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07:1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中古詩文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古詩詞 教學
古詩詞是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中最精華的部分,尤其是唐宋時期,古詩詞更是發展到頂峰,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優秀古詩詞作者,由于他們的存在,我國的古詩詞才得以發揚光大。筆者在撰寫這篇文章之前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并將自己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的工作經驗結合在一起,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希望能對各位同仁有所幫助。
一、聯系生活,激發興趣
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存在密切的聯系,無論是學習什么內容,都必須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古詩詞學習當然也一樣,所以教師要善于將古詩詞內容同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為學生播放歌曲,通過優美的歌曲引入古詩詞創設的獨特意境中。這種方法能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更深刻地感受到學習古詩詞的樂趣。等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再引領學生做好詩詞的分析,感受詩詞中暗含的思想感情,既體現出作者對當時政治的關心,也表達出自己希望能夠重返仕途的愿望。
二、注重積累,反復朗讀
荀子曾經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魯迅也曾經說:“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這說明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注重積累,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事情才有可能成功,學習過程同樣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只有不斷地積累才能真正學到知識,才能實現質變,向前飛躍一大步。舉例來說,我們如今都知道馬克思理論是重要的理論指導,他的辯證法的思想和方法論能夠使許多問題迎刃而解,但是恐怕沒有人知道馬克思創作資本論的艱難過程。馬克思在創作《資本論》的過程中,常年泡在圖書館中,以至于腳下形成一個坑,他閱讀的書籍超過一千五百本,寫出一百多本讀書筆記。馬克思還靈活掌握了世界多個國家的語言,他在自己頭腦中儲存了大量的信息資料,也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才能夠寫出不朽的著作《資本論》。可見,無論什么專業的知識,一定要注意積累,只要積累到一定程度,知識自然會融會貫通,因此古詩詞教學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另外,要想學好古詩詞,不能忽視誦讀的重要性,只有多讀,才能形成語感。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只有多讀才能深刻理解古詩詞中的深刻思想含義,也只有多讀,才能更準確地把握作者的真實意圖以及其中的寫作方法。只有多加誦讀才能提高學生理解古詩詞的能力,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詞。
三、結合背景,理解古詩詞
詩詞作者在進行古詩詞創作時,往往有一定的背景條件,有的時候是借景物描寫抒發感情,有的時候是通過事物描寫表達自己遠大的志向等。所以,如果教師在教授這些古詩詞的時候先向學生介紹一些作者的生活環境以及當時的創作背景,將會非常有利于學生從整體把握詩詞的基本內涵。舉例來說,當學習《春望》這首詩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一下戰爭對人們的生活造成的巨大影響,使學生了解到戰爭帶給人們痛苦,這樣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便與作者在感情上實現對接。如果教師不對創作背景進行詳細的介紹,學生很難根據題目準確地理解這首詩的中心思想,當然也就難以把握作者真實的寫作目的。
四、立足“詩眼”或“題眼”,把握精髓
每一首古詩都有詩眼,也就是在古詩中最能夠表達中心思想的字或者詞,詩眼往往生動而準確地傳達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最能夠體現作者的推敲功夫。如詩句“紅杏枝頭春意鬧”中“鬧”字就是全詩的詩眼,不僅形象地刻畫出春意盎然的美麗景色,而且非常生動,活靈活現。又如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深”字可謂是一語雙關,不僅夸張地表現出潭水的深,也表現出作者與王倫的友情深,將潭水與友情緊密聯系在一起。再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直”刻畫出了烽煙的挺拔,突出了邊塞荒涼的氣氛,“圓”字準確地體現出長河落日的突出特征,使整個畫面顯得雄奇瑰麗。簡單的兩個字便準確地描繪出一幅邊塞景象,依靠自然景物襯托出作者孤寂落寞的思想感情。
五、品析名句,強化情感體驗
好作品是千修萬改而來的,名家的作品也如此,尤其優美的詩篇,都融入了詩人的感情。所以,分析古詩詞不僅要學習其優美凝練的詩句,還要關注詩詞的意境,進而探究詩人的情感。《江雪》的作者是柳宗元,他的這首絕世名詩的寫作背景,正是被貶永州之時。“千山鳥飛盡,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詩運用對比彰顯了天高地遠的空曠,以及老翁的卑微渺小,用飛鳥無蹤,反襯老翁的寂寞,萬物皆躲避事事的侵擾,只有作者不為世俗所動,堅守自己的操守,雖然被貶,無奈,但還堅守一份執著。
【結 語】
總之,古詩詞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教師一定要在充分把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基礎上,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師不但要教學生理解和鑒賞古詩詞,更要教學生靈活運用詩歌的創作手法。教師只有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并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才能逐步改善古詩詞教學效果。
所謂訓詁意識.是在堅持基本訓詁原則及靈活運用基本訓詁方法的前提下,對文言詞語訓釋時具有的一種積極的、恒常的、穩定的訓沽態度。是為探求詞語乃至篇章的豐富含義、揭示詞語演變規律、避免誤訓誤注所把持的訓詁觀念。
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如不具備相應的訓詁意識,單依賴課本的注解、參考書的幫助,對詞語的訓釋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學生的進一步追問也無法給以滿意的解答,甚至出現迷信教材、望文生義、以今律古等這些文言文閱讀的大忌。根據大綱對語文教師素質的要求及文言文詞語訓釋的特點,中學語文教師進行文言文教學至少應具備以下兩大方面的訓詁意識。
1.堅持基本訓詁原則的意識
堅持基本的訓詁原則,就是要堅持從語言的社會性、歷史性、民族性及語言事實等方面,對詞語含義作全面考察。
1.1堅持從語言的社會性考察詞語含義的意識。
語言的社會性主要體現在約定俗成這一特性上。約定俗成是詞語的形式與含義得以結合的決定因素,它不但決定了某個特定的語詞與某個特定的含義的結合,同時還決定了這兩者的結合是以怎樣的方式進行的。如高二冊《六國論》:“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課本注“厭,通膺,滿足。”從字形上分析,很難將“‘厭”與“滿足”聯系起來。“厭”本寫作“隊”,由“甘”,“月(肉)”,“犬”三部分組成,是個會意字,象一只狗面對香美(甘)的食物,卻將嘴巴轉向一邊不理,表示“吃飽”“滿足”“不需要”。就本字來說是容易理解的,只是后來人們卻借用表示“壓”的“廄”字來表示這個意義,本字“厥”反而廢棄不用,于是“廄”擔任了“壓”和“厭”兩個意義。如《漢書·五行志下》“地震隴西,壓四百余家”中“壓”字就寫作“厥”。《左傳·隱公元年》“姜氏何厭之有?”中“厭”也寫作“厥”。后來人們為區別字形,就在“l”字下加“土”而成“壑”,表示“壓”的意義。加“食”成“膺”表示“厭”的意義,簡化為“膺”。一直沿用至今,這就是約定俗成的結果。
語言的約定俗成大多數情況下是任意的,而一旦固定下來就難以改變。王力在《訓詁學上的一些問題》一文稿中指出:“如果我們所作的詞義解釋只是在這一處解得通,但在別的書上再也找不到同樣的意義,那末,這種解釋一定是不合語言事實的。”清代學者王引之在《經傳釋詞·自序》中也提出了.‘櫻之本文而協,驗之他卷而通”的訓詁原則,都強調了語言的社會性的重要性。
1.2對語言歷史性的敏感意識。
語言的歷史性是詞語含義流變的軌跡和見證。有詞義變化的詞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意義是不盡相同的。如高一冊《鴻門宴》“項王按劍而跽”,課本注“按劍而踞,握著劍,跪直身子”,又注“這是一種警備的姿勢,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地,要起身先得跪直身子。”這樣解釋是不錯的,但如果對該句上文“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中的“坐”字,理解為現代意義上的“坐一臀部放在椅子上支持身體重量”則難以說通,項王為何由“坐”而變為兩膝著地跪直身子呢?這就要考慮到“坐”字在意義上的歷史性。正如課本所注解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對“坐”的解釋更為清楚,古人鋪席于地,兩膝著席,臀部壓在腳跟上,叫做“坐”。如此,《戰國策·秦策三》,“(伍子青)坐行蒲服,乞食于昊市”中的“坐行”其實就是膝行,跪著行走的意田
有些詞語因歷史原因已廢而不用,對這些詞我們既要弄清它的原義、用法,又須用現代詞語作恰當的訓釋。《鴻門宴》中有句“沛公奉危酒為壽。”課本注“危,酒器”,但這種酒器今己不見,學生難以把握,必須弄清其容量大小。《王力古漢語字典》注:危,圓形酒器,容量四升。又注:春秋至漢時,一升相當于今200毫升。四升即800毫升。難怪齊人“左手持危,右手畫蛇”(戰國策·齊策》),為一危酒,三人喝顯得多,四人喝顯得少,最終留下了“畫蛇添足”的千古笑詁。不過,項王賜給樊啥的“斗危酒”則要比一厄大些。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斗危者,危之大者也。”(第430頁)。斗危,當然不是普通一危,即不只800毫升了,而應是足夠幾個人喝的酒,“啥拜謝,起,立而飲之”,一個勇猛、豪爽的英雄形象自然躍然紙上。
1.3對語言民族性的察覺意識。
一定民族的語言所具有的含義,由該民族的文化環境所賦予。離開了這個特定的民族文化環境,詞語的意義就發生變化。如關于星宿的分野,中國有,外國也有;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碰到文獻中涉及星宿的問題,就不能套用國外的東西。如高二冊《滕王閣序》“星分翼較,地接衡廬”,“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等句中,就只能按中國古代的星宿分野分析。《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朱東潤)注:“據《越絕書》,豫章郡古屬楚國地,當翼、較二宿的分野。又《晉書·天文志上》謂豫章屬吳地,吳越揚州當牛、斗的分野,所以言“龍光射牛斗之墟”。據此注:豫章既屬楚地,又屬吳地;在星宿分野上,既屬翼、較二宿,又屬牛、斗二宿。這是怎么回事呢?其實,這關系到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的演變,春秋戰國時,豫章屬楚國管轄,楚國屬翼、轉二宿分野。至三國時,天下三分,吳國占據江南一帶,包括了上述的豫章(南昌),而吳國又屬牛、斗二宿分野。作者這樣寫也正突出了滕王閣在地理位置上“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販越”的顯著特點。前后照應,古今貫通,滕王閣的豐富歷史文化內涵可見一斑。
類似的如陰陽五行、干支紀年等都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文化常識,在文獻中隨處可見,不了解其中的關系,要閱讀中國古代文獻,往往就寸步難行。
1.4尊重語言事實,準確把握文義的意識。
語言事實是文獻作品真實思想的唯一體現。由于文言詞語難以理解,有關文言文的注釋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們只有在堅持前三項原則的基礎上,從文獻語言出發,運用多種訓沽方法,才能作出合乎事實的訓釋。如高一冊((勾踐滅吳》一文中,主要敘述越王勾踐在失敗后,處心積慮,務求報仇雪恨,經過長期的奮斗,終于達到目的的故事。文中既有外交上的能言善辯,又有內治中的臥薪償膽。教材選用時,刪掉了越國大夫文種游說夫差的一段詁:
(種)日:“寡君勾踐乏無所使,使其下臣種,不敢撤聲聞于天王,私于下執事日:‘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賂君之辱。請勾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土女女于士;越國之寶器畢從。寡君帥越國之眾以從君之師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國之罪為不可赦也,將焚宗廟,系妻李,沈金玉于江,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帶甲萬人事君也。無乃即傷君王之所愛乎?以其殺是人也,寧其得此國也。其孰利乎?”
在這段文章里,文種可謂極盡游說之能事,軟硬兼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陳之以利,言之以弊。使一國之君的夫差“將欲聽與之成”。有了這一心理基礎,加上太宰豁的“美言”,夫差終于無視子青的忠告,“與之成而去之”。從而為吳越之間新一輪的斗爭揭開了序幕。在教學中如不了解這部分,就很難領會全文的生動曲折之處。
2.靈活運用基本訓沽方法的意識
在詞語訓釋中,除了要堅持基本的訓詁原則外,還要熟練掌握并運用以下四種常用的訓詁方法:
2.1以形索義
這是從文字學上對詞語訓釋的一種方法,也叫“形訓”。漢字是以象形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表意文字,字的形、義之間具有可釋性,通過分析字形,可探求字(詞)的本意,再聯系其它的訓詁方法,即可求其引申義、假借義以及更深層的含義。如上文述及的“厭”字,就是運用了形訓的方法。又如高一冊《諫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教材訓為“大”,為什么“景”訓為“大”呢?從字形上看“景”從日從京,“京”甲骨文作“帝”,是人工筑起來的高丘,比喻為“大”。《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與京。”而“景”小篆為“景”,意為高達日頭的高丘,其表示“大”之意相應比“京”程度高。因此在表示大時“京”一般是表有限的高大,而“景”則表示無限的或抽象的高大,如本例中的“景”即是。又《詩經·小雅·車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毛傳:“景,大也。”《詩·周頌·潛》:’“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毛傳:“景,大也。”毛傳對“景”字作了相同的訓釋,但顯然,“景行”指的不只是一般的大路,而要比一般大路要寬闊,“景福”則是指抽象意義上的洪福了,正如今天我們所形容的“齊天洪福”。而“京”字則用如“京都”、“京師”,程度不如“景命”、“景福”高大。如再深究下去,同樣表示高大的“高”字,甲骨文作“裔”,象一所高房子,其高的程度當然在“京”“景”之下,作一般高低的用法為多。通過分析字形,不但對我們所要訓釋的詞語有深刻理解,而且對于同族字(詞)也能觸類旁通。
2.2因聲求義
漢字雖是表意文字,但在六種造字法中,形聲造字法是占據首位的,其數量占有漢字的大多數,可見聲旁在漢字的表意中同樣居重要地位。清代訓詁學家王念孫在《廣雅疏證序》中有云“訓詁之旨,本于聲音。故有聲同字異、聲近義同。雖或類聚群分,實亦同條共貫,臂如振裘必提其領,舉網必摯其綱”。因此,從字音求詞義不能不說是一種既重要又基本的訓詁方法,這種方法傳統訓詁學上又叫“聲訓”。
我們常以讀音上的相同來判別同音通假字,這就是聲訓的一種。此外,通過聲訓,我們還可探知一些字(詞)在形體上的訛變。如高一冊《逍遙游》中“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句中。“野馬”教材注“游動的霧氣,舊說春天山林沼澤中的霧氣奔騰如野馬,所以叫‘野馬’。”其實這里的“馬”字,原是“座”字,“座”意為塵埃。“馬”“座”在古代同屬魚部、明母,屬同音替代。《楚辭》里有“愈象霧其如座”。如“野馬”訓為“春天的霧氣”,則此“座”當可訓為野馬”顯然是不通的,玉逸注“座,也座”,亦可知“馬”當為“座”,“野馬”即地上飄浮的塵埃,與“塵埃”同義詞復用,強調環境的污濁。這是符合莊子遠離塵世,追求清靜無為的理想的。
2.3比較互證
比較互證,就是比較同篇或不同篇文獻中類似的用例,分析歸納其中不同詞語含義的一種訓詁方法。如高二冊《病梅館記》中有“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敬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一句,其中“姿”“景”“態”三字,如從單個字去訓釋,是難以解通的。如我們綜合這三句的意思,異中求同,就容易明白這三個字都表示梅的風姿神韻,不必穿鑿單個字的解釋。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字分別表示,只不過是作者行文上的風格而已。在不同篇章中比較互訓的例子如《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聯系《莊子·逍遙游》的“傳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可知王勃在此用《逍遙游》中的句子“扶搖”指“旋風”,“北海”即“北冥”。在閱讀常用文獻中,比較互證的訓詁方法更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古詩文教學則會大有改觀。那么如何才能使學生對古詩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呢?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從網上搜集素材來精心設計導語,激趣導入;運用多媒體手段,使教學內容形象化,直觀化,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多路刺激,從而創設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新穎別致、妙趣橫生的提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示范朗讀或配樂誦讀來激起興趣;還可以讓學生以情景劇的形式演繹課文等來激發學習興趣。
(二)用好互聯網,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再是過去那種“老師教“”學生學”的單一模式,而變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模式。所以,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要懂得放手,讓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提出一些問題,再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來自己解決問題,這不但使學生對課文理解更加透徹、印象更加深刻,同時也使教師的負擔減輕了許多,課堂效率大大提高,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復習和運用學到的知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讀明白”與聽教師“講明白”的教學效果是大不一樣的。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語文教師自身素質
俗話說的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教師也并不是無所不能的。尤其是多媒體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教師更加需要加強自身素質。多媒體技術進入語文課堂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搭建了一個優越的平臺。為此,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由課堂上的主導者變為指導者,引導和幫助學生利用多媒體技術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新的教學環境、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懂得靈活運用并操作多媒體。教師要想上好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除了要深入理解教材和教學要求外,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特點和實際需求,結合視音頻、圖像、動漫等材料精心設計。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才能在教學實踐中增長才能、提高自身素質。
二將故事融入初中歷史教學的策略
1.故事選取原則
首先要有真實性。一旦講述的故事與史料記載相違背,之后讓學生了解到了就會對學生的情緒造成嚴重的影響。為了保障故事的真實性,在故事的選擇上要符合史實,不能隨意虛構,可以在史實的基礎上進行邏輯性的推測,合理的想象。其次就是趣味性。故事要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欲望,故事本身就必須足夠有趣,情節上要生動,內容要有新鮮感。再次就是可以結合現實,在歷史教學中不一定就是用歷史故事來談論歷史知識,也要讓學生學會用歷史來指導現實生活,在故事選擇上盡量和現實有所銜接。最后就是具有針對性。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在故事的選擇上要和課程內容有很大關聯,故事要針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歷史意義和思維能力。
2.融入歷史故事導入新課
在講解新課之前不要直接進入主題,首先可以運用關于本節課程內容的歷史故事,進行課堂導入。歷史教學中如果導入環節非常的出彩,就能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熱情,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說是整堂歷史課程已經成功了一半。在新課導入環節,老師可以講述一個歷史故事,為教學內容埋下伏筆,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使之能夠沿著故事的脈絡對有關的史實進行研究。這樣,學生在接受老師講的史實時也能夠集中精神,將導學故事和學習的知識進行聯系,加深印象,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比如在講解唐朝安史之亂這一課程時,由于安史之亂原因有很多種,可以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來加強學生的印象。其中一點原因是唐玄宗后期沉迷酒色,統治腐敗,里面有一重要人物就是楊貴妃,教師可以利用楊貴妃的故事來導入安史之亂的教學。“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寫唐玄宗為了博得楊貴妃一笑,千里迢迢把荔枝送到宮中。通過這樣一個故事來導入課堂主要內容,學生在故事中進入到教學主體,讓學生容易理解。
3.在課程中合理地插入有趣的故事
為保障學生的聽課狀態一直保持興奮和確保教學內容能夠順利開展,老師在教學中間要適當地插入和內容相關并且富含趣味的故事。比如在講述東漢歷史時可以講述華佗的事跡。在學習楚漢之爭時可以穿插鴻門宴的故事,在講解西漢時期的歷史人物時可以給學生講司馬遷在忍受宮刑之后還能創作出《史記》的偉大精神。在課堂中插入歷史故事,不僅能創造良好學習氛圍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實現教學的目的。
4.在課末插入歷史故事,提升教學效果
在一節課要結束的時候講一個故事,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在之前的教學中學生可能對知識有自己的看法和沒有理解的部分,通過故事情節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比如在學習商鞅變法時,雖然商鞅變法對秦國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最后商鞅還是遭受車裂之刑。很多學生不免感到十分惋惜,為了讓學生對商鞅變法有真正意義上的理解,老師在課末給學生講述商鞅被秦王追殺的故事:商鞅在逃跑的時候要入住客棧時,客棧老板用商鞅制定法令拒絕了它的要求。讓學生理解商鞅就算被殺害了,但是變法沒有停止,已經在發揮它的作用了。
關鍵詞:
初中語文;古詩;傳統文化;相關探討
一、現階段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相關研究
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現狀大體包括兩方面:一是過于重視古詩詞背誦,忽視了古詩意境的感受,無法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美。二是過于注重對古詩詞的翻譯,忽視了學生對詩詞的鑒賞。古詩詞作為古代優美的古言,是多姿多彩的一種意境及心情。詩詞需要我們用自身的感受去理解古詩詞的含義。然而,在應試的教育下,死記硬背成為教師教學古詩詞方法的主要手段。背誦雖然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力,但也會抹殺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授詩經《詩經•關雎》時,教師會要求學生將整首詩歌一字不落地背誦出來,或者采用默寫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但由于學生對《關雎》這首詞的內涵不夠了解,對于作品中采用的創作手法一無所知,最后導致學生對詩詞的背誦產生一定抵抗情緒。之所以會形成這種局面,主要是因為應試教育的存在,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考試時考取更多分數,想盡辦法讓學生牢牢記住,但卻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但是,學生不應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的主動接納者。傳統教學方法的陳舊落后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及效率低下。因此,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將傳統文化之美與古詩詞融為一體。古詩詞教學是一個重要內容。每一首古詩詞均蘊含著豐富而獨特的審美思想和審美價值。古詩詞中體現出來的優美意境高尚情操能起到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學生在感受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其審美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如何將傳統文化融入初中古詩文教學
(一)朗讀古詩,感受形式之美
古詩詞創造過程中均會運用到押韻,因此其在語言上均極富音樂韻律。每個詩句、詞句中音節具有存在節奏變化,平仄音調抑揚頓挫。因此,在對古詩詞進行朗讀時會產生珠圓玉潤的連貫和順暢感。而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朗讀是引導學生對作品的意蘊進行體會的一種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朗讀讓學生把握作者“苦悶—向往—矛盾—豁達”的情感變化。然后,教師再對重點詞句進行深入分析,指導學生進行朗讀,體會作者復雜的心理變化。通過古詩朗讀法,學生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形式之美,使其對古詩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二)營造古詩意境,傳承文學之美
意境是作者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將客觀物境與主觀情意進行有機融合之后創造出來的一種境界。在古詩詞的學習過程中,把握作品的意境是一個學習重點和難點。而只有在把握意境的基礎之上,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作品得深層意蘊。如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重點對“月”意象進行講解。教師可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自由對月意象進行品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僅進行簡單的引導和點評,從而讓學生明白,在古詩詞中的“月”意象通常是表達詩人思鄉之情。教師通過古詩意境的營造,可將傳統文學之美很好地傳達給學生。
(三)對古詩深入剖析,感受內容之美
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初中古詩教學中,教師應先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古詩創作背景,體會詩人思想感情。例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在政治上遭遇諸多不順之后進行創作的。蘇軾的一生充滿波折,經歷諸多磨難,存在諸多缺憾,所以他常常借助明月對自己的人生出路、追求歸宿進行構想。蘇軾在經受了各種挫折之后,其越是表現出“歸隱”的趨向。他想回到大自然,回到田間,過上恬靜安適、泰然自若的生活,想尋回靈魂的自由。詞作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結尾,顯示出作者將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和祝福寄予明月,希望遠在他鄉的親人們能夠幸福、平安,并以共勉,自己也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世間的多變世事。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應讓學生通讀全文,讓學生去感受詩人的情緒。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們的文化底蘊水平,樹立正確價值觀,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懷。例如,教學《關雎》一文時,教師在課堂上應先對《詩經》的創作背景進行解釋,如《詩經》一共收錄了多少篇詩歌,而這些詩歌通常是描述什么,這些詩歌又分為幾類,等等。這樣可讓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對《詩經》進行介紹后,教師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話語來對《關雎》的大體內容進行講述,不僅可讓學生有一個整體印象,對詩歌的整體大意有所了解,還能降低詩歌學習的難度。然后,教師可開始對重點字詞進行解釋,并設置相關問題,如:明明在描述人,為何開頭要寫“雎鳩”?少年發現求之不得以后是怎樣的表現?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學生便會一步一步理解詩歌,感受到詩經之美。
三、結語
初中古詩文教學不僅僅是在傳承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也是延續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古詩詞作品的形式美、內容美和蘊意美,加深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與喜愛。此外,教師在教授古詩時應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充分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水平,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作者:馬麗麗 單位: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學
參考文獻:
作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光華閃耀中外。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建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品行素養等關鍵時期,利用古詩詞所蘊含的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內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人文素養等內容,塑造學生積極正確的人格是十分必要的。
一、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意義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和精華,展現了我國不同歷史階段文化發展的特性,直觀地表達了特定詩詞作者的思想情感,將其傳承下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當今社會,古詩詞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其本身較為晦澀難懂、文化內涵較為深厚等特性,使得學生在掌握古詩詞方面存在巨大困難,使得我國在古詩詞文化發展出現斷層。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課標的執行,國家的人才發展戰略更加強調語文素養。在初中階段強化古詩詞教學,能夠起到凈化學生心靈、提升學生美學理念和素養的作用,同時可以將古詩詞中所蘊含的經典理念、價值觀和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傳統文化內涵傳遞給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和人文素質。
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關系著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對學生個人全面素質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初中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缺乏興趣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古文知識和認知能力都不夠全面,在古詩詞學習中時常遇到困難,感覺無法把握古詩詞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內涵。而教師受制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依照教學大綱,填鴨式地灌輸學生知識,不管學生是否能夠正確理解和把握,為了應付考試而強化背誦。完全忽視了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無法達到有效的教學結果。
2.朗讀方面存在不足
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更多地強調背誦的作用,往往在課堂上一味地灌輸,學生朗讀的時間較少,而教師的朗讀能力也需要進一步的提升。古詩詞之所以優美,就在于其優美的結構、優美動聽的韻律以及飽滿精煉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忽視朗讀,教師便無法發現學生在誦讀時存在的錯誤。
3.課堂氛圍差,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和生理發展存在不平衡性,思維能力、認知能力都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效率低下。加上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忽視了活躍課堂氛圍,一味地趕進度,當學生回過神的時候,已經跟不上教師的講課節奏,這樣的結果就是教學效果難以提高。
三、教學對策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執行深入,提升學生學習方法有很多,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比如在學習曹操《觀滄海》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造一個優秀的開場,比如截取影視的片段或者制作一份動畫,再現曹操創作《觀滄海》時的境況,以較為新穎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初中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點決定了其好奇心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教師在教學中就是要利用初中學生好奇心重的特點,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
2.強化學生誦讀能力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表明熟讀古詩詞,有力于強化學生的理解和把握。在教授學生古詩詞知識時,教師并不能一味地區灌輸,而應該留下充足的時間,指點學生進行朗讀。這時同樣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朗讀古詩詞的音視頻,讓學生跟讀,隨后進行古詩詞朗讀節奏感的講解,不管是四言絕句、五言律詩還是七言律詩都有其獨特的節奏,需要進行有節奏的斷字,才可以朗讀出韻味。以《觀滄海》為例,一般斷字為: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在斷句后,讓學生再次朗讀,感受與第一次朗讀的區別,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加深練習開展一次課堂小組朗誦比賽,以此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
3.營造情境教學
如何活躍課堂氣氛,抓住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要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首先就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源動力,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有趣的教學氛圍下學習,必能事倍功半。多媒體教學以其獨到鮮明的特色,可以作為活躍課堂氣氛的首選工具。
4.強化基礎,進行趣味化的訓練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包括感情認知等)尚處于發展階段,一味使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可能并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語文學科是一強調積累的學科,要提高學生古詩詞文化水平,扎實的基礎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要立足于基礎,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死記硬背這樣傳統的方式雖然笨拙,但是對強化古詩詞基礎,包括詞義、分類、典故、常識等,有著積極作用。這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自發地從收集材料入手,探討學習古詩詞。
通過這樣的每課一首詩,學生見識了許多古典詩詞,并且也在古典詩詞的解讀過程中,慢慢了解了詩歌的許多特征,比如,理解詩歌大意時要注意語序的調整,詩歌中運用了多種多樣的表現手法,如借代、比喻、用典、借景抒情等等,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意象的含義等等,長期的耳濡目染之后,在高三的詩歌專題復習中學生或許就不會對古典詩詞的鑒賞感到陌生了。
增加積累,厚積才能薄發
除了廣泛地涉獵,增加了解之外,應該讓學生有適當的積累,這要通過背誦。除了課本上要求背誦的詩詞,課外的一些學生喜歡的、覺得好的詩詞,也應該背下來,或者單純背名句,意思不了解也沒關系,先背,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且詩歌本來就是情感性的東西,靠的更多的是心靈的意會,特別講究“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當然,積累得多了,接觸多了,學生就會經常運用到古典詩詞,并不自覺地運用到作文中去。
詩詞歌曲,交相輝映
可通過研究性學習或者選修課等活動讓學生自行探討中國古典詩詞在現代流行歌曲中的運用。在現代流行歌曲特別是中國風的歌曲中經常會出現許多古典詩詞,比如,周傳雄的《寂寞沙洲冷》一句,運用了蘇軾的《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比如,王菲演唱的《明月幾時有》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許嵩的《如果當時》“與你若只如初見,何須感傷離別”化用了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學以致用,厚積才能薄發
我們每位教師都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注重教師形象,嚴格執行教學計劃,能按時完成自己的所有語文教學工作和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積極認真參加學校和教研組組織的教學活動,從請進來的玉溪師院附中的教師身上,學習到了新穎的教學方法,獲得了教學啟示和經驗。嚴格執行學校關于學生學習資料管理的規定,無私自為學生訂購資料現象。嚴格要求自己,無私自減少調換課時的現象。德是從教之本,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都是為人師表。”語文教研組的全體成員今后將更加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從言行上真正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
二、抓實常規
期初教研組制訂好工作計劃和教學計劃,對教學中的預習指導、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等每個環節作明確要求,把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落到實處,扎實進行教學常規管理。本組教師都能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把備課作為自己個性創造過程的真實記錄,體現出教學目標多元性、新知學習的探索性,教學過程的活動性,教學內容的實際性和課外活動的開放性。認真備課,做到四個精心,每位語文教師都能精心制訂教學計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精心選擇教學方法,精心設計題型訓練。統一備課規范,按課時備課,每課都有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作業布置、教后反思等。認真鉆研課標、教材,緊扣教學目標,把訓練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按照學校教科處的規定,月底上交備課本和聽課本,自覺接受學校的常規教學檢查,并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改進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
三、立足課堂
課堂教學這一環節是教研組建設的靈魂。教學質量也是學校生存發展的命脈。課堂教學要求教師遵循以學生為本,能力為中心,實踐為重點,關注學生學習的提高,探索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關注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信心、意志、毅力等。要求教師認識到學習是一種文化,是學生了解社會的重要窗口,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接受“語文文化”的熏陶,要求教師切實轉變思想,探索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法和學法。為了更好地提高每個教師的教學能力,使青年教師和剛踏上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師成熟起來,盡快適應和勝任高中語文教學,教研組加強集體備課活動,把具體工作細化到各年級備課組,要求教師積極參加集體備課,做到統一思想、統一進度,特別是在備教學方法時能集思廣義,取長補短,同時通過集體備課,及時了解教育教學情況,針對教材的特點,不斷地進行探索、改革和創新。各年級組根據學期初制定的備課課題認真開展備課活動,高一年級備課組以單元教學為平臺,以每一位教師負責一個單元為中心,先進行說課和教學反思,全體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暢談教法教改及教學中的精彩亮點,使大家共享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在分享中求得進步,在合作中謀求教育教學雙贏。高二年級備課組針對本學期語文教材特點,開展了小說人物性格、現代戲劇矛盾沖突和古典戲曲語言鑒賞等研究活動。初三、高三備課組根據年級組的中高考備考要求,認真組織中高考復習,出色完成月考等各級考試的閱卷工作,分析考試質量,寫出質量分析報告,為取得中高考成績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各位教師的辛勤耕耘下,學生的語文成績在中高考總分成績中占了較大的比例,畢業班教師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另外,注重公開課教學質量,在高一、二年級分別進行文言文教學和古代戲曲教學公開課,在聽取王忠平、陳亞兩位老師的公開課的基礎上,探討初中文言文過渡到高中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和如何鑒賞古代戲曲語言等教學問題。在初三、高三年級分別進行復習課和試卷評講課公開課,從余紅梅老師的復習課和李芳老師的試卷評講中獲得了啟示,積累了經驗,對學生更加關注方法和技巧的培養。要求各年級、各備課組加強聽課、議課、評課活動,認真記錄聽課內容,客觀公正全面地議課、評課,做到每月至少聽課2節,“教學相長”,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揚長避短,逐步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
四、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教師即研究者。”為使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積極向研究型教師轉變,要求每位教師積極撰寫教學論文,總結教育教學經驗,促進教師教學技術和藝術上的提高。在教研組內開展論文交流活動,推選陳洲云老師的《鏈接高考,培養學生的語言素質》和陳亞老師的《怎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兩篇優秀論文參加學校的論文交流會。