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3 23:12: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簡單小實驗三年級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概念圖的創始人諾瓦克教授認為,概念圖最大的優點就是圍繞某個主題概念,用連接詞和箭頭把若干小概念圖連接起來,形成直觀化的學習過程,把思維過程可視化,符合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過程。本文就如何用概念圖來引導三年級孩子接觸科學,認識科學,談點粗淺的做法。
一、利用概念圖 初步認識科學探究過程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一上來就引領孩子認識什么是科學,什么不是科學,科學探究的程序怎樣?光讓學生閱讀科學書上的材料,再作出分析,形成灌輸式的教學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而抽象思維能力需要逐步培養,在空洞的說教和灌輸知識的同時,只能讓學生僵硬地認識科學探究模式,學生得不到對科學認識的真正內心體驗,而用概念圖來分析科學家的活動和自己的探究活動,再作出比較,形象可視化,學生很快就能明白,科學起始于問題,從而逐步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教學《科學是什么》時,引導學生比較琴納研究牛痘的過程和自己的研究過程時就可用概念圖來比較,認識科學是什么?
琴納:
■
自己的研究:
■
比較分析得出:
■
你看,這樣可視化的圖文分析,學生在邊填寫圖表,邊思考交流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自己的研究和科學家的研究也有相似之處,同時也能比較出科學研究的共同過程,那就是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尋找證據、得出結論的過程,也就加深了對科學的理解,引領孩子真正地進入科學探究的大門。
二、利用概念圖 培養比較分析能力
比較分析在三年級科學教學中運用得比較多,學生通過比較多種物質的特征,從而分析出同類物質的本質屬性,是認識事物特性的關鍵時期,其概念發展模式屬于一般到具體的學習模式。如三年級第二單元認識有生命的物體、認識金屬等,都是從認識物質的個別屬性開始比較分析,從而認識它們的共同特征,發展完整的科學概念。當然,光認識這些物質是趨于表面上的研究,怎樣更好地比較出它們的共同特征,這是關鍵,概念圖就提供了幫助,如學習有生命的物體就可用概念圖來比較分析:
■
用畫圈的形式讓學生填寫,動物和植物的不同特征,中間填寫植物的共同特征,就比較容易比較出動物和植物的相同和不同,從而概括出生命的共同特征。這種圖文并茂的形式,比較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形象化思維,不用多說,多數學生就會自行填寫他們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了,逐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三、利用概念圖 培養初步設計對比實驗能力
根據《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要求和蘇教版科學教材的編排規律,在科學探究序列中,三年級屬于科學學習的起始年級,在探究過程性技能培養上引導性探究比較側重,即在教師的引導下,認識對比實驗中的有關變量,而不能把對比實驗中有關變量的控制強加于學生頭腦中,形成思維定勢。概念圖可以較清晰地展示出對比實驗中有關變量的控制分析過程,學生利用畫好的概念圖進行圖式填空,就能逐步明白對比實驗中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的控制。如《紡織材料》一課中研究棉布與尼龍布的吸水性對比實驗,教師就可利用畫好的概念圖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分析:
■
通過圖文來探究棉布和尼龍布不同的吸水性實驗,學生一目了然,思維過程具體化,長期訓練,對比實驗中的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就很容易掌握了,為高年級自行設計對比實驗奠定了基礎。
四、利用概念圖 考查學生的認知結構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學習就是新舊經驗的相互鏈接。為此,在科學教學中就是要提供一個支架連接點,引導學生的前概念向科學概念建構,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一個單元下來,學生對單元課文中各種概念之間的聯系是否有真正的了解,是否把各種概念聯系起來,形成一張知識網絡,更好促進概念的轉化和再創造過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圖就可以用圖式填空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概念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如三年級學生學習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時,就可以引導學生用概念圖進行填空復習,形成完整的生命概念網絡。
擷取幾個教學和活動的片段,和大家分享筆者的教學故事。
1故事一:做一名小科學家
本課的教學,有個“讓紙鸚鵡站立在手指上”的活動,即實驗。因為第一次做真正意義上的實驗,學生顯得很興奮。領著學生剪鸚鵡,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困難和問題再多也擋不住他們的熱情。
面對老師拋出的問題:“誰能讓紙鸚鵡站立在自己的手指上呢?”學生開始實驗。他們不斷嘗試,不斷失敗!
“想不想讓紙鸚鵡乖乖的站在手指上?”“想!”
“那么,一直這么簡單的把紙鸚鵡放手指上,能成功嗎?”沉默。
“我們該怎么辦?”學生的思維再一次被激發,想出了好多辦法。
發給學生回形針,再試。學生能想到把回形針夾在紙鸚鵡上,只不過,因為回形針夾的位置不同所以結果也就不同,有的還是會掉下來,有的已經能顫顫巍巍站在手指上。
選擇幾種不同的夾法,在對比中,讓學生領會能讓紙鸚鵡站立的最佳辦法,從而再體會出其中所涉及的科學道理,即紙鸚鵡站立的秘密:上輕下重,紙鸚鵡才會站起來。
科學這個概念意義深刻,遠不是三年級的學生能夠理解,因此就不去糾結學生能否真正理解什么是科學,通過科學的活動,帶著學生進入了科學課的學習,在活動中再去理解什么是科學,做中學,真正體現了科學的魅力,也讓學生嘗到了科學學習的甜蜜。
2故事二:考家長
教學完《做一名小科學家》,本課的教學并沒有因此而結束。
我拿出一支鉛筆,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老師有支鉛筆,想用筆尖讓鉛筆站在我的手指上,注意還不能讓這支筆的其它部位和身體任何地方接觸。誰能幫李老師想想辦法?”一個個學生提出的方案,在師生共同的討論、質疑和嘗試中被推翻,學生的思路因此也漸漸清晰,終于想出了要借助其他物體使這支鉛筆實現“上輕下重”的目的從而站立的方法。這一環節,鞏固了學生對“上輕下重”這一概念的理解,也更深的理解了科學探究并不是簡單的進行實驗,而需要在實驗中不斷地動腦筋、想辦法,面對失敗絕對不能氣餒,再努力一下,成功就在眼前。
“你們想不想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回家考一考你們的家長呢?”“想!”學生的回答由衷的響亮。
“今天回家,我們就考家長讓筆站在手指上的問題。但是,我們怎么考呢?老師很想聽聽你們的想法?”學生的交流,顯而易見只能復述了剛才實驗的過程,但是會交流也是科學教學中重要的環節。
怎么考,既能考出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實驗技能的掌握,又能贏得家長的支持?通過回顧科學探究的過程: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尋找證據得出結論,聯系本節課幾個實驗的教學,不知不覺中既復習了知識,又掌握了考的辦法。
很多學生在回顧本單元的學習中都表示:難倒了家長,教會了家長。
盡管一開始學生沒能把這節課剛剛學到的科學道理運用到實踐中去,筆者還是很欣慰地看到了很多學生參與科學學習的熱情,看到了他們對學到科學知識、技能和方法的渴望。教學是無形的,授之以漁才能更好的為今后的科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潛移默化中教給學生科學學習的方法,這一點是要老師今后不斷去探索和努力的。
3故事三:觀察水
這節課的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有結構的實驗材
料。如果只是把本課涉及的科學知識教給學生,那么循序漸進交給學生探究的能力就成了空話。
本課中設計了一個辨別四種液體的實驗:茶水、白醋、糖水、水。如何辨別?當然首先是觀察,然后是思考。這里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和學生的潛在理解區別開來,也就是分清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這一點,三年級學生還是比較盲目的。因此,本環節的教學,要帶著學生一步一步去體會如何做實驗、做記錄,去表達和反思。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實驗探究。這一能力的獲得不是一蹴而就的。
觀察,在很多人的理解里,也許就是用眼睛看。如果,只是這么狹義的認為和理解觀察,就錯了。觀察需要通過“眼、鼻、口、皮膚”等多器官的協作形成表象,然后再激發思維,獲得對所觀察的物體的全面理解,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觀察。
三年級作為科學起始年級,教會他們怎么去學習科學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首要的是激發學生科學學習的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從而才能更好地去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使學生會主動思考問題,尋找獲得知識的最好途徑,從而最終在提高科學素養的過程中長智慧。
科學探究所涉略的很多能力:觀察、比較、分析,思考、質疑、討論,表達、交流、記錄,動手能力、設計能力等諸方面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簡到難,由扶到放,在探究中學生才能更好地體會科學的魅力。
一、問題類型
在景山教材四年級下冊部分,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切割成多少個小正方體的問題,具體舉一例:
有一塊長方體木料(長30 cm,寬20 cm,高10 cm),要把這塊木料截成棱長為5 cm的正方體木塊,能截多少塊?如果長方體木料的長是28 cm,寬和高不變,要截成棱長為5 cm的正方體木料,最多能截成多少塊?
二、成因分析
統觀一年級至四年級的景山教材,涉及內容及其所在階段整理如下:
二年級上冊:6只襪子,每2只一雙,一共有多少雙?把25塊月餅,每6塊裝一盒,能裝幾盒?還剩幾塊?一捆繩子共長36米,一根跳繩長5米。最多可以剪成幾根這樣的跳繩?
四年級下冊:有一塊長方體木料(長30 cm,寬20 cm,高10 cm),王師傅要把這塊木料截成棱長為5 cm的正方體木塊,能截多少塊?如果長方體木料的長是28 cm,寬和高不變,那么要截成棱長為5cm的正方體木料,最多能截成多少塊?
整個環節跳躍性太大。二年級上冊對于除法意義的安排都相當細致,而基礎和重點的去尾型也有一定的篇幅,有利于學生夯實基礎。而疑惑的是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章節中,卻沒有此類問題。然后直接進入四年級下冊,三維的情況。可見,如果照本宣科,大多數學生存在二維的缺失,知識鏈的脫節。這是問題一。
從二年級上冊至四年級下冊,一下子跳躍四個學期,雖然之間有零星練習,但始終是鳳毛麟角。二年級下冊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單元中,練習了進1型,未見去尾型蹤影。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單元中,沒有內容讓學生見識到問題在面積中的運用。
辯證地看,學生在計算單元中的目標是掌握計算技巧,并將之遷移至實際問題中。且還需接觸一些新類型的解決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這樣處理:首先,補充二維內容,一是保持知識連續性,二是二維操作比三維簡單,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能充分理解。其次,巧用相應內容增加練習機會。最后,內容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協調代數練習和幾何練習,難度適中。具體操作如下:
二年級上冊維持原樣,三個內容層層遞進。
二年級下冊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單元中出示類似練習:803個包子,每人3個,最多可以分給多少人?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單元中,設計如下大長方形分割成一些小正方形的練習:
(1)有一張長6 cm,寬4 cm的長方形紙,用它剪邊長2 cm的正方形,能剪出幾個?
這里要充分展示兩種方法,方法一是大面積÷小面積,方法二是將長和寬分別平均分。
(2)如果長方形紙的寬是3 cm,其他條件和要求不變,最多能剪出幾個正方形?(應該說明的是,學生可能依然采取上述兩種方法:
方法一:(6×3)÷(2×2) 方法二:6÷2=3(個)
=18÷4 3÷2≈1(個)
≈4(個) 3×1=3(個)
兩種方法產生矛盾,鑒于學生的實際水平,他們只能通過操作活動得出結論進行驗證,而無法從理論上進行完整的推理證明。
操作發現方法一是錯誤的,對比兩小題,得出結論:大面積÷小面積的方法有局限性,方法二比較通用,遇到問題先分析,再動筆。
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除法中可以繼續使用購物情境,也可以增加一題幾何類型的練習。
四年級上冊小數除法單元,在商的近似數小節或單元練習中加入一題二維綜合練習,再次把有余數的、沒有余數的兩類對比,學生可以獨立解決。
學生通過實驗,而后便能靈活解決以下兩類:
1.一個長方體空盒,長8 cm,寬6 cm,高12 cm,最多可以放( )個棱長4 cm的小正方體。
實驗不應一成不變,須要適當修改。科學源于實踐,小學科學也是如此。如今科學配套的儀器與實驗袋有部分實驗缺乏可操作性,這容易挫傷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光》單元第三課《光是怎樣傳播的》的第二個實驗:三位小朋友,一個眼睛對著一根暖氣管一端,一個負責在另一端用手電筒照射,一個負責記錄現象。這本來是教材中的一個明確的實驗,但是又有什么問題呢?不足之處:實際操作下來,我發現了其中的種種不妥之處:第一,暖氣管無論彎與直,想要批量給各個小組都比較困難,這不僅僅是一個成本問題;第二,教材中的男孩用的是老式手電筒,采用老式普通低亮度燈泡,發光較暗,可以用眼睛直視。但我校目前儀器室中全都是高亮LED手電筒,明顯不可以這樣操作,否則會對眼睛造成傷害。改進之法:既然金屬的暖氣管選材困難,那我就先從材料開始思考,我選取了造價十分低廉的電工用的塑料管,兩塊錢能買超長的一根,再用V線器(一根長彈簧)制作成我想要的彎管(兩道彎),直管直接截取,這就解決了問題一。然后,我禁止學生用眼睛緊盯管的一端,改用本課實驗一中的光屏承接,這樣既可以看到清晰的現象,又能有效避免對眼睛的傷害。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熱》單元第三課《液體的熱脹冷縮》中的第二個實驗,驗證其他液體的熱脹冷縮,在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不足之處:第一,學生對牛奶、醬油、可樂、果汁、醋等液體材料需求較大,課后浪費嚴重;第二,重新組裝裝置,十分耗費時間,很容易課上完不成教學任務;第三,實驗效果不夠明顯。改進之法:實驗前,教師準備廢舊的青霉素小瓶,清洗干凈,去封口處的鐵皮,在瓶體用膠布貼上“牛奶、可樂、果汁、醬油、醋”等標簽,膠布大塊覆蓋,做到防水效果。瓶口膠塞出,用口服液的吸管插入,越細的效果越好。用注射器填裝液體材料,再在吸管液面處用皮套固定作為記號。這樣學生可以拿來就用,不但節約了大量的液體材料,也使操作十分方便簡單,現象的明顯程度更上一層樓。
二、眼前的假鳥也遠勝于想象的雄鷹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學生的想象力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禮物,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去大膽想象,但在方法上須要積極地引導。兒童的思維發展還有很多尚未成熟之處,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生動形象地設計實驗。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生物與環境》單元第四課《蚯蚓的選擇》中有一個對比實驗,是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蚯蚓喜歡什么樣的生活環境。但實際操作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不足之處:未要求蚯蚓、土壤的品質,濕度、時間等因素不準確。改進之法:教師在課前為學生準備足夠干燥的土壤,不要有沙子、石子等雜物,為學生準備小燒杯和滴管,以濕潤的土壤控制滴水的量,例如20滴或30滴。計時方面,可以為學生配置秒表,準確計時。教材中要求五分鐘后揭開蓋子觀察,這五分鐘時間,不要浪費,要讓學生積極地去設想、去猜測。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微小世界》第四課《放大鏡下的晶體》中有一個觀察實驗,用放大鏡觀察食鹽、白糖、味精的幾何結構,尋找規律。在具體操作中,學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不足之處:學校實驗室配備的放大鏡一般都是五倍或十倍的,放大效果十分有限,觀察食鹽與味精時,問題并不大,很容易觀測,但觀察白糖的六棱兩端尖頂形狀,則很難觀測。改進之法:將白糖換為它的“好朋友”冰糖,冰糖的分子結構與白糖極其類似,教師要在課前提前挑選好盡可能規則的“六棱兩端尖頂”的冰糖,分發給每個小組,這樣就解決了觀測方面的難題,幫助學生很容易地得出結論,但要注意的是禁止食用。總之,即使一個并不完美的實驗,也遠勝于教師空洞的語言敘述。讓學生動起手來最重要。
三、傻瓜化并不是貶義詞
現實中,人們總是追求華麗的辭藻,卻鮮有人欣賞簡短的詩篇。不如把有些復雜的實驗簡單化,還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沉和浮》單元第六課《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中有一個實驗,要求學生設計實驗,測量下沉物體受到的浮力。實驗時,學生分不清“小部分”是多小,彈簧測力計讀數特別小時怎么辦等也無從知曉。不足之處:我們實驗室配備的鉤碼都是50克的,大約0.5牛頓,所受的浮力太小難以讀數。改進之法:將鉤碼更換為其他材料,例如三個大小相等的電池或者鐵塊等下沉的物體,把它們用膠布綁在一起,三分之一下沉為小部分,三分之二下沉為大部分,三分之三下沉為全部。材料的選擇要重一些,例如電池應該選擇一號大電池。注意要用廢舊的電池,不要浪費。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水和空氣》單元第六課《空氣占據空間嗎》中有一個實驗,要求杯子內塞紙巾,倒扣入水中,取出后紙巾為干的。這是一個很經典的實驗,但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問題。不足之處:第一,紙巾容易濕,三年級學生難以做到垂直操作;第二,現象不夠明顯,需要進一步推理與分析;第三,資源有一定的浪費。改進之法:用廢舊礦泉水瓶裁剪一半,選擇上半部分。在礦泉水瓶內壁畫上刻度。取半水槽水,將水中用滴管滴幾滴紅墨水,染色使現象非常直觀。改用乒乓球替代紙巾,節省材料。這樣操作,學生能在一個全透明的環境中去觀察空氣是否占據空間,而且,即使失敗了,也可以反復實驗,避免了浪費現象。
媽媽教給我奧數,我挺感興趣。就很積極地學習奧數,而且進步也很大!我真開心!數學有一點點成就啦!哈哈!努力努力,一定要繼續加油啊!嗯,相信自己!所以,媽媽每天除了讓我做卷子,還出幾道數學奧數題。三年級奧數和四年奧數太難,還沒有學嘛!一年級的奧數題又太簡單,所以媽媽覺得應該先讓我練練二年級數學奧數題。
慢慢的,媽媽又教給我三年級的,三年級奧數題我感覺有點難,就每天鉆研,鉆研了好幾天,暑假還剩下好幾天!不過應該提高的數學成績差不多了吧!恩,鉆研了這么多天數學,學會兒語文好了。我從我的小書架上抽出一本書,嗯,抽到了“不一樣的卡梅拉”!再抽一本!“窗邊的小豆豆”啊!太好了!這兩本書我都很喜歡,“不一樣的卡梅拉”是媽媽上個星期買給我的。我忙著復習數學,所以沒有來得及看,現在我真高興!可以看一會兒書啦!“窗邊的小豆豆”我看過幾十頁,我知道小豆豆有一個小錢包,里邊雖然沒有錢,但是小豆豆挺喜歡的。那一天,小豆豆不小心把錢包丟到馬桶里了,怎么掏也掏不上來。小豆豆仍然堅持,絞盡腦汁掏錢包,可是用盡了所有辦法,還是沒有掏到錢包。還有,小豆豆在巴學園上學,校長是一個和藹的老爺爺。別的嘛,我忘了,嘿嘿!不說了,看書嘍!我沉迷在書中,不知不覺竟然睡著了!我醒來后,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蓋著一張漂亮、柔軟的單子。我起來,不知怎么的,又拿起奧數書開始鉆研。
之后,我才發現,我“愛上”了數學中的奧數,我感覺它似乎離不開我。
[中圖分類號] G6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36-079
科學教學實踐表明,設計實驗方案是學生根據科學猜想,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生活經驗而進行的一項創造性活動,它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探究能力有重要的意義。目前,許多科學實驗課堂像走過場一樣,讓學生簡單地描述自己的實驗方案,接著在課件上展示實驗操作步驟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再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做實驗。這樣的課堂看起來很成功,卻少了“科學味”,學生的能力沒有充分得到發揮,或者說教師的行為束縛了學生。作為一名從事三年級科學教學多年的教師,我認為三年級是科學教學的起始年段,也是培養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的重要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教師能著力培養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那么對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探究能力的提高將具有深遠意義。本文就在科學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談一些策略。
一、依托教材,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無論是在已有經驗和對科學知識的掌握方面,還是在探究能力方面,讓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方案是有很大難度的。因此依托教材,梳理出教材的典型模板,引導學生模仿設計,是培養學生獨立進行實驗方案設計的基礎。
例一,教科版三年級上冊《誰流動得快一些》一課,教材中首先提出問題:水會流動,油會流動,其他的液體也會流動,那么它們流動得一樣快嗎?接著讓學生猜測,洗潔精、食用油和水這三種常見的液體是否流動得一樣快呢?如果不一樣,那么誰會流動得更快一些呢?然后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給學生看,并提出問題:怎樣才能證明哪種液體流動得更快一些?請學生設計一個三種液體流動速度快慢的實驗方案。教材還提示學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提醒學生要以公平為出發點來設計實驗。學生還要及時思考:自己運用的方法能比較液體流動的快慢嗎?即教材以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來指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作為本節課的科任教師,我認為只要把教材這部分的內容稍微梳理成如下方案模板即可。
“誰流動得更快一些”實驗方案
1.探究的問題:
2.我們的猜測:
3.實驗的器材:①實驗用的材料有
②操作用的器材有
4.實驗操作步驟:
5.注意的事項:
剛開始指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時,可采用學生說,教師填寫的方式進行。訓練一段時間后,學生了解了實驗設計的流程后,可讓學生自己填寫。經過一年的學習和訓練,到四年級時,學生基本上就能設計出比較完整的實驗方案了。
二、借助演示,引導學生修正實驗方案
三年級學生年紀較小,考慮事情有欠缺,對一些影響實驗成敗的細節不夠關注。每當這個時候,教師的演示實驗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我們提倡應在正確引導的基礎上,再進行教師的演示實驗。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將學生容易忽視的,關乎實驗成敗的重要細節用“故錯法”來演示,讓學生對其印象深刻。
例二,教學《誰流得更快一些》這節課時,當學生設計好“讓水、食用油、洗潔精在同一塊塑料板上流動”的實驗方案之后,他們就開始躍躍欲試了。這時我抓住時機,在實物展示臺上做了以下幾個“故錯演示”。
1.針對“同樣大小”一詞,我用滴管取水、食用油、洗潔精各一滴,故意使三種液滴大小不一。
2.針對“同時出發”一詞,我故意將三種液滴滴在不同的起跑線上。
3.針對“同一高度”一詞,我故意將作為水、食用油、洗潔精的賽道的塑料板一端高,一端低地提起。
每當我做完一個錯誤演示時,就有不少學生舉手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你錯了。”“老師,三種液滴要一樣大小。”“老師,你不公平。”……各種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有反饋的時候,應該讓學生把實驗方案進行修正,教師在學生修正的基礎上,與學生共同完善實驗的注意事項。“讓水、食用油、洗潔精在同一塊塑料板的賽道上流動要注意從同一高度流下、同時出發、液滴要同樣大小”。
經常對學生進行類似的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一次次的經驗積累,讓他們設計的實驗方案日趨成熟。
三、嘗試實驗,引導學生完善實驗方案
三年級的科學實驗涉及的器材易于操作,實驗用品也比較安全。當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實驗的基本要求和技能后,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進行嘗試實驗。人們常說:“吃一塹,長一智。”當學生經歷失敗后,讓他們分析、討論失敗的原因,并找出改進的方法,從而完善實驗方案,規避造成實驗失敗的因素。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會有明顯提高。
例三,同樣是在教學《誰流得更快一些》這節課時,當學生提出讓水、食用油和洗潔精進行流動比賽時,我讓他們就“怎樣讓水、食用油和洗潔精進行流動比賽”這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討論之后讓他們到材料桌上自選實驗用的器材進行實驗。結果學生模仿課本的方法,有的小組選了“把三種液體分別滴在三個相同的玻璃杯內底部邊緣,看哪種液體先流到杯口”的方式來實驗;也有的小組選擇“把三種液體滴在玻璃板上,緩緩抬起玻璃板,讓三種液滴進行比賽”的方式來實驗;還有的組選擇“用三個相同的紙杯分別裝相同量的三種液體,并在紙杯底端中心鉆個孔,看哪種液體先滴凈誰就流動得快”的方式來實驗。可是,就算是模仿課本舉例的方法來實驗,他們的實驗結果還是不一致。這說明有的小組一定是實驗失敗了,這時候我組織學生找原因,引導他們思考:利用相同器材做實驗,實驗結果又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同時要求他們排除可能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這樣他們在完善實驗方案時才更有針對性。
四、發散思維,鼓勵學生實驗方案多樣化
考慮到三年級大多數學生的能力,在指導他們進行實驗方案設計時,起初較多的是讓他們根據方案模板來學習設計,繼而培養他們自行修正、完善實驗設計的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發散思維,使實驗方案多樣化。設計實驗往往更能讓學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師應該善于抓準機遇,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質。
一、勞技課教學資源的整合
1.分年級整合設計勞技實踐課內容
如在一、二、三年級時,安排“認識花草樹木”、“我和植物做朋友”、“我看哥哥姐姐來勞動”等簡單易行的活動,讓學生適應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方式,關注勞動基地里的花草樹木、土壤、昆蟲、學長的勞動探究情況;四年級時,帶領學生參加勞動,關注植物的生長變化,安排“走進植物王國”、“我的巧妙種植方法”等主題活動;五年級時,帶領學生以勞動基地為平臺進行科學探究,安排“我的小實驗”“我的小課題”“我的小論文”等主題探究活動;六年級時,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學習方式日趨成熟,情感日益豐富、開始關注家庭、社會的種植及綠化問題,本階段我們安排“我家與植物”、“社區綠化知多少”、“社區花木的種植調查”、“我為綠化家鄉獻力量”等活動。
2.分年級整合開發勞技實踐課內容
可以根據自己年級的學生特點、教師特長、家長資源進行整合設計活動,
一年級 觀察植物的外形 能用話來表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二年級 觀察植物的生長 用簡單的畫或話來描述植物的外形、特征等。
三年級 植物、昆蟲相互間的關系 制作植物、昆蟲標本,并開展讀常識類書籍的活動。
四年級 植物、昆蟲與客觀因素之間的關系 寫觀察日記,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
五年級促使植物生長的各種方法 做對比實驗,比如月季扦插、摘頂,發芽時的掩光法等,并根據實驗結果撰寫小論文。
六年級研究土壤成分、光照強弱等對植物生長的作用,以及進行無土栽培中的水培和基質培的實驗。 對比不同的改良土壤的方法,從發芽率和出苗時間和株數的不同,研究有利于植物生長的方法,作好記錄,并根據實驗結果撰寫小論文。
3.勞技課的課外實踐活動整合
除了一些知識性較強的內容,如有關于肥料的認識,玫瑰花的扦插、葉子的輸送養料、蒸發、光合作用,菜粉蝶的生長發育過程等在教室里組織教學之外,大部分教學時間都是在勞動基地進行現場教學。我們根據季節轉換和種植過程中的實際情況自行選擇變換教學內容。如一位老師一次帶領學生觀察西紅柿時,發現“同樣的溫度下,為什么另一個品種的西紅柿沒有提早開花呢?”老師馬上抓住這個契機,調整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的指導。在邊實施,邊借鑒、邊開發的過程中,讓我們的活動內容不斷調整、生成、充實。
二、勞技課教學模式的整合
1.引導――對話式教學模式
在勞動基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由于瓜果蔬菜的種植等知識技術學生平時從未接觸過,知之甚少,此時我們多運用這種教學模式,以期可以高效地傳授知識、交流信息。但這種知識、信息的交流不是傳統的、單向的,而是立體的,生成的。通過課堂實踐,我們初步總結出“引導――對話式”教學模式:即“提出問題――創設對話情境――師生互動交流――思維拓展延伸”。
2.開放――互動式教學模式
開放――互動式模式重視以教材為中介,師生共同討論、質疑、評價,教師、學生、教材處于立體開放的系統之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與探索,我們初步總結出“開放――互動式”模式勞動實踐課課堂教學結構應由以下幾個主要步驟組成:創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小組協作學習、討論交流、效果評價、回歸目標。
3.發現――探究式教學模式
基于勞動實踐課程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更適宜于運用此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他們的主體精神、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多方面素質的整體發展。
通過研究和探索,初步建立了以勞動基地為依托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體系,形成了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一般模式和方法。
三、勞技課多學科領域拓展的整合
以學校的勞動基地為依托,學校、教師、學生均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得到了提升與發展。得益最大的還是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增長了知識、習得了技能、提升了情趣、拓展了視野、體驗了生活、陶冶了情操、愉悅了身心、鍛煉了能力。
1.引導學生向熟悉的空間拓展
為了引導學生多元化有層次地去探究,我們引導學生拓展空間,進行家庭種植實驗,走進自己熟悉的社區,走向社會去探究。
如走進勞動基地大棚,觀察在大棚里進行無土栽培實驗:通過三個階段的不同實驗(第一次應用水培方法,第二次進行改進版的營養液栽培,第三次進行柱式無土栽培)不斷地改進栽培方法和基質,得以實驗成功。由此鼓勵推廣到家庭的無土栽培,給社區寫綠化建議書,建議將樓頂、陽臺、墻體等都作為新的綠化點。
2.引導學生向所學的課程拓展
綜合實踐活動采用向學科滲透拓展的方法,對每一個活動大主題,都向學科延伸,從中挖掘出小主題。教師采取向學科滲透的方法,將大主題進行分解,如關于社區綠化實踐,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拓展:
(1)向數學學科滲透的活動――調查社區綠地面積
關于調查社區綠地面積的主題,主要開展如下的活動。其一,實地測量綠地的長和寬,計算出大致的社區綠地面積,了解能用哪些數量指標來描述花壇的分布情況。其二,繪制初步的社區綠地分布圖。
(2)向美術學科滲透――制作植物標志牌
在活動中,先由小組成員交流搜集到的植物相關資料,再在美術教師的引導下討論制作植物標志牌的方式,以及圖案的設計方法,最后動手制作個性標志牌。
(3)向科學學科滲透――了解植物生長特點
在三年級的科學課程中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常見植物的生長特點,我們結合這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在實踐中通過查閱植物學書籍,如植物圖鑒、網上圖片,進行對比辨認,從而認識更多的植物生長特點。
(4)向語文學科滲透――社區綠化建議
小學生的生活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所反映的知識結構,找出邏輯聯系小學生現實生活情景的結合點,然后加以挖掘加工,匯集起能夠引爆激情,形成認知沖突,充分啟動內驅力,產生解決此問題的強烈愿望的科學元素,使學生積極地投入探究活動中。同時因將科學活動置于廣泛的生活背景中,而使學生了解到科學并不是一個個空泛的概念,科學來源于生活實際,生活中又充滿著科學的,逐步學會用科學的眼光去關注、觀察周圍世界,進而發現更多的科學問題。
1. 利用直觀感知。即教師根據每節課的具體內容與課時教學目標,選用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邊事物,或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手,直接作為問題情景搬進課堂,使學生在零距離接觸生活中的具體事物中,產生積極思考的欲望。比如,食物在保存過程中,常會出現發霉現象,這也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四下的一個研究內容。在教學《面包發霉了》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呈現一組未發霉和已發霉面包,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發現面包所會發生的變化,產生探究霉的生長條件的興趣,又使學生明確了探究的問題與目標。這樣的情境設置既簡潔明了又切中重點。再如,《水生植物》、《螞蟻》(教科版小科三上)、《指南針》(教科版小科三下)《簡單電路》、《做個小開關》、《種子的萌發》(教科版小科四下)、《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神奇的小電動機》(教科版小科六上)、《鐵生銹了》(教科版小科六下)等許多課文,均可以借助與課堂即將所學知識相融的事物或現象的呈現,來吸引學生觀察,引發思考,生成科學問題,使學生的科學探究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 組織現場體驗。引導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現場體驗過程中思考、感悟,完成從激趣到生疑的轉變,使其順勢進入科學探究的歷程。比如,在教學《杠桿的科學》(教科版小科六上)時,教師設計“撬講臺(重物)”體驗活動來引出杠桿的研究的。而《輪軸的秘密》(教科版小科六上)時,則可安排一個“擰開水龍頭”的活動――先去擰水龍頭上的輪子,然后再擰去掉輪子、直接擰軸,在前后兩次用力體驗的比較中,引出疑問:輪軸有什么作用?此外,《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教科版小科五上)時,教師以“玩一玩”活動形式來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先玩一玩氣球,觀察、體會把氣球吹足了氣放開,氣球會怎樣運動;《光和影》(教科版小科五上)教學中課始安排影子游戲等,把日常生活情境移到課堂上以后,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興趣,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同時,有了科學知識生活化的引導,學生更樂于親近科學,可進一步促使他們不斷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并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
3. 依托信息技術。對于一些受時空等因素局限的生活元素,我們則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優選、整合,然后再在課堂上集中展示出學生感興趣的這些生活情境,讓學生邊欣賞邊思考、分析,從中捕捉科學問題。比如,三年級上冊的《我看到了什么》對照片上的大樹的觀察,除了可以拍攝自己校園里的大樹外,還可從當地那些古樹名木中,選擇一棵枝繁葉茂、較為典型的大樹,拍攝后在課堂上展示給孩子們觀察。又如,五年級上冊的《我們的小纜車》教學時,通過展示一組比較典型的不同類型的車子視頻或圖片資料,認識到這些車子可以使用不同的動力,纜車是用鋼纜繩拉著前進的車,它可以輕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運輸工具,在此基礎上引出對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關系的研究。此外,那些涉及宇宙、地球知識內容的教學,均可依托信息技術手段,深挖現實世界與生活中的素材,架設起通往課堂探究的橋梁。再如,五年級上冊《雨水對土地的侵蝕》等都可以依托信息技術,將學生生活中似熟悉又似陌生的事物、現象,剪取典型片段,以形影俱備、聲情并茂、色彩斑斕的數字化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使學生情緒高漲地進入學習狀態。那下暴雨時,從天空急劇傾倒雨水,渾黃而肆意沖蕩著的山洪,對土地產生的影響,土地和雨水隨之發生的變化,這些富有震撼力的情境畫面,都給孩子們以強烈的刺激,勾起了學生對自然界的強烈關注,進而結合教師的合理啟發引導,使學生于正常的思維處產生了認知沖突,并由此轉化為可操作性的科學問題――對雨如何影響土地的研究。
這樣,通過對生活內容挖掘、剪輯、重組、放大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優化了問題情境設置,促進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科學問題,引導他們邁好了從生活走進科學的第一步。
二、合理構建模式,促成有效探究
1. 準備生活化的探究材料。科學探究活動需要一定的材料,目前各校的實驗室裝備雖然均達省頒Ⅰ類標準,但依然有不少材料需要師生自己來準備。
教師不妨布置學生到他們生活的周圍,到大自然中去搜集各種各樣的材料。三年級學生是從植物、動物單元,開始接觸科學課的。讓學生到校園、公園里去撿落葉,菜園里、草地上、土壤中找蝸牛與蚯蚓……這樣一開始就讓孩子們認識到,科學研究的對象就在我們熟悉的周圍環境中,科學探究需要的材料就在我們身邊。
例如,三年級學生從“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學習,開始了對物質世界的探究。可讓學生觀察、搜集生活中的常見小物品,以便用豐富的材料來研究它們的硬度、韌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能力等,這樣就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而且讓他們發現,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材料特性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進而認識到材料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響著周圍的環境。學生準備的研究材料越多,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經驗也隨之豐富,對于結論的得出更加科學、更帶有普遍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讓學生親身經歷、感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 帶著生活經驗自主探究。認知論告訴我們,學習者新學習的材料與他腦中原有的知識存在邏輯關系,發生相互作用,這樣的學習才是最有效的。要讓學生有效地探究、建構科學概念,就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原有知識儲備,啟動學生生活中已有的相關實踐經驗和經歷,來推進探究過程。并在團隊交流、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加以同化、順應,讓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結構均能得到優化,最終完成可行性較高的探究前期的活動設計。
例如,大多學生在生活中早有過用筷子敲擊碗、杯的行為,并且知道這樣會發出不同的聲響來。因此,在《聲音的變化》一課的教學中,“觀察比較聲音高低的變化”實驗設計,完全可以先放手讓學生自己根據具體形象的生活依托,展開抽象思維,在腦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思考流程,然后通過交流進行各種思維的碰撞。教師指導的重點則放在引導學生思考,你這樣設計的意圖是什么(改變了什么因素)?試驗操作時應注意些什么(控制哪些因素)?觀察目標是什么?這樣,既可讓學生在經歷方案設計過程中,逐步學會科學地思考,又規范了孩子們所經歷的探究過程,保證了自主探究過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當然,在探究活動的其他各環節中,教師都應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積極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技能,以及已學的科學概念,讓學生逐步學會自主處理出現的各種情況或問題。
3. 注重證據、邏輯推理、質疑。時下,不少老師在研討展示、競賽課時,往往會挖空心思地思索,力求弄點新意的實驗來,以體現“探究過程”的優化;而觀課者心里也滋生了不這樣就不算是成功的課。也有的教師認為觀察、實驗不過是一個簡單或者復雜的操作性活動,實驗前的規劃意義大于實驗的操作意義。
其實,就小學生的整個科學探究過程而言,收集事實現象與各證據,進行合理論證或解釋,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教師的“創意”節點應該釋放于此。絕不能缺失引導孩子們的這一段“走路”過程。可指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多方法地進行收集證據。除了觀察實驗中得到的證據外,還應引導他們如何將教材呈現的現象轉化為證據,以及善于以生活經驗來驗證證據的有效性,以及展開相關的邏輯推理或相互質疑;注重引導學生思考事實證據和科學結論之間的關系,幫助他們學習建立科學模型。這樣的教學,不但可以讓學生讓了解知識的背景與形成過程,而且漸入到學會方法,學會思想的境界。例如,《形狀與結構》(教科版六年級上)單元教學時,對“大跨度的鋼索橋”的研究,除了觀察生活中各座鋼索橋的結構,及共同的顯著特點外,應引導學生通過模擬建造“鋼索橋”,體驗鋼纜的拉力,以此作為一個有力的證據。
又如,在《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中,無論是加熱鐵絲的中間或是一端,加熱金屬圓片的中心或是邊緣一個點,觀察到火柴或者蠟環掉下的先后、蠟的融化現象,這都只是實驗操作的自然結果。教師還應重點引導學生找到熱的傳遞方向與這現象之間的邏輯關聯,并根據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推測熱的傳遞方向和過程。最終認識到熱的傳遞特點: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此外,我們教師不能有選擇地過濾掉學生實驗活動中的疑問,以及可能出現的實驗異常現象。這樣,牢牢把握小學生內在的心智技能活動,并經一番梳理和提煉,實現了實驗現象與問題解釋之間的對接,使實驗目的回歸理性和深刻,這才是本課教學的關鍵。
三、回歸生活實際,拓展認知結構
如果說科學課堂為學生創設了一種理性認識生活世界的精神隧道,那么,課外的探究活動就是在生活世界里高速行駛著的列車。因此,學生的科學探究不能局限于課堂內。把課內進行的科學探究與課外實踐結合起來,將科學研究帶入小學生的生活,這樣既拓寬學生的視野,又能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
1. 延伸探究活動。課堂活動在課外得以延續,有賴于教師的指導到位。受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的影響,學生在課外活動的隨意性就很強,也缺乏堅持研究的意志。因此,教師不能只有布置,而忽視具體的引導。對制約學生探究活動順利開展的難關,教師應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孩子們一起來謀劃多樣化的解困良策。比如,《植物的生長變化》(教科版三年級下)單元教學中,“植物根的生長”、“出土后幼苗的變化”的研究活動,教師的指導就應下足功夫。如可指導學生將觀察的內容,設計成表式,起到提示觀察作用,且方便了學生的記錄,為小學生建立植物生長周期的概念提供足夠的幫助。
此外,像《動物的生命周期》(教科版三年級下)、《天氣》(教科版四年級上)單元,《月相變化》(教科版年級下)等課文的教學,均需要我們教師將指導工作做到孩子們的心坎里,促使他們學會并堅持在課外定期觀察、記錄以及分析數據的方法。同時,應每天走到學生中間,了解他們的課外研究情況,并運用多種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表揚表現好的孩子;及時處理各種意外情況。對于確有難度的探究活動,則鼓勵用小組協作的形式,來減輕個體學生的負擔,但又確保探究活動深入開展下去。這樣做,學生收獲的不僅是大量的探究信息,還有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探究能力、習慣的發展生長。
需要強調的是,教師預先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性,作出充分的評估,擬定具體的應對方案。同時必須對學生做好充分的安全教育,以免課外實踐活動中出現任何一丁點的意外。像《做框架》課后對建筑工地上的腳手架結構的觀察研究活動,到何處觀察、站在什么位置、采取什么安全保護措施等等,都必須經教師的事前實地考察后,讓每一個參與活動的學生明確無誤,確保萬無一失。
2. 解決實際問題。為了讓學生在課內所學到的科學知識、建立的科學模型,在課外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我們教師應多為孩子們創造知識的運用的機會。促使他們養成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科學地思考生活中問題的習慣。
實驗教材有意減輕學生的負擔,如,數與代數這一領域減少了繁雜算術內容,降低了運算要求,減少單純的技能性訓練,避免繁雜計算和程式化地敘述“算理”,使數學內容變得有趣,變得容易,這是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的。但新增加或加強的一些內容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高了,對不少學生存在一定困難。
如,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幾和第幾》,每次遇到這樣的填空題,學生的錯誤率特別高,因為大部分學生漢字還沒認識幾個,讓他們把左邊的四個圈起來并把第四個涂上顏色,對一部分學生來說存在一定困難。
又如,一年級下冊的《認識時間》及《認識人民幣》,學生學起來也很吃力,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相關的生活經驗少,接受能力較差。如果改在二年級學習乘法之后再來學習,能運用乘法知識解決該類問題,學生會學得更輕松,掌握更牢固。
再如,有的單元內容知識量較大,基本計算練習題目設計較少,學生很難達到計算的熟練程度,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相對較差,兩極分化現象明顯,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例2和例3;有的例題后沒有相應的練習,教師還要設計練習題讓學生做,如,六年級上冊的和倍問題;還有的練習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高了,學生也有一定困難,如,三年級下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的練十四第3題。
教材空間與圖形部分也有的內容要求過高,如,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圖形與變換》中“畫出平移后的圖形”的教學很難,如果到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圖形的變換》一起學會簡單得多。
二、結構編排,有些銜接混亂
現在的教科書注意將數學知識循環上升進行編排,內容的編排盡可能地展現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展開所要學習的數學主題。使學生在了解知識來龍去脈的基礎上,理解并掌握相應的學習內容。但還有部分內容出現了知識銜接混亂的問題,影響學生的學習。
比如,二年級上冊教材第一單元《長度單位》的教學,應該安排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之后,而人教版實驗教材卻安排在此之前。這樣安排,學生在學習此內容的時候,想進行單位換算的時候,由于沒有學過筆算加減法,在數據是兩位數時,學生就不會進行計算。
又如,三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四邊形》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教學,一些計算涉及到“多位數乘一位數”方面的計算技能,而教材卻把筆算乘法安排在后面的第六單元。這樣安排,遇到長、正方形邊長大于10時,由于沒有學過筆算乘法,大部分學生就會感到計算困難。還有本冊第五單元《時、分、秒》“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也要涉及到“多位數乘一位數”這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如果把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調整到第三單元《四邊形》之前,才符合知識循環上升規律,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聯系生活,有些實際偏離
教材安排了許多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了素材。但教材考慮更多的是城市兒童的生活經驗,教材中的許多情景圖更多的是來自城市學生的生活經驗,而農村學生較少有這方面的經驗。比如,三年級上冊教材第15頁主題圖表格中的相關概念離學生生活太遠,學生不易理解,還有第68頁和第79頁的情景圖對大部分農村孩子來說是比較陌生的。然而,畢竟農村學生占了全國的絕大部分,作為全國小學生的使用版本,應當更多地考慮農村兒童的生活經驗,搜集農村兒童喜歡的活動、熟悉的場景納入教材情景圖,適當增加農村題材。可以分為城市版和農村版,為不同地域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不同地域的教師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做一次大膽改革。
此外,還可以加大教科書在農村的二次開發力度。在現代化與城市化進程中,農村一些特色資源的保留與進一步開發意義重大。教科書在農村的二次開發,小的方面包括對于農村地方及農村學校特色資源的發掘與建設,大的方面可以是對于鄉村自然資源、民風民俗、優秀人物、現實問題等鄉土文化的加工利用。如果能夠立足于農村現實、貼近農村學生生活,對教科書進行二次開發,既能夠傳達與城市同樣的內容保證了學生升學的公平性,又不至于使農村學生擔心未來出路問題,而且對于鄉土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有重要作用。
四、操作實踐,有些力不從心
文章編號:1009-010X(2014)26-0080-01
培養小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是我們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職責。小學生都有愛動、愛問、好奇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實驗室里的任何一種儀器都感到新奇,總愛問這問那。只要教師抓住他們的心理特點,加以點撥、指導,很容易激發他們對實驗課的興趣。下面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兩點做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
問題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入境入情的過程中逐步發現由簡單到復雜、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的許多問題。這一環節處理得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整節課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在上每一節課時,都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教科版(以下所舉均為科研版教材課例)三年級《磁鐵的性質》一課,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教師拿出課前準備的教具,一塊木板,木板上放著用多個長方體木塊做的小火車,車頭用鐵皮包著,學生看后很奇怪,不知道老師要干什么。我接下來說,現在老師給你們變個魔術,老師用這根塑料棒指在火車下面,就能讓它動起來,你們相信嗎?同學們用懷疑的態度靜觀我的表演。我拿起“塑料棒”(里面放著條形磁鐵)在木板的底下,對準“火車頭”的位置慢慢移動,“火車”動起來了,學生們一片歡呼。我接著問:你們想知道它的秘密嗎?以此引出了探究學磁鐵性質的小組實驗,學生都興致勃勃地順利完成了實驗。又如,三年級下冊《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課,我是這樣設置情境的:我拿著準備的教具說,現在老師這個瓶子里有大小相同的、顏色相近的兩種球,塑料球和玻璃球,你們能幫老師區分開這兩種球嗎?同學們眾說紛紜。一個學生突然說,往瓶子里倒水,塑料球就會浮起來。我高興地叫這個同學上臺演示,結果真分開了。接下來的實驗,木塊、銅塊、回形針、橡皮、鐵片、三角板等在水中的沉浮實驗很快做完了。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了科學知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放手讓學生設計實驗,調動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