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8 22:20: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設計策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通常,動漫角色設計是根據故事梗概和劇本設定要求,結合適當的風格進行的。受眾通過觀看動漫形象,可以體驗到角色的喜怒哀樂、性格特征等人性化要素,從而對角色表演和影片情節發展產生進一步理解。角色形象設計一般包括角色造型、色彩搭配,以及動作、表情、服裝配飾、道具等方面的設計。除此之外,設計者還要依據劇本或概念設計完善角色的人物背景、性格特征、喜愛偏好等人格化屬性。經過上述設計環節,才能讓角色更容易被受眾所接納和信服。在具體的創作中,往往由于各種原因,角色的設計與觀者的體驗有一定的偏差。這種偏差過大時會導致動漫作品的傳播受到阻礙和影響。因此研究一套科學合理、符合商業需求和藝術水準并重的動漫角色設計策略,能讓廣大動畫角色設計工作者事半功倍,同時也更利于動漫作品的商業化推廣。
三、動漫角色設計策略制訂
從設計師、動漫角色與受眾群體三者之間的關系看,可以引入交互設計的分析方法,制訂行之有效的動漫角色設計策略。交互設計致力于了解目標用戶的期望,通過對人本身的心理和行為特點進行歸納,找到產品和客戶之間的平衡點。在動漫角色的設計過程中,由于設計師自身的局限性,通常被自己的設計經驗、色彩偏好、造型風格所牽絆。如果明確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可以使他們把用戶需求放在第一位。設計師可以通過對受眾群體進行調查和訪談,了解更多市場對于動漫產品的訴求。如,設計一位中國古代傳統人物形象時,可以通過提供角色概念化分類特征的調查問卷,收集目標群體對這類人物形象的預期訴求。在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方法中,設定受眾目標是十分重要的。如,在傅業燾的《基于感性意象的動漫角色形象評價》這篇文章中,通過對16~28歲的受眾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經六位專家的分析和研究,再提出符合動漫設計的解決方案。根據上述分析和案例研究,筆者建立了一套動畫角色設計策略流程。筆者將動漫角色設計所需考慮的要素歸納為6個主要方面:形象分類、能力特長、個性魅力、角色要素、情境設計、造型設計。通過這6個方面的設計可以探尋受眾群體與設計師之間的情感鏈接。這些特征包含了設計元素和設計規則。以封神榜人物二郎神為例,角色是非凡的天神,擁有超強的法術能力、鎧甲、三尖兩刃刀和哮天犬,活動于人神交界的地域;其造型為陰柔型的美男子,有著丹鳳眼、結實的臂膀;等等。根據以上6個方面,結合歷史資料查詢、用戶情感體驗,角色設計師將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完成角色設計的初稿方案。然后在初稿方案的基礎上聽取專家、用戶的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最終完成終稿。顯然,這種以受眾為目標的設計策略更容易被目標群體所接納,同時也避免了動漫企業由于閉門造車最終被市場所拋棄的被動局面。對設計師來說,這種設計策略的優勢在于可以通過市場的反響逐步修正自己的設計缺陷和設計理念。當然,由于前期的調研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成本,所以這種策略在短期內很難體現成效,但是從國內整體動漫產業的發展前景看,唯有尊重受眾的感受才能制作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作品。
1、引言
WPF的出現為Windows應用程序的開發帶來一次新的革命,因為新的架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開發模式,使得界面的顯示和代碼得到更好的分離。界面的顯示和代碼的分離,使界面設計起來更加簡單,更加絢麗和驚艷。
當你需要一個表現豐富的控件時,而已經存在的控件又不能滿足需要,這個時候就需要開發一個定制的控件了。WPF提供了創建控件的通用模式,為控件的定制提供了靈活性,因此我們在定制一個控件時,我們必須了解其本身的特性,這樣我們才能設計出更絢麗的UI界面。
2、設計策略
2.1 WPF中的Content
WPF中關于Content[3]的概念就是指控件需要所顯示的內容,顯示的內容豐富多彩的,不再是單純的字符串。你可以將其設置為圖片,文字和控件的組合形式,顯示形式是多變的。
許多標準的WPF控件是支持豐富的內容顯示,比如在一個Label的Content里面可以設置圖片,文字,和其他一些控件像Button,CheckBox等等。
Content里面設置的效果可以說是很豐富的,控件的Content里面可以設置為一些動畫效果和觸發事件,達到絢麗界面的效果。總的來說,WPF控件本身可以包含各種可視界面和任何的數據形式,所以一般來說沒有必要達到用戶的一個復雜的界面,而去創建或者是修改控件。
2.2樣式(Style)
在WPF中我們通過Style來設置控件的一些屬性,實際上樣式是對控件屬性的展示。通過設置樣式,我們可以對控件的顯示效果和行為進行重用,并可以使該設置影響到指定范圍內的所有該控件或者是指定的某一控件,這樣就達到了套用樣式避免重寫控件的效果。比如說我們想把窗口中的每一個TextBox都顯示為同一種風格,我們可以設置一個Style,而不必分別去設置每一個TextBox,其中Style被作為一種資源來調用。
用Setter是用來設置TextBox類的屬性的,可以對字體顏色屬性(Foreground),背景顏色屬性(Background)以及顯示內容屬性(Text)等等進行設置,當然你可以進行更多的屬性設置,只要它具備該屬性。以后每定義一個TextBox,都是這種風格的,即使里在定義的時候又重新設置了上述屬性是對TextBox的外觀是沒有改變的,還是在資源里面定義的那種樣式,除非有明確的指明。當然可以設置Style中沒有設置的屬性,這種屬性設置是有效的,是可以對TextBox的外觀進行更改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不愿意把所有的某一類控件都使用成同一種風格,可能某一區域使用一種風格,另外一個區域使用不同的一種風格。上述的TextBox的風格都要受到Style的影響,要想把定義的Style影響到指定的TextBox類,而其他的TextBox不受到影響,只需要在Style中加上了x:Key="TxbStyle",然后對需要引用的類中加上Style="{StaticResource TxbStyle}, 對于Style的設置,我們也可以在里面添加Trigger(觸發器)[4]來對界面的交互做出改變,具體的應用會在后面的觸發器里面提到。
2.3WPF中的控件模板(ControlTemplate)
其實WPF的每一個控件都有一個默認的模板,該模板描述了控件的外觀以及外觀對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應。我們可以自定義一個模板來替換掉控件的默認模板以便打造個性化的控件。
前面已經講過了關于控件的Style的設置,Style的設置只能在控件已有的屬性上進行設置,但是要想改變控件的內部結構就必須通過改變控件模板來實現,控件模板可以改變控件的內部結構,極大程度地改變控件的外觀。要替換控件模板,我們只需聲明控件模板對象,然后對控件模板對象做相應的定義,然后把定義好的控件模板對象賦值給Template就行了。
控件模板包含兩個重要的屬性:
(1)VisualTree,該模板的視覺樹,其實我們就是使用這個屬性來描述控件的外觀的。
(2)Triggers,觸發器列表,里面包含一些觸發器Trigger,我們可以定制這個觸發器列表來使控件對外界的刺激發生反應。
2.4數據模板(DataTemplate)
WPF中的數據模板(DataTemplate)為數據的表現方式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WPF控件具有支持自定義數據表示的內置功能。通過對數據模板得到設置,我們可以改變數據的顯示風格,通過對數據模板的更改我們可以對同一個控件里面的數據可以有不同的顯示風格,顯示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從而來達到改變控件的目的。利用數據模板,您可以聲明性地指定某個數據片斷的可視化方式。您可以將問題換個方向,讓數據來確定將要創建的顯示內容,而無需創建可綁定到數據的自定義用戶界面。WPF中數據模板同樣對數據的綁定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3、結束語
WPF的出現為控件的設計提供了很絢麗的平臺,掌握控件的設計策略使我們在自定義控件時,變得更加靈活。我們必須很好地掌握控件的屬性,這點是很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控件的屬性才能有合理的決策,才能設計出更好的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2.再利用的空間匹配設計策略
2.1完形“完形心理學“又稱“格式塔心理學”,是當代西方心理學的重要流派,它認為人類對事物的具有整體認知的傾向性,在視覺法則上具有“封閉性”、“連續性”、“相似性”這幾個原則。在建筑的再利用和改造中,建筑師常常利用“完形”的手法來達到對“整體性”的預期,創造出更單純的三維空間。金城里兩戶住宅之間共用一個突出的樓梯間,空間邊界都是不規則的,設計者將樓梯間的空間“完形”,使三組住宅整合為了三個連續完整的矩形空間用作展覽;同時通過連續的立面限定中庭的形態,避免中庭里產生過多陰角空間。2.2連接金城銀行建筑群的四棟建筑原沒有交通聯系。設計者將交通功能置入到建筑之間的間隙當中形成四個交通空間。但金城銀行與金城里的層高不一致,金城銀行底層高2.5m,二層高5m,三至五層高3m。金城里底層高4.5m,二三層原層高3m,經改造后層高均為4m,無法直接聯系起來,設計者巧妙的將兩者之間的縫隙設計為殘疾人坡道,解決了不同層高之間的高差問題,同時滿足無障礙要求。但通過對實際使用情況的觀察,殘疾人坡道的設計在細節上處理的不夠到位,利用率較低。2.3整合金城里建筑群中原有一個梯形院落,設計者將其改造為中庭,把金城里建筑群整合為一個單體建筑。這個中庭成為美術館主要的交流和休憩的空間,必要時也可以布置為小型的報告廳。設計者極力保持金城里住宅的立面,模糊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的界限,在建筑內部營造出“街道”的場所感。2.4豎向重組多層建筑通常可以通過減層或局部減層形成門廳等大空間的方式來滿足新功能的使用要求。金城銀行作為一級保護建筑,對其保護的要求比較嚴格,以不動其主體結構為佳,沒有進行豎向上的改造。金城里住宅為武漢市二級保護建筑,層高僅3m不符合展廳的使用要求。設計者將住宅內部的結構全面拆除,僅保留原來的外立面,再重新設置樓板,將每層層高提至4m;并將東邊建筑二三層樓板局部減去,形成了一個高8.4m的大型展覽空間,以適應某些大型展品的高度要求。(如圖4)2.5注入為了能夠使展覽空間形成連續完整的動線,設計者在金城銀行建筑群的北端擴建了一部分,在美術館的軸線上形成了門廳(原金城銀行)——中庭——北門廳(擴建)的空間序列,由歷史建筑的恢弘大氣過渡到現代建筑的簡潔純粹。擴建部分以三角形為母題進行空間構圖,呼應基地,兩個三角形的體量圍合形成一個棱形的廣場。在立面上,擴建部分作為原建筑立面的延續,采取的是低調謙遜姿態,灰色花崗巖石材與原建筑灰色水刷石墻面相協調。原來的立面是序列感和秩序感很強的柱廊空間,新建筑則是大面積實墻,部分用條窗作為立面元素,強調的是擴建部分的現代性和整體性。
1 中國餐飲業的發展現狀
從國家餐飲政策導向的角度分析,餐飲業處于良好的發展時期。隨著提出的關于餐飲浪費等良好政策的導向,高端會所、高消費餐飲等已不受歡迎。
大眾餐飲成為一種滿足普通百姓需求的新型商業形態。大眾餐飲以方便快捷、消費適中、具有創新性為主要特征,通過地方小吃、大排檔、社區餐飲、特色餐飲等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如今,大眾消費者已經成為餐飲市場的主體,大眾餐飲的需求也漸趨多樣化,人們對飲食追求的“小而精”,逐漸取代“大而全”。
同時,我國餐飲行業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例如,環境與菜品特色很難做到兼具,品牌運營不足,食品健康,法律、法規不完善等問題;部分餐飲空間為了提高空間設計的最大奢華感,將最貴的材料進行堆砌,進行無意義的裝飾,從而忽視了消費者為主體的設計理念;還有部分大排檔空間布局紊亂,環境衛生臟亂差,食品不安全等問題。這種餐飲空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面對這些問題需要商家與政府共同面對問題,應認真考慮受眾群體的要求和感受,了解不同消費者的消費類型,繼而對餐飲空間做出準確的定位。
2 福州大學城周邊的餐飲業的發展現狀及特色分析
2.1 大學城周邊餐飲市場的概況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大眾對文化水平的重視度提高,高等院校生源不斷增長,導致高校人數逐年增長,規模越來越大。大學生這一龐大的消費群體所占比重也是越來越大,從而對高校周邊餐飲業產生了強大的消費刺激,使周邊餐飲業迅速發展。同時,各高校加速后勤社會化進程,也為當今大學城餐飲業變革提供新的機遇新的商機。餐飲市場包含多種業態,競爭激烈,倉山萬達廣場是集購物、娛樂、餐飲為一體的大型SOHO區,面對的消費群體為普通大眾,本文主要以福州大學城周邊的倉山萬達廣場的餐飲市場為例進行分析。
2.2 普通大眾對餐飲的消費需求
普通大眾餐飲社交消費具備時間、地域等多種特色,大眾對餐飲空間的設計風格也有所要求,將易受大眾歡迎的流行文化元素融入餐飲空間的設計,在開學季、畢業季、圣誕節、元旦、國慶等主要活動段對于餐飲的需求比較集中,當然大部分普通大眾的消費水平相對較低。
2.3 對福州大學城周邊餐飲空間的考察
(1)汽車主題的“李家”餐廳的設計策略與經營模式。李家(倉山萬達店)是大豐收旗下的一家餐飲空間,整個餐廳占地面積1075O,餐廳內共有96張桌椅,398個座位。這家餐飲空間以“汽車”作為主題,主要以車轍印、輪胎、時速表、鏈條等作為墻面界面、地板界面和天花界面的裝飾,菜品以大眾家常菜為主要菜系,價格親民。李家作為“空間體驗”類型的餐飲空間,注重空間的體驗過程,大眾化的家常菜系口味并不突出,其點餐模式為自主網絡點餐,客人到達餐廳以后,只要輕輕按動計算機鍵盤,計算機上就可以展現出菜肴的品種、價格等具體信息。李家餐廳生產經營活動的組織和餐廳的商業氛圍的塑造都是圍繞“汽車文化”這項主題來展開的,使李家餐廳成為倉山區風格獨特的主題餐廳,刺激周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這就是李家餐廳吸引美食愛好者的重要手段。這家主題餐廳的重點是建設這個主題餐廳的環境氛圍,而忽略了整體的食品質量和服務,通過協調和跟進營銷策略,使餐飲最初發展的動力持續下去。
(2)異域風情的“蕉葉”餐廳的設計策略與經營模式。這家“蕉葉”餐廳在主題的營造和設置上,主要采用東南亞獨有的自然而淳樸的風土人情、民風、民俗作為主題。東南亞地區處于低緯度地區,屬于熱帶氣候,大部分地區處于南北回歸線之間,使氣候與飲食習慣直接有著密切的影響關系,因為悶熱潮濕的氣候因素,致使東南亞地區的飲食習慣主要以酸、辣為主,形成了東南亞飲食的主要特色。“蕉葉”餐廳所代表的泰式料理則是東南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菜系,餐廳整體的室內環境為典型的東南亞風格,步入其中,濃郁的東南亞氛圍油然而生,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服務上無不體現著東南亞的餐飲文化,同時還穿插著東南亞地區的建筑、宗教等文化因素。總之,從服務、產品、環境、經營策略、主題活動、經營活動等多個層面將“蕉葉”主題餐廳文化氛圍營造得十分系統,通過多方面的協同配合,塑造一個全方位的文化氛圍,突顯主題特色。
2.4 消費者行為對餐飲空間設計的影響
餐飲空間設計首要注重的因素就是空間的使用功能,而要更加全面地設計出功能合理且人性化的餐飲空間,就需要對人的行為規律和心理需求有更多的掌握。當然,在滿足功能性的同時,情感需求也是同等重要的,從餐飲空間的視覺感受、觸覺感受和聽覺感受都要符合消費者的接受尺度和審美情感。
3 新型的餐飲業設計策略與經營模式
餐飲業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人民消費理念的提高,大眾餐飲形式已經讓人們失去新鮮感。隨著消費理念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行為變得越來越個性,對餐飲業的就餐環境和體驗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從以前的只求溫飽慢慢發展到追求最美味的食物。因此,新型餐飲業的興起是餐飲業發展的大趨勢,而卡岸手抓餐吧正是這種餐飲業發展大趨勢下,所興起的新型經營模式。
3.1 卡岸手抓餐吧的基本概況
卡岸手抓餐吧地處福州市倉山區首山路45-3首山新都匯一層13店面,是卡岸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低成本經營項目。卡岸是以“大航海時代”為背景的主題餐廳,順應了現代社會餐飲美食發展的時尚潮流,是一家多元文化體驗的餐吧品牌。
3.2 特色所在及模式
卡岸手抓餐吧已不再是一個單純地提供美食的餐飲場所,它的經營模式完美地將餐飲和酒吧融為一體,白天在這里可以享受美食,夜晚是酒吧業態,成了年輕人吃、喝、玩、樂解壓放松的天堂。同時,它顛覆了傳統的進餐方法,以“手抓”的形式進餐,舍棄中餐的碗筷、勺子,也舍棄西餐中的刀叉,其目的就是為消費者打造一個輕松自在、瘋狂自由的就餐環境,讓消費者仿佛回到了“大航海時代”,用簡單粗暴的就餐方式來表達對美食的追求。
秉承美食無國界經營理念的同時,更讓你感受到異國風情。其消費群體以16~40歲青年為主,消費價位在50~80元,適宜情侶約會、家庭聚會、朋友聚餐、休閑小憩。
4 結語
當人們對食物的理解遠遠超過“吃”這么簡單時,餐飲空間將被賦予新的使命和內涵。人們在餐廳與異域風情的味道,家鄉向往未來,過去的記憶,餐飲空間作為一個消費者的容器,是淋漓盡致地體現設計中包含的歷史、民族、宗教文化等。
本文主要以大眾化餐飲空間的經營模式和營銷策略為例,以消費者行為為依據,分析、總結了餐飲空間設計中的一些設計理念和思想,但本文所涉及的領域中的一些觀點和想法,表達尚不夠完善,研究尚不夠深入。如今,互聯網的沖擊,大數據、智慧城市等概念已經悄然進入人們的生活,傳統的零售店、書店瀕臨倒閉,餐飲空間是否也會為信息化時代做出妥協,只有把握時代的脈搏,更深入地了解消費者行為和需求,才能設計出引領消費市場的餐飲空間。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企業的生存也變得日趨嚴酷,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僅僅依靠科學技術已經不能保持企業在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好的產品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體,設計對產品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對企業來說,設計則需要與管理結合,把設計管理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從企業的總體觀念出發,才能構筑企業競爭的新方向。
一、設計策略概述
現代企業的設計策略是企業設計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它通過產品設計獲取競爭優勢。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設計的角色一直在變化,起初大部分的管理者總是認為設計是微不足道的,設計師的工作只不過是決定產品的色彩及外觀,設計與事業的成功似乎是沒有任何關系。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已經把設計看做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忽視設計的戰略價值與意義是一種膚淺的行為。設計的重點不是產品華麗的外表而是如何經營、為顧客服務和創造價值。設計策略是企業隨市場、技術等環境條件的變化,制定設計目標與方向,評估設計因素與資源的綜合運用,它不僅反映未來市場營銷與技術的發展方向,同時也可視為是針對企業發展所做出的設計理念與規劃,其目的在于為企業設計師或設計產品時進行指導,并協助產品、傳達、環境、設別設計的標準。
產品的開發不僅需要設計,更涉及成本、資源、消費者、市場、服務、組織、技術、制造等多個方面。優秀的設計不僅需要設計師的努力,更需要有前瞻性的設計策略,有效的分配與協調設計資源與行動以完成公司的目標。例如,韓國三星公司曾是一個以工程技術為核心的二流消費電子制造商,早在1996年就在公司內部進行“設計革命”,對設計部門進行改革,使之成為公司的中心,并調動全體員工的創新精神,把“設計”定為三星公司發展的核心戰略。在金融危機期間,仍堅持走設計為重的發展道路,為了加強產品實際與宣傳形象的統一性,公司又進一步完善了“設計為先”的管理策略。為了避免造成消費者視覺上的混亂,先后終止與全球五十四個廣告公司的合作,僅保留紐約FCB一家國際廣告公司,其目的就在于保證品牌形象的統一性。在內部設計管理上,先后在世界各地成立了產品設計中心,極力的表現三星“理智與情感平衡”的設計原則,最終使企業轉變成以市場為主導、崇尚設計風格的企業。
二、設計策略的制定與實施
(一)設計策略分析
企業的發展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即有外部環境的影響又有企業內部環境的影響。對于企業來說,科學的策略分析是必要且現實的。首先,外部環境中國家的產業政策、經濟技術水平以及社會文化社會道德等都是直接的決定因素。其次,產業環境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企業的生產活動既要面向消費者,又要面對行業對手的競爭。面對競爭對手時,設計策略并非一成不變,當其改變設計策略的時候,要及時的分析這種變化可能引起的后果,加以預測并做出相應的調整,通過科學的分析揚長避短。面對消費者,要分析產品的價格、性能、外觀以及消費習慣等,任何一個細微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消費者的心理變化。優秀的設計是在充分分析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的基礎上,兼顧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同時又能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產品開發。目前,國際上許多知名公司都采用一種“觀察實驗室”的方法,設計人員可以透過透明的玻璃觀察消費者挑選產品的一切行為與反應,并記錄相關的消費行為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這不僅是設計師設計靈感的源泉,更是企業制定正確設計策略的保證。與此同時,企業內環環境中的財務狀況、人力資源以及技術設備等因素同樣是必須考慮的因素。通過對企業內部能力的分析,了解企業所具備的優勢和劣勢,以及所具備的創造以及維持競爭力的各種能力,制定出適合自身能力的設計策略。科學合理的策略分析是設計策略的先決條件。
(二)設計策略的制定
制定設計策略,首先要考慮的是企業的設計理念。設計理念并不像設計策略一樣具有較強的顯現性,它是一種隱形力量,貫穿在所有工作組織與基礎的每一個設計過程中,始終影響著設計策略的方向。優秀的設計理念不僅可以形成有效的設計策略,更是設計策略的驅動力和重要支柱。現代社會注重人的本體地位,企業的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目標均是人。從消費者的角度看,產品設計首先應當考慮到使用的舒適度與安全性,從管理的角度看,管理也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因此,不難看出,無論是從消費者的角度看還是從管理的角度來看,關注人的價值與意義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荷蘭飛利浦公司提出的“一個設計”的理念,是指一切服務與設計相連,通過把管理者置于商業環境中,使其對產品設計與服務有切身的體驗,并做出深刻的認識與評價,進而與設計師共同探討設計的可行性方案,能夠成功的將項目引入設計渠道。理念先于設計,在清晰的設計理念基礎上,設計策略才能走的更遠。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高效的價值設計機制,更需要有優秀的設計理念,這樣才能創造出卓越的設計力。其次是產品方針。過去那種以價格為手段的惡性競爭方式已經逐漸淘汰,而設計的“個性化”發展已逐漸成為市場競爭的主要方式與發展方向。市場上任何取勝的企業,無論是在產品名稱上還是產品的“個性化”研發上都做的相當出色。現代社會,從產品到服務,無論是制造還是分銷,都必須以顧客的需求為導向,發展“個性化”特質。“個性化”設計就是要意識到每個個體都是市場的一個份額,要想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就必須在設計上獨具匠心,適應單個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以目標消費人群為導向,時刻關注市場變化,及時豐富產品線,隨著市場的發展,在不同階段更新產品線以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產品的多元化發展也是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設計策略的實施
設計策略的實施離不開科學的管理,管理是發揮設計力量與價值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管理好,設計策略才能真正落實。首先,管理的對象不僅包括產品及設計,還包括其他全部生產及銷售活動。設計策略的管理始終是圍繞設計師、設計管理人員、經營者及消費者進行。設計不僅涉及設計師,更涉及到企業的每一個微小細胞,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個部門通力協作,共同努力。因此,設計策略的實施首先應當建立一個完善的設計管理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企業的決策部門必須有專人負責設計管理工作,其工作的重心在于協調涉及設計活動的各個部門。承擔這項工作的人不僅要懂得設計,還要具備一定的設計能力。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需要明白并重視設計的價值,才能讓設計真正成為設計策略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并努力把設計策略轉變為企業視覺形象。同時,營銷人員需要進行相關設計知識普及,使其關注產品的整個生產及銷售過程。這就需要在各個部門之間建立起一個設計管理小組,管理日常的設計活動,保證設計以最大限度的交流,將設計策略落實到企業的方方面面。第二,建立一套完善的企業設計策略指導手冊,也是企業促進設計策略有效實施的手段之一。設計策略指導手冊應當是一套標準的設計手冊,用來控制一切與設計相關的活動,全面、準確的傳達企業設計理念、經營理念、發展戰略等。指導手冊不僅包括企業的標志、標準色、標準字體等平面視覺要素,還包括企業的產品設計、環境設計等指導原則,并保證其持續性,打造一個統一的企業形象。第三,在設計策略的實施與執行過程中,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饋與評價系統必不可少。產品投入市場以后,需要對產品進行有效的跟蹤調查來檢驗消費者對產品及服務是否滿意,滿意程度如何。信息反饋系統數據的充分性與正確程度直接影響企業設計策略的調整與制定方向。不能因產品的暢銷與否而忽視信息反饋工作,沒有嚴謹的流程和根本性的認識,設計即使能命中市場,也不能持續成功。
三、結語
設計策略是企業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主要的差距之一就是對于設計理念與管理的忽視。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應當加強對設計的認識、重視設計、完善設計管理,在分析與管理的基礎上提升設計水平,構筑科學的設計策略,開發以設計為導向的產品。要想縮短差距,就必須將設計策略提到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通過設計策略提升產品的內涵,打造全新的品牌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將企業引向成功的發展道路上。
【參考文獻】
建筑填充的類型及其設計難點
滿足內部功能和協調外部環境是建筑需要面對的普遍問題。建筑填充與周邊建筑間距較小甚至互相緊貼,因此內向與外向的問題體現得更為突出。如何合理巧妙地化解基地面積有限、基地輪廓特殊(異形或狹長)、周邊被建筑緊貼等難題,滿足建筑自身功能需求是建筑填充要解決的內向問題。此外,建筑填充還要兼顧協調城市空間。填充是縫補破碎城市空間的策略之一,但并不意味著不加思考地填補空缺,形態與外觀的不當會帶來適得其反的后果。
建筑填充在城市街區中所處位置的不同直接關系到設計策略的產生。在西方城市用地的管理和開發中,地塊大致分為四類:街角地塊、雙界面地塊、單界面地塊和旗狀地塊(圖1)。
(1)街角地塊(Corner Lot):由于同時鄰接兩條道路,對位于這一類地塊上的建筑來說,其形態和外觀對城市空間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2)雙界面地塊(Double Frontage Lot):擁有兩個城市界面,與前后兩條城市街道相鄰。由于雙界面地塊有前后兩個界面與城市空間相接,空間的連通性往往成為處理雙界面地塊建筑設計的重點。
(3)單界面地塊(Interior Lot)和旗狀地塊(Flag Lot):二者特點近似,都是只有一個臨街面的其余幾邊與周邊地塊、河流、鐵路等鄰接的地塊類型。地塊上的建筑只有通過唯一的臨街面滿足出入和采光的需要,即使其他三邊不與周邊房屋緊貼也會較為消極。本文將二者視為相同的地塊類型,統稱為單界面地塊。
如果通過產權地塊的概念來描述建筑所處的位置,那么所有的建筑填充可被劃分為街角地塊建筑、雙界面地塊建筑和單界面地塊建筑。由于不同類型的地塊具有不同的特征、屬性,地塊之上的建筑填充便會面對不同的設計問題,有的偏重外向,有的偏重內向,這是對設計策略展開討論和選取的基礎。
建筑填充的設計策略
外向問題與內向問題有各自對應的設計策略。外向策略用來協調建筑體與城市環境之間的關系,可進一步分為視覺性的設計策略與空間性的設計策略。前者側重單體與周邊建筑外觀的協調,后者側重建筑填充對城市空間施加的積極影響。內向策略用來化解外界不利條件(基地形狀、周邊建筑等)給內部功能帶來的種種限制。通過對眾多建筑填充案例的分析,筆者將外向策略歸納為“疊加”和“連通”兩類,將內向策略主要歸納為“留空”。
疊加
上世紀中期,建筑理論家柯林?羅與羅伯特?斯拉茨基(Robert Slutzky)在有關“透明性”(Transparency)的理論和設計研究中辨析了“物理的”(Literal)和“現象的”(Phenomenal)透明。前者指向玻璃物理性的透明,后者指向空間關系中的疊加與滲透(圖2)。伯納德?霍伊斯里(Bernhard Hoesli)則把“透明性”作為設計手段擴展到立面和平面的形式組織中來,空間三維向度的“透明”被轉化為二維向度多重秩序的交集(圖3,4)。本文將這種設計操作稱作“疊加”(Plus),即當現狀條件存在多種秩序時,將其梳理并進行疊加,使結果同時呼應多種秩序。
英國建筑師大衛?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設計的車間后部的1#美術館(Hinter dem giesshuas 1 gallery)坐落于柏林伯德大街(Bodestrasse)一側,地塊類型為街角地塊(圖5)。基地原有建筑毀于二次大戰,給城市空間留下了一處空白。由于基地位于街角,兩側古典建筑的層高與總高各不相同,立面劃分方式也大不一樣。奇普菲爾德運用了“疊加”的設計策略使中間的新建建筑在兩種差異之間找到了合適的平衡點,具體如下。
(1)找出兩座建筑的立面劃分控制線。踢腳線、墻線、檐口線以及窗口的輪廓線均可能成為整體立面的主要控制線。
(2)在基地西側的3層建筑中,基座和主體墻面通過線A劃分,主體墻面的兩種肌理則由線B區分,墻面總高線為D。在基地北側4層建筑中,二層與三、四層的墻面肌理不同,通過線C劃分開來,墻面總高線和檐口線分別為線G和線F。北側建筑和新建建筑在頂層相接處保留了一根古典壁柱,壁柱高約兩層,柱頂線為線E,參見后文圖8。
(3)將兩個方向的控制線相互疊加,從而獲得樓層劃分和立面的最終形式(圖6,7)。如果將兩個立面展開,兩側的控制線可被看作相向延伸,處于中間位置的新建立面便成為兩個方向疊加作用下的結果:自左向右――線A、B、D;自右向左――線C、E、F、G。其中,線G、D確定三、四層高;線B、C確定一、二層高;線E、F、A則在細部設計中得以體現(圖8)。來自西側建筑的自左向右的控制線決定了新建筑下部的形式邏輯;來自北側建筑的自右向左的控制線決定了新建筑上部的形式邏輯;中部的邏輯則得益于兩側建筑控制線的合力。
連通
城市形態的完整性應該體現在兩方面――建筑形態的完整與外部公共空間的完整。假如“疊加”側重視覺性外向操作,那么“連通”則屬于空間性外向操作的一種。“連通”(Connex)策略是指在填補城市形態的同時,還要保持城市公共空間的暢通,通常表現為通過建筑內部的公共路徑連接兩側的城市空間。此時,作為實體的建筑沒有阻斷連續的城市公共空間,而后者也為建筑帶來了公共活力。
英國建筑師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設計的加利卡基金會大樓(Galicia Foundation)位于西班牙城市拉考魯瓦(La Coruá)的舊區。地塊外側、面向大西洋的康頓大街上建筑體量較大,內側的城市區域為傳統街區,房屋和街巷尺度較小。由于地塊內、外兩側分別與兩條道路相鄰,因此地塊類型為雙界面地塊(圖9)。設計的啟動由城市形態的協調和空間系統的完整開始:首先,針對康頓大街界面及其后方傳統城區之間存在的尺度差異,將與兩側建筑高度相當的原始體量在進深方向進行削切,形成拋物線狀的新輪廓,使建筑物自身從高達7層的康頓大街立面自然過渡到后方僅有4層的辦公空間;其次,由于建筑物背后是一條小巷,為延續這一基地周邊重要的城市“線索”,在建筑物首層相應設計出一條通道,使建筑前方的現代化港口與后方的傳統城區取得空間聯系(圖10)。新介入體在彌合城市破損形態的同時,并沒有阻斷既有外部空間的連接(圖11,12)。
留空
“留空”(Hollow)是指將建筑中的“空腔”諸如庭院、中庭、天井或者平臺等,作為采光與通風的媒介。舊城由于土地資源有限,建筑鱗次櫛比、緊密排列,加之街道尺度偏小、地塊過于狹長的原因,區域內的建筑大多通風、采光條件不佳。“留空”是對空間緊張狀態的適當疏解,不僅引入了使用者必需的光線與空氣,同時也為建筑營造出公共性的場所。
建筑師約瑟夫?里納斯(Josep Llinás)設計的維拉塞卡(Vila-seca)單身住宅位于西班牙古城塔拉古納(Tarragona),這里仍舊呈現出濃郁的中世紀城市形態特征:不甚方正的街區輪廓和狹窄、陳舊的街道,以及在狹長基地內沿街道成排而建的獨棟房屋。該建筑為原址重建,基地為9m×18m窄長形,地塊類型為單界面地塊(圖13)。周邊房屋多數為3、4層高度,尺度相近且緊貼界墻建造。
狹窄的街巷和建筑間微小的距離使建筑內部無法享有充足的光照。為了應對特有的基地環境問題,里納斯在建筑中設置了兩個平臺、一處中庭為主的“留空”空間(圖14,15)。兩平臺之一位于建筑前部的三層,另一個位于建筑后部的二層。中庭則處于平面中部的一側,貫通3層。第一個平臺如同該建筑的窗口,使擁擠狀態下難以采集的日光能夠深入建筑內部。室內中庭是該建筑的核心空間,通過中庭為環繞周邊的各種房間提供自然光線,同時又在私密的環境中營造出一處公共性場所;第二個平臺與主體脫開使整個建筑與后面的建筑形成退讓關系,從而改善上面樓層的餐廳和臥室的通風、采光條件。三層平臺與中庭組成類似“L”形的留空空間,即使二者之間存在氣候邊界,空間的連續性依舊維持。除平臺與中庭外,一層的開敞空間使“L”形的留空空間在水平向得到拓展,這里是進入正房之前的玄關,如同連接居住空間與城市空間的緩沖地帶(圖16)。整個房子的生成過程如同在一個實體當中進行的一系列減法操作。
小結
本文所選的三則案例分別屬于街角地塊建筑、雙界面地塊建筑、單界面地塊建筑。通過分析它們各自體現出的設計策略,可以得出一些結論:
(1)同一案例可以同時體現多種設計策略。例如在加利卡基金會大樓中,除了前文所說的“連通”,其他兩種設計策略也都有所涉及:“疊加”使新建筑的主立面形式兼具兩側建筑的主要特征,達到了視覺相融的效果(圖17,18);玻璃中庭與入口采光井則作為建筑實體中的部分“留空”,為室內空間帶來了充足的自然光照。
(2)有些設計策略可以應用于多種不同的建筑填充類型,而有些設計策略則主要適用于某一特定建筑類型。“疊加”與“留空”在三種類型的建筑填充中應用最廣泛,這是因為每一個案例都需要在視覺層面處理同兩側建筑的關系,同時又要滿足通風、采光等功能需要。相比之下,“連通”策略則主要體現在雙界面地塊建筑中,這是由這類建筑具有兩個外界接觸面這一客觀屬性所決定的。
結語
由于城市發展狀況、土地制度、建設法規等環節上的種種差異,城市填充在我國缺少廣泛的存在環境。然而,對建筑填充的探討并未因此而變得缺乏價值,原因在于:1)特定場合下的建筑填充依然存在;2)填充策略延展開來的設計思想同樣可以為其他地段的設計帶來一定指引。
住宅空間設計就是對建筑物內部的空間進行設計,自古以來,室內設計從屬于建筑設計,再加上人們對住宅設計也看的簡單,因此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但是隨著現代化水平的發展,人們開始注重自身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住宅空間設計一下得到了人們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室內環境的舒適。現在傳統的住宅空間設計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住戶的需求,健康、綠色、環保的居住環境才是當今住戶追求的生活潮流,這就要求設計師必須順應時代潮流,深化空間設計,賦予住宅空間更多的現代化元素。其實,正是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推動了住宅空間設計策略的變革,以前在進行住宅空間設計時往往都是依靠圖紙,設計師將腦海里的空間數據和模型轉換在圖紙上,之后再根據圖紙進行設計。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這一技術在住宅空間設計的應用中也越來廣泛,以前在空間設計中遇到的瓶頸將會得到解決,住宅設計的質量也會大幅度的提高。本文旨在研究我國住宅空間設計策略,并就其現狀展開深入探討。
1住宅空間設計的一般策略
(1)以平面設計為基礎,完善功能布局。住宅設計是建筑設計的一種,說起設計,任何一種設計最初都離不開平面圖。住宅設計也一樣,設計師在進行空間設計前,需要準確了解住宅的相關數據,再將數據進行整合,繪制出一定比例的平面圖。平面圖繪制出以后,設計師要與住戶進行溝通,明確各個空間的用途。之后,設計師要充分考慮各個空間的分割方式,在進行空間分割時,設計師除需要滿足客戶對住宅設計的要求外,還應考慮設計的安全性,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是一味的滿足客戶的要求而忽略安全要素,那帶來的后果不堪設想。此外,設計師還要利用人體工程學的知識,考慮各種家具、電子設備及儲藏器具的擺放,只有將這些住宅必需品進行合理的擺放,才能使整個住宅體現出一種和諧美。總之在進行平面設計時,除了考慮住宅的自身條件外,還要考慮其他影響因素,這樣才能實現局部與整體的結合。(2)平、立、剖相互結合,實現三維立體設計。當今計算機技術如此發達,住宅空間設計師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將數據輸入計算機系統內,電腦會自動生成最理想的住宅空間設計模型并且呈現出立體效果,設計師根據模型便可了解住宅的整體結構和內部細節,同時,設計師還可以對數據進行調整,一旦數據發生變化,電腦便會重新生成設計效果,這些所有的變化計算機技術都能夠呈現出直觀的立體反映,這樣設計師就能夠在可視的情況下與住戶進行溝通與交流,從而提高設計策略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此外,利用計算機技術還可以對住宅的空間設計進行效果展示與相關測試,從而提高整個設計的質量與精度,這樣在設計過程中也會節省大量的時間,并且大大縮短設計周期,同時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用戶可以直接參與設計,提高了整個住宅空間設計的透明度。(3)住宅空間設計需體現時代氣息。住宅是一個人一個家庭安居的地方,住宅設計的本質是為人們創造更多的使用空間,為人們的棲居創造物質環境,因此,住宅的空間設計必須體現人文關懷。人文精神是設計的靈魂,一個好的設計師應該在他所設計的住宅空間中體現對人的基本關愛和尊重,通過設計來改善、提高住戶的生存環境和生存質量,從而讓住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此外,隨著國家出臺一系列環保政策,各行各業應都嚴格執行國家政策,規范行業準則,為建設環保型社會做貢獻,住宅空間設計也不外。住宅空間設計看起來好像并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實則不然,設計師在進行空間設計時,必然要對住宅的陳設裝飾和設備安裝進行設計,為了體現綠色生態設計,設計師在進行時應綜合運用設計合理的原則,盡量使用綠色的建筑材料,將各種材料進行循環利用,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2住宅空間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明確住宅空間的功能分區。設計師在進行住宅空間設計時必須明確住宅應具備的六大功能,并且應正確處理好各個功能區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住宅體現出一種舒適性和合理性,才能滿足住戶對住宅的基本需求。一般來說,一個住宅有公、私兩大區域,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必須明確這些分區的使用功能,使之合理但又不相互打擾。以客廳的設計為例,客廳是公共區域,也是住宅的核心區域,它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住宅的整體效果,因此,設計師在設計時必須考慮到客廳的空間效率,通過流線設計合理分割空間,為住戶提供人性化的房型設計。(2)考慮住戶的職業特點和興趣愛好。住宅是指專供居住的房屋,住宅屬于一個人的私人空間,住戶往往喜歡在自己的住宅中休息、娛樂,所以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一定要咨詢業主,了解業主的基本情況,比如家庭人口構成、職業特點、業余愛好和生活習慣等,只有這樣設計師才能設計出符合業主生活方式的空間設計效果,滿足業主的需求,業主才能在自己的私人空間中享受生活。比如業主喜歡簡約的室內風格,設計師在設計時就要考慮裝飾材料的顏色、樣式是否符合業主的需求,住宅的整體風格是否大方、簡約,由此可見,設計師與業主的交流溝通十分重要,這也是人文關懷的充分體現。
3小結
住宅是人類千百年來永恒的主題,人類的生活和住宅之間的聯系密不可分,住宅為人類的生活提供了私密空間,而人類生活的不斷進步也為住宅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換句話說,高素質的生活來自于高質量的住宅。近年來,由于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住宅的空間設計也從“量變”達到了“質變”,人們對住宅的舒適度以及環境質量更加關心,正是由于這一原因,住宅空間設計才會興起,并且發展態勢極其迅速。總之,住宅空間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一定要體現人性化的設計,為住戶創造一個真正高質量、高技術、高情感的居住環境。
作者:韓挺楷 單位:湖北中江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Abstract: Through our country and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y cit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mpared. This paper, som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disappeared in China the lack of humanistic spirit status on,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oint of view to think about the problems, explore a set of new building design strategie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fast food; social, humanistic care,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前言
全世界唯有中國的城市和建筑在以最為迅速的狀態不斷的進步著,城市膨脹加劇,新建筑物迅速涌現,大數量的被創建,將一個個歷經千百年歲月的古老建筑一一代之。
2照搬西方設計策略是正確的嗎?
在外國西方的國土上,從現代主義取代浪漫主義,后現代主義取代現代主義的不斷發展過程當中,人們逐漸慢慢的開始進行反思和批判。為此,解構主義、地域主義相繼展現出來,形成一部較為完整的批判和創新史,在寬泛的西方國土上烙下了一個時代的印記。
展望中國建筑史,其實,現代主義歷史仍然處于不成熟的階段當中,為此,后現代主義就沒有了任何批判的根據,對于以后的發展更無法說起。一段歷史的進步是因果相連的,就像中國之前的“拿來主義”的狀況對自身造成的負面作用是很大的,市場形式主義與吹噓拼貼情況非常嚴重。
3關于自己的設計策略
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特殊的時期和特殊的環境。建筑師應該以怎樣的心情,挑選一種什么樣的形式來面對在這片廣闊的華夏大地上由傳統文化為我們留下的一個個需要深切思索和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偉大的設計師們發揮一切可以運用的智慧,去不斷的嘗試,總結出一套屬于我們自己的建筑設計策略。縱使目前我們還處于發展的狀態之下,但是只要我們能夠一起努力、不斷創新必然會創造出獨具中國特別的設計策略。
3.1關于具體設計之前的思考
據了解不少的人在拿到有關設計題目后就開始進入了埋頭作業的工作當中去,卻完全忽略了進行設計之前的思考是非常關鍵的,這些僅僅知道去做卻沒有想的,所創造出來的設計師沒有經過深度思考的,是沒有靈魂的設計。為此,一定要先確定自己的建筑價值觀念,確定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極為關鍵的,在確定目標之后通常會進入一個自問自答的情景之下,伴隨著豐富多彩的經歷和理論知識的影響,我們就會找到那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建筑的意義是既能夠承載過去,又可以啟導未來。針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我非常認同拉菲爾·莫內歐的觀點:他認為“如果不根植過去,不根植歷史和傳統,想要建立一個有著堅實基礎的未來,或是一個能真正保證人類文明社會持續良性發展的文化是不可能的。”
相同的道理,作為建筑師,你的責任就是不僅僅需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護、鑒定文化,并且對它們進行創新創造。展望改革開放以來,多少的建筑可以跟開國十大建筑如人民大會堂等相媲美,又有多少建筑能夠在一百年之后的歷史中承載了中國千百年的歷史文化?想必最終思索的結果每個人都心有余悸。
當下我們見到的一些傳統建筑都是由仙人經過幾幾代代的不斷改進發展留下來的,但是我們看到的這些僅僅是在外在的形式上的表面上的表達形式,這種形式的行程是由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結構決定的,形制風格的成熟表明這種建筑適應了當地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心理結構。這是對‘建筑是哲學的末班車,永恒的建筑形式一定會符合人類的哲學理念’的詮釋,同樣,向人們展現了那些隱藏在建筑背后中讓人們所感受到的建筑發散的永恒性的魅力。
在確立設計目標之后,相關的事項就可以開展了,本人習慣于將設計過程劃分為建筑生成的邏輯和場所對建筑造成的影響兩個方面。
3.2建筑生成的邏輯的研究
場地是在創建一個建筑的時候必不可少的因素,然而每個地區都會有專屬自己的歷史,這個歷史對于建筑師來講是極為關鍵的。作為一名建筑師,就需要對場地進行詳細的了解,了解其發展史、其根源所在。此時,我們需要對該地區傳統建筑中性能臨近的空間對進行詳細的探究和淺析。在此過程當中,很多的人僅僅是對傳統空間中一些元素進行提取,最終拼接出所謂的“仿古式”現代建筑。固然,這種方法是對傳統建筑的重復復制。這種復制僅僅會給人的感官造成麻痹,是最為愚蠢的做法。那我們該怎樣處理傳統建筑和文化背景問題呢?
傳統建筑形制是經過人們長時間的抉擇和人的行為方式的改變應運而生的,建筑從這里承載了相關文化,這就是上述所說的 “集體無意識”層面,它會包含一種特殊的意象,能夠喚醒人們內心深入的共鳴,然而這種精神在建筑上展現在具象的空間品質當中。而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探究人們的心理和文化,抓取其中的精神性內涵,而后通過建筑形式展現出來。
“精神”找到之后,就該是如何去創造空間的問題了,有關方面的知識在學校都會系統的了解到,譬如,怎樣掌控光線,怎樣把握好有關比例等等,這都是手法上的問題,本文不對此進行相關過多的論述。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筑雖然是一種含有‘傳統’的設計但這并不是說必須包含所有的傳統元素,運用現代化的方法也能夠創造出古典意味的空間,不要被一些傳統的方式所束縛,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在建筑當中呈現給人們的那種傳統精神。
3.3場所對建筑的影響的思考
強調與重視場所對建筑的影響意義。拉菲爾·莫內歐曾經說過:“場址是一種有期待的實體,它總是等待著它所期待的建筑建于其上,通過這個建筑物來表現它隱藏著的特征。”是的,在我的認識中,場所是包含有一定的情感和特點的,作為建筑師就一定要靜靜的去聆聽場地所發出的聲音。
在我的認識中,每一個場所都有著特定的意義,有著自身不可替代的因素,這些因素是當地的場地內部和場地周遭氛圍共同創造出來的,假設對場地不重視的話,所創造出來的設計就會與環境部協調,或者如“國際主義”式一般,處處皆行,建筑就喪失了自身獨特的意義。正是由于場地之間的相異性,才能夠在相同類別的建筑中展現出不同的形態,創造出如此豐富多彩的世界。
4實例說明
法國國家圖書館建在巴黎東部賽納河左岸巨大的再開發地區,在長方形中庭的四周,有4棟L形高層,玻璃幕墻建筑,佩羅在設計圖書館內的讀書空間時,參考并研究了法國傳統閱讀空間,并把這種傳統的空間品質引入到現代圖書館之中。
首先他抓取了十八世紀修道院的空間感受當做閱覽室的設計定位,將閱覽室的各方面元素都用上現代化的樣式,但是空間比例和光線及家具的陳放卻會給人一種濃厚的修道院那種寂靜的空間效果。
其次,他認為國家圖書館是一種公共性的建筑,不僅僅需要的是一個封閉化的空間,更應該具備交流性質,所以,他創造了十九世紀獨具交流意義的傳統空間圖書館。佩羅在圖書館的中心建造了一個巨型的下沉庭院,圍繞著庭院是具有交流意義的傳統廊道空間,這一塊兒是較為巧妙的,下沉庭院種植高聳入云濃密的樹木,使每一層空間廊道都可以分享同一個庭院,事實意義上,每一層剖面關系跟十九世紀交流空間是完全統一的。
針對建筑應對場地的策略,佩羅展現出其良好的理論修養,在他1989年贏得“法國圖書館設計競賽”等獎的時候,基地所處在的那個空間基本山峰什么都沒有,不存在大型空城,僅僅是一個 “虛”的場地—待建的場所。面對將來周遭環境的未知情況,佩羅在建筑中設計了一個內向的“虛空間”,可以說在當時是一個“虛環境”中的一個“虛空間”,隨著時間的流動,周圍的“虛環境”開始轉變出現新的東西,新的大型建筑,這樣,到最后這個地區就只剩下圖書館中的“虛空間”。這個“虛空間”不是單純對圖書館的讀者而言的,更重要的是這個巨大的“虛空間”對于城市的意義。
5結束語
其實,在現實的建筑設計中,僅僅有策略是不足夠的,更為關鍵的是需要提升自己對傳統文化上的深切理解,我堅信建筑師的修養直接關乎著建筑的品質。處于物欲橫流的當代社會,需要我們靜靜的沉下心來,對過去和未來進行深入的思索,抓取獨具時代性的信息。
參考文獻: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歸自然,希望更多地與大自然接觸。但住宅建筑僅有綠色還不能說其具有生態性,住宅的生態型是以綠色為基礎涵蓋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等多種理念;而生態建筑這一稱謂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就已存在,但在國際上尚無統一的定義,目前,建筑界普遍認同生態建筑應是可持續發展的。由上個世紀第一屆國際可持續建筑會議上,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在有效利用資源和遵守生態原則的基礎上,創造一個健康的建成環境并對其保持負責的維護。所謂生態建筑,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筑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建筑和環境之問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以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環境舒適,使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
一、生態建筑的設計目標與原則
生態建筑的設計思想是在上世紀不斷發生地區性的環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態環境惡化的過程當中,不少學者和建筑師對現代工業文明開始進行深刻反思的產物。生態建筑系統是一種堅持師法自然的理想建筑系統,它大幅降低非再生能源的絕對消耗,采用自我控制、自我調節,對物質和能量逐級、合理、綜合應用,有效利用可再生資源,力求把建筑生態系統納入生物圈物質循環系統,從而避免或減輕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1)生態建筑的設計目標是在滿足功能和空間需要的同時,強調實現資源的集約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生態建筑強調資源和環境,強調建筑在整個壽命周期內要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環境污染。生態建筑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基本目標包括:①盡可能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②把環境和建筑的污染降到最低:③保護自然生態環境;④創造健康舒適的室內外環境;⑤使建筑功能質量目標統一;⑥使建筑生態、經濟取得平衡。
(2)生態建筑的設計原則是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條件下利用適當的技術,發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物質空間。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系統,考慮節能節水、方便美觀、適用等因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營造良好的建筑生態系統,將建筑設計成為和諧、良性循環的人工生態系統。
二、生態建筑的設計策略
針對生態建筑的設計目標和設計原則,生態建筑的設計策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建筑規劃設計
建筑規劃設計從整體角度把握人類生態系統的結構,以生態為基礎進行整體規劃和生態規劃,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協調經濟、社會和生態之間的關系。根據自然的本質屬性,組織各功能分區,使建筑群的能流、物流暢通無阻;合理確定建筑物朝向、間距、形體、綠化配置等內容。注重場地設計,尊重設計地段內的環境,植被的特點,因地制宜,力求最小的土方量,減少對土壤的破壞。合理組織交通,減輕地面上各功能區域的相互干擾。根據地形特點,利用建筑周邊環境及其本身的形體處理通風和光影關系,組織立體綠化和水體,改善建筑小氣候,使人們生活在綠色、具有生命力的生態環境中。在生態建筑規劃設計中要把具體建筑看成是城市建筑大系統的一部分,與城市建筑大系統相聯系,使建筑內部難以消化的廢物成為其它元素的資源。
2、建筑方案設計
設計人員要把建筑視為一個微型生態系統,通過生態設計充分有效利用太陽能、風能等自然能量,考慮建筑空間的形體與自然空間的聯系,采暖、通風、照明、電氣等方面的高效與協調等,降低系統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建筑方案應充分利用太陽光、陰影,選擇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建筑體型;營造良好的局部建筑小氣候,使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相結合,加強人與自然的聯系;建筑空間多樣化科學化,加大使用功能的靈活性和空間的可變性,留有變化余地,經過改造和裝飾可以再生使用。建筑方案應合理確定建筑體型。建筑的細高比越大,熱損耗,熱吸收也就越大。以立方體建筑為例,最經濟的比例是l:4(高:寬)。因此夏季降低建筑的熱吸收或冬季減少建筑的熱損失不僅是簡單地取決于朝向,建筑形式及體型系數也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3、建筑技術設計
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自選市場以成為現代零售業的主要銷售模式,消費者的購物心理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包裝作為保護產品的重要手段以不能滿足現今消費者對商品的訴求。消費者的心理、產品的企業文化、時下的流行趨勢等等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包裝設計的定位與方向。包裝設計的職能已演變成兼顧保護產品和銷售的作用。甚至對于某些商品來說,包裝就是它唯一的促銷手段。因此包裝設計的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視,它負擔著與競爭對手比吸引力、比說服力、比形象力的使命。
眾所周知,現代包裝的作用已不僅僅是保護商品,更重要的是負擔著商品銷售的重任,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越來越成熟的理性消費群以及各類新包裝技術的迅猛發展,造就了新時代的包裝設計理念和市場營銷策略,以下便是我對現代包裝設計策略的一些思考:
一、包裝的銷售力
包裝本身就具有銷售力,美國杜邦公司的銷售人員通過周密的市場調查發現:超過60%的消費者是根據商品包裝的外觀設計為依據進行購買決策的;到超級市場購物的家庭主婦,由于精美包裝的吸引所購買的商品往往超過他們出門時打算購買數量的45%,這就是著名的“杜邦定律”。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包裝對商品的銷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裝就是商品的“嫁衣”,包裝設計的好壞直接撞擊著消費者購買與否的心理天平。
現代的消費方式更加凸顯了產品包裝的銷售力。超級市場已成為各大零售商的主要行銷方式,這就意味著商品會被無情的擺到貨架上,供消費者自行挑選。而且同類商品會“冤家路窄”的集中在一起。在沒有推銷員的情況下,完全靠包裝本身的形象與消費者溝通。越是優秀的包裝設計,其銷售力也就越強,因此我們也形象的把商品的包裝比作“無聲的推銷員”。
商品包裝就是一種以色彩、形態、文字與品牌標識一起構筑起來的企業形象。比如我們一提到“可口可樂”,頭腦里第一反應就是它大紅色的包裝和極具個性的Logo,一提到“耐克”,立刻聯想到包裝和產品上那個大大的“對勾”。因此這種形象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其價值也會體現在企業的效益上。像可口可樂、耐克這樣世界著名的品牌,僅品牌形象的無形資產就已經達到了數百億美元。
二、消費者的心理
我們在進行包裝設計的時候,除了要準確的把握包裝的色彩、圖形、構圖、結構造型外,一個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消費者的心理。無論什么樣的包裝設計它所針對的對象都是消費者,因此我們進行包裝設計時還要依據消費者的審美、喜好、消費習慣進行定位設計。作為包裝設計人員如果不充分的進行市場調研,不了解消費者心理,閉門造車,工作勢必會陷于盲目,從而影響到產品的銷售。包裝的促銷是通過對消費者進行心理激勵而發揮作用的。許多企業和設計師在進行產品包裝設計之前都要首先對消費這心理進行研究,總的來說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心理特征。
1.求性價比的心理特征
通俗點說就是講求實惠。這也是大多數成熟消費者所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這部分消費者追求商品的實際使用價值,喜歡物美價廉的產品,具有一定的商品鑒別能力,因此針對具有這種心理特征的消費者,我們的包裝切忌夸張,夸大,甚至過度包裝,否者難以贏得消費者。
2.求美的心理特征
當消費者面對一種新的商品,但對其缺乏了解時,他們往往會把商品包裝的設計美感、色彩、包裝的結構形態等方面的因素作為重要的選擇依據之一。知識階層、文化素養較高的人士,就比較青睞于具有典雅,精細美感特征包裝的商品。這種特點在裝飾品、文化用品、化妝品等類別的商品中反映的尤為突出。
3.求名牌的心理特征
知名品牌在價格構成中,成本并不占有很高的比重,而包括設計在內的品牌形象的無形資產則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正是這一部分成為消費者借助其體現自我價值、品味、實力的手段。品牌商品的包裝設計也是主要以突出凝聚著巨大無形資產的品牌形象為主。
4.求方便的心理特征
追求方便是普遍的消費心理特征,消費者希望所購買的商品能夠便于開啟、方便使用、方便攜帶,甚至方便回收。這就要求我們包裝設計人員積極主動的利用新材、新技術并結合人體工學開發出適應消費者心理,具備各種方便功能的產品包裝,為商品增添無窮魅力。
5.求時尚的心理特征
時尚文化對于年輕人的消費起著巨大的引導作用,其特點是反傳統、更新快、壽命短。因此我們包裝設計人員應對時尚文潮流和流行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的預見性,這樣才能設計具有時尚感的包裝作品。
6.求新的心理特征
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是一方面人們對新的事物總是充滿期望和好奇,另一方面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使消費者對產品形象新鮮感的淡化造成的。
三、包裝設計策略
對于企業而言,產品的定位、包裝設計、宣傳,這些都是“可控因素”,普遍存在的消費者心理又是“不可控因素”。而產品的包裝設計和定位方向又往往是單一的,很難對應各種各樣的消費人群和消費心理。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1.系列化包裝策略
企業對所生產的同類別的系列產品,在包裝設計上采用相同或近似的視覺形象設計,這樣做的一方面可以引導消費者把產品與企業形象聯系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設計和制作效率,節省了產品推廣所需的開支。既有利于開拓產品銷路,又能使企業形象得到很好的宣傳。
2.等級化包裝策略
由于消費者的經濟收入、社會背景、文化程度、年齡等存在差異,對包裝的需求心理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文化程度高、收入高的的階層會比較注重產品的包裝設計的精美度、品味和個性化;而低收入消費者比較注重經濟實惠、簡潔的包裝設計。因此,企業可以針對不同消費階層對同種商品制定不同等級的包裝策略,一次來爭取更多的消費者。
3.便利性包裝策略
上面提到過,追求方便是普遍存在的消費心理。我們包裝設計人員應從消費者角度考慮,在不影響整體設計的前提下適當的為包裝增加一些便利功能。例如便于攜帶、易開啟、易回收等。通過突出包裝的人性化來爭提高費者的好感度,爭取更多的消費者。
4.配套包裝策略
配套包裝是指不同種類的商品組織在一套包裝中,這樣做有利于消費者的方便使用和饋贈。這種包裝策略有利于帶動多種產品的銷售,提高產品的檔次。
5.隨附贈品包裝策略
通過在包裝內、外隨附贈品來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贈品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與商品相關的,也可以與產品不相關。這種包裝策略在兒童食品的銷售中作用最明顯,許多兒童往往不是因為食品而是由于贈品的吸引而購買商品。對于一定的消費人群,包裝策略還是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6.更新包裝策略
所謂更新包裝就是定期改變原產品的包裝設計形象,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其目的一是通過對產品包裝設計形象的更新,以具備新的形象和賣點;使滯銷的商品重新適應市場,以便打開銷路;二是通過對旺銷商品改進,使商品能夠順應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心理和市場需求,保持旺銷的勢頭。
7.再利用包裝策略
這種包裝策略的目的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針對消費者,商品在使用以后,其包裝還能再作其他用途,變廢為寶。例如有些飲料的包裝設計成水杯狀,飲料喝完以后其包裝還可以再利用。另一部分是針對生產企業,如產品運輸周轉箱、啤酒瓶、飲料瓶等。服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包裝成本,且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
8.企業協作包裝策略
這是現代比較流行的一種包裝策略。某些新產品在開拓市場時,由于知名度、消費者缺乏了解、宣傳廣告費用等因素的影響很難立刻適應市場。這時可以聯合一些知名的企業共同推出產品,在包裝設計上突出聯手企業的形象,這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達到雙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