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08: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感恩團課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書是五彩生活的萬花筒,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感恩教育的書籍比比皆是。為了進一步推進閱讀活動在學校及每個家庭的深入,發揮書籍、故事的教育功能,學校以讀書節為平臺每年開展一系列的讀書活動:每個班級成立讀書角,寫作文比賽、參觀圖書館、演講比賽、評比"書香班級、書香家庭",對"書香班級、書香家庭"評比活動的優勝者進行表彰,通過這一系列的精彩活動,讓感恩存于你我他之心。
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實施感恩教育要動之以情,以情感人,初中生情感還處于不穩定狀態,凡事缺乏堅持性,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為使感恩教育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我們把感恩教育貫穿于學生的學習、娛樂、活動、突發事件等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注意教育的一貫性和一致性,堅持常規要求貫徹始終,讓學生的生活充滿溫馨、和諧和關愛。重點凸顯以下兩個方面:
利用優秀電影資源,進行感恩教育的熏陶,在愉快的影視教育中,培養青少年的感恩情懷,培植青少年的感恩心,提高道德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良好的發展。教師有意識地選取貼近青少年生活的感恩影片組織觀看。比如"媽媽再愛我一次"講述有家就有幸福,親情孝道的感人影片。針對青少年,老師節選經典的片斷,并在觀看影片前讓學生了解影片的背景,為影片的觀看埋下伏筆。然后在觀看后讓學生寫觀后感等。同時也可以組織家長觀看完整的影片,影片結束后談談自己的感想,開展以影片主題為討論的內容沙龍。在交流中探討適宜的感恩教育方法、教育心得。
2.把握契機實踐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僅僅靠幾個故事,幾次活動是遠遠不夠的。感恩教育也不能停留在宣傳和口頭說教上,而需要親身實踐。只有的實踐中感恩情感才能得以提升,健康人格才能得以強化,健康心理也才能真正形成。學校千方百計抓住一切機會,讓學生參與感恩教育實踐中去。
晨間活動體悟充分結合晨間談話,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進行感恩教育。每周兩次感恩談話中教師將日常學生感恩方面做的不好的地方羅列出來,大家共同討論應該如何改變不良的習慣。同時將學生表現好的一面也羅列出來,供大家共同學習。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通過莊嚴的儀式、講述愛國故事、唱國歌,讓學生萌發愛國的情懷。
感恩父母體驗子女不體貼父母往往是因為孩子對父母的付出知之甚少。我們就組織"周末我當家"活動,讓孩子做一天"一家之主",通過"換位"來體驗當父母的辛苦和勞累。倡導感恩父母親養育之恩,在家的日子至少為父母做一件事。如整理房間、洗碗、給父母捶背、為父母倒茶等,從中體驗父母的的艱辛和不易,尋找父母身上讓自己感動的東西,感謝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付出。以此來同時拉近跟父母的距離。
感恩故事體會學生每月收集的感恩事跡要給以推廣宣傳的機會,班級活動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在報紙上,網絡上收集與感恩相關的資料,新聞資料與大家一起交流,同時老師及時反饋意見和見解。引導學生去關注新聞,更關注感恩,增強是非分辨能力。在班團課讓每個學生講自己的感恩事情,并評選出"感恩之星"。久而久之,學生體會到感恩帶來的自豪感,提高自尊、自信。心理也會走向積極、健康、陽光。以此來激勵學生加入感恩行動的隊伍。
征文演講體現感恩老師、同學、他人,還可以通過開展 "同學的愛""同學給我的關心或幫助"等系列征文活動、演講比賽;對老師,可以進行"難忘師恩"作文比賽、黑板報出版、演講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感恩"活動。另外班級經常有意識地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如籃球、接力等比賽,讓學生懂得要想取得勝利,必須團結合作,齊心協力,克服自私、斤斤計較、不愿合作的缺點,感受愛和團結的力量,感受互相尊重、謙讓、寬容、友好合作的快樂,激發感恩的情感。
班級文化體察一位教育家說:"孩子變得冷漠與自私,是家庭、學校、社會感恩文化長久確實造成的,我們現在所缺的正是感恩文化,如今我們要找回他們――通過情感心理的發展和培養逐漸潛移默化,――重新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圍。"學校需要進行文化建設,一個班級也會形成有自身特有的文化。班級文化對班級成員的心理品格的形成也有不可磨滅的作用。班級設立榮譽欄目、故事吧、展示臺、感悟角的呢個等,都是班級文化的一部分,都會對感恩文化的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隨著感恩教育的進一步深入,學生慢慢地養成了向身邊人感恩的習慣,同時對報紙、媒體報道的關于不顧孝道,不顧別人感受等等行為表現出一種唾棄,對感恩,知恩,報恩的人投以稱贊的目光。
3.樹立榜樣強化感恩教育
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中等職業教育擔負著培養數以萬計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實用人才的重要任務。在職業學校,德育工作關系到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大計,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蕪湖電纜工業學校始終強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德育教學質量提升工作,在建設省級示范特色學校過程中,開展了長期調研論證,向先進的中職院校學習,與合作企業深度交流,聽取來自各方的意見建議,召集了數十次的專題會議。2019年初,學校正式啟動準軍事化管理模式改革工作,通過準軍事化管理,將德育滲透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每個環節。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準軍事化教育管理模式培養目標是:“明禮守德+專業技能+興趣特長”。具體體現為兩方面,一是通過有效的德育教育和準軍事化管理,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教育學生遵紀守德、熱愛祖國,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懂得感恩的意志品質;二是學校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傳授,通過校本教材模塊化教學、學分制評價,讓學生能夠真正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同時,學校開設社團活動課,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相互協作,增進友誼。
投石問路 別開生面
為了實施這一創新教育管理模式改革,蕪湖電纜工業學校將19級春招4個班級作為準軍事化教育管理的試點,經過一學期改革創新措施的實施,學生行為規范、文明禮儀、精神風貌得到顯著提高,家長、社會反饋良好。在此基礎上,學校不斷理清思路,總結經驗,強抓成效。目前,準軍事化管理模式已經覆蓋全部年級,校風校貌煥然一新。
準軍事化管理塑造良好行為規范
蕪湖電纜工業學校聘請了一批經驗豐富的退役軍人組建了軍體教師團隊,由軍體教師與班主任互相配合、齊抓共管,開展文明規范教育,重新塑造學生行為習慣,創設班級管理新模式。
1、仿軍事化生活。每日晨起學生開始整理內務,列隊出操,開啟整潔、健康的一天。同學們在教官悉心的指導下,行動迅速,動作整齊,訓練有素,在列隊就餐、列隊上課的過程中,身穿統一校服,齊聲高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用語”等口號,一個個精神抖擻,英姿颯爽,已然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晚自習后再次整隊,全面總結一天的表現和收獲,學生在一日常規中潛移默化的轉變提升。
2、輕軍事化訓練。“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擁有強健的身體,才會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學校安排每個班級每天上午兩節軍體課。軍體教師結合學生實際,開設適當的軍體訓練內容,如拳術、體能、隊列隊形、內務技能、軍隊游藝等,學生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輕軍事化訓練中,寓教于樂,增強體質,舒展身心,培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特色教育引領德育思想
1、準軍事化管理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準軍事化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各個環節。每次訓練都是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總結的最佳時機,學生的不良行為得到及時糾正,教育時效性強。技能班晚自習內容也大膽創新,學生半小時觀看新聞聯播并記錄,半小時談觀后感,其余時間安排課程技能學習。學生通過觀看新聞,了解國內外時事政治,抒發真情實感,愛國熱情高漲。
2、“國學禮儀教育”弘揚傳統文化。國學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國粹,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傳承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我校責無旁貸,積極聯系社會志愿服務組織,每周為學生開設國學禮儀課,誦讀國學經典,學習儀容、儀表、儀態、儀式、言談舉止等文明禮儀,提高學生修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特色主題教育伴成長。
學校利用升旗儀式、文化活動、社會實踐、專題講座、疏散演練等,開展國
防愛國主義教育、文明禮儀教育、感恩教育、校規法規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動,讓學生在各項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改變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新”的教學內容——社團課有聲有色有成果
蕪湖電纜工業學校在準軍事化教育管理班級開設品類多樣的社團課,并將其納入到課程體系中,既有啟發特長的興趣課,也有與專業結合的特色課,囊括圍棋、3D打印、手工制作、美容美發、舞蹈、書法、足球、網絡直播、繪畫、象棋等,能滿足學生獲取一項技能或發展一項特長的需求。社團必修課采取“學生自主選擇+學校有機調”的組織形式,每個社團都有專業的指導教師以走班形式進行講授,每學期學校安排1-2次集中展示,對每個社團的開展情況、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考核、總結,確保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
為傳承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地方傳統文化,學校以社團活動課為載體,通過社團活動課學習,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剔墨紗燈”和無為地方文化“無為民歌”培養傳承人。2020年在重慶舉辦的第二屆“黃炎培杯”中華職業教育非遺創新大賽中,學生作品《無為剔墨紗燈》榮獲全國一等獎。同時,社團活動與技能大賽、科技創新、文明風采大賽緊密結合,培養比賽選手。學生在各級技能比賽和才藝展示活動中捷報頻傳,屢獲佳績。
一、做的好的方面
(一)組織參加各種活動比賽方面
1、2019年組織老師排練節目參加共青團赫章縣委、共青團赫章縣教育工委共同舉辦的赫章縣中小學“傳承紅色文化、感恩偉大祖國”主題教育展示活動,我校的節目《放光輝》被選入參加匯演。
2、2019年教師組織學生參加赫章縣第六屆青少年文化藝術節活動。我校派出參加的項目有:書法、繪畫、漢字聽寫、舞蹈,其中在初中組會繪畫比賽中,我校鐘騁獲得一等獎。
(三)表彰方面
我校被評為全縣“五四紅旗團支部”。徐道林、張秀,被團縣委評為優秀團干,趙廷、郭婷薇、吳春泉、石晶晶被評為優秀團員。
(四)活動方面
1、2019年我校組織了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活動項目有班級歌詠比賽、原創征文大賽、書法繪畫比賽。組織了慶祝建國70周年、紀念“一二·九”運動84周年文化藝術活動,活動項目有原創征文現場比賽、誦讀匯演、書法繪畫比賽、校園十佳歌手大賽。
(五)組織入團方面
我支部認真按照上級團委部門的安排,認真開展團課,組織入團積極分子團。今年新入了50名新團員。
二、做的不夠好方面
1、沒有帶領好我校的廣大青年教師向黨的思想靠攏,忽略了青年教師發展指導方向,參加各種活動不積極。
2、廣大學生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沒有做好,學生參加各種活動不積極。
3、由于團支部工作人員都是新手,在開展工作中并未按照入團順序,申請,學習,考核,宣誓組織學生入團。
三、今后打算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我校的團委書記一職,在校黨支部的正確領導下,各支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學校的團委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本學期我的工作在這里向各位做以匯報:一、開學初,召開各中隊長、支部書記會議,布置本學期工作,請他們制定自己班級的活動計劃,以便有的放矢的開展工作。二、本學年主要工作回顧(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努力提高團員青年思想道德素質。加強團前教育,定期給團員和入團積極分子上團課,并組織了團知識競賽。這樣,通過堅持不懈的學政治理論、搞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使廣大團員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質進一步得到了加強。(二)為豐富校園的文化建設舉辦集體性的活動。1、本學期的9月份,團委和工會、教育處聯合舉辦了全校師生籃球運動會,11月份,又組織了師生拔河比賽,通過這些活動,提高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和拼搏精神,活躍了校園氣氛,增進了師生之間的團結和友誼。2、xx年年11月,校團委和工會、教育處聯合舉辦了“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師生演講比賽。3、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組織學生清理學校周邊的垃圾、義務打掃學校衛生死角等社會實踐活動,并在街道懸掛橫幅宣傳環境保護。4、我們利用團隊活動時間,對高中女生和九年級女生舉辦了“女生課堂教育”,通過女生課堂,是女同學學會怎樣保護自己,做到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又針對八年級學生的思想波動大這一特點,對八年級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輔導,使八年級同學能穩定情緒,安心學習。5、認真組織學生學習法律知識,開展了有獎征文比賽。6、進入冬季,大力宣傳消防安全知識(印發宣傳材料、上消防課),并舉行消防知識競賽。7、學校團委還和工會聯合舉辦了幾次教師文體活動(乒乓球挑戰賽、女教工跳繩踢毽比賽、教師演唱風采展示、教師爬山比賽),通過活動,調動了教師的熱情和積極性。三、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的打算。1、教工團支部的建設。由于以前對教師團支部工作的不重視,導致了教工團支部的缺失,活動扁少,今后將逐步完善起來,使之與其他工作同步。可開展更多的學科類的基本功比賽。2、團員學生接受學習的參與率有待提高,今后將努力改進,為更多的團員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展示的舞臺。共青團的工作充滿了趣味性和挑戰性,在搞這份工作時,我是滿懷激情去搞的,也在不斷探索和實踐,在工作過程中,使自己也得到了成長和發展。但苦于個人能力有限和經驗不足使得團委的工作還不太盡人意,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得到大家的鼓勵、支持、指導、幫助,使我校的共青團工作再上新臺階,這是我對工作的追求。2012年1月10日
以下內容與本文相關,可查閱參考:2012年度教師個人總結述職報告 2012年學校副校長分管工作述職報告 集團黨員干部2012年度述職報告 2012年度團支書述職報告 2012年度市局培訓中心任副主任述職報告 2012年市委黨校副校長述職報告 2012年公司領導班子述職報告 2012年黨委辦公室人員個人述職報告
【返回 述職報告 欄目列表】
二、工作目標:
1、按照學校中心工作開展行之有效的活動,提高團員的綜合素質,發揮團員的先鋒帶頭作用。
2、抓好團員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特別是做好團員榜樣性教育工作。
3、切實加強團隊自身建設,爭創全市中學優秀團組織。
4、繼續抓好團隊常規工作,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
三、工作任務:
1、抓好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特別是要把握好時代精神,做好團員榜樣性教育工作。可通過講座、團課學習、先進團員的經驗介紹、推優入團等形式進行。
2、配合教育教學工作開展行之有效的活動,以提高團員的各種能力,發揮團員的先鋒帶頭作用:
(1)積極開展感恩教育活動,讓全體學生懂得"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和道德準則。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也將會更加和諧。
(2)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目標,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自強、自尊、自信、自立精神,使他們懂得互敬、互愛、互助的情感,進一步樹立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通過活動使他們增進友誼,取長補短,樹立遠大理想,提高個人素質。
(3)繼續深入推進"五個一"教育活動。
3、切實加強團隊自身建設
努力做好中學與小學的團隊銜接工作,更好地發揮"以團帶隊"傳統,為入團打好組織基礎。繼續加強團隊干部隊伍建設,逐步建立一支作風硬、業務精、樂于奉獻的團隊干部隊伍。規范陣地建設。
4、 繼續抓好團隊常規工作,力求規范、科學、創新
(1) 精心組織周一升旗儀式,抓好課間操、質量與效果。
(2)辦好宣傳櫥窗、學校廣播、校刊、學校簡報。
(3) 進一步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加大宣傳力度,發揮正確輿論的導向作用,努力營造良好的學風校風。根據教育目的、內容、重點的轉換,及時地更換板報、宣傳欄的內容。充分利用中午廣播唱歌時間及時宣傳有關教育、文化、體育等方面的新聞,表揚校內好人好事,批評不良現象,弘揚校園正氣。
(4)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團隊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
5、堅持每兩周召開一次團干會議,落實團干部的職能,讓他們投入具體工作,能真正做一些實事,真正達到鍛煉自己的目的。
6、加大團員發展力度,注重入團積極分子的培訓,考查,合格后方可入團,讓我們發展的團員在學生中能真正起到"樹起來,做楷模"的榜樣作用,借以提高團組織在學生中的威信。
7、根據學校實際,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各類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利用雙休日、寒假組織活動,促使學生接觸自然,了解社會,注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勞動中磨煉意志,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和艱苦奮斗的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8、進一步加強團員教育和團籍、資料管理。搞好團籍注冊,組織關系的轉接工作,使團籍、團務資料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9、完善團的工作制度,加強對團支部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監督的能力,努力造就一支素質全面、活躍高效的團干部隊伍。
四、主要工作安排:
2011年8月 迎接新學期得到來的準備工作。
2011年9月
1、召開團隊工作會議,確定本期工作目標,完善各種制度;
3、舉行慶祝教師節演講比賽;
4、完善中學生團校建設及各支部建設;
5、校刊《綠太陽》的組稿印發工作;
6、成立、并開播校園廣播站。
2011年10月
1、團干培訓;
2、確定新一批團員積極分子;
3、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活動——愛國歌曲大合唱比賽、書畫展、教職工氣排球比賽等活動。
2011年11月
1、入團積極分子培訓;
2、支部會議討論發展新團員計劃;
3、籃球、乒乓球比賽;
4、學科知識競賽;
2011年12月
1、完成積極分子培訓;
2、“一二九”冬季長跑比賽;
3、總支擴大會議,發展新團員;
4、慶元旦廣播操比賽;
5、新團員入團宣誓儀式。
2011年1月
1、組織教師健身活動包括跳繩、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項目;
2、召開團隊工作會議,布置本年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評建結合、提檔升級”的原則,旨在加強班集體建設,形成促進班級管理優化的長效機制,增強學生自主管理教育的實際效果。
二、預期目標
通過優秀班集體創建,促進優良班風、學風形成,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班級管理工作機制。
三、班級創建實施過程
(一)物質文化建設
1、教室布置
(1)前后門兩塊展板。前門后的展板貼上漂亮的彩紙,在彩紙上貼一層膠帶,專門用于貼通知和成績單。后門展板稍加裝飾,用于表彰班級優秀學生,遵循每個學生都表彰的原則,每兩個星期換一次。用以不斷激勵、促進學生全面進行“比、趕、超”。
(2)前后黑板。前黑板做到值日生每節課打掃干凈整潔,不留粉塵。后黑板堅持按學校的要求出好高質量的黑板報。
(3)講臺保持有序、清潔、美觀,玻璃板下鋪墊上漂亮而又給人以溫馨感的彩紙圖畫,給上課教師以良好的愉悅感覺。
(4)工具臺下抽屜里擺放勞動工具,上面安置班級及同學們個人展示圖書,做為班級讀書角由專人經管,形成班級良好讀書風氣。
(5)每位同學定期在固定的小紙片上寫一句激勵自己的話貼在課桌上,時時提醒自己。每周每位同學寫一份簡要的周自我總結,粘貼在后黑板下的墻上展示,自評與他人監督相結合,總結得失,不斷發揚成績、改進問題。
(6)教室橫梁張貼用彩紙剪出的醒目的班級口號(待定)。時時對學生發揮激勵和啟迪作用。
2、宿舍布置
(1)由宿舍長與同宿舍同學協商具體布置方案。
(2)在體現張揚個性的同時,要具有整體觀感,()要讓宿舍成為同學們生活休息的溫馨港灣。
(3)堅持實用、實惠、美觀大方的原則,布置要體現中學生的身份與地位,不可華而不實、嘩眾取寵。
(4)所需物品開列清單,交至生活委員處統一購置。
(二)觀念文化建設
1、堅持“好學生是欣賞出來的”賞識觀念。在每周班會課上抽出10分鐘互相評說他人的優點,既可以提高同學們的觀察能力,也可以增強同學們的自信心,更有助于營造和諧良好的同學之間的關系。
2、堅持“感恩父母師長,回報社會”的感恩觀念。借助汶川大地震的沖擊與震憾,讓學生常關注父母,常與父母師長加強溝通,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對社會傾注自己的愛心,爭做合格好公民。
3、堅持“知識就是生產力”的學習觀念。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對今天勞動力提出了更高的知識技能的要求。可以適時借助相應的時事背景的學習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努力把自己鍛造成高素質的人才。
(三)人際文化建設
1、通過班會課大力宣揚助推同學之間的正常友誼與交往。密切關注同學之間的交際,以典型事例加強教育、引導避免學生過早陷入早戀的誤區。
2、通過社團課形式提倡大家生活上相互幫助,學習上結對“傳、幫、帶”。共同進步,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選好、用好、培養好班、團委核心,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使班級形成具有良好的向心力和凝集力的戰斗集體
4、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要求同學們每周把最想對老師說的話寫下來,通過班主任促進與科任老師的交流,造就良好和諧的師友關系。
(四)活動文化建設
1、根據學校每周每月的活動主題以及班級具體情況組織主題班會,班主任主持,同學們全員參與,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2、努力發掘班級同學的各項特長,利用班會、演講、講座、小品、相聲、會等各種豐富多彩的形式充分展示自我。在學習中娛樂,在娛樂中學習,達到集學習、娛樂和能力提升于一體。
四、班級創建績效評估
二、工作思路
1、以團員思想教育為核心,加強團組織的育人功能。利用學校各級宣傳陣地加強對團員學生的引導,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導向,為學生創造宜人的人文花,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落實各種檢查制度,以制度促檢查,以檢查促行動。為廣大師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
3、以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深化主題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4、以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為抓手,強化安全、衛生、紀律教育,輔助與教學。
三、具體工作
(一)校園文化氛圍建設方面
1、充分利用學生會,發揮團員的力量,進一步做好學校的宣傳工作。加大宣傳欄、黑板報、校園廣播等宣傳陣地的利用廣度及深度。
2、結合重大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慶國慶”系列活動、“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安全教育”系列活動、“慶元旦”文藝匯演活動。以及學校開展的常規性的活動。如“廣播操比賽”、“跳繩、拔河比賽”、“冬季中長跑比賽”等。
(二)環境衛生方面
1、本學期繼續做好學校的衛生工作。本學期的衛生工作仍是團委工作中常抓不懈的工作重點,為此我們實行了團委成員分級部負責制。推行量化管理,做到天天公布、月月總結。
2、開展一次“班容評比”活動。為了使學校的衛生工作進一步做好,展現班風,體現各班學生積極向上的風貌,把評比活動落到實處。
3、廁所衛生常抓不懈。廁所衛生一直是學校環境衛生的死角,為徹底改變臟、亂、差的局面,特把此項納入常規檢查。廁所衛生的管理是以班為單位,周周輪流打掃。一學期每班輪干一次。
4、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一次“校園花我有責”活動。此活動從“不亂扔垃圾”、“不亂刻亂畫”、“愛護花草樹木”、“撿起身邊的果皮、字紙”等小事做起,培養學生保護校園環境、維護校園衛生環境的意識。真正把花意識深入人心。
(三)學生管理方面
1、加強學生會干部的隊伍建設。本學期,團委將以提高廣大團員的基本素質為目標,加強學生干部的培養,提高學生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
2、增開團課,加強對團員學生的思想引導。在目前團員隊伍中,團員的團員意識不強,對團員的認識不夠,團員自身的帶頭性、示范性等不積極現象仍然存在。本學期團委將繼續對團員加強德育教育,通過開設團隊知識講座、考試、行為考評等方式提高全體團員的群體素質。
3、加強團員檔案管理工作,尤其是九年級的檔案管理工作。繼續做好團員發展工作。
一、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概述
為促進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加強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我國于2003年和2004年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近年來,我國特別在高校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蓬勃發展,主要采用一對一和一對多、單校園和雙校園、單文憑和雙文憑的模式。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開展,促進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有利于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我國教育改革和創新,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國際性的實用人才。
二、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學生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中外合作辦學學生特點
學生入學成績偏低,學習的積極性差,學習態度需要端正,學習方法需要改進。學生自律性偏低,違反校規校紀情況較多,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監督。學生自我意識強,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榮譽感,不愛參加集體活動。缺乏自我認同感和歸屬感,“高價生”的身份使他們內心自卑感較強,缺乏自信,沒有真正的歸屬感,而且非常敏感,從而產生較多的心理問題。學生綜合素質偏低,對于科學合理的制定個人發展規劃和按路徑實施個人目標的能力有所欠缺。學生思想活躍,多才多藝,社會化程度高。由于受家庭環境的影響,部分學生思想活躍,個性張揚,與人溝通、協調的能力比較強,在進入大學校園后大多能在短時間內適應大學生活,完成自己的角色轉變,能主動敞開心扉與人交往,積極主動地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網絡。但是,由于學生對社會接觸相對較多,容易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更加多元化,容易導致學校的正面教育、思想工作效果不明顯。
(二)中外合作辦學學生管理工作特點
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生個性鮮明,需要管理者把握學生各階段成長特點,有的放矢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外合作辦學的輔導員工作職能要求比較詳細,工作內容涵蓋范圍比較廣。目前學生管理工作未實現網絡信息化平臺的建立,各項工作處于分離未整合狀態,工作效率相對較低。高校普遍缺乏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對接的數字化系統,這樣使得學生管理工作者無法動態跟蹤學生成長歷程,對于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指導工作存在困難,也不能有效實施國際教育學院學業預警機制。需要學校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關注學生成長歷程,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重大事項宣傳工作力度需要加強,重大事項需及時通知到家長。
(三)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家長特點
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家長對于了解學校發展現狀、前景、學生管理模式、出國留學等相關重大政策關注度較高。學生家長能夠正確認識孩子特點,對于了解學生在校表現關注度較高,和學校的聯系比較頻繁。
三、構建“五位一體”的教育目標,強化學生管理工作
“五位一體”的教育目標主要指以“學風教育”為主旨,以“養成教育”、“就業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為依托。
(一)學風教育
學風教育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題,為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可以開展了以“愛學習、明紀律、重實踐、樹新風”為主題的學風教育活動,采取制度建設與主題活動相結合的方式,糾正以往存在的學風問題,幫助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活動可以歷時一個學期,分為重點整頓、樹立新風、鞏固成果三個階段。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1 各班開展學風、學習調研活動,召開學風建設主題班會。開展“學業、就業與職業發展”調研活動,針對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不高、內在動力不足的情況,解決“為誰學、學什么、怎么學”的問題,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努力學習、奮發成才。各班形成學風調研報告,和整改方案。
2 日報考勤制度。每天由班級負責人將班級出勤情況上報輔導員備案,對于無故曠課、遲到、早退的學生,嚴格按照學校相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處分,
3 學業預警機制。出臺《學業預警機制》,學業預警機制包括學生學習成績預警、第二課堂學分預警和違規違紀預警。根據學生學習行為或結果對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目標產生影響的嚴重程度,劃分為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三個等級,當學生達到相應預警等級時,學校將下發預警通知書并及時通知家長。
4 建立任課教師溝通渠道。學期初由輔導員將學生特點與任課教師溝通,以期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專業課學習;學期中召開任課教師座談會,以期及時總結授課過程中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學習方法;學期末由輔導員與任課教師溝通復習方法,以期幫助學生考取優異的成績。
5 重點學生談話制度。學期初對于單人成績不合格者超過三門以上的,輔導員要逐個談話,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尋找好的解決途徑,以期順利通過補考。
6 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
(二)養成教育
良好的習慣在于平時的點滴積累,可以探索推行“養成周計劃”內容包括文明舉止、衛生習慣、遵規守紀三個方面,月月有主題,周周有計劃,本著“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的原則,提出了“朋友,請您敲門”、“老師,您好!”、“每天都是排隊日”等計劃,把教育目標細化、教育內容具體化,貼近學生實際,易于學生掌握并執行。同時開展“文明行為規范”主題班會、團課、團日活動,面向在校生鞏固養成教育成果,面向新生樹典范、立規矩。
(三)感恩教育
結合重大節日、重大契機不斷加強學生的感恩教育。
(四)就業教育
在上級團委和學校黨委的領導下,以素質教育為主線,以學校德育工作、教學工作為軸心,認真細致的開展團員工作,發展、挖掘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結合我校青年的特點,開展適合他們的各種團的學習和活動,積極探索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少年的有效途徑和手段,竭
誠為廣大團員青年成長、成才服務,推進團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全面活躍團的各項工作,推動我校共青團工作不斷前進,力爭開創學校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面。
二、積極配合學校抓好常規管理工作
團委將圍繞學校黨政工作中心開展工作,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做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和先鋒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習、教學、管理、建設等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服務于學校的建設發展;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多種文藝、娛樂、體育活動,豐富青年業余生活,倡導健康的興趣愛好,營造良好文化氛圍。為青年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增進青年與團組織的聯系。
三、加強團組織及學生會建設,完善工作保障體系
進一步加強團支部工作的戰斗力,積極開展創造“先進團支部”、活動,加強團隊伍建設,進一步貫徹團中央《關于加強團發展工作的意見》和《團員發展工作的細則》,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在堅持標準,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大團員發展工作的力度。同時也加強團干部及學生會隊伍建設,健全共青團員長期受教育,永遠跟黨走的長效機制。不斷增強團員的政治意識、組織意識和模范意識。
四、利用現有條件,搞好宣傳工作
利用學校現有條件,積極配合學校做好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學校中心工作的宣傳,利用學校校園廣播和各班教室的黑板報及學校的櫥窗對青年團員進行教育。認真組織辦好各團支部活動園地的黑板報。同時,充分利用校廣播室、櫥窗、等宣傳渠道,搞好學校宣傳工作,擴大學校影響。
五、繼續做好校團委的常規工作
校團委將繼續做好團員的培訓、學習工作,團員組織關系的轉接工作以及新團員的入團工作,進一步完善校團委的檔案管理和建設工作。充分調動學生委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使之成為團委工作的助手,成為和學生溝通的橋梁。全力抓好團員、團干的培養和考核工作,認真做好團委、學生會及各團支部的常規活動記錄及推優入黨工作。積極配合學校其他部門做好相關工作。按時、安置、按量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布置的各項工作。
本學期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新生入學團員的組織關系轉接,及團籍管理工作。
2、教師節系列活動(板報評比、為教師做一件好事等)
3、喜迎國慶演講比賽
4、各團支部組織召開感恩老師主題團會
十月份
1、 學生干部培訓
2、 各團支部組織召開愛國、愛黨主題團會
3、 組織入團積極分子及團員第一次團課
4、 學生會干部、團干部組織建設
十一月份
1、 團員座談會
2、 學生干部培訓
3、 各團支部組織召開主題團會
4、 利用校園廣播站對全體同學進行團務知識教育
十二月份
1、 組織各去部開展迎新活動
2、 召開學生干部會議
3、 各團支部組織召開主題團會
4、 按照上級要求發展一批新團員
一月份
1、各團支部工作交流及總結
2、學期末優秀團員、團干部評選
3、團委工作總結
備注:
1、每周一升國旗
2、每周召開一次團委成員例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02-0026―02
作為德育工作的組成部分,德育實踐顯得尤為重要。德育實踐是以大學生為主體,以培養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 在德育理論課教學的基礎上,通過搭建德育實踐載體,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體驗式、調研式、互動式等德育實踐活動,它是對德育理論課的進一步理解、認同和升華,與德育理論教學互相補充,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把德育內化為品質和行為,達到知行統一,實現德育的最終目的。
一、大學生德育實踐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實踐教育以提高德育實效性為根本目的,對德育的主客體、目標、內容、方法、考評、環境這六個要素以及德育得以實現的途徑進行操作化,為此,進行大學德育實踐顯得十分重要。
1. 國家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素質的時代要求
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要把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校大學生德育直接關系到民族的整體素質、現代化的建設進程。因此,要把受教育者全面發展放在德育的靈魂和核心地位,把德育滲透到大學生成長的全過程中,使其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2. 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素質的客觀要求
社會對人才要求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被社會所需求。調查表明很多用人單位對一些專業水平高的員工整體評價卻并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工作態度、個人品質、創新精神、協作意識等非專業素質匱乏。而在德育實踐活動中,大學生能夠通過體驗認知,潛移默化地形成社會所需的非專業素質。面對日益提高的社會需求,高校必須開展德育實踐教育,培養大學生的非專業素質,解決用人單位招不到人、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矛盾現實。
3. 大學生成長成才和未來發展的主體要求
大學生是社會最有朝氣、最易接受新觀念、最具創新精神的群體,大學生主體意識日漸增強、思維日趨活躍、精神需求日漸提高,對自身發展有更清晰的目標。因此,高校要積極搭建符合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的德育實踐活動載體,讓他們在活動中認知社會、拓展視野、豐富精神生活的同時,為自身成長成才和未來發展進行合理定位和科學規劃。
二、高校德育實踐教育存在的問題
當前許多高校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廣泛調研和社會反響來看,高校德育實踐創新還處于起步和摸索階段,在德育實踐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
1. 德育實踐觀念的淡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環境、信息環境、多元文化交叉形成的新理論、新思潮等因素對傳統的高校德育工作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目前,很多高校仍將德育重點放在“兩課”教學上,淡化德育實踐環節的作用,“兩課”教師雖將豐富的理論知識和人生道理傳授給學生,但缺少了使大學生進行感性認知和切身體驗的環節和載體,導致德育理論與實踐脫節,造成高校德育的針對性、合力性不強的現狀。
2. 德育實踐載體的滯后
一些高校雖已開展了德育實踐活動,但大多延續傳統經驗,流于形式、缺乏層次、遠離社會現實的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脫節,造成高校德育的現代性和實效性不強。這使德育陷入單純理性主導、主體性缺失、脫離生活、脫離社會的尷尬局面,難以整合德育資源,提高德育實效,因此,構建并實施德育實踐體系來增強德育實效進而提高大學生非專業素質成為大學德育的重要途徑。
三、實施大學生德育實踐“八項工程”
1. 理想信念教育工程
是指通過主題教育活動激發大學生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樹立大學生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提高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德育實踐的核心內容。結合黨課、團課及理論課教育,在大一、大二學生中開展回顧歷史、參觀革命圣地、征文和演講比賽、專題論壇等活動,讓大學生接受直觀具體、有針對性、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學生通過切身體驗和感受進行價值選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團結互助、誠實守信、艱苦奮斗的良好品質。
2. 文明素養教育工程
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為指導,遵循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自覺踐行“八榮八恥”“十提倡十反對”,提高大學生基礎文明修養和綜合素質,它是德育實踐的基礎工程。分為自我修養、行為規范、文明禮儀、文明習慣四個模塊,通過對大一、大二學生進行養成文明習慣、營造優美環境、維護良好秩序、榮感與恥感自我評價為重點的德育實踐活動,訓練大學生的養成教育,達到主體的價值認同,進而內化為自覺的文明行為和文明修養。
3. 安全健康教育工程
是以遵循大學生成長規律,幫助大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和健
康觀念,培養大學生具備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具備健全心理品質和健康技能,是德育實踐的重要基礎。分為安全教育、安全演練、心理健康、健康技能四個模塊。根據每個模塊目標,組織開展安全教育培訓、自救模擬演練、抗挫折力拓展訓練、健康意識培訓、健康技能訓練等活動,這是更好地進行學習、生活、工作的必要保障。
4. 科技創新工程
是以創新意識構建、能力培養、科技實踐平臺搭建、科技活動參與為主要內容,培養大學生主動思考、勤于動手的意識和創新精神,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創造潛力和實踐能力,它是德育實踐的重要內容。分為創新意識、能力培養、搭建科技實踐平臺、參與科技活動四個模塊。根據每個模塊目標,在大二、大三學生中開展多種學術報告會、科研立項、電子設計競賽、軟硬件設計大賽、手工制作大賽、小論文、小發明等科技活動,讓大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
5. 社會實踐工程
是把學校教育擴大到社會教育,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密切大學生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在增強大學生為民服務的意識的同時,提高他們了解認知社會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用所學知識回報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這是德育實踐的重要途徑。分為社會調查、志愿服務、感恩活動三個模塊。根據每個模塊目標,組織大一、大二學生開展假期社會調查、“三下鄉”、義務科技服務、參加公益勞動、關愛自然、感恩父母老師等活動,激發大學生的愛心和感恩情懷,培養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道德觀。
6. 社團活動工程
以社團為載體,利用課余時間,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創新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載體和體制機制,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組織管理和領導能力、人際交往和團隊協作能力,是德育實踐的主要載體。分為競技類社團、文藝類社團、服務類社團、學習類社團、科技類社團五個模塊。根據學生的特長愛好和潛在能力組成社團,組織開展各種競技類比賽、文藝演出、書畫攝影展、社會服務、校園服務、專業小組、外語小組等社團活動,讓大學生在更為廣闊的舞臺上充分挖掘潛能、發揮特長、施展才華,在活動中提升大學生的溝通協作、組織領導等能力,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7. 職業素養教育工程
是按照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通過對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職業技能和職業作風等方面的素養進行培養的實踐教育活動,是德育實踐的能力提升。分為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職業技能四個模塊。根據每個模塊的培養目標,借助專業實習、校企合作、校內平臺等資源,對大二、大三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專題講座、職業能力調查問卷、職業生涯規劃、職業拓展訓練、創業拓展訓練等活動,培養大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豐富的創業知識,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和未來事業的發展潛力。
8. 綜合素質答辯工程
是全面系統地指導大學生規劃并總結大學期間德育實踐情況,分析成長軌跡,增強思想道德內省和行為自律,準確定位、明確優勢、找準差距,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德育實踐的考核評價。分為綜合素質立項、學期鑒定和公開答辯三個模塊。大學生在總結一年學習生活和成長經驗的基礎上,在第三學期進行綜合素質立項,對未來發展方向和實現途徑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在每學期鑒定的基礎上,第八學期進行公開答辯。通過綜合素質立項、建立德育實踐檔案、學期鑒定、公開答辯、跟蹤考評等環節,全面客觀地考核評價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德育實踐的“八項工程”體系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德育實踐的根本,充分體現了以知行統一為目標指向,充分考慮大學生對自由、尊嚴、平等、民主、價值實現的合理需要,構建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與學、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多層次、多模塊、全方位的德育實踐教育框架,“八項工程”作為一個整體的系統工程,每個子工程之間互為依存、互相補充,形成合力,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以“四大模塊”為核心的德育實踐考評體系
1. 理論教學模塊
本模塊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專題講座三大類。必修課類為學校分專業教學大綱中必修德育課程;選修課類為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設置的如傳統文化教育、社交禮儀、職業發展教育、創新教育等德育選修課程;專題講座類為黨課、團課、專題課、專題講座等形式的講座。作為第一考核評價內容,劃定相應學分,分學期、分課程、分權重系數計入學生德育考核成績。
2. 實踐拓展模塊
本模塊分為理論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教學環節、素質教育中的拓展訓練環節、個性化培養中的體驗教育環節,作為第二考核評價內容。這些實踐載體根據受教育者的實際又分為校內與校外,實踐項目又分為規定動作和規定科目自選動作,施教者根據劃定相應學分,按照分工不僅直接參與到課程教學的實踐環節,更全程跟蹤學生學習、生活、實習、實踐的各個環節,客觀、全面地分學期、分項目、分權重系數地評定成績,計入學生德育考核成績。
3. 考核評價模塊
本模塊分為課程成績、素質教育成果、個性體驗心得體會、就業能力考核四個部分。既有橫向的、階段性的考核評價,又有縱向的考核評價與激勵調整,其中將就業能力考核列入綜合素質答辯中及后期改進兩個環節進行考核,最終作為畢業生的德育實踐畢業成績,載入德育實踐手冊,計入學生畢業成績單。
4. 反饋激勵模塊
本模塊分為學生認同、教育覺知、社會反饋三個方面。不僅對德育相關課程建設做出反饋,促進不斷改革創新、豐富完善,更要對學科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促進專業教學以市場為導向,適時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改革考核評價機制,最終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學生成長成才雙重需要,形成教育系統的良性循環。
德育實踐考評“四大模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相互支撐,在時間和空間上呈立體交叉的循環系統,共同發揮效能,實現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0-10-18.
[2]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N].人民日報,201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