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08: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美術工作經驗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自我評價范文三:學四年是我思想、知識結構及心理、生長成熟的四年。在大學期間,我自己認真學習專業技能,所以我掌握了較強的專業知識,并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期末總評成績名列年級前茅,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二等、三等各兩次,榮獲校級三好學生稱號。我所學專業是計算機,在熟練掌握各種基本軟件的使用及硬件維護過程中,有獨特的經驗總結。順利通過國家社會和勞動保障部高新技術辦公軟件應用模塊資格高級操作員考試。
一、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方面進行巧處理
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方面的事例很多。作為一名好的班主任,應隨時把學生的自尊心放在第一位,否則發生的事你將會無法預測,一些看似比較困難的事經過我巧妙地處理后,班上就會變得風平浪靜,像什么事情也沒發生一樣。班上同學們的錢被盜是常有的事,某年,我的一位學生存折上的800元被人取走了,該學生很著急,那是她父母剛寄給她兩個月的生活費,該生情緒低落,還常流淚,父母和班上的同學也知道了此事,我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詳問被盜的經過,該生還明確知曉是誰盜的,因她知道只有同室的一名同學和她一起取過錢,可能是她暗記了取錢的密碼,我了解具體情況后,明確告訴該生不得把此人的名字向任何人講。我們沒有具體的證據,向同學們講是此人將會出現可怕的后果。作為班主任的我應巧妙地處理好此事,既要送回被盜學生的錢,也要尊重盜竊人的人格尊嚴。在班會課上,我就向全班同學講“要查出取錢的人是很容易的事:也許你一時糊涂,取了不屬于你的錢,只要你歸還了我們就當什么事也沒發生過,如繼續糊涂下去,一切后果自負。”后來該同學分兩次悄悄地歸還了該同學的錢,全班以后沒人再提此事。
二、平衡班級“權力”方面的巧處理
班級的領導核心是班委和團支部,他們能否有效運轉,相互協作關系到班級建設的成敗,各個班委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各項工作都落到實處,班級工作穩定有序,強調紀律制度的同時,關心他們的生活,全班同學親如一家,都把彼此當作兄弟姐妹,相互關心愛護,偶爾有一些吵吵鬧鬧,也不能影響同學們的友誼,反而增加了同學間的感情。
我班是一個特殊的班集體,他是由兩校的美術班合為一體的美術班,其中南白師范18名,仁懷師范16人,兩邊的人數差不多,為了建立一個好的班集體,形成好的班風,不出現幫派對立,特別是仁師來的同學更需要本班同學和班主任的關愛,他們遠離了母校來到南師,不免有很多傷感,特別是情緒低落,我對仁師美術班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后,決定新組合的班集體班長和團支部書記都由仁師的同學來擔任,副班長和副團支部書記都由南師的同學來擔任,讓仁師的同學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老師和同學們都在關心他們,作為班主任的我更讓他們在學習和比賽上形成競爭,但又不能形成幫派而出現相互對立。經過一年多的實踐證明,我的做法是對的,我班今年被市共青團評為“優秀團組織”的光榮稱號。在2014年的班團干中,我完全進行了調換,讓我班在競爭中成長,充分鍛煉同學們的能力,良好的班風、學風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前提,同學們的共同努力是取得優異成績的保證。
三、學生違紀中的巧妙處理
古人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的學生正處于生理發育、心理發展的時期,班主任要有一顆善良、寬容的心,但不能包庇他們的違紀行為,也不能學生一違紀就向學生科匯報,班主任將兩邊不討好,學校領導會認為你沒能力,學生認為你專打小報告,不愛護他們。作為班主任要有辨別違紀程度的能力,嚴重違紀的要如實快速地向學校領導匯報,便于學校領導及時的處理,避免不良后果的進一步發生。對于違紀較輕的同學,我處理的方法是“一笑”“二記”“三處理”,一笑就是我對第一次違紀的同學我將微笑面對他,用眼神告訴他錯在哪里。“二記”是第二次違紀的學生我將明確記載他的違紀事例,包括操行成績的處理情況。“三處理”是第三次違紀的學生我將進行嚴肅的處理,主要是批評教育,扣操行分,通知家長,對于嚴重違紀的同學,通報學校領導,協助學校對違紀學生做好違紀的善后工作。
四、對于“小報告”的巧妙處理
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會恰當處理好“小報告”。“小報告”是班主任了解本班的重要渠道,但班主任不能聽風就是雨,處理不好會發生嚴重后果的,以后再也沒有同學向你反映班上的具體情況,你不可能隨時都生活在同學們身邊,很多事情你得通過同學們進行了解,巧妙地進行處理,保護打“小報告”同學的聲譽。但也有些“小報告”不符合事實,有些同學是報著打擊報復的心理來打“小報告”的,合格的班主任應該是有主見的,要把“小報告”的事情當著你親自發現的事進行處理,有了確切的證據也不要說我聽某某同學講的,否則誰還敢向你反映問題,但班主任也不要看不起愛打“小報告”的同學,對他們反映的問題不管不問,如長期這樣,逐漸地也沒有同學向你反映問題了,如何處理好“小報告”關系到班主任的能力問題。
在班主任工作中對事情的巧妙處理還很多,這需要我們是一個肯動腦,有愛心的人,學會換位思考問題,尊重他人,同樣你也會得到同學們的尊重、信任,愿和你交朋友。
自我評價范文三:學四年是我思想、知識結構及心理、生長成熟的四年。在大學期間,我自己認真學習專業技能,所以我掌握了較強的專業知識,并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期末總評成績名列年級前茅,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二等、三等各兩次,榮獲校級三好學生稱號。我所學專業是計算機,在熟練掌握各種基本軟件的使用及硬件維護過程中,有獨特的經驗總結。順利通過國家社會和勞動保障部高新技術辦公軟件應用模塊資格高級操作員考試。
自我評價范文四:本人是一個很直爽的人,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我深知兩年的大學生活所奠定的只是走向社會的基礎,在未來我將面對著及在的挑戰。但我會以實力和熱誠的心面對這些挑戰,從中吸取經驗,豐富自我,從而更好的實現人生價值。
自我評價范文五:本人思想素質高,學習勤奮、有拼勁,工作認真,責任心強,有一定的威信,組織策劃能力和管理能力較強。另外,我性格開朗,熱情大方,具有進取精神和團隊精神,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良好協調溝通能力,適應力強,有親和力,交際能力較好,能很快融入一個新集體,容易帶動一個集體的氣氛。
自我評價范文六:本人為人熱情誠懇,樂觀開朗,對工作積極熱情,大學以來一直有在做兼職和參加校內的活動,具備較強的服務意識,優秀的團隊合作精神、溝通能力、創新意識和強烈的責任感,能承受較大壓力,喜歡分析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案,善于在工作和生活中自我調節,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和挑戰,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
自我評價范文七:
坦誠大方,積極上進,對工作認真負責。
本學期我擔6-7年級10個班級的音樂教學工作。分別是七年級6個班(7年11班-7年16班)六年級4個班(6年1班-6年4班)。音樂課的測評標準如下:課堂平時表現,期末卷面考試,期末文藝匯報演出。
課堂平時表現:
我所教的班級中4個6年級班級。6個7年級班級。其中6年級學生相對7年級學生表現的較好。
學生平時課堂上比較好的班級是6年3班和7年12班。表現較差的班級是6年2班和7年14班。7年12班是7年級的實驗班。該班平時課堂表現非常好,上課時學生能夠積極地配合老師講課。能作到氣氛活潑,紀律不亂。班級學生有很高的藝術鑒賞水平和道德修養。這時我所任課的10個班級中表現最好的班級。卷面考試成績也排在了10個班級中的首位。6年3班在6年級中表現比較突出。6年3班有幾個比較調皮的學生,經過幾次教育后這些學生改進很快。課堂上能夠遵守紀律的同時積極回答問題。給班級帶來了一個很好的音樂學課習環境。
課堂平時表現較差的班級:7年14班和6年2班。
7年14班學生課堂學習氣氛不濃,課堂上課時基本沒有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缺乏創造力和學習音樂的興趣。多數學生課堂上有小動作、溜號、說話等情況。多次教育效果不好。
7年11班個別學生影響班級。每節課都要用大量的時間組織課堂紀律。班級學生說話接話想象嚴重。重點學生:劉浩承于添聰 孫語良 楊京瀚 蔣博 高志昂。
6年2班時六年級的實驗班,與七年級實驗班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班級女同學表現良好,主要問題出現在男同學。該班男同學說話現象嚴重,嚴重影響到了其他同學。多次教育效果不好。
期末卷面考試:
成績最好的班級是7年16班。出現問題:由于本學期期末“紅歌會”合唱比賽占用了學生課余時間。臨近期末為了不影響學生的其他學科考試。經組內研究決定采用開卷考試。此次開卷考試題內容多位學生自由發揮的文字題。給學生2天時間(周六周日)完成試卷。試卷成績突出的班級是7年12班和6年2班。較差的班級是7年15班(該班雷同卷較多疑為集體抄襲)。
期末文藝匯報演出:
期末文藝匯報演出是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以班級音樂會形式進行考試。表現較好的班級是:7年12班 7年16班 6年3班表現較差的班級是:6年4班。其中7年16班的音樂會最有氣氛。班級干部經過了精心的策劃(演出順序,邀請函出場順序 班級設計主持人串詞)。6年3班的整體節目設計的非常好。7年12班的節目很有藝術氣息。演出較差的班級是6年4班(沒有演出節目順序學生沒有準備考試內容 沒有主持人 沒有班級設計學生積極性不高)
活動表現:
本學期6,7年級主要的文藝活動有:軍訓文藝匯演,校慶運動會班級文藝節目,“紅歌會”合唱比賽等。
軍訓文藝匯演中各班節目都比較出色。相對來說7年11班的全班同學大合唱非常出色。校慶運動會文藝表演中大多數班級能夠主動利用課余時間排聯節目。突出的班級是7年16班 6年1班。本學期最后一項大型活動是“紅歌會“合唱比賽。6年2班的節目《閃閃的紅星》,7年12班的《黃河大合唱》都獲得了學校合唱比賽的前10名。紅歌會活動中。6,7年級從學生道班主任都能夠積極的參與,使學生們的藝術修養以及合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紅歌會”暴露的問題:
1.“紅歌會”初期個班班主任不夠重視,臨近比賽前幾天“臨陣磨槍”直接造成了學生上臺緊張忘詞等情況。
2.平時訓練時學生不跟伴奏練習。正式演出時跟不上節拍。
課代表表現:
7年11班課代表李冠達,7年16班課代表李佳綺,等表現出色。
個人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這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教師這一職業首先讓我感受到的是快樂。生活在省二實驗這個附有挑戰性的環境,身邊是一群同齡的充滿著活力的同事。每天相伴的是滿帶著天真的孩子。快樂的背后我感到的是從未有過的壓力。壓力——不是一種想象出來的疾病而是身體"戰備狀態"的反應,這是當我們意識到某種情形,或者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情具有潛在的威脅性的時候做出的反應。仔細想想壓力就是來源于責任,來源于潛意識里的責任。我擔心無力面對時刻的挑戰,害怕缺乏經驗的我無法馬上勝任教育工作。我開始彷徨,我渴望鼓勵與幫助。這時學校給我配了師父。是師父和同事們的幫忙讓我感受到了溫暖,同時讓我知道在激烈的職業競爭和繁重的工作壓力下,我必須以良好的心態對待工作中的困難和挫折,努力學習充實自己。 1
與本篇 2010—2011學年度上學期期末總結 內容有關的:
| | | | | | | |
到 欄目查看更多內容 >>
在這短短半年的工作,讓我學習到了在學校課本中永遠都無法領會的教育教學的寶貴財富。同時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成為“好老師”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崇高的師德。教師要熱愛學生,師愛是師德之魂。對于我們新老師而言,我們有著非常艱巨的任務。怎么樣才能讓自己具備肩負重任的基本教學素質呢?我想無非也就是這兩點:第一點是寫教案,對待教案一定要認真,新教師幾乎毫無講學經驗,那怎么才能不在講臺上出洋相,不說錯話,不寫錯字呢?那只能認真對待教案和備課,我一般都會先備課,再默課,最后設想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然后盡量解決,如果無法解決,我在上課時也會盡量避免。第二點是聽課,新教師快速成長唯一途徑,自己學科的公開聽課是一定要聽的,但光聽公開課是不夠的,我在自己的學校里沒聽課調節,但我會去聽語文和數學公開課,說不定能從中體會到一些不一樣的感覺,我覺得對我同樣是有幫助的。
有夢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朝陽。盡管追求夢想的路遙遠而又坎坷,但我想說:"就算很受傷,也不要閃淚光!"讓夢想起飛,總有希望之花盛開的那一天!既然我們選擇教師這個職業,那就要認真對待我們的學生、學校還有自己的教學態度。萬事開頭難,只要我們克服眼前的困難,勇于鉆研和攀登,我相信我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XX年 年是幸福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當中我付出著、收獲著、快樂著.
(2)
二、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大學生寢室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場地,并且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環境,因此正確認識大學生寢室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推動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體現大學生寢室文化的影響力。筆者通過自身實踐工作經驗總結歸納到:大學生寢室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表現在三個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優秀的大學生寢室文化可以促進學生在和諧的寢室環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進而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最終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為了充分利用構建大學生寢室文化來開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要求高校領導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正確認識大學生寢室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促使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發揮積極的效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寢室文化有著影響作用。構建和諧、優秀的寢室文化主要以理論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并且要遵循文化發展的規律,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大學生寢室文化的建設有著積極的影響意義;最后,大學生寢室文化為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新的道路。為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通過開展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增強對大學生政治教育領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以高校寢室文化的建設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實施。
三、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各大高校的教育都在不斷改革和創新,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已經成為大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筆者針對淮陰師范學院美術學院的1000多名大學生進行“大學生寢室文化調查”,并且針對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最終認為:在高校寢室文化建設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十分有必要,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來促進大學生寢室文化的建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在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積極的思想態度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合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以較強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進而促進大學生寢室文化不斷建設和完善。
(一)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
根據調查,其結果表明:淮陰師范學院美術學院1000多名大學生的寢室文化建設現狀表現為:
1、在物質文化方面:由于學院人數在逐年增多,造成寢室內基礎設施不到位,并且對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根據大學寢室環境和基礎設施現狀了解到,這些硬件對于寢室文化的建設遠遠不夠;
2、在制度文化方面:雖然高校都開始重視對寢室文化制度的規定,但是具體的調查結果表明;83.2%的學生認為制度對學習的影響比較大,78.5%的學生認為制度對于身心影響比較大,65%學生認為對寢室管理制度比較滿意。制度并沒有發揮較大的作用,調查表明:學生希望學校對寢室管理制度在規定過程中,要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將管理與教學相結合,體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效力;
3、精神文化方面:調查結果表明:83.4%的學生認為大學生寢室的文化氛圍比較樂觀。寢室成員之間相互關心、成員之間能夠和諧共處。各個成員之間的行為對于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但是從整體上分析,學生對寢室文化的滿意程度不高;
4、在行為文化方面:大學生寢室文化活動呈現多樣性,并且達到提升學生能力的目的,但是,根據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參與校院文明宿舍評比的人數占到82.4%,經常參與文體活動的人數不多,學生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從學生寢室成員之間的交往分析,各個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比較和諧,遇到問題時能夠和諧溝通,最終解決。但是大學生寢室文化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要根據學生的愛好以及興趣等,多組織文體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相互配合,共同發揮大學生寢室文化的不斷建設。
(二)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有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以健康、和諧的寢室環境,不僅滿足了大學生物質需求,而且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另外,寢室文化的建設對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筆者通過自身工作實踐經驗總結歸納到:大學生寢室文化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表現在:
1、物質文化方面:由于各部門缺乏協作意識,這就大大降低了寢室文化建設的效率,并且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高校并沒有將寢室文化建設納入到學生的長遠發展計劃中,忽視了寢室文化建設對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學生普遍認為只需要改善寢室的硬件設施,因此這就忽視了現代化的設計理念以及實用價值。寢室文化中物質方面,由于相關的配套實施不夠健全,這就使得與學生追求的高質量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學生無法實現學習、娛樂一體化的生活環境。另外在寢室樓道內并沒有為學生提供舒適的寢室環境,沒有發揮寢室樓道的特色文化,不利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成長。
2、制度方面:目前,高校的制度文化不夠完善,這就制約著寢室文化的建設,另外在制度上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具體表現在:寢室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受到自身文化水平以及政治素養的限制,不利于學校寢室文化的建設,達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寢室管理制度內容缺乏,在制度中沒有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忽視了人性化教育。最后制度文化對于學生自治組織機構不夠健全,并沒有發揮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作用,不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識以及綜合素質,處于一種被動狀態。
3、精神文化方面:根據實踐調查表民,學生寢室文化在建設中由于缺乏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使得寢室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出現了偏差,限制了寢室文化建設發揮育人的功能,在強調“管理”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現了許多不良的現狀,大大影響了寢室精神文化氛圍,對于發揮育人作用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4、行為文化。在大學生行為文化中缺乏創新性,這就影響和限制了寢室文化建設。具體表現在:寢室文化在建設中并沒有發揮教育功能。在具體開展過程中主要以文體娛樂為主,忽視了專業性教育活動的開展,并沒有意識到寢室文化建設是為了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良好的生活態度和行為規范,另外,在受到網絡文化的沖擊下,高校領導缺乏對網絡功能的認識,并沒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寢室文化建設,影響了教育效果,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以及正確觀念的形成。
四、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的對策分析
根據調查表明,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校園文化建設,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筆者通過多年教育實踐工作經驗,總結并歸納到一些對策,改善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的問題,充分調動大學生積極參與和配合寢室文化建設,并且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體對策表現在:
(一)創設優質的物質文化環境
在提高高校寢室基礎設施建設中要體現人文關懷,按照學生的需要合理規劃,在寢室樓的設計方面,要融入現代化設計理念,保障大學生個人隱私,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寢室環境,有助于發揮寢室文化建設的育人作用,進而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
(二)建立健全制度文化體系
學校要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現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功能,保證該制度在實行過程中,能夠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最終達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寢室文化建設中,在制度方面要將“管理”與“育人”相結合,體現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另外在制度中要體現學生為主體的作用,有助于實現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以及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文化建設
必須以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大學生構建現代化的寢室文化建設,最終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圍,在宣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較高的思想覺悟,在大學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提升自我,鼓勵學生不斷追求生命的價值。
(四)以網絡平臺弘揚積極的寢室行為文化
在豐富的網絡資源中,讓學生充分利用,積極推進寢室文化建設,進而加強對高校文化建設,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領導的引導下,要鼓勵學生不斷創新,構建特色文化。另外還需要加強寢室文化活動的教育性,充分發揮寢室文化活動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另外,對于塑造大學生健全的人格有著積極的作用。
遵照局領導要求,筆者查看了各校的校內外環境、總課表、教師任課表及校本教研和培訓計劃、開學初學校自查情況記錄等,并將調研重點放在技術裝備的建、配、管、用、研、培上,通過與校領導、教師交談和實地察看等多種形式,形成了一些總體印象。
1.領導重視,投入到位
三所學校均高度重視技術裝備的基礎建設,不斷加大投入,提高裝備水平,成效顯著,基本達到省級二類標準,部分條件達到省級一類標準(見表1)。
2.思路明確,管理規范
三所學校都充分認識到技術裝備對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助推作用,再先進、再完備的裝備,沒有良好的管理和規范的制度,也只能是一種擺設。三所小學均為小班化學校,校領導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具有小班化特色的管理規范。他們引導教師進一步規范儀器、設備、器材的登記入庫、使用借用、損壞賠償等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發揮技術裝備的作用。從近年來部分專用室獲得的省、市級專項認證情況,可以看出各校在技術裝備管理上下足了工夫(見表2)。
3.聚焦課堂,重點突出
三所學校都敏銳地意識到,課堂是關鍵,是技術裝備建、配、管、用服務的主陣地,主陣地上師生的發展,是技術裝備工作的意義所在。為此,雖然是剛剛開學,各校均立足課堂教學,把校本教研、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培訓等作為提高教師業務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要求教師多研究學生,從而增強師生的主體意識。
4.努力創新,成果顯現
三所學校依托技術裝備工作,在加強管理、提高服務能力與水平的同時,也在嘗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如回龍橋小學結合晨誦、午讀等群體性活動,充分發揮圖書室的作用,借助學校周邊教育資源,成立了“回龍橋小學少兒信息科學研究所”。青云巷小學建設了“古生物陳列室”,對學生進行拓展科學教育。馬臺街小學教師合理利用現有資源開設了多個興趣小組,對學生進行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三模”“科技發明”等活動先后在省、市、區比賽中獲獎,為技術裝備的應用性研究提供了鮮活的經驗。
當然,在充分肯定三所學校技術裝備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我們也要客觀地看到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和人民群眾對教育要求的不斷提高,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必須與時俱進,高標準建設,不能僅僅滿足于達到既有的“標準”,學校的“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表達和落實。
第二,學校在器材裝備和實踐應用等方面還有許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如何進一步彰顯體育場地功能,如何進一步規劃和利用技能創造室等主題專用教室,這些都亟須研究和解決。
第三,在教師的專項培訓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不論是經費的投入還是人員的培訓以及課程的開發,都需要不斷加強。
上述問題提出的基本出發點是:我們不能僅僅在技術裝備的配置上下工夫,不能僅僅滿足于管理好,還要想辦法用好,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更要創造性地發揮技術裝備的作用,做出成效,做出特色。
二、管理建議:做強“硬實力”,凸顯“軟實力”
做強“硬實力”,凸顯“軟實力”,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可以實實在在做到的行動。能不能做到,做得好與不好,首先要看我們在具體工作展開之前有什么樣的決策。教育技術裝備調研的初衷,就是通過調研發現問題,為學校技術裝備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筆者著重從如何凸顯“軟實力”方面提幾點建議。
1.立足校情,優化管理
配備與管理,始終是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基礎性工程,我們這里要強調的是這種管理要牢牢站在學校情境之中。這里的學校情境,包括學校的教育哲學和辦學理念,包括學校教育教學的個性化主張,以及學校里學生與教師的發展訴求。這些,都是決定一所學校的技術裝備工作應該怎樣做、怎樣管的大方略。衡量一所學校的技術裝備管理水平,不僅要依據專項配備標準,更要看其工作思路與績效是否服務于學校的辦學需求,有沒有為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預留足夠的空間。因此,相應的評價標準要有所調整。
2.立足教學,細化服務
更好地服務教育教學,是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使命。我們的工作思路應該是,所有的教育技術裝備要能夠服務到每一門課程,服務到每一節課,服務到每一名學生。不是說美術專用教室只能上美術課,科學專用教室只能科學教師來用。要進一步細化所有的教育技術裝備的教育功能,要制訂整合性、一體化教育教學實施方案,做到物盡其用,真正促進學生發展,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3.立足發展,強化創新
促進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是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終極目標。可喜的是,在這方面,三所學校已經做出了一些成績。循著這樣的思路往下想,我們可以圍繞專用教室的設置開發獨特的校本課程,形成課程特色;我們可以借助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嘗試“大單元整合教學”,形成教學特色;我們可以充分依托社區教育資源,借助校園網、圖書館等校內信息源,構建更大范圍的多媒體教學環境,形成特色學習平臺;我們可以針對校內小小博物館,深度開發各種主題學習單元、活動單元,真正把這些校園場館辦成富有特色的“主題學習館”;等等。創新發展,來源于創新思維,學校層面在這些方面可以發揮的空間非常大。
三、 同步思考:統一觀念,統整思路
通過這次調研,結合自己的工作領域,筆者認為,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研究與實踐要集中體現在三個關鍵詞上,即管理、服務和創新。管理是技術裝備工作的基礎,即配齊、用足、用好,要科學規范;服務是為了讓技術裝備能夠切實保障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是技術裝備工作的目的;創新則是技術裝備工作的目標,要充分利用現有硬件和軟件資源,開創學校教育教學特色,形成辦學特色,這是基層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三個維度。
從工作領域上看,管理、服務和創新是教育技術裝備的三個方面;從工作水平上看,管理、服務和創新則是教育技術裝備的三個不同的層次。在三者的關系上,管理是服務和創新的基礎,只有管理到位了,技術裝備的效益才能發揮出來,才談得上服務和創新;服務是管理的內在指向性目標,即怎樣服務就應該怎樣加強和提升管理,服務同時是創新的生長點,服務水平發揮得越好,就為創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創新是基于管理和服務的工作水平上的飛躍,是科學管理和優質服務換來的“可能局面”。
從管理、服務、創新三個維度上來看三所小學的技術裝備工作,可以認為:三所學校均十分重視管理,強化管理的做法扎實到位,富有成效,這是我區在這方面工作中一直提倡的,其他學校也做得不錯;在服務水平上,三所學校也有明確的意識,不斷提高服務和保障一線教學工作的水平;在創新這一層次上,三校雖有亮點,但還沒有形成品牌特色和整體推進的工作態勢,而我區有的學校在這方面的工作已經卓有成效。
通過對三所學校的調研,筆者看到了各校在技術裝備工作上所付出的努力。如果說硬件建設上的投入需要“硬實力”,學校需要依托教育行政部門才能完成,那么在日常管理上所花的工夫則完全展現了各校的“軟實力”。技術裝備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通過配置可見的技術設施設備提升教育和教學水平,對學校來說是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這些不可見的、隱性的成分是一所學校的“軟實力”,是更加重要的。因此,從強化管理,到提升服務,再到大力創新,全部的用意都是在促進一所學校“軟實力”的凸顯。做強“硬實力”,凸顯“軟實力”,應該成為下一階段三所學校技術裝備工作的思路。從教育行政部門來說,對三所學校技術裝備工作的總體設計,就應該向凸顯“軟實力”方向傾斜,為各校提供政策和資源支撐。從學校辦學層面上看,要將凸顯“軟實力”作為學校下一階段技術裝備工作的重點,通過課程資源開發、統整教學研究、教師培訓等一系列舉措,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研究和實踐水平。
因此,各學校在以后的技術裝備工作中需要進一步科學統籌規劃,明確工作思路,在管理、服務、創新三個維度上再上新臺階。這樣,我們才不會只擁有“亮色”,而是繪成豐富的“底色”,形成鮮明的“特色”,甚至是叫得響的品牌。通過凸顯“軟實力”提升學校的技術裝備工作水平,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水平,是我們最大的愿望。
四、主要措施:注重需求,協調助力
作為技術裝備工作者,我們不僅要科學合理分配利用資金,為學校裝備最好的硬件,還要通過整合,使教育技術裝備融入教育教學之中,使教育教學的三大要素通過裝備過程實現和諧的融合,形成一個學科的高質量高水平建設。由學科到全面,使得技術裝備的最大化運用成為學校提升“軟實力”的有力增長點。要實現上述工作目標,技術裝備工作者要實現自身角色的轉換,努力成為“軟件開發者”“資源設計者”,協調各方面力量,為凸顯“軟實力”,提升學校技術裝備工作的水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首先,不僅注重符合“標準”,更要注重實際“需求”。
過去,我們習慣于按照既定的“標準”來配備學校的基礎設施設備和現代化裝備。這本身并沒有錯,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標準,就容易脫離實際,忽略校本需求。這里所說的學校實際,既包括學校所在區域的群眾對學校辦學的要求,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培養目標的具體指引,也包括學校的學生和教師的發展現狀、愿景的特點等,這些都影響著學校辦學的方向,當然也決定了與之相配套的教育技術裝備的“需求”。然而,辦學需求對技術裝備工作的這樣一種“重要影響”往往是被忽視的。面對看似統一的“標準”,我們在具體執行的時候,應該立足具體情境,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并且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目前我們要配備“技術裝備”的時候已經充分考慮到了“需求”與配備的“針對性”,一些學校已經形成了特色化發展,配備了個性化、特色化的數字化實驗室,如漢江路小學配備了再生紙創造室,丁家橋小學配備了機器人工作室,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將來這些工作會不斷得到加強,形成一系列具有鮮明特色的技術裝備“示范學校”。
在技術裝備工作領域里有這樣一個誤區,一談到裝備,人們立刻想到各種專用教室,好像是配備得越多,就越能反映一所學校現代化建設的水平。誠然,專用教室的配備是現代教育裝備工作的基礎性工程,我們也一直在努力為學校配備更多有特色、有意思的專用教室。可是,如果僅僅是追求數量上的“多”,而不去考慮使用上的“優”,不僅會讓學校財務不堪重負,也會造成新的閑置和浪費。例如,前面提到的技能創造室,其功能和定位究竟是怎樣的?不僅要用于科學課,能不能更好地和語文、數學、英語、美術等學科課程相整合?再如,很多學校花大力氣做了微型專題館,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基地,然而,如何更好地開發其教育功能,更好地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從而創造性地將其功能發揮到最大化,這些問題都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所以,我們不僅要配備“項目”,更要注重“整合”。
其次,不僅注重技術裝備,更要加強協調助力。
在實踐中,人們還是習慣于將技術裝備等同于“實物”―看得見摸得著的部分,而看不見摸不著的部分卻有可能被忽略。例如,三所學校共同反映出來的體育、藝術、科學等課程專業教師培訓的不足,就是“軟件”不到位的表現,還有一般任課教師的“技術裝備應用”專項培訓也不到位。隨著我區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不斷推進,校園內每間教室都變成了多媒體教室,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可是,我們的培訓遠遠沒有跟上,甚至連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培訓都不盡如人意,更別說創造性地運用這些設備開發課程與設計教學了。在這方面,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為了提高技術裝備的應用水平,發揮其最大效益,我們將在以后的工作中提供更多的培訓學習機會,組織教師參加省、市各級培訓,督促學校自行組織培訓,同時有計劃地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如裝備管理、實驗操作技能、自制教具、多媒體應用、裝備新技術應用等,讓裝備工作在管理上上臺階,在服務上上水平,在創新上再突破。
1.領導重視,投入到位
三所學校均高度重視技術裝備的基礎建設,不斷加大投入,提高裝備水平,成效顯著,基本達到省級二類標準,部分條件達到省級一類標準(見表1)。
2.思路明確,管理規范
三所學校都充分認識到技術裝備對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助推作用,再先進、再完備的裝備,沒有良好的管理和規范的制度,也只能是一種擺設。三所小學均為小班化學校,校領導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具有小班化特色的管理規范。他們引導教師進一步規范儀器、設備、器材的登記入庫、使用借用、損壞賠償等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發揮技術裝備的作用。從近年來部分專用室獲得的省、市級專項認證情況,可以看出各校在技術裝備管理上下足了工夫(見表2)。
3.聚焦課堂,重點突出
三所學校都敏銳地意識到,課堂是關鍵,是技術裝備建、配、管、用服務的主陣地,主陣地上師生的發展,是技術裝備工作的意義所在。為此,雖然是剛剛開學,各校均立足課堂教學,把校本教研、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培訓等作為提高教師業務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要求教師多研究學生,從而增強師生的主體意識。
4.努力創新,成果顯現
三所學校依托技術裝備工作,在加強管理、提高服務能力與水平的同時,也在嘗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如回龍橋小學結合晨誦、午讀等群體性活動,充分發揮圖書室的作用,借助學校周邊教育資源,成立了“回龍橋小學少兒信息科學研究所”。青云巷小學建設了“古生物陳列室”,對學生進行拓展科學教育。馬臺街小學教師合理利用現有資源開設了多個興趣小組,對學生進行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三模”“科技發明”等活動先后在省、市、區比賽中獲獎,為技術裝備的應用性研究提供了鮮活的經驗。
當然,在充分肯定三所學校技術裝備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我們也要客觀地看到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和人民群眾對教育要求的不斷提高,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必須與時俱進,高標準建設,不能僅僅滿足于達到既有的“標準”,學校的“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表達和落實。
第二,學校在器材裝備和實踐應用等方面還有許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如何進一步彰顯體育場地功能,如何進一步規劃和利用技能創造室等主題專用教室,這些都亟須研究和解決。
第三,在教師的專項培訓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不論是經費的投入還是人員的培訓以及課程的開發,都需要不斷加強。
上述問題提出的基本出發點是:我們不能僅僅在技術裝備的配置上下工夫,不能僅僅滿足于管理好,還要想辦法用好,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更要創造性地發揮技術裝備的作用,做出成效,做出特色。
二、管理建議:做強“硬實力”,凸顯“軟實力”
做強“硬實力”,凸顯“軟實力”,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可以實實在在做到的行動。能不能做到,做得好與不好,首先要看我們在具體工作展開之前有什么樣的決策。教育技術裝備調研的初衷,就是通過調研發現問題,為學校技術裝備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筆者著重從如何凸顯“軟實力”方面提幾點建議。
1.立足校情,優化管理
配備與管理,始終是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基礎性工程,我們這里要強調的是這種管理要牢牢站在學校情境之中。這里的學校情境,包括學校的教育哲學和辦學理念,包括學校教育教學的個性化主張,以及學校里學生與教師的發展訴求。這些,都是決定一所學校的技術裝備工作應該怎樣做、怎樣管的大方略。衡量一所學校的技術裝備管理水平,不僅要依據專項配備標準,更要看其工作思路與績效是否服務于學校的辦學需求,有沒有為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預留足夠的空間。因此,相應的評價標準要有所調整。
2.立足教學,細化服務
更好地服務教育教學,是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使命。我們的工作思路應該是,所有的教育技術裝備要能夠服務到每一門課程,服務到每一節課,服務到每一名學生。不是說美術專用教室只能上美術課,科學專用教室只能科學教師來用。要進一步細化所有的教育技術裝備的教育功能,要制訂整合性、一體化教育教學實施方案,做到物盡其用,真正促進學生發展,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3.立足發展,強化創新
促進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是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終極目標。可喜的是,在這方面,三所學校已經做出了一些成績。循著這樣的思路往下想,我們可以圍繞專用教室的設置開發獨特的校本課程,形成課程特色;我們可以借助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嘗試“大單元整合教學”,形成教學特色;我們可以充分依托社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服務,歡迎您的光臨lunwen. 1KEJI AN. C OM區教育資源,借助校園網、圖書館等校內信息源,構建更大范圍的多媒體教學環境,形成特色學習平臺;我們可以針對校內小小博物館,深度開發各種主題學習單元、活動單元,真正把這些校園場館辦成富有特色的“主題學習館”;等等。創新發展,來源于創新思維,學校層面在這些方面可以發揮的空間非常大。
三、 同步思考:統一觀念,統整思路
通過這次調研,結合自己的工作領域,筆者認為,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研究與實踐要集中體現在三個關鍵詞上,即管理、服務和創新。管理是技術裝備工作的基礎,即配齊、用足、用好,要科學規范;服務是為了讓技術裝備能夠切實保障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是技術裝備工作的目的;創新則是技術裝備工作的目標,要充分利用現有硬件和軟件資源,開創學校教育教學特色,形成辦學特色,這是基層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三個維度。
從工作領域上看,管理、服務和創新是教育技術裝備的三個方面;從工作水平上看,管理、服務和創新則是教育技 術裝備的三個不同的層次。在三者的關系上,管理是服務和創新的基礎,只有管理到位了,技術裝備的效益才能發揮出來,才談得上服務和創新;服務是管理的內在指向性目標,即怎樣服務就應該怎樣加強和提升管理,服務同時是創新的生長點,服務水平發揮得越好,就為創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創新是基于管理和服務的工作水平上的飛躍,是科學管理和優質服務換來的“可能局面”。
從管理、服務、創新三個維度上來看三所小學的技術裝備工作,可以認為:三所學校均十分重視管理,強化管理的做法扎實到位,富有成效,這是我區在這方面工作中一直提倡的,其他學校也做得不錯;在服務水平上,三所學校也有明確的意識,不斷提高服務和保障一線教學工作的水平;在創新這一層次上,三校雖有亮點,但還沒有形成品牌特色和整體推進的工作態勢,而我區有的學校在這方面的工作已經卓有成效。
通過對三所學校的調研,筆者看到了各校在技術裝備工作上所付出的努力。如果說硬件建設上的投入需要“硬實力”,學校需要依托教育行政部門才能完成,那么在日常管理上所花的工夫則完全展現了各校的“軟實力”。技術裝備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通過配置可見的技術設施設備提升教育和教學水平,對學校來說是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這些不可見的、隱性的成分是一所學校的“軟實力”,是更加重要的。因此,從強化管理,到提升服務,再到大力創新,全部的用意都是在促進一所學校“軟實力”的凸顯。做強“硬實力”,凸顯“軟實力”,應該成為下一階段三所學校技術裝備工作的思路。從教育行政部門來說,對三所學校技術裝備工作的總體設計,就應該向凸顯“軟實力”方向傾斜,為各校提供政策和資源支撐。從學校辦學層面上看,要將凸顯“軟實力”作為學校下一階段技術裝備工作的重點,通過課程資源開發、統整教學研究、教師培訓等一系列舉措,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研究和實踐水平。
因此,各學校在以后的技術裝備工作中需要進一步科學統籌規劃,明確工作思路,在管理、服務、創新三個維度上再上新臺階。這樣,我們才不會只擁有“亮色”,而是繪成豐富的“底色”,形成鮮明的“特色”,甚至是叫得響的品牌。通過凸顯“軟實力”提升學校的技術裝備工作水平,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水平,是我們最大的愿望。
四、主要措施:注重需求,協調助力
作為技術裝備工作者,我們不僅要科學合理分配利用資金,為學校裝備最好的硬件,還要通過整合,使教育技術裝備融入教育教學之中,使教育教學的三大要素通過裝備過程實現和諧的融合,形成一個學科的高質量高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服務,歡迎您的光臨lunwen. 1KEJI AN. C OM水平建設。由學科到全面,使得技術裝備的最大化運用成為學校提升“軟實力”的有力增長點。要實現上述工作目標,技術裝備工作者要實現自身角色的轉換,努力成為“軟件開發者”“資源設計者”,協調各方面力量,為凸顯“軟實力”,提升學校技術裝備工作的水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首先,不僅注重符合“標準”,更要注重實際“需求”。
過去,我們習慣于按照既定的“標準”來配備學校的基礎設施設備和現代化裝備。這本身并沒有錯,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標準,就容易脫離實際,忽略校本需求。這里所說的學校實際,既包括學校所在區域的群眾對學校辦學的要求,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培養目標的具體指引,也包括學校的學生和教師的發展現狀、愿景的特點等,這些都影響著學校辦學的方向,當然也決定了與之相配套的教育技術裝備的“需求”。然而,辦學需求對技術裝備工作的這樣一種“重要影響”往往是被忽視的。面對看似統一的“標準”,我們在具體執行的時候,應該立足具體情境,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并且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目前我們要配備“技術裝備”的時候已經充分考慮到了“需求”與配備的“針對性”,一些學校已經形成了特色化發展,配備了個性化、特色化的數字化實驗室,如漢江路小學配備了再生紙創造室,丁家橋小學配備了機器人工作室,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將來這些工作會不斷得到加強,形成一系列具有鮮明特色的技術裝備“示范學校”。
在技術裝備工作領域里有這樣一個誤區,一談到裝備,人們立刻想到各種專用教室,好像是配備得越多,就越能反映一所學校現代化建設的水平。誠然,專用教室的配備是現代教育裝備工作的基礎性工程,我們也一直在努力為學校配備更多有特色、有意思的專用教室。可是,如果僅僅是追求數量上的“多”,而不去考慮使用上的“優”,不僅會讓學校財務不堪重負,也會造成新的閑置和浪費。例如,前面提到的技能創造室,其功能和定位究竟是怎樣的?不僅要用于科學課,能不能更好地和語文、數學、英語、美術等學科課程相整合?再如,很多學校花大力氣做了微型專題館,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基地,然而,如何更好地開發其教育功能,更好地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從而創造性地將其功能發揮到最大化,這些問題都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所以,我們不僅要配備“項目”,更要注重“整合”。
其次,不僅注重技術裝備,更要加強協調助力。
在實踐中,人們還是習慣于將技術裝備等同于“實物”—看得見摸得著的部分,而看不見摸不著的部分卻有可能被忽略。例如,三所學校共同反映出來的體育、藝術、科學等課程專業教師培訓的不足,就是“軟件”不到位的表現,還有一般任課教師的“技術裝備應用”專項培訓也不到位。隨著我區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不斷推進,校園內每間教室都變成了多媒體教室,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可是,我們的培訓遠遠沒有跟上,甚至連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培訓都不盡如人意,更別說創造性地運用這些設備開發課程與設計教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服務,歡迎您的光臨lunwen. 1KEJI AN. C OM學了。在這方面,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 為了提高技術裝備的應用水平,發揮其最大效益,我們將在以后的工作中提供更多的培訓學習機會,組織教師參加省、市各級培訓,督促學校自行組織培訓,同時有計劃地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如裝備管理、實驗操作技能、自制教具、多媒體應用、裝備新技術應用等,讓裝備工作在管理上上臺階,在服務上上水平,在創新上再突破。
大學是培養和造就敢于挑戰、勇于創新的高素質人才的主要場所。在我國大學美術教育中,人體素描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教學內容和方法一般包括通過人體素描的基本理論和寫生,培養學生觀察、表現對象的能力。近幾年,國內高校素描教學改革的呼聲很高,觀念也比較開放,但教學實踐中的傳統貫性還很大,對于具體課題的實踐經驗總結也還不夠。一個行之有效的素描教學體系的形成,還有待于對眾多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實施方案的比較選擇。
1.教學中的幾點障礙
1.1 傳統教學的影響。
傳統基礎教學的實施重在“以技入道”,其內容偏專偏窄、陳舊重復,往往用統一的方法步驟要求學生,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性。其結果是花了很大精力訓練出來的學生,雖然能“畫得準畫得像,有立體感,并有一定的技術”,但是卻普遍缺乏藝術的表現力,面對客觀物象,不會提取和選擇,不會提煉和概括,更不會抽象和變化,畫出的東西總是停留在模擬對象、再現對象的低級層次,沒有創造和創新,既不生動也不感人。[1]
1.2 教學大綱的老化。
原有教學大綱的局限在目前國內美院的素描墓礎教學中,教學大綱的老化恐怕是許多學校面臨的問題。在這一體系的約束下,教師只是兜售正確答案的工具。沒能通過提出問題的角度、探討問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途徑的變換,促進學生對視覺藝術方方面面問題的理解、思考和各種潛在能力協調發展,而學生也只是滿足于正確答案提供的安全感,不敢正視個人的感受,導致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范圍狹窄,智能上懷疑力的下降,最終導致創造力的喪失。
1.3 教學方式的陳舊。
近幾年,在探討人體素描教學的文章中,提出如“切詢素描”、“意象素描”、“結構素描”等等有深刻的見解,也開展了不同意見和主張的爭論。它的特點是在全因素的口號下孤立地強調明暗層次和光影虛實的照片效果,追求表面的肖似、華麗和畫面的細膩感。 [2]重寫生能力而非創造能力,重模仿能力而非表現能力。后果是受其影響的畫家往往只能以模特兒寫生代替創作,他們的畫從創作意圖上看是含栩不清的,形象往往較之生活原形遜色而且雷同淚前有些人還是把這種模仿型素描看作是唯物素描方法。
2.實踐中的幾點改革建議
2.1 樹立正確觀念明確學生研究方向。
人體素描教學的基本要求無論是傳統的素描教學,還是現代的多元化人體素描教學,作為教師,應該明確關于人體素描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變的。首先是對形體結構的研究。如果我們不了解人體結構,就不可能正確地表現出形體。其次是體積空間的塑造。俄國畫家赫拉柏科夫斯基認為:“要善于在兩度平面上把三度空間的物體再現得突出,有體積感和空間感。這也就是整個造型藝術的基礎。”各種物體的體積和重量感,是物體的基本屬性。再次是特征的表現。在作畫時,要捕捉對象的形體特征。畫人像必須抓住每個人的特征,畫誰像誰,關鍵在于把握住對象各部分的形置關系、大小比例關系。無論畫什么,必須表現出此種物質所特有的質感。
2.2 通過課題輔助大綱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在以往的教學中,大多數時間都在進行綜合性訓練,單位課程內解決的問題太多,學生反而不明白自己究竟要解決什么問題;再加上片面追求作業的完整和精細程度,使學生常常陷入麻木、盲目的慣性的狀態,課程與課程之間只不過是量的重復。而單位課程內,課題明確,階段性課程教學內容呈遞進關系的教學方式,通過課題的轉換,引導學生對各種問題進行深入地探討;通過教學時間的限制,促使學生的感官進入高度積極主動、敏感的狀態,全身心的投入到各種不同的訓練過程的體驗中去,以求得智能、體能、技能的協調發展。[3]
2.3 教學方式應推陳出新。
2.3.1 教師明確任務,學生明確方法。
首先分階段、分目標實行基礎教學。即:明確教學總目標,設計課程階段目標,大膽調整色彩課程的教學內容與結構體系,把畫種技法和題材內容結合起來,根據具體素描訓練目標設置內容次序,在每個階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完成不同的課題,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實行素描教學。其次是傳統和現代表現技法相結合施行基礎教學。教師在實施傳統的寫實畫法教學的同時,必須大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并提倡學生對物象進行變化和重組,鼓勵他們積極而主動地運用構成中的重構原理,從多方位提高學生的素描潛能,從而鍛煉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2.3.2 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要點。
正確的觀察方法決定正確的表現。具體可分為三個方式:一是變局部觀察為整體觀察。整體觀察應包括兩部分,即觀察的過程和觀察的結果。過程是觀察的角度從何處著眼,結果是形成對形象的認識,產生藝術表現的構思、設想和追求目標。二是變明暗層次、光影虛實的觀察為形體、結構的觀察。這樣說也不是在教學中反對利用明暗變化來表現對象。因為明暗光影的變化是為結構形體所決定的,常常在表現結構、形體時才能顯現出它本身的光彩。三是變平面觀察為立體觀察。立體觀察的特點是以幾何形的觀念概括認識對象,構思立體的形象和畫面,以形體的空間位置來認識人體動態和畫面深度。
2.3.3 教學模式切忌“拼湊”。
所謂的“漸進式”教學在某種程度上無異于“拼湊式”教學,對整個人物素描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危害。作為老師,必須要明確學生階段人物素描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抒發作者情感、傳達對象精神,技術是為藝術而存在,手段是為目的而備。由此使學生在追求目的的過程中逐步解決存在的問題。[4]并且我們可以嘗試改變原有的頭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人體漸進模式,反其道而行之,將人體與動態練習列為人物素描教學的第一階段,讓學生一開始就對人有一個整體的多方位的認識。這一變化看似簡單,但實富挑戰性,若能如此去做,學生的觀念和思維方式盡會大變,創作也會出現新的面貌。
2.3.4 加強慢寫訓練。
在表現對象形態方面,慢寫所致力的是客觀對象最具本質特征的東西,它的表現相對顯得更凝煉概括,而長期作業對對象的表現則更完整、豐富。二者相比較,慢寫的畫面效果是保持并強調了客觀對象的生動可感性,不象長期作業易于出現自然主義傾向。慢寫挖掘得比較深入、具體,而速寫則相對顯得更簡略、明快。[5]當然,慢寫不僅是作為一種有別于長期作業與速寫的表現方法來進行練習的,用以提高感覺的敏銳性和藝術概括能力的,同時它在訓練形象記憶力、想象創造力等方面也都起著相當獨特的作用。
3.結語
作為一個優秀的素描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凡是優秀的教師,都很注意教育學生在“求格”、“立品”方面用心,并一心為著繪畫藝術的發展著想,教育學生把修業與進德結合起來,為將來他們各自更好地選擇自己的繪畫道路而為。所以,基礎教學應當培養誘導學生在理解、學習和借鑒傳統的基礎上,努力發現自己,并去創造藝術,不是簡單地模仿藝術。只有這樣,才能使基礎教學與創作結合起來,才能沿著傳統文化的方向最終走出一條屬于我們自己的路。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23[文獻標識碼]A
“中國文化走出去”作為國家文化戰略,已在全國實施。2010年上海世博會,為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中國文化走出去”項目迎來了一個難得的機遇。是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原創出版了一批英文版外向型圖書:《走近中國》英文版系列、《江南水鄉古鎮》英文版、《外灘150年完全影錄》英文版、《上海老城150年》英文版等,而《江南水鄉古鎮》英文版選題,就是在2003年“江南水鄉古鎮保護規劃成果”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保護杰出成就獎,2005年主持保護規劃工作的同濟大學阮儀三教授被法國文化部授予藝術與文化騎士勛章獎的基礎之上,被確定為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一個重點選題和上海世博會重點圖書項目之一的。就這個項目,出版社從選題策劃入手,圍繞“走出去”這根主線,突出其豐富的民族人文內涵和鮮明的民族美學特征,將圖書編輯成閱讀與觀賞功能兼具的中國經典文化對外傳播性的好書。
一、彰顯江南歷史文化風采的定位
讓江南水鄉古鎮面向世界,重在展現中國江南文化的風采和特質。江南水鄉古鎮“鎮為澤國,四面環水”,“白墻黑瓦,水榭樓臺”,“咫尺往來,皆須舟楫”(清章騰龍《貞豐擬乘》),是對水鄉古鎮的建筑人文環境與美學意境的描繪,也是“江南水鄉古鎮”驚艷于國際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學術領域之所在。江南水鄉古鎮在國際社會的聲名鵲起,源于原生態的基礎,在于業界有識之士對其不懈的保護與規劃。由于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認識不足,觀念淡漠,重視不夠,而現在又存在逐利群體的急功近利,虛浮的假文化、偽建筑、華而不實的溢美之詞多有泛濫的現象,做英文版《江南水鄉古鎮》就應該以其真實與完美的文化實質面向世界,必須摒棄平庸,以文、譯的經典論道和圖的至美視覺感受作為編輯基礎,取得文以結實、圖以生動、譯以精準的效果。
出版社選擇了學界成果卓越、在國際上為業界所認同的阮儀三先生作為文著第一作者完成《江南水鄉古鎮》基礎文稿,就是基于其以“修舊如舊”為宗旨的美學思想和對中國歷史文化遺產強烈的保護傳承意識。書的策劃者在阮儀三先生幾十年積累的學術心得和實際工作經驗總結中反復論證和遴選,將12個保護完好、規劃優越的水鄉古鎮作為書的基本章節內容,意在通過所列水鄉古鎮基本完好的原生態形象、完美可觀的江南人文環境,讓世界感受真實而獨具風采的江南水鄉古鎮。
由于地域環境接近、人文風貌趨同,如何在書中將各水鄉古鎮的特質表現出來,成為策劃和編輯者亟須破解之題。假如僅以每個水鄉古鎮共性十足的“河房船橋、蠶紗魚粽”為反復展述的內容,編來無趣,讀來將更是乏味。著眼于發掘水鄉古鎮共性中的個性特質,是為該書策劃與編輯尤其需要關注的。筆者作為書籍策劃者,自小生長在江南這片靜謐而溫潤的土地上,對江南文化情有獨鐘,對書中所列水鄉古鎮,均反復踏足和體驗,對個中文化特質多有感悟。通過與著作者的交流探討,擬定用突出歸納各江南水鄉古鎮特質來點題章節內文重點的編輯方式,闡述各水鄉古鎮不同的特點和文化意趣。
全書是在江南水鄉古鎮文論的基礎上以十二個獨具美學意蘊、個性特質鮮明的章節來規劃的。去過周莊或看過陳逸飛油畫《雙橋》的人也就不難感悟在周莊古鎮登橋。去周莊必踏“雙橋”,“雙橋”也就成為本章節的特色內容之一。這章的主體文章結構就以橋展開圖文。進過烏鎮民居的人,一定會發現跨水而立的水上閣房。生活在那里的人掀開地板汲取河水,是為烏鎮水閣居民所特有的生活常態。這樣,烏鎮的“水閣”便被作為表現烏鎮的一個重點。南潯地處湖洲,湖洲蠶絲源于南潯,幾百年盛名不衰,南潯的“湖絲”自然就成了文章的看點。同里鎮內河湖交錯,與荷蘭阿姆斯特丹水城有得一比,人進入鎮中猶如置身親水之地,“同里的河湖”便成為一種意趣。古人為求生活便利,往往亦會出手不凡,設計建造出廊棚一類的設施。始建于明代的西塘古鎮廊棚歷經500多年,至今保存完整、綿延數里。它夏日可遮酷陽,冬日可擋寒雨。 走進西塘的“廊棚”,便可體驗同鎮人家其樂融融的人文風范。“婦人小足不出門”,而甪直的“船娘”自古有之。她們絨花綴鬢,藍巾挽須,櫓聲呀呀,歌調幽幽,獨領各鎮。明末清初以水運市集聲名江南的朱家角,商賈云云,過客匆匆,鎮中小街人車川流,“行走朱家角的市集”就成為表現當時買賣人、生意人時尚,展示其市井生活歷史興衰的最好題材。“新場”一章讓人感覺到了新場古鎮民風淳樸,民居建筑自然無華,鄰里相處樸素純真不一般的民風民德。前童古鎮家家門前碧水清澈,潺潺流淌蜿蜒數里,洗梳浣衣、童弟之歡盡在門前溪水中,“前童”一章刻畫了古鎮風情。歷史上紹興的“師爺”,溯源在安昌,安昌師爺出名于清代,“安昌”這一章節內容就重點表述其歷史形成底蘊和名揚江南的文化淵源。論道江南園林,往往多以蘇州為例。然而,由于同屬蘇州地域的木瀆園林著實令人驚嘆,因此圖書便以“木瀆”為代表章節,來展現其堪為江南一絕的園林藝術。“龍門”一章,通過呈現官宅林立的古鎮文化底蘊、進士府第保存完好的圖文,道出官宦之途的歷史沉浮……
針對前述12個水鄉古鎮,編者以策劃的思維、審美的取向,勾勒出12個不同古鎮的特點和特質,綜合串聯形成江南水鄉古鎮豐富厚實的歷史文化內涵,以此深切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向國際讀者傳達中國經典文化所獨有的歷史人文魅力。
《江南水鄉古鎮》策劃定位是以圖為主、圖文并茂,解讀與觀賞并蓄,3∶1的圖文比例,對圖的精選、對譯文的精準,力求和主文內容相宜。圖片供稿作者,雖說其歷經20余年攝得水鄉古鎮作品無數,但要滿足書籍策劃的用心和編輯意圖,尚有細節部分有待補充;譯文作者對于中國歷史文化的譯著頗有心得,但對于文稿的精準詮釋,自然還有一個深入理解和研究的過程。細節表達內涵,細節顯示深度,細節決定成敗。文稿確定后,策劃、編輯與圖、譯作者展開讀文討論、反復赴實地擷取能夠提升主題和充實美感的細節圖片、獲取文化性、知識性俱佳的歷史資料,都有助于細節的深入表達。書中以跨頁圖片展現水鄉古鎮風采的畫面不少,以現時期的數碼文件略顯不足,暗部層次表現力不夠,美感上會有較大缺失。因此,運用反轉片攝影圖片是策劃和編輯加工所確定的原則。雖然組稿難度增大、流程復雜、成本上升,但書籍定位以精致為目的、以面向世界讀者為目標,嚴格要求和遵循標準無可厚非;而強化譯文對圖像注解的描述,諸如建筑的斗拱、宅院的臺門、石雕的紋飾,均以圖像的展示和譯注的細述,助力書的精準解讀。譯文作者自身對諸多出版物“中國式英文”的表述方式也頗有微詞,為此特邀美國駐上海領事館多位外籍“中國通”作為譯稿的試讀者,此舉為書的譯文品質起到了夯實、提升作用,體現出譯文作者和策編工作一絲不茍、盡善盡美的文化追求。
圖書策劃和編輯是一個繁復的綜合性工作,策劃以綜觀全局,系統地串聯整個流程態勢為要素,具有“戰略性”;編輯與加工須細致入扣,層層把握,深入和精確地部署每一個細節和環節,具有“戰術性”。策劃編輯的文化素養和美學取向決定書籍的至上品味和文化含量。
《江南水鄉古鎮》由專業美術出版社出版,毫無疑義須講究一個“美”字,能否達到讀賞兼具的策劃預想,還有賴于書籍設計為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二、整體完美的設計美學取向
策劃《江南水鄉古鎮》一書,我們考慮應該給書一個綜合藝術的整體表現形態,就是讓美學取向來決定書的文化品位。
《江南水鄉古鎮》傳遞的是中國文化精髓,書的表現形式設計的構想,借鑒了中國傳統書籍的外觀形態之一——瘦長型開本,將中國線裝書的文化美感,融入這本書的設計思維意識中。水鄉古鎮歷史建筑錯落交替的白墻黑瓦,是中國古代建筑“經營位置”“虛實互補”“精簡相宜”的美學特色。書的護封設計以水鄉古鎮綜合特征的影像,作為給讀者的第一視覺感受呈現在讀者面前,其色調取沉穩的亞金與單色圖影相融;硬裝封面作為書籍主封,取簡約淡雅的版畫效果,以單純的線條、塊面結構虛實融匯,設色以亞金色與護封相呼應,亞白紋理紙為底,凸顯精致典雅,刻畫出靜謐的水鄉古鎮建筑人文環境,營造的是清新疏朗的愉悅心境。(見圖1)
《江南水鄉古鎮》的開篇構想和創意,力圖完美傳遞一個內涵豐富、寓意深刻的審美導向:我國眾多媒介對于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多用“打開一扇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的窗口”為宣傳語。《江南水鄉古鎮》開篇創意,就是將傳統歷史建筑中近乎封閉的精美窗閣,設計為以靜態的閉合狀態做一個仿真式的開啟,使讀者身臨其境,獲得完美意蘊而回味無窮。
進入正文,書的設計根據整書的策劃方案,將江南水鄉古鎮以12個章節作為節奏點,以相應的圖片作滿版跨頁,單色相襯,形成節奏上的視覺重點,強調所述章節的特點與特質。水鄉古鎮建筑特色體現于建筑構件上居多,書的內文對于建筑構件的細節描繪,傳導了中國歷史建筑的美學內涵,設計手法上力圖表現其藝術感染力。如俗稱“牛腿”的斗拱是古代建筑的核心構件,工藝精湛,嘆為一絕,也是中國建筑藝術名揚世界的經典之作。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概念,運用了疊加拱梁的建筑構成,當是斗拱建筑藝術的華麗轉身。木雕、磚雕、石雕的造型刻畫,多以民間傳承的審美取向作為文化崇尚。“五子登科”“麒麟送子”“富貴滿堂”“龍鳳呈祥”,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精美絕倫,完美展現中國建筑藝術、民間工藝的風采和魅力,堪稱江南水鄉古鎮建筑特色諸多精華之一。所有這一切,在審美取向上,都作為對水鄉古鎮經典建筑細節作充分展述的應有之義。(見圖2)
江南水鄉古鎮以其“小橋、流水、人家”的規劃格局和建筑藝術在世界上獨樹一幟,中國歷代文人墨客皆以水墨詩畫譽江南,《江南水鄉古鎮》的書口設計以水墨筆觸加以裝飾渲染,意在描繪水墨江南的意趣;目錄頁點綴的石雕構件,以其歷史刻畫出的沉淀和粗礪,昭示其年輪與承載。整書圍繞水鄉古鎮的意境在設計上賦予其獨特的美學觀念。書的尾章——“保護與規劃”案例、地域分布圖,以及附贈收藏性明信片的設計構想,在書籍作為外向型文化傳播功能上,趨向于符合國際專業領域對歷史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共識。在用紙的選擇上,《江南水鄉古鎮》采用輕質環保紙印制,本白亞光紙質,對于清新淡雅的水鄉古鎮審美意趣起到整體烘托作用……
完整的書籍創意設計思想,力圖展示江南深厚的文化韻味并拓展其在世界經典歷史文化領域的傳播,以此構成書籍以“文化走出去”為策劃目標的完整意義。
三、宣傳推廣為“文化走出去”錦上添花
《江南水鄉古鎮》面向世界的出版策劃構想,為書籍設定了特殊含義。“江南水鄉古鎮的保護規劃”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保護獎,成為中國優秀歷史文化展示于國際社會的一部分,但其在世人面前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還不夠普遍。英文版《江南水鄉古鎮》的策劃、編輯、出版,基于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初衷,而書籍出版后的宣傳推廣也是達到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江南水鄉古鎮》作為世博會重點圖書面向國際讀者,因其所展示的中國文化的魅力和獲得的良好反映,被評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優秀圖書;第五屆上海書展期間,特設“關于江南水鄉古鎮歷史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學術論壇、媒體訪談和作者簽售活動;2011年在德國召開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規劃”國際學術會議上,前往參加會議的同濟大學專門制作PPT影像將江南水鄉古鎮的歷史文化加以展示和傳播,《江南水鄉古鎮》書籍也同時與會,受到國際專家的特別關注和歡迎,近百冊書籍在會議期間售罄;同濟大學還將《江南水鄉古鎮》作為校方國際交流活動中的專項文化禮品,等等。綜合性的推廣宣傳,為書籍面向世界,擴展國際讀者,產生了實際意義和積極的作用。
(下轉第48頁)
【中圖分類號】J50-4
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種類型,有其自身的特點,其辦學理念的核心都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并都具體落實在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和學院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就目前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教育而言,在這四個方面尤其是教學模式仍然還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問題,致使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職業素質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室內設計人才的要求。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實施“工作室制”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學觀基礎上,該觀點認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指導和促進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終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促進自身認知結構發展”。因此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目標,以工作室為平臺,采用“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將理論講授與項目設計融為一體的一種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情境性,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以自己的活動為基礎的工作經驗。從上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等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實施“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實踐經驗總結來看,“工作室制”教學模式通常又分為“導師制工作室模式”、“雙軌制工作室模式”及“項目式工作室制模式”等類型,后者是以工作室為基礎,以真實項目為依托,以學生職業崗位能力訓練為核心,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和社會資源,進行項目教學,為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因此對于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教育目標而言,“項目式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優勢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促進學生的就業創業。
1.基于“項目式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下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高職教學體系應該面向職業,并結合企業,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重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體系,構建既符合藝術設計教育,又符合高等職業教育規律的工作室項目教學體系”[1]。因此在“項目式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下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要堅持“專業課突出職業能力培養,體現基于職業崗位分析和具體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以真實工作任務或社會產品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在真實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實施。”的理念,以承載市場需求、就業導向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課程開發的運行架構,在宏觀上重點解決課程的設置、結構與排序,在中觀上解決課程內容的選取與組織,在微觀上解決教學流程與教學方法手段三個層面的問題。
1.1室內設計技術專業課程的設置、結構與課程排序
室內設計技術專業課程的設置、結構與課程排序是專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宏觀層面,體現專業培養思想與理念。四川長江職業學院室內設計技術專業依據四川省及周邊地區建筑室內裝飾行業需求,與建筑裝飾設計與工程企業專家共同分析建筑室內裝飾工程設計與施工實施的過程所對應的職業情況,基于整體化的職業與工作分析歸納出44個典型工作任務,根據能力復雜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務轉換為5個綜合行動領域,即室內裝飾設計員、繪圖員、預算員、施工員、監理員,再將5個綜合行動領域轉換為13個學習領域,即專業課程。以“能力結構課程實施性質”為邏輯起點,確定專業教育課程結構為: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支持課程、專業拓展課程、人文素質課程、職業工具能力課程五段結構。遵循學生認知及職業成長規律按職業崗位素質、工具能力學習領域,職業崗位基本學習領域,職業崗位核學習領域,職業崗位拓展提升學習領域進行課程排序。
1.2室內設計技術專業課程內容的選取與組織
具體的課程內容是實現專業教育目標的載體,因此課程內容需要根據職業崗位的工作任務與工作流程要求進行選取。如《住宅空間設計與實訓》課程教學內容,本著先易后難,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的原則,選取了小戶型、大戶型、別墅設計3個設計項目,每一個項目均以室內裝飾設計師完整的項目接洽與分析,收集資料,實地調研,室內空間組織與布局,界面構成與材料計劃,采光與照明計劃,家具與陳設選配,空間效果表達,施工圖制作,方案整理匯報工作流程任務組織教學內容。
1.3室內設計技術專業課程教學設計
專業課程教學設計包含教學流程、教學方法與課程評價三個方面。就教學流程設計而言,應以建筑裝飾設計與工程公司的項目設計工作流程為依據。如在《住宅空間設計與實訓》等課程教學均以教師下達項目設計任務并就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成立設計小組進行資料收集和相關知識的學習與項目分析實地調研與調研報告撰寫學生根據項目要求進行方案的初步設計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小組初審方案修改與深化設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方案復審空間效果表現方案文件匯集、項目O計報告與答辯流程進行教學設計。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應用方面,主要運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調研式教學法、小組探討式教學法、工程現場引導式教學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學方法。如《住宅空間設計與實訓課程》總體上按5-8人為一個小組,小組成員扮演不同的職業崗位,履行崗位的職責,協同完成設計項目任務,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如涉及調研、材料、陳設、家具、燈具等計劃就需運用工程現場引導式教學方法;進行資料收集和相關知識的學習與項目分析就需運用小組探討式教學方法,讓學生領會和把握設計方法的路徑、程序和手段等。
在課程評價設計方面以行動過程+設計成果綜合評估,行動過程分項評估從“知識、素質、技能”三個方面進行考核評價,每完成1個項目工作任務均有一次評價,有小組自評,小組互評指導教師測評三部分構成。設計成果綜合評估考核設計創意、設計表現、設計與空間功能的符合度等,由指導教師簽寫成績鑒定。
2.基于“項目式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下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實施“項目式工作室制”教學模式,關鍵是專業教學團隊的素質與職業能力。基于這兩個方面,四川長江職業學院室壬杓萍際踝ㄒ到萄團隊建設,首先制定了專業教學團隊教師標準,確定專業教學團隊來源與結構,其次是制定并實施了專業教學團隊教師素質提升計劃。
第一,制定專業教學團隊教師標準,確定專業教學團隊來源與結構。專業教學團隊是跨學科、跨課程的教學團隊,是為培養某職業領域專門人才,由明確分工,相互承擔責任的相關學科或相關課程的教師個體組成的教學團隊,職業教育、職業性和雙師素質是其共性特征。專業教育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術是專業教學團隊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特點是集藝術、技術、工藝、經濟為一體的專業,因此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教師在知識與技術標準上著重從藝術、技術、工藝、經濟四個方面進行重點甄選。此外團隊自我概念素質族、態度意愿素質族、能力技巧素質族、團隊管理素質族要求也是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構建的重要標準。依據標準,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確定了以專職教師為主,聘用或引進建筑裝飾設計與工程行業企業一線設計師及項目管理人員為重點,建筑室內設計相關學科應屆大學畢業生為重要補充的一支“雙帶頭人+專任教學團隊+兼職教學團隊”的專業教學團隊,逐漸形成“專業帶頭人、課程負責人、骨干教師”的梯隊結構。
第二,制定并實施了專業教學團隊教師素質提升計劃。盡管專業教學團隊教師在組建時各有所長,但從整體上看,也各有所短,因此加強專業團隊建設規劃與實施培養計劃,是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四川長江職業學院工作室專業教學團隊教師的素質與職業能力培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把現有的專業教學團隊中課程負責人、骨干教師進行重點培養,選派參加國培省培,參加專項技能培訓和教改科研培訓;二是派遣一般教師到行業企業頂崗實習,同時對行業企業引進的一線設計師進行教育教學培訓;三是公開向國內外聘請工作室負責人或專業帶頭人;四是加強校際間交流,聯合聘請外國、國內專家到校講學,提升專業教學團隊師資素質。
3.基于“項目式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下的工作室建設
“項目式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核心是實施項目教學,本質就是要完成從接單到工程完工的整個工作流程。因此工作室要承擔的就是建筑裝飾設計與工程公司功能。盡管裝飾裝修工程公司,規模有大有小,但完成的設計項目工作流程基本是一樣的,所以建立工作室首先要考慮的是功能,功能決定面積,功能決定工作崗位分區,功能決定必須的設施設備。四川長江職業學院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教師工作室與成都菡萏怡景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聯合共建,規模定位為中小型,面積80平方米,除正常課程教學外,還承接住宅空間設計項目與工程施工。設立業務員、設計員、預算員、材料員、施工員技術崗位。在工作室負責人(總經理)的統籌安排下,開展項目教學、項目設計與社會服務。配套有相應的掃描儀、多媒體計算機、打印機、繪圖儀、掃描儀、帶攝像功能的數碼相機、大容量移動硬盤等硬件設施設備。完善了工作所需的網絡環境、素材光盤、網頁三劍客、3DMAX、Photo shop、Auto CAD、網絡管理等軟件環境。同時建立工作制度和實際崗位管理所需要的規程、制度、標準。為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實施“項目式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提供了保障。
4.“項目式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運行管理
室內設計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實施“項目式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實行院(系)--專業群(教研室)--工作室(專業方向)三級管理模式。院(系)在專業建設上負責發展規劃目標、專業群建設、考核指標建立、聘任專業帶頭人。專業群(教研室)負責專業群發展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學團隊組建、工作室建設。工作室(專業方向)負責專業研究方向、課程標準、教學組織、設計項目組織實施、對外合作等。專業帶頭人對院(系)負責,工作室負責人對專業帶頭人負責。
實施“項目式工作室制”教學,由于設計項目來源的動態性、聘請專家講學等都可能改變原有的計劃或程序,在內容上也會有出入,給教學管理帶來較多的問題。為此,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在制定課程標準時就留余一定的空間,專業課程標準對其目標、方向的要求描述得較為詳實,對教學的內容、時數要求較為寬松。從根本上解決“項目式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教學管理問題。
對工作室的經濟管理主要是由院、系級與工作室簽定工作室的教學、科研、實踐、成果等任務指標,在完成計劃內的任務指標外,把所有對外社會服務的設計、制作的項目納入管理范疇,采取一種較為寬松的經濟管理運作模式,項目的資金絕大部分由工作室自己支配。主要包括工作室的日常管理、項目的成本、參與項目的教師、學生酬勞等方面的費用。此外為處理好個人、集體、教學之間的關系,還需制定一整套令三者滿意且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在個人、集體利益有保障的同時確保教學質量提升。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