳狀態,因此建立有效的組織架構及協調機制至關重要,建立適合的組織架構和協調機制、管理模式是搞好安裝及裝修的關鍵所在。

1 設備安裝階段建設單位組織架構及協調機制實例

地鐵建設是龐大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協調是靈魂,合作是保證。通過建立合適的組織架構及協調機制,協調工作是業主的首要職責和重要職能。加強業主與監理之間、監理與施工方之間、業主與施工方之間的協調。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實行統一調度、統籌協調,共同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和滯后工程、難點工程、重點工程、復雜工程、起步工程的重點、難點問題。

軌道交通工程一般分為土建施工和設備安裝兩大部分,安裝是建設工程的一部分。工程進展到安裝、裝修這個階段交通論文,業主設備管理部門在職能上已經發生了變化,工作重心已經從設備采購演變到設備安裝,變成了對設備安裝工程管理為主的工作部門。此時如何成立有效地管理機構負責安裝、裝修等工作,就成為業主亟需解決的問題。而成立適合的組織架構對工程進展進行主持和安排也是全國地鐵建設指揮部門普遍采取的辦法。現介紹一些成熟的現場管理模式及協調機制。

1.1 以工程部為主體的模式

該安裝裝修管理模式為:以工程部為主體,抽調設備部、運營部等相關人員參加,行使安裝、裝修的管理、協調職能。在這一管理模式的主導下,在實施過程中,把安裝、裝修分成三個主題:

⑴ 車站設備即常規機電設備安裝。以工程部為主,抽調設備部、運營部有關人員參加,依托項目部,各有關部門配合,公司總協調;

⑵ 系統設備安裝。以設備部為主,工程部為輔,依托項目部,各有關部門配合,公司總協調;

⑶設備總聯調。以運營部為主,設備部、工程部為輔,依托項目部,各部門協作,公司總協調。

該安裝裝修管理模式,體現了主題不同、主次不同、功能不同,責任主體亦相應做了變化和調整。

工程管理機構的設置,如圖1所示。

圖1 管理機構設置

其中,工程部車站設備安裝組,負責整個風、水、電及其他常規機電設備安裝,包括低壓配電、照明、給水排水、環控、消防、裝修等;工程部調度組,主要負責設備的運輸、區間的占用、工期的安排、計劃的協調管理。設備部負責系統設備安裝部分,依托項目部,工程部配合,負責通信、信號、自控、高壓供電等系統設備的安裝。運營部(注:運營部為運營分公司的前身)負責總聯調部分,組建與管理相適應的機構總負責,其他各相關部門配合。

1.2 以現場指揮部為主體的模式

該管理模式為設備安裝現場指揮部對設備安裝和車站裝修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組織領導,強化工程的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和投資控制。對施工中發生的問題有最終決定權。

現場指揮部管理機構的設置如圖2所示期刊網。

圖2 業主組織機構

現場指揮部辦公室是現場指揮部委派的機電設備安裝和裝修工作的總調度,全面負責各項目管理部和監理、施工、設計、集成等單位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和評定(考核)工作,全面落實現場指揮部提出的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和投資控制的總目標。

項目管理部是現場指揮部派駐現場的工程管理機構,在現場指揮部的領導下,在現場指揮部辦公室的組織、協調、監督下行使業主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指導、組織、監督和管理權力,具體落實對項目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的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和投資控制。

該協調機制的建立可以從三個層次上進行探討,即決策層、執行層、信息層交通論文,外加一個無處不在的技術支持平臺,以實現各協調管理機制的功能。

決策層主要建立決策機制,著重于制定項目目標和任務分解,處理工程項目內外部之間的有關事務。由工程項目的協調管理機構來負責工程項目的整體協調管理,如有關規則的制定、參與方的選擇與淘汰、重大沖突與矛盾的消解等活動,其形式是定期或特定的協調管理會議,一般以合同、規章制度、參與方的責權利等方式明確下來,對所有成員具有強制性。

執行層主要包括合作機制、溝通機制、激勵與約束機制,是工程項目協調管理最為關鍵的部分,也是最為復雜的部分,由項目協調管理委員會通過這些機制去執行具體的協調管理活動,如各參與方的實施進度協調、材料設備供應協調、合同的具體實施協調等。采用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即可進行現場協調也可采用會議協調;即可由事務雙方協調也可通過第三方進行協調。

信息層是前面兩個層次予以實現的基礎,為協調管理活動提供各種數據和信息支持,完成相關信息和資源的集成與優化調度,以更利于各種協調管理機制的貫徹實施,同時也可將協調管理機制產生的效果進行反饋,便于協調管理者判斷機制是否適宜以及有無改進完善的之處。

技術支持層在協調管理的任何層次和任何協調管理機制中都發揮重大作用。因為工程項目協調管理決策是基于并行工程環境的分布式群體決策模式,由各參與方按某種方式組成決策群體,通過計算機協同工作環境、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提供支持、協調管理功能。由于這些技術支持的保障,工程項目可以實現各參與方之間、人員之間的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等多形態的協調管理方式。電話、傳真、遠程文件傳輸、網頁瀏覽公告版、電子郵件、網絡會議可分別實現這幾種不同的功能,而且網絡安全技術也為各參與方之間的協調管理提供了安全保障。

1.3 以總公司建設處為主體的模式

該管理模式的建設處是買方管理機構的職能部門,對所有建設合同具有管理權和決定權,其下達的各種指令,均為買方的最終指令,具有完全約束力。

設備工程的安裝裝修管理機構的設置如圖3所示。

圖3 安裝裝修管理機構

其中,地鐵總公司起到統籌領導,統一部署的職責。由建設處主管,下面組建土建科、綜合科、前期科、技術科、車站設備科、系統設備科五個科室。土建科主要負責土建施工、工程管理等工作。綜合科主要負責財務管理、甲控材料管理等工作。前期科主要負責工程報批、前期征地拆遷、管理遷移、施工準備等工作。技術科主要負責設計院管理、圖紙管理、技術管理等工作。車站設備科主要負責供電、通風、空調通風、AFC、FAS、EMCS、電扶梯、綜合信息等工作。系統設備科主要負責車輛、信號、車輛段、安全門、PIS等工作。

2 關于地鐵機電設備安裝現場管理模式及協調機制的一些建議

機電設備安裝階段是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關鍵階段和節點,施工作業復雜,牽涉部門單位眾多,施工協調難度非常大,建立一個科學、合理、高效,并符合地鐵業主特點的現場協調架構和機制對于機電設備安裝施工的順利開展至關重要,并進而影響整個地鐵工程的成敗。而各地鐵業主的組織架構不盡相同,由此而來的現場管理模式也略有差別,但我們仍可以從中找出一些共性,以供相關單位借鑒。

⑴ 按照相關城市已建線路的經驗,在公司層面建立一個機電設備安裝階段現場協調組織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交通論文,這樣可以從公司(指揮部)的高度統一、有序、高效地指揮和協調紛繁復雜的現場安裝工作。這一組織可以是在現有公司組織架構的基礎上新設立的臨時機構,也可以不設立臨時機構,只是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來進行管理。但有一條是普遍適用的,那就是由公司(指揮部)層面的一個負責人來擔任協調組織(機制)的總牽頭人,統一領導和指揮機電設備安裝施工,從而建立統一的指揮協調機制。

⑵ 在設備安裝期,通過搭建溝通平臺,建立實施多方協調的機制,確保運營人員全過程參與,熟悉掌握設備的結構和特性,在實現設備高質量、高速度移交的同時,建立并實施完善的生產運行及安全管理制度,達成從建設到運營的平穩過渡。

⑶ 通過實行指揮部現場辦公、定期召開現場協調會等方式,搭建溝通平臺,針對特定問題與有關人員聯系,彼此交換意見,建立協調機制,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工作效率。

3 結論

鑒于地鐵機電設備安裝工程的復雜性、地鐵業主情況的差異性,各地鐵公司在安裝階段的管理模式和協調機制不盡相同。本文在總結各不同管理模式的基礎上,探討了業主在此階段管理思路的共性與注意要點,以期為新建地鐵單位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誠,趙峰,楊續斌.“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的探討[J].中國三峽建設2004,(6):65-67.

[2]王育輝.公路建設項目業主的組織管理機制[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報, 2006(1).

篇(7)

[1]肖人濟.利用CAD實現參數化設計[J].機械設計,2007(4).

[2]鄭清燕.基于CAD的快速設計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J].機械制造,2008(2).

[3]陳煒,董洪.實現智能化CAD的汽車覆蓋件模具結構設計[J].機械設計于研究,2009(4).

[4]紀陳懇.在CAD開發中實現參數化設計模式研究[J].機械設計,2010(5).

[5]陳衛偉.CAD參數化設計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9(14).

[6]段約光.基于工程數據庫的CAD系統參數設計研究[J].模具工業,2008(2).

[7]韓冠宇.智能化機械傳動裝置CAD系統[J].機械設計,2009(5).

參考文獻

[1]國土資源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培訓教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2]馬俊海,呂長廣.全野外數字測圖技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6,29(5):15—17.

[3]佟士懋.AutoCADActiveX/VBA二次開發技術基礎及應用實例[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

[4]梁雪春,崔洪斌,吳義忠.AutoCAD實用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8.

參考文獻

[1][美]DonaldA.Neamen著,趙桂欽,卜艷萍.譯,電子電路分析與設計.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2]ConnellyJA,ChoiP.MacromodelingwithSPICE,Prentice-Hall,1995.

[3]FenicalLH.Pspice:ATutorlal>Prentice-Hall,1992.

[4]謝嘉奎主編,電子線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文獻]

[1]金映麗,王繼軍,顧宏民,蝸輪蝸桿傳動CAD系統的研究與開發[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2004。26(2):124-126。

[2]喬桂玲,呂莉,蝸輪蝸桿的參數化設計與繪圖[J],煤礦機械,2007,28(2):85-88。

篇(8)

1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方向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為主體、多門技術學科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產物,是在發展工程中逐步完善的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實現機械自動化改變了工業的產品結構、技能結構并且使得機械工業的生產及管理發生了重大變化。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主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已經成為一門獨特的新興學科,那未來發展的方向如何?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研究,但同美歐日特別是日本相比,距離很大,我國起步晚、發展程度低是一個毋庸置疑的社會事實,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因此,發展機械實際制造及其自動化應該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立足于基本國情,實現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高效穩步發展。

1.1 把機械設計制造與機電一體化進行有效結合

機電一體化是機械自動化的高級形態,是機械工業發展的延伸,也是機械工業的重要的發展方向。機電一體化改變了人類對機器的看法,機電一體化使得機器不在是冷冰冰的鋼鐵,是機器擁有了智能化的特點。改變了機器的模式。

1.2 把機械設計制造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

現代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類不可分離的一部分,隨著信息技術的強大,機械設計制造沒有跟上信息技術發展的腳步。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但在我國,大部分的機械制造乃至大部分的工廠都是以密集的人力勞動為主,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這些工廠面臨市場的洗禮,實時轉型成為工廠生存的關鍵。機械制造與計算機結合,可以有效的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實現我國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型,增加企業抵抗市場洗牌的能力,增強抗風險能力。

1.3 在機械設計制造與信息技術結合的基礎上實現機械自動化的網絡化

同計算機一樣,網絡也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機械的制造、組裝、推廣都離不開網絡,特別是機械成品的使用和推廣離不開網絡的作用。

1.4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同樣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環境污染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前些年,我們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犧牲了環境,現在我們正在品嘗環境污染的惡果,特別京津冀地區飽受霧霾的侵襲。從食品工業的機械自動化來看,我國和其他國家有著很大的差距。本身機械工業是一個污染比較強的工業類型,發展見效快的低成本自動化技術,潛力大、前景好、投資不多、見效快,是比較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工業水平,但在發展過程中,要節約能源、減少耗材,走綠色化、可持續化之路,總之,經濟不應該以環境作為代價。

1.5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需要較強的自學和創新能力

理論是實踐的基石,因此,在本專業的學習中,要注重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只有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才能在實踐中學以致用。現代社會技術日新月異,只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在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把理論和創新能力結合,才能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并不是單純的機械零部件的加工,本專業涉及范圍較廣,不僅要去具備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還要具備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內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發展趨勢。

2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前景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涉及到很多專業,正如本論文所闡述的觀點,本專業需要的機電一體化、網絡計算機乃至環境保護有機結合,因此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要求學員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時間去學習、鍛煉,到基層到工廠,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理論上的不足和欠缺,只有把理論和實際工作經驗完美結合,才能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蛻化”。

現代社會,競爭最激烈的是人才的競爭,機械類專業的就業,除了教學、營銷外,常見的還有生產總監、設備物流管理、開發機械產品、開發儀器乃至武器,甚至一些模具的設計制造,更有甚者CNC工程師等等,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對機械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強烈,機械方面人才就要迎來復蘇的春天。

自己的路需要自己去行走,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拼搏,就業也是需要個人的興趣和能力的,所謂“干一行愛一行”只有愛一行才能干好一行。

無論一個社會的文明發展到什么程度,都離不開機械制造,它是人類生活的物質基本保障,因此,在目前形勢下,我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現狀和前景都是非常好的行業。

篇(9)

將單個零部件的設計與整機設計結合起來在實際的工業應用中,零部件往往不是單獨使用的,它們要相互連接、配合形成系統進行工作。因此,機械設計課程教學的目標決不僅僅是為了能夠進行單個零部件的設計,而是面向實際機械系統的設計。但目前國內高校機械設計課程的內容在編排上都是以零部件進行分塊講解,各個零部件之間沒有很好地建立有機的聯系,學生在學完整個課程之后雖然能夠進行單個零部件的設計,但面臨整機設計中的零部件之間相關問題設計往往無所適從。為此,我們在教學中每講到某一個零部件的設計時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詳細介紹一下該零部件與其他零部件之間的關系、設計中如何進行相互協調等。

合理使用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1采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學校在多個校區建立了設備先進,條件優越的多媒體教室,能保證全校機械設計課程的多媒體教學。從2000年開始研究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進行多媒體課件的研制工作,完成了《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工程基礎》、《機械設計》三門課程的多媒體課件,所用素材內容豐富、經典生動,學生反映良好,使用方便省時高效;使教師授課空間由二維的黑板擴展到了更真實、自然的多維空間,為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2多樣化的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掌握重點、克服難點理論課加強啟發式,采用多媒體和黑板相結合,并輔以配套電子版教材,幫助學生聽課與復習;習題課通過抓住典型習題,舉一反三,以點帶面;討論課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使學生在分析能力提高中理解重點;實驗課充分發揮開放實驗室的作用,使學生在自主動手能力提高中突破難點。

3建設“機械設計”省級精品課程網站利用校園網提供的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了教學課件、學習指導、復習思考題、練習題等大量的學習資源,節省了學時,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3開放主題的小論文,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由于學時的限制,在講授機械發展史等內容時,只能給學生一些很粗淺的認識。我們嘗試讓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進行自學,并且給學生獲取比教材上內容更豐富和具體的知識的途徑,要求學生以“各種機械的發展史”為主題寫成學習小論文。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對各種機器的相關技術及發展有了較深入的認識,并完成了諸如“機器人的發展”“、抽油機的發展”、“聯合收割機的發展”、“輪式拖拉機的發展”等小論文的寫作,并編輯成冊,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以機械設計課程體系的教學內容為背景,以強化設計型、綜合型和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為目標,我們將原“機械設計”的實驗環節從課程中剝離出來,于2006年構建了單獨設置、學分單列的機械設計實驗課程,并新編了“機械設計實驗指導書”和“機械設計實驗教學大綱”,按五大模塊體系設置了5個實驗項目,其中:創新設計型實驗1個,綜合型實驗3個,驗證型實驗1個。對每個實驗項目規定了難度等級,要求每位學生至少完成3個實驗項目,其中包括2個必做項目和1個選做項目,便于因材施教和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為進一步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科技創新熱情,依托西南地區較早建立的機械創新設計實驗室,我校每年都舉辦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學生可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創新需求自由申請項目,也可申請參加教師從現有教學、科研、生產和管理研究課題中細化出來的項目或企業界設立的項目,學校給予經費支持,機械基礎教學部配備指導教師。近幾年來,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如火如荼的進行,優秀作品曾多次獲得四川省“挑戰杯”、全國“挑戰杯”、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獎項以及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冠、亞軍。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篇(10)

關鍵詞:機械設計;CAD技術

1CAD技術的發展

CAD(ComputerAidedDesign)是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英文縮寫,是利用計算機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和數值計算能力,輔助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工程或產品的設計與分析,達到理想的目的,并取得創新成果的一種技術。自1950年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技術誕生以來,已廣泛地應用于機械、電子、建筑、化工、航空航天以及能源交通等領域,產品的設計效率飛速地提高。現已將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CAM)和產品數據管理技術(ProductDataManagement,PDM)及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omputerI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CIMS)集于一體。

產品設計是決定產品命運的研究,也是最重要的環節,產品的設計工作決定著產品75%的成本。目前,CAD系統已由最初的僅具數值計算和圖形處理功能的CAD系統發展成為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CAD系統(ICAD)(IntelligentCAD)。21世紀,ICAD技術將具備新的特征和發展方向,以提高新時代制造業對市場變化和小批量、多品種要求的迅速響應能力。

以智能CAD(ICAD)為代表的現代設計技術、智能活動是由設計專家系統完成。這種系統能夠模擬某一領域內專家設計的過程,采用單一知識領域的符號推理技術,解決單一領域內的特定問題。該系統把人工智能技術和優化、有限元、計算機繪圖等技術結合起來,盡可能多地使計算機參與方案決策、性能分析等常規設計過程,借助計算機的支持,設計效率有了大大地提高。

2三維CAD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優點

通過實際應用三維CAD系統軟件,筆者體會到三維CAD系統軟件比二維CAD在機械設計過程中具有更大的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2.1零件設計更加方便

使用三維CAD系統,可以裝配環境中設計新零件,也可以利用相鄰零件的位置及形狀來設計新零件,既方便又快捷,避免了單獨設計零件導致裝配的失敗。資源查找器中的零件回放還可以把零件造型的過程通過動畫演示出來,使人一目了然。

2.2裝配零件更加直觀

在裝配過程中,資源查找器中的裝配路徑查找器記錄了零件之間的裝配關系,若裝配不正確即予以顯示,另外,零件還可以隱藏,在隱藏了外部零件的時候,可清楚地看到內部的裝配結構。整個機器裝配模型完成后還能進行運動演示,對于有一定運動行程要求的,可檢驗行程是否達到要求,及時對設計進行更改,避免了產品生產后才發現需要修改甚至報廢。

2.3縮短了機械設計周期

采用三維CAD技術,機械設計時間縮短了近1/3,大幅度地提高了設計和生產效率。在用三維CAD系統進行新機械的開發設計時,只需對其中部分零部件進行重新設計和制造,而大部分零部件的設計都將繼承以往的信息,使機械設計的效率提高了3~5倍。同時,三維CAD系統具有高度變型設計能力,能夠通過快速重構,得到一種全新的機械產品。

2.4提高機械產品的技術含量和質量

由于機械產品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同時采用CADCIMS組織生產,機械產品設計有了新發展。三維CAD技術采用先進的設計方法,如優化、有限元受力分析、產品的虛擬設計、運動方針和優化設計等,保證了產品的設計質量。同時,大型企業數控加工手段完善,再采用CAD/CAPP/CAM進行機械零件加工,一致性很好,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3CAD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

3.1零件與裝配圖的實體生成

3.1.1零件的實體建模。CAD的三維建模方法有三種,即線框模型、表面模型和實體模型。在許多具有實體建模功能的CAD軟件中,都有一些基本體系。如在AutoCAD的三維實體造型模塊中,系統提供了六種基本體系,即立方體、球體、圓柱體、圓錐體、環狀體和楔形體。對簡單的零件,可通過對其進行結構分析,將其分解成若干基本體,對基本體進行三維實體造型,之后再對其進行交、并、差等布爾運算,便可得出零件的三維實體模型。

對于有些復雜的零件,往往難以分解成若干個基本體,使組合或分解后產生的基本體過多,導致成型困難。所以,僅有基本體系還不能完全滿足機器零件三維實體造型的要求。為此,可在二維幾何元素構造中先定義零件的截面輪廓,然后在三維實體造型中通過拉伸或旋轉得到新的“基本體”,進而通過交、并、差等得到所需要零件的三維實體造型。

3.1.2實體裝配圖的生成。在零件實體構造完成后,利用機器運動分析過程中的資料,在運動的某一位置,按各零件所在的坐標進行“裝配”,這一過程可用CAD軟件的三維編輯功能實現。

3.2模具CAD/CAM的集成制造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制造行業的生產技術不斷提高,從普通機床到數控機床和加工中心,從人工設計和制圖到CAD/CAM/CAE,制造業正向數字化和計算機化方向發展。同時,模具CAD/CAM技術、模具激光快速成型技術(RPM)等,幾乎覆蓋了整個現代制造技術。

一個完整的CAD/CAM軟件系統是由多個功能模塊組成的。如三維繪圖、圖形編輯、曲面造型、仿真模擬、數控加工、有限元分析、動態顯示等。這些模塊應以工程數據庫為基礎,進行統一管理,而實體造型是工程數據的主要來源之一。

3.3機械CAE軟件的應用

機械CAE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工程數值分析、結構優化設計、強度設計評價與壽命預估、動力學/運動學仿真等。CAD技術在解決造型問題后,才能由CAE解決設計的合理性、強度、剛度、壽命、材料、結構合理性、運動特性、干涉、碰撞問題和動態特性等。

4CAD前沿技術與發展趨勢

4.1圖形交互技術

CAD軟件是產品創新的工具,務求易學好用,得心應手。一個友好的、智能化的工作環境可以開拓設計師的思路,解放大腦,讓他把精力集中到創造性的工作中。因此,智能化圖標菜單、“拖放式”造型、動態導航器等一系列人性化的功能,為設計師提供了方便。此外,筆輸入法草圖識別、語言識別和特征手勢建模等新技術也正在研究之中。

4.2智能CAD技術

CAD/CAM系統應用逐步深入,逐漸提出智能化需求.設計是一個含有高度智能的人類創造性活動。智能CAD/CAM是發展的必然方向。智能設計在運用知識化、信息化的基礎上,建立基于知識的設計倉庫,及時準確地向設計師提品開發所需的知識和幫助,智能地支持設計人員,同時捕獲和理解設計人員意圖、自動檢測失誤,回答問題、提出建議方案等。并具有推理功能,使設計新手也能做出好的設計來,現代設計的核心是創新設計,人們正試圖把創新技法和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應用到CAD技術中,用智能設計、智能制造系統去創造性指導解決新產品、新工程和新系統的設計制造,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產品、工程和系統有創造性。

4.3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在CAD中已開始應用,設計人員在虛擬世界中創造新產品,可以從人機工程學角度檢查設計效果,可直接操作模擬對象,檢驗操作是否舒適、方便,及早發現產品結構空間布局中的干涉和運動機構的碰撞等問題,及早看到新產品的外形,從多方面評價所設計的產品.虛擬產品建模就是指建立產品虛擬原理或虛擬樣機的過程.虛擬制造用虛擬原型取代物理原型進行加工、測試、仿真和分析,以評價其性能,可制造性、可裝配性、可維護性和成本、外觀等,基于虛擬樣機的試驗仿真分析,可以在真實產品制造之前發現并解決問題,從而降低產品成本.虛擬制造、虛擬工廠、動態企業聯盟將成為CAD技術在電子商務時代繼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另外,隨著協同技術、網絡技術、概念設計面向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設計理論和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利用基于網絡的CAD/CAPP/CAM/PDM/ERP集成技術,實現真正的全數字化設計和制造,已成為機械設計制造業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黃森彬主編.機械設計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

[2]榮涵銳.新編機械設計CAD技術基礎〔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上一篇: 教師扶貧幫扶工作總結 下一篇: 校長后勤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免费a级片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不卡 | 在线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